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文章发表人是: 自然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自然 » 文章发表人是 自然
Error on line 64, column 41 in default/user_posts_show.htm topics.get(post.topicId) is undefined. It cannot be assigned to topic The problematic instruction: ---------- ==> assignment: topic=topics.get(post.topicId) [on line 64, column 41 in default/user_posts_show.htm] ---------- Java backtrace for programmers: ---------- freemarker.core.InvalidReferenceException: Error on line 64, column 41 in default/user_posts_show.htm topics.get(post.topicId) is undefined. It cannot be assigned to topic at freemarker.core.Assignment.accept(Assignment.java:111) at freemarker.core.Environment.visit(Environment.java:196) at freemarker.core.MixedContent.accept(MixedContent.java:92) at freemarker.core.Environment.visit(Environment.java:196) at freemarker.core.IteratorBlock$Context.runLoop(IteratorBlock.java:160) at freemarker.core.Environment.visit(Environment.java:351) at freemarker.core.IteratorBlock.accept(IteratorBlock.java:95) at freemarker.core.Environment.visit(Environment.java:196) at freemarker.core.MixedContent.accept(MixedContent.java:92) at freemarker.core.Environment.visit(Environment.java:196) at freemarker.core.Environment.process(Environment.java:176) at freemarker.template.Template.process(Template.java:232) at net.jforum.JForum.processCommand(JForum.java:233) at net.jforum.JForum.service(JForum.java:200) a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service(HttpServlet.java:731)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ApplicationFilterChain.internalDoFilter(ApplicationFilterChain.java:303)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ApplicationFilterChain.doFilter(ApplicationFilterChain.java:208) at org.apache.tomcat.websocket.server.WsFilter.doFilter(WsFilter.java:52)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ApplicationFilterChain.internalDoFilter(ApplicationFilterChain.java:241)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ApplicationFilterChain.doFilter(ApplicationFilterChain.java:208) at net.jforum.util.legacy.clickstream.ClickstreamFilter.doFilter(ClickstreamFilter.java:59)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ApplicationFilterChain.internalDoFilter(ApplicationFilterChain.java:241)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ApplicationFilterChain.doFilter(ApplicationFilterChain.java:208)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StandardWrapperValve.invoke(StandardWrapperValve.java:219)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StandardContextValve.invoke(StandardContextValve.java:110) at org.apache.catalina.authenticator.AuthenticatorBase.invoke(AuthenticatorBase.java:494)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StandardHostValve.invoke(StandardHostValve.java:169) at org.apache.catalina.valves.ErrorReportValve.invoke(ErrorReportValve.java:104) at org.apache.catalina.core.StandardEngineValve.invoke(StandardEngineValve.java:116) at org.apache.catalina.connector.CoyoteAdapter.service(CoyoteAdapter.java:445) at org.apache.coyote.http11.AbstractHttp11Processor.process(AbstractHttp11Processor.java:1137) at org.apache.coyote.AbstractProtocol$AbstractConnectionHandler.process(AbstractProtocol.java:637) at org.apache.tomcat.util.net.JIoEndpoint$SocketProcessor.run(JIoEndpoint.java:317) at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runWorker(ThreadPoolExecutor.java:1145) at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Worker.run(ThreadPoolExecutor.java:615) at org.apache.tomcat.util.threads.TaskThread$WrappingRunnable.run(TaskThread.java:61) at java.lang.Thread.run(Thread.java:745) 文章发表人是 自然
发表人 内容

童子丹元家,湛然居灵府。
世人不少悟,役役徒自苦。
江湖岂不广,鱼乃投数罟。
是身如璞玉,要经大火聚。
万卷读丹经,孰能精去取?


少壮不自料,慷慨志四方。
谢病还故山,始觉白日长。
命薄类蝉翼,功名安可望?
狐狸不足问,力不当财狼。
惟有卧钓船,仰看白鹭行。


将军胸中备文武,铁马黄旗玉关路。
羌胡可灭心自知,富贵有命才可与。
夺官置之三硖中,空山猿鸟同朝暮。
道逢奇士握手谈,明日家人不知处。
平生心事一丹灶,万里生涯两芒屦。
东嘉古寺卧高秋,时有巢仙来叩户。
山中岂识故将军,但怪英姿凛不群;
电眼蝟须长八尺,论丹说剑气凌云。


 


君不见太傅晚岁具海舟,归欲极意东山游;
翰林偶脱夜郎谪,大醉赋诗黄鹤楼。
两公穷达何足道,同是逸气横清秋。
我无一事行千里,青山白云聊散愁。
有酒不换西凉州,无酒不典鷫鷞裘。
不作王猛傲睨坐扪虱,不作甯戚悲歌起饭牛。
五云覆鼎金丹熟,笙鹤飘然戏十洲。


吾舟十丈如青蛟,乘风翔舞从天下。
江流触地白盐动,艳澦浮波真一马。
主人满酌白玉杯,旗下画鼓如春雷。
回头已失瀼西市,奇哉一削千仞之苍崖。
苍崖中裂银河飞,空里万斛倾珠玑。
醉面正须迎乱点,京尘未许化征衣。


整整复斜斜,翩如风际鸦。
书成半行草,眼倦正昏花。
未办仓盛笔,宁能锥画沙?
老夫端可媿,头白不名家。

三界修真法,万乘统元功,成为一脉真谕的学人甚为幸甚!!!
歪曲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从教育功能上来看,是一种误导,诋毁了传统美德与优良价值标准;从审美功能上来看,是一种戏耍,除此,别无它“美”可言。

 岁值正观月,楼下试茫锋,元气润大千,周野四极.

热烈祝贺丹经武学论坛帖子总数超过1000!!!!!
著 至 教 論 篇 第 七 十 五    黃 帝 坐 明 堂 召 雷 公 而 問 之 曰 : 子 知 醫 之 道 乎 ? 雷 公對 曰 : 誦 而 頗 能 解 , 解 而 未 能 別 , 別 而 未 能 明 , 明 而 未能 彰 , 足 以 治 群 僚 , 不 足 至 侯 王 。 願 得 受 樹 天 之 度 , 四時 陰 陽 合 之 , 別 星 辰 與 日 月 光 , 以 彰 經 衡 , 後 世 益 明 ,上 通 神 農 , 著 至 教 , 疑 於 二 皇 。

    帝 曰 : 善 。 無 失 之 , 此 皆 陰 陽 表 裏 , 上 下 雌 雄 相輸 應 也 。 而 道 上 知 天 文 , 下 知 地 理 , 中 知 人 事 , 可 以 長久 , 以 教 眾 庶 , 亦 不 疑 殆 , 醫 道 論 篇 , 可 傳 後 世 , 可 以為 寶 。

    雷 公 曰 : 請 受 道 諷 誦 用 解 。 帝 曰 : 子 不 聞 陰 陽 傳乎 ? 曰 : 不 知 。 曰 : 夫 三 陽 天 為 業 。 上 下 無 常 , 合 而 病至 , 偏 害 陰 陽 。

    雷 公 曰 : 三 陽 莫 當 , 請 聞 其 解 。 帝 曰 : 三 陽 獨 至者 , 是 三 陽 並 至 , 並 至 如 風 雨 , 上 為 巔 疾 , 下 為 漏 病 。外 無 期 , 內 無 正 , 不 中 經 紀 , 診 無 上 下 以 書 別 。

    雷 公 曰 : 臣 治 疏 愈 , 說 意 而 已 。 帝 曰 : 三 陽 者 至陽 也 , 積 並 則 為 驚 , 病 起 疾 風 , 至 如 礔  , 九 竅 皆 塞 ,陽 氣 滂 溢 , 乾 嗌 喉 塞 。 並 於 陰 則 上 下 無 常 , 薄 為 腸 澼 ,此 謂 三 陽 直 心 , 坐 不 得 起 臥 者 , 便 身 全 三 陽 之 病 。

    且 以 知 天 下 , 何 以 別 陰 陽 , 應 四 時 , 合 之 五 行 。

    雷 公 曰 : 陽 言 不 別 , 陰 言 不 理 , 請 起 受 解 , 以 為至 道 。

    帝 曰 : 子 若 受 傳 , 不 知 合 至 道 以 惑 師 教 , 語 子 至道 之 要 。 病 傷 五 臟 , 筋 骨 以 消 , 子 言 不 明 不 別 , 是 世 主學 盡 矣 。 腎 且 絕 , 惋 惋 日 暮 , 從 容 不 出 , 人 事 不 殷 。
 
 
 
<H4>        示 從 容 論 第 七 十 六</H4>    黃 帝 燕 坐 , 召 雷 公 而 問 之 曰 : 汝 受 術 誦 書 者 , 若 能覽 觀 雜 學 , 及 于 比 類 , 通 合 道 理 , 為 余 言 子 所 長 , 五 臟六 腑 , 膽 胃 大 小 腸 , 脾 胞 膀 胱 , 腦 髓 涕 唾 , 哭 泣 悲 哀 ,水 所 從 行 , 此 皆 人 之 所 生 , 治 之 過 失 , 子 務 明 之 , 可 以十 全 , 即 不 能 知 , 為 世 所 怨 。

    雷 公 曰 : 臣 請 誦 脈 經 上 下 篇 , 甚 眾 多 矣 。 別 異 比類 , 猶 未 能 以 十 全 , 又 安 足 以 明 之 ?

    帝 曰 : 子 別 試 通 五 臟 之 過 , 六 腑 之 所 不 和 , 針 石之 敗 , 毒 藥 所 宜 , 湯 液 滋 味 , 具 言 其 狀 , 悉 言 以 對 , 請問 不 知 。

    雷 公 曰 : 肝 虛 、 腎 虛 、 脾 虛 皆 令 人 體 重 煩 冤 , 當投 毒 藥 , 刺 灸 砭 石 湯 液 , 或 已 或 不 已 , 願 聞 其 解 。

    帝 曰 : 公 何 年 之 長 , 而 問 之 少 , 余 真 問 以 自 謬 也。

    吾 問 子 窈 冥 , 子 言 上 下 篇 以 對 , 何 也 ?

    夫 脾 虛 浮 似 肺 , 腎 小 浮 似 脾 , 肝 急 沉 散 似 腎 , 此皆 工 之 所 時 亂 也 , 然 從 客 得 之 。

    若 夫 三 臟 土 木 水 參 居 , 此 童 子 之 所 知 , 問 之 何 也?

    雷 公 曰 : 於 此 有 人 , 頭 痛 、 筋 攣 、 骨 重 , 怯 然 少氣 , 噦 、 噫 、 腹 滿 、 時 驚 不 嗜 臥 , 此 何 臟 之 發 也 ? 脈 浮而 弦 , 切 之 石 堅 , 不 知 其 解 , 復 問 所 以 三 臟 者 , 以 知 其比 類 也 。

    帝 曰 : 夫 從 容 之 謂 也 , 夫 年 長 則 求 之 於 腑 , 年 少則 求 之 於 經 , 年 壯 則 求 之 於 臟 。 今 子 所 言 , 皆 失 八 風 菀熱 , 五 臟 消 爍 , 傳 邪 相 受 。 夫 浮 而 弦 者 , 是 腎 不 足 也 ;沉 而 石 者 , 是 腎 氣 內 著 也 ; 怯 然 少 氣 者 , 是 水 道 不 行 ,形 氣 消 索 也 。 咳 嗽 煩 冤 者 , 是 腎 氣 之 逆 也 。 一 人 之 氣 ,病 在 一 臟 也 。 若 言 三 臟 俱 行 , 不 在 法 也 。

    雷 公 曰 : 于 此 有 人 , 四 肢 解 墮 , 喘 咳 血 泄 , 而 愚診 之 以 為 傷 肺 , 切 脈 浮 大 而 緊 , 愚 不 敢 治 。 粗 工 下 砭 石, 病 愈 , 多 出 血 , 血 止 身 輕 , 此 何 物 也 ? 帝 曰 : 子 所 能治 , 知 亦 眾 多 , 與 此 病 失 矣 。 譬 以 鴻 飛 、 亦 沖 于 天 。

    夫 經 人 之 治 病 , 循 法 守 度 , 援 物 比 類 , 化 之 冥 冥, 循 上 及 下 , 何 必 守 聖 。

    今 夫 脈 浮 大 虛 者 , 是 脾 氣 之 外 絕 , 去 胃 外 歸 陽 明也 。

    夫 二 火 不 勝 三 水 , 是 以 脈 亂 而 無 常 也 。

    四 支 解 墮 , 此 脾 精 之 不 行 也 。 喘 咳 者 , 是 水 氣 並陽 明 也 。 血 泄 者 , 脈 急 血 無 所 行 也 。 若 夫 以 為 傷 肺 者 ,由 失 以 狂 也 。 不 引 比 類 , 是 知 不 明 也 。

    夫 傷 肺 者 , 脾 氣 不 守 , 胃 氣 不 清 , 經 氣 不 為 使 ,真 臟 壞 決 , 經 脈 傍 絕 , 五 臟 漏 泄 , 不 衄 則 嘔 , 此 二 者 不相 類 也 。

    譬 如 天 之 無 形 , 地 之 無 理 , 白 與 黑 相 去 遠 矣 。

    是 失 我 過 矣 , 以 子 知 之 , 故 不 告 子 , 明 引 比 類 從容 , 是 以 名 曰 診 輕 , 是 謂 至 道 也 。
 
 
 
<H4>        疏 五 過 論 篇 第 七 十 七</H4>    黃 帝 曰 : 嗚 呼 遠 哉 ! 閔 閔 乎 若 視 深 淵 , 若 迎 浮 云 ,視 深 淵 尚 可 測 , 迎 浮 雲 莫 知 其 際 , 聖 人 之 術 , 為 萬 民 式, 論 裁 志 意 , 必 有 法 則 , 循 經 守 數 , 按 循 醫 事 , 為 萬 民副 。 故 事 有 五 過 四 德 , 汝 知 之 乎 ?

    雷 公 避 席 再 拜 曰 : 臣 年 幼 小 , 蒙 愚 以 惑 , 不 聞 五過 與 四 德 , 比 類 形 名 , 虛 引 其 經 , 心 無 所 對 。

    帝 曰 : 凡 未 診 病 者 , 必 問 嘗 貴 後 賤 , 雖 不 中 邪 ,病 從 內 生 , 名 曰 脫 營 。 嘗 富 後 貪 , 名 曰 失 精 , 五 氣 留 連, 病 有 所 並 。 醫 工 診 之 , 不 在 臟 腑 , 不 變 軀 形 , 診 之 而疑 , 不 知 病 名 , 身 體 日 減 , 氣 虛 無 精 , 病 深 無 氣 , 洒 洒然 時 驚 。 病 深 者 , 以 其 外 耗 於 衛 , 內 奪 於 榮 。 良 工 所 失, 不 知 病 情 , 此 亦 治 之 一 過 也 。

    凡 欲 診 病 者 , 必 問 飲 食 居 處 , 暴 樂 暴 苦 , 始 樂 後苦 , 皆 傷 精 氣 。 精 氣 竭 絕 , 形 體 毀 沮 。 暴 怒 傷 陰 , 暴 喜傷 陽 。 厥 氣 上 行 , 滿 脈 去 形 。 愚 醫 治 之 , 不 知 補 瀉 , 不知 病 情 , 精 華 日 脫 , 邪 氣 乃 並 , 此 治 之 二 過 也 。

    善 為 脈 者 , 必 以 比 類 、 奇 恒 , 從 容 知 之 , 為 工 而不 知 道 , 此 診 之 不 足 貴 , 此 治 之 三 過 也 。

    診 有 三 常 , 必 問 貴 賤 , 封 君 敗 傷 , 及 欲 侯 王 ? 故貴 脫 勢 , 雖 不 中 邪 , 精 神 內 傷 , 身 必 敗 亡 。

    始 富 後 貧 , 雖 不 傷 邪 , 皮 焦 筋 屈 , 痿 躄 為 攣 , 醫不 能 嚴 , 不 能 動 神 , 外 為 柔 弱 , 亂 至 失 常 , 病 不 能 移 ,則 醫 事 不 行 , 此 治 之 四 過 也 。

    凡 診 者 , 必 知 終 始 , 有 知 余 緒 , 切 脈 問 名 , 當 合男 女 。

    離 絕 菀 結 , 憂 恐 喜 怒 , 五 臟 空 虛 , 血 氣 離 守 , 工不 能 知 , 何 術 之 語 。

    嘗 富 大 傷 , 斬 筋 絕 脈 , 身 體 復 行 , 令 澤 不 息 , 故傷 敗 結 , 留 薄 歸 陽 , 膿 積 寒 熱 。 粗 工 治 之 , 亟 刺 陰 陽 ,身 體 解 散 , 四 支 轉 筋 , 死 日 有 期 , 醫 不 能 明 , 不 問 所 發, 惟 言 死 日 , 亦 為 粗 心 , 此 治 之 五 過 也 。

    凡 此 五 者 , 皆 受 術 不 通 , 人 事 不 明 也 。

    故 曰 : 聖 人 之 治 病 也 , 必 知 天 地 陰 陽 , 四 時 經 紀, 五 臟 六 腑 , 雌 雄 表 裏 。 刺 灸 砭 石 , 毒 藥 所 主 , 從 容 人事 , 以 明 經 道 , 貴 賤 貪 富 , 各 異 品 理 , 問 年 少 長 勇 懼 之理 審 於 分 部 , 知 病 本 始 , 八 正 九 候 , 診 必 副 矣 。

    治 病 之 道 , 氣 內 為 寶 , 循 求 其 理 , 求 之 不 得 , 過在 表 裏 。

    守 數 據 治 , 無 失 俞 理 , 能 行 此 術 , 終 身 不 殆 。

    不 知 俞 理 , 五 臟 菀 熱 , 癰 發 六 腑 。 診 病 不 審 , 是謂 失 常 , 謹 守 此 治 , 與 經 相 明 。

    上 經 下 經 , 揆 度 陰 陽 , 奇 恆 五 中 , 決 以 明 堂 , 審於 始 終 , 可 以 橫 行 。
 
 
 
<H4>        徵 四 失 論 篇 第 七 十 八</H4>    黃 帝 在 明 堂 , 雷 公 侍 坐 。 黃 帝 曰 : 夫 子 所 通 書 , 受事 眾 多 矣 。 試 言 得 失 之 意 , 所 以 得 之 , 所 以 失 之 。 雷 公對 曰 : 循 經 受 業 , 皆 言 十 全 , 其 時 有 過 失 者 , 請 聞 其 事解 也 。

    帝 曰 : 子 年 少 , 智 未 及 邪 , 將 言 以 雜 合 耶 。 夫 經脈 十 二 、 絡 脈 三 百 六 十 五 , 此 皆 人 之 所 明 知 , 工 之 所 循用 也 。 所 以 不 十 全 者 。 精 神 不 專 , 志 意 不 理 , 外 內 相 失, 故 時 疑 殆 。

    診 不 知 陰 陽 逆 從 之 理 , 此 治 之 一 失 矣 。

    受 師 不 卒 , 妄 作 雜 術 , 謬 言 為 道 , 更 名 自 功 , 妄用 砭 石 、 後 遺 身 咎 , 此 治 之 二 失 也 。

    不 適 貧 富 貴 賤 之 居 , 坐 之 薄 厚 , 形 之 寒 溫 , 不 適飲 食 之 宜 , 不 別 人 之 勇 怯 , 不 知 比 類 , 足 以 自 亂 , 不 足以 自 明 , 此 治 之 三 失 也 。

    診 病 不 問 其 始 , 憂 患 飲 食 之 失 節 , 起 居 之 過 度 ,或 傷 於 毒 , 不 先 言 此 , 卒 持 寸 口 , 何 病 能 中 , 妄 言 作 名, 為 粗 所 窮 , 此 治 之 四 失 也 。

    是 以 世 人 之 語 者 , 馳 千 里 之 外 , 不 明 尺 寸 之 論 ,診 無 人 事 , 治 數 之 道 , 從 容 之 葆 。

    坐 持 寸 口 , 診 不 中 五 脈 , 百 病 所 起 , 始 以 自 怨 ,遺 師 其 咎 , 是 故 治 不 能 循 理 , 棄 術 於 市 , 妄 治 時 愈 , 愚心 自 得 。

    嗚 呼 , 窈 窈 冥 冥 , 孰 知 其 道 。 道 之 大 者 , 擬 於 天地 , 配 於 四 海 , 汝 不 知 道 之 諭 , 受 以 明 為 晦 。
 
 
 
<H4>        陰 陽 類 論 篇 第 七 十 九</H4>    孟 春 始 至 , 黃 帝 燕 坐 臨 觀 八 極 , 正 八 風 之 氣 , 而 問雷 公 曰 : 陰 陽 之 類 , 經 脈 之 道 , 五 中 所 主 , 何 臟 最 貴 。雷 公 對 曰 : 春 甲 乙 青 , 中 主 肝 , 治 七 十 二 日 , 是 脈 之 主時 , 臣 以 其 臟 最 貴 。

    帝 曰 : 卻 念 上 下 經 , 陰 陽 從 容 , 子 所 言 貴 , 最 其下 也 。

    雷 公 至 齋 七 日 , 旦 復 侍 坐 。 帝 曰 : 三 陽 為 經 , 二陽 為 維 , 一 陽 為 游 部 , 此 知 五 臟 終 始 。 三 陽 為 表 , 二 陰為 裏 , 一 陰 至 絕 , 作 朔 晦 , 卻 具 合 以 正 其 理 。

    雷 公 曰 : 受 業 未 能 明 ? 帝 曰 : 所 謂 三 陽 者 , 太 陽為 經 。 三 陽 脈 至 手 太 陰 , 弦 浮 而 不 沈 , 決 以 度 , 察 以 心, 合 之 陰 陽 之 論 。 所 謂 二 陽 者 陽 明 也 , 至 手 太 陰 , 弦 而沈 急 不 鼓 , 炅 至 以 病 皆 死 。 一 陽 者 少 陽 也 , 至 手 太 陰 上連 人 迎 , 弦 急 懸 不 絕 , 此 少 陽 之 病 也 , 專 陰 則 死 。

    三 陰 者 , 六 經 之 所 主 也 。 交 於 太 陰 、 伏 鼓 不 浮 ,上 空 志 心 。 二 陰 至 肺 , 其 氣 歸 膀 胱 , 外 連 脾 胃 。 一 陰 獨至 , 經 絕 氣 浮 , 不 鼓 , 鉤 而 滑 。 此 六 脈 者 , 乍 陰 乍 陽 ,交 屬 相 並 , 繆 通 五 臟 , 合 於 陰 陽 。 先 至 為 主 , 後 至 為 客。

    雷 公 曰 : 臣 悉 盡 意 , 受 傳 經 脈 , 頌 得 從 容 之 道 以合 從 容 , 不 知 陰 陽 , 不 知 雌 雄 ? 帝 曰 : 三 陽 為 父 , 二 陽為 衛 , 一 為 紀 ; 三 陰 為 母 , 二 陰 為 雌 , 一 陰 為 獨 使 。

    二 陽 一 陰 , 陽 明 主 病 , 不 勝 一 陰 , 軟 而 動 , 九 竅皆 沈 。

    三 陽 一 陰 , 太 陽 脈 勝 , 一 陰 不 為 止 , 內 亂 五 臟 ,外 為 驚 駭 。

    二 陰 二 陽 病 在 肺 , 少 陰 脈 沈 , 勝 肺 傷 脾 , 外 傷 四支 。

    二 陰 二 陽 皆 交 至 , 病 在 腎 , 罵 詈 妄 行 , 巔 疾 為 狂。

    二 陰 一 陽 , 病 出 於 腎 。 陰 氣 客 游 於 心 脘 , 下 空 竅堤 , 閉 塞 不 通 , 四 肢 別 離 。

    一 陰 一 陽 代 絕 , 此 陰 氣 至 心 , 上 下 無 常 , 出 入 不知 , 喉 咽 於 燥 , 病 在 土 脾 。

    二 陽 三 陰 , 至 陰 皆 在 , 陰 不 過 陽 , 陽 氣 不 能 止 陰, 陰 陽 並 絕 , 浮 為 血 瘦 , 沈 為 膿 附 。 陰 陽 皆 壯 , 下 至 陰陽 , 上 合 昭 昭 , 下 合 冥 冥 , 診 決 死 生 之 期 , 遂 含 歲 首 。

    雷 公 曰 : 請 問 短 期 , 黃 帝 不 應 。 雷 公 復 問 , 黃 帝曰 : 在 經 論 中 。 雷 公 曰 : 請 問 短 期 ? 黃 帝 曰 : 冬 三 月 之病 , 病 合 於 陽 者 , 至 春 正 月 , 脈 有 死 證 , 皆 歸 出 春 。

    冬 三 月 之 病 , 在 理 已 盡 , 草 與 柳 葉 皆 殺 , 春 陰 陽皆 , 絕 期 在 孟 春 。

    春 三 月 之 病 曰 陽 殺 , 陰 陽 皆 絕 , 期 在 草 乾 。

    夏 三 月 之 病 , 至 陰 不 過 十 日 , 陰 陽 交 , 期 在 溓 水。

    秋 三 月 之 病 , 三 陽 俱 起 , 不 治 自 己 。 陰 陽 交 合 者, 立 不 能 坐 , 坐 不 能 起 。 三 陽 獨 至 , 期 在 石 水 。 二 陰 獨至 , 期 在 盛 水 。
 
 
 
<H4>        方 盛 衰 論 篇 第 八 十</H4>    雷 公 請 問 氣 之 多 少 , 何 者 為 逆 , 何 者 為 從 ? 黃 帝 答曰 : 陽 從 左 , 陰 從 右 , 老 從 上 , 少 從 下 , 是 以 春 夏 歸 陽為 生 , 歸 秋 冬 為 死 , 反 之 則 歸 秋 冬 為 生 , 是 以 氣 多 少 ,逆 皆 為 厥 。

    問 曰 : 有 余 者 厥 耶 ? 答 曰 : 一 上 不 下 , 寒 厥 到 膝, 少 者 秋 冬 死 , 老 者 秋 冬 生 , 氣 上 不 下 , 頭 痛 巔 疾 , 求陽 不 得 , 求 陰 不 審 , 五 部 隔 無 徵 , 若 居 曠 野 , 若 伏 空 室, 綿 綿 乎 屬 , 不 滿 日 。

    是 以 少 氣 之 厥 , 令 人 妄 夢 , 其 極 至 迷 。 三 陽 絕 ,三 陰 微 , 是 為 少 氣 。

    是 以 肺 氣 虛 則 使 人 夢 見 白 物 , 見 人 斬 血 借 借 。 得其 時 則 夢 見 兵 戰 。

    胃 氣 虛 , 則 使 人 夢 見 舟 船 溺 人 , 得 其 時 則 夢 伏 水中 , 若 有 畏 恐 。

    肝 氣 虛 , 則 夢 見 蘭 香 生 草 , 得 其 時 則 夢 伏 樹 下 不敢 起 。

    心 氣 虛 , 則 夢 救 火 陽 物 , 得 其 時 則 夢 燔 灼 。

    脾 氣 虛 , 則 夢 飲 食 不 足 , 得 其 時 則 夢 築 垣 蓋 屋 。

    此 皆 五 臟 氣 虛 , 陽 氣 有 餘 , 陰 氣 不 足 , 合 之 五 診, 調 之 陰 陽 , 以 在 經 脈 。

    診 有 十 度 , 度 人 、 脈 度 、 臟 度 、 肉 度 、 筋 度 、 俞度 。 陰 陽 氣 盡 , 人 病 自 具 。 脈 動 無 常 , 散 陰 頗 陽 , 脈 脫不 具 , 於 無 常 行 , 診 必 上 下 , 度 民 君 卿 , 受 師 不 卒 , 使術 不 明 , 不 察 逆 從 , 是 為 妄 行 , 持 雌 失 雄 , 棄 陰 附 陽 ,不 知 並 合 , 診 故 不 明 , 傳 之 後 世 , 反 論 自 章 。

    至 陰 虛 , 天 氣 絕 ; 至 陽 盛 , 地 氣 不 足 。 陰 陽 並 交, 至 人 之 所 行 。 陰 陽 並 交 者 , 陽 氣 先 至 , 陰 氣 後 至 。

    是 以 經 人 持 診 之 道 , 先 後 陰 陽 而 持 之 , 奇 恒 之 勢, 乃 六 十 首 , 診 合 微 之 事 , 追 陰 陽 之 變 , 章 五 中 之 情 ,其 中 之 論 , 聖 虛 實 之 要 , 定 五 度 之 事 , 知 此 乃 足 以 診 。

    是 以 切 陰 不 得 陽 , 診 消 亡 ; 得 陽 不 得 陰 , 守 學 不湛 。 知 左 不 知 右 , 知 右 不 知 左 , 知 上 不 知 下 , 知 先 不 知後 , 故 治 不 久 。 知 丑 知 善 , 知 病 知 不 病 , 知 高 知 下 , 知坐 知 起 , 知 行 知 止 , 用 之 有 紀 , 診 道 乃 具 , 萬 世 不 殆 。

    起 所 有 餘 , 知 所 不 足 , 度 事 上 下 , 脈 事 因 格 。 是以 形 弱 氣 虛 死 , 形 氣 有 餘 , 脈 氣 不 足 死 ; 脈 氣 有 餘 , 形氣 不 足 生 。

    是 以 診 有 大 方 , 坐 起 有 常 , 出 入 有 行 , 以 轉 神 明, 必 清 必 淨 , 上 觀 下 觀 , 司 八 正 邪 , 別 五 中 部 , 按 脈 動靜 , 循 尺 滑 澀 寒 溫 之 意 , 視 其 大 小 , 合 之 病 能 , 逆 從 以得 , 復 知 病 名 , 診 可 十 全 , 不 失 人 情 , 故 診 之 或 視 息 視意 , 故 不 失 條 理 , 道 甚 明 察 , 故 能 長 久 。 不 知 此 道 , 失經 絕 理 , 亡 言 妄 期 , 此 謂 失 道 。
 
 
 
<H4>        解 精 微 論 篇 第 八 十 一</H4>    黃 帝 在 明 堂 , 雷 公 請 曰 : 臣 授 業 傳 之 行 教 , 以 經 論從 容 , 形 法 、 陰 陽 、 刺 灸 、 湯 液 所 滋 , 行 治 有 腎 不 肖 ,未 必 能 十 全 。 若 先 言 悲 哀 喜 怒 , 燥 濕 寒 暑 , 陰 陽 婦 女 ,請 問 其 所 以 然 者 。 卑 賤 富 貴 , 人 之 形 體 , 所 從 群 下 , 通使 臨 事 以 適 道 術 , 謹 聞 命 矣 。 請 問 有 ● 愚 仆 漏 之 問 , 不在 經 者 , 欲 聞 其 狀 。 帝 曰 : 大 矣 。

    公 請 問 哭 泣 而 淚 不 出 者 , 若 出 而 少 涕 , 其 故 何 也? 帝 曰 : 在 經 有 也 。

    復 問 不 知 水 所 從 生 , 涕 所 從 出 也 。 帝 曰 : 若 問 此者 , 無 益 於 治 也 。 工 之 所 知 , 道 之 所 生 也 。 夫 心 者 , 五臟 之 專 精 也 , 目 者 其 竅 也 , 華 色 者 其 榮 也 。 是 以 人 有 德也 , 則 氣 和 於 目 , 有 亡 憂 , 知 於 色 。

    是 以 悲 哀 則 泣 下 , 泣 下 水 所 由 生 , 水 宗 , 積 水也 , 積 水 者 , 至 陰 也 。 至 陰 者 , 腎 之 精 也 , 宗 精 之 水 所以 不 出 者 , 是 精 持 之 也 , 輔 之 裹 之 。 故 水 不 行 也 。 夫 水之 精 為 志 , 火 之 精 為 神 , 水 火 相 感 , 神 志 俱 悲 , 是 以 目之 水 生 也 。 故 諺 曰 : 心 悲 名 曰 志 悲 , 志 與 心 精 共 湊 於 目也 。

    是 以 俱 悲 則 神 氣 傳 於 心 , 精 上 不 傳 於 志 , 而 志 獨悲 , 故 泣 出 也 。 泣 涕 者 , 腦 也 , 腦 者 陰 也 。 髓 者 , 骨 之充 也 。 故 腦 滲 為 涕 。

    志 者 骨 之 主 也 。 是 以 水 流 而 涕 從 之 者 , 其 行 類 也, 夫 涕 之 與 泣 者 , 譬 如 人 之 兄 弟 , 急 則 俱 死 , 生 則 俱 生, 其 志 以 早 悲 , 是 以 涕 泣 俱 出 而 橫 行 也 。 夫 人 涕 泣 俱 出而 相 從 者 , 所 屬 之 類 也 。

    雷 公 曰 : 大 矣 。 請 問 人 哭 泣 而 淚 不 出 者 , 若 出 而少 , 涕 不 從 之 何 也 ? 帝 曰 : 夫 泣 不 出 者 , 哭 不 悲 也 , 不泣 者 , 神 不 慈 也 , 神 不 慈 , 則 志 不 悲 , 陰 陽 相 持 , 泣 安能 獨 來 。

    夫 志 悲 者 惋 , 惋 則 沖 陰 , 沖 陰 則 志 去 目 , 志 去 則神 不 守 精 , 精 神 去 目 , 涕 泣 出 也 。 且 子 獨 不 誦 不 念 夫 經言 乎 ? 厥 則 目 無 所 見 。 夫 人 厥 則 陽 氣 並 於 上 , 陰 氣 並 於下 , 陽 並 於 上 則 火 獨 光 也 ; 陰 並 於 下 則 足 寒 , 足 寒 則 脹也 。 夫 一 水 不 勝 五 火 , 故 目 眥 盲 。

    是 以 沖 風 , 泣 下 而 不 止 。 夫 風 之 中 目 也 , 陽 氣 內守 於 精 。 是 火 氣 燔 目 , 故 見 風 則 泣 下 也 。 有 以 比 之 , 夫火 疾 風 生 , 乃 能 雨 , 此 之 類 也 。

至 真 要 大 論 篇 第 七 十 四    黃 帝 問 曰 : 五 氣 交 合 , 盈 虛 更 作 , 余 知 之 矣 。 六 氣分 治 , 司 天 地 者 , 其 至 何 如 ? 岐 伯 再 拜 對 曰 : 明 乎 哉 問也 。 天 地 之 大 紀 , 人 神 之 通 應 也 。

    帝 曰 : 願 聞 上 合 昭 昭 , 下 合 冥 冥 奈 何 ? 岐 伯 曰 :此 道 之 所 主 , 工 之 所 疑 也 。

    帝 曰 : 願 聞 其 道 也 。 岐 伯 曰 : 厥 陰 司 天 , 其 化 以風 ; 少 陰 司 天 , 其 化 以 熱 ; 太 陰 司 天 , 其 化 以 濕 ; 少 陽司 天 , 其 化 以 火 ; 陽 明 司 天 , 其 化 以 燥 ; 太 陽 司 天 , 其化 以 寒 , 以 所 臨 臟 位 , 命 其 病 者 也 。

    帝 曰 : 地 化 奈 何 ? 岐 伯 曰 : 司 天 同 候 , 間 氣 皆 然。

    帝 曰 : 間 氣 何 謂 ? 岐 伯 曰 : 司 左 右 者 是 謂 間 氣 也。

    帝 曰 : 何 以 異 之 ? 岐 伯 曰 : 主 歲 者 紀 歲 , 間 氣 者紀 步 也 。

    帝 曰 : 善 。 歲 主 奈 何 ? 岐 伯 曰 : 厥 陰 司 天 為 風 化, 在 泉 為 酸 化 , 司 氣 為 蒼 化 , 間 氣 為 動 化 。

    少 陰 司 天 為 熱 化 , 在 泉 為 苦 化 , 不 司 氣 化 , 居 氣為 灼 化 。

    太 陰 司 天 為 濕 化 , 在 泉 為 甘 化 , 司 氣 為 ● 化 , 間氣 為 柔 化 。

    少 陽 司 天 為 火 化 , 在 泉 為 苦 化 , 司 氣 為 丹 化 , 間氣 為 明 化 。

    陽 明 司 天 為 燥 化 , 在 泉 為 辛 化 , 司 氣 為 素 化 , 間氣 為 清 化 。

    太 陽 司 天 為 寒 化 , 在 泉 為 鹹 化 , 司 氣 為 玄 化 , 間氣 為 藏 化 。

    故 治 病 者 , 必 明 六 化 分 治 , 五 味 五 色 所 生 , 五 藏所 宜 , 乃 可 以 言 盈 虛 病 生 之 緒 也 。

    帝 曰 : 厥 陰 在 泉 , 而 酸 化 先 , 余 知 之 矣 。 風 化 之行 也 何 如 ? 岐 伯 曰 : 風 行 於 地 , 所 謂 本 也 , 余 氣 同 法 。本 乎 天 者 , 天 之 氣 也 ; 本 乎 地 者 , 地 之 氣 也 。 天 地 合 氣, 六 節 分 而 萬 物 化 生 矣 。 故 曰 : 謹 候 氣 宜 , 無 失 病 機 ,此 之 謂 也 。

    帝 曰 : 其 主 病 何 如 ? 岐 伯 曰 : 司 歲 備 物 , 則 無 遺主 矣 。

    帝 曰 : 先 歲 物 何 也 ? 岐 伯 曰 : 天 地 之 專 精 也 。

    帝 曰 : 司 氣 者 何 如 ? 岐 伯 曰 : 司 氣 者 主 歲 同 然 ,有 余 不 足 也 。

    帝 曰 : 非 司 歲 物 何 謂 也 ? 岐 伯 曰 : 散 也 , 故 質 同而 昇 等 也 。 氣 味 有 薄 厚 , 性 用 有 躁 靜 , 治 保 有 多 少 , 力化 有 淺 深 , 此 之 謂 也 。

    帝 曰 : 歲 主 臟 害 何 謂 ? 岐 伯 曰 : 以 所 不 勝 命 之 ,則 其 要 也 。

    帝 曰 : 治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上 淫 於 下 , 所 勝 平 之; 外 淫 於 內 , 所 勝 治 之 。

    帝 曰 : 善 。 平 氣 何 如 ? 岐 伯 曰 : 謹 察 陰 陽 所 在 而調 之 , 以 平 為 期 。 正 者 正 治 , 反 者 反 治 。

    帝 曰 : 夫 子 言 察 陰 陽 所 在 而 調 之 , 論 言 人 迎 與 寸口 相 應 , 若 引 繩 , 小 大 齊 等 , 命 曰 平 。 陰 之 所 在 寸 口 ,何 如 ? 岐 伯 曰 : 視 歲 南 北 可 知 之 矣 。 帝 曰 : 願 卒 聞 之 。岐 伯 曰 : 北 政 之 歲 , 少 陰 在 泉 , 則 寸 口 不 應 ; 厥 陰 在 泉, 則 右 不 應 ; 太 陰 在 泉 , 則 左 不 應 ; 南 政 之 歲 , 少 陰 司天 , 則 寸 口 不 應 ; 厥 陰 司 天 , 則 右 不 應 ; 太 陰 司 天 , 則左 不 應 ; 諸 不 應 者 反 其 診 則 見 矣 。

    帝 曰 : 尺 候 何 如 ? 岐 伯 曰 : 北 政 之 歲 , 三 陰 在 下, 則 寸 不 應 , 三 陰 在 上 , 則 尺 不 應 。 南 政 之 歲 , 三 陰 在天 , 則 寸 不 應 , 三 陰 在 泉 , 則 尺 不 應 , 左 右 同 。 故 曰 知其 要 者 , 一 言 而 終 , 不 知 其 要 , 流 散 無 窮 , 此 之 謂 也 。

    帝 曰 : 善 。 天 地 之 氣 , 內 淫 而 病 何 如 ? 岐 伯 曰 :歲 厥 陰 在 泉 , 風 淫 所 勝 , 則 地 氣 不 明 , 平 野 昧 , 草 乃 早秀 。 民 病 洒 洒 振 寒 , 善 伸 數 欠 , 心 痛 支 滿 , 兩 脅 裏 急 ,飲 食 不 下 , 膈 咽 不 通 , 食 則 嘔 , 腹 脹 善 噫 , 得 後 與 氣 ,則 快 然 如 衰 , 身 體 皆 重 。

    歲 少 陰 在 泉 , 熱 淫 所 勝 , 則 焰 浮 川 澤 , 陰 處 反 明。 民 病 腹 中 常 嗚 , 氣 上 沖 胸 、 喘 、 不 能 久 立 , 寒 熱 皮 膚痛 、 目 瞑 齒 痛 、  腫 、 惡 寒 發 熱 如 瘧 , 少 腹 中 痛 、 腹 大、 蟄 蟲 不 藏 。

    歲 太 陰 在 泉 , 草 乃 早 榮 , 濕 淫 所 勝 , 則 埃 昏 岩 谷, 黃 反 見 黑 , 至 陰 之 交 。 民 病 飲 積 心 痛 , 耳 聾 , 渾 渾 焞焞 , 溢 腫 喉 痺 , 陰 病 血 見 , 少 腹 痛 腫 , 不 得 小 便 , 病 沖頭 痛 , 目 似 脫 , 項 似 拔 , 腰 似 折 , 髀 不 可 以 回 , 膕 如 結, ● 如 別 。

    歲 少 陽 在 泉 , 火 淫 所 勝 , 則 焰 明 郊 野 , 寒 熱 更 至。 民 病 注 泄 赤 白 , 少 腹 痛 , 溺 赤 , 甚 則 血 便 , 少 陰 同 候。

    歲 陽 明 在 泉 , 燥 淫 所 勝 , 則 霧 霧 清 瞑 。 民 病 喜 嘔, 嘔 有 苦 , 善 太 息 , 心 脅 痛 , 不 能 反 側 , 甚 則 嗌 干 , 面塵 , 身 無 膏 澤 , 足 外 反 熱 。

    歲 太 陽 在 泉 , 寒 淫 所 勝 , 則 凝 肅 慘 栗 。 民 病 少 腹控 睪 引 腰 脊 , 上 沖 心 痛 , 血 見 嗌 痛 , 頷 腫 。

    帝 曰 : 善 。 治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諸 氣 在 泉 , 風 淫於 內 , 治 以 辛 涼 , 佐 以 苦 ; 以 甘 緩 之 , 以 辛 散 之 ; 熱 淫於 內 , 治 以 咸 寒 , 佐 以 甘 苦 , 以 酸 收 之 , 以 苦 發 之 ; 濕淫 於 內 , 治 以 苦 熱 , 佐 以 酸 淡 , 以 苦 燥 之 , 以 淡 泄 之 ,火 淫 於 內 , 治 以 咸 冷 , 佐 以 苦 辛 , 以 酸 收 之 , 以 苦 發 之; 燥 淫 於 內 , 治 以 苦 溫 , 佐 以 甘 辛 , 以 苦 下 之 ; 寒 淫 於內 , 治 以 甘 熱 , 佐 以 苦 辛 , 以 咸 瀉 之 , 以 辛 潤 之 , 以 苦堅 之 。

    帝 曰 : 善 。 天 氣 之 變 何 如 ? 岐 伯 曰 : 厥 陰 司 天 ,風 淫 所 勝 , 則 太 虛 埃 昏 , 雲 物 以 擾 , 寒 生 春 氣 , 流 水 不冰 。 民 病 胃 脘 當 心 而 痛 , 上 肢 兩 脅 , 膈 咽 不 通 , 飲 食 不下 , 舌 本 強 , 食 則 嘔 , 冷 泄 腹 脹 , 溏 泄 瘕 水 閉 , 蟄 蟲 不去 病 本 於 脾 。 沖 陽 絕 , 死 不 治 。

    少 陰 司 天 , 熱 淫 所 勝 , 怫 熱 至 , 火 行 其 政 。 民 病胸 中 煩 熱 , 溢 干 、 右 胠 滿 、 皮 膚 痛 , 寒 熱 咳 喘 , 大 雨 且至 、 唾 血 血 泄 、 鼽 衄 、 嚏 嘔 、 溺 色 變 , 甚 則 瘡 瘍 胕 腫 、肩 背 臂 臑 及 缺 盆 中 痛 , 心 痛 肺 ● , 腹 大 滿 , 膨 膨 而 喘 咳, 病 本 於 肺 , 尺 澤 絕 , 死 不 治 。

    太 陰 司 天 , 濕 淫 所 勝 , 則 沉 陰 且 布 , 雨 變 枯 槁 ,胕 腫 骨 痛 , 陰 痺 。 陰 痺 者 , 按 之 不 得 , 腰 脊 頭 項 痛 、 時眩 、 大 便 難 , 陰 氣 不 用 , 饑 不 欲 食 , 咳 唾 則 有 血 , 心 如懸 。 病 本 於 腎 , 太 溪 絕 , 死 不 治 。

    少 陽 司 天 , 火 淫 所 勝 , 則 溫 氣 流 行 , 金 政 不 平 。民 病 頭 痛 , 發 熱 惡 寒 而 瘧 , 熱 上 皮 膚 痛 , 色 變 黃 赤 , 傳而 為 水 , 身 面 胕 腫 、 腹 滿 仰 息 、 泄 注 赤 白 、 瘡 瘍 、 咳 唾血 、 煩 心 , 胸 中 熱 , 甚 則 鼽 衄 , 病 本 於 肺 。 天 府 絕 , 死不 治 。

    陽 明 司 天 , 燥 淫 所 勝 , 則 木 乃 晚 榮 , 草 乃 晚 生 ,筋 骨 內 變 。 民 病 左 胠 脅 痛 , 寒 清 於 中 , 感 而 瘧 , 大 涼 革候 , 咳 、 腹 中 嗚 , 注 泄 鶩 溏 , 名 木 斂 生 , 菀 於 下 , 草 焦上 首 , 心 脅 暴 痛 , 不 可 反 側 , 嗌 干 面 塵 腰 痛 , 丈 夫  疝, 婦 人 少 腹 痛 , 目 昧 眥 , 瘍 瘡 痤 癰 , 蟄 蟲 來 見 , 病 本 於肝 。 太 沖 絕 , 死 不 治 。

    太 陽 司 天 , 寒 淫 所 勝 , 則 寒 氣 反 至 , 水 且 冰 , 血變 於 中 , 發 為 癰 瘍 。 民 病 厥 心 痛 , 嘔 血 、 血 泄 、 鼽 衄 ,善 悲 , 時 眩 仆 。 運 火 炎 烈 , 雨 暴 乃 雹 。 胸 腹 滿 、 手 熱 肘攣 , 掖 腫 、 心 淡 淡 大 動 , 胸 脅 胃 脘 不 安 、 面 赤 目 黃 、 善噫 嗌 干 , 甚 則 色 ● , 渴 而 欲 飲 , 病 本 於 心 。 神 門 絕 , 死不 治 。

    所 謂 動 氣 , 知 其 臟 也 。

    帝 曰 : 善 。 治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司 天 之 氣 , 風 淫所 勝 , 平 以 辛 涼 , 佐 以 苦 甘 , 以 甘 緩 之 , 以 酸 瀉 之 。 熱淫 所 勝 , 平 以 咸 寒 , 佐 以 苦 甘 , 以 酸 收 之 。 濕 淫 所 勝 ,平 以 苦 熱 , 佐 以 酸 辛 , 以 苦 燥 之 , 以 淡 泄 之 。 濕 上 甚 而熱 , 治 以 苦 溫 , 佐 以 甘 辛 , 以 汗 為 故 而 止 。 火 淫 所 勝 ,平 以 酸 冷 , 佐 以 苦 甘 , 以 酸 收 之 , 以 苦 發 之 , 以 酸 復 之。 熱 淫 同 。 燥 淫 所 勝 , 平 以 苦 濕 , 佐 以 酸 辛 , 以 苦 下 之。 寒 淫 所 勝 , 平 以 辛 熱 , 佐 以 甘 苦 , 以 鹹 瀉 之 。

    帝 曰 : 善 。 邪 氣 反 勝 , 治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風 司於 地 , 清 反 勝 之 , 治 以 酸 溫 , 佐 以 苦 甘 , 以 辛 平 之 。 熱司 於 地 , 寒 反 勝 之 , 治 以 甘 熱 , 佐 以 苦 辛 , 以 咸 平 之 。濕 司 於 地 , 熱 反 勝 之 , 治 以 苦 冷 , 佐 以 咸 甘 以 苦 平 之 。。 火 司 於 地 , 寒 反 勝 之 , 治 以 甘 熱 , 佐 以 苦 辛 , 以 咸 平之 。 燥 司 於 地 , 熱 反 勝 之 , 治 以 平 寒 , 佐 以 苦 甘 , 以 酸平 之 , 以 和 為 利 。 寒 司 於 地 , 熱 反 勝 之 , 治 以 咸 冷 , 佐以 甘 辛 , 以 苦 平 之 。

    帝 曰 : 其 司 天 邪 勝 何 如 ? 岐 伯 曰 : 風 化 於 天 , 清反 勝 之 , 治 以 酸 溫 , 佐 以 甘 苦 。 熱 化 於 天 , 寒 反 勝 之 ,治 以 甘 溫 , 佐 以 苦 酸 辛 。 濕 化 於 天 , 熱 反 勝 之 , 治 以 苦寒 , 佐 以 苦 酸 。 火 化 於 天 , 寒 反 勝 之 , 治 以 甘 熱 , 佐 以苦 辛 。 燥 化 於 天 , 熱 反 勝 之 , 治 以 辛 寒 , 佐 以 苦 甘 。 寒化 於 天 , 熱 反 勝 之 , 治 以 鹹 冷 , 佐 以 苦 辛 。

    帝 曰 : 六 氣 相 勝 奈 何 ? 岐 伯 曰 : 厥 陰 之 勝 , 耳 嗚頭 眩 , 憒 憒 欲 吐 , 胃 膈 如 寒 。 大 風 數 舉 ,  蟲 不 滋 。 胠脅 氣 并 , 化 而 為 熱 , 小 便 黃 赤 , 胃 脘 當 心 而 痛 , 上 肢 兩脅 , 腸 嗚 飧 泄 , 少 腹 痛 , 注 下 赤 白 , 甚 則 嘔 吐 , 膈 咽 不通 。

    少 陰 之 勝 , 心 下 熱 , 善 饑 , 齊 下 反 動 , 氣 游 三 焦。 炎 暑 至 , 木 乃 津 , 草 乃 萎 。 嘔 逆 躁 煩 、 腹 滿 痛 、 溏 泄, 傳 為 赤 沃 。

    太 陰 之 勝 , 火 氣 內 鬱 , 瘡 瘍 於 中 , 流 散 於 外 , 病在 胠 脅 , 甚 則 心 痛 , 熱 格 , 頭 痛 、 喉 痺 、 項 強 。 獨 勝 則濕 氣 內 鬱 , 寒 迫 下 焦 , 痛 留 頂 , 互 引 眉 間 , 胃 滿 。 雨 數至 , 燥 化 乃 見 。 少 腹 滿 , 腰 脽 重 強 , 內 不 便 , 善 注 泄 ,足 下 溫 , 頭 重 , 足 脛 胕 腫 , 飲 發 於 中 , 胕 腫 於 上 。

    少 陽 之 勝 , 熱 客 於 胃 , 煩 心 、 心 痛 、 目 赤 , 欲 嘔、 嘔 酸 、 善 饑 、 耳 痛 、 溺 赤 、 善 驚 、 譫 妄 。 暴 熱 消 爍 ,草 萎 水 涸 , 介 蟲 乃 屈 。 少 腹 痛 , 下 沃 赤 白 。

    陽 明 之 勝 , 清 發 於 中 , 左 胠 脅 痛 、 溏 泄 、 內 為 嗌塞 、 外 發  疝 。 大 涼 肅 殺 , 華 英 改 容 , 毛 蟲 乃 殃 。 胸 中不 便 , 嗌 塞 而 咳 。

    太 陽 之 勝 , 凝 慄 且 至 , 非 時 水 冰 , 羽 乃 後 化 。 痔瘧 發 , 寒 厥 入 胃 則 內 生 心 痛 , 陰 中 乃 瘍 , 隱 曲 不 利 , 互引 陰 股 , 筋 肉 拘 苛 , 血 脈 凝 泣 , 絡 滿 色 變 , 或 為 血 泄 ,皮 膚 否 腫 , 腹 滿 食 減 , 熱 反 上 行 , 頭 項 囪 頂 腦 戶 中 痛 ,目 如 脫 ; 寒 入 下 焦 , 傳 為 濡 瀉 。

    帝 曰 : 治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厥 之 勝 , 治 以 甘 清, 佐 以 苦 辛 , 以 酸 瀉 之 。 少 陰 之 勝 , 治 以 辛 寒 , 佐 以 苦咸 , 以 甘 瀉 之 , 太 陰 之 勝 , 治 以 咸 熱 , 佐 以 辛 甘 , 以 苦瀉 之 。 少 陽 之 勝 , 治 以 辛 寒 , 佐 以 甘 咸 , 以 甘 瀉 之 。 陽明 之 勝 , 治 以 酸 溫 , 佐 以 辛 甘 , 以 苦 泄 之 。 太 陽 之 勝 ,治 以 甘 熱 , 佐 以 辛 酸 , 以 咸 瀉 之 。

    帝 曰 : 六 氣 之 復 何 如 ? 岐 伯 曰 : 悉 乎 哉 問 也 。 厥陰 之 復 , 少 腹 堅 滿 , 裏 急 暴 痛 。 偃 木 飛 沙 ,  蟲 不 榮 。厥 心 痛 , 汗 發 嘔 吐 , 飲 食 不 入 , 入 而 復 出 , 筋 骨 掉 眩 清厥 , 甚 則 入 脾 , 食 痺 而 吐 。 沖 陽 絕 , 死 不 治 。

    少 陰 之 復 , 懊 熱 內 作 , 煩 燥 鼽 嚏 , 少 腹 絞 痛 , 火見 燔  , 嗌 燥 分 注 時 止 , 氣 動 於 左 , 上 行 於 右 , 咳 、 皮膚 痛 、 暴 喑 、 心 痛 、 鬱 冒 不 知 人 , 乃 洒 淅 惡 寒 振 栗 , 譫妄 , 寒 已 而 熱 , 渴 而 欲 飲 , 少 氣 骨 痿 , 隔 腸 不 便 , 外 為浮 腫 , 噦 噫 。 赤 氣 後 化 , 流 水 不 冰 , 熱 氣 大 行 , 介 蟲 不復 。 病 痱 胗 瘡 瘍 、 癰 疽 痤 痔 , 甚 則 入 , 肺 , 咳 而 鼻 淵 。天 府 絕 , 死 不 治 。

    太 陰 之 復 , 濕 度 乃 舉 , 體 重 中 滿 , 食 飲 不 化 , 陰氣 上 厥 , 胸 中 不 便 , 飲 發 於 中 , 咳 喘 有 聲 。 大 雨 時 行 ,鱗 見 於 陸 , 頭 頂 痛 重 , 而 掉 瘈 尤 甚 , 嘔 而 密 默 , 唾 吐 清液 , 甚 則 入 腎 竅 , 瀉 無 度 。 太 溪 絕 , 死 不 治 。

    少 陽 之 復 , 大 熱 將 至 , 枯 燥 燔 熱 , 介 蟲 乃 耗 。 驚瘈 咳 衄 , 心 熱 煩 燥 , 便 數 憎 風 , 厥 氣 上 行 , 面 如 浮 埃 ,目 乃  瘈 ; 火 氣 內 發 , 上 為 口 糜 、 嘔 逆 、 血 溢 、 血 泄 ,發 而 為 瘧 , 惡 寒 鼓 栗 , 寒 極 反 熱 , 溢 絡 焦 槁 , 渴 引 水 漿, 色 變 黃 赤 , 少 氣 脈 萎 , 化 而 為 水 , 傳 為 胕 腫 , 甚 則 入肺 , 咳 而 血 泄 。 尺 澤 絕 , 死 不 治 。

    陽 明 之 復 , 清 氣 大 舉 , 森 木 蒼 乾 , 毛 蟲 乃 厲 。 病生 胠 脅 , 氣 歸 於 左 , 善 太 息 , 甚 則 心 痛 , 否 滿 腹 脹 而 泄, 嘔 苦 咳 噦 煩 心 , 病 在 膈 中 , 頭 痛 , 甚 則 入 肝 , 驚 駭 筋攣 。 太 沖 絕 , 死 不 治 。

    太 陽 之 復 , 厥 氣 上 行 , 水 凝 雨 冰 , 羽 蟲 乃 死 。 心胃 生 寒 , 胸 膈 不 利 , 心 痛 否 滿 , 頭 痛 善 悲 , 時 眩 仆 食 減, 腰 脽 反 痛 , 屈 伸 不 便 , 地 裂 冰 堅 , 陽 光 不 治 , 少 腹 控睪 , 引 腰 脊 , 上 沖 心 , 唾 出 清 水 , 及 為 噦 噫 , 甚 則 入 心, 善 忘 善 悲 。 神 門 絕 , 死 不 治 。

    帝 曰 : 善 。 治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厥 陰 之 復 , 治 以酸 寒 , 佐 以 甘 辛 , 以 酸 瀉 之 , 以 甘 緩 之 。

    少 陰 之 復 , 治 以 咸 寒 , 佐 以 苦 辛 , 以 甘 瀉 之 , 以酸 收 之 , 辛 苦 發 之 , 以 咸 軟 之 。

    太 陰 之 復 , 治 以 苦 熱 , 佐 以 酸 辛 , 以 苦 瀉 之 , 燥之 、 泄 之 。

    少 陽 之 復 , 治 以 咸 冷 , 佐 以 苦 辛 , 以 咸 軟 之 , 以酸 收 之 , 辛 苦 發 之 ; 發 不 遠 熱 , 無 犯 溫 涼 。 少 陰 同 法 。

    陽 明 之 復 , 治 以 辛 溫 , 佐 以 苦 甘 , 以 苦 泄 之 , 以苦 下 之 , 以 酸 補 之 。

    太 陽 之 復 , 治 以 咸 熱 , 佐 以 甘 辛 , 以 苦 堅 之 。

    治 諸 勝 復 , 寒 者 熱 之 , 熱 者 寒 之 , 溫 者 清 之 , 清者 溫 之 , 散 者 收 之 , 抑 者 散 之 , 燥 者 潤 之 , 急 者 緩 之 ,堅 者 軟 之 , 脆 者 堅 之 , 衰 者 補 之 , 強 者 瀉 之 , 各 安 其 氣, 必 清 必 靜 , 則 病 氣 衰 去 , 歸 其 所 宗 , 此 治 之 大 體 也 。

    帝 曰 : 善 。 氣 之 上 下 何 謂 也 ? 岐 伯 曰 : 身 半 以 上其 氣 三 矣 , 天 之 分 也 , 天 氣 主 之 ; 身 半 以 下 , 其 氣 三 矣, 地 之 分 也 , 地 氣 主 之 。 以 名 命 氣 , 以 氣 命 處 , 而 言 其病 半 , 所 謂 天 樞 也 。

    故 上 勝 而 下 俱 病 者 , 以 地 名 之 ; 下 勝 而 上 俱 病 者, 以 天 名 之 。 所 謂 勝 至 , 報 氣 屈 伏 而 未 發 也 。 復 至 則 不以 天 地 異 名 , 皆 如 復 氣 為 法 也 。

    帝 曰 : 勝 復 之 動 , 時 有 常 乎 ? 氣 有 必 乎 ? 岐 伯 曰: 時 有 常 位 , 而 氣 無 必 也 。 帝 曰 : 願 聞 其 道 也 。 岐 伯 曰: 初 氣 終 三 氣 , 天 氣 主 之 , 勝 之 常 也 ; 四 氣 盡 終 氣 , 地氣 主 之 , 復 之 常 也 。 有 勝 則 復 , 無 勝 則 否 。

    帝 曰 : 善 。 復 已 而 勝 何 如 ? 岐 伯 曰 : 勝 至 而 復 ,無 常 數 也 , 衰 乃 止 耳 。 復 已 而 勝 , 不 復 則 害 , 此 傷 生 也。

    帝 曰 : 復 而 反 病 何 也 ? 岐 伯 曰 : 居 非 其 位 , 不 相得 也 。 大 復 其 勝 , 則 主 勝 之 , 故 反 病 也 , 所 謂 火 燥 熱 也。

    帝 曰 : 治 之 何 如 ? 岐 伯 曰 : 夫 氣 之 勝 也 , 微 者 隨之 , 甚 者 制 之 ; 氣 之 復 也 , 和 者 平 之 , 暴 者 奪 之 。 皆 隨勝 氣 , 安 其 屈 伏 , 無 問 其 數 , 以 平 為 期 , 此 其 道 也 。

    帝 曰 : 善 。 客 主 之 勝 復 奈 何 ? 岐 伯 曰 : 客 主 之 氣, 勝 而 無 負 也 。 帝 曰 : 其 逆 從 何 如 ? 岐 伯 曰 : 主 勝 逆 ,客 勝 從 , 天 之 道 也 。

    帝 曰 : 其 生 病 何 如 ? 岐 伯 曰 : 厥 陰 司 天 , 客 勝 則耳 嗚 掉 眩 , 甚 則 咳 , 主 勝 則 胸 脅 痛 , 舌 難 以 言 。

    少 陰 司 天 , 客 勝 則 鼽 、 嚏 、 頸 項 強 、 肩 背 瞀 熱 、頭 痛 、 少 氣 , 發 熱 、 耳 聾 、 目 瞑 , 甚 則 胕 腫 、 血 溢 、 瘡瘍 、 咳 喘 。 主 勝 則 心 熱 煩 躁 , 甚 則 脅 痛 支 滿 。

    太 陰 司 天 , 客 勝 則 首 面 胕 腫 , 呼 吸 氣 喘 。 主 勝 則胸 腹 滿 , 食 已 而 瞀 。

    少 陽 司 天 客 勝 則 丹 胗 外 發 , 及 為 丹 熛 、 瘡 瘍 、嘔 逆 、 喉 痺 、 頭 痛 、 溢 腫 、 耳 聾 、 血 溢 、 內 為 瘈 瘲 。 主勝 則 胸 滿 、 咳 、 仰 息 , 甚 而 有 血 , 手 熱 。

    陽 明 司 天 , 清 復 內 餘 , 則 咳 、 衄 、 嗌 塞 、 心 鬲 中熱 , 咳 不 止 , 而 白 血 出 者 死 。

    太 陽 司 天 , 客 勝 則 胸 中 不 利 , 出 清 涕 , 感 寒 則 咳, 主 勝 則 喉 嗌 中 鳴 。

    厥 陰 在 泉 , 客 勝 則 大 關 節 不 利 , 內 為 痙 強 拘 瘈 ,外 為 不 便 ; 主 勝 則 筋 骨 繇 并 , 腰 腹 時 痛 。

    少 陰 在 泉 , 客 勝 則 腰 痛 、 尻 、 股 、 膝 、 髀 、 ● 、 ● 、 足 痛 , 瞀 熱 以 酸 , 胕 腫 不 能 久 立 , 溲 便 變 。 主 勝 則厥 氣 上 行 , 心 痛 發 熱 , 鬲 中 , 眾 痺 皆 作 , 發 於 胠 脅 , 魄汗 不 藏 , 四 逆 而 起 。

    太 陰 在 泉 , 客 勝 則 足 痿 下 重 , 便 溲 不 時 ; 濕 客 下焦 , 發 而 濡 瀉 及 為 腫 隱 曲 之 疾 。 主 勝 則 寒 氣 逆 滿 , 食 飲不 下 , 甚 則 為 疝 。

    少 陽 在 泉 , 客 勝 則 腰 腹 痛 而 反 惡 寒 , 甚 則 下 白 溺白 ; 主 勝 則 熱 反 上 行 , 而 客 於 心 , 心 痛 發 熱 , 格 中 而 嘔, 少 陰 同 候 。

    陽 明 在 泉 , 客 勝 則 清 氣 動 下 , 少 腹 堅 滿 , 而 數 便瀉 。 主 勝 則 腰 重 腹 痛 , 少 腹 生 寒 , 下 為 鶩 溏 , 則 寒 厥 於腸 , 上 沖 胸 中 , 甚 則 喘 , 不 能 久 立 。

    太 陽 在 泉 , 寒 復 內 餘 , 則 腰 尻 痛 , 屈 伸 不 利 , 股脛 足 膝 中 痛 。

    帝 曰 : 善 。 治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高 者 抑 之 , 下 者舉 之 , 有 餘 折 之 , 不 足 補 之 , 佐 以 所 利 , 和 以 所 宜 , 必安 其 主 客 , 適 其 寒 溫 , 同 者 逆 之 , 異 者 從 之 。

    帝 曰 : 治 寒 以 熱 , 治 熱 以 寒 , 氣 相 得 者 逆 之 , 不相 得 者 從 之 , 余 以 知 之 矣 。 其 於 正 味 何 如 ? 岐 伯 曰 : 木位 之 主 , 其 瀉 以 酸 , 其 補 以 辛 ; 火 位 之 主 , 其 瀉 以 甘 ,其 補 以 鹹 ; 土 位 之 主 , 其 瀉 以 苦 , 其 補 以 甘 ; 金 味 之 主, 其 補 以 酸 ; 水 位 之 主 , 其 瀉 以 鹹 , 其 補 以 苦 。

    厥 陰 之 客 , 以 辛 補 之 , 以 酸 瀉 之 , 以 甘 緩 之 , 少陰 之 客 , 以 鹹 補 之 , 以 甘 瀉 之 , 以 鹹 收 之 ; 太 陰 之 客 ,以 甘 補 之 , 以 苦 瀉 之 , 以 甘 緩 之 。 少 陽 之 客 , 以 鹹 補 之, 以 甘 瀉 之 , 以 鹹 軟 之 。 陽 明 之 客 , 以 酸 補 之 , 以 辛 瀉之 , 以 苦 泄 之 ; 太 陽 之 客 , 以 苦 補 之 , 以 鹹 瀉 之 , 以 苦堅 之 , 以 辛 潤 之 , 開 發 腠 理 , 致 津 液 通 氣 也 。

    帝 曰 : 善 。 願 聞 陰 陽 之 三 也 。 何 謂 ? 岐 伯 曰 : 氣有 多 少 異 用 也 。

    帝 曰 : 陽 明 何 謂 也 ? 岐 伯 曰 : 兩 陽 合 明 也 。

    帝 曰 : 厥 陰 何 也 ? 岐 伯 曰 : 兩 陰 交 盡 也 。

    帝 曰 : 氣 有 多 少 , 病 有 盛 衰 , 治 有 緩 急 , 方 有 大小 , 願 聞 其 約 奈 何 ? 岐 伯 曰 : 氣 有 高 下 , 病 有 遠 近 , 證有 中 外 , 治 有 輕 重 , 適 其 至 所 為 故 也 。

    大 要 也 , 君 一 臣 二 , 奇 之 制 也 ; 君 二 臣 四 , 偶 之制 也 ; 君 二 臣 三 , 奇 之 制 也 ; 君 二 臣 六 , 偶 之 制 也 。

    故 曰 : 近 者 奇 之 , 遠 者 偶 之 ; 汗 者 不 以 奇 , 下 者不 以 偶 ; 補 上 治 上 制 以 緩 , 補 下 治 下 制 以 急 ; 急 則 氣 味厚 , 緩 則 氣 味 薄 , 適 其 至 所 , 此 之 謂 也 。

    病 所 遠 而 中 道 氣 味 之 者 , 貪 而 過 之 , 無 越 其 制 度也 。 是 故 平 氣 之 道 , 近 而 奇 偶 , 制 小 其 服 也 ; 遠 而 奇 偶, 制 大 其 服 也 ; 大 則 數 少 , 小 則 數 多 , 多 則 九 之 , 少 則二 之 。

    奇 之 不 去 則 偶 之 , 是 謂 重 方 ; 偶 之 不 去 則 反 佐 以取 之 , 所 謂 寒 熱 溫 涼 反 從 其 病 也 。

    帝 曰 : 善 。 病 生 於 本 , 余 知 之 矣 。 生 於 標 者 , 治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病 反 其 本 , 得 標 之 病 , 治 反 其 本 , 得標 之 方 。

    帝 曰 : 善 。 六 氣 之 勝 , 何 以 候 之 ? 岐 伯 曰 : 乘 其至 也 ; 清 氣 大 來 , 燥 之 勝 也 , 風 木 受 邪 , 肝 病 生 焉 ; 熱氣 大 來 , 火 之 勝 也 , 金 燥 受 邪 , 肺 病 生 焉 ; 寒 氣 大 來 ,水 之 勝 也 , 火 熱 受 邪 , 心 病 生 焉 ; 濕 氣 大 來 , 土 之 勝 也, 寒 水 受 邪 , 腎 病 生 焉 ; 風 氣 大 來 , 木 之 勝 也 , 土 濕 受邪 脾 病 生 焉 。 所 謂 感 邪 而 生 病 也 。 乘 年 之 虛 , 則 邪 甚 也。 失 時 之 和 亦 邪 甚 也 。 遇 月 之 空 , 亦 邪 甚 也 。 重 感 於 邪, 則 病 危 矣 。 有 勝 之 氣 , 其 來 必 復 也 。

    帝 曰 : 其 脈 至 何 如 ? 岐 伯 曰 : 厥 陰 之 至 其 脈 弦 ,少 陰 之 至 其 脈 鉤 , 太 陰 之 至 其 脈 沉 , 少 陽 之 至 大 而 浮 ,陽 明 之 至 短 而 澀 , 太 陽 之 至 大 而 長 。 至 而 和 則 平 , 至 而甚 則 病 , 至 而 反 者 病 , 至 而 不 至 者 病 , 未 至 而 至 者 病 。陰 陽 易 者 危 。

    帝 曰 : 六 氣 標 本 所 從 不 同 奈 何 ? 岐 伯 曰 : 氣 有 從本 者 , 有 從 標 本 者 , 有 不 從 標 本 者 也 。 帝 曰 : 願 卒 聞 之。 岐 伯 曰 : 少 陽 太 陰 從 本 , 少 陰 太 陽 從 本 從 標 , 陽 明 厥陰 不 從 標 本 , 從 乎 中 也 。 故 從 本 者 化 生 於 本 , 從 標 本 者有 標 本 之 化 , 從 中 者 以 中 氣 為 化 也 。

    帝 曰 : 脈 從 而 病 反 者 , 其 診 何 如 ? 岐 伯 曰 : 脈 至而 從 , 按 之 不 鼓 , 諸 陽 皆 然 。 帝 曰 : 諸 陰 之 反 , 其 脈 何如 ? 岐 伯 曰 : 脈 至 而 從 , 按 之 鼓 甚 而 盛 也 。

    是 故 百 病 之 起 有 生 於 本 者 , 有 生 於 標 者 , 有 生 於中 氣 者 , 有 取 本 而 得 者 , 有 取 標 而 得 者 , 有 取 中 氣 而 得者 , 有 取 標 本 而 得 者 , 有 逆 取 而 得 者 , 有 從 取 而 得 者 。逆 , 正 順 也 , 若 順 , 逆 也 。

    故 曰 : 知 標 與 本 , 用 之 不 殆 , 明 知 逆 順 , 正 行 無問 , 此 之 謂 也 。 不 知 是 者 , 不 足 以 言 診 , 足 以 亂 經 。 故大 要 曰 : 粗 工 嘻 嘻 , 以 為 可 知 , 言 熱 末 已 , 寒 病 復 始 ,同 氣 異 形 , 迷 診 亂 經 , 此 之 謂 也 。

    夫 標 本 之 道 要 而 博 , 小 而 大 , 可 以 言 一 而 知 百 病之 害 , 言 標 與 本 , 易 而 無 損 , 察 本 與 標 , 氣 可 令 調 , 明知 勝 復 , 為 萬 民 式 , 天 之 道 畢 矣 。

    帝 曰 : 勝 復 之 變 , 早 晏 何 如 ? 岐 伯 曰 : 夫 所 勝 者勝 至 已 病 , 病 已 慍 慍 而 復 已 萌 也 。 夫 所 復 者 , 勝 盡 而 起, 得 位 而 甚 , 勝 有 微 甚 , 復 有 少 多 , 勝 和 而 和 , 勝 虛 而虛 , 天 之 常 也 。

    帝 曰 : 勝 復 之 作 , 動 不 當 位 , 或 後 時 而 至 , 其 故何 也 ? 岐 伯 曰 : 夫 氣 之 生 與 其 化 衰 盛 異 也 。 寒 暑 溫 涼 盛衰 之 用 , 其 在 四 維 , 故 陽 之 動 始 於 溫 , 盛 於 暑 ; 陰 之 動始 於 清 , 盛 於 寒 ; 春 夏 秋 冬 各 差 其 分 。 故 大 要 曰 : 彼 春之 暖 ; 為 夏 之 暑 ; 彼 秋 之 忿 , 為 冬 之 怒 。 謹 按 四 維 , 斥候 皆 歸 , 其 終 可 見 , 其 始 可 知 , 此 之 謂 也 。

    帝 曰 : 差 有 數 乎 ? 岐 伯 曰 : 又 凡 三 十 度 也 。

    帝 曰 : 其 脈 應 皆 何 如 ? 岐 伯 曰 : 差 同 正 法 , 待 時而 去 也 。 脈 要 曰 : 春 不 沉 , 夏 不 弦 , 冬 不 澀 , 秋 不 數 ,是 謂 四 塞 。 沉 甚 曰 病 , 弦 甚 曰 病 , 澀 甚 曰 病 , 數 甚 曰 病, 參 見 曰 病 , 復 見 曰 病 , 未 去 而 去 曰 病 , 去 而 不 去 曰 病, 反 者 死 。 故 曰 氣 之 相 守 司 也 , 如 權 衡 之 不 得 相 失 也 。夫 陰 陽 之 氣 清 淨 , 則 生 化 治 , 動 則 苛 疾 起 , 此 之 謂 也 。

    帝 曰 : 幽 明 何 如 ? 岐 伯 曰 : 兩 陰 交 盡 故 曰 幽 , 兩陽 合 明 故 曰 明 。 幽 明 之 配 , 寒 暑 之 異 也 。 帝 曰 : 分 至 何如 ? 岐 伯 曰 : 氣 至 之 謂 至 , 氣 分 之 謂 分 。 至 則 氣 同 , 分則 氣 異 , 所 謂 天 地 之 正 紀 也 。

    帝 曰 : 夫 子 言 春 秋 氣 始 於 前 , 冬 夏 氣 始 於 後 , 余已 知 之 矣 。 然 六 氣 往 復 , 主 歲 不 常 也 , 其 補 瀉 奈 何 ? 岐伯 曰 : 上 下 所 主 , 隨 其 攸 利 , 正 其 味 , 則 其 要 也 。 左 右同 法 。 大 要 曰 : 少 陽 之 主 , 先 甘 後 鹹 ; 陽 明 之 主 , 先 辛後 酸 ; 太 陽 之 主 , 先 鹹 後 苦 ; 厥 陰 之 主 , 先 酸 後 辛 ; 少陰 之 主 , 先 甘 後 鹹 ; 太 陰 之 主 , 先 苦 後 甘 。 佐 以 所 利 ,資 以 所 生 , 是 謂 得 氣 。

    帝 曰 : 善 。 夫 百 病 之 生 也 , 皆 生 於 風 寒 暑 濕 燥 火, 以 之 化 之 變 也 。 經 言 盛 者 瀉 之 , 虛 則 補 之 , 余 錫 以 方士 , 而 方 士 用 之 尚 未 能 十 全 , 余 欲 令 要 道 必 行 , 桴 鼓 相應 , 猶 拔 刺 雪 汗 , 工 巧 神 聖 , 可 得 聞 乎 ? 岐 伯 曰 : 審 察病 機 , 無 失 氣 宜 , 此 之 謂 也 。

    帝 曰 : 願 聞 病 機 何 如 ? 岐 伯 曰 : 諸 風 掉 眩 , 皆 屬於 肝 ; 諸 寒 收 引 , 皆 屬 於 腎 ; 諸 氣 膹 鬱 , 皆 屬 於 肺 ; 諸濕 腫 滿 , 皆 屬 於 脾 ; 諸 熱 瞀 瘈 , 皆 屬 於 火 ; 諸 痛 癢 瘡 ,皆 屬 於 心 ; 諸 厥 固 泄 , 皆 屬 於 下 ; 諸 痿 喘 嘔 , 皆 屬 於 上, 諸 禁 鼓 栗 。 如 喪 神 守 , 皆 屬 於 火 ; 諸 痙 項 強 , 皆 屬 於濕 ; 諸 逆 沖 上 , 皆 屬 於 火 ; 諸 脹 腹 大 , 皆 屬 於 熱 ; 諸 燥狂 越 , 皆 屬 於 火 ; 諸 暴 強 直 , 皆 屬 於 風 ; 諸 病 有 聲 , 鼓之 如 鼓 , 皆 屬 於 熱 ; 諸 病 胕 腫 , 疼 酸 驚 駭 , 皆 屬 於 火 ;諸 轉 反 戾 , 水 液 渾 濁 , 皆 屬 於 熱 ; 諸 病 水 液 , 澄 徹 清 冷, 皆 屬 於 寒 , 諸 嘔 吐 酸 , 暴 注 下 迫 , 皆 屬 於 熱 。

    故 大 要 曰 : 謹 守 病 機 , 各 司 其 屬 , 有 者 求 之 , 無者 求 之 , 盛 者 責 之 , 虛 者 責 之 , 必 先 五 勝 , 疏 其 血 氣 ,令 其 調 達 , 而 致 和 平 , 此 之 謂 也 。

    帝 曰 : 善 。 五 味 陰 陽 之 用 何 如 ? 岐 伯 曰 : 辛 甘 發散 為 陽 , 酸 苦 涌 泄 為 陰 , 鹹 味 涌 泄 為 陰 , 淡 味 滲 泄 為 陽。 六 者 或 收 或 散 , 或 緩 或 急 , 或 燥 或 潤 或 軟 或 堅 , 以 所利 而 行 之 , 調 其 氣 使 其 平 也 。

    帝 曰 : 非 調 氣 而 得 者 , 治 之 奈 何 ? 有 毒 無 毒 , 何先 何 後 , 願 聞 其 道 。 岐 伯 曰 : 有 毒 無 毒 , 所 治 為 主 , 適大 小 為 制 也 。

    帝 曰 : 請 言 其 制 ? 岐 伯 曰 : 君 一 臣 二 , 制 之 小 也; 君 一 臣 三 佐 五 , 制 之 中 也 , 君 一 臣 三 佐 九 , 制 之 大 也。

    寒 者 熱 之 , 熱 者 寒 之 , 微 者 逆 之 , 甚 者 從 之 , 堅者 削 之 , 客 者 除 之 , 勞 者 溫 之 , 結 者 散 之 , 留 者 攻 之 ,燥 者 濡 之 , 急 者 緩 之 , 散 者 收 之 , 損 者 溫 之 , 逸 者 行 之, 驚 者 平 之 , 上 之 下 之 , 摩 之 浴 之 , 薄 之 劫 之 , 開 之 發之 , 適 事 為 故 。

    帝 曰 : 何 謂 逆 從 ? 岐 伯 曰 : 逆 者 正 治 , 從 者 反 治, 從 少 從 多 , 觀 其 事 也 。

    帝 曰 : 反 治 何 謂 ? 岐 伯 曰 : 熱 因 寒 用 , 寒 因 熱 用, 塞 因 塞 用 , 通 因 通 用 , 必 伏 其 所 主 , 而 先 其 所 因 , 其始 則 同 , 其 終 則 異 , 可 使 破 積 , 可 使 潰 堅 , 可 使 氣 和 ,可 使 必 已 。

    帝 曰 : 善 。 氣 調 而 得 者 何 如 ? 岐 伯 曰 : 逆 之 從 之, 逆 而 從 之 , 從 而 逆 之 , 疏 氣 令 調 , 則 其 道 也 。

    帝 曰 : 善 。 病 之 中 外 何 如 ? 岐 伯 曰 : 從 內 之 外 者, 調 其 內 , 從 外 之 內 者 , 治 其 外 ; 從 內 之 外 而 於 外 者, 先 調 其 內 而 後 治 其 外 , 從 外 之 內 而 盛 於 內 者 , 先 治 其外 而 後 調 其 內 ; 中 外 不 相 及 , 則 治 主 病 。

    帝 曰 : 善 。 火 熱 復 , 惡 寒 發 熱 , 有 如 瘧 狀 , 或 一日 發 , 或 間 數 日 發 , 其 故 何 也 ? 岐 伯 曰 : 勝 復 之 氣 , 會遇 之 時 , 有 多 少 也 。 陰 氣 多 而 陽 氣 少 , 則 其 發 日 遠 ; 陽氣 多 而 陰 氣 少 , 則 其 發 日 近 。 此 勝 復 相 薄 , 盛 衰 之 節 ,瘧 亦 同 法 。

    帝 曰 : 論 言 治 寒 以 熱 , 治 熱 以 寒 , 而 方 士 不 能 廢繩 墨 而 更 其 道 也 。 有 病 熱 者 寒 之 而 熱 , 有 病 寒 者 熱 之 而寒 , 二 者 皆 在 , 新 病 復 起 , 奈 何 治 ? 岐 伯 曰 : 諸 寒 之 而熱 者 , 取 之 陰 ; 熱 之 而 寒 者 , 取 之 陽 ; 所 謂 求 其 屬 也 。

    帝 曰 : 善 。 服 寒 而 反 熱 , 服 熱 而 反 寒 , 其 故 何 也? 岐 伯 曰 : 治 其 王 氣 是 以 反 也 。

    帝 曰 : 不 治 王 而 然 者 何 也 ? 岐 伯 曰 : 悉 乎 哉 問 也。 不 治 五 味 屬 也 。 夫 五 味 入 胃 , 各 歸 所 喜 , 攻 酸 先 入 肝, 苦 先 入 心 , 甘 先 入 脾 , 辛 先 入 肺 , 鹹 先 入 腎 , 久 而 增氣 , 物 化 之 常 也 。 氣 增 而 久 , 夭 之 由 也 。

    帝 曰 : 善 。 方 制 君 臣 , 何 謂 也 ? 岐 伯 曰 : 主 病 之謂 君 , 佐 君 之 謂 臣 , 應 臣 之 謂 使 , 非 上 下 三 品 之 謂 也 。

    帝 曰 : 三 品 何 謂 ? 岐 伯 曰 : 所 以 明 善 惡 之 殊 貫 也。

    帝 曰 : 善 。 病 之 中 外 何 如 ? 岐 伯 曰 : 調 氣 之 方 ,必 別 陰 陽 , 定 其 中 外 , 各 守 其 鄉 。 內 者 內 治 , 外 者 外 治, 微 者 調 之 , 其 次 平 之 , 盛 者 奪 之 , 汗 者 下 之 , 寒 熱 溫涼 , 衰 之 以 屬 , 隨 其 攸 利 , 謹 道 如 法 , 萬 舉 萬 全 , 氣 血正 平 , 長 有 天 命 。 帝 曰 : 善 。 

 六 元 正 紀 大 論 篇 第 七 十 一    黃 帝 問 曰 : 六 化 六 變 , 勝 復 淫 治 , 甘 苦 辛 鹹 酸 淡 先後 , 余 知 之 矣 。 夫 五 運 之 化 , 或 從 五 氣 , 或 逆 天 氣 , 或從 天 氣 而 逆 地 氣 , 或 從 地 氣 而 逆 天 氣 , 或 相 得 , 或 不 相得 , 余 未 能 明 其 事 , 欲 通 天 之 紀 , 從 地 之 理 , 和 其 運 ,調 其 化 , 使 上 下 合 德 , 無 相 奪 倫 , 天 地 升 降 , 不 失 其 宜, 五 運 宣 行 , 勿 乖 其 政 , 調 之 正 味 , 從 逆 奈 何 ?

    岐 伯 稽 首 再 拜 對 曰 : 昭 乎 哉 問 也 ! 此 天 地 之 綱 紀, 變 化 之 淵 源 , 非 聖 帝 熟 能 窮 其 至 理 歟 ! 臣 雖 不 敏 , 請陳 其 道 , 令 終 不 滅 , 久 而 不 易 。

    帝 曰 : 願 夫 子 推 而 次 之 , 從 其 類 序 , 分 其 部 主 ,別 其 宗 司 , 昭 其 氣 數 , 明 其 正 化 , 可 得 聞 乎 ?

    岐 伯 曰 : 先 立 其 年 , 以 明 其 氣 , 金 木 水 火 土 , 運行 之 數 ; 寒 暑 燥 濕 風 火 , 臨 御 之 化 , 則 天 道 可 見 , 民 氣可 調 , 陰 陽 卷 舒 , 近 而 無 惑 , 數 之 可 數 者 , 請 遂 言 之 。

    帝 曰 : 太 陽 之 政 奈 何 ? 岐 伯 曰 : 辰 戌 之 紀 也 。

    太 陽 、 太 角 、 太 陰 、 壬 辰 、 壬 戌 、 其 運 風 , 其 化鳴 紊 啟 拆 ; 其 變 振 拉 摧 拔 ; 其 病 眩 掉 目 瞑 。 太 角 ( 初 正) 、 少 征 、 太 宮 、 少 商 、 太 羽 ( 終 ) 。

    太 陽 、 太 徵 、 太 陰 、 戊 辰 、 戊 戌 同 正 徵 , 其 運 熱, 其 化 喧 暑 鬱 燠 ; 其 變 炎 烈 沸 騰 ; 其 病 熱 鬱 。 太 徵 、 少宮 、 太 商 、 少 羽 ( 終 ) 、 少 角 ( 初 ) 。

    太 陽 、 太 宮 、 太 陰 、 甲 辰 歲 會 ( 同 天 符 ) 、 甲 戌歲 會 ( 同 天 符 ) , 其 運 陰 埃 , 其 化 柔 潤 重 澤 ; 其 變 震 驚飄 驟 ; 其 病 濕 下 重 。 太 宮 、 少 商 、 太 羽 ( 終 ) 、 太 角 (初 ) , 少 征 。

    太 陽 、 太 商 、 太 陰 、 庚 辰 、 庚 戌 , 其 運 涼 , 其 化霧 露 蕭 飋 ; 其 變 肅 殺 凋 零 ; 其 病 燥 , 背 瞀 胸 滿 。 太 商 、少 羽 ( 終 ) 、 少 角 ( 初 ) 、 太 徵 、 少 宮 。

    太 陽 、 太 羽 、 太 陰 、 丙 辰 天 符 、 丙 戌 天 符 , 其 運寒 , 其 化 凝 慘 栗 冽 ; 其 變 冰 雪 霜 雹 ; 其 病 大 寒 留 於 溪 谷。 太 羽 ( 終 ) 、 太 角 ( 初 ) 、 少 徵 、 太 宮 、 少 商 。

    凡 此 太 陽 司 天 之 政 , 氣 化 運 行 先 天 , 天 氣 肅 、 地氣 靜 。 寒 臨 太 虛 , 陽 氣 不 令 , 水 土 合 德 , 上 應 辰 星 鎮 星。 其 谷 玄 ● , 其 政 肅 , 其 令 徐 。 寒 政 大 舉 , 澤 無 陽 焰 ,則 火 發 待 時 。 少 陽 中 治 , 時 雨 乃 涯 。 止 極 雨 散 , 還 於 太陰 , 雲 朝 北 極 , 濕 化 乃 布 , 澤 流 萬 物 。 寒 敷 於 上 , 雷 動於 下 , 寒 濕 之 氣 , 持 於 氣 交 , 民 病 寒 濕 發 , 肌 肉 萎 , 足萎 不 收 , 濡 瀉 血 溢 。

    初 之 氣 , 地 氣 遷 , 氣 乃 大 溫 , 草 乃 早 榮 , 民 乃 厲, 溫 病 乃 作 , 身 熱 、 頭 痛 、 嘔 吐 、 肌 腠 瘡 瘍 。

    二 之 氣 , 大 涼 反 至 , 民 乃 慘 , 草 乃 遇 寒 , 火 氣 遂抑 , 民 病 氣 鬱 中 滿 , 寒 乃 始 。

    三 之 氣 , 天 政 布 , 寒 氣 行 , 雨 乃 降 , 民 病 寒 , 反熱 中 , 癰 疽 注 下 , 心 熱 瞀 悶 , 不 治 者 死 。

    四 之 氣 , 風 濕 交 爭 , 風 化 為 雨 , 乃 長 、 乃 化 、 乃成 、 民 病 大 熱 少 氣 , 肌 肉 萎 、 足 萎 、 注 下 赤 白 。

    五 之 氣 , 陽 復 化 , 草 乃 長 , 乃 化 、 乃 成 、 民 乃 舒。

    終 之 氣 , 地 氣 正 , 濕 令 行 。 陰 凝 太 虛 , 埃 昏 郊 野, 民 乃 慘 悽 , 寒 風 以 至 , 反 者 孕 乃 死 。

    故 歲 宜 苦 以 燥 之 溫 之 , 必 折 其 鬱 氣 , 先 資 其 化 源, 抑 其 運 氣 , 扶 其 不 勝 , 無 使 暴 過 而 生 其 疾 。 食 歲 穀 以全 其 真 , 避 虛 邪 以 安 其 正 , 適 氣 同 異 , 多 少 制 之 。 同 寒濕 者 燥 熱 化 , 異 寒 濕 者 燥 濕 化 , 故 同 者 多 之 , 異 者 少 之, 用 寒 遠 寒 , 用 涼 遠 涼 , 用 溫 遠 溫 , 用 熱 遠 熱 , 食 宜 同法 , 有 假 者 反 常 , 反 是 者 病 , 所 謂 時 也 。

    帝 曰 : 善 。 陽 明 之 政 奈 何 ? 岐 伯 說 : 卯 酉 之 紀 也。

    陽 明 、 少 角 、 少 陰 , 清 熱 勝 復 同 , 同 正 商 , 丁 卯( 歲 會 ) 、 丁 酉 , 其 運 風 , 清 熱 。 少 角 ( 初 正 ) 、 太 徵、 少 宮 、 太 商 、 少 羽 ( 終 ) 。

    陽 明 、 少 徵 、 少 陰 、 寒 雨 勝 復 同 , 同 正 商 , 癸 卯( 同 歲 會 ) 、 癸 酉 ( 同 歲 會 ) , 其 運 熱 , 寒 雨 。 少 徵 、太 宮 、 少 商 、 太 羽 ( 終 ) 、 太 角 ( 初 ) 。

    陽 明 、 少 宮 、 少 陰 , 風 涼 勝 復 同 , 己 卯 、 己 酉 、其 運 雨 風 涼 。 少 宮 、 太 商 、 少 羽 ( 終 ) 、 少 角 ( 初 ) 、太 徵 。

    陽 明 、 少 商 、 少 陰 , 風 涼 勝 復 同 , 同 正 商 , 乙 卯天 符 、 乙 酉 歲 會 , 太 一 天 符 , 其 運 涼 , 熱 寒 。 少 商 、 太羽 ( 終 ) 、 太 角 ( 初 ) 、 少 徵 、 太 宮 。

    陽 明 、 少 羽 、 少 陰 、 雨 風 勝 復 同 , 辛 卯 少 宮 同 ,辛 酉 、 辛 卯 、 其 運 寒 , 雨 風 。 少 羽 ( 終 ) 、 少 角 ( 初 )、 太 徵 、 太 宮 、 太 商 。

    凡 此 陽 明 司 天 之 政 , 氣 化 運 行 後 天 。 天 氣 急 , 地氣 明 , 陽 專 其 令 , 炎 暑 大 行 , 物 燥 以 堅 , 淳 風 乃 治 。 風燥 橫 運 , 流 於 氣 交 , 多 陽 少 陰 , 雲 趨 雨 府 , 濕 化 乃 敷 ,燥 極 而 澤 。 其 穀 白 丹 , 問 穀 命 太 者 。 其 耗 白 甲 品 羽 。 金火 合 德 , 上 應 太 白 熒 惑 。 其 政 切 , 其 令 暴 , 蟄 蟲 乃 見 ,流 水 不 冰 。 民 病 咳 、 嗌 塞 , 寒 熱 發 暴 , 振 慄 癃 悶 , 清 先而 勁 , 毛 蟲 乃

 氣 交 變 大 論 篇 第 六 十 九    黃 帝 問 曰 : 五 運 更 治 , 上 應 天 期 , 陰 陽 往 復 , 寒 暑迎 隨 , 真 邪 相 薄 , 內 外 分 離 , 六 經 波 蕩 , 五 氣 傾 移 , 太過 不 及 , 專 勝 兼 並 , 願 言 其 始 , 而 有 常 名 , 可 得 聞 乎 ?

    岐 伯 稽 首 再 拜 對 曰 : 昭 乎 哉 問 也 ! 是 明 道 也 。 此上 帝 所 貴 , 先 師 傳 之 , 臣 雖 不 敏 , 往 聞 其 旨 。

    帝 曰 : 余 聞 得 其 人 不 教 , 是 謂 失 道 , 傳 非 其 人 ,慢 泄 天 寶 。 余 誠 菲 德 , 未 足 以 受 至 道 ; 然 而 眾 子 哀 其 不終 , 願 夫 子 保 於 無 窮 , 流 於 無 極 , 余 司 其 事 , 則 而 行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請 遂 言 之 也 。 上 經 曰 : 夫 道 者 , 上 知 天文 , 下 知 地 理 , 中 知 人 事 , 可 以 長 久 , 此 之 謂 也 。

    帝 曰 : 何 謂 也 ? 岐 伯 曰 : 本 氣 位 也 。 位 天 者 , 天文 也 。 地 位 者 , 地 理 也 。 通 於 人 氣 之 變 化 者 , 人 事 也 。故 太 過 者 先 天 , 不 及 者 後 天 , 所 謂 治 化 而 人 應 之 也 。

    帝 曰 : 五 運 之 化 , 太 過 何 如 ?

    岐 伯 曰 : 歲 木 太 過 , 風 氣 流 行 , 脾 土 受 邪 。 民 病飧 泄 , 食 減 體 重 , 煩 冤 、 腸 嗚 、 腹 支 滿 , 上 應 歲 星 。 甚則 忽 忽 善 怒 , 眩 冒 巔 疾 , 化 氣 不 政 , 生 氣 獨 治 , 雲 物 飛動 , 草 木 不 寧 , 甚 而 搖 落 , 反 脅 痛 而 吐 甚 , 沖 陽 絕 者 ,死 不 治 , 上 應 太 白 星 。

    歲 火 太 過 , 炎 暑 流 行 , 金 肺 受 邪 。 民 病 瘧 , 少 氣、 咳 喘 、 血 嗌 、 血 泄 、 注 下 、 溢 燥 、 耳 聾 、 中 熱 、 肩 背熱 , 上 應 熒 惑 星 。 甚 則 胸 中 痛 , 脅 支 滿 , 脅 痛 、 膺 背 肩胛 間 痛 , 兩 臂 內 痛 , 身 熱 骨 痛 而 為 浸 淫 。 收 氣 不 行 , 長氣 獨 明 , 雨 水 霜 寒 , 上 應 辰 星 。 上 臨 少 陰 少 陽 , 火 燔 , 冰 ( 水 ? ) 泉 涸 , 物 焦 槁 , 病 反 譫 妄 狂 越 , 咳 喘 息 嗚, 下 甚 , 血 溢 泄 不 已 , 太 淵 絕 者 , 死 不 治 , 上 應 熒 惑 星。

    歲 土 太 過 , 雨 濕 流 行 , 腎 水 受 邪 。 民 病 腹 痛 , 清厥 、 意 不 樂 、 體 重 煩 冤 、 上 應 鎮 星 。 甚 則 肌 肉 痿 , 足 痿不 收 行 , 善 瘈 , 腳 下 痛 、 飲 發 中 滿 、 食 減 、 四 肢 不 舉 。變 生 得 位 , 藏 氣 伏 化 , 氣 獨 治 之 , 泉 湧 河 衍 , 涸 澤 生 魚, 風 雨 大 至 , 土 崩 潰 , 鱗 見 於 陸 , 病 腹 滿 溏 泄 , 腸 嗚 ,反 下 甚 , 而 太 谿 絕 者 , 死 不 治 。 上 應 歲 星 。

    歲 金 太 過 , 燥 氣 流 行 , 肝 木 受 邪 。 民 病 兩 脅 下 ,少 腹 痛 , 目 赤 痛 、 眥 瘍 、 耳 無 所 聞 。 肅 殺 而 甚 , 則 體 重煩 冤 , 胸 痛 引 背 , 兩 脅 滿 且 痛 引 少 腹 , 上 應 太 白 星 。 甚則 喘 咳 逆 氣 , 肩 背 痛 ; 尻 陰 股 膝 髀 ● ● 足 皆 病 , 上 應 熒惑 星 。 收 氣 峻 , 生 氣 下 , 草 木 歛 , 蒼 乾 雕 隕 , 病 反 暴 痛, 胠 脅 不 可 反 側 , 咳 逆 甚 而 血 溢 , 太 沖 絕 者 , 死 不 治 。上 應 太 白 星 。

    歲 水 太 過 , 寒 氣 流 行 , 邪 害 心 火 。 民 病 身 熱 煩 心, 躁 悸 、 陰 厥 、 上 下 中 寒 、 譫 妄 心 痛 、 寒 氣 早 至 , 上 應辰 星 。 甚 則 腹 大 脛 腫 , 喘 咳 寢 汗 出 , 憎 風 , 大 雨 至 , 埃霧 朦 鬱 , 上 應 鎮 星 。 上 臨 太 陽 , 雨 冰 雪 霜 不 時 降 , 濕 氣變 物 , 病 反 腹 滿 腸 嗚 溏 泄 , 食 不 化 , 渴 而 妄 冒 , 神 門 絕者 , 死 不 治 , 上 應 熒 惑 辰 星 。

    帝 曰 : 善 。 其 不 及 何 如 ?

    岐 伯 曰 : 悉 乎 哉 問 也 ! 歲 木 不 及 , 燥 乃 大 行 , 生氣 失 應 , 草 木 晚 榮 , 肅 殺 而 甚 , 則 剛 木 辟 者 , 悉 萎 蒼 乾, 上 應 太 白 星 。 民 病 中 清 , 胠 脅 痛 , 少 腹 痛 , 腸 嗚 、 溏泄 。 涼 雨 時 至 , 上 應 太 白 星 , 其 穀 蒼 。 上 臨 陽 明 , 生 氣失 政 , 草 木 再 榮 , 化 氣 乃 急 , 上 應 太 白 鎮 星 , 其 主 蒼 早。 復 則 炎 暑 流 火 , 濕 性 燥 , 柔 脆 草 木 焦 槁 , 下 體 再 生 ,華 實 齊 化 , 病 寒 熱 瘡 瘍 痱 胗 癰 痤 , 上 應 熒 惑 太 白 , 其 穀白 堅 。 白 露 早 降 , 收 殺 氣 行 , 寒 雨 害 物 , 蟲 食 甘 黃 , 脾土 受 邪 , 赤 氣 後 化 , 心 氣 晚 治 , 上 勝 肺 金 , 白 氣 乃 屈 ,其 穀 不 成 , 咳 而 鼽 , 上 應 熒 惑 太 白 星 。

    歲 火 不 及 , 寒 乃 大 行 , 長 政 不 用 , 物 榮 而 下 。 凝慘 而 甚 , 則 陽 氣 不 化 , 乃 折 榮 美 , 上 應 辰 星 。 民 病 胸 中痛 、 脅 支 滿 , 兩 脅 痛 , 膺 背 肩 胛 間 及 兩 臂 內 痛 , 鬱 冒 蒙眛 , 心 痛 暴 喑 , 胸 復 大 , 脅 下 與 腰 背 相 引 而 痛 , 甚 則 屈不 能 伸 , 髖 髀 如 別 , 上 應 熒 惑 辰 星 , 其 穀 丹 。 復 則 埃 鬱, 大 雨 且 至 , 黑 氣 乃 辱 , 病 騖 溏 腹 滿 食 飲 不 下 寒 中 , 腸嗚 泄 注 , 腹 痛 暴 攣 痿 痺 , 足 不 任 身 , 上 應 鎮 星 辰 星 , 玄穀 不 成 。

    歲 土 不 及 , 風 乃 大 行 , 化 氣 不 令 , 草 木 茂 榮 。 飄揚 而 甚 , 秀 而 不 實 , 上 應 歲 星 。 民 病 飧 泄 霍 亂 , 體 重 腹痛 , 筋 骨 繇 復 , 肌 肉  酸 , 善 怒 , 臟 氣 舉 事 , 蟄 蟲 早 附, 鹹 病 寒 中 , 上 應 歲 星 鎮 星 , 其 穀 ● 。 復 則 收 政 嚴 峻 ,名 木 蒼 雕 , 胸 脅 暴 痛 , 下 引 少 腹 , 善 太 息 , 蟲 食 甘 黃 ,氣 客 於 脾 , ● 穀 乃 減 , 民 食 少 失 味 , 蒼 穀 乃 損 , 上 應 太白 歲 星 。 上 臨 厥 陰 , 流 水 不 冰 , 蟄 蟲 來 見 , 臟 氣 不 用 ,白 乃 不 復 , 上 應 歲 星 , 民 乃 康 。

    歲 金 不 及 , 炎 火 乃 行 , 生 氣 乃 用 , 長 氣 專 勝 , 庶物 以 茂 , 燥 爍 以 行 , 上 應 熒 惑 星 。 民 病 肩 背 瞀 重 , 鼽 嚏、 血 便 注 下 , 收 氣 乃 後 , 上 應 太 白 星 , 其 穀 堅 芒

天 元 紀 大 論 篇 第 六 十 六    黃 帝 問 曰 : 天 有 五 行 御 五 位 , 以 生 寒 暑 燥 濕 風 。 人有 五 臟 化 五 氣 , 以 生 喜 怒 思 憂 恐 。 論 言 五 運 相 襲 , 而 皆治 之 , 終 期 之 日 , 周 而 復 始 , 余 已 知 之 矣 。 願 聞 其 與 三陰 三 陽 之 候 奈 何 合 之 ?

    鬼 臾 區 稽 首 再 拜 對 曰 : 昭 乎 哉 問 也 。 夫 五 運 陰 陽者 , 天 地 之 道 也 , 萬 物 之 綱 紀 , 變 化 之 父 母 , 生 殺 之 本始 , 神 明 之 府 也 , 可 不 通 乎 。

    故 物 生 謂 之 化 , 物 極 謂 之 變 ; 陰 陽 不 測 謂 之 神 ;神 用 無 方 , 謂 之 聖 。

    夫 變 化 之 為 用 也 , 在 天 為 玄 , 在 人 為 道 , 在 地 為化 , 化 生 五 味 , 道 生 智 , 玄 生 神 。

    神 在 天 為 風 , 在 地 為 木 ; 在 天 為 熱 , 在 地 為 火 ;在 天 為 濕 , 在 地 為 土 ; 在 天 為 燥 , 在 地 為 金 ; 在 天 為 寒, 在 地 為 水 。 故 在 天 為 氣 , 在 地 成 形 , 形 氣 相 感 , 而 化生 萬 物 矣 。

    然 天 地 者 , 萬 物 之 上 下 也 。 左 右 者 , 陰 陽 之 道 路也 。 水 火 者 , 陰 陽 之 徵 兆 也 。 金 木 者 , 生 長 之 終 始 也 。氣 有 多 少 , 形 有 盛 衰 , 上 下 相 召 , 而 損 益 彰 矣 。

    帝 曰 : 願 聞 五 運 之 主 時 也 如 何 ? 鬼 臾 區 曰 : 五 氣運 行 , 各 終 期 日 , 非 獨 主 時 也 。

    帝 曰 : 請 問 其 所 謂 也 。 鬼 臾 區 曰 : 臣 稽 考 太 始 天元 冊 文 曰 : 太 虛 廖 廓 , 肇 基 化 元 , 萬 物 資 始 , 五 運 終 天, 布 氣 真 靈 , 總 統 坤 元 , 九 星 懸 朗 , 七 曜 周 旋 。 曰 陰 曰陽 , 曰 柔 曰 剛 , 幽 顯 既 位 , 寒 暑 弛 張 , 生 生 化 化 , 品 物咸 章 , 臣 斯 十 世 , 此 之 謂 也 。

    帝 曰 : 善 。 何 謂 氣 有 多 少 , 形 有 盛 衰 ? 鬼 臾 區 曰: 陰 陽 之 氣 , 各 有 多 少 , 故 曰 三 陰 三 陽 也 。 形 有 盛 衰 ,謂 五 行 之 治 , 各 有 太 過 不 及 也 。 故 其 始 也 , 有 餘 而 往 ,不 足 隨 之 ; 不 足 而 往 , 有 餘 從 之 。 知 迎 知 隨 , 氣 可 與 期。 應 天 為 天 符 , 承 歲 為 歲 直 , 三 合 為 治 。

    帝 曰 : 上 下 相 召 奈 何 ? 鬼 臾 區 曰 : 寒 暑 燥 濕 風 火, 天 之 陰 陽 也 , 三 陰 三 陽 上 奉 之 。 木 火 土 金 水 , 地 之 陰陽 也 , 生 長 化 收 藏 下 應 之 。

    天 以 陽 生 陰 長 , 地 以 陽 殺 陰 藏 。

    天 有 陰 陽 , 地 亦 有 陰 陽 。 木 火 土 金 水 火 , 地 之 陰陽 也 , 生 長 化 收 藏 , 故 陽 中 有 陰 , 陰 中 有 陽 。 所 以 欲 知天 地 之 陰 陽 者 , 應 天 之 氣 , 動 而 不 息 , 故 五 歲 而 右 遷 ;應 地 之 氣 , 靜 而 守 位 , 故 六 期 而 環 會 。 動 靜 相 召 , 上 下相 臨 , 陰 陽 相 錯 , 而 變 由 生 也 。

    帝 曰 : 上 下 周 紀 , 其 有 數 乎 ? 鬼 臾 區 曰 : 天 以 六為 節 , 地 以 五 為 制 。 周 天 氣 者 , 六 期 為 一 備 ; 終 地 紀 者, 五 歲 為 一 周 。 君 火 以 明 , 相 火 以 位 。 五 六 相 合 , 而 七百 二 十 氣 為 一 紀 , 凡 三 十 歲 , 千 四 百 四 十 氣 , 凡 六 十 歲, 而 為 一 周 , 不 及 太 過 , 斯 皆 見 矣 。

    帝 曰 : 夫 子 之 言 , 上 終 天 氣 , 下 畢 地 紀 , 可 謂 悉矣 。 余 願 聞 而 藏 之 , 上 以 治 民 , 下 以 治 身 , 使 百 姓 昭 著, 上 下 和 親 , 德 澤 下 流 , 子 孫 無 憂 , 傳 之 後 世 , 無 有 終時 , 可 得 聞 乎 ?

    鬼 臾 區 曰 : 至 數 之 機 , 迫 迮 以 微 , 其 來 可 見 , 其往 可 追 , 敬 之 者 昌 , 慢 之 者 亡 , 無 道 行 弘 , 必 得 天 殃 。謹 奉 天 道 , 請 言 真 要 。

    帝 曰 : 善 言 始 者 , 必 會 於 終 , 善 言 近 者 , 必 知 其遠 , 是 則 至 數 極 而 道 不 惑 , 所 謂 明 矣 。 願 夫 子 推 而 次 之, 令 有 條 理 , 簡 而 不 匱 , 久 而 不 絕 , 易 用 難 忘 , 為 之 綱紀 。 至 數 之 要 , 願 盡 聞 之 。

    鬼 臾 區 曰 : 昭 乎 哉 問 ? 明 乎 哉 道 ! 如 鼓 之 應 桴 ,響 之 應 聲 也 。 臣 聞 之 , 甲 乙 之 歲 , 土 運 統 之 ; 乙 庚 之 歲, 金 運 統 之 ; 丙 辛 之 歲 , 水 運 統 之 ; 丁 壬 之 歲 , 木 運 統之 ; 戊 癸 之 歲 , 火 運 統 之 。

    帝 曰 : 其 於 三 陰 三 陽 合 之 奈 何 ? 鬼 臾 區 曰 : 子 午之 歲 , 上 見 少 陰 ; 丑 未 之 歲 , 上 見 太 陰 ; 寅 申 之 歲 , 上見 少 陽 ; 卯 酉 之 歲 , 上 見 陽 明 ; 辰 戊 之 歲 , 上 見 太 陽 ;已 亥 之 歲 , 上 見 厥 陰 。 少 陰 所 謂 標 也 , 厥 陰 所 謂 終 也 。

    厥 陰 之 上 , 風 氣 主 之 ; 少 陰 之 上 , 熱 氣 主 之 ; 太陰 之 上 , 濕 氣 主 之 ; 少 陽 之 上 , 相 火 主 之 ; 陽 明 之 上 ,燥 氣 主 之 ; 太 陽 之 上 , 寒 氣 主 之 。 所 謂 本 也 , 是 謂 六 元。

    帝 曰 : 光 乎 哉 道 , 明 乎 哉 論 ! 請 著 之 玉 版 、 藏 之金 匱 , 署 曰 天 元 紀 。
 
 
 
<H4>        五 運 行 大 論 篇 第 六 十 七</H4>    黃 帝 坐 明 堂 , 始 正 天 綱 , 臨 觀 八 極 , 考 建 五 常 。

    請 天 師 而 問 之 曰 : 論 言 天 地 之 動 靜 , 神 明 為 之 紀; 陰 陽 之 升 降 , 寒 暑 彰 其 兆 。

    余 聞 五 運 之 數 於 夫 子 , 夫 子 之 所 言 , 正 五 氣 之 各主 歲 爾 , 首 甲 定 運 , 余 因 論 之 。 鬼 臾 區 曰 : 土 主 甲 己 ,金 主 乙 庚 , 水 主 丙 辛 , 木 主 丁 壬 , 火 主 戊 癸 。 子 午 之 上, 少 陰 主 之 ; 丑 未 之 上 , 太 陰 主 之 , 寅 申 之 上 , 少 陽 主之 ; 卯 酉 之 上 , 陽 明 主 之 ; 辰 戌 之 上 , 太 陽 主 之 ; 已 亥之 上 , 厥 陰 主 之 。 不 合 陰 陽 , 其 故 何 也 ?

    岐 伯 曰 : 是 明 道 也 , 此 天 地 之 陰 陽 也 。

    夫 數 之 可 數 者 , 人 中 之 陰 陽 也 。 然 所 合 , 數 之 可得 者 也 。 夫 陰 陽 者 , 數 之 可 十 , 推 之 可 白 , 數 之 可 千 ,推 之 可 萬 , 天 地 陰 陽 者 , 不 以 數 推 以 象 之 謂 也 。

    帝 曰 : 願 聞 其 所 始 也 。 岐 伯 曰 : 昭 乎 哉 ! 問 也 。臣 覽 太 始 天 元 冊 文 , 丹 天 之 氣 , 經 於 牛 女 戊 分 ; ● 天 之氣 , 經 於 心 尾 己 分 ; 蒼 天 之 氣 , 經 於 危 室 柳 鬼 ; 素 天 之氣 , 經 於 亢 氐 昂 畢 ; 玄 天 之 氣 , 經 於 張 翼 婁 胃 ; 所 謂 戊己 分 者 , 奎 璧 角 軫 , 則 天 地 之 門 戶 也 。

    夫 候 之 所 始 , 道 之 所 生 , 不 可 不 通 也 。

    帝 曰 : 善 。 論 言 天 地 者 , 萬 物 之 上 下 ; 左 右 者 ,陰 陽 之 道 路 ; 未 知 其 所 謂 也 ?

    岐 伯 曰 : 所 謂 上 下 者 , 歲 上 下 見 陰 陽 之 所 在 也 。左 右 者 , 諸 上 見 厥 陰 , 左 少 陰 , 右 太 陽 ; 見 少 陰 , 左 太陰 , 右 厥 陰 ; 見 太 陰 , 左 少 陽 , 右 少 陰 ; 見 少 陽 , 左 陽明 , 右 太 陰 ; 見 陽 明 , 左 太 陽 , 右 少 陽 ; 見 太 陽 , 左 厥陰 , 右 陽 明 ; 所 謂 面 北 而 命 其 位 , 言 其 見 也 。

    帝 曰 : 何 謂 下 ? 岐 伯 曰 : 厥 陰 在 上 , 則 少 陽 在 下, 左 陽 明 , 右 太 陰 ; 少 陰 在 上 , 則 陽 明 在 下 , 左 太 陽 ,右 少 陽 ; 太 陰 在 上 , 則 太 陽 在 下 , 左 厥 陰 , 右 陽 明 ; 少陽 在 上 , 則 厥 陰 在 下 , 左 少 陰 , 右 太 陽 ; 陽 明 在 上 , 則少 陰 在 下 , 左 太 陰 , 右 厥 陰 ; 太 陽 在 上 , 則 太 陰 在 下 ,左 少 陽 , 右 少 陰 ; 所 謂 面 南 而 命 其 位 , 言 其 見 也 。

    上 下 相 遘 , 寒 暑 相 臨 , 氣 相 得 則 和 , 不 相 得 則 病。

    帝 曰 : 氣 相 得 而 病 者 , 何 也 ? 岐 伯 曰 : 以 下 臨 上, 不 當 位 也 。

    帝 曰 : 動 靜 何 如 ? 岐 伯 曰 : 上 者 右 行 , 下 者 左 行, 左 右 周 天 , 餘 而 覆 會 也 。

    帝 曰 : 余 聞 鬼 臾 區 曰 : 應 地 者 靜 , 今 夫 子 乃 言 下者 左 行 , 不 知 其 所 謂 也 ? 願 聞 何 以 生 之 乎 ?

    岐 伯 曰 : 天 地 動 靜 , 五 行 遷 復 , 雖 鬼 臾 區 其 上 候而 已 , 猶 不 能 遍 明 。

    夫 變 化 之 用 , 天 垂 象 , 地 成 形 , 七 曜 緯 虛 , 五 行麗 地 ; 地 者 , 所 以 載 生 成 之 形 類 也 。 虛 者 , 所 以 列 應 天之 精 氣 也 。 形 精 之 動 , 猶 根 本 之 與 枝 葉 也 , 仰 觀 其 象 ,雖 遠 可 知 也 。

    帝 曰 : 地 之 為 下 否 乎 ? 岐 伯 曰 : 地 為 人 之 下 , 太虛 之 中 者 也 。

    帝 曰 : 憑 乎 ? 岐 伯 曰 : 大 氣 舉 之 也 。

    燥 以 乾 之 , 暑 以 蒸 之 , 風 以 動 之 , 濕 以 潤 之 , 寒以 堅 之 , 火 以 溫 之 。

    故 風 寒 在 下 , 燥 熱 在 上 , 濕 氣 在 中 , 火 游 行 其 間, 寒 暑 六 入 , 故 令 虛 而 生 化 也 。

    故 燥 勝 則 地 乾 , 暑 勝 則 地 熱 , 風 勝 則 地 動 , 濕 勝則 地 泥 , 寒 勝 則 地 裂 , 火 勝 則 地 固 矣 。

    帝 曰 : 天 地 之 氣 , 何 以 候 之 ? 岐 伯 曰 : 天 地 之 氣, 勝 復 之 作 , 不 形 於 診 也 。 脈 法 曰 : 天 地 之 變 , 無 以 脈診 , 此 之 謂 也 。

    帝 曰 : 間 氣 何 如 ? 岐 伯 曰 : 隨 氣 所 在 , 期 於 左 右。

    帝 曰 : 期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從 其 氣 則 和 , 違 其 氣則 病 。

    不 當 其 位 者 病 , 迭 移 其 位 者 病 , 失 守 其 位 者 危 ,尺 寸 白 者 死 , 陰 陽 交 者 死 。 先 立 其 年 , 以 知 其 氣 , 左 右應 見 , 然 後 乃 可 以 言 死 生 之 逆 順 。

    帝 曰 : 寒 暑 燥 濕 風 火 , 在 人 合 之 奈 何 ? 其 於 萬 物何 以 生 化 ?

    岐 伯 曰 : 東 方 生 風 , 風 生 木 , 木 生 酸 , 酸 生 肝 ,肝 生 筋 , 筋 生 心 。

    其 在 天 為 玄 , 在 人 為 道 , 在 地 為 化 ; 化 生 五 味 ,道 生 智 , 玄 生 神 , 化 生 氣 。

    神 在 天 為 風 , 在 地 為 木 , 在 體 為 筋 , 在 氣 為 柔 ,在 臟 為 肝 。

    其 性 為 喧 , 其 德 為 和 , 其 用 為 動 , 其 色 為 蒼 , 其化 為 榮 , 其 蟲 毛 , 其 政 為 散 , 其 令 宣 發 , 其 變 摧 拉 , 其眚 為 隕 , 其 味 為 酸 , 其 志 為 怒 。

    怒 傷 肝 , 悲 勝 怒 , 風 傷 肝 , 燥 勝 風 , 酸 傷 筋 , 辛勝 酸 。

    南 方 生 熱 , 熱 生 火 , 火 生 苦 , 苦 生 心 , 心 生 血 ,血 生 脾 。

    其 在 天 為 熱 , 在 地 為 火 , 在 體 為 脈 , 在 氣 為 息 ,在 臟 為 心 。

    其 性 為 暑 , 其 德 為 濕 , 其 用 為 燥 , 其 色 為 赤 , 其化 為 茂 , 其 蟲 羽 , 其 政 為 明 , 其 令 鬱 蒸 , 其 變 炎 爍 , 其眚 燔  , 其 味 為 苦 , 其 志 為 喜 。

    喜 傷 心 , 恐 勝 喜 ; 熱 傷 氣 , 寒 勝 熱 ; 苦 傷 氣 , 鹹勝 苦 。

    中 央 生 濕 , 濕 生 土 , 土 生 甘 , 甘 生 脾 , 脾 生 肉 ,肉 生 肺 。

    其 在 天 為 濕 , 在 地 為 土 , 在 體 為 肉 , 在 氣 為 充 ,在 臟 為 脾 。

    其 性 靜 兼 , 其 德 為 濡 , 其 用 為 化 , 其 色 為 黃 , 其化 為 盈 , 其 蟲  , 其 政 為 謐 , 其 令 雲 雨 , 其 變 動 注 , 其眚 淫 潰 , 其 味 為 甘 , 其 志 為 思 。

    思 傷 脾 , 怒 勝 思 ; 濕 傷 肉 , 風 勝 濕 ; 甘 傷 脾 , 酸勝 甘 。

    西 方 生 燥 , 燥 生 金 , 金 生 辛 , 辛 生 肺 , 肺 生 皮 毛, 皮 毛 生 腎 。

    其 在 天 為 燥 , 在 地 為 金 , 在 體 為 皮 毛 , 在 氣 為 成, 在 臟 為 肺 。

    其 性 為 涼 , 其 德 為 清 , 其 用 為 固 , 其 色 為 白 , 其化 為 歛 , 其 蟲 介 , 其 政 為 勁 , 其 令 霧 露 , 其 變 肅 殺 , 其眚 蒼 落 , 其 味 為 辛 , 其 志 為 憂 。

P>    其 性 為 凜 , 其 德 為 寒 , 其 用 為 ( 闕 一 字 ) , 其 色為 黑 , 其 化 為 肅 , 其 蟲 鱗 , 其 政 為 靜 , 其 令 ( 闕 二 字 ), 其 變 凝 冽 , 其 眚 冰 雹 , 其 味 為 鹹 , 其 志 為 恐 。

    恐 傷 腎 , 思 勝 恐 ; 寒 傷 血 , 燥 勝 寒 ; 鹹 傷 血 , 甘勝 鹹 。

    五 氣 更 立 , 各 有 所 先 , 非 其 位 則 邪 , 當 其 位 則 正。

    帝 曰 : 病 生 之 變 何 如 ? 岐 伯 曰 : 氣 相 得 則 微 , 不相 得 則 甚 。

    帝 曰 : 主 歲 何 如 ? 岐 伯 曰 : 氣 有 餘 , 則 制 己 所 勝而 侮 所 不 勝 ; 其 不 及 , 則 己 所 不 勝 , 侮 而 乘 之 , 己 所 勝, 輕 而 侮 之 。 侮 反 受 邪 , 侮 而 受 邪 , 寡 於 畏 也 。 帝 曰 :善 。
 
 
 
<H4>        六 微 旨 大 論 篇 第 六 十 八</H4>    黃 帝 問 曰 : 嗚 呼 , 遠 哉 ! 天 之 道 也 , 如 迎 浮 雲 , 若視 深 淵 尚 可 測 , 迎 浮 雲 莫 知 其 極 。 夫 子 數 言 謹 奉 天 道 ,余 聞 而 藏 之 , 心 私 異 之 , 不 知 其 所 謂 也 ? 願 夫 子 溢 志 盡言 其 事 , 令 終 不 滅 , 久 而 不 絕 , 天 之 道 , 可 得 聞 乎 ?

    岐 伯 稽 首 再 拜 對 曰 : 明 乎 哉 問 ! 天 之 道 也 , 此 因天 之 序 , 盛 衰 之 時 也 。

    帝 曰 : 願 聞 天 道 六 六 之 節 , 盛 衰 何 也 ?

    岐 伯 曰 : 上 下 有 位 , 左 右 有 紀 。 故 少 陽 之 右 , 陽明 治 之 ; 陽 明 之 右 , 太 陽 治 之 ; 太 陽 之 右 , 厥 陰 治 之 ;厥 陰 之 右 , 少 陰 治 之 ; 少 陰 之 右 , 太 陰 治 之 ; 太 陰 之 右, 少 陽 治 之 ; 此 所 謂 氣 之 標 , 蓋 南 面 而 待 也 。 故 曰 : 因天 之 序 , 盛 衰 之 時 , 移 光 定 位 , 正 立 而 待 之 , 此 之 謂 也。

    少 陽 之 上 , 火 氣 治 之 , 中 見 厥 陰 。

    陽 明 之 上 , 燥 氣 治 之 , 中 見 太 陰 。

    太 陽 之 上 , 寒 氣 治 之 , 中 見 少 陰 。

    厥 陰 之 上 , 風 氣 治 之 , 中 見 少 陽 。

    少 陰 之 上 , 熱 氣 治 之 , 中 見 太 陽 。

    太 陰 之 上 , 濕 氣 治 之 , 中 見 陽 明 。

    本 標 不 同 , 氣 應 異 象 。

    帝 曰 : 其 有 至 而 至 , 有 至 而 不 至 , 有 至 而 太 過 ,何 也 ?

    岐 伯 曰 : 至 而 至 者 和 ; 至 而 不 至 , 來 氣 不 及 也 ;未 至 而 至 , 來 氣 有 餘 也 。

    帝 曰 : 至 而 不 至 , 未 至 而 至 , 如 何 ? 岐 伯 曰 : 應則 順 , 否 則 逆 , 逆 則 變 生 , 變 則 病 。

    帝 曰 : 善 。 請 言 其 應 。 岐 伯 曰 : 物 生 其 應 也 , 氣脈 其 應 也 。

    帝 曰 : 善 。 願 聞 地 理 之 應 六 節 , 氣 位 , 何 如 ? 岐伯 曰 : 顯 明 之 右 , 君 火 之 位 也 。 君 火 之 右 , 退 行 一 步 ,相 火 治 之 , 復 行 一 步 , 土 氣 治 之 。 復 行 一 步 , 金 氣 治 之。 復 行 一 步 , 水 氣 治 之 。 復 行 一 步 , 木 氣 治 之 。 復 行 一步 , 君 火 治 之 。

    相 火 之 下 , 水 氣 承 之 ; 水 位 之 下 , 土 氣 承 之 ; 土位 之 下 , 風 氣 承 之 ; 風 位 之 下 , 金 氣 承 之 ; 金 位 之 下 ,火 氣 承 之 ; 君 火 之 下 , 陰 情 承 之 。

    帝 曰 : 何 也 ? 岐 伯 曰 : 亢 則 害 , 承 乃 制 。 制 則 生化 , 外 列 盛 衰 ; 害 則 敗 亂 , 生 化 大 病 。

    帝 曰 : 盛 衰 何 如 ? 岐 伯 曰 : 非 其 位 則 邪 , 當 其 位則 正 , 邪 則 變 甚 , 正 則 微 。

    帝 曰 : 何 謂 當 位 ? 岐 伯 曰 : 木 運 臨 卯 , 火 運 臨 午, 土 運 臨 四 季 , 金 運 臨 酉 , 水 運 臨 子 , 所 謂 歲 會 , 氣 之平 也 。 帝 曰 : 非 位 何 如 ? 岐 伯 曰 : 歲 不 與 會 也 。

    帝 曰 : 土 運 之 歲 , 上 見 太 陰 ; 火 運 之 歲 , 上 見 少陽 , 少 陰 ; 金 運 之 歲 , 上 見 陽 明 ; 木 運 之 歲 , 上 見 厥 陰; 水 運 之 歲 , 上 見 太 陽 ; 奈 何 ? 岐 伯 曰 : 天 之 與 會 也 ,故 天 元 冊 曰 天 符 。

    天 符 歲 會 何 如 ? 岐 伯 曰 : 太 一 天 符 之 會 也 。

    帝 曰 : 其 貴 賤 何 如 ? 岐 伯 曰 : 天 符 為 執 法 , 歲 位為 行 令 , 太 一 天 符 為 貴 人 。

    帝 曰 : 邪 之 中 也 奈 何 ? 岐 伯 曰 : 中 執 法 者 , 其 病速 而 危 ; 中 行 令 者 , 其 病 徐 而 持 ; 中 貴 人 者 , 其 病 暴 而死 。

    帝 曰 : 位 之 易 也 , 何 如 ? 岐 伯 曰 : 君 位 臣 則 順 ,臣 位 君 則 逆 。 逆 則 其 病 近 , 其 害 速 ; 順 則 其 病 遠 , 其 害微 ; 所 謂 二 火 也 。

    帝 曰 : 善 。 願 聞 其 步 何 如 ? 岐 伯 曰 : 所 謂 步 者 ,六 十 度 而 有 奇 。 故 二 十 四 步 積 盈 百 刻 而 成 曰 也 。

    帝 曰 : 六 氣 應 五 行 之 變 何 如 ? 岐 伯 曰 : 位 有 終 始, 氣 有 初 中 , 上 下 不 同 , 求 之 亦 異 也 。

    帝 曰 : 求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天 氣 始 於 甲 , 地 氣 始於 子 , 子 甲 相 合 , 命 日 歲 立 , 謹 候 其 時 , 氣 可 與 期 。

    帝 曰 : 願 聞 其 歲 六 氣 , 始 終 早 晏 何 如 ? 岐 伯 曰 :明 乎 哉 問 也 。 甲 子 之 歲 , 初 之 氣 , 天 數 始 於 水 下 一 刻 ,終 於 八 十 七 刻 半 。 二 之 氣 , 始 於 八 十 七 刻 六 分 , 終 於 七十 五 刻 。 三 之 氣 , 始 於 七 十 六 刻 , 終 於 六 十 二 刻 半 。 四之 氣 , 始 於 六 十 二 刻 六 分 , 終 於 五 十 刻 。 五 之 氣 , 始 於五 十 一 刻 , 終 於 三 十 七 刻 半 。 六 之 氣 , 始 於 三 十 七 七 刻 半 。 四 之 氣 , 始 於 八十 七 刻 六 分 , 終 於 七 十 五 刻 。 五 之 氣 , 始 於 七 十 六 刻 ,終 於 六 十 二 刻 半 。 六 之 氣 , 始 於 六 十 二 刻 六 分 , 終 於 五十 刻 。 所 謂 六 二 天 之 數 也 。

    丙 寅 歲 , 初 之 氣 , 天 數 始 於 五 十 一 刻 , 終 於 三 十七 刻 半 。 二 之 氣 , 始 於 三 十 七 刻 六 分 , 終 於 二 十 五 刻 。三 之 氣 , 始 於 二 十 六 刻 , 終 於 一 十 二 刻 半 。 四 之 氣 , 始於 一 十 二 刻 六 分 , 終 於 水 下 百 刻 。 五 之 氣 , 始 於 一 刻 ,終 於 八 十 七 刻 半 。 六 之 氣 , 始 於 八 十 七 刻 六 分 , 終 於 七十 五 刻 。 所 謂 六 三 天 之 數 也 。

    丁 卯 歲 , 初 之 氣 , 天 數 始 於 七 十 六 刻 , 終 於 六 十二 刻 半 。 二 之 氣 , 始 於 六 十 二 刻 六 分 , 終 於 五 十 刻 。 三之 氣 , 始 於 五 十 一 刻 , 終 於 三 十 七 刻 半 。 四 之 氣 , 始 於三 十 七 刻 六 分 , 終 於 二 十 五 刻 。 五 之 氣 , 始 於 二 十 六 刻, 終 於 一 十 二 刻 半 。 六 之 氣 , 始 於 一 十 二 刻 六 分 , 刻 於下 水 百 刻 。 所 謂 六 四 天 之 數 也 。 次 戊 辰 歲 初 之 氣 復 , 始於 一 刻 , 常 如 是 無 已 , 周 而 復 始 。

    帝 曰 : 願 聞 其 歲 候 何 如 ? 岐 伯 曰 : 悉 乎 哉 問 也 。日 行 一 周 , 天 氣 始 於 一 刻 。 日 行 再 周 , 天 氣 始 於 二 十 六刻 。 日 行 三 周 , 天 氣 始 於 五 十 一 刻 。 日 行 四 周 , 天 氣 始於 七 十 六 刻 。 日 行 五 周 , 天 氣 復 始 於 一 刻 , 所 謂 一 紀 也。

    是 故 寅 午 戌 歲 氣 會 同 , 卯 未 亥 歲 氣 會 同 , 辰 申 子歲 氣 會 同 , 已 酉 丑 歲 氣 會 同 , 終 而 復 始 。

    帝 曰 : 願 聞 其 用 也 。 岐 伯 曰 : 言 天 者 求 之 本 , 言地 者 求 之 位 , 言 人 者 求 之 氣 交 。

    帝 曰 : 何 謂 氣 交 ? 岐 伯 曰 : 上 下 之 位 , 氣 交 之 中, 人 之 居 也 。

    故 曰 : 天 樞 之 上 , 天 氣 主 之 ; 天 樞 之 下 , 地 氣 主之 ; 氣 交 之 分 , 人 氣 從 之 , 萬 物 由 之 , 此 之 謂 也 。

    帝 曰 : 何 謂 初 中 ? 岐 伯 曰 : 初 凡 三 十 度 而 有 奇 ?中 氣 同 法 。

    帝 曰 : 初 中 何 也 ? 岐 伯 曰 : 所 以 分 天 地 也 。

    帝 曰 : 願 卒 聞 之 ? 岐 伯 曰 : 初 者 地 氣 也 , 中 者 天氣 也 。

    帝 曰 : 其 升 降 何 如 ? 岐 伯 曰 : 氣 之 升 降 , 天 地 之更 用 也 。

    帝 曰 : 願 聞 其 用 何 如 ? 岐 伯 曰 : 升 已 而 降 , 降 者謂 天 ; 降 已 而 升 , 升 者 謂 地 。

    天 氣 下 降 , 氣 流 於 地 , 地 氣 上 升 , 氣 騰 於 天 , 故高 下 相 召 , 升 降 相 因 , 而 變 作 矣 。

    帝 曰 : 善 。 寒 濕 相 遘 , 燥 熱 相 臨 , 風 火 相 值 , 其有 聞 手 ?

    岐 伯 曰 : 氣 有 勝 復 , 勝 復 之 作 , 有 德 有 化 , 有 用有 變 , 變 則 邪 氣 居 之 。

    帝 曰 : 何 謂 邪 乎 ? 岐 伯 曰 : 夫 物 之 生 , 從 於 化 ,物 之 極 , 由 乎 變 , 變 化 之 相 薄 , 成 敗 之 所 由 也 。

    故 氣 有 往 復 , 用 有 遲 速 , 四 者 之 有 , 而 化 而 變 ,風 之 來 也 。

    帝 曰 : 遲 速 往 復 , 風 所 由 生 , 而 化 而 變 , 故 因 盛衰 之 變 耳 。 成 敗 倚 伏 游 乎 中 , 何 也 ?

    岐 伯 曰 : 成 敗 倚 伏 , 生 乎 動 , 動 而 不 已 , 則 變 作矣 。

    帝 曰 : 有 期 乎 ? 岐 伯 曰 : 不 生 不 化 , 靜 之 期 也 。

    帝 曰 : 不 生 化 乎 ? 岐 伯 曰 : 出 入 廢 , 則 神 機 化 滅; 升 降 息 , 則 氣 立 孤 危 。

    故 非 出 入 , 則 無 以 生 、 長 、 壯 、 老 、 已 ; 非 升 降, 則 無 以 生 、 長 、 化 、 收 、 藏 。

    故 器 者 , 生 化 之 宇 , 器 散 則 分 之 , 生 化 息 矣 。 故無 不 出 入 , 無 不 升 降 。

    化 有 小 大 , 期 有 近 遠 。

    四 者 之 有 而 貴 常 守 , 反 常 則 災 害 至 矣 。

    故 曰 : 無 形 無 患 , 此 之 謂 也 。

    帝 曰 : 善 。 有 不 生 不 化 乎 ? 岐 伯 曰 : 悉 乎 哉 問 也? 與 道 合 同 , 惟 真 人 也 。 帝 曰 : 善 。
 
 
 

骨 空 論 篇 第 六 十    黃 帝 問 曰 : 余 聞 風 者 , 百 病 之 始 也 。 以 針 治 之 奈 何?

    岐 伯 對 曰 : 風 從 外 入 , 令 人 振 寒 汗 出 , 頭 痛 、 身重 、 惡 寒 。 治 在 風 府 , 調 其 陰 陽 , 不 足 則 補 , 有 餘 則 瀉。

    大 風 頸 項 痛 , 刺 風 府 , 風 府 在 上 椎 。

    大 風 汗 出 , 灸 ● 譆 , ● 譆 在 背 下 俠 脊 傍 三 寸 所 ,壓 之 令 病 人 呼 ● 譆 , ● 譆 應 手 。

    從 風 憎 風 , 刺 眉 頭 。

    失 枕 在 肩 , 上 橫 骨 間 。

    折 使 榆 臂 齊 肘 正 灸 脊 中 。

    ● 絡 季 脅 引 少 腹 而 痛 脹 , 刺 ● 譆 。

    腰 痛 不 可 以 轉 搖 , 急 引 陰 卵 , 刺 八  與 痛 上 , 八 在 腰 尻 分 間 。

    鼠  寒 熱 , 還 刺 寒 府 。 寒 府 在 附 膝 外 解 營 。 取 膝上 外 者 , 使 之 拜 ; 取 足 心 者 , 使 之 跪 。

    任 脈 者 , 起 於 中 極 之 下 , 以 上 毛 際 , 循 腹 裏 , 上關 元 , 至 咽 喉 , 上 頤 循 面 入 目 。

    沖 脈 者 , 起 於 氣 街 , 並 少 陰 之 經 , 俠 臍 上 行 , 至胸 中 而 散 。

    任 脈 為 病 , 男 子 內 結 七 疝 , 女 子 帶 下 瘕 聚 。

    沖 脈 為 病 , 逆 氣 裏 急 。

    督 脈 為 病 , 脊 強 反 折 。

    督 脈 者 , 起 於 少 腹 以 下 骨 中 央 。 女 子 入 係 廷 孔 ,其 孔 溺 孔 之 端 也 。 其 絡 循 陰 器 , 合 篡 間 , 繞 篡 後 , 別 繞臀 , 至 少 陰 與 巨 陽 中 絡 者 合 , 少 陰 上 股 內 後 廉 貫 脊 屬 腎。

    與 太 陽 起 於 目 內 眥 , 上 額 交 巔 , 上 入 絡 腦 , 還 出別 下 項 , 循 肩 髆 內 。 俠 脊 抵 腰 中 , 入 循 膂 絡 腎 。

    其 男 子 循 莖 下 至 篡 , 與 女 子 等 , 其 少 腹 直 上 者 ,貫 臍 中 央 , 上 貫 心 , 入 喉 上 頤 , 環 唇 上 系 兩 目 之 下 中 央。

    此 生 病 , 從 少 腹 上 沖 心 而 痛 , 不 得 前 後 , 為 沖 疝, 其 女 子 不 孕 , 癃 痔 、 遺 溺 、 溢 干 ; 督 脈 生 病 治 督 脈 ,治 在 骨 上 , 甚 者 在 臍 下 營 。

    其 上 氣 有 音 者 , 治 其 喉 中 央 , 在 缺 盆 中 者 。

    其 病 上 沖 喉 者 , 治 其 漸 , 漸 者 , 上 俠 頤 也 。

    蹇 膝 伸 不 屈 , 治 其 楗 ; 坐 而 膝 痛 , 治 其 機 ; 立 而暑 解 治 其 骸 關 ; 膝 痛 , 痛 及 姆 指 , 治 其 膕 ; 坐 而 膝 痛 如物 隱 者 , 治 其 關 ; 膝 痛 不 可 屈 伸 , 治 其 背 內 ; 連 ● 若 折, 活 陽 明 中 俞  。 若 別 治 巨 陽 少 陰 滎 , 淫 濼 脛 酸 不 能 久立 , 治 少 陽 之 維 , 在 外 上 五 寸 。

    輔 骨 上 橫 骨 下 為 為 楗 , 俠 髖 為 機 , 膝 解 為 骸 關 ,俠 膝 之 骨 為 連 骸 , 骸 下 為 輔 , 輔 上 為 膕 , 膕 上 為 關 , 頭橫 骨 為 枕 。

    水 俞 五 十 七 穴 , 尻 上 五 行 , 行 五 , 伏 菟 上 兩 行 ,行 五 , 左 右 各 一 行 , 行 五 , 踝 上 各 一 行 , 行 六 穴 。

    髓 空 : 在 腦 後 三 分 , 在 顱 際 銳 骨 之 下 , 一 在 齦 基下 ; 一 在 項 後 中 復 骨 下 ; 一 在 脊 骨 上 空 , 在 風 府 上 。 脊骨 下 空 , 在 尻 骨 下 空 ; 數 髓 空 , 在 面 俠 鼻 ; 或 骨 空 在 口下 , 當 兩 肩 。 兩 髆 肩 空 , 在 髆 中 之 陽 。 臂 骨 空 , 在 臂 陽去 踝 四 寸 兩 骨 空 門 間 。 股 骨 上 空 , 在 股 陽 出 上 膝 四 寸 。 ● 骨 空 , 在 輔 骨 之 上 端 。 股 際 骨 空 , 在 毛 中 動 下 。 尻 骨空 , 在 髀 骨 之 後 , 相 去 四 寸 。 扁 骨 有 滲 理 湊 無 髓 孔 , 易髓 無 空 。

    灸 寒 熱 之 法 , 先 灸 項 大 椎 , 以 年 為 壯 數 ; 次 灸 橛骨 。 以 年 為 壯 數 。

    視 背 俞 陷 者 灸 之 , 舉 臂 肩 上 陷 者 灸 之 , 兩 季 脅 之間 灸 之 , 外 踝 上 絕 骨 之 端 灸 之 , 足 小 指 次 指 間 灸 之 , ● 下 陷 脈 灸 之 , 外 踝 後 灸 之 。

    缺 盆 骨 上 切 之 堅 痛 如 筋 者 灸 之 , 膺 中 陷 骨 間 灸 之, 掌 束 骨 下 灸 之 , 臍 下 關 元 三 寸 灸 之 , 毛 際 動 脈 灸 之 ,膝 下 三 寸 分 間 灸 之 , 足 陽 明 跗 上 動 脈 灸 之 , 巔 上 一 灸 之。

    犬 所 嚙 之 處 灸 之 , 三 壯 , 即 以 犬 傷 病 法 灸 之 。

    凡 當 灸 二 十 九 處 。

    傷 食 灸 之 , 不 已 者 , 必 視 其 經 之 過 於 陽 者 , 數 刺其 俞 而 藥 之 。
 
 
 
<H4>        水 熱 穴 論 篇 第 六 十 一</H4>    黃 帝 問 曰 : 少 陰 何 以 主 腎 , 腎 何 以 主 水 ? 岐 伯 對 曰: 腎 者 至 陰 也 。 至 陰 者 , 盛 水 也 , 肺 者 太 陰 也 , 少 陰 者冬 脈 也 。 故 其 本 在 腎 , 其 末 在 肺 , 皆 積 水 也 。

    帝 曰 : 腎 何 以 能 聚 水 而 生 病 ? 岐 伯 曰 : 腎 者 胃 之關 也 。 關 門 不 利 , 故 聚 水 而 從 其 類 也 。 上 下 溢 於 皮 膚 ,故 為 胕 腫 。 胕 腫 者 , 聚 水 而 生 病 也 。

    帝 曰 : 諸 水 皆 生 於 腎 乎 ? 岐 伯 曰 : 腎 者 牝 藏 也 ,地 氣 上 者 , 屬 於 腎 , 而 生 水 液 也 。 故 曰 : 至 陰 勇 而 勞 甚, 則 腎 汗 出 , 腎 汗 出 逢 於 風 , 內 不 得 入 於 臟 腑 , 外 不 得越 於 皮 膚 , 客 於 玄 府 , 行 於 皮 裏 , 傳 為 胕 腫 , 本 之 於 腎, 名 曰 風 水 。 所 謂 玄 府 者 , 汗 空 也 。

    帝 曰 : 水 俞 五 十 七 處 者 , 是 何 主 也 ? 岐 伯 曰 : 腎俞 五 十 七 穴 , 積 陰 之 所 聚 也 , 水 所 從 出 入 也 。 尻 上 五 行行 五 者 , 此 腎 俞 。 故 水 病 下 為 胕 腫 、 大 腹 , 上 為 喘 呼 、不 得 臥 者 , 標 本 俱 病 , 故 肺 為 喘 呼 , 腎 為 水 腫 , 肺 為 逆不 得 臥 , 分 為 相 輸 俱 受 者 , 水 氣 之 所 留 也 。

    伏 菟 上 各 二 行 , 行 五 者 , 此 腎 之 街 也 。 三 陰 之 所交 結 於 腳 也 。 踝 上 各 一 行 , 行 六 者 , 此 腎 脈 之 下 行 也 ,名 曰 太 沖 。 凡 五 十 七 穴 者 , 皆 臟 之 陰 絡 , 水 之 所 客 也 。

    帝 曰 : 春 取 絡 脈 分 肉 何 也 ? 岐 伯 曰 : 春 者 木 始 治, 肝 氣 始 生 , 肝 氣 急 , 其 風 疾 。 經 脈 常 深 , 其 氣 少 , 不能 深 入 , 故 取 絡 脈 分 肉 間 。

    帝 曰 : 夏 取 盛 經 分 腠 何 也 ? 岐 伯 曰 : 夏 者 火 始 治, 心 氣 始 長 , 脈 瘦 氣 弱 , 陽 氣 留 溢 , 熱 熏 分 腠 , 內 至 於經 。 故 取 盛 經 分 腠 , 絕 膚 而 病 去 者 , 邪 居 淺 也 。 所 謂 盛經 者 , 陽 脈 也 。

    帝 曰 : 秋 取 經 俞 何 也 ? 岐 伯 曰 : 秋 者 金 始 治 , 肺將 收 殺 , 金 將 勝 火 , 陽 氣 在 合 , 陰 氣 初 勝 , 濕 氣 及 體 陰氣 未 盛 , 未 能 深 入 , 故 取 俞 以 瀉 陰 邪 , 取 合 以 虛 陽 邪 ,陽 氣 始 衰 , 故 取 於 合 。

    帝 曰 : 冬 取 井 滎 何 也 ? 岐 伯 曰 : 冬 者 水 始 治 , 腎方 閉 , 陽 氣 衰 少 , 陰 氣 堅 盛 , 巨 陽 伏 沉 , 陽 脈 乃 去 , 故取 井 以 下 陰 逆 , 取 滎 以 實 陽 氣 。 故 曰 : 冬 取 井 滎 , 春 不鼽 衄 。

    帝 曰 : 夫 子 言 治 熱 病 五 十 九 俞 , 余 論 其 意 , 未 能領 別 其 處 , 願 聞 其 處 , 因 聞 其 意 。 岐 伯 曰 : 頭 上 五 行 行五 者 , 以 越 諸 陽 之 熱 逆 也 , 大 杼 、 膺 俞 、 缺 盆 、 背 俞 ,此 八 者 , 以 瀉 胸 中 之 熱 也 。 氣 街 、 三 里 、 巨 虛 上 下 廉 ,此 八 者 , 以 瀉 胃 中 之 熱 也 。 雲 門 、  骨 、 委 中 、 髓 空 ,此 八 者 , 以 瀉 四 肢 之 熱 也 。 五 臟 俞 傍 五 , 此 十 者 , 以 瀉五 臟 之 熱 也 。 凡 此 五 十 九 穴 者 , 皆 熱 之 左 右 也 。

    帝 曰 : 人 傷 於 寒 , 而 傳 為 熱 , 何 也 ? 岐 伯 曰 : 夫寒 盛 則 生 熱 也 。
 
 
 
<H4>        調 經 論 篇 第 六 十 二</H4>    黃 帝 問 曰 : 余 聞 刺 法 言 , 有 餘 瀉 之 , 不 足 補 之 , 何謂 有 餘 , 何 謂 不 足 ? 岐 伯 對 曰 : 有 餘 有 五 , 不 足 亦 有 五, 常 欲 何 問 ? 帝 曰 : 願 盡 聞 之 。 岐 伯 曰 : 神 有 餘 , 有 不足 ; 氣 有 餘 , 有 不 足 ; 血 有 餘 , 有 不 足 ; 形 有 餘 , 有 不足 ; 志 有 餘 , 有 不 足 。 凡 此 十 者 , 其 氣 不 等 也 。

    帝 曰 : 人 有 精 氣 、 津 液 、 四 肢 、 九 竅 、 五 臟 十 六部 , 三 百 六 十 五 節 , 乃 生 百 病 , 百 病 之 生 , 皆 有 虛 實 。今 夫 子 乃 言 有 餘 有 五 , 不 足 亦 有 五 , 何 以 生 之 乎 ?

    岐 伯 曰 : 皆 生 於 五 臟 也 。 夫 心 藏 神 , 肺 藏 氣 , 肝藏 血 , 脾 藏 肉 , 腎 藏 志 , 而 此 成 形 。 志 意 通 , 內 連 骨 髓而 成 身 形 五 臟 。 五 臟 之 道 , 皆 出 於 經 隧 , 以 行 血 氣 。 血氣 不 和 , 百 病 乃 變 化 而 生 , 是 故 守 經 隧 焉 。

    帝 曰 : 神 有 餘 不 足 何 如 ? 岐 伯 曰 : 神 有 餘 則 笑 不休 , 神 不 足 則 悲 。 血 氣 未 並 , 五 臟 安 定 , 邪 客 於 形 , 洒淅 起 於 毫 毛 , 未 入 於 經 絡 也 。 故 命 曰 神 之 微 。

    帝 曰 : 補 瀉 奈 何 ? 岐 伯 曰 : 神 有 餘 則 瀉 其 小 絡 之血 , 出 血 勿 之 深 斥 ; 無 中 其 大 經 , 神 氣 乃 平 。 神 不 足 者, 視 其 虛 絡 , 按 而 致 之 , 刺 而 利 之 , 無 出 其 血 , 無 泄 其氣 , 以 通 其 經 , 神 氣 乃 平 。

    帝 曰 : 刺 微 奈 何 ? 岐 伯 曰 : 按 摩 勿 釋 , 著 針 勿 斥, 移 氣 於 不 足 , 神 氣 乃 得 復 。

    帝 曰 : 善 。 ( 氣 ) 有 餘 不 足 奈 何 ? 岐 伯 曰 : 氣 有餘 則 喘 咳 上 氣 , 不 足 則 息 利 少 氣 。 血 氣 未 併 , 五 臟 安 定, 皮 膚 微 病 , 命 曰 白 氣 微 泄 。

    帝 曰 : 補 瀉 奈 何 ? 岐 伯 曰 : 氣 有 餘 則 瀉 其 經 隧 ,無 傷 其 經 , 無 出 其 血 , 無 泄 其 氣 。 不 足 則 補 其 經 隧 , 無出 其 氣 。

    帝 曰 : 刺 微 奈 何 ? 岐 伯 曰 : 按 摩 勿 釋 , 出 針 視 之曰 , 我 將 深 之 , 適 人 必 革 , 精 氣 自 伏 , 邪 氣 散 亂 , 無 所休 息 , 氣 泄 腠 理 , 真 氣 乃 相 得 。

    帝 曰 : 善 。 血 有 餘 不 足 奈 何 ? 岐 伯 曰 : 血 有 餘 則怒 , 不 足 則 恐 , 血 氣 未 併 , 五 臟 安 定 , 孫 絡 水 溢 , 則 經有 留 血 。

    帝 曰 : 補 瀉 奈 何 ? 岐 伯 曰 : 血 有 餘 則 瀉 其 盛 經 ,出 其 血 ; 不 足 則 視 其 虛 經 , 內 針 其 脈 中 , 久 留 而 視 , 脈大 疾 出 其 針 , 無 令 血 泄 。

    帝 曰 : 刺 留 血 奈 何 ? 岐 伯 曰 : 視 其 血 絡 , 刺 出 其血 , 無 令 惡 血 得 入 於 經 , 以 成 其 疾 。

    帝 曰 : 善 。 形 有 餘 不 足 奈 何 ? 岐 伯 曰 : 形 有 餘 則腹 脹 , 逕 溲 不 利 。 不 足 則 四 肢 不 用 , 血 氣 未 併 , 五 臟 安定 。 肌 肉 蠕 動 , 命 曰 微 風 。

    帝 曰 : 補 瀉 奈 何 ? 岐 伯 曰 : 形 有 餘 則 瀉 其 陽 經 ,不 足 則 補 其 陽 絡 。

    帝 曰 : 刺 微 奈 何 ? 岐 伯 曰 : 取 分 肉 間 , 無 中 其 經, 無 傷 其 絡 , 衛 氣 得 復 , 邪 氣 乃 索 。

    帝 曰 : 善 。 志 有 餘 不 足 奈 何 ? 岐 伯 曰 : 志 有 餘 則腹 脹 飧 泄 , 不 足 則 厥 。 血 氣 未 併 , 五 臟 安 定 , 骨 節 有 動。

    帝 曰 : 補 瀉 奈 何 ? 岐 伯 曰 : 志 有 餘 則 瀉 然 筋 血 者, 不 足 則 補 其 復 溜 。

    帝 曰 : 刺 未 併 奈 何 ? 岐 伯 曰 : 即 取 之 無 中 其 經 ,邪 所 乃 能 立 虛 。

    帝 曰 : 善 。 余 已 聞 虛 實 之 形 , 不 知 其 何 以 生 ? 岐伯 曰 : 氣 血 以 併 , 陰 陽 相 傾 , 氣 亂 於 衛 , 血 逆 於 經 , 血氣 離 居 , 一 實 一 虛 。 血 併 於 陰 , 氣 併 於 陽 , 故 為 驚 狂 。血 併 於 陽 , 氣 併 於 陰 , 乃 為 炅 中 。 血 併 於 上 , 氣 併 於 下, 心 煩 惋 善 。 血 併 於 下 , 氣 併 於 上 , 亂 而 喜 忘 。

    帝 曰 : 血 併 於 陰 , 氣 併 於 陽 , 如 是 血 氣 離 居 , 何者 為 實 ? 何 者 為 虛 ? 岐 伯 曰 : 血 氣 者 喜 溫 而 惡 寒 , 寒 則泣 不 能 流 , 溫 則 消 而 去 之 , 是 故 氣 之 所 併 為 血 虛 , 血 之所 併 為 氣 虛 。

    帝 曰 : 人 之 所 有 者 血 與 氣 耳 。 今 夫 子 乃 言 血 併 為虛 , 氣 併 為 虛 , 是 無 實 乎 ? 岐 伯 曰 : 有 者 為 實 , 無 者 為虛 , 故 氣 併 則 無 血 , 血 併 則 無 氣 。 今 血 與 氣 相 失 , 故 為虛 焉 。 絡 之 與 孫 絡 俱 輸 於 經 , 血 與 氣 併 則 為 實 焉 。 血 之與 氣 併 走 於 上 , 則 為 大 厥 , 厥 則 暴 死 , 氣 復 反 則 生 , 不反 則 死 。

    帝 曰 : 實 者 何 道 從 來 ? 虛 者 何 道 從 去 ? 虛 實 之 要。 願 聞 其 故 。 岐 伯 曰 : 夫 陰 與 陽 皆 有 俞 會 。 陽 注 於 陰 ,陰 滿 之 外 , 陰 陽 均 平 , 以 充 其 形 , 九 候 若 一 , 命 曰 平 人。 夫 邪 之 生 也 , 或 生 於 陰 , 或 生 於 陽 。 其 生 於 陽 者 , 得之 風 雨 寒 暑 ; 其 生 於 陰 者 , 得 之 飲 食 居 處 , 陰 陽 喜 怒 。

    帝 曰 : 風 雨 之 傷 人 奈 何 ? 岐 伯 曰 : 風 雨 之 傷 人 也, 先 客 於 皮 膚 , 傳 入 於 孫 脈 , 孫 脈 滿 則 傳 入 於 絡 脈 , 絡脈 滿 則 輸 於 大 經 脈 , 血 氣 與 邪 併 , 客 於 分 腠 之 間 , 其 脈堅 大 , 故 曰 實 。 實 者 , 外 堅 充 滿 不 可 按 之 , 按 之 則 痛 。

    帝 曰 : 寒 濕 之 傷 人 , 奈 何 ? 岐 伯 曰 : 寒 濕 之 中 人也 , 皮 膚 不 收 , 肌 肉 堅 緊 , 榮 血 泣 , 衛 氣 去 , 故 曰 虛 。虛 者 , 聶 辟 氣 不 足 , 按 之 則 氣 足 以 溫 之 , 故 快 然 而 不 痛。

    帝 曰 : 善 。 陰 之 生 實 奈 何 ? 岐 伯 曰 : 喜 怒 不 節 ,則 陰 氣 上 逆 , 上 逆 則 下 虛 , 下 虛 則 陽 氣 走 之 。 故 曰 實 矣。

    帝 曰 : 陰 之 生 虛 奈 何 ? 岐 伯 曰 : 喜 則 氣 下 , 悲 則氣 消 , 消 則 脈 虛 空 。 因 寒 飲 食 , 寒 氣 熏 滿 , 則 血 泣 氣 去, 故 曰 虛 矣 。

    帝 曰 : 經 言 陽 虛 則 外 寒 , 陰 虛 則 內 熱 , 陽 盛 則 外熱 , 陰 盛 則 內 寒 , 余 已 聞 之 矣 , 不 知 其 所 由 然 也 。 岐 伯曰 : 陽 受 氣 於 上 焦 , 以 溫 皮 膚 分 肉 之 間 , 令 寒 氣 在 外 ,則 上 焦 不 通 , 上 焦 不 通 , 則 寒 氣 獨 留 於 外 , 故 寒 慄 。

    帝 曰 : 陰 虛 生 內 熱 奈 何 ? 岐 伯 曰 : 有 所 勞 倦 , 形氣 衰 少 , 谷 氣 不 盛 , 上 焦 不 行 , 下 脘 不 通 , 胃 氣 熱 , 熱氣 熏 胸 中 , 故 內 熱 。

    帝 曰 : 陽 盛 生 外 熱 奈 何 ? 岐 伯 曰 : 上 焦 不 通 利 ,則 皮 膚 致 密 , 腠 理 閉 塞 , 玄 府 不 通 , 衛 氣 不 得 泄 越 , 故外 熱 。

    帝 曰 : 陰 盛 生 內 寒 奈 何 ? 岐 伯 曰 : 厥 氣 上 逆 , 寒氣 積 於 胸 中 而 不 瀉 , 不 瀉 則 溫 氣 去 寒 獨 留 , 則 血 凝 泣 ,凝 則 脈 不 通 , 其 脈 盛 大 以 澀 , 故 中 寒 。

    帝 曰 : 陰 與 陽 併 , 血 氣 以 併 , 病 形 以 成 , 刺 之 奈何 ? 岐 伯 曰 : 刺 此 者 取 之 經 隧 。 取 血 於 營 , 取 氣 於 衛 。用 形 哉 , 因 四 時 多 少 高 下 。

    帝 曰 : 血 氣 以 併 , 病 形 以 成 , 陰 陽 相 傾 , 補 瀉 奈何 ? 岐 伯 曰 : 瀉 實 者 , 氣 盛 乃 內 針 , 針 與 氣 俱 內 , 以 開其 門 , 如 利 其 戶 , 針 與 氣 俱 出 , 精 氣 不 傷 , 邪 氣 乃 下 ,外 門 不 閉 , 以 出 其 疾 , 搖 大 其 道 , 如 利 其 路 , 是 謂 大 瀉, 必 切 而 出 , 大 氣 乃 屈 。

    帝 曰 : 補 虛 奈 何 ? 岐 伯 曰 : 持 針 勿 置 , 以 定 其 意, 候 呼 內 針 , 氣 出 針 入 , 針 空 四 塞 , 精 無 從 去 , 方 實 而疾 針 , 氣 入 針 出 , 熱 不 能 還 , 閉 塞 其 門 , 邪 氣 布 散 , 精氣 乃 得 存 , 動 氣 候 時 , 近 氣 不 失 , 遠 氣 乃 來 , 是 謂 追 之。

    帝 曰 : 夫 子 言 虛 實 者 有 十 , 生 於 五 臟 , 五 臟 五 脈耳 。 夫 十 二 經 脈 皆 生 其 病 , 今 夫 子 獨 言 五 臟 。 夫 十 二 經脈 者 , 皆 絡 三 百 六 十 五 節 , 節 有 病 必 被 經 脈 , 經 脈 之 病, 皆 有 虛 實 , 何 以 合 之 ? 岐 伯 曰 : 五 臟 者 故 得 六 腑 與 為表 裏 , 經 絡 支 節 , 各 生 虛 實 , 其 病 所 居 , 隨 而 謂 之 。

    病 在 脈 , 調 之 血 ; 病 在 血 , 調 之 絡 ; 病 在 氣 , 調之 衛 ; 病 在 肉 , 調 之 分 肉 ; 病 在 筋 , 調 之 筋 ; 病 在 骨 ,調 之 骨 。 燔 針 動 刺 其 下 及 與 急 者 。 病 在 骨 焠 針 藥 熨 。 病不 知 所 痛 , 兩 蹻 為 上 。 身 形 有 痛 , 九 候 莫 病 , 則 繆 刺 之痛 在 於 左 而 右 脈 病 者 巨 刺 之 。 必 謹 察 其 九 候 , 針 道 備 矣。
 
 
 
<H4>        繆 刺 論 篇 第 六 十 三</H4>    黃 帝 問 曰 : 余 聞 繆 刺 , 未 得 其 意 , 何 謂 繆 刺 ?

    岐 伯 對 曰 : 夫 邪 之 客 於 形 也 , 必 先 舍 於 皮 毛 , 留而 不 去 , 入 舍 於 孫 脈 , 留 而 不 去 , 入 舍 於 絡 脈 , 留 而 不去 , 入 舍 於 經 脈 , 內 連 五 臟 , 散 於 腸 胃 , 陰 陽 俱 感 , 五臟 乃 傷 , 此 邪 之 從 皮 毛 而 入 , 極 於 五 臟 之 次 也 。 如 此 則治 其 經 焉 。 今 邪 客 於 皮 毛 , 入 舍 於 孫 絡 , 留 而 不 去 , 閉塞 不 通 , 不 得 入 於 經 , 流 溢 於 大 絡 , 而 生 奇 病 也 。 夫 邪客 大 絡 者 , 左 注 右 , 右 注 左 , 上 下 左 右 與 經 相 干 , 而 佈於 四 末 , 其 氣 無 常 處 , 不 入 於 經 俞 , 命 曰 繆 刺 。

    帝 曰 : 願 聞 繆 刺 , 以 左 取 右 , 以 右 取 左 , 奈 何 ?其 與 巨 刺 何 以 別 之 ? 岐 伯 曰 : 邪 客 於 經 , 左 盛 則 右 病 ,右 盛 則 左 病 , 亦 有 移 易 者 , 左 痛 未 已 , 而 右 脈 先 病 , 如此 者 , 必 巨 刺 之 , 必 中 其 經 , 非 絡 脈 也 。 故 絡 病 者 , 其痛 與 經 脈 繆 處 , 故 命 曰 繆 刺 。

    帝 曰 : 願 聞 繆 刺 奈 何 ? 取 之 何 如 ? 岐 伯 曰 : 邪 客於 足 少 陰 之 絡 , 令 人 卒 心 痛 、 暴 脹 、 胸 脅 肢 滿 、 無 積 者, 刺 然 骨 之 前 出 血 , 如 食 頃 而 已 , 不 已 左 取 右 , 右 取 左。 病 新 發 者 , 取 五 日 已 。

    邪 客 於 手 少 陽 之 絡 , 令 人 喉 痺 , 舌 倦 口 乾 , 心 煩, 臂 外 廉 痛 , 手 不 及 頭 , 刺 手 中 指 次 指 爪 甲 上 , 去 端 如韭 葉 , 各 一 痏 , 壯 者 立 已 , 老 者 有 頃 已 , 左 取 右 , 右 取左 , 此 新 病 數 日 已 。

    邪 客 於 足 厥 陰 之 絡 , 令 人 卒 疝 暴 痛 。 刺 足 大 指 爪甲 上 與 肉 交 者 , 各 一 痏 , 男 子 立 已 , 女 子 有 頃 已 , 左 取右 , 右 取 左 。

    邪 客 於 足 太 陽 之 絡 , 令 人 頭 項 肩 痛 。 刺 足 小 指 爪甲 上 與 肉 交 者 , 各 一 痏 , 立 已 。 不 已 , 刺 外 踝 下 三 痏 ,左 取 右 , 右 取 左 , 如 食 頃 已 。

    邪 客 於 手 陽 明 之 絡 , 令 人 氣 滿 胸 中 , 喘 息 而 肢 胠, 胸 中 熱 。 刺 手 大 指 次 指 爪 甲 上 , 去 端 如 韭 葉 , 各 一 痏, 左 取 右 , 右 取 左 , 如 食 頃 已 。

    邪 客 於 臂 掌 之 間 , 不 可 得 屈 。 刺 其 踝 後 , 先 以 指按 之 痛 , 乃 刺 之 。 以 月 死 生 為 數 , 月 生 一 日 一 痏 , 二 日二 痏 , 十 五 日 十 五 痏 , 十 六 日 十 四 痏 。

    邪 客 於 足 陽 蹻 之 脈 , 令 人 目 痛 , 從 內 眥 始 。 刺 外踝 之 下 半 寸 所 各 二 痏 , 左 刺 右 , 右 刺 左 , 如 行 十 里 頃 而已 。

    人 有 所 墮 墜 , 惡 血 留 內 , 腹 中 滿 脹 , 不 得 前 後 。先 飲 利 藥 , 此 上 傷 厥 陰 之 脈 , 下 傷 少 陰 之 絡 。 刺 足 內 踝之 下 , 然 骨 之 前 , 血 脈 出 血 , 刺 足 跗 上 動 脈 。 不 已 , 刺三 毛 上 各 一 痏 , 見 血 立 已 , 左 刺 右 , 右 刺 左 , 善 悲 驚 不樂 , 刺 如 右 方 。

    邪 客 於 手 陽 明 之 絡 , 令 人 耳 聾 , 時 不 聞 音 。 刺 手大 指 次 指 爪 甲 上 去 端 如 韭 葉 各 一 痏 , 立 聞 。 不 已 , 刺 中指 爪 甲 上 與 肉 交 者 , 立 聞 。 其 不 時 聞 者 , 不 可 刺 也 。 耳中 生 風 者 , 亦 刺 之 如 此 數 , 左 刺 右 , 右 刺 左 。

    凡 痺 往 來 , 行 無 常 處 者 , 在 分 肉 間 痛 而 刺 之 , 以月 死 生 為 數 , 用 針 者 , 隨 氣 盛 衰 , 以 為 痏 數 , 針 過 其 日數 則 脫 氣 , 不 及 日 數 則 氣 不 瀉 , 左 刺 右 , 右 刺 左 , 病 已止 , 不 已 復 刺 之 如 法 , 月 生 一 日 一 痏 , 二 日 二 痏 , 漸 多之 , 十 五 日 十 五 痏 , 十 六 日 , 十 四 痏 , 漸 少 之 。

    邪 客 於 足 陽 明 之 經 , 令 人 鼽 衄 , 上 齒 寒 。 刺 足 中指 次 指 爪 甲 上 與 肉 交 者 , 各 一 痏 , 左 刺 右 , 右 刺 左 。

    邪 客 於 足 少 陽 之 絡 , 令 人 脅 痛 , 不 得 息 , 咳 而 汗出 。 刺 足 小 指 次 指 爪 甲 上 與 肉 交 者 , 各 一 痏 , 不 得 息 立已 , 汗 出 立 止 , 咳 者 溫 衣 飲 食 , 一 日 已 。 左 刺 右 , 右 刺左 , 病 立 已 , 不 已 , 覆 刺 如 法 。

    邪 客 於 足 少 陰 之 絡 , 令 人 嗌 痛 , 不 可 內 食 , 無 故善 怒 , 氣 上 走 賁 上 。 刺 足 下 中 央 之 脈 , 各 三 痏 , 凡 六 刺, 立 已 。 左 刺 右 , 右 刺 左 , 嗌 中 腫 , 不 能 內 唾 , 時 不 能出 唾 者 , 刺 然 骨 之 前 , 出 血 立 已 , 左 刺 右 , 右 刺 左 。

    邪 客 於 足 太 陰 之 絡 , 令 人 腰 痛 , 引 少 腹 控 眇 , 不可 以 抑 息 , 刺 腰 尻 之 解 , 兩 胛 之 上 , 是 腰 俞 , 以 月 死 生為 痏 數 , 發 針 立 已 , 左 刺 右 , 右 刺 左 。

    邪 客 於 足 太 陽 之 絡 , 令 人 拘 攣 、 背 急 、 引 脅 而 痛, 刺 之 從 項 始 , 數 脊 椎 俠 脊 , 按 疾 之 應 手 如 痛 , 刺 之 傍三 痏 , 立 已 。

    邪 客 於 足 少 陽 之 絡 , 令 人 留 於 樞 中 痛 , 髀 不 可 舉, 刺 樞 中 , 以 毫 針 , 寒 則 久 留 。 針 以 月 死 生 為 數 , 立 已。

    治 諸 經 刺 之 , 所 過 者 不 病 , 則 繆 刺 之 。

    耳 聾 、 刺 手 陽 明 , 不 已 , 刺 其 通 脈 , 出 耳 前 者 。

    齒 齲 , 刺 手 陽 明 。 不 已 , 刺 其 脈 , 入 齒 中 , 立 已。

    邪 客 於 五 臟 之 間 , 其 病 也 , 脈 引 而 痛 , 時 來 時 止, 視 其 病 繆 刺 之 於 手 足 爪 甲 上 , 視 其 脈 , 出 其 血 , 間 日一 刺 , 一 刺 不 已 , 五 刺 已 。

    繆 傳 引 上 齒 , 齒 唇 寒 痛 , 視 其 手 背 脈 血 者 , 去 之, 足 陽 明 中 指 爪 甲 上 一 痏 , 手 大 指 次 指 爪 甲 上 各 一 痏 ,立 已 , 左 取 右 , 右 取 左 。

    邪 客 於 手 足 少 陰 太 陰 足 陽 明 之 絡 , 此 五 絡 皆 會 於耳 中 , 上 絡 左 角 , 五 絡 俱 竭 , 令 人 身 脈 皆 動 , 而 形 無 知也 , 其 狀 若 屍 , 或 曰 屍 厥 。

    刺 其 足 大 指 內 側 爪 甲 上 , 去 端 如 韭 葉 , 後 刺 足 心, 後 刺 足 中 指 爪 甲 上 各 一 痏 , 後 刺 手 大 指 內 側 , 去 端 如韭 葉 , 後 刺 手 心 主 , 少 陰 銳 骨 之 端 , 各 一 痏 , 立 已 。 不已 , 以 竹 管 吹 其 兩 耳 , 鬄 其 左 角 之 髮 , 方 一 寸 燔 治 , 飲以 美 酒 一 杯 , 不 能 飲 者 , 灌 之 , 立 已 。

    凡 刺 之 數 , 無 視 其 經 脈 , 切 而 從 之 , 審 其 虛 實 而調 之 。 不 調 者 , 經 刺 之 ; 有 痛 而 經 不 病 者 , 繆 刺 之 。 因視 其 皮 部 有 血 絡 者 , 盡 取 之 , 此 繆 刺 之 數 也 。
 
 
 
<H4>        四 時 刺 逆 從 論 篇 第 六 十 四</H4>    厥 陰 有 餘 病 陰 痺 ; 不 足 病 生 熱 痺 ; 滑 則 病 狐 疝 風 ;澀 則 病 少 腹 積 氣 。

    少 陰 有 餘 皮 痺 隱 軫 ; 不 足 病 肺 痺 ; 滑 則 病 肺 風 疝; 澀 則 病 積 溲 血 。

    太 陰 有 餘 , 病 肉 痺 , 寒 中 ; 不 足 病 脾 痺 ; 滑 則 病脾 風 疝 ; 澀 則 病 積 , 心 腹 時 滿 。

    陽 明 有 餘 , 病 脈 痺 身 時 熱 ; 不 足 病 心 痺 ; 滑 則 病心 風 疝 ; 澀 則 病 積 , 時 善 驚 。

    太 陽 有 餘 病 骨 痺 , 身 重 ; 不 足 病 腎 痺 ; 滑 則 病 腎風 疝 ; 澀 則 病 積 , 善 時 巔 疾 。

    少 陽 有 餘 病 筋 痺 、 脅 滿 ; 不 足 病 肝 痺 , 滑 則 病 肝風 疝 ; 澀 則 病 積 , 時 筋 急 目 痛 。

    是 故 春 氣 在 經 脈 , 夏 氣 在 孫 絡 ; 長 夏 氣 在 肌 肉 ,秋 氣 在 皮 膚 , 冬 氣 在 骨 髓 中 。

    帝 曰 : 余 願 聞 其 故 。 岐 伯 曰 : 春 者 天 氣 始 開 , 地氣 始 泄 , 凍 解 冰 釋 , 水 行 經 通 , 故 人 氣 在 脈 。 夏 者 經 滿氣 溢 , 入 孫 絡 受 血 , 皮 膚 充 實 。 長 夏 者 , 經 絡 皆 盛 , 內溢 肌 中 。 秋 者 天 氣 始 收 , 腠 理 閉 塞 , 皮 膚 引 急 。 冬 者 ,蓋 藏 血 氣 在 中 。 內 著 骨 髓 , 通 於 五 臟 。 是 故 邪 氣 者 , 常隨 四 時 之 氣 血 而 入 客 也 。 至 其 變 化 , 不 可 為 度 , 然 必 從其 經 氣 , 辟 除 其 邪 , 除 其 邪 則 亂 氣 不 生 。

    帝 曰 : 逆 四 時 而 生 亂 氣 奈 何 ? 岐 伯 曰 : 春 刺 絡 脈, 血 氣 外 溢 , 令 人 少 氣 ; 春 刺 肌 肉 , 血 氣 環 逆 , 令 人 上氣 ; 春 刺 筋 骨 , 血 氣 內 著 , 令 人 腹 脹 。

    夏 刺 經 脈 , 血 氣 乃 竭 , 令 人 解 ● ; 夏 刺 肌 肉 , 血氣 內 卻 , 令 人 善 恐 ; 夏 刺 筋 骨 , 血 氣 上 逆 , 令 人 善 怒 。

    秋 刺 經 脈 , 血 氣 上 逆 , 令 人 善 忘 , 秋 刺 絡 脈 , 氣不 外 行 , 令 人 臥 , 不 欲 動 ; 秋 刺 筋 骨 , 血 氣 內 散 , 令 人寒 慄 。

    冬 刺 經 脈 , 氣 血 皆 脫 , 令 人 目 不 明 ; 冬 刺 絡 脈 ,內 氣 外 泄 , 留 為 大 痺 , 冬 刺 肌 肉 , 陽 氣 竭 絕 , 令 人 善 忘。

    凡 此 四 時 刺 者 , 大 逆 之 病 , 不 可 不 從 也 , 反 之 則生 亂 氣 相 淫 病 焉 。 故 刺 不 知 四 時 之 經 , 病 之 所 生 , 以 從為 逆 , 正 氣 內 亂 , 與 精 相 薄 , 必 審 九 候 , 正 氣 不 亂 , 精氣 不 轉 。

    帝 曰 : 善 。 刺 五 臟 中 心 一 曰 死 , 其 動 為 噫 。 中 肝五 日 死 , 其 動 為 語 。 中 肺 三 日 死 , 其 動 為 咳 。 中 腎 六 日死 , 其 動 為 嚏 欠 。 中 脾 十 日 死 , 其 動 為 吞 。 刺 傷 人 五 臟必 死 , 其 動 則 依 其 藏 之 所 變 候 , 知 其 死 也 。
 
 
 
<H4>        標 本 病 傳 論 篇 第 六 十 五</H4>    黃 帝 問 曰 : 病 有 標 本 , 刺 有 逆 從 奈 何 ?

    岐 伯 對 曰 : 凡 刺 之 方 , 必 別 陰 陽 , 前 後 相 應 , 逆從 得 施 , 標 本 相 移 , 故 曰 有 其 在 標 而 求 之 於 標 , 有 其 在本 而 求 之 於 本 , 有 其 在 本 而 求 之 於 標 , 有 其 在 標 而 求 之於 本 。 故 治 有 取 標 而 得 者 , 有 取 本 而 得 者 , 有 逆 取 而 得者 , 有 從 取 而 得 者 。 故 知 逆 與 從 , 正 行 無 問 , 知 標 本 者, 萬 舉 萬 當 , 不 知 標 本 , 是 謂 妄 行 。

    夫 陰 陽 逆 從 , 標 本 之 為 道 也 , 小 而 大 , 言 一 而 知百 病 之 害 , 少 而 多 , 淺 而 博 , 可 以 言 一 而 知 百 也 。 以 淺而 知 深 , 察 近 而 知 遠 , 言 標 與 本 , 易 而 勿 及 。

    治 反 為 逆 , 治 得 為 從 。

    先 病 而 後 逆 者 , 治 其 本 ; 先 逆 而 後 病 者 , 治 其 本。

    先 寒 而 後 生 病 者 , 治 其 本 ; 先 病 而 後 生 寒 者 , 治其 本 。

    先 熱 而 後 生 病 者 , 治 其 本 ; 先 熱 而 後 生 中 滿 者 ,治 其 標 。

    先 病 而 後 泄 者 , 治 其 本 ; 先 泄 而 後 生 他 病 者 , 治其 本 。 必 先 調 之 , 乃 治 其 他 病 。

    先 病 而 後 先 中 滿 者 , 治 其 標 ; 先 中 滿 而 後 煩 心 者, 治 其 本 。

    人 有 客 氣 有 同 氣 。
 

    小 大 不 利 , 治 其 標 ; 小 大 利 , 治 其 本 。

    病 發 而 有 餘 , 本 而 標 之 , 先 治 其 本 , 後 治 其 標 。病 發 而 不 足 , 標 而 本 之 , 先 治 其 標 , 後 治 其 本 。

    謹 察 間 甚 , 以 意 調 之 ; 間 者 並 行 , 甚 者 獨 行 , 先以 小 大 不 利 而 後 生 病 者 , 治 其 本 。

    夫 病 傳 者 心 病 , 先 心 痛 , 一 日 而 咳 , 三 日 脅 肢 痛, 五 日 閉 塞 不 通 , 身 痛 體 重 , 三 日 不 已 死 。 冬 夜 半 , 夏日 中 。

    肺 病 喘 咳 , 三 日 而 脅 肢 滿 痛 , 一 日 身 重 體 痛 , 五日 而 脹 , 十 日 不 已 死 。 冬 日 入 , 夏 日 出 。

    肝 病 頭 目 眩 脅 肢 滿 , 三 日 體 重 身 痛 , 五 日 而 脹 ,三 日 腰 脊 少 腹 痛 脛 酸 , 三 日 不 已 死 。 冬 日 入 , 夏 早 食 。

    脾 病 身 痛 體 重 , 一 日 而 脹 , 二 日 少 腹 腰 脊 痛 , 脛痠 , 三 日 背 ● 筋 痛 , 小 便 閉 , 十 日 不 已 死 。 冬 入 定 , 夏晏 食 。

    腎 病 少 腹 腰 脊 痛 、 濁 痠 , 三 日 背 ● 筋 痛 , 小 便 閉, 三 日 腹 脹 , 三 日 兩 脅 肢 痛 , 三 日 不 已 死 。 冬 大 晨 , 夏晏 晡 。

    胃 病 脹 滿 , 五 日 少 腹 腰 脊 痛 、 ● 痠 , 三 日 背 ● 筋痛 , 小 便 閉 , 五 日 身 體 重 , 六 日 不 已 死 。 冬 夜 半 後 , 夏日 眣 。

    膀 胱 病 , 小 便 閉 , 五 日 少 腹 脹 , 腰 脊 痛 , ● 痠 ,一 日 腹 脹 , 一 日 身 體 痛 , 二 日 不 已 死 。 冬 雞 鳴 , 夏 下 晡。

    諸 病 以 次 是 相 傳 , 如 是 者 , 皆 有 死 期 , 不 可 刺 。間 一 臟 止 及 至 三 四 臟 者 , 乃 可 刺 也 。
 

奇 病 論 篇 第 四 十 七    黃 帝 問 曰 : 人 有 重 身 , 九 月 而 喑 , 此 為 何 也 ? 岐 伯對 曰 : 胞 之 絡 脈 絕 也 。

    帝 曰 : 何 以 言 之 ? 岐 伯 曰 : 胞 絡 者 , 系 於 腎 , 少陰 之 脈 貫 腎 , 系 舌 本 , 故 不 能 言 。

    帝 曰 : 治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無 治 也 , 當 十 月 復 。

    刺 法 曰 : 無 損 不 足 , 益 有 餘 , 以 成 其 疹 。

    然 後 調 之 。

    所 謂 無 損 不 足 者 , 身 贏 瘦 , 無 用 鑱 石 也 ; 無 益 其有 餘 者 , 腹 中 有 形 而 泄 之 , 泄 之 則 精 出 而 病 獨 擅 中 , 故曰 疹 成 也 。

    帝 曰 : 病 脅 下 滿 氣 逆 , 二 三 歲 不 已 , 是 為 何 病 ?岐 伯 曰 : 病 名 曰 息 積 , 此 不 妨 於 食 , 不 可 灸 刺 , 積 為 導引 服 藥 , 藥 不 能 獨 治 也 。

    帝 曰 : 人 有 身 體 髀 股 ● 皆 腫 , 環 臍 而 痛 , 是 為 何病 ? 岐 伯 曰 : 病 名 曰 伏 梁 , 此 風 根 也 。 其 氣 溢 於 大 腸 而著 於 肓 , 肓 之 原 在 臍 下 , 故 環 臍 而 痛 也 。 不 可 動 之 , 動之 為 水 溺 澀 之 病 也 。

    帝 曰 : 人 有 尺 脈 數 甚 , 筋 急 而 見 , 此 為 何 病 ? 岐伯 曰 : 此 所 謂 疹 筋 , 是 人 腹 必 急 , 白 色 黑 色 見 , 則 病 甚。

    帝 曰 : 人 有 病 頭 痛 , 以 數 歲 不 已 , 此 安 得 之 , 名為 何 病 ? 岐 伯 曰 : 當 有 所 犯 大 寒 , 內 至 骨 髓 , 髓 者 , 以腦 為 主 , 腦 逆 , 故 令 頭 痛 , 齒 亦 痛 , 病 名 厥 逆 。 帝 曰 :善 。

    帝 曰 : 有 病 口 甘 者 , 病 名 為 何 ? 何 以 得 之 ? 岐 伯曰 : 此 五 氣 之 溢 也 , 名 曰 脾 痺 。 夫 五 味 入 口 , 藏 於 胃 ,脾 為 之 行 其 精 氣 津 液 在 脾 , 故 令 人 口 甘 也 , 此 肥 美 之 所發 也 , 此 人 必 數 食 甘 美 而 多 肥 也 。 肥 者 , 令 人 內 熱 , 甘者 令 人 中 滿 , 故 其 氣 上 溢 , 轉 為 消 渴 。 治 之 以 蘭 , 除 陳氣 也 。

    帝 曰 : 有 病 口 苦 , 取 陽 陵 泉 。 口 苦 者 , 病 名 為 何? 何 以 得 之 ? 岐 伯 曰 : 病 名 曰 膽 癉 。 夫 肝 者 , 中 之 將 也, 取 決 於 膽 , 咽 為 之 使 , 此 人 者 數 謀 慮 不 決 , 故 膽 虛 ,氣 上 逆 而 口 為 之 苦 。 治 之 以 膽 募 俞 , 治 在 陰 陽 十 二 官 相使 中 。

    帝 曰 : 有 癃 者 , 一 日 數 十 溲 , 此 不 足 也 。 身 熱 如炭 , 頸 膺 如 格 , 人 迎 躁 盛 , 喘 息 氣 逆 , 此 有 餘 也 。 太 陰脈 微 細 如 發 者 , 此 不 足 也 。 其 病 安 在 ? 名 為 何 病 ? 岐 伯曰 : 病 在 太 陰 , 其 盛 在 胃 , 頗 在 肺 , 病 名 曰 厥 , 死 不 治。 此 所 謂 得 五 有 餘 , 二 不 足 也 。

    帝 曰 : 何 謂 五 有 餘 ? 二 不 足 ? 岐 伯 曰 : 所 謂 五 有餘 者 , 五 病 之 氣 有 餘 也 , 二 不 足 者 , 亦 病 氣 之 不 足 也 。今 外 得 五 有 餘 , 內 得 二 不 足 , 此 其 身 不 表 不 裏 , 亦 正 死明 矣 !

    帝 曰 : 人 生 而 有 病 癲 疾 者 , 病 名 曰 何 ? 安 所 得 之? 岐 伯 曰 : 病 名 為 胎 病 , 此 得 之 在 母 腹 中 時 , 其 母 有 所大 驚 、 氣 上 而 不 下 , 精 氣 並 居 , 故 令 子 發 為 癲 疾 也 。

    帝 曰 : 有 病 龐 然 有 水 狀 , 切 其 脈 大 緊 , 身 無 痛 者, 形 不 瘦 , 不 能 食 , 食 少 , 名 為 何 病 ? 岐 伯 曰 : 病 生 在腎 , 名 為 腎 風 , 腎 風 而 不 能 食 , 善 驚 , 驚 已 , 心 氣 痿 者死 。 帝 曰 : 善 。
 
 
 
<H4>        大 奇 論 篇 第 四 十 八</H4>    肝 滿 、 腎 滿 、 肺 滿 皆 實 , 即 為 腫 。

    肺 之 雍 , 喘 而 兩 胠 滿 ; 肝 雍 兩 胠 滿 , 臥 則 驚 , 不得 小 便 ; 腎 雍 腳 下 至 少 腹 滿 , 脛 有 大 小 , 髀 ● 大 , 跛 易偏 枯 。

    心 脈 滿 大 ,  瘈 筋 攣 ; 肝 脈 小 急 ,  瘈 筋 攣 ; 肝脈 驚 暴 , 有 所 驚 駭 , 脈 不 至 若 暗 , 不 治 自 己 。

    腎 脈 小 急 , 肝 脈 小 急 , 心 脈 小 急 , 不 鼓 皆 為 瘕 。

    肝 腎 並 沉 為 石 水 , 並 浮 為 風 水 , 並 虛 為 死 , 並 小弦 欲 驚 。

    腎 脈 大 急 沉 , 肝 脈 大 急 沉 , 皆 為 疝 。

    心 脈 搏 滑 急 為 心 疝 。 肺 脈 沉 搏 為 肺 疝 。

    三 陽 急 為 瘕 , 三 陰 急 為 疝 。 二 陰 急 為  厥 , 二 陽急 為 驚 。

    脾 脈 外 鼓 沉 為 腸 澼 , 久 自 已 。 肝 脈 小 緩 為 腸 澼 ,易 治 。 腎 脈 小 搏 沉 , 為 腸 澼 下 血 , 血 溫 身 熱 者 死 。 心 肝澼 亦 下 血 , 二 臟 同 病 者 可 治 。 其 脈 小 沉 澀 為 腸 澼 , 其 身熱 者 死 , 熱 見 七 日 死 。

    胃 脈 沉 鼓 澀 , 胃 外 鼓 大 ; 心 脈 小 堅 急 , 皆 膈 偏 枯。 男 子 發 左 、 女 子 發 右 , 不 暗 舌 轉 可 治 , 三 十 日 起 。 其從 者 暗 三 歲 起 , 年 不 滿 二 十 者 三 歲 死 。

    脈 至 而 搏 , 血 衄 身 熱 者 死 。 脈 來 懸 鉤 浮 為 常 脈 。脈 至 如 喘 , 名 曰 暴 厥 , 暴 厥 者 不 知 與 人 言 。 脈 至 如 數 ,使 人 暴 驚 , 三 四 日 自 已 。

    脈 至 浮 合 , 浮 合 如 數 , 一 息 十 至 以 上 , 是 經 氣 予不 足 也 , 微 見 九 十 日 死 。

    脈 至 如 火 薪 然 , 是 心 精 之 予 奪 也 , 草 乾 而 死 。

    脈 至 如 散 葉 , 是 肝 氣 予 虛 也 , 木 葉 落 而 死 。

    脈 至 如 省 客 , 省 客 者 , 脈 寒 而 鼓 , 是 腎 氣 予 不 足也 , 懸 去 棗 華 而 死 。

    脈 至 如 丸 泥 , 是 胃 精 予 不 足 也 , 榆 莢 落 而 死 。

    脈 至 如 橫 格 , 是 膽 氣 予 不 足 也 , 禾 熟 而 死 。

    脈 至 如 弦 縷 , 是 胞 精 予 不 足 也 , 病 善 言 , 下 霜 而死 , 不 言 可 治 。

    脈 至 如 交 漆 , 交 漆 者 , 左 右 傍 至 也

 痺 論 篇 第 四 十 三    黃 帝 問 曰 : 痺 之 安 生 ? 岐 伯 對 曰 : 風 寒 濕 三 氣 雜 至合 而 為 痺 也 。

    其 風 氣 勝 者 為 行 痺 , 寒 氣 勝 者 為 痛 痺 , 濕 氣 勝 者為 著 痺 也 。

    帝 曰 : 其 有 五 者 何 也 ? 岐 伯 曰 : 以 冬 遇 此 者 為 骨痺 , 以 春 遇 此 者 為 筋 痺 ; 以 夏 遇 此 者 為 脈 痺 ; 以 至 陰 遇此 著 為 筋 痺 ; 以 秋 遇 此 者 為 皮 痺 。

    帝 曰 : 內 舍 五 臟 六 腑 , 何 氣 使 然 ? 岐 伯 曰 : 五 臟皆 有 合 , 病 久 而 不 去 者 , 內 舍 於 其 合 也 。 故 骨 痺 不 已 ,復 感 於 邪 , 內 會 於 腎 ; 筋 痺 不 已 , 復 感 於 邪 , 內 會 於 肝; 脈 痺 不 已 , 復 感 於 邪 , 內 會 於 心 ; 肌 痺 不 已 , 復 感 於邪 , 內 舍 於 脾 ; 皮 痺 不 已 , 復 感 於 邪 , 內 舍 於 肺 ; 所 謂痺 者 , 各 以 其 時 重 感 於 風 寒 濕 之 氣 也 。

    凡 痺 之 客 五 臟 者 , 肺 痺 者 , 煩 滿 喘 而 嘔 。

    心 痺 者 , 脈 不 通 , 煩 則 心 下 鼓 , 暴 上 氣 而 喘 , 噎乾 善 噫 , 厥 氣 上 則 恐 。

    肝 痺 者 , 夜 臥 則 驚 , 多 飲 , 數 小 便 , 上 為 引 如 懷。

    腎 痺 者 , 善 脹 , 尻 以 代 踵 , 脊 以 代 頭 。

    脾 痺 者 , 四 支 解 墮 , 發 咳 嘔 汁 , 上 為 大 塞 。

    腸 痺 者 , 數 飲 而 出 不 得 , 中 氣 喘 爭 , 時 發 飧 泄 。

    胞 痺 者 , 少 腹 膀 胱 按 之 內 痛 , 若 沃 以 湯 , 澀 於 小便 , 上 為 清 涕 。

    陰 氣 者 , 靜 則 神 藏 , 躁 則 消 亡 。

    飲 食 自 倍 , 腸 胃 乃 傷 。

    淫 氣 喘 息 , 痺 聚 在 肺 ; 淫 氣 憂 思 , 痺 聚 在 心 ; 淫氣 遺 溺 , 痺 聚 在 腎 ; 淫 氣 乏 竭 , 痺 聚 在 肝 ; 淫 氣 肌 絕 ,痺 聚 在 脾 。 諸 痺 不 已 , 亦 益 內 也 。 其 風 氣 勝 者 , 其 人 易已 也 。

    帝 曰 : 痺 , 其 時 有 死 者 , 或 疼 久 者 , 或 易 已 者 ,其 何 故 也 ? 岐 伯 曰 : 其 入 臟 者 死 , 其 留 連 筋 骨 問 者 疼 久, 其 留 皮 膚 間 者 易 已 。

    帝 曰 : 其 客 於 六 腑 者 何 也 ? 岐 伯 曰 : 此 亦 其 食 飲居 處 , 為 其 病 本 也 。 六 腑 亦 各 有 俞 , 風 寒 濕 氣 中 其 俞 ,而 食 飲 應 之 , 循 俞 而 入 , 各 舍 其 腑 也 。

    帝 曰 : 以 針 治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五 臟 有 俞 , 六 腑有 合 , 循 脈 之 分 , 各 有 所 發 , 各 隨 其 過 , 則 病 瘳 也 。

    帝 曰 : 榮 衛 之 氣 , 亦 令 人 痺 乎 ? 岐 伯 曰 : 榮 者 水谷 之 精 氣 也 , 和 調 於 五 臟 , 洒 陳 於 六 腑 , 乃 能 入 於 脈 也。 故 循 脈 上 下 貫 五 臟 , 絡 六 腑 也 。 衛 者 水 穀 之 悍 氣 也 。其 氣 慓 疾 滑 利 , 不 能 入 於 脈 也 。 故 循 皮 膚 之 中 , 分 肉 之間 , 熏 於 肓 膜 , 散 於 胸 腹 , 逆 其 氣 則 病 , 從 其 氣 則 癒 ,不 與 風 寒 濕 氣 合 , 故 不 為 痺 。

    帝 曰 : 善 。 痺 或 痛 、 或 不 仁 、 或 寒 、 或 熱 、 或 燥、 或 濕 , 其 故 何 也 ?

    岐 伯 曰 : 痛 者 寒 氣 多 也 , 有 寒 故 痛 也 。

    其 不 痛 不 仁 者 , 病 久 入 深 , 榮 衛 之 行 澀 , 經 絡 時疏 , 故 不 通 , 皮 膚 不 營 , 故 為 不 仁 。

    其 寒 者 , 陽 氣 少 , 陰 氣 多 , 與 病 相 益 , 故 寒 也 。

    其 熱 者 , 陽 氣 多 , 陰 氣 少 , 病 氣 勝 , 陽 遭 陰 , 故為 痺 熱 。

    其 多 汗 而 濡 者 , 此 其 逢 濕 甚 也 。 陽 氣 少 , 陰 氣 盛, 兩 氣 相 盛 , 故 汗 出 而 濡 也 。

    帝 曰 : 夫 痺 之 為 病 , 不 痛 何 也 ? 岐 伯 曰 : 痺 在 於骨 則 重 ; 在 於 脈 則 血 凝 而 不 流 ; 在 於 筋 則 屈 不 伸 ; 在 於肉 則 不 仁 ; 在 於 皮 則 寒 。 故 具 此 五 者 , 則 不 痛 也 。

    凡 痺 之 類 , 逢 寒 則 蟲 , 逢 熱 則 縱 。 帝 曰 : 善 。
 
 
 
<H4>        痿 論 篇 第 四 十 四</H4>    黃 帝 問 曰 : 五 臟 使 人 痿 何 也 ?

    岐 伯 對 曰 : 肺 主 身 之 皮 毛 , 心 主 身 之 血 脈 , 肝 主身 之 筋 膜 , 脾 主 身 之 肌 肉 , 腎 主 身 之 骨 髓 。

    故 肺 熱 葉 焦 , 則 皮 毛 虛 弱 , 急 薄 , 著 則 生 痿 躄 也。

    心 氣 熱 , 則 下 脈 厥 而 上 , 上 則 下 脈 虛 , 虛 則 生 脈痿 , 樞 析 挈 , 脛 縱 而 不 任 地 也 。

    肝 氣 熱 , 則 膽 泄 口 苦 , 筋 膜 干 , 筋 膜 干 則 筋 急 而攣 , 發 為 筋 痿 。

    脾 氣 熱 , 則 胃 乾 而 渴 , 肌 肉 不 仁 , 發 為 肉 痿 。

    腎 氣 熱 , 則 腰 脊 不 舉 , 骨 枯 而 髓 減 , 發 為 骨 痿 。

    帝 曰 : 何 以 得 之 ? 岐 伯 曰 : 肺 者 臟 之 長 也 , 為 心之 蓋 也 , 有 所 失 亡 , 所 求 不 得 , 則 發 肺 嗚 , 嗚 則 肺 熱 葉焦 , 故 曰 : 五 臟 因 肺 熱 葉 焦 , 發 為 痿 躄 , 此 之 謂 也 。

    悲 哀 太 甚 , 則 胞 絡 絕 , 胞 絡 絕 , 則 陽 氣 內 動 , 發則 心 下 崩 數 溲 血 也 。 故 本 病 曰 : 大 經 空 虛 , 發 為 肌 痺 ,傳 為 脈 痿 。

    思 想 無 窮 , 所 願 不 得 , 意 淫 於 外 , 入 房 太 甚 , 宗筋 弛 縱 , 發 為 筋 痿 , 及 為 白 淫 。 故 下 經 曰 : 筋 痿 者 生 於肝 使 內 也 。

    有 漸 於 濕 , 以 水 為 事 , 若 有 所 留 , 居 處 相 濕 , 肌肉 濡 漬 , 痺 而 不 仁 , 發 為 肉 痿 。 故 下 經 曰 : 肉 痿 者 , 得之 濕 地 也 。

    有 所 遠 行 勞 倦 , 逢 大 熱 而 渴 , 渴 則 陽 氣 內 伐 , 內伐 則 熱 合 於 腎 , 腎 者 水 臟 也 ; 今 水 不 勝 火 , 則 骨 枯 而 髓虛 。 故 足 不 任 身 , 發 為 骨 痿 。 故 下 經 曰 : 骨 痿 者 , 生 於大 熱 也 。

    帝 曰 : 何 以 別 之 ? 岐 伯 曰 : 肺 熱 者 色 白 而

舉 痛 論 篇 第 三 十 九    黃 帝 問 曰 : 余 聞 善 言 天 者 , 必 有 驗 於 人 , 善 言 古 者, 必 有 合 於 今 ; 善 言 人 者 , 必 有 厭 於 已 。 如 此 則 道 不 惑而 要 數 極 , 所 謂 明 也 。

    今 余 問 於 夫 子 , 令 言 而 可 知 , 視 而 可 見 , 捫 而 可得 , 令 驗 於 己 而 發 蒙 解 惑 , 可 得 而 聞 乎 ?

    岐 伯 再 拜 稽 首 曰 : 何 道 之 問 也 ? 帝 曰 : 願 聞 人 之五 臟 卒 痛 , 何 氣 使 然 ? 岐 伯 對 曰 : 經 脈 流 行 不 止 , 環 周不 休 , 寒 氣 入 經 而 稽 遲 。 泣 而 不 行 , 客 於 脈 外 , 則 血 少, 客 於 脈 中 則 氣 不 通 , 故 卒 然 而 痛 。

    帝 曰 : 其 痛 或 卒 然 而 止 者 ; 或 痛 甚 不 休 者 ; 或 痛甚 不 可 按 者 ; 或 按 之 而 痛 止 者 ; 或 按 之 無 益 者 ; 或 喘 動應 手 者 ; 或 心 與 背 相 引 而 痛 者 ; 或 脅 肋 與 少 腹 相 引 而 痛者 ; 或 腹 痛 引 陰 股 者 ; 或 痛 宿 昔 而 成 積 者 ; 或 卒 然 痛 死不 知 人 , 有 少 間 復 生 者 ; 或 痛 而 嘔 者 ; 或 腹 痛 而 後 泄 者; 或 痛 而 閉 不 通 者 。 凡 此 諸 痛 , 各 不 同 形 , 別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寒 氣 客 於 脈 外 , 則 脈 寒 , 脈 寒 則 縮 踡 ,縮 踡 則 脈 絀 急 , 則 外 引 小 絡 , 故 卒 然 而 痛 。 得 炅 則 痛 立止 , 因 重 中 於 寒 , 則 痛 久 矣 。

    寒 氣 客 於 經 脈 之 中 , 與 炅 氣 相 薄 , 則 脈 滿 , 滿 則痛 而 不 可 按 也 。 寒 氣 稽 留 , 炅 氣 從 上 , 則 脈 充 大 而 血 氣亂 , 故 痛 甚 不 可 按 也 。

    寒 氣 客 於 腸 胃 之 間 , 膜 原 之 下 , 血 不 得 散 , 小 絡急 引 故 痛 。 按 之 則 血 氣 散 , 故 按 之 痛 止 。

    寒 氣 客 於 挾 脊 之 脈 則 深 , 按 之 不 能 及 , 故 按 之 無益 也 。

    寒 氣 客 於 沖 脈 , 沖 脈 起 於 關 元 , 隨 腹 直 上 , 寒 氣客 則 脈 不 通 , 脈 不 通 則 氣 因 之 , 故 喘 氣 應 手 矣 。

    寒 氣 客 於 背 俞 之 脈 , 則 脈 泣 , 脈 泣 則 血 虛 , 血 虛則 痛 。 其 俞 注 於 心 , 故 相 引 而 痛 。 按 之 則 熱 氣 至 , 熱 氣至 則 痛 上 矣 。

    寒 氣 客 於 厥 陰 之 脈 , 厥 陰 之 脈 者 , 絡 陰 器 , 繫 於肝 。 寒 氣 客 於 脈 中 , 則 血 泣 脈 急 , 故 脅 肋 與 少 腹 相 引 痛矣 。

    厥 氣 客 於 陰 股 , 寒 氣 上 及 少 腹 , 血 泣 在 下 相 引 ,故 腹 痛 引 陰 股 。

    寒 氣 客 於 小 腸 膜 原 之 間 , 絡 血 之 中 , 血 泣 不 得 注入 大 經 , 血 氣 稽 留 不 得 行 , 故 宿 昔 而 成 積 矣 。

    寒 氣 客 於 五 臟 , 厥 逆 上 泄 , 陰 氣 竭 , 陽 氣 未 入 ,故 卒 然 痛 死 不 知 人 , 氣 復 反 則 生 矣 。

    寒 氣 客 於 腸 胃 , 厥 逆 上 出 , 故 痛 而 嘔 也 。

    熱 氣 留 於 小 腸 , 腸 中 痛 , 癉 熱 焦 渴 , 則 堅 乾 不 得出 , 故 痛 而 閉 不 通 矣 。

    帝 曰 : 所 謂 言 而 可 知 者 也 , 視 而 可 見 奈 何 ?

    岐 伯 曰 : 五 臟 六 腑 固 盡 有 部 , 視 其 五 色 , 黃 赤 為熱 , 白 為 寒 , 青 黑 為 痛 , 此 所 謂 視 而 可 見 者 也 。

    帝 曰 : 捫 而 可 得 奈 何 ? 岐 伯 曰 : 視 其 主 病 之 脈 堅, 而 血 及 陷 下 者 , 皆 可 捫 而 得 也 。

    帝 曰 : 善 。 余 知 百 病 生 於 氣 也 , 怒 則 氣 上 , 喜 則氣 緩 , 悲 則 氣 消 , 恐 則 氣 下 , 寒 則 氣 收 , 炅 則 氣 泄 , 驚則 氣 亂 , 勞 則 氣 耗 , 思 則 氣 結 。 九 氣 不 同 , 何 病 之 生 ?

    岐 伯 曰 : 怒 則 氣 逆 , 甚 則 嘔 血 及 飧 泄 , 故 氣 上 矣。

    喜 則 氣 和 志 達 , 榮 衛 通 利 , 故 氣 緩 矣 。

    悲 則 心 系 急 , 肺 布 葉 舉 , 而 上 焦 不 通 , 榮 衛 不 散, 熱 氣 在 中 , 故 氣 消 矣 。

    恐 則 精 卻 , 卻 則 上 焦 閉 , 閉 則 氣 還 , 還 則 下 焦 脹, 故 氣 不 行 矣 。

    寒 則 腠 理 閉 , 氣 不 行 , 故 氣 收 矣 。

    炅 則 腠 理 開 , 榮 衛 通 , 汗 大 泄 , 故 氣 泄 。

    驚 則 心 無 所 依 , 神 無 所 歸 , 慮 無 所 定 , 故 氣 亂 矣。

    勞 則 喘 息 汗 出 , 外 內 皆 越 , 故 氣 耗 矣 。

    思 則 心 有 所 存 , 神 有 所 歸 , 正 氣 留 而 不 行 , 故 氣結 矣 。
 
 
 
<H4>        腹 中 論 篇 第 四 十</H4>    黃 帝 問 曰 : 有 病 心 腹 滿 , 旦 食 則 不 能 暮 食 , 此 為 何病 ? 岐 伯 對 曰 : 名 為 鼓 脹 。

    帝 曰 : 治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治 之 以 雞 矢 醴 , 一 劑知 , 二 劑 已 。

    帝 曰 : 其 時 有 復 發 者 , 何 也 ? 岐 伯 曰 : 此 飲 食 不節 , 故 時 有 病 也 。 雖 然 其 病 也 已 時 , 故 當 病 氣 聚 於 腹 也。

    帝 曰 : 有 病 胸 脅 支 滿 者 , 妨 於 食 , 病 至 則 先 聞 腥臊 臭 , 出 清 液 , 先 唾 血 , 四 支 清 , 目 眩 , 時 時 前 後 血 ,病 名 為 何 , 何 以 得 之 ?

    岐 伯 曰 : 病 名 血 枯 , 此 得 之 年 少 時 , 有 所 大 脫 血。 若 醉 入 房 , 中 氣 竭 , 肝 傷 , 故 月 事 衰 少 不 來 也 。

    帝 曰 : 治 之 奈 何 ? 復 以 何 術 ? 岐 伯 曰 : 以 四 烏  骨, 一 蘆 茹 , 二 物 併 合 之 , 丸 以 雀 卵 , 大 小 如 豆 , 以 五 丸為 後 飯 , 飲 以 鮑 魚 汁 , 利 腸 中 , 及 傷 肝 也 。

    帝 曰 : 病 有 少 腹 盛 , 上 下 左 右 皆 有 根 , 此 為 何 病? 可 治 不 ?

    岐 伯 曰 : 病 名 曰 伏 梁 。

    帝 曰 : 伏 梁 何 因 而 得 之 ? 岐 伯 曰 : 裹 大 膿 血 , 居腸 胃 之 外 , 不 可 治 , 治 之 每 切 按 之 致 死 。

    帝 曰 : 何 以 然 ? 岐 伯 曰 : 此 下 則 因 陰 , 必 下 膿 血, 上 則 迫 胃 脘 , 生 膈 俠 胃 脘 內 癰 , 此 久 病 也 , 難 治 。 居臍 上 為 逆 , 居 臍 下 為 從 , 勿 動 亟 奪 , 論 在 刺 法 中 。

    帝 曰 : 人 有 身 體 髀 股 ● 皆 腫 , 環 臍 而 痛 , 是 為 何病 ? 岐 伯 曰 : 病 名 伏 梁 , 此 風 根 也 。 其 氣 溢 於 大 腸 而 著於 肓 , 肓 之 原 在 臍 下 , 故 環 臍 而 痛 也 。 不 可 動 之 , 動 之為 水 溺 澀 之 病 。

    帝 曰 : 夫 子 數 言 熱 中 , 消 中 , 不 可 服 高 梁 芳 草 石藥 。 石 藥 發 瘨 , 芳 草 發 狂 。 夫 熱 中 消 中 者 , 皆 富 貴 人 也, 今 禁 高 梁 , 是 不 合 其 心 , 禁 芳 草 石 藥 , 是 病 不 愈 , 願聞 其 說 。

    岐 伯 曰 : 夫 芳 草 之 氣 美 , 石 藥 之 氣 悍 , 二 者 其 氣急 疾 堅 勁 , 故 非 緩 心 和 人 , 不 可 以 服 此 二 者 。

    帝 曰 : 不 可 以 服 此 二 者 , 何 以 然 ? 岐 伯 曰 : 夫 熱氣 慓 悍 , 藥 氣 亦 然 , 二 者 相 遇 , 恐 內 傷 脾 , 脾 者 土 也 ,而 惡 木 , 服 此 藥 者 , 至 甲 乙 日 更 論 。

    帝 曰 : 善 。 有 病 膺 腫 , 頭 痛 胸 滿 腹 脹 , 此 為 何 病? 何 以 得 之 ? 岐 伯 曰 : 名 厥 逆 。

    帝 曰 : 治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灸 之 則 瘖 , 石 之 則 狂, 須 其 氣 並 , 乃 可 治 也 。

    帝 曰 : 何 以 然 ? 岐 伯 曰 : 陰 氣 重 上 , 有 餘 於 上 ,灸 之 則 陽 氣 入 陰 , 入 則 瘖 , 石 之 則 陽 氣 虛 , 虛 則 狂 , 須其 氣 並 而 治 之 , 可 使 全 也 。

    帝 曰 : 善 。 何 以 知 懷 子 之 且 生 也 ? 岐 伯 曰 : 身 有病 而 無 邪 脈 也 。

    帝 曰 : 病 熱 而 有 所 痛 者 何 也 ? 岐 伯 曰 : 病 熱 者 陽脈 也 , 以 三 陽 之 動 也 。 人 迎 一 盛 少 陽 , 二 盛 太 陽 , 三 盛陽 明 , 入 陰 也 。 夫 陽 入 於 陰 , 故 病 在 頭 與 腹 , 乃 ● 脹 而頭 痛 也 。 帝 曰 : 善 。
 
 
 
<H4>        刺 腰 論 痛 篇 第 四 十 一</H4>    足 太 陽 脈 , 令 人 腰 痛 引 項 脊 尻 背 如 重 狀 , 刺 其  中, 太 陽 正 經 出 血 , 春 無 見 血 。

    少 陽 令 人 腰 痛 , 如 以 針 刺 其 皮 中 , 循 循 然 不 可 以俛 仰 , 不 可 以 顧 。 刺 少 陽 成 骨 之 端 出 血 , 成 骨 在 膝 外 廉之 骨 獨 起 者 , 夏 無 出 血 。

    陽 明 令 人 腰 痛 , 不 可 以 顧 , 顧 如 有 見 者 , 善 悲 。刺 陽 明 於 ● 前 三 痏 , 上 下 和 之 出 血 , 秋 無 見 血 。

    足 少 陰 令 人 腰 痛 , 痛 引 脊 內 廉 。 刺 少 陰 於 內 踝 上二 痏 。 春 無 見 血 , 出 血 太 多 , 不 可 復 也 。

    厥 陰 之 脈 令 人 腰 痛 , 腰 中 如 張 弓 弩 弦 。 刺 厥 陰 之脈 , 在 ● 踵 魚 腹 之 外 , 循 之 累 累 然 , 乃 刺 之 。 其 病 令 人善 言 默 默 然 不 慧 , 刺 之 三 痏 。

    解 脈 令 人 腰 痛 , 痛 引 肩 , 目 疏 疏 然 , 時 遺 溲 。 刺解 脈 在 膝 筋 肉 分 間  外 廉 之 橫 脈 出 血 , 血 變 而 止 。

    解 脈 令 人 腰 痛 如 引 帶 , 常 如 折 腰 狀 , 善 恐 。 刺 解脈 在  中 結 絡 如 黍 米 , 刺 之 血 射 , 以 黑 見 赤 血 而 已 。

    同 陰 之 脈 令 人 腰 痛 , 痛 如 小 錘 居 其 中 , 怫 然 腫 。刺 同 陰 之 脈 在 外 踝 上 絕 骨 之 端 , 為 三 痏 。

    陽 維 之 脈 令 人 腰 痛 , 痛 上 怫 然 腫 。 刺 陽 維 之 脈 ,脈 與 太 陽 合 端 下 間 , 去 地 一 尺 所 。

    衡 絡 之 脈 , 令 人 腰 痛 , 不 可 以 俛 仰 , 仰 則 恐 仆 ,得 之 舉 重 傷 腰 , 衡 絡 絕 , 惡 血 歸 之 。 刺 之 在  陽 筋 之 間, 上  數 寸 , 衡 居 為 二 痏 出 血 。

    會 陰 之 脈 , 令 人 腰 痛 , 痛 上 漯 漯 然 汗 出 。 汗 乾 令人 欲 飲 , 飲 已 欲 走 。 刺 直 腸 之 脈 上 三 痏 , 在 蹻 上  下 五寸 橫 居 , 視 其 盛 者 出 血 。

    飛 陽 之 脈 令 人 腰 痛 , 痛 上 怫 怫 然 , 甚 則 悲 以 恐 ,刺 飛 陽 之 脈 , 在 內 踝 上 五 寸 , 少 陽 之 前 與 陰 維 之 會 。

    昌 陽 之 脈 令 人 腰 痛 , 痛 引 膺 , 目 ● ● 然 , 甚 則 反折 , 舌 卷 不 能 言 。 刺 內 筋 為 二 痏 。 在 內 踝 上 大 筋 前 太 陰後 , 上 踝 二 寸 所 。

    散 脈 令 人 腰 痛 而 熱 , 熱 甚 生 煩 , 腰 下 如 有 橫 木 居其 中 , 甚 則 遺 溲 。 刺 散 脈 在 膝 前 骨 肉 分 間 , 絡 外 廉 , 束脈 為 三 痏 。

    肉 裏 之 脈 令 人 腰 痛 , 不 可 以 咳 , 咳 則 筋 縮 急 。 刺肉 裏 之 脈 , 為 二 痏 , 在 太 陽 之 外 , 少 陽 絕 骨 之 後 。

    腰 痛 挾 脊 而 痛 至 頭 , 几 几 然 , 目 ● ● 然 僵 仆 , 刺足 太 陽  中 出 血 。

    腰 痛 上 寒 , 刺 足 太 陽 陽 明 ; 上 熱 刺 足 厥 陰 ; 不 可以 俛 仰 , 刺 足 少 陽 ; 中 熱 而 喘 , 刺 足 少 陰 , 刺  中 出 血。

    腰 痛 上 寒 不 可 顧 , 刺 足 陽 明 ; 上 熱 刺 足 太 陰 ; 中熱 而 喘 , 刺 足 少 陰 。

    大 便 難 , 刺 足 少 陰 ; 少 腹 滿 , 刺 足 厥 陰 。 如 折 不可 以 俛 仰 , 不 可 舉 , 刺 足 太 陽 ; 引 脊 內 廉 , 刺 足 少 陰 。

    腰 痛 引 少 腹 控 ● , 不 可 以 仰 ; 刺 腰 尻 交 者 , 兩 髁胛 上 , 以 月 生 死 為 痏 數 , 發 針 立 已 , 左 取 右 , 右 取 左 。
 
 
 
<H4>        風 論 篇 第 四 十 二</H4>    黃 帝 問 曰 : 風 之 傷 人 也 , 或 為 寒 熱 , 或 為 熱 中 , 或為 寒 中 , 或 為 癘 風 , 或 為 偏 枯 , 或 為 風 也 , 其 病 各 異 ,其 名 不 同 。 或 內 至 五 臟 六 腑 , 不 知 其 解 , 願 聞 其 說 。

    岐 伯 對 曰 : 風 氣 藏 在 皮 膚 之 間 , 內 不 得 通 , 外 不得 泄 。

    風 者 , 善 行 而 數 變 , 腠 理 開 , 則 洒 然 寒 , 閉 則 熱而 悶 。 其 寒 也 , 則 衰 食 飲 ; 其 熱 也 , 則 消 肌 肉 。 故 使 人怢 栗 而 不 能 食 , 名 曰 寒 熱 。

    風 氣 與 陽 明 入 胃 , 循 脈 而 上 至 目 內 眥 , 其 人 肥 ,則 風 氣 不 得 外 泄 , 則 為 熱 中 而 目 黃 ; 人 瘦 則 外 泄 而 寒 ,則 為 寒 中 而 泣 出 。

    風 氣 與 太 陽 俱 入 , 行 諸 脈 俞 , 散 於 分 肉 之 間 , 與衛 氣 相 干 , 其 道 不 利 。 故 使 肌 肉 憤 ● 而 有 瘍 , 衛 氣 有 所凝 而 不 行 , 故 其 肉 有 不 仁 也 。

    癘 者 , 有 榮 氣 熱 腑 , 其 氣 不 清 , 故 使 其 鼻 柱 壞 而色 敗 , 皮 膚 瘍 潰 。 風 寒 客 於 脈 而 不 去 , 名 曰 癘 風 , 或 名曰 寒 熱 。

    以 春 甲 乙 傷 於 風 者 為 肝 風 , 以 夏 丙 丁 傷 於 風 者 為心 風 , 以 季 夏 戊 己 傷 於 邪 者 為 脾 風 , 以 秋 庚 辛 中 於 邪 者為 肺 風 , 以 冬 壬 癸 中 於 邪 者 為 腎 風 。

    風 中 五 臟 六 腑 之 俞 , 亦 為 臟 腑 之 風 , 各 入 其 門 戶, 所 中 則 為 偏 風 。

    風 氣 循 風 府 而 上 , 則 為 胸 風 , 風 入 系 頭 , 則 為 目風 , 眼 寒 。

    飲 酒 中 風 , 則 為 漏 風 。

    入 房 汗 出 中 風 , 則 為 內 風 。

    新 沐 中 風 , 則 為 首 風 。

    久 風 入 中 , 則 為 腸 風 , 飧 泄 。

    外 在 腠 理 , 則 為 泄 風 。

    故 風 者 , 百 病 之 長 也 , 至 其 變 化 , 乃 為 他 病 也 ,無 常 方 , 然 致 有 風 氣 也 。

    帝 曰 : 五 臟 風 之 形 狀 不 同 者 何 ? 願 聞 其 診 , 及 其病 能 。

    岐 伯 曰 : 肺 風 之 狀 , 多 汗 惡 風 , 色 皏 然 白 , 時 咳短 氣 , 晝 日 則 差 , 暮 則 甚 , 診 在 眉 上 , 其 色 白 。

    心 風 之 狀 , 多 汗 惡 風 , 焦 絕 善 怒 嚇 , 赤 色 , 病 甚則 言 不 可 快 , 診 在 口 , 其 色 赤 。

    肝 風 之 狀 , 多 汗 惡 風 , 善 悲 , 色 微 蒼 , 噎 乾 善 怒, 時 憎 女 子 , 診 在 目 下 , 其 色 青 。

    脾 風 之 狀 , 多 汗 惡 風 , 身 體 怠 墮 , 四 支 不 欲 動 ,色 薄 微 黃 , 不 嗜 食 , 診 在 鼻 上 , 其 色 黃 。

    腎 風 之 狀 , 多 汗 惡 風 , 面 龐 然 浮 腫 , 脊 痛 不 能 正立 , 其 色 ● , 隱 曲 不 利 , 診 在 肌 上 , 其 色 黑 。

    胃 風 之 狀 , 頸 多 汗 , 惡 風 , 食 飲 不 下 , 膈 塞 不 通, 腹 善 脹 , 失 衣 則 ● 脹 , 食 寒 則 泄 , 診 形 瘦 而 腹 大 。

    首 風 之 狀 , 頭 面 多 汗 , 惡 風 、 當 先 風 一 日 , 則 病甚 , 頭 痛 不 可 以 出 內 , 至 其 風 日 , 則 病 少 愈 。

    漏 風 之 狀 , 或 多 汗 , 常 不 可 單 衣 , 食 則 汗 出 , 甚則 身 汗 , 喘 息 惡 風 , 衣 常 濡 , 口 乾 善 渴 , 不 能 勞 事 。

    泄 風 之 狀 , 多 汗 , 汗 出 泄 衣 上 , 口 中 乾 , 上 漬 其風 , 不 能 勞 事 , 身 體 盡 痛 , 則 寒 。 帝 曰 : 善 。
 
 
 

 瘧 論 篇 第 三 十 五    黃 帝 問 曰 : 夫 痎 瘧 皆 生 於 風 , 其 蓋 作 有 時 者 何 也 ?岐 伯 對 曰 : 瘧 之 始 發 也 , 先 起 於 毫 毛 , 伸 欠 乃 作 , 寒 慄鼓 頷 , 腰 脊 俱 痛 , 寒 去 則 內 外 皆 熱 , 頭 疼 如 破 , 渴 欲 冷飲 。

    帝 曰 : 何 氣 使 然 ? 願 聞 其 道 。 岐 伯 曰 : 陰 陽 上 下交 爭 , 虛 實 更 作 , 陰 陽 相 移 也 。

    陽 並 於 陰 , 則 陰 實 而 陽 虛 , 陽 明 虛 則 寒 慄 鼓 頷 也; 巨 陽 虛 則 腰 背 頭 項 疼 ; 三 陽 俱 虛 則 陰 氣 勝 , 陰 氣 勝 則骨 寒 而 痛 ; 寒 生 於 內 , 故 中 外 皆 寒 ; 陽 盛 則 外 熱 , 陰 虛則 內 熱 , 則 喘 而 渴 , 故 欲 冷 飲 也 。

    此 皆 得 之 夏 傷 於 暑 , 熱 氣 盛 , 藏 於 皮 膚 之 內 , 腸胃 之 外 , 皆 榮 氣 之 所 食 也 。

    此 令 人 汗 空 疏 , 腠 理 開 , 因 得 秋 氣 ; 汗 出 遇 風 ,及 得 之 以 浴 , 水 氣 舍 於 皮 膚 之 內 , 與 衛 氣 並 居 。 衛 氣 者晝 日 行 於 陽 , 夜 行 於 陰 , 此 氣 得 陽 而 外 出 , 得 陰 而 內 薄, 內 外 相 薄 , 是 以 曰 作 。

    帝 曰 : 其 間 日 而 作 者 何 也 ? 岐 伯 曰 : 其 氣 之 舍 深, 內 薄 於 陰 , 陽 氣 獨 發 , 陰 邪 內 著 , 陰 與 陽 爭 不 得 出 ,是 以 間 日 而 作 也 。

    帝 曰 : 善 。 其 作 日 晏 與 其 日 早 者 何 氣 使 然 ? 岐 伯曰 : 邪 氣 客 於 風 府 , 循 膂 而 下 , 衛 氣 一 日 一 夜 大 會 於 風府 , 其 明 日 日 下 一 節 , 故 其 作 也 晏 。 此 先 客 於 脊 背 也 ,每 至 於 風 府 , 則 腠 理 開 , 腠 理 開 , 則 邪 氣 入 , 邪 氣 入 ,則 病 作 , 以 此 日 作 稍 益 晏 也 ; 其 出 於 風 府 日 下 一 節 , 二十 五 日 下 至 ● 骨 , 二 十 六 日 入 於 脊 內 , 注 於 伏 膂 之 脈 ,其 氣 上 行 , 九 日 出 於 缺 盆 之 中 , 其 氣 日 高 , 故 作 日 益 早也 。

    其 間 日 發 者 , 由 邪 氣 內 薄 於 五 臟 , 橫 連 募 原 也 。其 道 遠 , 其 氣 深 , 其 行 遲 , 不 能 與 衛 氣 俱 行 , 不 得 皆 出。 故 間 日 乃 作 也 。

    帝 曰 : 夫 子 言 衛 氣 每 至 於 風 府 , 腠 理 乃 發 , 發 則邪 氣 入 , 入 則 病 作 , 今 衛 氣 日 下 一 節 , 其 氣 之 發 也 , 不當 風 府 , 其 日 作 者 奈 何 ?

    岐 伯 曰 : 此 邪 氣 客 於 頭 項 , 循 膂 而 下 者 也 。 故 虛實 不 同 , 邪 中 異 所 , 則 不 得 當 其 風 府 也 。 故 邪 中 於 頭 項者 , 氣 至 頭 項 而 病 ; 中 於 背 者 , 氣 至 背 而 病 ; 中 於 腰 脊者 , 氣 至 腰 脊 而 病 ; 中 於 手 足 者 , 氣 至 手 足 而 病 。 衛 氣之 所 在 與 邪 氣 相 合 , 則 病 作 。 故 風 無 常 府 , 衛 氣 之 所 發必 開 其 腠 理 , 邪 氣 之 所 合 , 則 其 府 也 。

    帝 曰 : 善 。 夫 風 之 與 瘧 也 , 相 似 同 類 , 而 風 獨 常在 , 瘧 得 有 時 而 休 者 何 也 ? 岐 伯 曰 : 風 氣 留 其 處 , 故 常在 , 瘧 氣 隨 經 絡 , 沈 以 內 薄 , 故 衛 氣 應 乃 作 。

    帝 曰 : 瘧 先 寒 而 後 熱 者 何 也 ? 岐 伯 曰 : 夏 傷 於 大暑 , 其 汗 大 出 , 腠 理 開 發 , 因 遇 夏 氣 淒 滄 之 水 寒 , 藏 於腠 理 皮 膚 之 中 , 秋 傷 於 風 , 則 病 成 矣 。 夫 寒 者 , 陰 氣 也, 風 者 , 陽 氣 也 , 先 傷 於 寒 而 後 傷 於 風 , 故 先 寒 而 後 熱也 。 病 以 時 作 , 名 曰 寒 瘧 。

    帝 曰 : 先 熱 而 後 寒 者 何 也 ? 岐 伯 曰 : 此 先 傷 於 風, 而 後 傷 於 寒 。 故 先 熱 而 後 寒 也 。 亦 以 時 作 , 名 曰 溫 瘧。

    其 但 熱 而 不 寒 者 , 陰 氣 先 絕 , 陽 氣 獨 發 , 則 少 氣煩 冤 , 手 足 熱 而 欲 嘔 , 名 曰 癉 瘧 。

    帝 曰 : 夫 經 言 有 餘 者 瀉 之 , 不 足 者 補 之 , 今 熱 為有 餘 , 寒 為 不 足 。 夫 瘧 者 之 寒 , 湯 火 不 能 溫 也 , 及 其 熱, 冰 水 不 能 寒 也 , 此 皆 有 餘 不 足 之 類 。 當 此 之 時 , 良 工不 能 止 , 必 須 其 自 衰 , 乃 刺 之 , 其 故 何 也 ? 願 聞 其 說 。岐 伯 曰 : 經 言 無 刺 熇 熇 之 熱 , 無 刺 渾 渾 之 脈 , 無 刺 漉 漉之 汗 , 故 為 其 病 逆 未 可 治 也 。

    夫 瘧 之 始 發 也 , 陽 氣 並 於 陰 , 當 是 之 時 , 陽 虛 而陰 盛 , 外 無 氣 故 先 寒 慄 也 。 陰 氣 逆 極 則 復 出 之 陽 , 陽 與陰 復 並 於 外 , 則 陰 虛 而 陽 實 , 故 先 熱 而 渴 。

    夫 瘧 氣 者 , 並 於 陽 則 陽 勝 , 並 於 陰 則 陰 勝 ? 陰 勝則 寒 , 陽 勝 則 熱 。 瘧 者 , 風 寒 之 氣 不 常 也 。 病 極 則 復 。

    至 病 之 發 也 , 如 火 之 熱 , 如 風 雨 不 可 當 也 。 故 經言 曰 : 方 其 盛 時 , 必 毀 , 因 其 衰 也 , 事 必 大 昌 , 此 之 謂也 。

    夫 瘧 之 未 發 也 , 陰 未 並 陽 , 陽 未 並 陰 , 因 而 調 之, 真 氣 得 安 , 邪 氣 乃 亡 。 故 工 不 能 治 其 已 發 為 其 氣 逆 也。

    帝 曰 : 善 。 攻 之 奈 何 ? 早 晏 何 如 ? 岐 伯 曰 : 瘧 之且 發 也 , 陰 陽 之 且 移 也 , 必 從 四 末 始 也 。 陽 已 傷 , 陰 從之 , 故 先 其 時 緊 束 其 處 , 令 邪 氣 不 得 入 , 陰 氣 不 得 出 ,審 候 見 之 在 孫 絡 盛 堅 而 血 者 , 皆 取 之 , 此 真 往 而 未 得 並者 也 。

    帝 曰 : 瘧 不 發 其 應 何 如 ? 岐 伯 曰 : 瘧 氣 者 , 必 更盛 更 虛 , 當 氣 之 所 在 也 。 病 在 陽 則 熱 而 脈 躁 , 在 陰 則 寒而 脈 靜 , 極 則 陰 陽 俱 衰 , 衛 氣 相 離 , 故 病 得 休 , 衛 氣 集則 復 病 也 。

    帝 曰 : 時 有 間 二 日 或 至 數 日 發 , 或 渴 或 不 渴 , 其故 何 也 ? 岐 伯 曰 : 其 間 日 者 邪 氣 與 衛 氣 客 於 六 腑 , 而 有時 相 失 不 能 相 得 , 故 休 數 日 乃 作 也 。 瘧 者 陰 陽 更 勝 也 ,或 甚 或 不 甚 , 故 或 渴 或 不 渴 。

    帝 曰 : 論 言 夏 傷 於 暑 , 秋 必 病 瘧 , 今 瘧 不 必 應 者何 也 ? 岐 伯 曰 : 此 應 四 時 者 也 。 其 病 異 形 者 , 反 四 時 也。 其 以 秋 病 者 寒 甚 , 以 冬 病 者 寒 不 甚 , 以 春 病 者 惡 風 ,以 夏 病 者 多 汗 。

    帝 曰 : 夫 病 溫 瘧 與 寒 瘧 , 而 皆 安 舍 , 舍 於 何 臟 ?

    岐 伯 曰 : 溫 瘧 者 , 得 之 冬 中 於 風 , 寒 氣 藏 於 骨 髓之 中 , 至 春 則 陽 氣 大 發 , 邪 氣 不 能 自 出 , 因 遇 大 暑 , 腦髓 爍 , 肌 肉 消 , 腠 理 發 泄 , 或 有 所 用 力 , 邪 氣 與 汗 皆 出, 此 病 藏 於 腎 , 其 氣 先 從 內 出 之 於 外 也 。 如 是 者 , 陰 虛而 陽 盛 , 陽 盛 則 熱 矣 。 衰 則 氣 復 反 入 , 入 則 陽 虛 , 陽 虛則 寒 矣 。 故 先 熱 而 後 寒 , 名 曰 溫 瘧 。

    帝 曰 : 癉 瘧 何 如 ? 岐 伯 曰 : 癉 瘧 者 肺 素 有 熱 , 氣盛 於 身 , 厥 逆 上 沖 , 中 氣 實 而 不 外 泄 , 因 有 所 用 力 , 腠理 開 , 風 寒 舍 於 皮 膚 之 內 , 分 肉 之 間 而 發 , 發 則 陽 氣 盛, 陽 氣 盛 而 不 衰 則 病 矣 。 其 氣 不 及 於 陰 , 故 但 熱 而 不 寒, 氣 內 藏 於 心 而 外 舍 於 分 肉 之 間 , 令 人 消 爍 脫 肉 , 故 命曰 癉 瘧 。 帝 曰 : 善 。
 
 
 
<H4>        刺 瘧 篇 第 三 十 六</H4>    足 太 陽 之 瘧 , 令 人 腰 痛 頭 重 , 寒 從 背 起 , 先 寒 後 熱, 熇 熇 暍 暍 然 , 熱 止 汗 出 難 已 , 刺  中 出 血 。

    足 少 陽 之 瘧 , 令 人 身 體 解 肌 , 寒 不 甚 , 熱 不 甚 ,惡 見 人 , 見 人 心 惕 惕 然 , 熱 多 汗 出 甚 , 刺 足 少 陽 。

    足 陽 明 之 瘧 , 令 人 先 寒 洒 淅 、 洒 淅 寒 甚 , 久 乃 熱, 熱 去 汗 出 , 喜 見 日 月 光 火 氣 , 乃 快 然 。 刺 足 陽 明 趾 上 ● 。

    足 太 陰 之 瘧 , 令 人 不 樂 , 好 太 息 , 不 嗜 食 , 多 寒熱 汗 出 , 病 至 則 善 嘔 , 嘔 已 乃 衰 , 即 取 之 。

    足 太 陰 之 瘧 , 令 人 嘔 吐 甚 , 多 寒 熱 , 熱 多 寒 少 ,欲 閉 戶 牖 而 處 , 其 病 難 已 。

    足 厥 陰 之 瘧 , 令 人 腰 痛 , 少 腹 滿 、 小 便 不 利 、 如癃 狀 , 非 癃 也 。 數 便 , 意 恐 懼 , 氣 不 足 , 腹 中 悒 悒 , 刺足 厥 陰 。

    肺 瘧 者 , 令 人 心 寒 , 寒 甚 熱 , 熱 間 善 驚 , 如 有 所見 者 , 刺 手 太 陰 陽 明 。

    心 瘧 者 , 令 人 煩 心 甚 , 欲 得 清 水 , 反 寒 多 , 不 甚熱 , 刺 手 少 陰 。

    肝 瘧 者 , 令 人 色 蒼 蒼 然 太 息 , 其 狀 若 死 者 , 刺 足厥 陰 見 血 。

    脾 瘧 者 , 令 人 寒 , 腹 中 痛 。 熱 則 腸 中 鳴 , 鳴 已 汗出 , 刺 足 太 陰 。

    腎 瘧 者 , 令 人 洒 洒 然 , 腰 脊 痛 , 婉 轉 大 便 難 , 目眴 眴 然 , 手 足 寒 。 刺 足 太 陽 少 陰 。

    胃 瘧 者 , 令 人 且 病 也 , 善 飢 而 不 能 食 , 食 而 支 滿腹 大 。 刺 足 陽 明 太 陰 橫 脈 出 血 。

    瘧 發 身 方 熱 , 刺 趾 上 動 脈 , 開 其 空 , 出 其 血 , 立寒 。

    瘧 方 欲 寒 , 刺 手 陽 明 太 陰 , 足 陽 明 太 陰 。

    瘧 脈 滿 大 急 , 刺 背 俞 , 用 中 針 傍 五 胠 俞 各 一 , 適肥 瘦 出 其 血 也 。

    瘧 脈 小 實 急 , 灸 脛 少 陰 , 刺 指 井 。

    瘧 脈 滿 大 急 , 刺 背 俞 , 用 五 胠 俞 、 背 俞 各 一 , 適行 至 於 血 也 。

    瘧 脈 緩 大 虛 , 便 宜 用 藥 , 不 宜 用 針 。

    凡 治 瘧 , 先 發 如 食 頃 , 乃 可 以 治 , 過 之 , 則 失 時也 。

    諸 瘧 而 脈 不 見 , 刺 十 指 間 出 血 , 血 去 必 已 。 先 視身 之 赤 如 小 豆 者 , 儘 取 之 。

    十 二 瘧 者 , 其 發 各 不 同 時 , 察 其 病 形 , 以 知 其 何脈 之 病 也 。 先 其 發 時 , 如 食 頃 而 刺 之 , 一 刺 則 衰 , 二 刺則 知 , 三 刺 則 已 , 不 已 刺 舌 下 兩 脈 出 血 , 不 已 刺  中 盛經 出 血 , 又 刺 項 已 下 挾 脊 者 必 已 。 舌 下 兩 脈 者 , 廉 泉 也。

    刺 瘧 者 , 必 先 問 其 病 之 所 先 發 者 , 先 刺 之 , 先 頭痛 及 重 者 , 先 刺 頭 上 及 兩 額 兩 眉 之 間 ; 先 腰 脊 痛 者 , 先刺  中 出 血 ; 先 手 臂 痛 者 , 先 刺 手 少 陰 陽 明 十 指 間 ; 先足 脛 酸 痛 者 , 先 刺 足 陽 明 十 指 間 出 血 。

    風 瘧 、 瘧 發 則 汗 出 惡 風 。 刺 三 陽 經 背 俞 之 血 者 。

    ● 痠 痛 甚 , 按 之 不 可 , 名 曰 胕 髓 病 。 以 鑱 針 , 針絕 骨 出 血 , 立 已 。

    身 體 小 痛 , 刺 至 陰 。

    諸 陰 之 井 無 出 血 , 間 日 一 刺 。

    瘧 不 渴 , 間 日 而 作 , 刺 足 太 陽 。 渴 而 間 日 作 , 刺足 少 陽 。

    濕 瘧 汗 不 出 , 為 五 十 九 刺 。
 
 
 
<H4>        氣 厥 論 篇 第 三 十 七</H4>    黃 帝 問 曰 : 五 臟 六 腑 寒 熱 相 移 者 何 ?

    岐 伯 曰 : 腎 移 寒 於 肝 , 癰 腫 少 氣 。

    脾 移 寒 於 肝 , 癰 腫 筋 攣 。

    肝 移 寒 於 心 , 狂 隔 中 。

    心 移 寒 於 肺 , 肺 消 。 肺 消 者 飲 一 溲 二 , 死 不 治 。

    肺 移 寒 於 腎 , 為 涌 水 。 涌 水 者 , 按 腹 不 堅 , 水 氣客 於 大 腸 , 疾 行 則 嗚 濯 濯 , 如 囊 裏 漿 水 之 病 也 。

    脾 移 熱 於 肝 , 則 為 驚 衄 。

    肝 移 熱 於 心 , 則 死 。

    心 移 熱 於 肺 , 傳 為 膈 消 。

    肺 移 熱 於 腎 , 傳 為 柔 痊 。

    腎 移 熱 於 脾 , 傳 為 虛 , 腸 澼 , 死 不 可 治 。

    胞 移 熱 於 膀 胱 , 則 癃 溺 血 。

    膀 胱 移 熱 於 小 腸 , 膈 腸 不 便 , 上 為 口 糜 。

    小 腸 移 熱 於 大 腸 , 為 虙 瘕 , 為 沉 。

    大 腸 移 熱 於 胃 , 善 食 而 瘦 入 , 謂 之 食 亦 。

    胃 移 熱 於 膽 , 亦 曰 食 亦 。

    膽 移 熱 於 腦 , 則 辛 頞 鼻 淵 。 鼻 淵 者 , 濁 涕 不 下 止也 , 傳 為 衄 蔑 、 瞑 目 。 故 得 之 氣 厥 也 。
 
 
 
<H4>        欬 論 篇 第 三 十 八</H4>    黃 帝 問 曰 : 肺 之 令 人 咳 何 也 ? 岐 伯 對 曰 : 五 臟 六 腑皆 令 人 咳 , 非 獨 肺 也 。

    帝 曰 : 願 聞 其 狀 ? 岐 伯 曰 : 皮 毛 者 肺 之 合 也 。 皮毛 先 受 邪 氣 , 邪 氣 以 從 其 合 也 。 其 寒 飲 食 人 胃 , 從 肺 脈上 至 於 肺 , 則 肺 寒 , 肺 寒 則 外 內 合 , 邪 因 而 客 之 , 則 為肺 咳 。

    五 臟 各 以 其 時 受 病 , 非 其 時 各 傳 以 與 之 。

    人 與 天 地 相 參 , 故 五 臟 各 以 治 時 , 感 於 寒 則 受 病, 微 則 為 咳 , 甚 者 為 泄 為 痛 。

    乘 秋 則 肺 先 受 邪 , 乘 春 則 肝 先 受 之 , 乘 夏 則 心 先受 之 , 乘 至 陰 則 脾 先 受 之 , 乘 冬 則 腎 先 受 之 。

    帝 曰 : 何 以 異 之 ?

    岐 伯 曰 : 肺 咳 之 狀 , 咳 而 喘 息 有 音 , 甚 則 唾 血 。

    心 咳 之 狀 , 咳 則 心 痛 , 喉 中 介 介 如 梗 狀 , 甚 則 咽腫 , 喉 痺 。

    肝 咳 之 狀 , 咳 則 兩 脅 下 痛 , 甚 則 不 可 以 轉 , 轉 則兩 胠 下 滿 。

    脾 咳 之 狀 , 咳 則 右 脅 下 痛 , 陰 陰 引 肩 背 , 甚 則 不可 以 動 , 動 則 咳 劇 。

    腎 咳 之 狀 , 咳 則 腰 背 相 引 而 痛 , 甚 則 咳 涎 。

    帝 曰 : 六 腑 之 咳 奈 何 ? 安 所 受 病 ? 岐 伯 曰 : 五 臟之 久 咳 , 乃 移 於 六 腑 。

    脾 咳 不 已 , 則 胃 受 之 。 胃 咳 之 狀 , 咳 而 嘔 , 嘔 甚則 長 蟲 出 。

    肝 咳 不 已 則 膽 受 之 , 膽 咳 之 狀 , 咳 嘔 膽 汁 。

    肺 咳 不 已 則 大 腸 變 之 , 大 腸 咳 狀 , 咳 而 遺 失 。

    心 咳 不 已 則 小 腸 受 之 , 小 腸 咳 狀 , 咳 而 失 氣 , 氣與 咳 俱 失 。

    腎 咳 不 已 則 膀 胱 受 之 , 膀 胱 咳 狀 , 咳 而 遺 溺 。

    久 咳 不 已 則 三 焦 受 之 , 三 焦 咳 狀 , 咳 而 腹 滿 不 欲食 飲 。

    此 皆 緊 於 胃 關 於 肺 , 使 人 多 涕 唾 而 面 浮 腫 氣 逆 也。

    帝 曰 : 治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治 臟 者 治 其 俞 , 治 腑者 治 其 合 , 浮 腫 者 治 其 經 。 帝 曰 : 善 。
 
 
 

太 陰 陽 明 論 篇 第 二 十 九    黃 帝 問 曰 : 太 陰 陽 明 為 表 裏 , 脾 胃 脈 也 。 生 病 而 異者 何 也 ?

    岐 伯 對 曰 : 陰 陽 異 位 , 更 虛 更 實 , 更 逆 更 從 , 或從 內 或 從 外 , 所 從 不 同 , 故 病 異 名 也 。

    帝 曰 : 願 聞 其 異 狀 也 。 岐 伯 曰 : 陽 者 天 氣 也 , 主外 ; 陰 者 地 氣 也 , 主 內 。 故 陽 道 實 , 陰 道 虛 。 故 犯 賊 風虛 邪 者 陽 受 之 , 食 飲 不 節 , 起 居 不 時 者 , 陰 受 之 。 陽 受之 則 入 六 腑 , 陰 受 之 則 入 五 臟 。 入 六 腑 則 身 熱 不 時 臥 ,上 為 喘 呼 ; 入 五 臟 則 瞋 滿 閉 塞 , 下 為 飧 泄 , 久 為 腸 澼 。故 喉 主 天 氣 , 咽 主 地 氣 。 故 陽 受 風 氣 , 陰 受 濕 氣 。

    故 陰 氣 從 足 上 行 至 頭 , 而 下 行 循 臂 至 指 端 ; 陽 氣從 手 上 行 至 頭 , 而 下 行 至 足 。 故 曰 陽 病 者 上 行 極 而 下 ,陰 病 者 下 行 極 而 上 。 故 傷 於 風 者 上 先 受 之 , 傷 於 濕 者 ,下 先 受 之 。

    帝 曰 : 脾 病 而 四 肢 不 用 何 也 ? 岐 伯 曰 : 四 肢 皆 稟氣 於 胃 而 不 得 至 經 , 必 因 於 脾 乃 得 稟 也 。 今 脾 病 不 能 為胃 行 其 津 液 , 四 肢 不 得 稟 水 谷 氣 , 氣 日 以 衰 , 脈 道 不 利, 筋 骨 肌 內 , 皆 無 氣 以 生 , 故 不 用 焉 。

    帝 曰 : 脾 不 主 時 何 也 ? 岐 伯 曰 : 脾 者 土 也 。 治 中央 , 常 以 四 時 長 四 臟 , 各 十 八 日 寄 治 , 不 得 獨 主 於 時 也。 脾 臟 者 常 著 胃 土 之 精 也 。 土 者 生 萬 物 而 法 天 地 , 故 上下 至 頭 足 不 得 主 時 也 。

    帝 曰 : 脾 與 腎 以 膜 相 連 耳 , 而 能 為 之 行 其 津 液 何也 ? 岐 伯 曰 : 足 太 陰 者 三 陰 也 , 其 脈 貫 胃 , 屬 脾 , 絡 溢, 故 太 陰 為 之 行 氣 於 三 陰 。 陽 明 者 表 也 , 五 臟 六 腑 之 海也 , 亦 為 之 行 氣 於 三 陽 。 臟 腑 各 因 其 經 而 受 氣 於 陽 明 ,故 為 胃 行 其 津 液 。 四 肢 不 得 稟 水 谷 氣 , 日 以 益 衰 , 陰 道不 利 , 筋 骨 肌 肉 , 無 氣 以 生 , 故 不 用 焉 。
 
 
 
<H4>        陽 明 脈 解 篇 第 三 十</H4>    黃 帝 問 曰 : 足 陽 明 之 脈 病 , 惡 人 與 火 , 聞 木 音 則 惕然 而 驚 , 鐘 鼓 不 為 動 , 聞 木 音 而 驚 何 也 ? 願 聞 其 故 。 岐伯 對 曰 : 陽 明 者 , 胃 脈 也 , 胃 者 土 也 , 故 聞 木 音 而 驚 者, 土 惡 木 也 。

    帝 曰 : 善 。 其 惡 火 何 也 ? 岐 伯 曰 : 陽 明 主 肉 , 其脈 血 氣 盛 , 邪 客 之 則 熱 , 熱 甚 則 惡 火 。

    帝 曰 : 其 惡 人 何 也 ? 岐 伯 曰 : 陽 明 厥 則 喘 而 惋 ,惋 則 惡 人 。

    帝 曰 : 或 喘 而 死 者 , 或 喘 而 生 者 , 何 也 ? 岐 伯 曰: 厥 逆 連 臟 則 死 , 連 經 則 生 。

    帝 曰 : 善 。 病 甚 則 棄 衣 而 走 , 登 高 而 歌 , 或 至 不食 數 日 , 逾 垣 上 屋 , 所 上 之 處 , 皆 非 其 素 所 能 也 , 病 反能 者 何 也 ? 岐 伯 曰 : 四 肢 者 諸 陽 之 本 也 。 陽 盛 則 四 肢 實, 實 則 能 登 高 也 。 帝 曰 : 其 棄 衣 而 走 者 何 也 ? 岐 伯 曰 :熱 盛 於 身 , 故 棄 衣 欲 走 也 。 帝 曰 : 其 妄 言 罵 詈 , 不 避 親疏 而 歌 者 何 也 ? 岐 伯 曰 : 陽 盛 則 使 人 妄 言 罵 詈 , 不 避 親疏 而 欲 食 , 不 欲 食 故 妄 走 也 。
 
 
 
<H4>        熱 論 篇 第 三 十 一</H4>    黃 帝 問 曰 : 今 夫 熱 病 者 , 皆 傷 寒 之 類 也 , 或 愈 或 死, 其 死 皆 以 六 七 日 之 間 , 其 愈 皆 以 十 日 以 上 者 , 何 也 ?不 知 其 解 , 願 聞 其 故 。

    岐 伯 對 曰 : 巨 陽 者 , 諸 陽 之 屬 也 。 其 脈 連 於 風 府, 故 為 諸 陽 主 氣 也 。 人 之 傷 於 寒 也 , 則 為 病 熱 , 熱 雖 甚不 死 , 其 兩 感 於 寒 而 病 者 , 必 不 免 於 死 。

    帝 曰 : 願 聞 其 狀 。 岐 伯 曰 : 傷 寒 一 日 , 巨 陽 受 之, 故 頭 項 痛 , 腰 脊 強 。

    二 日 陽 明 受 之 。 陽 明 主 肉 , 其 脈 俠 鼻 , 絡 於 目 ,故 身 熱 目 痛 而 鼻 乾 , 不 得 臥 也 。

    三 日 少 陽 受 之 , 少 陽 主 膽 , 其 脈 循 脅 絡 於 耳 , 故胸 脅 痛 而 耳 聾 。 三 陽 經 絡 , 皆 受 其 病 , 而 未 入 於 臟 者 ,故 可 汗 而 已 。

    四 日 太 陰 受 之 太 陰 脈 布 胃 中 , 絡 於 嗌 , 故 腹 滿 而溢 乾 。

    五 日 少 陰 受 之 。 少 陰 脈 貫 腎 , 絡 於 肺 , 系 舌 本 ,故 口 燥 舌 乾 而 渴 。

    六 日 厥 陰 受 之 。 厥 陰 脈 循 陰 器 而 絡 於 肝 , 故 煩 滿而 囊 縮 。

    三 陰 三 陽 , 五 臟 六 腑 皆 受 病 , 榮 衛 不 行 , 五 臟 不通 , 則 死 矣 。

    其 不 兩 感 於 寒 者 , 七 日 巨 陽 病 衰 , 頭 痛 少 愈 ; 八日 陽 明 病 衰 , 身 熱 少 愈 ; 九 日 少 陽 病 衰 , 耳 聾 微 聞 ; 十日 太 陰 病 衰 , 腹 減 如 故 , 則 思 飲 食 , 十 一 日 少 陰 病 衰 ,渴 止 不 滿 , 一 古 乾 已 而 嚏 , 十 二 日 厥 陰 病 衰 , 囊 縱 , 少腹 微 下 , 大 氣 皆 去 , 病 日 已 矣 。

    帝 曰 : 治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治 之 各 通 其 臟 脈 , 病日 衰 已 矣 。 其 未 滿 三 日 者 , 可 汗 而 已 ; 其 滿 三 日 者 , 可泄 而 已 。

    帝 曰 : 熱 病 可 愈 , 時 有 所 遺 者 , 何 也 ? 岐 伯 曰 :諸 遺 者 , 熱 甚 而 強 食 之 , 故 有 所 遺 也 。 若 此 者 , 皆 病 已衰 而 熱 有 所 藏 , 因 其 谷 氣 相 薄 , 兩 熱 相 合 , 故 有 所 遺 也。 帝 曰 : 善 。 治 遺 奈 何 ? 岐 伯 曰 : 視 其 虛 實 , 調 其 逆 從, 可 使 必 已 矣 。

    帝 曰 : 病 熱 當 何 治 之 ? 岐 伯 曰 : 病 熱 少 愈 , 食 肉則 復 , 多 食 則 遺 , 此 其 禁 也 。

    帝 曰 : 其 病 兩 感 於 寒 者 , 其 脈 應 與 其 病 形 何 如 ?岐 伯 曰 : 兩 感 於 寒 者 , 病 一 日 則 巨 陽 與 少 陰 俱 病 , 則 頭痛 口 乾 而 煩 滿 ; 二 日 則 陽 明 與 太 陰 俱 病 , 則 腹 滿 身 熱 ,不 欲 食 譫 言 , 三 日 則 少 陽 與 厥 陰 俱 病 , 則 耳 聾 囊 縮 而 厥。 水 漿 不 入 , 不 知 人 , 六 日 死 。

    帝 曰 : 五 臟 已 傷 , 六 腑 不 通 , 榮 衛 不 行 , 如 是 之後 , 三 日 乃 死 , 何 也 ? 岐 伯 曰 : 陽 明 者 , 十 二 經 脈 之 長也 , 其 血 氣 盛 , 故 不 知 人 , 三 日 其 氣 乃 盡 , 故 死 矣 。

    凡 病 傷 寒 而 成 溫 者 , 先 夏 至 日 者 , 為 病 溫 , 後 夏至 日 者 , 為 病 暑 。 暑 當 與 汗 皆 出 , 勿 止 。
 
 
 
<H4>        刺 熱 論 篇 第 三 十 二</H4>    肝 熱 病 者 , 小 便 先 黃 , 腹 痛 多 臥 , 身 熱 。 熱 爭 則 狂言 及 驚 , 脅 滿 痛 , 手 足 躁 , 不 得 安 臥 。 庚 辛 甚 , 甲 乙 大汗 。 氣 逆 則 庚 辛 死 。 刺 足 厥 陰 少 陽 , 其 逆 則 頭 痛 員 員 ,脈 引 沖 頭 也 。

    心 熱 病 者 , 先 不 樂 , 數 日 乃 熱 , 熱 爭 則 卒 心 痛 ,煩 悶 善 嘔 , 頭 痛 面 赤 , 無 汗 。 壬 癸 甚 , 丙 丁 大 汗 。 氣 逆則 壬 癸 死 , 刺 手 少 陰 太 陽 。

    脾 熱 病 者 , 先 頭 重 、 頰 痛 、 煩 心 、 顏 青 、 欲 嘔 、身 熱 。 熱 爭 則 腰 痛 , 不 可 用 俯 仰 , 腹 滿 泄 , 兩 頷 痛 。 甲乙 甚 , 戊 己 大 汗 ; 氣 逆 則 甲 乙 死 , 刺 足 太 陰 陽 明 。

    肺 熱 病 者 , 先 淅 然 厥 起 毫 毛 , 惡 風 寒 , 舌 上 黃 身熱 。 熱 爭 則 喘 咳 , 痛 走 胸 膺 背 , 不 得 大 息 , 頭 痛 不 堪 ,汗 出 而 寒 。 丙 丁 甚 , 庚 辛 大 汗 。 氣 逆 則 丙 丁 死 。 刺 手 太陰 陽 明 , 出 血 如 大 豆 , 立 已 。

    腎 熱 病 者 , 先 腰 痛 胻 痠 , 苦 渴 數 飲 身 熱 。 熱 爭 則項 痛 而 強 , 胻 寒 且 痠 , 足 下 熱 , 不 欲 言 。 其 逆 則 項 痛 ,員 員 淡 淡 然 。 戊 己 甚 , 壬 癸 大 汗 。 氣 逆 則 戊 己 死 。 刺 足少 陰 太 陽 , 諸 汗 者 , 至 其 所 勝 日 汗 出 也 。

    肝 熱 病 者 , 左 頰 先 赤 ; 心 熱 病 者 , 顏 先 赤 ; 脾 熱病 者 , 鼻 先 赤 ; 肺 熱 病 者 , 右 頰 先 赤 ; 腎 熱 病 , 頤 先 赤。

    病 雖 未 發 , 見 赤 色 者 刺 之 , 名 曰 治 未 病 。

    熱 病 從 部 所 起 者 , 至 期 而 已 , 其 刺 之 反 者 , 三 周而 已 。 重 逆 則 死 。 諸 當 汗 者 , 至 其 所 勝 日 , 汗 大 出 也 。

    諸 治 熱 病 , 以 飲 之 寒 水 乃 刺 之 , 必 寒 應 之 , 居 止寒 處 , 身 寒 而 止 也 。

    熱 病 先 胸 脅 痛 , 手 足 躁 , 刺 足 少 陽 , 補 足 太 陰 。病 甚 者 為 五 十 九 刺 。

    熱 病 始 手 臂 病 者 , 刺 手 陽 明 太 陰 而 汗 出 止 。

    熱 病 始 於 頭 首 者 , 刺 項 太 陽 而 汗 出 止 。

    熱 病 先 身 重 骨 痛 、 耳 聾 、 好 瞑 、 刺 足 少 陰 , 病 甚為 五 十 九 刺 。

    熱 病 先 眩 冒 而 熱 , 胸 脅 滿 , 刺 足 少 陰 少 陽 。

    太 陽 之 脈 色 榮 顴 骨 , 熱 病 也 。 榮 未 交 , 曰 今 且 得汗 , 待 時 而 已 。 與 厥 陰 脈 爭 見 者 , 死 期 不 過 三 日 。

    其 熱 病 內 連 腎 , 少 陽 之 脈 色 也 。 少 陽 之 脈 色 榮 頰前 , 熱 病 也 。 榮 未 交 , 曰 今 且 得 汗 , 待 時 而 已 。 與 少 陰脈 爭 見 者 , 死 期 不 過 三 日 。

    熱 病 氣 穴 , 三 椎 下 間 主 胸 中 熱 , 四 椎 下 間 主 膈 中熱 , 五 椎 下 間 主 肝 熱 , 六 椎 下 間 主 脾 熱 , 七 椎 下 間 主 腎熱 。 榮 在 ● 也 , 項 上 三 椎 陷 者 中 也 。

    頰 下 逆 顴 為 大 瘕 ; 下 牙 車 為 腹 滿 ; 顴 後 為 脅 痛 ;頰 上 者 膈 上 也 。
 
 
 
<H4>        評 熱 病 論 篇 第 三 十 三</H4>    黃 帝 問 曰 : 有 病 溫 者 , 汗 出 輒 復 熱 而 脈 躁 疾 , 不 為汗 衰 , 狂 言 不 能 食 , 病 名 為 何 ? 岐 伯 對 曰 : 病 名 陰 陽 交, 交 者 死 也 。

    帝 曰 : 願 聞 其 說 , 岐 伯 曰 : 人 所 以 汗 出 者 , 皆 生於 穀 , 穀 生 於 精 , 今 邪 氣 交 爭 於 骨 肉 而 得 汗 者 , 是 邪 卻而 精 勝 也 。 精 勝 則 當 能 食 而 不 復 熱 ; 復 熱 者 邪 氣 也 , 汗者 精 氣 也 , 今 汗 出 而 輒 復 熱 者 , 是 邪 勝 也 , 不 能 食 者 ,精 無 俾 也 。 病 而 留 者 , 其 壽 可 立 而 傾 也 。 且 夫 熱 論 曰 :汗 出 而 脈 尚 躁 盛 者 死 。 今 脈 不 與 汗 相 應 , 此 不 勝 其 病 也, 其 死 明 矣 。 狂 言 者 是 失 志 , 失 志 者 死 , 今 見 三 死 , 不見 一 生 , 雖 愈 必 死 也 。

    帝 曰 : 有 病 身 熱 汗 出 煩 滿 , 煩 滿 不 為 汗 解 , 此 為何 病 ? 岐 伯 曰 : 汗 出 而 身 熱 者 風 也 , 汗 出 而 煩 滿 不 解 者厥 也 , 病 名 曰 風 厥 。 帝 曰 : 願 卒 聞 之 , 岐 伯 曰 : 巨 陽 主氣 , 故 先 受 邪 , 少 陰 與 其 為 表 裏 也 , 得 熱 則 上 從 之 , 從之 則 厥 也 。 帝 曰 : 治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表 裏 刺 之 , 飲 之服 湯 。

    帝 曰 : 勞 風 為 病 何 如 ? 岐 伯 曰 : 勞 風 法 在 肺 下 ,其 為 病 也 , 使 人 強 上 , 瞑 視 , 唾 出 若 涕 , 惡 風 而 振 寒 ,此 為 勞 風 之 病 。 帝 曰 : 治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以 救 俯 仰 。巨 陽 引 精 者 三 日 , 中 年 者 五 日 , 不 精 者 七 日 , 咳 出 青 黃涕 , 其 狀 如 膿 , 大 如 彈 丸 , 從 口 中 若 鼻 中 出 , 不 出 則 傷肺 , 傷 肺 則 死 也 。

    帝 曰 : 有 病 腎 風 者 , 面 胕 龐 然 , 壅 害 於 言 , 可 刺不 ? 岐 伯 曰 : 虛 不 當 刺 , 不 當 刺 而 刺 , 後 五 日 其 氣 必 至。 帝 曰 : 其 至 何 如 ? 岐 伯 曰 : 至 必 少 氣 時 熱 , 時 熱 從 胸背 上 至 頭 , 汗 出 , 手 熱 、 湊 之 。 故 少 氣 時 熱 而 汗 出 也 。 小 便 黃 者, 少 腹 中 有 熱 也 。 不 能 正 偃 者 , 胃 中 不 和 也 。 正 偃 則 咳甚 , 上 迫 肺 也 。 諸 有 水 氣 者 , 微 腫 先 見 於 目 下 也 。

    帝 曰 : 何 以 言 ? 岐 伯 曰 : 水 者 陰 也 , 目 下 亦 陰 也, 腹 者 至 陰 之 所 居 。 故 水 在 腹 者 , 必 使 目 下 腫 也 。 真 氣上 逆 , 故 口 苦 舌 乾 , 臥 不 得 正 偃 , 正 偃 則 咳 出 清 水 也 。諸 水 病 者 , 故 不 得 臥 , 臥 則 驚 , 驚 則 咳 甚 也 , 腹 中 嗚 者, 病 本 於 胃 也 。 薄 脾 則 煩 , 不 能 食 。 食 不 下 者 , 胃 脘 隔也 。 身 重 難 以 行 者 , 胃 脈 在 足 也 。 月 事 不 來 者 , 胞 脈 閉也 , 胞 脈 者 屬 心 , 而 絡 於 胞 中 , 今 氣 上 迫 肺 , 心 氣 不 得下 通 , 故 月 事 不 來 也 。
 
 
 
<H4>        逆 調 論 篇 第 三 十 四</H4>    黃 帝 問 曰 : 人 身 非 常 溫 也 , 非 常 熱 也 , 為 之 熱 而 煩滿 者 何 也 ? 岐 伯 對 曰 : 陰 氣 少 而 陽 氣 勝 也 , 故 熱 而 煩 滿也 。

    帝 曰 : 人 身 非 衣 寒 也 , 中 非 有 寒 氣 也 , 寒 從 中 生者 何 ? 岐 伯 曰 : 是 人 多 痺 氣 也 , 陽 氣 少 陰 氣 多 , 故 身 寒如 從 水 中 出 。

    帝 曰 : 人 有 四 肢 熱 , 逢 風 寒 如 炙 如 火 者 何 也 ? 岐伯 曰 : 是 人 者 陰 氣 虛 , 陽 氣 盛 , 四 肢 者 陽 也 , 兩 陽 相 得而 陰 氣 虛 少 , 少 水 不 能 滅 盛 火 , 而 陽 獨 治 。 獨 治 者 不 能生 長 也 , 獨 勝 而 止 耳 。 逢 風 而 如 炙 如 火 者 , 是 人 當 肉 爍也 。

    帝 曰 : 人 有 身 寒 , 陽 火 不 能 熱 , 厚 衣 不 能 溫 , 然不 凍 慄 , 是 為 何 病 ? 岐 伯 曰 : 是 人 者 , 素 腎 氣 勝 , 以 水為 事 , 太 陽 氣 衰 , 腎 脂 枯 木 不 長 , 一 水 不 能 勝 兩 火 。 腎者 水 也 , 而 生 於 骨 , 腎 不 生 , 則 髓 不 能 滿 , 故 寒 甚 至 骨也 。 所 以 不 能 凍 慄 者 , 肝 一 陽 也 , 心 二 陽 也 , 腎 孤 臟 也, 一 水 不 能 勝 二 火 , 故 不 能 凍 慄 , 病 名 曰 骨 痺 , 是 人 當攣 節 也 。

    帝 曰 : 人 之 肉 苛 者 , 雖 近 亦 絮 , 猶 尚 苛 也 , 是 謂何 疾 ? 岐 伯 曰 : 榮 氣 虛 , 衛 氣 實 也 , 榮 氣 虛 則 不 仁 , 衛氣 虛 則 不 用 , 榮 衛 俱 虛 , 則 不 仁 且 不 用 , 肉 如 故 也 。 人與 志 不 相 有 , 曰 死 。

    帝 曰 : 人 有 逆 氣 不 得 臥 而 息 有 音 者 , 有 不 得 臥 而息 無 音 者 , 有 起 居 如 故 息 有 音 者 , 有 得 臥 行 而 喘 者 , 有不 得 得 臥 不 能 行 而 喘 者 , 有 不 得 臥 臥 而 喘 者 , 皆 何 臟 使然 ? 願 聞 其 故 。

    岐 伯 曰 : 不 得 臥 而 息 有 音 者 , 是 陽 明 之 逆 也 , 足三 陽 者 下 行 , 今 逆 而 上 行 , 故 息 有 音 也 。 陽 明 者 , 胃 脈也 , 胃 者 , 六 腑 之 海 , 其 氣 亦 下 行 。 陽 明 逆 , 不 得 從 其道 ? 故 不 得 臥 也 。 下 經 曰 : 胃 不 和 , 則 臥 不 安 , 此 之 謂也 。

    夫 起 居 如 故 而 息 有 音 者 , 此 肺 之 絡 脈 逆 也 , 絡 脈不 得 隨 經 上 下 , 故 留 經 而 不 行 , 絡 脈 之 病 人 也 微 , 故 起居 如 故 而 息 有 音 也 。

    夫 不 得 臥 , 臥 則 喘 者 , 是 水 氣 之 客 也 。 夫 水 者 ,循 津 液 而 流 也 , 腎 者 水 臟 主 津 液 , 主 臥 與 喘 也 。 帝 曰 :善 。

 寶 命 全 形 論 篇 第 二 十 五 


   黃 帝 問 曰 : 天 復 地 載 , 萬 物 悉 備 , 莫 貴 於 人 。 人 以天 地 之 氣 生 , 四 時 之 法 成 。 君 王 眾 庶 , 盡 欲 全 形 。 形 之疾 病 , 莫 知 其 情 , 留 淫 日 深 , 著 於 骨 髓 , 心 私 慮 之 。 余欲 針 除 其 疾 病 , 為 之 奈 何 ?


    岐 伯 對 曰 : 夫 鹽 之 味 鹹 者 , 其 氣 令 器 津 泄 ; 弦 絕者 , 其 音 嘶 敗 ; 木 敷 者 , 其 葉 發 , 病 深 者 , 其 聲 噦 。 人有 此 三 者 , 是 謂 壞 府 , 毒 藥 無 治 , 短 針 無 取 , 此 皆 絕 皮傷 內 , 血 氣 爭 黑 。

    帝 曰 : 余 念 其 痛 , 心 為 之 亂 惑 反 甚 。 其 病 不 可 更代 , 百 姓 聞 之 , 以 為 殘 賊 , 為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夫 人 生 於 地 , 懸 命 於 天 ; 天 地 合 氣 , 命之 曰 人 。 人 能 應 四 時 者 , 天 地 為 之 父 母 ; 知 萬 物 者 , 謂之 天 子 。 天 有 陰 陽 , 人 有 十 二 節 。 天 有 寒 暑 , 人 有 虛 實。 能 經 天 地 陰 陽 之 化 者 , 不 失 四 時 。 知 十 二 節 之 理 者 ,聖 智 不 能 欺 也 , 能 存 八 動 之 變 , 五 勝 更 立 , 能 達 虛 實 之數 者 獨 出 獨 入 , 呿 吟 至 微 , 秋 毫 在 目 。

    帝 曰 : 人 生 有 形 , 不 離 陰 陽 。 天 地 合 氣 , 別 為 九野 , 分 為 四 時 , 月 有 大 小 , 日 有 短 長 。 萬 物 並 至 , 不 可勝 量 。 虛 實 呿 吟 , 敢 問 其 方 ?

    岐 伯 曰 : 木 得 金 而 伐 , 火 得 水 而 滅 , 土 得 木 而 達, 金 得 火 而 缺 , 水 得 土 而 絕 , 萬 物 盡 然 , 不 可 勝 竭 。 故針 有 懸 布 天 下 者 五 : 黔 首 共 餘 食 , 莫 知 之 也 。 一 曰 治 神, 二 曰 知 養 身 , 三 曰 知 毒 藥 為 真 , 四 曰 制 砭 石 大 小 , 五曰 知 腑 臟 血 氣 之 診 。 五 法 俱 立 , 各 有 所 先 。 今 末 世 之 刺也 , 虛 者 實 之 , 滿 者 泄 之 , 此 皆 眾 工 所 共 知 也 。 若 夫 法天 則 地 , 隨 應 而 動 , 和 之 者 若 響 , 隨 之 者 若 影 , 道 無 鬼神 , 獨 來 獨 往 。

    帝 曰 : 願 聞 其 道 。 岐 伯 曰 : 凡 刺 之 真 , 必 先 治 神, 五 臟 已 定 , 九 候 已 備 , 後 乃 存 針 , 眾 脈 不 見 , 眾 凶 弗聞 , 外 內 相 得 , 無 以 形 先 , 可 玩 往 來 , 乃 施 於 人 。 人 有虛 實 , 五 虛 勿 近 , 五 實 勿 遠 , 至 其 當 發 , 間 不 容 瞚 。 手動 若 務 , 針 耀 而 勻 。 靜 意 視 義 , 觀 適 之 變 , 是 謂 冥 冥 ,莫 知 其 形 。 見 其 烏 烏 , 見 其 稷 稷 , 從 見 其 飛 , 不 知 其 誰。 伏 如 橫 弩 , 起 如 發 機 。

    帝 曰 : 何 如 而 虛 ? 何 如 而 實 ? 岐 伯 曰 : 刺 虛 者 須其 實 , 刺 實 者 須 其 虛 。 經 氣 已 至 , 慎 守 勿 失 , 深 淺 在 志, 遠 近 若 一 , 如 臨 深 淵 , 手 如 握 虎 , 神 無 營 於 眾 物 。
 
 
 
<H4>        八 正 神 明 論 篇 第 二 十 六</H4>    黃 帝 問 曰 : 用 針 之 服 , 必 有 法 則 焉 , 今 何 法 何 則 ?岐 伯 對 曰 : 法 天 則 地 , 合 以 天 光 。

    帝 曰 : 願 卒 聞 之 。 岐 伯 曰 : 凡 刺 之 法 , 必 候 日 月星 辰 , 四 時 八 正 之 氣 , 氣 定 乃 刺 之 。

    是 故 天 溫 日 月 , 則 人 血 淖 液 而 衛 氣 浮 , 故 血 易 瀉, 氣 易 行 ; 天 寒 日 陰 , 則 人 血 凝 泣 而 衛 氣 沉 。 月 始 生 則血 氣 始 精 , 衛 氣 始 行 ; 月 郭 滿 則 血 氣 實 , 肌 肉 堅 , 月 郭空 , 則 肌 肉 減 , 經 絡 虛 , 衛 氣 去 , 形 獨 居 , 是 以 因 天 時而 調 血 氣 也 。

    是 以 天 寒 無 刺 , 天 溫 無 疑 ; 月 生 無 瀉 , 月 滿 無 補; 月 郭 空 無 治 。 是 謂 得 時 而 調 之 。 因 天 之 序 , 盛 虛 之 時, 移 光 定 位 , 正 立 而 待 之 。

    故 日 月 生 而 瀉 , 是 謂 臟 虛 ; 月 滿 而 補 , 血 氣 揚 溢; 絡 有 留 血 , 命 曰 重 實 ; 月 郭 空 而 治 , 是 謂 亂 經 。 陰 陽相 錯 , 真 邪 不 別 , 沈 以 留 止 , 外 虛 內 亂 , 淫 邪 乃 起 。

    帝 曰 : 星 辰 八 正 何 候 ? 岐 伯 曰 : 星 辰 者 , 所 以 制日 月 之 行 也 。 八 正 者 , 所 以 八 風 之 虛 邪 以 時 至 者 也 。 四時 者 所 以 春 秋 冬 夏 之 氣 所 在 , 以 時 調 之 也 。 八 正 之 虛 邪而 避 之 勿 犯 也 。 以 身 之 虛 而 逢 天 之 虛 , 兩 虛 相 感 , 其 氣至 骨 , 入 則 傷 五 臟 , 工 候 救 之 , 弗 能 傷 也 。 故 曰 : 天 忌不 可 不 知 也 。

    帝 曰 : 善 。 其 法 星 辰 者 , 余 聞 之 矣 , 願 聞 法 往 古者 。 岐 伯 曰 : 法 往 古 者 , 先 知 針 經 也 , 驗 於 來 今 者 , 先知 日 之 寒 溫 , 月 之 虛 盛 , 以 候 氣 之 浮 沈 , 而 調 之 於 身 ,觀 其 立 有 驗 也 。

    觀 其 冥 冥 者 , 言 形 氣 榮 衛 之 不 形 於 外 , 而 工 獨 知之 。 以 日 之 寒 溫 , 月 之 虛 盛 , 四 時 氣 之 浮 沈 , 參 伍 相 合而 調 之 , 工 常 先 見 之 。 然 而 不 形 於 外 , 故 曰 觀 於 冥 冥 焉! 通 於 無 窮 者 , 可 以 傳 於 後 世 也 。 是 故 工 之 所 以 異 也 。然 而 不 形 見 於 外 , 故 俱 不 能 見 也 。 視 之 無 形 , 嘗 之 無 味, 故 謂 冥 冥 , 若 神 髣 彿 。

    虛 邪 者 , 八 正 之 虛 邪 氣 也 ; 正 邪 者 , 身 形 若 用 力汗 出 , 腠 理 開 , 逢 虛 風 , 其 中 人 也 微 。 故 莫 知 其 情 , 莫見 其 形 。

    上 工 救 其 萌 牙 , 必 先 見 三 部 九 候 之 氣 , 盡 調 不 敗而 救 之 , 故 曰 上 工 。 下 工 救 其 已 成 , 救 其 已 敗 , 救 其 已成 者 , 言 不 知 三 部 九 候 之 相 失 , 因 病 而 敗 之 也 , 知 其 所在 者 , 知 診 三 部 九 候 之 病 脈 處 而 治 之 , 故 曰 守 其 門 戶 焉。 莫 知 其 情 , 而 見 邪 形 也 。

    帝 曰 : 余 聞 補 瀉 , 未 得 其 意 。 岐 伯 曰 : 瀉 必 用 方, 方 者 以 氣 方 盛 也 。 以 月 方 滿 也 , 以 日 方 溫 也 , 以 身 方定 也 , 以 息 方 吸 而 內 針 , 乃 復 候 其 方 吸 而 轉 針 , 乃 復 候其 方 呼 而 徐 引 針 , 故 曰 瀉 必 用 方 , 其 氣 而 行 焉 。

    補 必 用 員 , 員 者 行 也 。 行 者 , 移 也 。 刺 必 中 其 榮, 復 以 吸 排 針 也 。 故 員 與 方 , 非 針 也 。

    故 養 神 者 , 必 知 形 之 肥 瘦 , 榮 衛 血 氣 之 盛 衰 。 血氣 者 , 人 之 神 , 不 可 不 謹 養 。

    帝 曰 : 妙 乎 哉 論 也 , 合 人 形 於 陰 陽 四 時 , 虛 實 之應 , 冥 冥 之 期 , 其 非 夫 子 孰 能 通 之 。 然 夫 子 數 言 形 與 神, 何 謂 形 ? 何 謂 神 ? 願 卒 聞 之 。

    岐 伯 曰 : 請 言 形 , 形 乎 形 , 目 冥 冥 , 問 其 所 病 ,索 之 於 經 , 慧 然 在 前 , 按 之 不 得 , 不 知 其 情 , 故 曰 形 。

    帝 曰 : 何 謂 神 ? 岐 伯 曰 : 請 言 神 , 神 乎 神 , 耳 不聞 , 目 明 , 心 開 而 志 先 , 慧 然 獨 悟 , 口 弗 能 言 , 俱 視 獨見 , 適 若 昏 , 昭 然 獨 明 , 若 風 吹 云 , 故 曰 神 。 三 部 九 候為 之 原 , 九 針 之 論 , 不 必 存 也 。
 
 
 
<H4>        離 合 真 邪 論 篇 第 二 十 七</H4>    黃 帝 問 曰 : 余 聞 九 針 九 篇 , 夫 子 乃 因 而 九 之 , 九 九八 十 一 篇 餘 盡 通 其 意 矣 。 經 言 氣 之 盛 衰 , 左 右 傾 移 。 以上 調 下 , 以 左 調 右 。 有 餘 不 足 , 補 瀉 於 榮 輸 , 余 知 之 矣。 此 皆 榮 衛 之 傾 移 , 虛 實 之 所 生 , 非 邪 氣 從 外 入 於 經 也。 余 願 聞 邪 氣 之 在 經 也 , 其 病 人 何 如 ? 取 之 奈 何 ?

    岐 伯 對 曰 : 夫 聖 人 之 起 度 數 , 必 應 於 天 地 ; 故 天有 宿 度 , 地 有 經 水 , 人 有 經 脈 。

    天 地 溫 和 , 則 經 水 安 靜 ; 天 寒 地 凍 , 則 經 水 凝 泣; 天 暑 地 熱 , 則 經 水 沸 溢 , 卒 風 暴 起 , 則 經 水 波 涌 而 隴起 。

    夫 邪 之 入 於 脈 也 , 寒 則 血 凝 泣 , 暑 則 氣 淖 澤 , 虛邪 因 而 入 客 , 亦 如 經 水 之 得 風 也 , 經 之 動 脈 , 其 至 也 ,亦 時 隴 起 , 其 行 於 脈 中 , 循 循 然 。

    其 至 寸 口 中 手 也 , 時 大 時 小 , 大 則 邪 至 , 小 則 平。 其 行 無 常 處 , 在 陰 與 陽 , 不 可 為 度 。 從 而 察 之 , 三 部九 候 。 卒 然 逢 之 , 早 遏 其 路 。

    吸 則 內 針 , 無 令 氣 忤 。 靜 以 久 留 , 無 令 邪 布 。 吸則 轉 針 , 以 得 氣 為 故 。 候 呼 引 針 , 呼 盡 乃 去 , 大 氣 皆 出, 故 命 曰 瀉 。

    帝 曰 : 不 足 者 補 之 , 奈 何 ? 岐 伯 曰 : 必 先 捫 而 循之 , 切 而 散 之 , 推 而 按 之 , 彈 而 怒 之 , 抓 而 下 之 , 通 而取 之 , 外 引 其 門 , 以 閉 其 神 。 呼 盡 內 針 , 靜 以 久 留 , 以氣 至 為 故 , 如 待 所 貴 , 不 知 日 暮 。 其 氣 以 至 , 適 而 自 護, 候 吸 引 針 , 氣 不 得 出 , 各 在 其 處 , 推 闔 其 門 , 令 神 氣存 , 大 氣 留 止 , 故 命 曰 補 。

    帝 曰 : 候 氣 奈 何 ? 岐 伯 曰 : 夫 邪 去 絡 , 入 於 經 也, 舍 於 血 脈 之 中 , 其 寒 溫 未 相 得 , 如 涌 波 之 起 也 , 時 來時 去 , 故 不 常 在 。

    故 曰 : 方 其 來 也 , 必 按 而 止 之 , 止 而 取 之 , 無 逢其 沖 而 瀉 之 。

    真 氣 者 , 經 氣 也 , 經 氣 太 虛 , 故 曰 其 來 不 可 逢 ,此 之 謂 也 。

    故 曰 : 候 邪 不 審 , 大 氣 已 過 , 瀉 之 則 真 氣 脫 , 脫則 不 復 , 邪 氣 復 至 , 而 病 益 蓄 。 故 曰 其 往 不 可 追 , 此 之謂 也 。

    不 可 挂 以 髮 者 , 待 邪 之 至 時 而 發 針 瀉 矣 。 若 先 若後 者 , 血 氣 已 盡 , 其 病 不 可 下 。 故 曰 : 知 其 可 取 如 發 機, 不 知 其 取 如 扣 椎 。 故 曰 : 知 機 道 者 不 可 挂 以 發 , 不 知機 者 扣 之 不 發 , 此 之 謂 也 。

    帝 曰 : 補 瀉 奈 何 ? 岐 伯 曰 : 此 攻 邪 也 。 疾 出 以 去盛 血 , 而 復 其 真 氣 。

    此 邪 新 客 溶 溶 未 有 定 處 也 。 推 之 則 前 , 引 之 則 止, 逆 而 刺 之 , 溫 血 也 。 刺 出 其 血 , 其 病 立 已 。

    帝 曰 : 善 。 然 真 邪 以 合 , 波 隴 不 起 , 候 之 奈 何 ?岐 伯 曰 : 審 捫 循 三 部 九 候 之 盛 虛 而 調 之 。 察 其 左 右 , 上下 相 失 , 及 相 減 者 , 審 其 病 臟 以 期 之 。

    不 知 三 部 者 , 陰 陽 不 別 , 天 地 不 分 ; 地 以 候 地 ,天 以 候 天 , 人 以 候 人 。 調 之 中 府 , 以 定 三 部 , 故 曰 刺 不知 三 部 九 候 病 脈 之 處 , 雖 有 大 過 且 至 , 工 不 能 禁 也 。

    誅 罰 無 過 , 命 曰 大 惑 , 反 亂 大 經 , 真 不 可 復 , 用實 為 虛 , 以 邪 為 真 , 用 針 無 義 , 反 為 氣 賊 。 奪 人 正 氣 ,以 從 為 為 逆 , 榮 衛 散 亂 , 真 氣 已 失 。 邪 獨 內 著 , 絕 人 長命 , 予 人 天 殃 , 不 知 三 部 九 候 , 故 不 能 久 長 。

    因 不 知 合 之 四 時 五 行 , 因 加 相 勝 , 釋 邪 攻 正 , 絕人 長 命 。

    邪 之 新 客 來 也 未 有 定 處 , 推 之 則 前 , 引 之 則 止 ,逢 而 瀉 之 , 其 病 立 已 。
 
 
 
<H4>        通 評 虛 實 論 篇 第 二 十 八</H4>    黃 帝 問 曰 : 何 謂 虛 實 ? 岐 伯 對 曰 : 邪 氣 盛 則 實 , 精氣 奪 則 虛 。

    帝 曰 : 虛 實 何 如 ? 岐 伯 曰 : 氣 虛 者 , 肺 虛 也 。 氣逆 者 , 足 寒 也 。 非 其 時 則 生 , 當 其 時 則 死 。 餘 臟 皆 如 此。

    帝 曰 : 何 謂 重 實 ? 岐 伯 曰 : 所 謂 重 實 者 , 言 大 熱病 , 氣 熱 脈 滿 , 是 謂 重 實 。

    帝 曰 : 經 絡 俱 實 何 如 ? 何 以 治 人 ? 岐 伯 曰 : 經 絡皆 實 , 是 寸 脈 急 而 尺 緩 也 , 皆 當 治 之 。 故 曰 滑 則 從 , 澀則 逆 也 。 夫 虛 實 者 , 皆 從 其 物 類 始 , 故 五 臟 骨 肉 滑 利 ,可 以 長 久 也 。

    帝 曰 : 經 氣 不 足 , 經 氣 有 餘 , 如 何 ? 岐 伯 曰 : 絡氣 不 足 , 經 氣 有 餘 者 , 脈 口 熱 而 尺 寒 也 。 秋 冬 為 逆 , 春夏 為 從 , 治 主 病 者 。

    帝 曰 : 經 虛 絡 滿 何 如 ? 岐 伯 曰 : 經 虛 絡 滿 者 , 尺熱 滿 , 脈 口 寒 澀 也 。 此 春 夏 死 , 秋 冬 生 也 。 帝 曰 : 治 此者 奈 何 ? 岐 伯 曰 : 絡 滿 經 虛 , 灸 陰 刺 陽 , 經 滿 絡 虛 , 刺陰 灸 陽 。

    帝 曰 : 何 謂 重 虛 ? 岐 伯 曰 : 脈 氣 上 虛 尺 虛 , 是 謂重 虛 。

    帝 曰 : 何 以 治 之 ? 岐 伯 曰 : 所 謂 氣 虛 者 , 言 無 常也 。 尺 虛 者 , 行 步 恇 然 。 脈 虛 者 , 不 像 陰 也 。 如 此 者 。滑 則 生 , 澀 則 死 也 。

    帝 曰 : 寒 氣 暴 上 , 脈 滿 而 實 何 如 ? 岐 伯 曰 : 實 而滑 則 生 , 實 而 逆 則 死 。

    帝 曰 : 脈 實 滿 , 手 足 寒 , 頭 熱 , 何 如 ? 岐 伯 曰 :春 秋 則 生 , 冬 夏 則 死 。 脈 浮 而 澀 , 澀 而 身 有 熱 者 死 。

    帝 曰 : 其 形 盡 滿 何 如 ? 岐 伯 曰 : 其 形 盡 滿 者 , 脈急 大 堅 , 尺 澀 而 不 應 也 。 如 是 者 , 故 從 則 生 , 逆 則 死 。

    帝 曰 : 何 謂 從 則 生 , 逆 則 死 ? 岐 伯 曰 : 所 謂 從 者, 手 足 溫 也 。 所 謂 逆 者 , 手 足 寒 也 。

    帝 曰 : 乳 子 而 病 熱 , 脈 懸 小 者 何 如 ? 岐 伯 曰 : 手足 溫 則 生 , 寒 則 死 。

    帝 曰 : 乳 子 中 風 熱 喘 嗚 肩 息 者 , 脈 何 如 ? 岐 伯 曰: 喘 嗚 肩 息 者 , 脈 實 大 地 。 緩 則 生 , 急 則 死 。

    帝 曰 : 腸 澼 便 血 何 如 ? 岐 伯 曰 : 身 熱 則 死 , 寒 則生 。

    帝 曰 : 腸 澼 下 白 沫 何 如 ? 岐 伯 曰 : 脈 沈 則 生 , 脈浮 則 死 。

    帝 曰 : 腸 澼 下 膿 血 何 如 ? 岐 伯 曰 : 脈 懸 絕 則 死 ,滑 大 則 生 。

    帝 曰 : 腸 澼 之 屬 , 身 不 熱 , 脈 不 懸 絕 何 如 ? 岐 伯曰 : 滑 大 者 曰 生 , 懸 澀 者 曰 死 , 以 臟 期 之 。

    帝 曰 : 癲 疾 何 如 ? 岐 伯 曰 : 脈 搏 大 滑 久 自 己 , 脈小 堅 急 , 死 不 治 。

    帝 曰 : 癲 疾 之 脈 , 虛 實 何 如 ? 岐 伯 曰 : 虛 則 可 治, 實 則 死 。

    帝 曰 : 消 癉 虛 實 何 如 ? 岐 伯 曰 : 脈 實 大 , 病 久 可治 , 脈 懸 小 堅 , 病 久 不 可 治 。

    帝 曰 : 形 度 、 骨 度 、 脈 度 、 筋 度 、 何 以 知 其 度 也?

    帝 曰 : 春 極 治 經 絡 , 夏 極 治 經 俞 , 秋 極 治 六 腑 。冬 則 閉 塞 者 , 閉 塞 者 , 用 藥 而 少 針 石 也 。 所 謂 少 針 石 者, 非 癰 疽 之 謂 也 。 癰 疽 不 待 頃 時 回 。

    癰 不 知 所 , 按 之 不 應 手 , 乍 來 乍 己 , 刺 手 大 陰 傍三 痏 與 纓 脈 各 二 。

    掖 癰 大 熱 , 刺 足 少 陽 五 。 刺 而 熱 不 止 , 刺 手 心 主三 , 刺 手 大 陰 經 絡 者 , 大 骨 之 會 各 三 。

    暴 癰 筋 繻 , 隨 分 而 痛 , 魄 汗 不 盡 , 胞 氣 不 足 , 治在 經 俞 。

    腹 暴 滿 , 按 之 不 下 , 取 手 太 陽 經 絡 者 , 胃 也 募 也。 少 陰 俞 去 脊 椎 三 寸 傍 五 , 用 圓 利 針 。

    霍 亂 , 刺 俞 傍 五 , 足 陽 明 及 上 傍 三 。

    刺  驚 脈 五 : 針 手 太 陰 各 五 , 刺 經 太 陽 五 , 刺 手少 陰 經 絡 傍 者 一 , 足 陽 明 一 , 上 踝 五 寸 刺 三 針 。

    凡 治 消 癉 、 仆 擊 、 偏 枯 、 痿 厥 、 氣 滿 發 逆 , 肥 貴人 , 則 高 梁 之 疾 也 。 隔 塞 閉 絕 , 上 下 不 通 , 則 暴 憂 之 病也 。 暴 厥 而 聾 偏 塞 閉 不 通 , 內 氣 暴 薄 也 。 不 從 內 外 中 風之 病 , 故 瘦 留 著 也 。 跖 跛 , 寒 風 濕 之 病 也 。

    黃 帝 曰 : 黃 疸 、 暴 痛 、 癲 狂 、 厥 狂 、 久 逆 之 所 生也 。 五 臟 不 平 , 六 腑 閉 塞 之 所 生 也 。 頭 痛 耳 嗚 , 九 竅 不利 , 腸 胃 之 所 生 也 。
 
 
 

三 部 九 候 論 篇 第 二 十    黃 帝 問 曰 : 余 聞 九 針 于 夫 子 , 眾 多 博 大 , 不 可 勝 數。 余 願 聞 要 道 , 以 屬 子 孫 , 傳 之 後 世 , 著 之 骨 髓 , 藏 之肝 肺 , 歃 血 而 受 , 不 敢 妄 泄 。 令 合 天 道 , 必 有 終 始 。 上應 天 光 星 辰 歷 紀 , 下 副 四 時 五 行 , 貴 賤 更 互 , 冬 陽 夏 陰, 以 人 應 之 奈 何 , 願 聞 其 方 ? 岐 伯 對 曰 : 妙 乎 哉 問 也 !此 天 地 之 至 數 。

    帝 曰 : 願 聞 天 地 之 至 數 , 合 於 人 形 血 氣 , 通 決 死生 , 為 之 奈 何 ? 岐 伯 曰 : 天 地 之 至 數 始 於 一 , 終 於 九 焉。

    一 者 天 , 二 者 地 , 三 者 人 , 因 而 三 之 , 三 三 者 九, 以 應 九 野 。

    故 人 有 三 部 , 部 有 三 候 , 以 決 死 生 , 以 處 百 病 ,以 調 虛 實 , 而 除 邪 疾 。

    帝 曰 : 何 謂 三 部 ? 岐 伯 曰 : 有 下 部 、 有 中 部 、 有上 部 , 部 各 有 三 候 。 三 候 者 , 有 天 、 有 地 、 有 人 也 。 必指 而 導 之 , 乃 以 為 真 。

    上 部 天 , 兩 額 之 動 脈 ; 上 部 地 , 兩 頰 之 動 脈 ; 上部 人 , 耳 前 之 動 脈 。

    中 部 天 , 手 太 陰 也 ; 中 部 地 , 手 陽 明 也 ; 中 部 人, 手 少 陰 也 。

    下 部 天 , 足 厥 陰 也 ; 下 部 地 , 足 少 陰 也 ; 下 部 人, 足 太 陰 也 。

    故 下 部 之 天 以 候 肝 , 地 以 候 腎 , 人 以 候 脾 胃 之 氣。

    帝 曰 : 中 部 之 候 奈 何 ? 岐 伯 曰 : 亦 有 天 , 亦 有 地, 亦 有 人 , 天 以 候 肺 , 地 以 候 胸 中 之 氣 , 人 以 候 心 。

    帝 曰 : 上 部 以 何 候 之 ? 岐 伯 曰 : 亦 有 天 , 亦 有 地, 亦 有 人 。 天 以 候 頭 角 之 氣 , 地 以 候 口 齒 之 氣 , 人 以 候耳 目 之 氣 。

    三 部 者 , 各 有 天 , 各 有 地 , 各 有 人 。 三 而 成 天 ,三 而 成 地 , 三 而 成 人 。 三 而 三 之 , 合 則 為 九 , 九 分 為 九野 , 九 野 為 九 臟 。 故 神 臟 五 , 形 臟 四 , 合 為 九 臟 。 五 臟已 敗 , 其 色 必 夭 , 夭 必 死 矣 。

    帝 曰 : 以 候 奈 何 ? 岐 伯 曰 : 必 先 度 其 形 之 肥 瘦 ,以 調 其 氣 之 虛 實 , 實 則 瀉 之 , 虛 則 補 之 。 必 先 去 其 血 脈而 後 調 之 , 無 問 其 病 , 以 平 為 期 。

    帝 曰 : 決 死 生 奈 何 ? 岐 伯 曰 : 形 盛 脈 細 , 少 氣 不足 以 息 者 危 。 形 瘦 脈 大 , 胸 中 多 氣 者 死 。 形 氣 相 得 者 生。 參 伍 不 調 者 病 。 三 部 九 候 皆 相 失 者 死 。 上 下 左 右 之 脈相 應 如 參 舂 者 病 甚 , 上 下 左 右 相 失 不 可 數 者 死 。 中 部 之候 雖 獨 調 , 與 眾 臟 相 失 者 死 。 中 部 之 候 相 減 者 死 , 目 內陷 者 死 。

    帝 曰 : 何 以 知 病 之 所 在 ? 岐 伯 曰 : 察 九 候 獨 小 者病 , 獨 大 者 病 , 獨 疾 者 病 , 獨 遲 者 病 , 獨 熱 者 病 , 獨 寒者 病 , 獨 陷 下 者 病 。

    以 左 手 足 上 , 上 去 踝 五 寸 按 之 , 庶 右 手 足 當 踝 而彈 之 , 其 應 過 五 寸 以 上 蠕 蠕 然 者 不 病 , 其 應 疾 中 手 渾 渾然 者 病 , 中 手 徐 徐 然 者 病 。 其 應 上 不 能 至 五 寸 , 彈 之 不應 者 死 。

    是 以 脫 肉 身 不 去 者 死 。 中 部 乍 疏 乍 數 者 死 。 其 脈代 而 鉤 者 , 病 在 絡 脈 。

    九 候 之 相 應 也 , 上 下 若 一 , 不 得 相 失 。 一 候 後 則病 , 二 候 後 則 病 甚 , 三 候 後 則 病 危 。 所 謂 後 者 , 應 不 俱也 。 察 其 腑 臟 , 以 知 死 生 之 期 , 必 先 知 經 脈 , 然 後 知 病脈 。 真 藏 脈 見 者 勝 死 。 足 太 陽 氣 絕 者 , 其 足 不 可 屈 伸 ,死 必 戴 眼 。

    帝 曰 : 冬 陰 夏 陽 奈 何 ? 岐 伯 曰 : 九 候 之 脈 皆 沈 細旋 絕 者 為 陰 , 主 冬 , 故 以 夜 半 死 。 盛 躁 喘 數 者 為 陽 , 主夏 , 故 以 日 中 死 。

    是 故 寒 熱 病 者 以 平 旦 死 。 熱 中 及 熱 病 者 以 日 中 死。 病 風 者 以 日 夕 死 。 病 水 者 以 夜 半 死 。 其 脈 乍 疏 乍 數 ,乍 遲 乍 疾 者 , 日 乘 四 季 死 。

    形 肉 已 脫 , 九 候 雖 調 猶 死 。 七 診 雖 見 , 九 候 皆 從者 不 死 。 所 言 不 死 者 , 風 氣 之 病 , 及 經 月 之 病 , 似 七 診之 病 而 非 也 , 故 言 不 死 。 若 有 七 診 之 病 , 其 脈 候 亦 敗 者死 矣 。 必 發 噦 噫 。

    必 審 問 其 所 始 病 , 與 今 之 所 方 病 , 而 後 各 切 循 其脈 , 視 其 經 絡 浮 沈 , 以 上 下 逆 從 循 之 。 其 脈 疾 者 不 病 ,其 脈 遲 者 病 ; 脈 不 往 來 者 死 , 皮 膚 著 者 死 。

    帝 曰 : 其 可 治 奈 何 ? 岐 伯 曰 : 經 病 者 治 其 經 , 孫絡 病 者 治 其 孫 絡 血 。 血 病 身 有 痛 者 治 其 經 絡 。 其 病 者 在奇 邪 , 奇 邪 之 脈 則 繆 刺 之 , 留 瘦 不 移 節 而 刺 之 。 上 實 下虛 切 而 從 之 , 索 其 結 絡 脈 , 刺 出 其 血 以 見 通 之 。 瞳 子 高者 太 陽 不 足 , 戴 眼 者 太 陽 已 絕 , 此 決 死 生 之 要 , 不 可 不察 也 。 手 指 及 手 外 踝 上 , 五 指 留 針 。
 
 
 
<H4>        經 脈 別 論 篇 第 二 十 一</H4>    黃 帝 問 曰 : 人 之 居 處 動 靜 勇 怯 , 脈 亦 為 之 變 乎 ? 岐伯 對 曰 : 凡 人 之 驚 恐 恚 勞 動 靜 , 皆 為 變 也 。

    是 以 夜 行 則 喘 出 於 腎 , 淫 氣 病 肺 。

    有 所 墮 恐 , 喘 出 於 肝 , 淫 氣 害 脾 。

    有 所 驚 恐 , 喘 出 於 肺 , 淫 氣 傷 心 。

    渡 水 跌 仆 , 喘 出 於 腎 與 骨 。

    當 是 之 時 , 勇 者 氣 行 則 已 , 怯 者 則 著 而 為 病 也 。

    故 曰 : 診 病 之 道 , 觀 人 勇 怯 , 骨 肉 皮 膚 , 能 知 其情 , 以 為 診 法 也 。

    故 飲 食 飽 甚 , 汗 出 於 胃 。 驚 而 奪 精 , 汗 出 於 心 。持 重 遠 行 , 汗 出 於 腎 。 疾 走 恐 懼 , 汗 出 於 肝 。 搖 體 勞 苦, 汗 出 於 脾 。

    故 春 秋 冬 夏 , 四 時 陰 陽 , 生 病 起 於 過 用 , 此 為 常也 。

    食 氣 入 胃 , 散 精 於 肝 , 淫 氣 於 筋 。

    食 氣 入 胃 , 濁 氣 歸 心 , 淫 精 於 脈 。

    脈 氣 流 經 , 經 氣 歸 於 肺 , 肺 朝 百 脈 , 輸 精 於 皮 毛。

    毛 脈 合 精 , 行 氣 於 腑 , 腑 精 神 明 , 留 於 四 藏 。

    氣 歸 於 權 衡 , 權 衡 以 平 , 氣 口 成 寸 , 以 決 死 生 。

    飲 入 於 胃 , 游 溢 精 氣 上 輸 於 脾 , 脾 氣 散 精 , 上 歸於 肺 , 通 調 水 道 , 下 輸 膀 胱 , 水 精 四 佈 , 五 經 併 行 。 合於 四 時 , 五 臟 陰 陽 , 揆 度 以 為 常 也 。

    太 陽 臟 獨 至 , 厥 喘 虛 氣 逆 , 是 陰 不 足 陽 有 餘 也 。表 裏 當 俱 瀉 , 取 之 下 俞 。

    陽 明 臟 獨 至 , 是 陽 氣 重 併 也 。 當 瀉 陽 補 陰 , 取 之下 俞 。

    少 陽 臟 獨 至 , 是 厥 氣 也 。 蹻 前 卒 大 , 取 之 下 俞 。

    少 陽 獨 至 者 , 一 陽 之 過 也 。

    太 陰 臟 搏 者 , 用 心 省 真 , 五 脈 氣 少 , 胃 氣 不 平 ,三 陰 也 。 宜 治 其 下 俞 , 補 陽 瀉 陰 。

    一 陽 獨 嘯 , 少 陽 厥 也 。 陽 并 於 上 , 四 脈 爭 張 , 氣歸 於 腎 。 宜 治 其 經 絡 ; 瀉 陽 補 陰 。

    一 陰 至 , 厥 陰 之 治 也 。 真 虛 ● 心 , 厥 氣 留 薄 , 發為 白 汗 , 調 食 和 藥 , 治 在 下 俞 。

    帝 曰 : 太 陽 臟 何 象 ? 岐 伯 曰 : 象 三 陽 而 浮 也 。 帝曰 : 少 陽 臟 何 象 ? 岐 伯 曰 : 象 一 陽 也 , 一 陽 臟 者 , 滑 而不 實 也 。 帝 曰 : 陽 明 臟 何 象 ? 岐 伯 曰 : 象 大 浮 也 。 太 陰臟 搏 , 言 伏 鼓 也 。 二 陰 搏 至 , 腎 沈 不 浮 也 。
 
 
 
<H4>        藏 氣 法 時 論 篇 第 二 十 二</H4>    黃 帝 問 曰 : 合 人 形 以 法 四 時 五 行 而 治 , 何 如 而 從 ,何 如 而 逆 ? 得 失 之 意 , 願 聞 其 事 。

    岐 伯 對 曰 : 五 行 者 , 金 木 水 火 土 也 。 更 貴 更 賤 ,以 知 死 生 , 以 決 成 敗 , 而 定 五 臟 之 氣 , 間 甚 之 時 , 死 生之 期 也 。

    帝 曰 : 願 卒 聞 之 。 岐 伯 曰 : 肝 主 春 , 足 厥 陰 少 陽主 治 。 其 日 甲 乙 。 肝 苦 急 , 急 食 甘 以 緩 之 。

    心 主 夏 , 手 少 陰 太 陽 主 治 。 其 日 丙 丁 。 心 苦 緩 ,急 食 酸 以 收 之 。

    脾 主 長 夏 , 足 太 陰 陽 明 主 治 。 其 日 戊 己 。 脾 苦 濕, 急 食 苦 以 燥 之 。

    肺 主 秋 , 手 太 陰 陽 明 主 治 。 其 日 庚 辛 。 肺 苦 氣 上逆 , 急 食 苦 以 泄 之 。

    腎 主 冬 , 足 少 陰 太 陽 主 治 。 其 日 壬 癸 。 腎 苦 燥 ,急 食 辛 以 潤 之 , 開 腠 理 , 致 津 液 通 氣 也 。

    病 在 肝 , 愈 於 夏 , 夏 不 愈 , 甚 於 秋 , 秋 不 死 , 持於 冬 , 起 於 春 。 禁 當 風 。

    肝 病 者 , 愈 在 丙 丁 , 丙 丁 不 愈 , 加 於 庚 辛 , 庚 辛不 死 , 持 於 壬 癸 , 起 於 甲 乙 。

    肝 病 者 , 平 旦 慧 , 下 晡 甚 , 夜 半 靜 。

    肝 欲 散 , 急 食 辛 以 散 之 , 用 辛 補 之 , 酸 瀉 之 。

    病 在 心 , 愈 在 長 夏 , 長 夏 不 愈 , 甚 於 冬 , 冬 不 死, 持 於 春 , 起 於 夏 。 禁 溫 食 熱 衣 。

    心 病 者 , 愈 在 戊 己 , 戊 己 不 愈 , 加 於 壬 癸 , 壬 癸不 死 , 持 於 甲 乙 , 起 於 丙 丁 。

    心 病 者 , 日 中 慧 , 夜 半 甚 , 平 旦 靜 。

    心 欲 軟 , 急 食 鹹 以 軟 之 ; 用 鹹 補 之 , 甘 瀉 之 。

    病 在 脾 , 愈 在 秋 , 秋 不 愈 ; 甚 於 春 , 春 不 死 , 持於 夏 , 起 於 長 夏 。 禁 溫 食 飽 食 , 濕 地 濡 衣 。

    脾 病 者 癒 在 庚 辛 , 庚 辛 不 愈 , 加 於 甲 乙 , 甲 乙 不死 , 持 於 丙 丁 , 起 於 戊 己 。

    脾 病 者 , 日 昳 慧 , 日 出 甚 , 下 晡 靜 。

    脾 欲 緩 , 急 食 甘 以 緩 之 , 用 苦 瀉 之 , 甘 補 之 。

    病 在 肺 , 愈 於 冬 。 冬 不 愈 , 甚 於 夏 , 夏 不 死 , 持於 長 夏 , 起 於 秋 。 禁 寒 飲 食 , 寒 衣 。

    肺 病 者 , 愈 在 壬 癸 , 壬 癸 不 愈 , 加 於 丙 丁 , 丙 丁不 死 , 持 於 戊 己 , 起 於 庚 辛 。

    肺 病 者 , 下 晡 慧 , 日 中 甚 , 夜 半 靜 。

    肺 欲 收 , 急 食 酸 以 收 之 , 用 酸 補 之 , 辛 瀉 之 。

    病 在 腎 , 愈 在 春 , 春 不 愈 , 甚 於 長 夏 , 長 夏 不 死, 持 於 秋 , 起 於 冬 , 禁 犯 焠 ● 熱 食 , 溫 炙 衣 。

    腎 病 者 , 愈 在 甲 乙 , 甲 乙 不 愈 , 甚 於 戊 己 , 戊 己不 死 , 持 於 庚 辛 , 起 於 壬 癸 。

    腎 病 者 , 夜 半 慧 , 四 季 甚 , 下 晡 靜 。

    腎 欲 堅 , 急 食 苦 以 堅 之 , 用 苦 補 之 , 鹹 瀉 之 。

    夫 邪 氣 之 客 於 身 也 。 以 勝 相 加 , 至 其 所 生 而 愈 ,至 其 所 不 勝 而 甚 , 至 於 所 生 而 持 , 自 得 其 位 而 起 ; 必 先定 五 臟 之 脈 , 乃 可 言 間 甚 之 時 , 死 生 之 期 也 。

    肝 病 者 , 兩 脅 下 痛 引 少 腹 , 令 人 善 怒 。 虛 則 目 ● ● 無 所 見 , 耳 無 所 聞 , 善 恐 , 如 人 將 補 之 。

    取 其 經 厥 陰 與 少 陽 , 氣 逆 則 頭 痛 。 耳 聾 不 聰 、 頰腫 、 取 血 者 。

    心 病 者 , 胸 中 痛 , 脅 支 滿 , 脅 下 痛 , 膺 背 肩 胛 間痛 , 兩 臂 內 痛 。 虛 則 胸 腹 大 , 脅 下 與 腰 相 引 而 痛 。

    取 其 經 , 少 陰 太 陽 舌 下 血 者 , 其 變 病 刺 郗 中 血 者。

    脾 病 者 , 身 重 , 善 飢 肉 痿 , 足 不 收 行 , 善 瘈 , 腳下 痛 。 虛 則 腹 滿 , 腸 鳴 飧 泄 , 食 不 化 。

    取 其 經 太 陰 、 陽 明 、 少 陰 血 者 。

    肺 病 者 , 喘 咳 逆 氣 , 肩 背 痛 , 汗 出 , 尻 陰 股 膝 髀 ● ● 足 皆 痛 。 虛 則 少 氣 , 不 能 報 息 , 耳 聾 嗌 乾 。

    取 其 經 , 太 陰 足 太 陽 之 外 , 厥 陰 內 血 者 。

    腎 病 者 , 腹 大 、 脛 腫 、 喘 咳 身 重 , 寢 汗 出 、 憎 風。 虛 則 胸 中 痛 , 大 腹 、 小 腹 痛 , 清 厥 意 不 樂 。

    取 其 經 少 陰 太 陽 血 者 。

    肝 色 青 , 宜 食 甘 。 粳 米 、 牛 肉 、 棗 、 葵 皆 甘 。

    心 色 赤 , 宜 食 酸 。 小 豆 、 犬 肉 、 李 、 韭 皆 酸 。

    肺 色 白 , 宜 食 苦 。 麥 、 羊 肉 、 杏 、 薤 皆 苦 。

    脾 色 黃 , 宜 食 咸 。 大 豆 、 豬 肉 、 栗 、 藿 皆 鹹 。

    腎 色 黑 , 宜 食 辛 。 黃 黍 、 雞 肉 、 桃 、 蔥 皆 辛 。

    辛 散 、 酸 收 、 甘 緩 、 苦 堅 、 鹹 軟 。 毒 藥 攻 邪 。

    五 穀 為 食 。 五 果 為 助 。 五 畜 為 益 。 五 菜 為 充 。

    氣 味 合 而 服 之 , 以 補 精 益 氣 。

    此 五 者 , 有 辛 、 酸 、 甘 、 苦 、 鹹 , 各 有 所 利 , 或散 , 或 收 、 或 緩 、 或 急 、 或 堅 、 或 軟 。 四 時 五 臟 , 病 隨五 味 所 宜 也 。
 
 
 
<H4>        宣 明 五 氣 篇 第 二 十 三</H4>    五 味 所 入 : 酸 入 肝 、 辛 入 肺 、 苦 入 心 、 鹹 入 腎 、 甘入 脾 , 是 為 五 入 。

    五 氣 所 病 : 心 為 噫 、 肺 為 咳 、 肝 為 語 、 脾 為 吞 、腎 為 欠 , 為 嚏 , 胃 為 氣 逆 為 噦 , 為 恐 , 大 腸 小 腸 為 泄 ,下 焦 溢 為 水 , 膀 胱 不 利 為 癃 , 不 約 為 遺 弱 , 膽 為 怒 , 是為 五 病 。

    五 精 所 並 : 精 氣 並 於 心 則 善 , 並 於 肺 則 悲 , 並 於肝 則 憂 , 並 於 脾 則 畏 , 並 於 腎 則 恐 , 是 謂 五 並 , 虛 而 相並 者 也 。

    五 臟 所 惡 : 心 惡 熱 、 肺 惡 寒 、 肝 惡 風 、 脾 惡 濕 、腎 惡 燥 。 是 謂 五 惡 。

    五 臟 化 液 : 心 為 汗 、 肺 為 涕 、 肝 為 淚 、 脾 為 涎 、腎 為 唾 。 是 為 五 液 。

    五 味 所 禁 : 辛 走 氣 、 氣 病 無 多 食 辛 ; 鹹 走 血 , 血病 無 多 食 鹹 ; 苦 走 骨 , 骨 病 無 多 食 苦 , 甘 走 肉 , 肉 病 無多 食 甘 ; 酸 走 筋 , 筋 病 無 多 食 酸 。 是 謂 五 禁 , 無 令 多 食。

    五 病 所 發 : 陰 病 發 於 骨 , 陽 病 發 於 血 , 陰 病 發 於肉 , 陽 病 發 於 冬 ; 陰 病 發 於 夏 。 是 謂 五 發 。

    五 邪 所 亂 : 邪 入 於 陽 則 狂 , 邪 入 於 陰 則 痺 ; 搏 陽則 為 巔 疾 , 搏 陰 則 為 瘖 ; 陽 入 之 陰 則 靜 , 陰 出 之 陽 則 怒。 是 為 五 亂 。

    五 邪 所 見 : 春 得 秋 脈 , 夏 得 冬 脈 , 長 夏 得 春 脈 ,秋 得 夏 脈 , 冬 得 長 夏 脈 , 名 曰 陰 出 之 陽 , 病 善 怒 不 治 。是 謂 五 邪 , 皆 同 命 死 不 治 。

    五 臟 所 藏 : 心 藏 神 、 肺 藏 魄 、 肝 藏 魂 、 脾 藏 意 、腎 藏 志 。 是 謂 五 臟 所 藏 。

    五 臟 所 主 : 心 主 脈 、 肺 主 皮 、 肝 主 筋 、 脾 主 肉 、腎 主 骨 。 是 為 五 臟 所 主 。

    五 勞 所 傷 : 久 視 傷 血 、 久 臥 傷 氣 、 久 坐 傷 肉 、 久立 傷 骨 、 久 行 傷 筋 。 是 謂 五 勞 所 傷 。

    五 脈 應 象 : 肝 脈 弦 、 心 脈 鉤 、 脾 脈 代 、 肺 脈 毛 、腎 脈 石 。 是 謂 五 臟 之 脈 。
 
 
 
<H4>        血 氣 形 志 篇 第 二 十 四</H4>    夫 人 之 常 數 , 太 陽 常 多 血 少 氣 , 少 陽 常 少 血 多 氣 ,陽 明 常 多 氣 多 血 , 少 陰 常 少 血 多 氣 , 厥 陰 常 多 血 少 氣 ,太 陰 常 多 氣 少 血 。 此 天 之 常 數 。

    足 太 陽 與 少 陰 為 表 裏 , 少 陽 與 厥 陰 為 表 裏 , 陽 明與 太 陰 為 表 裏 , 是 為 足 陰 陽 也 。 手 太 陽 與 少 陰 為 表 裏 ,少 陽 與 心 主 為 表 裏 , 陽 明 與 太 陰 為 表 裏 , 是 為 手 之 陰 陽也 。

    今 知 手 足 陰 陽 所 苦 , 凡 治 病 必 先 去 其 血 , 乃 去 其所 苦 , 伺 之 所 欲 , 然 後 瀉 有 餘 , 補 不 足 。

    欲 知 背 俞 , 先 度 其 兩 乳 間 , 中 折 之 , 更 以 他 草 度去 半 已 , 即 以 兩 隅 相 拄 也 , 乃 舉 以 度 其 背 , 令 其 一 隅 居上 , 齊 脊 大 柱 , 兩 隅 在 下 , 當 其 下 隅 者 , 肺 之 俞 也 。

    復 下 一 度 , 心 之 俞 也 。 復 下 一 度 , 左 角 肝 之 俞 也。 右 角 脾 之 俞 也 , 復 下 一 度 , 腎 之 俞 也 , 是 為 五 臟 之 俞, 灸 刺 之 度 也 。

    形 樂 志 苦 , 病 生 於 脈 , 治 之 以 灸 刺 。

    形 樂 志 樂 , 病 生 於 肉 , 治 之 以 針 石 。

    形 苦 志 樂 , 病 生 於 筋 , 治 之 以 熨 引 。

    形 苦 志 苦 , 病 生 於 咽 嗌 , 治 之 以 百 藥 。

    形 數 驚 恐 , 經 絡 不 通 , 病 生 於 不 仁 , 治 之 以 按 摩醪 藥 。

    是 謂 五 形 志 也 。

    刺 陽 明 出 血 氣 , 刺 太 陽 出 血 惡 氣 , 刺 少 陽 出 氣 惡血 , 刺 太 陰 出 氣 惡 血 , 刺 少 陰 出 氣 惡 血 , 刺 厥 陰 出 血 惡氣 也 。

平 人 氣 象 論 篇 第 十 八 


  黃 帝 問 曰 : 平 人 何 如 ?


    岐 伯 對 曰 : 人 一 呼 脈 再 動 , 一 吸 脈 亦 再 動 , 呼 吸定 息 , 脈 五 動 , 閏 以 太 息 , 命 日 平 人 。 平 人 者 不 病 也 。

    常 以 不 病 調 病 人 , 醫 不 病 , 故 為 病 人 平 息 以 調 之為 法 。

    人 一 呼 脈 一 動 , 一 吸 脈 一 動 , 日 少 氣 。

    人 一 呼 脈 三 動 , 一 吸 脈 三 動 而 躁 , 尺 熱 曰 病 溫 ,尺 不 熱 脈 滑 曰 病 風 , 脈 澀 曰 痺 。

    人 一 呼 脈 四 動 以 上 曰 死 , 脈 絕 不 至 曰 死 , 乍 疏 乍數 曰 死 。

    平 人 之 常 氣 稟 于 胃 , 胃 者 平 人 之 常 氣 也 , 人 無 胃氣 曰 逆 , 逆 者 死 。

    春 胃 微 弦 曰 平 , 弦 多 胃 少 曰 肝 病 , 但 弦 無 胃 曰 死。 胃 而 有 毛 曰 秋 病 , 毛 甚 曰 今 病 。 臟 真 散 于 肝 , 肝 臟 筋膜 之 氣 也 。

    長 夏 胃 微 軟 弱 曰 平 , 弱 多 胃 少 曰 脾 病 , 但 代 無 胃曰 死 , 軟 弱 有 石 曰 冬 病 , 弱 甚 曰 今 病 。 臟 真 濡 于 脾 , 脾藏 肌 肉 之 氣 也 。

    夏 胃 微 鉤 曰 平 , 鉤 多 胃 少 曰 心 病 , 但 鉤 旡 胃 曰 死, 胃 而 有 石 曰 冬 病 , 石 甚 曰 今 病 。 臟 真 通 於 心 , 心 藏 血脈 之 氣 也 。

    秋 胃 微 毛 曰 平 , 毛 多 胃 少 曰 肺 病 , 但 毛 無 胃 曰 死, 毛 而 有 弦 曰 春 病 , 弦 甚 曰 今 病 。 臟 真 高 於 肺 , 以 行 營衛 陰 陽 也 。

    冬 胃 微 石 曰 平 , 石 多 胃 少 曰 腎 病 , 但 石 無 胃 曰 死, 石 而 有 鉤 曰 夏 病 , 鉤 甚 曰 今 病 。 臟 真 下 於 腎 , 腎 藏 骨髓 之 氣 也 。

    胃 之 大 絡 。 名 曰 虛 里 , 貫 鬲 絡 肺 , 出 於 左 乳 下 ,其 動 應 衣 , 脈 宗 氣 也 。

    盛 喘 數 絕 者 , 則 在 病 中 , 結 而 橫 有 積 矣 。 絕 不 至曰 死 , 乳 之 下 其 動 應 衣 , 宗 氣 泄 也 。

    欲 知 寸 口 太 過 與 不 及 , 寸 口 之 脈 中 手 短 者 , 曰 頭痛 ; 寸 口 脈 中 手 長 者 , 曰 足 脛 痛 ; 寸 口 脈 中 手 促 上 擊 者, 曰 肩 脊 痛 ; 寸 口 脈 沉 而 堅 者 , 曰 病 在 中 ; 寸 口 脈 浮 而盛 者 , 曰 病 在 外 ; 寸 口 脈 沉 而 弱 , 曰 寒 熱 及 疝 瘕 少 腹 痛; 寸 口 脈 沉 而 橫 , 曰 脅 下 有 積 , 腹 中 有 橫 積 痛 : 寸 口 脈沉 而 澀 , 曰 寒 熱 。

    脈 盛 滑 堅 者 , 曰 病 在 外 ; 脈 小 實 而 堅 者 , 病 在 內。

    脈 小 弱 以 澀 , 謂 之 久 病 ; 脈 滑 浮 而 疾 者 , 謂 之 新病 。

    脈 急 者 , 曰 疝 瘕 少 腹 痛 。 脈 滑 曰 風 , 脈 澀 曰 痺 ,緩 而 滑 曰 熱 中 , 盛 而 堅 曰 脹 。

    脈 從 陰 陽 , 病 易 已 ; 脈 逆 陰 陽 , 病 難 已 ; 脈 得 四時 之 順 , 曰 病 無 他 ; 脈 反 四 時 及 不 間 臟 曰 難 已 。

    臂 多 青 脈 曰 脫 血 , 尺 脈 緩 澀 , 謂 之 解 ● , 安 臥 脈盛 謂 之 脫 血 , 尺 澀 脈 滑 謂 之 多 汗 , 尺 寒 脈 細 謂 之 後 泄 ,脈 尺 粗 常 熱 者 謂 之 熱 中 。

    肝 見 庚 辛 死 , 心 見 壬 癸 死 , 脾 見 甲 乙 死 , 肺 見 丙丁 死 , 腎 見 戊 己 死 。 是 為 真 臟 見 , 皆 死 。

    頸 脈 動 喘 疾 咳 曰 水 , 目 裹 微 腫 如 臥 蚕 起 之 狀 曰 水。

    溺 黃 赤 安 臥 者 , 黃 疸 。 已 食 如 飢 者 , 胃 疸 。

    面 腫 曰 風 。 足 脛 腫 曰 水 。 目 黃 者 曰 黃 疸 。

    婦 人 手 少 陰 脈 動 甚 者 , 妊 子 也 。

    脈 有 逆 從 四 時 , 未 有 臟 形 。 春 夏 而 脈 瘦 , 秋 冬 而脈 浮 大 , 命 曰 逆 四 時 也 。

    風 熱 而 脈 靜 , 泄 而 脫 血 脈 實 , 病 在 中 脈 虛 , 病 在外 脈 堅 澀 者 , 皆 難 治 , 命 曰 反 四 時 也 。

    人 以 水 穀 為 本 , 故 人 絕 水 穀 則 死 , 脈 無 胃 氣 亦 死。 所 謂 無 胃 氣 者 , 但 得 真 臟 脈 不 得 胃 氣 也 。 所 謂 脈 不 得胃 氣 者 , 肝 不 弦 , 腎 不 石 也 。

    太 陽 脈 至 , 洪 大 以 長 ; 少 陽 脈 至 , 乍 數 乍 疏 , 乍短 乍 長 ; 陽 明 脈 至 , 浮 大 而 短 。

    夫 平 心 脈 來 , 累 累 如 連 珠 , 如 循 琅 玕 曰 心 平 。 復以 胃 氣 為 本 。 病 心 脈 來 , 喘 喘 連 屬 , 其 中 微 曲 曰 心 病 。死 心 脈 來 , 前 曲 後 居 , 如 操 帶 鉤 曰 心 死 。

    平 肺 脈 來 , 厭 厭 聶 聶 , 如 落 榆 莢 , 曰 肺 平 。 秋 以胃 氣 為 本 。 病 肺 脈 來 , 不 上 不 下 , 如 循 雞 羽 , 曰 肺 病 。死 肺 脈 來 , 如 物 之 浮 , 如 風 吹 毛 , 曰 肺 死 。

    平 肝 脈 來 , 軟 弱 招 招 , 如 揭 長 竿 末 梢 曰 肝 平 。 春以 胃 氣 為 本 。 病 肝 脈 來 , 盈 實 而 滑 , 如 循 長 竿 , 曰 肝 病。 死 肝 脈 來 , 急 益 勁 如 新 張 弓 弦 , 曰 肝 死 。

    平 脾 脈 來 , 和 柔 相 離 , 如 雞 踐 地 , 曰 脾 平 。 長 夏以 胃 氣 為 本 。 病 脾 病 來 , 實 而 盈 數 , 如 雞 舉 足 , 曰 脾 病。 死 脾 脈 來 , 銳 堅 如 鳥 之 喙 , 如 鳥 之 距 , 如 屋 之 漏 , 如水 之 流 , 曰 脾 死 。

    平 腎 脈 來 , 喘 喘 累 累 如 鉤 , 按 之 而 堅 曰 腎 平 。 冬以 胃 氣 為 本 。 病 腎 脈 來 如 引 葛 , 按 之 益 堅 , 曰 腎 病 。 死腎 脈 來 發 如 奪 索 , 辟 辟 石 彈 石 , 曰 腎 死 。
 
 
 
<H4>        玉 機 真 藏 論 篇 第 十 九</H4>    黃 帝 問 曰 : 春 脈 如 弦 , 何 如 而 弦 ?

    岐 伯 對 曰 : 春 脈 者 , 肝 也 , 東 方 木 也 , 萬 物 之 所以 始 生 也 , 故 其 氣 來 軟 弱 , 輕 虛 而 滑 , 端 直 以 長 , 故 曰弦 , 反 此 者 病 。

    帝 曰 : 何 如 而 反 ? 岐 伯 曰 : 其 氣 來 實 而 強 , 此 謂太 過 , 病 在 外 。 其 氣 來 不

 湯 液 醪 醴 論 篇 第 十 四   


 黃 帝 問 曰 : 為 五 穀 湯 液 及 醪 醴 奈 何 ? 岐 伯 對 曰 : 必以 稻 米 , 炊 之 稻 薪 , 稻 米 者 完 , 稻 薪 者 堅 。 帝 曰 : 何 以然 ? 岐 伯 曰 : 此 得 天 地 之 和 , 高 下 之 宜 , 故 能 至 完 : 伐取 得 時 , 故 能 至 堅 也 。


    帝 曰 : 上 古 聖 人 作 湯 液 醪 醴 , 為 而 不 用 何 也 ? 岐伯 曰 : 自 古 聖 人 之 作 湯 液 醪 醴 者 , 以 為 備 耳 ! 夫 上 古 作湯 液 , 故 為 而 弗 服 也 。

    中 古 之 世 , 道 德 稍 衰 , 邪 氣 時 至 , 服 之 萬 全 。

    帝 曰 : 今 之 世 不 必 已 何 也 。 岐 伯 曰 : 當 今 之 世 ,必 齊 毒 藥 攻 其 中 , 鑱 石 針 艾 治 其 外 也 。

    帝 曰 : 形 弊 血 盡 而 功 不 應 者 何 ? 岐 伯 曰 : 神 不 使也 。 帝 曰 : 何 謂 神 不 使 ? 岐 伯 曰 : 針 石 道 也 。 精 神 不 進, 志 意 不 治 , 故 病 不 可 愈 。 今 精 壞 神 去 , 營 衛 不 可 復 收。 何 者 ? 嗜 欲 無 窮 , 而 憂 患 不 止 , 精 氣 弛 壞 , 營 泣 衛 除, 故 神 去 之 而 病 不 愈 也 。

    帝 曰 : 夫 病 之 始 生 也 , 極 微 極 精 , 必 先 入 結 於 皮膚 。 今 良 工 皆 稱 曰 病 成 , 名 曰 逆 , 則 針 石 不 能 治 , 良 藥不 能 及 也 。 今 良 工 皆 得 其 法 , 守 其 數 , 親 戚 兄 弟 遠 近 音聲 日 聞 於 耳 , 五 色 日 見 於 目 , 而 病 不 愈 者 , 亦 何 暇 不 早乎 ?

    岐 伯 曰 : 病 為 本 , 工 為 標 , 標 本 不 得 , 邪 氣 不 服, 此 之 謂 也 。

    帝 曰 : 其 有 不 從 毫 毛 而 生 , 五 臟 陽 以 竭 也 , 津 液充 郭 , 其 魄 獨 居 , 孤 精 於 內 , 氣 耗 於 外 , 形 不 可 與 衣 相保 , 此 四 極 急 而 動 中 , 是 氣 拒 於 內 而 形 施 於 外 , 治 之 奈何 ?

    岐 伯 曰 : 平 治 于 權 衡 , 去 宛 陳 莝 , 微 動 四 極 , 溫衣 繆 剌 其 處 , 以 復 其 形 。 開 鬼 門 , 潔 淨 府 , 精 以 時 服 ;五 陽 已 布 , 疏 滌 五 臟 , 故 精 自 生 , 形 自 盛 , 骨 肉 相 保 ,巨 氣 乃 平 。 帝 曰 : 善 。
 
 
 
<H4>        玉 版 論 要 篇 第 十 五</H4>    黃 帝 問 曰 : 余 聞 揆 度 奇 恒 , 所 指 不 同 , 用 之 奈 何 ?岐 伯 對 曰 : 揆 度 者 , 度 病 之 淺 深 也 ; 奇 恒 者 , 言 奇 病 也。 請 言 道 之 至 數 , 五 色 脈 變 , 揆 度 奇 恒 , 道 在 於 一 。

    神 轉 不 回 , 回 則 不 轉 , 乃 失 其 機 。 至 數 之 要 , 迫近 以 微 , 著 之 玉 版 , 命 曰 合 玉 機 。

    容 色 見 上 下 左 右 , 各 在 其 要 。 其 色 見 淺 者 , 湯 液主 治 , 十 日 已 。 其 見 深 者 , 必 齊 主 治 , 二 十 一 日 已 。 其見 大 深 者 , 醪 酒 主 治 , 百 日 已 。 色 夭 面 脫 不 治 , 百 日 盡已 。

    脈 短 氣 絕 死 , 病 溫 虛 甚 死 。

    色 見 上 下 左 右 , 各 在 其 要 。 上 為 逆 , 下 為 從 ; 女子 右 為 逆 , 左 為 從 ; 男 子 左 為 逆 , 右 為 從 。 易 , 重 陽 死, 重 陰 死 。

    陰 陽 反 他 , 治 在 權 衡 相 奪 , 奇 恒 事 也 , 揆 度 事 也。

    搏 脈 痺 躄 , 寒 熱 之 交 。 脈 孤 為 消 氣 , 虛 泄 為 奪 血。 孤 為 逆 , 虛 為 從 。

    行 奇 恒 之 法 , 以 太 陰 始 。 行 所 不 勝 曰 逆 勝 , 逆 則死 。 行 所 勝 曰 從 , 從 則 活 。 八 風 四 時 之 勝 , 終 而 復 始 ,逆 行 一 過 , 不 可 復 數 , 論 要 畢 矣 。
 
 
 
<H4>        診 要 經 終 論 篇 第 十 六</H4>    黃 帝 問 曰 : 診 要 何 如 ? 岐 伯 對 曰 : 正 月 二 月 , 天 氣始 方 , 地 氣 始 發 , 人 氣 在 肝 。

    三 月 四 月 天 氣 正 方 , 地 氣 定 發 , 人 氣 在 脾 。

    五 月 六 月 天 氣 盛 , 地 氣 高 , 人 氣 在 頭 。

    七 月 八 月 陰 氣 始 殺 , 人 氣 在 肺 。

    九 月 十 月 陰 氣 始 冰 , 地 氣 始 閉 , 人 氣 在 心 。

    十 一 月 十 二 月 冰 複 , 地 氣 合 , 人 氣 在 腎 。

    故 春 刺 散 俞 , 及 與 分 理 , 血 出 而 止 。 甚 者 傳 氣 ,間 者 環 也 。

    夏 刺 絡 俞 , 見 血 而 止 。 盡 氣 閉 環 , 痛 病 必 下 。

    秋 刺 皮 膚 循 理 , 上 下 同 法 , 神 變 而 止 。

    冬 刺 俞 竅 於 分 理 , 甚 者 直 下 , 間 者 散 下 。

    春 夏 秋 冬 , 各 有 所 刺 , 法 其 所 在 。 春 刺 夏 分 , 脈亂 氣 微 , 入 淫 骨 髓 , 病 不 能 愈 , 令 人 不 嗜 食 , 又 且 少 氣。

    春 刺 秋 分 , 筋 攣 逆 氣 環 為 咳 嗽 , 病 不 愈 , 令 人 時驚 , 又 且 哭 。

    春 刺 冬 分 , 邪 氣 著 藏 , 令 人 脹 , 病 不 愈 , 又 且 欲言 語 。

    夏 刺 春 分 , 病 不 愈 , 令 人 解 墮 。

    夏 刺 秋 分 , 病 不 愈 , 令 人 心 中 欲 無 言 , 惕 惕 如 人將 捕 之 。

    夏 刺 冬 分 , 病 不 愈 , 令 人 少 氣 , 時 欲 怒 。

    秋 刺 春 分 , 病 不 已 , 令 人 惕 然 , 欲 有 所 為 , 起 而忘 之 。

    秋 刺 夏 分 , 病 不 已 , 令 人 益 嗜 臥 , 且 又 善 ● 。

    秋 刺 冬 分 , 病 不 已 , 令 人 洒 洒 時 寒 。

    冬 刺 春 分 , 病 不 已 , 令 人 欲 臥 不 能 眠 , 眠 而 有 見。

    冬 刺 夏 分 , 病 不 愈 , 氣 上 發 為 諸 痺 。

    冬 刺 秋 分 , 病 不 已 , 令 人 善 渴 。

    凡 刺 胸 腹 者 , 必 避 五 臟 。 中 心 者 環 死 , 中 脾 者 五日 死 , 中 腎 者 七 日 死 , 中 肺 者 五 日 死 。 中 膈 者 , 皆 為 傷中 , 其 病 雖 愈 , 不 過 一 歲 必 死 。

    刺 避 五 臟 者 , 知 逆 從

五 藏 生 成 篇 第 十 


  心 之 合 脈 也 , 其 榮 色 也 , 其 主 腎 也 。


    肺 之 合 皮 也 , 其 榮 毛 也 , 其 主 心 也 。

    肝 之 合 筋 也 , 其 榮 爪 也 , 其 主 肺 也 。

    脾 之 合 肉 也 , 其 榮 唇 也 , 其 主 肝 也 。

    腎 之 合 骨 也 , 其 榮 髮 也 , 其 主 脾 也 。

    是 故 多 食 鹹 , 則 脈 凝 泣 而 變 色 ; 多 食 苦 , 則 皮 稿而 毛 拔 ; 多 食 辛 , 則 筋 急 而 爪 枯 ; 多 食 酸 , 則 肉 胝 ● 而唇 揭 ; 多 食 甘 , 則 骨 痛 而 髮 落 , 此 五 味 之 所 傷 也 。 故 心欲 苦 , 肺 欲 辛 , 肝 欲 酸 , 脾 欲 甘 , 腎 欲 鹹 , 此 五 味 之 所合 也 。

    五 臟 之 氣 , 故 色 見 青 如 草 茲 者 死 , 黃 如 枳 實 者 死, 黑 如 ● 者 死 , 赤 如 衄 血 者 死 , 白 如 枯 骨 者 死 , 此 五 色之 見 死 也 。 青 如 翠 羽 者 生 , 赤 如 雞 冠 者 生 , 黃 如 蟹 腹 者生 , 白 如 豕 膏 者 生 , 黑 如 烏 羽 者 生 , 此 五 色 之 見 生 也 。生 於 心 , 如 以 縞 裹 朱 。 生 於 肺 , 如 以 縞 裹 紅 。 生 於 肝 ,如 以 縞 裹 紺 。 生 於 脾 , 如 以 縞 裹 括 蔞 實 。 生 於 腎 , 如 以縞 裹 紫 。 此 五 臟 所 生 之 外 榮 也 。

    色 味 當 五 臟 , 白 當 肺 辛 , 赤 當 辛 苦 , 青 當 肝 酸 ,黃 當 脾 甘 , 黑 當 腎 鹼 。 故 白 當 皮 , 赤 當 脈 , 青 當 筋 , 黃當 肉 , 黑 當 骨 。

    諸 脈 者 , 皆 屬 於 目 ; 諸 髓 者 , 皆 屬 於 腦 ; 諸 筋 者, 皆 屬 於 節 ; 諸 血 者 , 皆 屬 於 心 ; 諸 氣 者 , 皆 屬 於 肺 ,此 四 肢 八 谿 之 朝 夕 也 。 故 人 臥 血 歸 於 肝 , 肝 受 血 而 能 視, 足 受 血 而 能 步 , 掌 受 血 而 能 握 , 指 受 血 而 能 攝 。 臥 出而 風 吹 之 , 血 凝 於 膚 者 為 痺 , 凝 於 脈 者 為 泣 、 凝 於 足 者為 厥 。 此 三 者 , 血 行 而 不 得 反 其 空 , 故 為 痺 厥 也 。 人 有大 谷 十 二 分 , 小 溪 三 百 五 十 四 名 , 少 十 二 俞 , 此 皆 衛 氣所 留 止 , 邪 氣 之 所 客 也 , 針 石 緣 而 去 之 。

    診 病 之 始 , 五 決 為 紀 。 欲 知 其 始 , 先 建 其 母 。 所謂 五 決 者 , 五 脈 也 。

    是 以 頭 痛 巔 疾 , 下 虛 上 實 , 過 在 足 少 陰 巨 陽 , 甚則 入 腎 。 徇 蒙 招 尤 , 目 冥 耳 聾 , 下 實 上 虛 , 過 在 足 少 陽厥 陰 , 甚 則 入 肝 。 腹 滿 ● 脹 , 支 膈 胠 脅 、 下 厥 上 冒 , 過在 足 太 陰 陽 明 。 咳 嗽 上 氣 , 厥 在 胸 中 , 過 在 手 陽 明 太 陰。 心 煩 頭 痛 , 病 在 膈 中 , 過 在 手 巨 陽 少 陰 。

    夫 脈 之 小 大 , 滑 澀 浮 沈 , 可 以 指 別 。 五 臟 之 象 ,可 以 類 推 。 五 臟 相 音 , 可 以 意 識 。 五 色 微 診 , 可 以 目 察。 能 合 脈 色 , 可 以 萬 全 。

    赤 脈 之 至 也 , 喘 而 堅 。 診 曰 : 有 積 氣 在 中 , 時 害於 食 名 曰 心 痺 。 得 之 外 疾 , 思 慮 而 心 虛 , 故 邪 從 之 。

    白 脈 之 至 也 , 喘 而 浮 。 上 虛 下 實 , 驚 , 有 積 氣 在胸 中 , 喘 而 虛 。 名 曰 肺 痺 。 寒 熱 , 得 之 醉 而 使 內 也 。

    青 脈 之 至 也 。 長 而 左 右 彈 。 有 積 氣 在 心 下 , 肢 胠。 名 曰 肝 痺 。 得 之 寒 濕 , 與 疝 同 法 。 腰 痛 足 清 頭 痛 。

    黃 脈 之 至 也 , 大 而 虛 。 有 積 氣 在 腹 中 , 有 厥 氣 ,名 曰 厥 疝 。 女 子 同 法 , 得 之 疾 使 四 肢 , 汗 出 當 風 。

    黑 脈 之 至 也 , 上 堅 而 大 。 有 積 氣 在 小 腹 與 陰 , 名曰 腎 痺 。 得 之 沐 浴 , 清 水 而 臥 。

    凡 相 五 色 之 奇 脈 , 面 黃 目 青 , 面 黃 目 赤 , 面 黃 目白 , 面 黃 目 黑 者 , 皆 不 死 也 。 面 青 目 赤 , 面 赤 目 白 , 面青 目 黑 , 面 黑 目 白 , 面 赤 目 青 , 皆 死 也 。
 
 
 
<H4>        五 藏 別 論 篇 第 十 一</H4>    黃 帝 問 曰 : 余 聞 方 士 , 或 以 腦 髓 為 臟 , 或 以 腸 胃 為臟 , 或 以 為 腑 。 敢 問 更 相 反 , 皆 自 謂 是 , 不 知 其 道 , 願聞 其 說 。

    岐 伯 對 曰 : 腦 、 髓 、 骨 、 脈 、 膽 、 女 子 胞 此 六 者, 地 氣 之 所 生 也 。 皆 臟 於 陰 而 象 於 地 , 故 藏 而 不 瀉 , 名曰 奇 恒 之 府 。

    夫 胃 大 腸 、 小 腸 、 三 焦 、 膀 胱 此 五 者 天 氣 之 所 生也 , 其 氣 象 天 , 故 瀉 而 不 藏 。 此 受 五 藏 濁 氣 , 名 曰 傳 化之 府 , 此 不 能 久 留 , 輸 瀉 者 也 。

    魄 門 亦 為 五 臟 使 , 水 穀 不 得 久 藏 。

    所 謂 五 臟 者 , 藏 精 氣 而 不 瀉 也 , 故 滿 而 不 能 實 。

    六 腑 者 , 傳 化 物 而 不 藏 , 故 實 而 不 能 滿 也 。 所 以然 者 , 水 穀 入 口 則 胃 實 而 腸 虛 , 食 下 則 腸 實 而 胃 虛 。

    故 曰 實 而 不 滿 , 滿 而 不 實 也 。

    帝 曰 : 氣 口 何 以 獨 為 五 臟 之 主 ? 岐 伯 說 : 胃 者 水穀 之 海 , 六 腑 之 大 源 也 。 五 味 入 口 , 藏 於 胃 以 養 五 臟 氣, 氣 口 亦 太 陰 也 , 是 以 五 臟 六 腑 之 氣 味 , 皆 出 於 胃 , 變見 於 氣 口 。 故 五 氣 入 鼻 , 藏 於 心 肺 , 心 肺 有 病 , 而 鼻 為之 不 利 也 。

    凡 治 病 必 察 其 下 , 適 其 脈 , 觀 其 志 意 , 與 其 病 也。

    拘 於 鬼 神 者 , 不 可 與 言 至 德 ; 惡 於 針 石 者 , 不 可與 言 至 巧 。 病 不 許 治 者 , 病 必 不 治 , 治 之 無 功 矣 。
 
 
 
<H4>        異 法 方 宜 論 篇 第 十 二</H4>    黃 帝 問 曰 : 醫 之 治 病 也 , 一 病 而 治 各 不 同 , 皆 愈 何也 ? 岐 伯 對 曰 : 地 勢 使 然 也 。

    故 東 方 之 域 , 天 地 之 所 始 生 也 。 魚 鹽 之 地 , 海 濱傍 水 , 其 民 食 魚 而 嗜 鹹 , 皆 安 其 處 , 美 其 食 。 魚 者 使 人熱 中 , 鹽 者 勝 血 , 故 其 民 皆 黑 色 疏 理 。 其 病 皆 為 癰 瘍 ,其 治 宜 砭 石 。 故 砭 石 者 , 亦 從 東 方 來 。

    西 方 者 金 玉 之 域 , 沙 石 之 處 , 天 地 之 所 收 引 也 。其 民 陵 居 而 多 風 , 水 土 剛 強 , 其 民 不 衣 而 褐 荐 , 其 民 華食 而 脂 肥 , 故 邪 不 能 傷 其 形 體 , 其 病 生 於 內 , 其 治 宜 毒藥 。 故 毒 藥 者 亦 從 西 方 來 。

    北 方 者 , 天 地 所 閉 藏 之 域 也 。 其 地 高 陵 居 , 風 寒冰 冽 , 其 民 樂 野 處 而 乳 食 , 臟 寒 生 滿 病 , 其 治 宜 灸 炳 。故 灸 炳 者 , 亦 從 北 方 來 。

    南 方 者 , 天 地 所 長 養 , 陽 之 所 盛 處 也 。 其 地 下 ,水 土 弱 , 霧 露 之 所 聚 也 。 其 民 嗜 酸 而 食 胕 , 故 其 民 皆 致理 而 赤 色 , 其 病 攣 痺 , 其 治 宜 微 針 。 故 九 針 者 , 亦 從 南方 來 。

    中 央 者 , 其 地 平 以 濕 , 天 地 所 以 生 萬 物 也 眾 。 其民 食 雜 而 不 勞 , 故 其 病 多 痿 厥 寒 熱 。 其 治 宜 導 引 按 蹻 ,故 導 引 按 蹻 者 , 亦 從 中 央 出 也 。

    故 聖 人 雜 合 以 治 , 各 得 其 所 宜 , 故 治 所 以 異 而 病皆 愈 者 , 得 病 之 情 , 知 治 之 大 體 也 。
 
 
 
<H4>        移 精 變 氣 論 篇 第 十 三</H4>    黃 帝 問 曰 : 余 聞 古 之 治 病 , 惟 其 移 精 變 氣 , 可 祝 由而 己 。 今 世 治 病 , 毒 藥 治 其 內 , 針 石 治 其 外 , 或 愈 或 不愈 , 何 也 ?

    岐 伯 對 曰 : 往 古 人 居 禽 獸 之 間 , 動 作 以 避 寒 , 陰居 以 避 暑 , 內 無 眷 暮 之 累 , 外 無 伸 官 之 形 , 此 恬 淡 之 世, 邪 不 能 深 入 也 。 故 毒 藥 不 能 治 其 內 , 針 石 不 能 治 其 外, 故 可 移 精 祝 由 而 己 。

    當 今 之 世 不 然 , 憂 患 緣 其 內 , 苦 形 傷 其 外 , 又 失四 時 之 從 , 逆 寒 暑 之 宜 。 賊 風 數 至 , 虛 邪 朝 夕 , 內 至 五臟 骨 髓 , 外 傷 空 竅 肌 膚 , 所 以 小 病 必 甚 , 大 病 必 死 。 故祝 由 不 能 己 也 。

    帝 曰 : 善 。 余 欲 臨 病 人 , 觀 死 生 , 決 嫌 疑 , 欲 知其 要 , 如 日 月 光 , 可 得 聞 乎 ? 岐 伯 曰 : 色 脈 者 , 上 帝 之所 貴 也 , 先 師 之 所 傳 也 。

    上 古 使 僦 貸 季 理 色 脈 而 通 神 明 , 合 之 金 木 水 火 土, 四 時 八 風 六 合 , 不 離 其 常 , 變 化 相 移 , 以 觀 其 妙 , 以知 其 要 , 欲 知 其 要 , 則 色 脈 是 矣 。

    色 以 應 日 , 脈 以 應 月 , 常 求 其 要 , 則 其 要 也 。 夫色 之 變 化 以 應 四 時 之 脈 , 此 上 帝 之 所 貴 , 以 合 於 神 明 也。 所 以 遠 死 而 近 生 , 生 道 以 長 , 命 曰 聖 王 。

    中 古 之 治 病 , 至 而 治 之 , 湯 液 十 日 , 以 去 八 風 五痺 之 病 。 十 日 不 已 , 治 以 草 蘇 草 荄 之 枝 , 本 末 為 助 , 標本 已 得 , 邪 氣 乃 服 。

    暮 世 之 病 也 , 則 不 然 , 治 不 本 四 時 , 不 知 日 月 ,不 審 逆 從 , 病 形 已 成 , 乃 慾 微 針 其 外 , 湯 液 治 其 內 , 粗工 兇 兇 以 為 可 攻 , 故 病 未 已 , 新 病 復 起 。

    帝 曰 : 願 聞 要 道 。 岐 伯 曰 : 治 之 要 極 , 無 夫 色 脈, 用 之 不 惑 , 治 之 大 則 。 逆 從 到 行 , 標 本 不 得 , 亡 神 失國 。 去 故 就 新 , 乃 得 真 人 。

    帝 曰 : 余 聞 其 要 於 夫 子 矣 , 夫 子 言 不 離 色 脈 , 此余 之 所 知 也 。 岐 伯 曰 : 治 之 極 於 一 。 帝 曰 : 何 謂 一 ? 岐伯 曰 : 一 者 因 得 之 。 帝 曰 : 奈 何 ? 岐 伯 曰 : 閉 戶 塞 牖 ,系 之 病 者 , 數 問 其 情 , 以 從 其 意 , 得 神 者 昌 , 失 神 者 亡。 帝 曰 : 善 。
 
 
 

 靈 蘭 秘 典 論 篇 第 八   


 黃 帝 問 曰 : 願 聞 十 二 臟 之 相 使 , 貴 賤 何 如 ?


    岐 伯 對 曰 : 悉 乎 哉 問 也 。 請 遂 言 之 ! 心 者 , 君 主之 官 也 , 神 明 出 焉 。

    肺 者 , 相 傅 之 官 , 治 節 出 焉 。

    肝 者 , 將 軍 之 官 , 謀 慮 出 焉 。

    膽 者 中 正 之 官 , 決 斷 出 焉 。

    膻 中 者 , 臣 使 之 官 , 喜 樂 出 焉 。

    脾 胃 者 , 食 廩 之 官 , 五 味 出 焉 。

    大 腸 者 , 傳 道 之 官 , 變 化 出 焉 。

    小 腸 者 , 受 盛 之 官 , 化 物 出 焉 。

    腎 者 , 作 強 之 官 , 伎 巧 出 焉 。

    三 焦 者 , 決 瀆 之 官 , 水 道 出 焉 。

    膀 胱 者 , 州 都 之 官 , 津 液 藏 焉 , 氣 化 則 能 出 矣 。

    凡 此 十 二 官 者 , 不 得 相 失 也 。 故 主 明 則 下 安 , 以此 養 生 則 壽 , 沒 世 不 殆 , 以 為 天 下 則 大 昌 。 主 不 明 則 十二 官 危 , 使 道 閉 塞 而 不 通 , 形 乃 大 傷 , 以 此 養 生 則 殃 ,以 為 天 下 者 , 其 宗 大 危 , 戒 之 戒 之 。

    至 道 在 微 , 變 化 無 窮 , 孰 知 其 原 。

    窘 乎 哉 , 消 者 瞿 瞿 , 孰 知 其 要 。 閔 閔 之 當 , 孰 者為 良 。

    恍 惚 之 數 , 生 於 毫 釐 , 毫 釐 之 數 , 起 於 度 量 , 千之 萬 之 , 可 以 益 大 , 推 之 大 之 , 其 形 乃 制 。

    黃 帝 曰 : 善 哉 , 余 聞 精 光 之 道 , 大 聖 之 業 , 而 宣明 大 道 , 非 齊 戒 擇 吉 日 不 敢 受 也 。 黃 帝 乃 擇 吉 日 良 兆 ,而 藏 靈 蘭 之 室 , 以 傳 保 焉 。
 
 
 
<H4>        六 節 藏 象 論 篇 第 九</H4>    黃 帝 問 焉 : 余 聞 以 六 六 之 節 , 以 成 一 歲 , 人 以 九 九制 會 , 計 人 亦 有 三 百 六 十 五 節 , 以 為 天 地 , 久 矣 。 不 知其 所 謂 也 ?

    岐 伯 對 曰 : 昭 乎 哉 問 也 , 請 遂 言 之 ! 夫 六 六 之 節, 九 九 制 會 者 , 所 以 正 天 之 度 , 氣 之 數 也 。 天 度 者 , 所以 制 日 月 之 行 也 , 氣 數 者 , 所 以 紀 化 生 之 用 也 。

    天 為 陽 , 地 為 陰 ; 日 為 陽 , 月 為 陰 ; 行 有 分 紀 ,周 有 道 理 。 日 行 一 度 , 月 行 十 三 度 而 有 奇 焉 。 故 大 小 月三 百 六 十 五 日 而 成 歲 、 積 氣 餘 而 盈 閏 矣 。

    立 端 於 始 , 表 正 於 中 , 推 餘 於 終 , 而 天 度 畢 矣 。

    帝 曰 : 余 已 聞 天 度 矣 。 願 聞 氣 數 , 何 以 合 之 ? 岐伯 曰 : 天 以 六 六 為 節 , 地 以 九 九 制 會 , 天 有 十 日 , 日 六竟 而 周 甲 , 甲 六 覆 而 終 歲 , 三 百 六 十 日 法 也 。

    夫 自 古 通 天 者 , 生 之 本 , 本 於 陰 陽 。 其 氣 九 州 九竅 , 皆 通 乎 天 氣 。

    故 其 生 五 , 其 氣 三 。

    三 而 成 天 , 三 而 成 地 , 三 而 成 人 , 三 而 三 之 , 合則 為 九 。 九 分 為 九 野 , 九 野 為 九 臟 ; 故 形 臟 四 , 神 臟 五, 合 為 九 臟 以 應 之 也 。

    帝 曰 : 余 已 聞 六 六 九 九 之 會 也 , 夫 子 言 積 氣 盈 闊, 願 聞 何 謂 氣 ? 請 夫 子 發 蒙 解 惑 焉 。 岐 伯 曰 : 此 上 帝 所秘 , 先 師 傳 之 也 。 帝 曰 : 請 遂 聞 之 。 岐 伯 曰 : 五 日 謂 之候 , 三 候 謂 之 氣 , 六 氣 謂 之 時 , 四 時 謂 之 歲 , 而 各 從 其主 治 焉 。 五 運 相 襲 而 皆 治 之 , 終 期 之 日 , 周 而 復 始 , 時立 氣 佈 , 如 環 無 端 , 候 亦 同 法 。 故 曰 不 知 年 之 所 加 , 氣之 盛 衰 , 虛 實 之 所 起 , 不 可 以 為 工 矣 。

    帝 曰 : 五 運 之 始 , 如 環 無 端 , 其 太 過 不 及 如 何 ?岐 伯 曰 : 五 氣 更 立 , 各 有 所 勝 , 盛 虛 之 變 , 此 其 常 也 。

    帝 曰 : 平 氣 何 如 ? 岐 伯 曰 , 無 過 者 也 。

    帝 曰 : 太 過 不 及 奈 何 ? 岐 伯 曰 : 在 經 有 也 。

    帝 曰 : 何 謂 所 勝 ? 岐 伯 曰 : 春 勝 長 夏 , 長 夏 勝 冬, 冬 勝 夏 , 夏 勝 秋 , 秋 勝 春 , 所 謂 得 五 行 時 之 勝 , 各 以氣 命 其 臟 。

    帝 曰 : 何 以 知 其 勝 ? 岐 伯 曰 : 求 其 至 也 , 皆 歸 始春 , 未 至 而 至 , 此 謂 太 過 , 則 薄 所 不 勝 , 而 乘 所 勝 也 。命 曰 氣 淫 不 分 , 邪 僻 內 生 , 工 不 能 禁 。 至 而 不 至 , 此 謂不 及 , 則 所 勝 妄 行 , 而 所 生 受 病 , 所 不 勝 薄 之 也 , 命 曰氣 迫 。 所 謂 求 其 至 者 , 氣 至 之 時 也 。 謹 候 其 時 , 氣 可 與期 , 失 時 反 候 , 五 治 不 分 , 邪 僻 內 生 , 工 不 能 禁 也 。

    帝 曰 : 有 不 襲 乎 ? 岐 伯 曰 : 蒼 天 之 氣 , 不 得 無 常也 。 氣 之 不 襲 是 謂 非 常 , 非 常 則 變 矣 。

    帝 曰 : 非 常 而 變 奈 何 ? 岐 伯 曰 : 變 至 則 病 , 所 勝則 微 , 所 不 勝 則 甚 。 因 而 重 感 於 邪 則 死 矣 , 故 非 其 時 則微 , 當 其 時 則 甚 也 。

    帝 曰 : 善 。 余 聞 氣 合 而 有 形 , 因 變 以 正 名 。 天 地之 運 , 陰 陽 之 化 , 其 於 萬 物 孰 少 孰 多 , 可 得 聞 乎 ?

    岐 伯 曰 : 悉 哉 問 也 , 天 至 廣 , 不 可 度 , 地 至 大 ,不 可 量 。 大 神 靈 問 , 請 陳 其 方 。 草 生 五 色 , 五 色 之 變 ,不 可 勝 視 , 草 生 五 味 , 五 味 之 美 不 可 勝 極 , 嗜 欲 不 同 ,各 有 所 通 。 天 食 人 以 五 氣 , 地 食 人 以 五 味 。 五 氣 入 鼻 ,藏 於 心 肺 , 上 使 五 色 修 明 , 音 聲 能 彰 ; 五 味 入 口 , 藏 於腸 胃 , 味 有 所 藏 , 以 養 五 氣 , 氣 和 而 生 , 津 液 相 成 , 神乃 自 生 。

    帝 曰 : 臟 象 何 如 ?

    岐 伯 曰 : 心 者 生 之 本 , 神 之 變 也 ; 其 華 在 面 , 其充 在 血 脈 , 為 陽 中 之 太 陽 , 通 於 夏 氣 。

    肺 者 , 氣 之 本 , 魄 之 處 也 ; 其 華 在 毛 , 其 充 在 皮, 為 陽 中 之 太 陰 , 通 於 秋 氣 。

    腎 者 主 蟄 , 封 藏 之 本 , 精 之 處 也 ; 其 華 在 髮 , 其充 在 骨 , 為 陰 中 之 少 陰 。 通 於 冬 氣 。

    肝 者 , 罷 極 之 本 , 魂 之 居 也 ; 其 華 在 爪 , 其 充 在筋 , 以 生 血 氣 , 其 味 酸 , 其 色 蒼 , 此 為 陽 中 之 少 陽 。 通於 春 氣 。

    脾 、 胃 、 大 腸 、 小 腸 、 三 焦 、 膀 胱 者 、 食 廩 之 本, 營 之 居 也 , 名 曰 器 , 能 化 糟 粕 , 轉 味 而 入 出 者 也 , 其華 在 唇 四 白 , 其 充 在 肌 , 其 味 甘 , 其 色 黃 , 此 至 陰 之 類, 通 於 土 氣 。

    凡 十 一 臟 , 取 決 於 膽 也 。

    故 人 迎 一 盛 病 在 少 陽 、 二 盛 病 在 太 陽 、 三 盛 病 在陽 明 、 四 盛 以 上 為 格 陽 。

    寸 口 一 盛 病 在 厥 陰 、 二 盛 病 在 少 陰 、 三 盛 病 在 太陰 、 四 盛 已 上 為 關 陰 。

    人 迎 與 寸 口 俱 盛 四 倍 以 上 為 關 格 。 關 格 之 脈 , 贏不 能 極 於 天 地 之 精 氣 則 死 矣 。

 陰 陽 離 合 篇 第 六 


   黃 帝 問 曰 : 余 聞 天 為 陽 , 地 為 陰 , 日 為 陽 , 月 為 陰。 大 小 月 三 百 六 十 日 成 一 歲 , 人 亦 應 之 。 今 三 陰 三 陽 不應 陰 陽 ; 其 故 何 也 ?


    岐 伯 對 曰 : 陰 陽 者 數 之 可 十 , 推 之 可 百 , 數 之 可千 , 推 之 可 萬 , 萬 之 大 不 可 勝 數 , 然 其 要 一 也 。

    天 覆 地 載 , 萬 物 方 生 。 未 出 地 者 , 命 曰 陰 處 , 名曰 陰 中 之 陰 ; 則 出 地 者 , 命 曰 陰 中 之 陽 。

    陽 予 之 正 , 陰 為 之 主 。 故 生 因 春 , 長 因 夏 , 收 因秋 , 藏 因 冬 。 夫 常 則 天 地 四 塞 。 陰 陽 之 變 , 其 在 人 者 ,亦 數 之 可 數 。

    帝 曰 : 願 聞 三 陰 三 陽 之 離 合 也 。 岐 伯 曰 : 聖 人 南面 而 立 , 前 曰 廣 明 , 後 曰 太 沖 。 太 沖 之 地 , 名 曰 少 陰 、少 陰 之 上 , 名 曰 太 陽 。 太 陽 根 起 於 至 陰 , 結 於 命 門 , 名曰 陰 中 之 陽 。

    中 身 而 上 名 曰 廣 明 。 廣 明 之 下 名 曰 太 陰 , 太 陰 之前 , 名 曰 陽 明 。 陽 明 根 起 於 厲 兌 , 名 曰 陰 中 之 陽 。

    厥 陰 之 表 , 名 曰 少 陽 。 少 陽 根 起 於 竅 陰 , 名 曰 陰中 之 少 陽 。

    是 故 三 陽 之 離 合 也 : 太 陽 為 開 , 陽 明 為 闔 , 少 陽為 樞 。 三 經 者 不 得 相 失 也 , 搏 而 勿 浮 , 命 曰 一 陽 。

    帝 曰 : 願 聞 三 陰 ? 岐 伯 曰 : 外 者 為 陽 。 內 者 為 陰。 然 則 中 為 陰 , 其 沖 在 下 , 名 曰 太 陰 , 太 陰 根 起 於 隱 白, 名 曰 陰 中 之 陰 。

    太 陰 之 後 , 名 曰 少 陰 , 少 陰 根 起 於 涌 泉 , 名 曰 陰中 之 少 陰 。

    少 陰 之 前 , 名 曰 厥 陰 , 厥 陰 根 起 於 大 敦 , 陰 之 絕陽 , 名 曰 陰 之 絕 陰 。

    是 故 三 陰 之 離 合 也 , 太 陰 為 開 , 厥 陰 為 闔 , 少 陰為 樞 。 三 經 者 不 得 相 失 也 , 搏 而 勿 沉 , 名 曰 一 陰 。

    陰 陽 ● ● , 積 傳 為 一 周 , 氣 裏 形 表 , 而 為 相 成 也。
 
 
 
<H4>        陰 陽 別 論 篇 第 七</H4>    黃 帝 問 曰 : 人 有 四 經 , 十 二 從 , 何 謂 ? 岐 伯 對 曰 :四 經 , 應 四 時 ; 十 二 從 , 應 十 二 月 ; 十 二 月 應 十 二 脈 。

    脈 有 陰 陽 , 知 陽 者 知 陰 , 知 陰 者 知 陽 。

    凡 陽 有 五 , 五 五 二 十 五 陽 。

    所 謂 陰 者 , 真 臟 也 。 見 則 為 敗 , 敗 必 死 也 。

    所 謂 陽 者 , 胃 脘 之 陽 也 。

    別 於 陽 者 , 知 病 處 也 , 別 於 陰 者 , 知 生 死 之 期 。

    三 陽 在 頭 , 三 陰 在 手 , 所 謂 一 也 。

    別 於 陽 者 , 知 病 忌 時 , 別 於 陰 者 , 知 死 生 之 期 。

    謹 熟 陰 陽 , 無 與 眾 謀 。

    所 謂 陰 陽 者 , 去 者 為 陰 , 至 者 為 陽 , 靜 者 為 陰 ,動 者 為 陽 , 遲 者 為 陰 , 數 者 為 陽 。

    凡 持 真 脈 之 藏 脈 者 , 肝 主 懸 絕 急 , 十 八 日 死 ; 心至 懸 絕 , 九 日 死 ; 肺 至 懸 絕 , 十 二 日 死 ; 腎 至 懸 絕 , 七日 死 ; 脾 至 懸 絕 , 四 日 死 。

    曰 : 二 陽 之 病 發 心 脾 , 有 不 得 隱 曲 , 女 子 不 月 ;其 傳 為 風 消 , 其 傳 為 息 賁 者 , 死 不 治 。

    曰 : 三 陽 為 病 , 發 寒 熱 , 下 為 癰 腫 , 及 為 痿 厥 , ● ● ; 其 傳 為 索 澤 , 其 傳 為  疝 。

    曰 : 一 陽 發 病 , 少 氣 , 善 咳 , 善 泄 ; 其 傳 為 心 掣, 其 傳 為 隔 。

    二 陽 一 陰 發 病 , 主 驚 駭 、 背 痛 、 善 噫 、 善 欠 , 名曰 風 厥 。

    二 陰 一 陽 發 病 , 善 脹 、 心 滿 善 氣 。

    三 陰 三 陽 發 病 , 為 偏 枯 萎 易 , 四 肢 不 舉 。

    鼓 一 陽 曰 鉤 , 鼓 一 陰 曰 毛 , 鼓 陽 勝 急 曰 弦 , 鼓 陽至 而 絕 曰 石 , 陰 陽 相 過 曰 溜 。

    陰 爭 於 內 , 陽 擾 於 外 , 魄 汗 未 藏 , 四 逆 而 起 , 起則 熏 肺 , 使 人 喘 嗚 。

    陰 之 所 生 , 和 本 曰 和 。

    是 故 剛 與 剛 , 陽 氣 破 散 , 陰 氣 乃 消 亡 。

    淖 則 剛 柔 不 和 , 經 氣 乃 絕 。

    死 陰 之 屬 , 不 過 三 日 而 死 , 生 陽 之 屬 , 不 過 四 日而 死 。

    所 謂 生 陽 死 陰 者 , 肝 之 心 謂 之 生 陽 , 心 之 肺 謂 之死 陰 , 肺 之 腎 謂 之 重 陰 , 腎 之 脾 謂 之 辟 陰 , 死 不 治 。

    結 陽 者 , 腫 四 支 。

    結 陰 者 , 便 血 一 升 , 再 結 二 升 , 三 結 三 升 。

    陰 陽 結 斜 , 多 陰 少 陽 曰 石 水 , 少 腹 腫 。

    二 陽 結 , 謂 之 消 。

    三 陽 結 , 謂 之 隔 。

    三 陰 結 , 謂 之 水 。

    一 陰 一 陽 結 , 謂 之 喉 痺 。

    陰 搏 陽 別 , 謂 之 有 子 。

    陰 陽 虛 , 腸 澼 死 。

    陽 加 於 陰 , 謂 之 汗 。

    陰 虛 陽 搏 , 謂 之 崩 。

    三 陰 俱 搏 , 二 十 日 夜 半 死 ; 二 陰 俱 搏 , 十 三 日 夕時 死 ; 一 陰 俱 搏 , 十 日 死 ; 三 陽 搏 且 鼓 , 三 日 死 ; 三 陰三 陽 俱 搏 , 心 腹 滿 , 發 盡 不 得 隱 曲 , 五 日 死 ; 二 陽 俱 搏, 其 病 溫 , 死 不 治 , 不 過 十 日 死 。
 
 
 

  陰 陽 應 象 大 論 篇 第 五   


 黃 帝 曰 : 陰 陽 者 天 地 之 道 也 , 萬 物 之 綱 紀 也 , 變 化之 父 母 , 生 殺 之 本 始 , 神 明 之 府 也 。


    治 病 必 求 於 本 。

    故 積 陽 為 天 , 積 陰 為 地 。 陰 靜 陽 燥 , 陽 生 陰 長 ,陽 殺 陰 藏 , 陽 化 氣 , 陰 成 形 。

    寒 極 生 熱 , 熱 極 生 寒 , 寒 氣 生 濁 , 熱 氣 生 清 。 清氣 在 下 , 則 生 飧 泄 ; 濁 氣 在 上 , 則 生 ● 脹 。 此 陰 陽 反 作, 病 之 逆 從 也 。

    故 清 陽 為 天 , 濁 陰 為 地 ; 地 氣 上 為 雲 , 天 氣 下 為雨 ; 雨 出 地 氣 , 雲 出 天 氣 。

    故 清 陽 出 上 竅 , 濁 陰 出 下 竅 ; 清 陽 發 腠 理 , 濁 陰走 五 臟 ; 清 陽 實 四 肢 , 濁 陰 歸 六 腑 。

    水 為 陰 , 火 為 陽 ; 陽 為 氣 , 陰 為 味 。

    味 歸 形 , 形 歸 氣 , 氣 歸 精 , 精 歸 化 , 精 食 氣 , 形食 味 , 化 生 精 , 氣 生 形 。

    味 傷 形 , 氣 傷 精 ; 精 化 為 氣 , 氣 傷 於 味 。

    陰 味 出 下 竅 ; 陽 氣 出 上 竅 。

    味 厚 者 為 陰 , 薄 為 陰 之 陽 。 氣 厚 者 為 陽 , 薄 為 陽之 陰 。

    味 厚 則 泄 , 薄 則 通 。 氣 薄 則 發 泄 , 厚 則 發 熱 。

    壯 火 之 氣 衰 , 少 火 之 氣 壯 。 壯 火 食 氣 , 氣 食 少 火。 壯 火 散 氣 , 少 火 生 氣 。

    氣 味 , 辛 甘 發 散 為 陽 , 酸 苦 涌 泄 為 陰 。

    陰 勝 則 陽 病 , 陽 勝 則 陰 病 。 陽 勝 則 熱 , 陰 勝 則 寒。 重 寒 則 熱 , 重 熱 則 寒 。

    寒 傷 形 , 熱 傷 氣 。 氣 傷 痛 , 形 傷 腫 。 故 先 痛 而 後腫 者 氣 傷 形 也 , 先 腫 而 後 痛 者 形 傷 氣 也 。

    風 勝 則 動 , 熱 勝 則 腫 。 燥 勝 則 乾 , 寒 勝 則 浮 , 濕勝 則 濡 瀉 。

    天 有 四 時 五 行 以 生 長 收 藏 , 以 生 寒 暑 燥 濕 風 。 人有 五 臟 化 五 氣 , 以 生 喜 怒 悲 憂 恐 。

    故 喜 怒 傷 氣 , 寒 暑 傷 形 。

    暴 怒 傷 陰 , 暴 喜 傷 陽 。

    厥 氣 上 行 , 滿 脈 去 形 。

    喜 怒 不 節 , 寒 暑 過 度 , 生 乃 不 固 。

    故 重 陰 必 陽 , 重 陽 必 陰 。

    故 曰 : 冬 傷 於 寒 , 春 必 溫 病 , 春 傷 於 風 , 夏 生 飧泄 , 夏 傷 於 暑 , 秋 必 痎 瘧 ; 秋 傷 於 濕 , 冬 生 咳 嗽 。

    帝 曰 : 余 聞 上 古 聖 人 , 論 理 人 形 , 列 別 臟 腑 , 端絡 經 脈 , 會 通 六 合 , 各 從 其 經 , 氣 穴 所 發 , 各 有 處 名 ,谿 谷 屬 骨 , 皆 有 所 起 。 分 部 逆 從 , 各 有 條 理 。 四 時 陰 陽, 盡 有 經 紀 。 外 內 之 應 , 皆 有 表 裏 , 其 信 然 乎 。

    岐 伯 對 曰 : 東 方 生 風 , 風 生 木 , 木 生 酸 , 酸 生 肝, 肝 生 筋 , 筋 生 心 , 肝 主 目 。 其 在 天 為 玄 , 在 人 為 道 ,在 地 為 化 。 化 生 五 味 , 道 生 智 , 玄 生 神 , 神 在 天 為 風 ,在 地 為 木 , 在 體 為 筋 , 在 臟 為 肝 。 在 色 為 蒼 , 在 音 為 角, 在 聲 為 呼 , 在 變 動 為 握 , 在 竅 為 目 , 在 味 為 酸 , 在 志為 怒 。 怒 傷 肝 , 悲 勝 怒 , 風 傷 筋 , 燥 勝 風 , 酸 傷 筋 , 辛勝 酸 。

    南 方 生 熱 , 熱 生 火 , 火 生 苦 , 苦 生 心 。 心 生 血 ,血 生 脾 。 心 主 舌 。 其 在 天 為 熱 , 在 地 為 火 , 在 體 為 脈 ,在 臟 為 心 , 在 色 為 赤 , 在 音 為 徵 , 在 聲 為 笑 , 在 變 動 為憂 , 在 竅 為 舌 , 在 味 為 苦 , 在 志 為 喜 。 喜 傷 心 , 恐 勝 喜。 熱 傷 氣 , 寒 勝 熱 。 苦 傷 氣 , 鹹 勝 苦 。

    中 央 生 濕 , 濕 生 土 , 土 生 甘 , 甘 生 脾 , 脾 生 肉 ,肉 生 肺 脾 主 口 。 其 在 天 為 濕 , 在 地 為 土 , 在 體 為 肉 , 在臟 為 脾 , 在 色 為 黃 , 在 音 為 宮 , 在 聲 為 歌 , 在 變 動 為 噦, 在 竅 為 口 , 在 味 為 甘 , 在 志 為 思 。 思 傷 脾 , 怒 勝 思 ,濕 傷 肉 , 風 勝 濕 , 甘 傷 肉 , 酸 勝 甘 。

    西 方 生 燥 , 燥 生 金 , 金 生 辛 , 辛 生 肺 , 肺 生 皮 毛, 皮 毛 在 腎 , 肺 主 鼻 。 其 在 天 為 燥 , 在 地 為 金 , 在 體 為皮 毛 , 在 臟 為 肺 , 在 色 為 白 , 在 音 為 商 , 在 聲 為 哭 , 在變 動 為 咳 , 在 竅 為 鼻 , 在 味 為 辛 , 在 志 為 憂 。 憂 傷 肺 ,喜 勝 憂 , 熱 傷 皮 毛 , 寒 勝 熱 , 辛 傷 皮 毛 , 苦 勝 辛 。

    北 方 生 寒 , 寒 生 水 , 水 生 鹹 , 鹹 生 腎 , 腎 生 骨 髓, 髓 生 肝 , 腎 主 耳 。 其 在 天 為 寒 , 在 地 為 水 , 在 體 為 骨, 在 臟 為 腎 , 在 色 為 黑 , 在 音 為 羽 , 在 聲 為 呻 , 在 變 動為 慄 , 在 竅 為 耳 , 在 味 為 鹹 , 在 志 為 恐 。 恐 傷 腎 , 思 勝恐 , 寒 傷 血 , 燥 勝 寒 , 鹹 傷 血 , 甘 勝 鹹 。

    故 曰 : 天 地 者 , 萬 物 之 上 下 也 ; 陰 陽 者 , 血 氣 之男 女 也 ; 左 右 者 , 陰 陽 之 道 路 也 ; 水 火 者 , 陰 陽 之 徵 兆也 ; 陰 陽 者 , 萬 物 之 能 始 也 。 故 曰 : 陰 在 內 , 陽 之 守 也, 陽 在 外 , 陰 之 使 也 。

    帝 曰 : 法 陰 陽 奈 何 ?

    岐 伯 曰 : 陽 盛 則 身 熱 , 腠 理 閉 , 喘 麤 為 之 俛 抑 ,汗 不 出 而 熱 , 齒 乾 , 以 煩 冤 腹 滿 死 , 能 冬 不 能 夏 。

    陰 勝 則 身 寒 , 汗 出 身 長 清 , 數 慄 而 寒 , 寒 則 厥 ,厥 則 腹 滿 死 , 能 夏 不 能 冬 。 此 陰 陽 更 勝 之 變 , 病 之 形 能也 。

    帝 曰 : 調 此 二 者 , 奈 何 ? 岐 伯 曰 : 能 知 七 損 八 益, 則 二 者 可 調 , 不 知 用 此 , 則 早 衰 之 節 也 。

    年 四 十 而 陰 氣 自 半 也 , 起 居 衰 矣 。 年 五 十 體 重 ,耳 目 不 聰 明 矣 。 年 六 十 , 陰 痿 , 氣 大 衰 , 九 竅 不 利 , 下虛 上 實 , 涕 泣 俱 出 矣 。

    故

 生 氣 通 天 論 篇 第 三 


  黃 帝 曰 : 夫 自 古 通 天 者 , 生 之 本 , 本 于 陰 陽 。


    天 地 之 間 , 六 合 之 內 , 其 氣 九 州 、 九 竅 、 五 臟 十二 節 , 皆 通 乎 天 氣 。

    其 生 五 , 其 氣 三 , 數 犯 此 者 , 則 邪 氣 傷 人 , 此 壽命 之 本 也 。

    蒼 天 之 氣 , 清 靜 則 志 意 治 , 順 之 則 陽 氣 固 , 雖 有賊 邪 , 弗 能 害 也 , 此 因 時 之 序 。

    故 聖 人 傳 精 神 , 服 天 氣 而 通 神 明 。 失 之 則 內 閉 九竅 , 外 壅 肌 肉 , 衛 氣 解 散 , 此 謂 自 傷 , 氣 之 削 也 。

    陽 氣 者 , 若 天 與 日 , 失 其 所 , 則 折 壽 而 不 彰 。 故天 運 當 以 日 光 明 。 是 故 陽 因 而 上 , 衛 外 者 也 。

    因 于 寒 , 欲 如 運 樞 , 起 居 如 驚 , 神 氣 乃 浮 。

    因 於 暑 汗 , 煩 則 喘 喝 , 靜 則 多 言 。

    體 若 燔 炭 , 汗 出 而 散 。

    因 于 濕 , 首 如 裹 。 濕 熱 不 攘 , 大 筋  短 , 小 筋 馳長 。  短 為 拘 , 馳 長 為 痿 。

    因 于 氣 , 為 腫 。 四 維 相 代 , 陽 氣 乃 竭 。

    陽 氣 者 , 煩 勞 則 張 , 精 絕 , 辟 積 于 夏 , 使 人 煎 厥; 目 盲 不 可 以 視 , 耳 閉 不 可 以 聽 , 潰 潰 乎 若 壞 都 , 汨 汨乎 不 可 止 。

    陽 氣 者 , 大 怒 則 形 氣 絕 而 血 菀 于 上 , 使 人 薄 厥 。

    有 傷 於 筋 , 縱 , 其 若 不 容 。

    汗 出 偏 沮 , 使 人 偏 枯 。

    汗 出 見 濕 , 乃 生 痤 疿 。

    高 梁 之 變 , 足 生 大 丁 受 如 持 虛 。

    勞 汗 當 風 , 寒 薄 為 ● , 鬱 乃 痤 。

    陽 氣 者 , 精 則 養 神 , 柔 則 養 筋 。

    開 闔 不 得 , 寒 氣 從 之 , 乃 生 大 僂 。

    陷 脈 為  , 留 連 肉 腠 。

    俞 氣 化 薄 , 傳 為 善 畏 , 及 為 驚 駭 。

    營 氣 不 從 , 逆 于 肉 理 , 乃 生 癰 腫 。

    魄 汗 未 盡 , 形 弱 而 氣 爍 , 穴 俞 以 閉 , 發 為 風 瘧 。

    故 風 者 , 百 病 之 始 也 , 清 靜 則 肉 腠 閉 拒 , 雖 有 大風 苛 毒 , 弗 之 能 害 , 此 因 時 之 序 也 。

    故 病 久 則 傳 化 , 上 下 不 并 , 良 醫 弗 為 。

    故 陽 畜 積 病 死 , 而 陽 氣 當 隔 。 隔 者 當 瀉 , 不 亟 正治 , 粗 乃 敗 之 。

    故 陽 氣 者 , 一 日 而 主 外 。 平 旦 人 氣 生 , 日 中 而 陽氣 隆 , 日 西 而 陽 氣 已 虛 , 氣 門 乃 閉 。 是 故 暮 而 收 拒 , 無擾 筋 骨 , 無 見 霧 露 , 反 此 三 時 , 形 乃 困 薄 。

    岐 伯 曰 : 陰 者 藏 精 而 起 極 也 , 陽 者 衛 外 而 為 固 也。 陰 不 勝 其 陽 , 則 脈 流 薄 疾 , 并 乃 狂 。 陽 不 勝 其 陰 , 則五 臟 氣 爭 , 九 竅 不 通 。

    是 以 聖 人 陳 陰 陽 , 筋 脈 和 同 , 骨 髓 堅 固 , 氣 血 皆從 。 如 是 則 內 外 調 和 , 邪 不 能 害 , 耳 目 聰 明 , 氣 立 如 故。

    風 客 淫 氣 , 精 乃 亡 , 邪 傷 肝 也 。

    因 而 飽 食 , 筋 脈 橫 解 , 腸 澼 為 痔 。

    因 而 大 飲 , 則 氣 逆 。

    因 而 強 力 , 腎 氣 乃 傷 , 高 骨 乃 壞 。

    凡 陰 陽 之 要 , 陽 密 乃 固 , 兩 者 不 和 , 若 春 無 秋 ,若 冬 無 夏 。 因 而 和 之 , 是 謂 聖 度 。

    故 陽 強 不 能 密 , 陰 氣 乃 絕 。

    陰 平 陽 秘 , 精 神 乃 治 ; 陰 陽 離 決 , 精 氣 乃 絕 。

    因 于 露 風 , 乃 生 寒 熱 。

    是 以 春 傷 于 風 , 邪 氣 留 連 , 乃 為 洞 泄 。

    夏 傷 于 暑 , 秋 為 痎 瘧 。

    秋 傷 於 濕 , 上 逆 而 咳 , 發 為 痿 厥 。

    冬 傷 於 寒 , 春 必 溫 病 。

    四 時 之 氣 , 更 傷 五 臟 。

    陰 之 所 生 , 本 在 五 味 ; 陰 之 五 宮 , 傷 在 五 味 。

    是 故 味 過 於 酸 , 肝 氣 以 津 , 脾 氣 乃 絕 。

    味 過 于 鹹 , 大 骨 氣 勞 , 短 肌 , 心 氣 抑 。

    味 過 于 甘 , 心 氣 喘 滿 , 色 黑 , 腎 氣 不 衡 。

    味 過 于 苦 , 脾 氣 不 濡 , 胃 氣 乃 厚 。

    味 過 于 辛 , 筋 脈 沮 弛 , 精 神 乃 央 。

    是 故 謹 和 五 味 , 骨 正 筋 柔 , 氣 血 以 流 , 腠 理 以 密, 如 是 則 骨 氣 以 精 。 謹 道 如 法 , 長 有 天 命 。
 
 
 
<H4>        金 匱 真 言 論 篇 第 四</H4>    黃 帝 問 曰 : 天 有 八 風 , 經 有 五 風 , 何 謂 ?

    岐 伯 對 曰 : 八 風 發 邪 以 為 經 風 , 觸 五 臟 , 邪 氣 發病 。

    所 謂 得 四 時 之 勝 者 , 春 勝 長 夏 , 長 夏 勝 冬 , 冬 勝夏 , 夏 勝 秋 , 秋 勝 春 , 所 謂 四 時 之 勝 也 。

    東 風 生 於 春 , 病 在 肝 , 俞 在 頸 項 ; 南 風 生 於 夏 ,病 在 心 , 俞 在 胸 肋 ; 西 風 生 於 秋 , 病 在 肺 , 俞 在 肩 背 ;北 風 生 於 冬 , 病 在 腎 , 俞 在 腰 股 , 中 央 為 土 , 病 在 脾 ,俞 在 脊 。

    故 春 氣 者 , 病 在 頭 ; 夏 氣 者 , 病 在 臟 ; 秋 氣 者 ,病 在 肩 背 ; 冬 氣 者 , 病 在 四 肢 。

    故 春 善 病 鼽 衄 , 仲 夏 善 病 胸 脅 , 長 夏 善 病 洞 泄 寒中 , 秋 善 病 風 瘧 , 冬 善 痺 厥 。

    故 冬 不 按 蹻 , 春 不 鼽 衄 ; 春 不 病 頸 項 , 仲 夏 不 病胸 肋 ; 長 夏 不 病 洞 泄 寒 中 , 秋 不 病 風 瘧 , 冬 不 病 痺 厥 ,飧 泄 而 汗 出 也 。

    夫 精 者 , 身 之 本 也 。 故 藏 於 精 者 , 春 不 病 溫 。 夏暑 汗 不 出 者 , 秋 成 風 瘧 , 此 平 人 脈 法 也 。

    故 曰 : 陰 中 有 陰 , 陽 中 有 陽 。 平 旦 至 日 中 , 天 之陽 , 陽 中 之 陽 也

丹道中以眼鼻口耳为之四象,含眼光为青龙象,调鼻息为白虎象,缄口气为朱雀象,凝耳韵为玄武象,四象调和,则魂木魄金,精水神火,四品而为用,结聚在中宫,升炼为丹砂。

丹家立命以见性,气为阳气,神为主宰。以神行气,神火化精,升华蒸泽为气,润遍身心,故可尽天气。天地久大,圣人象之。精结日月,进退运乎水火,此丹家性命双持之为也。

夫八脉奇经,医家有执有律,而丹家较医家论次更为精深。张伯端《八脉经》言:“八脉者,冲脉在风府穴下,督脉在脐后,壬脉在脐前,带脉在腰,阳跷脉在尾闾前、阳囊下,阴跷脉在尾闾后二节,阴维脉在顶前一寸三分,阳维脉在顶后一寸三分。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气之祖。采之惟在阴跷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次督、壬、冲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此与医家不同,但与医家脉诀并存。”李时珍《濒湖脉诀》言:壬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交媾之乡。……人能通此二脉,则万脉皆通。医家为用以气化为常,以径循脉迹变为真用,行气血通脉道,以求阴阳顺序,合内脏象,外应度数,应人以天象,序阴阳而历时,合五行,则七情六气……,尽为医家所用矣。

夫丹家之为,以卦为象,守四象在中黄,存真吐纳,抱一无为,智明达化,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补五漏结为真,复待一阳冲震,丹田一气得龙雷而动,沉下会阴海底,时太子射九重之威,力化真乾,太乙气化冲壬督,三流合出阴跷库。……此丹家之作为。

丹医二家顺逆如常,故修真图按,按图真修。丹家逆转人身,化精为气,以逆为用,使真元复生,故有道之良基。医家顺序四大,遍循顺则,以术理气,为凡夫佐持幽微,乃医之救济病苦,弘仁于世焉。

又按金石草木,医家用之,以归纳纳甲而驰气血,沿及盈阴阳持动静,君臣佐使,丸散膏汤丹剂,弘仁之作为。丹家用之以食饵,药饵同参“服金玉之精,食紫芝之英”(《论衡·道虚》)。从战国始以气行真,以服食为用,采芝餐霞。内行气化,有内景参真。以术见道,击舞双并。……服食魏晋而兴,左慈、葛云、郑隐、孙登、葛洪、陶弘景、何晏、嵇康……致此盛做。别为六类:血、肉、草木、菜蔬、灵芝、香料,六品为铭。操作别为十宗列:糕点、酥酪、育露、清蒸、红烩、粉蒸、烤炸、溜炒、腌熏、焖炖。由此流为食医,泛于世为。(食医到宋代已经绝迹了)《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借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食饵、药饵乃致后天演化为外丹,很少在外流传,鲜知世人,绝于世上,药饵之用之操作。切、洗、蒸、炮、晒,诸法已泛用于医家。诸法所为之术,操为之工,至今在宗风中流传,没有失传,只是没有窥用世上,也是可惜。这些珍藏的物华,先哲圣真之作为,只恨是曲高和寡矣,如此还是医家泛传演持之为,广知海内,奈何乌乎。

远古之遥,人世泛化,由朴而真,渐为文明,时代均有圣真贤哲之作为,导为先宗。古之医、巫同源,有史以来,由巫而医,风范渐雅,文明治世,泛波至今,三教而后,医儒世亲,列代仁圣医宗莫不以弘仁博文而闻世。中古之际,鸿儒硕士,饱学涉世,或文臣武将,栋梁举之天下。或隐退旧田半耕半读,有子孙有田园,酿味自酌,陶冶襟胸。时以仁心而济世,复示医焉,圣焉。古人外施以济世渡人,救济病苦,广渡有情,内省以参真,动静应之。动持击舞,静心安神,以率天真,以尽天然,如此法传大千,历尽千年也矣。

三教而后,复有贤侠剑道风范靡行。医儒大哲,儒道尊者,脉流隐真,诸品人物,肇造事业,驰承炎黄地域,弘扬文明五千年。创艺汇源,仰观天垂之象,俯察地形之资,中晓人事之幽微,合为道也,合为道也,艺也。时天文、历法、冶铸、律吕、农圃、耕织、饰食、饮酿、陶漆、药考、文字、卜易、金石、文编、武事……诸种天赐人为之艺业,医乃其中一范风已矣。
夫修真者以精气神三者为用,三华结聚,通过神火锻炼,而使三华之性固集,得龙雷而动,由海底冲霄,上至金项,开真灵智慧,施三昧之功,悟彻由来本源之道,示千古圣真之习,为修真、为丹道、为智慧也矣。

天生万物,天资尽矣,长守本元,造化人天,乃大道之常伦也。修持者,尝以三华为基,久注华田,丹源久聚,得阳火而萌发,融心神而通达,灵慧自然蕴生其中。自然之妙有。自然之天成,上冲紫极以示冲霄,而执金朗玄成岁月,下育真阳呈真结集,复持真元大道演三千。

先哲圣人以修真之持,育化本元,以外功之施而造化之天。大道尝至此,大道趁良工,大道出之,弥持大千,俯畅玄机,此道妙由来而已矣。先贤济世,诸慈悲莫让于医,故修真尝以医为艺,涉世藏真。下士之凡夫,慧根弱,真性乏达,故以历持为精修,苦习功课而渐入门槛。初识个中三昧,通慧而藏真,由外而内,由繁而简,由诸多而精一,是乎精中见微,阐化理常,辨析三昧,复使真元久执,而渐悟真途,是斯,理亦见而法亦闻,方为道发真音,先贤又言,天根性慧,凡质劣恶,仙凡同住一身,同达一界,仙凡由人而悟耳。

医经百脉,而通达人天,是道近良工也,为道者百脉升华,真元结聚,三华初生,历劫人天。为医弘慈悲心愿为道证真慧远诸苦,医道同源而另之分歧多用。此自然天理,自然之道妙,贤哲圣真莫不由此而真,莫不由此而宗,势本元先知真如必然也矣。

丹家通于易,以易喻金丹之持,先贤有《参同契》传世。医家易为宗,持周天为气象拟比人身,传《内经》为典。二宗皆以先天,后天气血精神而为用。丹家入手以后天返先天所作,医家疗疾以人身为用,调经养气以授真,享尽天年也矣。丹家医家兼而通彻,历代先贤圣哲莫不因之而为作。

李东垣(李杲)做《脾胃论》言:“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实,皆由脾胃之气所无伤,而后能资养元气。若脾胃之本弱,饮食自语,则脾胃之气即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气乃神之祖。粗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必清必静,御之以道。”

“夜半收心,静坐片时,……积精生气……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此自有而之无也。”又言“长有天命。”“则亦合于天数耳。”“省语以养气。”“虚心以维神”。“可得其真趣。”“起居不时,有所伤劳,绵损其气”。李氏之言说足以证医家通于丹家之为。

昔医哲李东垣,久析易理,以万物生于土之性真合人天,以后天而臻先天。修真通于养生,练养兼长,各自规绳,相互通达,相互理持,为修真之基。先天真水为真种,后天真土为宝藏,诸物生于地,万类呈于天,此乾坤阴阳之道。先天真种为灵根可演道妙,真如滋此而生长,人之元气依赖后天水谷之气为温养,先天者肾水真元也,后天者脾胃真土也。

夫炼形以舒筋骨调血脉,使元气日充,水谷分化交通,纳真元以全道。《吕氏春秋·古乐篇》:“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而不达”“作舞为宣导之”。演于后来,方有“内执丹道、外显金锋”之用,授有击舞双并之传习。由阴阳生化之律,演元明之承真,玄用气化,结纳于宫,身心为用,合成易象,方悟壶中大道感人天。以混元为体,散为爻象,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经纬衡之,日月循宫,演蟾游诸法。蟾为月窟之光,出于西川,蟾乃月象,交日感阳而生光明,日月并轮,地天交泰,譬日月经天之法,绳之衡准,气化周宫,纳天象于丹法,融脉气通丹道,仙丹共用,顺逆之别也。蟾游者乃阴阳二气周循于环宇,似日月遥距于天,旋天呈象之势也,修真之持以此洞真衡乎诸流,形成姿态神韵,合于大道司天之用,天人一贯,大道玄机之谓也矣。蟾游之法尽矣,修真宗持者悟之参之,此法道妙,出于太极,发于元明,分化混元,以示诸宗诸派,诸门诸技之根本源流也者,究人天同律之微,判阴阳历事之细,岂可不知蟾游而为道耶。

丹光之用乃是后天径传而习,世人多博炉火,不知旋天呈象蟾游之势,焉可为修真乎。诸宗仰然,大道天然,虽万殊而理为一贯,宇宙万类万物岂可离阴阳乎,修真之事亦然。

丹道为用以气血为根,人身性命之悠岂离气血乎。气引血行,气为血帅,血
医家以督为首,天开于子,一气通真,一阳振动,故督在先而壬在后,“乾坤定矣”。督统诸阳之循,以彻达十四经脉。阴阳得位,化合于一,共为生化之机,共运玄玑之度,此阴阳互为者也矣。故医家尚有真阴之论(见于张氏《类经附翼》)。

医家以药物、针石、推导,调剂于人,救苍生于病苦之中;丹家以自持为基,警化世人。此二者,理出三教,法循阴阳,时人尝窥豹于管中,自有一叶遮目之嫌。

山人少时诗云:“黄庭内景少人传,先师授我助华颜。”黄庭者乃道德真言。老玄留下道德五千言传世,黄庭亦出于老子脉流,后人托老子而作。故黄庭中有:“老君闲居作七言”之句。黄庭语出丹家,泛流医宗,黄庭内景,太乙气化,是言人身中真一之气统循周身,通阴阳而权四极,随寒暑日月之往来,周环宇飞天之缠度,历经三百六十五度,六阴六阳成为地形之十二,而统阳为督。总阴为壬,(有奇经八脉之谈)天之北辰为群动之本,人之一心为全体之君。是此,先贤语之:医之为道,身心之易也。人之性命身心,神气为用,形骸充之。

夫医易同真,医道同流,观孟子曰:“不动心”。邵尧夫不语禅曰:“请观风急天寒夜,谁是当门定脚人?此二子之功夫,谓不从止处得来耶?止之为义,神哉至矣?是诚医易之门路也”。此语乃是通一子张氏《医易义》之言。以是观之,“深源定自闲中得,玄用还从乐处生”,是语含真。由是观之诸贤者习圣真之为,留有修真之途。仰化仙源之基,内省出真慧,静定见真如,内修常自持,外施则为医。

医家以经络、气化两论为基,造化本源。观经络之经循于身,理出天地,是日月经天之轨,如环无端,实以易演天下。故气化之则,是天地阴阳升降之理。李时珍《奇经八脉考》:“内景隧道,惟返观者可照察之”,此言过简赅。

考晋·皇甫士安《针灸甲乙经·自序》云:撰用《黄帝素问》、《针经》、《明堂》三书;又《隋志》、《唐志》皆有《黄帝明堂》之“著录”,惜有关明堂之论述,皆已佚。嗣后之医者,每记经络孔穴于偶人,点志其处,然后笔之成书,命曰“明堂”,相袭成风。

夏竦序《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炙图注》曰:“昔我圣祖之问歧伯也,以为善言天下者,必有验于人;天之数十二,人经络以应之,周天之数,三百六十有五,人气穴以应之,上下有纪,左右有象,壬督有会,腧穴有数,穷妙于血脉,参度于阴阳,始令人书其言,藏于金兰之室。洎乎雷公问其道,乃坐明堂以授之,后世言明堂者,以此。”《仙佛合宗》曰:“两眉间号明堂,阳光发现之处也。阳光发现之时,恍如掣电,虚室生白是也。”当炼精之时,即有阳光一现之景,……运周天……圆满三百妙天之限数而后已……三现之时,真阳团聚,大药纯乾。”真阳按:明堂者,丹道家而为用在妙得,医家用在位庭,内外悠分而已。

贤哲董其昌诗云:“天子万寿坐明堂”(秣陵碑)。

近世丹道、医家前贤潜川敬白周氏按:“考‘明堂’之义,其难也矣。按丹家传,每将‘堂’作‘膛’字解,似近其义。夫人之经气,也入交会,表里相通;阴阳俞摹,有似关隘;表里相配,手足相统,不绝如缕,如环无端。虽不可剖而视之,然圣智之士,远在上古,虽无今日科学探测,每通过气功之‘内照’法门,能自身证得其妙运,内照之中,有如近世之观‘玻璃人’模型之内膛,脏腑经络,了无余蕴。其曰‘明堂’抑由是欤。古人因是而知经络之存在。然后系统加以总结,尝用之于临床,并指导祖国医学之发展,上下数千年矣。证诸近代科学,若合符节,监床取效,应如桴鼓,是以习医者,必先通经络之论,而弄通经络,必先通晓气功,此即所谓‘内景功夫’是也。”周氏此言已近臻详,经络发现出自丹道之学。

内景者不同于内境也。修真之持,前物皆列静观之中。静定之时,察觉十二经脉如环无端,实一脉流行在身,此功行属搬运法门。丹家另一坐定有慧照内景,区别于脉流之法,持清净入坐,久坐光明日炽,渐眼前观白亮光,即丹家谓之“化银之光”,又为“蟾光久照西川地”之语示。久久其华不散,此际忘人忘我,只觉自我有真,自知自在,已无形骸之具体,轮廓已化,不知已身在何处,只觉心中即是眼前,眼前已是心中,神光照处,五腑分明,光色周全。或遍体通达,或洞彻骨格脉络,了如指掌,气机阴阳生化,左右循彻,气冲太乙,历尽缠经之象,有其功精者,魂魄如一,照见往来。

山人诗曰:“气行水火并阴阳”,“心灯一盏多智慧”,“终日身心清若水,笑用光明洗肺肠。”(壬子十一月抄辛亥初春之作)“惟有朗神明记忆”。诸种光景尽在功夫定力之中所见觉。《清·医方集解·勿药元诠》言:“调息一法,贯彻三教,大之可以入道,小用可以养生,境中光景种种奇特,可以明心悟道”。

晋·天福年间《烟罗子朝真图》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内境解剖图。杨凝式所书的《神仙起居法》,是文史资料中较早的珍品。可见医与丹家修真之事仙,是血肉的联体,惟表现不同而已矣。

概而言之,宇宙即人身,自先贤以易概拟天地诸物,万物皆以阴阳而道。人天合一,丹家“一粒丹砂藏世界”之谓也,丹家以天地为炉。修炼自身,或说修真斯学为易之实践作为。

宇宙即人身,丹家以吉禽仙兽拟比人身脏器,脏源内景,阴阳阐化,升降有律,系合三焦气化,宗气卫气,一气呈真,医家内景,赋出于丹家。人身之筋骨、脉络、脏象,法乘人天,智明达化,物极为变,交感为神,天缠为度;修真自为,广涉太玄。为贤为真,弘持慈悲,警化时世,内以一气育持蟾光,日月阄标于真峰,龙吟虎啸凝聚紫金,玄粒黍米,金晶玉轮,感道德以济苍生,乘祥光朗照万类。丹家以武演术,以术见道,道与术合。周天胎息以养形骸,抻筋拔骨返还本真,育纯阳而采芝瑞,透玲珑以旋法轮。

丹家之初,内守净虚而七情恬淡,纯阳气化寓六气八风,先天真水为用,神光内照,龙雷火发,性命同真矣。养命之基,调真土而纳水谷,温气血亦安心神,循经以行气,宁心以养真。丹家自为,以易为律,识动静之机善全自我,养气柔体,养血安神,享尽天年;丹家他习,以术为用,权阴阳之度济度诸人,推经行气,推脉应真,了却前缘。兹丹家利他宗旨,谋生之道,修真之作为。医家宗承,源之丹道,丹道之内外双持,法乳精真,内持全真,外持济世。然外持之为演流为医,为卜,为相,为诸艺之为。
刺 志 論 篇 第 五 十 三    黃 帝 問 曰 : 願 聞 虛 實 之 要 ? 岐 伯 對 曰 : 氣 實 形 實 ,氣 虛 形 虛 , 此 其 常 也 , 反 此 者 病 。 谷 盛 氣 盛 , 谷 虛 氣 虛此 其 常 也 , 反 此 者 病 。 脈 實 血 實 , 脈 虛 血 虛 , 此 其 常 也, 反 此 者 病 。

    帝 曰 : 如 何 而 反 ? 岐 伯 曰 : 氣 虛 身 熱 , 此 謂 反 也。 谷 入 多 而 氣 少 , 此 謂 反 也 。 谷 不 入 而 氣 多 , 此 謂 反 也。 脈 盛 血 少 , 此 謂 反 也 。 脈 少 血 多 , 此 謂 反 也 。

    氣 盛 身 寒 , 得 之 傷 寒 , 氣 虛 身 熱 , 得 之 傷 暑 。

    谷 入 多 而 氣 少 者 , 得 之 有 所 脫 血 , 濕 居 下 也 。

    谷 入 少 而 氣 多 者 , 邪 在 胃 及 與 肺 也 。

    脈 小 血 多 者 , 飲 中 熱 也 ; 脈 大 血 少 者 , 脈 有 風 氣, 水 漿 不 入 , 此 之 謂 也 。

    夫 實 者 , 氣 入 也 ; 虛 者 , 氣 出 也 。 氣 實 者 , 熱 也; 氣 虛 者 , 寒 也 。

    入 實 者 , 左 手 開 針 空 也 ; 入 虛 者 , 左 手 閉 針 空 也。
 
 
 
<H4>        鍼 解 篇 第 五 十 四</H4>    黃 帝 問 曰 : 願 聞 九 針 之 解 , 虛 實 之 道 。 岐 伯 對 曰 :刺 虛 則 實 之 者 , 針 下 熱 也 。 氣 實 乃 熱 也 。 滿 而 泄 之 者 ,針 下 寒 也 , 氣 虛 乃 寒 也 。 菀 陳 則 除 之 者 , 出 惡 血 也 。

    邪 勝 則 虛 之 者 , 出 針 勿 按 。

    徐 而 疾 則 實 者 , 徐 出 針 而 疾 按 之 ; 疾 而 徐 則 虛 者, 疾 出 針 而 徐 按 之 。

    言 實 與 虛 者 , 寒 溫 氣 多 少 也 。

    若 無 若 有 者 , 疾 不 可 知 也 。

    察 後 與 先 者 , 知 病 先 後 也 。

    為 虛 與 實 者 , 工 勿 失 其 法 。 若 得 若 失 者 , 離 其 法也 。

    虛 實 之 要 , 九 針 最 妙 者 , 為 其 各 有 所 宜 也 。

    補 瀉 之 時 者 , 與 氣 開 闔 相 合 也 。

    九 針 之 名 , 各 不 同 形 者 , 針 窮 其 所 當 補 瀉 也 。

    刺 實 須 其 虛 者 留 針 , 陰 氣 隆 至 , 乃 去 針 也 ; 刺 虛須 其 實 者 , 陽 氣 隆 至 , 針 下 熱 , 乃 去 針 也 。

    經 氣 已 至 , 慎 守 勿 失 者 , 勿 變 更 也 。

    深 淺 在 志 者 , 知 病 之 內 外 也 。

    遠 近 如 一 者 , 深 淺 其 候 等 也 。

    如 臨 深 淵 者 , 不 敢 墮 也 。

    手 如 握 虎 者 , 欲 其 壯 也 。

    神 無 營 於 眾 物 者 , 靜 志 觀 病 人 , 無 左 右 視 也 。

    義 無 邪 下 者 , 欲 端 以 正 也 。

    必 正 其 神 者 , 欲 膽 病 人 目 , 制 其 神 , 令 氣 易 行 也。

    所 謂 三 里 者 , 下 膝 三 寸 也 。 所 謂 跗 之 者 , 舉 膝 分易 見 也 。 巨 虛 者 , 矯 足 ● 獨 陷 者 。 下 廉 者 陷 下 者 也 。

    帝 曰 : 余 聞 九 針 上 應 天 地 四 時 陰 陽 , 願 聞 其 方 ,令 可 傳 於 後 世 以 為 常 也 。 岐 伯 曰 : 夫 一 天 、 二 地 、 三 人、 四 時 、 五 音 、 六 律 、 七 星 、 八 風 、 九 野 , 身 形 亦 應 之, 針 各 有 所 宜 , 故 曰 九 針 。

    人 皮 應 天 , 人 肉 應 地 , 人 脈 應 人 , 人 筋 應 時 , 人聲 應 音 , 人 陰 陽 合 氣 應 律 , 人 齒 面 目 應 星 , 人 出 入 氣 應風 , 人 九 竅 三 百 六 十 五 絡 應 野 。

    故 一 針 皮 、 二 針 肉 、 三 針 脈 、 四 針 筋 、 五 針 骨 、六 針 調 陰 陽 、 七 針 益 精 、 八 針 除 風 、 九 針 通 九 竅 、 除 三百 六 十 五 節 氣 。 此 之 謂 各 有 所 主 也 。

    人 心 意 應 八 風 ; 人 氣 應 天 ; 人 髮 齒 耳 目 五 聲 , 應五 音 六 律 ; 人 陰 陽 脈 血 氣 應 地 。

    人 肝 目 應 之 九 竅 三 百 六 十 五 人 一 以 觀 動 靜 天 二 以候 五 色 七 星 應 之 以 候 發 母 澤 五 音 一 以 候 宮 商 角 徵 羽 六 律有 餘 不 足 應 之 二 地 一 以 候 高 下 有 餘 九 野 一 節 俞 應 之 以 候閉 節 三 人 變 一 分 人 候 齒 泄 多 血 少 十 分 角 之 變 五 分 以 候 緩急 六 分 不 足 三 分 寒 關 節 第 九 分 四 時 人 寒 溫 燥 濕 四 時 一 應之 以 候 相 反 一 四 方 各 作 解 。
 
 
 
<H4>        長 刺 節 論 篇 第 五 十 五</H4>    刺 家 不 診 , 聽 病 者 言 , 在 頭 頭 疾 痛 , 為 藏 針 之 。 刺至 骨 病 已 , 上 無 傷 骨 肉 及 皮 , 皮 者 道 也 。

    陰 刺 入 一 , 傍 四 處 , 治 寒 熱 。

    深 專 者 刺 大 臟 , 迫 臟 刺 背 , 背 俞 也 。 刺 之 迫 臟 ,臟 會 , 腹 中 寒 熱 去 而 止 。 與 刺 之 要 , 發 針 而 淺 出 血 。

    治 腐 腫 者 , 刺 腐 上 , 視 癰 小 大 深 淺 刺 。 刺 大 者 多血 , 小 者 深 之 , 必 端 內 針 為 故 止 。

    病 在 少 腹 有 積 , 刺 皮 ● 以 下 , 至 少 腹 而 止 。 刺 俠脊 兩 旁 四 椎 間 , 刺 兩 髂  季 脅 肋 間 , 導 腹 中 氣 熱 下 已 。

    病 在 少 腹 , 腹 痛 不 得 大 小 便 , 病 名 曰 疝 , 得 之 寒。 刺 少 腹 兩 股 間 , 刺 腰 髁 骨 間 , 刺 而 多 之 , 盡 靈 病 已 。

    病 在 筋 , 筋 攣 節 痛 , 不 可 以 行 , 名 曰 筋 痺 。 刺 筋上 為 故 , 刺 分 肉 間 , 不 可 中 骨 也 。 病 起 筋 靈 病 已 止 。

    病 在 肌 膚 , 肌 膚 盡 痛 , 名 曰 肌 痺 , 傷 於 寒 濕 。 刺大 分 小 分 , 多 發 針 而 深 之 , 以 熱 為 故 , 無 傷 筋 骨 , 傷 筋骨 , 癰 發 若 變 。 諸 分 盡 熱 病 已 止 。

    病 在 骨 , 骨 重 不 可 舉 , 骨 髓 酸 痛 , 寒 氣 至 , 名 曰骨 痺 。 深 者 刺 無 傷 脈 肉 為 故 。 其 道 大 分 小 分 , 骨 熱 病 已止 。

    病 在 諸 陽 脈 且 寒 且 熱 , 諸 分 且 寒 且 熱 , 名 曰 狂 。刺 之 虛 脈 , 視 分 盡 熱 病 已 止 。

    病 初 發 歲 一 發 , 不 治 月 一 發 , 不 治 月 四 五 發 , 名曰 癲 病 。 刺 諸 分 諸 脈 。 其 無 寒 者 , 以 針 調 之 病 止 。

    病 風 且 寒 且 熱 , 靈 汗 出 , 一 日 數 過 , 先 刺 諸 分 理絡 脈 , 汗 出 且 寒 且 熱 , 三 日 一 刺 , 百 日 而 已 。

    病 大 風 骨 節 重 , 鬚 眉 墮 , 名 曰 大 風 , 刺 肌 肉 為 故。 汗 出 百 日 , 刺 骨 髓 汗 出 百 日 , 凡 二 百 日 鬚 眉 生 而 止 針。
 
 
 
<H4>        皮 部 論 篇 第 五 十 六</H4>    黃 帝 問 曰 : 余 聞 皮 有 分 部 , 脈 有 經 紀 , 筋 有 結 絡 ,骨 有 度 量 , 其 所 生 病 各 異 。 別 其 分 部 , 左 右 上 下 , 陰 陽所 在 , 病 之 始 終 , 願 聞 其 道 。

    岐 伯 對 曰 : 欲 知 皮 部 以 經 脈 為 紀 者 , 諸 經 皆 然 。

    陽 明 之 陽 , 名 曰 害 蜚 , 上 下 同 法 , 視 其 部 中 有 浮絡 者 , 皆 陽 明 之 絡 也 。 其 色 多 青 則 痛 , 多 里 則 痺 , 黃 赤則 熱 , 多 白 則 寒 , 五 色 皆 見 , 則 寒 熱 也 。 絡 盛 則 入 客 於經 。 陽 主 外 , 陰 主 內 。

    少 陽 之 陽 , 名 曰 樞 持 。 上 下 同 法 , 視 其 部 中 , 有浮 絡 者 , 皆 少 陽 之 絡 也 。 絡 盛 則 入 客 於 經 , 故 在 陽 者 主內 , 在 陰 者 主 出 , 以 滲 於 內 , 諸 經 皆 然 。

    太 陽 之 陽 , 名 曰 關 樞 。 上 下 同 法 , 視 其 部 中 , 有浮 絡 者 , 皆 太 陽 之 絡 也 。 絡 盛 則 入 客 於 經 。

    少 陰 之 陰 , 名 曰 樞 儒 。 上 下 同 法 , 視 其 部 中 , 有浮 絡 者 , 皆 少 陰 之 絡 也 。 絡 盛 則 入 客 於 經 , 其 入 經 也 ,從 陽 部 注 於 經 , 其 出 者 , 從 陰 內 注 於 骨 。

    心 主 之 陰 , 名 曰 害 肩 , 上 下 同 法 , 視 其 部 中 , 有浮 絡 者 , 皆 心 主 之 絡 也 。 絡 盛 則 入 客 於 經 。

    太 陰 之 陰 , 名 曰 關 蟄 。 上 下 同 法 , 視 其 部 中 , 有浮 絡 者 , 皆 太 陰 之 絡 也 。 絡 盛 則 入 客 於 經 。

    凡 十 二 經 絡 脈 者 , 皮 之 部 也 。

    是 故 百 病 之 始 生 也 , 必 先 於 皮 毛 。 邪 中 之 , 則 腠理 開 , 開 則 入 客 於 絡 脈 , 留 而 不 去 , 傳 入 於 經 , 留 而 不去 , 傳 入 於 腑 , 廩 於 腸 胃 。

    邪 之 始 入 於 皮 也 , 泝 然 起 毫 毛 , 開 腠 理 , 其 入 於絡 也 , 則 絡 脈 盛 色 變 ; 其 入 客 於 經 也 , 則 感 虛 , 乃 陷 下, 其 留 於 筋 骨 之 間 。 寒 多 則 筋 攣 骨 痛 ; 熱 多 則 筋 弛 骨 消, 肉 爍 ● 破 毛 直 而 敗 。

    帝 曰 : 夫 子 言 皮 之 十 二 部 , 其 生 病 皆 何 如 。

    岐 伯 曰 : 皮 者 , 脈 之 部 也 。 邪 客 於 皮 , 則 腠 理 開, 開 則 邪 入 客 於 絡 脈 , 絡 脈 滿 , 則 注 於 經 脈 , 經 脈 滿 ,則 入 舍 於 腑 臟 也 。 故 皮 者 有 分 部 不 與 而 生 大 病 也 。 帝 曰: 善 。
 
 
 
<H4>        經 絡 論 篇 第 五 十 七</H4>    黃 帝 問 曰 : 夫 絡 脈 之 見 也 , 其 五 色 各 異 , 青 黃 赤 白黑 不 同 , 其 故 何 也 ?

    岐 伯 對 曰 : 經 有 常 色 , 而 絡 無 常 變 也 。

    帝 曰 : 經 之 常 色 何 如 ? 岐 伯 曰 : 心 赤 、 肺 白 、 肝青 、 脾 黃 、 腎 黑 , 皆 亦 應 其 經 脈 之 色 也 。

    帝 曰 : 絡 之 陰 陽 , 亦 應 其 經 乎 ?

    岐 伯 曰 : 陰 絡 之 色 應 其 經 , 陽 絡 之 色 變 無 常 , 隨四 時 而 行 也 。

    寒 多 則 凝 泣 , 凝 泣 則 青 黑 ; 熱 多 則 淖 澤 , 淖 澤 則黃 赤 。 此 皆 常 色 , 謂 之 無 病 。 五 色 具 見 者 , 謂 之 寒 熱 。帝 曰 : 善 。
 
 
 

《了凡四训》是一本闪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善书。是明代袁了凡的训子家书,影响后人达几百年之久,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曾国藩就曾力主子孙必读之书。全书共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篇。书中阐述了一切福祸由人掌握,“命自我立,福自我求”的思想。作者更以自己的亲身体验结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精髓向世人阐明此理,鼓励人们能向善立身,慎独立品,自求多福,远避祸殃。

中国人常讲到积德,‘了凡四训’也强调行善积德,而中国最会积德的人是谁呢?就是孔子,孔子积了百代之德,所以他的子孙,七十三代的孔德成先生,以前是考试院院长;现在是总统府资政。


<SPAN lang=EN-US></SPAN>


中国第二位会积德的就是宋朝的宰相范仲淹,范仲淹积了千年之德,所以范氏的子孙,到现在还是很兴旺。所以‘德’相当的重要,所谓:‘有德者保之,无德者失之。’小至个人的身家性命财产,大至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存亡兴废,跟这个‘德’字有相当大的因果关系,可惜一般人多未能深入的了解,而秦始皇若是知道这个道理,就不会焚书坑儒。他也想使子孙万世而为皇,只要积德,秦朝的基业,一样也可以保持相当的长远;但是他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以十五年就垮了。而且子孙都很惨。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相当的发人深省。

从上面所讲的看来,举头三尺高,一定有神明在监察著人的行为。因此,利人,吉祥的事情,都应该赶快的去做;凶险,损人的事,应该避免,不要去做,这是可以由我自己决定的,只要我存好心,约束一切不善的行为,丝毫不得罪天地鬼神,而且还要虚心,自己肯迁就不骄傲,使得天地鬼神,时时哀怜我,才可以有福的根基,那些满怀傲气的人,一定不是远大的器量,就算能发达,也不会长久地享受福报。稍有见识的人,一定不肯把自己肚量,弄得很狭窄,而自己拒绝可以得到的福,况且谦虚的人,他还有地方可以受到教导,若人不谦虚,谁肯去教他?


<SPAN lang=EN-US></SPAN>


并且谦虚的人,肯学别人的好处,别人有善的行动,就去学他,那么得到的善行,就没有穷尽了。尤其是进德修业的人,一定所不可缺少的啊!


<SPAN lang=EN-US></SPAN>


【举头三尺高呀!决定有神明,不但要存好心,而且要虚心,不可以做坏事,还要肯迁就,天地鬼神呀,千万莫得罪啊!莫得罪!】<SPAN lang=EN-US></SPAN>


<SPAN lang=EN-US></SPAN>


古人有几句老话说:有心要求功名的,一定可以得到功名;有心要求富贵的,一定可以得到富贵。一个人有远大的志向,就像树有根一样;树有根,就会生出丫枝花叶来。


<SPAN lang=EN-US></SPAN>


人要立定了这种伟大的志向,必须在每一个念头上,都要谦虚,即使碰到像灰尘一样极小的事情,也要使别人方便,能够做到这样,自然会感动天地了。


<SPAN lang=EN-US></SPAN>


而造福全在我自己,自己真心要造,就能够造成。像现在那些求取功名的人,当初那有什么真心,不过是一时的兴致罢了;兴致来了,就去求,兴致退了,就停止,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喜好音乐,若是到了极点,那么齐国的国运大概可以兴旺了。但是大王喜好音乐,只是个人在追求快乐罢了,若是能把个人追求快乐的心,推广到与民同乐,使百姓都快乐,那么齐国还有不兴旺的么?


<SPAN lang=EN-US></SPAN>


我看求科名,也是这样,要把求科名的心,落实推广到积德行善上;并且要尽心尽力地去做,那么命运与福报,就都能够由我自己决定了!


<SPAN lang=EN-US></SPAN>


各位听众朋友,在听完了【了凡四训有声书】之后,您的内心一定是感触很多,觉得获益匪浅,这的的确确是一部扣人心弦,净化人心的有声书;而了凡四训这本书的原文,文字非常的优美典雅,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并不难了解,但是其中所深藏宇宙人生的道理,却是非常的深奥,必须用心体会,才能有得于心。


<SPAN lang=EN-US></SPAN>


所以盼望各位听众朋友,在听过录音带以后,最好能够熟读了凡四训的原文三百遍;必定能够信心益增,效法了凡先生立命精神的决心,会更加的坚定;进而身体力行,断恶修善。于是而个人的学业,事业,家庭均能圆满,成圣成贤,也是指日可待的。


<SPAN lang=EN-US></SPAN>


为了利益大众,广为流传,在此我们声明,了凡四训有声书并没有所谓‘智慧财产权’的问题,非常欢迎善心人士大力提倡翻录,提供各级学校教学参考,来协助我们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建设;并且能净化社会人心,提升道德观念;大家都学了凡精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善积德,服务人群,如果说人人能够如此,国家前途一定光明,世界一片祥和。


<SPAN lang=EN-US></SPAN>


<SPAN style="COLOR: #333399">整理人的话:<SPAN lang=EN-US></SPAN></SPAN>


<SPAN lang=EN-US></SPAN>


各位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末学首先要恭喜您,能够听完‘了凡四训有声书’。这是很不简单的,如果您没有具足相当的善根、福德、因缘,就可能没机会听到,甚至听了也不能听到心里,内心的震动、感受,自然也不强烈;相信诸位听完的感受一定很深、而且是法喜充满,所以向各位祝贺。


<SPAN lang=EN-US> </SPAN>

出门在外侍候君王,不论什么事,都应该依照国法去做;不可以为君王不知道,自己就可以随意乱做呀!办一个犯罪的人,不论他的罪轻或重,都要仔细审问,公平地执法;不可以为君王不知道,就可以作威作福冤枉人!


<SPAN lang=EN-US></SPAN>


服侍君王,像面对上天一样的恭敬,这是古人所订的规范,这种地方关系阴德最大。你们试看,凡是忠孝人家,他们的子孙,没有不发达久远而且前途兴旺的,所以一定要小心谨慎的去做。


<SPAN lang=EN-US></SPAN>


什么叫做爱惜物命呢?要知道一个人之所以能够算他是人,就是在他有这一片恻隐的心罢了。所以孟子说:没有恻隐之心就不是人。


<SPAN lang=EN-US></SPAN>


求仁的,就是求这一片恻隐之心;积德的,也就是积这一片恻隐的心。有恻隐心就是仁;有恻隐心,就是德。没有恻隐心,就是无仁心,没道德。周礼上曾说:每年正月的时候,正是畜牲最容易怀孕的期间,这时候祭品勿用母的。因为要预防畜牲肚里有胎儿的缘故。


<SPAN lang=EN-US></SPAN>


孟子说:君子不肯住在厨房附近。就是要保全自己的恻隐之心,所以,前辈有四种肉不吃的禁忌。譬如说,听到动物被杀的声音,不吃,或者在它被杀的时候看见,不吃;或者是自己养大的,不吃,或专门为我杀的,不吃。后辈的人,若要学习前辈的仁慈心,一下子做不到断食荤腥,也应该依照前辈的办法,禁戒少吃。


<SPAN lang=EN-US></SPAN>


照佛法来讲,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因为前生造了孽而投胎做畜牲;等到它们的罪孽还完了后,仍然可以投胎做人的。做人以后若是肯修行,也可以修成佛。那么我今生所吃的肉,难保不就是吃了未来佛的肉,并且现在的畜牲,在无量过去的前世中,也一定曾经做过人;那么它们可能曾做过我前生中的父母,妻子,亲族,朋友,我今天吃的肉,可能就是吃我前生的父母,妻子,亲族,朋友的肉了。而今天我做人,它做畜牲,我吃它,我就造了杀孽,与它结下冤仇。如果被我吃的畜牲,来世它的孽债还清了,投生做了人,而我却因为杀生造孽,投胎做畜牲,恐怕他也要报复我杀他之仇,而来杀我,吃我了。这样说来,还能杀生么?肉还能吃得下吗?况且吃肉就算味道好,也不过是经过嘴里到喉咙那段时候,还觉得有味道,等到咽了下去,还有什么味道?与素菜有什么两样,为什么一定要杀生造孽呢?


<SPAN lang=EN-US></SPAN>


虽然一时做不到不吃肉,也应该渐渐地减少吃肉,直到完全不吃。这样子慈悲心就会愈来愈增加。不但杀生应戒,就是那些极小,不论愚蠢的或是有灵性的,凡是有生命的,都应该禁止伤害它们的性命。像要用丝来做衣服,就把蚕茧放在水里烧,那要伤害多少蚕的性命?掘地种田,要杀害地下多少虫的性命;想想我们穿的衣、吃的饭,是从那里来的呢?都是杀它们的命,来养活我们自己;所以糟蹋粮食,浪费东西的罪孽,实在也应该与杀生的罪孽相等。至于随手误伤的生命,脚下误踏而死的生命,又不晓得有多少,这都应该要设法防止。宋朝的苏东坡有首诗说: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SPAN lang=EN-US></SPAN>


意思是说:恐怕老鼠饿死,所以为老鼠留些饭;哀怜飞蛾扑到灯上烫死,所以灯也不点。这话是多么的仁厚慈悲呀!


<SPAN lang=EN-US></SPAN>


善事无穷无尽,那能说得完;只要把上边说的十件事,加以推广发扬,那么无数的功德,就都完备了。


<SPAN lang=EN-US></SPAN>


【救济众人事,种类有很多,简单而言之,大概有十种,与人为善一呀!爱敬存心二,成人之美三呀!劝人为善四,救人危急五呀!兴建大利六,舍财作福七呀!护持正法八,敬重尊长九呀!爱惜物命十呀,爱惜物命十。】<SPAN lang=EN-US></SPAN>


<SPAN lang=EN-US></SPAN>


第四篇<SPAN>  </SPAN>谦德之效


<SPAN lang=EN-US></SPAN>


第三篇所说的,都是积善的方法,能够积善,自然最好,但人在社会上,不能不和人来往,做人的方法必须加以讲究;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谦虚了。一个人能谦虚,在社会上一定会得到大众广泛的支持与信任,而懂得谦虚,便更知道‘日新又新’的重要;不但学问要求进步,做人做事交朋友等等,样样都要求进步。所有种种的好处,都从谦虚上得来,所以称为谦德。这一篇专讲谦虚的好处,谦虚的效验;大家要仔细的研究,不可以囫囵吞枣,那就必定能够得到大的利益。


<SPAN lang=EN-US></SPAN>


【书经说:满招损呀!谦受益,自满的就要招损害;谦虚的就会受到益呀!受到益。】<SPAN lang=EN-US></SPAN>


<SPAN lang=EN-US></SPAN>


易经谦卦上说:天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而谦虚的就让他得到益处。地的道理,不论什么

浙江省嘉兴县有一位姓屠,名叫康僖的人,起初在刑部里做主事的官,夜里就住在监狱里。并且仔细的盘问囚犯,结果发现没罪而被冤枉的,有不少人;但是屠公并不觉得自己有功劳,他秘密地把这件事,上公文告诉了刑部堂官。


<SPAN lang=EN-US></SPAN>


后来到了秋审的时候,刑部堂官,把屠公所提供的话,拣些要点,来审问那些囚犯。囚犯们都老老实实的向堂官供认,没有一个不心服的。因此,堂官就把原来冤枉的,因为受刑不住被逼招认的,释放了十多人。


<SPAN lang=EN-US></SPAN>


那个时候京里的百姓,都称赞刑部尚书明察秋毫。后来屠公又向堂官上了一份公文说:在天子脚下,尚且有那么多被冤枉的人;那么全国这样大的地方,千千万万的百姓,那会没有被冤枉的人呢?所以应该每五年再派一位减刑官,到各省去细查囚犯犯罪的实情,确实有罪的,定罪也要公平;若是冤枉的,应该翻案重审,减轻或者释放。


<SPAN lang=EN-US></SPAN>


尚书就代为上奏皇帝,皇帝也准了他所建议的办法;就派减刑官,到各省去查察,刚巧屠公也派在内。有一天晚上屠公梦见天神告诉他说:你命里本来没有儿子,但是因为你提出减刑的建议,正与天心相合;所以上帝赐给你三个儿子,将来都可以做大官;穿紫色的袍,束金镶的带。这天晚上,屠公的夫人就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了应埙、应坤、应竣三个儿子,果然都作了高官。


<SPAN lang=EN-US></SPAN>


【屠康僖呀!屠康僖,办刑案,有一套,明察秋毫不贪功,平反冤案十多起,建议减刑合天心,命里无子得三子,个个都是做高官呀!做高官。】<SPAN lang=EN-US></SPAN>


<SPAN lang=EN-US></SPAN>


有一位嘉兴人,姓包,名叫凭,号信之。他的父亲做过安徽池州府的太守。生了七个儿子,包凭是最小的。他被平湖县姓袁的人家,招赘做女婿;和我父亲常常来往,交情很深。他的学问广博,才气很高,但是每次考试都考不中。因此他对佛教、道教的学问,很注意研究。


<SPAN lang=EN-US></SPAN>


有一天,他向东去卯湖游玩,偶然到了一处乡村的佛寺里,因为寺内房屋坏了,看见观世音菩萨的圣像,露天而立,被雨淋得很湿。当时就打开他的袋子,有十两银子,就拿给这寺里的住持和尚,叫他修理寺院房屋。和尚告诉他说:修寺的工程大,银子少,不够用,没法完工。


<SPAN lang=EN-US></SPAN>


因此,他又拿了松江出产的布四匹,再捡竹箱里的七件衣服给和尚。这七件衣服里,有用麻织的料做的夹衣,是新做的;他的佣人要他不要再送了,但是包凭说:只要观世音菩萨的圣像,能够安好,不被雨淋,我就是赤身露体又有甚么关系呢?和尚听后流著眼泪说:施送银两和衣服布匹,还不是件难事,只是这一点诚心,怎么容易得到呀!


<SPAN lang=EN-US></SPAN>


后来房屋修好了,包凭就拉著他父亲同游这座佛寺,并且住在寺中。那天晚上,包凭做了一个梦,梦到寺里的护法神,来谢他说:你做了这些功德,你的儿子可以世世代代享受官禄了。后来他的儿子包汴,孙子包柽芳,都中了进士,做到高官。


<SPAN lang=EN-US></SPAN>


【包信之,学问好,才气高,可惜考试都不中;偶到一处乡村里,见佛寺、观音像,风吹雨打露天立,布施心、油然生,难舍能舍心虔诚,感动得和尚流眼泪,梦里护法来道谢,儿孙世世受官禄呀!受官禄。】<SPAN lang=EN-US></SPAN>


<SPAN lang=EN-US></SPAN>


浙江省嘉善县有一个叫做支立的人,他的父亲,在县衙中的刑房当书办。有一个囚犯,因为被人冤枉陷害,判了死罪;支书办很可怜他,想要替他向上面的长官求情,宽免他不死。那个囚犯晓得支书办的好意之后,告诉他的妻子说:支公的好意,我觉得很惭愧,没法子报答;明天请他到乡下来,你就嫁给他,他或者会感念这份情份,那么我就可能有活命的机会了。


<SPAN lang=EN-US></SPAN>


他的妻子听了之后,没别的办法,所以就边哭边答应了。到了明天,支书办到了乡下,囚犯的妻子就自己出来劝支书办喝酒,并且把他丈夫的意思,完全告诉了支书办。但是支书办不愿意这样做,不过究竟还是尽了全力替这个囚犯,把案子平反了。后来,囚犯出狱,夫妻两个人一起到支书办家里叩头拜谢说:您这样厚德的人,在近代实在是少有。现在您没有儿子,我有一个女儿,愿意送给您做扫地的小妾。这在情理上是可以说得通的。


<SPAN lang=EN-US></SPAN>


支书办听了他的话,就预备了礼物,把这个囚犯的女儿迎娶为妾,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叫支立,才二十岁就中了举人的前茅,官做到翰林院的书记,后来支立的儿子叫做支高,支高的儿子叫支禄,都被保荐做州学县里的教官。而支禄的儿子叫支大纶,也考中了进士。


<SPAN lang=EN-US></SPAN>


【支书办,刑房吏,有位囚

在福建省浦田县的林家,他们的上辈中,有一位老太太喜欢做善事,时常用米粉做粉团给穷人吃。只要有人向她要,她就立刻给,脸上没有表现出一点厌烦的样子。有一位仙人,变作道士,每天早晨向她讨六、七个粉团。老太太每天给他,一连三年,每天都是这样的布施,没有厌倦过,仙人晓得她作善事的诚心,就向她说: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团,要怎样报答你呢?这样吧,你家后面有一块地,若是你死后葬在这块地上,将来子孙有官爵的,就会像一升麻子那样的多。


<SPAN lang=EN-US></SPAN>


后来老太太去世了,她的儿子依照仙人的指示,把老太太安葬下去。林家的子孙第一代发科甲的,就有九人。后来世世代代,做大官的人非常多。因此,福建省竟有一句:‘如果没有姓林的人去赴考,就不能发榜。’的传言。意思是讲:林家考试的人多,并且都能考中,所以到发榜,榜上就不会没有姓林的人。表示林家有功名的人很多。


<SPAN lang=EN-US></SPAN>


【林家老太太,喜欢做好事,常常把米粉,做成粉团送人吃呀,送人吃!布施心诚恳,神仙也感动,报答老太太,子孙官爵一大堆呀,一大堆!】<SPAN lang=EN-US></SPAN>


<SPAN lang=EN-US></SPAN>


冯琢庵太史的父亲,当他在县学里做秀才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清早,在要去县学的路上,碰到一个人倒在雪地里,用手摸摸看,已经几乎快要冻死了。冯老先生马上就把自己穿的皮袍,脱下来替他穿上;并且还扶他到家里,把他救醒。冯老先生救人后,就做了一个梦,梦中见到一位天神告诉他说:你救人一命,是完全出自一片至诚的心来救的,所以我要派韩琦投生到你家,做你的儿子。等到后来琢庵生了,就命名叫作冯琦。因为他是宋朝一个文武全才的贤能宰相,叫作韩琦的人来投胎转世的。


<SPAN lang=EN-US></SPAN>


【冯老爹,心肠好,救人命呀!功德高;诚心诚意救人命,胜过建造七浮屠呀!七浮屠。】<SPAN lang=EN-US></SPAN>


<SPAN lang=EN-US></SPAN>


浙江台州有一个应大猷尚书,壮年的时候在山中读书,夜里头,鬼常聚在一起做鬼叫,来吓唬人,只有应公不怕鬼叫。有一夜,应公听到一个鬼说:有一个妇人,因为丈夫出远门作客,好久没回来,她的公婆判断儿子可能已经死了,所以就逼这个妇人改嫁;但是这个妇人却是要守节,不肯改嫁。所以明天夜里,她要在这里上吊,我可以找到一个替身了。凡是上吊或者是淹死的人,如果没有替身,便无法投生,所以叫替死鬼。


<SPAN lang=EN-US></SPAN>


应公听到这些话,动了救人的心,偷偷的把自己的田,卖了四两银子,还马上写了一封假托她丈夫的信;并把银子寄回家的事写在信上说明。这位出外人的父母看了信以后,因为笔迹不像,所以怀疑信是假的。但是后来他们又说:信是可以假的,但是银子不能假呀!一定是儿子很平安,才会把银子寄回来。


<SPAN lang=EN-US></SPAN>


他们这样想以后,就不再逼媳妇去改嫁了。后来他们的儿子回来了,这对夫妇就得以保全,像从前新婚时一样,好好的过日子了。隔天晚上,应公又听到那个鬼说:我本来可以找到替身了,那知道被这个秀才坏了我的事啊。


<SPAN lang=EN-US></SPAN>


旁边一个鬼说:喂!你为什么不去害死他呢?


<SPAN lang=EN-US></SPAN>


那个鬼说:天帝因为这个人心好,有阴德,已经派他去做阴德尚书了,我怎么还能害他呢?


<SPAN lang=EN-US></SPAN>


应公听了这两个鬼所讲的话以后,就更加努力,更加发心,善事一天一天去做,功德也一天一天的增加;碰到荒年的时候,每次都捐米谷救人;碰到亲戚有急难,他一定想尽办法帮助人家渡过难关;碰到蛮不讲理的人,或不如意的事,总会反省,责备自己有过失,就心平气和地接受事实。因为应公能够这样做人,所以他的子孙得到功名,官位的,一直到现在还是很多哩!


<SPAN lang=EN-US></SPAN>


【淹死的人呀!吊死的人,都要找替身呀!都要找替身,所以叫做替死鬼呀!替死鬼!】<SPAN lang=EN-US></SPAN>


<SPAN lang=EN-US></SPAN>


江苏省常熟县有一位徐凤竹先生,他的父亲本来就很富有。偶然碰到了荒年,就先把他应收的田租,完全捐掉,做为全县有田的人的榜样。同时又分他自己原有的稻谷,去救济穷人。有一天夜里,他听到有一群鬼在门口唱道:千也不说谎,万也不说谎,徐家秀才,快要做到了举人!


<SPAN lang=EN-US></SPAN>


【千也不说谎,万也不说谎,徐家的秀才,快做举人郎呀!快做举人郎。】<SPAN lang=EN-US></SPAN>


<SPAN lang=EN-US></SPAN>


那些鬼连续不断的呼叫,夜夜不停。这一年,徐凤竹去参加乡试,果然考中了举人。他的父亲因此更加高兴,努力不倦地做善事,积功德;同时又修桥铺路,施斋饭供养出家人;碰到缺米缺衣的人,也接济他们;凡是对别人有好处的事情,无不尽心的去做。后来他又听到鬼在门前唱道:千也不说谎,万也不说谎,徐家举人,做官直做到都堂!结果徐凤竹,官做到了两浙的巡抚。


<SPAN lang=EN-US></SPAN>


【千也不说谎,万也不说谎,徐家的举人,官做到都堂呀!官做到都堂。】<SPAN lang=EN-US></SPAN>


<SPAN lang=EN-US> </SPAN>

第三篇<SPAN>  </SPAN>积善之方


<SPAN lang=EN-US></SPAN>


上一篇所讲,改过的种种方法,能够把今生的过失改掉,自然好命就不会变成坏命了;但是还不能把坏命变成好命。因为这一生虽然不犯过失造罪孽,但是前世有没有犯过失,造罪孽,却不知道,若是前世已经犯,这一世虽然不再犯;但是前世所犯的罪过,还是要受报应。那么要怎么样做才能使坏命转成好命呢?这不但要改过,还要积善、积德,才可以把前世所造的罪孽消去。善事积多了,自然能转坏命成好命,并且可以证明它的效验!


<SPAN lang=EN-US></SPAN>


【中国积德第一人,就数山东孔圣人,世代子孙都不衰呀!都不衰,七十三代孔德成呀!孔德成。】<SPAN lang=EN-US></SPAN>


<SPAN lang=EN-US></SPAN>


易经上说:积善的家庭,一定会有很多福份喜庆的事。例如,从前姓严的人家,要把他的女儿,许配给孔子的父亲;就将孔家所作的事情,一件一件都提出来;觉得孔家祖先所积的德,多而且长久;所以预知孔家的子孙,将来必定会大发。后来果然生出了孔子。还有,孔子称赞舜的孝,是不平凡的孝顺,孔子说:像舜这样的大孝,不但祖先要享受他的祭祀;并且他的世世代代子孙可以保住他的福德,不会败落。春秋时代的陈国,就是舜传下来的子孙,足以证明舜的后代兴发得相当长久。这都是非常确实的说法啊!


<SPAN lang=EN-US></SPAN>


现在我再以过去发生真实的事情,来证明积善的功德。有一位做过少师的人,姓杨名荣,是福建省建宁人。他家世代是以摆渡为生。有一次,雨下得太久,溪水满涨,水势汹涌横冲直撞,把民房都冲失了,被淹死的人顺著水势一直流下来。别的船都去捞取水中漂来的各种财货,只有少师的曾祖父和祖父,专门去救水里漂来的灾民,而财物一件都不捞,乡人都偷笑他们是傻瓜。等到少师的父亲出生后,家道也渐渐的宽裕了。有一位神仙化做道士的模样,向少师的父亲说:你的祖父和父亲,都积了许多阴功,所生的子孙应该发达做大官。可以将你的父亲葬在某一个地方。少师的父亲听了,就照道士所指定的地方,把他的祖父和父亲葬下。这座坟,就是现在大家所知道的白兔坟。后来少师出生了,到了二十岁就中了进士。一直做官,做到三公里面的少师。皇帝还追封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与少师一样的官位。而且少师的后代子孙,都非常兴旺,一直到现在还有许多贤能之士。


<SPAN lang=EN-US></SPAN>


【杨少师呀!杨少师,祖父曾祖积阴德呀!积阴德;大水来了只救人,财物一概都不取,旁人笑伊是傻瓜,谁知傻瓜享大福呀!享大福!】<SPAN lang=EN-US></SPAN>


<SPAN lang=EN-US></SPAN>


浙江宁波人杨自惩,起初在县衙做书办,心地非常厚道;而且守法公平,做事公正;当时的县官,为人严厉方正,有一次偶然打了一个囚犯,一直打到血流到地上,县官还是不息怒;杨自惩就跪下,替囚犯向县官求情,请县官宽谅那个囚犯。县官说:你求情本来没有什么不能放宽的,但是这个囚犯,不守法律,违背道理,不能教人不生气啊!


<SPAN lang=EN-US></SPAN>


杨自惩一边叩头一边说:在朝廷中已经没有是非可言了,政治一片黑暗、贪污、腐败,人心散失已经很久了,审问案件若是审出实情,尚且应该替他们伤心,可怜他们不明事理,误蹈法网,不可以因为审出了案情,就欢喜。若是存心欢喜,恐怕会把案件忽略弄错。若是生气,又恐怕犯人受不住打,勉强招认,容易冤枉人。既然欢喜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发火呢?


<SPAN lang=EN-US></SPAN>


那县官听了杨自惩的话,非常感动,面容立即和缓下来,不再发怒了!讲到杨自惩的家里,是很穷的;但是他虽然穷,别人送他东西,他一概不肯接受。碰到囚犯缺粮,他却常用许多方法去弄一些米来,救济他们。有一天来了几个新的囚犯,没有东西吃,非常的饿,他自己家里刚巧也欠米。若是拿来给囚犯吃,那么自己家人就没得吃了。如果只顾自己吃,那么囚犯又饿得很可怜,没有办法,便同他的妻子商量。他的妻子问他说:犯人从什么地方来的?从杭州来的。沿途熬饿,脸上饿得没有一点血色;就像一种又青又黄的菜色,几乎可以用手捧起来。


<SPAN lang=EN-US></SPAN>


因此,两夫妇就把自己所存的一些米,用来煮稀饭给新来的囚犯吃。然后他们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叫做守陈,小的叫做守址,作官一直做到南北吏部侍郎。大孙子做到刑部侍郎。小孙子也做到四川按察使。两个儿子,两个孙子,都是名臣;而当今有两个名人楚亭和德政,都是杨自惩的后代。


<SPAN lang=EN-US></SPAN>


【囚犯苦呀!囚犯苦,即坐监牢又挨饿,心中凄苦谁人知呀!谁人知;杨书办呀心厚道,夫妻同心帮囚犯,积善之家庆有余呀!庆有余。】<SPAN lang=EN-US></SPAN>


<SPAN lang=EN-US></SPAN>


从前明朝英宗正统年间,有一个土匪首领叫作邓茂七,在福建一带造反。福建的读书人和老百姓,跟随他一起造反的很多。皇帝就起用曾经担任都御使的鄞县人张楷,去搜剿他们。张都宪用计策把邓茂七捉住了。后来张都宪又派了福建布政司的一位谢都事,去搜查捉拿剩下来的土匪,捉到就杀;但是谢都事不肯乱杀,怕杀错人。便向各处寻找依附贼党的名册,查出来凡是没有依附贼党,名册里还没有他们姓名的人。就暗中给他们一面白布小旗,约定他们,搜查贼党的官兵到的那一天,把这面白布小旗插在自己家门口,表示是清白的民家,并且禁止官兵不准乱杀。因为有这种措施而避免被杀的人,大约有一万人之多。后来谢都事的儿子谢迁,就中了状元,官做到宰相。而且他的孙子谢丕,也中了探花,就是第三名的进士。


<SPAN lang=EN-US></SPAN>


【将军呀,不乱杀,后世子孙一定发呀!一定发,谢都事,心慈悲,全活万人子孙昌呀!子孙昌!】<SPAN lang=EN-US></SPAN>

如果具备这三种心—耻心、畏心和勇心,那么一旦发现犯了过失,就能够立即改正;就像是春天的冰块遇到了阳光,还须忧虑它不会融化掉吗


然而一般人的过失,有从犯过的事实本身上戒除的,有从认识其中的道理而改正的,也有从心念上来改正的;所付出的努力程度不一样,因此所得到的效果也就有所不同。


譬如以前杀害生命,现在戒除不再杀了;以前发怒骂人,现在也都戒除不再发怒了;这是就所犯的事情而将它改掉。


但是这只是从外在来勉强约束,会比从根本上自然改正还要难上百倍;而且犯过的根源仍然存在,东边勉强把它消灭后,西边却又冒了出来,实在不是彻底扫除干净的方法。


善于改过的人,在还没有禁止他去做某种事情之前,就应该先了解不可以做的道理。譬如过失在于杀害生命,就应该想到:上天有好生之德,所有的动物都爱恋自己的生命,如果杀它来滋养自己的身体,怎么能够心安呢?


而且当它被杀时,既已受到宰割,在尚未断气之前,却又将它放进锅鼎中去烧煮,种种的痛苦穿透进入骨髓里面。


人们为了滋养自己的身命,各类珍贵肥美的东西摆满眼前,尽情地享受,却未曾想到这些美食吃过以后,也都会化成粪渣排出,到最后一切都是空的。实际上蔬菜类的素食菜汤,就已经足够让人填饱肚子、供给能量,来养活自己的身命,何必一定要去杀害它们的生命,来折损自己的福报!


还须想到,凡是有血有气之类,都具有灵性知觉;既然是有灵性知觉,那么都与我们人类没有两样;就算我们不能够敬肃地修养到至高的德行,使它们来尊敬我、亲近我,怎么可以天天杀害动物的生命,使它们与我结下冤仇,永无止境地恨我呢?


想到这种道理,每当面对著满桌的血肉之食时,自然会发出悲伤怜悯之心,不忍再咽食下去。


譬如以前喜欢发脾气,就应该想到:每个人都会有短处,这在情理上来说,本来就应该加以怜惜、原谅;若有人违反情理而来冒犯我,那是他自己的过失,跟我有何关联呢?这本来就没有什么可怒的。


还要想到,天下没有自以为是的英雄豪杰,也没有怨恨别人的学问;如果所做的事情不能称心如意,那都是自己的德行修得不好,涵养还是不足,感动人的力量还是不够呀!


这些都应该自我反省,那么对于各种外来的毁谤与伤害,都将成为磨练我们、成就我们的助缘;因此,我们要欢喜地接受这种赐教,还有什么可以发怒的呢?


再者,听到别人的毁谤而不发怒,虽然这些坏话说得像火焰薰满天空,也只不过像痴人般地拿著火把,想要焚烧虚空一样,最后将会自己熄灭、停止的。


若是听到毁谤就动了怒气,虽然费了巧妙的心思,努力为自己辩护,那就像春天的蚕儿吐丝作茧一样,只会将自己缠缚住。所以,发怒不但对自身没有好处,而且还会有害处。


至于其他的种种过失和罪恶,都应当要依据客观的道理来认真思考。这种道理若是能够明白,过失自然就会停止,不会再去违犯。


怎样叫做从心地上来改过呢?


人们所犯下的过失,其项目虽然有千种之多,但都是从心里造作出来的;如果能够不起心动念,过失将从哪里产生出来呢?


一个追求学问的读书人,对于爱好美色、喜得浮名、贪爱财物、喜欢发怒等种种过失,不必一项一项地去寻找改过的方法,只要能够一心一意地发善心、做好事,时时观照自己的心思,等正大光明的心念涌现,那么自然就不会被偏邪的恶念所沾染。这就好像炎热的太阳,在空中普照著大地,所有的妖怪自然就会隐藏、消失,这是改过最精诚专一的真正妙诀。


人的过失是由心所造作的,所以也应当从心地上来改正;就如同要斩除毒树,必须直接砍断它的根,不让它再度发芽,何必一枝一枝地去砍伐,一叶一叶地去摘除。


大抵最高明的改过方法,是从修心下工夫,当下就可以使心地清净;每当心里刚动了个坏念头时,就能够立刻觉察到,然后马上让这种念头消失,过失自然不会再产生。


如果做不到这种境界,就必须明了其中的道理,以便将坏念头打发。若再办不到,那就只好随著恶事将犯时,以强制的方式来禁止自己犯过。


如果能以上乘的治心工夫,并且兼用明理与禁止两种较下乘方式,来约束自己的念头,这也不失是个好方法;若只是执著于下乘方式,而不知道用上乘的方法,那实在是太愚笨了。


但是发愿要改过,也是须要助缘,在明处须有良师益友从旁提醒;在暗的方面,必须要有鬼神来作证明。只要能够以真诚恳切的态度,一心一意地忏悔以往所造作的过失,如此日夜施行,毫不怠惰,那么经过一星期、两星期,一直到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之后,必定就会产生效果。


【改过须发愿,也要有助力,明里头,要有益友来提醒呀!来提醒。暗里头,要有鬼神做证明呀!做证明。还要一心一意虔诚的忏悔呀!虔诚的忏悔。】


到了这个阶段,或者会感觉到精神舒适,心境开阔;或者感觉到智慧突然大开,一闻千悟;或者处在烦琐忙碌之中,却能

你的命,不知究竟怎样?就算命中应该荣华发达,还是要常常当作不得意想。就算碰到顺当吉利的时候,还是要常常当作不称心,不如意来想。就算眼前有吃有穿,还是要当作没钱用,没有房子住想。就算旁人喜欢你,敬重你,还是要常常小心谨慎,做恐惧想。就算你家世代有大声名,人人都看重,还是要常常当做卑微想。就算你学问高深,还是要常常当做粗浅想。


<SPAN lang=EN-US></SPAN>


这六种想法,是从反面来看问题,能够这样虚心,道德自然会增进,福报也自然会增加。


<SPAN lang=EN-US></SPAN>


讲到远,应该要想把祖先的德气,传扬开来;讲到近,应当想父母若有过失,要替他们遮盖起来;这里即是说明孟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大义所在;讲到向上,应该要想报答国家的恩惠;讲到对下,应该要想造一家的福;说到对外,应该要想救济别人的急难;说到对内,应该要想预防自己的邪念和邪想。


<SPAN lang=EN-US></SPAN>


这六种想法,都是从正面来肯定问题,能够常常如此的存心,必然能成为正人君子。


<SPAN lang=EN-US></SPAN>


一个人必须要每天知道自己有过失,才能天天改过,若是一天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就一天安安逸逸的算自己没过失。如果每天都无过可改,就是每天都没有进步;天底下聪明俊秀的人实在不少,然而他们道德上不肯用功去修,事业不能用功去做;就只为了因循两个字,得过且过,不想前进,所以才耽搁了他们的一生。


<SPAN lang=EN-US></SPAN>


云谷禅师所教立命的许多话,实在是最精,最深,最真,最正的道理,希望你要细细的研究,还要尽心尽力的去做,千万不可把大好的光阴虚度过。


<SPAN lang=EN-US></SPAN>


第二篇<SPAN>  </SPAN>改过之法


<SPAN lang=EN-US></SPAN>


人,既然不是一出生就是圣人,哪能没有过失呢?孔子说:‘过则勿惮改。’如果有了过失,就不要害怕改过。所以 袁了凡 先生在讲过改造命运的道理与方法后,接著又把改过的方法详细地说明,来教训他的儿子袁天启。这一篇就是讲改过的方法。小的过失尚且要改,那末大的罪孽自然就不会再造了。


在东周的春秋时代,各国官吏相互往来频繁,学问与阅历都很丰富,因此仅凭观察一个人的言语举止,就能推测出他的吉凶祸福,没有不灵验的。这种事在《左传》、《国语》等各类记载史实的书中都能看得到。


大概说来,一个人在尚未发生事情之前,预先显露出的吉凶祸福现象,都是发自他的内心,而表现于外在的行为。凡是待人处事比较稳重、厚道的人,常常能够获得福报;而行为不庄重、过分刻薄的人,常常会招致灾祸。一般的凡夫,学问不深、见识浅陋,没有识人之明,就像是眼睛得了眼翳病一般地看不清楚,却说祸福没有一定,是无法推测得出来的。


一个人如果能以至诚之心待人,那他的心就与天道相吻合。一个人福报将要到的时候,只须看他所做的善行,就必能预先得知;灾祸将要降临时,只须看他所做的恶行,也必定能够预先推测得到。现在如果想得到福报而避开灾祸,在还没有讲到行善之前,就必须先从改正过失开始做起。


但是改正过失的方法,第一、要发起羞愧心。试想,古代的圣贤跟我们一样是个男子汉,他们为什么能够千古流芳,成为大众学习的榜样;而我为什么一事无成,甚至到了声名败坏的地步呢?这都是由于过分沉溺于逸乐,受到世俗的欲望所染污,并且偷偷地做些不合乎义理的事,还以为别人不晓得,而表现出傲慢的样子,毫无一点羞愧心;就这样日益沉沦下去,逐渐变成禽兽之流,但自己却不能发觉。世界上各种可羞可耻的事情,都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孟子说:‘耻这一个字对于一个人,关系实在是太重大了!因为若能知耻,就可以成就圣贤之道;如果不知羞耻,那就只是像个禽兽罢了。’这些话都是改正过失的重要诀窍呀!


改过的第二个要素,是要发起戒慎恐惧心。须知,天地鬼神都在我们的头顶上监察著,祂们是难以欺骗的。我们纵然在幽暗之处犯过,大家虽然不容易发觉,但天地鬼神却像镜子般地照著我们,看得实在非常清楚。所犯的罪业若是重大,必定会降下许多灾祸;就算是轻的过失,也会减损现有的福报。我们怎么可以不惧怕呢?


不只如此!就算是在没有人在的地方,神明仍然清清楚楚地看著、指著人们的一切作为;我们虽然掩盖得非常隐密,文饰得非常巧妙,但是内心的种种意念,早就显露出来了,神明全都看得很清楚,终究还是难以自我欺瞒。如果被人看破了,就会变成一文不值,怎么可以不时常存著敬畏之心呢?


不仅这样!一个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存在,就算犯了满天的大罪恶,都还可以悔改;古人有一辈子都在作恶,到了临命终前却能悔悟过来,萌发一个善的念头,于是得到了善终的果报。


这就是说,只要能够发出一个勇猛坚决的善念,就足以洗刷一生所积下的罪恶呀!譬如上千年的幽暗山谷,只要有一盏灯光照射进去,那么这千年来的黑暗

我起初的号叫做学海,但是自从那一天起就改号叫做了凡;因为我明白立命的道理,不愿意和凡夫一样。把凡夫的见解,完全扫光,所以叫做了凡。


<SPAN lang=EN-US></SPAN>


从此以后,就整天小心谨慎,自己也觉得和从前大不相同。从前尽是糊涂随便,无拘无束;到了现在,自然有一种小心谨慎,战战兢兢戒慎恭敬的景象。


<SPAN lang=EN-US></SPAN>


虽然是在暗室无人的地方,也常恐怕得罪天地鬼神。碰到讨厌我,毁谤我的,我也能够安然的接受,不与旁人计较争论了。从我见了云谷禅师的第二年,到礼部去考科举。孔先生算我的命,应该考第三名,那知道忽然考了第一名,孔先生的话开始不灵了。孔先生没算我会考中举人,那知道到了秋天乡试,我竟然考中了举人,这都不是我命里注定的,云谷禅师说:命运是可以改造的。这话我更加地相信了。


<SPAN lang=EN-US></SPAN>


我虽然把过失改了许多,但是碰到应该做的事情,还是不能一心一意的去做,即使做了,依然觉得有些勉强,不太自然。自己检点反省,觉得过失仍然很多。


<SPAN lang=EN-US></SPAN>


例如看见善,虽然肯做;但是还不能够大胆地向前拼命去做。或者是遇到救人时,心里面常怀疑惑,没有坚定的心去救人。自己虽然勉强做善事,但是常说犯过失的话。有时我在清醒的时候,还能把持住自己,但是酒醉后就放肆了。虽然常做善事,积些功德;但是过失也很多,拿功来抵过,恐怕还不够,光阴常是虚度。从己巳年听到云谷禅师的教训,发愿要做三千件的善事;直到己卯年,经过了十多年,才把三千件的善事做完。


<SPAN lang=EN-US></SPAN>


在那个时候,我刚和李渐庵先生,从关外回来关内,没来得及把所做的三千件善事回向。到了庚辰年,我从北京回到了南方,方才请了性空、慧空、两位有道的大和尚,借东塔禅堂完成了这个回向的心愿。到这时候,我又起了求生儿子的心愿,也许下了三千件善事的大愿。到了辛巳年,生了你,取名叫天启。


<SPAN lang=EN-US></SPAN>


我每做了一件善事,随时都用笔记下来;你母亲不会写字,每做一件善事,都用鹅毛管,印一个红圈在日历上,或是送食物给穷人,或买活的东西放生,都要记圈。有时一天多到十几个红圈呢!也就是代表一天做了十几件善事。


<SPAN lang=EN-US></SPAN>


像这样到了癸未年的八月,三千条善事的愿,方才做满。又请了性空和尚等,在家里做回向。到那年的九月十三日,又起求中进士的愿,并且许下了做一万条善事的大愿。到了丙戌年,居然中了进士,吏部就补了我宝坻县县长的缺。我做宝坻县的县长时,准备了一本有空格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我叫它作治心篇。意思就是恐怕自己心起邪思歪念,因此,叫‘治心’二字。


<SPAN lang=EN-US></SPAN>


每天早晨起来,坐堂审案的时候,叫家里人拿这本治心篇交给看门的人,放在办公桌上。每天所做的善事恶事,虽然极小,也一定要记在治心篇上。到了晚上,在庭院中摆了桌子,换了官服,仿照宋朝的铁面御史赵阅道,焚香祷告天帝,天天都是如此。你母亲见我所做的善事不多,常常皱著眉头向我说:我从前在家,帮你做善事,所以你所许下三千件善事的心愿,能够做完。现在你许了做一万件善事的心愿,在衙门里没什么善事可做,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呢?


<SPAN lang=EN-US></SPAN>


在你母亲说过这番话之后,晚上睡觉我偶然做了一个梦,看到一位天神。我就将一万件善事不易做完的缘故,告诉了天神,天神说:‘只是你当县长减钱粮这件事,你的一万件善事,已经足够抵充圆满了。’


<SPAN lang=EN-US></SPAN>


原来宝坻县的田,每亩本来要收银两分三厘七毫,我觉得百姓钱出得太多,所以就把全县的田清理一遍;每亩田应缴的钱粮,减到了一分四厘六毫,这件事情确实是有的;但也觉得奇怪,怎么这事会被天神知道,并且还疑惑,只有这件事情,就可以抵得了一万件善事呢?


<SPAN lang=EN-US></SPAN>


那时候恰好幻余禅师从五台山来到宝坻,我就把梦告诉了禅师,并问禅师,这件事可以相信吗?幻余禅师说:做善事要存心真诚恳切,不可虚情假意,企图回报。那末就是只有一件善事,也可以抵得过一万件善事了。况且你减轻全县的钱粮,全县的农民都得到你减税的恩惠,千万的人民因此减轻了重税的痛苦,而获福不少呢!


<SPAN lang=EN-US></SPAN>


我听了禅师的话,就立刻把我所得的俸银薪水捐出来,请禅师在五台山替我斋僧一万人,并且把斋僧的功德来回向。


<SPAN lang=EN-US></SPAN>


孔先生算我的命,到五十三岁时,应该有灾难。我虽然没祈天求寿,五十三岁那年,我竟然一点病痛都没有。现在已经六十九岁了(多活了十六年)。书经上说:天道是不容易相信的,人的命,是没一定的。又说:人的命没有一定,是要靠自己创造的。


<SPAN lang=EN-US></SPAN>


这些话,一点都不假。我由此方知,凡是讲人的祸福,都是自己求来的,这些话实在是圣贤人的话;若是说祸福,都是天所注定的,那是世上庸俗的人所讲的。


<SPAN lang=EN-US></SPAN>


【天道不易信呀,人命没一定,人命没一定呀,要靠自己造;若说祸与福呀,都是天注定,那是凡夫与俗子,而非圣贤说的话呀,说的话!】<SPAN lang=EN-US></SPAN>

孔先生算你,不得功名,命中无子,虽然说是上天注定,但是还是可以改变。你只要将本来就有的道德天性,扩充起来,尽量多做一些善事,多积一些阴德,这是你自己所造的福,别人要抢也抢不去,那有可能享受不到呢?


<SPAN lang=EN-US></SPAN>


易经上也有为一些宅心仁厚、有道德的人打算,要往吉祥的那一方去,要避开凶险的人,凶险的事,凶险的地方。


<SPAN lang=EN-US></SPAN>


如果说命运是一定不能改变的,那末吉祥又何处可以趋,凶险又那里可以避免呢?易经开头第一章就说:经常行善的家庭,必定会有多余的福报,传给子孙;这个道理,你真的能够相信吗?


<SPAN lang=EN-US></SPAN>


我相信云谷禅师的话,并且向他拜谢,接受他的指教;同时把从前所做的错事,所犯的罪恶,不论大小轻重,到佛前去,全部说出来;并且做了一篇文字,先祈求能得到功名,还发誓要做三千件的善事,来报答天地祖先生我的大恩大德。云谷禅师听我立誓要做三千件的善事,就拿了功过格给我看。叫我照著功过格所订的方法去做,所做的事,不论是善是恶,每天都要记在功过格上,善的事情就记在功格下面,恶的事情就记在过格下面。


<SPAN lang=EN-US></SPAN>


不过做了恶事,还要看恶事的大小,把已经记的功来减除。并且还教我念准提咒,更加上了一重佛的力量,希望我所求的事,一定会有效应。云谷禅师又对我说:有一种画符篠的专家曾说:一个人如果不会画符,是会被鬼神耻笑的。


<SPAN lang=EN-US></SPAN>


画符有一种秘密的方法传下来,只是不动念头罢了。当执笔画符的时候,不但不可以有不正的念头,就是正当的念头,也要一齐放下。把心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杂念,因为有了一丝的念头,心就不清净了。到了念头不动,用笔在纸上点一点,这一点就叫混沌开基,因为完整的一道符,都是从这一点开始画起,所以这一点是符的根基所在。


<SPAN lang=EN-US></SPAN>


从这一点开始一直到画完整个符,若没起一些别的念头,那么这道符,就很灵验。不但画符不可夹杂念头,凡是祷告上天,或者是改变命运,都要从没有妄念上去用工夫,这样才能感动上天。孟子讲立命的道理说道:短命和长寿没有分别。乍听之下会觉得奇怪?因为短命和长寿相反,而且完全不同,怎样说是一样呢?要晓得在一个妄念都完全没有时,就如同婴儿在胎胞里面的时候,那晓得短命和长寿的分别呢?


<SPAN lang=EN-US></SPAN>


等到出了娘胎,渐渐有了知识,有了分别的心;这时,前生所造的种种善业恶业,都要受报应了,那也就有短命和长寿的分别了。


<SPAN lang=EN-US></SPAN>


因此,命运是自己造的。如果把立命这两个字细分来讲,那末富和贫要看得没有两样,不可以富的仗著有钱有势,随便乱来,穷的也不可以自暴自弃去做坏事,尽管穷,仍然应该安分守己的做好人;能够这样,才可以把本来贫穷的命,改变成富贵的命。本来富贵的命,改变成更加富贵,或者是富贵得更长久。穷与通,要看得是没有两样,不发达的人,不可因为自己不得志,就不顾一切,随便荒唐;发达的人,也不可仗势欺人,造种种的罪业,越是得意,越是要为善去恶,广种福田。


<SPAN lang=EN-US></SPAN>


能够这样,才可以把本来穷苦的命,改变成发达的命,本来发达的命,就会更加发达了。短命和长寿,要看得没有两样,不可说我短命;不久就死了,就趁还活著的时候,随便做恶事,糟蹋自己。要晓得既然已生成短命,就更加应该做好人,希望来生不要再短命,这一生或许也可以把寿命延长一些哦!


<SPAN lang=EN-US></SPAN>


命中长寿的人,不要认为自己有得活,就拼命造孽,做奸犯科,犯邪淫。要晓得长寿得来不易,更应该做好人,才可以保住他的长寿呀。能够明白这种道理,才可以把本来短的命变成长寿,本来长寿的命,更加长寿健康。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生与死的关系最为重大,所以短命同了长寿,就是最重大的事情。既然说到这最重大的短命同了长寿,那末此外一切顺境,富有和发达;逆境,贫穷和不发达,都可以包括在内了。


<SPAN lang=EN-US></SPAN>


孟子讲立命的学问,只讲到短命和长寿,并没讲到富和贫,发达和不发达,就是这个道理。


<SPAN lang=EN-US></SPAN>


接著云谷禅师又告诉我说:孟子所说的“修身以俟之”这句话,是说:自己要时时刻刻修养德行,不要做半点过失罪恶。至于命能不能改变,那是积德的事,求天的事。


<SPAN lang=EN-US></SPAN>


说到修字,那么身上有一些些过失罪恶,就应该像治病一样,把过失罪恶要完全去掉。讲到俟,要等到修的功夫深了,命自然就会变好,不可以有一丝一毫的非份之想,也不可以让心里的念头乱起乱灭,都要完全把它斩掉断绝,能够做到这种地步,已经是达到先天不动念头的境界了。到了这种功夫,那就是世间受用的真正学问。


<SPAN lang=EN-US></SPAN>


云谷禅师接著又说:平常时一般人的行为,都是根据念头转的,凡是有心而为的事,不能算是自然,不著痕迹。你现在还不能做到不动心的境界,你若能念准提咒,不必用心去记或数遍数,只要一直念下去,不要间断。念到极熟的时候,自然就会口里在念,自己不觉得在念,这叫做持中不持;在不念的时候,心里不觉的仍在念,这叫做不持中持;念咒能念到这样,那就我、咒、念打成了一片,自然不会有杂念进来,那末念的咒,也就没有不灵验的了。但是这种功夫,一定要透过实践,才能领会到的。

天地间,要靠温和的日光,和风细雨的滋润,才能生长万物。我常常生气发火,没有一点和育之气,怎么会生儿子呢?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二种缘故。


<SPAN lang=EN-US></SPAN>


仁爱,是生生的根本,若是心怀残忍,没有慈悲;就像果子一样,没有果仁,怎么会长出果树呢?所以说,忍是不会生养的根;我只知道爱惜自己的名节,不肯牺牲自己,去成全别人,积些功德,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三种缘故。


<SPAN lang=EN-US></SPAN>


说话太多容易伤气,我又多话,伤了气,因此身体很不好,那里会有儿子呢?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四种缘故。


<SPAN lang=EN-US></SPAN>


人全靠精气神三种才能活命;我爱喝酒,酒又容易消散精神;一个人精力不足,就算生了儿子,也是不长寿的,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五种缘故。


<SPAN lang=EN-US></SPAN>


一个人白天不该睡觉,晚上又不该不睡觉;我常喜欢整夜长坐,不肯睡,不晓得保养元气精神,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六种缘故。其它还有许多的过失,说也说不完呢!云谷禅师说:岂只是功名不应该得到,恐怕不应该得的事情,还多著哩!


<SPAN lang=EN-US></SPAN>


当知有福没福,都是由心造的。有智慧的人,晓得这都是自作自受;糊涂的人,就都推到命运头上去了。


<SPAN lang=EN-US></SPAN>


譬如这个世上能够拥有千金产业的,一定是享有千金福报的人;能够拥有一百金产业的,一定是享有一百金福报的人;应该饿死的,一定是应该受饿死报应的人。比如说善人积德,上天就加多他应受的福。恶人造孽,上天就加多他应得的祸。上天不过就他本来的质地上,加重一些罢了,并没有一丝毫别的意思。


<SPAN lang=EN-US></SPAN>


接下来这段是云谷禅师借俗人之见,来劝了凡先生努力积德行善。


<SPAN lang=EN-US></SPAN>


就像生儿子,也是看下的种怎样,种下的很厚,结的果也厚。种下得薄,结的也薄。譬如一个人,积了一百代的功德,就一定有一百代的子孙,来保住他的福。积了十代的功德,就一定有十代的子孙,来保住他的福。积了三代或者两代的功德,就一定有三代或者两代的子孙,来保住他的福。至于那些只享了一代的福,到了下一代,就绝后的人;那是他功德极薄的缘故,恐怕他的罪孽,还积得不少哩!你既然知道自己的短处,那就应该把你一向不能得到功名,和没有儿子的种种福薄之相,尽心尽力改得干干净净。一定要积德,一定要对人和气慈悲,一定要替人包含一切,而且要爱惜自己的精神。


<SPAN lang=EN-US></SPAN>


从前的一切一切,譬如昨日,已经死了;以后的一切一切,譬如今日,刚刚出生;能够做到这样,就是你重新再生了一个义理道德的生命了。我们这个血肉之躯,尚且还有一定的的数;而义理的、道德的生命,那有不能感动上天的道理?书经太甲篇上面说道:上天降给你的灾害,或者可以避开;而自己若是做了孽,就要受到报应,不能愉快心安地活在世间上了。


<SPAN lang=EN-US></SPAN>


诗经上也讲:人应该时常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合不合天道。很多福报,不用求,自然就会有了。因此,求祸求福,全在自己。


<SPAN lang=EN-US></SPAN>


【书经说:天作孽呀,犹可违呀犹可违,自作孽呀,不可活呀,不可活;诗经上也说:常常想自己,所做跟所为,合不合天道,求祸与求福,全在你自己呀!全在你自己。】<SPAN lang=EN-US></SPAN>

《太上感应篇》一书博大精深,撮取了惠吉逆凶福善祸淫的至理,发而为掀天动地触目惊心的议论,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为善得何善报?做恶得何恶报?均能洞悉明察其根源,使人阅读之后,彻底明了善恶因果祸福的道理,知道自私自利,反而会失去大利得到大祸;因而人人自勉为善,以期集福消灾;所以本书之利益世道人心,有其极为深远的影响。清朝彭凝祉尚书题此书为“元宰必读书”,又说:“并非读了此书,即可作状元宰相;而是状元宰相,决不可不读此书”,彭尚书的说法,可谓透澈之极;印光大师说:“此书究极而论,止乎成仙;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则可以超凡入圣,了脱生死,圆成佛道。”印祖一生对于此书的弘扬,更是不遗余力;净空老法师更劝佛弟子,要将本书视为戒律来读诵受持,并且为本书赐名为:“集福消灾之道。”均有其甚深的道理。
凡是能够看到本书的,就是有福之人;若是能够一气到底的读去,息念静心,反覆的咀嚼玩味,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并且踏实的奉行照做,就是大福之人啊!若是能够再更进一步精益求精,则成圣成贤作佛作祖的道理,都在本书之中了!人生在世,若是不能够见到这本书王,则就长劫的沉沦,很难能够出离轮回,这样岂不是太不幸了吗?
而且感应篇的注解,是如此的明白,如此的详尽,如此的透彻,如此的恳切,不仅只是耳提面命,不但只是大声疾呼,而悲天悯人的胸怀,可以说是声泪俱下啊!所以有缘读到本书的人,自然应该立刻的回头,又有什么好再犹豫怀疑的呢?
行“六渡”
“六渡”,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行六渡是成道必经法门。“行六渡”行是坚持,渡是渡化,只要坚持这六方面的事,生命就能升华。
“布施”,是要舍。根据各自的能力服务群生,丢失小我得大我。想潇洒自在,就要舍去他人能得到的东西,舍去别人舍不得的,才能众望所归。一个善于抛弃的人永远不会贫穷。
“持戒”,是守法,去恶习。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宇宙间一切事物,无论大少,都有运行法则。循规而行,才能超脱、圆满。
“忍辱”,度瞋恨。忍包含宽容,辱包含低位。凡情最难忍受莫过如侮辱,辱若可忍,心就炼得宽容了。忍辱,不但是忍別人所給予的辱,还要忍内心的烦恼、生理上的饥寒热痛,同時要忍自己所处的环境。在穷困病苦逆境中,能頹喪鄙卑的念不生;在富貴得意之順境中,能驕矜沉迷的念不生;在不順不逆,万法生灭的常境中,能遷隨移易的心不生。
“精进”,是度懈怠。纯一无杂是精,勇往直前是进。为复兴中华文明,企愿人间都是仙的事业而不懈努力、上进,勤勤恳恳,不生懒惰、涣散、懈怠的心。精进不是冲动的心态,过分地勇猛前进,着相地努力,琴弦绷得太紧容易断。只有在中道上、不着相断恶修善,日行一善,功满三千。才是真正的精,实在的进。
“禅定”,禅定度散乱心,消除心性散乱、妄想纷飞、念念不停的涣散迷乱状态。在入世社会里做到一切境界不迷惑,心不动摇。明心见性后,时刻保护本来面目,任它随缘,时机一到,成就大道。
“智慧”智慧度愚痴,是禪定所证得的。戒生定,定生慧。這种智慧,不是世人博學多聞的聪明才智,而是圓融无碍的正智
行六渡相互依赖,不可缺一。慧而不定,不能受用;定而不慧,实是沉迷;定慧双修,而不持戒,恶习难除;戒、定、慧俱足,不布施,难渡化众生,不忍辱,难除嗔恨;精进无度,则徒劳无功;六渡兼修,才是成道必经法门。
</SPAN>
师爱友,继承师传,保门护道,患难相扶,休戚与共。荣辱不分,贵贱不嫌,不忌不怨,终身相依。如是师乃放心,倾囊倒匣,竭诚相授,师诚徒义,水乳交融,共存共荣。反之则欺师叛道,必招天殃,慎之戒之。

《少林洗髓易筋经》应该是泛化于俗的名称.易筋经李老师在《禅诗百卷翰墨真迹》上写的有,洗髓经全称为“少林密传精绝洗髓金经升阳震动三界玄天大法”,谱文参见《真元宝

笈》p729页。另易筋经其中一式被纳入玉环桩中,咱们慢慢学。


   《翰墨缘》p170有太合养气功,有歌诀谱文可以参照


    我们有九龙环,即是功夫的专修,太乙流丹,也可以在收功的时候练一练,可以收束外流的真气,避免一些功中的错误。


谢谢杨兄的明示,让我后学者明白了:李老师所说的“历史在发展,丹道在明朝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元明密持大法》、《老子三清》与《太乙显真密籍》中所写的就是明朝.留下来的、完整无缺的丹道了,是最快的丹道练法。”“道理弄明白了,功法就像摔碎一个玻璃杯那样容易。”

三、丹道真诀

  
打坐述真诠,端身跏趺盘,巍巍形不动,双手放身前。

周身须挺立,松肩体自闲,身不着拙相,调身首为先。

调心更玄妙,需得细精研,除却七情欲,炼己断魔顽。

灵山栓意马,玉树锁心猿,心中无一物,体泰性自闲。

意须空静无,结印太极玄,轻轻盘上放,闭口鹊桥连。

回光勿轻视,垂帘法中玄,且勿园睁目,神光勿外现。

闭目非正法,阴火误眼前,首正是妙法,清静须自然。

仰面并低首,任督脉易断,如此长久座,走火必生偏。

腰躬气不畅,污浊生此间,调息需自然,自然息便绵。

绵绵真息现,气气归丹元,切记回光照,返归下丹田。

勿须顽神守,着意法便偏,妙在不即离,勿忘勿助间。

微意守丹元,寂静待玄关,万法皆勿用,道在须弥间。

打坐有三关,疼痛入定难,睡魔阴气盛,破关依志坚。

腿麻与腰酸,或者身疲倦,心猿意马动,刹那心魔欢。

痛苦初发现,首见第一关,恒心长久持,尼虹升九天。

次为入定难,欲定心亦烦,非是不能静,心法要口传。

观音言妙法,化己分坤乾,听守二法施,入定刹那间。

回光返照法,太上胎息玄,体性合太乙,坐忘虚无边。

不动无消息,乃是功未全,此时勿烦躁,心境须坦然。

静极忽生动,阴中阳自见,后天之火现,额中明月玄。

壶中火过热,卧龙取水添,丹炉热难忍,甘露灌顶巅。

此间有变化,切记心头间,坐上沉沉睡,非是功夫偏。

乃谓魔出现,睡魔第一关,欲待真阳现,须战睡魔关。

坐上法中行,功法同时现,坎离颠倒术,修行第一剑。

心意勿散乱,万缘勿挂牵,醉饮醍醐酒,墙头花月圆。

子时先后天,一阳生时辨,万物始复苏,易谓复卦间。

二次地泽临,二阳乃发现,重炼水中金,周易龙在田。

三阳开泰时,三候佳期现,斩尽墙头花,搬运归故园。

辛勤熬一夜,明月天上玄,陈疴固疾去,日月换新天。

参透三味法,行功归自然,时时待阳现,刻刻守一玄。

修真功纯熟,刹那便豁然,先天离火降,烧开水中关。

真元神力大,火焰力冲天,直射到海底,九层铁鼓穿。

海底驾法船,奔腾上九天,切勿停巅顶,下桥归家园。

任督脉通毕,才塑法身玄,坎离初交媾,法转小周天。

此谓子午法,太乙循经玄,真(jie)徐徐转,细研炼汞铅。

风和日丽暖,紫气绕身边,温温祥霭气,沐浴法身坚。

常此温和坐,先天性自圆,待到惊雷响,法力大无边。

震动重楼破,奇经八脉翻,六根皆搐动,两肾如汤煎。

海底红日照,毫光照大千,真元行有径,运转大周天。

此非最终法,还需巅倒巅,药生如何采,巽风呼啸天。

药生及时采,打马越河涧,炼精化真气,精气养胎圆。

再言用神法,三家乃相见,青龙会白虎,黍米落黄田。

百日筑基法,既难亦非难,凝神入归中,功纯结元丹。

时时忘言守,刻刻待玄关,十月怀胎满,圣婴出黄田。

性命同证法,炼性更须言,七情六欲净,九年纯阳玄。

述时真容易,修炼亦简便,药生知老嫩,恰当精细间。

药老难烹炼,药嫩乃不坚,正逢花盛开,采药归壶间。

火候亦用精,文武须善辨,文火温养用,武火乃采炼。

散功导引法,法法玄中玄,转睛乃明目,降火养神全。

五劳七伤法,山根乃头安,叩齿添肾水,赤龙搅海玄。

玉液还丹法,吞津入丹田,再运周天气,炼气助道安。

韦陀献杵式,降魔护道全,弯弓乃射虎,左右安心田。

擎天翘剪式,黄庭主人安,霸王举鼎法,三田一脉穿。

倒转河车法,再养心神全,双龙入海式,太极化腰间。

搬足需用力,修炼息自然,浴面法中强,摩睛乃相间。

提轮勿忘却,昆仑照顶玄,欲求修真术,须得明师传。

口传与心授,纸上难明言,得法还须炼,只要道心坚。

依法长修持,丹道自然圆。


文熙师兄言:

古人曾留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豪迈以为大道津梁,三教虽异然旨唯一,皆以明心见性为宗旨,以推换元气为大道之根本修行途径,舍此而莫言大道,腐儒空谈而误人百代,皆不如当下凡念顿熄窥密真元为益,如能以真元为师拾级而行,则大道近在眼前。古圣真人无数皆以参透真元而致非凡,大道不难窥透,难在不能拨开尘雾,如欲拨云见日,可以读圣贤书,走圣贤路,古圣经典与一处悟透,则窗纸破而事尽知,真阳师曾嘱吾读《伍柳仙踪》,可见龙虎玄言自古流传真实不虚!凡此类丹经皆可为互参之印证,学于今而印证于古人,则可知真知不谬,非是虚言,试问有多少学子肯举步发心不识真如而不回头者?大道恒在,而人心不古,大道恒存,而道心难觅也。
文有多高武有多高也!

您好,发贴辛苦了。

内外双修证万轮
如今真是好为人师者多,能为人师者寡。“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DIV class=Content id=Reply9>好帖子,顶!</DIV>
<DIV class=Content id=Reply9>好帖子,顶!</DIV>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

我寻找了20年,才终于发现真正的武林宗风——李兆生老师所传武当一脉,他代表了国术的未来。


乃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借用一位先生的话(他亲眼见过孙存周先生练拳):看着他(孙存周先生)在练拳,我以为自己都上了天!我看李老师的书,也以为自己都上了天。


我不知你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上天是什么?自己的学识和修为的境界很高?或看李老师的书后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郑老师在电话里面总劝我少上上网,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看李老师的书和光盘,看个50遍,多学习.有的时候某句话突然就又会有新的体会,会有新的收获了.可见这里的版主都很不容易.特别是象我这样修行只是刚刚起步的,不敢多怠慢.写出来供养给大家,觉得合适也可以多用来看看李老师的书,遵从李老师的教诲.
郑老师说得对的,对一个初学者先内化自己的丹经武学知识,所谓我化于古,有了这基础,再以实修,实修后会有体验,这体验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而不一样的,有时不一定和书本所说马上吻和的,这则需解惑,是否对?有人给予指点,自己会更对丹经武学有信心,我觉得这个论坛就有这个作用.
氣 穴 論 篇 第 五 十 八    黃 帝 問 曰 : 余 聞 氣 穴 三 百 六 十 五 以 應 一 歲 , 未 知 其所 , 願 卒 聞 之 。

    岐 伯 稽 首 再 拜 對 曰 : 窘 乎 哉 問 也 ? 其 非 精 帝 , 孰能 窮 其 道 焉 , 因 請 溢 意 盡 言 其 處 。

    帝 捧 手 逡 巡 而 卻 曰 : 夫 子 之 開 余 道 也 , 目 未 見 其處 , 耳 未 聞 其 數 , 而 目 已 明 , 耳 以 聰 矣 。

    岐 伯 曰 : 此 所 謂 精 人 易 語 , 良 馬 易 御 也 。

    帝 曰 : 余 非 精 人 之 易 語 也 , 世 言 真 數 開 人 意 , 今余 所 訪 問 者 真 數 , 發 蒙 解 惑 , 未 足 以 論 也 。 然 余 願 聞 夫子 溢 志 盡 言 其 處 , 令 解 其 意 , 請 藏 之 金 匱 , 不 敢 復 出 。

    岐 伯 再 拜 而 起 曰 : 臣 請 言 之 , 背 與 心 相 控 而 痛 ,所 治 天 突 與 十 椎 及 上 紀 。 上 紀 者 胃 脘 也 , 下 紀 者 關 元 也。

    背 胸 邪 繫 陰 陽 左 右 如 此 , 其 病 前 後 痛 澀 , 胸 脅 痛而 不 得 息 , 不 得 臥 、 上 氣 、 短 氣 、 偏 痛 、 脈 滿 起 , 斜 出尻 脈 , 絡 胸 脅 , 支 心 貫 膈 , 上 肩 加 天 突 , 斜 下 肩 , 交 十椎 下 。

    臟 俞 五 十 穴 。

    腑 俞 七 十 二 穴

    熱 俞 五 十 九 穴

    水 俞 五 十 七 穴

    頭 上 五 行 , 行 五 , 五 五 二 十 五 穴 。

    中 ● 兩 傍 各 五 , 凡 十 穴 。

    大 椎 上 兩 傍 各 一 , 凡 二 穴 。

    目 瞳 子 浮 白 二 穴 。

    兩 髀 厭 分 中 二 穴 。

    犢 鼻 二 穴 。

    耳 中 多 所 聞 二 穴 。

    眉 本 二 穴 。

    完 骨 二 穴 。

    頂 中 央 一 穴 。

    枕 骨 二 穴 。

    上 關 二 穴 。

    大 迎 二 穴 。

    下 關 二 穴 。

    天 柱 二 穴 。

    巨 虛 上 下 廉 四 穴 。

    曲 牙 二 穴 。

    天 突 一 穴 。

    天 府 二 穴 。

    天 牖 二 穴 。

    扶 突 二 穴 。

    天 窗 二 穴 。

    肩 解 二 穴 。

    關 元 一 穴 。

    委 陽 二 穴 。

    肩 貞 二 穴 。

    喑 門 一 穴 。

    齊 一 穴 。

    胸 俞 十 二 穴 。

    背 俞 二 穴 。

    膺 俞 十 二 穴 。

    分 肉 二 穴 。

    踝 上 橫 二 穴 。

    陰 陽 蹻 四 穴 。

    水 俞 在 諸 分 , 熱 俞 在 氣 穴 , 寒 熱 俞 在 兩 骸 厭 中 二穴 。

    大 禁 二 十 五 在 天 府 下 五 寸 。

    凡 三 百 六 十 五 穴 , 針 之 所 由 行 也 。

    帝 曰 : 余 已 知 氣 穴 之 處 , 游 針 之 居 , 願 聞 孫 絡 溪谷 , 亦 有 所 應 乎 ?

    岐 伯 曰 : 孫 絡 三 百 六 十 五 穴 會 , 亦 以 應 一 歲 , 以溢 奇 邪 , 以 通 榮 衛 。 榮 衛 稽 留 , 衛 散 榮 溢 , 氣 竭 血 著 。外 為 發 熱 , 內 為 少 氣 。 疾 瀉 無 怠 , 以 通 榮 衛 , 見 而 瀉 之, 無 問 所 會 。

    帝 曰 : 善 。 願 聞 溪 谷 之 會 也 。

    岐 伯 曰 : 肉 之 大 會 為 谷 , 肉 之 小 會 為 溪 , 肉 分 之間 , 溪 谷 之 會 。 以 行 榮 衛 , 以 會 大 氣 。 邪 盛 氣 壅 , 脈 熱肉 敗 , 榮 衛 不 行 , 必 將 為 膿 , 內 銷 骨 髓 , 外 破 大 膕 。 留於 節 湊 , 必 將 為 敗 。 積 寒 留 舍 , 榮 衛 不 居 , 捲 肉 縮 筋 ,肋 肘 不 得 伸 。 內 為 骨 痹 , 外 為 不 仁 , 命 曰 不 足 , 大 寒 留於 溪 谷 也 。 溪 谷 三 百 六 十 五 穴 會 。 亦 應 一 歲 。 其 小 痹 淫溢 , 循 脈 往 來 , 微 針 所 及 , 與 法 相 同 。

    帝 乃 避 左 右 而 起 , 再 拜 曰 : 今 日 發 蒙 解 惑 , 藏 之金 匱 , 不 敢 復 出 。 乃 藏 之 金 蘭 之 室 , 署 曰 氣 穴 所 在 。 岐伯 曰 : 孫 絡 之 脈 別 經 者 , 其 血 盛 而 當 瀉 者 , 亦 三 百 六 十五 脈 , 並 注 於 絡 , 傳 注 十 二 絡 脈 , 非 獨 十 四 絡 脈 也 , 內解 瀉 於 中 者 十 脈 。
 
 
 
<H4>        氣 府 論 篇 第 五 十 九</H4>    足 太 陽 脈 氣 所 發 者 , 七 十 八 穴 。

    兩 眉 頭 各 一 。

    入 髮 至 項 三 寸 半 傍 五 , 相 去 三 寸 。

    其 浮 氣 在 皮 中 者 , 凡 五 行 , 行 五 , 五 五 二 十 五 。

    項 中 大 筋 兩 旁 , 各 一 。

    風 府 兩 旁 , 各 一 。

    俠 背 以 下 至 尻 尾 二 十 一 節 , 十 五 間 各 一 , 五 臟 之俞 各 五 , 六 腑 之 俞 各 六 。

    委 中 以 下 至 足 小 趾 旁 , 各 六 俞 。

    足 少 陽 脈 氣 所 發 者 , 六 十 二 穴 , 兩 角 上 各 二 。

    直 目 上 髮 際 內 各 五 。

    耳 前 角 上 各 一 。

    耳 前 角 下 各 一 。

    銳 髮 下 , 各 一 。

    客 主 人 , 各 一 。

    耳 後 陷 中 , 各 一 。

    下 關 各 一 。

    耳 下 牙 車 之 後 , 各 一 。

    缺 盆 各 一 。

    掖 下 三 寸 , 脅 下 至 胠 , 八 間 各 一 。

    髀 樞 中 傍 , 各 一 。

    膝 以 下 至 足 小 趾 次 趾 各 六 俞 。

    足 陽 明 脈 氣 血 所 發 者 , 六 十 八 穴 , 額 顱 髮 際 旁 各三 。

    面 鼽 骨 空 各 一 。

    大 迎 之 骨 空 各 一 。

    人 迎 各 一 。

    缺 盆 外 骨 空 各 一 。

    膺 中 骨 間 各 一 。

    俠 鳩 尾 之 外 , 當 乳 下 三 寸 , 俠 胃 脘 各 五 。

    俠 臍 廣 三 寸 , 各 三 。

    下 齊 二 寸 , 俠 之 各 三 。

    氣 街 動 脈 各 一 。

    伏 兔 上 各 一 。

    三 里 以 下 至 足 中 趾 各 八 俞 , 分 之 所 在 穴 空 。

    手 太 陽 脈 氣 所 發 者 , 三 十 六 穴 , 目 內 眥 各 一 。

    目 外 各 一 。

    鼽 骨 下 各 一 。

    耳 郭 上 各 一 。

    耳 中 各 一 。

    巨 骨 穴 各 一 。

    曲 掖 上 骨 穴 各 一 。

    柱 骨 上 陷 者 各 一 。

    上 天 窗 四 寸 , 各 一 。

    肩 解 各 一 。

    肩 解 下 三 寸 , 各 一 。

    肘 以 下 至 手 小 指 本 各 六 俞 。

    手 陽 明 脈 氣 所 發 者 , 二 十 二 穴 。 鼻 空 外 廉 項 上 ,各 二 。

    大 迎 骨 空 各 一 。

    柱 骨 之 會 各 一 。

     骨 之 會 各 一 。

    肘 以 下 至 手 大 指 次 指 本 各 六 俞 。

    手 少 陽 脈 氣 所 發 者 三 十 二 穴 , 鼽 骨 下 各 一 。

    眉 後 各 一 。

    角 上 各 一 。

    下 完 骨 後 各 一 。

    項 中 足 太 陽 之 前 各 一 。

    俠 扶 突 各 一 。

    肩 貞 各 一 。

    肩 貞 下 三 寸 分 間 各 一 。

    肘 以 下 至 手 小 指 次 指 本 各 六 俞 。

    督 脈 氣 所 發 者 , 二 十 八 穴 。

    項 中 央 二 。

    髮 際 後 中 八 。

    面 中 三 。

    大 椎 以 下 至 尻 尾 及 旁 十 五 穴 。

    至 ● 下 凡 二 十 一 節 脊 椎 法 也 。

    任 脈 之 氣 所 發 者 , 二 十 八 穴 , 喉 中 央 二 。

    膺 中 骨 陷 中 各 一 。

    鳩 尾 下 三 寸 , 胃 脘 五 寸 , 胃 脘 以 下 至 橫 骨 六 寸 半一 , 腹 脈 法 也 。

    下 陰 別 一 。

    目 下 各 一 。

    下 唇 一 。

    斷 交 一 。

    沖 脈 氣 所 發 者 , 二 十 二 穴 。 俠 鳩 尾 外 各 半 寸 , 至齊 寸 一 。

    俠 齊 下 旁 各 五 分 , 至 橫 骨 寸 一 , 腹 脈 法 也 。

    足 少 陰 舌 下 。

    厥 陰 毛 中 急 脈 各 一 。

    手 少 陰 各 一 。

    陰 陽 蹻 各 一 。

    手 足 諸 魚 際 脈 氣 所 發 者 。

    凡 三 百 六 十 五 穴 也 。

期待!!

《修真图》是由卷首、中轴柱体和两翼图文三大部分组成。

卷首的文字是《修真图》的总论概说,指示人与宇宙的关系。文字分布在图中柱的左右,形成卷首概要二论。图中文字说:“人之一身有三百六十骨节……此人身之关窍也。”“天有九宫地有九州……修真之子不可不知也”。

《修真图》卷首二论,系先人古朴的宇宙观。若干岁月里,古人于自然界的观察中,发现了天地间万物生化之规律,创造了“人天我象”的概念,即传统医学中的“天人合一论”。古人以自然界中的物象境界比拟人身,提出光耀古今的《周易》之理。独特的两元论,用阴阳互为转化表示相互生养的复杂关系。

《修真图》是古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征服自然,提示人身通过净化统一自我的元真之气,而得到的成就。这就是古人于生命科学,探索宇宙自然之体源所取得的辉煌硕果。《修真图》的天人合一论,所以能言圆融三教归为一统,其完整性、深奥性,是诸家散籍所不能代替的。《修真图》之修真是当时传统的文化思想和社会发展必然之产物。

文献记载,最为古老的人体内境解剖图,是远在五代十国、后晋天福年间的古“烟罗子朝真图”(详见《正统道藏》中《修真十书》)。其文字经世则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医书《灵枢》、《素问》。

《修真图》中的内容可以反映出古人对自然界的古朴认识。它的两翼以“六兽”形象向人们交待人体中的脏器功能,在修真中的主要作用。以兽形吉象概拟人体的器官。而六兽的比拟,融汇了古代文化中的哲理(如以东方为肝属木),化合人身。是形象思维的解剖表现,进而比拟人身即宇宙的概念。

《修真图》中柱轴体则是复杂的整体。以各部位人身的构造功能来导示“气化修真”,表示诸中次第和清晰的修持层次。即传统的行功: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完整过程。

《修真图》又有《丹成九转图》之说,反念为“图转九成丹”,这也是告诉人们,传统的炼丹要通过九个复杂的层次才可达到一个完整的境界。图中的内容剖开了炼丹过程中的九个层次。

“元命真人”是经过修炼后所形成的真正自我,是自己的真性;未经修炼的人,是不健全的人,在修持过程中,自已逐步完善维修自己,经过自然的统一净化,而达到心理生理处于最佳的状态。图的下部:天一生水,先天肾水(元气),后天脾胃(土),先天元气是生命存在的动力,有先天元气,有后天饮食,这样人就有了生存的基本条件。这也就指出修真是从后天入手,用后天的手段和方法去弥补后天形成的不足,从而来修持真正的自我,形成完整的人。</DIV>

谢谢你的夸奖,我会继续努力的!

在宗传学脉,仰真拜祖及祖师心灵感化的教育已经融化在每日的操拳习武、养性课颂的功课中,并形成文律。可见当时参祖崇圣之心理是修真炼武之过程。这样心灵与祖师之感应,在常年累月的锻炼中形成力量,就连今天影视界的武打片中还保留着对祖师的亲恭之行。这种尊师崇圣之心理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优良传统。经过圣贤的形象化教育,崇圣尊师之心理依然在民间流传,标志着一种正义的力量在教导人们走向文明。师徒相传的侠义精神一直传颂至今。因此对张三丰祖师的怀念,是千百万武林学子的共同心愿。对先祖的怀念与祭祀,正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

祭祖的习俗可谓久远,自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前就有了这种风俗。近些年,国家重修黄帝陵,其宗旨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国家领导人李瑞环说:“使所有的中华儿女在共同的祖先面前,搁置一切歧见,找到共同的语言,达到最广泛的团结,从而振奋民族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的魂在激励着每个人。在武当山上不难见到海内外之游子瞻仰三丰祖师之圣姿,情不自禁地在祖师像前烧香礼拜。这是出于一种什么心理呢?或许是寄托一种游子对往圣的怀思,也或许是对民族之一代英风的敬仰,也可许是希望神化了的三丰祖师佑护着自己及家人吉泰平安。

像张三丰祖师这样的人物是不多见的,他在历史上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是什么呢?众所周知,是三丰祖师把太极拳流传於世。在举手投足之际,产生气血周经,从而陶冶性情,这正是太极拳能使人们达致健康保健之实质。这是常人所忽略的。太极拳是天人合一的产物,成为今天乃至二十一世纪,全民健身的项目。与此同时太极拳还作为健康、和平与文化的使者,波泛海内外,造福人类。而鲜为人知的是三丰祖师是承王义之文武同宗之风,取佛之大,取儒之极,取道之微创龙行大草,开天龙神剑。如此看来三丰祖师不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圣真。

作为一代圣真的三丰祖师,要将其圣真神态进行准确描绘却欲非易事。

对人物个性心理特征的描绘也正是传统人物肖像画的高难处。传统肖像画是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神采的。传统肖像画在近代濒於失传,因为照相机的问世,使肖像绘画逐渐减少,这是客观原因,更主要的是外国绘画的影响,产生中西结合的作品,使肖像画起了本质的变化,传统的肖像画受嫁接而变种。造成这种转变的代表人物有清代画家曾鲸和近代画家任伯年。清朝的许多画家,接受了意大利画家郎世宁解剖明暗素描等理论与技法,进行中西掺兑而造新画风,其后果是中国书画失去固有的民族特色。这些画家并没有意识到纯洁的中国书画之珍贵,好比手中有玉不知其宝。而郎世宁这位外国画家“不仅能鉴赏中国画,同时也会画中国画,他曾说过‘中国的书与画,已经超过西洋艺术,因为它是文人的书与画’,就连外国人就能有如此的认识,难道我们自己还能无视甚至是毁灭民族的瑰宝吗?”(关亨九《武当修真秘笈》)

我的师辈马成令是一位吉林有名的收藏家,家传有康熙三年春三月曾鲸绘的人物画《刘本洪师像》,这幅作品已经是传统肖像改良后的产物了,但就其上的题诗而言,依然侵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诗曰:

从来惟有修持好,道德千言传法宝。
王局昭示妙有真,丹炉运用非无考。
淡名忘利称晓人,服气练形能却老。
烧取白石与紫芝,食惟交梨共火枣。
翩翩鹤驾海月来,拂拂天宫松风扫。
仙市蔡经解曰尸,金庭司马涌於脑。
高风陇外着黄冠,雅尚溪边加衲袄。
一睹仙客诚似之,能不倾情畅咏钦。-------桂岩谢名世

从诗的内容来看,诗的作者是接受传统文化修真思想教化的人。细品画面,人物面部渲染考究,内心世界体现得十分逼真,已经是人物肖像之精品。至今就渲染肖像而言,没有人能超越曾波臣。(郎世宁画肖像也非常逼真,像照片一样。但画法与曾鲸不同)其实,传统肖像以勾勒技法为主要表现形式,更成熟,寥寥几笔,画出人物的神采,这种富有表现力的白描却是肖像画中最为艰难的。

今天传统肖像画已经沦落为绘画史上的遗真。中国明代以后的肖像画画风一变,由简单勾勒、白描、赋彩为基础的写真,转为受西洋画的影响,画中掺入对肌肉的渲染强调了明暗调子,注重了解剖透视的关系。从本质上改变了以勾勒为功夫的肖像画。勾勒是第一功夫,在勾勒的基础上进行渲染为第二步功夫。

可以肯定的说当今相当多国画大师都是画些山水人物花鸟,其中的传统笔墨功夫难见深厚,更谈不上画中有作者自题的古代诗文的题款。因为又作文人作画家不容易。有些人物画画家,不是直接把握人物的造型神态,而是把一些人物勾画的离奇古怪,让人觉得不舒服。或者万人一面,千人一面,或者像漫画一样,怎能说是肖像画,还美其言说有自己的个性。试问;画谁不像谁,个性有何用。客观地看,建国以后在人物肖像方面有成就的人也很多,但留给人们深刻印象的是画家李琦,他作一幅著名的画,描绘的是毛主席劳动后休息的场面。当年齐白石对镜子画过自己的肖像画。

人物肖像画要给人以祥和的印象,好比“如来佛像”,如果失去庄严宝像则肯定不会被人们接受。一幅好的肖像画真是来之不易,就连民间也有俗语“画鬼容易画人难”之说。

以中国文人画风来绘肖像之作,则必先对所画的人物对象心理,精神气质进行观察,这也是体现中国画是传统文人与大自然合鸣的产物,这是“情”,传统技法是“理”。也就是说:文人肖像在笔墨的基础上更注重“情理”二字。张三丰祖师生前没有留下写真之照,到后来各地造像风格不一。《武当正宗秘本珍本雁编》(李天驿)保存的张三丰像,画像中却勾画得浓眉粗壮,眼若铜铃,则是失于贤而纵于野。武当山之镏金铜像,虽然近圣真之雍容而缺少侠义肝胆之风,未免老迈失神,欠缺太合之姿。

史书中记载,张三丰长得风姿魁伟,大耳圆目,胡须如戟。无论寒暑,只一纳一蓑,有时一餐能吃数斗,又常常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因其不修边幅,破衣烂衫,人称“张邋遢”。应该肯定地说这是先生呈真之前到处云游留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客观分析先生经过修真,貌随心转。呈真而后,有道貌岸然的庄严实象,似庙宇端然肃穆之风。当年的王重阳流落井市,一些星相家观其相貌“縢蛇纹入口”乃贫贱之相,必饿死街头。数载过之,经修真而后的王重阳百脉调和、肾水升腾、有金气朝元之象,星相家窥之惊呼,当初的“縢蛇纹”已转为“二龙戏珠”之形,继而笑赞,此乃大富大贵长寿之相也。这种现象正合于“我命由我不由天”之说法。

如果画师没有修真的专业常识,去为圣真造像,难免会失去庄严宝像之神采。可谓圣真流于俗,泛化其迹,是一大憾事。

张三丰祖师少年习武,大意凛然。爱憎分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大量的行侠仗义生涯,造就成有宗风色采的仁贤。张三丰一生对宇宙的观察,对人生的探索,对理想的追求,通过艰苦的修炼,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其步入修真的领域。几十年的积累,使他的传统文化水准极高。三丰承全真之旨,亦倡三教合一之说,“张三丰论三教经典,吐辞滚滚,登山如飞”(《徵疑录》)后创有字拳,开宗龙行大草及天龙神剑,立武当一脉。“时在明 永乐十一年左右,武当宏伟建筑已经全部完成,三丰祖师位于皇经堂之清微宫(即三丰二上武当也)复得太和真武之道。并悟通白云上人之书诀,及将少林翻为内家,创字拳以武为文,将拳纳于字。当时传人极少,仅有太乙神剑门承其衣钵。亦即吾家世传之武当拳宗也。”(《武当修真密笈》)神剑世传关亨九先生之太乙神剑门,得自张三丰一脉。而宗传神剑门功夫本属武当真宗脉传,太乙神功。当年这神功四门流宗,乃飞刀、神枪、意戟,这四门的宗传,笔者是得自松花湖边旺起镇隐真吴和老人与其孙吴岩平脉系嫡传。我在《中央电视台·中国风》节目《神兵武库·剑》这一集中也向海内外观众揭示了太乙神剑的内容。丙子年(1996年)春节我已开始向学人传授天龙神剑。《易经》说“初九潜龙,阳气在下”。“九五龙腾,飞龙在天。”“天龙”正是取“飞龙在天”之意。就这样,中国的传统文化法乳,育就了伟大的人物,使张三丰成为一代圣真。三丰祖师圣像正是要表现这种风神。

为了更准确的描绘圣真的庄严宝像,应使其符合相学,故传统文人画家必须具备多种学识。刘伯温《太清神鉴》云:“人亦有气象焉。故额为衡岳,欲得方而广;颌为恒岳,欲得高而峻;左颧为太岳,右颧为华岳,左右欲得圆而正;鼻为嵩岳,欲得高而峻。故五岳须要丰隆而相朝,高峻而不陷,乃相之贵矣。”《修真图》里指出,“脑骨分八片,脑有九宫”。“五岳者,上应天之五星,下镇地之五方。高峻敦夺取,所以卓然立于乾坤之内者,以其相资而成天地之大也。”
人物中颅腔饱满,正如相法里说的“天庭饱满”。“二仪相应,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已成和,而万物升焉,此乾坤二仪之应也,故能富万物盛德大业,无所不至也。”

《太清神鉴》又云:“且人之二仪,亦有像焉,以头为天,以頦为地,又天庭像天,地角像地,此两位欲得丰满相朝,上下相应,故亦能富贵福禄矣。”修炼内丹要打开周身的脉道,二目炯炯有神,闪出明察秋毫的光芒。修真指出:肺乃五贜之华盖,肺调和百脉,肺属金,金凤吹脉,水撞金轮。通过修真,宣和百脉,气血沟通,先解龙虎之争(龙虎之争战于玄黄之野)。

谱曰:
肺气宣通肝气平,心气下降肾水升
元神观察偃月初,一团玉霭自腾蒸

修炼内丹注重於静坐,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心观丹田,神光内照,白雪黄芽初生。“宽心脾,藏睡意,闭目卧观沧海底。一层层坎宫真水,托浮出真元一颗似红日。片晌功夫,水撞金轮,行血推脉,又有华丹升紫极。”(《声律真诠》)

故造像中,鼻为审辨观,且须中正,玉柱垂准,五绺长髯,地阁方圆,故有道貌岸然之象。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特定环境下,诸种创意,现於纸上,一幅肖像画终于诞生了。

肖像的描写,理想的境界,是一代豪侠,万古圣真。用渴笔擦出天庭颅骨,纵横之中,微妙神采。

隐隐天庭之中充满瑞气,两道英眉,隐隐远山黛,剑锋隆起,毫端趋向发际,尚若当年鬓毛厚重,其眉更为森然。

肖像中龙眉尖端超过眼角,总有气势超人之象。

五绺长髯,隐隐生出新毫,庄严肃穆中透着英侠气,寂静中饱含岸然之风。两眼目光凝聚,神光中饱含剑炁。肖像仅以头像勾勒,除去突出其神采而外,将身姿布局在虚空中,远而观之,犹见在那云端之上,隐含着悲悯众生之情,真无愧一代开宗之仁圣英姿。从肖像上看,在祖师眼中是一片茫茫沧海,如天山冰雪。茫茫大地,浩浩烟霞。祖师犹如在武当山峰之上崔巍遥观,那千古侠风,弘真浩气,孕育着代代英魂。

啊!武当山,千年桑海,万古烟霞,真见得:

头戴一顶葛纱巾 身着蟒袍威绝伦
丹青难描好颜色 丝丝乌发隐昆仑
两眉之下藏剑炁 三昧灵光火自屯
巍巍天光垂金线 玉柱规准贯天门
下达人中通鹊桥 银牙微闭合硃唇
浩浩真水生坎地 晶晶偃月隐彤云
上冲朝元金顶象 下遮万类紫龙裙
日月肩担金剑气 龙虎宫呈白玉痕
金台观里阳神出 太和山岳显光轮
身着紫袍鎏凤篆 天龙神剑扫千门
先生白袍更娇娜 五绺长飘圣真魂
祖师云端显真尊 四海五岳浩气浑
龙睛凝神光四射 南天驰剑豪情深
击舞双并蟾宫出 金剑玄毫虎龙吟
三教合一开真蒂 九脉同圆延法根
乾坤何以出此人 九转丹华亦堪真
剑气冲宵真自在 深砂淡黄正宜人
先生一炁畅万古 仙风道骨示精神
如此天光垂宝像 一代宗风万古存
是谁丹青写神采 千载英华留照今
玉笔玄毫绘尊容 四尺素卷展龙痕
天垂宝像应示之 玉堂高悬仰其真
瞻观仙容思英风 法脉流光道自纯
一代圣真开宗迹 万古烟霞万古魂
肖像写真留俊秀 为感祖师动其神
先生空中闪真颜 微抒剑眉现法身
剑炁上冲天风响 苍海长啸唱升沉
宗风弘仁念祖师 武当立脉张真人
一轮明月映太和 一道剑炁射斗辰
文武同宗演法脉 丹砂白羽惊鬼神


张三丰龙行大草、武当天龙神剑第九代传真
先天太极拳十八代掌门李真阳

忆当年少幼之时,李秉真师尊授我丹青十三科,传下肖像法诀:
写真慧照须凝神,下笔之前审其音。
初勾乾坤全法相,复定三星日月真。
峨眉淡扫丝毫处,睛明浓点天地轮。
三停五部开尊面,细省官星气已陈。

我约十七、八岁时,开始由年已八旬的蔡祥师父(吉林人都称他蔡大爷),在老“吉林大桥”桥头西侧的江南一片树林里(现已修建成沿江公路),教习太极拳及内功书作,隐隐记得“晨光微微入江林,独见江水依旧滚,……同道路上有行人”,“一钩金月遥在天,万倾琼雪疏影寒,先辈如今几人在,长有娇月缺复圆”之诗句。每天我习字时,蔡老以内功传我,如此不间断,有七八年之久。有一天,蔡师带着我去见一位隐姓埋名的书真,蔡师说:“他就是潘卓章(潘不群),这个人非同小可,对书画有独到的鉴赏力,如果你的书作能得到他的认可,必能成大器”。蔡师又说他的书作“在此前被许多国民党军官收藏,一个字值好几块现大洋。当时的大买卖家都挂他的字画”。据说当时他正卧病在床,我们去看他,走到他家附近,听说他能下地了。当蔡老和潘老相见的那一刻,真是令人感动。潘老抱着蔡老哭了。他对蔡师说:“我在床上倒了好几年,就在最近二十多天能下地了,快瞎的眼睛能看见光了。几天前,我做梦看见蔡叔带着一个穿红……的人来看我。”蔡师听完他说的话也哭了,蔡师说:“我二十多天前就想来,几天前做功时想着要过来看你……。”寒暄过后,蔡师拿我的书作给他看,并说:“老潘,你看看,这字能不能成,我这些年就教这么一个孩子,还有坐功、太极拳,都教他了。如果能写成……他就是太极十八代掌门了。”潘老对着太阳光细细地看了之后,对着蔡老断断续续地,深有感慨地说:“这个孩子的字,将来只在我之上,不在我之下……。唉,论起来这孩子也该算是我的小师弟啊。”二老又说了一阵悄悄话,……蔡老让老潘看看我,呆了半天……。临走时对他说:“过几天我再来看你。”潘老热泪盈眶地说:“蔡叔,你们不要来了。这几年我不死就是因为心里装着一件事,见到这孩子以后,心里这块石头就放下了。……”回忆这些往事,作为先天太极十八代掌门的我,在各位师辈的心血哺育下成长了。如今我已经继承祖风,完成了这部太极拳的专著。同时也在真元节这一天,实现了几十年前我想画祖师的心愿,我与徒子法孙十分欣慰。

张三丰祖师作为武当的开宗祖师,在数百年来一直活跃在人们的心里,他的法脉育化成长了多少侠士剑客,在神州这块域土上,留下了多少演绎的故事。记得我曾听先天太极十七代蔡祥老先生讲到一段他亲身经历的往事。蔡师年轻时经常跟同伴一起去大山里挖人参。有一次,他见到一个挺威武的猛士,穿着长袍大袖,在山上舞剑,飘逸潇洒,剑光凛冽,寒气逼人。他被猛士的舞剑英姿深深地吸引住了,在一旁静静的观看,早已把挖人参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过了一会儿,那猛士回头看看他。他依然默默地看着。就这样连续看了几天,那猛士才对他说:“想学就跟着练吧。”如此一学就是数月,到后来的一天,蔡师开口问道:“敢问师父尊姓?”猛士笑了笑,摸摸蔡师的头说:“我姓张。”蔡师连忙跪下叩拜,之后就再也没有见到猛士了。后来在一次梦里见到了那猛士,那猛士说他是张三丰……。这是我的师辈遇到三丰祖师的一次经历。

数百年来,三丰祖师在宋、元、明、清不同朝代几隐几现,人乎?仙乎?令人莫测。在民间,说起少林拳,离不开达摩祖师,而提起武当内家拳,则传颂着神奇的张三丰。传说三丰祖师得道之后,到外云游,显迹度化有缘,警喻世人,曾预言:武当山异日必大兴。果然在明朝大造武当宫观,以祭祀三丰,明朝朝野上下均敬奉之。“明成祖虽未遇到这位张邋遢,但在诏书中尊其为‘老师’,‘真仙’。明英宗朱祁镇则封这位行踪莫测的真仙为‘通微显化真人’,明世宗又加封其为‘清虚元妙真君’。由于统治阶级的推崇,张三丰很受世人敬奉。在真仙殿张三丰神像前,青砖草地被信士们磕头磕出了深凹”(《全像中国三百神》)。三丰作为朝野上下均敬奉的祖师真人,由于他的年代较近,因而他比起年代久远的其他神、佛相比,更显得可亲可信,更为老百姓喜爱。这种崇仰心理更加亲切。在武林,尊师敬法,供奉祖师,已成旧律。关亨九先生在《武当修真密笈》中记述:

三丰祖师云游法象

祖师身高八尺,方面大耳,碧眼虬须,挽发,头顶日月,以青天为衣着淡兰袍,以飞云为裳、穿白裤,背后背竹笠,腰系豹皮囊,内插方尺一,穿草履跣足未着袜,手执青竹马尾拂尘,貌奇神清,风度潇洒,令人起敬,故宫博物院藏有墨迹逼真,我曾手临供奉,惜于十年内乱中被人毁掉,每每回忆如在目前,不禁概叹。另外还藏有无不可言之言画像一幅(已被焚毁),所书之言尚能回忆,兹录于下以警后人,计有七句:

不是古籍诡秘,是你没通。
不是古籍迷信,是你不信。
不是古籍没有,是你不用。
不是古籍太深,是你太浅。
不是古籍过老,是你幼稚。
不是古籍应弃,是你自弃。
不是古籍玄虚,是你空虚。

有此“七不”所以焚书!本书无罪何遭无辜。原墨迹虽然无存,但警世惊俗之言重如金石,所以我时时追念,刻刻背诵,以为座右铭。

今天写此一段,如同我跪在祖师面前,可以感谢祖师赐我通灵,得大智慧,发大愿力。

张三丰祖师宗传嫡脉至今仍留传有《太和仰真篇》。文中言:
日里课颂养性真,堂上参祖崇圣真。
十万横磨字三百,八千纵驰势九尊。
白虹贯日天罡气,灵台拜祖混元身。
天马飞空终有象,宗风刻刻念师尊。
坐观祖师灵象真,屈指扣诀参师真。
十礼大参拜真祖,祖师堂上法象存。
大易天光宣法律,文篇畅理武炼魂。
丹道飞剑元神体,夜参星斗日拜神。

[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系统信息
 

An error has occurred.

For detailed error information, please see the HTML source code, and contact the forum Administrator.

Error on line 64, column 41 in default/user_posts_show.htm
topics.get(post.topicId) is undefined.
It cannot be assigned to topic
 
论坛首页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