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搜索
最新主题
热门主题
会员列表
返回首页
会员注册
/
登入
(原创) 不音之音为真音——《声律真诠》与阴阳对立互根
论坛首页
»
道家纵横
前往:
选择一个版面
网站公告
教学信息
修习心得
循经太极
六脉太极
教学研讨
基础功法
专修功法
精进功法
声律真诠
书法教学
以文入道
武当嫡脉
少林正宗
太乙显真
九脉合真
健康生活
养生方法
诗书画印
百家武学
道家纵横
佛学纵横
儒学纵横
医易纵横
文化杂谈
图片视频
电子书屋
温馨家园
会员茶室
发表人
内容
23/02/2008 09:17:04
文章主题:
(原创) 不音之音为真音——《声律真诠》与阴阳对立互根
dao1008
7、初侠 为侠常明理 三十六般兵 刚柔任显化 出入太乙身
注册时间: 05/01/2008 19:49:52
文章: 267
离线
不音之音为真音——《声律真诠》与阴阳对立互根
声律是汉语独有的一种文学体裁,是在文字上体现《周易》中阴阳相对的这种概念,形成了独特的太极文体。
声律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它主要是儒家的修为之一。
关于儒家的修为,李兆生先生在《翰墨缘》一书中曾这样说过:
儒家在读书吟诗过程中,得到音律、声韵的振动,而使身心受益;开发潜能真慧。结合静观达理,使人聪智,则受其习。清刘熙载《艺概》中曾指出,“文以炼神炼气为上半截事,以炼字炼句为下半截事,此如易道有先天后天也。”“文要与元气相合,戒与尽气相寻。”诸如此类,举不胜举。阅读文章时,字里行间的音节韵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学者求神气而得之音节。
“习其道,不言其妙”,这是儒家的修为特点,由此而形成种种隐密。李兆生先生将这些隐密揭开,方使我们明了其中的内涵。
《声律真诠》中对声律中的隐密,讲的要详细一些:
乃至于古人所说“声律乃宇宙间真音”,是指汉字的发音,是人天合一的产物,也是汉语具有的力量,谈到灵性,人们会意识到佛道两家的神通妙有,却忽略了儒家“虽读不同,其意不同”的内涵深隐。
用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则是汉语的生命力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特有的面貌,以至于明永乐十八年,九脉合真的创举,在这个过程中,梵音汉化曾是其中一个具体努力,从而使汉学中的知识更近于“万法真音”,更近于天垂之象。这似乎证同老子的道法自然。人类长期的自然生活似乎已经悟出回归自然的道理,以及开始了回归自然的伟大行为。
如果从韵律来说,是非常抽象的知识,只有经过专修才可以明了脉络。但作为蒙学教育来讲,通过学习,可以不自觉地踏上了韵律的轨迹,从而转入学识层次的过程。
“声律乃宇宙间真音”,古人的阐述如醍醐灌顶,原来声律就是“不音之音为真音”的一种体现。我们的修为基础不够,层次相差甚远,听不到“无弦曲”或“无弦琴”,而声律可以弥补这一欠缺,古之贤真大德真乃仁慈至极也。
这种“真音”也是丹道家所为,应为“以道成律”,所以才会有“用声音振动宇宙、振动自身”的神奇力量。《声律真诠》是李兆生先生为修为者洞开的又一方便之法门。
《声律真诠》分为上下卷,上卷有“真阳对韵”等内容,下卷为“一万真函”等内容,诵读或背诵这些内容“可以不自觉地踏上了韵律的轨迹,从而转入学识层次的过程。”
但是诵读的方法有讲究,主要是发声方法及声调要合乎规范,这样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这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专修后才能把握其尺度。
尊重原创,转贴请注明出处
论坛首页
»
道家纵横
前往:
选择一个版面
网站公告
教学信息
修习心得
循经太极
六脉太极
教学研讨
基础功法
专修功法
精进功法
声律真诠
书法教学
以文入道
武当嫡脉
少林正宗
太乙显真
九脉合真
健康生活
养生方法
诗书画印
百家武学
道家纵横
佛学纵横
儒学纵横
医易纵横
文化杂谈
图片视频
电子书屋
温馨家园
会员茶室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