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
发表人 |
内容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05/05/2007 00:30:10
|
shcfhyt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02/05/2007 23:23:15
文章: 66
来自: 58.82.14.107
离线
|
《楞严经》言当年佛祖乘雪山大力白牛,力挽狂弓,一箭射穿九重铁鼓登上昆仑雪山,复又再化为金色游龙,“满身紫气携带雪,一身投入碧潭中”,而潜入东海搜取东海神珠,归来修成四十二道舍利金光现于顶上,因而上指天下指地言:“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成就万世教化。
以上文字摘自若然兄的博客文章---为什么说南怀瑾不懂《老子》。我没有查到原经文中有关的文字,据朋友说云岗石窟中有太子射九重铁鼓的造像,演义的是佛祖成道的经过。如此说来佛祖无疑是修内丹的了,佛家与道家有渊源,佛祖还真有可能是老子的徒弟。呵呵,有些佛学弟子目(心)中空空,着于空相,为空所执,不从实法上实修,也只能得一个空字。
请反对者一笑而过,不要灌水。谢谢。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05/05/2007 15:45:24
|
觇尘
新同学 初来入宝境 新到结奇缘 开眼拂真慧 立志入统元
注册时间: 26/04/2007 20:18:40
文章: 2
来自: 222.216.109.51
离线
|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呵呵~
一笑了之
九年面壁 影入石中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05/05/2007 15:49:54
|
觇尘
新同学 初来入宝境 新到结奇缘 开眼拂真慧 立志入统元
注册时间: 26/04/2007 20:18:40
文章: 2
来自: 222.216.109.51
离线
|
一苇渡江达摩佛祖,
二祖慧可立雪断臂,
三百古塔林立山谷,
四眼古井苦辣酸甜,
五百僧兵流芳千古,
六祖手植柏树参天,
七十二寺少林地名,
八大金刚佛门高僧,
九年面壁影入石中,
十三棍僧救驾秦王。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19/02/2009 09:00:45
|
弘毅
2、上义士 上义培勇姿 出入带香色 周栏执文章 造作合此身
![[Avatar]](/forums/images/avatar/50285433069b9faf53c900cd2642fa9d.jpg)
注册时间: 26/01/2009 16:04:04
文章: 21
离线
|
不知所云。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13/03/2009 13:10:34
|
ssyc
3、勇姿士 勇姿识六法 渊源说得真 刁斗兼枪仞 出还大路魂
注册时间: 05/11/2008 08:56:33
文章: 31
离线
|
不知所云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18/03/2009 00:48:51
|
anlb
1、初义士 初义鸣铁甲 壮怀演三军 拳脚并锋仞 始知入自身
注册时间: 16/03/2009 11:51:35
文章: 17
离线
|
断章取义,一派胡言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15/05/2009 15:51:43
|
uglystone
新同学 初来入宝境 新到结奇缘 开眼拂真慧 立志入统元
注册时间: 15/05/2009 15:35:04
文章: 4
离线
|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10/02/2010 10:28:19
|
游戏红尘
新同学 初来入宝境 新到结奇缘 开眼拂真慧 立志入统元
注册时间: 30/01/2010 10:06:49
文章: 2
离线
|
《楞严经》言当年佛祖乘雪山大力白牛,力挽狂弓,一箭射穿九重铁鼓登上昆仑雪山,复又再化为金色游龙,“满身紫气携带雪,一身投入碧潭中”,而潜入东海搜取东海神珠,归来修成四十二道舍利金光现于顶上,因而上指天下指地言:“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成就万世教化。
以上文字摘自若然兄的博客文章---为什么说南怀瑾不懂《老子》。
《楞严经》中根本无此说.妖言惑众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10/02/2010 22:15:31
|
无忧乐境
11、剑庐士 剑庐周天卧 有无同呈痕 大千谙真我 无处不藏真
![[Avatar]](/forums/images/avatar/fbd7939d674997cdb4692d34de8633c4.png)
注册时间: 05/01/2008 21:05:32
文章: 2158
离线
|
这篇明显带有某种目的的文章,为何一直不删掉???????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10/02/2010 22:28:32
|
龙的传人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07/02/2010 09:54:50
文章: 189
离线
|
这些内容只有修为者自知。外人只看文字相,不事实证,便横生诽谤。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11/02/2010 02:09:59
|
若然山人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05/01/2008 13:20:33
文章: 140
离线
|
游戏红尘 wrote:《楞严经》言当年佛祖乘雪山大力白牛,力挽狂弓,一箭射穿九重铁鼓登上昆仑雪山,复又再化为金色游龙,“满身紫气携带雪,一身投入碧潭中”,而潜入东海搜取东海神珠,归来修成四十二道舍利金光现于顶上,因而上指天下指地言:“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成就万世教化。
以上文字摘自若然兄的博客文章---为什么说南怀瑾不懂《老子》。
《楞严经》中根本无此说.妖言惑众
这是《伍柳仙踪》里面金仙证论、风火经第六中提到的:
楞严经曰: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
道场者,修佛道之起手也。欲成佛道者,先当取雪山大力白牛。若无此牛,任汝修八万劫,终不能出榜严之五阴。盖雪山者,喻五阴俱空,既已空矣,则一阳生于五阴之下,元门谓之阳生,释家谓之情来,又谓之真如,又谓之那偏事,皆是喻事之生也。太初古佛云:一阳发现,只是明心千百,譬喻只教人晓此一事耳。大力者,喻法象。释家谓之明心,又谓之有物,皆喻牛之徽也。光明古佛云:日天开朗是为见性千万种。譬喻无非教人明此牛耳。若谓实有此牛者,即非我如来达摩六祖之嫡传,则是外道,非释家之子也。岂不谬哉。
涅槃经曰:雪山有大力白牛,食肥腻草粪皆醒醐。
雪山喻炁之生处,白牛即是喻炁。醒醐喻炁之升降也。故六祖云:吾有一物,上举天,下举地,若独修心中之识性,不兼修性海之真性,饶你八万劫,终不能成六通、契如来之真性。心经解万:谁知更有过于此者,宽则包藏法界,窄则不应纤毫,显则八荒九夷,无所不至,隐则纤芥微尘,无所不察。又云:乃人之本源。
仙佛合踪,仙佛本一,都是需要性命双修的实证内容,所以参照云冈石窟等佛祖射穿九重铁鼓的雕塑内容,都无非是个比喻,就是在身体中生发出阳气从而运转周天,是人天合轨,没有这个功夫都不是修真。实际上能够循经就是阳气能够冲腾起来,升上头部昆仑以后,又会降下海底,所谓阴升阳降,这是上面比喻的意思。我想上述我博客的内容只是我个人的理解而已,并且还是有根据的,谈不到您说的妖言惑众吧?无论儒释道三教修为,都无非是要使自身脉轮冲发而兴阴阳化合之力,方有智慧解脱之可能,密宗的修脉轮和丹经武学的循经都是殊途同归的。所以必须在自身产生阴阳升降,如此才是真正的修为,否则都只是学习佛学知识而已。
|
昨夜恩师又传我,进步缓身用急发。 臂弯身伏势高低,龙鳞进退气凌砂。
如需献爪龙拧身,照面横拓击金瓜。 间或拧身拳横过,一塘池鱼随峰差。
身如张弓有进退,手若劲弩强弓发。 单掌扣开来时路,龙爪现处起狂砂。
上去昆仑中封仞,威猛藏之不轻发。 龙腾深渊携带雨,李广射虎惟神杀。
惟有循经成罗汉,谁知身中贯金砂。 从此山人悟拳脚,不向俗人面前夸。
梦里恩师常点授,众人听罢笑哈哈。 |
|
 |
![[Post New]](/forums/templates/default/images/icon_minipost_new.gif) 11/02/2010 10:23:16
|
雪山飞龙
9、豪侠 豪侠佩神剑 大道说得清 九派环归处 自然浑如真
注册时间: 05/01/2008 13:23:32
文章: 590
离线
|
鉴于此话题的敏感性,现予锁定处理,请各位同修理解为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