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原创) “虎坐抱球”的全体大用篇谱文  XML
论坛首页 » 六脉太极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dao1008
7、初侠           为侠常明理 三十六般兵 刚柔任显化 出入太乙身

注册时间: 05/01/2008 19:49:52
文章: 267
离线

《全体大用篇谱文》:

野马分鬃抱球起,球掩横肘肘齐肩。
凤足点在虎足侧,托球掌藏腋下缘。

野马分鬃抱球起,球掩横肘肘齐肩;抱球中的循经内容是很丰富的,这在《内脉循经谱文》中有详细讲解。抱球是聚是收,是武学中的“欲放先收”,于《易》理相合。抱球时上按之手与肩肘平齐,这是太极拳中“肩与跨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的外六合之势的体现,同时也是“气与力合、内与外和、神与意合”的内六合的保证。上下两手的虎口形成“子午交综”之势,是构成“交通肺脉”的重要环节。

凤足点在虎足侧,托球掌藏腋下缘:凤点头能通透肝脾二脉,这点已明了。同时凤点头又是武学中“藏身斜卧横扁踹”、“湘子跨篮横云脚”和“铁拐跌衩卧云斜”等的专修功法。虎足即“宣虎坐”之足。“宣虎坐”有强壮腰腿、滋助肾元之功效,同时还是武学中潜行步法之专修,与凤点头相配合,可演化出多种武技。抱球时的托掌可舒畅心肝脾三经脉,与凤点头宣化肝脾之功效向配合,会使经脉气机达到因穴道重叠而导致侧重循经作用;而在应敌时,肋侧之托掌会因其动作姿势的优越位置而产生强大的进击力量。

自娱时可健身,应敌时可进击,这才是武当武学中“击舞交并”的真实面貌,也是传统武学的一贯本质。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4/02/2008 13:33:38


尊重原创,转贴请注明出处
无忧乐境
11、剑庐士           剑庐周天卧 有无同呈痕 大千谙真我 无处不藏真
[Avatar]

注册时间: 05/01/2008 21:05:32
文章: 2158
离线

好,数篇文章娓娓道来,由浅入深,很适宜于我们这些初学者学习提高.
 
论坛首页 » 六脉太极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