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大爱无声--学习邓石如篆书以及听网络课程《翰墨缘解读》有感 文/武元  XML
论坛首页 » 温馨家园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曾子杉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24/06/2013 18:01:20
文章: 174
离线

很久之前,我看到过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发现每次吃鸡的时候,自己的碗里总是装着鸡腿,妈妈总是把骨头多的肉块往自己的碗里装。这个小孩就问:“妈妈,你为什么不吃鸡腿呀?”妈妈回答道:“妈妈喜欢吃骨头。”
今天吃饭的时候,吃的是咸水鸭,我习惯性的夹起一块鸭腿,却想起我小时候从来没有问过我妈妈为什么不吃鸡腿。而我妈妈,从来也没有告诉过我,她是不是真的喜欢吃骨头。我似乎受到了什么震动,脑袋一下子变空。难道这不就是母爱吗?母爱无声啊。我知道母亲是爱我的,比父亲更爱我。由于小时候经历过太多不好的事情,以至于我无法向母亲或者其他人的表达我对他们的情感。不知道是内心没有那种情感输出,是对方的种种原因,或许我的生命之中本来就没有这种东西。当有人问起我为什么那么冷漠的时候,内心总是痛苦而无法解释和表达。
几年前,步入中心的大门后,我好像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下火车、转公交、最后成个小摩的,最后来到中心。和蔼可亲的苏伯特意给我做了一碗面。郑老师当时见了我,嘱咐道:“来了就好,好好学、好好练。”怯怯的我坐在床上的时候,比我前几天过来的两位师姐特意走过来,问我是哪里人、怎么开始学的。其中有一位师姐跟我同一个房间,告诉我练功需要腰带,上课坐我旁边,关键处都会给我照顾。院子里、走廊上,到处都充满洪亮的笑声,一派和谐美好的气象。我在这里得到一种没有束缚的关怀,一种发自内心的解放。在这里,我可以把自己孩子般的天性在这里释放。我总是把中心理解成我心中的桃花源,是的,再也没有第二个地方,让我如此快乐。
在中心的众多老师中,王老师总是给我一种欢喜、平静、无拘无束的感觉。由于过去的生活经历,我跟周围的人熟络起来都非常慢,害怕和新认识的人有语言上、眼神上的交流,而总是慢慢细察觉得安全才可行。看见王老师的时候,他总是不说什么,便在脸上露出一种不张扬、不腼腆的笑容,眼神里面透出一种温和,透过他的音容笑貌,我总是觉得他的心应该是如泉水一般洁净的、无暇的,对眼前的事物一眼望穿,然而却有着欢喜、圆融、不挑剔。在他的面前,我不必因为自身的原因而觉得自卑,不必因为想表达什么而去做作,只要做自己就行了。这是一种超脱于儿女私情而情感,是一种有着赤子之心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深切关怀与喜爱。
王老师给我的这种感觉,在我往后住在中心,和中心的工作人员、学友们交往时,时时都有所感应。每一次看李老师的画像时,我总看到他的眼神穿透我的内心,两眼眼帘微紧、神情严肃,显示出悲悯和笼罩着我的关怀。是啊,在过往将近二十年的时光里,我都寻求着一种理解,希望找到一个不用说什么就能看懂我内心的人。仅仅通过一个画像,就能把千言万语瞬间抛下,泪如涌泉。泪如涌泉,并不是出于一种悲痛,而是让多年的沉积终于可以释放出来。在画像的面前,我不是慧能,而是神秀,明镜台上灰尘太多,忍不出逼着洒出一盆水去把它刷一刷。
一、邓石如篆书《千字文》学习体会
出于对龙行大草、天龙神剑的向往,以及对古代书法家以及老师的情感,王老师开始在微信群上讲完第一堂课,笔墨纸砚后。我便把邓石如的《千字文》字帖、手工毛边纸买回来,结合以前练书法本有的工具,文房四宝配备,开始学习书法。大概是以前有看《翰墨缘》的基础、自己也练习过龙行大草的字帖、还有练武的基础,学习起来并没有感觉艰难。从一开始中锋、偏锋、起笔、收笔,八法什么都不懂,慢慢一字一字地练习到中锋用笔、结构均匀、圆起笔、圆收笔,后来经过王老师的指点,顺逆、留纵、转折、提按都慢慢体会到。
收获最大的,是学会了看帖。有时候太忙、一天下来,刚好坐下来想展卷写字的时候,恰好又遇到了其他事情,便在临睡前,拿起字帖来看一看。大概是有练习的基础吧,我看邓石如《千字文》篆书的时候,感觉邓石如有力千钧,下笔温柔若水,以是做到刚柔相济。笔画之间均匀对称,圆润自然,像一棵树悠然挺立在宇宙当中,不高不昂、不卑不亢。如是写下一下文字:
“观邓石如《千字文》篆书,轻灵中带着沉着,笔画始终如一而显示出天真神韵。尤如一棵树般不松不紧,不高昂不低下,悠然地挺立在宇宙当中。夫观自然万物是陶冶情操的一种享受,观碑帖也是一种达乎自然的享受。能有门涉步书道,幸哉、乐哉!”
先师李兆生先生在《翰墨缘》中引用《书概》中的话:“书当贵乎自然,学书通于学仙,炼神为上,练气次之,练形又次之。”书法贵乎的神,在字帖中,先懂其神韵,再在形体上去接近,最后做到形神俱妙,则事倍功半。
在邓石如的《千字文》篆书中,有孩童般的天真,有泉水般的流动,有南粤山峦的稳重与灵秀,使我对大自然欣赏的角度也有所转变。在书法的世界当中看见了天地大自然,也让我能够用心去领会大自然。
当我回想起在火车上观山看水的心情,走在北方土地上眼中放出的欣赏,听到鸟鸣日出心中发出来的喜悦,突然发现这一种欣赏的眼神,就像王老师看我的时候,神光里面透出的温和一样。这是一种出于对他人、对天地万物观察、交流、不带有任何占有、希冀的私心的喜爱,这是一种纯真的爱,是一种大爱,不需解释、无声的爱。
二、如是而观《翰墨缘》
李老师的书要求是看五十遍,在听网络课《翰墨缘解读》之前,我保持那一种傻傻的心态,看不懂也看,开始大多数都是看不懂,后来慢慢熟悉文章之后,偶尔能看出一点什么出来。这一本书散发着一种温文雅尔的书卷气,里面包含着很多方面的学识,有着李老师的智慧。每次看完,我都觉得头脑清晰,无忧无虑,进入了一种静的状态。为了几乎每天都能看上一两篇,我常常外出或者去什么比较远的地方总会把它放到包里。
听了王老师讲课,渐渐懂了《翰墨缘》当中蕴含着广大的内容。诗、书、画、印,禅法、传统武学、道家文化,上古的文化缘始,现在的软笔硬笔、书画欣赏……皆涵其中,王老师言:“《翰墨缘》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巅峰、一个大集成。”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古人书画文章,都是文以载道,在书法文章中能看到历史、看到文明的变迁,可以说,《翰墨缘》也是精神文明的一个大集成。
有些学友说,《声律真诠》以音弘法,《真元宝笈》以形见真,《翰墨缘》以文观意。在看《翰墨缘》时,我时时琢磨,李老师当年写《翰墨缘》的时候,是什么的一种状态,李老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古人曾经以文律言:‘学者求神气而得之音节,求音节而得之字句,知此思过半矣。’”《翰墨缘》一读便能明白,它并不是一本有各种书籍、各种常识相糅合而写出来的,而是好像一位老师、一个朋友在跟前、在耳畔侃侃而谈,令人听之看之,身心舒适。仔细体察之,字字珠玑,毫无糅杂。不知不觉间,便把诗情画意、把深含的学识,存入脑海中,影响我们的身体,使之产生灵态的变化。《翰墨缘》便是李老师神魂的一种展现,通过字里行间,可以感受老师的博大智慧,常人难及的刀笔翰墨功夫,他的那一颗纯真、温清的慈悲之心。
看《翰墨缘》,是一个忘俗的过程,是一个日见纯真的过程。“我少时曾经拜师学习,孩子们没有我当年的条件,我在给孩子做指导的同时,认识到,传统学识不足时社会上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些便是我写书法的生命的缘起因由,是为献给年轻的孩子,这也是一片真诚的情爱。”过去我对这一段文字并没有太大的感觉。而今我在读《翰墨缘》的过程当中,在跟丹经武学的师友交往当中,在练武习文当中,无时无处不能感受到对我的关爱,他那有要求的眼神当中,透露出大大的期待,期待着弱小的我能够早日成长、早日独立,早日成为一个能够担当的完整的人。
《翰墨缘》封面后的印语:欲写春山藏人间。诗文当中,有一句“更愿春风行千里”。两年前,一位长辈曾经跟我说:“哪有老师不喜欢自己的学生。”我想,丹经武学当中的每一个学子,也是一样,在李老师眼中,都是或嗷嗷欲哺,或踽踽而行,或在成长的过程中披荆斩棘的小孩。而李老师的爱,是撒落在丹经武学的每一个学子身上的,李老师的爱,是广大的、深邃的、让人想起心中升起宁静、快乐、与向往的。
李老师的爱,是大而无声的。
 
论坛首页 » 温馨家园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