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
内容 |
|
谢谢修丹先生,您发贴辛苦了。
|
 |
|
谢谢易水先生,发贴辛苦了。
|
 |
|
您发贴辛苦了,不过还是应该多注意身体,万事以身体为主,不要勉强自己,等身体恢复了以后也可以继续发贴和探讨。如果您想发大一点的照片,可以先在百度申请一个空间,把想上传的大照片先上传到您的照片集中,然后请在论坛中给我留言,我可以代您上传,因为管理员可以上传的大小为500K。
总之,谢谢您对论坛如此热心,如果每位道友都能象您这样热心,我们的论坛就会办的越来越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这里呼吁一下各位道友都能象无忧乐境道友这样,多多关心网站的发展,或者发贴,或者回帖发表自己的看法。再次对您和大家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
 |
|
您发贴辛苦了!谢谢您的大力支持!
|
 |
|
请您参看本论坛内的各项丹经武学的内容介绍(包括李老师演练的玉环桩视频等),我个人觉得小练形和玉环桩是很好的入门功夫,您可以选择学习!
|
 |
|
我个人觉得您还是长期坚持练习丹经武学中的一项或几项功法效果比较好。因为丹经武学的内容是正宗的脉传,是最科学、最简捷、效果最显著的锻炼方法。就好比有了松软结实的皮鞋就没有必要再去穿过去的草鞋了。
|
 |
|
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实际上网站论坛正是由于有象你们这样的同道好友的热心支持,才有可能充分发挥他应有的作用,希望以后也能继续得到您和大家的大力支持!
|
 |
|
另外,那些诗歌都是大家修真所得到的进步和体会,是修真悟道的外在表现,说明大家都在不断精进!还有,新论坛正在调试,难免要出现短暂调整,请您耐心等待,马上就会完成调试!
|
 |
|
不好意思,我有些说大道理了,请您原谅。事实上,人心平,天海阔,登高峰,望远山,我们都应该多学习,多努力。修真,去修才真,不修难真,这是我个人的想法,有些卖弄了,呵呵。
|
 |
|
能清心当下即是福境,能寡欲无处不生菩提。福慧如一,古今如一,一切有为原本虚无,万种境界惟心所造,因心而生灭!
因此身为国王可能因贪得无厌而不知乐境,独在深山可以朝看彩霞,晚观夕阳,其乐陶陶。因此,什么才算是福?因境了然,止念于心即可生大乐,便是福境!什么是苦境?贪厌无足,则处处为苦海,因此儒释道教人修心止念涵养道德,可生大乐福境。
请问您的家境比起街上的乞丐如何?请问您受到的教育比起山区的穷苦孩子如何?
“比”可以比古今,比内外,“比”物质欲望永无止境,可生万丈狂滔,吞灭本性俱足之真如般若智慧,而陷于红尘苦海。古人比起我们的物质生活会作何感想,那么他们就没有乐趣了吗?根本不是这样。福惟心生,一切境界皆由心造成,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海波不扬,万里晴空,何来乌云而生烦恼乎?因此六祖慧能说:非风动帆动,而是仁者心动!
|
 |
|
您太客气了,实在不敢当,修真与不修真都一样要遇到人生的磨难,就象月有阴晴圆缺,是个自然而又必然的过程,但是修真的人因为被要求的更高,所以遇到的磨难就更大,如同“渴死不饮盗泉之水”那个故事讲的一样,因为对于人生的取向和选择有所不同,人生的道路和经历的事情也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要想开采金矿,不付出艰苦努力是不行的。唐僧取经是对修真可能遇到困难的最好的比喻。
|
 |
|
您写的太好了,实际上人都是一样的,都有各种自己难以克服的妄念,因此李老师才说:“修真容易,养性最难”,我们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妄念了,我们也就达到了修心的目的了。您阅读《坛经》等必然会开卷有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多读这样的书籍。至于现在和以前一样,修真的条件还是非常好的,因为有李老师经常出版国学著作,还有北京循经太极拳中心在,我们还可以学习到自己希望学习的内容,而这个论坛上的道友都是国学修真的同路人,因此只要多多交流,就一定能够共同取得进步!
|
 |
|
古人云:人生长恨水长东。人生也如四季变化,万物静观皆自得,得后自可得意洋洋:
春可赏花秋赏月,夏观雨荷冬听雪,
也怜幽草涧边生,四时佳兴与人同,
惟有此心能通玄,咬定真如不放松,
如能悟透不为物,一身清凉竟从容。
无喜无忧尚可愁,难让灵犀与人通。
要再造精神也是时刻能如此,读书能换心智,练功能换气质,修心即是展换气质,再造精神,应该时刻修心,时时转换,涓涓溪流汇成江河,小溪清流是渐修渐悟,汇成江河归于沧海竟成顿悟。“不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时时悟,刻刻换,换尽俗念只余贞,
再造精神心为师,入门引路需圣真。
因此,非常赞同您远俗近道的决心,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应该于生活有检讨,尽人事也是修心,与真元长同行,时时悟即可通真。如能得遇明师指,顷刻之间造化生,但是生也有涯,一切不可强求应随缘,但行好事待时机。
您可以先心向真元,修心静念,以道心为己念,能静则能真,然后于万事不朦胧,心开真慧,气质自可转换,同时如果有条件,可以多购买李老师的书读一读,也可以读一些其他的书籍,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丹经武学的各种实修功法,可以到北京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学习自己喜欢的丹经武学内容,可以佐为修心,推经展脉,气质变化了,心也就纯真了,心纯真了,反过来气质更清澈了。因此应该性命双修,悟心修性,练功修命,二者互为转换,是丹经武学传统修真方法的纯真教化,能不仰真如而尊真师乎?
祝愿您取得更大的进步,勇猛精进!
|
 |
|
人生而不由我,死而随造化,是顺者凡也;如能悟透真如,修心炼性而使心海狂涛澄净为深潭秋水,则可一望而知本源,前后尽分明,巫山大雾开,泰岳览群小,手可摘星辰,身藏凌霄羽,是逆者圣也。雨隆真人龙虎堂主李真阳先生在其所绘《修真图》中指出真如捷途:
慧剑本是玉炉烟,
长镇形骸此中参,
飞真羽化应大悟,
即登玄都大罗天。
修心才是道德根本,大悟方为再造精神。真如即是航向彼岸之大航,因此沿缘丹经武学之真元修真法、万圣统元功拾阶而上,即可不断改换精神,与未来某一日而由渐悟之荆棘幽径而入于顿悟之万仞高颠,一切风景尽如所览而不再迟疑。
|
 |
|
您好,非常荣幸能与您交流,您直呼我的网名就可以了。
生我为念,死我为欲,如能澄清欲妄,则可以还原天真本性,而有飞腾之魂,是为人类升华之大道真途。心者即是人类之翅膀、飞腾之羽翼。古人借修心炼性而腾魂天外者不计其数,称为仙佛真人,古今如一,中外如一,西夷有天使,华夏有飞天;印度有金仙而称佛号,神州有老庄位列真人。是古人迷信乎?还是今人愚蒙乎?千古真知,能得之者少之又少,非有龙心雪魄、神光断臂之坚定道心,难见奇峰,难赏雪莲也!
真如者如来如往如一切也,在天为真元一炁,在人为先天本性。得之者即生飞天之羽翼。因此才说是心为羽、真如为翼。
|
 |
|
我想解铃还需系铃人。修真修的就是气性,也就是要通过平息气息来获得心灵的安静和身体健康,乃至于得悟大道,因此古人认为心静则道生,息宁则妄念不生,可灭无名烈火,可得醍醐清凉。
因此,修真强调的就是修心炼性,修心炼性成熟则能宠辱不惊,泰山崩于前而岿然不动。能如此则是修心成熟,已入大道。我想李兆生老师是修心最好的典范。张三疯等人在网上诽谤李老师,说一名壮汉在李老师面前大动肝火并把李老师的徒弟扔在地上,而李老师则岿然不动。因此他据此而说李老师不会武功,事实上就象大家了解的那样,李老师有盖世的武功,却不会在武夫面前而动怒发粗,因为真正秉持传统文化的宗风传人是不会随意炫耀自己的武功的,而动辄大怒要以拳头相向的,恰恰是没有文化的武夫,没有涵养的容易生气的靠拳头解决问题的那些人。因此说要文武双修才能不失阴阳。就象大家了解的那样,这么多年来无论网上还是社会上随意污蔑和诽谤李老师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是有谁看到李老师动怒了?若然山人也是忍了十多年实在是忍无可忍才出来替李老师说几句公道话。再看其他一些人,无论是网上的还是杂志上的,公说公是真,婆说婆是真,就是不知道他们自己有多少传统文化修养和真实的国学内涵。真是令人叹息不已!
说着说着就跑题了。心动而致病,需要心静为药医。病有多重,就需要药有多真,否则病入膏肓则无药可医,我们都要提醒自己时时修心、刻刻静念!
|
 |
|
您好,我想您可能是因为生气或者惊恐而使原先的体内气脉平衡受到了破坏,因为生气而使正常的气脉循环受到阻滞郁结,或者因为惊恐而惊散气脉,不能按照正常的经络进行循环走气,因此才会感到周身不自在。
既然是元气的循环受到了破坏,那么最重要的就是立即引气归元,重新调整体内气脉循环,使其恢复正常。应该摈弃杂念,保持静定心态,心境自然转换,元气自然归元。可以通过玉环桩或者小炼形等各种功法去重新调整气脉循环,并注意多收功,使百川归海,五气朝元。相信这样努力尝试一下,您的身体应该很快得到恢复!
李真阳先生曾说过:修真容易,养性最难。一丝妄念坚韧如葛藤,可以缠绕飞腾之贞魂,因此必须慧剑劈开俗妄念欲,如此方可太岩崩于前而不惊,得失如过眼云烟,难扰我心、难坏我性,如能炼性空寂,则可化心成真。
|
 |
|
您好,实在不敢被您称为老师,我们都是李真阳先生的学生,都是真元同路人,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不敢被您称为老师。
古人云:“无师不成道”,要渡沧海必扶大航,欲知真如必有师传,否则难悟迷津!因为真师如再生父母,恩重如山,可以使我们再造精神,法界重生,出离俗世烦恼牵缠。红尘中开金莲,蟾月里悟玄机;天涯目前,万里瞬间;今古辽远,一念可溯;万象纷纭,归为云寂;浩浩丹光,化尽尘障;渺渺禅机开胸豁,真如智慧照桑海:
真师乃重恩,法界不同尘,
生我有父母,教我有师真,
牵手入真途,神火化凡身,
百川归沧海,流龙上昆仑,
蟾月升起处,丹光照贞魂,
禅机开胸豁,慧剑劈混沌,
血脉永相连,可以称嫡孙,
须知朝真祖,恩师永为尊,
师徒永相守,水乳不可分,
一道玄光起,神火入凡身,
金莲载火里,丹炉火雄浑,
绝学似分娩,哺乳如婴吮,
真种渐长成,华叶开奇轮,
代代如父子,世世互为根,
如此尊师长,道德万古存。
|
 |
|
我想造成失眠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先天原发性的,也有后天的,但是无论哪种情况都是由于身体内部的阴阳失调等身体机能紊乱造成的。因此要想睡的深、睡的好,就应该从调节身体阴阳平衡入手。而丹经武学的各项功法都是从生发元气入手调节体内阴阳平衡状态,而使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逐步达到最佳的状态。
因此,无论是小练形、少林玉环桩、武当玉环桩或循经太极拳,只要认真练习,都具有上述效果,可以很好的改善睡眠状态,可以说,功夫修为越深,睡眠的质量越高,睡眠过后更觉神清气爽。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由浅入深的从基础练起。至于练习时间,如果有充沛的时间,每天早晚可以各练习两个小时左右或者更多,如果没有太多时间,我觉得每天保持一个小时左右能持之以恒的话也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
 |
|
您好,给您和各位同道好友带来这么大的不便,实在是万分抱歉,现在正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当中,我想在近期就应该得到解决,我们正在努力,希望各位同道好友耐心等待!
|
 |
|
您的回答太率真了,谢谢您的抬爱,实在是不敢当,希望见到您更多更好的文章,谢谢!
|
 |
|
《小炼形第一洞天》共介绍了十个式子的基础功法,有动作示范图照和具体讲解,每个式子都各自独立,各自具有独特的功效。例如我就是通过第一式金锋抖肘而推经走脉,进入了内脉循经的内脉运行状态。因此不可忽视小炼形的重要作用,要想入门丹经武学,小炼形是最好的入手功法。
|
 |
|
呵呵,实际上我也没有做到上述我写的内容,只不过是自己的一个认识吧,也是自己的一个努力的方向,实际上我也很懒惰,愧对恩师雨隆真人的殷切希望,只能先从心理上做到尊师敬祖,永不做不仁之俗为,或可聊蔚恩师心怀一二吧~~~
天涯辽远,人心若帆,振翅飞扬,岂止于海洋之星洲,辽远宇宙原有无穷奥妙,我辈定可赖真如而化成浩邈轻玄御风飞扬之羽翼,如庄子之鲲鹏展翅逍遥云天!是心为羽,真如为翼,何不可如光飞宇宙,玄念及摩天!
|
 |
|
您好,不敢称为前辈,我所说的狂风和巨涛是比喻生活和修真过程中所必然要遇到的磨难.也就是说,人应该在现实生活中磨砺心性.如能在磨难中不改真如本性,不流于俗为,则可以俗心灭而道心生,"不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即是此意吧.
国术大课堂中所列出的各种丹经武学功法都是为洗骨伐髓,净化心神气血而设,是千古流传的内密真传,华夏传统文化奇葩,能信而愿,愿而行,以神光断臂之决心而远俗近道,则可以渐入真如玄途,大道何不可以得尝?然古人云无师不成道,要渡沧海必扶大航,欲知真如必有师传,否则难悟迷津!
|
 |
|
我个人体会修心应是从小事入手,渐改前非,息心如大漠狂风过后无一丝尘土飞扬,净念如巨涛已熄而无一丝波纹鼓荡,心清胜似寒潭秋水,念稳如泰山巨岩处风云中而岿然不动,是心不为风动帆扬,则澄净沉稳如沧海雄浑无疑,必弥漫至宇宙而万象如一,万念不为念,万种目前而如视若无物,能如此则可以修心妥当!
|
 |
|
李老师还经常督导北京市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的教学活动,这次“十一”国庆节期间去北京的许多学友就在培训中心见到了李老师。但是因为全国范围的教学活动已经基本完成,再加上多年奔波于教学和著述的劳累,现在李老师已经不再进行大范围的亲自教学活动了(北京培训中心的老师已经担当起了教学的重任),而是潜心于国学著作的撰述,“欲写春山藏人间”是他今后最重要的使命吧,因此虽然很多学友都想亲眼见到李老师,亲耳聆听他的教诲,如果不是机缘成熟,已经恕难满足每个人的要求了。让我们共同祝愿李老师写出更多的流传千古的国学著作,为中华国学精粹的传承树立起新的里程碑!
|
 |
|
您好,首先谢谢您的大力支持,李兆生老师最近正在忙于新的国学著作的撰述,新著作已经基本写作完成,相信大家不久就能通过李老师的新著作了解到他的近况。我个人的感觉是,我们的恩师李老师和以前没有多大变化,要说变化,就是比以前消瘦了一些,但是显得更年轻了,因为前不久我刚受到了恩师的教导,嘱咐我们一定要好好练功。
关于网络的问题我也经常遇到,目前网络服务商正在努力解决上述问题,请大家再稍微忍耐一下,给各位同道好友带来诸多不便,我谨代表本网站对大家表示歉意,并希望继续得到各位的大力支持!谢谢大家!
|
 |
|
呵呵,好的~~~
“心之光明犹火也,神而变化其龙乎?”
(李真阳《老子三清大法》)
能拾圣人牙慧也是孺子可教,如能悟到,则可万里目前:
光明遍法界,真水润凡躯,
沧海净琉璃,动荡起玄风。
|
 |
|
谢谢您的真诚留言,欢迎经常访问本站!
|
 |
|
文熙不揣浅陋贸然回复您:
心之为心万念由之,精神气息无非一心所化,心藏神,神寓于心,心则其身,身则其心,化心则化身,化身可脱爱河欲海,无有俗念牵缠,便是本心清明如琉璃,是心是老子心,是达摩心,是诸佛心,是菩萨心,也是众生心,无非染净有别而须修真以澄清矣。心真则息自静,息静则气自清,气清则神自灵,神灵可以心游于万物而无滞碍,可脱红尘苦海。是故,千佛万圣皆由心生,欲海沉迷也因心灭,能不修心而仰真元乎?
|
 |
|
我认为国学大课堂中的教学内容都可以称做真元修真法。而第18项的“真元修真法”则主要包括小练形、玉环桩、九龙环等宗风传统修持功法等内容,具体可以按照国学大课堂中的联系方式进行咨询。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具体的学习内容。关于函授和面授,虽然可能存在教材雷同的情况,但是由于面授是由北京市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的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授课,学费主要体现的是授课费,因此也恕不进行减免。
因此如果有条件的,我们都主张大家亲自到北京市循经太极拳中心去进行面授,毕竟函授只是不能亲自去北京接受面授、而先行接触丹经武学学识的一项权益之计。如果能通过函授较好的掌握动作要领,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面授的效果的,但是函授由于不能直接面对教师,比起面授的效果还是有较大差别的。
从2000年开始,李兆生老师曾多次应《武当》杂志社之邀请,在湖北丹江口举办丹经武学面授班,当时我记得就有来自武汉的学友。但是现在由于大面积的全国授课已经基本结束了,今后的国学大课堂主要安排在北京市通州区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举行,李老师作为督教也会经常去培训中心视察教学情况。因此,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还是建议您能直接去北京进行面授学习,和培训中心的老师直接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样的话效果会完全不同。如果囿于时间等条件限制暂时去不了的话,也可以先选择一项或者几项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函授,先接触丹经武学的内容,等以后有条件了再去北京学习,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以上简单的回答您的提问,如有其他问题也请您随时留言提出!
|
 |
|
丹经武学是诸项国学传宗的一个概括性的说法。也就是把各项传统国学精粹内容综合称之为丹经武学,其大纲就是千古不易的、作为国学修真指南的《修真图》。因此,丹经武学是李真阳先生总揽各项国学内容的神髓而赋予传统国学精粹的一个新的名称。它概括准确,明确的指出了千古修真都是沿着丹经和武学双修的这条道路来取得成效的。丹经是千古流传的净化身心、改换气质的最有效方法,而佐以武学可以更好的疏通经络气血、洗骨伐髓,使人尽快的改换身体素质,走向净化身心、变换气质的修真大道。可以说丹经和武学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武学最终还是以使人能够尽快的达到开关展窍变换心性气质为目的,因此丹经是根本,武学是辅助。繁而言之:二者同修互参即是丹经武学的修真大道,其根本指南就是《修真图》。
丹经武学的各项内容都是以行修真元为根本目的的,因此都可以称为“真元修真法”。因此欲学习丹经武学,应该按照国学大课堂中介绍的各项内容由浅入深的进行学习。随着学习的循序渐进可以逐渐感而遂通,真实体会中国传统国学的博大精深的深刻内涵。
教材费不包括光盘,教学光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另外选购。以上简略回答您的提问,如有问题请随时留言。
|
 |
|
您好,首先谢谢您的咨询。我个人觉得小练形和玉环桩都是适合函授学习的,小练形第一洞天有十个各自独立的式子,可以分开练习;而玉环桩是由连续不断的八个式子组成的一套动作,必须一气呵成,因此小练形比玉环桩的动作要简单一些。如果没有任何基础刚开始学习丹经武学,可以先从小练形入手进行学习。
函授教材不包括光盘,如果需要光盘的话可以另外选购,详细内容请看本站置顶帖子“丹经武学国学大课堂”中的详细介绍,如有其他问题也欢迎您随时提出。
|
 |
|
还是根据各位学员的具体到校时间和学习要求,具体安排教学。由于很多同道已经学习过丹经武学的某些内容,因此按照大家的实际情况具体组织教学和指导,使大家都能比较灵活和科学的随到随学,学习到自己希望学习的内容。
|
 |
|
既然您到我们这里来咨询,不用说我们肯定推荐您去北京市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学习。但是学习知识也是各随其缘,我们并不反对您去别处学习。
丹经武学是河边渡船,上船者皆可渡之;丹经武学是姜太公钓鱼,只钓龙心愿者上钩;丹经武学是划时代的学术标杆,是智慧粲然心明慧高者的饕餮盛宴,来晚了可就没的吃了。
|
 |
|
非常感谢您的大力支持!丹经武学网站和论坛正是由于有您这样的同道的热心支持和关注,才变的更加生气勃勃和充满活力,希望您以后也能多多光临本站,给予我们宝贵的支持!
另外非常欢迎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到北京去学习,如果您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请您随时给我们留言探讨,最后预祝您能够顺利的达成您的学习目的,在您去北京之前,请先通过国学大课堂中的联系方式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很好安排您的学习日程,谢谢!
|
 |
|
能心明慧高如先生者真是少之又少!赞叹!!!
|
 |
|
道心:
大力支持文熙版主的帖子,我们都是宗风的追求者,都希望得到宗风的育化,所有完整丹经武学的学术体系都由一代掌门掌握,还有印证的标准是<<修真图>>,只有掌门才能有资格拥有和详解修真图的完整的修练过程.我们不必真言偶听,人心不古,每个人都有自我的追求和欲望,毕竟还在自我修为,都没有象圣人,象祖师爷,象李老师那样的大智大慧,我们重要把握好自我心性的修为和宗风的方向即可.不要人云亦云,也学会放开自我的胸襟,向祖师爷和李老师去容纳万物生灵,让大家各随因缘吧.不禁想起李老师在<<太极拳统真大典>>卷一中的一句话,"......未得宗风育就.泛化于俗者,多如荒叶积秋." "循习上依宗祖教,承学下启法孙贤".---李真阳
此篇虽属于旧作,但每每看到周围发生的种种现象,觉得还是有必要重发,供学人参考以得到启发.
吾年少即向往古之贤侠之侠肝义胆,钦佩圣人胸中之浩然正气,也仿效古人习武修真,也幸得遇真师相传,叹吾天资愚钝,且久经世俗为尘埃患所薰,文武修真均无建树,愧对先师法祖。今观修真众仁兄文笔超凡,技艺有成,已步入修真之道,在宗风中得以育化,但从不对外人道.而外显谦谦君子之风.不禁自觉心愧,也从中受教,于是重新效仿先贤,也愿众仁兄不吝赐教,使吾等继续在传统宗风之海遨游,探索修真之大道。
吾虽不才,多年学炼之中也略有心得,今把之盘出望若然师兄和诸仁兄指正。自古以来就有“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之说。儒家讲每日三省吾身,佛家言内观其心,明心见性,道家云守身如玉。武林宗风有修真者应净其身心诸念为律。可知古之先贤大德对心性之重视。古人又云:物以类聚,人有群分,华夏愚智,各有高低。愚者困在物欲、情感和小术之中,而智者注重内涵和心性之修为,自我的完善,能使人身心逐渐净化,臻至灵真完美的智慧,使人焕发出空慧聪灵的气质。
古人云;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惟有心如日月者,才有:“福慧双修终需得,身名俱泰要留余”之愿力,是故,心存贪,歪,邪之念者,不论做人,功夫和修道学佛,定无所得,久之也会遭世人之鄙。而大德先贤传功夫定慎之又慎,自古以来得真师相传者,少之有少。真师初传,以武教之,以求磨练身心,验其心性,叹吾等愚钝,初学得功夫一二,便沾沾自喜,便觉超人有长,沉迷于武技之小术中,心中充满斗气,亦觉得学有所成.殊不知离大道还远矣,是故真师长叹,便不在以真法传之,是故不是大道遥不可得,是人心自我障道矣,呜呼!望吾辈习武修真之人,谨之慎之,引以为戒,并愿天下习武修真之人共勉,习得真功求得大道!
非常赞同道心的观点,千古大道以心为宗,心上求法以求空灵明慧,脱离俗篱羁绊而得以永年。修为途径虽有万千,无非佐为修心,丹经武学以大道为宗、佐以习武循经,宗旨还在于洗骨伐髓,净化心神气血以求尽快明心见性,希望丹经武学的追求者都能多一些书卷文人气息,少一些只求武勇而不识文章礼仪之俗气,能以此为意者,其心自净,其意自真,如此才是道德门徒,黄老后裔,国学津梁!
愿各位道友都能立意高远、鸿雁玄鹤,荡涤俗念凡息,且息纷狂之俗心,则自然可得清凉醍醐灌顶,不修自真,浩气如雪可干云霄,心意玄真非同俗类,大道已踏可以登上千祖铺就之修真玄途!
|
 |
|
真心希望大家能有效的利用这个丹经武学循经太极QQ群进行交流,我上了几次和几位同道聊了一下,感觉很好,但是最近我的QQ中木马病毒了,暂时上不了了,待以后能上时请各位不吝指教!
|
 |
|
这是体内元阳真气发动、开始循经走脉流水穿堤的现象,是正常的练功反应,只要勿念勿助,顺其自然就可以了。可以在练功的过程中慢慢体会、逐渐精进!
|
 |
|
我觉得这是由于九龙环是按照身体循经路线和规律进行的身体按摩,可以生发阳气,使其达于体表温养身体的原因。
至于详细的原理,建议您仔细观看李老师关于九龙环原理的介绍。同时也希望各位同道给予补充!
|
 |
|
我不知道您所指的这种睡眠状态对于您自己来说感觉如何?但是既然是睡眠的过程中还思维比较活跃,睡的不深,就反映了体内气机没有调顺,没有达到阴阳平和、神气内敛、全身精神统摄和听命于于大脑的状态。也就是说由于体内阴阳气机没有形成有力和有序的循环状态,有些在开小差,不听大脑指挥的活跃在体内,因此虽然是睡眠状态,还是精神不能充分的休息,弛跃于体内而产生梦境或者半睡半醒的状态。我们在休息充分的时候就会感觉睡眠质量比较好,睡的比较深且无梦,能够充分的恢复体力和精力,反之睡的不深,就会感觉体力和精力不能充分恢复,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
实际上古人说至人无梦,也就是说通过修真很好的调节了体内的阴阳平衡状态,在睡眠的时候可以睡的比较深沉,很快的恢复精力和体力,修真的高邈境界甚至有的人不需要睡眠,因为精神充足不觉得困,古代的真人就是这样的吧。
我想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很多,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需要具体对待,但是应该可以通过修真很好的改善。因为修真修的就是阴阳平衡、通过团练阴阳而达到升华精神,可以有效的改善健康状态,身体健康了,精神状态好了,睡眠自然也就好了。
上述是我个人的想法,仅供您参考,也希望各位同道给予补充。
|
 |
|
我觉得24式本身就存在着不科学的因素在里面,是因为它是近代综合创编的产物,难免有失真和不科学之处。您说:“演练24式简化太极野马分鬃第一式和单鞭脚尖向前身体左转90度出现膝盖与脚尖夹角问题,膝盖也脚尖不在一个方向上,改正后,出现腰胯不适,请问如何解决?此动作设计是否有缺陷呢?循经二十四式中是如何处理的呢!”
我刚才试着做了一下,的确存在您所说的夹角和方向不一致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可以顺其自然的作出一些身体角度和脚步站位的微调整。例如,您说的上述动作,由于扭身的存在,总要出现您说的那种角度和脚步的问题,就可以轻灵顺遂的轻轻以脚尖为轴,轻盈的滑动脚底而带过,使身体处于一种比较舒适的状态,而不要过于僵硬重浊。我想这样的身体微调和脚的站位角度的调整,在整个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都是存在的。但是由于上述现象只是一个短暂的过渡过程,很快就变换身姿进入下一个式子了,因此虽然有些扭转身体带来的角度和方向问题,但是很快随着进入下个式子而得到解决,我想应该不会带来明显的不适感。
我觉得24式的动作设计(包括上述动作)还是存在着不少缺陷的。因为在李兆生老师所传授的先天36式太极拳中,关于野马分鬃这个式子的前后连接和过渡与简化24式是完全不同的。36式的顺序是:雷震金莲、野马分鬃;而24式则直接由起式进入到野马分鬃这一个式子,并且同样的野马分鬃,其动作要领也有很大的差别(请参见《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卷二94页)。
而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也只能在简化24式的动作基础上作出纠正内脉循经法度的调整,而动作流程是不能做太大的改动的,否则就不能叫做24式了,也就是说是对于世人演练24式形成风潮的一种迁就。但是与先天太极拳36式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的。
|
 |
|
<DIV class=Content id=Topic>
我觉得您可以结合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边治疗边锻炼,以更好更快的恢复身体健康.
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您手术后身体比较虚弱,不要选择做过于激烈和劳累的动作.我个人认为,您可以先选择做一下元明八式之类的不太费力气的功法,因为动作做起来比较轻松,但是补充元气调节身体阴阳平衡的效果显著.
另外,闲坐的时候可以练习九龙环做一下身体按摩,比较简单易行且不费力气,也能有效的调节阴阳增强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和抗病的免疫功能.
等到练习了一段时间自觉身体恢复的较好且比较有力气的时候,再去做一下玉环桩,曾经听恩师讲过有生命垂危的病人练习玉环桩恢复健康的事例.按照李老师演示的玉环桩光盘和真元宝笈去练习,只要动作不走样,效果也是一样的.
当然如果您的身体状态和气力允许的话,一开始就从玉环桩和循经太极拳练习也是可以的,只是注意不要过劳.例如玉环桩能做几个就做几个,感觉累了就立即停下来休息,在做的时候要舒缓柔和不用拙力的去进行练习,一开始可不必追求架子完美,只要有形即可.至于循经太极拳,如果自觉练习整个式子比较吃力,可以分解开去做,也可单独做某个式子,如云手之类的就可以单独进行练习.
当然,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话,包括循经太极拳在内的丹经武学的任何内容都是可以有效的调整身体阴阳平衡和补充元气以改变身体健康状态的.
除此之外,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调整心态,于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念于病,视病若无物,精力允许的时候可以读一读书,如金刚经和心经之类的,可以有效的调整心绪,使自己的心胸和天空大海一样宽广,和时光一样缅邈,人和病皆是习气所结成,悉由心化成,调节此心,心入虚无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烦恼和痛苦,一心向善与善同归可安此心,此心寂静则无俗念可扰我,无俗念则亦无病痛可奈我何.病为磨难,以慧力和金刚心念可以度过.当然配合医生进行科学的治疗是最至关重要的.
以上是我个人的想法,仅供您参考,并真诚的祝福您早日康复!
另外,希望其他的同道也给予补充为盼!
</DIV>
|
 |
|
是啊,二位说的实在是太好了。实际上李真阳老师广开教化之门,以多种方便手段使大家尽快进入国学的境界,实际上多看李老师的书就会发现李老师的书中找不到一句废话,可谓是句句珠玑,而不象某些社会上的所谓国学家那样,除了旁征博引和左右逢源之外,没有多少自己的真知灼见、没有多少真实的国学内容在里面。不知道大家和我的体会是否一样,多看李老师的书就会感到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在不知不觉间就逐渐具备了,我就感到每次读李老师的书收获都不一样。
谈到上网和做好这个论坛,确实是花费了我们很多的精力,但是只要这个论坛能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什么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传统国学精粹,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国学大师,并使更多热爱传统国学的人能够认识丹经武学的宝贵价值,并由此开始学习丹经武学,那么我们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我想多写文章、多关心丹经武学论坛也是在修为,也是在积功累德啊。如果没有一颗热爱国学的内心,那么国学的火也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在他的心中燃烧,但是又有多少人愿意付出呢?恐怕很多人从一开始就首先想到的是得到,得到功夫,得到名利,因此而丧失掉修真之士的平静的、坦荡无求的内心,结果是南辕北辙而多少泥沙俱下。俗话说人到无求品自高,我们只有淡薄宁静多去帮助别人,多宣传国学,为国学的发扬光大甘做铺路石,才有可能在修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因此,先不要考虑自己的得失,首先想想自己为别人做了些什么,为国术的发扬光大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如此才是走在修真的大道上,才能于无所住而生其心,以无所得故而得大自在!
|
 |
|
关于这个问题,在《武当》杂志上早有声明,请各位学友自鉴。
李老师除了发表上述声明之外,并未再做任何评论。这是因为李老师作为武当宗风这个学术派别的掌管者(掌门人为传统称谓),肩负了历代祖师的重托,必须对这门学识的健康传播负责。
鉴于有人在社会上随意滥传和误传武当宗风的学识,作为掌门人他有责任对广大国学爱好者的健康负责,有责任对本门内容的健康传播负责,因此他本着对这门学识负责任的态度,为了维护广大丹经武学爱好者的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在《武当》杂志发表上述声明,也是完全正当和无可挑剔的。
而有学友不愿意看到李老师受到不公正对待和随意的名誉侵害,在网上发表文章维护李老师的尊严也是完全正当的,因为是他们随意谈论和侵犯李老师的名誉在先。网上某些人和组织的言辞已经给李老师的名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此来自网上的污蔑就要在网上解决,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就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
因为现在是法制社会,武当宗风是个学术派别,不是什么社团组织,因此别人有他们自主行事的权利,只要不影响和危害到李老师的合法权益,我们就不做任何评论。
|
 |
|
闲云2007先生您好:
首先谢谢您的留言。您说:
我在单位大草坪练习玉环桩,有几个同事看到想跟我学习,本人当然无资格传授,但他们又暂时无法到京城学习,请问是不是让他们先参加函授,然后和我一起练习。
我想是这样的:
对于学习任何知识来讲,面授总是胜于函授,而函授又胜于自学。但是具体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又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我非常赞同您的说法,您可以暂时让他们先参加一下函授,因为函授有教材的详细解释和图片可以对照参考,对于学习很有帮助。
然后可以跟您学习、大家一起练习,因为您去北京参加过学习,应该具有指导他们的能力。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大家一起对照函授教材进行探讨,也可以随时向北京市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咨询,还可以给我们这里留言,大家一起探讨。
当然如果大家通过玉环桩的练习,真正的对丹经武学产生了浓厚兴趣的话,将来总是会有机会去北京培训中心学习的。到那个时候再具体问一下那里的指导老师就更好了。
|
 |
|
刚才我把各位网友发在教学信息专区的一些帖子转到了辅导答疑专区,给各位阅读带来不便,请您谅解。
|
 |
|
下面是辅导答疑区提出的一些问题:
求教--太极拳的循经规律与中医经络学说 doreen 125 6 2007-5-23 22:08:30 | doreen 有图看不太清楚 taijiquan 28 2 2007-6-30 9:37:02 | taijiquan 两个建议 [ 1 2 ] 未名 166 11 2007-6-29 18:32:20 | 曾鸣 请问李老师近况 taijiquan 61 4 2007-6-29 13:17:22 | taijiquan 练功禁忌有那些? 修真自持 31 3 2007-6-28 22:28:05 | 文熙 请问“离光注体” 人生 171 10 2007-6-27 17:42:31 | taijiquan 请教各位大侠 红尘外 45 4 2007-6-26 16:37:31 | 红尘外 人事已尽的时候应该炼什么功法 taijiquan 74 9 2007-6-25 8:01:10 | 文熙 由动功入手 taijiquan 93 7 2007-6-24 18:58:04 | taijiquan 九龙环 修真自持 57 6 2007-6-24 18:45:00 | 曾鸣 函授白鹤图的问题 liruir 154 6 2007-6-24 9:59:01 | 文熙 无病呻吟 修真自持 14 0 2007-6-23 17:23:57 | 修真自持 喜从心生 风云 32 2 2007-6-23 8:26:23 | 秋蝉 飞鸣图连着怎么锻炼 taijiquan 48 5 2007-6-22 12:08:13 | taijiquan 关于《修真入门》中的几个问题 [ 1 2 ] 修真自持 99 11 2007-6-22 11:24:21 | taijiquan 请问修炼奇经八脉的功夫有哪些? 人生 113 4 2007-6-19 10:59:18 | 人生 请问新书有没有面世 人生 40 3 2007-6-16 18:40:52 | 人生 请教 元明八式 阴阳话合 willylu 24 1 2007-6-16 18:34:06 | 文熙 请教 元明八式 太乙分身 修真自持 35 2 2007-6-14 17:07:36 | 小羊 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若然山人 18 0 2007-6-13 9:20:50 | 若然山人 我想函授学习...... 岁月留痕 105 1 2007-6-4 11:16:54 | 文熙
|
 |
|
谢谢您的大力支持,您的支持令我非常感动!
|
 |
|
|
 |
|
|
 |
|
“风云”先生您好:
非常感谢您的留言,看到您的留言使我们深受感动,也切实感受到了大家对我们象家人一样的支持和关爱,使我们感受到莫大的鼓舞与欣慰!
我们非常需要得到象您这样有赤诚丹心的学友的大力支持!只有象您一样的各位同道都能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热爱我们的国术传播事业,为国学精粹的传播而鼓与呼,我们的中华国学才能为更多的热爱国学的人们所认识!
再次感谢您的留言,希望以后得到您更多的支持!
|
 |
|
谢谢您的留言,不好意思,由于最近比较忙乱,还没有把北京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的授课信息上传,请您稍等,我们马上上传。
关于玉环桩,共分为两种:一种是武当玉环桩,一种是少林玉环桩,前柔后刚。因此作为武当入门功夫之一,我建议您先学习武当玉环桩,函授费用为:360元,并有李兆生(真阳)先生亲自示范之教学光盘,共一张,120元/张。
函授汇款地址:北京通州区5976信箱,收款人:李兆生
咨询联系电话:13391965976; 邮编:101113
欢迎您常来我们自己的网站小憩,并随时欢迎您提出各种不明白的问题,我们会根据我们所能给予您及时的解答!
|
 |
|
你好,您并没有什么错误,请您不要多心!
谢谢您的问候,非常抱歉,由于论坛在调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因此,论坛的重开又往后拖了一段时间,我想应该在最近几天就能重新开放,请您再耐心等待一下。
所谓的人心不古,就是指今人之心怀有些不能如古人那样忠贞向道,尊师重道。因此才说人心不古,不古即是不如古人之意也。
谢谢您一贯的大力支持,希望新的一年当中也同样能得到您和各位同道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谢谢您!
|
 |
|
您过奖了,我认为宗风者是正宗脉流,大家之风,有别与俗类之学问也。
|
 |
|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体会,不敢说一定正确,仅供您参考,欢迎继续您留言探讨!
|
 |
|
本贴图片和内容简介均转自:淘宝网“绣虎雕龙”店,需要注意的是:
为了防止盗版,上图《蟾月神光真图》在摄影的时候特意做了模糊处理,原图的图象是非常清晰的。
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2-6d911ef083be9233ce6b65e619e23f2c.jhtml
《蟾月神光真图》简介
《蟾月神光真图》,简称《蟾月图》,系武林内修之法,传于武当真宗丹脉。为了便于记忆,古人以一首诗来传承《蟾月图》:“月魄寒辉凝太空,蟾蝉何故碍蜻蜓。绿波孕育藏真体,分洪谁晓潜阳升。 元撑妙谛存大法,九五龙腾显元功。 七七密意纯阳体,尽在朦胧寂静中。”
《蟾月神光真图》是一个完整的专修蟾光的内功。在传统修真之中,已然超越了周天搬运与坎离交宫的层次,直接将真气转化为光,其功果仅次于烈火金刚的化形分身。如此,对于初学及训练有素者都可以通过《蟾月图》的修炼达到提高内功、内景、慧力的目的。相传古人曾练出这一团黄橙橙的蟾光,印证了“蟾光久照西川地”的修真境地。
《蟾月神光真图》,古人曾经以一张画的形式传于后世,藏于《统元楼》,画面中有一老者端坐云天,以悠然的逸态俯视着各种姿仪的青蛙,旁边站立一位仙女,手持拂尘,仿佛要抹去尘世的浮华,让众灵众生回归于自然的云水之中。在画的下端有八只表现不同动作的青蛙,有一种动感,给人展示了一种飘然欲仙的神境。如此看图,观者其实应以另外一种心态去理解,不必拘泥于画面的动物,而应着重于画外之意,身外之形,去体会蟾月人生的空明寂静。
《蟾月神光真图》给人们留下的是无限的遐思,蟾在哪里,月在哪里,神在哪里,光在哪里,自己在哪里……。
|
 |
|
您太客气了,欢迎您经常留言探讨,到北京学习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虽然需要付出经济和时间,但是却能由此而入真如捷途,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之国学精粹,不也是渴求真知之人生快事吗?衷心祝愿您不断进步,于关节处不生退意、勇猛精进,必然可悟透真如而入于非凡!
|
 |
|
我打的字是3号字,比较小吗?可是在我的电脑上看起来挺大的,以后再打大一些吧,辛苦您了,每天回帖!
|
 |
|
您也可以加入丹经武学循经太极QQ群(具体请看公告栏),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锻炼才能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
|
 |
|
祝您早日康复!
|
 |
|
您说:“太极拳统真大典中无极桩双手掌心向下还是斜向对,双掌的高度\双掌离腹部的距离.”
这个问题在《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卷二第31页的动作要领解释中阐述的很清楚:“两手臂微弯,两手如扶球状,虎口向上,大指、食指、余指遥相对,置于小腹前”。因此双手掌心应该是“扶球状”。高度在小腹的位置,双掌离腹部的距离应该是正好能容纳下一个球状物体的距离,以自己感觉舒适为度。
|
 |
|
1
|
 |
|
楼主您好,关于论坛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正在想方设法解决,请您稍微忍耐一下!
|
 |
|
原来是传自李真阳老师的,受教。谢谢您的回复!
|
 |
|
您发贴辛苦了,希望大家在看贴的同时也回帖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谢谢!
|
 |
|
非常感谢您的关心和爱护,您的留言使我非常感动!以我微薄之力有如浩瀚星河一点微亮,如能溯源清流、与诸位同道群星共璀璨,则宗风浩荡蔚成银河,真如广大可渡苍茫!
与国术同呼吸,为国学而存亡,非但是李真阳先生之弘愿,更是历代先师法祖之慈怀。以宗流为脉,从真师而谨行,则大道近在眼前。惟愿宗风不受俗扰,大道不为尘障,传统国学之智慧星光可照亮华夏神州山河大地。谨以此心此念和您以及各位同道共勉!
|
 |
|
好的,希望以后能与您经常交流!
|
 |
|
谢谢自省先生的发贴支持,您的大力支持使我们非常高兴,有大家的真心支持,我们会更加有信心办好这个网站,并通过这个网站让更多的人了解丹经武学,把丹经武学很好的传播到社会上,使更多的人受益。
|
 |
|
十一、虞美人‧感舊 李煜 (南唐後主) 春花秋月何時了, ⊙○⊙●○○▲ 往事知多少。 ⊙●○○▲ 小樓昨夜又東風, (換平韻) ⊙○⊙●●○△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欄玉砌應猶在, (換仄韻) ⊙○⊙●○○▲ 只是朱顏改。 ⊙●○○▲ 問君能有幾多愁? (換平韻) ⊙○⊙●●○△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十二、一斛珠‧香口 李煜 (南唐後主) 晚妝初過, ⊙○⊙▲ 沉檀輕注些兒個。 ⊙○⊙●○○▲ 向人微露丁香顆, ⊙○⊙●○○▲ 一曲清歌, ⊙●○○ 暫引櫻桃破。 ⊙●○○▲ 羅袖□殘殷色可, ⊙●⊙○○●▲ 杯深旋被香醪□。 ⊙○⊙●○○▲ 繡床斜憑嬌無那, ⊙○⊙●○○▲ 爛嚼紅絨, ⊙●○○ 笑向檀郎唾。 ⊙●○○▲ 十三、謁金門‧春閨 馮延巳 風乍起, ○⊙▲ 吹皺一池春水。 ⊙●⊙○○▲ 閒引鴛鴦芳徑裡, ⊙●⊙○○●▲ 手□紅杏蕊。 ⊙○○●▲ 斗鴨闌干獨倚, ⊙●⊙○⊙▲ 碧玉搔頭斜墜。 ⊙●⊙○○▲ 終日望君君不至, ⊙●⊙○○●▲ 舉頭聞鵲喜。 ⊙○○●▲ 十四、踏莎行‧春暮 寇準 春色將闌, ⊙●○○ 鶯聲漸老, ⊙○●▲ 紅英落盡青梅小。 ⊙○⊙●○○▲ 畫堂人靜雨蒙蒙, ⊙○⊙●●○○ 屏山半掩余香裊。 ⊙○⊙●○○▲ 密約沉沉, ⊙●○○ 離情杳杳, ⊙○●▲ 菱花塵滿慵將照。 ⊙○⊙●○○▲ 倚樓無語欲銷魂, ⊙○⊙●●○○ 長空黯淡連芳草。 ⊙○⊙●○○▲ 十五、賀聖朝‧留別 葉清臣 滿斟綠醑留君住, ⊙○⊙●○○▲ 莫匆匆歸去。 ●○○○▲ 三分春色二分愁, ⊙○⊙●●○○ 更一分風雨。 ●⊙○○▲ 花開花謝, ⊙○⊙● 都來幾許。 ⊙○⊙▲ 且高歌休訴。 ●○○○● 不知來歲牡丹時, ⊙○⊙●●○○ 再相逢何處。 ●⊙○○▲ 十六、御街行‧離懷 範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 ⊙○⊙●○○▲ 夜寂靜、 ●●● 寒聲碎。 ○○▲ 真珠簾卷玉樓空, ⊙○⊙●●○○ 天淡銀河垂地。 ⊙●⊙○○▲ 年年今夜, ⊙○⊙● 月華如練, ⊙○⊙● 長是人千裡。 ⊙●○○▲ 愁腸已斷無由醉, ⊙○⊙●○○▲ 酒未到、 ●●● 先成淚。 ○○▲ 殘燈明滅枕頭欹, ⊙○⊙●●○○ 諳盡孤眠滋味。 ⊙●⊙○○▲ 都來此事, ⊙○⊙● 眉間心上, ⊙○⊙● 無計相回避。 ⊙●○○▲ 十七、漁家傲‧秋思 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 ●●⊙○○●▲ 衡陽雁去無留意。 ⊙○⊙●○○▲ 四面邊聲連角起, ⊙●⊙○○●▲ 千障裡, ○⊙▲ 長煙落日孤城閉。 ⊙○⊙●○○▲ 濁酒一杯家萬裡, ●●⊙○○●▲ 燕然未勒歸無計。 ⊙○⊙●○○▲ 羌管悠悠霜滿地, ⊙●⊙○○●▲ 人不寐, ○⊙▲ 將軍白發徵夫淚。 ⊙○⊙●○○▲ 十八、蘇幕遮‧懷舊 範仲淹 碧雲天, ●○○ 黃葉地, ○●▲ 秋色連波、 ⊙●○○ 波上寒煙翠。 ⊙●○○▲ 山映斜陽天接水, ⊙●○○○●▲ 芳草無情、 ⊙●○○ 更在斜陽外。 ⊙●○○▲ 黯鄉魂, ●○○ 追旅思, ○●▲ 夜夜除非、 ⊙●○○ 好夢留人睡。 ⊙●○○▲ 明月樓高休獨倚, ⊙●○○○●▲ 酒入愁腸、 ⊙●○○ 化作相思淚。 ⊙●○○▲ 十九、錦纏道‧春游 宋祈 燕子呢喃, ●●○○ 景色乍長春晝。 ⊙●●○○▲ 睹園林、 ●○○ 萬花如繡, ⊙○○▲ 海棠經雨胭脂透。 ⊙○⊙●○○▲ 柳展宮眉, ⊙●○○ 翠拂行人首。 ⊙●○○▲ 向郊原踏青, ●○○●○ 恣歌攜手。 ⊙○○▲ 醉醺醺、 ●○○ 尚尋芳酒。 ⊙○○▲ 問牧童、 ●⊙○ 遙指孤村道, ⊙●○○⊙ 杏花深處, ●○○● 那裡人家有。 ⊙●○○▲ 二十、離亭燕‧懷古 張升 一帶江山如畫, ⊙●⊙○○▲ 風物向秋瀟灑。 ⊙●⊙○○▲ 水浸碧天何處斷, ⊙●⊙○○●● 霽色冷光相射。 ●●⊙○○▲ 蓼嶼荻花洲, ⊙●●○○ 掩映竹籬茅舍。 ⊙●⊙○○▲ 雲際客帆高掛, ⊙●⊙○○▲ 煙外酒旗低亞。 ⊙●⊙○○▲ 多少六朝興廢事, ⊙●⊙○○●● 盡入漁樵閒話。 ●●⊙○○▲ 悵望倚層樓, ⊙●●○○ 寒日無言西下。 ⊙●⊙○○▲
二一、訴衷情‧眉意 歐陽修 清晨簾幕卷輕霜, ⊙○⊙●●○△ 呵手試梅妝。 ⊙●●○△ 都緣自有離恨, ⊙○⊙●○⊙ 故畫作、 ⊙●● 遠山長。 ●○△ 思往事, ○●● 惜流光, ●○△ 易成傷。 ●○△ 未歌先斂, ●○○● 欲笑還顰, ●●○○ 最斷人腸。 ⊙●○△ 二二、阮郎歸‧踏青 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 ⊙○⊙●●○△ 風和聞馬嘶。 ⊙○○●△ 清梅如豆柳如眉, ⊙○⊙●●○△ 日長蝴蝶飛。 ●○○●△ 花露重, ○●● 草煙低, ●○○ 人家簾幕垂。 ⊙○○●△ 秋千慵困解羅衣, ⊙○⊙●●○△ 畫堂雙燕歸。 ●○○●△ 二三、南歌子‧閨情 歐陽修 鳳髻金泥帶, ⊙●○○● 龍紋玉掌梳。 ○○●●△ 去來窗下笑相扶, ⊙○⊙●●○△ 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 ⊙●⊙○⊙●●○△ 弄筆偎人久, ⊙●○○● 描花試手初。 ○○●●△ 等閒妨了繡功夫, ⊙○⊙●●○△ 笑問鴛鴦兩字怎生書。 ⊙●⊙○⊙●●○△ 二四、臨江仙‧妓席 歐陽修 柳外輕雷池上雨, ⊙●⊙○○●● 雨聲滴碎荷聲。 ⊙○⊙●○△ 小樓西角斷虹明。 ⊙○⊙●●○△ 闌干私倚處, ⊙○○●● 遙見月華生。 ⊙●●○△ 燕子飛來窺畫棟, ⊙●⊙○○●● 玉鉤垂下簾旌。 ⊙○⊙●○△ 涼波不動簟紋平。 ⊙○⊙●●○△ 水晶雙枕畔, ⊙○○●● 猶有墮釵橫。 ⊙●●○△ 二五、西江月‧佳人 司馬光 寶髻松松挽就, ⊙●⊙○⊙● 鉛華淡淡妝成。 ⊙○⊙●○△ 紅煙翠霧罩輕盈, ⊙○⊙●●○△ 飛絮游絲無定。 ⊙●⊙○⊙▲ (葉仄韻) 相見爭如不見, ⊙●⊙○⊙● 有情還似無情。 ⊙○⊙●○△ (葉平韻) 笙歌散後酒微醒, ⊙○⊙●●○△ 深院月明人靜。 ⊙●⊙○⊙▲ (葉仄韻) 二六、桂枝香‧金陵懷古 王安石 登臨縱目, ○○●▲ 正故國晚秋, ●●●⊙○ 天氣初肅。 ⊙⊙○▲ 千裡澄江似練, ⊙●○○⊙● 翠峰如簇。 ●○○▲ 徵帆去棹殘陽裡, ⊙○⊙●○○● 背西風, ●○○ 酒旗斜矗。 ⊙○○▲ 彩舟雲淡, ●○○○● 星河鷺起, ⊙○⊙● 畫圖難足。 ●○○▲ 念往昔豪華競逐, ●⊙●○○●▲ 嘆門外樓頭, ●⊙●○○ 悲恨相續。 ⊙⊙○▲ 千古憑高對此, ⊙●○○⊙● 漫嗟榮辱。 ●○○▲ 六朝舊事隨流水, ⊙○⊙●○○● 但寒煙、 ●○○ 衰草凝綠。 ⊙⊙○▲ 至今商女, ●○○● 時時猶唱, ⊙○⊙● 後庭遺曲。 ●○○▲ 二七、天仙子‧送春 張先 水調數聲持酒聽, ⊙●⊙○○●▲ 午醉醒來愁未醒。 ⊙●⊙○○●▲ 送春春去幾時回, ⊙○⊙●●○○ 臨晚鏡, ○⊙▲ 傷流景, ○⊙▲ 往事後期空記省。 ⊙●⊙○○●▲ 沙上並禽池上暝, ⊙●⊙○○●▲ 雲破月來花弄影。 ⊙●⊙○○●▲ 重重簾幕密遮燈, ⊙○⊙●●○○ 風不定, ○⊙▲ 人初靜, ○⊙▲ 明日落紅應滿徑。 ⊙●⊙○○●▲ 二八、晝夜樂‧憶別 柳永 洞房記得初相遇, ⊙○⊙●○○▲ 便只合、 ●⊙⊙ 長相聚。 ⊙○▲ 何期小會幽歡, ○○●●○○ 變作別離情緒。 ●●⊙○⊙▲ 況值闌珊春色暮, ⊙●○○○●▲ 對滿目、 ●⊙⊙ 亂花狂絮。 ●○○▲ 直恐好風光, ⊙●●○○ 盡隨伊歸去。 ●○○○▲ 一場寂寞憑誰訴, ⊙○⊙●○○▲ 算前言、 ●⊙⊙ 總輕負。 ⊙○▲ 早知恁地難拼, ⊙○●●○○ 悔不當初留住。 ⊙●○○⊙▲ 其奈風流端正外, ⊙●○○○●● 更別有、 ●⊙⊙ 系人心處。 ●○○▲ 一日不思量, ⊙●●○○ 也攢眉千度。 ●>○○▲ 二九、雨淋鈴‧秋別 柳永 寒蟬淒切, ○○○▲ 對長亭晚, ●○○● 驟雨初歇。 ●⊙○▲ 都門帳飲無緒, ○○●●○● 方留戀處, ○○●● 蘭舟催發。 ○○○▲ 執手相看, ●●○○ 淚眼竟無語凝噎。 ●●●○●○▲ 念去去、 ●●● 千裡煙波, ○●○○ 暮靄沉沉楚天闊。 ●●○○●○▲ 多情自古傷離別, ○○●●○○▲ 更那堪、 ●○○ 冷落清秋節。 ●●○○▲ 今宵酒醒何處, ○○●●○● 楊柳岸、 ○●● 曉風殘月。 ●○○▲ 此去經年, ●●○○ 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 便縱有、 ●●● 千種風流, ○●○○ 更與何人說。 ●●○○▲ 三十、卜算子‧別意 蘇軾 水是眼波橫, ⊙●●○○ 山是眉峰聚。 ⊙●○○▲ 欲問行人去那邊, ⊙●○○●●○ 眉眼盈盈處。 ⊙●○○▲ 才始送春歸, ⊙●●○○ 又送君歸去。 ⊙●○○▲ 若到江南趕上春, ⊙●○○●●○ 千萬和春住。 ⊙●○○▲
|
 |
|
“虚无子1000”先生您好:
首先谢谢您的留言。您说:“近来购得一本《真元窥密》按书上的元明八式练习,感觉不错。现有一个问题求教各位前辈:第四式练习的时间是一紧便松还是紧到一定程度后保持一段时间?多多指教。”
现在我就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来试着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您所说的元明八式的第四式应该是“金刚槊质”这一个式子。在李兆生老师的著作《真元宝笈》中对于这一式的动作要领是这样描述的:“两手指微向上翘,两手坐腕,慢慢向两侧后移。两手沿两侧慢慢下按,两臂用内力下抻,指尖向前,手指微屈,与臂成90度,提气挺胸,收腹提肛,全身挺拔。”
以上是这个式子的动作要领,随后李老师在内密初探中,对于这个式子的具体作用作出了解释:“前结印、托珠、现瑞三式,是转运丹田元气,以润身骸的过程,纯用柔法而行,易之柔极生刚,阴阳显化运化其中。随之两手顺身两侧下按做上下牵引,则是运化先天真气,以气催力,启动龙虎的真力发生阶段。通过此式的行功,真气在体内上冲下至,运遍周身,起动龙雷之火,使‘百脉沸腾’,壮元阳行通天彻地之法。在行功的运内力过程中,不能一鼓而起,要以一阳而动,三阳俱足的内力运化行持,不可过急。古人曾言内炼一口气,外炼金刚之躯。内炼一口气,气行如山云流水,云出岫而无心,以期自然而化,流水穿堤孕育柔刚。行之此法,可使全力现之,‘威猛生之,收藏在内’。内守三宝精气神,外润百骸增筋壮骨,百炼赤身,以期金刚之质。行功中坚守海底,封住三阴,裆下会阴收藏,利于修真筑基,防止走失飞丹之弊。”
由于这个式子是启动先天真力,柔极而生刚的式子,因此我认为在坐腕的时候就应该是开始稍微的逐渐用力的过程,待手指微屈与两臂成90度的时候,必然是紧而用力才能作到。我刚才试着体会了一下,我的感觉是随着坐腕,身后阳气会顺着两腿后部、沿着两臂后侧和督脉上行,有一股真力涌上昆仑,再顺着任脉前身沉下去,直到两足,而如此循环。是一个阳刚化力的阶段,上升之阳气有至极的力量,冲刷着体内,在过昆仑峰顶的时候,甚至会由于阳刚力大而发出洗髓伐骨的轻微响声。
因此,我认为这一式子应该是一个慢慢用力、注意体会阳刚化力的过程。不要心急,要“气行如山云流水,云出岫而无心,以期自然而化,流水穿堤孕育柔刚。”而在进入下一个式子太乙分身的时候可以慢慢的全身放松,继续完成下一个动作。
上述是根据我自身的体验而做的答复,不知道您是否能满意,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欢迎随时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
 |
|
另外,您发的帖子字号比较小,为了便于大家观看,我把字号放大到三号,内容没有变化,请您谅解。希望大家以后发贴的时候,可以把字稍微调的大一些,便于大家观看学习。
|
 |
|
好的,如果有新书出版的话,我们会立即发布消息通知大家的,再次感谢您的一贯大力支持!
|
 |
|
非常欢迎您“岁月留痕”先生:
如果您没有时间的话,我觉得可以先参加函授学习。您可以按照“国学大课堂”上的提示内容参加相关函授。函授除了有正规的教材之外,还有相应的指导光盘,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
这样在教材和光盘的指导下,您应该可以学会您想学习的内容,如果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出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随时到这里留言,我们负责解答您的问题。
另外,如果有时间的话,面授的效果肯定要好的多。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随时给我们留言,再次感谢您的留言。
|
 |
|
谢谢自然先生,发贴辛苦了。
|
 |
|
李兆生老师在日本访问期间的照片(从书中翻拍):
|
 |
|
以上是我从李兆生老师的著作中翻拍的一些照片,并且边上传边做了一些小诗权当解释,如有不妥,请各位海涵。
|
 |
Error on line 64, column 41 in default/user_posts_show.htm
topics.get(post.topicId) is undefined.
It cannot be assigned to topic
The problematic instruction:
----------
==> assignment: topic=topics.get(post.topicId) [on line 64, column 41 in default/user_posts_show.htm]
----------
Java backtrace for programmers:
----------
freemarker.core.InvalidReferenceException: Error on line 64, column 41 in default/user_posts_show.htm
topics.get(post.topicId) is undefined.
It cannot be assigned to topic
at freemarker.core.Assignment.accept(Assignment.java:111)
at freemarker.core.Environment.visit(Environment.java:196)
at freemarker.core.MixedContent.accept(MixedContent.java:92)
at freemarker.core.Environment.visit(Environment.java:196)
at freemarker.core.IteratorBlock$Context.runLoop(IteratorBlock.java:160)
at freemarker.core.Environment.visit(Environment.java:351)
at freemarker.core.IteratorBlock.accept(IteratorBlock.java:95)
at freemarker.core.Environment.visit(Environment.java:196)
at freemarker.core.MixedContent.accept(MixedContent.java:92)
at freemarker.core.Environment.visit(Environment.java:196)
at freemarker.core.Environment.process(Environment.java:176)
at freemarker.template.Template.process(Template.java:232)
at net.jforum.JForum.processCommand(JForum.java:233)
at net.jforum.JForum.service(JForum.java:200)
a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service(HttpServlet.java:731)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ApplicationFilterChain.internalDoFilter(ApplicationFilterChain.java:303)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ApplicationFilterChain.doFilter(ApplicationFilterChain.java:208)
at org.apache.tomcat.websocket.server.WsFilter.doFilter(WsFilter.java:52)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ApplicationFilterChain.internalDoFilter(ApplicationFilterChain.java:241)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ApplicationFilterChain.doFilter(ApplicationFilterChain.java:208)
at net.jforum.util.legacy.clickstream.ClickstreamFilter.doFilter(ClickstreamFilter.java:59)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ApplicationFilterChain.internalDoFilter(ApplicationFilterChain.java:241)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ApplicationFilterChain.doFilter(ApplicationFilterChain.java:208)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StandardWrapperValve.invoke(StandardWrapperValve.java:219)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StandardContextValve.invoke(StandardContextValve.java:110)
at org.apache.catalina.authenticator.AuthenticatorBase.invoke(AuthenticatorBase.java:494)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StandardHostValve.invoke(StandardHostValve.java:169)
at org.apache.catalina.valves.ErrorReportValve.invoke(ErrorReportValve.java:104)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StandardEngineValve.invoke(StandardEngineValve.java:116)
at org.apache.catalina.connector.CoyoteAdapter.service(CoyoteAdapter.java:445)
at org.apache.coyote.http11.AbstractHttp11Processor.process(AbstractHttp11Processor.java:1137)
at org.apache.coyote.AbstractProtocol$AbstractConnectionHandler.process(AbstractProtocol.java:637)
at org.apache.tomcat.util.net.JIoEndpoint$SocketProcessor.run(JIoEndpoint.java:317)
at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runWorker(ThreadPoolExecutor.java:1145)
at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Worker.run(ThreadPoolExecutor.java:615)
at org.apache.tomcat.util.threads.TaskThread$WrappingRunnable.run(TaskThread.java:61)
at java.lang.Thread.run(Thread.java:745)
文章发表人是 文熙
|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
|
系统信息 |
|
An error has occurred. For detailed error information, please see the HTML source code, and contact the forum Administrator. Error on line 64, column 41 in default/user_posts_show.htm
topics.get(post.topicId) is undefined.
It cannot be assigned to topic |
|
论坛首页 |
|
|
|
|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