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读《庄子》,反观自照  XML
论坛首页 » 会员茶室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qiuxue
8、英侠           英侠隐长途 默然识自身 导引推真法 数术始称心

注册时间: 16/04/2008 13:06:29
文章: 314
离线

14号,周日,听一位老师给一围喜欢国学的学生讲课。最后讲到“庄子”,“庄子,姓庄,名周,蒙人也”,他当时给的解释是,庄周指宇宙,蒙指混沌未开。
15号,看了庄子《内篇》《外篇》《杂篇》,据研究者说,内篇系庄子所作,外篇系庄子学人所作,杂篇为后世学者所作。草草阅读了一遍,大部分已经不记得了。但留在记忆中的还是要记下来的。
道,真,是我粗读《庄子》印象最深的字眼。读《庄子》似乎让我超越了时空,庄子各篇所言,并非只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今天我们关心自己性命的人,也大概是其中的一份子。国学之风吹遍祖国的各个角落,人们大谈道德,却不知道“道”越说越远。读《逍遥游》才知道逍遥并不逍遥,是要有深厚的修为的。如今讲道的人多,但不知有多少人下了功夫,“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学习丹经武学的同修都听过,“三界修真法,万乘统元功”的说法,唯自身一团真元之气为最可宝贵,唯有修真,才能如《逍遥游》中“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远俗近道,是《庄子》中的又一大特色。以孔子,帝王为代表的俗,以老聃,庄子为代表的无为自然,在文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效法天地自然,回归自然本性,是多么自在。在读《庄子》的时候,文如其人,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对“道德”“清净自然”的亲近。时隔千年,再看今日,那时贤者所不齿,今日却成了蜂拥的对象,难免令人叹息。李老师在《翰墨缘》中写道“传统学识不足已是社会上较为普遍的现象。 ”
“天行健,寿而康”。人身合于自然属性,像天体运行一样,日出日落,按时作息,自然能寿而康。在日复一日的操拳练武过程中,消磨自己的惰性,使自身的力量与自然合一,这才是走向光明的路。
回头看走过的路,是眼界不断打开的路,是心量不断放大的路,是不断消磨自己的路,是去伪存真的路……
文如其人。写东西其实是自己的写照,人的修为,学识,在文字中显露无遗。文字中的情,文字传递的精神,是各有千秋。或许写文章本身也有形、气、神的升华过程。今天看论坛过去的文章,深深佩服李老师及其弟子及诸贤者的修为,是真实不虚的。也深为自己的肤浅感觉不安,这大概也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蜕变过程吧。
注:http://baike.baidu.com/view/2760.htm《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分为:外篇、内篇、杂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16/04/2013 22:45:53

瑞靄芝華
8、英侠           英侠隐长途 默然识自身 导引推真法 数术始称心
[Avatar]

注册时间: 29/10/2010 18:06:14
文章: 407
离线

qiuxue学友写得真好!有的感想和我的有点相似。
qiuxue wrote:回头看走过的路,是眼界不断打开的路,是心量不断放大的路,是不断消磨自己的路,是去伪存真的路……


qiuxue wrote:

文如其人。写东西其实是自己的写照,人的修为,学识,在文字中显露无遗。文字中的情,文字传递的精神,是各有千秋。或许写文章本身也有形、气、神的升华过程。


我看叶嘉莹先生讲中国古代的诗词,说古代的诗词是诗(词)人心为情为景而动漾。为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为自然界之中的种种春花秋月之景。我觉得讲得很贴切。我想,这不就是李老师在《翰墨缘》里讲的诗书画是中国文人与大自然合鸣的产物吗》?

路,就在脚下......
追寻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
qiuxue
8、英侠           英侠隐长途 默然识自身 导引推真法 数术始称心

注册时间: 16/04/2008 13:06:29
文章: 314
离线

真是什么呢?不自欺,亦不欺人。自欺欺人都是给真心蒙上一层灰尘,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则以习惯为真。随着修为、学识的加深,之前认为的真后来可能又认为假,所以,真就是在说话的当口不自欺亦不欺人。
平时练功不勤,也慢慢体会到真元之气的重要性,懂得了养生的道理。元气存身真富贵。那么相对贫穷的人,怎么保护自己的元气呢?要靠德行,就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仁者,忍辱,不怒,元气才能得以生发;义者,舍己从人,遍体兼顾,才能元气润大千,周身才能得到营养,大家都好了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礼者,规矩,轨道也,循乎礼,姿态低,心神观于內,元气才不致外发;智,水也,水曰就下,把自己的元气藏起来,不乱用,才是真智慧;信,不知道怎么解释,按五行,信为土,强解为中就是不偏不向,若解为脾胃主运化就是讲从饮食中获取的营养分化成五行成分供给五脏,不参杂自己的意见。由此观之,古人教给我们的做人处事的道理,无疑都是养生的良方,也是古人重自然轻俗为的证明。如果再往深的探讨,古人是不修自真,也或者是时时勤拂拭,心气平和,常常处于无欲无念的状态,这是不是说明古圣先贤的教化就是让大家都能“日用而不知”呢?
在《庄子》里面提到道德是很自然的事情,而在今天道德已经被束之高阁,无人愿意问津了。可是,如果前面的分析正确的话,不顾道德,性命也随之受损,所以,道德不是要不要遵守的问题,是必须要遵守的问题。今天的我们离“不修自真”已经太遥远了,也只有大家通过修身养性,渐渐合于道德规范,才能开启健康快乐和谐幸福的生活。
修丹
9、豪侠           豪侠佩神剑 大道说得清 九派环归处 自然浑如真

注册时间: 01/05/2007 16:25:13
文章: 614
来自: 121.31.17.18
离线

qiuxue wrote: 真是什么呢?不自欺,亦不欺人。自欺欺人都是给真心蒙上一层灰尘,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则以习惯为真。随着修为、学识的加深,之前认为的真后来可能又认为假,所以,真就是在说话的当口不自欺亦不欺人。
平时练功不勤,也慢慢体会到真元之气的重要性,懂得了养生的道理。元气存身真富贵。那么相对贫穷的人,怎么保护自己的元气呢?要靠德行,就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仁者,忍辱,不怒,元气才能得以生发;义者,舍己从人,遍体兼顾,才能元气润大千,周身才能得到营养,大家都好了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礼者,规矩,轨道也,循乎礼,姿态低,心神观于內,元气才不致外发;智,水也,水曰就下,把自己的元气藏起来,不乱用,才是真智慧;信,不知道怎么解释,按五行,信为土,强解为中就是不偏不向,若解为脾胃主运化就是讲从饮食中获取的营养分化成五行成分供给五脏,不参杂自己的意见。由此观之,古人教给我们的做人处事的道理,无疑都是养生的良方,也是古人重自然轻俗为的证明。如果再往深的探讨,古人是不修自真,也或者是时时勤拂拭,心气平和,常常处于无欲无念的状态,这是不是说明古圣先贤的教化就是让大家都能“日用而不知”呢?
在《庄子》里面提到道德是很自然的事情,而在今天道德已经被束之高阁,无人愿意问津了。可是,如果前面的分析正确的话,不顾道德,性命也随之受损,所以,道德不是要不要遵守的问题,是必须要遵守的问题。今天的我们离“不修自真”已经太遥远了,也只有大家通过修身养性,渐渐合于道德规范,才能开启健康快乐和谐幸福的生活。


细读学友的文章回味无穷,能有此对人生较深刻的理解,真是难能可贵。咱们要尽量效法古贤人做人的准则。尤其是在现实的社会里,怎样把握好自己得心中“有数”。《修真图》云:顺则凡、逆则圣。比如,不修持的人每天上网玩“网游”好几个小时,“透资”了自己的身体,消耗了自身的元气,这就是“顺则凡”;而修持的人则利用空余时间注意习练“小炼形、玉环桩”等功法来强身健体,修养心性,这就是“逆则圣”。那么,这两种人生的“活法”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观”的表现。前者所为是不合于“道”的,而后者的所为乃合于天地阴阳运化之理,此乃恰恰合于“道”。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2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10/07/2013 20:10:05

qiuxue
8、英侠           英侠隐长途 默然识自身 导引推真法 数术始称心

注册时间: 16/04/2008 13:06:29
文章: 314
离线

多谢修丹前辈的指导!
qiuxue
8、英侠           英侠隐长途 默然识自身 导引推真法 数术始称心

注册时间: 16/04/2008 13:06:29
文章: 314
离线

老子《道德经》里面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总结这三条,慈与不敢为天下先,是结人缘避免争怨的方法,简能培养节俭朴实的性格,这样是有利于自身长远发展的。对于后面“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理解的不是很清楚,慈故能勇于承担,俭故能广大容量,不敢为天下先故能虚心求教永不自满,终能有所成。不知是否?
飞天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Avatar]

注册时间: 11/04/2008 10:52:00
文章: 95
离线

qiuxue wrote:老子《道德经》里面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总结这三条,慈与不敢为天下先,是结人缘避免争怨的方法,简能培养节俭朴实的性格,这样是有利于自身长远发展的。对于后面“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理解的不是很清楚,慈故能勇于承担,俭故能广大容量,不敢为天下先故能虚心求教永不自满,终能有所成。不知是否?


对于“不敢为天下先”的理解,除了诸子各家的解释外,我个人认为:不走顺则凡的路子,因为道生一,二,三……乃至于无穷无尽,那么修为就是走三,二,一的过程。“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好好保存自己的元气,不走道化万物的路子。
qiuxue
8、英侠           英侠隐长途 默然识自身 导引推真法 数术始称心

注册时间: 16/04/2008 13:06:29
文章: 314
离线

远俗近道是修为的正常方式,那换个角度,俗中有没有道呢,怎么样让俗者也受到道的教化呢?武当派在500年前将太极拳贡献给社会,使天下英豪益寿延年,今天,又有什么可以哺育大家身心的营养呢?
qiuxue
8、英侠           英侠隐长途 默然识自身 导引推真法 数术始称心

注册时间: 16/04/2008 13:06:29
文章: 314
离线

qiuxue wrote:远俗近道是修为的正常方式,那换个角度,俗中有没有道呢,怎么样让俗者也受到道的教化呢?武当派在500年前将太极拳贡献给社会,使天下英豪益寿延年,今天,又有什么可以哺育大家身心的营养呢?


俗中有没有道?我现在的看法是,道与俗,都是道的表现形式,阴之极,阳之极,仍未超出太极的范畴。顺则凡,逆者圣,这样才是有升有降,才是完整的太极。修真,是为了锻炼身心,成为自己身心的主人,进而把握自己的命运,是道的一部分。这么看的话,每个人都在经历磨练,只是有些人越磨越光亮,有人越磨越颓丧。经历过的人会更加懂得抉择和珍惜。
那不练武的人是不是就是不修真的人呢?练武的人就是修真的人吗?这个问题我也问自己很多遍,没敢问老师,在论坛也不太敢讲,现在有了体会,只是说下自己的理解。当然,真的层次也有很多,以好好工作,愿意为别人做好事作为标准,这不也是修真吗?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的品德、能力、智慧也是超于常人的,只是他们并不练武。如果非要说脱俗的道的话,就不应该再谈俗的是非,否则就不是真道人。练武的人如果没有调整好身心的状态,能量聚集偏激而得不到有效调整,带来的对自身对别人的危害更大。
武是前人经过验证的行之有效的修身入道的方法,在今天依旧有实践意义,只是应该让人们了解其作用机理的真实性。肢体动作、心理活动、语言,这些会对身心产生什么影响,什么样的动作会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些是可以通过实践检验的。这些知识,除了自己主动找老师,加上专修,否则是不可能获得的。要让自己的身心得到营养,说道底还是看个人自己的追求和努力。
 
论坛首页 » 会员茶室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