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文章发表人是: 文远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文远 » 文章发表人是 文远
发表人 内容
1-8点小结
1、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2、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3、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4、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5、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6、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风光,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7、酡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8、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世间事因果循环,做人做事要瞻前顾后,这个前后的世间轴就是前生后世,即万古,所以原则就是道德。

为人不易,人一生时间有限,着眼于投机取巧看似做事顺利,但影响心性,负面作用大,花时间去学厚黑学,不如暂时朴鲁一点,把时间花在追求事物的本源上,从根本性去解决问题。

有道德的君子,心胸坦荡,脚踏实地,无需不懂装懂。

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势利,奸诈取巧,对这方面知道越多,可能就会有意无意地想使用这些方法,但这就与君子道德相违背了,因果循环,反而将来收获更少。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居八九,这些不如意都是考验,打击越大,说明此前积累的收获多,坚持道德,就量变到质变,若就此消沉,则考验不过关,一切从头再来,也说明福德不够。唐僧也要十世的修行才能去取经,取经途中的磨难考验,甚至是神仙故意给的,当然,很多帮助也是神仙提供的。

人常说看开一点,不要动不动就悲观失望,暴跳如雷,这些都是不利身心健康的,正确看待人生的不如意,才能保持开朗乐观,不会出现心病。

做人目的就是追求道德,即事物的本原,一切的刺激享受都是与之相违背的,不要觉得生活平淡就羡慕他人的吃喝玩乐,出尽风头。得道君子表面看起来,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别看今天的太阳明天依旧升起就认为修行可以拖到明天,其实万古的时间轴一秒不停地向前,无论有空没空,都得珍惜时间修行,如果已经蹉跎了岁月,也不用灰心,日月还在,只是起步晚了而已。

8、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这点解释为了什么去珍惜时间,无论你闲还是忙,气机的运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正所谓时不再来,你有空的时候,日月这么奔驰,你忙碌的时候,日月也这么奔驰着,如果今天因为工作忙碌不修,明天补修可以吗?明天有明天的气运,今天的气运就空缺了。
7、酡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不要把时间耗费在追求吃喝玩乐上,也不要耗费在穿衣打扮,发表奇怪言论以吸引人眼球上。酡肥辛甘,神奇卓异不值得追求,也不值得因这些而喜怒哀乐。这些都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东西
小杨 wrote:5和6说的其实是同一回事。“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又要“心中常有拂心之事”。前段时间有师兄对我讲男人的成熟要经历人生三个阶段:一是结婚,二是生孩子,三是孝养父母。人因责任而成长。
中国文化受禅宗影响极深,大概看过两本书的人都知道“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结果的验证,不是慢慢路途上的跋涉。
“金刚以火炼,烈火产真行”,真正的修为要经历生活中的水火磨练。人谁能不吃苦,但能吃苦的时候不抱怨;人谁能不奔波,但愿在奔波的时候多考虑父母、孩子、亲人、朋友,以至更多和自己有缘的人。
佛家大乘菩萨道六度:“持戒、施舍、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如能如此,君子自有君子之乐。
最羡慕王阳明临终遗言:“我心光明,亦复何言”!是君子真正之乐。


喜神与拂心是可以统一的。在第9点:“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又于此中得大惭忸”把拂心事作为砥石进德修行,就可得到大机趣,成为喜神
修竹 wrote:大智若愚


不用各种诡计去争夺获得,看起来很愚蠢,其实这种获得仅是一时的,智者是观物外之外,思身后之身,这种获得却是长远的,俗语说看谁谁笑到最后,智愚就区分出来了。
瑞靄芝華 wrote:
文远 wrote:4、 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其实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小孩子的天真和大人的天真有何区别。也许区别就在:知而不用者为尤高。所以大人的天真比起小孩子而言难多了,因为天真是小孩子的本性,而大人被后天的物欲所扰。


可能这本书想说的是,成长过程中会知道各种心机手段,避无可避,不过没有关系,不去用它就是很大的进步了。难就难在既然用心机手段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能控制自己不去使用呢?控制得了就是“尤高”
6、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风光,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每天最需要反省的就是自己的脾气,嗔怒对身体的伤害犹如洪水对大自然的破坏一样,如果用骂来对待孩子,会令其终日惶恐不安,气都不能生发,更别说欣欣向荣地成长,怒害人又害己,喜则相反。那么,喜怒是否有统一的标准?为何要喜,为何要怒?如何才能做到日日心中有喜神?
5、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这点说明了反省的作用。相信没有人能事事快心,言言悦耳。这是个有阴有阳的世界,逆耳言拂心事必然存在,它们到底有什么用呢?“进德修行的砥石”!是用来反省,知耻,然后勇猛精进的。今天也有拂心事,我第一反应就是生气,当回来写这点时,心生惭愧,最应该受到教育的人是自己,指责别人容易,看清自己难,怒气不知何时消失了。
4、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万事万物相互间都会有感应,孟母三迁就是例子,所以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担心被势利与机巧污染而神昏智迷,能做到的就是不近不知;能近不染知不用的人,那就是第3点中提到的君子了,具备很高的智慧,清醒的头脑,不但不被染,而且还能主动感染别人,以德报怨不是易事,地藏菩萨就是在地狱中教化别人。
3、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敢让心事公于天下,除非能做到《太上感应篇》所说的“不履邪径,不欺暗室”,一言一行,哪怕心里的想法都栖守道德是很难的,这一点,功过格上我从来就没有打过勾,距离君子十万八千里。才华不显露,即是“不炫己长”,炫了会怎样?孙悟空学了72般变化后,在众人面前卖弄,结果因此被师祖赶下山,祖师说“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2、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出自《红楼梦第五回,这是贾宝玉在宁府看见的一副对联,同时还有一幅画《燃藜图》。

史载刘向在汉成帝时受命在皇家图书馆天禄阁校刊《五经》和各种秘籍。某日夜暗独坐,忽有一个黄衣老人,手持青藜手仗,叩门进来,吹燃藜杖,以藜光照明,传授刘向《五行洪范》之文。刘向问老人姓名,老人说:"吾乃太乙之精,天帝悯卯金之子,特派我来传道给你。"并把怀中竹牒和典天文地图之书赠给了刘向。正是因为有此神授,刘向才能成为一代经学大师。

结合《燃藜图》,“世事”指的是生生世世的事情,即《菜根谭》第1点中的“身外之身”,“人情”是“物外之物”,而第2点中的“涉世”与“历事”指的是这辈子的社会俗事,历事深未必就能洞明与练达(刘向是获得神授)相反,很大可能让自己心性修为大退步,与其花时间去研究厚黑学,不如就让自己朴鲁疏狂,保留纯真。

《西游记》里,魏征一边与唐太宗下棋,一边砍下径河龙王的头,既不得罪唐太宗,也不违背天庭,这就是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例子。
1、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物外之物网上解释是指物质以外的东西,莫非是元神,甚至法身。
身后之身网上解释是指死后的名誉,我想,应该是指下一辈子吧。
从一开始,作者就认同万般带不走,惟有业随身的观点。所以不应仅是规划这一生,而应该规划五道轮回的生生世世,栖守道德和依阿权势对下一辈子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当两者冲突时,当然应该选择前者,因为后者果报很严重,凄凉万古。
母亲又怎会给子女磨难!相反,是子女终其一生都在给母亲磨难,子女就像吸血鬼一样消耗着母亲的气血,加速母亲的衰老,使母亲的身体变得更糟糕,脾气变坏。说母亲把她的生命给了子女一点都不为过。想到这,我心里充满了愧疚。我能为母亲做些什么呢?一切的物质都不能报答这种付出。佛能在忉利天为母亲讲经说法,地藏王菩萨能使母亲离开地狱,母亲消耗着她的生命让我长大,而我却恣意挥霍,连自己都没做好,又如何报答母亲?
整个社会包括大自然都离不开道,人在社会生活中以《太上感应篇》作为行事的标准就是道,若社会某个流行的观念与《太上感应篇》不符合,不符合程度越大,就越俗。若不以该流行观念作为追求来获取成就感就是远俗,一切大小事情以《太上感应篇》来要求自己,越符合越感快乐,这就是近道。
生活的确是一把磨刀石,如果按照《太上感应篇》的方法来磨砺自己,那么生活中任何事情,任何时刻都在修心,生活这把磨刀石磨的就是自己的心。对于性乃迁的成年人来说磨心就是一个不断地发觉自己很混球,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而且还要从行为上改变,改变习惯就像戒毒一样困难,反反复复进步缓慢,稍有坚持不住就会被打回原形。如果快乐的标准是修真获得进步,那快乐还真是不容易啊。
《地藏菩萨本愿经》有句话“若有女人,厌女人身。。。”一个“厌”字证明做女人艰难,恋爱结婚怀孕生子育儿,各种婆妈各种罗嗦,惹不起也躲不起,避无可避。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一切皆有因果,都怪自己。万字长联说“有谁晓前后因,是君识往来路,有谁说千古事,是君论三生缘。”生命其实很长,做人的确要瞻前顾后,才可以谨慎地对待当下。
像幅画一样漂亮,配上照片就更棒了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如果招来女人的怨恨心,根据《太上感应篇》,肯定是自己有错在先,这时首先要做的是反省自己,明白自己错处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以德报怨。
如果不认为自己肯定也有错,就站在道德制高点, 恐怕会招来更大的怨恨。
真正的大丈夫,身边的小人与女人都会被他感染而去掉坏毛病,“为何儒家说,为小人和女人难养也”,个人认为做一个真正顶天立地,刚正不阿的男子汉更难,惟有感叹女人和小人为何那么容易怨恨呢
"人心一念起,气血翻腾,此为无中生有"
很疑惑,心念属于无吗?
每当我起了怨念的时候,我就想起“念怨不休”这句话,知道自己这样的心理不对,提醒自己这样会长成一张可怕的怨妇脸的,但停了一会,又再生起怨艾心,然后就念万隆法语,心情就可以慢慢平静下来,然后再根据宜悯人之凶,分析对方这样做会有怎样的后果,而自己为什么又会遇上这样的事情,自己为什么做不到不起怨念,下次再遇上应该如何不起怨艾心地应对。就这样思前想后耗费不少时间,等心情平复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估计又燃烧掉不少元气,然后又很后悔,又要再念万隆法语。
就这样次数多了,感觉心情回复需要的时间是变短了。我觉得太上感应篇对我最明显的帮助就是能警觉自己不好的状态,从而寻找办法跳出来。
字里行间都是真实的温情,如果说文如其人的话,我想,那得要对丹经武学以及对学员老师们充满了深情才能设身处地感受他们,描写他们。
无忧乐境 wrote:我这样不学道不想修真的似乎越来越学不得丹经武学,不祭拜祖师不念太上感应篇不学书法剑法不看皮影戏等等,传说中的循经似乎根本就是镜花水月,每次练习时我都在想我这花钱学的究竟是什么?是初级架子?入门费?新手经验?

看到这里我很大感触,起初我只想强身键体,既然“神仙还是神仙做,哪有凡人成得了仙”,那我肯定是修不成真的,何必学那么多。循经就更没奢望过,只要没什么大病就得了,要循经来干什么。

事实情况是:尽管练得身体有改善了,却没有坚持练下去。因为我的心思在生活上,有空闲当然得吃喝玩乐,人活着不就是为了寻找快乐吗。很快,身体又糟糕起来,当我重新开始练功的时候,我就想,每天都坚持锻炼,这样我就有棒棒的身体去吃喝玩乐了。当然,我仍然没能坚持,因为练的日子越多,越觉得练功减少了生活中的玩乐时间,成为了一种像上班一样的负担。练的时候更是想这想那,想得心烦,觉得还不如看个综艺电视节目,大笑一翻来得痛快。

心情烦闷的时候更不想练功,练功有什么用?能让我心不烦吗?都说女人是情绪化的动物,的确,我经常处在忿忿不平的状态,网上那些心灵鸡汤式的文章,说起来容易,可是谁能做得到看得开,放得下。要如何才能做得到呢?这是我一直都想知道的。
逐渐我明白了,只要我的心远道近俗,我就很难坚持练下去,而生活有那么多恼人的事情,根本不可能避免得了,当然会成为情绪的奴隶,一旦情绪化,生气暴躁凡事耿耿于怀,身体就糟了。

现在我有点明白学弟子规太上感应篇有什么用了,最起码能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引出一连串好的因果,避免积累坏的因果关系,减少生活中的钉子和垒壁,心情就没那么烦闷了。
刚开始听皮影戏,觉得超难听,和本地的戏剧完全没法比,大声一点都觉得噪耳。我不知道听皮影戏是不是真的能帮助畅通经脉,在我坚持练金风抖肘的日子里,听皮影戏的确感觉更有力气,好象打了一通沙包一样舒爽畅快,听多了反而喜欢了,喜欢它的节奏,喜欢它的有力,以前喜欢的伤感的流行曲反而不喜欢听了,也不会沉浸在哀怨的神思里。

剑法我没练过,不过看爱人舞妃环杖,拿竹剑比划,觉得英姿爽飒,帅呆了。羡慕之余,我说,如果我也像他那样把时间都花到丹经武学里,孩子将来会不懂得生活的。他的回答是,如果我也像他那样,孩子就会认为生活就应该习文练武,吃喝玩乐才是不正常。这句话给我很大震动,如果让我的人生重新来过,我会选择从小就学习丹经武学,近道远俗,这样坚持应该不会成为难题,身体练得棒棒的,有足够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烦恼,这是多幸福的人生啊!当然,这个时候,祭拜祖师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祭拜才需要问为什么
兰花短叶直,长叶斜很形象,我有个疑问,花茎比较短的话,它是不是要直一点呢?
实在太可爱了,我没有专业评价,也忍不住说一下直觉感受,神字曲线多,但线条粗细均匀, 说明拿笔稳,书写流畅娴熟,哪里来到哪里去胸有成竹,所以笔画间流露出坚定勇敢向前冲的气势,写得很好
突然又很迷茫,智慧是先天的,是人的天性,本来就有的,为什么说能够从老师那里学来智慧呢
?另外,智慧有没有上限呢?或者说,如果回到了人的本性,智慧还会增加吗?
知识易得,智慧难求
我好象有点明白知识与智慧的区别了,知识是后天的,比如认为父母对我好,所以我要对他们好,这种想法是后天通过得失比较后的结论,这就是知识。智慧是先天的,是天性,无须任何条件甚至不去想为什么就对父母好。那么知道了丹经武学或者儒释道等的知识都是后天的,是知而已,只有通过实际修炼,真正获得了智慧才是学成了。
小孩专心制作的样子很迷人,想起自己的童年,也是很喜欢各种小制作,喜欢养花,每样事情都是全副身心投入,如今杂念从生,越来越难做到专心了
[转载]
  书法教育不能沦为写字训练
  (惠州)市书协主席蓝广浩认为,书法教育要强化书法意识和审美意识,重视对其他艺术的学习借鉴
  2013年6月24日惠州日报数字报 B12版 美术 · 书坛名家谈

  书法艺术是最具中国元素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几千年来一直凝聚着中国人集体的文化记忆。而在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时代面前,随着计算机、手机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进入日常生活,这项 “集体的文化记忆”却面临着“集体失忆”的危险。如今,愈来愈多的现代人对手写汉字逐渐变得陌生,提笔忘字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更遑论书法练习和书法欣赏了。因此美国学者杰茜卡·贝内特曾把电脑称为 “手写体的诅咒”。而要破除这个诅咒,传承这门古老的东方艺术,强化青少年书法艺术教育迫在眉睫。近日,(惠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蓝广浩就青少年书法教育有关问题接受了《惠州日报》记者采访。
每种艺术门类的勃兴都离不开衬托其发展的整体文化环境
  记者:我们常说“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以言其历史悠久,但也从一个侧面凸显其在信息化时代面临的生存挑战。传承这门艺术,广大青少年责无旁贷。他们接过这一棒,最大的障碍来自哪里?
蓝广浩:表面上看,是师资队伍缺乏等原因,实质上是衬托书法艺术发展的整体性社会氛围日渐淡薄。任何一种艺术的勃兴,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有副对联叫做“春云夏雨秋夜月,唐诗晋字汉文章”,“唐诗晋字汉文章”是说唐代、晋代和汉代均造就了各自的文学艺术高峰。事实上,这几个时代都有其整体的文化追求,唐代人喜欢写诗就不用说了,比如晋代,书法的民间书写非常普遍,因此才出现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大家,他们是“站在众人的肩膀上”而成就斐然的。今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主义的抬头,人们利益追求日益增多,实用性不高的书法艺术难免会受到冷落,整个社会的书法审美意识难免会下降。此外,迅捷的电脑书写在“工具至上”的现代社会中效率很高,又节约成本,客观上导致传统手写汉字日渐式微,对书法传承副作用甚大。试想,连汉字都写不好,何来书法传承?南宋诗人陆游曾经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拿此形容如今书法艺术的生存和发展较为恰当。
  目前的书法教育存在一些误区,如重技法、轻学养,重笔墨、轻意识
记者:书法发展的社会氛围只能慢慢营造,而青少年书法教育可以作为振兴书法艺术的重要举措。请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蓝广浩:目前的青少年书法教育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从教育部到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有关高等院校,对书法教育越来越重视,如教育部今年制定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可以推动“书法进校园”。从惠州的具体情况来看,一直很重视青少年书法教育,也取得了一些成绩。1998年,在中国书协支持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惠州分校诞生,学员先后有3人加入中国书协、10多人加入省书协,他们绝大部分是青年人,其中黄冠霖、徐云龙目前都在学校从事专职书法教育,探索了一套很好的教学方法。2011年,惠州市举办了首届中小学廉洁书法大赛,仲恺高新区举办了首届中小学(幼儿园)美术书法摄影大赛,其他各县区也有类似活动。此外,我市青少年书法教育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在近几届由省政协、省教育厅、团省委、省书协组织的广东省青少年书法大赛中,我市每届均有多人获奖,在世界青少年书法大赛中,也有人上榜。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总结、改进和推广的。忧的是,师资队伍缺乏,不少学校也很重视书法教学,但缺乏专职老师,常常让美术老师和语文老师讲课。因为没有接受过专门教育,教学效果难免会打些折扣。而且,目前的书法教育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是重技法、轻学养,重笔墨、轻意识,重外在、轻内涵,某种程度上沦为“写字教育”。长此以往,书法教育和传承面临的问题就会更多。
可结合绘画、陶瓷、建筑等艺术提升青少年书法意识
  记者:要让“写字教育”真正回归书法教育,您认为需要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蓝广浩:需要努力的方面很多,如淡化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充实师资力量等。我下面主要谈一谈书法意识的强化。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吸收了传统诗词文赋、绘画甚至音乐、建筑等其他艺术的优秀养分。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因此书法教育眼界要高远、视野要开阔,说到底就是要培养青少年的书法意识和审美意识。书法意识是书法练习者对于书法发展、流派、风格、审美情趣等的总体把握。“写字教育”之所以盛行,很大程度上源于书法意识的缺乏。青少年书法教育当然离不开基本功教学,但不能“一条腿走路”,要双管齐下,引导他们提升书法意识。如要让他们懂得什么是书法艺术中的刚柔、动静、虚实、方圆、阴阳等,什么是晋人尚韵、唐人尚楷、宋人尚意,等等。这方面除了“纸上得来”外,方法很多,如可带领他们去名胜古迹,观摩匾额、碑刻、对联等,还可结合绘画、陶瓷、建筑等其他门类的艺术,提升他们的书法意识。
  本报记者祁大忠
虽然不是很能看得懂,但还是觉得文章很美。成人化妆穿衣打扮,拍照时以种种动作姿势展示外形美,小孩毫无攀比心,站上一块砖头犹如立在珠穆朗玛峰顶般神气,这是一种纯真的美。以身体气脉比喻为兰花,美收敛入内,这种美不被外在左右。
我羡慕达到这等境界的心,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无荣辱得失,无委屈不平,无沾沾自喜,如野外的一棵植物,充分接受雨露阳光茁壮成长,一任天然,不为成就人类观赏等需要而添加化肥加速催熟或扭枝作态,这是何等逍遥,简直让现代社会心累的人羡慕妒忌恨呐
还有小炼型,玉环桩,初学的难点都在哪里?元明功有没有难点?学习龙形大草的难点呢?
能不能又略述一下初学24式循经太极拳的难点呢?
我理解的是出生前是先天,不是说有胎息吗,出生后哇的一声哭,就断了上鹊桥。
直觉告诉我循经是先天的现象,不过我也很疑惑,出生前是胎儿,就已经有循经了,那胎儿也太厉害了吧
源头污物不清除,上游的污水不断,下游再努力打扫,污水只会依旧。有人教你在下游打扫,有人教你清除源头,选择相信前者,后者自然闭口不语。
经常走神忘记数到哪里了,曾经想干脆不数了,直接练够50分钟,结果发现不数数腹部像散了架一样,腰都挺不直。有时候计较生活中的得失,抖的时候老忍不住去想这想那,有时候甜蜜美好的事情又老在心里回味,就这样数数和杂念斗争着,如果数数胜利了,杂念就少了。不知道是不是起点太低了,如果观照自身的动作,很快就会走神,然后数错数,然后又陷入乱想之中,只好集中注意力去数数,不知道这样好不好,就我自己而言,很喜欢这种没有杂念而消除了烦躁的状态
论坛首页排版方面:只有一列,要往下拉才能出现所有的版块,中间都是空白,如果排成两列就好了

A 18:39:27 今天突然之间,想到一个问题的案,问题是:我们为什么炼得辛苦,但自己又感觉不到进步,我觉得是这样,因为传法不一样,老师给播了苗了,需要辛苦和汗水来浇灌。可能我说得也不准确。
A 18:39:27 
一需要辛苦,二还要考验学者的心。
B 12:23:41
 
黄庭经说“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练功进展的实质就是看自己的真元之气有没有增加。
C 12:26:43
 
积精累气,说得好,有时感觉练得好,气较足,过几天,又觉得不行了,消耗多还是积累多,决定了功夫的长进与否
B12:26:54
 
真元之气在人身演化出精气神。精是一种精微的物质,精气的增加可以看自己的形体上的变化,内脏、骨骼、血肉、皮肤等等的变化。
B 12:28:30
 
气是一种能力,气的增加可以看看自己的生命活力有没有增加,比如消化能力是不是变好了,走路轻快有劲了,经络疏通了,说话有声了。

C12:29:55
 
神呢
B 12:29:58
 
神是一种更加精微的物质,神在人身更多的是以心性演化出来,比如自己的大脑是不是非常的清明,记忆力有没有增加,心性是不是非常的平和。
C 12:31:12
 
我以前练功老是所示数量的增加,消耗多于积累,所以进步不大
D 12:31:35
 
有个问题请教下
B12:31:52
 
练功、生活是加减法,练功增加元气,生活中工作、吃饭、睡觉,免不了元气的消耗,这样一天的练功下来,看看自己究竟积累了多少的元气,也就知道自己的功夫到底有没有进展。
B 12:31:57
 
请讲
E12:32:15
 
炼是认真炼了,还要注意炼得是否如法,是否按照要求去练了
E 12:32:15
 
其他对照B上面说的,保持一定的量,留有余兴,还是有收获的
F12:32:49
 
我看书上是这样描述神的,心的本质是性,性未落人身为元气,落人身为元神,性动的时候是神,静的时候是意。
F 12:33:21
 
那是不是说修心和养性是同一回事,养性和养神也是同一回事呢
B12:33:37
 
不是一回事
F 12:33:57
 
养神和增加元气是同一回事吗
D 12:34:45
 
脐门号曰生门,有七窍通于外肾,乃精神泄露之窍。名曰偃月炉。左明堂,右洞房,亦空一穴,方圆一寸三分,此处有二窍通于内肾。这里内肾和外肾有什么区别啊
B 12:35:27
 
对于心性、神意不同的说法,历史上因为功法的不同而做不同的判断,当然究其本质是以样的。武当的功夫是九脉合真的产物,是直接论述本原的。
B 12:36:10
 
增加元气是偏重于炼,养神是偏重于养。
B 12:37:34
 
必须增加元气神才能养得起来,同样,必须神得到一定的稳定才可以很好的增加元气,炼养双修,这是学术上的正宗统一的功夫
B 12:39:33
 
养性是从本质上来讲,这个就和功夫的修证有关了,实质在练功的时候考虑神和意就够了,功夫到了一定的地步,自然知道性的问题。
B 12:41:38
 
内肾、外肾,这个是修真图里面的内容,我没有听李老师具体讲过。我自己理解的外肾也许是指生殖器官,内肾是指肾脏吧,不知道对不对,请大家说明
C 12:41:58
 
练功的时候如何考虑神和意呢
D12:42:15
 
我以为两个肾一个叫内一个叫外呢,呵呵
D12:42:19
 
我也不知道
B12:42:22
 
一言以蔽之,心静而已
G12:42:25
 
神注于内,一呼一吸为之练;神注于内,自由呼吸为之养。
B 12:42:45
 
好,这个太精辟了
B 12:43:35
 
调息一法,贯通三教,泄此玄机,感恩再造!
H12:45:22
 
嗯!有理,有理。
 C12:46:59
 
以前练功更多的是注重动作形体,最近好像开始注意呼吸,
D12:47:23
 
这个呼吸应该不是指的喘气
D 12:48:28
 
息律是吗
B12:49:24
 
息律是内在,呼吸也是息律的一种反映
C 12:50:06
 
什么是息律呢
B 12:50:35
 
呵呵,内息振动的频律,勉强这么说吧
B 12:51:00
 
一呼一吸,脉行三寸,这个就是息律
E12:52:08
 
作个类比,心律,还有脉搏有规律的跳动,应该也是一种律动的表现吧
C 12:52:09
 
似乎还没有找到脉行的感觉
B 12:53:01
 
循经,气脉运转这个是人生命活力的本质,不用找感觉,每个人都如此
I12:53:23
 
好久没有练到感觉自己自动往前走的境界了
B12:53:46
 
那就是书看少了
I 12:53:58
 
这倒也是
I12:55:06
 
心境退了,看来我得放本书到枕边,睡前看看
B 12:56:19
 
我就是这样看书的
I12:56:58
 
谢谢分享
J 12:57:17
 
这不是看书,只是翻书,有用心。
I 12:57:40
 
想起就看看,方便
H 12:58:53
晚上没空看,白天在单位看。看书好啊!越看越想看,越看越好看。
E 13:01:25
看书看得进入状态了
E 13:04:48
有时长时间没有看书了。但是有时看个一天半天的连续看就感觉很有收获。

转帖:
玉峰
这类问题在平水韵中是普遍存在的,刚好近期在整理这方面的资料,就顺便解答一下。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中古音与普通话的差异造成的。而今天要模拟古音,需要使用国际音标标注。简言之,一东以【ug】收尾,二东以
【og】收尾。两者差异仅为舌位的高低,可见古音之复杂,分韵之细。普通话发音相同均为【ug】,故无法区分
李天一从小就被寄予很高的希望。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李双江曾说到,梦鸽给孩子的未来定的标准,一度是“一定要得诺贝尔奖,一定要当大人物”。为了使儿子成才,李氏夫妇也尽可能给儿子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4岁开始摸钢琴,8岁提笔学书法,孩子打得一手好冰球,10岁便加入中国少年冰球队等等。李天一4岁入选中国幼儿申奥形象大使,多次在钢琴、书法、冰球比赛中摘金夺银,2009年成为海淀书法协会最年轻会员。

问一句:得了诺贝尔奖,成为大人物之后呢?如果用名利作为做人的终极目标,过程肯定就是无所不为,终点肯定就是迷茫。最起码,老师和父母都应该告诉孩子,有这样良好的教育环境,有这样的天赋,学有所成应该回报社会,为人类社会服务。也就是传统文化所说的积功累德,做个好人。

追逐名利对自己有什么不好?
你消费了物质,同时也被物质所消费,名利追逐不到烦恼不已,追到手了,耗费人大量心神,使人身体越来越糟糕,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触犯法律,侥幸逃脱,产生更多欲望直到身体垮掉。
《乐育堂》里提到“人成年后,识与知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引发的私欲越来越多,而且非常强烈,又加上对物质财富占有多与少的竞争心理,由此又生发出更多的非真实情感,不停的起伏动荡,自己牵制别人,别人又牵制自己,因此,人心本来的虚空就被对于色相追求的欲所阻塞,因而与太空之空就无法相同了。”“心不能虚,心神不能安静,像劣马狂驰,像躁猿乱动,精与气就会消耗殆尽。

为人类社会服务于己何益?
人之初,性本善,性是心的主宰,后天气质之性不能消除,先天本质之性就不能显露,做善事是炼心的一种手段,而“私欲尽去一灵独存”是阳生之道。


《乐育堂》里还提到“酒色财气与一切富贵荣华的参与心,追慕心,一丝一毫也沾染不得,就是你为社会,为人类立了莫大的功劳,也不要把它当作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不为名而成了名,成了名就赶快隐退,不争功而立了功,立了功就不能居功。这样心性的灵光就闪耀出它永恒的光辉,而不会与演演化化的有形物质世界一切现象混同。”
也就是说“功德不能代替功夫的实修,追求道时要立功立德,修功夫中却要排除任何功德之心”。立功德可以靠自己一人之力做到,修功夫却要通过丹经武学。

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就学习传统文化,习炼丹经武学,结果又会是如何呢?
小的时候很喜欢描字帖,现在描却觉得很痛苦,副教授的话我很爱听,只是不知道对不对。《翰墨缘》说要“多读多临”,读帖和临帖心里爽快多了
明天要让孩子看看小鸟低飞那张好片
从未见过下雪的人看了更觉得美,素裹银装这个词语形容得还是很妙的,那天在网上说北京现在的雪不是像羽毛了,而是更像盐,看照片觉得像蒲公英
提起身体不协调,人老了之后,手发抖,简单的事情的做得力不从心,我理解为气脉不通的原因,所以每个人走路姿势不同,练的玉环桩也不同,所以练功时要身体中正,以天地为正?
可婴儿,刚出生那几个月眼睛是斜视的,后来才能对焦。手也是不协调的,拿东西总是拿不准,爬行走路更加是后来才练出来的,婴儿的气脉不是通的吗?奇怪怎么会不协调呢?
呵呵,虽然愧对奋发向上,听到称赞还是忍不住要乐一下,多谢鼓励!
父母亲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影响大,以前不以为然。后来看到宝宝对新鲜的人和事先是陌生,然后熟悉,然后就喜欢,模仿。我想,在他探索模仿的阶段,我就应该让他看到好的一面,以此为美。很怕自己的坏习气影响到他将来在生活和工作上吃尽苦头,也很希望整个社会环境善良一点,毕竟社会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可能我现在教的学生将来会成为孩子的老师,也可能我在路上碰到的某个小孩将来会是我宝宝的同学或者同事,他们对宝宝三观的形成也有着影响,所以,对别人好其实就是对自己好,这些都是积累起来的,这样去想因果,可能对每件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都会认真起来。
6寸pdf。乐育堂语录,为丹道中派宗师黄裳,字元吉先生所讲述,后列四篇由其弟子集合记录而成。先生生卒年月不详,约生于元代,见张三丰集中,叙述师承,先生姓名亦在列。是书成于清道咸年间,计时几历千载,而犹聚徒讲道,实为留形住世之真人。先生江西丰城人,一生传闻异事甚多,于西蜀设乐育堂,传授中派丹道心法,及至肉身飞升,皆为仙道中人所称颂。


好难理解啊
下载了《乐育堂语录》,开篇就很震撼“凡人欲学一事,必先见明道理,立定脚根,一眼看定,一手拿定,不做到极处不休。如此力量,方能了得一件事,纵不能造其巅,亦不至半途而废,为不足轻重之人。凡事有然,又何况性命之学哉!”
难道意思是说读书读到极处就会生发阳气,安分安到极处就能养神?
我不是前辈啊
难以自控的确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总觉得说容易做就难,明知道发脾气不好,还是很容易发脾气,文熙老师也说了,一方面是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也是身体的原因。小孩多动症在中医上也认为是身体的问题,《问中医几度秋凉》里讲到有一个女子犯花痴,作者的母亲不认为是道德问题,而是身体出了状况,我想那个女子肯定也知道自己不对,但她控制不住。女子到了更年期脾气很坏,我想,这也是因为衰老引起的情绪难以自控,许多中年男人有外遇,可能他也知道这样对家庭对孩子不好,但他控制不住自己,可能从中医的角度看,也是属于健康出了问题。所以,我想种种的性格脾气也是属于五脏六府健康状况的一种外在表现,练功是必须的。
“身体不正,以天地为正”怎么理解呢?
我明白了,发心不对,就会把她练成形式了,这不是买椟还珠吗
没参加过专修,先尝试着回答,人生目的是道,就是弄走油污,练功目的是开启智慧,身体健康,令自己不会难以自控。
“如果世界会说话,世界会说我们故意和他过不去 ”,真是搞笑,太形象了,比如破坏环境。
为什么会把她炼成了形式呢?要如何才能不这样呢??
我明白为什么说如意宝被掩藏灯泡被油污遮住了。
一般都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快乐,追求幸福,其实什么是幸福,有什么快乐是永恒的呢?金钱名利都不是,只有向道靠近,得道才会多助。远离了道,快乐幸福就是镜花水月。
检验一天有没有白过的标准就是油污多了还是少了,就是文熙之前所说的破烂多了还是少了,是否值得开心或难过的标准也应该是这样。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给机会我去接近道。
比如我讨厌上班,工作中的种种不顺自然会告诉我要安分下来,安分了,就可以养神了。
我的缺点太多,多得连自己都不知道有哪些,生活自然会通过种种的不顺利告诉我缺点在哪里,我该怎么改,《弟子规》和《菜根谭》告诉我该怎么做。世界实在太奇妙了,妙在自己明知道应该如何,却可能会办不到,所以要练功,文与武不可偏,要齐头并进,真的很高兴,2013年,祝所有人包括自己可以大大地进步
世界实在太奇妙,有男人和女人之分,有左手和右手之分,其实是有阴和阳的分别。
但成年人都知道,不能像孩子那样认为人不是好人就是坏人,事物不是非黑即白,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周期都是从典型的金属元素逐渐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处于分界线的元素具有两性。光子就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看似对立的两种特性竟然是可以统一起来的。
生活中有许多不喜欢的人和事,原来,我不应该抱厌恶的态度,而应该抱着学习的态度,正是他们,让自己都不知道的缺点突显了出来,不然,连需要改正都不知道,生命的存在意义在于远俗近道,不是名和利,从这点来衡量是否如意的话,生活中一切让人耿耿于怀的事情都不能算做不如意了。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概述简介,以精练的语言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教育,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
《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的表白。《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女子如棉,男子如玉,种种难以达到的品格,对比自己的实际状况,给自己评分很低,心里难受之余,觉得压力大,千头万绪,不知从何改起,时间飞一般消逝,就像考试时间快结束了,题却还没答完,甚至不会答。
这5大棉花特性,无论男女都应该有,只是表现的形式和场合会不同,包括忠良,男女都应该忠良。不应该把棉花和忠良分开来,分别套到男子女子身上,这是我所看到的冲突。
我反省自己,可能是因为自己内心本来就把男女放到了对立面,所以别人看起来没有冲突,我却感到了强烈的对立,还是自己不够宽容的缘故
想起红楼梦里的女子,没有一个好结局,难道她们都不够柔顺?!
小毛问男子之道,这是要求自己怎么做,与一味地指责女子不够柔顺却不反思自己的男子对比,让我很感动。
带着强烈的反对情绪看完,有太多的不认同,太多忍不住要反驳的。
先说说话,皮影戏里一个女演员就把男女老少的戏都唱完了,梅兰芳一直都唱女子的角色,各地戏剧里,穆桂英等女豪杰角色唱得何等有气势,这又怎么解释“女子不能象男子那样大声说话,一定要那样说,必然是阳刚外越,伤身体”?
女子不应该一味地柔,而是外柔内刚,不与别人硬对硬,但自己的原则立场是坚定的,能屈能伸,形容的应该是女子之道,这才是阴中有阳。
男子则是外刚内柔,对外威武不能屈,对着家中的内子则应柔顺如棉,这才是阳中有阴。

所以,女子也需要忠良,男子也需要柔顺。

前天看了《菜根谭》,里面有评析提到“一个人的内心如充满了妄想和邪念,心理就会发生障碍而不接受他人的善言。一个人一旦处于骄狂的心态之下,对事物的追求如有一堵墙挡住了他的视线,使他的自我封闭的圈子里自满”我想,我对大道理的第一反应就是反驳可能也说明我骄狂妄想有邪念,可实在难以理解,还望小杨老师详细解释,好解开心中疑惑,多谢多谢

作者艾宁,女,55年生人。文章通过回顾自己的母亲---一位令人尊敬的老中医的行医经历,讲述了作者在经历正统的科学思维后,对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深邃的理性思考,温馨的世俗情感以及对传统文化那份深深的眷恋令人感动!她把中医提到中国人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的高度来看待,见解非凡!这是当前认识中医的好文,包涵了人生社会的真谛。作者不是简单地为‘中医’辩护,而是站在‘哲学’的高度阐述了‘中医’及阴阳五行学说的‘存在之理’。看完这篇文章,不仅能加深对中医的认识,更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阴阳五行’理论的了解。此文是作者50多年人生经验的总结与思考,作者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使用生澳难懂的词汇,而是使用平实朴素的语言记叙了作者所亲历的事实。作者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希望读者自己得出自己的结论。
从这篇文章中,透过朴实、平实、无华的语言,你可以看到一位老中医前辈和作者本人对中医和西医客观的态度,你可以从中学到教材里学不到的东西,学到中医的秘笈和中医的精髓,你可以了解到中医平凡中的神奇,你可以了解到中西医的根本差别,尽管有些观点我还不能认同,值得商榷,但瑕不掩瑜,不论是‘支持中医’的或是‘反对中医’的人,对此文都值得一读,衷心地希望您能耐着性子,读完全文。

以上评论是网上复制过来的
一、孝悌与玉环桩有很大的联系

《孝经》上说“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古圣先贤对于孝悌之道的根本描述。而玉环桩四句口诀提到“大则玉环,乾坤法象,玄机莫测,阴升阳降”,在学习的实践中我觉得这两点是相通的。
儒家的文化孝悌是为根本,我们修身做人、做事业一切的根本和出发点必须是孝悌,《孝经》上又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可见孝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玉环桩是日月经天,同样是天经地义之道。

二、孝悌的对象有哪些

1、先说父母,一则是自己的生身父母,常言“母子连心、父子同性”,对自己的父母尽孝正是天经地义之道。
2、二则是伴侣的父母,民谚谓“人人有两重父母”,要把伴侣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男为阳,女为阴,女子嫁人终身有靠,感终身大恩必须待公婆如自己的父母一般;男子有妇则终身相依,念女子持家、勤劳之德,对岳父岳母须象自己的父母一样,如是则夫妇一体,阴阳化合,天清地明,亦是天经地义之道。
3、 三则以国家、民族、众生为自己的父母,试看我们所吃所穿所住,哪一样不是众生助缘所成,所以以众生为自己的父母。四则以天地为自己的父母,人生在世须感天覆地载之恩,乃是直接的天经地义。
4、而玉环桩修真,除了以上的父母,则又以自己的师父、师娘为父母,这是灵性上的父母,而又统摄以上的四重父母。

三、孝的层次

孝悌之至,可通神明,至是至极的意思,修为孝悌,也当从小处入手,循序渐进,为了说清楚,把孝分为四重:小孝、中孝、大孝、至孝。

1、小孝养身,就是尽自己所能去孝养父母的身体。比如工作后每个月奉养父母,等到父母年老能让父母有个安定的晚年,再比如不要惹爸妈生气,因为生气伤身。如是等等。
2、中孝养心,在养身的基础上,能够让父母在精神上愉悦、幸福、安宁,比如现在社会压力大,父母回到家中,子女能够安慰父母的心情,让父母不管有多大的焦虑都能够平和下来。
3、大孝养志,在养身心的基础上,让父母有更好的追求,假设父母没有立志,子女可以先立志,并把这其中的道理和父母交流,让父母知道理,明是非,明白要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假设父母有志向,子女可帮助父母去追求、实现自己的志向。
4、至孝养慧,就是养父母的法身慧命,人都是由一点灵光孕育而生的,我们身体里面都有灵性的种子,孝悌之至,就是养父母的真智慧,其实也只有这样才是彻底的孝道,父母有了法身慧命才会悟彻真如命蒂,这是子女对父母真正的尽孝。

四、为什么说孝悌可以通神明

1、心存孝悌之心能使人发奋图强但依然“性本善”

常言说与人一桶水,需要自己有十桶水,要想真正的尽孝,需要自己有这个能力才可以,如果心存孝悌之心,必然能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君子之道,是大人之道,也是玉环桩真正的日月经天之道。

2、孝心---聚正气----神气足---神明现----神意相合---玉环

“可通神明”,神明是我们身心的一种状态,是我们的神意经过精气神的锻炼而呈现合一的真智慧,人心存孝悌,孝心开而正气聚,正气聚而神完气足,乃有神明可现。这个是更多的从德行上下功夫,玉环桩则是从大道上去契合,玉环桩外在的八个动作是顺应自然之道,可是内炼的程度,能不能一气鼓荡,水火相推,关键就看神意相合的程度,其实就是我们脑袋里面的神明能达到什么状态。孝悌尽到多少,决定了神明达到多少,神明达到多少决定了气血的运行状态是否是天地寰宇的“玉环”,李老师在《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里面讲到“经脉若山泽湖泊,各自有脉流。阴阳相系,水火相推,接为玉环”,这才是真正的玉环桩。否则的话只有外形,没有内在,气血在身体的表层打转转,健身或可,悟道绝无可能。

“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四海,字面上的意思是指东西南北海,我们传统文化讲的是小则一身之内,大则天地寰宇,所以这四海一身之内可以是我们的四肢,我们的身体,大则指的是整个宇宙。“光”是形容一种明明白白的状态,其本质是灵性之光,是天地之光,能够光于四海,这当然是圣人的境界。玉环桩的锻炼先是炼气血,气血日久升华可以化光,光何所来?具体的行持之法当然需要学习,但是在德行上要以孝悌为基础。

反过来说,孝悌都不及格,心灵污染严重,好比一个布满了油垢的灯泡,光无所以生。



起初看了很多疑惑:“到底是先通神明之后才能孝之至,还是孝之至后才能通神明? 如果是背井离乡去工作,顶多只能做到中孝而已,大孝至少要经常与父母沟通,那得多难啊,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呢?至孝就更难了,自己本身就神明不通,怎么可能做到让父母也通了。孝的确是应该的,可是说它是道,而且和玉环桩有联系,那太难理解了。”
不好意思随便张嘴就问,后来又重复看了几遍,发现文章里其实已经把这几个问题都说明白了。
孝是修心的重要内容,如果心存孝心,与父母沟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可能抽不出时间,如果能神意相合,练玉环桩的收获将会是意想不到的。
所以我把文章归纳了一下,方便自己理解,多有冒犯,请谅!
好一个仁者无敌,与得道多助是一样的道理
对哦,真正的生存法则是得道者多助,我都搞反了,有点明白了,真的很高兴啊,太谢谢了!
练功所得多少又会受到心的影响,文和武是彼此促进相互影响的吗?
我想了一下,好象又明白了,对于小孩来说,就要经常教育,让其性不迁,对性已迁的成年人,就要练功,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就不会做糊涂事了,文武双修原来是这样!按照道理来做人,就不会衍生出种种无解的方程了。
看了我也觉得很感动,有机会我也要和学生讲这些。可我有个疑惑,一 时的感动不难,但落实到现实恐怕就不易了,种种的欲望总会让人忘记了立身之本,进入社会,再清心寡欲的人都会受到名利的诱惑,整个社会的生存法则逼着人在名利场上无法脱身,本性找到是偶然,本性丢失是正常,要如何才能做到本性不丢呢?
我在很累的时候,而且按照计划安排想到某天也会很累的时候,我就会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
我有个很乐观积极向上的好朋友,我很喜欢和她在一起。看您的文章也有这种感觉,善良的心,细腻的感情,最喜欢的是那种经常处在钻研学习的状态。可能缺什么自己就会喜欢什么,喜欢丹经武学是因为可以让我抛开生活中一些似乎无解的难题,沉浸在真知里头,像天真无邪的孩子一样,没有整天的抱怨,只有求知的快乐
太神了,像看电影一样,可是累不累呢
如是我闻 wrote:
文远 wrote:
是啊,樵夫很孝顺,也很勤劳,能吃苦,他要是将来也跟神仙学习应该能学好的。我很奇怪,他为什么不带上母亲跟神仙学习呢?神仙什么都懂,就算不学长生不老,学个治病的方法也好啊


佛经里面谈“发心”,世界上那么多人,能发心修行的很少啊。


原来是这样,所以他只能唱神仙教的歌散心解困?
瑞靄芝華 wrote:
文远 wrote:

一直以为神仙的邻居也是神仙,结果却是个樵夫


我看"dao 1008"先学是这样解释的,这个樵夫是个孝子,神仙的邻居是个孝子。修真的人在家必须孝养父母,出外求学才能尊敬老师,才能学好东西。

文远学友这个学习的方法不错奥,值得推荐! :) :) :)


很惭愧,《西游记》我还真没看过原著。
是啊,樵夫很孝顺,也很勤劳,能吃苦,他要是将来也跟神仙学习应该能学好的。我很奇怪,他为什么不带上母亲跟神仙学习呢?神仙什么都懂,就算不学长生不老,学个治病的方法也好啊
"dao 1008"先学的文章我也好喜欢,有些对我来说还是太深了,我想,让我慢慢学,等我进步了,再看回那些看不懂的文章,就会有收获的了
巨灵神:宣花斧(古兵器名,程咬金一夜忽得仙人指点,习得三十六路宣花斧法,并获传一把宣花板斧。只可惜演练斧法时被后面的叫好声冲破,忘却了三十三路,只留得三路)
哪吒: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
白虎手持宣花斧,青龙把握斩妖锋,想不到还真有这两样武器
孙悟空说谎骗赤脚大仙,偷桃子偷仙丹,与得道前判若两人,连观音菩萨都看不下去了,派了木吒捉它,天兵天将, 二郎神,木吒,还有老君出力,孙悟空无处可逃。这场战争出现了很多兵器,宝贝,还有一些服饰装扮,让人大开眼界。
看到44页
查了通明殿(金轮响透通明殿)的意思:传说中 玉帝的宫殿;

凌霄殿:天庭宝殿之首,为玉帝面见朝臣的地方,传说是进入南天门之后的第一殿;

紫微宫(云门开彻紫微宫):道教宫观。在河南省济源市境内的王屋山中,创建于唐代圣历二年(699),后历代均有修葺,清末以后渐被废圮。今宫之遗址上尚存宋、元、明、清时石碑三十余通,是研究王屋山道教历史与中国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属道教金石文物。为王屋山道教三大宫之一

猴王到了神仙家门口不敢敲门,一看到神仙就磕头不计其数,半夜从后门见神仙睡着了,就跪在榻前不敢惊动,这样的尊重现在几乎没有了,孩子们都要求平等要求尊严了。

“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就罢了,一生无性。”看到这里我都把猴王当成偶像了,都没修脾气就这么好了。可是它修成后,抢了龙王的宝贝还要对龙王无礼,难怪人家要告状。

猴王用了十数年,漂过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才见到神仙,个中艰辛,书中竟然没有描述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讲孙悟空的出生和访道,很感人。
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悟空的语文水平不怎么样,连水中捞月都不知道,可是它却很聪明,懂得神仙的暗谜,难道这就是说智慧与智力有区别,悟空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都能变成小猴,真是让人羡慕啊,我经常觉得时间不够,要是也能变出那么多个我来,做事有多快啊。

长生之道书中竟然描述出来“祖师道:“显密圆通真妙诀 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上网查了一下,竟然还真有解释,选择简单的解释帖出来,不知道对不对的:
性命双修没有其他东西,无外乎精气神,所以要保藏不要泄漏。然后听我的口诀,首先要屏除欲望得清凉,然后再在丹田炼丹,炼丹就是日月合一,水火相济,把五行颠倒过来用,成功了就是佛和仙。
孙悟空回到花果山之后老惹是生非,先砍了欺负水帘洞的妖精,再明抢别人的盔甲兵器,再强抢龙王们的宝贝,又跑到阴间划掉猴类的名字,见了玉帝很不礼貌,还喜欢上了名利,得知弼马温不是大官就生气,封个齐天大圣就高兴。这真让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巨灵神战败后,李天王竟然要杀他,为何神仙都这么爱杀生呢?哪吒有三头六臂,孙悟空会分身,难道哪吒不会分身吗?哪吒竟然被悟空打伤了。
我要把《西游记》看完,目前看到第6页
一开篇讲了世界的起源,水平有限,第一页看了很久才勉强看完。一天有12个时辰,而一天又是天地年龄的缩影,太太奇怪作者到底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孙悟空在水帘洞里过的日子快活得不行,无拘无束却担心死后要被阎罗王管辖,现在大家从不想死后,甚至觉得人难免一死,人生应该及时行乐。

孙悟空竟然离开它的快乐世界出去寻找住在虚无缥缈的古洞仙山里的佛仙神,一般人就算相信佛仙神的存在也不会付诸行动去寻找,因为觉得找到的可能性不大,而本该快活的时间却白白浪费在辛苦的寻途。

孙悟空进入市井,不为世人名利所动,它是如何做到始终如一地访问佛仙神圣之道,不随波逐流,不争强好胜的呢?它为什么比人聪明呢?

孙悟空独自做了个筏就出海,多危险啊,它为什么就不怕呢,而且多孤单啊,找个人说说话都没有。

一直以为神仙的邻居也是神仙,结果却是个樵夫
瑞靄芝華 wrote:
文远 wrote:世上什么是最难的?估计就是坚持了。生活越有规律,坚持就越容易,当与先生久别重逢时,很奇怪,心就懈怠了,总想着团聚的快乐,看来压力让人分心,快乐也会使人静不下来

是呀!有时岂止是逆境磨人,顺境当中也一样是考验人,应该还有一种环境吧,就是不顺不逆的环境,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

怎样才算不顺不逆?对于我自己来说烦恼是家常便饭,“人生就是盲忙茫”实在是太精辟了。我看羽化天真图什么都看不出来,只是觉得画面简单,一个人,一个小炉,一团气,一粒丹,四周什么都没有,一片空白,人生能这么简单专注就好了,我又想起了那句话“宽心脾,藏睡意,闭目卧观沧海底。一层层坎宫真水,托浮出真元一颗似红日”
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却没觉睡的话,就喜欢与身边的万物交流,心里话都与它们说了
有个帖子说练功时要犹如师父在眼前,如果真能这么做,那么每个动作的确不敢偷懒,会很到位。鼓励自己好好坚持,就好象练完后要向老师汇报一样,就不敢偷懒了
世上什么是最难的?估计就是坚持了。生活越有规律,坚持就越容易,当与先生久别重逢时,很奇怪,心就懈怠了,总想着团聚的快乐,看来压力让人分心,快乐也会使人静不下来
以前觉得我比他们懂很多,现在觉得我比他们破烂多很多,宝贝不见得比他们多
是怎样做到如此冷静,如此清醒。
向贤者学习,“用每一步脚印,用每一滴汗水与师尊法祖相印证”
多谢鼓励!我想,运转自如是怎样的?是不是动作的转换应该是匀速的,包括左右力气的转换,注意力不在手上也不在脚上,而是在自身?就连读声律时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
以前觉得小炼形像苗族的舞蹈,今天觉得连玉环桩也像舞蹈了,感觉和推手很像,也像电脑的某个屏保。
我觉得今年拍照的技术比去年提高了,照片想要表达的内容很明显,有些照片的确有了文字解释更好,有些照片我觉得没有文字更好。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来说,桌子显得太高了
新我新民 wrote: 功夫需要练,需要用心意,需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我聊聊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不对之处还请指正见谅。练功需要计时,想要精进时间必不可少,但不能一味的去耗时间,练功之前把认为可以影响你去练功的因素先去解决掉,然后静下心来,慢慢去练,一点一滴去体会,练功时候发现自己想其他事情需要立刻有所警觉把神拉回来。如果过于疲倦先去休息,休息好再去练。李老师说全凭心意练功夫,练神。当练功坚持一段时间后比如半年一年,发现难以坚持,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去中心充电。这些可能大家都知道也许有话多之嫌。但是我个人体会是做好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也是练功,这个是很多新学友容易忽略的。举个例子引用几段话:“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典范”。 “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 ,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等等这些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关系到每一件事,关系到每一分钟,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情其实都是在练功练心练神。因此我个人认为练功不能去逃避社会,孤立自己,不经历社会上的磨练功夫退步是迟早的事,磨练中要时刻警惕自己远俗而近道,这就需要和身边的练功的朋友经常联系相互帮助。因为“惊奇喜异者,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非恒久之操”。


都是经验之谈,很实用。我也谈一下我的体会:1零碎的时间也可以练功看书读声律或听皮影,能减轻因为忙而有“今天还没练功”的心理压力。2坚持是最宝贵也是最难做到的,能去中心固然好,若每天上论坛写点东西也能便捷有效地使自己坚持下去。3我认为坚持看书与坚持练功一样重要,看书或看论坛里的文章就好比“身边练功的朋友”一样。
孩子们学习的时候很规矩很认真,玩的时候头聚头很是可爱,我很奇怪他们到底在地板上玩什么?
今天我也开始了《弟子规》的学习,呵呵,我在家和这些在中心的孩子们一起学习,祝我和他们一起进步
今天很累,一度有想歇一天明天再练的想法。想起李老师说的“初学时干燥,进步不大。这些都是自然的,人人如此,都从这个时期渡过的”,无论是我发脾气陋习难改,还是生活中的苦累让我想退缩,这句话都会给我莫大的鼓励,而每次胡思乱想时又会用“宽心脾,藏睡意,闭目卧观沧海底”来开解自己,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慢慢地觉得自己很像一个奶瓶,就这么前后左右升降来回的把里面的奶粉和水摇匀,很是有趣,第一次练完后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文远 wrote: 把两个人聊天的照片放在高雅的荷花照片中间,感觉。。。。哈哈,如果是俗人就是附庸风雅,如果是雅人,其实无须荷花堆砌也是雅人。

开个玩笑拉,请不要介意。荷花是真的漂亮,每天早开晚合,好象能感受日月经天对大自然作出回应一样。
我在中心时也很喜欢在石凳上聊天,只是我是一个大俗人,在那里不是高雅是臭美而已。
把两个人聊天的照片放在高雅的荷花照片中间,感觉。。。。哈哈,如果是俗人就是附庸风雅,如果是雅人,其实无须荷花堆砌也是雅人。
“人们最熟悉的写字当然是从一笔一划地写起,可是又定不下心来,觉得初学时干燥,进步不大。这些都是自然的,人人如此,都从这个时期渡过的。“

李老师是个很优秀的老师,体贴宽容,我能从书上找到宽容自己的话,也能找到如何做人的话。
再次鄙视自己一屁过江来
书上是这样说:““宽心脾”是让你心胸宽广,不要小心眼,不要什么事情都去计较,“藏睡意”就是说把什么事情都放下了,你睡觉之前不是把什么都放了吗,连眼睛都闭上了。闭上眼睛干什么?“闭目卧观苍海底”看自己的丹田里有多少先天真水。

我的理解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居八九,能与人道不足二三,别把时间放在想不如意之事上,什么都不想,就想如何从真阳肾水开始练
“降妄心”与“宽心脾”是同一个意思吗?
“降伏原为不降之降”,有一个降伏的念头,那怎么能降伏得了?我们想想过去,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心不安,心为什么不安?妄想多,妄念多。他找达摩祖师安心,安心就是《金刚经》上讲的“云何降伏其心”。我这个妄心如何能把它伏住,跟《金刚经》上讲的是一个意思。达摩祖师很厉害,马上伸出手:“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你把心拿来,我替你降伏!”这一句话是叫他回光返照,慧可大师这一回头找不到心。这是个聪明人。“觅心了不得”,我找心找不到,没有。没有心还有什么安不安?还有什么降不降?真有心这才能降伏。没有!那个想、乱七八糟的念头叫妄想,妄不是真的,你只要觉察它是妄,就没事了,不要把它当真。不必去想它就没有了,这就降了;愈是要降它,可就愈麻烦。


以上是网上查的。说得很好,做起来可能有点难,唉,还是练功最实际
事志 wrote:言从心出,善人善言,恶人恶语。规范言行,先降妄心。

妄心如何降?规范言行就能降吗?
“感而遂通”,专心地去感有两个好处,一是不会走神(现在想来,胡思乱想是计较自己得失,没有大仁慈的心),二是时间过得特别快。
“风神者,一须人品高”,“大知识继续升华就是大慈仁者”。仁慈竟然也像日月经天一样是自然属性,看来人之初的确是性本善而非恶。
为什么每每发脾气控制不住,明知道发脾气不好,因为当时心里想的是自己,不知道如果从对方的角度着想,结果会如何?
原来如此!所以,现代食品那么多的添加剂,小炼形首先疏通经络,让吃进的东西到达四肢,然后玉环桩会出大量的汗,把有毒的都排出体外,营养都留下来,再练元明功增加元气,最后,九龙环和小炼形多么像啊,不过九龙环温和安静,小炼形运动就剧烈一点,九龙环把去了毒的营养连同元明功所增加的元气一起分经流注到达皮肉毛发筋骨等等。是这样吗?
好喜欢邓老师蹲下来看石刻上的书法那张照片,估计每个去过中心的人都曾经试过这样,像个孩子认识世界一样
新我新民 wrote: 珍惜我们练功的缘分,珍惜练功的时间,珍惜练功的机会。同时把这种机会也给予我们身边的人,也给他们能够享受自己的生活的机会。虽然这些我自己做的非常的不够,但是我会一点一点的去做,以此自勉。新我,新民!

说得对,而且要经常提醒自己,不能让这个重要的想法成为一时的感动,转眼抛之脑后。
突然觉得很感动,日月如飞,时间是无法挽留,最宝贵的时间无法挽留,到老的时候能得到什么呢?如何才不白白来这世上一遭?
我只是觉得女性比男性要承受更多的磨难,压力更大,活得更累,所以情不自禁地羡慕起男性来。
玉环桩会让人吃很多,如果仅练玉环桩不知道会不会变胖,可是小炼形却可以减肥,使身体的平衡感更好,气顺了,手脚灵活了,建议肥胖者重视小炼形的练习。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文远 » 文章发表人是 文远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