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文章发表人是: 文熙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文熙 » 文章发表人是 文熙
发表人 内容
看看能海上师清澈而坚定且深邃的眼神,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祖师了,更要去看一看阎政昌祖师和李真阳老师的眼神,就知道什么是目空红尘虚妄、性纳虚空大海了!
您说的非常有道理,我们在传播丹经武学这项祖国优秀传统国学方面做的实在是太差强人意了,我感到非常惭愧,我们需要认真反思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更加积极的去作好这项保存传统文化利益大众的最有意义的事业!
http://211.144.87.179/forums/posts/list/1914.page
请您参照这个帖子的地址:http://211.144.87.179/forums/posts/list/1914.page
如果还有疑问请您随时留言,谢谢!
您好,回复晚了请您原谅,您可以参照本站国学大课堂的地址汇款邮寄您需要的光盘或者书籍.
为了方便各位同道好友的阅读,请各位按照论坛所设定的版面内容分类发帖。
刚才对各个论坛的帖子按照版面内容分类大致的做了重新调整,这样大家就可以在各个专版找到自己想阅读的帖子。
以上,谢谢各位一贯的大力支持!
丹经武学国学大课堂


北京市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是由国学大师、太乙铁松派十三代掌门李兆生先生亲自创办的,对丹经武学、丹道养生、循经太极拳等系列内容,常年进行函授、面授。由追随李兆生先生多年的老弟子执教,理法并传,并承诺,凡是参加过函授和面授班的学人,均可享受终生答疑。无论男女老少,有无基础,身体强弱,只要品行端正,皆可报名参加学习。

  一、丹经武学专持系列

  1、小炼形第一洞天:是武当太乙铁松派所特有的内外导引炼形术,系属动功,以强壮筋骨、分经流注为主。此法疏经络快,效果显著。共分九个次第专修。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2、小炼形第二洞天: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3、太乙元明八式:此功的修持,乃是“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之法。它以宣和气血、分经流注为机理,采用补法来平衡机体。体弱者可由此筑基,修墙补屋,祛病健身;体健者壮元修真,延年开慧。可结太乙元明丹。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4、大炼形:是导引炼形术的大循环。久而行之达到长生益寿,人天同象的合一交注,完成“内观不识因无象,外合明知作有形”的证悟。内景深处达到“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的境界。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5、武当玉环桩:武当玉环桩是武当太乙铁松派之密持丹法,是贤侠剑道历代不传之隐。适于体弱多病、久病初愈元气亏损之人演炼,可达到宣化肝脾、增进饮食、凝聚元气、强身建体之效果;待“修墙补屋”后,则可运化内功踏入丹途。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6、九龙环:是道家传于武林真宗密而不宣之内功按摩法,通过搓擦按摩,可以疏通经络,宣和气血,达到“太乙循经”,调节自身的气机流注,解除在练功过程中出现的真气外游的流弊。此功法本着修真图“逆则圣”的原则循经按摩,能达到奇特的功效。分九个阶段,九种次第,因缘而练,因缘而得。结太乙流丹。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7、太乙混元球:是武当太乙铁松派宗传的脉持功法。有坐功、卧功、动功、桩功,合易象,演武途,与道合真。以球体为动,“外展真形”,“内存真元”,由有象之法的行功,“采气充形,筑基补元”,渐而产生“太乙气化”的球体,随之则有“万物出于太极之象”,是易理于行功中得到印证。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3600元。

  8、真元固气法:从初步的炼形聚气逐步转入丹道专修的必修内容。真通脉源法界,海底取火,团养本原,以姿势呈功,修身之基,修真之初。丹源有象之专持。函授:360元,面授:900元。

  9、寒山七式内功:又名太乙司注十三式,以特殊行功调整十二正经与任督一环(统称十三),使其与宇宙日月经天同步。乃参真法境,历十年功为而渐入真如妙境。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3000元。

  10、太素练形法:是静功入门基础之法,以坐卧诸势在后天的行功中启动先天本能,静中自悟,静中存真,渐转入神气相依天象内景,以近自然运化之功。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11、水撞金轮、金风吹脉:二法纯系内景玄用之始,由养生渐而悟彻修真之法界,通融慧化之玄窍。函授:380元,面授:600元。

  12、飞鸣图:是古人模仿白鹤飞鸣食宿的动作结和内功武技而留下的行功。动作优雅,共三十六式,动功二十四翅,为结丹打下基础,坐功十二式。由最简单的行气导脉、分经流注始,继而深习内功外运,劈空飞灵罡风透体的高深阶段。结鹤顶红丹。函授:600元,面授:3600元。

  13、金龙三式:开通人身阴阳八脉。是武当武途合于丹道的典型行功。谱曰:“开通八脉有交通,本是如来九功传。”为太乙金龙丹。此项无函授,面授:1000元。

  14、声律真诠:以音弘法。通过真阳对韵一二三、万字长联的操持,法音弘真,以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随内功精进,乃有内景外景的出现。函授290元,面授:600元。

  15、龙行大草:“龙真草字自古传,结成如意紫金丹……祖师留下天龙剑,字拳如意运神锋”,汉字乃天垂之象,通过龙行大草三百典型字的操持,以自身之气脉合于字迹之脉络,以修身心慧力,以期益寿延年。函授:400元,面授:600元。

  16、天龙神剑:《春风得意剑》,《紫函剑》,《孤独剑》,此项无函授,面授,以上每套剑法各为1000元。

  17、霹雳振掌:是武林中内功掌法,是强化体魄,团练元气的好功法,通过击掌震发自身体内的阳气,增加身体的灵活性,震动人的颅腔,改善脑的功能,开发人的智慧。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18、真元修真法:即九脉合真后“一脉真谕”的宗系嫡传,古传之全称为“三界修真法,万乘统元功”。系儒释道三家功法的综合系列修持法,可谓集神州养生丹道、国术内功共冶一炉。即使是医治诸种疾患、开发真如智慧,亦独具一格,有志研习者可达彼岸。函授900元,面授:3000元。

  二、独家推出少林禅宗武学系列

  1、少林玉环桩:又称武式玉环桩。是当年少林宗风所习之内密,是少林老祖飞龙脉的传宗,是保门护道之武密。谱曰:“少林武法艺惊人,神勇功夫天下闻。拳脚起处人丧胆,刀枪落时命难存。”此为少林禅宗武学之基础,精通达变是龙、虎、鹰、猿、鹤五大拳种之命蒂。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2、飞龙卧虎桩:

  3、猛虎十三蹿:禅宗武学之神勇功夫,乃内壮元气,外强筋骨,刚猛之专修。此二项无函授,面授各:600元。

  4、禅诗百卷精舍:李兆生先生是少林老祖飞龙宗第二十六代掌门。禅诗百首乃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的印证。诗中言及禅宗修持之法门、心法、印证等诸多内容。函授:600元;面授:第一阶段900元,第二阶段8000元。

  三、太极拳系列

  1、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对世传24式简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加以精准校正,使其能产生内操循经,让学人掌握精准的循经法度和准则,炼气修脉,养气柔体,体验循经奥秘,领略中国太极拳所具有的宗风神韵。函授:400元,面授:1200元。

  2、先天三十六式太极拳专修:丹道外功,三十六式缠经专修,历分四段,“一九初萌真元始”,“二九行纳天罡气”,“三九纯阳始风真”,“四九周天合内脉”,“三十六功白云封”。函授:360元,面授:2000元。

  3、如意太极拳:面授学费2000元。

  四、金气大周天

  金气大周天是武当真宗丹脉数百年来只限于师徒间单传、口传密授的独家功法。在此之前未曾立于文字,致使此学少为人知。李兆生先生乃武当真元玄宗丹脉第九代传真,今将其所承之脉传,用文字和声像的形式进行了记载和示范,首次向社会公开披露和独家推出此项教学。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8000元。

  附:一、李兆生先生著作简介

  1、《真元宝笈》:内功神髓之大观,书中记述了一脉真谕之小练形、玉环桩、太乙混元球、飞鸣图等自古相传传统宗风丹家内脉的具体修持法门,向读者展示以“丹力入剑”之隐奥。学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定价:91元。

  2、《真元窥密》:内容包括佛家脉轮的观法、指印、禅密修等;道家的采气、练形、结丹、养真、化形;武轮中的桩功、心法、内功演于武途。并首次披露太乙蟾游桩的内容。广西民族出版式社1989年3月出版。定价15元。

  3、《翰墨缘》:中华笔砚衡真,畅说书法间架、血脉、神气,乃至双管齐下之绝学,以丹力、禅法和剑道入书,泛说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红旗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定价71元。

  4、《声律真诠》:上册《真阳对韵》,赋予传统声律启蒙以新的生命,以音弘法,以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下册《万字长联》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作,其中所涉:法境摩天,金锋剑气,月华旧影,瑶草琼峰,众灵众源……二册中隐藏着大量丹经武学密传的口决。学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定价:精装,105元;简装,55元。

  5、《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乃李兆生先生以其举世无匹的文言武举展示了太极拳真宗嫡传的脉流叙说,书中对太极拳之历史源流、动作、谱文、循经缠经、内炼等方面给面对众多太极学说而感迷惑的人们以衡准之判据,乃中国太极拳开山镇世之作。中国商务印书馆国际出版公司1998年11月出版。定价:290元。

  6、《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对世传24式简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加以精准校正,使其能产生内操循经。书中对循经太极拳每一姿势之学名,俗名、通假名,动作标准、循经标准、谱文注释等都有详细著述。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定价:21元。

  7、《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教程》:本书是循经太极拳专修之教据。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定价:30元。

  8、《李兆生禅诗百卷翰墨真迹》:是李兆生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的印证。诗中言及禅宗修持之法门、心法、印证等内容。此书为大八开精美彩页画册,书中有《修真图》、《太乙神剑密授原图》、《八臂真尊图(即万寿图)》、先生书画印等大量彩页真迹。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定价:530元。

  9、《禅诗百首精舍》:乃李兆生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之百首禅诗。定价:15元。

  10、《真元养生法》: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定价:15元。

  11、《<武当修真密笈>诠编秘录注本》:是李兆生先生对太乙神剑门关亨九老先生的《武当修真密笈》详加诠释,使读者能领悟其中的隐奥和神髓,许多未公开过的珍贵文献也收录在这本书中,如:旷世已久的绝技内丹功法太乙金丹《蟾月图》的谱文首次呈现给读者,其中“尽在朦胧寂静中”揭示了太乙金丹成熟以后的养丹过程,再如从未公开过的太乙门修炼龙虎大丹的“丹成九转图”又称“九老图”,就是另外一套完整的修真图,也收录在书中,图中谱云“丹砂鼎炉随之聚,何曾未作太乙仙”,直言不讳的说出了太乙门的绝技秘传。武当太乙铁松派功法集汇中的大部分内容此前从未在社会流传,李兆生先生为抢救这些濒临失传、未立文字的东西,首次将这些秘传的内容公诸于世,是一本极具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权威著作。定价:300元。

  12、《老子三清大法》:老子之学遍为人知的是《道德经》,其思想影响到千百年后的今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修真之专修内容在贤侠剑道的武林宗风中嫡传。本书就是将这些隐于武林之绝学展现于此,让人们认识老子修真思想的本来面貌。“三清大法”包括太清、上清、玉清三部专修理法。书中有功谱原文和注释,介绍了“紫霞光照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的真实内容。定价:105元,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

  13、《太乙修真元明密持大法》:八开精装,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定价:180元

  14、《太乙显真密籍》:八开精装,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定价:180元。

  最新出版:

  15、 《统元楼印谱》:系《统元楼藏真丛典》之一,古有黄帝域分九畴,印制剑令,赋予了(印)特殊的生命;渐而以刀为笔,形成了金石图章的艺术生态。本书收录了作者刻石、铜、砚、板及彩绘,弛神畅游,有武林宗风的禅语心音、神兵武库的奇兵演练、传统修真的内炼谱文……或诗、或文、或画、或书无不惊绝,铭之在心,省之在魂,具有通向茫茫宇宙的力量。大八开精装上下册。定价:930元。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16、 《修真图录》:破译详解修真图,价380元。

  17、 《太乙金编》:内容波涉万众,实乃九脉合真之后一脉真谕,万轮甲子而开真,序列统元楼藏真丛典,为《真元宝笈》后“以武演道”的又一巨著,重宣秘而不宣之法,演元真圣慧之术。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定价:930元。

  18、《如意太极拳》:定价17元。(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二、丹经武学教材资料

  1.教学光盘:A、武当玉环桩120元(李兆生先生亲自示范,一张);B、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180元(李兆生先生亲自示范,四张);C、小炼形第一洞天(两张):120元;D、中央电视台《中国风 神兵武库》节目光盘。(乃李兆生先生漫谈并演示中国古代传统兵器,一张):180元。 E、太乙元明八式(一张):120元。

  2.武当武术专修院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专修班讲课资料(李兆生先生主讲):

  A、光盘:2000年5月:600元;2001年5月:800元;2001年10月:660元。 2002年5月,2002年10月将陆续推出。

  B、《中国传统丹经武学文集》:根据讲课录音资料完整记录而成,共4期:2000年5月,2001年5月,2001年10月,2002年10月,以上每期280元。

  3、《修真图》全称为《御赐万全修真图密示原本》(龙虎堂版本),乃数百年历代祖师修真有成后,留下的修真教学大纲,三教修为的次第尽在其中。自明九脉合真后,合成一脉真谕宗传自李兆生先生,其内容非历代掌门不可讲授、诠释,否则极易导至入歧途。先生今应广大学人要求,特精心装裱成三尺立轴,以便学人挂阅、珍藏,定价:160元。

  三、修真必读

  《黄庭经》(注释)15元。

  注:面授随到随学,不含教材费。学习时间,以学员本人进度为准,学会为止。食宿由本中心负责安排,费用自理。以上各班学费以及书籍资料费皆以人民币计,海外学员以三倍人民币计,外国学员以同等美元计。款到即寄教材和相关资料。

函授汇款地址:北京通州区5976信箱, 收款人:郑蕊。
银行汇款账号:
邮政储蓄账号:6210981000007249966 户名:郑蕊
工行账号: 6222080200018526924 户名:郑蕊  

咨询、联系电话:13391965976 、13051370570。

  邮编:101100

茶的传播 (转贴)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所以,茶的传播史,分为国内及国外两条线路。



1.茶在国内的传播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嘉木",所以,中国的茶业,最初孕育、发生和发展于南方。

  (1)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先秦两汉)  

  顾炎武曾经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认为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慢慢传播开来,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这一说法,已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认同。  巴蜀产茶,据文字记载和考证,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此时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之一。  

  关于巴蜀茶业在我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  

  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2)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三国西晋)  

  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而增强。尤其是茶的加工、种植,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很能说明问题。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  

  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孙吴据有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分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已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3)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东晋南朝)  

  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著名起来。  

  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4)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后,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  

 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高水准的结果,就是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正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  

  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现在赣东北、浙西和皖南一带,在唐代时,其茶业确实有一个特大的发展。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  

  由《茶经》和唐代其它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我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5)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宋代)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  

  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  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只是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的演变问题了。



2.茶在国外的传播

  中国茶叶、茶树、饮茶风俗及制茶技术,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而传向全世界的。最早传入日本、朝鲜,其后由南方海路传至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16世纪至欧洲各国并进而传到美洲大陆,又由北方传入波斯、俄国。  

  唐代中叶,中国茶籽被带到日本种植,茶树开始向世界传播。据文献记载,公元805年,日本高僧最澄,从天台山国清寺师满回国时,带去茶种,种植于日本近江。这是中国茶种向外传播的最早记载。后又经日僧南浦昭明在径山寺学得径山茶宴、斗茶等饮茶习俗,并带回日本,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日本自己的茶道。  

  印度是红碎茶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其茶种源于中国。印度虽也有野生茶树,但是印度人不知种茶和饮茶,只有到了1780年,英国和荷兰人才开始从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种茶。现今,最有名的红碎茶产地阿萨姆。即是1835年由中国引进茶种开始种茶的。中国专家曾前往指导种茶制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种红茶的生产技术。后发明了切茶机,红碎茶才开始出现,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饮料。  

  西方各国语言种"茶"一词,大多源于当时海上贸易港口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叶,直接或间接,与我国茶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此2008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丹经武学网站谨恭祝各位同道新年进步,万事如意!
谢谢各位在过去的一年中对网站的大力支持,在新的一年里也希望继续得到您的宝贵支持!


丹经武学网站



2008年2月7日
丹经武学网站恭祝各位同道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在此2008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丹经武学网站恭祝各位同道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好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写出自己的真实体会和学术上的真知灼见,供大家学习!
好文章,深受启发!
感动至深!
您好,我刚才试着添加您为贵宾会员,不知道成没成功,如果没有成功请您留言,我们再次给您添加进去,谢谢您一贯的大力支持!
还有,关于贵宾会员的认定的问题,我现在暂时还不是太熟悉如何操作,非常抱歉,因此请长庚和岭南布衣等各位管理员在百忙之中给予大力支持!谢谢!
您好,非常感谢您的努力,我想带HTML的帖子这样保留着也可以,无伤大雅,不知想法是否合适,总之,目前论坛的运作基本是很顺畅和比较合理的,如果大家有别的想法和建议也可以及时的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谢谢!
丹经武学国学大课堂


主讲:

武当太乙铁松派十三代掌门

少林老祖飞龙宗二十六代掌门

武当先天太极拳十八代掌门

张三丰龙形大草武当天龙神剑门第九代传真

武当真元玄宗丹脉(真宗丹脉)传真

李兆生先生

北京市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特邀李兆生先生对丹经武学等系列内容,进行长年函授、面授。可限期取证,七日一小验,三年一大成。本中心函授、面受均由李兆生先生亲自督教,理法并传,并承诺学人,凡是参加过函授或面授班之学人,均可享受终生答疑。无论男女老少,有无基础,身体强弱,只要品行端正,皆可报名参加学习。

一、丹经武学专持系列

1、小炼形第一洞天:是武当太乙铁松派所特有的内外导引炼形术,系属动功,以强壮筋骨、分经流注为主。此法疏经络快,效果显著。共分九个次第专修。函授:360元,面授300元。

2、小炼形第二洞天:函授:360元,面授:300元。

3、太乙元明八式:此功的修持,乃是“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之法。它以宣和气血、分经流注为机理,采用补法来平衡机体。体弱者可由此筑基,修墙补屋,祛病健身;体健者壮元修真,延年开慧。可结太乙元明丹。函授:360元,面授:300元。

4、大炼形:是导引炼形术的大循环。久而行之达到长生益寿,人天同象的合一交注,完成“内观不识因无象,外合明知作有形”的证悟。内景深处达到“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的境界。函授:360元,面授:300元。

5、武当玉环桩:武当玉环桩是武当太乙铁松派之密持丹法,是贤侠剑道历代不传之隐。适于体弱多病、久病初愈元气亏损之人演炼,可达到宣化肝脾、增进饮食、凝聚元气、强身建体之效果;待“修墙补屋”后,则可运化内功踏入丹途。函授:360元,面授:300元。

6、九龙环:是道家传于武林真宗密而不宣之内功按摩法,通过搓擦按摩,可以疏通经络,宣和气血,达到“太乙循经”,调节自身的气机流注,解除在练功过程中出现的真气外游的流弊。此功法本着修真图“逆则圣”的原则循经按摩,能达到奇特的功效。分九个阶段,九种次第,因缘而练,因缘而得。结太乙流丹。函授:360元,面授:300元。

7、太乙混元球:是武当太乙铁松派宗传的脉持功法。有坐功、卧功、动功、桩功,合易象,演武途,与道合真。以球体为动,“外展真形”,“内存真元”,由有象之法的行功,“采气充形,筑基补元”,渐而产生“太乙气化”的球体,随之则有“万物出于太极之象”,是易理于行功中得到印证。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600元。

8、真元固气法:从初步的炼形聚气逐步转入丹道专修的必修内容。真通脉源法界,海底取火,团养本原,以姿势呈功,修身之基,修真之初。丹源有象之专持。函授:600元,面授:300元。

9、寒山七式内功:又名太乙司注十三式,以特殊行功调整十二正经与任督一环(统称十三),使其与宇宙日月经天同步。乃参真法境,历十年功为而渐入真如妙境。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1800元。

10、太素练形法:是静功入门基础之法,以坐卧诸势在后天的行功中启动先天本能,静中自悟,静中存真,渐转入神气相依天象内景,以近自然运化之功。函授:360元,面授:300元。

11、水撞金轮、金风吹脉:二法纯系内景玄用之始,由养生渐而悟彻修真之法界,通融慧化之玄窍。函授:600元,面授:380元。

12、飞鸣图:是古人模仿白鹤飞鸣食宿的动作结和内功武技而留下的行功。动作优雅,共三十六式,动功二十四翅,为结丹打下基础,坐功十二式。由最简单的行气导脉、分经流注始,继而深习内功外运,擘空飞灵罡风透体的高深阶段。结鹤顶红丹。函授:600元,面授:2000元。

13、金龙三式:开通人身阴阳八脉。是武当武途合于丹道的典型行功。谱曰:“开通八脉有交通,本是如来九功传。”为太乙金龙丹。此项无函授,面授:500元。

14、声律真诠:以音弘法。通过真阳对韵一二三、万字长联的操持,法音弘真,以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随内功精进,乃有内景外景的出现。函授290元,面授:200元。

15、龙行大草:“龙真草字自古传,结成如意紫金丹……祖师留下天龙剑,字拳如意运神锋”,汉字乃天垂之象,通过龙行大草三百典型字的操持,以自身之气脉合于字迹之脉络,以修身心慧力,以期益寿延年。函授:400元,面授:300元。

16、天龙神剑:《春风得意剑》,《紫函剑》,《孤独剑》,此项无函授,面授,以上每套剑法各为380元。

17、霹雳振掌:是武林中内功掌法,是强化体魄,团练元气的好功法,通过击掌震发自身体内的阳气,增加身体的灵活性,震动人的颅腔,改善脑的功能,开发人的智慧。函授:360元,面授:300元。

18、真元修真法:即九脉合真后“一脉真谕”的宗系嫡传,古传之全称为“三界修真法,万乘统元功”。系儒释道三家功法的综合系列修持法,可谓集神州养生丹道、国术内功共冶一炉。即使是医治诸种疾患、开发真如智慧,亦独具一格,有志研习者可达彼岸。函授900元,面授:1600元。

二、独家推出少林禅宗武学系列

1、少林玉环桩:又称武式玉环桩。是当年少林宗风所习之内密,是少林老祖飞龙脉的传宗,是保门护道之武密。谱曰:“少林武法艺惊人,神勇功夫天下闻。拳脚起处人丧胆,刀枪落时命难存。”此为少林禅宗武学之基础,精通达变是龙、虎、鹰、猿、鹤五大拳种之命蒂。函授:360元,面授:300元。

2、飞龙卧虎桩:

3、猛虎十三蹿:禅宗武学之神勇功夫,乃内壮元气,外强筋骨,刚猛之专修。此二项无函授,面授各:300元。

4、禅诗百卷精舍:李兆生先生是少林老祖飞龙宗第二十六代掌门。禅诗百首乃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的印证。诗中言及禅宗修持之法门、心法、印证等诸多内容。诗曰:“经师受教习禅宗,数十年来苦用功。初学顿觉神气爽,扶佑万灵有圆通。”函授:600元;面授:第一阶段900元,第二阶段8000元。

三、太极拳系列

1、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对世传24式简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加以精准校正,使其能产生内操循经,让学人掌握精准的循经法度和准则,炼气修脉,养气柔体,体验循经奥秘,领略中国太极拳所具有的宗风神韵。函授:400元,面授:500元。

2、先天三十六式太极拳专修:丹道外功,三十六式缠经专修,历分四段,“一九初萌真元始”,“二九行纳天罡气”,“三九纯阳始风真”,“四九周天合内脉”,“三十六功白云封”。函授:360元,面授:1000元。

四、金气大周天

金气大周天是武当真宗丹脉数百年来只限于师徒间单传、口传密授的独家功法。在此之前未曾立于文字,致使此学少为人知。李兆生先生乃武当真元玄宗丹脉第九代传真,今将其所承之脉传,用文字和声像的形式进行了记载和示范,首次向社会公开披露和独家推出此项教学。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8000元。

附:一、李兆生先生著作简介

1、《真元宝芨》:内功神髓之大观,书中记述了一脉真谕之小练形、玉环桩、太乙混元球、飞鸣图等自古相传传统宗风丹家内脉的具体修持法门,向读者展示以“丹力入剑”之隐奥。学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定价:91元。

2、《真元窥密》:内容包括佛家脉轮的观法、指印、禅密修等;道家的采气、练形、结丹、养真、化形;武轮中的桩功、心法、内功演于武途。并首次披露太乙蟾游桩的内容。广西民族出版式社1989年3月出版。定价15元。

3、《翰墨缘》:中华笔砚衡真,畅说书法间架、血脉、神气,乃至双管齐下之绝学,以丹力、禅法和剑道入书,泛说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红旗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定价71元。

4、《声律真诠》:上册《真阳对韵》,赋予传统声律启蒙以新的生命,以音弘法,以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下册《万字长联》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作,其中所涉:法境摩天,金锋剑气,月华旧影,瑶草琼峰,众灵众源……二册中隐藏着大量丹经武学密传的口决。学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定价:精装,105元;简装,55元。

5、《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乃李兆生先生以其举世无匹的文言武举展示了太极拳真宗嫡传的脉流叙说,书中对太极拳之历史源流、动作、谱文、循经缠经、内炼等方面给面对众多太极学说而感迷惑的人们以衡准之判据,乃中国太极拳开山振世之作。中国商务印书馆国际出版公司1998年11月出版。定价:290元。

6、《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对世传24式简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加以精准校正,使其能产生内操循经。书中对循经太极拳每一姿势之学名,俗名、通假名,动作标准、循经标准、谱文注释等都有详细著述。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定价:21元。

7、《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教程》:本书是循经太极拳专修之教据。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定价:30元。

8、《李兆生禅诗百卷翰墨真迹》:是李兆生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的印证。诗中言及禅宗修持之法门、心法、印证等内容。此书为大八开精美彩页画册,书中有《修真图》、《太乙神剑密授原图》、《八臂真尊图(即万寿图)》、先生书画印等大量彩页真迹。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定价:530元。

9、《禅诗百首精舍》:乃李兆生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之百首禅诗。定价:15元。

10、《真元养生法》: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定价:15元。

11、《<武当修真密笈>诠编秘录注本》:是李兆生先生对太乙神剑门关亨九老先生的《武当修真密笈》详加诠释,使读者能领悟其中的隐奥和神髓,许多未公开过的珍贵文献也收录在这本书中,如:旷世已久的绝技内丹功法太乙金丹《蟾月图》的谱文首次呈现给读者,其中“尽在朦胧寂静中”揭示了太乙金丹成熟以后的养丹过程,再如从未公开过的太乙门修炼龙虎大丹的“丹成九转图”又称“九老图”,就是另外一套完整的修真图,也收录在书中,图中谱云“丹砂鼎炉随之聚,何曾未作太乙仙”,直言不讳的说出了太乙门的绝技秘传。武当太乙铁松派功法集汇中的大部分内容此前从未在社会流传,李兆生先生为抢救这些濒临失传、未立文字的东西,首次将这些秘传的内容公诸于世,是一本极具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权威著作。定价:300元。

12、《老子三清大法》老子之学遍为人知的是《道德经》,其思想影响到千百年后的今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修真之专修内容在贤侠剑道的武林宗风中嫡传。本书就是将这些隐于武林之绝学展现于此,让人们认识老子修真思想的本来面貌。“三清大法”包括太清、上清、玉清三部专修理法。书中有功谱原文和注释,介绍了“紫霞光照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的真实内容。定价:105元,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

最新出版:

13、《太乙修真元明密持大法》八开精装,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定价:180元。

14、《太乙显真密籍》八开精装,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定价:180元。

二、丹经武学教材资料

1.教学光盘:A、武当玉环桩120元(李兆生先生亲自示范,一张);B、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180元(李兆生先生亲自示范,四张);C、小炼形第一洞天(两张):120元;D、中央电视台《中国风 神兵武库》节目光盘。(乃李兆生先生漫谈并演示中国古代传统兵器,一张):180元。 E、太乙元明八式(一张):120元。

2.武当武术专修院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专修班讲课资料(李兆生先生主讲):

A、光盘:2000年5月:20张;2001年5月:29张;2001年10月:22张,以上每张30元。2002年5月,2002年10月将陆续推出。

B、《中国传统丹经武学文集》:根据讲课录音资料完整记录而成,共4期:2000年5月,2001年5月,2001年10月,2002年10月,以上每期280元。

3、《修真图》全称为《御赐万全修真图密示原本》(龙虎堂版本),乃数百年历代祖师修真有成后,留下的修真教学大纲,三教修为的次第尽在其中。自明九脉合真后,合成一脉真谕宗传自李兆生先生,其内容非历代掌门不可讲授、诠释,否则极易导至入歧途。先生今应广大学人要求,特精心装裱成三尺立轴,以便学人挂阅、珍藏,定价:160元。

三、修真必读

《黄庭经》(注释)15元。



注:面授随到随学,不含教材费。学习时间,以学员本人进度为准,学会为止。食宿由本中心负责安排,费用自理。以上各班学费以及书籍资料费皆以人民币计,海外学员以三倍人民币计,外国学员以同等美元计。款到即寄教材和相关资料。

函授汇款地址:北京通州区5976信箱,

收款人:李兆生。邮编:101113

咨询、联系电话:13391965976 、13051370570。
丹经武学国学大课堂


北京市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是由国学大师、太乙铁松派十三代掌门李兆生先生亲自创办的,对丹经武学、丹道养生、循经太极拳等系列内容,常年进行函授、面授。由追随李兆生先生多年的老弟子执教,理法并传,并承诺,凡是参加过函授和面授班的学人,均可享受终生答疑。无论男女老少,有无基础,身体强弱,只要品行端正,皆可报名参加学习。

  一、丹经武学专持系列

  1、小炼形第一洞天:是武当太乙铁松派所特有的内外导引炼形术,系属动功,以强壮筋骨、分经流注为主。此法疏经络快,效果显著。共分九个次第专修。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2、小炼形第二洞天: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3、太乙元明八式:此功的修持,乃是“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之法。它以宣和气血、分经流注为机理,采用补法来平衡机体。体弱者可由此筑基,修墙补屋,祛病健身;体健者壮元修真,延年开慧。可结太乙元明丹。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4、大炼形:是导引炼形术的大循环。久而行之达到长生益寿,人天同象的合一交注,完成“内观不识因无象,外合明知作有形”的证悟。内景深处达到“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的境界。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5、武当玉环桩:武当玉环桩是武当太乙铁松派之密持丹法,是贤侠剑道历代不传之隐。适于体弱多病、久病初愈元气亏损之人演炼,可达到宣化肝脾、增进饮食、凝聚元气、强身建体之效果;待“修墙补屋”后,则可运化内功踏入丹途。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6、九龙环:是道家传于武林真宗密而不宣之内功按摩法,通过搓擦按摩,可以疏通经络,宣和气血,达到“太乙循经”,调节自身的气机流注,解除在练功过程中出现的真气外游的流弊。此功法本着修真图“逆则圣”的原则循经按摩,能达到奇特的功效。分九个阶段,九种次第,因缘而练,因缘而得。结太乙流丹。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7、太乙混元球:是武当太乙铁松派宗传的脉持功法。有坐功、卧功、动功、桩功,合易象,演武途,与道合真。以球体为动,“外展真形”,“内存真元”,由有象之法的行功,“采气充形,筑基补元”,渐而产生“太乙气化”的球体,随之则有“万物出于太极之象”,是易理于行功中得到印证。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3600元。

  8、真元固气法:从初步的炼形聚气逐步转入丹道专修的必修内容。真通脉源法界,海底取火,团养本原,以姿势呈功,修身之基,修真之初。丹源有象之专持。函授:360元,面授:900元。

  9、寒山七式内功:又名太乙司注十三式,以特殊行功调整十二正经与任督一环(统称十三),使其与宇宙日月经天同步。乃参真法境,历十年功为而渐入真如妙境。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3000元。

  10、太素练形法:是静功入门基础之法,以坐卧诸势在后天的行功中启动先天本能,静中自悟,静中存真,渐转入神气相依天象内景,以近自然运化之功。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11、水撞金轮、金风吹脉:二法纯系内景玄用之始,由养生渐而悟彻修真之法界,通融慧化之玄窍。函授:380元,面授:600元。

  12、飞鸣图:是古人模仿白鹤飞鸣食宿的动作结和内功武技而留下的行功。动作优雅,共三十六式,动功二十四翅,为结丹打下基础,坐功十二式。由最简单的行气导脉、分经流注始,继而深习内功外运,劈空飞灵罡风透体的高深阶段。结鹤顶红丹。函授:600元,面授:3600元。

  13、金龙三式:开通人身阴阳八脉。是武当武途合于丹道的典型行功。谱曰:“开通八脉有交通,本是如来九功传。”为太乙金龙丹。此项无函授,面授:1000元。

  14、声律真诠:以音弘法。通过真阳对韵一二三、万字长联的操持,法音弘真,以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随内功精进,乃有内景外景的出现。函授290元,面授:600元。

  15、龙行大草:“龙真草字自古传,结成如意紫金丹……祖师留下天龙剑,字拳如意运神锋”,汉字乃天垂之象,通过龙行大草三百典型字的操持,以自身之气脉合于字迹之脉络,以修身心慧力,以期益寿延年。函授:400元,面授:600元。

  16、天龙神剑:《春风得意剑》,《紫函剑》,《孤独剑》,此项无函授,面授,以上每套剑法各为1000元。

  17、霹雳振掌:是武林中内功掌法,是强化体魄,团练元气的好功法,通过击掌震发自身体内的阳气,增加身体的灵活性,震动人的颅腔,改善脑的功能,开发人的智慧。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18、真元修真法:即九脉合真后“一脉真谕”的宗系嫡传,古传之全称为“三界修真法,万乘统元功”。系儒释道三家功法的综合系列修持法,可谓集神州养生丹道、国术内功共冶一炉。即使是医治诸种疾患、开发真如智慧,亦独具一格,有志研习者可达彼岸。函授900元,面授:3000元。

  二、独家推出少林禅宗武学系列

  1、少林玉环桩:又称武式玉环桩。是当年少林宗风所习之内密,是少林老祖飞龙脉的传宗,是保门护道之武密。谱曰:“少林武法艺惊人,神勇功夫天下闻。拳脚起处人丧胆,刀枪落时命难存。”此为少林禅宗武学之基础,精通达变是龙、虎、鹰、猿、鹤五大拳种之命蒂。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2、飞龙卧虎桩:

  3、猛虎十三蹿:禅宗武学之神勇功夫,乃内壮元气,外强筋骨,刚猛之专修。此二项无函授,面授各:600元。

  4、禅诗百卷精舍:李兆生先生是少林老祖飞龙宗第二十六代掌门。禅诗百首乃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的印证。诗中言及禅宗修持之法门、心法、印证等诸多内容。函授:600元;面授:第一阶段900元,第二阶段8000元。

  三、太极拳系列

  1、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对世传24式简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加以精准校正,使其能产生内操循经,让学人掌握精准的循经法度和准则,炼气修脉,养气柔体,体验循经奥秘,领略中国太极拳所具有的宗风神韵。函授:400元,面授:1200元。

  2、先天三十六式太极拳专修:丹道外功,三十六式缠经专修,历分四段,“一九初萌真元始”,“二九行纳天罡气”,“三九纯阳始风真”,“四九周天合内脉”,“三十六功白云封”。函授:360元,面授:2000元。

  3、如意太极拳:面授学费2000元。

  四、金气大周天

  金气大周天是武当真宗丹脉数百年来只限于师徒间单传、口传密授的独家功法。在此之前未曾立于文字,致使此学少为人知。李兆生先生乃武当真元玄宗丹脉第九代传真,今将其所承之脉传,用文字和声像的形式进行了记载和示范,首次向社会公开披露和独家推出此项教学。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8000元。

  附:一、李兆生先生著作简介

  1、《真元宝笈》:内功神髓之大观,书中记述了一脉真谕之小练形、玉环桩、太乙混元球、飞鸣图等自古相传传统宗风丹家内脉的具体修持法门,向读者展示以“丹力入剑”之隐奥。学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定价:91元。

  2、《真元窥密》:内容包括佛家脉轮的观法、指印、禅密修等;道家的采气、练形、结丹、养真、化形;武轮中的桩功、心法、内功演于武途。并首次披露太乙蟾游桩的内容。广西民族出版式社1989年3月出版。定价15元。

  3、《翰墨缘》:中华笔砚衡真,畅说书法间架、血脉、神气,乃至双管齐下之绝学,以丹力、禅法和剑道入书,泛说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红旗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定价71元。

  4、《声律真诠》:上册《真阳对韵》,赋予传统声律启蒙以新的生命,以音弘法,以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下册《万字长联》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作,其中所涉:法境摩天,金锋剑气,月华旧影,瑶草琼峰,众灵众源……二册中隐藏着大量丹经武学密传的口决。学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定价:精装,105元;简装,55元。

  5、《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乃李兆生先生以其举世无匹的文言武举展示了太极拳真宗嫡传的脉流叙说,书中对太极拳之历史源流、动作、谱文、循经缠经、内炼等方面给面对众多太极学说而感迷惑的人们以衡准之判据,乃中国太极拳开山镇世之作。中国商务印书馆国际出版公司1998年11月出版。定价:290元。

  6、《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对世传24式简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加以精准校正,使其能产生内操循经。书中对循经太极拳每一姿势之学名,俗名、通假名,动作标准、循经标准、谱文注释等都有详细著述。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定价:21元。

  7、《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教程》:本书是循经太极拳专修之教据。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定价:30元。

  8、《李兆生禅诗百卷翰墨真迹》:是李兆生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的印证。诗中言及禅宗修持之法门、心法、印证等内容。此书为大八开精美彩页画册,书中有《修真图》、《太乙神剑密授原图》、《八臂真尊图(即万寿图)》、先生书画印等大量彩页真迹。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定价:530元。

  9、《禅诗百首精舍》:乃李兆生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之百首禅诗。定价:15元。

  10、《真元养生法》: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定价:15元。

  11、《<武当修真密笈>诠编秘录注本》:是李兆生先生对太乙神剑门关亨九老先生的《武当修真密笈》详加诠释,使读者能领悟其中的隐奥和神髓,许多未公开过的珍贵文献也收录在这本书中,如:旷世已久的绝技内丹功法太乙金丹《蟾月图》的谱文首次呈现给读者,其中“尽在朦胧寂静中”揭示了太乙金丹成熟以后的养丹过程,再如从未公开过的太乙门修炼龙虎大丹的“丹成九转图”又称“九老图”,就是另外一套完整的修真图,也收录在书中,图中谱云“丹砂鼎炉随之聚,何曾未作太乙仙”,直言不讳的说出了太乙门的绝技秘传。武当太乙铁松派功法集汇中的大部分内容此前从未在社会流传,李兆生先生为抢救这些濒临失传、未立文字的东西,首次将这些秘传的内容公诸于世,是一本极具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权威著作。定价:300元。

  12、《老子三清大法》:老子之学遍为人知的是《道德经》,其思想影响到千百年后的今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修真之专修内容在贤侠剑道的武林宗风中嫡传。本书就是将这些隐于武林之绝学展现于此,让人们认识老子修真思想的本来面貌。“三清大法”包括太清、上清、玉清三部专修理法。书中有功谱原文和注释,介绍了“紫霞光照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的真实内容。定价:105元,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

  13、《太乙修真元明密持大法》:八开精装,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定价:180元

  14、《太乙显真密籍》:八开精装,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定价:180元。

  最新出版:

  15、 《统元楼印谱》:系《统元楼藏真丛典》之一,古有黄帝域分九畴,印制剑令,赋予了(印)特殊的生命;渐而以刀为笔,形成了金石图章的艺术生态。本书收录了作者刻石、铜、砚、板及彩绘,弛神畅游,有武林宗风的禅语心音、神兵武库的奇兵演练、传统修真的内炼谱文……或诗、或文、或画、或书无不惊绝,铭之在心,省之在魂,具有通向茫茫宇宙的力量。大八开精装上下册。定价:930元。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16、 《修真图录》:破译详解修真图,价380元。

  17、 《太乙金编》:内容波涉万众,实乃九脉合真之后一脉真谕,万轮甲子而开真,序列统元楼藏真丛典,为《真元宝笈》后“以武演道”的又一巨著,重宣秘而不宣之法,演元真圣慧之术。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定价:930元。

  18、《如意太极拳》:定价17元。(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二、丹经武学教材资料

  1.教学光盘:A、武当玉环桩120元(李兆生先生亲自示范,一张);B、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180元(李兆生先生亲自示范,四张);C、小炼形第一洞天(两张):120元;D、中央电视台《中国风 神兵武库》节目光盘。(乃李兆生先生漫谈并演示中国古代传统兵器,一张):180元。 E、太乙元明八式(一张):120元。

  2.武当武术专修院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专修班讲课资料(李兆生先生主讲):

  A、光盘:2000年5月:600元;2001年5月:800元;2001年10月:660元。 2002年5月,2002年10月将陆续推出。

  B、《中国传统丹经武学文集》:根据讲课录音资料完整记录而成,共4期:2000年5月,2001年5月,2001年10月,2002年10月,以上每期280元。

  3、《修真图》全称为《御赐万全修真图密示原本》(龙虎堂版本),乃数百年历代祖师修真有成后,留下的修真教学大纲,三教修为的次第尽在其中。自明九脉合真后,合成一脉真谕宗传自李兆生先生,其内容非历代掌门不可讲授、诠释,否则极易导至入歧途。先生今应广大学人要求,特精心装裱成三尺立轴,以便学人挂阅、珍藏,定价:160元。

  三、修真必读

  《黄庭经》(注释)15元。

  注:面授随到随学,不含教材费。学习时间,以学员本人进度为准,学会为止。食宿由本中心负责安排,费用自理。以上各班学费以及书籍资料费皆以人民币计,海外学员以三倍人民币计,外国学员以同等美元计。款到即寄教材和相关资料。

函授汇款地址:北京通州区5976信箱, 收款人:郑蕊。
银行汇款账号:
邮政储蓄账号:6210981000007249966 户名:郑蕊
工行账号: 6222080200018526924 户名:郑蕊  

咨询、联系电话:13391965976 、13051370570。

  邮编:101100

丹经武学国学大课堂


北京市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是由国学大师、太乙铁松派十三代掌门李兆生先生亲自创办的,对丹经武学、丹道养生、循经太极拳等系列内容,常年进行函授、面授。由追随李兆生先生多年的老弟子执教,理法并传,并承诺,凡是参加过函授和面授班的学人,均可享受终生答疑。无论男女老少,有无基础,身体强弱,只要品行端正,皆可报名参加学习。

  一、丹经武学专持系列

  1、小炼形第一洞天:是武当太乙铁松派所特有的内外导引炼形术,系属动功,以强壮筋骨、分经流注为主。此法疏经络快,效果显著。共分九个次第专修。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2、小炼形第二洞天: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3、太乙元明八式:此功的修持,乃是“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之法。它以宣和气血、分经流注为机理,采用补法来平衡机体。体弱者可由此筑基,修墙补屋,祛病健身;体健者壮元修真,延年开慧。可结太乙元明丹。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4、大炼形:是导引炼形术的大循环。久而行之达到长生益寿,人天同象的合一交注,完成“内观不识因无象,外合明知作有形”的证悟。内景深处达到“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的境界。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5、武当玉环桩:武当玉环桩是武当太乙铁松派之密持丹法,是贤侠剑道历代不传之隐。适于体弱多病、久病初愈元气亏损之人演炼,可达到宣化肝脾、增进饮食、凝聚元气、强身建体之效果;待“修墙补屋”后,则可运化内功踏入丹途。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6、九龙环:是道家传于武林真宗密而不宣之内功按摩法,通过搓擦按摩,可以疏通经络,宣和气血,达到“太乙循经”,调节自身的气机流注,解除在练功过程中出现的真气外游的流弊。此功法本着修真图“逆则圣”的原则循经按摩,能达到奇特的功效。分九个阶段,九种次第,因缘而练,因缘而得。结太乙流丹。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7、太乙混元球:是武当太乙铁松派宗传的脉持功法。有坐功、卧功、动功、桩功,合易象,演武途,与道合真。以球体为动,“外展真形”,“内存真元”,由有象之法的行功,“采气充形,筑基补元”,渐而产生“太乙气化”的球体,随之则有“万物出于太极之象”,是易理于行功中得到印证。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3600元。

  8、真元固气法:从初步的炼形聚气逐步转入丹道专修的必修内容。真通脉源法界,海底取火,团养本原,以姿势呈功,修身之基,修真之初。丹源有象之专持。函授:360元,面授:900元。

  9、寒山七式内功:又名太乙司注十三式,以特殊行功调整十二正经与任督一环(统称十三),使其与宇宙日月经天同步。乃参真法境,历十年功为而渐入真如妙境。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3000元。

  10、太素练形法:是静功入门基础之法,以坐卧诸势在后天的行功中启动先天本能,静中自悟,静中存真,渐转入神气相依天象内景,以近自然运化之功。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11、水撞金轮、金风吹脉:二法纯系内景玄用之始,由养生渐而悟彻修真之法界,通融慧化之玄窍。函授:380元,面授:600元。

  12、飞鸣图:是古人模仿白鹤飞鸣食宿的动作结和内功武技而留下的行功。动作优雅,共三十六式,动功二十四翅,为结丹打下基础,坐功十二式。由最简单的行气导脉、分经流注始,继而深习内功外运,劈空飞灵罡风透体的高深阶段。结鹤顶红丹。函授:600元,面授:3600元。

  13、金龙三式:开通人身阴阳八脉。是武当武途合于丹道的典型行功。谱曰:“开通八脉有交通,本是如来九功传。”为太乙金龙丹。此项无函授,面授:1000元。

  14、声律真诠:以音弘法。通过真阳对韵一二三、万字长联的操持,法音弘真,以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随内功精进,乃有内景外景的出现。函授290元,面授:600元。

  15、龙行大草:“龙真草字自古传,结成如意紫金丹……祖师留下天龙剑,字拳如意运神锋”,汉字乃天垂之象,通过龙行大草三百典型字的操持,以自身之气脉合于字迹之脉络,以修身心慧力,以期益寿延年。函授:400元,面授:600元。

  16、天龙神剑:《春风得意剑》,《紫函剑》,《孤独剑》,此项无函授,面授,以上每套剑法各为1000元。

  17、霹雳振掌:是武林中内功掌法,是强化体魄,团练元气的好功法,通过击掌震发自身体内的阳气,增加身体的灵活性,震动人的颅腔,改善脑的功能,开发人的智慧。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18、真元修真法:即九脉合真后“一脉真谕”的宗系嫡传,古传之全称为“三界修真法,万乘统元功”。系儒释道三家功法的综合系列修持法,可谓集神州养生丹道、国术内功共冶一炉。即使是医治诸种疾患、开发真如智慧,亦独具一格,有志研习者可达彼岸。函授900元,面授:3000元。

  二、独家推出少林禅宗武学系列

  1、少林玉环桩:又称武式玉环桩。是当年少林宗风所习之内密,是少林老祖飞龙脉的传宗,是保门护道之武密。谱曰:“少林武法艺惊人,神勇功夫天下闻。拳脚起处人丧胆,刀枪落时命难存。”此为少林禅宗武学之基础,精通达变是龙、虎、鹰、猿、鹤五大拳种之命蒂。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2、飞龙卧虎桩:

  3、猛虎十三蹿:禅宗武学之神勇功夫,乃内壮元气,外强筋骨,刚猛之专修。此二项无函授,面授各:600元。

  4、禅诗百卷精舍:李兆生先生是少林老祖飞龙宗第二十六代掌门。禅诗百首乃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的印证。诗中言及禅宗修持之法门、心法、印证等诸多内容。函授:600元;面授:第一阶段900元,第二阶段8000元。

  三、太极拳系列

  1、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对世传24式简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加以精准校正,使其能产生内操循经,让学人掌握精准的循经法度和准则,炼气修脉,养气柔体,体验循经奥秘,领略中国太极拳所具有的宗风神韵。函授:400元,面授:1200元。

  2、先天三十六式太极拳专修:丹道外功,三十六式缠经专修,历分四段,“一九初萌真元始”,“二九行纳天罡气”,“三九纯阳始风真”,“四九周天合内脉”,“三十六功白云封”。函授:360元,面授:2000元。

  3、如意太极拳:面授学费2000元。

  四、金气大周天

  金气大周天是武当真宗丹脉数百年来只限于师徒间单传、口传密授的独家功法。在此之前未曾立于文字,致使此学少为人知。李兆生先生乃武当真元玄宗丹脉第九代传真,今将其所承之脉传,用文字和声像的形式进行了记载和示范,首次向社会公开披露和独家推出此项教学。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8000元。

  附:一、李兆生先生著作简介

  1、《真元宝笈》:内功神髓之大观,书中记述了一脉真谕之小练形、玉环桩、太乙混元球、飞鸣图等自古相传传统宗风丹家内脉的具体修持法门,向读者展示以“丹力入剑”之隐奥。学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定价:91元。

  2、《真元窥密》:内容包括佛家脉轮的观法、指印、禅密修等;道家的采气、练形、结丹、养真、化形;武轮中的桩功、心法、内功演于武途。并首次披露太乙蟾游桩的内容。广西民族出版式社1989年3月出版。定价15元。

  3、《翰墨缘》:中华笔砚衡真,畅说书法间架、血脉、神气,乃至双管齐下之绝学,以丹力、禅法和剑道入书,泛说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红旗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定价71元。

  4、《声律真诠》:上册《真阳对韵》,赋予传统声律启蒙以新的生命,以音弘法,以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下册《万字长联》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作,其中所涉:法境摩天,金锋剑气,月华旧影,瑶草琼峰,众灵众源……二册中隐藏着大量丹经武学密传的口决。学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定价:精装,105元;简装,55元。

  5、《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乃李兆生先生以其举世无匹的文言武举展示了太极拳真宗嫡传的脉流叙说,书中对太极拳之历史源流、动作、谱文、循经缠经、内炼等方面给面对众多太极学说而感迷惑的人们以衡准之判据,乃中国太极拳开山镇世之作。中国商务印书馆国际出版公司1998年11月出版。定价:290元。

  6、《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对世传24式简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加以精准校正,使其能产生内操循经。书中对循经太极拳每一姿势之学名,俗名、通假名,动作标准、循经标准、谱文注释等都有详细著述。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定价:21元。

  7、《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教程》:本书是循经太极拳专修之教据。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定价:30元。

  8、《李兆生禅诗百卷翰墨真迹》:是李兆生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的印证。诗中言及禅宗修持之法门、心法、印证等内容。此书为大八开精美彩页画册,书中有《修真图》、《太乙神剑密授原图》、《八臂真尊图(即万寿图)》、先生书画印等大量彩页真迹。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定价:530元。

  9、《禅诗百首精舍》:乃李兆生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之百首禅诗。定价:15元。

  10、《真元养生法》: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定价:15元。

  11、《<武当修真密笈>诠编秘录注本》:是李兆生先生对太乙神剑门关亨九老先生的《武当修真密笈》详加诠释,使读者能领悟其中的隐奥和神髓,许多未公开过的珍贵文献也收录在这本书中,如:旷世已久的绝技内丹功法太乙金丹《蟾月图》的谱文首次呈现给读者,其中“尽在朦胧寂静中”揭示了太乙金丹成熟以后的养丹过程,再如从未公开过的太乙门修炼龙虎大丹的“丹成九转图”又称“九老图”,就是另外一套完整的修真图,也收录在书中,图中谱云“丹砂鼎炉随之聚,何曾未作太乙仙”,直言不讳的说出了太乙门的绝技秘传。武当太乙铁松派功法集汇中的大部分内容此前从未在社会流传,李兆生先生为抢救这些濒临失传、未立文字的东西,首次将这些秘传的内容公诸于世,是一本极具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权威著作。定价:300元。

  12、《老子三清大法》:老子之学遍为人知的是《道德经》,其思想影响到千百年后的今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修真之专修内容在贤侠剑道的武林宗风中嫡传。本书就是将这些隐于武林之绝学展现于此,让人们认识老子修真思想的本来面貌。“三清大法”包括太清、上清、玉清三部专修理法。书中有功谱原文和注释,介绍了“紫霞光照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的真实内容。定价:105元,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

  13、《太乙修真元明密持大法》:八开精装,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定价:180元

  14、《太乙显真密籍》:八开精装,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定价:180元。

  最新出版:

  15、 《统元楼印谱》:系《统元楼藏真丛典》之一,古有黄帝域分九畴,印制剑令,赋予了(印)特殊的生命;渐而以刀为笔,形成了金石图章的艺术生态。本书收录了作者刻石、铜、砚、板及彩绘,弛神畅游,有武林宗风的禅语心音、神兵武库的奇兵演练、传统修真的内炼谱文……或诗、或文、或画、或书无不惊绝,铭之在心,省之在魂,具有通向茫茫宇宙的力量。大八开精装上下册。定价:930元。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16、 《修真图录》:破译详解修真图,价380元。

  17、 《太乙金编》:内容波涉万众,实乃九脉合真之后一脉真谕,万轮甲子而开真,序列统元楼藏真丛典,为《真元宝笈》后“以武演道”的又一巨著,重宣秘而不宣之法,演元真圣慧之术。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定价:930元。

  18、《如意太极拳》:定价17元。(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二、丹经武学教材资料

  1.教学光盘:A、武当玉环桩120元(李兆生先生亲自示范,一张);B、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180元(李兆生先生亲自示范,四张);C、小炼形第一洞天(两张):120元;D、中央电视台《中国风 神兵武库》节目光盘。(乃李兆生先生漫谈并演示中国古代传统兵器,一张):180元。 E、太乙元明八式(一张):120元。

  2.武当武术专修院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专修班讲课资料(李兆生先生主讲):

  A、光盘:2000年5月:600元;2001年5月:800元;2001年10月:660元。 2002年5月,2002年10月将陆续推出。

  B、《中国传统丹经武学文集》:根据讲课录音资料完整记录而成,共4期:2000年5月,2001年5月,2001年10月,2002年10月,以上每期280元。

  3、《修真图》全称为《御赐万全修真图密示原本》(龙虎堂版本),乃数百年历代祖师修真有成后,留下的修真教学大纲,三教修为的次第尽在其中。自明九脉合真后,合成一脉真谕宗传自李兆生先生,其内容非历代掌门不可讲授、诠释,否则极易导至入歧途。先生今应广大学人要求,特精心装裱成三尺立轴,以便学人挂阅、珍藏,定价:160元。

  三、修真必读

  《黄庭经》(注释)15元。

  注:面授随到随学,不含教材费。学习时间,以学员本人进度为准,学会为止。食宿由本中心负责安排,费用自理。以上各班学费以及书籍资料费皆以人民币计,海外学员以三倍人民币计,外国学员以同等美元计。款到即寄教材和相关资料。

函授汇款地址:北京通州区5976信箱, 收款人:郑蕊。
银行汇款账号:
邮政储蓄账号:6210981000007249966 户名:郑蕊
工行账号: 6222080200018526924 户名:郑蕊  

咨询、联系电话:13391965976 、13051370570。

  邮编:101100

丹经武学国学大课堂


北京市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是由国学大师、太乙铁松派十三代掌门李兆生先生亲自创办的,对丹经武学、丹道养生、循经太极拳等系列内容,常年进行函授、面授。由追随李兆生先生多年的老弟子执教,理法并传,并承诺,凡是参加过函授和面授班的学人,均可享受终生答疑。无论男女老少,有无基础,身体强弱,只要品行端正,皆可报名参加学习。

  一、丹经武学专持系列

  1、小炼形第一洞天:是武当太乙铁松派所特有的内外导引炼形术,系属动功,以强壮筋骨、分经流注为主。此法疏经络快,效果显著。共分九个次第专修。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2、小炼形第二洞天: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3、太乙元明八式:此功的修持,乃是“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之法。它以宣和气血、分经流注为机理,采用补法来平衡机体。体弱者可由此筑基,修墙补屋,祛病健身;体健者壮元修真,延年开慧。可结太乙元明丹。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4、大炼形:是导引炼形术的大循环。久而行之达到长生益寿,人天同象的合一交注,完成“内观不识因无象,外合明知作有形”的证悟。内景深处达到“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的境界。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5、武当玉环桩:武当玉环桩是武当太乙铁松派之密持丹法,是贤侠剑道历代不传之隐。适于体弱多病、久病初愈元气亏损之人演炼,可达到宣化肝脾、增进饮食、凝聚元气、强身建体之效果;待“修墙补屋”后,则可运化内功踏入丹途。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6、九龙环:是道家传于武林真宗密而不宣之内功按摩法,通过搓擦按摩,可以疏通经络,宣和气血,达到“太乙循经”,调节自身的气机流注,解除在练功过程中出现的真气外游的流弊。此功法本着修真图“逆则圣”的原则循经按摩,能达到奇特的功效。分九个阶段,九种次第,因缘而练,因缘而得。结太乙流丹。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7、太乙混元球:是武当太乙铁松派宗传的脉持功法。有坐功、卧功、动功、桩功,合易象,演武途,与道合真。以球体为动,“外展真形”,“内存真元”,由有象之法的行功,“采气充形,筑基补元”,渐而产生“太乙气化”的球体,随之则有“万物出于太极之象”,是易理于行功中得到印证。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3600元。

  8、真元固气法:从初步的炼形聚气逐步转入丹道专修的必修内容。真通脉源法界,海底取火,团养本原,以姿势呈功,修身之基,修真之初。丹源有象之专持。函授:360元,面授:900元。

  9、寒山七式内功:又名太乙司注十三式,以特殊行功调整十二正经与任督一环(统称十三),使其与宇宙日月经天同步。乃参真法境,历十年功为而渐入真如妙境。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3000元。

  10、太素练形法:是静功入门基础之法,以坐卧诸势在后天的行功中启动先天本能,静中自悟,静中存真,渐转入神气相依天象内景,以近自然运化之功。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11、水撞金轮、金风吹脉:二法纯系内景玄用之始,由养生渐而悟彻修真之法界,通融慧化之玄窍。函授:380元,面授:600元。

  12、飞鸣图:是古人模仿白鹤飞鸣食宿的动作结和内功武技而留下的行功。动作优雅,共三十六式,动功二十四翅,为结丹打下基础,坐功十二式。由最简单的行气导脉、分经流注始,继而深习内功外运,劈空飞灵罡风透体的高深阶段。结鹤顶红丹。函授:600元,面授:3600元。

  13、金龙三式:开通人身阴阳八脉。是武当武途合于丹道的典型行功。谱曰:“开通八脉有交通,本是如来九功传。”为太乙金龙丹。此项无函授,面授:1000元。

  14、声律真诠:以音弘法。通过真阳对韵一二三、万字长联的操持,法音弘真,以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随内功精进,乃有内景外景的出现。函授290元,面授:600元。

  15、龙行大草:“龙真草字自古传,结成如意紫金丹……祖师留下天龙剑,字拳如意运神锋”,汉字乃天垂之象,通过龙行大草三百典型字的操持,以自身之气脉合于字迹之脉络,以修身心慧力,以期益寿延年。函授:400元,面授:600元。

  16、天龙神剑:《春风得意剑》,《紫函剑》,《孤独剑》,此项无函授,面授,以上每套剑法各为1000元。

  17、霹雳振掌:是武林中内功掌法,是强化体魄,团练元气的好功法,通过击掌震发自身体内的阳气,增加身体的灵活性,震动人的颅腔,改善脑的功能,开发人的智慧。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18、真元修真法:即九脉合真后“一脉真谕”的宗系嫡传,古传之全称为“三界修真法,万乘统元功”。系儒释道三家功法的综合系列修持法,可谓集神州养生丹道、国术内功共冶一炉。即使是医治诸种疾患、开发真如智慧,亦独具一格,有志研习者可达彼岸。函授900元,面授:3000元。

  二、独家推出少林禅宗武学系列

  1、少林玉环桩:又称武式玉环桩。是当年少林宗风所习之内密,是少林老祖飞龙脉的传宗,是保门护道之武密。谱曰:“少林武法艺惊人,神勇功夫天下闻。拳脚起处人丧胆,刀枪落时命难存。”此为少林禅宗武学之基础,精通达变是龙、虎、鹰、猿、鹤五大拳种之命蒂。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2、飞龙卧虎桩:

  3、猛虎十三蹿:禅宗武学之神勇功夫,乃内壮元气,外强筋骨,刚猛之专修。此二项无函授,面授各:600元。

  4、禅诗百卷精舍:李兆生先生是少林老祖飞龙宗第二十六代掌门。禅诗百首乃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的印证。诗中言及禅宗修持之法门、心法、印证等诸多内容。函授:600元;面授:第一阶段900元,第二阶段8000元。

  三、太极拳系列

  1、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对世传24式简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加以精准校正,使其能产生内操循经,让学人掌握精准的循经法度和准则,炼气修脉,养气柔体,体验循经奥秘,领略中国太极拳所具有的宗风神韵。函授:400元,面授:1200元。

  2、先天三十六式太极拳专修:丹道外功,三十六式缠经专修,历分四段,“一九初萌真元始”,“二九行纳天罡气”,“三九纯阳始风真”,“四九周天合内脉”,“三十六功白云封”。函授:360元,面授:2000元。

  3、如意太极拳:面授学费2000元。

  四、金气大周天

  金气大周天是武当真宗丹脉数百年来只限于师徒间单传、口传密授的独家功法。在此之前未曾立于文字,致使此学少为人知。李兆生先生乃武当真元玄宗丹脉第九代传真,今将其所承之脉传,用文字和声像的形式进行了记载和示范,首次向社会公开披露和独家推出此项教学。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8000元。

  附:一、李兆生先生著作简介

  1、《真元宝笈》:内功神髓之大观,书中记述了一脉真谕之小练形、玉环桩、太乙混元球、飞鸣图等自古相传传统宗风丹家内脉的具体修持法门,向读者展示以“丹力入剑”之隐奥。学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定价:91元。

  2、《真元窥密》:内容包括佛家脉轮的观法、指印、禅密修等;道家的采气、练形、结丹、养真、化形;武轮中的桩功、心法、内功演于武途。并首次披露太乙蟾游桩的内容。广西民族出版式社1989年3月出版。定价15元。

  3、《翰墨缘》:中华笔砚衡真,畅说书法间架、血脉、神气,乃至双管齐下之绝学,以丹力、禅法和剑道入书,泛说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红旗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定价71元。

  4、《声律真诠》:上册《真阳对韵》,赋予传统声律启蒙以新的生命,以音弘法,以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下册《万字长联》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作,其中所涉:法境摩天,金锋剑气,月华旧影,瑶草琼峰,众灵众源……二册中隐藏着大量丹经武学密传的口决。学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定价:精装,105元;简装,55元。

  5、《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乃李兆生先生以其举世无匹的文言武举展示了太极拳真宗嫡传的脉流叙说,书中对太极拳之历史源流、动作、谱文、循经缠经、内炼等方面给面对众多太极学说而感迷惑的人们以衡准之判据,乃中国太极拳开山镇世之作。中国商务印书馆国际出版公司1998年11月出版。定价:290元。

  6、《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对世传24式简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加以精准校正,使其能产生内操循经。书中对循经太极拳每一姿势之学名,俗名、通假名,动作标准、循经标准、谱文注释等都有详细著述。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定价:21元。

  7、《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教程》:本书是循经太极拳专修之教据。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定价:30元。

  8、《李兆生禅诗百卷翰墨真迹》:是李兆生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的印证。诗中言及禅宗修持之法门、心法、印证等内容。此书为大八开精美彩页画册,书中有《修真图》、《太乙神剑密授原图》、《八臂真尊图(即万寿图)》、先生书画印等大量彩页真迹。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定价:530元。

  9、《禅诗百首精舍》:乃李兆生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之百首禅诗。定价:15元。

  10、《真元养生法》: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定价:15元。

  11、《<武当修真密笈>诠编秘录注本》:是李兆生先生对太乙神剑门关亨九老先生的《武当修真密笈》详加诠释,使读者能领悟其中的隐奥和神髓,许多未公开过的珍贵文献也收录在这本书中,如:旷世已久的绝技内丹功法太乙金丹《蟾月图》的谱文首次呈现给读者,其中“尽在朦胧寂静中”揭示了太乙金丹成熟以后的养丹过程,再如从未公开过的太乙门修炼龙虎大丹的“丹成九转图”又称“九老图”,就是另外一套完整的修真图,也收录在书中,图中谱云“丹砂鼎炉随之聚,何曾未作太乙仙”,直言不讳的说出了太乙门的绝技秘传。武当太乙铁松派功法集汇中的大部分内容此前从未在社会流传,李兆生先生为抢救这些濒临失传、未立文字的东西,首次将这些秘传的内容公诸于世,是一本极具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权威著作。定价:300元。

  12、《老子三清大法》:老子之学遍为人知的是《道德经》,其思想影响到千百年后的今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修真之专修内容在贤侠剑道的武林宗风中嫡传。本书就是将这些隐于武林之绝学展现于此,让人们认识老子修真思想的本来面貌。“三清大法”包括太清、上清、玉清三部专修理法。书中有功谱原文和注释,介绍了“紫霞光照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的真实内容。定价:105元,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

  13、《太乙修真元明密持大法》:八开精装,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定价:180元

  14、《太乙显真密籍》:八开精装,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定价:180元。

  最新出版:

  15、 《统元楼印谱》:系《统元楼藏真丛典》之一,古有黄帝域分九畴,印制剑令,赋予了(印)特殊的生命;渐而以刀为笔,形成了金石图章的艺术生态。本书收录了作者刻石、铜、砚、板及彩绘,弛神畅游,有武林宗风的禅语心音、神兵武库的奇兵演练、传统修真的内炼谱文……或诗、或文、或画、或书无不惊绝,铭之在心,省之在魂,具有通向茫茫宇宙的力量。大八开精装上下册。定价:930元。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16、 《修真图录》:破译详解修真图,价380元。

  17、 《太乙金编》:内容波涉万众,实乃九脉合真之后一脉真谕,万轮甲子而开真,序列统元楼藏真丛典,为《真元宝笈》后“以武演道”的又一巨著,重宣秘而不宣之法,演元真圣慧之术。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定价:930元。

  18、《如意太极拳》:定价17元。(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二、丹经武学教材资料

  1.教学光盘:A、武当玉环桩120元(李兆生先生亲自示范,一张);B、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180元(李兆生先生亲自示范,四张);C、小炼形第一洞天(两张):120元;D、中央电视台《中国风 神兵武库》节目光盘。(乃李兆生先生漫谈并演示中国古代传统兵器,一张):180元。 E、太乙元明八式(一张):120元。

  2.武当武术专修院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专修班讲课资料(李兆生先生主讲):

  A、光盘:2000年5月:600元;2001年5月:800元;2001年10月:660元。 2002年5月,2002年10月将陆续推出。

  B、《中国传统丹经武学文集》:根据讲课录音资料完整记录而成,共4期:2000年5月,2001年5月,2001年10月,2002年10月,以上每期280元。

  3、《修真图》全称为《御赐万全修真图密示原本》(龙虎堂版本),乃数百年历代祖师修真有成后,留下的修真教学大纲,三教修为的次第尽在其中。自明九脉合真后,合成一脉真谕宗传自李兆生先生,其内容非历代掌门不可讲授、诠释,否则极易导至入歧途。先生今应广大学人要求,特精心装裱成三尺立轴,以便学人挂阅、珍藏,定价:160元。

  三、修真必读

  《黄庭经》(注释)15元。

  注:面授随到随学,不含教材费。学习时间,以学员本人进度为准,学会为止。食宿由本中心负责安排,费用自理。以上各班学费以及书籍资料费皆以人民币计,海外学员以三倍人民币计,外国学员以同等美元计。款到即寄教材和相关资料。

函授汇款地址:北京通州区5976信箱, 收款人:郑蕊。
银行汇款账号:
邮政储蓄账号:6210981000007249966 户名:郑蕊
工行账号: 6222080200018526924 户名:郑蕊  

咨询、联系电话:13391965976 、13051370570。

  邮编:101100

丹经武学国学大课堂


北京市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是由国学大师、太乙铁松派十三代掌门李兆生先生亲自创办的,对丹经武学、丹道养生、循经太极拳等系列内容,常年进行函授、面授。由追随李兆生先生多年的老弟子执教,理法并传,并承诺,凡是参加过函授和面授班的学人,均可享受终生答疑。无论男女老少,有无基础,身体强弱,只要品行端正,皆可报名参加学习。

  一、丹经武学专持系列

  1、小炼形第一洞天:是武当太乙铁松派所特有的内外导引炼形术,系属动功,以强壮筋骨、分经流注为主。此法疏经络快,效果显著。共分九个次第专修。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2、小炼形第二洞天: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3、太乙元明八式:此功的修持,乃是“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之法。它以宣和气血、分经流注为机理,采用补法来平衡机体。体弱者可由此筑基,修墙补屋,祛病健身;体健者壮元修真,延年开慧。可结太乙元明丹。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4、大炼形:是导引炼形术的大循环。久而行之达到长生益寿,人天同象的合一交注,完成“内观不识因无象,外合明知作有形”的证悟。内景深处达到“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的境界。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5、武当玉环桩:武当玉环桩是武当太乙铁松派之密持丹法,是贤侠剑道历代不传之隐。适于体弱多病、久病初愈元气亏损之人演炼,可达到宣化肝脾、增进饮食、凝聚元气、强身建体之效果;待“修墙补屋”后,则可运化内功踏入丹途。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6、九龙环:是道家传于武林真宗密而不宣之内功按摩法,通过搓擦按摩,可以疏通经络,宣和气血,达到“太乙循经”,调节自身的气机流注,解除在练功过程中出现的真气外游的流弊。此功法本着修真图“逆则圣”的原则循经按摩,能达到奇特的功效。分九个阶段,九种次第,因缘而练,因缘而得。结太乙流丹。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7、太乙混元球:是武当太乙铁松派宗传的脉持功法。有坐功、卧功、动功、桩功,合易象,演武途,与道合真。以球体为动,“外展真形”,“内存真元”,由有象之法的行功,“采气充形,筑基补元”,渐而产生“太乙气化”的球体,随之则有“万物出于太极之象”,是易理于行功中得到印证。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3600元。

  8、真元固气法:从初步的炼形聚气逐步转入丹道专修的必修内容。真通脉源法界,海底取火,团养本原,以姿势呈功,修身之基,修真之初。丹源有象之专持。函授:360元,面授:900元。

  9、寒山七式内功:又名太乙司注十三式,以特殊行功调整十二正经与任督一环(统称十三),使其与宇宙日月经天同步。乃参真法境,历十年功为而渐入真如妙境。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3000元。

  10、太素练形法:是静功入门基础之法,以坐卧诸势在后天的行功中启动先天本能,静中自悟,静中存真,渐转入神气相依天象内景,以近自然运化之功。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11、水撞金轮、金风吹脉:二法纯系内景玄用之始,由养生渐而悟彻修真之法界,通融慧化之玄窍。函授:380元,面授:600元。

  12、飞鸣图:是古人模仿白鹤飞鸣食宿的动作结和内功武技而留下的行功。动作优雅,共三十六式,动功二十四翅,为结丹打下基础,坐功十二式。由最简单的行气导脉、分经流注始,继而深习内功外运,劈空飞灵罡风透体的高深阶段。结鹤顶红丹。函授:600元,面授:3600元。

  13、金龙三式:开通人身阴阳八脉。是武当武途合于丹道的典型行功。谱曰:“开通八脉有交通,本是如来九功传。”为太乙金龙丹。此项无函授,面授:1000元。

  14、声律真诠:以音弘法。通过真阳对韵一二三、万字长联的操持,法音弘真,以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随内功精进,乃有内景外景的出现。函授290元,面授:600元。

  15、龙行大草:“龙真草字自古传,结成如意紫金丹……祖师留下天龙剑,字拳如意运神锋”,汉字乃天垂之象,通过龙行大草三百典型字的操持,以自身之气脉合于字迹之脉络,以修身心慧力,以期益寿延年。函授:400元,面授:600元。

  16、天龙神剑:《春风得意剑》,《紫函剑》,《孤独剑》,此项无函授,面授,以上每套剑法各为1000元。

  17、霹雳振掌:是武林中内功掌法,是强化体魄,团练元气的好功法,通过击掌震发自身体内的阳气,增加身体的灵活性,震动人的颅腔,改善脑的功能,开发人的智慧。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18、真元修真法:即九脉合真后“一脉真谕”的宗系嫡传,古传之全称为“三界修真法,万乘统元功”。系儒释道三家功法的综合系列修持法,可谓集神州养生丹道、国术内功共冶一炉。即使是医治诸种疾患、开发真如智慧,亦独具一格,有志研习者可达彼岸。函授900元,面授:3000元。

  二、独家推出少林禅宗武学系列

  1、少林玉环桩:又称武式玉环桩。是当年少林宗风所习之内密,是少林老祖飞龙脉的传宗,是保门护道之武密。谱曰:“少林武法艺惊人,神勇功夫天下闻。拳脚起处人丧胆,刀枪落时命难存。”此为少林禅宗武学之基础,精通达变是龙、虎、鹰、猿、鹤五大拳种之命蒂。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2、飞龙卧虎桩:

  3、猛虎十三蹿:禅宗武学之神勇功夫,乃内壮元气,外强筋骨,刚猛之专修。此二项无函授,面授各:600元。

  4、禅诗百卷精舍:李兆生先生是少林老祖飞龙宗第二十六代掌门。禅诗百首乃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的印证。诗中言及禅宗修持之法门、心法、印证等诸多内容。函授:600元;面授:第一阶段900元,第二阶段8000元。

  三、太极拳系列

  1、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对世传24式简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加以精准校正,使其能产生内操循经,让学人掌握精准的循经法度和准则,炼气修脉,养气柔体,体验循经奥秘,领略中国太极拳所具有的宗风神韵。函授:400元,面授:1200元。

  2、先天三十六式太极拳专修:丹道外功,三十六式缠经专修,历分四段,“一九初萌真元始”,“二九行纳天罡气”,“三九纯阳始风真”,“四九周天合内脉”,“三十六功白云封”。函授:360元,面授:2000元。

  3、如意太极拳:面授学费2000元。

  四、金气大周天

  金气大周天是武当真宗丹脉数百年来只限于师徒间单传、口传密授的独家功法。在此之前未曾立于文字,致使此学少为人知。李兆生先生乃武当真元玄宗丹脉第九代传真,今将其所承之脉传,用文字和声像的形式进行了记载和示范,首次向社会公开披露和独家推出此项教学。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8000元。

  附:一、李兆生先生著作简介

  1、《真元宝笈》:内功神髓之大观,书中记述了一脉真谕之小练形、玉环桩、太乙混元球、飞鸣图等自古相传传统宗风丹家内脉的具体修持法门,向读者展示以“丹力入剑”之隐奥。学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定价:91元。

  2、《真元窥密》:内容包括佛家脉轮的观法、指印、禅密修等;道家的采气、练形、结丹、养真、化形;武轮中的桩功、心法、内功演于武途。并首次披露太乙蟾游桩的内容。广西民族出版式社1989年3月出版。定价15元。

  3、《翰墨缘》:中华笔砚衡真,畅说书法间架、血脉、神气,乃至双管齐下之绝学,以丹力、禅法和剑道入书,泛说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红旗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定价71元。

  4、《声律真诠》:上册《真阳对韵》,赋予传统声律启蒙以新的生命,以音弘法,以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下册《万字长联》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作,其中所涉:法境摩天,金锋剑气,月华旧影,瑶草琼峰,众灵众源……二册中隐藏着大量丹经武学密传的口决。学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定价:精装,105元;简装,55元。

  5、《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乃李兆生先生以其举世无匹的文言武举展示了太极拳真宗嫡传的脉流叙说,书中对太极拳之历史源流、动作、谱文、循经缠经、内炼等方面给面对众多太极学说而感迷惑的人们以衡准之判据,乃中国太极拳开山镇世之作。中国商务印书馆国际出版公司1998年11月出版。定价:290元。

  6、《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对世传24式简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加以精准校正,使其能产生内操循经。书中对循经太极拳每一姿势之学名,俗名、通假名,动作标准、循经标准、谱文注释等都有详细著述。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定价:21元。

  7、《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教程》:本书是循经太极拳专修之教据。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定价:30元。

  8、《李兆生禅诗百卷翰墨真迹》:是李兆生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的印证。诗中言及禅宗修持之法门、心法、印证等内容。此书为大八开精美彩页画册,书中有《修真图》、《太乙神剑密授原图》、《八臂真尊图(即万寿图)》、先生书画印等大量彩页真迹。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定价:530元。

  9、《禅诗百首精舍》:乃李兆生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之百首禅诗。定价:15元。

  10、《真元养生法》: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定价:15元。

  11、《<武当修真密笈>诠编秘录注本》:是李兆生先生对太乙神剑门关亨九老先生的《武当修真密笈》详加诠释,使读者能领悟其中的隐奥和神髓,许多未公开过的珍贵文献也收录在这本书中,如:旷世已久的绝技内丹功法太乙金丹《蟾月图》的谱文首次呈现给读者,其中“尽在朦胧寂静中”揭示了太乙金丹成熟以后的养丹过程,再如从未公开过的太乙门修炼龙虎大丹的“丹成九转图”又称“九老图”,就是另外一套完整的修真图,也收录在书中,图中谱云“丹砂鼎炉随之聚,何曾未作太乙仙”,直言不讳的说出了太乙门的绝技秘传。武当太乙铁松派功法集汇中的大部分内容此前从未在社会流传,李兆生先生为抢救这些濒临失传、未立文字的东西,首次将这些秘传的内容公诸于世,是一本极具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权威著作。定价:300元。

  12、《老子三清大法》:老子之学遍为人知的是《道德经》,其思想影响到千百年后的今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修真之专修内容在贤侠剑道的武林宗风中嫡传。本书就是将这些隐于武林之绝学展现于此,让人们认识老子修真思想的本来面貌。“三清大法”包括太清、上清、玉清三部专修理法。书中有功谱原文和注释,介绍了“紫霞光照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的真实内容。定价:105元,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

  13、《太乙修真元明密持大法》:八开精装,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定价:180元

  14、《太乙显真密籍》:八开精装,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定价:180元。

  最新出版:

  15、 《统元楼印谱》:系《统元楼藏真丛典》之一,古有黄帝域分九畴,印制剑令,赋予了(印)特殊的生命;渐而以刀为笔,形成了金石图章的艺术生态。本书收录了作者刻石、铜、砚、板及彩绘,弛神畅游,有武林宗风的禅语心音、神兵武库的奇兵演练、传统修真的内炼谱文……或诗、或文、或画、或书无不惊绝,铭之在心,省之在魂,具有通向茫茫宇宙的力量。大八开精装上下册。定价:930元。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16、 《修真图录》:破译详解修真图,价380元。

  17、 《太乙金编》:内容波涉万众,实乃九脉合真之后一脉真谕,万轮甲子而开真,序列统元楼藏真丛典,为《真元宝笈》后“以武演道”的又一巨著,重宣秘而不宣之法,演元真圣慧之术。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定价:930元。

  18、《如意太极拳》:定价17元。(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二、丹经武学教材资料

  1.教学光盘:A、武当玉环桩120元(李兆生先生亲自示范,一张);B、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180元(李兆生先生亲自示范,四张);C、小炼形第一洞天(两张):120元;D、中央电视台《中国风 神兵武库》节目光盘。(乃李兆生先生漫谈并演示中国古代传统兵器,一张):180元。 E、太乙元明八式(一张):120元。

  2.武当武术专修院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专修班讲课资料(李兆生先生主讲):

  A、光盘:2000年5月:600元;2001年5月:800元;2001年10月:660元。 2002年5月,2002年10月将陆续推出。

  B、《中国传统丹经武学文集》:根据讲课录音资料完整记录而成,共4期:2000年5月,2001年5月,2001年10月,2002年10月,以上每期280元。

  3、《修真图》全称为《御赐万全修真图密示原本》(龙虎堂版本),乃数百年历代祖师修真有成后,留下的修真教学大纲,三教修为的次第尽在其中。自明九脉合真后,合成一脉真谕宗传自李兆生先生,其内容非历代掌门不可讲授、诠释,否则极易导至入歧途。先生今应广大学人要求,特精心装裱成三尺立轴,以便学人挂阅、珍藏,定价:160元。

  三、修真必读

  《黄庭经》(注释)15元。

  注:面授随到随学,不含教材费。学习时间,以学员本人进度为准,学会为止。食宿由本中心负责安排,费用自理。以上各班学费以及书籍资料费皆以人民币计,海外学员以三倍人民币计,外国学员以同等美元计。款到即寄教材和相关资料。

函授汇款地址:北京通州区5976信箱, 收款人:郑蕊。
银行汇款账号:
邮政储蓄账号:6210981000007249966 户名:郑蕊
工行账号: 6222080200018526924 户名:郑蕊  

咨询、联系电话:13391965976 、13051370570。

  邮编:101100

丹经武学国学大课堂


北京市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是由国学大师、太乙铁松派十三代掌门李兆生先生亲自创办的,对丹经武学、丹道养生、循经太极拳等系列内容,常年进行函授、面授。由追随李兆生先生多年的老弟子执教,理法并传,并承诺,凡是参加过函授和面授班的学人,均可享受终生答疑。无论男女老少,有无基础,身体强弱,只要品行端正,皆可报名参加学习。

  一、丹经武学专持系列

  1、小炼形第一洞天:是武当太乙铁松派所特有的内外导引炼形术,系属动功,以强壮筋骨、分经流注为主。此法疏经络快,效果显著。共分九个次第专修。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2、小炼形第二洞天: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3、太乙元明八式:此功的修持,乃是“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之法。它以宣和气血、分经流注为机理,采用补法来平衡机体。体弱者可由此筑基,修墙补屋,祛病健身;体健者壮元修真,延年开慧。可结太乙元明丹。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4、大炼形:是导引炼形术的大循环。久而行之达到长生益寿,人天同象的合一交注,完成“内观不识因无象,外合明知作有形”的证悟。内景深处达到“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的境界。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5、武当玉环桩:武当玉环桩是武当太乙铁松派之密持丹法,是贤侠剑道历代不传之隐。适于体弱多病、久病初愈元气亏损之人演炼,可达到宣化肝脾、增进饮食、凝聚元气、强身建体之效果;待“修墙补屋”后,则可运化内功踏入丹途。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6、九龙环:是道家传于武林真宗密而不宣之内功按摩法,通过搓擦按摩,可以疏通经络,宣和气血,达到“太乙循经”,调节自身的气机流注,解除在练功过程中出现的真气外游的流弊。此功法本着修真图“逆则圣”的原则循经按摩,能达到奇特的功效。分九个阶段,九种次第,因缘而练,因缘而得。结太乙流丹。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7、太乙混元球:是武当太乙铁松派宗传的脉持功法。有坐功、卧功、动功、桩功,合易象,演武途,与道合真。以球体为动,“外展真形”,“内存真元”,由有象之法的行功,“采气充形,筑基补元”,渐而产生“太乙气化”的球体,随之则有“万物出于太极之象”,是易理于行功中得到印证。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3600元。

  8、真元固气法:从初步的炼形聚气逐步转入丹道专修的必修内容。真通脉源法界,海底取火,团养本原,以姿势呈功,修身之基,修真之初。丹源有象之专持。函授:360元,面授:900元。

  9、寒山七式内功:又名太乙司注十三式,以特殊行功调整十二正经与任督一环(统称十三),使其与宇宙日月经天同步。乃参真法境,历十年功为而渐入真如妙境。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3000元。

  10、太素练形法:是静功入门基础之法,以坐卧诸势在后天的行功中启动先天本能,静中自悟,静中存真,渐转入神气相依天象内景,以近自然运化之功。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11、水撞金轮、金风吹脉:二法纯系内景玄用之始,由养生渐而悟彻修真之法界,通融慧化之玄窍。函授:380元,面授:600元。

  12、飞鸣图:是古人模仿白鹤飞鸣食宿的动作结和内功武技而留下的行功。动作优雅,共三十六式,动功二十四翅,为结丹打下基础,坐功十二式。由最简单的行气导脉、分经流注始,继而深习内功外运,劈空飞灵罡风透体的高深阶段。结鹤顶红丹。函授:600元,面授:3600元。

  13、金龙三式:开通人身阴阳八脉。是武当武途合于丹道的典型行功。谱曰:“开通八脉有交通,本是如来九功传。”为太乙金龙丹。此项无函授,面授:1000元。

  14、声律真诠:以音弘法。通过真阳对韵一二三、万字长联的操持,法音弘真,以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随内功精进,乃有内景外景的出现。函授290元,面授:600元。

  15、龙行大草:“龙真草字自古传,结成如意紫金丹……祖师留下天龙剑,字拳如意运神锋”,汉字乃天垂之象,通过龙行大草三百典型字的操持,以自身之气脉合于字迹之脉络,以修身心慧力,以期益寿延年。函授:400元,面授:600元。

  16、天龙神剑:《春风得意剑》,《紫函剑》,《孤独剑》,此项无函授,面授,以上每套剑法各为1000元。

  17、霹雳振掌:是武林中内功掌法,是强化体魄,团练元气的好功法,通过击掌震发自身体内的阳气,增加身体的灵活性,震动人的颅腔,改善脑的功能,开发人的智慧。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18、真元修真法:即九脉合真后“一脉真谕”的宗系嫡传,古传之全称为“三界修真法,万乘统元功”。系儒释道三家功法的综合系列修持法,可谓集神州养生丹道、国术内功共冶一炉。即使是医治诸种疾患、开发真如智慧,亦独具一格,有志研习者可达彼岸。函授900元,面授:3000元。

  二、独家推出少林禅宗武学系列

  1、少林玉环桩:又称武式玉环桩。是当年少林宗风所习之内密,是少林老祖飞龙脉的传宗,是保门护道之武密。谱曰:“少林武法艺惊人,神勇功夫天下闻。拳脚起处人丧胆,刀枪落时命难存。”此为少林禅宗武学之基础,精通达变是龙、虎、鹰、猿、鹤五大拳种之命蒂。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2、飞龙卧虎桩:

  3、猛虎十三蹿:禅宗武学之神勇功夫,乃内壮元气,外强筋骨,刚猛之专修。此二项无函授,面授各:600元。

  4、禅诗百卷精舍:李兆生先生是少林老祖飞龙宗第二十六代掌门。禅诗百首乃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的印证。诗中言及禅宗修持之法门、心法、印证等诸多内容。函授:600元;面授:第一阶段900元,第二阶段8000元。

  三、太极拳系列

  1、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对世传24式简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加以精准校正,使其能产生内操循经,让学人掌握精准的循经法度和准则,炼气修脉,养气柔体,体验循经奥秘,领略中国太极拳所具有的宗风神韵。函授:400元,面授:1200元。

  2、先天三十六式太极拳专修:丹道外功,三十六式缠经专修,历分四段,“一九初萌真元始”,“二九行纳天罡气”,“三九纯阳始风真”,“四九周天合内脉”,“三十六功白云封”。函授:360元,面授:2000元。

  3、如意太极拳:面授学费2000元。

  四、金气大周天

  金气大周天是武当真宗丹脉数百年来只限于师徒间单传、口传密授的独家功法。在此之前未曾立于文字,致使此学少为人知。李兆生先生乃武当真元玄宗丹脉第九代传真,今将其所承之脉传,用文字和声像的形式进行了记载和示范,首次向社会公开披露和独家推出此项教学。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8000元。

  附:一、李兆生先生著作简介

  1、《真元宝笈》:内功神髓之大观,书中记述了一脉真谕之小练形、玉环桩、太乙混元球、飞鸣图等自古相传传统宗风丹家内脉的具体修持法门,向读者展示以“丹力入剑”之隐奥。学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定价:91元。

  2、《真元窥密》:内容包括佛家脉轮的观法、指印、禅密修等;道家的采气、练形、结丹、养真、化形;武轮中的桩功、心法、内功演于武途。并首次披露太乙蟾游桩的内容。广西民族出版式社1989年3月出版。定价15元。

  3、《翰墨缘》:中华笔砚衡真,畅说书法间架、血脉、神气,乃至双管齐下之绝学,以丹力、禅法和剑道入书,泛说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红旗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定价71元。

  4、《声律真诠》:上册《真阳对韵》,赋予传统声律启蒙以新的生命,以音弘法,以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下册《万字长联》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作,其中所涉:法境摩天,金锋剑气,月华旧影,瑶草琼峰,众灵众源……二册中隐藏着大量丹经武学密传的口决。学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定价:精装,105元;简装,55元。

  5、《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乃李兆生先生以其举世无匹的文言武举展示了太极拳真宗嫡传的脉流叙说,书中对太极拳之历史源流、动作、谱文、循经缠经、内炼等方面给面对众多太极学说而感迷惑的人们以衡准之判据,乃中国太极拳开山镇世之作。中国商务印书馆国际出版公司1998年11月出版。定价:290元。

  6、《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对世传24式简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加以精准校正,使其能产生内操循经。书中对循经太极拳每一姿势之学名,俗名、通假名,动作标准、循经标准、谱文注释等都有详细著述。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定价:21元。

  7、《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教程》:本书是循经太极拳专修之教据。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定价:30元。

  8、《李兆生禅诗百卷翰墨真迹》:是李兆生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的印证。诗中言及禅宗修持之法门、心法、印证等内容。此书为大八开精美彩页画册,书中有《修真图》、《太乙神剑密授原图》、《八臂真尊图(即万寿图)》、先生书画印等大量彩页真迹。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定价:530元。

  9、《禅诗百首精舍》:乃李兆生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之百首禅诗。定价:15元。

  10、《真元养生法》: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定价:15元。

  11、《<武当修真密笈>诠编秘录注本》:是李兆生先生对太乙神剑门关亨九老先生的《武当修真密笈》详加诠释,使读者能领悟其中的隐奥和神髓,许多未公开过的珍贵文献也收录在这本书中,如:旷世已久的绝技内丹功法太乙金丹《蟾月图》的谱文首次呈现给读者,其中“尽在朦胧寂静中”揭示了太乙金丹成熟以后的养丹过程,再如从未公开过的太乙门修炼龙虎大丹的“丹成九转图”又称“九老图”,就是另外一套完整的修真图,也收录在书中,图中谱云“丹砂鼎炉随之聚,何曾未作太乙仙”,直言不讳的说出了太乙门的绝技秘传。武当太乙铁松派功法集汇中的大部分内容此前从未在社会流传,李兆生先生为抢救这些濒临失传、未立文字的东西,首次将这些秘传的内容公诸于世,是一本极具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权威著作。定价:300元。

  12、《老子三清大法》:老子之学遍为人知的是《道德经》,其思想影响到千百年后的今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修真之专修内容在贤侠剑道的武林宗风中嫡传。本书就是将这些隐于武林之绝学展现于此,让人们认识老子修真思想的本来面貌。“三清大法”包括太清、上清、玉清三部专修理法。书中有功谱原文和注释,介绍了“紫霞光照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的真实内容。定价:105元,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

  13、《太乙修真元明密持大法》:八开精装,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定价:180元

  14、《太乙显真密籍》:八开精装,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定价:180元。

  最新出版:

  15、 《统元楼印谱》:系《统元楼藏真丛典》之一,古有黄帝域分九畴,印制剑令,赋予了(印)特殊的生命;渐而以刀为笔,形成了金石图章的艺术生态。本书收录了作者刻石、铜、砚、板及彩绘,弛神畅游,有武林宗风的禅语心音、神兵武库的奇兵演练、传统修真的内炼谱文……或诗、或文、或画、或书无不惊绝,铭之在心,省之在魂,具有通向茫茫宇宙的力量。大八开精装上下册。定价:930元。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16、 《修真图录》:破译详解修真图,价380元。

  17、 《太乙金编》:内容波涉万众,实乃九脉合真之后一脉真谕,万轮甲子而开真,序列统元楼藏真丛典,为《真元宝笈》后“以武演道”的又一巨著,重宣秘而不宣之法,演元真圣慧之术。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定价:930元。

  18、《如意太极拳》:定价17元。(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二、丹经武学教材资料

  1.教学光盘:A、武当玉环桩120元(李兆生先生亲自示范,一张);B、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180元(李兆生先生亲自示范,四张);C、小炼形第一洞天(两张):120元;D、中央电视台《中国风 神兵武库》节目光盘。(乃李兆生先生漫谈并演示中国古代传统兵器,一张):180元。 E、太乙元明八式(一张):120元。

  2.武当武术专修院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专修班讲课资料(李兆生先生主讲):

  A、光盘:2000年5月:600元;2001年5月:800元;2001年10月:660元。 2002年5月,2002年10月将陆续推出。

  B、《中国传统丹经武学文集》:根据讲课录音资料完整记录而成,共4期:2000年5月,2001年5月,2001年10月,2002年10月,以上每期280元。

  3、《修真图》全称为《御赐万全修真图密示原本》(龙虎堂版本),乃数百年历代祖师修真有成后,留下的修真教学大纲,三教修为的次第尽在其中。自明九脉合真后,合成一脉真谕宗传自李兆生先生,其内容非历代掌门不可讲授、诠释,否则极易导至入歧途。先生今应广大学人要求,特精心装裱成三尺立轴,以便学人挂阅、珍藏,定价:160元。

  三、修真必读

  《黄庭经》(注释)15元。

  注:面授随到随学,不含教材费。学习时间,以学员本人进度为准,学会为止。食宿由本中心负责安排,费用自理。以上各班学费以及书籍资料费皆以人民币计,海外学员以三倍人民币计,外国学员以同等美元计。款到即寄教材和相关资料。

函授汇款地址:北京通州区5976信箱, 收款人:郑蕊。
银行汇款账号:
邮政储蓄账号:6210981000007249966 户名:郑蕊
工行账号: 6222080200018526924 户名:郑蕊  

咨询、联系电话:13391965976 、13051370570。

  邮编:101100

丹经武学国学大课堂


主讲:

武当太乙铁松派十三代掌门

少林老祖飞龙宗二十六代掌门

武当先天太极拳十八代掌门

张三丰龙形大草武当天龙神剑门第九代传真

武当真元玄宗丹脉(真宗丹脉)传真

李兆生先生

北京市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特邀李兆生先生对丹经武学等系列内容,进行长年函授、面授。可限期取证,七日一小验,三年一大成。本中心函授、面受均由李兆生先生亲自督教,理法并传,并承诺学人,凡是参加过函授或面授班之学人,均可享受终生答疑。无论男女老少,有无基础,身体强弱,只要品行端正,皆可报名参加学习。

一、丹经武学专持系列

1、小炼形第一洞天:是武当太乙铁松派所特有的内外导引炼形术,系属动功,以强壮筋骨、分经流注为主。此法疏经络快,效果显著。共分九个次第专修。函授:360元,面授300元。

2、小炼形第二洞天:函授:360元,面授:300元。

3、太乙元明八式:此功的修持,乃是“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之法。它以宣和气血、分经流注为机理,采用补法来平衡机体。体弱者可由此筑基,修墙补屋,祛病健身;体健者壮元修真,延年开慧。可结太乙元明丹。函授:360元,面授:300元。

4、大炼形:是导引炼形术的大循环。久而行之达到长生益寿,人天同象的合一交注,完成“内观不识因无象,外合明知作有形”的证悟。内景深处达到“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的境界。函授:360元,面授:300元。

5、武当玉环桩:武当玉环桩是武当太乙铁松派之密持丹法,是贤侠剑道历代不传之隐。适于体弱多病、久病初愈元气亏损之人演炼,可达到宣化肝脾、增进饮食、凝聚元气、强身建体之效果;待“修墙补屋”后,则可运化内功踏入丹途。函授:360元,面授:300元。

6、九龙环:是道家传于武林真宗密而不宣之内功按摩法,通过搓擦按摩,可以疏通经络,宣和气血,达到“太乙循经”,调节自身的气机流注,解除在练功过程中出现的真气外游的流弊。此功法本着修真图“逆则圣”的原则循经按摩,能达到奇特的功效。分九个阶段,九种次第,因缘而练,因缘而得。结太乙流丹。函授:360元,面授:300元。

7、太乙混元球:是武当太乙铁松派宗传的脉持功法。有坐功、卧功、动功、桩功,合易象,演武途,与道合真。以球体为动,“外展真形”,“内存真元”,由有象之法的行功,“采气充形,筑基补元”,渐而产生“太乙气化”的球体,随之则有“万物出于太极之象”,是易理于行功中得到印证。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600元。

8、真元固气法:从初步的炼形聚气逐步转入丹道专修的必修内容。真通脉源法界,海底取火,团养本原,以姿势呈功,修身之基,修真之初。丹源有象之专持。函授:600元,面授:300元。

9、寒山七式内功:又名太乙司注十三式,以特殊行功调整十二正经与任督一环(统称十三),使其与宇宙日月经天同步。乃参真法境,历十年功为而渐入真如妙境。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1800元。

10、太素练形法:是静功入门基础之法,以坐卧诸势在后天的行功中启动先天本能,静中自悟,静中存真,渐转入神气相依天象内景,以近自然运化之功。函授:360元,面授:300元。

11、水撞金轮、金风吹脉:二法纯系内景玄用之始,由养生渐而悟彻修真之法界,通融慧化之玄窍。函授:600元,面授:380元。

12、飞鸣图:是古人模仿白鹤飞鸣食宿的动作结和内功武技而留下的行功。动作优雅,共三十六式,动功二十四翅,为结丹打下基础,坐功十二式。由最简单的行气导脉、分经流注始,继而深习内功外运,擘空飞灵罡风透体的高深阶段。结鹤顶红丹。函授:600元,面授:2000元。

13、金龙三式:开通人身阴阳八脉。是武当武途合于丹道的典型行功。谱曰:“开通八脉有交通,本是如来九功传。”为太乙金龙丹。此项无函授,面授:500元。

14、声律真诠:以音弘法。通过真阳对韵一二三、万字长联的操持,法音弘真,以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随内功精进,乃有内景外景的出现。函授290元,面授:200元。

15、龙行大草:“龙真草字自古传,结成如意紫金丹……祖师留下天龙剑,字拳如意运神锋”,汉字乃天垂之象,通过龙行大草三百典型字的操持,以自身之气脉合于字迹之脉络,以修身心慧力,以期益寿延年。函授:400元,面授:300元。

16、天龙神剑:《春风得意剑》,《紫函剑》,《孤独剑》,此项无函授,面授,以上每套剑法各为380元。

17、霹雳振掌:是武林中内功掌法,是强化体魄,团练元气的好功法,通过击掌震发自身体内的阳气,增加身体的灵活性,震动人的颅腔,改善脑的功能,开发人的智慧。函授:360元,面授:300元。

18、真元修真法:即九脉合真后“一脉真谕”的宗系嫡传,古传之全称为“三界修真法,万乘统元功”。系儒释道三家功法的综合系列修持法,可谓集神州养生丹道、国术内功共冶一炉。即使是医治诸种疾患、开发真如智慧,亦独具一格,有志研习者可达彼岸。函授900元,面授:1600元。

二、独家推出少林禅宗武学系列

1、少林玉环桩:又称武式玉环桩。是当年少林宗风所习之内密,是少林老祖飞龙脉的传宗,是保门护道之武密。谱曰:“少林武法艺惊人,神勇功夫天下闻。拳脚起处人丧胆,刀枪落时命难存。”此为少林禅宗武学之基础,精通达变是龙、虎、鹰、猿、鹤五大拳种之命蒂。函授:360元,面授:300元。

2、飞龙卧虎桩:

3、猛虎十三蹿:禅宗武学之神勇功夫,乃内壮元气,外强筋骨,刚猛之专修。此二项无函授,面授各:300元。

4、禅诗百卷精舍:李兆生先生是少林老祖飞龙宗第二十六代掌门。禅诗百首乃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的印证。诗中言及禅宗修持之法门、心法、印证等诸多内容。诗曰:“经师受教习禅宗,数十年来苦用功。初学顿觉神气爽,扶佑万灵有圆通。”函授:600元;面授:第一阶段900元,第二阶段8000元。

三、太极拳系列

1、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对世传24式简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加以精准校正,使其能产生内操循经,让学人掌握精准的循经法度和准则,炼气修脉,养气柔体,体验循经奥秘,领略中国太极拳所具有的宗风神韵。函授:400元,面授:500元。

2、先天三十六式太极拳专修:丹道外功,三十六式缠经专修,历分四段,“一九初萌真元始”,“二九行纳天罡气”,“三九纯阳始风真”,“四九周天合内脉”,“三十六功白云封”。函授:360元,面授:1000元。

四、金气大周天

金气大周天是武当真宗丹脉数百年来只限于师徒间单传、口传密授的独家功法。在此之前未曾立于文字,致使此学少为人知。李兆生先生乃武当真元玄宗丹脉第九代传真,今将其所承之脉传,用文字和声像的形式进行了记载和示范,首次向社会公开披露和独家推出此项教学。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8000元。

附:一、李兆生先生著作简介

1、《真元宝芨》:内功神髓之大观,书中记述了一脉真谕之小练形、玉环桩、太乙混元球、飞鸣图等自古相传传统宗风丹家内脉的具体修持法门,向读者展示以“丹力入剑”之隐奥。学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定价:91元。

2、《真元窥密》:内容包括佛家脉轮的观法、指印、禅密修等;道家的采气、练形、结丹、养真、化形;武轮中的桩功、心法、内功演于武途。并首次披露太乙蟾游桩的内容。广西民族出版式社1989年3月出版。定价15元。

3、《翰墨缘》:中华笔砚衡真,畅说书法间架、血脉、神气,乃至双管齐下之绝学,以丹力、禅法和剑道入书,泛说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红旗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定价71元。

4、《声律真诠》:上册《真阳对韵》,赋予传统声律启蒙以新的生命,以音弘法,以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下册《万字长联》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作,其中所涉:法境摩天,金锋剑气,月华旧影,瑶草琼峰,众灵众源……二册中隐藏着大量丹经武学密传的口决。学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定价:精装,105元;简装,55元。

5、《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乃李兆生先生以其举世无匹的文言武举展示了太极拳真宗嫡传的脉流叙说,书中对太极拳之历史源流、动作、谱文、循经缠经、内炼等方面给面对众多太极学说而感迷惑的人们以衡准之判据,乃中国太极拳开山振世之作。中国商务印书馆国际出版公司1998年11月出版。定价:290元。

6、《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对世传24式简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加以精准校正,使其能产生内操循经。书中对循经太极拳每一姿势之学名,俗名、通假名,动作标准、循经标准、谱文注释等都有详细著述。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定价:21元。

7、《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教程》:本书是循经太极拳专修之教据。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定价:30元。

8、《李兆生禅诗百卷翰墨真迹》:是李兆生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的印证。诗中言及禅宗修持之法门、心法、印证等内容。此书为大八开精美彩页画册,书中有《修真图》、《太乙神剑密授原图》、《八臂真尊图(即万寿图)》、先生书画印等大量彩页真迹。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定价:530元。

9、《禅诗百首精舍》:乃李兆生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之百首禅诗。定价:15元。

10、《真元养生法》: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定价:15元。

11、《<武当修真密笈>诠编秘录注本》:是李兆生先生对太乙神剑门关亨九老先生的《武当修真密笈》详加诠释,使读者能领悟其中的隐奥和神髓,许多未公开过的珍贵文献也收录在这本书中,如:旷世已久的绝技内丹功法太乙金丹《蟾月图》的谱文首次呈现给读者,其中“尽在朦胧寂静中”揭示了太乙金丹成熟以后的养丹过程,再如从未公开过的太乙门修炼龙虎大丹的“丹成九转图”又称“九老图”,就是另外一套完整的修真图,也收录在书中,图中谱云“丹砂鼎炉随之聚,何曾未作太乙仙”,直言不讳的说出了太乙门的绝技秘传。武当太乙铁松派功法集汇中的大部分内容此前从未在社会流传,李兆生先生为抢救这些濒临失传、未立文字的东西,首次将这些秘传的内容公诸于世,是一本极具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权威著作。定价:300元。

12、《老子三清大法》老子之学遍为人知的是《道德经》,其思想影响到千百年后的今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修真之专修内容在贤侠剑道的武林宗风中嫡传。本书就是将这些隐于武林之绝学展现于此,让人们认识老子修真思想的本来面貌。“三清大法”包括太清、上清、玉清三部专修理法。书中有功谱原文和注释,介绍了“紫霞光照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的真实内容。定价:105元,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

最新出版:

13、《太乙修真元明密持大法》八开精装,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定价:180元。

14、《太乙显真密籍》八开精装,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定价:180元。

二、丹经武学教材资料

1.教学光盘:A、武当玉环桩120元(李兆生先生亲自示范,一张);B、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180元(李兆生先生亲自示范,四张);C、小炼形第一洞天(两张):120元;D、中央电视台《中国风 神兵武库》节目光盘。(乃李兆生先生漫谈并演示中国古代传统兵器,一张):180元。 E、太乙元明八式(一张):120元。

2.武当武术专修院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专修班讲课资料(李兆生先生主讲):

A、光盘:2000年5月:20张;2001年5月:29张;2001年10月:22张,以上每张30元。2002年5月,2002年10月将陆续推出。

B、《中国传统丹经武学文集》:根据讲课录音资料完整记录而成,共4期:2000年5月,2001年5月,2001年10月,2002年10月,以上每期280元。

3、《修真图》全称为《御赐万全修真图密示原本》(龙虎堂版本),乃数百年历代祖师修真有成后,留下的修真教学大纲,三教修为的次第尽在其中。自明九脉合真后,合成一脉真谕宗传自李兆生先生,其内容非历代掌门不可讲授、诠释,否则极易导至入歧途。先生今应广大学人要求,特精心装裱成三尺立轴,以便学人挂阅、珍藏,定价:160元。

三、修真必读

《黄庭经》(注释)15元。



注:面授随到随学,不含教材费。学习时间,以学员本人进度为准,学会为止。食宿由本中心负责安排,费用自理。以上各班学费以及书籍资料费皆以人民币计,海外学员以三倍人民币计,外国学员以同等美元计。款到即寄教材和相关资料。

函授汇款地址:北京通州区5976信箱,

收款人:李兆生。邮编:101113

咨询、联系电话:13391965976 、13051370570。

丹经武学国学大课堂


北京市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是由国学大师、太乙铁松派十三代掌门李兆生先生亲自创办的,对丹经武学、丹道养生、循经太极拳等系列内容,常年进行函授、面授。由追随李兆生先生多年的老弟子执教,理法并传,并承诺,凡是参加过函授和面授班的学人,均可享受终生答疑。无论男女老少,有无基础,身体强弱,只要品行端正,皆可报名参加学习。

  一、丹经武学专持系列

  1、小炼形第一洞天:是武当太乙铁松派所特有的内外导引炼形术,系属动功,以强壮筋骨、分经流注为主。此法疏经络快,效果显著。共分九个次第专修。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2、小炼形第二洞天: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3、太乙元明八式:此功的修持,乃是“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之法。它以宣和气血、分经流注为机理,采用补法来平衡机体。体弱者可由此筑基,修墙补屋,祛病健身;体健者壮元修真,延年开慧。可结太乙元明丹。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4、大炼形:是导引炼形术的大循环。久而行之达到长生益寿,人天同象的合一交注,完成“内观不识因无象,外合明知作有形”的证悟。内景深处达到“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的境界。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5、武当玉环桩:武当玉环桩是武当太乙铁松派之密持丹法,是贤侠剑道历代不传之隐。适于体弱多病、久病初愈元气亏损之人演炼,可达到宣化肝脾、增进饮食、凝聚元气、强身建体之效果;待“修墙补屋”后,则可运化内功踏入丹途。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6、九龙环:是道家传于武林真宗密而不宣之内功按摩法,通过搓擦按摩,可以疏通经络,宣和气血,达到“太乙循经”,调节自身的气机流注,解除在练功过程中出现的真气外游的流弊。此功法本着修真图“逆则圣”的原则循经按摩,能达到奇特的功效。分九个阶段,九种次第,因缘而练,因缘而得。结太乙流丹。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7、太乙混元球:是武当太乙铁松派宗传的脉持功法。有坐功、卧功、动功、桩功,合易象,演武途,与道合真。以球体为动,“外展真形”,“内存真元”,由有象之法的行功,“采气充形,筑基补元”,渐而产生“太乙气化”的球体,随之则有“万物出于太极之象”,是易理于行功中得到印证。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3600元。

  8、真元固气法:从初步的炼形聚气逐步转入丹道专修的必修内容。真通脉源法界,海底取火,团养本原,以姿势呈功,修身之基,修真之初。丹源有象之专持。函授:360元,面授:900元。

  9、寒山七式内功:又名太乙司注十三式,以特殊行功调整十二正经与任督一环(统称十三),使其与宇宙日月经天同步。乃参真法境,历十年功为而渐入真如妙境。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3000元。

  10、太素练形法:是静功入门基础之法,以坐卧诸势在后天的行功中启动先天本能,静中自悟,静中存真,渐转入神气相依天象内景,以近自然运化之功。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11、水撞金轮、金风吹脉:二法纯系内景玄用之始,由养生渐而悟彻修真之法界,通融慧化之玄窍。函授:380元,面授:600元。

  12、飞鸣图:是古人模仿白鹤飞鸣食宿的动作结和内功武技而留下的行功。动作优雅,共三十六式,动功二十四翅,为结丹打下基础,坐功十二式。由最简单的行气导脉、分经流注始,继而深习内功外运,劈空飞灵罡风透体的高深阶段。结鹤顶红丹。函授:600元,面授:3600元。

  13、金龙三式:开通人身阴阳八脉。是武当武途合于丹道的典型行功。谱曰:“开通八脉有交通,本是如来九功传。”为太乙金龙丹。此项无函授,面授:1000元。

  14、声律真诠:以音弘法。通过真阳对韵一二三、万字长联的操持,法音弘真,以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随内功精进,乃有内景外景的出现。函授290元,面授:600元。

  15、龙行大草:“龙真草字自古传,结成如意紫金丹……祖师留下天龙剑,字拳如意运神锋”,汉字乃天垂之象,通过龙行大草三百典型字的操持,以自身之气脉合于字迹之脉络,以修身心慧力,以期益寿延年。函授:400元,面授:600元。

  16、天龙神剑:《春风得意剑》,《紫函剑》,《孤独剑》,此项无函授,面授,以上每套剑法各为1000元。

  17、霹雳振掌:是武林中内功掌法,是强化体魄,团练元气的好功法,通过击掌震发自身体内的阳气,增加身体的灵活性,震动人的颅腔,改善脑的功能,开发人的智慧。函授:360元,面授:600元。

  18、真元修真法:即九脉合真后“一脉真谕”的宗系嫡传,古传之全称为“三界修真法,万乘统元功”。系儒释道三家功法的综合系列修持法,可谓集神州养生丹道、国术内功共冶一炉。即使是医治诸种疾患、开发真如智慧,亦独具一格,有志研习者可达彼岸。函授900元,面授:3000元。

  二、独家推出少林禅宗武学系列

  1、少林玉环桩:又称武式玉环桩。是当年少林宗风所习之内密,是少林老祖飞龙脉的传宗,是保门护道之武密。谱曰:“少林武法艺惊人,神勇功夫天下闻。拳脚起处人丧胆,刀枪落时命难存。”此为少林禅宗武学之基础,精通达变是龙、虎、鹰、猿、鹤五大拳种之命蒂。函授:360元,面授:1200元。

  2、飞龙卧虎桩:

  3、猛虎十三蹿:禅宗武学之神勇功夫,乃内壮元气,外强筋骨,刚猛之专修。此二项无函授,面授各:600元。

  4、禅诗百卷精舍:李兆生先生是少林老祖飞龙宗第二十六代掌门。禅诗百首乃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的印证。诗中言及禅宗修持之法门、心法、印证等诸多内容。函授:600元;面授:第一阶段900元,第二阶段8000元。

  三、太极拳系列

  1、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对世传24式简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加以精准校正,使其能产生内操循经,让学人掌握精准的循经法度和准则,炼气修脉,养气柔体,体验循经奥秘,领略中国太极拳所具有的宗风神韵。函授:400元,面授:1200元。

  2、先天三十六式太极拳专修:丹道外功,三十六式缠经专修,历分四段,“一九初萌真元始”,“二九行纳天罡气”,“三九纯阳始风真”,“四九周天合内脉”,“三十六功白云封”。函授:360元,面授:2000元。

  3、如意太极拳:面授学费2000元。

  四、金气大周天

  金气大周天是武当真宗丹脉数百年来只限于师徒间单传、口传密授的独家功法。在此之前未曾立于文字,致使此学少为人知。李兆生先生乃武当真元玄宗丹脉第九代传真,今将其所承之脉传,用文字和声像的形式进行了记载和示范,首次向社会公开披露和独家推出此项教学。此项不适合函授,面授:8000元。

  附:一、李兆生先生著作简介

  1、《真元宝笈》:内功神髓之大观,书中记述了一脉真谕之小练形、玉环桩、太乙混元球、飞鸣图等自古相传传统宗风丹家内脉的具体修持法门,向读者展示以“丹力入剑”之隐奥。学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定价:91元。

  2、《真元窥密》:内容包括佛家脉轮的观法、指印、禅密修等;道家的采气、练形、结丹、养真、化形;武轮中的桩功、心法、内功演于武途。并首次披露太乙蟾游桩的内容。广西民族出版式社1989年3月出版。定价15元。

  3、《翰墨缘》:中华笔砚衡真,畅说书法间架、血脉、神气,乃至双管齐下之绝学,以丹力、禅法和剑道入书,泛说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红旗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定价71元。

  4、《声律真诠》:上册《真阳对韵》,赋予传统声律启蒙以新的生命,以音弘法,以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下册《万字长联》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作,其中所涉:法境摩天,金锋剑气,月华旧影,瑶草琼峰,众灵众源……二册中隐藏着大量丹经武学密传的口决。学苑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定价:简装版,售价100元,包邮110元。

  5、《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乃李兆生先生以其举世无匹的文言武举展示了太极拳真宗嫡传的脉流叙说,书中对太极拳之历史源流、动作、谱文、循经缠经、内炼等方面给面对众多太极学说而感迷惑的人们以衡准之判据,乃中国太极拳开山镇世之作。中国商务印书馆国际出版公司1998年11月出版。定价:290元。

  6、《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对世传24式简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加以精准校正,使其能产生内操循经。书中对循经太极拳每一姿势之学名,俗名、通假名,动作标准、循经标准、谱文注释等都有详细著述。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定价:21元。

  7、《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教程》:本书是循经太极拳专修之教据。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定价:30元。

  8、《李兆生禅诗百卷翰墨真迹》:是李兆生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的印证。诗中言及禅宗修持之法门、心法、印证等内容。此书为大八开精美彩页画册,书中有《修真图》、《太乙神剑密授原图》、《八臂真尊图(即万寿图)》、先生书画印等大量彩页真迹。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定价:530元。

  9、《禅诗百首精舍》:乃李兆生先生数十年来精习禅宗留给读者驰神为迹之百首禅诗。定价:15元。

  10、《真元养生法》: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定价:15元。

  11、《<武当修真密笈>诠编秘录注本》:是李兆生先生对太乙神剑门关亨九老先生的《武当修真密笈》详加诠释,使读者能领悟其中的隐奥和神髓,许多未公开过的珍贵文献也收录在这本书中,如:旷世已久的绝技内丹功法太乙金丹《蟾月图》的谱文首次呈现给读者,其中“尽在朦胧寂静中”揭示了太乙金丹成熟以后的养丹过程,再如从未公开过的太乙门修炼龙虎大丹的“丹成九转图”又称“九老图”,就是另外一套完整的修真图,也收录在书中,图中谱云“丹砂鼎炉随之聚,何曾未作太乙仙”,直言不讳的说出了太乙门的绝技秘传。武当太乙铁松派功法集汇中的大部分内容此前从未在社会流传,李兆生先生为抢救这些濒临失传、未立文字的东西,首次将这些秘传的内容公诸于世,是一本极具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权威著作。定价:300元。

  12、《老子三清大法》:老子之学遍为人知的是《道德经》,其思想影响到千百年后的今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修真之专修内容在贤侠剑道的武林宗风中嫡传。本书就是将这些隐于武林之绝学展现于此,让人们认识老子修真思想的本来面貌。“三清大法”包括太清、上清、玉清三部专修理法。书中有功谱原文和注释,介绍了“紫霞光照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的真实内容。定价:105元,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

  13、《太乙修真元明密持大法》:八开精装,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定价:180元

  14、《太乙显真密籍》:八开精装,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定价:180元。

  最新出版:

  15、 《统元楼印谱》:系《统元楼藏真丛典》之一,古有黄帝域分九畴,印制剑令,赋予了(印)特殊的生命;渐而以刀为笔,形成了金石图章的艺术生态。本书收录了作者刻石、铜、砚、板及彩绘,弛神畅游,有武林宗风的禅语心音、神兵武库的奇兵演练、传统修真的内炼谱文……或诗、或文、或画、或书无不惊绝,铭之在心,省之在魂,具有通向茫茫宇宙的力量。大八开精装上下册。定价:930元。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16、 《修真图录》:破译详解修真图,价380元。

  17、 《太乙金编》:内容波涉万众,实乃九脉合真之后一脉真谕,万轮甲子而开真,序列统元楼藏真丛典,为《真元宝笈》后“以武演道”的又一巨著,重宣秘而不宣之法,演元真圣慧之术。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定价:930元。

  18、《如意太极拳》:定价17元。(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二、丹经武学教材资料

  1.教学光盘:A、武当玉环桩120元(李兆生先生亲自示范,一张);B、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180元(李兆生先生亲自示范,四张);C、小炼形第一洞天(两张):120元;D、中央电视台《中国风 神兵武库》节目光盘。(乃李兆生先生漫谈并演示中国古代传统兵器,一张):180元。 E、太乙元明八式(一张):120元。

  2.武当武术专修院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专修班讲课资料(李兆生先生主讲):

  A、光盘:2000年5月:600元;2001年5月:800元;2001年10月:660元。 2002年5月,2002年10月将陆续推出。

  B、《中国传统丹经武学文集》:根据讲课录音资料完整记录而成,共4期:2000年5月,2001年5月,2001年10月,2002年10月,以上每期280元。

  3、《修真图》全称为《御赐万全修真图密示原本》(龙虎堂版本),乃数百年历代祖师修真有成后,留下的修真教学大纲,三教修为的次第尽在其中。自明九脉合真后,合成一脉真谕宗传自李兆生先生,其内容非历代掌门不可讲授、诠释,否则极易导至入歧途。先生今应广大学人要求,特精心装裱成三尺立轴,以便学人挂阅、珍藏,定价:160元。

  三、修真必读

  《黄庭经》(注释)15元。

  注:面授随到随学,不含教材费。学习时间,以学员本人进度为准,学会为止。食宿由本中心负责安排,费用自理。以上各班学费以及书籍资料费皆以人民币计,海外学员以三倍人民币计,外国学员以同等美元计。款到即寄教材和相关资料。

函授汇款地址:北京通州区5976信箱, 收款人:郑蕊。
银行汇款账号:
邮政储蓄账号:6210981000007249966 户名:郑蕊
工行账号: 6222080200018526924 户名:郑蕊  

咨询、联系电话:13391965976 、13051370570。

  邮编:101100

文熙非常赞同任逍遥先生对李真阳老师的评价!文武学识修为能如李真阳者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如此才是宗风旗帜、中华国学栋梁,而许多人自封为大家、大师,嘈杂若池中之鸣蛙、热闹如树上之叫蝉,然皆逃不过岁月的审判,甚至连被评判的资格都没有,徒是自娱而授人以笑柄耳,不自量力者无论内心多么狠坚,其结果必然是落得可耻的下场!

李兆生老师拳照:


目透玄光越千年,手握玄风印奇玄,


武当有法生神火,薪火相传不知年。


 


李真阳先生拳照:


潇洒不过李真阳,大千何以出此人,


燕雀鸹躁如鼎沸,荣辱加身惟圣贤。


李兆生老师一笔龙字:


一笔流龙示真元,万古大圣由此玄,


不识身中真日月,徒让此身成等闲。


李兆生老师治印与书画:


手握钢锋似弓刀,李广射虎用神雕,


刚柔由此互生化,俗人哪知有离骚。


李兆生老师参加天津中国书画展:


曾经海上风雨摇,红尘滚滚雨悄悄,


他年桑海留真法,皆因玄壶琼雪飘。


 


李老师书法作品:


丹砂白羽吉太平,龙文凤篆无量佛,


三昧久烹用活火,剑气周循转河车。


李老师演示武当内密《蟾月图》:


蟾光月魄映玄天,一轮明月万古悬,


真元密注收入体,铜墙铁壁印真诠。


李老师绘画作品《四灵图》:


四灵本由一神生,龙虎交宫紫气成,


悟透真元无多语,此身已化展玄程。


李老师书佛字和宗风真言:


佛法至今世上传,谁知般若是真元,


一朝悟透灵峰顶,何必念佛用玄修。


李老师传授宗风古图:


修真图按按图修,修到昆仑好个秋,


八臂真尊示般若,此中消息有谁求?


 


李老师做达摩图:


达摩老祖展威严,龙眼圆睁示雄魂,


没有一苇不渡江,不是禅心不轻传。


李老师绘画作品《大千真晶图》:


大千真晶飞昆仑,一指樱红古今存,


惟有修真腾雪浪,三华聚顶产真尊。


李老师演示内功掌法,李老师曾经在《<武当修真密笈诠编>秘录注本》的前言部分有言:“切世之小人可恶之盗名欺世之操矣”,说的就是一些人把武当内密武法当作摇钱树随意的传播到世上,实际上他们根本连循经都不具备,却冒充大师滥传我武当宗风的内容。就好比把飞鸡当成了飞鹰一样可笑:


飞鹰掌法示雄奇,非是飞鸡可企及,


可笑世上不肖者,竟让飞鹰变飞鸡。


李兆生(真阳)老师绘画作品:


真如明月照大千,此月可是古时悬,


空海横渡尝智果,此法空灵至今传:


李真阳先生书作精品:


展毫如挥千万军,挥舞潇洒任周循,


片刻书就龙虎字,可知字字裹龙鳞。


李兆生在日本初示密技:


生死可度须有缘,尊师敬道得其传,


乱云曾欲迷人眼,一阵秋风成虚幻。


李真阳先生与同门李淑真老师演练武当对练:


内功武法展雄浑,丹砂炉火至今存,


自古惟有修真好,千秋只羡真如魂。


李真阳先生龙虎双锋演示武当内密龙形大草:


龙虎双锋有谁精,武当先师张三丰,


宗风有法精文武,没有三绝非宗风。


李兆生老师1992年在日本演示内功武法的图片:


举手展龙雷,挥手似列缺,


更扶倚天剑,少用屠龙刀。


李兆生老师在日本京都损宝会馆初示密技:


宣法不辞远,玄风飘东瀛,


如能会真意,应知紫气来。


文熙不揣浅陋以下每图各做小诗一首赞叹恩师李兆生先生:


武当真师威绝伦,著书闲暇展龙躯,


盘足屈膝踏岩顶,神贯周身立太虚,


身形凝练如峰宇,略展身形似龙据,


如此真师如此奇,独步天下谁可期?


下面是上述著作中收录的李老师演示内功武法的图照:


其中上图中下面的部分是部分早期的内部函授教材和功谱,有些已经正式出版了,有很多还没有正式出版,将来还会有许多著作会连续出版:



 

另外还有几本李老师正式出版的著作我手头还没有,比如《太乙修真元明密持大法》、《太乙显真密籍》、《禅诗百卷精舍》,还有就是台湾大展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等等,可以说李老师著述颇丰、有着真实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脉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人物,是真正的国学大师,目前国学界可以与之匹敌的国学大家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下面就是他部分著作的图照(缺少3本):


介绍修真内脉和武林绝学的著作《老子三清大法》:


介绍宗风循经太极拳的著作《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教程》:


介绍宗风循经太极拳的著作《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


介绍宗风古传养生方法的著作《真元养生法》:



 

介绍声律真言内容的《声律真诠》:


介绍中国太极拳真实脉传和内密的开山镇世之作《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


介绍少林禅宗武学脉传内容的著作《李兆生禅诗百卷翰墨真迹》:


该书背面图照:


介绍武当太乙铁松派宗风内密的著作《<武当修真密笈>诠编秘录注本》:


介绍真元内密和武当内功深髓的著作《真元宝笈》:


介绍文人三绝诗书画印拓和武当天龙神剑等宗风内密的著作《翰墨缘》:


下面是李兆生老师的部分著作图影:


书中李老师手稿:


李兆生老师在日本伊豆作画:


天真妙相般若心,三教如莲同根生,


如能朝朝沐春风,何用四处求神仙。


 


  请您到丹经武学网站的首页“文人翰墨”中观看李老师的字画:


http://www.djwx.com/

原创为精,禅心尽显!
玄妙好诗!欢迎原创!
欢迎原创,谢谢二位的好诗!
本文转自锦绣中华网,转贴学习,表示衷心的感谢。
八六、滿江紅‧金陵懷古        薩都拉
 
     六代豪華,
     ⊙●○○
     春去也、
     ⊙⊙●
     更無消息。
     ⊙○⊙▲
     空悵望,
     ⊙⊙●
     山川形勝,
     ⊙○⊙●
     已非疇昔。
     ●○○▲
     王謝堂前雙燕子,
     ⊙●⊙○○●●
     烏衣巷口曾相識。
     ⊙○⊙●○○▲
     聽夜深寂寞打孤城,
     ●⊙○⊙●●○○
     春潮急。
     ○○▲
 
     思往事,
     ○⊙●
     愁如織。
     ○○▲
     懷故國,
     ○⊙●
     空陳跡。
     ○○▲
     但荒煙衰草,
     ●⊙○○●
     亂鴉斜日。
     ●○○▲
     玉樹歌殘秋露冷,
     ⊙●⊙○○●●
     胭脂井壞寒□泣。
     ⊙○⊙●○○▲
     到如今只有蔣山青,
     ●⊙○⊙●●○○
     秦淮碧。
     ○○▲
 
 
     八七、念奴嬌‧石頭城        薩都拉
 
     石頭城上,
     ●○○●
     望天低、
     ●○○
     吳楚眼空無物。
     ⊙●●○○▲
     指點六朝形勝地,
     ⊙●⊙○○●●
     惟有青山如壁。
     ⊙●⊙○○▲
     蔽日旌旗,
     ⊙●○○
     連雲檣櫓,
     ○○⊙●
     白骨紛如雪。
     ⊙●○○▲
     一江南北,
     ⊙○○●
     消磨多少豪杰。
     ⊙○⊙●○▲
 
     寂寞避暑離宮,
     ⊙●⊙●○○
     東風輦路,
     ○○⊙●
     芳草年年發。
     ⊙●○○▲
     落日無人松徑冷,
     ⊙●⊙○○●●
     鬼火高低明滅。
     ⊙●⊙○○▲
     歌舞尊前,
     ⊙●○○
     繁華鏡裡,
     ⊙○⊙●
     暗換青青發。
     ⊙●○○▲
     傷心千古,
     ⊙○○●
     秦淮一片明月。
     ⊙○○●○▲
 
 
     八八、陌上花‧有懷        張翥
 
     關山夢裡,
     ⊙○●●
     歸來還又,
     ⊙○⊙●
     歲華催晚。
     ⊙○○▲
     馬影雞聲,
     ⊙●○○
     諳盡倦郵荒館。
     ○●●○○▲
     綠箋密記多情事,
     ⊙○⊙●○○●
     一看一回腸斷。
     ⊙●●○○▲
     待殷勤寄與,
     ●⊙○●●
     舊游鶯燕,
     ⊙○○●
     水流雲散。
     ●○○▲
 
     滿羅衫是酒,
     ●○○●●
     香痕凝處,
     ⊙○⊙●
     唾碧啼紅相半。
     ⊙●⊙○○▲
     只恐梅花,
     ⊙●○○
     瘦倚夜寒誰暖。
     ⊙●●○○▲
     不成便沒相逢日,
     ⊙○⊙●○○●
     重整釵鸞箏雁。
     ○●⊙○○▲
     但何郎縱有,
     ●⊙○●●
     春風詞筆,
     ⊙○○●
     病懷渾懶。
     ●○○▲
 
 
     八九、東風第一枝‧憶梅        張翥
 
     老樹渾苔,
     ●●○○
     橫枝未葉,
     ○○●●
     青春肯誤芳約。
     ○○●●○▲
     背陰未返冰魂,
     ⊙○●●○○
     陽梢已含紅萼。
     ⊙○●○⊙▲
     佳人寒怯,
     ○○⊙●
     誰驚起、
     ⊙⊙●
     曉來梳掠。
     ⊙○○▲
     是月斜、
     ●●⊙
     花外麼禽,
     ⊙●○○
     霜冷竹間幽鶴。
     ⊙●●○○▲
 
     雲淡淡,
     ○●●
     粉痕漸薄。
     ●○●▲
     風細細,
     ○●●
     凍香又落。
     ●○●▲
     叩門喜伴金樽,
     ●○●●○○
     倚欄怕聽畫角。
     ⊙○●○⊙▲
     依稀夢裡,
     ○○⊙●
     記半面、
     ⊙⊙●
     淺窺珠箔。
     ⊙○○▲
     恁時得、
     ●○⊙
     重寫鸞箋,
     ⊙●○○
     去訪舊游東閣。
     ⊙●●○○▲
 
 
     九十、摸魚兒‧送春        張翥
 
     漲西湖、
     ●○○
     半篙新雨,
     ⊙○○●
      塵波外風軟。
     ⊙○○●○▲
     蘭舟同上鴛鴦浦,
     ○○⊙●○○●
     天氣嫩寒輕暖。
     ⊙●⊙○○▲
     簾半卷,
     ○●▲
     度一縷歌雲、
     ⊙●●○○
     不礙桃花扇。
     ⊙●○○▲
     鶯嬌燕婉,
     ○○●▲
     任狂客無腸,
     ●⊙●○○
     王孫有恨,
     ⊙○⊙●
     莫放酒杯淺。
     ⊙●●○▲
 
     垂楊岸,
     ○○●
     何處紅亭翠館。
     ⊙●○○●▲
     如今游興全懶。
     ⊙○○●○▲
     山容水態依然好,
     ○○⊙●○○●
     惟有綺羅雲散。
     ⊙●●○○▲
     君不見,
     ○●▲
     歌舞地、
     ⊙●●
     青蕪滿目成秋苑。
     ○○⊙●○○▲
     斜陽又晚,
     ○○●▲
     正落絮飛花,
     ●⊙●○○
     將春欲去,
     ⊙○⊙●
     目送水天遠。
     ⊙●●○▲
 
 
     九一、多麗‧西湖        張翥
    
     晚山青,
     ●○△
     一川雲樹冥冥。
     ●○⊙●○△
     正參差、
     ●○○
     煙凝紫翠,
     ⊙○⊙●
     斜陽畫出南屏。
     ⊙○⊙●○△
     館娃歸、
     ●○○
     吳台游鹿,
     ⊙○⊙●
     銅仙去、
     ⊙⊙●
     漢苑飛螢。
     ⊙●○△
     懷古情多,
     ⊙●○○
     憑高望極,
     ⊙○⊙●
     且將樽酒慰飄零。
     ⊙○⊙●●○△
     自湖上、
     ●⊙●
     愛梅仙遠,
     ⊙○⊙●
     鶴夢幾時醒。
     ⊙●●○△
     空留得、
     ○○●
     六橋疏柳,
     ⊙○⊙●
     孤嶼危亭。
     ⊙●○△
 
     待蘇堤、
     ●○○
     歌聲散盡,
     ⊙○⊙●
     更須攜妓西泠。
     ⊙○⊙●○△
     藕花深,
     ●○○
     雨涼翡翠,
     ⊙○⊙●
     菰蒲軟、
     ⊙⊙●
     風弄蜻蜓。
     ⊙●○△
     澄碧生秋,
     ⊙●○○
     鬧紅駐景,
     ⊙○⊙●
     采菱新唱最堪聽。
     ⊙○⊙●●○△
     見一片,
     ●⊙●
     水天無際,
     ⊙○⊙●
     漁火兩三星。
     ⊙●●○△
     多情月,
     ○○●
     為人留照,
     ⊙○⊙●
     未過前汀。
     ⊙●○△
 
 
     九二、奪錦標‧七夕        張□
 
     涼月橫舟,
     ⊙●○○
     銀潢浸練,
     ○○●●
     萬裡秋容如拭。
     ●●○○○▲
     冉冉鸞驂鶴馭,
     ●●○○⊙●
     橋倚高寒,
     ○●○○
     鵲飛空碧。
     ●○○▲
     問歡情幾許,
     ●○○●●
     早收拾、
     ●○⊙
     新愁重織。
     ○○○▲
     恨人間、
     ●○○
     會少離多,
     ●●○○
     萬古千秋今夕。
     ●●○○○▲
 
     誰念文園病客。
     ⊙●○○●▲
     夜色沉沉,
     ●●○○
     獨抱一天岑寂。
     ●●○○○▲
     忍記穿針亭榭,
     ●●○○⊙●
     金鴨香寒,
     ○●○○
     玉徽塵積。
     ●○○▲
     憑新涼半枕,
     ●○○●●
     又依稀、
     ●○⊙
     行雲消息。
     ○○○▲
     聽窗前、
     ●○○
     淚雨浪浪,
     ●●○○
     夢裡檐聲猶滴。
     ●●○○○▲
 
 
 
     九三、眼兒媚‧秋閨        劉基
 
     萋萋煙草小樓西,
     ⊙○⊙●●○△
     雲壓雁聲低。
     ⊙●●○△
     兩行疏柳,
     ⊙○⊙●
     一絲殘照,
     ⊙○⊙●
     萬點鴉棲。
     ⊙●○△
 
     春山碧樹秋重綠,
     ⊙○⊙●○○●
     人在武陵溪。
     ⊙●●○△
     無情明月,
     ⊙○⊙●
     有情歸夢,
     ⊙○⊙●
     同到幽閨。
     ⊙●○△
 
 
     九四、誤佳期‧閨怨        汪懋麟
 
     寒氣暗侵簾幕,
     ⊙●⊙○○▲
     孤負芳春小約。
     ⊙●⊙○●▲
     庭梅開遍不歸來,
     ⊙○⊙●●○○
     直恁心情惡。
     ●●○○▲
 
     獨抱影兒眠,
     ⊙●●○○
     背看燈花落。
     ⊙●○○▲
     待他重與畫眉時,
     ⊙○⊙●●○○
     細數郎輕薄。
     ●●○○▲
 
 
     九五、柳梢青‧紀游        朱彝尊
 
     障羞羅扇,
     ●○○▲
     花時猶記,
     ⊙○○●
     這邊曾見。
     ⊙○○▲
     曲錄欄干,
     ⊙●○○
     玲瓏窗戶,
     ⊙○○●
     也都尋遍。
     ⊙○○▲
 
     兩峰依舊青青,
     ⊙○⊙●○○
     但不比、
     ●⊙●
     眉梢平遠。
     ⊙○○▲
     第一難忘,
     ⊙●○○
     重來崔護,
     ⊙○○●
     去年人面。
     ⊙○○▲

 
     九六、解佩令‧自題詞集        朱彝尊
 
     十年磨劍,
     ⊙○⊙●
     五陵結客,
     ⊙○⊙●
     把平生、
     ●○○
     涕淚都飄盡。
     ⊙●○○▲
     老去填詞,
     ⊙●○○
     一半是、
     ●⊙⊙
     空中傳恨。
     ⊙○○▲
     幾曾圍,
     ⊙○○
     燕釵蟬鬢。
     ⊙○⊙▲
 
     不師秦七,
     ⊙○⊙●
     不師黃九,
     ⊙○⊙●
     倚新聲、
     ●○○
     玉田差近。
     ●○○▲
     落拓江湖,
     ⊙●○○
     且分付、
     ●⊙●
     歌筵紅粉。
     ⊙○○▲
     料封侯、
     ●○○
     白頭無分。
     ●○⊙▲
 
 
     九七、暗香‧詠紅豆        朱彝尊
 
     凝珠吹黍,
     ⊙○○▲
     似早梅乍萼,
     ●⊙○●●
     新桐初乳。
     ⊙○○▲
     莫是珊瑚,
     ●●⊙○
     零亂敲殘石家樹。
     ○●○○●○▲
     記得南中舊事,
     ⊙●○○●●
     金齒屐、
     ⊙●●
     小鬟蠻女。
     ⊙○○▲
     向兩岸、
     ●●●
     樹底盈盈,
     ⊙●○○
     素手摘新雨。
     ⊙●●○▲
 
     延佇。
     ○▲
     碧雲暮。
     ●○▲
     休逗入茜裙,
     ⊙●●⊙○
     欲尋無處。
     ●○○▲
     唱歌歸去,
     ●○⊙▲
     先向綠窗飼鸚鵡。
     ○●⊙○●○▲
     惆悵檀郎終遠,
     ⊙●○○⊙●
     待寄與、
     ⊙●●
     相思猶阻。
     ⊙○○▲
     燭影下,
     ●●●
     開玉合,
     ○●●
     背人偷數。
     ●○○▲
 
 
     九八、慶春澤‧紀恨        朱彝尊
 
     橋影流虹,
     ⊙●○○
     湖光映雪,
     ○○●●
     翠簾不卷春深。
     ⊙○⊙●○△
     一寸橫波,
     ⊙●○○
     斷腸人在樓陰。
     ⊙○⊙●○△
     游絲不系羊車住,
     ⊙○⊙●○○●
     倩何人、
     ●○○
     傳語青禽。
     ⊙●○△
     最難禁,
     ●○△
     倚遍雕欄,
     ⊙●○○
     夢遍羅衾。
     ⊙●○△
 
     重來已是朝雲散,
     ○○●●○○●
     悵明珠佩冷,
     ●○○⊙●
     紫玉煙沉。
     ⊙●○△
     前度桃花,
     ⊙●○○
     依然開滿江潯。
     ⊙○⊙●○△
     鐘情怕到相思路,
     ⊙○⊙●○○●
     盼長堤、
     ●○○
     草盡紅心。
     ⊙●○△
     動愁吟,
     ●○△
     碧落黃泉,
     ⊙●○○
     兩處誰尋。
     ⊙●○△
 
 
     九九、春風裊娜‧游絲        朱彝尊
 
     倩東君著力,
     ●○○⊙●
     系住韶華。
     ●●○△
     穿小徑,
     ○●●
     漾晴沙。
     ●○△
     正陰雲籠日,
     ●○○⊙●
     難尋野馬,
     ⊙○⊙●
     輕□染草,
     ○○●●
     細綰秋蛇。
     ●●○△
     燕蹴還低,
     ●●○○
     鶯銜忽溜,
     ○○⊙●
     惹卻黃須無數花。
     ●●○○○●△
     縱許悠揚度朱戶,
     ●●○○●○●
     終愁人影隔窗紗。
     ○○○●●○△
 
     惆悵謝娘池閣,
     ⊙●⊙○⊙●
     湘簾乍卷,
     ○○●●
     凝斜盼、
     ⊙○●
     近拂檐牙。
     ●●○△
     疏籬□,
     ○○●
     短垣遮。
     ●○△
     微風別院,
     ○○●●
     好景誰家。
     ⊙●○△
     紅袖招時,
     ⊙●○○
     偏隨羅扇,
     ⊙○⊙●
     玉鞭墮處,
     ⊙○●●
     又逐香車。
     ●●○△
     休憎輕薄,
     ○○⊙●
     笑多情似我,
     ●○○⊙●
     春心不定,
     ○○●●
     飛夢天涯。
     ⊙●○△
 
 
     一百、翠樓吟‧魂        黃之雋
 
     月魄荒唐,
     ●●○○
     花靈仿佛,
     ○○●●
     相攜最無人處。
     ○○●○○▲
     欄干芳草外,
     ⊙○○●●
     忽驚轉、
     ●○●
     幾聲啼宇。
     ⊙○○▲
     飄零何許,
     ○○⊙▲
     似一縷游絲,
     ●●●○○
     因風吹去。
     ○○⊙▲
     渾無據,
     ○○▲
     想應淒斷,
     ●○○●
     路旁酸雨。
     ●○○▲
 
     日暮,
     ●▲
     渺渺愁予,
     ○●○○
     覺黯然銷卻,
     ●●○○●
     別情離緒。
     ●○○▲
     春陰樓外遠,
     ⊙○○●●
     入煙柳、
     ●○●
     和鶯私語。
     ⊙○○▲
     連江暝樹,
     ○○⊙▲
     欲打點幽香,
     ●●●○○
     隨郎黏住。
     ○○⊙▲
     能留否,
     ○○▲
     只愁輕絕,
     ●○○●
     化為飛絮。
     ●○○▲
 
 
     《白香詞譜》 完
 

七六、醉花陰‧重九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
     ⊙●⊙○○●▲
     瑞腦銷金獸。
     ⊙●○○▲
     佳節又重陽,
     ⊙●●○○
     寶枕紗廚,
     ⊙●○○
     昨夜涼初透。
     ⊙●○○▲
 
     東籬把酒黃昏後,
     ⊙○⊙●○○▲
     有暗香盈袖。
     ⊙●○○▲
     莫道不銷魂,
     ⊙●●○○
     簾卷西風,
     ⊙●○○
     人比黃花瘦。
     ⊙●○○▲
 
 
     七七、鳳凰台上憶吹簫‧別情        李清照
 
     香冷金猊,
     ⊙●○○
     被翻紅浪,
     ⊙○⊙●
     起來慵自梳頭。
     ⊙○⊙●○△
     任寶奩塵滿,
     ●●○○●
     日上簾鉤。
     ⊙●○△
     生怕離懷別苦,
     ⊙●⊙○⊙●
     多少事、
     ○⊙●
     欲說還休。
     ⊙●○△
     新來瘦,
     ○○●
     非干病酒,
     ○○●●
     不是悲秋。
     ⊙●○△
 
     休休。
     ○△
     這回去也,
     ⊙○●●
     千萬遍陽關,
     ⊙●●○○
     也則難留。
     ⊙●○△
     念武陵人遠,
     ●⊙○○●
     煙鎖秦樓。
     ⊙●○△
     惟有樓前流水,
     ⊙●⊙○⊙●
     應念我、
     ○⊙●
     終日凝眸。
     ⊙●○△
     凝眸處,
     ○○●
     從今又添,
     ○○●⊙
     一段新愁。
     ⊙●○△
 
 
     七八、聲聲慢‧秋情        李清照
 
     尋尋覓覓,
     ○○●●
     冷冷清清,
     ●●○○
     淒淒慘慘戚戚。
     ○○●●○▲
     乍暖乍寒時候,
     ⊙●⊙○⊙●
     最難將息。
     ⊙○○▲
     三杯兩盞淡酒,
     ○○●○⊙●
     怎敵他、
     ●●○
     晚來風急。
     ●○○▲
     雁過也,
     ●●●
     正傷心、
     ●○○
     卻是舊時相識。
     ⊙●⊙○⊙▲
 
     滿地黃花堆積。
     ⊙●⊙○⊙▲
     憔悴損,
     ○●●
     而今有誰堪摘。
     ⊙⊙●○⊙▲
     守著窗兒,
     ●●○○
     獨自怎生得黑。
     ⊙●⊙○⊙▲
     梧桐更兼細雨,
     ○○●○⊙●
     到黃昏、
     ●○○
     點點滴滴。
     ●○○▲
     這次第,
     ●●●
     怎一個、
     ●●●
     愁字了得。
     ○●●▲
 
 
     七九、南鄉子‧春閨        孫道絢
 
     曉日壓重檐,
     ⊙●●○△
     斗帳春寒起未□。
     ⊙●○○●●△
     天氣困人梳洗懶,
     ⊙●⊙○○●●
     眉尖,
     ○△
     淡畫春山不喜添。
     ⊙●○○●●△
 
     閒把繡絲□,
     ⊙●●○△
     認得金針又倒拈。
     ⊙●○○●●△
     陌上游人歸也未,
     ⊙●⊙○○●●
     懨懨,
     ○△
     滿院楊花不卷簾。
     ⊙●○○●●△
 
 
     八十、生查子‧元夕        朱淑真
 
     去年元夜時,
     ⊙○○●○
     花市燈如晝。
     ⊙●○○▲
     月上柳梢頭,
     ⊙●●○○
     人約黃昏後。
     ⊙●○○▲
 
     今年元夜時,
     ⊙○○●○
     月與燈依舊。
     ⊙●○○▲
     不見去年人,
     ⊙●●○○
     淚濕春衫袖。
     ⊙●○○▲

 
     八一、鷓鴣天‧別情        聶勝瓊
 
     玉慘花愁出鳳城,
     ⊙●○○●●△
     蓮花樓下柳青青。
     ⊙○⊙●●○△
     尊前一唱陽關曲,
     ⊙○⊙●○○●
     別個人人第五程。
     ⊙●○○●●△
 
     尋好夢,夢難成,
     ○●●    ●○△
     有誰知我此時情。
     ⊙○⊙●●○△
     枕前淚共階前雨,
     ⊙○⊙●○○●
     隔個窗兒滴到明。
     ⊙●○○●●△
 
 
     八二、人月圓‧有感        吳激
 
     南朝千古傷心事,
     ⊙○⊙●○○●
     還唱後庭花。
     ⊙●●○△
     舊時王謝,
     ⊙○⊙●
     堂前燕子,
     ○○●●
     飛向誰家。
     ⊙●○△
 
     恍然一夢,
     ⊙○⊙●
     天姿勝雪,
     ○○⊙●
     宮鬢堆鴉。
     ⊙●○△
     江州司馬,
     ⊙○⊙●
     青衫淚濕,
     ○○●●
     同是天涯。
     ⊙●○△
 
 
     八三、望海潮‧凱旋舟次        折元禮
 
     地雄河岳,
     ⊙○○●
     疆分韓晉,
     ○○⊙●
     潼關高壓秦頭。
     ⊙○⊙●○△
     山倚斷霞,
     ⊙●●○
     江吞絕壁,
     ○○●●
     野煙縈帶滄洲。
     ⊙○⊙●○△
     虎旆擁貔貅,
     ⊙●●○△
     看陣雲截岸,
     ●⊙○⊙●
     霜氣橫秋。
     ⊙●○△
     千雉嚴城,
     ⊙●○○
     五更殘角月如鉤。
     ●○○●●○△
 
     西風曉入貂裘。
     ○○●●○△
     恨儒冠誤我,
     ●○○⊙●
     卻羨兜牟。
     ⊙●○△
     六郡少年,
     ⊙●●○
     三關老將,
     ○○●●
     賀蘭烽火新收。
     ⊙○⊙●○△
     天外岳蓮樓,
     ○●●○○
     掛幾行雁字,
     ●⊙○⊙●
     指引歸舟。
     ⊙●○△
     正好黃金換酒,
     ⊙●○○●●
     羯鼓醉涼州。
     ●●●○△
 
 
     八四、玉漏遲‧詠懷        元好問
 
     浙江歸路杳,
     ●○○●▲
     西南卻羨,
     ○○●●
     投林高鳥。
     ⊙○○▲
     升斗微官,
     ⊙●○○
     世累苦相縈繞。
     ●⊙●○○▲
     不似麒麟殿裡,
     ⊙●○○⊙●
     又不與、
     ●⊙●
     巢由同調。
     ○○○▲
     時自笑,
     ○●●
     虛名負我,
     ⊙○●●
     半生吟嘯。
     ●○○▲
 
     擾擾馬足車塵,
     ⊙⊙●●○○
     被歲月無情,
     ●⊙●○○
     暗消年少。
     ⊙○○▲
     鐘鼎山林,
     ⊙●○○
     一事幾時曾了。
     ⊙●●○○▲
     四壁秋蟲夜雨,
     ⊙●○○●●
     更一點、
     ⊙●●
     殘燈斜照。
     ○○○▲
     清鏡曉,
     ○●●
     白發又添多少。
     ⊙●●○○▲
 
 
     八五、點絳唇‧閨情        曾允元
 
     一夜東風,
     ●●○○
     枕邊吹散愁多少。
     ⊙○⊙●○○▲
     數聲啼鳥,
     ●○○▲
     夢轉紗窗曉。
     ⊙●○○▲
 
     來是春初,
     ⊙●○○
     去是春將老。
     ⊙●○○▲
     長亭道,
     ○○▲
     一般芳草,
     ●○○▲
     只有歸時好。
     ⊙●○○▲

六一、沁園春‧有感        陸游
 
     孤鶴歸來,
     ⊙●○○
     再過遼天,
     ●●○○
     換盡舊人。
     ⊙●⊙△
     念累累枯冢,
     ●⊙○⊙●
     茫茫夢境,
     ⊙○⊙●
     王侯螻蟻,
     ⊙○⊙●
     畢竟成塵。
     ⊙●○△
     載酒園林,
     ⊙●○○
     尋花巷陌,
     ⊙○⊙●
     當日何曾輕負春。
     ⊙●○○⊙●△
     流年改,
     ○○●
     嘆圍腰帶剩,
     ⊙○○●●
     點鬢霜新。
     ●●○△
 
     交親散落如雲。
     ○○●●○△
     又豈料而今余此身。
     ●⊙●○○⊙●△
     幸眼明身健,
     ●⊙○⊙●
     茶甘飯軟,
     ⊙○⊙●
     非惟我老,
     ⊙○⊙●
     更有人貧。
     ⊙●○△
     躲盡危機,
     ⊙●○○
     消殘壯誌,
     ⊙○⊙●
     短艇湖中閒采□。
     ⊙●○○⊙●△
     吾何恨,
     ○○●
     有漁翁共醉,
     ●○○●●
     溪友為鄰。
     ⊙●○△
 
 
     六二、醉太平‧閨情        劉過
 
     情高意真,
     ○○●△
     眉長鬢青。
     ○○●△
     小樓明月調箏,
     ⊙○⊙●○△
     寫春風數聲。
     ●○○●△
 
     思君憶君,
     ○○●△
     魂牽夢縈。
     ○○●△
     翠銷香暖雲屏,
     ⊙○⊙●○△
     更那堪酒醒。
     ●○○●△
 
 
     六三、喜遷鶯‧閏元宵        吳禮之
 
     銀蟾光彩,
     ⊙○○▲
     喜稔歲閏正,
     ●⊙●⊙○
     元宵還再。
     ○○○▲
     樂事難並,
     ⊙●○○
     佳時罕遇,
     ⊙○⊙●
     依舊試燈何礙。
     ⊙●●○○▲
     花市又移星漢,
     ⊙●●○○●
     蓮炬重芳人海。
     ○●○○○▲
     盡勾引,
     ●⊙●
     遍嬉游寶馬,
     ●○○⊙●
     香車喧隘。
     ⊙○○▲
 
     晴快,
     ○▲
     天意教、
     ○●○
     人月更圓,
     ○●●○
     償足風流債。
     ⊙●○○▲
     媚柳煙濃,
     ⊙●○○
     夭桃紅小,
     ⊙○⊙⊙
     景物迥然堪愛。
     ⊙●●○○▲
     巷陌笑聲不斷,
     ⊙●●○○●
     襟袖余香仍在。
     ⊙●⊙○○▲
     待歸也,
     ●○●
     便相期明日,
     ●○○⊙●
     踏青挑菜。
     ⊙○○▲
 
 
     六四、雙雙燕‧本意        史達祖
 
     過春社了,
     ⊙○●●
     度簾幕中間,
     ●⊙●○○
     去年塵冷。
     ●○○▲
     差池欲住,
     ⊙○⊙●
     試入舊巢相並。
     ⊙●●○○▲
     還相雕梁藻井,
     ⊙●○○●▲
     又軟語、
     ●⊙●
     商量不定。
     ○○⊙▲
     飄然快拂花梢,
     ○○●●○○
     翠尾分開紅影。
     ●●○○○▲
 
     芳徑,
     ○▲
     芹泥雨潤。
     ○○●▲
     愛貼地爭飛,
     ●⊙●○○
     競夸輕俊。
     ●○○▲
     紅樓歸晚,
     ⊙○○●
     看足柳昏花暝。
     ●●●○○▲
     應是棲香正穩,
     ⊙●○○●▲
     便忘了、
     ●⊙●
     天涯芳信。
     ○○⊙▲
     愁損翠黛雙蛾,
     ○⊙●●○○
     日日畫欄獨憑。
     ●●⊙○⊙▲
 
 
     六五、換巢鸞鳳‧春情        史達祖
 
     人若梅嬌,
     ⊙●○△
     正愁橫斷塢,
     ●○○●●
     夢繞溪橋。
     ⊙●○△
     倚風融漢粉,
     ⊙○○●●
     坐月怨秦簫。
     ●●●○△
     相思因什到纖腰。
     ⊙○⊙●●○△
     定知我今、
     ●○●○
     無魂可銷。
     ○○●△
     佳期晚,
     ○○●
     謾幾度、
     ●⊙●
     淚痕相照。
     ●○○▲    (換仄韻)
 
     人悄,
     ○▲
     天渺渺。
     ○●▲
     花外語香,
     ○●⊙○
     時透郎懷抱。
     ⊙●○○▲
     暗握荑苗,
     ⊙●○○
     乍嘗櫻顆,
     ⊙○○●
     猶恨侵階芳草。
     ⊙●⊙○○▲
     天念王昌忒多情,
     ○●○○●○○
     換巢鸞鳳教偕老。
     ⊙○⊙●○○▲
     溫柔鄉,
     ○○○
     醉芙蓉、
     ●○○
     一帳春曉。
     ⊙●○▲
 
 
     六六、瑞鶴仙‧風懷        史達祖
 
     杏煙嬌濕鬢,
     ⊙○○●▲
     過杜若汀洲,
     ●⊙●○○
     楚衣香潤。
     ⊙○○▲
     回頭翠樓近,
     ○○●○▲
     指鴛鴦沙上,
     ●○○○●
     暗藏春恨。
     ⊙○○▲
     歸鞭隱隱,
     ○○●▲
     便不念、
     ●⊙●
     芳痕未穩。
     ○○●▲
     自簫聲、
     ●○○
     吹落雲東,
     ⊙●○○
     再數故園花信。
     ⊙●●○○▲
 
     誰問,
     ○▲
     聽歌窗罅,
     ⊙○○●
     倚月鉤欄,
     ●●○○
     舊家輕俊。
     ●○○▲
     芳心一寸,
     ⊙○⊙▲
     相思後,
     ○○●
     總灰盡。
     ●○▲
     奈春風多事,
     ●○○○●
     吹花搖柳,
     ⊙○○●
     也把幽情喚醒。
     ⊙●○○●▲
     對南溪、
     ●○○
     桃萼翻紅,
     ⊙●○○
     又成瘦損。
     ●○●▲
 
 
     六七、風入松‧春園        吳文英
 
     聽風聽雨過清明,
     ⊙○⊙●●○△
     愁草瘞花銘。
     ⊙●●○△
     樓前綠暗分攜路,
     ⊙○●●○○●
     一絲柳、
     ●○⊙
     一寸柔情。
     ⊙●○△
     料峭春寒中酒,
     ⊙●⊙○⊙●
     迷離曉夢啼鶯。
     ⊙○⊙●○△
 
     西園日日掃林亭,
     ⊙○⊙●●○△
     依舊賞新晴。
     ⊙●●○△
     黃蜂頻撲秋千索,
     ⊙○⊙●○○●
     有當時、
     ●○⊙
     纖手香凝。
     ⊙●○△
     惆悵雙鴛不到,
     ⊙●⊙○⊙●
     幽階一夜苔生。
     ⊙○⊙●○△
 
 
     六八、一翦梅‧春思        蔣捷
 
     一片春愁帶酒澆。
     ⊙●○○●●△
     江上舟搖,
     ⊙●○△
     樓上簾招,
     ⊙●○△
     秋娘容與泰娘嬌。
     ⊙○⊙●●○△
     風又飄飄,
     ⊙●○△
     雨又瀟瀟。
     ⊙●○△
 
     何日雲帆卸浦橋。
     ⊙●○○●●△
     銀字箏調,
     ⊙●○△
     心字香燒,
     ⊙●○△
     流光容易把人拋。
     ⊙○⊙●●○△
     紅了櫻桃,
     ⊙●○△
     綠了芭蕉。
     ⊙●○△
 
 
     六九、永遇樂‧綠陰        蔣捷
 
     清逼池亭,
     ⊙●○○
     潤侵山閣,
     ⊙⊙○⊙●
     雲氣凝聚。
     ⊙●⊙▲
     未有蟬前,
     ⊙●○○
     已無蝶後,
     ⊙○⊙●
     花事隨流水。
     ⊙●○○▲
     西園支徑,
     ⊙○○●
     今朝重到,
     ⊙○⊙●
     半礙醉筇吟袂。
     ⊙●●○○▲
     除非是、
     ⊙○●
     鶯身瘦小,

     ○○●●
     暗中引雛穿去。
     ⊙○●○○▲
 
     梅檐滴溜,
     ⊙○⊙●
     風來吹斷,
     ⊙○○●
     放得斜陽一縷。
     ●●○○⊙▲
     玉子敲枰,
     ⊙●○○
     香綃落翦,
     ⊙○⊙●
     聲度深幾許。
     ⊙●○⊙▲
     層層離恨,
     ⊙○○●
     淒迷如此,
     ⊙○⊙●
     點破漫煩輕絮。
     ⊙●●○○▲
     應難認、
     ⊙○●
     爭春舊館,
     ○○●●
     倚紅杏處。
     ⊙○●▲
 
 
     七十、瑤台聚八仙‧寄興        張炎
 
     秋月娟娟,
     ⊙●○△
     人正遠、
     ○⊙●
     魚雁待拂吟箋。
     ○●●●○△
     也知游事,
     ●○○●
     多在第二橋邊。
     ○●●●○△
     花底鴛鴦深處睡,
     ⊙●○○○●●
     柳陰淡隔裡湖船。
     ⊙○●●●○△
     路綿綿。
     ●○△
     夢吹舊曲,
     ●○●●
     如此山川。
     ○●○△
 
     平生幾兩謝屐,
     ○○⊙○●●
     便放歌自得,
     ●⊙○●●
     直上風煙。
     ●●○△
     峭壁誰家,
     ●●○○
     長嘯竟落松前。
     ○●●●○△
     十年孤劍萬裡,
     ⊙○⊙●●●
     又何似、
     ●⊙●
     畦分抱甕泉。
     ○○⊙●△
     中山酒、
     ○○●
     且醉餐石髓,
     ●●○○●
     白眼青天。
     ⊙●○△
 
 
     七一、水龍吟‧白蓮        張炎
 
     仙人掌上芙蓉,
     ○○⊙●○○
     涓涓猶滴金盤露。
     ⊙○⊙●○○▲
     輕妝照水,
     ⊙○●●
     纖裳玉立,
     ⊙○●●
     飄飄似舞。
     ⊙○●▲
     幾度消凝,
     ⊙●○○
     滿湖煙月,
     ⊙○○●
     一汀鷗鷺。
     ⊙○○▲
     記小舟夜悄,
     ●⊙○⊙●
     波明香遠,
     ⊙○⊙●
     渾不見、
     ⊙●●
     花開處。
     ○○▲
 
     應是浣紗人妒,
     ⊙●⊙○○▲
     褪紅衣、
     ●○○
     被誰輕誤。
     ⊙○○▲
     閒情淡雅,
     ⊙○●●
     冶姿清潤,
     ⊙○○●
     憑嬌待語。
     ⊙○●▲
     隔浦相逢,
     ⊙●○○
     偶然傾蓋,
     ⊙○○●
     似傳心素。
     ⊙○○▲
     怕湘皋佩解,
     ●○○●●
     綠雲十裡,
     ⊙○⊙●
     卷西風去。
     ●○○▲
 
 
     七二、綺羅香‧紅葉        張炎
 
     萬裡飛霜,
     ●●○○
     千山落木,
     ○○●●
     寒艷不招春妒。
     ⊙●●○○▲
     楓冷吳江,
     ⊙●○○
     獨客又吟愁句。
     ⊙●●○○▲
     正船艤、
     ●⊙⊙
     流水孤村,
     ⊙●○○
     似花繞、
     ●⊙●
     斜陽芳樹。
     ⊙○○▲
     甚荒溝、
     ●○○
     一片淒涼,
     ●●○○
     載情不去載愁去。
     ⊙○⊙●●○▲
 
     長安誰問倦旅,
     ○○○●●▲
     羞見衰顏借酒,
     ○●○○⊙●
     飄零如許。
     ⊙○○▲
     漫倚新妝,
     ⊙●○○
     不入洛陽花譜。
     ⊙●●○○▲
     為回風、
     ●⊙⊙
     起舞樽前,
     ⊙●○○
     盡化作、
     ●⊙●
     斷霞千縷。
     ⊙○○▲
     記陰陰、
     ●○○
     綠遍江南,
     ●●○○
     夜窗聽暗雨。
     ●○○●▲
 
 
     七三、疏影‧梅影        張炎
 
     黃昏片月,
     ○○●▲
     似碎陰滿地,
     ●○○●●
     還更清絕。
     ⊙●○▲
     枝北枝南,
     ⊙●○○
     疑有疑無,
     ⊙●○○
     幾度背燈難折。
     ⊙⊙●⊙○▲
     依稀倩女離魂處,
     ○○●●○○●
     緩步出、
     ●●●
     前村時節。
     ⊙○○▲
     看夜深、
     ●●⊙
     竹外橫斜,
     ●●○○
     應妒過雲明滅。
     ⊙●●○○▲
 
     窺鏡蛾眉淡掃,
     ⊙●○○●●
     為容不在貌,
     ●○⊙●●
     獨抱孤潔。
     ⊙●○▲
     莫是花光,
     ⊙●○○
     描取春痕,
     ⊙●○○
     不怕麗譙吹徹。
     ⊙●●○○▲
     還驚海上燃犀去,
     ○○●●○○●
     照水底、
     ⊙●●
     珊瑚疑活。
     ⊙○○▲
     做弄得、
     ●●⊙
     酒醒天寒,
     ⊙●○○
     空對一庭香雪。
     ⊙●●○○▲
 
 
     七四、采桑子‧春暮        朱藻
 
     幛泥油壁人歸後,
     ⊙○⊙●○○●
     滿院花陰,
     ⊙●○△
     樓影沉沉,
     ⊙●○△
     中有傷春一片心。
     ⊙●○○⊙●△
 
     閒穿綠樹尋梅子,
     ⊙○⊙●○○●
     斜日籠明,
     ⊙●○△
     團扇風輕,
     ⊙●○△
     一徑黃花不避人。
     ⊙●○○⊙●△
 
 
     七五、荊州亭‧題柱        吳城小龍女
 
     簾卷曲欄獨倚,
     ⊙●⊙○⊙▲
     江展暮雲無際。
     ⊙●⊙○⊙▲
     淚眼不曾晴,
     ⊙●●○○
     家在吳頭楚尾。
     ⊙●⊙○⊙▲
 
     數點雪花亂委,
     ⊙●⊙○⊙▲
     撲漉沙鷗驚起。
     ⊙●⊙○⊙▲
     詩句欲成時,
     ⊙●●○○
     沒入蒼煙叢裡。
     ⊙●⊙○⊙▲

四六、河滿子‧秋怨        孫洙
 
     悵望浮生急景,
     ⊙●⊙○⊙●
     淒涼寶瑟余音。
     ⊙○⊙●○△
     楚客多情偏怨別,
     ⊙●⊙○○●●
     碧山遠水登臨。
     ⊙○⊙●○△
     目送連天衰草,
     ⊙●⊙○⊙●
     夜闌幾處疏砧。
     ⊙○⊙●○△
 
     黃葉無風自落,
     ⊙●⊙○⊙●
     秋雲不雨長陰。
     ⊙○⊙●○△
     天若有情天亦老,
     ⊙●⊙○○●●
     搖搖幽恨難禁。
     ⊙○⊙●○△
     惆悵舊歡如夢,
     ⊙●⊙○⊙●
     覺來無處追尋。
     ⊙○⊙●○△
 
 
     四七、燭影搖紅‧惜春        王詵
 
     香臉輕勻,
     ⊙●○○
     黛眉巧畫宮妝淺。
     ⊙○⊙●○○▲
     風流天付與精神,
     ⊙○⊙●●○○
     全在嬌波轉。
     ⊙●○○▲
     早是縈心可慣,
     ⊙●⊙○⊙▲
     更那堪、
     ●○○
     頻頻顧盼。
     ○○●▲
     幾回得見,
     ⊙○⊙●
     見了還休,
     ⊙●○○
     爭如不見。
     ○○○▲
 
     燭影搖紅,
     ⊙●○○
     夜闌飲散春宵短。
     ⊙○⊙●○○▲
     當時誰解唱陽關,
     ⊙○⊙●●○○
     離恨天涯遠。
     ⊙●○○▲
     無奈雲收雨散,
     ⊙●⊙○⊙▲
     憑欄干、
     ●○○
     東風淚眼。
     ○○●▲
     海棠開後,
     ⊙○⊙●
     燕子來時,
     ⊙●○○
     黃昏庭院。
     ○○○▲
 
 
     四八、減字木蘭花‧春情        王安國
 
     畫橋流水,
     ⊙○⊙▲
     雨濕落紅飛不起。
     ⊙●⊙○○●▲
     月破黃昏,
     ⊙●○△        (換平韻)
     簾裡余香馬上聞。
     ⊙●○○⊙●△
 
     徘徊不語,
     ⊙○⊙▲        (換仄韻)
     今夜夢魂何處去。
     ⊙●⊙○○●▲
     不似垂楊,
     ⊙●○△        (換平韻)
     猶解飛花入洞房。
     ⊙●○○⊙●△
 
 
     四九、千秋歲‧夏景        謝逸
 
     楝花飄砌。
     ⊙○⊙▲
     蔌蔌清香細。
     ⊙●○○▲
     梅雨過,
     ⊙●●
     蘋風起。
     ○○▲
     情隨湘水遠,
     ⊙○○●●
     夢繞吳峰翠。
     ⊙●○○▲
     琴書倦,
     ○⊙●
     鷓鴣喚起南窗睡。
     ⊙○⊙●○○▲
 
     密意無人寄。
     ⊙●○○▲
     幽恨憑誰洗。
     ⊙●○○▲
     修竹畔,
     ⊙●●
     疏簾裡。
     ○○▲
     歌余塵拂扇,
     ⊙○○●●
     舞罷風掀袂。
     ⊙●○○▲
     人散後,
     ○⊙●
     一鉤新月天如水。
     ⊙○⊙●○○▲
 
 
     五十、瑣窗寒‧寒食        周邦彥
 
     暗柳啼鴉,
     ●●○○
     單衣佇立,
     ○○●●
     小簾朱戶。
     ●○○▲
     桐花半畝,
     ○○●●
     靜鎖一庭愁雨。
     ●●●⊙○○▲
     灑空階、
     ●○○
     更闌未休,
     ○⊙●⊙
     故人翦燭西窗語。
     ⊙○⊙●○○▲
     似楚江暝宿,
     ●⊙○⊙●
     風燈零亂,
     ○○⊙●
     少年羈旅。
     ●○○▲
 
     遲暮。
     ○▲
     嬉游處。
     ○○▲
     正店舍無煙,
     ●●●○○
     禁城百五。
     ●○⊙▲
     旗亭喚酒,
     ○○●●
     付與高陽儔侶。
     ●●⊙○○▲
     想東園、
     ●○○
     桃李自春,
     ⊙●●⊙○
     小唇秀靨今在否。
     ⊙○●●○●▲
     到歸時、
     ●○○
     定有殘英,
     ⊙●○○
     待客攜樽俎。
     ●●○○▲

 
     五一、解語花‧元宵        周邦彥
 
     風銷焰蠟,
     ○○●●
     露□烘爐,
     ●●○○
     花市光相射。
     ○●○○▲
     桂華流瓦。
     ●○○▲
     纖雲散,
     ○○●
     耿耿素娥欲下。
     ⊙●⊙○⊙▲
     衣裳淡雅。
     ○○⊙▲
     看楚女、
     ⊙●●
     纖腰一把。
     ⊙○⊙▲
     簫鼓喧,
     ⊙●○
     人影參差,
     ⊙●○○
     滿路飄香麝。
     ⊙●○○▲
 
     因念帝城放夜,
     ⊙●⊙○●▲
     望千門如晝,
     ●○○○●
     嬉笑游冶。
     ○●○▲
     鈿車羅帕。
     ⊙○○▲
     相逢處、
     ○○●
     自有暗塵隨馬。
     ⊙●●○○▲
     年光是也。
     ○○●▲
     惟只見、
     ⊙●●
     舊情衰謝。
     ⊙○⊙▲
     清漏移,
     ⊙●○
     飛蓋歸來,
     ⊙●○○
     任舞休歌罷。
     ●●○○▲
 
 
     五二、過秦樓‧秋夜        周邦彥
 
     水浴清蟾,
     ●●○○
     葉喧涼吹,
     ⊙○○●
     巷陌馬聲初斷。
     ●●●○○▲
     閒依露井,
     ○○●●
     笑撲流螢,
     ⊙●○○
     惹破畫羅輕扇。
     ●●●○○▲
     人靜夜久憑欄,
     ○●●●○○
     愁不歸眠,
     ○●○○
     立殘更箭。
     ⊙○○▲
     嘆年華一瞬,
     ●○○●●
     人今千裡,
     ○○○●
     夢沉書遠。
     ●○○●
 
     空見說、
     ○●●
     鬢怯瓊梳,
     ●●○○
     容銷金鏡,
     ⊙○○●
     漸懶趁時勻染。
     ●●●○○▲
     梅風地溽,
     ○○●●
     虹雨苔滋,
     ⊙●○○
     一架舞紅都變。
     ●●●○○▲
     誰信無聊,
     ○●○○
     為伊才減江淹,
     ●○○●○○
     情傷荀倩。
     ⊙○○▲
     但明河影下,
     ●○○●●
     還看疏星幾點。
     ⊙●○○●▲
 
 
     五三、昭君怨‧春怨            萬俟雅言
 
     春到南樓雪盡,
     ⊙●⊙○⊙▲
     驚動燈期花信。
     ⊙●⊙○⊙▲
     小雨一番寒,
     ⊙●●○△    (換平韻)
     倚欄干。
     ⊙○△
 
     莫把欄干頻倚,
     ⊙●⊙○⊙▲    (換仄韻)
     一望幾重煙水。
     ⊙●⊙○⊙▲
     何處是京華,
     ⊙●●○△    (換平韻)
     暮雲遮。
     ⊙○△
 
 
     五四、感皇恩‧入京        趙企
 
     騎馬踏紅塵,
     ⊙●●○○
     長安重到。
     ⊙○○▲
     人面依然似花好。
     ⊙●○○●○▲
     舊歡才展,
     ⊙○○●
     又被新愁分了。
     ⊙●⊙○○▲
     未成雲雨夢,
     ⊙○○●●
     巫山曉。
     ○○▲
 
     千裡斷腸,
     ⊙●●○
     關山古道。
     ⊙○⊙▲
     回首高城似天杳。
     ⊙●○○●○▲
     滿懷離恨,
     ⊙○○●
     付與落花啼鳥。
     ⊙●⊙○○▲
     故人何處也,
     ⊙○○●●
     青春老。
     ○○▲
 
 
     五五、好事近‧初夏        蔣子雲
 
     葉暗乳鴉啼,
     ⊙●●○○
     風定老紅猶落。
     ⊙●⊙○○▲
     蝴蝶不隨春去,
     ⊙●⊙○○●
     入燻風池閣。
     ●○○○▲
 
     休歌金縷勸金卮,
     ⊙○⊙●●○○
     酒病煞如昨。
     ⊙⊙●○▲
     簾卷日長人靜,
     ⊙●⊙○○●
     任楊花飄泊。
     ●○○○▲
 
 
     五六、賀新郎‧春閨        李玉
 
     篆縷銷金鼎,
     ⊙●○○▲
     醉沉沉、
     ●○○
     庭陰轉午,
     ⊙○●●
     畫堂人靜。
     ⊙○○▲
     芳草王孫知何處,
     ○●○○○⊙●
     惟有楊花糝徑。
     ⊙●○○●▲
     漸玉枕、
     ●⊙●
     騰騰春醒。
     ⊙○○▲
     簾外殘紅春已透,
     ⊙●⊙○○●●
     鎮無聊,
     ●○○
     □酒懨懨病。
     ⊙●○○▲
     雲鬢亂,
     ○●●
     未□整。
     ●○▲
 
     江南舊事休重省。
     ○○●●○○▲
     遍天涯,
     ●○○
     尋消問息,
     ○○●●
     斷鴻難倩。
     ●○○▲
     月滿西樓憑欄久,
     ⊙●⊙○○⊙●
     依舊歸期未定。
     ⊙●○○●▲
     又只恐、
     ●⊙●
     瓶沉金井。
     ○○○▲
     嘶騎不來銀燭暗,
     ⊙●⊙○○⊙●
     枉教人、
     ●○○
     立盡梧桐影。
     ⊙●○○▲
     誰伴我,
     ○●●
     對鸞鏡。
     ●○▲
 
 
     五七、瀟湘夜雨‧燈花        趙長卿
 
     斜點銀缸,
     ⊙●○○
     高擎蓮炬,
     ⊙○⊙●
     夜寒不耐微風。
     ⊙○⊙●○△
     重重簾幕掩堂中。
     ⊙○⊙●●○△
     香漸遠,
     ○●●
     長煙裊□,
     ○○●●
     光不定,
     ○●●
     寒影搖紅。
     ○●○△
     偏奇處、
     ○○●
     當庭月暗,
     ○○●●
     吐焰如虹。
     ●●○△
 
     紅裳呈艷,
     ⊙○⊙●
     麗蛾一見,
     ⊙○⊙●
     無奈狂蹤。
     ⊙●○△
     試煩他纖手,
     ●⊙○○●
     卷上紗籠。
     ⊙●○△
     開正好,
     ○●●
     銀花照夜,
     ○○●●
     堆不盡,
     ○●●
     金粟凝空。
     ○●○△
     叮嚀語,
     ○○●
     頻將好事,
     ○○●●
     來報主人公。
     ⊙●●○△
 
 
     五八、祝英台近‧春晚        辛棄疾
 
     寶釵分,
     ●○○
     桃葉渡,
     ○●▲
     煙柳暗南浦。
     ⊙●●○▲
     怕上層樓,
     ⊙●○○
     十日九風雨。
     ⊙●●○▲
     斷腸點點飛紅,
     ⊙○⊙●○○
     都無人管,
     ⊙○○●
     倩誰喚、
     ●⊙●
     流鶯聲住。
     ⊙○○▲
 
     鬢邊覷,
     ●○▲
     試把花卜歸期,
     ⊙⊙⊙●○○
     才簪又重數。
     ⊙○●●○▲
     羅帳燈昏,
     ⊙●○○
     哽咽夢中語。
     ⊙●●○▲
     是他春帶愁來,
     ⊙○⊙●○○
     春歸何處,
     ⊙○○▲
     卻不解、
     ●⊙●
     帶將愁去。
     ⊙○○▲
 
 
     五九、南浦‧春暮        程垓
 
     金鴨懶薰香,
     ⊙●●○○
     向晚來,
     ●●○
     春酲一枕無緒。
     ○○⊙●○▲
     濃綠漲瑤窗,
     ⊙●●○○
     東風外,
     ○○●
     吹盡亂紅飛絮。
     ⊙●●○○▲
     無言佇立,
     ○○●●
     斷腸惟有流鶯語。
     ⊙○⊙●○○▲
     碧雲欲暮,
     ●○●▲
     空惆悵韶華,
     ○⊙●○○
     一時虛度。
     ⊙○○▲
 
     追思舊日心情,
     ○○●●○○
     記題葉西樓,
     ●○●○○
     吹花南浦。
     ⊙○○▲
     老去覺歡疏,
     ⊙●●○○
     傷春恨、
     ○○●
     都付斷雲殘雨。
     ⊙●●○○▲
     黃昏院落,
     ○○●●
     問誰猶在憑欄處。
     ●○○●○○▲
     可堪杜宇,
     ⊙○●▲
     空只解聲聲,
     ⊙●●○○
     催他春去。
     ⊙○○▲
 
 
     六十、齊天樂‧蟋蟀        姜夔
 
     庾郎先自吟愁賦,
     ●○⊙●○○▲
     淒淒更聞私語。
     ○○●○○▲
     露濕銅鋪,
     ●●○○
     苔侵石井,
     ○○●●
     都是曾聽伊處。
     ⊙●⊙○○▲
     哀音似訴,
     ○○●▲
     正思婦無眠,
     ●⊙●○○
     起尋機杼。
     ●○○▲
     曲曲屏山,
     ●●○○
     夜涼獨自甚情緒。
     ●○⊙●●○▲
 
     西窗又吹暗雨。
     ○○●○●▲
     為誰頻斷續,
     ●○○●●
     相和砧杵。
     ○●○▲
     候館吟秋,
     ●●○○
     離宮吊月,
     ○○●●
     別有傷心無數。
     ⊙●○○○▲
     豳詩漫與,
     ○○●▲
     笑籬落呼燈,
     ●⊙●○○
     世間兒女。
     ●○○▲
     寫入琴絲,
     ●●○○
     一聲聲更苦。
     ●○○●▲
 
 

三一、洞仙歌‧夏夜        蘇軾
 
     冰肌玉骨,
     ⊙○⊙●
     自清涼無汗。
     ●○○⊙▲
     水殿風來暗香滿。
     ⊙●○○●○▲
     繡簾開,
     ●○○
     一點明月窺人,
     ●●⊙●○○
     人未寢、
     ○●●
     欹枕釵橫鬢亂。
     ⊙●⊙○⊙▲
 
     起來攜素手,
     ⊙○○●●
     庭戶無聲,
     ⊙●○○
     時見疏星渡河漢。
     ⊙●○○●○▲
     試問夜如何,
     ⊙●●○○
     夜已三更,
     ⊙●○○
     金波淡,
     ○⊙●
     玉繩低轉。
     ⊙○⊙▲
     但屈指、
     ●●●
     西風幾時來,
     ○○●○○
     又不道流年,
     ●⊙●○○
     暗中偷換。
     ●○○▲
 
 
     三二、蝶戀花‧春景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
     ⊙●⊙○○●▲
     燕子飛時,
     ⊙●○○
     綠水人家繞。
     ⊙●○○▲
     枝上柳綿吹又少,
     ⊙●⊙○○●▲
     天涯何處無芳草。
     ⊙○⊙●○○▲
 
     牆裡秋千牆外道,
     ⊙●⊙○○●▲
     牆外行人,
     ⊙●○○
     牆裡佳人笑。
     ⊙●○○▲
     笑漸不聞聲漸悄,
     ⊙●⊙○○●▲
     多情卻被無情惱。
     ⊙○⊙●○○▲
 
 
     三三、水調歌頭‧中秋        蘇軾
 
     明月幾時有,
     ⊙●●○●
     把酒問青天。
     ⊙●●○△
     不知天上宮闕,
     ⊙○⊙●○●
     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風歸去,
     ⊙●○○⊙●
     又恐瓊樓玉宇,
     ⊙●○○⊙●
     高處不勝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間。
     ⊙●●○△
 
     轉朱閣,
     ●⊙●
     低綺戶,
     ⊙●●
     照無眠。
     ●○△
     不應有恨,
     ⊙○⊙●
     何事偏向別時圓。
     ○●○●●○△
     人有悲歡離合,
     ⊙●○○⊙●
     月有陰晴圓缺,
     ⊙●○○⊙●
     此事古難全。
     ⊙●●○△
     但願人長久,
     ⊙●⊙○●
     千裡共嬋娟。
     ⊙●●○△
 
 
     三四、清平樂‧晚春        黃庭堅
 
     春歸何處,
     ○○⊙▲
     寂寞無行路。
     ⊙●○○▲
     若有人知春去處,
     ⊙●⊙○○⊙▲
     喚取歸來同住。
     ⊙●⊙○⊙▲
 
     春無蹤跡誰知,    (換平韻)
     ⊙○⊙●○△
     除非問取黃鸝。
     ⊙○⊙●○△
     百囀無人能解,
     ⊙●⊙○⊙●
     因風飛過薔薇。
     ⊙○⊙●○△
 
 
     三五、畫堂春‧本意        黃庭堅
 
     東風吹柳日初長,
     ⊙○⊙●●○△
     雨余芳草斜陽。
     ⊙○⊙●○△
     杏花零落燕泥香,
     ⊙○⊙●●○△
     睡損紅妝。
     ⊙●○△
 
     寶篆煙銷龍鳳,
     ⊙●⊙○⊙●
     畫屏雲鎖瀟湘。
     ⊙○⊙●○△
     夜寒微透薄羅裳,
     ⊙○⊙●●○△
     無限思量。
     ⊙●○△
 
 
     三六、驀山溪‧別意        黃庭堅
 
     鴛鴦翡翠,
     ⊙○⊙●
     小小思珍偶。
     ⊙●○○▲
     眉黛斂秋波,
     ⊙●●○○
     盡湖南,
     ●⊙⊙
     山明水秀。
     ○○⊙▲
     娉娉裊裊,
     ⊙○⊙●
     恰近十三余,
     ⊙●●○○
     春未透,
     ○⊙▲
     花枝瘦,
     ○⊙▲
     正是愁時候。
     ⊙●○○▲
 
     尋芳載酒,
     ⊙○⊙●
     肯落他人後。
     ⊙●○○▲
     只恐遠歸來,
     ⊙●●○○
     綠成陰,
     ●⊙⊙
     青梅如豆。
     ○○⊙▲
     心期得處,
     ⊙○⊙●
     每自不由人,
     ⊙●●○○
     長亭柳,
     ○⊙▲
     君知否,
     ○⊙▲
     千裡猶回首。
     ⊙●○○▲
 
 
     三七、憶王孫‧春閨        秦觀
 
     萋萋芳草憶王孫,
     ⊙○⊙●●○△
     柳外樓高空斷魂。
     ⊙●○○⊙●△
     杜宇聲聲不忍聞。
     ⊙●○○⊙●△
     欲黃昏,
     ●○△
     雨打梨花深閉門。
     ⊙●○○⊙●△
 
 
     三八、如夢令‧春景        秦觀
 
     鶯嘴啄花紅溜,
     ⊙●⊙○⊙▲
     燕尾剪波綠皺。
     ⊙●⊙○⊙▲
     指冷玉笙寒,
     ⊙●●○○
     吹徹小梅春透。
     ⊙●⊙○⊙▲
     依舊,
     ○▲
     依舊,    (疊句)
     ○▲
     人與綠楊俱瘦。
     ⊙●⊙○⊙▲
 
 
     三九、桃源憶故人‧冬景        秦觀
 
     玉樓深鎖多情種,
     ⊙○⊙●○○▲
     清夜悠悠誰共。
     ⊙●⊙○○▲
     羞見枕衾鴛鳳,
     ⊙●⊙○○▲
     悶則和衣擁。
     ⊙●○○▲
 
     無端畫角嚴城動,
     ⊙○⊙●○○▲
     驚破一番新夢。
     ⊙●⊙○○▲
     窗外月華霜重,
     ⊙●⊙○○▲
     聽徹梅花弄。
     ⊙●○○▲
 
 
     四十、鵲橋仙‧七夕        秦觀
 
     纖雲弄巧,
     ⊙○⊙●
     飛星傳恨,
     ⊙○⊙●
     銀漢迢迢暗度。
     ⊙●⊙○⊙▲
     金風玉露一相逢,
     ⊙○⊙●●○○
     便勝卻、
     ●⊙●
     人間無數。
     ○○⊙▲
 
     柔情似水,
     ⊙○⊙●
     佳期如夢,
     ⊙○⊙●
     忍顧鵲橋歸路。
     ⊙●⊙○⊙▲
     兩情若是久長時,
     ⊙○⊙●●○○
     又豈在、
     ●⊙●
     朝朝暮暮。
     ○○⊙▲

 
     四一、河傳‧贈妓          秦觀
 
     恨眉醉眼,
     ⊙○⊙▲
     甚輕輕覷著、
     ●○○●▲
     神魂迷亂。
     ⊙○⊙●
     常記那回,
     ⊙●●●○
     小曲欄干西畔。
     ⊙●⊙○○▲
     鬢雲松、
     ●⊙○
     羅襪【戔刀】。
     ○●▲
 
     丁香笑吐嬌無限,
     ⊙○⊙●○○▲
     語軟聲低、
     ⊙●○○
     道我何曾慣。
     ⊙●○○▲
     雲雨未諧,
     ⊙●●○
     早被東風吹散。
     ⊙●⊙○○▲
     瘦殺人、
     ●⊙○
     天不管。
     ○●▲
 
 
     四二、滿庭芳‧春游        秦觀
 
     曉色雲開,
     ⊙●○○
     春隨人意,
     ⊙○⊙●
     驟雨才過還晴。
     ●⊙⊙●⊙△
     古台芳榭,
     ⊙○○●
     飛燕蹴紅英。
     ⊙●●○△
     舞困榆錢自落,
     ⊙●⊙○⊙●
     秋千外,
     ○⊙●
     綠水橋平。
     ⊙●○△
     東風裡、
     ○○●
     朱門映柳,
     ○○○●
     低按小秦箏。
     ⊙●●○△
 
     多情。
     ○△
     行樂處,
     ⊙●●
     珠鈿翠蓋,
     ⊙○⊙●
     玉轡紅纓。
     ⊙●○△
     漸酒空金□,
     ●⊙○⊙●
     花困蓬瀛。
     ⊙●○△
     豆蔻梢頭舊恨,
     ⊙●⊙○⊙●
     十年夢,
     ⊙⊙●
     屈指堪驚。
     ⊙●○△
     憑欄久,
     ⊙○●
     疏煙淡日,
     ⊙○⊙●
     寂寞下蕪城。
     ⊙●●○△
 
 
     四三、清玉案‧春暮        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
     ⊙○⊙●○○▲
     但目送芳塵去。
     ●⊙●○○▲
     錦瑟年華誰與度,
     ⊙●⊙○○●▲
     月樓花院,
     ●○○●
     綺窗朱戶,
     ●○○▲
     惟有春知處。
     ⊙●○○▲
 
     碧雲冉冉蘅皋暮,
     ⊙○⊙●○○▲
     彩筆空題斷腸句。
     ⊙●○○●○▲
     試問閒愁知幾許,
     ⊙●⊙○○●▲
     一川煙草,
     ●○○●
     滿城風絮,
     ●○○▲
     梅子黃時雨。
     ⊙●○○▲
 
 
     四四、薄幸‧春情            賀鑄
 
     淡妝多態,
     ⊙○○▲
     更滴滴、
     ●⊙●
     頻回盼睞。
     ○○●▲
     便認得、
     ●⊙●
     琴心先許,
     ○○○●
     欲綰合歡雙帶。
     ⊙●⊙○○▲
     記畫堂、
     ●⊙○
     風月逢迎,
     ○●○○
     輕顰淺笑嬌無奈。
     ○○●●○○▲
     向睡鴨爐邊,
     ●●●○○
     翔鴛屏裡,
     ⊙○⊙●
     羞把香羅暗解。
     ⊙●○○⊙▲
 
     自過了、
     ⊙●●
     燒燈後,
     ○○●
     都不見、
     ○●●
     踏青挑菜。
     ●○⊙▲
     幾回憑雙燕,
     ⊙○⊙⊙●
     叮嚀深意,
     ○○⊙●
     往來卻恨重簾礙。
     ⊙○⊙●○○▲
     約何時再。
     ●○○▲
     正春濃酒困,
     ●○○⊙●
     人閒晝永無聊賴。
     ○○●●○○▲
     懨懨睡起,
     ○○●●
     猶有花梢日在。
     ⊙●○○⊙▲
 
 
     四五、惜分飛‧本意        毛滂
 
     淚濕欄干花著露,
     ⊙●⊙○○●▲
     愁到眉峰碧聚。
     ⊙●○○●▲
     此恨平分取,
     ⊙●○○▲
     更無言語空相覷。
     ⊙○⊙●○○▲
 
     斷雨殘雲無意絮,
     ⊙●⊙○○⊙▲
     寂寞朝朝暮暮。
     ⊙●○○●▲
     今夜山深處,
     ⊙●○○▲
     斷魂分付潮回去。
     ⊙○⊙●○○▲
 
 

谢谢修丹先生的发贴,您辛苦了,希望看到您内容更加丰富的帖子。

       谢谢您的宝贵支持,希望各位同道和会员都能够为咱们自己的网站尽一份力量,您的精彩帖子有我们和众多网友的热烈期待!


       前些天我看到李连杰的每个人都来为中国的慈善事业捐一元钱的广告,我也通过手机短信捐了一元钱,当然我不是仅仅捐过一元钱,我的捐款虽然不是很多也是经常为之。因此我热切的盼望着我们每一个真正热爱国学、对这个国学网站有一份期待的同道或者朋友们,请您立即来帮助我们吧!请您立即拿起鼠标给我们论坛写一个帖子吧,只要是您自己的真知灼见、或者问题、或者是对别人帖子的回复、哪怕片言只语也非常宝贵!请您一个月写一个帖子吧,就象李连杰的那个慈善计划一个月捐助一元钱一样!或者将您在网上看到的对大家有益处、有启发的帖子也随时的转贴到这里,供大家共同欣赏和受益吧!当然请您务必在转贴的时候标明帖子的出处和作者,以保持一份我们对帖子原作者辛勤劳动的共同尊重!


       我们再一次的感谢您并向您的真诚支持表示敬意!

李老师书画之《千江法月图》、《灵芝现瑞图》、《天轮地煞图》:


菩萨仙子麒麟卧,瑞蔼祥烟眼前落,


灵芝山上曾采瑞,千江法月伴吾过。



 

欢迎原创,好诗歌!
新华网11月7日报道 北京时间11月7日早上8时34分,“嫦娥一号”成功实施第三次近月制动,进入127分钟圆形越极轨道。经过调整后的127分钟圆形越极轨道将是嫦娥一号的最终工作轨道,这条轨道距离月面200公里高度,经过月球的南北极上空。由于月球的自转作用,处于越极轨道的嫦娥一号可以完成包括月球南北极、月球背面的全月探测工作。嫦娥一号进入科学探测的工作轨道稳定姿态后,星上的科学探测仪器将会一一展开。
  
  嫦娥开始工作准备传回搭载歌曲
  
  从今天开始,“嫦娥一号”才算正式开始工作,通过在轨测试后,卫星将正式开始科学探测活动。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总工程师杨多和介绍说,预计到11月18日,“嫦娥一号”卫星将首先通过定向天线将空间环境探测数据和经过公众投票选出的30首歌曲传回地面,然后全部探测仪器开机进行科学探测工作。如果不出意外,卫星所携带的CCD立体相机在11月下旬就可以传回第一张月球照片,这是绕月成功的重要标志。
  
  勇闯难关嫦娥成功实现三维定向
  
  “嫦娥一号”目前要攻克的一个难关是要成功实现三维定向。卫星的太阳翼要面向太阳,通讯天线要对着地球,而探测仪器又要对准月球,这是我国卫星以前所没有做过的。以往的绕地卫星只需要实现地、日两个定向,“嫦娥一号”则必须实现地、日、月三个定向。
  
  “嫦娥一号”回传数据意义重大
  
  “嫦娥一号”传回的数据,经过研究后,能够弥补国际探月工程上的一些不足,而未来的研究成果也将与国外的探月成果交流互补。

    您(无忧乐境)发贴辛苦了,不过还是应该多注意身体,万事以身体为主,不要勉强自己,等身体恢复了以后也可以继续发贴和探讨。如果您想发大一点的照片,可以先在百度申请一个空间,把想上传的大照片先上传到您的照片集中,然后请在论坛中给我留言,我可以代您上传,因为管理员可以上传的大小为500K。


    总之,谢谢您对论坛如此热心,如果每位道友都能象您这样热心,我们的论坛就会办的越来越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这里呼吁一下各位道友都能象无忧乐境道友这样,多多关心网站的发展,或者发贴,或者回帖发表自己的看法。再次对您和大家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嫦娥一号卫星将创我国航天史上7项第一


2007年10月24日 18:50:5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黄明)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将开创我国航天史上的多项第一。

    ——第一次探测月球。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首次开展对地球以外天体进行探测的飞行器,主要任务是携带有效载荷进入环月轨道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

    ——第一次突破地球近地轨道。月球距离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从地球到达月球轨道至少需要10次较大的轨道控制,而神舟六号飞船仅需要3次左右的轨道控制。

    ——第一次为月球“画像”,真正用立体相机来获得月球三维影像。我国这次绕月探测工程的4个科学目标中,第一个科学目标即为获取月球的三维影像,而至今国际上还没有覆盖月球全球的三维照片。

    ——第一次探测月球表面元素。这次绕月探测工程的一项重要科学目标,是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及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对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和研究价值的元素含量与分布进行探测。我国将在美国探测的5种元素的基础上,再增加9种,共探测14种元素的分布。

    ——第一次利用微波辐射计探测月壤厚度及其分布。虽然以前对月探测也曾做过月壤厚度的测量,包括实地的测量,但真正对全月球月壤厚度的测量,目前还没有实现。

    ——第一次在航天器的测控中引入天文测量手段。我国目前的测控站只能支持近地航天器的测控,还没有专门的深空测控站,因此在绕月探测工程中引入了天文手段以补充现有航天测控网不足的方案。用于观测恒星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将在嫦娥一号卫星测控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次利用国际联网对航天器进行深控。欧洲空间局的库鲁站、新诺舍站、马斯帕拉马斯3个测控站,以及智利的CEE测控站,将采用国际通用的传输协议对嫦娥一号卫星提供测控支持。

“嫦娥一号”卫星模拟图

计划今天(2007年10月24日)18:05时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模拟图


    新华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王宇)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军工项目审核中心、特种核设施核安全技术审评监督中心22日正式揭牌成立。

   据悉,“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和初样设计,各项专业试验正在进行。不久整星将转入正样研制阶段,计划2007年发射。


“嫦娥一号”发射步骤示意图</CC>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文熙 » 文章发表人是 文熙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