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
发表人 |
内容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08/07/2008 14:43:07
|
若然山人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05/01/2008 13:20:33
文章: 140
离线
|
http://www.djwx.com/forums/posts/list/2382.page
我个人觉得宗教和国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宗教是信仰的成分比较多,而国学注重的是科学实践。
往往一项学问过于宗教化,就容易流于形式,就像上述无忧乐境道友所说的,停留在口头上的佛学还是很多的。实际上中华国术的发展早就通过圆融三教,达到了崭新的高峰,就是芷竹文章中所说的丹经武学的《真元修真法的体系》,是最科学的知行合一的修为方法。既然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不会再被别的各种教化所迷惑。当然不能否认各种教化都有其启发人智慧的一面,但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还是不能最终解决修为问题的。
原来的达摩老祖是面壁九年,苦下功夫于修真的实践,一苇渡江而玄壶内聚结丹砂,并以禅境直指人心。须知这个禅境是达摩老祖亲身实践得到的禅境,如果不入手实践的进行修真,也不会开创禅宗一脉。而后来的僧人或者学者如何呢?因为种种原因难得真传,已经缺少了达摩老祖那样的刻苦实践,和对禅境的真实体悟。或者参话头,或者打棍子,形式很热闹,但是于大道无补。也就是说,第一个人可以一喝而悟入,那么第二个,第三个还接着一喝而入吗?就像看南氏的著作,他也提到了当年自己曾经用脚踹人使人晕倒后达到“觉悟”的所谓禅悟的修为方法,可是南公的一脚和达摩的一脚效果是一样的吗?这就是照猫画虎反类犬的真实写照。佛学的传承已经陷入了可怕的误区,每个人都口口声声的张口佛闭口佛的,佛是什么?佛是无言。佛若在世,若看到如今佛学的混乱现状也会为这种混乱局面而失魂丧胆、噤若寒蝉了。佛学大师和上师满天飞,极尽佛言,极尽善言,无非是口若悬河而已,口若银河也不抵亲身实践的入手修为。佛祖在世也会叹息自己当年住世的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上师,是以心为师,还是以人为师?那些上师若真有所悟,则会耻于自己的口若悬河,还不如亲手教几个徒弟,使他们通过实践获得真知。因此,单纯以口舌为师者皆是伪师。
实际上,任何真知不应该是人云亦云,而是自我觉悟后的不同凡响,别人的印证不是自己的印证,拾人牙慧的国学现状着实可悲。当今国学界如虬颜一露者能有几人?多是以口舌为学问者,这是目前国学非常可悲的地方。国学需要的不是登高一呼万人相随,左右簇拥的人为造神,而是实实在在的以学问的实践去改变众生的身体健康并启发心智。
就像李白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家认为是绝句,如果第二个人还这么说,那这个就不是他的学问了,而是李白的内心感受。学问也是一样,佛祖感觉到这个世界的运化规律和人心的变化等成正觉,是用他的多年林中苦修的实践和自我的觉悟体会和感悟到的,因此后来的无数大师,以佛言为己言,本身就是十分可笑的。无论解释的著作有汗牛充栋之多,也不是自己的真实体悟,所谓借佛穿衣,指佛吃饭。历代祖师,皆有不同凡响而迥然异于前人的作为,如达摩的禅,六祖的坛经,都是自己悟道获得的,后来者多是拾圣人之牙慧而自充真数,误导众生,实非佛学后人。祸乱学问者也多是从学问之后学中产生,多是些志大于学的,喜名利胜于大道之流。试问当初达摩为避俗世而面壁9年,而六祖也避世偏远山区,所为者何?不喜名扬于世也。越是有真学问的人越不会情愿接受大众的膜拜,反之其乐融融的沉浸于大众膜拜之中的都不是有真学问者。佛学鼎盛的时期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多“上师”和“大师”的璨若星河,无非是可悲的闹剧耳,不用多久就会泡沫沉于沧海而不知所终。
我们修真者需要的是什么?不是盲目的追寻,而是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验证学问的真伪,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获得体悟,就像芷竹学友那样,她叙述的在北京中心的学习感受,是通过自身的亲身实践获得的,因此是真实感人的。而切忌陷入某种宗教信仰的崇拜和狂热中。因为就像开首我所说的,宗教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精神的寄托,而学问才是真实的,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真实验证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各种所谓的国学大师都沉浸于解释仙佛的著作中,而鲜有像达摩的禅和六祖坛经那样直指人心的真实学问的出现。煮砂蒸饭于国学无任何益处,真希望那些解释佛言的所谓国学家能越来越少,而像李真阳这样以惊绝学问示于世人的国学大家能越来越多。
|
昨夜恩师又传我,进步缓身用急发。 臂弯身伏势高低,龙鳞进退气凌砂。
如需献爪龙拧身,照面横拓击金瓜。 间或拧身拳横过,一塘池鱼随峰差。
身如张弓有进退,手若劲弩强弓发。 单掌扣开来时路,龙爪现处起狂砂。
上去昆仑中封仞,威猛藏之不轻发。 龙腾深渊携带雨,李广射虎惟神杀。
惟有循经成罗汉,谁知身中贯金砂。 从此山人悟拳脚,不向俗人面前夸。
梦里恩师常点授,众人听罢笑哈哈。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09/07/2008 11:45:28
|
如意
新同学 初来入宝境 新到结奇缘 开眼拂真慧 立志入统元
注册时间: 09/07/2008 11:30:27
文章: 1
离线
|
设想:我觉得若然山人说的很好,由衷希望您能把文章都搜集在一起出版,这样网上网下的人都能受益。现在书店里南公的书依然占据主要位置,大批量的出售,就说明好多人依旧被裹在无知的怀里。象文熙先生等等诸位的优秀内容都应该收录出版。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19/07/2008 12:33:38
|
风起云涌
2、上义士 上义培勇姿 出入带香色 周栏执文章 造作合此身
![[Avatar]](/forums/images/avatar/9778d5d219c5080b9a6a17bef029331c.png)
注册时间: 07/01/2008 11:42:56
文章: 24
离线
|
击中时弊.支持楼主观点.
无论哪门功夫都是不能演绎练功过程和结果的.
真真正正的练功者是非常重视自己的理论观点与演练是否一致的问题的。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28/07/2008 16:13:21
|
恩同
8、英侠 英侠隐长途 默然识自身 导引推真法 数术始称心
![[Avatar]](/forums/images/avatar/bca82e41ee7b0833588399b1fcd177c7.jpg)
注册时间: 07/03/2008 09:35:16
文章: 340
离线
|
同感,现在社会上好多东西都是流于形式,理论顶呱呱,实则是前人说过的或是自己附会古人而空想杜撰的,误人实在匪浅。但愿学人能有清醒的头脑,于丹经武学七天一小验,三年一大验中切实体验什么才叫真正的修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