[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文章发表人是: 无忧乐境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无忧乐境 » 文章发表人是 无忧乐境
发表人 内容
中国古代的符咒图解与应用.rar

看看到可以,网上这样的资料真的假的一大堆,想学?还是免了吧。

。。。?。??
我当年也是,去年买的高价书,后来又找到电子版。
我这里还有好书呢,只是不是是否占用过多论坛资源没发,待会有时间发点。
气功与保健气功
二指禅秘传.超星阅读器
吴图南讲授《太极拳之研究 》.
太极拳 孙禄堂著
性命双修养生延寿法 牛金宝著
原始太极拳
中国硬气功.
好,很值得赞赏和鼓励。谢谢。
好好好,师兄真是有心人
好帖子,辛苦了师兄
阅读器在里面,数图的,解压即可看到。
周怀姜 周巢父

好像是这几个字吧,应该是周潜川前辈的儿子写的。
释延王的易筋经据说没什么出奇之处,就是新瓶装老酒,我记得在哪看过可下载似乎,没下,对什么普及研究这个班那个班的,没什么好感。

小练形或少林玉环桩的功效可完全与易筋经相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你可在论坛看看,资料里有李老师著作下载,可了解一下。
我强烈怀疑各位是不是有神通,居然真的是第一。

嘿嘿。
秘傳簡明彭祖五部功 劉德華著

这本书我有,个人觉得和李先生的书一样,非常值得一读。
中华峨眉内功
以前发了一个,是傅伟中先生的,这个看了是周潜川前辈的。
:wll

太漂亮了,似乎小字看不清
武当绝技:秘本珍本汇编.rar

楼下有PDF版本
少林绝技秘本珍本汇编
http://m.58.com/bj/tiyu/14950023379078x.shtml
岳家神功与点穴绝技
实用气功外气疗法



见置顶贴,属应删书籍 :D

中华传统养生丛书
PDF
禅密功筑基功法

刘汉文老师的禅密功
意外啊,42个牌了。

不过有的比赛似乎是有点照顾东道主。
我的电脑太老,五六年的老笔记本,内存还是128的,嘿嘿,加了个条256现在也不行,有大图就卡的要命。
光影魔术手我也是刚下了个玩玩,就是缩放图片方便,可以把图片缩小后上传的,我现在就用了这个功能。
别的没用,下载后有使用说明。

http://bbs.neoimaging.cn/forumdisplay.php?fid=3&sid=YiR7UD
这是他的论坛。
http://www.neoimaging.cn/download.html
下载地址

我常拍一些医学资料,以前都是让朋友帮忙修改,现在有点不好意思,自己就下了个魔术手,不过就会缩小放大。
dingshanglai
dingshanglai
太極拳發微
各位爱国也不能盲目吧,怎么可能会得第一?

大项田径还没开始呢,你们说咱们能得几个?

左键点下载按提示操作即可
开始了。

文熙,你发的图片能否修改一下,我前天进去就卡那了,嘿嘿。

今天不敢看,不知是否还是,光影魔术手就可以,很简单的。
我和你不同,穷人也罢,僧人也罢,我都是以供养的心态来做的,供养如母有情供养贤人圣者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的心态来做的。

不知以供养的心态和布施的心态来做有何区别?
就像我所熟悉的一位朋友,认识一位所谓的西藏活佛,见面就布施的是黄金首饰,也没见那位活佛拒绝,包括我15多年前,曾到雍和宫去,被引荐给所谓的雍和宫活佛,我布施给他300元,也没见他拒绝。




布施或供养本是为自己积攒功德,对您的说法和见解只能说无语



形意五行拳术.
武当太极拳-万簌平
少林内劲一指禅
女性性行为.
少林七十二绝技
心经讲演录【贡噶呼图克图】.
_《莲花生大师本生传》.
262次下载,呵呵,不容易。

欢迎各位光临丹经武学。
乱码是您的阅读器原因

请选用相关阅读软件,具体哪个我也忘了,呵呵,但无非pdf pdg 和数图三种
祝愿圆满成功是肯定的,别的,说实话,看看猪肉哪么贵,看看报道的那个偷肉的妇女,对奥运一点感觉都没有,可能是天灾人祸太多了吧。
湖南中医药大学的经络动画FLASH(获过奖)
湖南中医药大学的经络动画FLASH(获过奖)
湖南中医药大学的经络动画FLASH(获过奖)
湖南中医药大学的经络动画FLASH(获过奖)
湖南中医药大学的经络动画FLASH(获过奖)
写得非常精彩。


所以我体会到——“修真修净土,犹如带角虎“!


读了这句话让我颇多感慨,想起昨天在某佛学论坛看的一片转帖。
现贴上来:

【又是一年】——刚晓法师
看到这篇文章,正好和我心里长久以来思考的一个问题相关,因此转载于此。

又是一年

  又是新的一年,按照惯例,理所当然地应在卷首向读者说点儿吉祥话,这本未可推辞,也无可厚非。
  而且我认为,对于我来说,这点儿小事实在算不得什么,毕竟受中华文明的洗礼二十余年,已经深得炎黄礼仪的个中三昧了。但是,天下吉言佛说尽,用得着我这后辈小子再来饶舌吗?再者,目下的佛教现状容许我们躺在吉祥的温床上呓语吗?
  佛教的中心教义即是成佛度众生,这也是我们佛教徒应生生世世为之努力的目标、追求的梦想。这个梦想不但是伟大、美丽的,而且是沉甸甸的。
  近几年来,汉地佛教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对藏传佛教(密宗)以及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狂热,当然,这不算坏事儿,但做为汉地佛教徒,我们不该思维一下吗?
  比如我,在佛学院教书。我所注重的是从战略上培养学僧的精神气度,我所要求的是让学僧们承担起该承担的一切,让学僧们都要有“弘扬正法,舍我其谁”的勇气和胆量,要有“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气魄,教育学僧,对于先辈祖师大德,在人格上一定得尊重,但不必固守他们的思想……我自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大师”。
  比如汉地佛教,象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唯识宗等,任何宗派,都可以统摄起整个佛法的义理。
  我后辈小子不值一提,但是,为什么现在汉地佛教徒会大批地舍弃天台、华严、唯识、三论……去往藏传、上座部靠呢?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南传上座部佛教我接触的少,但藏传格鲁派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是我们学院的主课,它讲修行是有次第的:首先要有道前基础,然后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一步步上去,这确有具体的可操作性。这实在是藏传的长处。
  那么汉传佛教呢?修行方法确实过于笼统,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天台的止观;华严的华严三昧观、华藏世界观、三圣圆融观;唯识的唯识观……到底有几人能够行得?天天生活在贪、嗔、痴之中,来世连人身也难以确保,谈得上修观法吗?如同要盖一幢大楼,却是在地面上立马垒墙而没往地下挖基脚,这绝对行不通。汉传的这些修法是藏传中上士道的内容。
  但是,汉传佛教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灿烂的宏伟篇章,绝不可能没有具体操作内容!在各宗之中,确实都隐含有丰富的次第操作内涵。 宋元以后,“禅宗”、“净土宗”(注意,带引号)一统天下,顿悟成佛、

带业往生占据了主导地位,湮没了佛教修行次第,只剩下莫名的“照顾话头”和“老实念佛”。


我们都该忏悔,我们都是战略家,但缺乏平常心。我们想高高山顶立(实际也没做到),却没有深深海底行,我们多了感情用事,少了理智。成佛做祖是伟大的梦想、崇高的目标,这梦想与目标的实现靠的是一步步的走。目下,我们该做的是,潜下心来,开发出汉传各宗中具体操作的步骤,重塑佛教精神。


最近倒真是纠缠于无聊的俗物当中了。
自省自省。

我的书是发给门外的看的,医学得多,不少人倒是在网上搜索图书搜到这的,如果说有点作用大概也就如此吧。

感谢感谢,读您文章总是获益良多。

学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凤毛麟角。古时生活动荡不安,多兵灾人祸,人心惶恐,对生死无常感受较多,故真心向道者多。
今人生活安逸,酒色财气声色犬马腐化堕落之风盛行,人心多为外欲所惑,即便是有真心向道者亦多不知道为何物。

李先生说:读的书越多越糊涂,佛家的所知障,想当是说读书不加选择和自以为是,聪明不等于智慧,如没有智慧的选择也不过是徒乱其心自作聪明。

即便是得到真传,有几人敢说即身或即世会获得成就?不能获得成就或解脱,几人能保证今世有缘得人身,得明师得真传,下世还能做人,即便是做人又怎能保证定能或得暇满人身,定会生在可值遇明师正法?
人生一世即便是努力修行,不确定的因素还是太多,没有足够的定道资粮足够的功德福惠,今生和来世又有多少保障?

学道者众,多数人不过是结个缘罢了,即便是星野时期的产物,仔细读来想古人求道之艰难和自身得遇正传之不易也是有所裨益的。

果然不同凡响
文熙 wrote:大道无门,万法归宗。
“有法之极归于无法,无法之极通神达化”,道本一也,而法无边,正所谓:

明月本一轮,朗然入千江,
蟾光照桑海,今古共婵娟。


三教圆融于大道,四海聚会为汪洋,万乘统一于真元,三界共修于一心。



个人觉得具是寻求解脱轮回之道,但与初学者而言有几人有智慧能力抉择?且大多数人具是师傅身边学上三两日十数日便返家自修自练。
三界共修于一心和三教一家还是有很大不同,我上贴提出异议是三教一家之说。
独有偶我碰到一个修藏密红教的的人,问她师父是谁,她也只回答“莲花生大士”,言其红教祖师,和我们武当一样啊。



据我所知在藏地为了法脉传承的清净,很多教派上师在传法时是要一一交代自己是从何处得的法,且观想资粮田也是从释迦佛往后一代代祖师直至自己的现世传法上师。

佛教不贬低也不妄论他宗他教,但三教一家之说似乎只是极少数人所宣说。
_任阳泰性命功
中国功法百家
武当修真密笈
丹经武学
辽宁海城苏氏正骨精要,有图。

欢迎光临丹经武学
天风海涛 wrote:我有一个非常喜欢的女孩子,可是我跟她生活目标不一样,生活习惯也不一样,面对在茫茫人海中好不容易碰到的一个喜欢的女孩,现在却不得不放弃让我心里非常的难过!!!



两个生活在一起的男女,很多生活习惯和兴趣还好是不一样的,爱一个人就要学会容忍宽容,而不是要求对方去改变。

像我我的老婆大人对我学佛不屑一顾,根本不信,但却不干扰,我也不强求她信或强求改变。
对我练丹经武学她的态度是对身体不错练吧,至于说修真出世,呵呵,态度同上。


只要她不反对不限制你修行,即便是她不相信,那也是好同志和好伴侣。

仔细观察你有没有发现左右手胳膊活动范围不一样,甚至粗细也有点不一样,再仔细看你的面部或说很多人面部左右并不对称,甚至很多人眼睛也有点不一般大,仔细观察,即便是我们自身很多地方也并不能做到左右相同,但似乎大多数人并没因此寻死觅活惶恐不安,有时无伤大雅的不和谐也是种美。
我在北京听北京的中医专家说的似乎和您引用的有点不一样,据说当时最早时钟并没参与,砖家们把激素量加到50,可是依然控制不住发烧,死人,后来钟参与,把激素量加到500,发烧迅速控制下来,中医参与治疗,是退烧时间缩短,而并不是不用激素。
死人是钟参与之前的事,和我说这事的是著名中医专家,应不会有太大出入,对当时全国人民几个中药方的所谓预防,倒是很是无奈,认为是糟蹋中医。

韩国和日本的中医倒是没中国高,像日本他们不承认中医倒是承认中药方,把中药像西药一样吃。

至于说真正超过中国的反倒是美国澳洲等的针灸技术,在美考个针灸证书很是严格,比国内严格多了,据说即便是国内刚毕业的针灸专业大学生去考也对小心从事,很多咱国内列为选修内容的较深医学理论知识在人家那是必考内容。

在美等发达国家,一个医学生从毕业实习参加工作到正式坐下来坐诊开方据说要8--10年,在国内呵呵,一两年两三年。
呵呵,顶顶顶。

广州中医院治疗非典的情况倒是不怎么清楚,不知您的资料从何而来,很想看看。

我在北京学正脊时老教授说TM的钟治好了很多人也造就了一批瘫子(股骨头坏死)

说钟之所以被称之药王是开始大家咬牙把激素加到50毫克,不管用,钟大笔一挥加了个0,500,烧就退下了,这也是开始为什么死人,钟参与后基本没死人好像。
[b]压缩包清单
《宝相赞》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颂解》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颂文科解》
《归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
《慧行习练刻意成念记》
《六和合义》
《舍利弗阿毗昙论禅定品学记》
《三尊胜赞供养善愿食饮观行仪则》
《定道资粮颂》
菩 提 道 次 第 直 授
____趣入一切种智 速疾道
著者:第五世班禅大师 洛桑耶喜


因此,暂且放下所谓的甚深密咒教授,最初应对出离心、菩提心尽己所能生起觉受,此若生起,则一切善法自然转成解脱及一切种智之因了。那些认为此不值得修习的人,实在是全不了知圣道的关键所在。
——文殊菩萨
譬如草木,若根是毒,则其枝叶也是毒;若根是药,则其枝叶也是药。同样,由贪嗔痴三毒发起所作的任何业,唯是恶不善业。
——阿底峡尊者
内功养生法_10058882
:ng
[/b]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格桑嘉措格西 著

法雨敬译

师传道次第闭关专修日程表

第一天:
第一座 依止善知识(1) 第二座 暇满(2)
第三座 死无常(3) 第四座 恶趣(4)、皈依(5)、业果(6)。

第二天:
第一座 依前四苦(生老病死)修出离心(7)
第二座 依后四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修出离心(7)
第三座 依八苦修出离心(7)
第四座 依八苦修出离心(7)

第三天:
第一座 修平等舍(8) 第二座 知母(9)
第三座 念恩(10) 第四座 自他平等(11)

第四天:
第一座 我爱执过患(12) 第二座 他爱执功德(13)
第三座 自他相换(14) 第四座 大悲(15)

第五天:
第一座 取(16) 第二座 慈(17)
第三座 舍(18) 第四座 菩提心(19)

第六天:
第一至四座以菩提心或余所缘修止(20)

第七天:
第一至四座修如所有性毗钵舍那(21)


闭关期限最好一周以上,每日四座,第一座清早,第二座上午(午饭前),第三座下午(晚些时候),第四座晚上,每座时间半小时至两小时,自行设置,先修加行,次修诸正行所缘,最后回向,座间具足正念,若闭关长于一周,则每周将内容循环一遍,如是每周串习全部所缘。


注:一共21个所缘,加行法指六加行。

[b]
中国道家宫廷回春养生长寿秘传宝典.pdf
虚明功--中国传统气功



原本我在这个版块发的医学著作,我会逐渐转移到《医易纵横》版块,这样便于爱好医学的朋友搜集
资料,而原帖则更换为新的武术气功著作。 :jy :lg :mg


顶上来
顶上来
欢迎光临丹经武学
伤科手法治疗图解(第二版)
伤科手法治疗图解(第二版)转发医易纵横
PDF文件,我电脑里前几天重装后没再下载阅读器,所以作者不详。但应该是较早一点的著作
4
3
2
看功谱什么的和李老师的一样,是吉林的李梦后在少林与太极杂志上发的,其自言得自来东北探亲的山东人胡旺,去年论坛好像是栖心子说,这胡旺和他们一起学过?似乎有点和李介绍的印证不上,且说李发在杂志上的拳路有问题,至于问题是什么又没说,呵呵。

我拍下后原先准备修改后上传,后因故没能上传,也没有修改,所以背景拍得较大,下载后放大看完全没问题。

没修改所以几页书就显得很大,只好分4部分上传,我怎么有印象是不超过5000K,不知前几天道中人的那个过万的是咋整滴
人身存在天地之间,实是天地阴阳之垂范,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日月运转如轮无有间歇,阴生阳降腾云致雨;人身中散有百脉,日夜流通,是为脉络循经,心肾之水火两脏比拟阴阳,丹家内脉以静定元神之火合于天地太古之火,生成丹炉之烈烈真火,熏蒸肾水,使之如太阳照射沧海,腾起云烟紫雾,攀上昆仑紫府,再凝结成雨,降入北海,如此始有内脉循环,如天地之阴升阳降,至此丹家之内脉循经生成矣!
好像还有一个名字:心灵神医
这个我也不清楚,我是有书没法看后来在一个网站上下载的,他也没有说明。
抱歉。
可以下来试试,文件又不大,不好删掉即可。
脉持宗风 wrote:
daojia wrote:请问在太乙元明功八式内密初释中提到第八式合扣丹庭中写需闭目内守,但在行功图示中并没有提到,只提到在收功式中将双眼闭合,那我应该不应该在合扣丹庭时将双眼闭合呢?
将双眼闭合后,需不需要将神光注意丹田呢?神光注意丹田是什么意思?
还有在每一式的最后一个动作时应该不应该停顿一会儿呢?
请您指教。




太乙元明功在书里写得比较详细,对初学者要求没有那么高。在第八式合扣丹庭中,你不必闭眼,两眼平视,静一下就好。也不需要神光注意丹田,你只需静静的站一会就好。

每一式最后一个动作,你要连续做也行,停顿也可。初学者不必太强求这些细节。

你只要记住,这八个式子,可以连续做,也可以当作桩功分开来做,坚持下来,时间长了,冷暖自知。


元明功要求内气连绵不断,因此八个式子基本上是连贯的,即使中间有略微的停顿,也要做到形顿气绵绵。行功一次需连贯的完成八个式子,而完成一次动作之后,可以略微停顿一下,感受体内气机的运化,待心气平和后再缓慢的开始第二次、第三次等的反复练习。


楼上文熙的回复可没说可以当桩功练啊?????
另外每做一遍最后都要做合扣丹庭么?
小杨 wrote:当年这些事情俺也做过,可惜在下愚钝,不能解决我心中的苦和疑。窃以为:世间法必须有出世间法的指导才可以。


可惜现在的人忙于世间法,久之学人以为世间法就是出世间法了。

随喜放生。
芷竹 wrote:
无忧乐境 wrote:从我学习的情况来看,成佛不是一件太难太难的事,所谓要花“三大阿僧其劫”等等时间才成佛是不太正确的。

六、您最后说道曾经见到《弟子规》的欢喜,(末学随喜同修),这正验证了净空老法师说的学佛还得从“扎三条根”(扎儒释道三条根)入手才会不断精进。


真是无言以对。


学佛得靠儒释道三条根入手,真是天大的笑话,这是那部经典所说?是佛祖亲说还是某人所说?



修行之人切莫由着性子说话。


尊敬的朋友,正像您说的“修行之人切莫由着性子说话。”我可以坦诚的告诉您我在写这封回信的时候细到每个文字都是认认真真,不敢怠慢的。希望您去听听净空老法师的讲经,相信对您会有启发。这句话是哪部经典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何种方法能让你成就!老法师一篇慈诚,面对当前众生普遍不得力地学佛才善巧地提出了“扎三根”(儒家《弟子规》、道家《太上感应篇》、佛家《十善业道经》)的修学方法。所以,在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即使您不是修行人,也恳请您“切莫由着性子说话。”阿弥陀佛!





多说无益,不再发表意见。

同喜同乐
从我学习的情况来看,成佛不是一件太难太难的事,所谓要花“三大阿僧其劫”等等时间才成佛是不太正确的。

六、您最后说道曾经见到《弟子规》的欢喜,(末学随喜同修),这正验证了净空老法师说的学佛还得从“扎三条根”(扎儒释道三条根)入手才会不断精进。


真是无言以对。


学佛得靠儒释道三条根入手,真是天大的笑话,这是那部经典所说?是佛祖亲说还是某人所说?



修行之人切莫由着性子说话。
数图阅读器,好像版块里道中人发了一个上来。
楼上提到的二师都是有点争议的人物,一地菩萨难知二地菩萨的事,我等凡夫俗子么,还是那句老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送某师兄,如果不能保证即生的成就还是一门深入的好。
中国炼丹术与丹药
[/b]西 藏 医 心 术
推荐与佳评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作者:
多少年来,我一直在梦想着这样的一本书,而东杜活佛这位西藏佛教的上师、天赋异禀的学者兼著名翻译家,正是这本书最理想和作者。本书善巧地萃取佛法的治疗理论,以非常迷人、清晰而简单的笔调呈现出来,让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都可以获益。在这迫切需要安详的时代里,让我们希望每一个地方的人都能够熟读这本书,并且唤起内在的无限治疗力量。
法鼓山创办大法师:
这是郑振煌教授继翻译《西藏生死书》之后的又一本好书,我在美国,知其原著自出版以来,一直畅销,值得向国人推荐。本书从人的身心健康及精神的开发为着眼,透过佛法的观念及方法,帮助我们放下成见,豁达心胸,发挥心灵治疗的功能。
心清净则国土清净,正与我们法鼓山推动人间净土的理念相契。
佛光山开山大法师:
人类的身体,不是用来捆缚心灵的。
人类的身体,是用来帮助心灵,用来完成生命的。
不幸的是,由于不认识自己,大部分人类的身体,反而变成了心灵的障碍,甚至奴役心灵。
《西藏医心术》这本书,让你透过身与心,进而促进身与心的合作,提升生命的境界。
一个人有慈悲,会做人,可以救自己;有智慧,会做事,可以救社会。如果全世界四十亿人,都乐意开发内心慈悲与智慧的能源,这本书就是很好的“教练”。
陆达诚(辅仁大学宗教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长):
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大宗教中,佛教的伦理及人生哲学比较而言最具可理解性和实用性,因为佛教从人生的烦恼痛苦出发,助人用智慧来修获解脱,不借助启示和神学。比较起来,相似儒家系统,但更易普及。《基本医心本》把这种可普及且实用的佛教修持及解脱之道,写成一本人生哲学的手册,使任何人借之而能走出苦恼,勇于面对生命的顺逆,建立健康圆融的生命。书中准于避免有佛教的切入点和术语,但不妨碍无此信仰者参考应用。此书能为一切忙碌的现代人提供心灵治疗的功效。
吴伯雄(政界人士):
《西藏医心本》是一本直指人心、字字珠玑的好书,更是现代人处理日常情绪的实用手册。诚如作者所言,身心健康的最佳药物是要活得安详、放下我执、无忧无虑,并借由精神的修行,放松自己紧绷的心情,进而帮助自己在生活中发现平和、快乐和健康,活出真正的自在与喜悦。
郑石岩(政大教育系教授):
本书把禅的实践法门,巧妙地运用在日常生活上;一则做为禅修和提升精神生活的指引,一则做为心灵生活上疗伤止痛的丹药,是生活自助咨询的好素材。生活的幸福和喜乐,大部分决定于自己的想法。人的想法、情绪、感受和行为,彼此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因此,要改变自己,必先改变想法,并付诸行动,才会奏效。这本书提供了许多改变想法和行动的方法,对于修行、提升心灵生活和治疗心理伤痛,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丁乃竺(表演工作坊行政总监):
在众多的心灵丛书中,《西藏医心术》以幽雅而简洁的文字,为身、心、灵治疗做了最佳诠释。是一部易学易懂,超越信仰的现代心灵典籍。
佘德慧(东华大学教授):
如果心理辅导仅仅处理俗事的困扰,而不在一种深刻的精神根处运转,那么心理辅导只能当作处理情绪的工具;如果心理治疗者了解,所有的心理症状往往与精神的迷障有关,那么应当接受痛苦的必要性,而不应该急着要消除痛苦,反而要能教导病人聆听痛苦的声音,听一听它到底要询问我们什么。这本书虽然从藏佛和观点来做心理治疗,但却彻底地掌握精神的广阔深处,打破俗世的精神迷障,值得一读。
陈荣基(佛教莲花临终关怀基金会董事长、财团法人恩主公医院院长):
佛教信仰认为“贪嗔痴”是生、老、病、死种种“苦”根源,根据佛教思想衍生的西藏医学,更认为“贪嗔痴”身、心疾病的根源,而“我执”是妄想和烦恼之根,痛苦之因。现代医学也认知身心的互动关系,长期的焦虑或精神压力,不但会改变身体的免疫力,更会引起很多身体的疾病(统称为身心症),或促使潜藏疾病的发作。西藏旅美高僧东杜法王仁波切告诉我们:“放下我执,具有治疗力量。”他的这本书提供实务性的指导,可以帮助读者学习“放下我执”,对治贪嗔痴,获得内心的宁静,治疗焦虑、压力和痛苦,更进而促进身心健康。这是追求健康或疗病时,除遵循医师的指导以外,很值得一试的辅助疗法。
袁琼琼(专业作家):
人们曾谈到过西藏医学的一种说法:“人体是三种主要的NOPA(编注:即汁液)所支配,如果能使它们始终保持均衡,身体就能维持健康。《西藏医心术》可以说是一本实地教导如何维持体内NOPA均衡的书籍,西藏医学的秘法正在此书中。
徐政夫(西藏文物收藏家、观想文物艺术中心负责人):
《西藏医心术》是一本引经(佛经)据典(实证),帮助我们明心正道,追求安详、圆满、慈悲及智慧,进而治疗现代疾病的好书,也是学佛的朋友们,静坐、禅修、观想的宝典。拜读此书,并依照书中的建议修习,常令我观想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香格里拉,沐浴在自然美妙的和风、慈祥和蔼的佛颜中。心灵清新,心胸宽广,内心充满喜悦、圆满。郑振煌老师这么发心,不眠不休翻译此书,想来必是和我一样。深受感动,愿与大家分享。祝福人人健康幸福。
陈琴富(中时晚报执行副总编辑):
如果能实证佛陀法义,我们会了解身心的微细处,体会苦、空、无常、无我的本质,终究了悟生命的实相。
佛陀号称医生,自然有其特殊的理由,众生所有的病都源于心念,所有的苦都源于无明,所以根除痛苦只有从修心做起,别无二途。
东杜法王仁波切以他个人对于佛法的了悟,不忍众生痛苦,而把佛陀最根本的法教用于当前众生最需要处,真正体现了藏传佛教的甚深见与广大行。
《西藏医心术》是一本实用的身心治疗手册,也是一本生命实践的修行法要。透过郑振煌老师对佛法的契入和他的生花妙笔,让读者再次浅出深入佛陀法义,慈悲无量,功德无量。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西藏医心术》不只是另一本介绍禅修的书。东杜法王将传承自西藏佛教最古老的宁玛学派的丰富治疗资源,加以融会贯通……。从作者的观点看来,禅修不只是寻找心灵平静或是专注的方法而已同时也是通往身心治疗的重要道路。简而言这,东杜法王提供古老的转化法门,帮助人们接近心的真性,并了解苦难的根源。书中提到的简易练习方法与观点,是连接身体与心灵之间的重要桥梁,既可增强免疫系统,亦能强化健康。欲了解古老西藏的宝藏,此书即是一本难能可贵的指导手册。
Joan Botysenko, Minding the Body, Mending the Mind 作者:
这本讨论治疗的精彩好书,探究身心医学书籍很少触及的领域——心的真性和痛苦的根源。书中温柔、睿智的文字和实务练习,建立在西藏佛教的古老精神智慧上。这是详和的精致献礼,可以转化你全部的生命经验。
Dean Qtnish,M.D.,美国治疗医学研究所所长:
阅读这本绝妙好书,本身就是一种治疗过程。
Herbert Benson,M.D,Timeless Healing作者:
作者指导我们透过实修来纾解焦虑、压力和痛苦。这些法门以古老的佛法为基础,非常切合现代世界。我高度推荐。
Sharon Salzberg,《慈》作者:
这是一本好书,结合古典教法、个人经验和善巧建议,以处理任何身体和心理的问题。作者指导我们如何放下我们的自我设限,认识我们的自然心——治疗的根源。
[b]


  万籁声先生1932年(时年三十岁)时,在湘办国术训练所所演练的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影印图解,现由万老(八十四岁)交本刊首次在国内公开刊出,以明太极拳源流。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博大精深,其“劈太极”,超出推手之外,可以应付任何形式的对抗。原本张式太极传入河北刘德宽后,刘传赵鑫洲,赵又传万籁声。目前图内武林挖珍掘宝,尤以张式太极为最难得。万先生原本系影印直排,今除改直排为横排版外,并重新绘图,其它一切照旧。

  太极拳目次

  (一)太极拳源流
  (二)太极拳论
  (三)太极拳行功全图次序
  1.预备式两拳握置腰眼下
  2.半面向左转两目平视
  3.提手上式斜开右步
  4.左向挤手上左步
  5.右向挤手不动步
  6.揽雀尾外转凡三
  7.手挥琵琶左向
  8.提手上式上右步犹有二手乃右下左上左下右上
  9.搂膝拗步开左步
  10.揽雀尾里转凡三
  11.搂膝拗步上右步
  12.揽雀尾里转
  13.搂膝拗步开左步
  14.揽雀尾里转
  15.进步搬拦锤进左脚半步
  16.如封似闭凡两手,先撤后进
  17.提手上式斜开右步收左步
  18.抱虎归山开右步,右手搂膝出左手,右手抱回,右脚虚点前面,右拳在左肘下
  19.肘底看锤退右步翻出左手,左脚在前
  20.倒辇猴凡四手,先倒退左步,出左手,右掌撤回
  21.斜飞式开右步
  22.手挥琵琶左向
  23.提手上式上右步,如前法,犹有二手
  24.海底针左向
  25.撤步赛通臂共有四手,第三手时撤右步,以左手向后贯下
  26上步挤上右步
  27.白鹤亮翅不动步
  28.云手凡四手
  29.高探马起右脚,手翻时,右手均在里
  30.转身左右分脚先右后左
  31.搂膝拗步凡四手
  32.搂膝栽锤上左步,右拳在左手外
  33.翻身撇身锤右手右腿,翻身向后压下
  34.披身踢脚上左步,踢右脚,不落下退回,再开左步,左手推出
  35.翻身二起脚上左步,右手拍右脚,再左手拍左脚落下
  36.转身蹬脚右向转身,右脚蹬出
  37.弯弓射虎成斜式
  38.上步挤上左步,再开右步,挤时,右掌擦左掌有声
  39.搂膝拗步先搂右手,再开左脚
  40.揽雀尾里转
  41.退步搬拦锤即成正式,完全向后
  42.如封似闭按前法二手
  43.双峰贯耳斜开右步,上左步,两拳自肩窝发出
  44.野马分鬃先上左步,凡二手,至第三手变下式
  45.玉女穿梭先开左步,凡四手,如面东,习者则南北西南各一,无东也
  46.单鞭下式开右步
  47.白鹤亮翅不动步
  48.云手凡四手
  49.金鸡独立凡二手,先左手下压,起右手右腿,后则反之,下掌在裆
  50.倒辇猴凡四手,先倒左步
  51.斜飞式开右步
  52.手挥琵琶左向
  53.提手上式前向上右步,如右法,犹有二手
  54.海底针左向
  55.上步赛通臂凡三步,左脚在前时,即收左手成拳,回身上左脚,脚向后贯下
  56.上步挤上右步
  57.白鹤亮翅不动步
  58.云手凡三,至第四手,即变下式
  59.上右步压肘先左手[扌罗]
  60.上左步压肘先右手[扌罗]
  61.腋下掌开左步
  62.十字摆臁右向拧身
  63.弯弓射虎成斜式
  64.上步挤上左步,开右步
  65.上步七星右手左向抱回,右脚撤回虚点前面,两拳相交叠,右上左下
  66.撤步跨虎斜落右步,再斜上左步,前掌后钩散开
  67.转脚摆脱右向拧身,右脚侧出
  68.弯弓射虎由上式,右脚落下
  69.上步挤上左步,再上右步,两掌相擦有声
  70.手挥琵琶左向转身,右步撤回,与左脚成直线
  71.合太极先上左步,里向揽雀尾,再上右步,外向揽雀尾,直至起式地点收式。(约四手)
  72.收式两拳抱肋放下,意存丹田
  按此七十二式,即由书中三十六图递演而出者,合看自明。
  (四)推四手(五)大捋(六)散手
  (七)太极拳应辅助之基功图解附跋词
  癸未冬月万籁声於湖南国术训练所

  弁言:
  犹忆曩撰拙著武术汇宗,内有太极拳泛论一则,曾于太极行功渊源,略事诠释,第限于篇幅,未克举为胪列,诚属耿耿。兹以习太极拳术者之多,而习嫡派太极拳术者之少,不揣识浅技疏,妄加评骘,是盖太极均发源于张三丰祖师,而后人多加删削,遂致有新旧架之别,实则新架即源于旧架,特较旧架之身法高,手法简,为易学耳,其行功旨则,固皆相同。余所图释者,即系张家老式太极,原非本门,亦聊尽其所知,恐年湮遗忘,爰付梨梓,以备一栏,俾吾门修士,籍悉本门津梁,而于专长太极者,亦得有所攻错,教其不逮,抑何幸焉。

  太极拳源流:
  太极拳传于北宋末年张三丰,张为辽宁义州人,后于湖北均县武当山修道,封洞玄真人,嗣相演授,乃分张陈李王杜之五大派别。又有名劈太极者,闻其艺业,尤属精湛,然甚罕遘,但相传太极拳在唐时有许宣平、李道子二人即擅之,至宋张三丰又阐明,再至元世祖时,有西安人王宗岳得其传,著有太极拳论,太极拳解,行功心解,搭手歌,总式歌等书。温州有陈州同者从之学,故又留传温州。又百余年至明嘉靖时,则以张松溪为最著,张为浙之鄞县人,师孙十三老,有徒四人,即四明,王皋,季化南,叶继美(字近泉),以近泉为独优。近泉传单思南,思南传王征南,征南为明末人,名来威,有声於时,至清时,如传河南蒋发,蒋传怀庆府陈家沟子陈长兴,长兴传杨露禅,露禅传子班侯、健侯,近南北习太极拳者,多杨氏所递嬗,然以便于体质单弱者练习之故,于原式多所更易,于是名之为新架,而张三丰之原传太极,名之为老架,已如凤毛麟角,不易见之。余适擅于张传,爱解之以供高士之指诲焉。

  太极拳论:
  太极亦名十三式,又名长拳,长拳者,有如长江大海,滔滔不断也。十三式者,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之八卦也。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停定此五行,合而言之耳。掤捋挤按,乃应坎离震兑四正方,采挒肘靠,乃应乾坤艮巽四斜方,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亦应内部之心肝脾肺肾而言,盖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也。其行功手掌,仰为阳手,覆为阴手,同时动作,不离一阴一阳。盖人秉天地大自然阴阳二气孕化而成,此拳即本斯阴阳而练本身之内五行,以却疾延年为本旨,巧打变化为功用,是以分阴阳,定八卦,按九节(即人身掌拳肘肩腕腰胯膝脚之上下九节),而以绵软巧为行功旨则,不可带气用力,意守丹田,快慢适中,以神贯气,随屈就伸,柔中有刚,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盖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紧凑,乃可凑于缜密矣。缘此为内功,以气为本,故先在心,后在身,腰松气敛,入骨神舒。要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动有如抽丝,全身在精神不在气,故须以意导气,如专注于气则滞(因内功先用意,后用神)。而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手若车轮,腰似车轴也,此拳对于老弱练习,最为相宜,但非有恒心者,期期有成。其练习应敌,以打四手为根,次为大捋与散手,为本门之初传,所抬劈太极者近似,打手歌云:
  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遂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绵随不丢顶。
  又曰:
  太极长拳真可夸,变化无穷独一家,妙处全凭能借力,当场着意莫轻拿。
  故其动手,均系因人之势,借人之力,而行功虚灵,空洞幽慧,故有顶头悬之谚,是以太极拳活动筋骨,调剂身手,便于老弱,自有足多者,但过无腿法,滞於猱捷,软於冲陷,以致多年老手,常为人乘,此非其功之不纯,乃未效先祖之涉於他门艺业与基功以辅助之也,后之学者,欲于本拳,再求自卫之技能,其三致意焉。


解压后右下角有图标打开是文字图解
pdf 阅读器

一句玩笑话引来这多话题,呵呵。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无忧乐境 » 文章发表人是 无忧乐境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