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文章发表人是: qiuxue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qiuxue » 文章发表人是 qiuxue
发表人 内容
多谢分享!
随手画的圈圈,曾经为画这个圆高兴半天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译文: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所以说心经)即说咒曰 (其咒语曰)揭谛揭谛 (去吧,去吧)波罗揭谛(到彼岸去吧)波罗僧揭谛 (大家快去彼岸)菩提娑婆诃(修成正果)

以翰墨作为桥梁,将古传遗真留给后人,是李老师的心愿和作为。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在北京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公益平台上(微信),由李兆生先生的学生给大家讲解书法等内容,从去年底到现在已经大半年过去了,可以说,书作,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乐趣,成长也自然在其中。古往今来,历代书家的作品留给我们后人参学。这方面的内容就不再抄书了,书上写的太多,打字太累。
书法理论集录

注:一个电话打来,又从梦中惊醒,醒就醒吧,接着做这个梦。

可以这样理解,以楷书固定架子,以行书学会运动。(翰墨缘p5)
即在律轨中游行,又与笔者心灵相通,才是书作的灵魂,赋予笔留下的痕迹。(翰墨缘p17)
运动的速度、势、力、气韵、血脉都不可中断,要一气呵成,内力的运化要在提按起落之中,一脉相乘,贯串其中。
书作之要,首先审定气韵血脉,从气韵脉络中观其精神,察其脉络,笔顺出脉络,笔势提按出韵律。(翰墨缘p25)
概而言之,书法的特点,形成书法的生命就是点与线的活力。怎样表现点与线的活力,是学习写好字的基础。(翰墨缘P35)
字的书写由简单的笔画按顺序书写,注意间架结构关系,得笔势之妙,从而渐入臻境与神韵通会。神韵亦出于血脉,血脉是笔画的映带关系,取决于书写的速度,书写时提按用笔成迹形成的虚实。这些是书写关键,是书法的生命条件,书作的成功均赖与此。(翰墨缘p37)
软硬笔的写法有尽同与不同处,尽同处是书势、脉络、笔顺、气韵,不同处则是体态、风神、韵律上各有区别。(p38)
如何能让落下的笔形成如愿的痕,这是一个需要长期体验的反复实践过程。另一方面,则是从书写中摸清字迹特殊的结体、相互间构成的笔触留下痕迹的相互关系。通过长期的学习,掌握这些固定的千古不易之律,从而得知“落笔呈迹”的生命。(p57)
其实,书作的点,从笔落下形成的痕迹来分析,书作的点是取决于笔锋毫端落在纸上的速度、角度及所运用的力。毫端受力与纸面相接触时,毫端散开在纸上而形成墨迹的痕。只要力度与发力的角度在执豪落墨时熟练自如,则诸种点时怎样写出来的,心中就有着摸处了。(p67)
笔与笔的相间处的关联,是笔在跳动过程中连接的。意气不断,则神韵自然一贯。(p71)
书作之妙不外笔顺、笔势、血脉、神韵而已。(p76)
人在书写进入佳境的忘我神化过程中,气机内行,内力与书作臻如妙境,在字迹上出现与循经同一轨迹。道法自然,人天合一,正是书作使人得以长生的密蒂,也是修真丹脉的内持顺应以书演道的作为。(p82)
书家不做丹家的修脉,不知气脉出于天然,由气化神的过程,是书家的关口,超将过去,书入佳境。否则,书中仅有痕迹而无神韵,流与俗。(p84)
中国画的点线是特有的,不同的点线体现不同的意蕴。……领会点线的意蕴,就会更好的发挥点线的抒情功能。(p96)
两者究其造诣来说,统出于笔势、血脉、神韵,诸种风采都是人之美善根本之体现。(p102,书作中的刀笔功夫)
字的字势、血脉、神韵,可以沟通人的血脉、神韵。(p116)
书法而外的熏陶和营养的吸取,是提高书作艺术创造的源泉。……传统文化的法乳相互滋哺着诸种艺业的灵魂成长。(p119)
书者,心也,迹也。……为书者取意先天,旋迹后天,寄墨迹以呈形,借痕示心,乃书者之本。(p130)
血脉的流速则为书中笔行之速,血脉的布置则为字体的形象(p195)
初学书者不善用笔,人为笔所用。或至笔为人所用,能应心得手者,或曰,笔通人性情。(p197)
书之神意相合,古已多见,凡书者以书而进入畅情忘我之地。(p202)
由意而书次之,无意而书,以神自昭,“通会”之际,书中神形俱妙(P205)
理想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p262)
刻石的刀,习武的剑,作书的笔,虽工具器具的分别,其造诣的实质是相同的。……通过这诸种不同的手段来施工造诣,可以领略不同的造化,存在各自的神韵,体现着诸种风姿的生命与作为。这样同出于传统法乳养育的姊妹艺术,相互之间存在着血统关系,都是传统国学的神似之魂。(p275)

以上这些均是李兆生先生《翰墨缘》一书原文的摘抄,目的是想说明文字的构造与书写以及人在书作时的身心活动,节录的只是部分内容,但从中可以看出先生对字之血脉、神韵的诸多描述,而这些又是情之所至,驰神为迹。修真图里面有,心不动,气自圆。在情之未发、神之未驰的时刻,这种种是存在呢还是不存在呢?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观自在菩萨,证得五蕴皆空,诸法皆空,以及后面一连串的无,这些在我们常人是不能接受的。书法由心手纸笔互相作用形成落笔呈迹的痕。字的笔顺、笔势、血脉、神韵,书写的提按、转折、顺逆诸法,起笔、运笔、落笔,初学以形,在形的基础上,转入血脉乃至神韵,乃至神意相合。心生诸种法生,心灭诸种法灭。从书法参悟心经或是一径。
通向茫茫宇宙
笔墨产生的痕会是那么灵真,会是那么天然。回忆过去,追忆当年,古人曾经留下这些笔墨痕迹,当时是一种什么心境?学书过程中,怎样体会,怎样领悟书境中之三昧。学书之人如何树立自我,像修真一样,完善自我,净化自我,统一自我,达到灵真完美的自我。道法自然,还原太虚,以大形无象,大音无声为探索的归程。古人留下之人间翰墨,修真之士摄真之灵丹夜赏,人类理想境界中的梦幻般的神髓,笔墨是这些生态留下的千古不灭的痕。(翰墨缘—痕迹与情思p97)
相传修真中有文武两途,以武入道是修持中的佳话,这些传说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可是,以文演道本来也是顺乎自然情理的,但事实中人们早已将这种记忆从梦魂中忘却。(翰墨缘—天垂象的生命p106)
书作使人陶冶性情,则是处于“玄妙之技”的创造过程中,“贵乎沉静”,使人的身心得到调节。当然更重要的是当人在书作时,“驰神为迹”的笔在自由的天地中畅游,自己的神思、血脉、灵气,都随着笔走出的形迹振动。久久行之,让人们在心灵中得到感应的则是书作中字势、血脉、神韵,这一切会在无生无息中感染人的性灵,人的智慧也天然地从中悟彻。(翰墨缘—崩云落日千万状p115)

书法,或说书道,以文演道,通过笔墨,调节身心,开发智慧,通向茫茫宇宙,这与心经所言,度一切苦厄,似有相似之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书法是落笔呈迹,迹一旦形成,便不可更改。因此,欲写好字,“观”必然贯穿写字的整个过程。书写中,参与者概括为心手纸笔,这些都属于观的范畴,心使手,手执笔,笔行纸上,合为一体。
今天九月十五,月亮又要圆满无缺地挂在空中了。这些天读心经,翰墨缘,加上梦中乱象,遂想到这个标题。还请各位前辈多指教。我也会将这些天看到的翰墨缘中于此相关的内容摘录,既是自求,也是问道。
多谢赐教!
您说对了。我是很浮躁,也还算年轻,但这不应该成为浮躁的理由。之所以让您看我之前的帖子,是因为历史不会说假话,如果我直接回答您倒是省事,但却只是结果。结果是由过程来的。我清楚是什么导致我很浮躁,也知道该怎么解决。谢谢您的指点。
论坛记录着我的成长过程,一言难尽,您慢慢看,希望对您有帮助!
2016年,对我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年。在论坛里面我也很多次说自己的懒,懒的结果是,工作、生活遇到危机。事情或许不是很大,但年龄越来越大,能够任性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少,感觉是时候结束这种状态了。
一直都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
到了长江,沿着滨江大路慢慢走,风不是很大,江面是宽广的,波浪拍击岸边来回滚荡,远处江上的游船不急不缓的行着。沿着江边走了很远,走累了,就坐下,静静看着江面。江水的流动并没有带来多大的触动,要有的话,就是那一眼望不到头的水面。
十一班前几天到了北京,北京的天安门一直是我心中的遗憾,多少次到北京,只是回去的时候坐着公交车经过,从来没有驻足。然而这也没什么。不到长城非好汉,之前占卦,卦词说,利涉大川,因此长城成了必须要去的地。去长城的路上,解说员讲的倒也实在,多久能爬完长城,关键看体力,再就是堵不堵。到了长城,到了好汉坡,同行的阿姨笑说,这长城也不长啊,引的行人哈哈大笑。
一路前行,手机拍了不少照片,发给朋友圈,点赞或许是大家的习惯,总之,很多人点了,或许大家真的觉得很赞,可在我看来,只是了了一个念想,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
9.30晚上到了中心,进教室,有学友在看李老师讲课的光盘。李老师说,太极拳统真大典里面,神慧应真图里面的这些功夫,能够把我们失去的年华找回来。当时一听到这句话,心里惊了一下。到了长江,长城,追寻心的足迹,当安定完躁动的心以后,回到开始,找回因任性而挥霍的青春,这一下子心里咯噔了一下。接下来李老师又说,谁谁怎么学习的。
这次十一班的课表好像没有多大的诱惑,密法,武学,医学,禅学,易经,这些内容往年的专修班都有,服气餐霞或许是一个亮点。随着课程的进行,第一节文熙老师讲密宗的学识,给我们揭示修为的目的是获得真如智慧;36势太极拳精准动作的教授,循经缠经的运化;太极拳与易经的完美结合,用理论指导动作的精准,陈老师说,这次课讲完以后就没有什么要说的了;丹经武学与医学养生,张医生用医学的知识展示修为过程中的身心变化;禅画讲解与书法练习,情之所至,超然物外;如张医生所说,他们备课的时候是各准备各的,讲的内容却出奇的一致。在我理解,这次课的内容多是关于心,对心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揭示。
无情不能做神仙,大道还在红尘中。面对长江长城没有触动,李老师的一句话,各位老师讲的内容,这些却时时拨动着我的心弦。大概为人不能无所为,既有所为不能不动心,心之动,必有方向和轨迹,而老师们所讲的内容,是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这颗心。若是逃避,消极怠工,就是放弃了磨练心性的机会,其结果也必然是光阴易逝,岁月如梭,长江后浪推前浪,唯有自强不息,才能跟住变化。
说到变化,我感受到的是培训中心这两年来教学发生的变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用陈老师的话说,以前老师教了自己练自己去悟,现在是把所有的问题都讲透了,后面的路就是自己练。许老师说,练到什么阶段就会有什么样的老师来教。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一位哲学家说的,找不到两片同样的树叶,经历不同,心意不同,要面对的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佛有八万四千法门,李老师留下的丹经武学也有各个方面丰富的内容,对应不同人的需求,找到自己要走的路,做最好的自己,未来,在眼前,在脚下
中心的教学这两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理论与操修的结合,学员更容易获得真实的感受。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能针对每个人制定学习计划,限期取证,对中心和老师来说都是一种考量,但也正是这样,才体现出学问的真实不虚。期待培训中心针对每个学员情况推出私人订制。
公众号非常好,感谢文熙老师辛苦付出,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修真,这些关系,这么明白的讲出来,还是第一次看到。
作为一个接受现代教育的学生来说,更喜欢现在这种教学方式,课程清楚,理法清楚,这样按着教学内容有序进行,限期取证,每个人都能有收获,善莫大焉。
论坛教学信息里面有教学内容,可以了解下,学习的话,可以通过上面的联系方式具体咨询。
自己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别人才能给你指路,是不?
许老师在跟随学网站上,对太极拳的剖析,可谓详尽,虚心求学就好!
本帖到此结束!
学会惜福,学会感恩,元气存身真富贵,天行健,寿而康!
本帖到此结束!
本帖到此结束!
2008.5.30-2016.5.30
真元宝笈里讲元明功早上寅卯两个时辰练最好,金锋抖肘练肺经也是寅时;所以建议这两个放早上,一个练半小时。
时间是一个方面,保持轻松的心情,练功,工作,生活,都能处理妥当,互相补益,更容易进步。
小练形针对性较强,金锋抖肘活动肩关节,调整肺经;玉环桩周身运动,全身协调动作。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时间,单练或多练某一项。通过锻炼,身体功能会加强,再练习相关动作就会觉得顺畅。
金锋抖肘跟玉环桩,先练或者后练,我觉得影响不大,时间可以分配下,但如果一个小时以内,单独练一个功夫比较好。
可以自己多体会,祝您不断精进!
严己宽人?
曾经一次在食堂吃饭,排队的人多,队伍比较乱,很多人都想早点吃,所以就插队。我排了很久的队,因为不想争,后来身边的同学急了,他跟我说,这不是谦让,是软弱。又是几年过去了,就说最近一段时间,就说今天,同样的事情反复发生。每个人都想着自己多得少付出,前两天我突然想,以后不能再这样忍忍了,但一转念,又觉得不值,争,能多得多少,不争,又失去什么?
然而终究是要转变的,一个人怎么样都能过去,如果是一家人,一族人,一国人,公平正义并不能分毫不差,忍让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也要使用非常手段。以前看狼图腾,知道动物在面临危险的时候,会保护弱小,强壮的出去战斗,这也是自然的道理。
一直在保护中成长,如今年龄大了,要学着自我保护,学着保护身边的人。
师言如甘霖,滋润愚迷心;
世事千万状,真元是真魂;
持宝常护念,失之甚可悲;
可悲可怜处,谁悲又谁怜?
知之当惜之,勤而修习之!
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将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伟大。这句是昨天开会时领导说的。今晚又听到两位学友重新提起。”计划、实施、检查、总结,PDCA循环。““其实我也没干什么,就是踏踏实实,不厌其烦,一天天地做,老师无论怎么说我都听他的话,慢慢把一件事从头到尾做完了。有始有终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来了。”
很快到了一百天了,很快就是八年了,想写下这几年的经历和变化。
今年五一班的时候,强迫自己站桩,想找到五年前十一专修班上站无极桩的感受:阴阳升降,然而却没有如愿。因为那一次的体会,我对内脉循经比较能够接受,后来许老师讲的双虚桩、周身一家等等,都非常容易明白。
经过这几年的听课,学习,对人身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功夫的锻炼更有信心了。然而,年龄也越来越大,需要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多,时间对于自己比以前更加宝贵了。
因为丹经武学,传统文化,使我关注生命,关注自身。这么去看这个世界,看这个社会,似乎没有什么是真的重要的,我的心已经麻木,却常常看到别人的心因为各种事情而波动。
用元气来解释这个世界,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有形无形,人生自然,圆融无碍。生命由元气推动,元气有生长收藏,心动气随,心不动气自圆。自然,人事,亦同此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能够安静做自己喜欢的事,多好…
认真
师父领进门,大匠授人以规矩,没有入门,不知规矩,也就不可能知道怎么认真,在哪个地方认真。最近学开车,教练教在哪个位置怎么打方向,只要这些点都关注到了,车子就会有完美的运行轨迹。对于一个新手来说,什么都不懂,随意而为,其结果就是不能按轨迹循行。一起学习的一位同事,我发现他比我学的好,后来发现是他把教练的话记住了,每次都很认真,所以他掌握的快。当然,不守规矩,就会闯入其他位置,这就关系到变化。像混元球,不论怎么运转,始终是一个球。但没有到这种程度之前,必然是守规矩,认真操修,渐而熟练。熟能生巧,巧是在熟的基础是产生的,或可以说,巧是变易,规矩是不易,初学都是从简易入手,规矩谙熟,进而生变,巧也就有了。不认真的结果就是失掉了规矩,不知中在哪,师父是大匠,示之规矩,作为学员,就要将老师讲的规矩记清楚,操修的时候按照要领一步步进行,这样能保证不出偏差,在此基础上才有限期取证。不知规矩,不守规矩,不认真,盲修瞎练,限期取证就是一句空话。
真善美
真以待己,善以待人,斯为美。能真方能显现自心,能善才能改善外缘,如此,内外如一,何其美哉!
多谢文熙老师指点和鼓励!
李老师之后,再没见过哪位老师愿意像他那样付出,当时看了这篇文章很是感动,但我也清楚,写这篇文章的人年龄还小,还需要磨练,写在这里的回复也是对他的回应和激励。
每个人都应该自力更生,不给别人带来烦恼,这也是我的准则。
想不到文熙老师会出现这里回帖。激动有点!
4.25
可曾宁静
三省吾身
青云 wrote:太极起手势最后的敛气归元把气收敛回丹宫,摇身掌一式中有拍打风市穴的,不断的拍打中或许就是产生这种效果。
恐有偏颇,欢迎指证


初学动作标准就行,身体内气机的运转自己体会,可能每个人感受都不一样。小炼形是疏通经络,打开关窍,经络是人体内循经的通道。虽然动作相同,但随着练功的深化,会不断产生变化,书里面介绍了小炼形的九个次第。开始可能是某个位置,再后来是某条经络,再后来一个动作可能带来周身的震动。文远老师写的练功体会可以参考下,但别执着,以自己锻炼的感受和进度为准。时间和汗水加上悟性,是进步的基础,祝您不断精进!
4.22
按计划这段时间是虚弥振翅、一柱擎天、弥天架彩,虚弥振翅能练到90,一柱擎天能练到36,弥天架彩最多练18个。锻炼过程中能感觉到身体气血的不足,练筋骨的成分多。
后面两式卷帘腿跟灵芝桩也一直都练,数量时间少了些。
哎,我想这些想了七八年,希望你别走我的老路,认真点,踏实点。天行健是唯一的路,无论是干什么,没有付出,都不可能收获。
3.30
今天下班看到微信上大家传的文章,《真阳周注 震动大千无色界》,我是着实被震到了。又是一颗太阳升起,虽然我知道那是初生的太阳,也不知道这颗太阳会燃烧多久,但他的燃烧已经震撼到我的内心。师真篇里面讲,师访徒,徒访师,我知道自己现在还没有求学向道的心,至少是没有付出真实的行动,却一直用太阳的标准看每一个人,很遗憾,我一直觉得没有找到真正的太阳。但今天通过看这篇文章,感觉新的太阳已经诞生,他的精神会鼓舞大家继续前进。
3.21-3.27
这几天醉翁扑蝶每天练90个,注重了数量,在质量上放松了,这一式要做到位拉筋骨也是相当厉害的,主要是内侧后侧的筋,虚弥振翅是拉内侧,灵芝桩拉后侧,所以,每一式都有其用处。转换处有三个,腿上左右旋转的变换,身体左右旋转折叠的变换,手臂左右上下的变换,这三个地方,在一左一右的循环往复中产生交替变换。流水穿堤,量变才有质变。
惜命积福是早就领会的道理,却一直难以做到,积精累气没有好的心性和品德、习惯,是很难做到的,精气如水,遇火则干,可不慎乎?
福慧双修,性命双修,这是目标和原则,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现实状况,走好自己的路。
武元 wrote:您所理解的大慈仁者是怎样的呢?


我没有自己的思想,一直是接受和学习,只是现在会进行思考、筛选。在我引用的那段话上面,李老师对大慈仁者的概念有介绍,因为太长,我就没有抄了。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喜欢减法,越简单越好,我理解的人产生一切问题的根源是懒惰和自私,其反面则是勤奋和无私,也就是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老师在书中用太阳来比喻,我对太阳的理解,一是能量足,二是无私。每个人都是个小宇宙,都有自己的能量,只是能量有大小,还有就是怎么用自己的能量,无私利用自己的能量造福众人就是慈仁者,大慈仁者就是做到极致了。个人观念,请武元先生不吝赐教!
闲话太极之故事会之二
“也是笔者的没有见过面的朋友。《跋涉武坛六十秋》文中写'不仅广植桃李,而且还整理出版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武学著作如《三丰八卦掌》……'。据笔者所执当年三丰祖师,留有龙行大草,天龙神剑,并没传过八卦掌,八卦掌是董海川所传。”(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38页)

李老师在《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里面对八卦和形意的脉流进行了揭示。任何事物从无到有都是有过程的,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来看,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对自己也是对学人及后人负责。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那所谓的大慈仁者就太遥远了。
闲话太极之师言师语之三
“练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五千年的文明能延续下去”(情系中华魂138页)
“在以道成医的道的学习过程中,就要去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是锻炼身体还是休息,都要以这种大慈仁者的心态去感知,进入到大慈仁者的心态。古人说,全凭心意练功夫,正心在人,正意在己,正是要自己去感知,去领略,然后感而遂通”(循经二十四式教程138页)

一滴水要融入大海才不会风干,每个人情系中华魂我们的民族才能强大起来,这是再自然不过的道理,但却要每个人都觉悟到,并且付出真实的行动。懒惰与自私的人是不可能有成就的,唯有自强和厚德才能积聚正能量,走向逆者圣的路子,当然也是艰辛的。这条路,没有大慈仁者的心态,是走不下去的。怎么才能进入大慈仁者的心态呢,就是去感知人与自然,体悟其中的道理,从认识到行动,从内到外,慢慢向大慈仁者学习。
我也体悟到这点了,笔的起笔、运笔、落笔,字的结构、血脉、神韵,这些都是在书者的心手配合下完成的,也就是说,写字是凝神修心的非常好的方式,而且落笔呈迹,立见分晓,能写好字,心也一定是非常细腻才行。
但是吧,人生不只要面对自己,还要面对外界的纷繁世界,所以,多走多看,世态人情,有了见地,也自然变得游刃有余,学习与生活,人与我,都不可偏。
万法皆空,唯心是真,大可弥纶宇宙,小则缩如芥子,能进能退,可收可放,舍去执着,乃见真心,以此真心,应对万缘,缘有顺逆,知天时,顺人情,则左右逢源,前路非茫茫,心无所执也,心既定,则万物复归于静,常观圣人之道,则己行无差矣……
3.20
可能今天站的时间短了些,疼倒不严重,酸是有的。说下这几天的感受吧,从开始左右前后摇晃,到现在能感受到脚掌均匀受力,身体正直,虽然身体各个地方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舒服,心里面不要执着,只需留一点念头,让身体保持正直,心情放轻松些。
真气要柔,要学习水,性子太直,太较真了不好,虽说大家都在追求真,可终究都是俗人,要学会圆融,沉住气,莫冲动。
3.14-3.19
小炼形每天在练,提龙腿能站2分钟了,现在不是站不稳的问题了,是站桩时脚掌、脚踝、胯,那个疼,很疼。
又是十天过去了,这一式的谱文容易懂,却很难体会,大部分时间不是站不稳,就是站得疼得厉害。
知耻而后勇?
生活在世间,财富、地位、名利,每个人都不相同,人们也往往带着比较的心理,诚然,只要去比较,就有分别。有了分别之后呢?不如别人怎么样?比别人强又怎么样?弟子规里面讲,见人善,即思齐。推而广之,看到比自己强的,就要想办法去做到和别人一样。知道了不足,找到了差距,就是明白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接下来是不是会出现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朝着目标奋进呢?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的,也只有通过努力消除了差距,才是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从此岸到彼岸,需要为之付出汗水和心血。
3.12\3.13
提龙腿站桩今天站了多久,旁边的报警器响了80下,练丹凤朝阳,响了200下。站不稳,是脚上、腿上、头脑,各个地方不平衡,一动就歪,幅度小的时候能调整,幅度大了就站不住了。
再说下,练养结合,做事要有自己的目标,头脑要清楚,这样才不会被外界的变化所干扰。
3.11
小炼形第四式提龙腿:提龙点足,左右腿内外转各90,走桩左右各18,站桩一侧数了30个数,30秒多点吧。昨天看书上说,提龙点足一式,类似小混元球,谱文也有这句,腿内转的时候感觉更符合。
虚弥振翅,右侧手能按到地,左侧差点点,今天侧卷帘腿能抬高了,心中一惊(抬的时候太用力,以前是抬不起来,今天阻碍小了,有点不适应),细想,是与虚弥振翅有关,手能按到地,腰胯的折叠已经到极限,关节也开到极限,只是虚弥振翅身体是斜,侧卷帘身体是正。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式子的作用。
世事洞明皆学问,文远老师把化学用到锻炼,好像信手拈来,实则是融汇贯通。昨天曾老师讲的五行生克,我是以前就靠记忆了很久,昨天讲完今天想了一早上,还是没通,说到底还是没有真懂。理法要精透,精透应该是要广大细致精微,才是精透吧。功德跟心性相关,还是要在做事中,提升心性,功德自在其中,这点,要向您学习。
文远老师怎么记时间的呢?
恒心是最可贵的,在坚持的过程,可能会有很多困难,但也唯有坚持,才能终有结果。
3.10
早上想到一个词:自由。经过这么一段时间大幅度的抻筋拔骨,身体活动顺畅多了,心情也畅快。
现在练到小炼形前三式,明天开始多练第四式。通过这么看书,背功谱,先知后觉,感觉真的,老师已经把每个动作的内涵写的非常清楚了,现在每天写的感受,不及书中丰富明确,只是自己验证了一遍罢了。
好久没这么痛快的看文章了
3.9
无法求法,得法忘法,自然天成;
有速效,无速成。
生而知之的人是极少数,学而知之,困而学之,总之,从不知到求知;求法得法,这是一个求学过程;得法后勤而习之,这是证法,以法悟道的过程;以法悟道,道成舍法。无到求到得到忘,每个人所处阶段不同,但又都是自然的生态。
传统功法由历代祖师辗转相习延续至今,在功法的完整性、锻炼效果、不出偏差上,至少比今人更值得信任。何以能速效?何以无速成?自说自话不好,还是自修自得为上。
3.8
小炼形式多玄妙,细细体会慢慢详;金锋抖肘通上下,阴阳升降翻转中;跨虎横云左右转,开合之间通六经;初知阴阳随转换,炼形强身乐趣增。
3.7
以中为轴不离中,前式皆为后式基;锁住三阴神内守,方是学人筑基时;是与不是须师指,求学须问过来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前看王凤仪先生讲人生的书,他说天就是众人。利益众人是天道,或可以这么说。不论怎样,做个对大家有用的人,正人正己是不会错的。人生在世,孤零零的来,孤零零的走,在来去之间,如果再是孤零零的,是多么的凄凉。佛说,众生一体。以爱己之心爱人,我发觉这是最高明的社交学问,一个顺字而已,在顺的过程导之以正道,善莫大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和热,善念,善言,善行,福慧双修,身铭俱泰。
标题改回:如何平衡内心?
每天都会遇到各种事情,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保持平衡?以前看一个人说过把某些事归入已解决,曾经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已解决,当这样的问题再次出现时,心境就能变得更加坦然。平衡内心,也要从提高自己的能力入手。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八万四千烦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唯有用认真的态度,去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将它们变成已解决,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平衡。时间是缘,时间变了,缘发生变化,所以有人说,把问题交给时间,这未尝不是缓解问题的办法,但最终时间的消失,应该要有人的智慧和能力的提升,当问题再次出现时,才有能力充分解决问题。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志于学,是找到了学习的目标和方法,认认真真的学习,孔子学了十五年,老师也说,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现在有个一万小时的理论,任何事情,学习时间超过一万小时,就能达到很高的水准。一天两个小时,天天不间断,一万个小时要花上13.7年。可见,无论干什么事,要想做好,都要付诸长期认真的努力,没有捷径,没有速成。这么看,持久战是必然的,当然,不是谁都想得大成,能有小成,或者仅作为了解,那就因人而异了。经过长期的学习,自己有了正见,能够独当一面,就是立,接下来还要走出去,为社会为人们做贡献,这样才是完整的人生。
人一出生就意味着死亡,在生死之间的百年间,从幼年,童年,青少年,成年,中年,老年,以成年为分界线,这个年龄要担当起自己应该担当的责任,之前都是学习的过程。在成年前学习到生存的智慧和方法,之后的担当和责任,老了则安心养老,这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这也是顺应了自然之道,违背了自然就要花更多的力气却可能收效不好。
先是要调整好心态,再就是认真,找到方法,认认真真做事,做事是这样。做人就不单是技术问题了,要有智慧,阅历和经历是不可少的。不论做人还是做事,学和习,理论与实践,不可偏。做人做事,成仙成佛,自己的事自己要想清楚,莫到白了头,空悲切。
3.6
1.火克金:心属火,肺属金,肺在上主降,心火旺则肺降的功能要增强,否则无法平衡,平衡不了就会导致火继续上炎,烦乱自然就会产生。再者,火大,需要肾水来济,所以,耗神即是伤肾。黄帝内经里讲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大概就是说要心保持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既没有太多的狂热,也不要过于消沉,身心平和。
2.极则变:今天练提龙腿的走桩,昨天看书上说,要尽量高抬,练到30多个的时候,在提膝上抬的时候,头的前后受到振动,身前是阳明,身后是膀胱经,在提膝的过程,同时拉动这两筋脉,是不是呢,我猜的。
3.升降开合:金锋抖肘,手掌翻覆之间,升降开合都在其中矣,动作越精准,这种感受就越明显。
4.形敛则气聚:跨虎横云从60撑到90,又有晕的感觉了,蹲下来感觉会舒服,为什么呢?可能是人体舒展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气血扩充到血脉中吧?蹲下来,气血从四肢回到心,心就不会那么难受了。还有晕的时候想吐,以前看过个说法,是因为调足阳明胃经的气血,或许想吐是因为胃的气血被调用,胃自身又难受了吧?
5.练养结合:心为君主,心主神明,当全身哪里不舒服,心君如果清明的话,瞬间就能觉察。但是有个问题,觉察了又能如何?身体要平衡,可以是高调的平衡,也可以是低调的平衡,总之平衡了就不会有问题。有人气血非常足,内华外显,人就会特别有神采。对于不足的人,维持一种低调的平衡,通过练养结合,日积月累,气血充盈,也能从低到高,强健身心。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身体的本能会把合适的营养输送到合适的地方,像上面说的调胃的气血补心。作为个人,主观上可以做的事,就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多运动,学会吃饭睡觉。
我也是在摸索学习中,个人感受结合看书学习,连蒙带猜,我会继续学习验证之前的感受。各位看官,莫以为真,仅供参考!
昨天这两句话想了很久,虽然意思心里清楚,但是缺少合适的词语表达。心冷是因为意志消沉,感受不到生命的活力,血脉也好像不流动了。小炼形练过后,身上温度升了起来,慢慢有了潜气内循,这种生命的活力被唤醒。这是自身的感受,当要诉诸于文字,还是费了一番脑筋,当时想组合成一首诗,要考虑平仄押韵,最终也没有成文。
3.5
心冷血脉凝,炼形复原处;心身不是二,得法应笃行。
3.4
昨天看一位中医写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里面说到学习中医的几个步骤,认(字)识(字)知觉感悟,前三个是初级阶段,后三个是高级阶段。当时看到“感”字,没想到是那么高了,因为从一开始学习丹经武学的时候就听到感而遂通,还以为感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北京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微信公益平台,邓老师给大家讲说文解字千字文,这是认、识字。李老师书中的文字,是知(识),要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去觉去感,最后悟通。那位医生说,现在的很多人都没有觉的能力的,小腹冰凉,还在喝冷吃冷,自己还感觉胃口很好。因为最近在看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对吃的东西也多了关注,吃进去感觉寒热温凉。去感觉自身开始,感悟自然、人情。从粗到细,从点到线到面,感而遂通。
早上筋骨还没有舒展,开始还是不要做幅度大的动作,否则拉的筋皮疼。昨天坐了一整天看电脑没怎么动弹,背部,脑袋,严重不舒服。早上多练了摇身掌。跨虎横云没有硬往上冲了,72个收功。
3.3
今天动作放慢了,柔缓了,练完倒觉得更好。大概是气血不足,火大对津液耗得厉害,慢慢练却好了。再有就是不要着急,一式练完等气息平和了再练下一式。
3.2
1.阳光洒过的地方便是光明。阳光可以是声音、文字、气血。
2.跨虎横云和卷帘腿练完很难受,动作幅度很大,练得又快,呼吸有点跟不上,深呼吸是要好些。跨虎横云打算练180,结果到60就累了,中间休息了会,练到90结束。
3.1
天行健,日月合;
正心意,身心合。
日月合,明;
身心合,寿。
[谱文]天地阴阳妙相生,本是动静咸化成
[注解]太极拳的生命世界是根据天地之间的阴阳规律而相生化,其妙无穷。简而言之,其根本则是依托动静两骸原则相因咸化而成,因此太极拳在操演的同时要注意到阴阳两骸的原则。阴阳两骸包含着两个对立的性质和现象,如:反正、软硬、刚柔、伸屈、、上下、左右、前后、顺逆、向背、吞吐、来往、进退、收放、虚实等。这方面的内容,读者可参阅《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卷三》中“太极拳与易”,“以易为理所涉太极操演”,“大易太极拳”等文。《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有“阴阳诀”,也从简易的基础上说明这个道理。所以二十四式循经太极拳操演谱文,开篇首句则以“太合天地”、“妙悟阴阳”、“参机动静”来阐述太极拳的原则。
[谱文]太极为宗传武势,遍撒华夷焕春风
[注解]太极拳虽然是以阴阳为原则的锻炼方法,客观上看当然更是一项武学。因此,太极拳作为一项武学的操修,就宗风而言其招招势势的动作无一不隐含着武学之势。
太极拳是以武学操修来体现锻炼的价值。如今,太极拳的种子已经遍撒中华,乃至于全世界,锻炼太极拳的人都受到了“益气延年不老春”的春风召唤,焕发了青春。“夷”,为夷族,是与中华故土之华人相对而言的,谱文中“夷”表示国际友人。
(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121-122页)
http://www.djwx.com/forums/posts/list/4447.page#22432
(节录自李兆生先生著作《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教程》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循经二十四式操演谱文

天地陰陽妙相生,本是動靜咸化成。
太極為宗傳武勢,遍撒華夷煥春風。
太極開拳移左步,前抬兩臂吊腕平。
切腕仰掌姿下沉,坐胯屈膝氣合生。
野馬分鬃身右轉,左手托球右肘橫。
上下掌心同一峙,兩掌互喚抱球生。
左足尖收右腳側,鳳點頭化腿提龍。
前托左掌進左足,左腿為弓右腿平。
前行虎口並金脈,後按胯側合心經。
左轉身姿橫左肘,右鳳足落左足踵。
左掌按球右掌托,複出右腳虎換龍。
右化托掌身前出,左化按塌左跨封。
左蹬右弓穩兩足,前後雙撐期中庭。
轉換身姿右抱球,左為托掌右肘橫。
左鳳足點右足側,前展左足虎步騰。
太極抱球開雙掌,前托後按達通靈。
托掌斜行金風響,按掌降氣掩胯封。
右進半步宣虎坐,左出半步肝脾應。
雙手抱印護襟胸,正展身姿神氣升。
左右橫開撫琴手,白鶴亮翅用意撐。
左下切掌行心氣,右揚托掌運金風。
身形右轉收左足,左掌扶封金肘橫。
右齊聽宮進左步,右為虎坐左腿平。
左掌摟膝肘橫撐,身姿前移虎換龍。
右掌直取金宮地,前按指掌右腿蹬。
如此左轉換身形,右手摟膝左掌騰。
複將身姿再右轉,往返三換丁甲封。
右進半步換虎行,左出半步足放平。
左化扶封身前處,右掌後移合中宮。
手揮琵琶虎右坐,掌持前後挫敵鋒。
倒卷肱法身退行,倒插前足落後蹤。
右手後舉通金氣,兩臂分爭掌上擎。
後手前去化穿掌,前手後舉托掌成。
後移左臂並左足,右臂右足亦同行。
墜身退走轉腕變,連環四步倒轉肱。
將身右轉退左足,混元球托左掌中。
上合右手平肩肘,前出左足運虎龍。
右手隨勢右下按,前掤左手齊肩胸。
十指前穿虛合掌,虎坐右翼捋要輕。
左掤右擠馳複前,太淵六脈細心聽。
袖底藏有混元象,雙掌前按法亦精。
回展身姿左後移,左抱球勢左肘橫。
右化托掌傾左位,右鳳足落左足宮。
前掤右手進右足,換將虎踞化龍蹤。
攬雀尾分左右脈,掤捋擠按四法明。
內扣右足身左轉,橫運太極臂左傾。
易理大象複右環,左收鳳足立右踵。
右起吊腕並勾手,左化單鞭前擊應。
前倚左足成弓狀,後持虎足換龍騰。
橫行跨走自輕靈,左行虎坐右足平。
進手輪生呈有象,三步三跟合行蹤。
雲手雙環通玄跡,進身遙脊任縱橫。
左穿右撞右坐虎,左撞右穿虎左逢。
勾雲拿月雲盤手,三陽化力複按攻。
單鞭一式重返顧,霹雷掌法震當胸。
勾手後化托掌起,右足半步跟前踵。
更令穿掌胸前占,回抽左手封丹宮。
回提左足鳳點頭,兩掌前抄斬雙鋒。
分化雙掌並開合,右蹬腳起玉柱傾。
右足收做提龍腿,雙托掌在膝上橫。
龍資進步換金錘,雙風貫耳著法靈。
橫開兩掌轉身形,左足右收乘提龍。
雙掌合抱護金鑒,提龍腿起左前蹬。
蹬腳複落中宮處,兩掌緊收固金風。
右執勾手三陽俱,金刀金肘左橫胸。
左遂仆腿削金玉,紫燕抄萍下沉峰。
縱身提足金雞立,提膝上打偃月宮。
金鋒穿掌隨膝至,左足渾立左手封。
左起勾手三陽俱,右撤扶封切肘橫。
虎狻移身金頂落,削金截鐵不可輕。
騰身左起提龍腿,右中獨立展雙鋒。
落下左足上右足,虎步左肘平肩封。
右化托掌齊左位,一上一下抱球生。
內旋球法分左右,雙掌搖身虎換龍。
右行托掌滾肘架,下藏左掌撞中宮。
左足超越右足鋒,右抱球持右肘橫。
左掌上翻橫肘降,右掌遂按穿梭聲。
海底針蹲右坐虎,虛點左足落地輕。
左掌撤在膝邊護,右用穿掌直下沖。
閃通臂起左步騰,龍形虎躍右足蹬。
右手護頭橫架肘,立出左掌托架功。
轉身搬攔錘三更,虎換楷威身展形。
右反砸錘降肘式,左手右攔金肘橫。
左進一步縱其力,挺身後足乘勢蹬。
三陽氣貫左右腳,右握金錘擊不空。
左化穿掌神門下,左右兩掌托化成。
回展混元球玄轉,如封似閉撲按攻。
右轉身姿展右臂,兩掌開合照前胸。
收攏右足身站直,兩腿微立期正中。
雙掌處翻兩側落,太極合手式完成。
二十四式心意會,體鬆氣固神要寧。
太極行拳操演後,體魄康健自有情。
2.29
心要空,空则明。傲气不可有,气积胸中,虚火上脑,神志难明。
牵一发动全身。提龙点足,仅是足尖的转动,带动的是周身的振动,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轻灵才能连绵不断,才能一动无有不动。
摇身掌谱文:摇身掌法妙无穷。摇身掌式练了9天了,其中之妙还没体察,只是加深了对动作要领和谱文的理解。
摇身掌法妙无穷,两臂纷飞掌击宫;
上形肩背浑腰转,后起灵台旋精工;
高起大椎三五节,下彻日月两侧中;
前置胸间挂印掌,并击云肩左右峰;
……
开始觉得是不是应该上对下,前对后,因为背谱文要记忆……
操演的内容也算写完了,本人懒人一个,练功不多,太极拳的锻炼更少,所写内容都是根据这几年听课和自己看书、思考所得。所谓理法精透,是要道理明白,功夫练到身上,有所得有所证,纸上谈兵终无益处。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梦自己圆。
接下来抄抄循经二十四的操演谱文,也算作操演的内容吧!
循经太极拳操演之四——太极起势-无极桩
“自然站立,即是日常的姿势,两足距与肩等宽,丝毫不加修饰,普普通通的站好。”(循经二十四式教程33、34页)
“太极拳是“无极而生”,故要两脚向前平等而立,既不是足三阳先行,也不是足三阴先行,而是各持半阴半阳,也是“无极而生”领略动静之机的姿势,以体求阴阳之母的太极”、“此时准备练拳,大脑思维暂停其他杂念不管什么事情皆需先放下,等练拳完毕再办。这样逐渐使自我心境平静下来,处于:“无形无象全无欲,养神养气养真骸“之境界,进入无极状态,达到忘身、忘我的浑然、无极境地”。(循经二十四式教程35页)
”自然站立,两腿与肩等宽,舒适而忘身,目光平视,一任天真“、”两臂垂悬,掌心向内,虎口向前“(太极拳统真大典卷二28页罡风玉掌)
”自然站立,两臂下垂;头要中正,两眼平视前方;身体成一直线,百会与会阴相合;两腿站直,不得弯曲,足距与肩等宽;全身放松,消除杂念“(循经二十四式教程第110页小炼形-金锋抖肘-预备式)

这里选了循经二十四式、先天三十六势、小炼形预备式三个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对动作要领的描述详简不一,互相补充。单就太极拳而言,太极拳统真大典对动作要领描述要细致的多,对虎口的方向、眼神等细微处都有要求,这关系到循经的精微,动作要精准。另一方面,看书,要博览群书,李老师的每一本书每个内容都要看,这样才能把所有相关的内容串联起来。去年为了琢磨循经、太极拳与易经的关系,看了很多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统元楼藏真丛典,李老师所写的所有的书,不都是在讲太极吗?“易曰太极”、”易与天地准“。各种功法也都是以元气为基础,对人身、宇宙的探索,所以,一法通而万法备。可是要一法通还是要学习万法,所以,文武同宗,学识要广博。
第一次参加循经太极拳专修是2011年第二期的循经太极拳专修班,讲的循经二十四的前六式,无极桩当时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当时刘老师跟我们读了上面节选的第二段话,在我们练习的时候,他也反复诵读。有多少人练出来了我不知道,但不是每个人都得了。说这些是想探究,单独通过看书、自学能不能学好,毕竟大家的时间都不是很充裕,千里迢迢到北京培训中心都很辛苦。动作要精准,看书能看到吗?学识要广博,看书能全面了解吗?功法是法,以法悟道,随着功夫的进步,所对应的法也在变化。李老师慈悲,书中写了很多,大家一起学习吧!
2.28灵性
昨天看书,讲到元神与识神,元神在脑,识神在心,一天到晚念头不断,这当是识神了。修真图里面有心不动气自圆,心不动,当是识神不动,气自圆,当是元神遍察周身。是也?非也?
人身有先天后天,循经是人体的自然现象,当是先天。然心为君主,又是识神当家,错误的知识必然影响身体的运转,渐渐脱离自然的轨迹。练循经必然是要后天意识跟随先天气血循经,久而久之,回归自然。然也,否也?
天行健,寿而康,此自然也;修身齐家,此人事也;以人事顺遂自然,则寿而康,以自然顺遂人事,则……
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有李老师演练的光盘。书中的图是静态的,文字说明很抽象,自己理解多是会有偏差的,反复看光盘反复练,这样记住每个动作以及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2000年-2002年,李老师武当山讲课的时候,也有讲二十四式的内容,我记得是对着操演谱文,让学员一个个上台演练,既要知道每句谱文对应的什么动作,又要按照谱文的要求将动作练到位。
循经太极拳操演之三——单式与套路
“概括而言,前者某个式子是单独地锻炼,体会每个动作产生的循经。后者是将每个式子因气化而关联起来,完成复杂的循经。”(循经二十四式教程第226页)
“架子动作要精准,这需要对操演谱文反复朗诵,直至烂熟于心。”(循经二十四式教程第25页)
”兹书正像他人所说的,不是专家学者所著,不是教授研究家所写,而是一代宗真,以史、谱、照、文四者合一所著,形成横空出世的权威形象。“(太极拳统真大典卷二第4页)

对照动作照片、文字说明、操演谱文,由单式锻炼到完整的套路,这样坚持下来,将书中的知识融入到举手投足之间,与自身化为一体。
玉环桩是太极拳的根,很多人每天二个小时练习,按数量约360左右。这样练一百天,约合一万遍。锻炼时间因人而异,感而遂通,练得少还没热身就结束了,练得多太疲惫也不好,贵在坚持。
2.27精神
老师说,不怕没有功夫,就怕没有精神。精神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名词,还可以拆开为精和神。意重则气滞,走神则形散,说是炼神为上,实际是炼神最难。心为火,欲要治心,还需用水,水火相济,则心猿意马皆伏。
这次学聪明了,跨虎横云练了72个,脚腕酸了,就不练了。以前高中学生物课,记得无氧呼吸是生成乳酸。供氧大概有几个环节,肺的呼吸、心脏的搏动、血液的输送、代谢垃圾的清理,任何一个环节不畅通,都有可能造成酸痛。炼形身姿中正,是为了气血运行的畅通,今天练跨虎横云就注意了胯的位置,如果一下子就坐下去,腿胯腰就没法贯串,这里似乎也适用曲中带直。
提龙腿的站桩是我的保留节目,从来没练过,能站一分钟就不错了。
2.26
疼疼疼,全身疼,不紧不慢才是功。
2.25
6:00-8:00金锋抖肘1800,感觉胸腔打开了,呼吸顺畅,早上空气很差,呼吸顺了反觉难受。跨虎横云练了54个,有想吐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饿的,也可能是练的太猛了。昨天吃饭胃口很好。
摇身掌各式180练了五天了,谱文八句也能背下来了。两臂纷飞、荡臂滚弹、真气随形,早上试了不同的力度拍打。
2.24
意重则气滞。身体的每一个动作变化,犹如石头投入水中,水波会不断散开,意念太重,只盯着石头,波纹就看不到了。炼形,动作要精准;练气,周身要放松,务令顺遂;总之,都是在心神的控制下完成行功,炼神为上,或意在此。
2.22、2.23
摇身掌拍肩井,不到十下脑子刷的清醒了。人体的六阳经都要经过肩颈到头,经常头脑昏沉的人可以试下这个式子。元明八式前年十一班的时候学的,锻炼效果一直不好,想想还是右肩经络不通。前年寒山七式学完一直坚持练,到去年五一六部初功的锻炼,肩、颈、后脑,一直疼。后来无论练什么,或者什么都不练,都会疼。一直也都没在意,年底找医生看,说是肩周炎。小炼形里面能够活动到这个位置的摇身掌和醉翁扑蝶最好,其他像金锋抖肘、虚弥振翅、灵芝桩也很好。
昨天老师在跟随学上讲《修真容易养性最难》,讲到不忘初心,讲到锻炼的方法……
或许我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心,因为我的记忆中,自己从来没有发自内心的想认真做好一件事。健康的身体,平和的心态,这是我自己通过这些年的学习生活经历,自己认可的,这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干什么,我自己的感受是人与人互相帮助,一起走好人生的道路。那我能提供什么帮助呢?
做任何事都有方法,有规矩。昨天课上,老师问,为什么小炼形十式只练金锋抖肘?这个问题,我以前从来没想过,反正每天练下,不知道也不想为什么。
中医治病讲求辩证施治,用药中病即止,食饵则可长期服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小炼形抻筋拔骨,疏通经络,具体到每一式又有专门调节的范围,如金锋抖肘活动肩胸背,锻炼肺经为主;玉环桩行血推脉,宣化肝脾,增进饮食,通过后天水谷之气补人体亏耗;元明功采天地之阴阳二气充实自身。通过上面的分析,结合自身的状况,应该以玉环桩为主,辅修其他。
借这次大家一起锻炼的机会,好好感受下!
2.21
小炼形金锋抖肘1800,摇身掌各式180,其余式18,元明功三遍。
2.19、2.20
19号早上醒的时候看下时间已经6点多了,想想就没起来了,躺在床上,身体感觉相当轻松,原来不练功是那么舒服,再往下睡这种感觉又没了。老师曾讲过,每天练功的时间最好不要相差一个小时,每天要坚持行功。晚上,听完跟随学王老师讲的书法课后,练了一个小时。
20号醒了看时间是5点了。现在觉得身体两侧的平衡要比以前好了,以前我能体会的是两条腿不一样长,而且觉得两腿跟腰胯的连接也不一样,太极拳讲节节贯串,这可为难了。小炼形其余九式练的少,还是都练下比较好,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选择多练某些式子。
金锋抖肘的谱文能背下来了,问题也来了。背跟颂不一样,背要记每句话的顺序,作为理工科的学生,总想找出其中的逻辑。书里面写的是内景谱文,那对应的应该还有操演谱文;小炼形有九个次第,谱文里面大概能对的上但感觉不是很完整;许老师说过,谱外还有谱。慢慢学习探索吧。
今天是网络共修的第十天。看大家在群里发的体会,也是感叹,认真,勤奋,时间,汗水,道路是漫长的,感谢大家的一路相伴!
2.18
早上起的晚了,想想接着睡呢,还是接着睡呢?前些天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怎么克服惰性?早上锻炼的时候想了想,一个要立志要有目标,一个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两者,一个是牵引力,一个是推动力。一般懒惰的人也很难立志,所以,加入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求乎法上得乎其中。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气要鼓荡,一个是气与力合,一个是量的积累。神宜内敛,能收心,效果就明显。
循经太极拳操演之二——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 先天太极拳三十六势
“当笔者著作《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之际,弟子华新、项光明诸贤者随我去了武当山。按传统书作如此大卷,正是由于历代祖师留此一学,事毕要去金顶上叩拜祖师的,这是旧说,但也体现了任何学识的历史渊源。在北京去襄樊的路上,由先天太极拳而谈到简化太极拳,华新、项光明遂建议我抽时间也把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按先天三十六式太极拳那样写下操演谱文。”(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第24页)
“循经是人体的微循环,先天旨在说明这种结构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本能,是自然的属性。了解这一点就能清楚先天内练的循经之太极拳三十六势的生命了”“三十六势是古人以九为基数所得的周天数字,完整的三十六势是以九为阶段来完成循经的”(太极拳统真大典卷二第3页)

由简化太极拳到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到先天三十六势太极拳,我是这么学下来的。简化太极拳是在学校时体育课老师教的,循经二十四式实际我只在第二期专修班学了前六式后面是自己看光盘看书自学、先天太极拳三十六势从第四期专修班到第十期一直有学习。简单说,简化太极拳没有循经的内涵,这一点李老师在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书里面做了很多分析,在武当山讲课有学员提问,为什么同样的动作别人练的就不循经,李老师答是没有循经的装置。那循经的装置是什么?动作要精准,学识要广博,这也是老师给提出的要求。循经太极拳是走线,三十六势是缠经,两者的差异在于气血循缠的量的不同。由循经到缠经,这也是自然而然的变化。
要学就学最好的,我一直有这样的心理,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想要学先天三十六势,到现在终于是把动作学完了,关于循经太极拳的学识也参加了5期的专修班,循经是什么,我只是听明白了,还没有练到身上。一个字,练!现在每天早上全国的学员在各地一起锻炼,我选择从小炼形第一式开始,从动作、谱文,把这几年听过的知识融入其中,研究其中的内涵。通过专修,强化训练。
循经太极拳操演之一——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
“简化太极拳作为学习太极拳的一门基础常识,先需要从熟练动作开始,从简单的基础学起。简化太极拳虽仅二十四式,已经能是初学者了解掌握太极拳的运动风格。从简单的基础入手,而后,再转入三十六势的缠经运化,专习太极内操,精修太极内脉”(太极拳统真大典卷二121页)
“由于太极拳的种类较多,风格各异,初学者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为了适应太极拳爱好者的需要,新中国诞生后,国家体委组织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在群众中流传较广的原有太极拳套路进行了整理,编写出了一套简化太极拳,也称《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第7页)
2.17
今天练的时候,全身都微微的热,暖和,很舒服。本来想是锻炼的时候默诵功谱,现在发现不行,连记数的念头都要很轻才好。神意用在调整动作,发觉不合要领要及时调整,感知身体的变化,务令顺遂。
http://www.djwx.com/forums/posts/list/814.page#1448
小炼形——丹经武学入轨行功的捷径 李兆生
2.15、2.16两天,早上还是以小炼形金锋抖肘为主。学习了真元宝笈小炼形金锋抖肘相关的,动作分解,内涵述真,内景谱文。
金锋抖肘第一式为预备式,平时很少站这个式子,基本是上来就练,在练的过程找平衡。在内涵述真里面对预备式动作进行了详解。金锋抖肘第一句谱文,天心地轴隐金风,道妙循环十二经,就是对预备式的描述。可见其重要性。
运动的过程中,手的阴阳转换,后击肩背,切勿偷懒。中指为轴,反复抖动,久而行持。
从2.11到今天2.14,已经4天了,这几天我的锻炼都是以金锋抖肘为主,第一天3600,第二天10000,第三、四天都是3600。
第一天刚开始的时候动中八触的感觉比较明显,冷、热、酸、痛;第二天练一万,这些冷热的感觉倒不明显了,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问题,像爬山过沼泽地,一会沉重,一会轻松,有山重水复的沉重,有柳暗花明的愉悦。
许老师讲,养气柔体,我主要是按照这个原则在练,虽然时间过去,但身体不累。我是要一个小时才能从睡眠状态到清醒。接下来打算对照书上的图和功谱,将动作再继续精准化。
从2.11到今天2.14,已经4天了,这几天我的锻炼都是以金锋抖肘为主,第一天3600,第二天10000,第三、四天都是3600。
第一天刚开始的时候动中八触的感觉比较明显,冷、热、酸、痛;第二天练一万,这些冷热的感觉倒不明显了,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问题,像爬山过沼泽地,一会沉重,一会轻松,有山重水复的沉重,有柳暗花明的愉悦。
许老师讲,养气柔体,我主要是按照这个原则在练,虽然时间过去,但身体不累。我是要一个小时才能从睡眠状态到清醒。接下来打算对照书上的图和功谱,将动作再继续精准化。
闲话太极之师言师语之二
“站在另一个角度上,《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八十一难,最后有的成佛,有的成净坛使者。同样在传统文化的巍峨殿堂中,究竟是把自己塑造成威武的将军,还是塑造成满口獠牙的小鬼。因此每个人的所作所为,无时无刻的塑造自己伟大光辉的形象。所以,修为不单纯从练功也不是单纯从修心,而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太乙金编》下卷第539页)
去年的春晚,一曲“时间去哪儿了”传遍全国,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把时间用来做什么!对于修为的人来说,比这个要求更高,除了时间去哪了,还要知道自己的心去哪儿了。李老师说,把每一件事做好,就是修行!乙未年就剩下几天的时间了,明年是丙申年,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都有更大的进步!
闲话太极之故事会之一
“笔者想起在1987年武当山首届擂台赛时,听到沙国政先生热泪盈眶地说:我们这些老拳师,外国人来了,让我们出来表演,让外国人看看我们还有一把胡子,让外国人知道中国的武术可以健身长寿,这么大岁数还能练武术。表演完了,没我们的事了。……我的徒弟是教授,我还是一个全国出名的民间老拳师,我们这些老家伙没有几个了,一年比一年少……”(摘自《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教程》第11页)
本是想找一些轻松愉快的故事,但却想不出来。李老师的弟子在给我们介绍《情系中华魂》一书的封面时,讲述了为什么选择那么一种颜色,像血的颜色,不是鲜红,暗红色。我相信李老师一生肯定比沙老先生有更多的难言之隐。
想起杨老师给我们介绍诗经的话,说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李老师的20多部书,大部分是介绍学识、修为,没有多少地方展现他个人的生活。自古英雄惜英雄,李老师写沙老的故事,是不是也在述说自己呢?“本来宗风的脉流在封真岁月而后的年华中,已经心地坦然,老居家园。所以当年笔者听沙先生感慨之余音时,淡然一笑,同沙老前行……”(接前文第12页)
还是来看下这个小故事吧。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武术能让人健身长寿、中国的老拳师没有得到保护、中国的老拳师越来越少、中国武术的话语权被一些教授掌握,那么结论是什么?中国武术的失传?……
文远 wrote:小炼形第三式跨虎横云:脚痛腿痛,这是我最怕练的一招,参加师资班后总算能蹲下去了。奇怪的是明明是腿步动作,可练中架时两手心也会胀热。

这个以后会在讲循经的时候写。可以体会下,手胀是在身体转到什么角度的时候胀,太极拳讲阴阳,许老师让我们找每个动作的阴阳转换点。
闲话太极之师言师语之一
“是师真教化了我。我努力写书,将所学,将脉传,书畅今古。最终要办一所下至小学、上至大学、培养博士研究生,一条龙的学校。面向全社会,开展免费教育。像师真所说:办义学”。(太极拳统真大典卷三第九页)
曾经问过小杨老师如何立志,杨老师答,以师志为己志。这简短的几句话,概括了李老师学习的过程,一生的作为以及志向。更为详尽的内容,在《情系中华魂》一书。
按顺序下面要写操演的内容了,春节前就不写了,节前有空的话先写闲话太极,抄抄书中老师讲的小故事,放松一下!
推进循经的基础之武当玉环桩
这个题目会写很多,打算展开写,把自己这几年来听到的想到的看到的都写进来,因为玉环桩能解决绝大多数人的问题,或者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要把玉环桩学好,其他的都可以不看了。当然,这只是对于大多数人,人是会变的,就像我当初一样。闲言少叙,回到正题。
论坛上教学信息中对武当玉环桩的说明是这样的:武当玉环桩是武当太乙铁松派之密持丹法,是贤侠剑道历代不传之隐。适于体弱多病、久病初愈元气亏损之人演炼,可达到宣化肝脾、增进饮食、凝聚元气、强身建体之效果;待“修墙补屋”后,则可运化内功踏入丹途。
真元宝笈玉环桩部分对武当玉环桩的锻炼的三个阶段是这样的:
第一层次之行功:先由形体统一协调的外动,使周身筋骨关节得到锻炼。身内的气血沿着手推导引的轨迹循线贯彻周身,即古人喻“流水穿堤”的修行阶段。动作虚实相生,培养先天真气,吞吐有律,升降适度,是修身心以育纯阳之筑基法。
第二层次之行功:此阶段动静如一,刚柔随形,真元日显,外化纯刚,以显真乾之健。举手投足,内气外注。时而演为武技,变化多端,内气如长江大河,滔滔无间,身心变态,处于良久而存正,显化步入太虚之境界,已进入无疾苦之层次,终日身心若水,光明洗彻肺肠。斯为先天真力,催动后天神形的运化阶段。此次第功用时间较长。以心印为妙用。
第三层次之行功:渐由动而复归于静,动中千遍万化,悟以心通者,如影随形,虽静犹动,动静无碍,此身心清澈,月影光涵,神思无欲之牵,夫可渐习坐法,而于定中生慧,启于真气显于玉环,而法归于“丹砂九转”,龙虎交会,大道尽然。此专事丹法者。外动可因敌施术,心手相随,随时变化,正旨融于武途,可谓古人:“一法通而万法备矣”。
上面这些话,都是话中有话,每句话都是一个题目,可惜qiuxue水平有限,这里是写循经太极的准备动作,太深入的内容不做探讨,以后在闲话太极的部分写写。上面内容说到,玉环桩适于体弱多病、元气亏损之人,是修身心以育纯阳之筑基法。这个内容不就是现在人流行的养生吗?再问下,大家听到的养生能做到这点吗?要花费怎样的成本?又要跑题了,回来!李老师在统元楼藏真丛典20余部著作中,讲述了很多关于人身的学问,现仅就我看到的内容,分人体疾病产生的原因、玉环桩培育元气的机理、论筑基、关于修心与养生,用这四个小标题整理材料,论证玉环桩的健身作用。
《太乙金编》中“医宗慧照心传”一文引用李东桓《脾胃论》:“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资养元气;若胃气之本若,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在“以道成医”一文中说到,“人自问世以来,由先天而持性命,秉赋阴阳而化形,十月呈真,此常人之道。若先天虚减,即成人亦属弱质”、“七情六淫,诸中因由涉犯,身中元阳日损。顺人道生人,再造子孙,病苦忧之,乃至气血衰败,身心精神颓散,不亡而何”。《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卷二(211页)引用明朝翟良《经络汇编》: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人得其气以有生。故气血也,上下也,虚实也,寒热也,皆一阴阳也。五脏也,六腑也,十二经也,五运六气也,皆一五行也。病态千万,皆不出此。“从以上论述可见,先天不足,后天脾胃之气已伤,是人生病的内在原因。人为生活所累,自然环境的变化,这些是外因。元气足,则诸邪退。正气足,邪不可干。外因存在且不可避免,但若固住根本,则健康不难矣。
《真元宝笈》”玉环桩说真“一文写到,”原来男子以武当的缘法桩来作为专修标准,因后来好多有缘由于后天色身虚弱,不能直入武当太乙十三桩的首桩修学“、”玉环桩虽属坤丹之功,并非女子所独有,男子也是可以通过玉环桩之专修返真自持“、”近年来的实践中,无论男女,甚至身体虚弱的人,都可以锻炼,只要是能扶着墙勉强走上三五步这样体质的人都可以练玉环桩。玉环桩是在自我的动态中调节本身的血脉元气,即不用力,在先天、后天、意念、呼吸、意守、穴位……任何概念都没有的前提下,从不协调到协调“。这些讲的是适宜人群,书中明言是”近年来的实践中“,就是说都是有相应的例子的,每句话都是曾经发生过的故事。那么玉环桩是怎么宣化肝脾进而达到培养先天真气的目的呢?肝脾是后天,先天真气是先天,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产生疾病的内因也就解除了。”事仙修真是由充盈气血为用。故凡夫可以长生,病者可以复生,老者可以反童,其中真阳势在气血重生之玄用“、”大道乃以后天而臻先天,以水谷而全性命,先天者,万物生于水,后天者万物生于土,先天肾水为用,后天脾胃为基,水谷之气之养,可充气血,转化精神,故身心永久“。至此,理已明了,气血重生,水谷之养,这是病者复生的方法,剩下的就是操修的方法,玉环桩在这方面又有独特的优势。玉环桩动作有八个动作组成,循环往复,简单易学,适合初学。在行功中,对后天脾胃及先天肾都有特定的锻炼方法。在”易解玉环桩“一文(见循经二十式教程或太乙金编)隐现虚灵一式的解说中讲到,”可以通过这种桩功来调整自己的肾“、”调节先天元气“。
解除病苦以后,自然会走上筑基的过程。很多人接触丹经武学是因为自己身体不好,通过锻炼身体得到改善就又懈怠了,这样永远不会知道筑基、修墙补屋是什么体会。丹经武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问。这两年在QQ群里面,看惯了很多人说什么周天,感觉通周天跟玩是的,真有那么容易吗?如果是,那李老师就是大骗子,我上面所摘抄的内容也都是骗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是假的容易,那就要举例来反驳嘛。qiuxue不才,也反驳了五年左右的样子,也就这两年好些了,疑问没那么多了。我能检验到的在上面写小炼形一节提到了小炼形锻炼的三个次第,我能感受到的就是这些,后面总是九个层次,因为不够努力,没法证实。在看李老师写的统元楼藏真丛典的每一本书的时候,每当讲到高兴处,他都会笔锋直转,在什么什么的基础上才能怎样怎样,就是说要有基础。那筑基是所有功夫的基础,后面是必修专修。对于喜欢偷懒的我来说,当听到老师说,筑基是每个人必过的,没有基础就谈不上升华,我也只好回头自省了。怎样算是筑基完成,在前面写小炼形的时候说到,”所讲有了初步锻炼体会,是指饮食睡眠、精神足,记忆力增强等方面的改善。“,这是初步的体会,那再深入是什么?以后翻到那一页再写吧。
关于修心与养生,这个是我最关心的内容,相信也是很多懒人关心的内容,锻炼太辛苦,那能不能不锻炼?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这里面最简单最基础的内容就是循经太极拳了。当然了,李老师讲过的内容很多,像皮影戏,有人问李老师,说是听完皮影戏感觉气鼓鼓的,能不能不练功,李老师说不能。(这个故事《丹经武学文集》上有)。声律、书法,这些文的方面的修为,也是锻炼身体的好的方式,相对练武可能要舒服的多。修心的内容,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在《太极拳统真大典》里面写过”以德养真“,讲述的是仁义礼智信对人身的作用。像师真篇讲述为师为徒应具有的品行学问素养,这些也是修身修心的规范。身心是相互影响,身体好生命力强,应对能力抵抗力强,不会直接作用到心情,心态好的人情绪稳定对身体的影响也小。这个世界上,很多不练武,不修行的人,他们的状况是怎样的,这是我想过很久的问题,我是一再为自己的偷懒找理由,并想知道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有句话叫,行其道而不言其妙,还有句话,生在中国就是半个中医,所以,我觉得真正不修心,任性而为的人是很少的,每个人都受自身条件和外在环境的约束。那一定胡乱作为的人呢,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不符合养生的规则,当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不懂得人情世故也是左右为难。
太极拳是三丰祖师500年前推向社会,欲使天下英豪益寿延年,500年后,太极拳已经在世界各地开花,李老师作为循经太极拳之父,将循经太极拳推向社会,是为了提高锻炼层次,也揭示了太极拳能够使操修者延年益寿的原因。武当玉环桩是循经太极拳的基础,是太极拳的根,这是站在学术体系这个角度看,若是单纯从养生的角度,又是简单易行的方法。在李老师出版书籍中,对玉环桩、太极拳所费笔墨颇多,或也是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吧!
此篇引用老师的文章,分布在四本书中,有断章取义之嫌,其余所论也可能存在不当的地方,仅为个人管见,还请各位老师及贤者指正为盼!
推进循经的基础
这个内容在教程里面列了武当玉环桩、少林玉环桩、九龙环、混元球、真元固气法、横云太极手、飞鸣图等。
在真元养生法这本书里面说到,真元修真法,为三界修真法,万乘统元功。无论哪一个层次都离不开元气的锻炼。上面列举的几种功法,有的是增进元气,有的是团敛元气,有的是对元气运用,各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这里面的内容很多已经超出太极拳锻炼的范围,我自己也没练过,感悟也谈不上,可以参看《真元宝笈》《太乙金编》相关章节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武当玉环桩在前面写小炼形的内容时提到,”玉环桩使人身体恢复健康,进而强壮体魄,再练习循经太极拳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内容下面再单独列一个标题吧。
准备动作之小炼形
在教程里面,循经太极拳操修解惑一节里说到,“就丹道武学而言,按自然之顺序,是先练习小炼形,其作用可调节身心,抻筋拔骨,疏通经络,同时调整形体”、“小炼形有了初步锻炼之后,再按进度学习太乙元明功”、“玉环桩推得自如了,再操演循经太极拳”。“所讲有了初步锻炼体会,是指饮食睡眠、精神足,记忆力增强等方面的改善。玉环桩使人身体恢复健康,进而强壮体魄,再练习循经太极拳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小炼形概论里面说到,”小炼形的原理是调动内气,顺其自然,分宫剖析等方法,外练筋骨皮肉,内凝真元精气。调动营卫之气,对症导引,疏通经脉快,效果显著。““小炼形针对性很强。它先通过局部合理、有节奏的运动,来疏导练功过程中较难畅通的经脉穴道,然后进行局部的气机循环、导引,使练功之人短时间内能尽快调整气血运化,进入正常的锻炼。“
在《真元宝笈》里面列出了小炼形的九个次第,前三个是运转自如、潜气内循、气与力合。这里作为循经太极拳的准备动作,通过小炼形的锻炼,能达到抻筋拔骨,运转自如,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是属于炼形的内容。太极拳的锻炼先是动作要舒展,这就需要小炼形,循经太极拳的很多动作在小炼形里面可以找到痕迹,炼形已经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比如脚上的动作,有跨虎横云、提龙腿、卷帘腿三式,腿的旋转,前、侧、后三个方向,细致到每一个脚趾的都得到锻炼。小炼形练的好,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能做得很到位,这是非常重要的。
楼怎么盖
今天凌晨一点多的时候醒了,之后迷迷糊糊睡到天亮,脑子里想的是这个内容该怎么写。理工科出身,喜欢逻辑严密,可问题是自己对循经太极的认识还处于很浅薄的阶段。昨天在开贴的时候,想把帖子放在循经太极板块下面,但是看后发现那里的都是学术性很强的帖子,这与我的能力不符。最终选择放在了会员茶室这个板块,这样自己轻松下,也不至于误导后学。
关于循经太极拳的内容及修习阶段,在《循经太极拳二十四教程》里,李老师做了非常详尽的解说。内容分为阴阳易理、内脉循经、武技演化三个方面;修习阶段则是,由着熟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在正式进入循经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操修之前,还有些准备动作,比如小炼形、玉环桩、混元球、飞鸣图的一些内容。在《中国太极拳循经二十四式》里面对操演谱文、循经谱文、武学概谱、全体大用篇谱文,进行了详细的注解,文卷内容非常的丰富。在《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卷二、卷三里面,介绍了中国太极拳所包括的内容,包括史理法、正宗标准、精神世界、武技演化、太极散手、太极元功等内容。
综合这三本书,可以从理法两个方面,分三个层次进行梳理。准备动作作为地下层,操演作为第一层,内脉循经作为第二层,阴阳易理及武技演化作为第三层,之外太极拳所涉及的文化散布其中。这么分,也是按照“炼神为上,练气次之,炼形又次之”由浅入深。如此,这楼的框架也就出来了。
李老师说地基要造的像飞机场那么大,也说过,太极拳是武当这棵参天大树上的一个小果子。地基在哪,当然是李老师留下的统元楼藏真丛典,所以,虽是言太极,却不能仅限于上面提到的三本书,这无疑是给盖楼增加了难度。现在所设计的框架,是基于目前的认知,或许以后写着发现这楼要歪了,一切都要推倒重来。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太极拳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方法,作为通往人生彼岸的一个桥梁,或也有她的局限,未来在哪里,且走且看。
与太极结缘
接触太极之前应该是对武学,或者说武术,武功,有一些粗浅的认知,会听到大人说起卖艺杂耍的功夫,这些算是关于武术的原始的记忆。高中毕业那年,在县城里的新华书店看书,找到了一本关于陈氏太极拳的书。翻到前言,讲到日本有位某某人说,十年后学习太极拳到日本。当时,心里很是不服,心想,那怎么行,这功夫无论如何要学。不过看过书的价格还是犹豫了,高中的时候还是很节俭,虽然比初中要花销大的多。记得当时还是没有舍得买,再后来又去的时候,才下定决心。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一个人看书,对着图,愣是把一个套路记了下来,88式,也真是佩服那时的自己。
到了大学,学校有太极俱乐部,体育课也有太极,这两个我都掺和了。二十四式太极拳先是在体育课上把套路学下来了。太极俱乐部人家不收我,就去了武术协会。在这里结识了我的学长,也是他带我走进了丹经武学的大门。从小到大,冬天一直很少穿的暖,手脚也不热了。听学长说,练拳能改善这种状况,那时还是很傻,好啊,那就学呗。老师说不行,学太极得先学基本功,玉环桩是基础,好吧,那就先学玉环桩,为了太极,我愿意学。
2008年开始到现在,这期间一直有对丹经武学的学习,对太极的理解也不断在变化,关于太极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解答,写这个帖子,希望能给自己的太极缘有个好的归宿,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参与进来,认识太极拳,学习太极拳。
丹经武学和社会上的传统文化之间的区别,我觉得是根和枝叶的关系。艺者,道之形,艺成而下泛化于俗服务社会,从这几句话就能看的清楚了。就像老师教写字,字形是最次,笔法次之,心意才是根。以丹经武学的各项学识为根,可以生出许许多多的学问,但如果只注重形,当环境发生变化,以前所学便不再适用,根能生出枝叶,枝叶却不能再生。学东西就要学习根本。初学以形,继之以理,这也是逐渐深入的过程,也只有恒心苦求的人才能得到至真的学问。
看完文远老师的学习经历,感觉自己是多么幸福,我现在有充足的时间,只要不出差,所有的课程都能准时收看。
之前曾在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的公益平台上给大家推荐您写的菜根谭的那个帖子,我是从一开始感觉自己的优越感,到现在感觉望尘莫及。一年的时间,发生了什么,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
翻开这几年的笔记,从第一次去北京李教练就给讲了三传及三昧真参法这些理论知识,我学习丹经武学除了自己喜欢的内容外,也是依照这些原则在选择。现在给自己定的学习内容,包括声律、书法、太极、医学,这些都是丹经武学的基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怎么做老师,怎么做学生,怎么做学友,都有很多榜样供学习,这些榜样都是我学习丹经武学乃至人生道路上的贵人。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qiuxue » 文章发表人是 qiuxue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