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净空法师新春法语:岁岁平安,年年如意  XML
论坛首页 » 佛学纵横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龙的传人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07/02/2010 09:54:50
文章: 189
离线

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88961&extra=page%3D2

  1 我们这些年来,每年过年,我们总是年节作兴贺年卡,我们的贺年卡也印上“岁岁平安,年年如意”。但是我们上面加了一句,“诸恶莫作,岁岁平安;众善奉行,年年如意”,希望我们记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2 中国人在年节当中,总是求“岁岁平安,年年如意”,这两句吉祥话,都是说的果报。果必有因,如果我们不修因,这两句话就落空了。
  3 怎样才能做到岁岁平安?佛陀教给我们,诸恶莫作,果然能够做到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不造一丝毫损害众生之事,你就能够得到“岁岁平安”。
  4 佛又告诉我们,众善奉行,众是讲多,什么是善?只要是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我们随时随处认真努力去做,这个样子自然就能得到“年年如意”。所以佛家所说的果报,确实是可以兑现的,是可以落实的,决定不是一句口头上的赞颂而已。
龙的传人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07/02/2010 09:54:50
文章: 189
离线

1 世出世间法都出不了因果报应的定律,佛法也不能超越,所以印光大师教我们“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这八个字了不起!这八个字足足可以教化世尊末法九千年一切众生,无论在家出家,真的是总纲领、总原则。

2 敦伦是敦睦伦常,敦是真诚,睦是和睦,用自己的真诚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跟一切人事物和睦相处,这个世界永远不会有冲突,世界和平、宇宙和平可以落实。

3 从哪里去落实?从我自己本身落实。你要想求一切人都能够做到,跟诸位说,诸佛菩萨也做不到。所以佛法最高明的地方,佛法不要求别人,对任何人不要求,要求自己,这个教学法高明,世出世间我们没找到过。

4 什么人是佛菩萨?什么人是善知识?除我之外,所有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都是佛菩萨,都是善知识。

5 每一个人他们所作所为都是教我的,他们所作善的,跟经典上讲的如法的,我要跟他学,他做出样子来给我看;他们所作所为是不善的,与这个相违背的,他来告诉我这个不能学,都是老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示现那个果报给我们看。

6 善人恶人、顺境逆境无一不是善知识,无一不是菩萨学处、菩提道场,问题是你会不会!我们智慧在哪里开,德行在哪里建立?就在这些地方。

7 我们学会了,天天看,天天听,天天接触,学会了。善人给我们示现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学;恶的现象示现了,我们都叫他是示现,他不是真的恶。真的是什么?性本善!

8 他们是唱戏表演的,一个表演正派,一个表演反派。我们用这种心来看这个世间,看一切人,我们的心就平了,我们在境界里头时时刻刻都在学东西,他们在表演。

9 我们的心是平等的,没有这个分别心,他们都是老师,都是佛,都是菩萨。

10 我们不会说这是善人,那是恶人。像唱戏一样,他们来表演,来给我一个人看,度我一个人,我一个人是学生,统统都是老师。

11 不但这些人物是老师,山河大地、树木花草,情与无情统统是老师,六尘说法。我们这个世间跟极乐世界有什么差别?没差别,问题就在你会不会!

12 你能够在境界里面常生欢喜心,常生智慧,不生烦恼,你走的是菩提道。

13 遇到善缘、好境界就生欢喜心,欢喜心里面就生贪恋,烦恼起来了,你堕落了;逆境恶缘里头,你就生嗔恚心、不高兴,好,你又堕落了。无论在什么境缘,你走的是三途恶道,你错了!

14 外面境界没有善恶,问题就是你会不会。会的人,同样境界里走菩提道,念念成就智慧,成就德行,成就相好;不会的人,无论什么境界,他都生烦恼,他走的是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他走这个道。

15 诸位一定要记住:贪,饿鬼道;嗔恚,地狱道;愚痴,畜生道。你怎么会走这个道路?贪嗔痴的反面,反过来就是戒定慧,戒定慧是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在我们会不会,所以不要去拣别。(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24901.htm)
龙的传人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07/02/2010 09:54:50
文章: 189
离线

1 这个世间,古时候世间人考取功名,考取举人或者考取进士,第一桩大事,回家去拜祖宗,报祖宗的恩德;第二个,要去叩谢老师,去拜老师。

2 拜哪个老师?拜启蒙的老师。启蒙的老师比什么都重要,那真正是恩师。可能启蒙老师是个穷秀才,自己无论得多大的功名,做多大的官职,绝不敢轻视自己启蒙的老师。

3 佛门里面出了家、受了戒,头一个去拜老师,报本反始。去祭祖、去拜老师,这都是什么?不忘本,人心淳厚,一生当中不忘记父母之恩、老师之恩,所谓孝亲尊师。

4 世间人不懂得孝顺父母,我们在香港建了一个“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为什么要这样做?佛教我们的,孝养父母。

5 我们用什么方法报父母、祖宗之恩?我们学佛、学习圣贤的教导,来报父母、祖宗之恩。我们提倡孝道,我们以真诚清净心念佛来供养祖先。

6 春秋我们举行祭祖,这都是表演给社会大众看的,我们不忘祖先。几千年的祖宗我们都不忘他,我们还要纪念他,眼前父母哪有不孝的道理?这就是什么?寻根。

7 现在社会上有这么一个名词,寻根。我从哪里来的?父母生我、养我、育我。我的父母从哪里来的?他有他的父母,我们叫祖父母。祖父母从哪里来的?叫曾祖父母,曾祖父母从哪里来的?高祖父母。

8 一代一代往上追,我们先祖纪念堂是追到五千年,我们的祖宗三皇五帝,不忘本!这是人伦的大道,这是随顺自性的大道,不能不知道。

9 佛是我们根本的老师、创教的老师,我们今天得到佛法薰修的利益,这个恩德从佛来的。我们佛弟子供养释迦牟尼佛形像,念念不忘佛的恩德,这是慎终追远、报本反始,这跟中国人家里面供祖宗牌位一样。

10 祖宗虽然离我们很远,几千年、几百年,我们后人还是念念不忘祖宗之德,你说这个心地多厚!(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25023.htm)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2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09/02/2010 14:55:45

 
论坛首页 » 佛学纵横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