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建议大家整理炼习玉环桩的心得  XML
论坛首页 » 修习心得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观江雪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Avatar]

注册时间: 20/09/2009 00:54:13
文章: 92
来自: 北京
离线

我发现学友中修练玉环桩的人非常多,关于练玉环桩的好处和心得体会大家也讲了很多,说明修习玉环桩有所成就的的人大有人在。可以说玉环桩已经是我们门内最为普传的传统法乳了。
因此我建议大家将自己修炼玉环桩的心得体会和对功理功法的理角放到一个玉环桩精华帖中。将来由版主整理将出一个玉环桩讨论文集,这样有功理功法,有心得体会,有真修实证,这样多好。可以为将来玉环桩出单行本的书作准备。
我认为可以分为初学阶段讲动作,精进阶段讲循经,大成阶段讲坤丹成就这样几个层次,不知诸位修炼玉环桩有心得的学友以为如何?
希望大家顶帖。不要让这帖子沉下去。

瞬然已在云床坐,云外又漂杏花雨
[Email]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Avatar]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60
离线

观江雪 wrote:我发现学友中修练玉环桩的人非常多,关于练玉环桩的好处和心得体会大家也讲了很多,说明修习玉环桩有所成就的的人大有人在。可以说玉环桩已经是我们门内最为普传的传统法乳了。
因此我建议大家将自己修炼玉环桩的心得体会和对功理功法的理角放到一个玉环桩精华帖中。将来由版主整理将出一个玉环桩讨论文集,这样有功理功法,有心得体会,有真修实证,这样多好。可以为将来玉环桩出单行本的书作准备。
我认为可以分为初学阶段讲动作,精进阶段讲循经,大成阶段讲坤丹成就这样几个层次,不知诸位修炼玉环桩有心得的学友以为如何?
希望大家顶帖。不要让这帖子沉下去。


非常赞同您的建议:

千秋百代混元宗,万水千山涉险丛,
一朝悟透灵山顶,粉碎虚空现元龙!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无忧乐境
11、剑庐士           剑庐周天卧 有无同呈痕 大千谙真我 无处不藏真
[Avatar]

注册时间: 05/01/2008 21:05:32
文章: 2158
离线

文熙 wrote:[
非常赞同您的建议:

千秋百代混元宗,万水千山涉险丛,
一朝悟透灵山顶,粉碎虚空现元龙!


我记得去年没改版时有提意见,玉环桩和小练形单独成立一个板块,不就慢慢解决了 :haa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Avatar]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60
离线

无忧乐境 wrote:我记得去年没改版时有提意见,玉环桩和小练形单独成立一个板块,不就慢慢解决了


无忧您好,非常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您的想法很好,我们再论证一下,看如何实施比较好。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闲鹤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16/09/2008 16:35:34
文章: 123
离线

好建议
nantian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10/10/2009 15:58:39
文章: 148
离线

抛砖不为砸人,呵呵

玉环桩好,可以说是好处多多。
对应着文熙回答一个朋友关于为什么练玉环桩迟迟产生不了循经,我想写点个人的想法。
练拳循经的概念是由李老师最早在《太极拳统真大典》提出的,而且详细地描述出先天太极多个动作的循经方向和方式。
可以说是一泻天机。
玉环桩一个走桩,简单的几个动作,内含混元四手,几乎囊括了太极拳的精髓。说其是巧夺天工,并不为过。
太极拳以循经为根本,那么玉环桩呢,就更要有循经的内涵了。循经之后才可能养混元、通玉环乃至结丹。
首先要学会动作,这个面授、函授、自学就随缘了。
在动作精准的基础上,强化筋骨,宣化气血是必然的结果。
而后要想达到循经,我认为还需要一些额外的东西。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相辅相成。
坚持锻炼的同时还要学习知识。
古代人没有这个条件,只有待在师父身边,傻练的同时渴望能得到师父的指点。
现在我们其实很有福气的,可以说是天机一泻,大道已初露端倪。
玉环桩各个动作到底是如何循经的,这些在《太极拳统真大典》第二卷里都能找到答案。
内景隧道感而遂通。
我认为,在坚持锻炼的同时,也应该搞明白玉环桩是怎么循经的,然后才好去感知。
一味的傻练,且不说是否有悖于文武之道,单就说这个姿势精准的问题。如何保证姿势精准?

万一不精准了怎么办?有师父在身边担保么?

仔细看过《太极拳统真大典》第二卷的朋友应该注意到,“同样”的一个前腿弓后退绷,其实有很大区别的。有的是内缠经,有的是外缠经。
其间的区别绝对不是简单的看看图就能明白的。这就是我在《面授、函授还是自学? 》
http://www.djwx.com/forums/posts/list/5116.page
一文中说的内容。
“动作精准”其实是很难做到的。甭说函授了,即便是面授也很难注意到一些细微之处。
只有在学,练,学,练的反复之中才能越来越清晰。
这次面授只注意到手的姿势了,回家反复锻炼后,有了疑问,第二次面授时注意到脚的姿势了,......

李老师为了纠正太极拳24式使之循经归于自然,曾经大伤元气。究其根源就是错误的循经损害了身体。
我们在练玉环桩的时候,不循经还好说,就当是强身健体了。
一旦循经起来,就要确保其正确性。
玉环桩的好处之一就是不易出偏,只要坚持做,怎么做都有好处。
但是如果我们能做得更精准、更到位,使之循经更贴近规范,这岂不是更好的事情。
这一点如何保证?
仔细阅读《太极拳统真大典》,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是一方面。
除此以外,面授是最好的方法了。
学,习,学,习,如此不断的进行,才是最快捷的途径。

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恩同
8、英侠           英侠隐长途 默然识自身 导引推真法 数术始称心
[Avatar]

注册时间: 07/03/2008 09:35:16
文章: 340
离线

受教受教,多谢nantian 先学!
nantian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10/10/2009 15:58:39
文章: 148
离线

恩同 wrote:受教受教,多谢nantian 先学!


您太客气了。
我另外写了一些关于如何产生循经的个人感受,在《循经的味道》一文里。
http://www.djwx.com/forums/posts/list/5211.page
就不再拷贝过来了。
大家一起交流,一起进步。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30/10/2009 22:08:38

在路上
1、初义士           初义鸣铁甲 壮怀演三军 拳脚并锋仞 始知入自身

注册时间: 06/11/2009 10:24:15
文章: 16
离线

鉴于我的专业是搞IT的,看到大家想要分门别类梳理论坛内容的想法,说点我的看法,无关于功夫,而是站在技术的角度。

看到无忧乐境 建议的方式,如果内容的整个体系结构比较简单和浅显,这个增加板块的方式无疑是最简单可行的。但是以我粗简的了解,丹经武道内涵丰富、外延广阔,仅仅靠板块这种简单的内容组织方式难以纵横捭阖梳理、体现其脉络。

这个角度来看,2005年开始IT领域开始应用的web2.0里面比较好的一个“标签”机制可能比较好解决这个问题。
举例来说,以传统板块为经,作为大类、小类划分;然后以“标签”为纬,便于横向梳理、标记出横跨板块、栏目的同类型内容,比如都是关于“玉环桩”的功法、功理、宜忌、习练心得、培训信息、参考书籍、功法图片、视频等等,不一而足。

当然,以我对论坛程序的观察,倘若改造成这种体系结构,最简单可能就是更换所用程序,当然如果有实力单独定制开发也无不可。关键要仔细规划好内容结构、备份和迁移等事项。

因为得益于这里大家的热心帮助,也希望上述能够给大家一个思路。如果需要,请招呼我。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Avatar]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60
离线

非常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我们会认真考虑的,如果到时候需要您帮忙的时候,我们会直接给您信箱留言的,先谢过了。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在路上
1、初义士           初义鸣铁甲 壮怀演三军 拳脚并锋仞 始知入自身

注册时间: 06/11/2009 10:24:15
文章: 16
离线

文熙 客气了。
如果能为大家做点什么,会非常高兴。
 
论坛首页 » 修习心得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