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岁月无情飞日月以轮转,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如何牢索心猿,慧喷白雪?  XML
论坛首页 » 以文入道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Avatar]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60
离线

问: 请教关于 “惰性的克服”和“文”的入门
人人都有惰性,生活中也会有种种的不如意扰乱我们正常的生活秩序。
最近无法坚持练功总是想偷懒不知该如何调整心态?
入门还是比较难的,在这几个月的时间我只世把动作要领掌握好了,对于真正的理论知识(文)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入门?


答: 我想修真就是自己修真的良知和无明的惰性之间的不断斗争,当修真的良念战胜无明的惰性的时候,我们就进步了;反之,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了。因此,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在修真的过程中都存在着这种挑战,需要自己通过培养修真的良念不断的去克服自己的惰性。

关于哪位老师比较好,这个不能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还是需要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的。要通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学识经验等进行综合的判断,这也是一种不凡的修养和能力。应该有犀利的智慧和锐利的视线去堪破迷障,选择正确的国学修真道路。

至于文章能力的培养,李老师经常强调的是培养自己的“书卷气”,也就是强调广泛阅读国学著作,践行古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儒家的文人修为。因此,阅读和文思等能力也是通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种点滴积累而获得量变到质变之突破的。丹经武学当然有其独特的教化,也就是通过宗风诗文谱文等“以文观意”和“以音弘法”等手段来快速开启智慧和文思,宗风所传各种功谱和诗文都是这种真实的“文”的修为。就像您看到的那样,许多同道通过阅读李老师的著作而开发了文思智慧,诗歌文章等均有玄妙思维和不凡意境。这表明修真者的心灵境界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就像李白的诗歌豪放而气象万千,杜甫的诗歌以民情为己思,诗文所表现的都是每个人独有的精神境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如其人”。李老师说过“文武同真,阴阳大慧”,只有文武同修才能重结太极之象。那么对于我们这些热爱丹经武学的同道来说,如何提高文思智慧呢?我觉得以李老师的著作和宗风之玉册金函的诗歌谱文等为主,以相关国学著作为辅的主次分明的广泛阅读来启发智慧,培养文心以雕流龙,或许是最现实的入手修为方法。

当然,这只是文的修为。须知阴阳不可偏废,文武本是太极分化阴阳的两个侧面,以文武双修的手段入手国学宗风,就是丹经武学的最纯真的教化。而并非赞成阴阳偏废的只重视文章而忽视修真实践,或者只注重武学修为而不屑文思的做法。这两种做法都是有缺陷的,如鲲鹏之有两翼,缺一而难以翱翔天际。因此,我们边凿壁悬梁以成文之奇思,边闻鸡起舞凝结剑霜紫气,或许是最理想的修真手段。但是理想和现实终究有差距,很多人包括我在内也是为生计而奔波,需要克服各种困难来进行修真。就像别人都已经睡下了,但是我还在坚守网站论坛这个阵地,深夜察看有没有新的进展,就是期望我们的网站能够真正成为丹经武学传播的桥头堡。回想来路,坎坷无数,黑发竟早染秋霜,岁月无情飞日月以轮转,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如何能不随岁月而浮沉,必勒心马以向天涯!鸿鹄回首万物尽收眼底,燕雀逐食不知苍鹰在后。有古人之高古立意和玄思者必欲以文武而飞身摩天紫境,澄澈一心如秋潭碧水可观照万有!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自己在文武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互相促进,走上丹经武学的“知行结合”的修真慧途,是身体力行的自我行真,是以古人为师,以宗风为师,以国学为立意,以度众生为己任的壮丽人生!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仅供您参考。或有错谬,敬请各位不吝指出!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风起云涌
2、上义士           上义培勇姿 出入带香色 周栏执文章 造作合此身
[Avatar]

注册时间: 07/01/2008 11:42:56
文章: 24
离线

[......而并非赞成阴阳偏废的只重视文章而忽视修真实践,或者只注重武学修为而不屑文思的做法。这两种做法都是有缺陷的,如鲲鹏之有两翼,缺一而难以翱翔天际。......]

[...鸿鹄回首万物尽收眼底,燕雀逐食不知苍鹰在后。...]
[...走上丹经武学的“知行结合”的修真慧途,是身体力行的自我行真,...]

吾常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
泥巴
2、上义士           上义培勇姿 出入带香色 周栏执文章 造作合此身

注册时间: 19/07/2008 10:12:58
文章: 21
离线

以思不如学也——孔圣人:)

少则得,多则惑
泥巴
2、上义士           上义培勇姿 出入带香色 周栏执文章 造作合此身

注册时间: 19/07/2008 10:12:58
文章: 21
离线

文熙老师的话如此发人深省,有目共睹,无须过谦也!

少则得,多则惑
 
论坛首页 » 以文入道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