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希望恢复十三式的本来面目  XML
论坛首页 » 六脉太极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太白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05/07/2007 11:54:52
文章: 83
来自: 221.201.96.202
离线

      作者:周潜川?      文章来源:互联网


     太极功是武当派的张三丰创造的一种动功,后来分做杨家拳、陈家拳、吴家拳,都是很宝贵的功法,在民间流传极广,会练的人也很普遍,对于祛病延年,治疗保健的作用供献很大,大多数虚弱患者,坚持长期练太极功,效果都很明显。这些事实,为大众所熟悉,不必多事介绍了。不过一般练功的缺点,多数从武功制胜着眼而发展,反对练气保健的注意不够,在医疗的运用上,须要加以改进。


现今流行的太极拳,门派纷歧,本质自然也因之而有些差别,详细观察各家的方法,连练功的“拳路子”也不相同。至于内里气脉的运行,各家更是分歧,然而都共同地运用“全身放松”和“气沉丹用”的方法,因此很难评论各家的长短。但就所编造练功的“拳路子”而论,似乎过于繁复,而违悖了“太极十三式”的简赅原则。尤其是有某些动作,在身法的方向转折,腿腰的消步进步,指掌的屈、伸、探、捞、胸腹的吞、吐,凹、吸,肩背的消、耸,摇、曳,头颈的顶劲撞劲,都因架子繁复,反而把全身的“经络”、“气脉”搞得纠结不清。例如:三阴的气脉每每过迟,三阳的气脉,经常领先,太嫌过速,二者不能紧密地配合。据我不完全的统计,我所接触过的一部分练太极功的人,大约十分之三四犯了上述偏差,他们不是面如涂朱,便似酒醉,表面容光焕发,精神健壮,而细察内脏经络,每患消渴症(即糖尿病),虚阳上逆症(血压高的病因之一),左半边身体发麻症 (阴分受病的现象),后来大半因高血压而中风不起。


根据上述,我的意见赞成近年推行的简化太极拳,并且希望恢复十三式的本来面目。因为简化太极拳,虽是精华,但是只打架子,缺乏运气的内功,是不够的。同时建议各家指导太极功的老师们,精研改进,把改进的总结,贡献给党和政府的主管机关,以供作综合钻研的材料。

 
论坛首页 » 六脉太极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