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转贴]悟一子批点《西游真诠》  XML
论坛首页 » 道家纵横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大漠孤烟直
3、勇姿士           勇姿识六法 渊源说得真 刁斗兼枪仞 出还大路魂

注册时间: 12/06/2007 08:27:54
文章: 33
来自: 221.201.96.136
离线

西游真诠序

三教圣人之书,吾皆得而读之矣!东鲁之书,存心养性之学也;函关之书,修心鍊性之功也;西竺之书,明心见性之旨也。此“心”与“性”,放之则弥于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揆一也,而莫奇于佛说。吾尝读《华严》一部而惊焉:一天下也,分而为四;一世界也,累而为小千、中千、大千。天一而已,有忉利、夜摩诸名;地一而已,有欢喜、离垢诸名。且有轮围山、香水海、风轮宝焰、日月云雨、宫殿园林、香花鬘盖、金银、琉璃、摩尼之类,无数无量无边,至于不可说。不可说,总以一言蔽之,曰:一切惟心造而已。

后人有《西游记》者,殆《华严》之外篇也。其言虽幻,可以喻大;其事虽奇,可以证真;其意虽游戏三昧,而广大神通具焉。知其说者,三藏即菩萨之化身;行者、八戒、沙僧、龙马即梵释天王之分体;所遇牛魔、虎力诸物,即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之变相。由此观之,十万四千之远,不过一由旬;十四年之久,不过一刹那。八十一难,正五十三参之反对;三十五部,亦四十二字之余文也。盖天下无治妖之法,惟有治心之法,心治则妖治。

记《西游》者,传《华严》之心法也。

虽然,吾于此有疑焉。夫西游取经,如来教之也;而世传为丘长春之作。《元史·丘处机》称为“神仙宗伯”,何慕乎西游?岂空空玄玄,有殊途同归者耶!然长春微意,引而不发。今有悟一子陈君起而诠解之,於是钩《参同》之机,抉《悟真》之奥;收六通于三宝,运十度于五行。将见修多罗中有炉鼎焉,优昙钵中有梨枣焉,阿阇黎中有婴儿、姹女焉。彼家采战,此家烧丹,皆波旬说,非佛说也。佛说如是,奇矣。更有奇者,合二氏之妙,而通之于《易》。开以乾坤,交以离坎,乘以姤复,终以既济、未济,遂使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三百八十四爻,皆会归于《西游》一部。一阴一阳,一阖一闢,其为变易也,其为不易也,吾乌乎名之哉?

然则奘之名玄也;空、能、净之名悟也;兼佛、老之谓也。举夫子之道一以贯之,悟之所以贞夫一也。然老子曰:“道生一。”佛子曰:“万法归一。”一而三,三而一者也。以“悟一”之书,告之三教圣人,必有相视而笑者。昌黎有云:“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孔子者习闻其说,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吾师乎,吾不知其为谁乎?若悟一者,岂非三教一大弟子乎!吾故曰:能解《西游记》者,圣人之徒也。

康熙丙子中秋西堂老人尤侗譔

(本贴转自金丹大道网,表示衷心感谢)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13/03/2008 08:49:51

大漠孤烟直
3、勇姿士           勇姿识六法 渊源说得真 刁斗兼枪仞 出还大路魂

注册时间: 12/06/2007 08:27:54
文章: 33
来自: 221.201.96.136
离线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蒙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那山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有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有仙胎,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玉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二将须臾回报道: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国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玉帝垂恩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猿鹤为伴,麋鹿为群;夜宿石崖,朝游峰洞。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趁闲,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声,众猴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名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

大漠孤烟直
3、勇姿士           勇姿识六法 渊源说得真 刁斗兼枪仞 出还大路魂

注册时间: 12/06/2007 08:27:54
文章: 33
来自: 221.201.96.136
离线

猴王参访仙道,无缘得遇,不觉八九年馀。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独自个依前作筏,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登岸遍访多时,忽见一座高山秀丽,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虫虎豹,直登山顶。正观看间,忽闻得林深处有人言语,急忙穿入林中,侧耳而听,原来是歌唱之声。歌曰: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美猴王听得此言,满心欢喜道:神仙原来藏在这里!即忙跳入里面看时,乃是一个樵子,在那里举斧砍柴。猴王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那樵汉慌忙丢了斧,转身答礼道:不当人!不当人!我拙汉衣食不全,怎敢当神仙二字?猴王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说出神仙的话来?樵夫道:我说甚么神仙话?猴王道:我才听的你说: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黄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樵夫笑道:实不瞒你说,这个词名做《满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与我舍下相邻。他教我遇烦恼时,即把这词儿念念,散心解困。我才有些不足处,故此念念。不期被你听了。猴王道:你家既与神仙相邻,何不从他修行?学得个不老之方?樵夫道:我一生命苦,自幼父亡,母亲居孀,止我一人,只得斫两束柴薪,挑向市廛,卖钱籴米,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猴王道:据你说起来,乃是一个行孝的君子,向后必有仙分。但求你指与我那神仙住处,却好拜访去也。樵夫道:不远,不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你顺那条小路儿,向南行七八里远近,即是他家了。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还得了好处,决不忘你指引之恩。樵夫道:你这汉子,甚不通变。我方才与你说了,若我与你去了,却不误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养?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


猴王听说,只得辞谢出林,找路过坡,约有七八里远,果然望见一座洞府。挺身观看,真好去处!只见那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回头,见崖头立一石牌,上有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看勾多时,不敢敲门。且去跳上松枝梢头,摘松子吃了顽耍。


少顷间,只听得“呀”的一声,洞门开处,里面走出一个仙童,高叫道:甚么人在此搔扰?猴王扑的跳下树来,上前躬身道:我是个访道学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搔扰。仙童笑道:你是个访道的么?猴王道:是。童子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童子道:你跟我进来。


这猴王整衣端肃,随童子径入洞天深处。一层层深阁琼楼,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再拜。猴王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甚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猴王道:我虽不是树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师暗喜道: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猴王纵身跳起,走了两遍。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猴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罢。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s!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正是: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毕竟不知向后修些甚么道果,且听下回分解。


 


 

大漠孤烟直
3、勇姿士           勇姿识六法 渊源说得真 刁斗兼枪仞 出还大路魂

注册时间: 12/06/2007 08:27:54
文章: 33
来自: 221.201.96.136
离线

悟一子曰:此明大道之根源,乃阴阳之祖气,即混元太极之先天,无中生有之真乙。能尽心知性而修持之,便成金身不坏,与天地齐寿也。俗儒下士,识浅学陋,不晓《河》、《洛》无字之真经,未明《周易》、《参同》之妙理;胶执儒书,解悟未及一隅;摈斥《道藏》,搜览亦皆糟粕。所谓醯鸡止知瓮大,夏虫难与语冰者也。予特悯夫有志斯道而未得真诠,既味性命之源流,罔达修持之归要;揭数百年亵视之《西游》,示千万世知音之向往。但惜前人索解纰谬,聋聩已久,不得不逐节剖正,以指迷津。如此回提纲二语,最着意者,在上一句,为作者全部之统要。解者止提「心」字为主,妄揣混注,反昧却大道之根源,是不知道也,并不知心。竟将仙师度世真谛全然遗弃,可借!可叹!


首言“灵根”也者,先天真乙之气也。经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云:“两者同出而异名。”方其无也,真乙之气不可见,故为天地之始。及其有也,真乙之珠现于空虚中,故为万物之母。一气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俱真乙之气变也。其为气也,立于天地之先,入于天地之内。始自无中生有,复自有中生无。人能得此一气,可以包罗万象,故曰:“得其一,则万事毕矣。”《悟真篇》曰:“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易》曰:“天地絪緼,万物化醇。”元始以一粒宝珠证道;灵山会上,龙女献牟尼宝珠证道。三教圣人,无不从此道直探根源,洞明造化。


盖道生一气,一气生形,形中又含始气。故天一生水,水为壬水,壬即真一生物之祖气。壬水长生在申,申者,猴也,故为猴。申金生于土,石者,土之精,气之核,故为石猴。


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十四气”,“九宫八卦”,即《悟真篇》所云“五行四象全藉上,九宫八卦岂离壬”者是也。乙为花果之木,生于震东阳气始生之地,纳音为海中之金,故在东胜神洲傲来国大海中花果山。此水中之金,即父母未生前先天真乙之真金,故无父母而父天母地,产于石卵,“目运两道金光”也。因服食后天之水,而金光潜息,将渐失其初禀之性矣。以其为水中之金,故居于水帘洞。内有“铁板桥”,分明是天造地设的家当,非人力所能为。此种家当,得之者我,命不由天,不受老天之气者矣。诚天地间至美之大乐王也!故称“美猴王”。


自“盖闻天地之数”至此,总明灵根源流之奥旨,并无“心”字在内。强以形象谬臆,五形妄参,岂非管窥蠡测耶!


仙师用一诗关,扭测到人身上,甚明。云借猴假名,以完配金丹大道之成耳。使历代人人而皆属此之完配,则亦称外王,称内圣,而任其纵横矣,非言心之难制也。下文方说人当体察其妙、尽心知性、勉力修持之为贵也。人身难得,百岁易磋,急宜开发道心,自己勉力。须知仙佛神圣之道,长生不老之方,人人有分。奈何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殊可怜悯。故仙师指出一个路头,还向西方访问,直至西牛贺州,讨出一个神仙下落。噫!神仙不择地而生,岂南赡部洲果无,转至西牛贺洲而有耶?仙师立言之意,只要指明南方为火旺之乡,非金生之地;必至西方,乃产真金耳。与全书取经必往西天同一义也。


说出个行孝的君子。学为行仁之本,即与仙神相近,故与为邻。其中又另有妙义。盖神仙之道,以水生金,非以金生水,乃母堕子胎,子报母思之象,同一行孝之道也。


樵夫曰:“不远,不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洞中有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菩提,梵语,即华言“正道”也。此处明提“灵台方寸”,一勾三点,读者谓是指“心”字无疑,予亦何能谓其不指是心!噫!误矣。若云是心,以心问心、参禅打座、祛欲循理,便可长生,又何用求师访道、南奔西驰耶!以此心为天地之心则可;以此心为人心之心则失之远矣。


《易》曰:“不远复。”“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天地之心不可见,因有地、雷。《复》卦为见天地之心,盖静极而动,动而生阳,生生续续,皆因于坤。故《参同》曰:“因母立兆基。”即坤生《复》也。又曰:“六五坤承,结括终始。”温养众子,世为类母,所谓万物之母也。故樵夫云“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言万物皆从此出也。又云:“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其从者为东三西四中十,其祖师则为北一南二,坎离既济,五行攒簇,明矣。又云:“你顺那条小路儿,向南行不远,即是他家了。”由西而向南不远,非坤位乎!《易》曰:“西南得朋,乃以类行。”《悟真》曰“只在西南而本乡”是也。“小路”者,西兑之位也。兑为少阴,故曰小路。“他家”者,即《悟真》所谓“认取他家不死方”也。始曰:“不远,不远。”继曰:“不远。”明言“不远复”之义。终曰:“约有七八里远。”七八者,十五也。金逢望日之位,其义微矣。


仙诗篇首取邵尧夫之诗:“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明天始有根,至此,正明天心之所在也。“静悄悄杳无人迹”,阻,静之极也。然静极未见天地之心;


静极初动,方见天地之心。故又设美猴跳上松梢摘子一象,明震木初动、而时在子之义。其阐现微奥如是。


童子道:“我家师父讲道,还未说出原由,教我来接,想必是你。”猴王道:“是我,是我。”此中又有炒义。盖真乙之精,其家在东,寄体在西,此阴阳颠倒之义。有生以来,走在他家,今番认着,说出原由,分明原是我家物也。故曰:“是我,是我。”与上“他家”二字相照。“见菩提祖师端坐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即《参同》“六五坤承,结括始终”之义。五六得三十也。历代仙师又以坤方为月生之地,以偃月为象。一勾为偃月,三点为三星。月受真阳之气而生明,中有精、气、神三星之象。《复》卦为阳之首,朔旦为月之首,故《参同》曰:“五六三十日,度竟复更始。”魏公以月三十日配《坤》卦,同一义也。


“大觉金仙”一诗,空寂真如,语语透露。识得天心,方是大法师也。然欲尽其心,则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心之微妙而完成大道矣。猴王志心朝礼,自东而西?凡以求知其性也。曰:“我无性。”曰:“我无父母。”曰:“想是树上生。”曰:“恰是石里长。”盖因既生之后,为尘欲所染,而渐失其先天之性,遂不知为东方震木之物,亦即为西位兑金之体,岂不自弃其天造地设的家当耶!故须菩提大发慈悲,曰:“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古、月,老阴,不能化育;儿男、婴细,正合本论。”仙师已实发性中之妙,无庸赘言。猴王曰:“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又曰:“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世人识得“好”字、“姓”字、“空”字之义,便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者,故曰:“鸿濛初开原无性,打破顽空须领悟空。”但欲觅先天之真性,须从后天而深求。请具一图,聊示印证。

 
论坛首页 » 道家纵横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