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
发表人 |
内容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05/01/2008 20:10:50
|
dao1008
7、初侠 为侠常明理 三十六般兵 刚柔任显化 出入太乙身
注册时间: 05/01/2008 19:49:52
文章: 267
离线
|
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刚接触到丹经武学的时候,只有《真元窥秘》一本书(此书已收进《真元宝笈》)。书中有小练形和元明八式等功法,通过参加学习班,也陆续学习了玉环桩、大练形、定元桩、大字桩等功法。记得当时的练功要求是金锋抖肘每次三千六百下;玉环桩一左一右为一个,每次三百六十个;站桩每次两小时以上……当时的条件与现在是无法相比的,我们经常翻阅着听课笔记,靠记忆回想听课时的种种印象(条件好的可录音,但大多没有这样的条件),翻阅着《真元窥秘》来指导自己每天的修为。每个人的修为都是很刻苦的,曾经有人每天要拿出六七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用于练功。少的坚持年余,多的坚持十数年。那时,金锋抖肘有人一次练到了三万多个;玉环桩两千余个;站桩也在四五个小时以上。
有了这样扎实的练功基础,在后来的学习班上,听起课来,就有截然不同的效果了,能够与自己的练功体会相结合而在学识上产生突飞猛进的飞跃。好多功法的揭秘也是以后的学习中逐渐了解的,如金锋抖肘可练出“圣人留下三点红”的武林绝技,而且它还是上乘丹法“魂魄抱一”的基础功;摇身掌是“金钟罩”“铁布衫”的基础功法;跨虎横云是玉环桩中“金顶沉锋”的基础功;提龙腿是武式玉环桩和飞鸣图的基础功……
这些功法揭秘在学习的初期没有讲过,而是在大家的练功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才陆续揭示的。这是因为一方面知识要环环相扣,分层次传授;另一方面过早的接触到深层次的内容,容易使人想入非非,过于偏执而形成种种偏差,留下后患,这也是修为中的一条原则,叫做“切忌真言偶听”。
现在,教授的功法多了,李兆生先生的专著也出版了很多,再加上社会条件的改变,人人都很忙碌紧张。所以,已经少有机会再谈到这些基础修为的方方面面。说得少不等于不存在,其基本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凡是有志于在“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有所作为的有识之士,都应该从扎扎实实的基础修为开始。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07/02/2009 18:49:47
|
尊重原创,转贴请注明出处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06/01/2008 09:30:57
|
雪山飞龙
9、豪侠 豪侠佩神剑 大道说得清 九派环归处 自然浑如真
注册时间: 05/01/2008 13:23:32
文章: 590
离线
|
您写的真是太好了,解说的非常深刻!您辛苦了,非常感谢!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06/01/2008 14:14:14
|
May.YIK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05/01/2008 09:18:10
文章: 186
离线
|
您好!前辈,请问"真言偶听"是什么意思,能详细解说下吗?
|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07/01/2008 19:50:49
|
雪山飞龙
9、豪侠 豪侠佩神剑 大道说得清 九派环归处 自然浑如真
注册时间: 05/01/2008 13:23:32
文章: 590
离线
|
您好,刚看到您的留言,欢迎探讨,不敢被您称为前辈。我觉得所谓的“真言偶听”,就是指于真知稍有触摸,就自认已经管窥全豹,实际上仍属盲人摸象,也就是对于知识的一种浅尝辄止的态度,李老师曾在《真元宝笈》中指出:对于国学真知稍有疏忽即不能达到知识的彼岸,就是教育学人要以谦虚认真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而不能稍有所得,即自认为已经悟得大道或者自认为已经可以成为人师。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理解,不知是否准确,请您指教!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07/01/2008 20:25:32
|
天风海涛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Avatar]](/forums/images/avatar/93db85ed909c13838ff95ccfa94cebd9.jpg)
注册时间: 07/01/2008 19:59:37
文章: 73
离线
|
写得真好!受用!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08/01/2008 10:59:57
|
May.YIK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05/01/2008 09:18:10
文章: 186
离线
|
嗯,好在问了您不然我理解错了,无师不成道,有这论坛就方便多了.学生时代就说尊师重道,尊师易理解,重道今天我才理解.武学是一条艰辛又漫长的路,需要付出汗水,更要有文化的修养和性情的温养, 不容易.
|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08/01/2008 19:47:37
|
天风海涛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Avatar]](/forums/images/avatar/93db85ed909c13838ff95ccfa94cebd9.jpg)
注册时间: 07/01/2008 19:59:37
文章: 73
离线
|
MAY.YIK说得很对,我学习丹经武学已经有五年了,从当初的武当山到现在的北京我都各去了四次。这五年我各方面的变化相当的大!我深深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魂的对于每个人的巨大意义!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21/01/2008 13:00:00
|
May.YIK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05/01/2008 09:18:10
文章: 186
离线
|
那天的回复不见了,反正有空再回一次,天风海涛为您的变化感到高兴,再接再厉!
|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22/01/2008 11:06:29
|
无忧乐境
11、剑庐士 剑庐周天卧 有无同呈痕 大千谙真我 无处不藏真
![[Avatar]](/forums/images/avatar/fbd7939d674997cdb4692d34de8633c4.png)
注册时间: 05/01/2008 21:05:32
文章: 2158
离线
|
好文章,新论坛新气象。谢谢分享。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23/01/2008 19:36:01
|
玄门问道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13/01/2008 10:58:09
文章: 140
离线
|
无忧乐境 wrote:好文章,新论坛新气象。谢谢分享。
无忧兄:
你收集的书非常的多,不知道你那里有没有丹经佛经可以放上来给我们阅读的?
谢谢分享!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07/02/2009 09:23:03
|
弘毅
2、上义士 上义培勇姿 出入带香色 周栏执文章 造作合此身
![[Avatar]](/forums/images/avatar/50285433069b9faf53c900cd2642fa9d.jpg)
注册时间: 26/01/2009 16:04:04
文章: 21
离线
|
非常好的提示,感谢楼主。
我们这些后学者也要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才对,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才能逐步深入。
我计划先从小炼形入手,尽快突破金锋抖肘3600,其他的为辅助,每一个阶段围绕一个中心。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07/02/2009 09:23:43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24/04/2010 14:35:56
|
冰.清
4、勇威士 勇威参八法 身剑出色论 文武同宗出 渐逐出天真
注册时间: 03/12/2009 16:58:43
文章: 44
离线
|
谢谢您写出您当初练功时的要求,这样也让我这样后学的人可以有个榜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