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rote:来自: 。。。
收件人: 文熙
日期: 05/04/2011 13:34:01
主题: 疑惑的问题
文熙老师您好;自从中心一别后,对丹经武学如何发扬也进行了思索。最近发觉好像老师已经给了答案但又不太明确。比如:李老师把法脉定位丹经武学,而不是以太乙铁松,或传统国学为定位应该有一定的道理,是否希望从新开拓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呢?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您好,我个人理解:李老师是丹经武学的倡导者,因此,应该以丹经武学来进行传播,这也是为什么李老师为论坛题写的名称是丹经武学的根本原因。当然,李老师也是武当太乙铁松派第十三代掌门人,太乙铁松派也是丹经武学这一国学体系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时代变化了,学问也当随时代,这就象各种学问不断进化完善一样,学术也是这样的。武当派在张三丰祖师之前是没有出现的,但是张三丰祖师翻少林而创宗武当,是对传统国学的一个划时代的贡献;太乙铁松派在张三丰祖师的时候是没有出现的,但是因为铁松子吸收和融汇了那个时代的学问,使其发扬光大为武当太乙铁松派;同样,国学在明朝九脉合真而后获得了进一步的升华,由李兆生老师传承下来,而名之为丹经武学,就是对学问的进一步发扬光大。
丹经武学是推陈出新,是为了使传统国学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因为时代发展了,学问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其传播形式也是需要不断更新的,这也是为什么张三丰祖师和铁松子祖师能够继往开来的主要原因。包括三教学问也是如此,都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更新的,既是为了避免使人们刻舟求剑地囿于一些传统内容而固步自封,也是为了避免后学因循守旧而使学问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毕竟学问也和人类社会一样,是不断前进的动态进化形式,而非是一动不动地原地踏步的静态存在形式。如佛教就经历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等各个不同阶段。儒教和道教也是同样,都是在随着时代的脚步而不断地得以进化和完善。而三教的进化在明朝时候得到了一次历史性的升华和圆融,那就是传统学问都统一于真元修真这一法脉,简称为一脉真谕。
丹经武学的目的显然是为了使传统国学能够更加深入人心,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这个时代,是以学术来阐述传统文化,是符合时代的要求的,也是顺应时代的潮流的。丹经武学的传播是为了”更愿春风行千里”,是为了使一切有缘能够深浅同源地沐浴在这一传统国学的阳光雨露下。显然单纯以太乙铁松派这一称谓来传播的话,是有其局限性的,况且李老师传承下来了以太乙铁松派为主的诸多传统流派的国学精真,统称为丹经武学,就是昭示了无论太乙铁松派传下来的学问也好,还是少林老祖飞龙宗传承下来的学问也好,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属于统元自我而入于传统国学一脉宗风的过程,都是属于修持自我、服务大众的学问,都应该使一切有缘因之而受益。所谓天下学问天下人学习,传统国学国人学之,只要是有缘都可以进入到这一传统国学领域,这就超越了某一门派、或者某一功法的局限性,是直言不讳地告诉大家,丹经武学国学宗风来源于三教而升华于三教,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扬光大的一门学问,是真实有效的,是一切有缘可以随缘追索的。
以上是我个人的想法,仅供您参考,在此不揣冒昧,斗胆陈述自己的看法,如有错谬之处,敬请各位同修严厉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