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搜索
最新主题
热门主题
会员列表
返回首页
会员注册
/
登入
谈谈隐语
论坛首页
»
修习心得
前往:
选择一个版面
网站公告
教学信息
修习心得
循经太极
六脉太极
教学研讨
基础功法
专修功法
精进功法
声律真诠
书法教学
以文入道
武当嫡脉
少林正宗
太乙显真
九脉合真
健康生活
养生方法
诗书画印
百家武学
道家纵横
佛学纵横
儒学纵横
医易纵横
文化杂谈
图片视频
电子书屋
温馨家园
会员茶室
发表人
内容
23/10/2010 10:44:46
文章主题:
谈谈隐语
dao1008
7、初侠 为侠常明理 三十六般兵 刚柔任显化 出入太乙身
注册时间: 05/01/2008 19:49:52
文章: 267
离线
谈谈隐语
隐语是我们熟知的,其特征是很明显的。
一、常见隐语
1.灯谜
灯谜是用隐语作谜面,描述出事或物的某些特征,让人猜出谜底。
2.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声律、对子、骈文等。对联讲究阴阳对仗、平仄对偶。写好对联不易,既要有广博的学识,又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
对联还要讲究用典,是借典故来隐指所述之事,这更要求作者既要熟知典故又要用的恰到好处,这诸多条件使对联成为儒雅文人的一个印证。由此,历史上曾大兴骈文之风,事无巨细,具用骈文,以致于“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
3.红楼梦
曹雪芹很明白地讲,《红楼梦》是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衍成文。但就是这“假语村言”已让人迷恋不已,那么所隐去的真事呢?由此,红学家们锲而不舍、前仆后继;就是有些老外们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红楼梦》之隐的影响真是非同小可,确是当之无愧的隐语集大成者。
4.特殊例子
有些隐语,并不是当初人们的意愿,而是多种原因形成的。
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说过:“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也。“三代”是指夏、商、周三个朝代,“三代以上”是指夏、商、周以及更遥远的上古时期,“火”、“三星”、“毕”、“尾”都是二十八星宿中的星名宿名,顾炎武的这段话是说,夏商周之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天文学知识对今人来说简直如同天书了。
《西游记》二十二回开篇讲唐僧师徒过了八百黄风岭,“历夏经秋,见了些寒蝉鸣败柳,大火向西流”。此“大火向西流”同“七月流火”所说的意思是一样的。是说二十八宿中的“心宿二”这颗恒星叫做“火”或“大火”。农历六月的时候它在天空的南方,方向最正,位置最高。到了七月,就偏西向下(流)了,时令上也进入秋季了。“七月流火”或“大火向西流”翻译成白话就是:秋凉天气来到了。
又比如,天文、地理是高校的专属学科,而古人讲的天文、地理却与今人有别。
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文者,象也。天先垂文,象日月五星及慧孛。”《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朱熹注《论语•子罕》:“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谓。”《庄子•应帝王》: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地文。”解释文说:“文,犹理也。”
古人这些论述,文意幽深,简要地说就是天垂之象称为天文,而天垂之象是与自然万物以及人生相关联的。
关于地理,《易•文言》:“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土色黄,居中宫,黄中即坤土之地;“理”乃“无极太虚气中理”之理,《庄子》称之“地文”。程朱理学是专门辨明此理的。《文言》的这句话可这样理解:“君子者通天彻地,真性婴儿居中脉,既得命功之扶持、又得性功之温养,性功命功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黄帝铸九鼎”是与“九州分野”分不开的。中国古称赤县神州,分为九大区域,即“九州分野”,一个州铸一鼎,九个州共铸九鼎。黄帝通过敲击鼎之鸣音来审听九州之情。《真阳对韵》中有一句“昔日圣祖谙金镛”,即是指此。圣祖者黄帝,金镛者所铸之鼎,谙者即审听。
《黄庭经》中释语说:“黄者二仪之正色,庭者四方之中庭;近取诸身则脾为主,远取诸象而会天理”,这与《文言》中的“君子黄中通理”真是异曲而同工。
地文也好,地理也罢,在古人眼里,通天彻地乃天经地义,毋庸置疑。
时至今日,无论是天文、还是地理,名则相同,其义却已生歧。
二、丹经武学与隐语
社会上的隐语已泛波无限,但是少有人知道,隐语的源头出自丹经武学。《西游记》中有好多丹经术语,属于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
十七回中:讲的是立鼎安炉,抟砂炼汞,白雪黄芽,旁门外道。
十九回八戒自述中: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
二十三回开头: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
二十六回福禄寿三星说:养精、存神、练气,调和龙虎,捉坎填离… …
四十回末尾:未炼婴儿邪火胜,心猿木母共扶持。
五十三回近尾:真铅若炼须真水,真水调和真汞干。真汞真铅无母气,灵砂灵药是仙丹。婴儿枉结成胎象,土母施功不费难。推倒旁门宗正教,心君得意笑容还。
八十回题目:姹女育阳求配偶,心猿护主识妖邪。
九十四回沙僧自述中:常得衣钵随身,每炼心神在舍,因此虔诚,得逢仙侣。养就孩儿,配缘姹女,工满三千,合和四相。
其中坎虎、金公、真铅、心君、心猿都以悟空为喻。离龙、木母、真汞都以八戒为喻。土母、黄婆都以沙僧为喻。赤子、婴儿、孩儿都以唐僧为喻。
《悟真篇》说:“不知玄中颠倒颠,争如火里好种莲。”这“玄中颠倒颠”是逆则圣的专有学识。
《西游记》中的金公、木母乃孙悟空、猪八戒之称谓。金公木母表明金阳木阴,方位上是金西木东。
王母娘娘又称西王母,与之对应的还有东王公。东王公西王母之称谓则是金阴木阳,这与金公木母之义完全相悖,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丹道中之金木皆为逆运五行而得。金从水生,木由火出。二物总因儿产母,一物兼具阴阳二性。水中金外阴而内阳,火里木外阳而内阴。若就其外而论,则金阴木阳,可称西王母东王公;若就其内而论,则金阳木阴,应称金公木母。
在传统中,这种内在的微妙关系是非常普遍的,若不能很好的把握,就必定会晕头转向。《西游记》四十七回中悟空变陈关保,八戒变一秤金演示的是金公木母之义;十八回中,悟空变高太公之女翠兰与八戒“夫妻”相叙问答一段演示之义则是西王母东王公。
阴阳鱼的太极图对阴阳对立互根之律标示的确切无疑。
《西游记》九十三回谈到心经:
行者道:“师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师父解得。”三藏说:“猴头!怎又说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么?”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自此,三藏、行者再不做声。八戒沙僧取笑行者不晓得讲经,三藏道:“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无言语文字的真解”就是“无字真经”。这“无字真经”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得其传者又是怎样的境界,其它人是无从知晓的。李兆生先生在《真元宝笈》中有“抢救国术中不立文字的遗真”,真是发人深省。
“学书通于学仙”,古人早有明论,如果不是李兆生先生又将这些内容向社会开示,恐怕今人早已遗忘干净。
“声律通于内景”,由于李兆生先生的传授和指点,才使我们重新感受到儒家的用声音震动自身,震动宇宙的切实修为。
“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和“先天太极拳三十六式”中的循经与缠经内容,一扫社会上的“太极操”庸俗之风,而赋予太极拳以灵动的神魂。
《天轮地煞图》中,李兆生先生这样说:
在《督阳玉照图》中,上轮又有“灵台”、“肩井”三穴。“灵台神室”之属是元神必操之地(过去庙中所见之神像佛像,亦是在背后灵台之处装藏封金)。“肩井”之隐是“剑啸”二穴,属炼真炼剑之枢,宗风岂可不知,但恐泄密于世间,移在井穴,井中养剑,以应“水中真金”之语。
李兆生先生在《真元宝笈》还这样说:“国术修真,几经岁月,历尽沧桑千百年,为人体科学的研究作出了光辉的业绩。留下多少古今概说供现代人体科学去论证,又留下多少新课题,如人身与世界存留多少元气、自然界中本体的动力是什么、生态的律化是什么、天下万物灵态为何等等这些宇宙的未知情况,有待今人去继续探索。”
三、李兆生先生解释丹经武学
李兆生先生的讲座、出书、传功、授课等等,无一不是在向世人揭示丹经武学之隐。由于李兆生先生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才使得我们有了这样的机遇,得以一层层地撩开传统文化的面纱,一步步地看到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
李兆生先生已洞开此门,能否进得此门,要看每个人是否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是否能恒久不辍的付出努力。
李兆生先生手中的接力棒终有一天要向下传递,试问我辈能够担起几分此重担;传统文化的这根大梁,我辈又能挑起多少呢?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2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14/11/2010 02:16:50
尊重原创,转贴请注明出处
23/10/2010 15:33:32
文章主题:
谈谈隐语
心音朗朗
4、勇威士 勇威参八法 身剑出色论 文武同宗出 渐逐出天真
注册时间: 08/10/2010 16:50:49
文章: 44
离线
好久没有看到前辈的文章,谢谢前辈的好文。
23/10/2010 22:06:52
文章主题:
回复: 谈谈隐语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60
离线
希望您整理后向《武当》杂志社投稿,谢谢您的好文,深受启发!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24/10/2010 08:31:07
文章主题:
回复: 谈谈隐语
mao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08/05/2008 09:07:57
文章: 92
离线
谢谢前辈的文章,你的文章字字珠玑,犹如当头棒喝,感谢至极。我辈定当奋勇,为传承传统文化尽一份力。
24/10/2010 08:44:10
文章主题:
回复: 谈谈隐语
体真止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14/04/2008 15:06:31
文章: 184
离线
:)
02/11/2010 17:47:58
文章主题:
回复: 谈谈隐语
修竹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30/09/2010 09:18:13
文章: 52
离线
这也是汉文字之精髓,是那样巧妙,又是那样圆通。
03/11/2010 08:08:09
文章主题:
回复: 谈谈隐语
qiuxue
8、英侠 英侠隐长途 默然识自身 导引推真法 数术始称心
注册时间: 16/04/2008 13:06:29
文章: 314
离线
内涵深隐,常人该如何才能体悟的到呢?还请前辈们赐教!
06/11/2010 13:02:03
文章主题:
谈谈隐语
dao1008
7、初侠 为侠常明理 三十六般兵 刚柔任显化 出入太乙身
注册时间: 05/01/2008 19:49:52
文章: 267
离线
两条路,一是刻苦修为,二是努力学习。
尊重原创,转贴请注明出处
论坛首页
»
修习心得
前往:
选择一个版面
网站公告
教学信息
修习心得
循经太极
六脉太极
教学研讨
基础功法
专修功法
精进功法
声律真诠
书法教学
以文入道
武当嫡脉
少林正宗
太乙显真
九脉合真
健康生活
养生方法
诗书画印
百家武学
道家纵横
佛学纵横
儒学纵横
医易纵横
文化杂谈
图片视频
电子书屋
温馨家园
会员茶室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