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文章发表人是: taijiaihaozhe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taijiaihaozhe » 文章发表人是 taijiaihaozhe
发表人 内容
每一天清晨,当我们行走在城市的各个小区、广场、公园之间,都不难见到一群身影活跃的中老年人。他们有的运动,有的聊天,有的和自家的孙儿一起玩耍……在各种丰富的健身方式当中,最受欢迎的两项全民健身运动,当属太极拳与广场舞了。当太极拳PK广场舞,你是否知道到底哪一项运动才更适合养身保健呢?


提起广场舞,大家肯定都很熟悉。虽然这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大众运动方式,但已经风靡全国各个大中小城市。在清凉的清晨或傍晚,只需要打开音乐,人们的身体就会跟着音乐节奏尽情扭动起来。虽说是跳舞,但各种花样百出的舞姿可难不倒中年大妈们。在城市的许多地方,你都有机会感受这道独特的风景线。

不过,广场舞虽然可以跳得愉悦热闹,但也多少存在一些风险和弊端,主要体现在下两点:第一,广场舞是一种舞蹈,动作幅度较大,对于一些老年人而言容易扭伤筋骨。第二,广场舞不仅需要领舞老师,而且少不了音响设备和开阔的场地,不是随时随地想跳就跳的。

相比于广场舞,太极拳是一种较为舒缓的全身运动,在一招一式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它不仅兼有广场舞的几大优点,而且还能够避免广场舞所存在的缺陷。例如太极拳的招式讲究平稳沉着,刚柔并济,不会因运动过于剧烈而造成受伤。而且练习太极拳,也不需要特定的器材与场地。  

许多中医也表示,通过练习太极拳,不仅仅能达到运动的目的,还可以实现祛病、健身、养生、延年的功效。许多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在经过几年的太极拳练习后,病情都会有极大的改善,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甚至还有一些特殊的人群,通过坚持练习太极拳赶走癌症的故事,种种案例都充分说明了太极拳的神奇功效。  

据国内太极服装知名品牌“武极堂”的一位市场人员告诉记者,太极拳还是一项精彩的表演运动,在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练习者,太极拳也曾经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赴欧美各国进行交流。由此可见,从文化内涵上来分析,太极拳也要胜出广场舞一筹,它的内蕴更为丰富、深厚。

作为子女,在给中老年父母推荐运动项目时,一方面应该根据爸妈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到到爸妈的喜好。如果是身体硬朗的中老年人,既可以选择活力十足的广场舞,也可以选择刚柔并济的太极拳。如果是身体偏虚弱,且患有身体疾病的老年人,那么理当选择养生功效显著的太极拳,帮助爸妈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试力中 是桩法的延伸与放大。正如姚宗勋先生所说:"力由试而知"。站桩求取浑元力时,周身有很多不得力、微弱之处。通过各种不同方位的试力训练,将站桩中体会阻力微弱,不得力之处,在各种试力中加以放大进行锻炼,使周身各处充分协调统一的调动起来参与运动,进行试力中的放大训练。使周身之阻力向更远处乃至更大的空间延伸与放大。试力中的意念假借同时延伸与放大。这种训练,把站桩细微不足之种进行锻炼。充实桩法内涵。弥补站桩摸索浑元力不足之处,使浑元力锻炼更加笃实、浑厚,周身更加"力在自然,形似有无,意含宇宙"。
灵动、活泼、自然。达到"力在自然,形似有无,意含宇宙"。在试力训练中真正做到神意不断,力不空亡。意生则力生,意断则力止,这是需要长期地揣摩体认。严格按照意拳原则原理规范、正确地做试力。譬如最基础的丁八步开合试力。在试力时,双手分开与挤合,着重体会,两手掌指肘,臂之间有弹簧缓缓分开,缓缓挤合之意,指尖前方各有五根弹簧相拉。分开时缓缓拉开,挤合时,缓缓挤压回去。身体随手之分开。重心缓缓向后坐靠,由前五后五,转换成前三后七,后胯与前膝似有弹簧相争。前脚趾扒地,着重体会身体向后挤靠水,挤靠树之意。求取这种阻力感,而双手挤合,同样身体配合向前挤靠水,挤靠树之意,重心由前三后七转换成前五后五。同时前脚微微下踩,后脚下踩前蹬微微上站,两腿微微挤合,头与前,后脚相争向上领起。都同时同步去运动体会阻力,仔细的用意不用力去摸索。正如前辈所讲"意力水中行";"上动下自随,下动上自领"。周身无处不同时同步动作,一动周身无有一种不动,一止周身俱止。动即手之开合是大动,身体转换重心是小动。些许细微之处是微动,甚至周身毛发都与假借弹簧牵拉徐徐而动,动乎其微。此乃周身生生不已之意,生生不已之动,生生不已之力,日积月累,渐达至意即力,力即意,意力不分。举手投足挥洒自如。"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身手挟风裹浪起风雷,有如霜杀草木"之境。有先生云:"试力如此岂不把人捆死。"据本人体验,只要按照意拳原则原理和试力要领做试力,阻力之感渐至周身,自然浑元力上身。拳手投足无不有沉重之感,如这位先生所说,他未得系统之体认指导,只不过是刻意模仿,没有做到用意不用力去摸索求取。试力不得法,而非意拳原则原理使然。关于意拳更详细、更精深之要领、原则、训练的阐述,在姚承光先生之函授追踪教材及《中国意拳》教学光盘中详尽阐述和演示。我仅作一简谈大概。况时下有关意拳争鸣论述见之不鲜。就自己体认,及姚师所教之浅薄微得,示于初学及疑问者,与诸君共进。尝得前辈,方家斧正、指点,必当于拳学获益菲浅,更能匡弘学术之正气。

本文来源于太极网:www.taiji.net.cn
今年6月8-12日应邀参加“第三届澳门国际武术节暨澳门国际武道大赛”,既是“澳门国际武术节” 顾问团队的成员,又兼任赛会的总裁判工作。回想2012也曾被邀参加“首届澳门国际武术节暨澳门国际武道大赛”,但因在同时间段,上海也举办“第11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我为大会的仲裁,因此向“首届澳门国际武术节”告假。去年,再度应邀,适逢被「中国武术管理中心」委为武术专家组成员,下基层到浙江省调研。结束调研后,次日,匆匆赶赴澳门,参加了大会。二届仅挂名助阵,心里惴惴不安。为此,对本届的工作负有强烈的责任感。赛前我重温了举办本赛事:“崇德尚武、弘扬中华功夫”,以推进国际武术文化交流,提高技艺为目的宗旨。并研读了有关赛事的规程、规则,努力将所承担的工作做好。


纵观此赛事,属纯民间举办的。据本次活动的组委会主席张建军介绍,赛会的资金除有限的报名费外,均为自筹,几乎届届赛事出赤字,但为了实现举办赛事的宗旨,明年仍计划举办第四届,并构思在赛事的形式、项目的设计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尽管是民间办赛事,但仍坚持正式武术赛事的标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由武术界资深的专家宗光耀、吴彬、程慧琨等组成“澳门国际武术节顾问团队”给赛事指导;赛事由“澳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协会”主办,「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德国武艺体育会」协办。前者,是一所中国知名的培养武术教育、科研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后者,是跨国的武术民间团体。都为了“崇德尚武、弘扬中华功夫”而结合共进的,这种竞赛的组织形式少见,颇具新意。


赛事组织者,对诸多环节考慮的较完善,周密,立足于让所有的参赛者,发挥自身的技能。赛场设在「澳门东亚运体育馆」内,给参赛者在这国际赛场上,“行拳舞剑”心情舒适是不言而喻的。为了确保裁判工作认真、公正、公平,特别邀请了前“中国国家武术代表团”总教练、“澳门体育总会联合会”副秘书长、“澳门武术总会”总教练曾铁明先生担任赛会的仲裁主任。还特聘“中国武术专家委员会”成员、武术国家级教练、中国武术九段陈顺安先生为赛会顾问。对裁判员队伍的选调甚严,选各省、市优秀的,资深的、有阅历的中国武术裁判员担任执裁工作。本人、杨淑华被委为总、副裁判长,另一副总裁判长是由“国际武术联合会”国际A级裁判澳门朱奋发先生。散打的主裁判由曾多次获全国冠军的崔营担任、跆拳道的主裁判由享誉中国跆拳道五金花之一的国际级裁判丁朝霞担任主裁判。他们在评判中,规范、有序,准确,为参赛者发挥运动技术水平,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参赛者也以立足于 “以武会友”,展示自身的拳技,进而交流、提高武艺为目的,不刻意追求“金牌”什么的,大多表现自如、愉悦,。此赛也未设“段位制”晋升项目,人们依然千里迢迢前来聚会。可见“推进国际武术文化交流,提高技艺”的魅力依然。


赛事顺利圆满完成了。


一天半的赛程,组织者还安排了开幕式,由武术名家汇演,当代陈式太极拳代表人之一的王西安先生也作了表演。闭幕式上还有颁奖、表演等活动。整个赛会短小、精干、热烈、和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离别时,人们相互交待,重游澳门时,或再次聚友展武技时,选在「澳门国际武术节」举办期间……
本文来源于太极网:http://www.taiji.net.cn/article-20292-1.html
陈式太极拳在强调缠丝劲的基础上,上肢运动有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门劲别和通背劲、对称劲,中间有“胸腰运化”,下肢有棚、捋、挤、靠、采及进、退、顾、盼、定五步和“裆走下弧”,这些合到一起产生的劲为“混元劲”。为了在太极拳技击对抗中走出“混元劲”来,有以下要求:


  逢力必棚,逢棚必缠,逢缠必转,逢转必沉。


  这些要求包括在每个动作中,而且是在瞬间同时完成的。细心的读者可以对以上16字诀认真揣摩体会。下边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混元运动的规律。


  一、六个方向的圆


  太极拳运动的肢体运行轨迹非圆即弧。弧是圆的一部分,可入圆中进行讨论。我们先来定义;具有六个方向的力为“混元力”,也就是说,“混元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拥有六个方向――前、后、左、右、上、下,即立体的圆。有的人虽然走得也是圆,也是弧,但只有四个方向,这样的力不能构成“混元力”。


  一对方向的力,比如前后或左右或上下,这样的力产生的劲叫直劲,对对方构不成威胁。因为它是直来直去的,严格的讲它不属于太极拳劲别的范畴。四个方向的力才能形成圆和弧线运动,但对方的大脑可以作出判断,肢体的本能反应可以跟上你,随上你,对对方的威胁也不大。只有是六个方向的圆弧运动,即立体的圆运动才能使对方对你的运动方向无法判断,这是太极拳有别于其他拳种的精妙之处。你可以先出手打我,我一接手就干扰和改变你的运动方向,使你处于被动和无目标状态,然后便是我的打击,这是太极拳“后发先至”的奥妙所在。


  在这个具有六个方向的劲力之中前后是本能,左右是技巧,上下是奥妙。“前后”是人们的习惯,“左右”经过训练可以掌握,“上下”则不易掌握且容易被人们忽略。


  凡是在推手和散手中产生了顶劲是就一定是少了两个方向,不是左右就是上下。


  凡是被对方冲垮了,一定是少了左右方向的劲;凡是自己左右转动不灵时一定少了前后方向的劲;凡是被对方提起或压垮了,一定是少了上下方向的劲。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动作,每个转换式都必须有六个方向,否则拳式就是不正确的,在实战中也是不管用的。


  二、肢体的公转和自转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形式是公转加上自转。太极拳运动中以腰脊为轴,身体各关节的运动也是公转与自转的同步交叉运动。一般来说,下关节对上关节而言是自转;上关节对下关节而言是公转;前关节对后关节而言是自转,后关节对前关节而言是公转。自转相对于公转时关节运动的幅度要大,公转相对于自转时关节运动的幅度要小――这里讲的是在走缠丝劲时关节运动的规律。


  上肢运动相对于腰脊来说,腰脊是公转,手臂是自转。说腰脊的转运幅度大于手臂是不对的,打击腿(起的腿)与腰脊的关系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腿要承担自身的重量,相对来说比手的运动范围要小,所以尽管脚是膝关节的前边一节,可它自转的幅度并不大,而膝关节转动的幅度更大一些,这是特殊情况。因为脚在抓地的时候要生根,要向下渗透,拧转,所以脚不可能像手一样转那样大的圈(用腿攻击时除外)。


  公转运若轴,自转方圆生,相随勿枉动,三节自分清。


  太极拳运动要求我们明三节――梢节、中节、根节。全身多处分三节,比如:手分三节,臂分三节,胸腰.下肢亦分三节。没有了公转和自转,便分不出三节来,自然也没有“节节节贯串”可谈。所以公转和自转学说是建立在“节节分家”基础上的。


  明白了公转和自转的规律,我们便可以做到以腰脊为轴,以手领劲,含胸塌腰,屈膝松垮,五趾抓地,将全身的劲力整合为一处,施加到我们想要达到的地方,这就叫“节节贯串”,因此公转与自转是“节节贯串”的外在运动形式。


  人们常出现的毛病是靠后关节的运动代替前关节的运动,这样不可能有“节节分家”的效果。后关节运动大于前关节运动也是不对的,因为这里缺少了稍节意识,不可能达到“空”、“灵”、“活”、“脆”的效果。


  在对抗中,没有自转就不可能接收对方的力,就不可能改变对方劲力的方向,把它化掉。没有公转则自转就失掉了轴心的根基,肢体运动就会显得飘浮无力。


  明确身体不同部分公转与自转的关系主要是为了周身的协调,避免枉动,使自己的力量不产生矛盾。凡是不该动的、多余的、不合理的动作可称作枉动,避免枉动才能达到周身一家,才能产生“浑元劲”,才能避免在实践中犯劲力涣散、劲力太硬和丢、顶的错误。

本文来源于太极网:http://www.taiji.net.cn/article-20273-1.html

痔是直肠下端肛门边缘静脉丛瘀血,扩张形成柔软的血管瘤,由于人直立行走或久坐,会阴软组织对腹内脏器承托的负担;加重,静脉血回流较难,因此血液容易淤积,形成痔疮。

太极拳中有“敛臀提肛”这一要求,结合痔的成因,在练拳中悟出一个道理:肛门、会阴部分是人体薄弱环节,这里血流缓慢,通过针对性的“敛臀提肛”,就会加速它的血液循环,静脉血就不易淤积,也能改善软组织的功能,起到防治痔疮的体疗作用,这和“流水不腐”是同一个道理。

做法是:

一、开腿站立,思想要静,全身放松,尤其要尽量放松臀部和腰部肌肉,轻轻使臀部肌肉向外向下舒展,然后再缓缓下蹲,轻轻向前、向内收敛,就象用臀部肌肉将骨盆包裹起来,有用臀稳稳托起小腹的感觉。吸气时,再轻轻放松。这样一紧一松,直到肛门周围有火辣辣发热感或疲劳感为止。


二、按上述要求,结合太极拳的套路进行反复练习。

基础差的,可先进行单式练习。如起势、野马分鬃、云手等,逐个式子练熟之后,再练整套。它的动作规律是:“起吸收肛”,“落呼松肛”,动作轻缓,意守患处。

不会打太极拳的,可按上述要求采用马步前推掌,再向左右分掌或推掌。持之经恒,也能有效。

三、注意事项:

(1)在针对“痔疗”锻炼中,对太极拳其它特点不用注意,免得顾此失彼影响效果。

(2)体弱的运动要适量并注意增加营养。

(3)防止便秘,不蹲厕过久。

(4)节制烟酒,少吃、最好吃辛辣刺激食物。

本文来源于太极网:http://www.taiji.net.cn/article-20265-1.html
经过几十年的自我研修,并与社会各界广泛接触和交流,在太极拳教学与推广方面略有所悟,今和盘托出,请同道诸君斧正。

一、因制施教

普通教学与重点培养相结合。诸如在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以自编太极精拳进行训练,兼修推手方法(如定步单推,双推、定步四正,活步推,开合推、乱环推等),体用结合,灵活应变,健身与实用相结合,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又如对企业家群体,将套路拆开,进行分解教学。针对老年群体,教一些简单的肢体功法运动法(弹腿撑天踏地、活动三盘等)。对拜师弟子则强化基本功训练,头三年不专门打拳(因为时间宝贵,均来自全国各地,也有国外弟子),而是将拳架套路教给他们自己练,偶尔纠正一下,重点是在功法修炼上做文章。

二、明确观点

在太极拳教学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标准,即太极拳的核心是固根守盘不倒桩,任人摆弄守中弦。太极拳的作用则是长寿健康,祛病无疾,扶正自卫。太极拳的类别是肢体运动的群众活动,内功修炼传承后人。太极拳分为三类,即太极拳法、太极功法和太极推法。太极拳分四个层次,即初级能固桩,能打拳,能推手;中级能任人摆弄,一处着力一处虚,顺势发放不费力;进入高级层面,触入自然反弹,惊心动魄;功达上乘境界,虚无缥渺,站雀不飞。

太极拳的三种状态,一曰武技,一味追求胜负输赢,易受伤。二曰武功,交流切磋(固桩守盘,听、引、化、发、拿),有效果,无伤害。三日武道,切磋功夫感悟探究,心性修炼。

三、把握三个原则

1、公众场所教拳免费训练,随缘随了。
2、对上门交友者不推脱,视亲人,谈感受。
3、授徒:①按传统礼教程序拜师;②有固定职业,单位住所情况清楚;③有人引荐;④无违法犯罪记录。符合上述要求者可收为门徒。

正所谓,顶天立地守中弦,时间琵琶任我弹。收放轻灵生妙觉,行之所向意为先。阴阳互动内外旋,升降自如炼金丹。万法心生合即出,四象逐波颠倒颠。
本文来源于太极网:http://www.taiji.net.cn/article-20236-1.html
太极拳练什么,怎么练?这是每一个太极拳爱好者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我自己的体会是:根据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又说:“懂劲后,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这里明确指出练拳的过程和阶段。首先要练熟,要悟,达到懂劲,然后才能越练越精。这里悟是很重要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固然练不好拳,但光练,不动脑筋也是不能懂劲的。劲和力是每一个练拳的人都会遇到的重要问题。弄清楚劲与力的不同及其关系,对练好太极拳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太极拳的古典拳论,还是今人的诠释解惑,都强调劲与力的不同,对此许多书和文章中都有过论述,但是大多数文章不是将劲与力混为一谈,就是绕着大圈子,通过许多现象来解释,虽长篇大论却找不到一个直捷了当的说法。读者看了觉得好像很有道理,但是看完后仍然是模模糊糊说不清楚。也就是说“劲”至今还没有一个简单明确的科学定义。而对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明确的认识,势必会成为进人太极拳殿堂的一个重大障碍。科学发展到今天,对于力已经有了明确的科学定义(这里讲的是经典力学,因为它完全适用于太极拳),而且已经为世人所接受。因此也应该用现代力学的概念来理解太极拳中所谓的力。所谓力就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太极拳所表现出来的力完全可以用经典力学来说明。力的问题解决了,当然对劲也有必要提出一个明确的科学定义,从而将劲和力很好的区分开来,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实践。我在长期的太极拳锻炼中,根据自己练拳的体会,觉得完全可以对劲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下面提出来供同道们讨论指正。


什么是劲呢?劲是人体为达到一定的做功目的,利用全身肌体包括肌肉、骨骼、关节以至脏器(如呼吸器官)协调动作的一种模式,其结果是对外界物体产生作用力,达到了做功的目的。


这一定义对于人体各种活动(如体育,体力劳动,搏击等)都是普遍适用的。劲是表现在人体的内部运动状态,而力则表现在人体与外界物体接触时的作用(和反作用)。劲包含有能量,因而可以转化为功。劲是因,力是果。不同的劲就会产生不同的力。人体全身有很多关节,这保证人体具有极大的自由度来调节身体的姿态发出各种劲力,这个力与人本身的“气力”自然有直接的关系,但却不是唯一的因素。人的“气力”是人本身的体格条件决定的。而太极劲发力是要经过训练才能发得好,发得有效。气力大的人发出的力不一定比训练有素的气力小的人发出的力大。例如轮大锤是大家熟知的,要用腰,手臂要放松,下锤才有力。还有投篮球,光靠手臂是投不远的。如果将身子稍稍向下一蹲,立刻起身协同手臂向上推动,出手前再用手指一弹,球就可以投得远得多。这就是合理有效的使劲。这里还有力作用在外界物体的时间长短问题。力不大但作用的时间长,同样可以做较大的功。太极拳充分利用全身的肌肉和关节协调作用,而且使用长劲,所以可以以较小的力将对方发出很远。在生活中,特别在体育活动中,这种例子很多,如推铅球,掷标枪等等。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我在中学时,学校开运动会,我们班级推荐一个平时练健美的同学参加掷标枪,满以为他的力气大,可以投得远,他自己也是信心十足。结果临场一掷,还不到十米。


内劲就是整劲,相对地当然有“外劲”或不整的劲即拙劲。身体不协调,不能充分利用全身的肌肉和关节作用,就是这种情况。整劲和拙劲的差别在于拙劲是先天的、本能的,而整劲却是后天的,需要通过训练才能有的。所以,劲是发力的方式、方法和过程,力和功是使劲的效果。力和功是能定量测出来的,劲却没有仪器可以直接测量的。“用力”一词实际上不够严格,说发劲或用劲比较合理。知道了这个道理,就应该在锻炼中注意用劲的方法,尽量使全身协调,劲往一处使,日久成了习惯,也就是长了功夫。记得有科学家计算过,人体的全部细胞在同一时间,向同一方向运动,发出的力会有好几吨!这就是整劲含义,说明人的潜在能力几乎是无穷的。太极拳发劲往往是“两分劲”,即身体一部分向一个方向发力,必有另一部分往反方向发力。这是因为一方面要保持自身重心平衡,另一方面人体通过自身中心开合发力是最得劲的,就像炸弹爆炸一样,力量向四面八方散开,而质心保持不变。重心不稳脚根也就不稳。众所周知,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而劲却谈不上什么方向和作用点。但我考虑劲也有三要素,它们是劲根、劲源和劲路。其实前辈早已对太极劲作过精确的论述: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节节贯穿,形于手指。即是说,劲之根在脚,劲之源在腰(腿),节节贯穿,形于手指就是劲路。劲路不同就表现出不同的劲。前面说过,人体有很多关节,其自由度很多,所以发出的劲也可是千变万化的,这种变化来自“一动无有不动”的节节相连,因此发劲和运动时不能有一处呆滞。太极拳中每一动都是从劲源出发,即腰先动,再带动其他关节,节节贯穿,一直到外界着力点。这里还要说明一点,其实劲本质上也属于力学的范畴,但是它属于更为复杂的生物力学(运动生物理学和生物固体力学),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机械力学能简单描述的。一般练拳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深入研究这个问题。


太极拳还有一种叫做听劲的,实际上并不是上面所定义的劲,但是它与上述的劲有密切的关系,在指挥和控制发劲上起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也是太极拳所特有的。所谓听劲,是人体神经系统感觉灵敏度的度量。人体在同对方肢体接触时,利用听劲感知对方的来力方向、大小和作用点,传递给大脑,作出判断并应对决策,调节身体各部分的姿态,即利用适当的劲给以化解,并进行反击。所以听劲是人体获得外力信息传递给大脑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的重要手段。这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初学者,这种感觉的灵敏度很差,不能对微小的来力产生感应,即使有反应也不能产生合理的应变和化转,所以易于受外力作用而失去平衡,甚至被来力推倒。然而这种反应时间可以通过不断练习和学习而大大缩短。因为人的神经系统是一个优良的自适应学习系统。通过长期的在不同条件下(即大量的学习样本)的学习,不断改进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方式,到一定阶段,形成了条件反射,几乎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就可对各种外来的力作出迅速的反应。《太极拳论》所说:“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就是练出了听劲的结果。所以练拳或推手要用好劲就必须进行学习,既要不断练习,还要用脑思考。练太极拳或推手一开始所以要慢,就是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判断并作出决策。慢是为了以后的(反应)快。练听劲必须用脑筋。太极拳十分强调意念,就是要用脑。不论是练拳架还是推手都应该用意念来控制身体运动。劲是属于人体内部的机制,而且变化多端,需要人用意念来控制,所谓以意领气,以气引力。显然,这里意占有主导的地位。不论练拳架还是练推手都要全神贯注不得有杂念,要有神。各人根据自己的体会,打拳的快慢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我认为集体练拳和配音乐使人分神、乱意,是不可能练好拳的。


发劲可以通过拳架进行锻炼,而如何根据听劲获得的外力信息,作出判断,控制劲路,指挥身体适时、适当地发劲,就得通过推手才能逐渐锻炼出来。练拳架使劲靠主观的想象,动作快慢可以自如,而推手则要根据客观的外力条件来控制身体的运动状态,其运动要受制于外力状态,所以拳架和推手是相辅相成的。推手可以检验发劲是否适当合理,再回到拳架中去锻炼校正。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有人说练拳架是练知己,练推手是练知彼。我觉得如不练推手,恐怕连知己都难以做到。因为你打拳架面对的是空气,几乎没有反作用力,无法知道你的劲用得对不对,仅仅自我感觉良好是不行的。事实上,一个只练拳架不练推手的人,尽管自己觉得已经很放松了,如果跟人搭手,保证是全身僵硬,一推就倒。懂劲既要懂对手的劲,也要懂自己的劲。因此要真正懂劲,就要不断通过拳架和推手练习,并不断经过大脑思考(即是悟),学习到如何通过听劲感知外力的信息,作出决策,如何合理用劲化解来力并进行反击。太极拳论中所说的,沾粘连随,不丢不顶,舍己从人,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引进落空合即出等等,都是讲的锻炼听劲和合理用劲的道理。知道了什么是劲和力,知道了应该如何练拳,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很快取得进步,达到懂劲的目的。太极拳的一大特点就是节能,太极劲是使自身发劲的效率达到最高,而听劲又进一步借助对手的力,使节能的效果达到最大。


太极拳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科学。但在科学还不很发达的古代,太极拳中的很多科学含义说不清楚,结果弄得很神秘,使广大的初学者望而却步,觉得太难学了。这当然不能责怪先人。但科学在不断的进步,过去无法解释的事情,利用现代科学理论就可能迎刃而解。太极拳既是科学的,就应该可以用现代科学来解释说明。实际上太极拳中很多道理,只要有一点现代的科普常识就不难理解。当然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气的问题。利用现代科学理论来揭示太极拳的奥秘,打破太极拳的神秘感,对于继承发扬太极拳文化,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太极拳的门派众多,其中难免夹杂宗派思想。用现代科学来说明解释太极各种机理,就可以消除宗派思想。因为现代科学是普遍真理,是各门派都必须遵守的。同时可以集各派之长,去各自之短,促进太极拳的进步。
本文来源于太极网:http://www.taiji.net.cn/article-20221-1.html
习练太极拳 艰苦的,不是练拳苦,而是必须遵拳理拳法,按阴阳学说规范的动作行功,循规蹈矩而不得有随意性。
有习练者认为,为了早日出功夫,多练,人家一天练3小时,我练6小时、9小时总可以吧?回答是不可以!修炼太极拳不在于时间,而在于按规矩练拳。拳动作似手表的表芯,一环扣一环,每个动作十分严谨,随意不得大意不得。太极拳的每个动作,由阴动和阳动组成。阴动的起点是阳动的止点,阳动的起点是阴动的止点,阴阳变化和谐自然。这是玄而妙的“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最佳的诠释。舍此,有悖太极拳的阴阳学说。
太极拳在武术门派中, 是极为严格规范的拳种,学练传统太极拳定要守规矩行功,没有明师指导,练十年二十年,白了头也不知道太极拳是怎么回事。说白了,要求后来学子,要按规矩练拳、用心体悟。
笔者在修炼中,融汇杨禹廷晚年不主动,不妄动、没有动意、不丢不顶、手脚结合等绝妙精髓功法。总结出练太极拳的三个三不动、手上三不动、肢体三不动。
周身三不动:不能有动意、不主动、不妄动。
手上三不动:不动、不丢、不顶。
肢体三不动:手动脚(腿)不动,脚(腿)动手不动,手脚(腿)齐动。
周身内外三不动
练拳、推手、技击三不动:一不要有动意,二不主动,三不妄动。相反,最忌动意在先。在推手、技击实战运化中,身上主动,主动上前、主动后退、主动出击、妄动化解来力。遇对方对来手,不管长手、短手,为了早些摆脱困境,妄动其身,摇头摆尾、闪腰挪胯,左右摇摆脱困境,妄动其身,摇头摆尾、闪腰挪胯,左右摇晃,蹲站起伏,进退无常,急躁求胜,脚跟不稳,身形散乱,求胜不得失去信心。
在行拳操作中,全然不知动中求静后发至之技击要素。也不去体味动静相兼的“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之拳理,不管不顾阴阳变化之规律,动与动上下不衔而主动妄动,不是求内部的自然运动,破坏自身的平衡,没有平衡不攻自破。在打拳过程中,不可有动意亦不要主动。例如,在弓步变坐步时,虚腿变实腿后,实腿要实足,一条腿足以支撑全身。实腿变为虚腿后,要虚净,脚尖自然逐渐上扬,脚后跟虚着地,虚腿空虚不挂力方算完成了腿的虚实变化。如果过于急躁虚实突变,功夫不会上身不如不练。
有一年笔者到江南某市讲学。拳友在某饭店为笔者接风,很巧,另有一此拳人也请来一位老师,在同一饭店聚餐。席间一位学后,突然将请来的老师,用力按在坐椅上,请教老师如何摆脱困境而不用力能站起来。这位老师晃动上身,下肢用力蹬地,挣扎欲起未能成功。这边东道主询问笔者,请教如何解困。笔者认为老师犯了先有动意、主动、妄动之大忌,使自家内外僵紧,是站不起来的。问可试验吗,笔者请他们一位大力士来试,初始也学邻桌那位老师主动、妄动想站起来之状,均被对方按住。后笔者讲解三不动拳理拳法,对方再也按不上力,他的脚下失去重心,没有根基,自然离开接触部位,笔者自然微笑而起。在场观看者咂嘴称奇。
手上三不动
手上三不动,即在推手技击中,与对方接手,在接触点上要不动、不丢、不顶。手上三不动是笔者在多年触点上要不动、不丢、不顶。手上三不动是笔者在多年修炼身知体悟中,身上三不动功夫的延伸舒展到手销,是太极拳周身上下综合功力在手上的反映。
请听先贤对手上三不动的论述:
“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手上三不动是拳上一阴一阳修炼而得。实际操作也要周身松空之后,出手不能有力,身上动不丢不顶。不动是中定,亦可以说为阴阳平衡,周身内外相合,上下肢相随,松空腰胯,身上可以出现中定功夫,中定是阴阳平衡在双方接触部位的反映。还是老话,中定不是局部功夫,请拳友体会。
手动脚不动,脚动手不动,手脚齐动
在太极拳的体用结合实践运用中,练拳、推手、技击,在大多情况下,均为手动脚不动,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手脚上下同时运动。
以杨禹廷83式拳为例:抱虎归山4动(单动为阴,双动为阳)
1动:两掌前伸(手动脚不动)。
2动:两掌展开,面东渐至而南,右臂从向东渐向南渐至向西,运行180°(脚动手不动)。
3动:两腕上棚,左右臂向正南面前上方交叉,(手脚齐动)。
4动:两掌交叉下落,松肩垂肘,以两碗与肩平(手动脚不动),曲膝微蹲(脚动手不动)。
以手动脚动不动,手脚齐动之拳法练拳可以练出功夫。太极拳阴阳变化、虚实开合,松空柔化的味道出来了,令人陶然拳醉,其妙其乐,乐在拳中。此拳法在推手、技击运用也是上乘功法。再示脚动手不动推手一例:双方接手后,防方在手的接触点上,以中定功法坚持三不动。对方进攻,防方进攻,防方脚动手中定不动,弓步变从步。对方攻多少,防方退多少,如攻一尺退一尺,攻二尺退二尺,对方定步进攻已到极限,此时防方脚不动手动,回撤一寸对方都失控。此拳法双方可试,极为灵验。
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动静相兼,最忌主动、妄动、上下起伏有悖太极拳学。还是重复老话,盘拳行功循规蹈矩、潜心研习、上下相随,内外双修的三个三不动拳法。武禹襄大师早有明示“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恭请拳友悟之。

本文来源于太极网:http://www.taiji.net.cn/article-6465-1.html
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这是《太极十要》之一。


《十三总势说略》中讲“始而意动,即而劲动”,“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十三势行功歌》有“势势存心揆用意”,“意气君来骨肉臣”,《太极拳体用全书》有“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五字诀》中说“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等等,这些都是关于“意”的句子,可见练意用意的重要。可以说,“意”是构成太极拳本质特征的首要因素。


那么究竟太极拳的“意”是什么呢?


“意”在《现代汉语字典》中解释为“心念”,“指个人的心思、想法,强调的是个体性和主观性”。太极拳中的“意”,也是一种练拳的心思、想法,是大脑皮层产生的一种定向的心理活动。“变化虚实须留意”,“势势存心揆用意”中的“意”其实就是留心,想法。那么留心什么,想什么也就是“意”的内容了。


不过,太极中的“意”,也不能全都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意”,不能只指“心念、意念”。这是因为古代汉语中“意”的含义,比现代汉语中的“意”要宽泛的多。它包括现在生理学所说的“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心理学所说的“无意识”的“潜意识”,道家修炼中所追求的无思无欲的精神境界等。这些都应该属于太极意的范畴。


习练太极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阶段不同,其“意”的内涵也是不同的。


一、初学时期,练动作正身法,“意”可以是意念。


“意者,吾心之意思也。心之所发谓之意。”——陈鑫


初学时,先求动作的规范。“意”就是动作本身的位置与路线。


把心思集中于记忆动作的路线和位置,每一动,脚往哪里走,手往哪里放,是怎样的运行轨迹,心里都应该记住。手、眼、身、步和方向都必须按照拳法的要求去做,安分守己地做到位,并及时思考下一个动作。这些要求就是规矩,心里必须记住。行拳时就要想这些要求,用它去引领肢体的运动,去检查动作姿势是否规范。这就是拳论中所说的“意在先而身在后”。


初学的开始可能是死板的,僵直的。正确完整的动作概念尚未形成,演练起来也偏重于用力。但记住动作本身的位置与路线却是必须的,因为这些要求就是初学时行拳的“意”。


经过刻苦的正确习练,初步建立了完整的、正确的太极拳动作姿势概念,一举手一投足,就知道该往哪里放哪里走,套路基本熟练,演练也能够自如。引领动作的“意”逐渐轻了,似有似无了,这时才有可能出现真正的意。


动作熟练后,再求身法的放松中正。“意”就是身法的各种要求。


太极拳的身法,总结一下,基本上是“沉肩”、“坠肘”、“涵胸”、“拔背”、“松腰”、“敛臀”、“竖项”、“正容”等,总的来说,就是放松而中正。上身的关键是肩扇骨,肩扇骨能松开贴背,肩自然会沉,胸会向两侧松开,也就自然涵了,背也就拔了起来。下身的关键是尾闾,尾闾中正,臀部就会自然回收,就能够实腹、翻胯、松腰、圆裆,就可稳稳地站立。当然这些要求,在经典拳论中都已阐述的十分清楚,需要习练者去默记揣摩。


这些要求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一个的去找,一项一项的去练,一点一点的去纠正。不同的要求就是不同的“意”。每一动作都需要用这些“意”去引领。这个引领的过程就是“先意后形”。以后要努力的,就是时时注意拳意够不够浓,到不到位。当动作与身法基本熟练以后,这些“意”也就渐渐地轻了,举手投足就可以出来,这时才可能有真正的意,练拳就不能再停留在练动作正身法的阶段,就该把更深层的拳理融进拳架里了。


二,练拳中期,循理法融拳架,“意”就是拳理。


“所谓‘意’,是指习者的思维器官,对于太极拳的理论原则及其具体的行工实践要求进行思想活动后,所产生的认识结果在思想意识中的反映而形成的意识要求。习者有了这种意识要求后,……使自身的运动按照太极拳的理法要求迸行。习者在这种运动过程中的感觉、思维和想象等等各种心态活动的总和,统称为‘用意’。”——郝少如杨禹廷常说,“练拳就是练的一个理”。太极拳之所以取名太极拳,是由于太极哲理是太极拳的理论根据。练好太极拳,就必须深入探讨太极哲理。郝少如还说:“何谓太极拳?简单的说:太极,是由人体内在的物质所产生的辩证运动;拳,是肢体动作的外形运动;太极与拳,即内形与外形的运动辩证统一结合。必须以内形的运动变化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即用太极运动支配拳的运动,这便是太极拳。所以练太极拳必须求达内外运动的统一,使之名副其实。”


因此,“意”首先是太极之理。


太极图内含类似鱼形的阴、阳两个图案,义蕴着对立物共存于统一体中,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此消彼长,相互转化。而且阴鱼的小圆眼是阳,阳鱼的小圆眼是阴,表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无处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


太极拳的阴阳就是虚实,柔刚,静动等,是无数对矛盾的统一体。首先要明白这些哲理,并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拳架里。如虚实,“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虚实不但要分清楚,还应实中寓虚、虚中寓实,把虚实统一起来。这里,动作的虚实变化,就是“意”的内容。


其次,“意”是太极拳的经典理论。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心解》,杨班侯的《班侯九诀》,杨澄甫的《太极拳术十要》等太极经典理论,习练者应努力去专研、去感悟,把里面的精华变成自己的东西,把这些拳理融到自己的拳架里。当然,每个人的文化层次不同,悟性高低不一,理解程度也不一样,但只要用心去落实就可登堂入室,受益终生。这些拳理就是习练时要用的“意”。


这个阶段要把这些拳理贯注到每个细小的动作之中,要体会“力从足底发,节节贯穿,周身一家”的练功状态;体会以意领气,意气相随,意到气到的那种境界;体会沉灵稳健、松静自然、全身通透的那种美好。每盘一遍拳,都能有新的体会,都能感觉到心静如水,神清气爽,遍身舒泰。这时,该阶段真正的意可能算是出来了。


三,顿悟之后,返天然求无意,无意才是真意,是身心一体后的潜意识,是无意之中的灵感。


“夫练拳,至无拳无意之境,乃能与太虚同体,故用之奥妙而不可测。然能至是者,鲜矣。”——孙禄堂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有心有意都是假,拳到无心方为真。”这是对太极拳上乘功夫的写照。这时,不是单纯的用肢体走拳,而是用心去行拳,是长期盘拳架、正形体、融拳理的必然结果,举手投足处处都是太极。把以前的“沉肩坠肘”“动中求静”等意念深深的融逬思维意识里,耸肩也是沉肩,沉肩也可營肩,动也是静,静也是动,虛就是实,实也是虚。那种状态,也许就是道家的那种无思无欲的境界吧!


这时的意已不再是意念,而是一种感觉。练拳时,心神一定,不用动脑去想,就感知该如何去动,而且动得顺,动得合拳理,动得心入拳中。“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可无不可也”。推手时,不是在防、在猜,而是如面镜子,映像出对方的心。这感觉说是想了,并没有动脑子;说没想,又确实看到了对方。对敌时,亦无所谓招法,出手即是招,亦无须经过大脑的思维,而是“不期然而然,莫知之而至”的本能反应。


这种能力,其实也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它就是潜力。潜力深藏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潜意识中,只是因为通过长期的放松与重复刺激,使潜意识接受了这些指令,把这种潜力激发了出来。


由此可见,太极拳的意,应该是长期重复用“意”所形成的“条件反射”,是长期放松状态下反复刺激而被激活的潜意识。


这才是太极真意!


作者简介:江云翠,女,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人。涉县老年大学太极拳总教练、中国武术段位五段、中国武术段位杨式太极拳考评员和指导员。1999年开始习练杨式太极拳。2006年组建了自己的太极团体,指导队员习练杨式太极拳。2008年开始参加比赛。在涉县首届太极拳交流大会上,荣获女子32式太极剑一等奖,女子42式太极剑一等奖。同年,在邯郸市第二届农民太极拳展示大赛中,荣获女子传统太极器械一等奖,女子32式太极剑第三名,24式太极拳第三名,体育道德风尚奖。从2008年开始,分别应邀到涉县武警支队、涉县烟草局、及各中小学校等单位传授太极拳。同时多次参加省市太极拳大赛,均获优异成绩。
本文来源于太极网:http://www.taiji.net.cn/article-20188-1.html
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知音》篇里就提出了“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名言。这是他自己实践经验的总结。直到现在,这两句话对于我们提高文学修养、提高对各种艺术的鉴赏力、以及鉴别技艺高下、程度深浅等,都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的。

对于某种事物要想全面观察分析,首先必须博观,也就是说各种技艺的提高主要在于自己的实践,同时还要多观察,多鉴赏别人的实践。譬之拳术,日日说练,天天喊练,而实际不肯吃苦耐劳,更不肯虚心求教,或者浅尝辄止,知之不深,学其皮毛,终不能得其门而入。设自己拳也练了,也肯吃苦,然则只是闭门造车,不肯去观摩别人的实践,那将是坐井观天,充其量能保持原有之水平。因为观泰山而小天下,观沧海而知沟壑之小,无比较无以知好坏,无比较看不出差异。拳术何独不然?不看别人无以提高自己,更谈不上发扬光大发明创造了。所以刘勰提出要“博观”。

实地练习是学习的实践,博观是鉴赏比较的实践,二者结合起来,博学多闻才能充实自己的不足,才能增加理解自身的水平和别人技艺的深奥,然后才能开拓出自己的道路,衡量出自己与人的差距,在分析评论上才能有主动权,才能识其本质而不为某些现象所蒙蔽。虽然自身苦练也能出成果,然而归根结底是有它的局限性。眼界不宽心性不灵,因此观摩别人是对自己非常有帮助的。希望学习过程中,要珍惜每一次的观摩机会。

本文来源于太极网:http://www.taiji.net.cn/article-19893-1.html
陈式太极拳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武术拳种之一,以其阴阳对立理论为指导的螺旋缠绕形式为突出特点。此拳外显潇洒飘逸轻灵而内涵沉稳雄浑厚重,因其有很强的技击性作用和强身健体功能而深受我国广大人民欢迎,并在改革开放中走出国门,在日、韩、欧、美、澳等各国传播。但因此拳有很强的理论性,要学到一定层次或较高层次,又绝非易事。

  所谓“基本功”,是练各种艺术的最基本要求,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基本功要求,太极拳真正实用起来(表演、健身例外),是人与人之间近距离接触,又各自保持全身高度配合的运动。所谓近距离,又不同于摔跤。其实摔跤名手交起手来,亦是瞬间便产生作用。当年陈师说到比赛,讲过一句十分简明的话:“还用几分钟?让我说就一、二、三,这还是就合大家,其实仅用一就行。”这才是太极名家的高精度。《太极拳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准确概括了太极拳实用的高难度。因其理论性极强,所以大家把太极拳及各种武术做为武学去研究。现在学、练太极拳者,各种情况都有。有武校、武馆及体院,有各种学习班,亦有民间小团体等。凡校、馆、院学练,因受学龄、水平程度限制,比赛要求限制,又是集体上课,大都有一套所谓“基本功”训练方法,比如单独的腰腿功,拳、掌要求等。这些“基本功”,尽管施教之师资不同,门类不同而要求却大同小异,这大概便于学生在初级阶段形成齐步前进格局。集体学练,尤其对有学龄限制、年龄限制而采取的这种初级训练方法,有可能从中挑选比较有用的人才。

  陈师当初教我们,随之学者达几十人,陈师单一传授,也没要求单练基本功,只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一遍遍照规矩一丝不苟地练套路,练到套路熟了,放足拳架,多练或单练某式。我们也没陈师,需要练什么样的“基本功”。陈师是名师,他没要求我们练,应该有他的道理。我则认为:陈师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明师的方法。他虽然未从理论上给我们多讲什么,但肯定有自己的实践经验体会,随之学者大部分亦很有兴趣,水平亦因人有所不同提高。我从学拳、教拳实践中,体会出针对套路的十三式,针对提高腰裆灵活性与太极拳的基本线路,经常让学者练练手的“正、反旋单手圈”,认为这有助于太极拳的提高,这仅为自己一得之见,现简单讲一讲供大家参考。

  手的正、反旋单手圈,既包括套路中手部的公转与自转,手臂、肘、肩部的八法,在练正、反旋单手圈时,腰随之左右旋转,腿部的顺逆自转,亦锻炼了腰裆基本功。陈式太极拳的要求,强调立体螺旋运动,这种基本功有助于套路线路的熟练与全身的配合,久之,自然有好处。(因为无论太极拳式多么复杂与不同,在手臂部却总是这两个“正、反旋手圈”与腰裆部的左右旋转,区别只有方向、角度、高低、大、中、小的变化)。

  这种基本功法,不受场地、时间限制,用定步、侧马步、活步均可,根据自身条件,高、低架皆可。亦可用手的双顺双逆,或一顺一逆练习。如第一金刚捣碓第二动作与第五式左转身捣碓第二动均为手臂部的一顺一逆的例子;二路左单云手,右单云手,一路上中下三个云手为正手圈活步的例子;一路十字手为双逆转双顺的例子等。练手的正反旋手圈时要应轻、柔、慢,自然放松,尤其特别注意体会与全身螺旋的配合。

  先说正手圈


  假定用右手(左手亦然)练习,它的线路如下:手高齐右眼角,角度为胸前45度处。第一动,身左转,松肩沉肘到肘贴肋,小臂顺缠自转走外下弧线,手指上扬。如一路拳第三式六封四闭第一动作的侧掤、二路右单云手等。假如对方手在我方手臂下面便为捋法,如六封四闭第三动作左转身捋法。第二动,身仍左转,手随身体的左转,收到心口前,手指上扬,手心斜对心口,手部为掤法,肩、胯部为靠法。如拦擦衣第三动作的下半圈。(不拘左右手,当顺缠手收到手心斜对心口时,手指上扬,手部均为掤法,而肩、胯部即为靠法)应知道的是:第二动的左转,左肩与左胯不准转大。左肩既要与左胯合住,更要与右胯合住。方法是:左肩略左转便上挑一点儿,也就是肩部与胯部走╯小弧线(肩部左转的幅度,不能超过15度)形成往右去的力,形成这一动的立体形式和角度,右腰部不仅不准凹进去,胯部更是随身的左转形成往右前进的力。第三动,身略左转一点儿立变右转,手顺缠随腰的左转往上托一点儿为挒法,如一路第二十九式上云手第三动的挒、靠、肘、挤、按法。(此例为左手。肘法使用起来,小臂部顺逆皆可用,侧面贴近我偏前一点儿的人,我方肘法小臂应用逆缠,贴近我偏后的人,即用顺缠。不拘小臂部顺逆,手腕部必须略扬起,不许下垂。还有句话叫“打肘不见肘”,是说不许把肘高高抬起或肘部离开肋部单独击打,而是用全身松沉之力发劲。)单手挒法兼靠法如一路第十三式右转身捣碓第三动作。第四动,手继续沿胸前45度,走右前上弧线为:按法。手有顺缠变逆缠,应随腰的变化而变,不是手的单独翻转,而是手走S形(因是左右手,因此有正S与反S之分);第五动,身仍右转,手继续走右前上弧线,手领肘,肘领肩回到原来的角度,为采法。如一路第六式白鹤亮翅的第二动和第一捣碓第三动作等。正手圈完成后的图形,如一椭圆形的鸡蛋,大头在外,小头在里。

  再说反手圈

  假定仍依右手为例在原处:第一动,身左转,收肘齐乳,手指上扬,对方手在上面为掤法,如一路第八式初收第一动,对方手在下面为捋法,如再收第二动(此例为左手,不拘左右皆可用),与一路第十五式庇身捶的第三动;第二动,身略左转立变右转,手随身的右转回到胸口前,手指上扬,为掤法,肩部为靠法,肘臂部为肘、挤法,手部为按法。如:庇身捶二、三动作与一路第十式十字手第二动作的右靠法;与正手圈的第二动一样,肩与胯部都不许转大,要合住;第三动,身继续右转,手变逆缠,沿腹部、胯部走外上弧线,为挤法,如二路第六十一式第二动左进步挤;一路三十九式右转身蹬脚第二动;(此例均为左手)一路十字手的一动右下挤法;第四动,身继续右转,小手指上挑,在胸右前继续走外上弧线回到原处,为挤、采、按法;第四动与第一动转换处,为按法、小挒法。如一路第七十八式退步跨虎第三动。手走外上弧线时,一定要手领肘,肘领肩,不许亮肘。反手圈完成后,亦如椭圆形鸡蛋,不过大头在里而小头在外。

  练习反正旋单手圈时,眼看固定方向,胸部不许超过45度,胯部可大于45度,但尾骨不能左右摆动,而是随着腿部的一提一落,形成一螺旋的小倒三角线路。

  为了说明两个单手圈的线路,只能大体划分四动,其实每一动里无论在任何部位均可根据对方的方向、高、中、低等不同角度变换各种着法。拳式子里每个“着式”的用法,就是根据对方来力的方向而变化的。当有了一定基础后,在具体实践中自然会体会出来。也就是说,反、正两个单手圈亦可大可小,真正实用起来,可小到从外形看不出圈来的。

腿部的变化,身左转,左腿必顺缠,右腿必逆缠,反之亦然,这是与生俱来的。看似简单的两个单手圈,即包括了手的八法,手、臂部的公转与自转,腿部的顺逆自转,身体的自转等整个套路中的要求,也是手臂在整套拳中的线路。久而久之,自然就会产生柔韧性以及与腰裆的螺旋配合,当练起套路来,当然就圆、柔,顺随,不僵硬,还可以防止学生亮肘。因此,我要求学生多练习划反正旋单手圈。

  《王宗岳太极拳论》有“由着熟而渐悟懂劲”之句。所说的“着”,简单说就是太极拳的“十三式”,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个手法,前进后退的步法,左顾右盼的眼法和中定的身法及各种腿法。所说“着熟”,是按套路从苦练、思索、实践中对“式”的运用。“着熟”的下一步才“渐悟懂劲”,更不用说“阶及神明”了,可见正确练套路是十分重要的。有人曾提出用“速成”与“封闭”方法搞太极拳,如果不是利益驱动与普及,那就是很外行的话了。

  现在全国武术馆、武校、体育学院数不胜数,对练太极拳者,大概都有一套训练方法。学到两三年,便毕业,便参加比赛。我看过部分大型、小型太极拳比赛,有些年轻选手拿了冠军,也不过因姿势优美,或本身有力气,谈不上多大技巧,更称不上上乘功夫。所以多年来,学生如走马灯来来去去,却很难有陈师那样公认的好身手(当然好身手在民间也可能有)。因此说:基本功有必要,但仅是一种初级方法,起辅助作用。

  当然还有腿部及腰裆基本功的方法,如:全身放松,塌好裆劲,用左或右足跟里侧轻贴地身前方45度方向逆缠擦进,足尖微微勾起。初用小步幅,久之用大步或仆步,落下该足踏实,然后外摆足尖,腿部顺缠,外摆的足尖角度,随步幅大小而定,腿部顺缠时腰部不许随之摇摆,要从足掌、踝部、膝部、胯部的旋转调好该足的稳固,而后再出另一足反复练习。不论步幅大小,身休必须中正,不许前俯后仰。如步幅大或仆步练习,身体要略前合住,防止后仰丢劲。这种练法对腰、胯、裆、腿的耐力及旋转都有利。另亦可全身松静,小开步自然站立,左右旋腰这些基本功的长期锻炼。左右旋转腰,也不是用腰、臀部去公转的旋转,而是用膝的一提一落协调全身的立体旋转运动,使全身形成一立“∞”字形式。

  至于正压、侧压、里合、外摆、正踢等基本腿功,都是各种武术、拳术的基本功,那要因人而异。练太极拳没有捷径,没有玄虚,只有踏踏实实照规矩练,然后,去悟、去实践,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中国之拳术,随派别繁多,要知皆寓有哲理之技术,历来古人穷毕生之精力,而不能尽其玄妙者,比比皆是,学者若费一日之功力,即得有一日之成效,日 积月累,水到渠成。 
  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于技术上、生理上、力学上,有相当之哲理存焉。故研究此道者,需经过一定之程序与相当之时日,虽然良师之指导、好友之切磋,故不可少,而最紧要者,是在逐日自身之锻炼。否则,谈论终日,思慕经年,一朝交手,空洞无物,依然是门外汉者,未有逐日功夫。古人所为,终思无益,不如学也。若能晨昏无间,寒暑不易,一经动念,即举摹练,无论老友男女,及其成功则一也。 
  近来研究太极拳者,由北而南,同志日增,不禁为武术前途而喜。然同志中,专心苦练,诚心向学,将来不可限量者,故不乏人,但普通不免入于两途,以则天才既具,年力又强,举一反三,颖悟出群,惜乎稍有小成,便是满足,邃迩中辍,未能大受;其次急求速效,忽略而成,未经一载,拳、剑、刀、枪皆已学全,虽能依样葫芦,而实际未得此中三昧,一经考究其方向动作,上下内外,皆未合度,如欲改正,则式式皆须修改,且朝经改正,而夕已忘却。故常闻人曰:“习拳容易该拳难。”此语之来,皆由速成而至此。如此辈者,以误传误, 必致自误误人,最为技术前途忧者也。 
  太极拳开始,先练拳架。所谓拳架者,即照拳谱上各式名称,一式一式由师指教,学者悉心静气,默记揣摩,而照行之,谓之练架子。此时学者应注意内外上下:属于内者,即所谓用意不用力,下则气沉丹田,上则虚灵顶劲;属于外 者,周身轻灵,节节贯穿,由脚而腿而腰,沉肩曲肘等是也。初学之时,先此 数句,朝夕揣摩,而体会之,一式一手,总须仔细推求,举动练习,务求正确。习练既纯,再求二式,于是逐渐而至于习完,如是则毋事改正,日久亦不致 更变要领也。 
  习练运行时,周身骨节,均须松开自然。其一,口腹不可闭气;其二,四肢腰腿,不可气强劲。此二句,学内家拳者,类能道之,但一举动,一转身,或踢腿摆腰,其气喘矣,起身摇矣,其病皆由闭气与起强劲也。 
  1、摩练时,头部不可偏侧与俯仰,所谓要“头顶悬”,若有物顶于头上之意,切忌硬直,所谓悬字意义也。目光虽然向前平视,有时当随身法而转移,其视线虽属空虚,亦未变化中一紧要之动作,而补身法手法之不足也。其口似开非开,似闭非闭,口呼鼻吸,任其自然。如舌下生津,当随时咽入,勿吐弃之。 
  2、身躯宜中正而不倚,脊梁与尾闾,宜垂直而不偏;但遇开合变化时,有含胸拔背、沉肩转腰之活动,初学时节须注意,否则日久难改,必流于板滞,功夫虽深,难以得以致用矣。 
  3、两臂骨节均须松开,肩应下垂,肘应下曲,掌宜微伸,手尖微曲,以意运臂,以气贯指,日积月累,内劲通灵,其玄妙自生矣。 
  4、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体重移于左者,则左实,而右脚谓之虚;移于右者,则右实,而左脚谓之虚。所谓虚者,非空,其势仍未断,而留有伸缩变化之余意存焉。所谓实者,确实而已,非用劲过分,用力过猛之谓。故腿曲至垂直为准,逾此谓之过劲,身躯前扑,即失中正姿势。 
  5、脚掌应分踢腿(谱上左右分脚或写左右起脚)与蹬脚二式,踢腿时注意脚尖,蹬腿时则注意全掌,意到而气到,气到而劲自到,但腿节均须松开平稳出之。此时最易起强劲,身躯波折而不稳,发腿亦无力矣。 
  太极拳之程序,先练拳架(属于徒手),如太极拳、太极长拳;其次单手推挽、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大捋、三首;再次则器械,如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十三枪)等是也。 
  练习时间,每日起床后两遍,若晨起无暇,则睡前两遍,一日之中,应练七八次,至少晨昏各一遍。但醉后、饱食后,皆宜避忌。 
  练习地点,以庭院与厅堂,能通空气,多光线者为相宜。忌直射之列风与有阴湿霉气之场所,因身体一经运动,呼吸定然深长,故烈风与霉气,如深入腹中,有害于肺脏,易致疾病也。练习之服装,宜宽大之中服短装与扩头之布鞋为相 宜。习练经时,如遇出汗,切忌脱衣裸体,活行冷水楷抹,否则未有不患疾病也。
本文来源于太极网:http://www.taiji.net.cn/article-6312-1.html
本文由人类的起源的研究开始,了解人类因直立后进化为现代人类,其人体结构的一些不利于活到自然寿命的问题。再进一步研究人体以太极拳的功理法来达到养生,由几个方面即硬件,软件,开发右脑,哲理和德等四个方面简述之。
前言:太极拳在中国武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即是武术又富含哲理的运用,因而是一个即有技击又可养生的一个拳种。我们以人类自身的结构去了解自己,再以太极拳的真髓功法去练,达到养生和技击的作用。正像周恩来总理对太极拳评价所说的:“太极拳是中国的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充满哲理,与中国传统医学有血缘关系,太极拳,是一项极好的健身活动,可以防身自卫,可以陶冶情操,也是一种美的享受,给人们带来幸福,延年益寿”(周恩来总理1959年会见日本友人松村谦三的谈话)。如何练好太极拳并能达到养生效果就是本质问题。太极拳的流派纷呈,但其拳理只有一个,要以人为本,反之练功不当也会损伤自己,这也是一个问题,有的太极拳名家长寿,但也有些是英年早逝,也有损伤硬件,如膝关节损伤等。也就是锻炼不科学的原因,我们提出这个课题也就是如何以人体结构用科学的方法去锻炼,首先不能伤自己,才能达到养生的作用。过分的重视技击,如果不得法也是要伤自己。这篇论文是我要写一本书的概要,所以有些问题只谈一些基本的,而更详细的要在书内论述和结合拳架姿势去探讨。下面用几个方面来论述。
人类直立运动产生的变化
其一是人的呼吸的改变,除人以外所有的动物都是腹式呼吸,其深度和肺活量大。而人则是以胸式呼吸为主,因而肺泡的利用减少,肺活量小。
其二是人的运动姿式的改变,直立运动代替了爬行,当然这是一个很大进化,但也就有了很多负面问题,直立影响了骨骼、关节、肌肉、韧带等全身运动的幅度,并使脊柱的负荷加大;直立的姿式使大脑处于最高的位置,导致大脑极易缺血缺氧,平时双手动作不均衡,致使大脑缺乏逆向调节;由于心脏只进行极度缩小生理强度的慢性运动,使心脏的适应能力减退。这些都是使大脑和心脏发生疾病。
其三是人的消化功能的改变,人与其它动物相比,消化功能的萎缩,咀嚼能力下降等,还有消化道内的细菌构成的改变,使人类容易出现致命的代谢病等疾病。
其四是人的循环功能的改变,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生活,为了适应四季的变化,保持了皮肤的保暖和散热功能。而人的舒适生活,血管的锻炼愈来愈少,加之不良的生活方式,使心脏血管硬化而减少寿命。再有人的神经系统因七情六欲和人的情绪变化也是要减少寿命。现代科学的进步产生的僻如空气污染,大气的臭氧层被破坏因而地面的紫外线增多,食物中的各种不良成分等等。也是减速少寿命的因素。
太极拳的身法要求:
沉肩坠肘(上肢),松胯提膝(下肢),竖腰立顶(躯斡),涵胸拔背(胸背),裹裆溜臀(髋关节),顶头悬(头部),虚领顶劲(头部)等等。都有要有其人体结构的基础,也就是必需得法,才能体现太极拳的真意。
头部的三个要求是统一的,要注意顶(百会穴),下颌,颈部,视线(眼神)的关系,功法有天门常开之说,也就是虚的内涵,“喉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是指下颌微改,颈部肌肉要求驰项,也就是对颈椎有向上引之意动。视线向前微向上再平视,则有使头部向下垂直有作用。再有百会穴的开,则有顶头县之意动。这对头颈部是保持最佳状态的功法,所谓立身中正安舒的首要功法。
沉肩坠肘
要求是沉肩而不是松肩,拳论讲“上如浮云,下如流水”所以沉应该与足下有关,也就是肩井穴与足下的涌泉穴的相通的意动,人体直立后,肩关节是游离在身体两侧,而且肩膀的局部重心是在全身总重心的后面,这对沉肩的概念是有益的,坠肘的意动不是由肩到肘,而是由手腕部向肘松坠是意动,肩到肘是气到,是在大臂的外侧,这样形成肘与肩和手腕部为一个漏斗形,肘尖要有接地感,即能形成上如浮云的意动,也能走出大臂的支撑,也能走出小臂的旋动(徐志一先生讲的旋膀),也能走出手腕的松转灵活,和手的功能(手的功能即灵活又要与全身部位都要相合的功能),同时也不失中,可以说肘是定位点,小臂和手是运动点。
涵胸拔背
胸部是以肋骨,胸骨和脊柱形成的胸笼,胸廓内有心脏,肺和纵膈,食道,大动脉等重要内脏器官,是要保护的。所以我个人认为涵胸是对胸腔不做实体而是以虚空为主,也就是空其胸而实腹,空胸紧背的作用,以自己的檀中穴放在胸前20公分处,形成一个气场,也是以上肢的活动来保护胸腔,这一点非常重要,拔背是以自己的大椎穴即第七颈椎上有与自己衣服的沾衣临肤之意动,是使颈椎的最后一节放松,可以使头部活动自如正直。同时有驰项的感觉,也就是使颈部的胸锁乳突肌作用而保持颈椎的松直。可以以实践去感受头颈的关系。才能做到全身的中正安舒。同时胸背的关系还有,空胸紧背和背不园力不全之说,人体的背部主要的肌肉是背阔肌与肩胛骨的运动构成后背的的园活,其中夹脊穴是在脊柱的两侧,而在肩胛骨中间的一对很重要,是肩胛开合的意点,也是力由脊发的源点,也可以说是劲源。
裹裆溜臀
这要与松胯提膝结合来研究,这也是髋关节与下肢的活动规律,“地门常闭”是与“天门常开”相对应的问题,也就是裆与顶的相应关系,会阴穴与百会穴的相应关系,会阴穴在前阴和肛门之间,有向上微提的感应,这与气沉丹田也有关,如果没有地门常闭则丹田就没有了作用。溜臀是臀大肌的作用,是维持身体平衡和下肢运动的和松胯提膝的基础髋关节不同于肩关节,它是要骨盆的固定位置上形成的关节,而肩关节则在由肩胛骨和锁骨及肱骨形成的游离的关节,所以也就有了“上如浮云”“下如流水”之说。
从医学观点谈太极拳
太极拳,源远流长,原为道家私藏的功法,近午来,蔚为风气,已成为全民运动。其运动方式,不同于一般的拳术运动,着重轻灵松软,外柔内刚,全身合谐的动作。利用调身,调心,调息,使意念与身体,达到合谐舒服的境界,并以基准八法为规范,含胸拔背,松肩垂肘,尾闾中正,神贯顶,气沉丹田,脚分虚实,做全身协调性的整体运动。如此,心情轻松,身体舒服,自然是身心健康最好的写照。而且许多太极拳名师,均以高龄而终,鲜少生病。因此,太极拳对于身体健康,应该有一定的功效。只是作用转机为何?仍不十分清楚。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资料不多,五年来,在可查的文献中,仅有七篇报告。本文仅就这些有限的资料,依器官系统,做些整理。
心脏血管系统:
血液循环是由心脏收缩,将血液挤压至组织血管,再流回心脏。如果组织血管很通畅;心脏收缩的作功不必太大,就可以将血液挤压到各组织。反之,如果组织血管有堵塞或变窄,心脏收缩的作功就必须加大,以维持正常的血流。一般的拳术运动,多半是将肌肉紧绷,成等长收缩,组织血管被压扁,阻力增大,而且运动中,血流量增加,心脏收缩的作功更形增加。太极拳则不然,轻灵松软,肌肉成自然放松状态,血管通畅性更好,运动时,心脏反而作功减少。夏威夷大学的临床研究,显示太极拳是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最好的治疗性运动。
呼吸系统:
太极拳的呼吸强调是细、慢、深、长。这与临床上,我们教导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的呼吸训练方法不谋而合。缓慢而细长的呼吸,可以训练横膈肌,增加对于疲乏的耐受力。另外有二篇文章显示,长年打太极拳,会减少呼吸的生理死腔,增加呼吸效应。这个现象可能是因为打拳时,身体上下运动,肺部血流均匀,气体交换的效应性增加。然而,肺部并不只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也是很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因此血流分布均匀,生理死腔减少,不但有助于呼吸的有效性,对于身体的新陈代谢,也含有一定的助益。所以说,对于慢性肺功能不良的患者,太极拳是一种很好的复健运动。
骨胳肌肉系统:
太极拳的动作,讲求的是尾闾中正,含胸拔背,松肩垂肘,松胯,膝不过脚尖,重心落在涌泉,重点就是不使任一脊椎椎骨或四肢关节负荷重力,以免关节慢性受伤。而且,太极拳强调一动无有不动,全身性协调的运动,上下前后,左旋右转,每日持续性的舒展筋骨,缓和均匀的运动,对于骨胳肌肉的保健,有很大的功效。有二篇文章就强调太极拳对于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很好的复健功效。对于老年人,也有助于平衡感的训练,而加强在日常生活上,动作的协调灵活性。
神经精神系统
太极拳是内外双修,除了外在的动作是暖和而轻灵之外,内在的心理也要调适到遇事不争,一切随缘的境界,有文章指出,太极拳有如「动态的禅」,在遇到外界的干扰及压力之下,学太极拳者的适应性较一般人为高。
洪式太极拳的步型十分丰富,这些步型的运用,在技击中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但许多洪式拳初学者对步型了解不够,或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太极水平的提高,因此,希望洪式拳爱好者能对步型多加注意。现将洪式太极拳步型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马步:小正马步两足距离一肩宽。两足尖向前,两膝弯曲。小右侧马步两足距离一肩宽,两足尖侧向右前斜角。小左侧马步两足距离一肩宽,两足尖侧向左前斜角。大马步,两肩至三肩宽,两足尖向正前方。

右侧马步,两足尖侧向右前斜角。

左侧马步,两足尖侧向左前斜角。

右半马步,右脚尖外摆约六十度,左脚尖略内扣,右膝略上提,左膝向下松垂。其他拳种称为四、六步。我们要求两腿轻重比为后腿五分,前腿四分,档内要保持一分。

左半马步:左脚尖外摆约六十度,右脚尖略内扣,左膝略上提,右膝向下松垂。其他同右半马步。

外八字马步:两脚尖向外摆开,成外八字形。

内八字马步:两脚尖内扣。这两种步型都是式子与式子、动作与动作之间转换时的过度动作,一般不用它。

弓蹬步:右弓蹬步,右腿弓,左腿蹬。弓腿小腿不许弓直,而向外倾斜约十五度至二十度。蹬腿膝部要放松,特别大腿根的大筋更要放松,不许绷紧。左弓蹬步,左腿弓,右腿蹬,其他同右弓蹬步。

度步:右小盘步,两脚距离一肩宽,右脚脚根为轴外摆脚尖四十五度(脚掌不许离地)随身法旋转的角度可增大至九十度甚至超过九十度。左脚脚尖为轴,向外拧转脚根。配合右脚尖外摆的角度大小,左脚根向外拧转的角度随之增大(脚根须离地)。

左小盘步,两脚距离一肩宽。左脚脚根为轴外摆脚尖,右脚脚尖为轴向外拧转脚根。其余同右小盘步。

右半盘步,两脚尖侧向右前斜角,以右侧马步的姿式,身向右转,右膝略上提,左膝向下松垂。

左半盘步,两脚尖侧向左前斜角:以左侧马步的姿式,身向左转,左膝略上提,右膝向下松垂。

右大盘步,右脚脚尖外摆大于九十度,随身转的角度和步型的大小可增大至一百三十五度二、一般步型外摆脚尖时,脚掌不离地。步子放足腿肚贴地时(因脚尖斜勾起),随摆随落摆至适度,脚尖落地。左脚脚尖为轴,脚根离地向外拧转(尾骨有向地里钻的感觉)。左大盘步,左脚脚尖外摆大于九· 十度,随身步大小可增大至一百三十五度。右脚脚尖为轴向外拧转脚根。其余同右大盘步。血步:有左右前后之分,是按眼的方向来区别的。比如一路拳第十九式三换掌,眼看右前斜角,左脚在右脚的左后外斜角一肩宽,这为左后虚步。第十式肘底垂步未变,眼转向正前方这就成为左前虚步了,

独立步:分左右两种,实腿曲膝,脚尖略外摆:虚腿大腿抬平,小腿自然垂直,脚面自然伸平,脚尖略内扣。
在我的印象中,山西是保守闭塞的。早在军阀阎锡山统治山西时,山西连铁路也与外界的不同,是窄轨。因此,进出山西必须更换列车。火车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山西真有点自绝于现代文明的意思。更不用说娘子关、平型关、雁门关等险隘关塞,把个山西生生地与世隔绝来。当然,山西还有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云岗的石窟、恒山的悬空寺、应县的木干塔、佛教圣地五台山,以及介子推、关云长、杨家将等古代人物的传说……所有这一切,都像山西的杏花村酒一样,醇香而又古朴,显现出悠久的历史,豪迈而又充满诗情画意,透出远古的幽香。正是这远古的幽香,更加重了山西保守闭塞的意味。
  然而,在中国山西传统杨式太极拳第二届国际邀请赛上,记者却看到,与这种传统的保守闭塞迥然不同的是,山西的太极拳却是开放的,容纳百家、兼容并蓄的,表现出了一种浩然的大家风范。
  这次传统杨式太极拳国际邀请赛,主题是“天下太极是一家”。与这个主题相适应的是,不仅参赛的选 手众多(国外有20多支代表队,运动员近250人;国内的运动员近500人),而且还汇集了中国太极拳六大门派的代表人物,他们是杨式太极拳杨振铎、陈式太极拳陈正雷、武式太极拳乔松茂、吴式太极拳马海龙、孙式太极拳孙永田、赵堡太极拳王海洲。这些太极拳名家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共聚一堂,交流技艺,气氛祥和融洽,表现出了太极拳大家庭的团结。最具特色的是开幕式文艺表演由主办单位出节目的老套子,而是由各参赛队自己上场表演节目。于是,除了各派太极拳名家们精彩的太极拳表演外,来自巴西、印度尼西亚、瑞典的外国太极拳爱好者还带来了各具特色折民族舞蹈,让中国观众饱览了异国风情。大会的主办者之一、山西省杨式太极拳协会副会长谢文德说:“我们举办这次杨式太极拳国际邀请赛,不仅是交流拳艺,更重要的是进行文化交流。让来自外国的朋友展示他们的民族文化,让他们了解中国,让中国人了解世界,进而促进世界人民的团结,这是我们的初衷。”
  太极拳是纽带、是桥梁,把闭塞的山西和世界连接在一起。在太极拳这面旗帜下,所有爱太极拳的人,不分国籍、发族,不分种族、肤色,都团结起来。在这里,太极拳显现出了巨大的凝聚力。
  二十年耕耘,结出丰硕果实.
  在经济并不发达、相对闭塞的山西,为什么太极拳能率先走出国门,并引来如此众多的外国“朝圣者”?这不能不归功于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杨振铎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在全国以至于全世界传播杨式太极拳。
  1982年4月4日,在杨振铎先生的带领下,山西省杨式太极拳研究会在太原市成立。当时研究会只有会员274人。但是,由于杨式太极拳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还由于杨振铎先生在国内外太极拳界的威望,这个新成立的太极拳群众组织很快就形成了海纳百川之势。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纷纷来电、来信,表示要学习杨式太极拳爱好者也来函表示要到中国学习正宗的杨式太极拳。在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的支持下,杨振铎先生率领弟子深入到山西省的晋城、闻喜、长治、和顺、侯马等地,传播杨式太极拳分会。一年后,杨式太极拳研究会改成山西省杨式太极拳协会就在山西省的基层扎下了根。
  20年来,山西省杨式太极拳协会默默地耕耘,在山西传播太极拳。他们举办太极拳骨干培训班、太极拳和太极推手运动员训练班、裁判员培训班,同时还在社会上免费传播杨式太极拳。太原的迎泽公园是杨振铎先生几十年传播杨式太极拳的根据地。除此之外,他还举办全省杨式太极拳、剑观摩表演赛。在协会成立10周年之际,山西省杨式太极拳协会举办了大型庆祝活动,同时还举办了首届国际太极拳邀请赛。今年,山西省杨式太极拳协会已经成立20周年,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来自国内外的太极拳爱好者共聚太原,切磋技艺,传递友谊。这是山西省杨式太极拳协会20年传播太极拳成果的一次很好的展示。
  据谢文德先生介绍,山西省杨式太极拳协会的分会已经有85个,会员达35000佘人,在三晋大地,杨式太极拳已经普及到各个城市、乡村。
  在杨式太极拳传遍三晋大地的同时,杨振铎先生还在国内的其他省份以及海、广州、焦作、海口、青岛等地都留下了杨振铎先生传播太极拳的足迹。从1985年开始,杨振铎多次应邀出访新加坡、法国、德国、西班牙、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大会上表演太极拳,办辅导班传授太极拳,他还担任法国太极拳协会名誉会长。1998年10月,在杨振铎先生的倡导下,国际杨式太极拳协会在美国西雅图成立,杨振铎的孙子杨军常年驻会,杨振铎则每年到美国传授太极拳。在美洲和欧洲,30多个杨澄甫太极拳中心相继建立,其会员达1600多人。这次参加传统杨式太极拳第二届国际邀请赛的外国运动员中有很多是国际杨式太极拳协会的会员,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瑞典、瑞士、意大利、德四、法国、巴西、英国、韩国等10个国家。这些外国友人远渡重洋,来到山西,表现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太极拳的热爱。
  二十年耕耘,需要奉献精神
  一个民间武术团体,不用当地政府花一分钱,就办成了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国际性太极拳邀请赛,而且组织得井井有条——整个大会从接待到开幕式,再到竞赛组织和最后的闭幕式,都表现得相当正规。
  问到为什么能组织得这样好,杨振铎先生说:“道先得感谢这些来自国内外的朋友,练习太极拳的人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我们的太极拳也讲究武德的修养,他们都是自费来参加我们的比赛,因为势爱太极拳,所以能够表现出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其次,还得感谢我们的工作人员,他们大都是我的弟子,几十年来为了杨式太极拳都在做着无私的奉献。”
  对民间的武术团体来说,组织比赛和各种活动,其最大的困难就是经费的来源。“不要认为国家和地方政府不出钱就是对民间武术团体的活动不支持,国家有国家的困难,我们老百姓自己的事还要自己来办。这次,我们山西省副省长出席了开幕式,这就是对我们的支持。”谢文德说。
  自己的事自己来办,就是需要一点奉献精神。这次国际邀请赛,除了国内外的参赛队是自费参赛外,大会的工作人员也没有任何报酬,不仅没有报酬,很多费用都是工作人员自己出。比如负责大会接待工作的乔荣健先生,他的手机是24小时开机的,准备随时迎接国内外的贵宾,几天下来,手机费达1000多元。由于大会的活动经费有限,他的手机费只能自己解决,大会惟一对裁判员统一定做了上衣和领带,深色裤子和黑皮鞋则要求他们自己解决。“我们热爱太极拳,为太极拳事业做点贡献是应该的。”一个裁判员说。这些裁判员都是山西省太极拳协会自己培养的。
  谢文德介绍说,传拳不收费是山西省杨式太极拳协会的传统,杨振铎老师就是这样,几十年来免费传授杨式太极拳,我们做弟子的,以老师为榜样,也继承了这个传统,山西省杨式太极拳协会才在20年的时间里不断地发展壮大,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我们这些人都热爱太极拳,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乐意做出奉献。”谢文德最后总结道。
  一点遗憾
  经过4天的比赛交流,来自海内外的朋友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古城太原。古老的山西,美丽的汾河,醇香的杏花村酒,淳朴、好客的山西人……这一切,都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美国太极拳运动员说:“太原的观众太好了,我们在比赛场上动作做得稍微好一点,就能得到热烈的掌声。这让我们感到很亲切。”来自德国的卡林娜小姐是第一次到中国来,她学习太极拳仅仅两 年,可是在比赛中得了9分,她感到很满意:“能到中国,到要振铎老面前表演太极拳,我很高兴。在太原,我有一种到家的感觉。”
  确实,在人与人的关系愈加物质化的现代社会,每个来到山西太原参加这次大会的人,都会感觉到那种淳朴、善良的民风。然而,在这淳朴、善良的民风背后,我总感觉到一点点遗憾。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了。在这20多年中,中国武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武术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竞赛、文化交流等层面上,在经济领域,武术也越来越发挥着重大作用。“武术搭台,经济唱戏”早已不是什么时髦的口号,郑州的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的国际太极拳年会、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等都是自觉地把武术和经留洽谈、招商引资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武术产业的概念已经提出,并进行着艰难的起飞。这是一个观念的更新。用一个武术工作者的话说:“研究武术,第一个阶段是研究它的技术;第二个阶段是研究它的文化;第三个阶段是寻找武术背后蕴藏的无限商机。”
  从武术与经济这个角度看,这次山西省杨式太极拳国际邀请赛就有着些许的遗憾。为什么不能够利用太极拳这个媒介招商引资 ,促进山西省的经济发展?为什么不能够利用太极拳这个窗口,向世界充分展示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促进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为什么不能够利用太极拳这座桥梁,把山西推向世界,把世界引入山西,让世界充争了解山西的风土人情、经济环境、资源物产,时而让相对闭塞的山西走向世界?
  对一个民间武术团体来说,这也许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但是,对山西人来说,不应该守着宝山不知宝,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具备的文化与物质上的优势,同时充分开发利用这些优势,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大潮中,快马加鞭,迎头赶上。

  源远流长

  中医学内容极其丰富,在“整体观念,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原则的运用中,直到今天仍然富有很大活力,有效地发挥它的优势作用。

  早在有文字记载《黄帝内经》《素问》九卷,八十一篇;《灵枢》九卷,八十一篇,两者相合称为《黄帝内经》。此书写於公元前8一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约在战国後期完成的)医书里就有系统的论述。这本早期的巨著记载了有关摄生防病,人与自然,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药物方剂,针灸按摩,导引吐纳等内容,它特别把摄生保健放在第一篇的位置,体现“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 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导引图》(这幅《导引图》上有四十四个导引动作),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人们在西汉以前开展保健运动的情景。这件文物的发现,说明在《黄帝内经》著作完成之前,就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有效保健运动锻练方式。

  武术的萌芽

  远在原始社会的早期,即已经有了武术的萌芽,随着杜会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们在随着生活的需要,不断地充实、完善、总结,逐渐认识到了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攻防技能,而且更是增强体质、防御疾病的重要锻练手段和运动方法,因而创造了传统的保健运动。 由此可见传统的保健运动,是来源於武术的。应当认为武术锻练可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只是运动四肢、关节、肌肉、骨骼(下乘法)中级阶段就进一层,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锻练攻防技能,亦即技击)延年益寿(上乘法)。俗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一个高明的武术家是会练气行功,保健养生的,精神是内涵的,修养是高尚的。因此,我的观点,真正的保健应是高级的锻练身心的方法,也就是所谈的“上乘法”。练功的人总结了三句话,即“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这是练武功的三层道理,亦是三步功夫)所谓“还虚”的“虚”,不是虚无缥缈,而是通过练精、练气、练神,使精气充沛,增强本能,产生真气(“真气”,又称“真元”,是先天的精气和後天的谷气相合而成,为维持人之生命的主要物质)。这种“气”在人的机体,可以运行於内外、上下、左右、表里,无处不到,无处不有,无处不通,无处不用,随心所欲,举动轻灵,似有似无,极度敏感。亦《拳经》中所说:“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到了这种境界,收效最大,其乐无穷,乐在其中也。练到这种境界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在苦中得之。 大凡事物发展的规律,总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浅而深,从易到难,从难至甜的过程。老子曾经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是此理。

  生命存亡的关键----精气神

  中医学很讲究精气神,“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力:“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这三者的盛衰存亡,都关系到人命上的生死,所以精气神是人的生命根本。 在《灵枢·本藏篇》云:“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养生而周於性命者也”(人体血气精神的相互为用,是奉养形体,它可以周遍全身维护生命的,是保持生命的根本物质)。因为“精气神”在人体这样重要,所以古人对这三方面的调护、摄养极为重视。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有“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呼吸”指保呼吸,是一种吐纳养生功夫:“精气”指真气而言:“独立守神”是说精神能够不受任何干扰的内守)。又说“积精全神”(也就是摆脱杂念,聚精会神)。如《庄子·刻意篇》中云:“吹咆呼吸,吐故纳新”,“导引神气,以养形魂”。这些都是前人却病健身,延年益寿的方法,《内经》关於这方面的论述纪载是很多的。在古代讲究保健养生的人,和现代实践证明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宝,如人们所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精”是後天水谷之精微所化生的物质:“气”是水谷之精气以及所吸人的大气(天空之气)所合并而成的。“精”和“气”是人体一切生理活动的主要物 质:“神”是人体一切精神、思维活动的概括。 由此可见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例如《灵枢.本藏篇》所说:“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者失守而阴需;阴需者无气,无气者死矣。”从这一段经文就可以看出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五藏藏精,精为神之宅舍,有精才能有神,所以“积精’,才可以全神。精伤了,神就无所舍,是为失守,这是精与神的关系,也就是精为体,神为用。精不但为神之宅,又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人无气则死。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精化为气”(精可产生动力〕,这是精与气的关系。同时气也能生精,如在同一篇又说“气归精”(气又可以充实转化为精,没有气的动力,精也就无所生)。总之,“精气神”,三位一体,不可分体,存则俱存,亡则俱亡。因此古人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亦死”的关述。所以“精气神”三者,是人体生命存亡的关键所在,只要精足、气充、神全,自然能够怯病延年。我们今天谈它,不是在讲《内经》的藏象学说“精气神”,而是通过“精气神”的基本概念,用来说明中医学与保健的密切关系。

  保健养生---气养为先

  “保健”的运动锻练内容,实质就是提高人的机体“精气神”的充沛、旺盛,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当然,这里面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即众所周知的“功夫”。保健,养生,气功,武术,各有特色,但又相互为用,它和中医的实践和理论是息息相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传统的保健内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丰富多彩的,是取之不尽的。从精神修养、起居饮食、药饵调摄,锻运动来看,都是保健养生,康寿延年,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身的运动,练气当先。虽然说“民以食为天…‘有病药当之”是需要的、不可缺少的,可是要从保健养生的方面看“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气养”,因此“气养”尤为至要。史载后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正是他长期坚持锻练身心的结果。他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樞”的道理和导引方法,创造出五种动物运动的形象《五禽戏》(虎、鹿、猿、熊、鸟,)来进行健身防病,抗老长寿的锻练手段,至今仍广为流传。

  长寿之道

  从历代看有不少的中国长寿老人,大都善于保健摄生,如唐代孙思邈百岁时还能著书立说。写下不朽的医典《千金冀方》:唐《明堂人形图》的著者甄权活了103岁;宋朝成都名医谭仁显“年高而精神愈壮108”岁才逝;明代温病学家吴有性(又可)也年至百岁;清代四川雅安的弁太医活到了120岁;清乾隆时山东蓬莱的阮国长一面行商、一面行医,活了高达165岁,他生於乾隆二十四年(已卯,公元1759年)四月二十八日丑时,卒於民国十三年一月(公元1924年)。据有关统计从秦汉到近代414位名中医,平均年龄为77.5岁。现代在世的老中医还能行医诊病的有广西邓洪英105岁;湖北林雄成114岁;四川罗明山117岁;江苏的陈照106岁。另外如安徽的农民王祥伍124岁;北京的书法家孙墨佛106岁;考古学家、教育家、太极拳家吴图南102岁,他的夫人画家刘桂贞也已92岁。仅就从湖北省一九八二年七月一日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发现年满100周岁的老人88名,最大者123岁,平均年龄是102.8岁。以上略举的这些长寿老人,他们大多是在合理的保健运动中生活的,所以能够健康长寿。当然,别的有利因素是不排除的,如社会因素,生活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如远在新疆英吉沙县的吐地沙拉依,生於1840年至1984年报导已135岁。其母110岁去世,兄135岁去世,大弟二弟分别103岁101岁去世。这可能是遗传因素与体力劳动结合的效果。早在春秋时的孔子,就很注重个人的“修身养性”他的“养生之道”除了喜乐不喜忧“不怨天,不尤人”的达观态度重视性情的陶冶,对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他认为饮食粗细,只要可口就是美食,於身体大有好处。孔子还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他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等,都是保健养生的很好方法。在三国时魏明帝(曹叡)散骑常侍应璩的《三叟长寿歌》中云“昔有行路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除苗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三叟前致辞,内中妪丑。中央前致辞。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辞,夜卧不复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应璩所谈三条长寿之道,只是当时诸多养生的部分经验。近世《长寿歌又名十叟长寿歌)云“昔有行路人,海滨逢十叟,年皆百岁馀,精神加倍有。诚心前拜求,何以得高寿?一叟捻须曰:我不缅旨酒。二叟笑莞尔,饭後百步走。三叟领首频,淡泊甘蔬糗。四叟拄木杖,安步当车久。五叟整衣袖,服劳自动手。六叟运阴阳,太极日月走。七圣摩巨鼻,空气通窗牖。八叟抚短须,早起床亦早休。九叟摸赤颊,沐日令颜黝。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善哉十叟词,妙诀一一剖。若能遵以行,定卜登上寿。 从以上所谈,不难看出一个人的寿命,延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外先天条件和後天条件,但人们如能懂得如何充分的正确地去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因素),就要充分的去利用。因为时间是宝贵的,人的生命在时间上更是宝贵的,所以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理论,从有病治疗服药到精神情志修养,从起居饮食到调摄健身养生,无不贯串“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保健运动,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运动。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能生 。辟犹户枢,终不朽也。”只要有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去进行运动锻炼,是可以达到保健长寿的诸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行气功》、《健身十八法》,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等保健的运动,都是很好的运动,而太极拳又是较为高级形式的运动锻练手段。为什麽叫做太极拳呢?

  太极的真谛和渊源

  “太极”二字,很早在《周易》系辞上传就有“易有大(即太)极,是生两仪”的论述。北宋,周濂溪(敦颐)先生著了一本《太极图说》,书中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马。”同代医学家张介宾景岳〕氏《类经图翼,太极图论》亦曰:“太极者,天地万物之始也。”朱子讲过,‘太极分开只是两个阴阳。”明末清初的西安人王宗岳先生所著《太极拳论》中亦云:“太极者, 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太极”二字的含义是寓有无限大和无限小的内容,具有圆(浑然一体)和远(辽阔无边)的特点。“太极”是相对地阴阳二气在平衡、互根、消长、转化不断运动的方式进行的,是无休止地运转的。 太极拳,就是根据“太极”的阴阳二气的转化,不停地运动原理创造出来的。早在南北朝的梁时歙州太守程灵洗(字元涤)即会此拳,经数代传至程珌(他对《易经》研究很下功夫,著有《洛水集》一书),程珌说:在他祖先程灵洗之前就已经有了太极拳,还说程灵洗是跟韩拱月学的,但韩又跟何人所学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唐代的许宣平是位道学家,亦安徽歙州人。他拜师于欢子,所练内容与程灵洗相似。许宣平常与诗人李白来往,“每负薪卖於市中,独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夕归,借问家何处,穿云人翠微’,李白访之不遇,题诗望仙桥而回,所传太极之功,拳名三十七,因三十七式而名之,又名长拳者,所云滔滔无问也,总名太极拳。”(见《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宋远桥绪记)《拳谱》记有“俞家太极功,名曰先天拳,亦曰长拳,得唐李道子所传。”宋远桥与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亨、莫谷生等七人往武当山访李道子不遇,後拜张三峰学太极拳。张松溪、张翠山拳名十三势,亦太极功之别名也。张三峰曾在北京的白云观往过(白云观建於唐开元年间),观里的道士自明朝以後,即以太极拳作为运动的方法。元朝的道家张三峰在他六十七岁时(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跟华山火龙真人(俗名贾得升)学练养生长寿和太极拳,後来到湖北均州的武当山时已经七十多岁。火龙真人的老师是陈傳(希夷)。吴图南先生讲“他按指陈是专门研究太极学说的,跟当时的名人二程(按二程系指程明道、程伊川兄弟,皆宋之大儒)、朱熹等一起研究,写了太极图说,说明太极的原理和来源,……张三峰学太极拳的路子,和唐许宣平的路子大致相同,有文献可查的。”张三峰在他百三十岁时人蜀,以後不知所终。张三峰继承前人的养生和运动方法,集其大成,太极拳虽然发明甚早,但集其大成者,当以三峰为冠。张三峰的弟子在陕西宝鸡金台观将太极拳传於西安的王宗(号宗岳,著有《太极拳论》、《行功心解》、《十三势歌》等)。王宗岳以後一支传到浙江,如永嘉陈州同、四明叶继美,以及单思南、王来咸(征南)、甘凤池等人;另一支北派代代相传,至康熙(公元1662一1722年)传到河南蒋发,蒋发传於河南温县陈长兴(生於乾隆三十五年,卒於咸丰三年,即1770-1853年),嘉庆年时传弟子杨露蝉,其子孙世代相传,如杨班侯、杨健侯、杨少侯、杨澄甫等,形成杨派太极拳。

  目前国家体委普及的《简化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就是以杨氏大架改编的。 太极拳对健康的影响 北京医学院早在60年代就发表了《从医学看太极拳》的文章,他们从练太极拳的老人组和不练太极拳的老人及敬老院的老人组,进行了系统的医 学检查和对照比较。结果证明,在体格发育,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骼系统的结构形态与机能情况等各方面,练太极拳的一组指标好,老年性变化的程度也低。体格发育方面:练太极拳的老人肌肉都比较发达,肢体围度也粗,臂力和握力大,肺活量高。老年性脊椎畸形(驼背、脊椎侧弯)在太极拳组较少:心脏血管系统方面:经过心电图、心脏x光照象和负荷前後血压、脉搏变化的检查,除心脏测量大小两组没有明显差异外,其它项目都是太极拳组比对照组的指标好。 骨骼代谢方面:因为老年人身体各器官逐渐衰老,骨骼方面特别明显,如脊椎骨变得松软,长出许多骨突增生,甚至形成骨刺,严重的就形成驼背、腰痛。经过x线照象,发现太极拳组老人的脊椎间隙比对照组的老人宽,椎体骨刺少,脊骨松软程度和压缩变形的人比较少。从以上的检查结果可以看出,练太极拳对於人的心肺、血管、骨骼方面都起著良好的作用。对於两组的神经系统虽然没有进行检查,但是因为练太极拳时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存在杂念,可以使大脑很好的休息。通过实践可以肯定地说,练太极拳对於人的神经系统一定起着良好的影响。 最近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研究证明,太极拳运动队老年人哏内分泌系统有良好影响。尤其是在对代谢和衰老进程有重要影响的垂体----甲状腺轴和垂体----性腺方面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长期锻练太极拳能使他们垂体分泌的某些促激索的代偿能力进一步加强。由於练拳对不同的内分泌轴和不同层次的内分泌腺体都有作用,因此推测太极拳是通过对垂体或更高的内分泌中枢的调节而改善了靶腺功能,继而对机体代谢产生积极的影响。可见下丘脑----垂体----靶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相互调节、相互联系的密切关系,既矛盾又统一,调节着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当其中关系失常时临床上则出现内分泌疾病 太极拳的特点 从以上列举的研究课题来看,也是从低级到高级,从浅而深的对阐明太极拳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检查和实验依据,对整理和提高传统的保健----太极拳积累了重要资料。这就是祖国医学,很早就和传统的保健运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今天的现代医学也已经开始对这珍贵的文化遗产、传统保健----太极拳重视了起来。有更多的国际友人喜爱这项运动,不少国家还成立了太极拳协会,到中国来访问。所以“生命在於运动”,运动应首推太极拳,因为它能推迟衰老,是保健长寿的很好锻练手段。

  我是极力推广太极拳运动的,而太极拳的大架更是富有独特的风格,向以杨派著称。 杨派太极拳,是河北永年杨露蝉先辈从河南温县陈沟陈长兴老先生处学得(他练拳勤奋,尽得太极拳术奥秘),来京后北京始知有太极拳,由杨氏世代相传,至河北任县崔立志(毅士)老师已为四代传人。我带艺投师崔门至今己三十七载,先生为人纯朴善良、忠厚处世,教授拳术一丝不苟,且对锻练要求甚严,深有杨氏之风,而又别具一格,我切身深有体会。 杨派大架太极拳特点很多,除了它的运动量大以外,主要特点有三: (一)开展、大方、舒松、轻灵、稳捷、沉著、圆活、柔和;外柔内刚,棉里藏针,用意不用力,以意领气。 (二)意守拳路,开档阔步(步法不丁不八,似弓非弓):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猫行步,抽丝劲) (三〕精神形体统一,做到松、整、圆、匀、稳。我练拳的目的当时是为了防身自卫,所以对老师所教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反复多次的练习。我认为欲求一艺,非刻苦不为功,一招一式直到老师满意为止,老师肯教,学生肯学,这是最好的条件。多年的艰苦锻练,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练拳习武不仅是防身自卫,更重要的是增强体质,保健身心,它和中医学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太极拳,正是这样一种高级的运动锻炼形式。我认为健康的主要标志是,吃得香、睡得好,耐力强,精力足,体轻足捷,而且很少感冒,一旦内脏失调出些小的“故障”,也能通过合理的锻练手段进行调节,使之趋於正常。我虽然是个医生,但我不过份强调多服药物,因为“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气养”。“药养”、“食养”也是调养,但不如“气养”。所谓“气养”,一是练功行气,充实内脏,增强体力;一是心胸阔,扫除杂念,调节七情。

  循序渐进先练好太极拳

  太极拳的一般锻练要先练简单的动作,侍有一定基础再学传统老架。单练、定式练、连续练,或成趟(套)练均可。练好太极拳,首先是练好拳架,要听从老师的指导,学会一式再练一式,模拟揣摩,参悟其理,不可贪多,“欲速则不达”,“循序渐进”,而且要不断地请老师纠正动作。俗说“练拳容易改拳难”,等到“定型”了再予纠正就困难了。有人说“活动就比不动强”,这诚然有道理,但活动的姿势正确,运动的合理,效果就会更好。关於太极拳的医疗价值,报导很多,如果经常的操练太极拳,坚持运动,可以增加呼吸能量,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从中医学来看,它能调和阴阳,疏导气血,通畅经络,充实内脏,从而使“阴平阳秘”,“精神内守”,“正气存内”,加强身心的抗体,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起到却病延年,养生长寿。至於上述有关练太极拳的西医生理病理的论述,仅供参考。中医学与保健的关系这样的密切,说明它有充份的活力,保健运动的锻练不是为了持强好斗,而是为了健康长寿。孟子提倡”持志”“养气”即是养生大旨,所谓“持志”,“养气”,是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精神及健康饱满的感情,中国人练武术一向注重武德、武风,也应当在锻练太极拳的运动中体现出来。人的“生命有限,事业无穷”,愿我们将有限之年,贡献给伟大的事业,祝愿各位青春长在,愉快幸福的健康长寿。
当今研究和习练太极拳者颇多,然而,名者多明者鲜,把太极拳说活说玄的多,说明说透并不多。一是传统理论玄奥晦涩,二是有的力学理论解释太学术化,亦难被大众接授和理解。为使太极拳去玄通俗,归其真义,笔者仅就太极拳的力学机制机理,陈氏太极拳,站在大众的角度微作阐述,与同好共研。

太极拳素以柔化见长,以小力胜大力著称。太极拳打手歌中有“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之说。因此“四两拨千斤”也就成了太极拳的代名词。太极拳论更有“用意不用力”之论。以至人们一谈太极拳就是松柔,讳力忌刚,似乎,太极拳成了一点都不能用力的运动,谁用力或讲力就大错特错。其实“用意不用力”亦是一种用力方法,是用力的学问,否则就不会有“意到气到力自到”之说了,混元桩。正如拳论所说“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当然,“用力之久”并非长期用力,而是下工夫之意,也就是掌握用力的方法。实际上,太极拳本身就是用力的学问。传统太极拳虽讲劲,但并不排斥力。劲者,原字为会意字,乃是左斤右力之合,力大之谓。劲不过人为地在力之外加进了人文色彩而已,但并不能改变力的本质。太极拳所称之劲,不过灵活的整合之力。称劲的目的,就是不要用僵拙之力。任何运动,都是矛盾双方的力的作用的结果。没有力,就不可能产生运动,没有力也不可能有劲!力就其本身来说就是一种能量,能量有动能和势能。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运动反过来也能产生新的力量,即通过运动使能量得以转换。有势则用力,有力亦有势,所以称势力。因此有人说,太极拳不过气与势而已,用势即太极。太极拳亦不过一拳耳。“拳者,力也,力之平衡,力之协调,力之运用。”那些所谓的不动就能把人打出去的功夫,不过“痴人说梦”而已。拳不能离开运动,运动离不开力学。力学是研究力的学问,力是力量的简称,力有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运动力学还包括物质的质量和速度。在拳中无非有两种力:静力和动力。从效能上看,无非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发力方法虽然有慢快,有刚有柔,亦无非松紧而已,松紧乃是人体运动的原动力,离开松紧人将停止一切运动,所谓的劲力将无从谈起。(关于发力方法,笔者在2003年《少林与太极》第12期发表的《太极拳之发力方法训练》中有专述,读者可参阅。)太极拳通过自身的优美运动,对生物运动力学做了完美的诠释。

  一,拳中所求力的形式。人的运动不同于机械,是有弹性的运动,肌肉筋腱骨节都是有弹性的,而且人的运动是有思维的运动,一切运动都是神经反应和传导的结果,人体运动力学有其独特性,关键是依其理而指导。(一),站桩打拳所求的是自身平衡协调力。平衡力是横向平衡,即杠杆力,前后左右都要争合平衡;纵向力是重心稳固,上虚下实立身中正。横向纵向力的有机结合,即为整体的协调力。平衡不偏,协调乃一,整体的协调平衡力,即所谓的横竖劲,横竖劲就是一种圆润劲,也就是太极拳的捧劲。捧劲实际上是以重心点为轴的膨胀力。拳中只有做好了平衡协调,才能周身一家,上下相随,左右逢源。重心找好了,周身也就协调了,力也就平衡了。所谓“尾闾中正神贯顶”是也。(二),拳中所练之力乃是弹性力。弹性力不仅速度快,而且具有反弹性,力的弹性越大,反弹速度越快越好。只有弹性力,才能将对方的作用力快速地反作用于彼身,以达借力打力的目的。所以,拳者必须要练出本能的弹性力来。太极拳虽讲以腰为轴,只是就其运转灵活而言,另一方面,太极拳之腰抑或全身,又要求似弹簧一样,通体贯穿。尾闾中正神贯顶而使身拔,身拔使骨节开张,筋腱伸长,腰象弹簧一样向两端牵拉。由于螺旋运动的旋转和拔身而使身体具备势能,无论拧压拉抻,总会使腰间蓄力含劲,触之即应,有感皆发,动之即出,可达不蓄而发,挨着何处何处击的效果。因此,太极拳的弹簧力,是由腰间反弹,顺骨节将力传递到四肢,而发于体表并作用于彼身的。若打个比喻的话,太极拳练功,犹如使自身的弹簧增粗和加密弹簧圈数,似乎表面的弹性力减小了,而内在的势能却增加了,反弹力加大了,极柔极刚极虚灵,也就是所谓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从运动力学的角度看,功效等于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就人体来说,相对而言,质量是固定的,速度却是可以改变的。就拳而言,无论任何门派的拳术,要增加劲力除势能外必须增加动能,即提高速度,其次就是增强耐力和韧力。速度本身就是力量,拳者别无它途,任何技巧没有速度都将大失其色。 

  二,拳中的用力技巧。太极拳虽然讲“用意不用力”,那只不过是特殊的用力方法,天下没有不用力的拳!只是用力方法和技巧上有差别罢了。太极拳真正的功能是慢练快用,柔练刚用,所追求的乃是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的大效果,也即所谓的“以小力胜大力”,抑或“四两拨千斤”。无论什么拳,都以招为力的载体,摔打擒拿的攻防,实际上都是对力的运用。太极拳的用力有其自身的运动轨迹和技巧,听劲、化劲、控劲、放劲、打劲,都是通过圆润的运动对整体力的协调运用。用力的关键,在于肌肉筋腱松紧的转换。1,粘黏连随,实际是听劲和控劲。这种用力技巧的成熟就是“懂劲”。所谓懂劲,即是肢体神经的感知能力,通过神经的敏感支配内在的松紧变化而改变自身力的变化,力的大小根据对方力的大小,由内在松紧而加减,使自身的力与对方接触点的力,始终保持大致相等(微小变化除外),随对方运动而动,舍己从人,时刻感知对方力的变化,久之则知觉敏锐,如秤称物分毫不差,惟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不丢不顶不抗,自能粘黏连随。要想粘黏连随必须做到圆润顺随。故前人说:从人便是由己,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到了这个地步,反应极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对方力的微妙变化均在我方掌控之中,随变而变,制人而不制于人。所谓的听劲和控劲,实际上,就是用自己的面去摸对方的点,以面控点,也就是武禹襄所说的所谓“敷”。2,四两拨千斤,关键在于化解对方的力,主要是对杠杆力和旋转力的借用。杠杆力主要是通过支点位移和改变平衡力破坏对方平衡;旋转力主要螺旋运动,不仅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还可产生离心力和向心力,在运动中心产生涡旋,象电流一样加快力的传递速度。对方平衡不保方向改变,则大事已去,主动在我。3,运劲如抽丝,发劲似放箭,运劲如抽丝,实际是在蓄能,也用于控人;发劲似放箭就是在释能,主要是放人和打人。放人是以整击面,打劲和控劲相反,打人是以点打面。发力乃是瞬间加速和矛盾运动力的方向的骤变,这一骤变亦在于形体松紧的瞬变。太极拳主要是弹簧力旋拉拧压的运用,由于形变使之产生反向力势能,始终待势而发。太极拳的发力,主要是通过形体的松紧运动实现能量转换,松也能发力紧也能发力,所以,不蓄而发,化打合一。犹如:开弓是慢紧,放箭是瞬松,落点的冲击是瞬紧,这一感觉和拉皮筋或拉弹簧的感觉是一样的。通过速度变化泄力或助力,弧形走化直线进击,发力大小关键在于松紧速度的快慢,慢松慢紧劲力浑厚沉实,快松快紧力量刚脆猛烈。总的原则是整体协调,局部灵活,重心稳固,运圆落方,发力一瞬。
 目前习练陈氏太极拳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将陈氏太极拳用于实战的人却很少,有的太极拳爱好者习练太极拳数十年,身体锻炼的很好,但生活中遇到歹徒却束手无策,甚至有人认为,练太极拳白白浪费时间,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太极拳用
于实战呢?根据我多年的体会和实践。向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介绍一种训练实战的
方法。
  一、首先学习陈氏太极拳的理论和基本拳架(时间一年) 要求:1.熟悉所有套路及其理论、了解陈氏太极拳的创编过程。 2.在名师或功夫深厚的太极拳老师
辅导下进行学习套路。 3.通晓套路中的每一个动作的基本功用,要做到姿势正
确无误。 4.坚持每天习练太极拳套路30遍左右。
  二、进行陈氏太极拳的单式训练(时间一年) 要求:1.将太极拳的每一势动作细化,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每一势按八卦方位训练八个方位的发劲点,做到松活
弹抖,发劲冷脆。
  三、进行陈氏太极拳的推手散手训练(时间一年) 要求:1.在教练的教授下学会陈氏太极拳五种推手方法。 2.在教练的亲自喂招、喂劲下进行推手对抗性训
练,势势体验闪惊巧取,四两拨千斤的妙处。 3.在教练的讲解辅导下掌握各种 劲别的使用,进行双人散手对练。 通过三年的集训可以将太极拳用于实战,并参
加竞技性太极交手比赛,学员如有疑问可以来信来函询问,奉劝广大太极拳爱好 者,不要误投老师,耽误终生。
近日,美国总统夫人对中国进行了为期7天的访问,期间,米歇尔在四川成都与学生们一同打太极,掀起了一股练习太极健身操的风潮。专家指出,通过练太极健身操这种放松、运动强度适中的锻炼,可对全身气血进行运化。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针对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太极健身操有较为理想的康复理疗效果。不过,不能一味认为太极健身操能够根治疾病,而是要服药、锻炼、饮食三者合理配合。


太极健身操调养身心受欢迎


近年来,由太极拳演变而来的太极健身操颇受公众欢迎。比如由中医保健按摩行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氏太极第19代传人薛永阁先生编创的“华佗太极健身操”,以相对简单易记的动作编排,由于其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良好效果,受到广大普通市民的欢迎。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燕铁斌介绍说,太极健身操是一种以腰部为中心的健身运动,通过重心的转移,在运动的过程中寻求肢体的平衡,静中有动,动中求静,动静结合,不断循环往复,这与太极阴阳辩证的基本理念是相符合的。而太极拳通过放松、运动强度适中的锻炼,可对全身气血进行运化。相关的科学研究表明,针对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太极健身操有较为理想的康复理疗效果。


疗养结合才能获得好效果


太极健身操柔中带刚,可以充分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对头部、颈部、腰部、四肢等都有较为充分的放松作用,可减少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的发生。同时,精神上能够得到调养,气息也更加平稳,身体处于安静的运转状态下,对于疾病康复大有裨益。


但是,燕铁斌教授特别指出,治疗疾病仅仅依靠理疗是不够的,必须坚持服用专门的对应药物,同时在饮食方面也要有宜有忌,多种疗养方式相结合,才能达到全面康复的效果。“患者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不能一味认为太极健身操能够根治治病,而是要服药、锻炼、饮食三者合理配合。”


燕铁斌教授表示,患了疾病就要及时就医,遵照医嘱服用药物。比如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可以服用奇星华佗再造丸等辅助康复药物,特别是慢性疾病患者,一定要按时定量服用药物,结合太极健身操的锻炼、饮食控制等,才能更快地进入康复的轨道。


不适宜的饮食可能减缓疾病的康复。比如咳嗽或哮喘,煎炸类的食物就不要吃,要多吃清淡类的食物。而对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人群,则要合理减少糖类、油腻类食物的摄入比例。
太极拳是一项独特的运动方法,是通经活络的经络疏通法。主张“松静为本”“形正气顺”强调全身心放松的运动,是讲究“松而后能活,活而后能通”的原理,能帮助身体“通经活络”,有着“一动无有不动”的协调性的肢体活动,极为有利于“脉气”在全身上下和表里的经络系统运行。

太极拳缓慢,轻柔,舒展的招式动作,适应经络的传导速度;它特有的是在放松基础上圆润旋转,阴阳交错的大小动作,能使经络的多功能和多形态的立体结构,在经脉循行路线上达三百多个腧穴上得到广泛的深层次的触动按摩,形成一种类似于针灸的良性刺激,使人体的经络失衡得以疏通和调整。太极拳“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和“主宰于腰”的要领,是锻炼任脉,督脉,带脉,冲脉的重要方法。

而最重要的还是打拳时的反复折叠,圆弧旋转,动四梢缠绕运动,在运行中“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就能使肌肉纤维,韧带和关节在均匀连贯的反复的活动中,打通身体经络和调和气血,使全身达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周身一家的最佳效果。

太极拳强调强身健体,讲究调和气血,充实脏腑,并由真气运行,打通身体四梢,从内动获得生理效应,并由此进一步壮内以强外。根据中医理论《黄帝内经》上讲,人之所以会生病,是由于内伤“七情”,外感“六淫”,导致了气血不调,脏腑紊乱;其治理原则上不外是调和气血,充实脏腑,消除淤血和痰塞。

所以说练太极拳形功走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强调“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让不同的肢体,不同的动作,不同的劲路,不同的意念以至不同的声音都可以对应不同的经络和脏腑,都能在太极拳得到加强和协调。

在练拳时要求:“虚灵顶劲,气沉丹田,虚胸实腹,脚踩涌泉”,肾气随神沿着督脉往上升,火跟气沿任脉往下沉,由此使体内心肾相交,水火交泰,又通过“外形正”,“内气顺”,让动作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前后相连,连绵不断,让真气升降出入,吐纳补泻,反复缠丝,从而使气血得到调和,脏腑得到充实,由此达到身心合一,劲路完整,动作轻灵交融显著。

所以说经常打太极拳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能加强心、血管与呼吸系统功能,减少体内淤血,改善消化吸收作用与新陈代谢的过程。太极拳能治百病,还能改善人体全身整体功能,有利人体疾病康复。现在随着我们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也都很繁忙,然而无论怎样都得抽出空闲练练太极拳,因为这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而经常练太极拳也能延年益寿。
要诀云:捶自心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心气一发,四肢皆 动,足起有地,动转有位,或粘而游,或连而随,或腾而闪,或折而空,或而, 或挤而捺。 拳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远不发肘,近不发手,无论前後左右,一步一捶, 遇敌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 拳术如战术,击其无备,袭其不意,乘击而袭,乘袭而击,虚而实之,实而虚 之,避实击虚,取本求末。出遇众围,如生龙活虎之状,逢击单敌,以巨炮直 轰之势。 上中下一气把定,身手足规距绳束,手不向空起,亦不向空落,精敏神巧全在 活。

古人云:能去,能就,能刚,能柔,能进,能退,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 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耀如三光,察来势之机会,揣 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动以处静,然後可言拳术也。 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动以处静,然後可言拳术也。 要诀云:借法容易,上法难,还是上法最为先。 战斗篇云:击手勇猛,不当击梢,迎面取中堂,抢上抢下势如虎,类似鹰鹤下 鸡场;翻江拨海不须忙,单凤朝阳最为强;云背日月天交地,武艺相争见短长。

要诀云:发步进入须进身,身手齐到是为真,法中有诀从何取,介开其理妙如 神。 古有闪进打顾之法:何为闪,何为进,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何为打, 何为顾,顾即打,打即顾,发手便是。

古人云: 心如火药,手如弹,灵机一动,鸟难逃。 身似弓弦,手似箭,弦响鸟落显奇神。 起手如闪电,电闪不及合眸。袭敌如迅雷,雷发不及掩耳。 左过右来,右过左来;手从心内发,落向前落。 力从足上起,足起犹火作。上左须进右,上右须进左,发步时足根先著地,十 指要爬地,步要稳当,身要庄重,去时撤手,著人成拳。 上下气要均停,出入以身为主宰;不贪,不歉,不即,不离 拳由心发,以身催手,一肢动百骸皆随;一屈,统身皆屈;一伸,统身皆伸; 伸要伸得尽,屈要屈得紧。如卷炮卷得紧,崩得有力。

战斗篇云:不拘提打,按打、击打、冲打、膊打、肘打 胯打、腿打、头打、 手打、高打、低打、顺打、横打、进步打、退涉打、截气打、借气打、以及上 下百般打法,总要一气相贯。出身先占巧地,是为战斗要诀。 骨节要对,不对则无力,手把要灵,不灵则生变。发手要快,不快则迟误。 打手要狠,不狠则不济。脚手要活,不活则担险。 存心要精,不精则受愚。发身:要鹰扬猛勇,泼皮胆大,机智连环。勿畏惧迟疑;如关临白马,赵临长板,神威凛凛,波开浪裂,静如山岳,动如 雷发。

要诀云:人之来势,务要审察,足踢头前,拳打膊乍,侧身进步,伏身起发。 足来提膝,拳来肘发,顺来横击,横来棒压,左来右接,右来左迎,远便上手, 近便用肘,远便足踢,近便加膝。 拳打上风,审顾地形,手要急,足要轻,察势如猫行。 心要整,目要清,身手齐到始成功。 手到身不到,击敌不得妙。手到身亦到,破敌如摧草。

战斗篇云:善击者,先看步位,後下手势。 上打咽喉,下打阴,左右两协并中心。前打一丈不为远,近打只在一寸间。

要诀云:操演时面前如有人,对敌时有人如无人。 面前手来不见手,胸前肘来不见肘。手起足要落,足落手要起。 心要占先,意要胜人,身要攻入,步要过人,头须仰起,胸须现起,腰须坚起, 丹田须运起,自顶至足,一气相贯。

战斗篇云:胆战心寒者,必不能取胜。不能察形势者,必不能防人。 先动为师,後动为弟,能教一思进,莫教一思退。 胆欲大而心欲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已。 一而运乎二气,行乎三节,现乎四梢,统乎五行。 时时操演,朝朝运化,始而勉强,久而自然。 拳术之道学,终於此而已矣。

【按语:此论原为形意拳谱,经陈鑫以太极拳理 法加以修订约十之二、三。定 名为《三三拳谱》。1935年,陈照丕编著《陈氏太极拳汇宗》,收入此论,但 标为陈长兴所著。又对陈王廷《拳经总歌》及长拳一百八势谱,俱标为陈长兴 所著,谬矣。 【按,炮唾练至刚快发劲阶段,近似形意拳、心意拳,其理法亦颇多相通处, 故为编入,供练习炮捶者参考。1981年8月顾留馨记】


太极拳,缠法也。缠法如螺丝形运於肌肤之上,平时运动恒用此劲,故与人交 手,自然此劲行乎肌肤之上,而不自知,非久于其道不能也。其法有:进缠, 退缠;左缠,右缠,上缠,下缠;里缠,外缠;顺缠,逆缠;大缠,小缠。而 要莫非以中气行乎其间,即引即进,皆阴阳互为其根之理也。或以为软手;手 软何能接物应事?若但以迹象视之,似乎不失於硬,故以为软手。其周身规矩 :顶劲上领,档劲下去要撑圆,要合住:两肩松下,两肘沉下,两手合住,胸 向前合;目勿旁视,以手在前者为的;顶不可倒塌,胸中沉心静气;两膝合住 劲,腰劲下去;两足常用钩劲,须前後合住劲,外面之形,秀若处女,不可带 张狂气,一片幽闲之神,尽是大雅风规。至於手中,其权衡皆本於心,物来顺 应,自然合进退、缓急、轻重之宜。此太极之阴阳相停,无少偏倚,而为开合 之妙用也。其为道岂浅鲜哉!

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
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
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显好手,
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
妙手一看一太极,空空迎化归乌有。
拳论上有“以腰脊之力带动四肢运行”,“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说明太极拳是以腰为力点。“以胯为轴”转动身躯的,太极拳的内劲运转要通过腰脊来带动四肢运动,身法主要是腰脊中正不偏,如果偏于前后则生俯仰之弊,如果偏于左右则生歪斜不正之弊。练习太极拳的身法要求始终要保持中正不偏,不俯不仰,彻底放松,松沉直竖而正直中正,脊柱脊椎节节放松而松沉又含有顶劲。拳经上云:“顶为准头”,“虚灵顶劲”。太极拳的腰要象车轴一样的直竖、稳定、圆转、不摇摆、不软塌,徐徐转动来带动身躯四肢,内气如车轮般地旋转,拳论上说,“腰为纛”、“腰为车轴,气如车轮”、“命意源头在腰隙(隙即命门,及命门两边的左右肾俞穴)”。

太极拳的转腰,不论转动轴之胯是否有往外侧移动还是没有往外侧移动,这种转腰都不是呈平板的,而是呈立体弧形。这就是说太极拳以一侧胯为轴的转腰,不是胯领身体呈平板的转动,这样的转腰,腹股沟上的小腹部如同有一个圆球从一胯内侧滚压向另一侧,从而造成整个腰胯的转动。拳论上又有“立如枰准,活似车轮”的说法,所以拳友们问我既“以腰为轴”怎么又出来个“以胯为轴”转腰?我的理解是“以腰为轴,以胯为轴”的说法是不错的,但关键是怎样理解这个“轴”字,许多人把腰比作车轮的轴子,认为它是中心,这也不算错,但把胯比喻为一般车轴,看成是平面上的转动,就有点滑稽了。胯在实际应用中,除了以其为支点为轴心左右拧转外,还有前后的翻转,它更像一个“万向轴”。有了这个万向轴,全身的力量才能顺畅地运使到身体各个部位。所以“转身由两胯,两胯由腰脊”,由脚底上传的劲力,必首先作用在腰脊,再由腰脊作用于躯体至两胯,腰脊是身躯转动的力源。至此我认为:‘转身必须以一胯为轴(万向轴),磨转心不转’。

所谓的转腰,其实确切地来讲应当是转胯,转的不是腰而是胯。设想你用两手扶住两胯外侧使其不能转动,然后上身向后拧转试试,看能转多大的幅度?这样的转是单纯的腰转。你可以感觉到,这样既没什么力量,转的幅度也极小,腰的转动只此而已。所以说真正的是胯在转。太极拳中的劲,皆是起自根节,输于中节而达于梢节,以一身而论,足为根节,腰胯为中节,手为梢节。所以腰胯是全身整体发力的中间环节,也是最难练的地方。综上所述,可见太极拳的转腰功也是很重要的,学太极拳要练好转腰还是需要名师指点的。
太极拳是我们独有的国宝。如何让广大民众掌握和运用这个国宝,尚有十分广阔的天地。就人群言,青少年希望自己聪慧明达,中老年人希求健康长寿,所有人都希求自身协调、家庭和睦、处事和谐顺达,太极拳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男女老少的上述要求。笔者认为,如果将太极拳的基本原理、原则、方法、技艺运用到所有人都涉及的习惯运动形式——走与跑中,让我们的国宝走进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发挥其健身、开智、祛病等功效,乃是利于民、利于国的重要举措。

一、何为太极走与跑

将太极训练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原理、原则、方法迁移到人们常见、人人皆用的运动形式——走与跑中,从而增进健康、净化心灵、升华精神,可以使平日的走与跑的效益成倍地提高。

二、太极走与跑的基本要求

头悬颈竖,全身放松。身心轻灵,心脑俱空。百会上领,神视凌空。尾闾中正,上下相通。清理杂染,和谐一统。顶天立地,形松意充。外敬内净,心诚貌恭。神意照体,周身融融。上下一线,脚转轻重。天人合一,神注太空。开合动静,合节适中。呼吸自然,深缓匀雄。

三、太极走与跑的训练

根据下列文字提示,人人都可习练太极走与跑,只要认真,完全可以做到无师自通。

1、太极习惯走的训练

所谓习惯走是指以您平常走的方式为基石,加入太极因子。太极习惯走不影响速度也不考虑场地和时间。太极习惯走的要领是:轻提重踏,双手后划;脚下沉劲,手上拢气。心意——不胡思乱想,凝神聚气。

2、太极拳势走的训练

太极拳势走宜在公园、亭阁、走廊、操场等人员较少的地点运行。走时脚下走弓步、半弓步、丁八步、川字步等,身手配合的各种动作提示如下。

(1)“十三势”走;掤手走(分上掤、前掤、侧掤),捋手走,挤手走,按手走,左后顾盼走,退步走,采手走,挒手走,肘内劲走,靠内劲走,中定走等。

(2)基本拳势动作走:野马分鬃走,搂膝拗步走,手挥琵琶走,玉女穿梭走,左右打虎走,左右蹬踢脚走,肘底捶走,倒转肱走,海底针走,搬拦捶走,抱虎归山走等。

(3)拳势窍诀走:脐轮转圈走,丹田内转走,腰脊旋转走,旋腰转胯走,一吸一提走,一呼一咽走,返观内听走,抻筋拔骨走,喉头呼吸走,手心脚心照应走等。

3、太极跑的训练

脚步轻提,脚下沉踩,碎步小跑,周身放松。太极跑可根据提示随心所欲,以舒心、愉悦为宗旨。

(1)意气流通跑,开合出入跑,环流升降跑,拍打鼓荡跑,托球缠丝跑,云手拨浪跑,云海翻滚跑,引龙入海跑,双手捧天跑,伏龙升天跑,气贯长虹跑,踏海寻浪跑,缩身卷尾跑,缩骨惊弹跑,乘幽控寂跑,驾虚摩空跑,上天入地跑,双龙盘柱跑,乌鹏展翅跑,翻打火炮跑,黑虎掏心跑,饿虎扑食跑,倒打流星跑,三环套月跑,推窗望月跑,风摆荷叶跑,二龙分水跑,凤凰展翅跑,水摇竹影跑,风动湖光跑等。

(2)就拳势三盘,则有伸颈跑,缩颈跑,转颈跑,升肩跑,摆肩跑,转肩跑,转腰跑,张肘跑,横肘跑,直肘跑,宽胸阔臂跑,沉肩坠肘跑,开裆裹臀跑,膝盖前顶跑,舌尖上翘跑,牙齿轻接跑,“金津玉液”跑等。

四、注意事项

要使太极走与跑有较好的训练效果,人人都可以从中受益,必须关注以下几点:

1、对太极拳理、法、艺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2、身心同时关注,性命同时双修。

3、整体理解按上述叙写。

4、熟练掌握需要一个过程。

5、习惯走跑中的弊端是心散加上胡思乱想,现提供几种办法克服:
(1)数数;
(2)默诵诗词;
(3)默念拳理口诀;
(4)默念拳势名称;
(5)观想动作意向成景观。

学习太极拳, “敬”是第一要旨。为什么说“敬”是第一要旨呢?因为没有“敬”就谈不上学习,谈不上其余一切。何谓“敬”?以下是作者的几点理解,特与读者分享:

第一是“敬其道”。也就是要热爱太极拳。既然我们要学习太极拳,就要热爱太极拳,对太极拳“心存敬意”。热爱太极拳首先要认识到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秀文化,要把它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作为“国粹”来学习和热爱。同时,还要了解演练太极拳于我们身心好处之所在。只有明晓学习太极拳的好处,才能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它、信奉它、尊崇它。如果不能认识到太极拳对自己有什么益处,对其也就可能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甚至会“三心二意”,以至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心情好就练一练,明天心情不好就不练,断断续续,且练且停,必会无果而终。有的人急功近利,刚练不久,就想见大功效,殊不知“欲速而不达”,短期成效不明显就打“退堂鼓”,不练了,这怎么能练成?太极拳对人身心的好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须持之以恒。实际上,只要认真练习,一般两三年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的一位拳友原来身体不好,听说练太极拳对身体有好处,就毅然参加练习,练起来十分认真,既有恒心又有毅力。几年之后,身体状况在不知不觉中渐好了,原来的一些病痛逐渐消失,精神面貌也有很大改变,他现在更是信心百倍,忠于太极运动,成为太极拳的“粉丝”。我本人也有这个体会,过去我也经常有个小感冒什么的,自从练习太极拳以来,还未见感冒过。总之,练太极拳, “敬”是第一要旨,只有在敬其道、信其道的基础上,才可能认认真真练习,才会真正领悟其中的奥妙和精髓,领悟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第二是“敬其师”。练习太极拳是“内外兼修”,既是修其身,也是修其心、修其德,而修德之首便是尊师。学习太极拳不仅要敬重太极拳,而且要敬重教授太极拳老师、前辈,初学太极拳的人是这样,就是拳艺进步了,有了一定成就的人也应如此。有的人学了几天拳,依仗自己的“聪明”,举手投足似乎已经“像模像样”,就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认为太极拳也“不过如此”,便目中无人,目中无师、无尊长。这种人对太极拳的认识当然是肤浅的,可以说他还没有“入门”,对太极拳之精髓还一无所知,不过是“夜郎自大”。须知,只有尊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多年研究、演练太极拳,深谙太极拳之要,自有其过人之处,足够做学生的学习一辈子。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一代太极宗师李雅轩先生在垂暮之年,还念念不忘其师,说自己“好久没有回想老师打拳的样子了,因而拳艺也退步了”。可见李雅轩大师对自己的老师是终生崇敬的,实乃后辈典范。老师一辈子练拳,对拳理拳义的理解认识,都已融会在其一招一式甚至身形心性之中,时时回想老9币打拳时的样子,也就是不断“学而时习”老师对拳的认识理解,温故老师的拳艺拳德,这些都是吾辈一生也学不尽的。吾师陈龙骧大师有一句话值得永远牢记,他说: “学拳不能离开老师过早。”离开老师过早,又不能时时回忆老师打拳时的样子,拳的要义和拳艺没有一个参照,久而久之,打拳就会走形,甚至不自觉地加入一些自己的元素,那就会“百花齐放”了,可见陈老师也是非常敬重他的老师的。总之,学习太极拳, “敬其师”十分重要。

“敬其师”并不是不要学生“博采众长”。在弟子举行了拜师仪式,成为正式的“入室弟子”之后,仍然要允许弟子“人往高处走”。一个人一辈子并不是只能有一个老师,正像学生有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一样,在某个学段有自己特定的老师是正常现象,但无论你走到哪个阶段,老师永远是老师,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这个道理。不能你读了大学就瞧不起你的小学老师,须知,未做小学生,何来大学生?做老师的也要有宽广的胸怀,不要限制自己的学生向更高明的人学习。李雅轩大师一开始并未学习太极拳,是他的老师指引他去学习太极拳,他才拜杨澄甫大师为师的,如果没有他老师宽广的胸怀为他指引一条更为广阔的道路,可能就没有李雅轩大师后来的成就。学子“博采众长”,往高处走,是弟子心性向上、追求卓越、追求进步的表现,应该受到支持和鼓励,这样才会有“长江后浪推前浪”,才会有“青出于蓝胜于蓝”,才会有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和进步。这正是太极文化的要义和精髓。

尊敬师长,还包括尊敬自己老师的师兄弟,甚至不同门派的太极长辈。吾师在太极拳界也是鼎鼎有名的大家了,在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中也是颇有建树者之一,但他对太极同道毫无轻慢之意,都十分尊重,特别是他对同门师叔杨振铎尊崇有致,师叔长师叔短的挂在嘴边,让人十分感动。他有如此武德,难怪他深得太极拳之要,有如此高深的见地。而我们有些人,对太极要旨研习不深, “门户之见”过重, “不知天高地厚”,不敬自己师傅之外的尊长,必然成不了大器。

第三是“敬其友”。 “敬其友”即要尊重拳友。修拳即修德。德行高尚之人,必能尊重他人,太极拳练习者首要就是要修炼自己的德行,做到尊重他人。对初学之拳友要尊重,不要因为他们初学时手足无措、僵手僵足、别别扭扭,就瞧不起他们,斥之“蠢”、 “笨”。对待初学者,只能帮,不能毁,应热情耐心,给他讲拳理,帮他纠动作,助他释要义。对比自己学得好的拳友,不能“羡慕而生嫉妒”,鸡蛋里面挑骨头,千方百计去拈过拿错,用己之长,比人之短,而应虚心向人家学习。对自己同门同宗师兄弟尊重不难,还应该尊重不同拳种和不同师门的道友。有的人认为自己所学的拳种好,其他的拳种不行,于是对其他拳种就评头品足,甚至诋之、谤之,这是要不得的。须知,天下拳友是一家,即使是一母所生,兄弟姐妹也还有差别,难道为人父母者也能够有亲疏之分?因此尊重他人,就是尊重太极文化,尊重太极之道,更何况“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太极拳练习者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古代拳谱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说明了,是不存在尚没有公开的秘密需要谁去解去揭的。之前有的人所谓对太极拳的“解秘”无非是有名无实的吹嘘、哗众取宠的商业炒作甚至是欺诈而已。太极拳古代拳谱明白说明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由于随人而动形成的,因此是没有某些外家拳那样十分花俏奇异复杂的主动技巧的,就此而言,太极拳其实是简单易学的。然而再简单易学的动作也是有难度的。比如走路谁不会啊?谁都认为走路是简单易学的,然而走钢丝其实就是走路,会在百米高空的峡谷之上走钢丝的世界上有几位?所以,走路也是有难度、有诀窍的。其实,世界上任何技艺理法再清楚明白,学习都是有难度、有诀窍的;任何技艺要达到尖端更是有难度、有诀窍的;学习太极拳自然也是有难度、有诀窍的,而且对于一般人而言,难度是十分大的,甚至对于有些人而言其难不啻于上青天。不然怎么会有“学练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寥若晨星”之说呢?这种状况不能改变吗?当然不是。就像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里所说的,学习太极拳如果有正确的指导,就可以“一年习熟,五年练好”。著名近代太极拳家濮冰如、郑曼青先生是杨澄甫先生刚到上海就跟随杨澄甫先生学拳直至杨澄甫先生逝世的弟子,时间无非至多也就五年多点。所以,说“太极十年不出门”的人肯定是太极拳的门外汉,或者自己对于太极拳一知半解、对于太极拳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没有弄清楚就倚老卖老信口雌黄瞎说一气。

当然,太极拳能够“一年习熟,五年练好”,正确的指导是十分的关键。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对于一般人而言,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余如不言,汝虽学三世,不易得也”。除此以外,求学者本人的思维或者称为悟性也是关键,如果自以为是、对于一般的武术常识先入为主,经验主义地以为可以用外家拳的思想理解、剖析太极拳,以为学习太极拳可以对于其它武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为一体、以为一个人可以是太极拳家兼其它的武术家,那么,这样的人就是古代拳谱所说的“非有夙慧之人未能悟也”,这样的人要明白、学会太极拳必然是难于上青天的。但一个人的初学悟性再好,也是需要培养提高的,一年时间往往还达不到能够完全理解太极拳的理法要领的程度,所以,即使正确指导与悟性这两个关键或者条件都具备,“一年习熟”的太极拳往往主要还是一个外壳,这个外壳也可以成为外家拳的形式。所以,“一年习熟”的太极拳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太极拳。可以说所谓“一年习熟”了太极拳不等于已经真正学会了太极拳了,还需要继续接受老师的指导。而有五年时间,如果正确指导与悟性这两个条件具备,就可以达到濮冰如、郑曼青先生这样的水平而可以凭自悟自修提高功夫了。当然,太极拳“五年练好”的人也不是达到太极拳的顶峰了,这样的人相互还是有水平高低差别的,还是需要进一步学习提高的,但就学会太极拳而言是已经达到了。所以就此而言,太极拳应该认为是简单易学的。但如果正确指导与悟性这两个条件没有完全具备,这样的人不仅不可能达到濮冰如、郑曼青先生这样的水平,而且如果离开了老师,对于太极拳的进一步合格与提高就会举步维艰,甚至会始终原地徘徊、踯躅不前,甚至一辈子也不能完全进入太极拳之门。这样,太极拳学习就表现为难度很大了。

为什么太极拳有这样的难度呢?这是因为太极拳的拳理拳法一般人难以理解,有的人自以为是理解了其实是误会了,而且往往总是误会得南辕北辙,这就是古代拳谱所说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难度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太极拳的基本行为是违反人类与生俱来之本能的,是超出一般人的正向思维而需要以逆向思维去理解的。仅仅根据这两句话应该就可以掂量到太极拳的难度了。而如果能够改变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超出一般人的正向思维,那么,太极拳的难度就像是有的人所说的就是一张窗户纸,没有点破之前,别说十年,三辈子也别想知道窗户纸对面究竟是什么场景,一经点破就可以清楚看明白了,难度的消除也就是指日可待,无非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看时间、精力如何投入了。这样,太极拳就是属于简单易学的了。不然的话,太极拳就是复杂难学甚至根本无法学会的。那么,太极拳难度之最或者说难度的根本是什么呢?这个答案的最佳表述应该就是老子(四十一章)所说的“反也者道之动也”。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翻译为“相反是世界总规律的一个动态表现”。太极拳就是充满了矛盾辩证统一十分典型的表现,虽然有不矛盾的,但其根本是矛盾,处处是矛盾。如果认为矛盾是不能辩证统一的,以为圆就是圆、直就是直,以为相反只能相斥,不能相成,那么,太极拳就是说不清楚的,要想学会,那就必然是难于上青天的了。其实,太极拳的简单易学与复杂难学就是一个矛盾,就是说,太极拳的复杂难学其实质是简单易学,而太极拳简单易学的实质对于某些人会表现为复杂难学。
站桩训练是非常很苦的事,通常有两个重大关口要过,第一是筋骨关:肌肉酸痛难支、大汗淋漓、两股颤抖、肩臂酸痛;第二是心理关:心猿难伏、意马难收、心浮气躁,心力交瘁。

  站桩第一个遇到的就是筋骨关,因为很多人还没有练到心情烦躁的时候就已经累得无法坚持了,所以必须要有吃苦耐劳,不怕累的精神,坚持不懈地按要领苦站,就能度过此关。
  筋骨训练的要领:

  筋骨关第一处为肩颈拙力,由于普通人的用力习惯都是端着肩膀让肩颈肌肉用力,所以松肩颈为站桩入手第一步。

  开始站桩的时候,最累的不是腿而是肩和脖子,腿累了会发抖,但还可以坚持,毕竟腿的力气大,只要忍着就能支撑,而肩膀累了却酸痛难当,桩形变化,后天拙力重生,严重影响到功效。此关如何过?无他法,只有先紧而后放松。将这些酸痛的肌肉放松,让肩胛后背的肌肉发挥作用,去支撑肩膀的重量。肩胛的力量上来了,肩膀的力量就可以放松了,这样肩膀就不累了。在“间架结构要领”中,这一步叫“落肩回胛”,所谓“落肩”指的是肩膀放松,将原来端着的肩膀放下来,肩膀放下来了,就形成了所谓的“熊膀”,大家可以观察动物园的大狗熊,站立起来时肩膀的体态,它那个肩膀就是我们追求的状态。我们如何检查松肩的效果呢?那就是看自己锁骨的位置,普通人的两根锁骨,位置大概相当于钟表上的10点10分钟,时针和分针所指的位置(象一个倒八字形),锁骨斜向上耸的。锁骨上耸,则肩耸,肩耸则气浮,气浮则身体就紧张起来了。只有放松锁骨,肩才能落得下来,两根锁骨的位置由10点10分向9点15分转变(成——字形),在“间架结构要领”中,这一步称为平锁,平锁要领很关键,不能平锁则肩和胸是无法放松的。

  同时伴着的是“回胛”,就是肩胛骨紧贴后背,后背肩胛处没有起伏,两片肩胛骨的距离向左右拉开,整个后背肌肉外展,普通人的肩胛骨是向外突起出来的,站桩的时候要把突出来的肩胛骨收回去,整个后背成为一个平面,这样后背的力量才能向上传递,肩才能松得下来。

还有一个腰椎后靠,普通人由于后天劳作,腰椎变形向前弯曲,从后面看腰椎则是一个凹窝,要把腰椎向后突起,腰后面平整,左右腰背的肌肉就得向左右展开,这时腰椎骨就会突出肉面,从而达到松腰不断劲的形态。其此就是颈椎后靠,伴随颈椎后靠首先就得头顶收颌,下颌向颈内收,颈椎就后靠了,略有头顶向上顶的感觉,颈椎就正直了。颈椎、腰椎正直之后,整个椎柱就由后天的S型,校正为先天正确的 I 字型,这样才能达到肩松腰塌实腹空胸的要领。
所谓“开合拉气”,就是以太极桩为基础形架,双手撑抱于胸前,在意识的诱导下,意念放松,外静内动,感悟两手间磁石般吸斥力的变化,即所谓“气感”,有推之不动,拉之不开的感觉,越觉越妙,并通过这种感觉体悟腰脊上下牵拉,周身束放缩胀的内在感应,也即内在劲力(或称内气)在体内的自然运行的变化,使身体的质量提高而密度加大,从而感悟“胸中腰间开合”的奥妙,所谓“放之则弥六合,退则藏之于密”。由静到动,内外导引,合一而融,动而犹静,静而亦动,静动交变,从而再达外动内静,静而仍动,动静和融的真静之境界,为健身养生和太极拳的真正内功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


  太极妙道,一气贯穿,全在胸中腰间开合。欲入妙道,先需得法。法者入道之门。众妙法门,何止千万,然其正者乃一,惟得之正者乃入正道。开合拉气,虽只一法,但法简效宏,见微知著,通玄入奥,太极妙道尽存,窥一斑可知全豹,老少咸宜,健武皆适,武练尚需文养,文练亦可武用,所谓“文以强身,武以御敌”。


  为使太极真功(包括正道养生)爱好者避偏途,入正道,今简述“开合拉气”法而引之,以助登堂入室,早得太极真艺真技。下面作以简要介绍:


  一、要领: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胸实腹,提裆塞尾,气沉丹田,顶膝坐胯,足心含空,五指微屈,虎口圆撑。


  二、要求:首先进行放松的诱导,由自然呼吸逐渐过渡到逆腹式呼吸,按练功的说法就是先做好“三调”,即调身、调息、调心,做到身正、息稳、心平;然后做身体放松的调试,由头开始逐渐下松,一直松到脚下,再由脚下依次上松,直至松到头顶,反复调试愈松愈好,以全身通透为佳。自感全身松畅后即可进行开合拉气的训练。特别提示:本法虽名“开合拉气”,只是沿用旧说,在意不在“气”,气不过一种内在感悟,并无玄虚,只要习者感气不而求气,人人能得,所谓“不气而气”,即感悟到身,气不求自明,不求而自得,皆纯任自然,绝无虚妄、玄虚之虞,信也有,不信也有,所谓“气”只在得法,功到自然成。习者只能从松上找感悟,万万不可想气、运气、引气、导气,否则极易出偏而误入歧途,所谓“走火入魔”,皆虚妄之为


  三、动作:以太极抱球桩(亦称太极桩、混元桩或浑圆桩),熟练后可产生多种自然形变。操演时先自然站立,双臂松垂,引颈、拔背、拉腰、长身,先行“三调”放松,然后两脚开立,略宽于肩,屈膝下蹲,同时两手从腹前提肘沉肩,双臂环抱圆撑,上提至胸前止,掌心向内,掌指相对,距七寸许,拇手指齐鼻,沉肘略低肩,双臂撑圆如抱球,双臂外撑内合,头正项竖,脊直身端,目视掌指间,要做到骨撑、筋伸、肉松、劲缩,手劲缩于肩而达腰,脚劲缩至胯而合于腰,保持要领和要求。以上为静桩,即外静内动的内意开合训练,待静桩掌握后,便可转入动桩训练,即由内意开合转为外形开合,以形合内,内外合一而练。


  四、凝神调息:息稳心平身自松,身松息微神自凝,敛神意注通阴阳,气机升降自开合。意注眉间神居祖窍,不即不离不无意,丹田鼓荡周身贯,膨胀缩合立体圆,即所谓“形圆、意圆、气圆”。随呼吸调整,渐入松静,一气贯穿,周身内外胀缩。神凝祖窍意注两掌间,掌虽不动,掌间自有磁石般两极变化的吸斥感产生,自吸自斥,吸斥等力,吸之不能开,斥之不能合,谓之意念开河;同时吸气时,腰部拔伸向两端牵拉,身体放长,呼气时,身胀肩沉气自落丹田而鼓荡。开合拉气,感之在掌,动之则在胸脊,此即“胸中腰间开合”之谓。初始开合,随意念轻重而轻重,轻重由掌及臂而身,继而随息深浅而轻重,终而脱息脱意自轻重。即随着凝神调息的深入,调息而忘息,凝神而神游,似有若无,若即若离,感而不感,不感而感,形神合一,神入神室,气入气窍,精神气乃一,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玄关洞彻,所谓“空穴来风”,功境自现,前人所谓“不在身内求,不在身外得”意即指此。若动式开合,则两臂外撑,形张而意收;两手相合,形拢而意张,所谓“开中有合,合中有开”,亦开亦合,亦合亦开,开即是合,合即是开,此之谓也。


  五、效验:功后周身通畅,精神饱满,身体如铸,轻盈不滞,气感充盈,劲力殷实,筋骨强壮,却病延年。功后练拳,全身通透,束身而起,胀身而落,神凝内聚,一气相连,身如灌铅,整体如铸,不僵不滞,内外一如,物我两忘,动无不动,静无不静,意动形随,周身相贯,易筋洗髓,入微入妙,玄奥难言,功者自验。
心,是大脑中枢神经的的代名词,心想就是大脑在想, 就修练太极拳来说,心有所思才能意有所念,神有所会。静,即是心纯,大脑无有杂念。体松,即行拳走架时,周身都要放松,有利于气血的运行。在太极拳修练运行中,心静了,纯了,净了,真了,体也就自然松了,才能专心致志地攻克太极拳难关,才有可能攀登太极高峰,达到“益寿延年不老春”的终极目的。
但,心不静,体难松的现象在我们晨练队伍中处处可见。
1、有的人清晨出门匆匆奔向晨练点,心里还在盘点着新的一天开始,要做那些事,诸如:买什么菜,主食吃什么?要交电费水费等等。
2、有的人在行拳时头脑中还在浮现着昨日的家庭纠纷,邻居间的关系,儿孙的牵挂等等。
3、有的人在行拳中还在交流昨天的“新闻”听见什么了,看见什么了,乐于传播小道消息。
4、 有的人即是到了晨练点,还在为昨晚的麻将场上输钱之事一肚子不愉快,边打拳边和别人谈,不该出“三筒”了等等。
5、有的人喜欢炒股,股市行情往上,兴高采烈,行情往下,寝食不安,那有心打拳。
6、 有的人喜欢管别人的事,张三李四什么什么的,被人听着就要炒起来,甚至人家在打拳,他去指手画脚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等等。
7、 有的人为了一个站位,有的人为了别人的音响声音大了,有的人为了争场地等等互相指责,闹不愉快。
8、 有不少人没有把太极拳当作修练身心来锻炼,而是当作任务来完成,早上匆匆而来,从16式打到48式,不管拳打得到不到位,正不正确,打完就奔向菜市场或者是赶去上班。
  上述种种现象如果不克服掉,永远达不到心静体松,达不到修炼心身,益寿延年的效果,仅仅是活动活动肢体而以。
如何让双脚放松、轻灵,总的原则要记住。

  1、架子不要太大,太低,一般人弓步的两脚前后、左右相距一脚就足够,开始时前后距离还可再小一点,以迈步时不要牵动自己的重心为准。可参考吴式太极的川字步。吴式被称为太极拳中的长寿拳(练吴式的人长寿老人很多,吴式太极操另当别论),我认为很大原因是架子适中,利于双脚放松,达到全身放松轻灵之功效。真的不要过于追求美观,练太极是为了自己健康,不是为了表演给人家看为目的,人家的一句评价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2、前脚不要用力踩地,后脚不要用力蹬地。要像落叶一样平松而落在地上,除了自身体重外,不要给地面加额外的力。像猫一样轻轻走,不能让老鼠听到声音,像小心翼翼走在薄冰上,一重就要破冰落水。

  其实就是平时放松的走路,平时走路时你会故意用力地走吗? 你现在悟了吗?啊,苦苦追求的功态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放松走路啊! 但常人一练拳时就落到外家拳的路子上,一定会用力作做,这个习惯思维一下子是改不了的。这在佛学上道理也一样,释迦牟尼当年开悟时讲的第一句感叹话是:“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现在大家基本知道只要去掉妄想执著就能明心见性,但妄想执著的习惯思维就是去不掉啊!等你哪一天悟了,又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某个平常状态就是没有妄想执著的时候,就是明心见性的时刻,只要将这个状态保任住就可,并不需苦苦去追求一个状态。但没体悟之前,只有通过观息、观心、念佛、念咒等种种法门作为工具去逐渐切入去发现。那练习双脚放松也是如此,只好先通过一定方法去专门练习。有心人可以按以下方法去训练双脚放松:

  双手放松下垂,两脚在地面上(草地或厚地毯上更好)连续走弓步前进。具体方法我推荐杨禹廷老先生传授的“双脚减加法”,可在网上搜索其弟子祝大彤先生介绍的如何练习太极脚的内容和视频(祝先生写了好多书,现在对他争议也多,但他讲的太极脚修练方法确是太极拳中的真货)。按这个方法练习后,会在地上逐渐体会到踩在草地或厚地毯上的感觉,即有一种升腾感,还会练出双脚之间灵活的虚实转换。接下去可换意境,就是想像在薄冰上走弓步,会逐渐体会到更轻灵的感觉,还能练就敛气的功夫。另外,以上专门方法训练有基础后,进行套路练习时就不必专门去注意双脚了,结合其他要点的修习,全身会越来越轻灵,最后你会离郝为真先生所讲的境界越来越近。
杨澄甫先生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的太极拳经典成语,“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句。郑曼青先生于1947年出版的《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一书中公开了杨澄甫先生的这一句话,使得这一句具有毋庸置疑真传权威的成语能够有据可查。从这句成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杨澄甫先生把是不是“动手”视作判断是不是太极拳的一个标准。杨澄甫先生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弄清楚这句成语的含义就可以大致明白了。然而这句成语与其它很多成语一样,其含义不能从字面上直接理解清楚。那么,怎么理解这句成语呢?主要可以从以下十一个方面来理解:

  

  一、“不动手”体现了“由脚而腿而腰”

  

  《郑子太极拳十三篇》的《视本末》这一节是这样陈述“不动手”这句话的:“杨师澄甫之分释太极拳诸要点如下:

每于练功架或打手时之讲解曰: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且戒之日:健侯老先生之教人。每引拳论日: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又曰:其根在脚,发乎腿,主宰于腰,行乎手指。谓手必要相随,不可自动。”这段话清楚地说明所谓“练太极拳者不动手”,换言之就是“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或者是“手必要相随,不可自动”,古代太极拳经典中“由脚而腿而腰”这段活指的是身上“如练一气”的传递过程,这种“气”,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多次提到,就是太极拳所有动作发生的直接原因,实质就是人体中传递性的力量,现代运动力学称之为“动量传递”;在地球上,这种传递性的力量总是必须在腰脊等“相向运动”的作用下始发于人体的下支撑,对于站立的人而言,下支撑就是脚。所以,古代太极拳经称这种“气”是“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既然这种“气”是这样的发生与传递,太极拳的动作又是由这种“气”所引起的,因而,太极拳的动作也是“由脚而腿而腰”如此发生与延伸的。这样来理解“不动手”,就可以明白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动手”指的是在动态中所呈现的“不动手”,就是说这“手”既是在运动的,但又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带动的,是脚之动所催动的,是脚之动的延伸。这“手”就有点像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比喻的行驶中的火车中被火车头带动的最末节车厢,或者像装载于行驶中的汽车上的货物,末节车厢和货物本身都没有动,但又都是在运动的。真正做到太极拳谱中所说的“由脚而腿而腰”了,就应该体会到手的任何动作都是脚动作如“抽丝”一样的延伸,有点像会踏自行车的人体会到手控制车把手,可其实是脚作用产生这样的情况。手的动作只有这样才是太极拳的动作。这就是说:“不动手”包含着“由脚而腿而腰”与“手必要相随,不可自动”。然而,对于“由脚而腿而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很多人仅仅是将“由脚而腿而腰”这句话理解为脚是人体的下支撑而已。就像不会骑自行车的人以为手控制车把手与脚是没有关系的,根本没有理会到手不能主动(即自动);虽然练太极拳的很多人都讲“由脚而腿而腰”这句话,其实其中也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手不能主动。这样的意识学练太极拳就等于是穿着防水服下水去达到洗澡的目的一样,因而对于太极拳无论是学练还是研究都是错误的。

  

  二、“不动手”包含着“虽动犹静”

  

  由上述分析可以体会到“不动手”还包含和体现了“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之意。这是因为太极拳的“气”是在“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等的作用下,在腰的主宰下而由脚开始传递到手的,手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脚开始传递上来的。这就像行驶中火车的末节车厢之动必然是末节之前所有车厢之动所传递过去引起的,而且行驶中火车的任何一节车厢之动也必然是整列火车之动的结果,所以火车是“一动无有不动”的;然而整列火车其实自己是不会动的,所以火车又是没有一处不静的,或者说是“一静无有不静”。而太极拳由于全身之动都是“气”的作用所引起的,无论是手还是其它任何一处的一动,也必然是全身之动的结果,就空间位置而言,太极拳的练与用,全身各处任何时候都是没有不动的,是拳经所说的始终“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的;然而被“气”所作用动的全身各部位本身又都是始终不主动的,是拳经所说的始终“神舒体静”的;所以太极拳也是“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太极拳还有另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无论练或用,从俯视的角度看,大臂与胸部的夹角几乎是不变的,肘部是始终不向后越过两肩之连线的;而手往往反映为不是与身体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就是与原来的位置没有改变;而手与人接触则似乎是完全被动的,套路在任何时候也反映着这样的情况,这是太极拳与其他武术相比较绝无仪有之沾粘连随的特征,这也反映了太极拳的动中存在着不动,动中存在着静,或者称为“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十三势歌》则称其为“示神奇”的“动犹静”,古代太极拳经典又称之为“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这种“动犹静”可以说是太极拳最深邃、最精髓、最抽象的概括。古代太极拳经典中的许多阐述其实都包含着“动犹静”,那些是“动犹静”的具体化;而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其实就是这诸多“动犹静”之意更直门的表述。太极拳界中有的人把“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理解为“一动俱动,一静俱静”,这是由于疏忽了辩证思维而拘泥于字面的错误理解。现代太极拳界又有人把“不动手”绝对地理解为是手的姿势不变,这种理解显然是与“手必要相随”背道而驰的,且与人交手而手的姿势不变是违反武术常识的,因而明显是错误的。现代太极拳界又有人把“不动手”理解为“外不动内动”,然而,“内外相合”是杨澄甫先生所指出的太极拳的根本要领之一,“外不动内动”显然是违背“内外相合”的;而从“内外相合”来看,?外不动内动”不是违背了“手必要相随”,就是违背了“手不可自动”,所以,这种理解也是错误的。太极拳锻炼随着功夫的提高,转胯、含胸、拔背等躯体动作会越来越小,别人很难观察清楚;叶大密先生也指出太极拳存在着“脚动身不动”与“身动手不动”,但这“动”与“不动”都是相对地辩证而言的。比如虽然外观上必须“脚动身不动”,如此才能“迈步如猫行”,然而,这“动”之脚又必须是外观上似乎“不动”之腰胯主宰下另一“不动”之脚的“动”的延伸和所催动的;所以,这“身”实际上还是在“动”的,这“动”之脚绝不是自动的。太极拳中动态最明显之“手”却“不动手”正体现了“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动犹静”。

[page]



  

  三、“不动手”体现了“上下相随”的方向

  

  太极拳以“舍己从人”之“沾粘连随”为根本,而自身也存在着“上下相随”。但现代太极拳界对“上下相随”有两个严重的误解,一个误解是根据“一动无有不动”断章取义地将“上下相随”理解为上的主动与下的主动相配合,而主动的上也动下也动,将南下而上有序而动的“由脚而腿而腰”抛弃了。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这是太极拳的大忌,对太极拳而言是属于“乱动、妄动”。太极拳由下而上的“上下相随”而动最终是必须没有时间差的,但是到了此层次仍然是“由脚而腿而腰”的,否则,根据拳经就不可能是太极拳。另一个误解是所谓“以手带身”或“以梢带根”。太极拳存在“以手领劲”的现象,但“以手领劲”仍然是“由脚而腿而腰”的结果。这就像鞭子的挥动往往会出现鞭梢领先的现象,然鞭梢的领先仍然是鞭把之动所引起的、是鞭把领先而动的结果,这两者的道理是一样的。辩证法揭示现象必然是实质的反映,但现象有时也会虚假地反映实质,太极拳的“以手带身”就是现象对实质虚假的反映。从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惟内之是求”来讲述,太极拳的“手”任何时候都是“不可自动”的,其它部位也都是如此。如果实质上发生了“以手带身”或“以梢带根”,也就是“由脚而腿而腰”、“手必要相随,不可自动”不存在了、“手”发生自动了,那么,可以肯定,这样的动作不可能属于太极拳,对于太极拳而言,肯定是错误的。

  

  四、“不动手”体现了被动和主动的统一

  

  近代太极拳家除了杨澄甫、李雅轩、郑曼青等先生明白地说明了太极拳必须“手不能自动”(也就是“不动手”)之外,郝少如先生也有多次这样意思的教诫,不过他用“太极拳要被动”来表述,叶大密先生的弟子金仁霖先生也很强调“太极拳是被动的拳,一定不能主动”。太极拳的手臂乃至全身对于“动量传递”而言,主观体会上,必须无论何时都是“被动”的,否则就必定不是太极拳。太极拳家与前辈所谓的“被动”正是杨澄甫先生“不动手”的意思。但是,从一般客观而言,太极拳的任何“被动”又都是有主动的,因为只有存在一定的主动成分,在与别人的接触中才能出现别人难以控制的“不先不后”的“随人而动”。古代太极拳经典《打手歌》所说的“牵动四两拨千斤”中的实质就是“动量传递”的“四两”,就是这“被动”中的主动成分。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也指出太极拳的动作是“有系统、有主动、有被动的一个整体的”。所以,太极拳家所谓的“被动”不是一般概念的纯然的被动。一般概念的被动,是完全受人控制的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随动,就像大海中失去船舵的帆船,只能完全听风南命、随风而漂,那就成为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太极拳之大忌,即“若如肉架上挂肉,便是死肉,又何有灵气可言”,有人将身体比喻为挂在衣架上的衣服,就是属于这种纯然的被动,这种“被动”与人交手那只有挨打的份,根本不能认为是太极拳。太极拳的“被动”必须如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如水上的“葫芦”,别人一踩踏它,它就既是如杨振基先生所说的“我不动,跟你走”地被动,又由于浮力而有主动,不仅使得对其踩踏者感到“终不得力”,而且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跟之随之,在几跟几随之中,我的身势早已吃进彼身”了。所以,太极拳的所谓“被动”是与一般概念不同的特殊的“被动”,而太极拳的所谓“主动”显然也是与一般概念不同的特殊的“主动”。因为这种“主动”必须不是别人尚未动而先动,而是必须“被动”地、借用别人之力却不受人控制的“随人而动”,这样才能保证能够由“人刚我柔”到“人背我顺”。这样,兼有这种“主动”和“被动”的人,就像大海中有舵手操纵驾驭的帆船,既利用风作为动力,又不为风的方向所控制,不仅可以借东风、东南风向西行驶,而且可以借南风、西南风向西行驶。正由于太极拳的“被动”不能被人控制,所以这种“被动”就具有了表象上“舍己从人”,而实质上造成“人背我顺”攻击别人的作用了。比如推手中,在对方的突然攻击之际,往往由于自己的一侧胯与手臂完全放松,也就是完全不动、完全被动,这样会使对方根本用不上力,会由于对方的作用而十分干脆地化解掉对方的攻击。并且立即使对方形成背势;但是,这完全放松、完全不动的手臂其实是既被对方推动着,又是被自己的另一侧腰胯以很小的力量所操纵、牵动着,这局部的“完全被动”之中其实是包含着腰主宰、起于脚之“主动”的,只有这样,这种反应才能使得对方如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最终“如捕风捉影,处处落空”。所以,这“渭手必要相随”的“不动手”是对太极拳的所谓“被动”和“主动”最好的说明。

  

  五、“不动手”体现了“不用力”

  

  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用意不用力”,对于真正的太极拳传承者而言可说是太极拳生命象征的要领。杨澄甫先生所说的这种“力”,用现代运动解剖学的语言说,就是运动肢体局部肌肉紧张收缩所引起的一种生理反应,是骨杠杆性质的力。而太极拳所追求的则是人体中由脚而始传递性的力量,用现代运动力学的语言说。就是“动量传递”,近代太极拳家则将其称为“气”,这“气”也包括了“劲”,当然这“劲”是与外家拳所说的“劲”不完全相同的特殊的“劲”。运动力学与太极拳实践证明,《杨氏老谱》与郑曼青等先生的著作也指出:这种特殊的“劲”不仅与“力”是“大异”的,而且是与“力”不能共存的;要得到这种“劲”,必须“不用力”,也就是要消除局部骨杠杆性质的力。这样的“不用力”才能如杨澄甫先生所说能够“则得真正内劲”。而有了“内劲”的这种“不用力”之动就不同于与拨浪鼓转动带动鼓绳之动相似的甩手了,这种手之甩动的动力是身体的旋转惯性力量,手臂之内是没有力量的,而有了太极拳之“气”和“内劲”的“不动手”、“不用力”的运动中的手臂,是可以感觉到手臂之内传递着力量,也就是起于脚的“气”或“劲”的,会感觉到手臂是被这“气”或“劲”所作用动的,不是惯性所作用动的。这就是说,太极拳所追求的“不动手”、“不用力”是与“由脚而腿而腰”不可分离的。但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不知道太极拳的“不用力”是这样的意思,有很多人分辨不清怎样才是太极拳的“不用力”。很多人明明用了力,手臂明明是由骨杠杆性质的力所作用动的,却以为自己是“不用力”的,或者强词夺理地说自己是“用劲”,甚至说是“用意”。其实,因为用力必然表现为没有由脚而起的劲力、可以使外力有一定着落的肢体的僵硬和自动的“动手”,而“不用力”则必然反映为手的劲力由脚而起、手不是身体的旋转惯性所带动、外力不能着落、没有主动的“不动手”。可见这样的“不动手”就是“不用力”最好的体现和鉴别标准。

  

  六、“不动手”体现了“松净”

  

  太极拳所有的功效,无论是健身还是技击,根本都是放松;越放松各种效果必然越好。所以,太极拳要求“彻底的放松”,称为“松净”,李雅轩先生称其为“大松大软”。当然这是一种模糊概念的近似表述,因为一般概念的“肌肉放松”,其解剖学实质就是肌纤维松弛,也就是肌纤维不收缩紧张;而肌纤维不收缩紧张只能是不用力,肌肉越放松也必然是肌肉越不用力。借助精密科学仪器的测试精确而言,人要达到彻底的放松也就是彻底的不用力,那就只有处于躺下的状态才有可能实现。可见所有运动所谓的“放松”与精密科学仪器测试的“放松”是不同的,都是相对的“放松”。太极拳的“放松”又是与非太极拳的武术所谓的“放松”不同的。太极拳的“彻底放松”首先是指在维持双臂悬置的某静态姿势前提下肌纤维最大限度的松弛,然后是指追求不使用骨杠杆性质的力而使用传递性的力形成动态姿势,从而仍然尽量保持这种最大限度的松弛。太极拳这种最大限度的松弛同所有武术相比较最接近一般概念的最大肌肉放松,按照数学近似计算将其称为“彻底的放松”、“大松大软”是完全符合科学和客观事实的。太极拳界中几乎没有人不主张“放松”,有很多人自称“放松”,有很多人反复地论述“放松”。但是,很多人发现许多所自称的“放松”和所认为的“放松”,其实并没有放松,有很多人所论述的“放松”并不是太极拳的“放松”,有的人把气功静态的“放松”与太极拳动态的“放松”混为一谈,而又有的人画蛇添足地神化太极拳的“放松”。那么,如何做到和正确鉴别太极拳的放松呢?从生理、解剖学上可以知道,放松是与用力成反比的,用力又必然是肌肉的拉长与缩短收缩或等长收缩所引起的,必然反映为“动手”与僵硬。因而,“动手”和僵硬越少也就是“放松”越多,而既柔软又“不动手”就必然是太极拳所谓的“彻底的放松”,也就是“松净”了。所以。“不动手”就是一个做到和鉴别“松净”的很客观、直观、准确、最具说服力的标准。

[page]  

  七、“不动手”体现了“柔软沉重”

  

  “不动手”体现了“松”,正如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如能松透即是沉”。所以,杨澄甫、李雅轩、陈微明、郑曼青先生等太极拳家在他们的著作中以及有关近代太极拳家的轶闻中都反映了太极拳技高者的手臂给人的感觉是“如绵裹铁”般的“柔软沉重”,甚至郑曼青先生说:“吾师澄甫之臂,其重过于常人不啻十倍。”推手真正遵循了太极拳的法则,做到了“不动手”,别人就会既“终不得力”又有“柔软沉重”的感觉;如果别人主动用力越大,由于“不动手”中的“四两”之力作用相对越微小,被动成分相对越大,“沉”也就越明显,这手臂就越会使别人感到就像是断臂那样重甸甸的,尤其往上抬就像是抬浮在水中的一条圆木似的更加沉重。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画蛇添足地神化太极拳,奢谈手与别人接触使别人什么也感觉不到的所谓“松空”,这种所谓的“松空”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批评的“毫不着力,浮如鹅毛”的“双浮”,是“连十岁顽童也打不倒”的拳病。“不动手”明白地反映了“被动”,“被动”显然是不可能表现为这种什么也感觉不到的所谓“松空”的。所以,“不动手”明白地暴露了这种所谓“松空”是根本不符合太极拳理的伪说,反映了“柔软沉重”才是太极拳的真功夫,才是太极拳“松净”的特征性表现。“不动手”的“柔软沉重”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使人感到其全身动作不论是十分缓慢的还是非常疾快的都有一种由脚至手抽丝样的整体性,反映出一种似乎匀速的浑厚稳重;初步达到了“不动手”,手臂还会尤其自觉明显的沉重,手臂的活动会有如在水中游泳似的有阻力感。而手臂主动动作,手臂则始终不会有自觉沉重与移动遇到阻力的感觉,而主动动作用很大的力会给人快慢飘忽的感觉,用小力飘忽轻浮更加明显,正如杨澄甫先生所说:“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所以,“不动手”与“柔软沉重”是可以相互反映的。

  

  八、“不动手”不是单单指手

  

  有很多人把“不动手”仅仅理解为是指手,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其实自古以来汉语中大量出现的“动手”都不是仅仅指手的动,而是指全身肢体的动作。李雅轩先生和郑曼青先生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有“手足不要自动”的论述。如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中就明白地指出:“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二句要论……所谓练太极拳不动手,即是谓手足不能自动。”这段话对于现代太极拳界有些人尤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这段话一是明确说明了杨澄甫先生秉承代代的传授认为“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与“练太极拳不动手”是同一个意义,二是明确说明了这“不动手”中的“手”并不是单单指手。必须明白:太极拳的“动犹静”是包括全身各部位的,所以这“手”是借代指全身肢体。如以脚为例,符合太极拳的法则要领,脚的前迈必须是全身由于虚领顶劲引起之沉、腰的作用、着地脚所传递来的劲力带动同侧胯内缩等等所引起的;其它腹、胸、背、肩等等之动都是无不由根于脚、主宰于腰的胯之动所引起的,只不过“手”的“动犹静”尤其明显和突出罢了。所以,结合“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这“不动手”的“手”是必须理解为手足和其它全身各部位的。

  

  九、只有“不动手”才能使人“终不得力”

  

  太极拳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一大因素就是以能够使别人的攻击“终不得力”的沾粘连随为根本。而沾粘连随之所以能够使人“终不得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动手”。因为“不动手”,全身能够始终保持“开展紧凑”而臂胸始终保持着不同的怀抱姿势,同时手臂中因为没有局部主动用力因而不会发生肌肉紧张僵硬,这手臂就成了郑曼青先生所说的悬浮在空气中的“断臂”了;而由脚传递而来的、由腰所主宰的“四两”又使得这手臂具有十分的灵敏感觉和能够灵活随动,这样的手臂就既能使人感到柔软沉重而又不硬挺,既牵制了别人又与身体似乎是没有牢固的连接而无法控制,就像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成为浮在水面上的“葫芦”了,别人就无法将力量落实到这手臂中而作用到其身体了;如果别人突然攻击,就会感到如作用在一个没有固定的球体上而突然失去了方向和作用点,从而“捕风捉影,处处落空”。可见太极拳的“听劲”和“沾粘连随”是离不开这“不动手”的,“不动手”是沾粘连随使人“终不得力”的重大因素。

  

  十、只有“不动手”才能“发劲如放箭”

  

  太极拳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的另一大因素则是能够将全身的劲力以动量传递的形式畅透无阻地传递到向外攻击的肢体。太极拳高手的手臂能够发出比手臂本身的力量和全身体重远大得多的力量;这手臂能够在与别人的身体没有接触的发劲之前如海绵样的毫无力量,而在接触的刹那间又能爆发由脚而起的强劲的力量,然而瞬间又变得如海绵般的毫无力量,发劲毫无先兆,就像矩形脉冲,“不动手”就是一个重大的因素。有真正太极拳发劲经验的人很清楚,只有越“不动手”,也就是手臂越不用力,由脚而始之力量的传递才能越畅透,手臂发出的力量才能越强劲,发劲的速度也才能越快。所以,“不动手”又是太极拳“发劲如放箭”、“何坚不摧”的重要条件。

  

  十一、“不动手”体现了太极拳的所有法则要领

  

  太极拳的“不动手”是与完成太极拳特有的沾粘连随与发劲等效果相联系的相对的“动犹静”的辩证说法,而这些效果的实现是与太极拳的所有法则、要领密切相关的。所以,是否追求“不动手”反映了太极拳学练能否入门;“不动手”掌握的程度反映了对太极拳所有法则要领掌握的程度,“不动手”的功夫越高,也就反映了对太极拳所有法则要领掌握的程度越高。

  从上述可知:杨澄甫先生所谓“不动手”的概念是包含很多内容的,这一概念也还有“不自动”、“被动”等其它的表述法,然“不动手”是尤其好的一种说法。太极拳并不神秘复杂,杨澄甫、李雅轩先生这些太极拳家不仅在他们的著作中定性地肯定太极拳并不难学,而且定量地指出太极拳是可以在数年时间内学会学好的;但是,他们也都指出,如得不到真正老师的传授或悟性太差,因而得不到真传,那也很可能一辈子学不会太极拳的。而许多人学练了几十年太极拳还人不了太极拳之门,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领悟到“练太极拳者不动手”的概念,而是处处都“动手”,那就只能是属于杨澄甫先生说“动手便非太极拳”。事实上,很多前辈所说的“学太极拳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寥若晨星”是确确实实的,所以,太极拳之难学是属于所有武术之最的。微观而言,太极拳有难以尽述的要领;抽象而言,古代和近代太极拳经典著作中反映出的要领也有一定的数量,而“练太极拳者不动手”这句话可说是囊括、反映了太极拳的所有要领了。所谓“一事尽,万事毕”,一个人如果真正做到和全面透彻理解了“练太极拳者不动手”,也就已经掌握了太极拳的所有要领而可以“愈练愈精”地“功夫无息法自休”了。而一个初学太极拳者始终以“练太极拳者不动手”为指南,也就是找到了能够较快理解和掌握太极拳各种法则、要领的捷径了。所以应该认识到:“练太极拳者不动手”是开启太极拳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平衡动作,是指一只腿支撑身体,另一只腿悬起,形成各种造型的静止姿势。据国家武术研究院审定的竞赛套路动作总数的21%和23%,足见平衡动作的多少和技术难度的大小,是衡量每个太极拳爱好者拳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得要方面。在练习过程中,常见的毛病是:重心不稳,摇晃、移动;静止时间;不够提膝或控腿高度不够, 及有附加支撑现象等。要纠正这些毛病,根据体会,应从四个方面做起:

  第一,加强基本功锻练,提高肢体柔韧程度和腿部功能。拳谚说:“练拳不练腿,如同冒失鬼。”因此,首先要加强踝 部和腿部锻练。如压腿、踢腿、搬腿、控腿、拍腿以及劈腿等。但应因人制宜,不可强求一致。通过这些腿功练习,拉长下肢各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和肌肉的伸展性,担高下肢以髋关节为轴心的运动幅度和蹬踢力量;增强大腿有关肌群和韧带的柔韧性,提高腿的灵活性、举控高度动能力。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近,先练单式,然后再进行组合练习。对难度较大的,要打“攻坚战”。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地反复练习。久而久之,腿部力量和支撑平衡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第二,,动作及其感觉要沉稳。首先,思想入静,精神贯注,全身放松,小腹微收,内气下沉。做到上虚下实。其次独立支撑前必须将身体重心移至支撑腿。待支撑腿控制好重心,下盘稳固,分清虚实后,才将另一只腿提起。其三,支撑腿要微屈站立,五趾抓地,全脚踏实,膝关节不可僵挺,支撑脚 也不可掀掌、拔跟、减小支撑面。否则,正如拳谚所说:“翻蹄亮掌,一辈子不长。”其四,提膝、蹬(分)脚 的高低,应以各人的功力和体质不同而定。其五,初学者可采用附加支撑办法。然后逐步做到收脚不落地。

  第三,身体各部位要协调一致。

  (1)支撑脚的方向位一定要适度。平衡动作中支撑脚一般应微微外撇,以不超过 30°为宜;个别的,甚至外撇达60°(如《32式太极剑》中的独立反刺)。决不可过于僵直髋关节松沉,剑臀收胯。

  (2)提膝、蹬(分脚 要与上肢动作协同进行。 平衡动作中,在提膝、蹬(分)脚 的同时,一般都 伴随有上肢的分掌或撑掌 。这是太极拳“立圆”运动中“有上则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原则的具体表现。这些对撑或对拉拔长,控制了惯性,均衡了劲力, 使 得周身上下相应,前后相对,左右相承,既保证了身体的平衡,又显得姿 势舒展大方,增加了观赏和美学价值。

  (3)要随式转腰顺肩。腰,胯,肩三者有呼应连承关系。凡转身处,腰、胯、肩都 应同时转动,并带动四肢朝着一个方向运作、使劲,齐进齐出。这样,全身上下一起转动,不仅自然灵活,重心稳定,也于内劲通过转腰顺利地到达四肢。切不可四肢与腰、胯、肩分离,各走各劲。  第四,立身中正。这是提高平衡能力,正确完成动作的前提。太极拳讲究“横平竖直”。竖起码就处处身体中正。横平就是两肩平、腰圈平、两 胯平。两 者既相互矛盾,又互为其根,相需相用。演练时要认真做到顶头竖项,下颏内收;两肩平、腰圈平、两胯平。从头顶百会穴到脚心上下垂直对正。只有这样,才能使太极拳平衡动作锦上添花。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发现,长期太极拳训练可改变大脑皮层厚度。同时,这一研究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直接证实了太极拳是一种“运动冥想”的研究假设。该研究在业内首次系统地探索了太极拳对大脑结构的影响,为普及太极拳运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证据。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魏高峡博士表示,长期太极拳训练使得大脑某些脑区的皮层变 厚,提示与这些脑区有关的功能即大脑执行控制、运动控制、本体感受等有关的功能得到了增强。“以前 诸多行为学研究报道,太极拳锻炼能显著降低老年人摔跤率,本研究所发现的在初级运动区的皮层增厚可 能为这一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神经机制解释。”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下一步将针对其他运动项目,对大脑皮层的影响进行研究。
练习太极拳套路时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中正和呼吸的问题吧。

何谓中正?广义地说,由不同原则。思想甚至可以是互相对立的矛盾的双方,融通协调,最后产生一个恰到好处的点。这点能满足不同方面的要求,做到这点是正确的,超过它或不及它都将损害原则,那是错误的。简言之,能无过不及,正好达到这一点,这就是中正。

“立身”不是人的某个姿式、动作、造型,而是一种行为,是指练太极拳时,如何处理协调好意形诸方面的矛盾冲突,其内容极为丰富,笔墨难以详述。举一例:如“虚领顶劲”与“气沉丹田”这对矛盾的协调、处理。前者要通过挺膝。顶腰、拔背、竖项等形方面的安排,配合以自下而上的虚领意气做成;后者要有足踏实地,身如根植大地的体验。往上虚领顶劲一端,往下气沉丹田一端,这两端是个相反的操作过程。初学者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到既满足这一端,又同时满足另一端,就是全力做一端也困难。必须一端一端来,可一时期专执往上一端,另一时期专执往下一端,而后,执两端兼而有之,最终获得这两个相反过程的中正。这才是“立身须中正安舒”的真意。‘气宜鼓荡”与“神宜内敛”,“极柔软”与“极坚刚”,“内固精神” 与“外示安逸”,“曲”与“直”等的协调处理,都是“立身须中正安舒”的内容。《十三势歌诀》中有“尾闾正直”。尾闾是人体中一个很小的部位,相对整个人体近于一个点。由于小,它就像几何学中的“点”的概念一样不存有是直是弯、是偏是正、是长是短的讨论。尾闾中正是要求练习者在操习时保持以尾间为中心的不大的范围有得力感、存在感,不是对形方面的要求。

  太极拳中所讲的“中正”是指身体内部的顺达得力,非简单的形态之谓。百会与会阴在一竖线上直竖着身躯,没错;前俯、后仰、倾斜,只要尾闾不失得力感,无不可以。一个标准,即各部不失互争互抗味道,没有必要在形迹中过于局限呆板。任何拳种都有立身中正的要求,东倒西歪的醉拳也不例外,且对此要求较高,难度不小。太极拳走中庸之道,最忌绝对,每动都留有余地,都着意相反过程的存在,在每一对矛盾的相反过程都下一番功夫,最终练出能同时满足矛盾双方要求的中正功夫。中正这一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要随功夫的变化而变动。随着练功的深人,中正的质量日益提高。

“快练是拳,慢练是功”,说得是凡快练的练的是拳,练习过程要突出一招一式的技术含义。凡慢练的如太极拳,练的是功,练习过程要突出对每动得力感的体认。快慢相间的陈式、杨式和吴式的快架,个别动作快练是要突出动作的攻防意识,慢练匀缓连绵时要突出对得力感的体认。凡做攻防想象时,动作由小到开大到发劲,是取呼,发劲前取吸。凡匀缓连绵时,取自然呼吸。

  慢练,匀缓连绵的走架,它不像快练,不是练拳练的是功,所以拳式中不存在某招如何去攻击,某一手法如何去化解。要说有攻击和化解,那就是式式势势都在化解,也同时都在攻击,这是内家拳法的整体观和整体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会去管迈左腿摆右臂是先呼还是先吸,人在不经意情况下的呼吸为自然呼吸,无意识呼吸,是“忘息”,人并不察知自己在如何呼吸,甚至忘记了自己在呼吸。人在猛然发力时的呼吸也是无意识呼吸,是一种有规律的无意识呼吸,是条件反射使然。如,猛力抛掷物体,其发力的一刹那必定是用呼,不会用吸。又如,冲拳的瞬间发力也必定用呼。发力之瞬间用呼不用吸,那是人人都会,无需专教,从生活经验自然而就。若就此而专论专讲,反而要把它弄复杂了,无事生出事来。

  练陈式太极拳时要施爆发劲,在爆发瞬间用呼,很自然,如改用吸,非但爆发不出来,还十分难受,除了爆发时用呼,其余均取自然呼吸。
太极拳的中线:中线是百会、膻中和会阴这条人体的正中线。所谓中线原则,有两个概念。首先是敌我双方的身体中线。防护范围不用左右偏离这条中线太多。对手如果对中线失去了控制,就可以立即进攻。在相对而立的情况下,应该保持和对手之间形成侧向而立的姿势。即不能给一个正面,也不要给一个正侧面。这样即使不做动作,对手的直线进攻也是打在一个斜面上。其次,假设两个人身高臂长完全一样。速度也一样。如果用同样的招数,在进攻时肯定是互相击中。这时两人之间也有一个中心线。其实武术要说简单,也非常简单。就是如何快一点抢占中线,击中对手,而不被对手击中。简单的道理需要深刻的体会。原来太极拳对中线的要求也是很严格滴了。

周身一家、上下相随、完整一气是内家拳武技的重要特点,在盘架与推手中只要具备这种状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太极推手中,化劲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如何能将来劲来势化得空透,是拳家花尽心思追求的状态,也是能发放空灵的基本前提。练太极拳,许多人曾有过疑惑与茫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修练太极拳,除了有明师指点以外,个人的悟性、恒心与实践勇气是造就拳技成功的重要基础。《太极拳论》对太极的解释精微之至,然对太极法门(拳诀、心法、具体练法等)并不提及,原因是法门不具有真正的终极适用性,它是一种具体方法,往往只是阶段性的。“骨坚筋长关节活,意定神凝气势整”,这句话已经将太极拳体松心静、自然圆活、整体合一、内劲收敛入骨的要求予以准确揭示。在这里,再就下面的要求予以阐述:

  一是身体中线整体位移

中线是人体自然存在的重力线,是自然界地球引力集中作用于人体质点(重心)而形成的引力线。由于人体具有对称性,故这条线通过人体体内并处在居中位置。守中用中目的在于,维持自己平衡稳定的同时,控制对方的重心而使其立身不稳(拔根),故发放时能随心所欲。推手时,自己中线的整体位移与中线定轴旋转,可以保持整体合一的状态,并能非常巧妙地化解对方的来劲来势。这与中定的要求是一致的,因为中定并不是身体定住绝对不能移动之意,而是指中土不离位——重心于支撑面内的移动尽可能要小,中定时于整体合一的状态中便能借助地利以内功将对手击出。然而,中线的整体移动(前进、后退、左挪、右闪等)在实战中便能使身法极尽灵活之能事。

二是中线定轴旋转

这里的旋转不要囿于“上下一条线,全凭左右转”的思想。太极拳正确的身法是,百会引领,竖项含喉,命门微鼓,腰脊贯直,涵胸松腹,平胯圆裆,曲膝松踝,尾闾下插;这里,并不是“百会——会阴”一条绝对垂直于地面的标准线,而是要强调“尾闾——两脚根连线”一个垂面的状态,换句话说,尾闾无形铅垂线指向两脚跟内侧的连线,一脚全虚时(如踢脚),尾闾则指向另一脚的脚跟。显然,人体中线与这条无形的尾闾铅垂线是自然重合的。因此,中线定轴旋转,就是这一尾闾无形铅垂线的定轴旋转。欲转必定轴,不定身必乱,手脚身随此无形定轴左右转动,要同时同步(而不是有先有后),则太极整体合一、弧形圆活的状态自然得到。正如圆规划圆,只有定住一脚才能周圆。当身体不转动时可以作中线的整体位移,尾闾则发挥舵手的作用,微微调整运动的方向。注意,身体转动时不宜位移,否则,身形必散乱。

  三是圆切线化劲的原理

在太极拳运动中,圆切线化劲是最佳的不受力化劲,比起杠杆化劲、合力线化劲不知要巧妙多少倍。推手时,与对手融合,无论接不接手,在意道上两人封闭于一个无形的圆球中,而自己本身也是一个空通的圆球。凡推手接手处,宜使对方来劲来势处在我的圆切线处,无论是局部的弧线还是整体的圆球道理都是一样的。圆切线化劲可以上下左右旋转运化,由对方来劲来势的偏向决定。凡旋转时必须按照中线(尾闾)定轴旋转的道理。圆切线化劲好比是让一个极差的康乐球手打中的不是白色母球的球心,而是打中球的切线处。在意道上,自己不能出现左右前后的偏差,意识要均匀分布于周身皮表吸融对手,接手处必能融尽自己周身,也能于接手处知悉对手细微的变化,其意图将不攻自破。人体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太极球,其局部运化要服从整体运化,而在局部化劲中也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故必须依赖及时有效的还施对手的劲路回路。只有整体圆球的圆切线化劲,才会空透,也才发人迅捷,或于其人身后(如以指按其背脊)施加四两劲足以制之。
修新法之作。专为限於工作时间。及妇女忙於家政。与远道不得许可从学者。予以便利。较函授尤为简单。然此著重传授功架之缜密方法已耳。偏於体一方面居多。太极拳原为有斯有用。若必欲求其深造。届时可参阅拙著太极拳体用一书(英文本)。以及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中文本)。自可了。惟自修之始。首要务去三病。以不佞四十年之经验所得。能去三病者。笃意遵行。未有不如愿以偿。天资若稍钝者。亦不过费人一己十之功而已。然其病人尽知之。法亦浅近。类多因循自误。不肯果决行之。憋少时亦坐此病。是以言之较切耳。兹约述如下。
  
  第一为无恒之病。仲尼所人而无恒。不可作巫医。巫之为医。非正术也。无恒尚且不可。况由哲学而科学之太极拳乎。太极拳以柔克刚。与专气致柔之旨。则本乎易与黄老之哲理。至於牵动四两拨千斤之作用。施诸事实。此乃科学之千斤顶。俗名之曰压不煞之力学作用。是已成哲学与科之之结晶体。余尤以为中西文化之通。得利赖为桥梁也。岂独体用之裨益已耳。若无恒而学此拳。不仅为多此一举。亦徒有宝山空入之叹。岂不惜哉。憋每恨少日无恒。屡以体弱而习国术。稍得裨益而便辍。旋至三十九年以前。病痨瘵莫能兴。得复习此拳而痊。遂决心不使再辍。当时即将全套拳架。以极快之练法。仅费六七分钟练毕。且早晚只练一套。以期不辍而已。然余当时实亦忙碌。除教课与校务外。连自修也日无暇晷。由是以往。不久却更有进矣。早上起床。非先练拳。则不事盥洗及朝餐。每晚睡时。不先练拳。则不得上床。如是者久之。养成习惯。遂不复辍。其意以为人生以乐为助人。不惜一切之牺牲。今则谋自身之健康。得以袪病。仅早晚费数分钟而无恒。则又何足言推己以及人也。是以自悔其蠢。乃决意痛改其非。
  
  第二为贪多之病。俗谓贪多嚼不烂。老氏谓少则得。多则惑。信矣。憋少有忘年友鲁坚号塍北。余姚人。游雁荡将归。过我曰。昔之君子临别赠言。我亦欲有一言相赠。君家郑虔三绝。君善继之。必传无。君病贪多博学。恐致无大成。听我言。只攻诗书画可矣。余从之。此老余益友也。余有所成就。皆此老之所赐。不能忘也。易之谓易则易知。简则易从。习太极拳不能异乎是。今得传授一式或二式者。必须潜心娴习。而默记之。方能有得。不然未有不惑也。民国廿七年春。余主湖南省国术馆时。国术为该省全民众之运动。不论男女老幼。皆得学习。余欲普扁推行太极拳。故於每两个月内。即调训全省各县国术馆长及教官四十人。余亲授之太极拳。以时间不敷。故决计删削。以成简易拳套。太极拳原仅有十三式。以沿传既久。式增繁。练习费时。不易普及。余乃删减为三十七式。已较原有之十三式。增多廿四式。此亦因时制宜。忽以余著之简易太极拳以为简也。胜利还者後。持此稿之沪,商诸陈师兄微明。亟称之曰。适与予同意。斿为序以表欣赏。微明君子儒也。决不阿其好以成其恶。间亦有无知者。疑余此举为非。殊不知为绝学阐扬之苦心耳。亦只可置弗论也。
  
  第三为求速成之病。所谓欲速则不达。诚知言矣。务期水到渠成。非可强求。古人对於文艺。尝谓要沈浸穠郁。含英咀华。又所谓涣然冰释。怡然理顺。余谓习太极拳。亦必如此。且此拳术不仅体用兼赅。心手并顾而已。然必须悟彻哲学之原理。获得科之实用。则裨益无穷矣。总此三。得能无法解除。便可顺利迈进。了无阻滞矣。
1、坚持练太极拳,孩子健康少生病:

太极拳是讲究自然和谐的有氧运动, 孩子运动过后感觉舒适,没有劳累感,适合孩子紧张学习后的身心放松,练习太极拳的孩子反应灵敏了,注意力集中了,视力改善了,饭量增加了,更健康,更少生病。

2、纠正不良身体姿态,全面提升素质水平。

太极拳在身体姿态上要求立身中正、不倚不靠。这对孩子脊柱成长有帮助。武术的基本功练习在发展孩子的协调力、平衡力、柔韧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帮助孩子从小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

太极拳讲究静心、沉着,内省。让孩子在学习和考试时更能沉得往气,不急躁不粗心。持续的练习还可以磨练孩子的心性。克服胆怯、懒惰,养成坚忍、积极,永不自满的品质。

4、体验中国文化: “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学德”。培养孩子尊师重教、有礼有节的国人品质。练习太极的孩子更易理解中国文化,性情更随和、气质更儒雅。
春季养肝为首,一年四季春为首,五脏春季肝当令。故此,四时养生,要特别抓紧春天生发季节的肝脏养生。按照中医的“天人相应”理论,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

坚持练习太极拳对于乙肝患者的身体很有好处,由于意念集中后,大脑的兴奋集中在个别区域,其他区域则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患者可以迅速地消除疲劳,肝部病理的兴奋感也会逐渐消除。太极拳还能促进乙肝患者的血液循环,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促进肝脏的代谢功能,帮助胃肠道蠕动,在内脏自我按摩中使肝脏的排毒和代谢、吸收功能得到加强。太极拳可以有效地防止乙肝患者的肌肉松弛、脂肪沉积、心跳细弱、血流滞缓、呼吸浅而快、胃肠技能不良及代谢技能降低等病症。

所以说在这万物复苏的春天多在室外打打太极拳,对养肝来说是最妙的。
物理学的理论中有一个能量守恒定律,佛门经典里有一个因果循环定律,生活中有句老话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诸如此类,说明的是一个问题:自己付出的能量和收到的回报相等,自己发出的信息同接收的信息直接关联,这就是自作自受的状态。

太极拳讲究阴阳平衡,稳定自然,是对自作自受的完美诠释。太极拳练习于外追求人我平衡,于己追求内外平衡。内外平衡,为自作自受提供条件,人我平衡,为自作自受提供结果。

太极拳是自我完善的拳术,于己追求内外平衡,这是太极拳练习前提,内外平衡有三种状态,一种是内平衡,另一种是外平衡,再就是内外平衡。

内平衡就是五脏六腑的平衡,具体包括心、肝、脾、肺、肾的生、克、制、化的平衡和筋、骨、皮、肉、血的转、运、开、合的平衡。

外平衡就是进、退、顾、盼的平衡,具体包括头、肩、肘、手、胯、膝、脚的运动平衡,眼、耳、鼻、舌、口的使用平衡。

内外平衡就是受、想、行、识恰到好处的配合。

太极拳练习,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的过程中里,所有的平衡一步到位,只有一种状态下可能做到,那就是不受、不想、不行、不识的状态,要达到这种状态的唯一方法就是清静。

不受才能不多、不想才能不贪、不行才能不变、不识才能不执,清静由此而来。因为不受,随缘得安;因为不贪,生克同时;因为不变,中正稳定;因为不执,万法心生。

内外平衡是太极拳练习的前提,同时我们不难看出它也是身体健康的基础。

太极拳练习于外追求人我平衡,有了内外平衡这个基础,头、肩、肘、手、胯、膝、脚能在一心清静的状态中恰到好处的运动后,人我平衡才有可能做到。

人我平衡是自转公转的平衡,是相互穿插的平衡,能在自转公转、相互穿插的过程中保持头、肩、肘、手、胯、膝、脚恰到好处的运动,自己的内外平衡必须提供完整协调的保障。

不受、不想、不行、不识是内外平衡的保证,那么自转公转、相互穿插的运动从何而来?

从趋势中来!太极拳练习因定而生势,因势而产生趋向,因趋向而产生运动。趋向是不受、不想、不行、不识的结果。

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清晰地认识两种状态的区别,那就是趋向和取向的区别。趋向是在不执着、不追求的势中形成的状态;取向是在执着和追求的状态中形成的结果。前者是【无】的状态,后者是【有】的状态。【有】则易多,【多】则易失。

综上所述,自作自受是太极拳练习到一定阶段后,自己身体和心里的必然收获,这也是功夫越好的人越不愿意打架的根本原因。
太极拳讲究匀、慢、柔、圆,这就充分体现了美学思想。圆是最美的图形,也是最完整的。太极拳不支离破碎,又给人以动感,且有指东打西、指上打下、指左打右之能,左右手相互配合(如云手),构成圆的运动,显得舒展潇洒。身体得到充分舒展,能够舒筋活血,有利于健康。太极拳中的内气运行也是圆的运动(如气功中的大、小周天),经常习练太极拳有助于周天运行。

圆的运动是能量的互继,力量的承接,生命的延续。“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能量循环。形成循环往复运动,又能寓静于动,寓动于静,显得飘忽不定,不知着力点在何处,常令对手迷惑。现在的太极拳表演就是利用它的美学特征,使人观看时觉得左右对称,上下一致,前后协调;看似静,又在动;静得有规律,动得有节奏;看似柔,实是寓刚于其中,确实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太极拳的整体美,用太极拳名家陈鑫的话来概括就是:“太极拳千变万化,无往非动,势非不侔,而劲归一。所谓一者,自顶至是,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连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欤!”因此太极拳整体化一,高度统一,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从外观上看,散而不乱,每一手足运用,都有一定的章法可循,且布置得天衣无缝,从而达到了太极拳完善的整体美。

武术与书法同属于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以其独特的光彩流传于人间。武术与艺术之间潜移默化,相得益彰。太极拳中洋溢着书法艺术之神,书法艺术中也渗透着太极拳的刚柔之气。

陈式太极拳刚柔相济,杨式太极拳简洁舒展,吴式太极拳柔化轻松,武式太极拳紧凑舒缓,孙式太极拳行云流水。各式太极拳中无不体现着书法艺术的韵味。

太极拳十三式包括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中定,都以“八卦”、“五行”为中心,以相生相克为精要,讲求阴阳、沉浮、刚柔、上下、内外诸矛盾的辩证统一。书法则以中锋、侧锋、偏锋、裹锋、衄锋、圆笔、方笔为运笔的基本手法,讲求黑白、精细、直曲、方圆、向背、燥润、疏密、动静、刚柔等“阴阳互补”形式,崇尚朴、韵、法、意、态、质、情、趣。如赵孟用笔灵活,清秀潇洒,流转圆润,讲求平正;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生袖,明月入怀,潇洒自如。书法艺术中每个字都应有固定的重心,字形的宽窄、轻重、布白等都要相生相宜,在沉稳中求生动,稳健中求变化,以达到精熟而遒劲、意态自然、气象生动的境界。可见,书法美中也寓含着太极美。

书法创作与太极拳运动在要领上也有许多相通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以意领力。书家凝神静虑,先研墨,拟字形,然后作字,两者相辅相成。书家气沉丹田,气长力足,笔力自然雄浑,力透纸背。第二是上下相随。提笔,便凝聚全身之力、之气,由腰传肩、由肩传臂、由臂传手,书家腰、臂皆动,眼神亦随之而动,遂能“龙飞凤舞”。第三是内外相合。内之为心,外之为手笔,心手合一,字如其人。第四是相连不断。王羲之《兰亭序帖》,以上管下,以前领后,从一笔到整个字,从一个字到全篇,相互顾盼,一气呵成。第五是动中有静。心、笔、字皆讲动中有静。

由此可见,习拳与书法的练习过程是相通的。太极拳与书法都来源于生活,通过相互借鉴、学习和探索,能够开阔眼界,从而增强书法艺术的意境、气势、韵味、节奏感、美感和功力;同时通过学习、欣赏、研究书法,引起共鸣和丰富的联想,有助于提高太极拳套路的演练技巧和表演艺术的创造。
在现有的各家太极拳势中,云手演练的风格是多样的。但各家太极拳均称云手为“母式”,可见其在太极拳技术体系中的非凡位置。本篇就云手的典型问题作剖析,以期给同道们一点有益的启示。
一、云手的名称
关于云手的名称由来,洪均生先生在《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书的考证中认为,“云手”的式名是象形而来的。中国画习惯以螺旋状表示云之随风旋转,而此式两手交互旋转有似画云笔法,故取此名。另外,舞蹈的经典动作里也有非常飘逸的“云手”组合,或许是它启发了拳术中划圈动势名称的命名。
陈鑫曾说:武术中攻防手法以左右两方用得较多,所以各家套路中仍然保留了云手的模式原型,陈鑫在《陈式太极拳图说》中,把一路二三组云手称为“上、中、下”,演练的步法和手法也稍有变化。二路炮捶也多处出现“单云手”。显而易见,云手作为太极拳基本技术形式,虽然已经融化在各式拳势当中,但原型还独立存在着。

二、云手的神意
文事武功,对神意的要求都是第一位的。演练者的意就是不丢不顶的太极拳意。用神意统领周身,按规矩运转,就会出现“周身无处不太极”的状态。既然云手是太极拳的“母式”,那么云手的神意就是太极拳演练和实作的神意。
正常情况下,神意的关注有内外之别。在内为内劲的随机调节,在外为眼神的适时观照。

“遵易理,合拳法,统周身”才是云手神意的“真态”。

三、云手的轨迹
云手虽然是简单的画圈,但要求很绌,不是言传身教的确难以明了。而日.各家风格不同,要求有别。这里以洪传陈式太极拳为例,说明云手的运行轨迹。
一般情况下,单独操练云手,都是先从单云手开始的。因为双云手无非是双手的交替配合,明白了单云手,自然就能举一反三,通晓双云手的动作要领。单云手又有定步和活步之别,起步阶段自然以定步为基,可减少难度,易于入门。按传统的单云手操练形式来分,又有正反之别。下面具体讲一下定步右单正云手的运动轨迹。

预备式:马步开手
站好右侧马步,眼睛注视右前方,左手叉腰,左肘微前下合,右手向右前方采挤展开,肘微沉,右臂稍弯曲,掌心斜向右前下方,手指高度约在肩和眉之间,右手和右脚,上下呼应。

第一动:收肘缠手
眼睛注视右前方,内气微松沉,腰胯走提塌劲,身体左转,右肘向右肋收转,右手同时顺缠收转。掌心斜向右前方,手指高度约在肩和肘之间。手指领劲不丢.肘不许夹紧、要松垂。

第二动:合手挤靠
眼睛继续注视右前方,身体继续左转,肘微沉右手顺缠收转到胸前十厘米左右位置。掌心不过身体中线,斜向左后上方,手指领劲不丢。这时右肩肘要出挤靠劲,身体保持中正。

第三动:右转挤按
眼睛继续注视右前方,身体右转,肘微沉有手逆缠,右手的位置大约在右肩前外二十至三十厘米处。掌心斜向前下方,手指领劲不丢。这时有肘要松沉、发挤靠劲,手掌外侧意在其右上方,身体保持中正。

第四动:右转挤采
眼睛继续注视有前方,身体继续右转,右手逆缠,右手的位置大约在右肩前外侧五卜厘米处。掌心斜向右前下方,手指领劲不丢,手指尖与右脚趾相合。右前臂和掌腕走挤采劲,身体保持中正。

要点:
整个正云手过程保持“上领下塌中间转”的身法。眼睛注视右前方,出手时“手领肘”,收手时“肘领手”,上下开合协调,既放松,内劲还要不丢不顶,呈阴阳相济状态。右正云手的动势是顺时针的轨迹,整个路线是斜向的外大内小的“鸭蛋网”。

正确的定步云手练习应该是神意专注,速度均匀,动势流畅,开合协调。划圈时,手臂三节和全身整体的合理运转是云手锻炼的真谛。

四、云手的实用
云手既然是母式,当然包含拳法的攻防含义,云手划圈的过程,就是理想的攻防一体模式。手臂部三节和躯干部、下肢部三节的开合一体运转,就是最佳的人体攻防动态构架。每一个随意的点都应是处于太极状态中的,要化打合一、开合一体。

例如:正云手的第一动“收肘缠手”,对方双手挤按我右腕、肘处,我松沉右肩肘,同时向里收肘,右掌指向右外下侧划弧,即肘与手的收中放的动势在同一时问完成。掌指部的缠转是梢节的紧放,肘部的收转是中节的随化,对方立即处于“落空”和“即…”的两难境地,非高手则即刻出局。

当然,理想的太极状态是相对的,我们不可忽视自己的技术锤炼和心态修养。实际上,只要理念对头,打任何拳都可达太极状态。反过来说,就是打太极,不明理法,也是盲拳,只能虚妄地陶醉自己,没有实际功用。所以,我们应从云手训练着手,举一反三。只有经过持久的正确锻炼,方可达“全身无处不太极”的状态,才能在推手和实战中,处处得机得势。
现在年轻女性学太极拳的不是很多,可能是她们存在对练习太极拳的误区。大概存在这样三个误区:认为太极拳套路复杂不好学;认为学太极拳会使大腿变粗;认为学太极拳会有小肚子影响形体美观。其实,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真正的太极拳运动,是能帮助女性提高免疫力,呵护女人的健康与美丽的。这是由太极拳本身具有的优良特点决定的。

1、太极拳套路并不复杂,初学太极拳的女性可以先从简化太极拳练起,循序渐进,慢慢提高。学习任何东西都是要坚持下去的,不可能一下子就学好的,所以对于爱美的年轻女性来说,不要给自己设置太多的限制,认为自己学不好,只要用心去学、坚持不断的学习,太极拳的养生功效就能慢慢的体现出来了。太极拳是全身性的运动,练太极拳能调养血气,畅通经脉。它不激烈,不使人透支,合乎生命运动规律,不损害人的身体。使女性朋友,在运动中,得到一种身体的保养。同时,这种全身性的锻炼,也将给女性展现自身魅力和活力带来信心。

2、太极拳对腿上的锻炼,不仅不会让大腿变粗,反而会提升女性腿部的外形美观。俗话说:人老先从腿上老。我们的身体到三十岁后已经发育完成,并开始走下坡路。这段时间家庭负担加重,工作压力加大,人生的定位系数基本完成,而亚健康的表现也开始显现。这时,如果不能进行科学适量的锻炼,将加快人生走向下坡路,未老先衰的现象就会微现。这时虽然自感精力还旺盛,随着亚健康的加剧,皮肤的弹性将会减少。由于不加强腿部的锻炼,微循环受阻,皮肤的张力下降,就会出现肌肉松弛、下垂,毛孔变粗变糙。如果这个时候坚持以下肢为主的锻炼,尤其是练太极拳,则能使皮肤的张力弹性保持年轻时的美丽。很多女性朋友,正是由于对腿部锻炼的缺乏,从而也使美丽在自己的身上跟着慢慢的“老化”了。

太极拳对腿上的锻炼,是全方面的。综合性的提高了腿的功能。它不像是某些运动,只锻炼了腿的一部分,有的甚至是强制性的锻炼方法。这样,就使腿部的功能失去了平衡,甚至容易受伤。而太极拳却能在人体自然的运动中,牵动着腿部的所有环节,一起运动,从而使肌肉群、关节、骨骼,得到有效的锻炼。所以打太极拳不但不会使大腿变粗,反而会使女性的双腿更年轻更美丽。

3、练太极拳时,不会让小肚子会变大。现在许多女性对于太极拳还不是特别了解,害怕练习太极拳而影响身材,所以很多人都不肯去练。关于小肚子会变大的问题,其实也是误解。太极拳要求腹式呼吸,要求气沉丹田,因此,常常要求丹田内气充实,发劲时,要求气足实腹,此时小腹自然突出,但不是永远突在那里,而是在气沉丹田和不气沉丹田之间反复进行。这样一鼓一收的锻炼,不但不会使肚子变大,反而会使肚子肌肉更结实,更有弹性,这就是打太极拳的好处。
为了充分发挥太极拳的特殊作用,在练拳时应认真掌握动作要领,前人所提的“太极拳注意十则”值得关注:

  1.立身中正 姿势自然,重心放稳,呼吸自然,血循通畅。

  2.神舒心定 精神安定,心情舒坦,排除杂念,大脑安静。

  3.用意忌力 用意识引导动作,“意到身随”,动作不僵不拘。

  4.气沉丹田 吸气时横膈下降,可以增加通气量,并增加内脏活动。

  5.运行和缓 动作缓慢但不消极随便,能使呼吸深长,更好地用意识引导动作。

  6.举动轻灵 “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

  7.内外相合 心神意识活动与躯体动作紧密结合,使意识和躯体动作及呼吸相融合。

  8.上下相随 要求全身动作全面协调,以腰为轴心,做到身法不乱,进退适宜。

  9.相随不断 要求动作连贯,自始至终一气呵成。

  10.呼吸自然 初学时要保持自然呼吸,以后逐渐有意识而又不勉强地使呼吸与动作配合,做到深、长、匀、静。
练太极拳有很多具体而重要的内容,比如:松柔、动静、虚实等等。这些元素都不可否认地说是太极拳修炼中的重要内容;然而,重要不等于核心。如果深问一下:为什么要松柔?动静相因与虚实相伴达到的结果是什么?很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就可以清楚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松柔、动静与虚实等是太极拳修炼的内容和过程,而不是太极拳修炼的目的。依师所言,修炼太极拳所能达到的结果有三:守中、均整、灵变。可以说,中、整、变才是修炼太极拳要达到的目标,是练好太极拳的标准,也是修炼太极拳的核心要点。

关于“中”在太极拳道和太极心法中多有论述。在此想再次强调:中是太极拳修炼的核心。太极拳的修练过程,可以说都是时时处处围绕着中字进行的。离开中这个核心法则,就偏离了太极拳修为的正确轨道;离开中这个核心法则,就失去了练好太极拳的标准;离开中这个核心法则,就会好坏不分、真假不辨,虽然整日刻苦盘拳修炼,到头来结果只能是糊涂地练,练得更糊涂。

关于中,我想再重申两点:一、中就是太极。道家云:中者,极也。极就是顶点、尽头。中就是一切事物所要追寻而达到的顶端目标。我们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宇宙万物生变的规律。一生二,二即阴和阳。仅有阴阳还不是事物演变运化的终极。阴阳相生、相克、相合变转、相济而中,即二生三;所生之三,才是宇宙万物运变的终极目标;万物均由三而生。换言之,三即中,就是万物则由阴阳冲合而中所生。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不是三生四的根本所在。就如一对男女之合,无论生出多少个子女均是一代人。

二、中就是好。地处华夏中原的河南,当地方言就是把好说成中。如果你问河南老乡,一件事好了没有,他会明确地回答你:中了,即好了;不中,就是不行,不好。河南不但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连方言都处处体现中华民族之中道。从好字的构造也不难看出,好就是中的深层道理。好字,左边为女,右边为子,左阴右阳,男女相抱;即阴阳相合才有好。因此,太极拳要练得好,就必须以阴阳相济而中作为标准法则。可以说不在求中上下功夫,是无法练好太极拳的。

关于“整”,如果说中是心灵深处的法则,则整即是具体完美的展现。整是太极拳的根本。修炼太极拳就必须做到:完整一气。何谓太极拳所言之完整呢?简单说就是阴阳、虚实、动静、内外、开合、正反等等,把相互对立的两个部分相合而统一。太极拳修炼中处处都要求协调而完整。一举动周身即要“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上下左右皆然,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太极拳前辈孙禄堂精辟地指出:开合即太极。可见,太极拳不管有多少招多少式,不外乎一开一合,一蓄一发。可以说,将两个对立的部分统一集合,就是太极拳所求之完整。

关于整,有诸多的具体内容和不同的层次。在这里仅围绕太极拳求整中容易出现偏颇的两点关键点浅谈个人之见。其一,整的可分性。由分别不同的部分相合统一才有整。因此,分是整的前提;没有分就没有整。拳论所说:“动之则分”,“虚实宜分清”都是要求我们要知分、能分、会分。太极拳所求之整,是分而合,是相互对立的两部分合而统一。比如我们都知道太极拳内劲要整;劲不整发不出人。所以,修炼太极拳都要孜孜不倦地追求整劲。可是许多朋友追寻多年,一整就僵,周身铁板一块。表面看问题出在整上;究其根源,问题实则在分上。分不清是问题的关键。暂不论形与意之分,即便身体本身也做不到分而不同。如筋骨与皮肉一定要分清,一紧一松,骨肉不连;如果筋骨与皮肉连不可分,就必然周身铁板一块,无法分而合之以求完整。

其二。整的不可分性。虽然太极拳所求之整是分而合,但要切记,拳中所言之分,是分清而非分离,是分别而非分家。恰恰相反,太极拳之整是周身一家,是总须完整一气。有朋友问,既然阴阳合而相济就是整,把整分成两部分,是不是一个阴一个阳?我可以明确地回答:不是。那么,把整分开两部分之结果会是什么?我可以毫不含糊地回答:是一个整分成了两个整。太极拳所求之整,一定是由两个对立的且不可分离或分家的部分相济而成。有松必有紧,有虚必有实,有刚必有柔,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正如一块磁铁,无论分割多少部分,都是有S极也有N极。想把S极与N 极各个独立分开的方法是痴人做梦,完全不可能。老子云:“柔弱天下莫柔弱于水”。水是无形的,能散能聚;当散则散,当聚则聚。可是,谁能用刀把水劈断呢?水虽柔弱,但其分而合,合而分的完整特性,就如同太极拳之特性;把太极拳形容为行云流水,再恰当不过了。

关于“变”,如果说中是不二法则,整是拳之根本,则变就是拳之灵魂。中也好,整也罢,离开了变,中与整则僵而无魂。一粒麦种,虽然中而整,但放在仓库里,它只能是磨面粉的原料;可是把它埋在土地里,在水、肥、阳光适宜的条件下,就会生根发芽,长出新的麦穗。这粒种子一活一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所以,变才是产生生命的活力。同样,太极拳能在瞬间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巨大能量,完全是在中和整的前提下,“因敌变化示神奇”的结果。

让我们再来剖析一下太极图,更会一目了然地发现:整个太极图清晰地揭示了中、整、变的全部内涵。黑鱼和白鱼互抱而合,无过不及,相济而中;黑白对立,头尾相接,不同而合,统一完整;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黑白互转,阴阳相变。这幅太极图中阴阳黑白鱼守中、完整、互变,显示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无限生命活力。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有理由总结出:练好太极拳就要紧紧地围绕中、整、变这三个目标去修为。这不但可以使我们在养生和技击上结出硕果,更能使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瑰宝——太极阴阳学说,有更深层的认识和感悟。用太极之道修正自己,这样才能让生命在无为的精神世界中得到无限的升华。
太极拳是一项强身健体的有氧运动,那么在练太极拳健身时的动作要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一、注意放松,不用拙力:放松不等于松懈,而是在身体自然活动或稳定的情况下,使某些可能放松的肌肉、关节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动作时避免使用拙力和僵劲,太极要求上体正直、安舒,不要前俯后仰或左右偏钭,两臂该圆的就要圆满,腿该屈的就必须屈到所要求的程度。

二、上下相随、周身协调:上下相随,就是下肢和上肢的动作要协调一致,不要下肢的动作完成了,上肢的动作还没有完成,初学者虽然在理论上知道要以腰部为轴,由躯干带动四肢来完成动作,但做起来往往不能密切配合,所以先通过单式练习,以求四肢的协调,然后再通过全部动作的连贯练习,逐渐达到全身的协调和完整,从而使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均衡的锻练和发展。

三、虚实分清、重心稳定:初步了解太极拳的姿势动作要领后、就要进一步请注意动作的虚实和身体的重心问题,一个姿势到一个姿势牵扯到姿势的连接、位置和方向的改变,处处贯穿着步法的穿换和重心的转移,由实到虚,由虚到实,即要分明,又要连贯不断。

四、呼吸自然:太极拳要求呼吸自然,不要因为运动而引起呼吸急促,初学时该呼就呼,该吸就吸,呼吸和动作不要相互约束,待动作熟练之后,再根据个人锻练体会和程度,随着速度的快慢和动作幅度的大小,按照起吸落呼,开吸合呼的要求与动作自然配合。

太极拳动作均要求有开胯和合胯的变化,经常锻炼,有利消除下腹部的脂肪,增加下腹部及腹股沟附近的肌肉力量。
  太极拳理论与中医理论紧密相连,在延年益寿、强身健体、预防保健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太极拳是一种健身与技击并重的拳术,动静相依,快慢相间,阴阳开合,在人们慢慢地体会和感悟中,毅力、自信、进取、坚强的品质都会得到培养和强化。

  太极拳在各种慢性病的治疗上疗效显著。有关医学专家评论,打太极拳每小时能消耗许多热量,是一种很好的减肥运动。太极拳强调的是身心合一,长期打太极拳可缓解忧郁、紧张情绪,具有镇定作用,这一点说明太极拳也比较适合处于快节奏、高压力状态下的人们。

  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能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抗衰老,增强大脑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增加脂肪消耗,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如果有减肥的朋友能在合理安排食物的同时,结合太极拳运动,不仅减肥能成功,并且减肥后体重也会比较稳定。

  太极拳运动对于脑力劳动者是非常有益的。另外,它还具备恢复体能的功效,练习陈氏太极拳后,运动者的血压及脉搏减慢,而且陈氏太极拳强调有氧呼吸运动,又能增加关节的灵活度,能显著改善肌肉力量及柔韧性,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和预防由于摔倒而引起的骨折。常年从事太极拳运动,可对骨骼肌肉运动系统形成良好刺激,有效减少体内骨矿物质的自然丢失,也就是防止骨骼提前老化,使骨密度多年保持稳定。
打太极拳按规矩还是先由刚入手,练成功后,自然成了刚柔相济,但是教人时,必须灵活掌握,要因人施教,因身体强弱施教,切不可千篇一律。如果教青
壮年人,必须由刚着手,不然就没有基础。如果教有病的人,身体弱的人或老年人,他们不能学那一层刚的功夫,那就教他们由缓慢着手,把身体练强壮之后,
再学太极拳第二趟,把那一层功夫补起来。为什么不叫他们先由柔着手,而是有缓慢着手,因为打太极拳柔是很宝贵的东西,很不容易练出来。年老体弱者,初
学者是有缓慢着手,而不时由柔着手,柔是多年功夫,千锤百炼才能得到。

如化一块铁,本来里面有粗质,,经过铁匠用炉打一火去一层粗质,结果把粗质打完,就成了铁精。等于太极拳初学时纯刚无柔,练一层功夫得到一层柔,
把功夫练成后,才能得到刚柔相济的奥妙。所以打太极全是最不容易把肉练出来的。

因此说,教身体弱的人先由缓慢着手,,待身体练强后,再进一步练刚。最后练成外柔内刚。否则单纯无柔软,那就是外散内空,决不是柔。有人打太极拳由缓慢入手,练数十年功夫,掌无拴鸡之力,就是由缓慢着手没有基础吃的亏。
太极拳中“四两拨千斤”这句流行语。很多人误解为是太极拳化解力量的方式和技巧很厉害,千斤巨力过来,只需要用四两微小的力气就可以拨开化去。

 其实学过力学的朋友们都明白,正常情况下真正要做到只用四两的力来改变千斤力量的运动轨迹几乎是个玩笑。那怎么会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的呢?
首先,当对方的力出现在太极拳习练者身上时,习练者自身要放松,不能给对方的力制造出一个反作用的点或者平台。

大家都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力与力的相互抗衡出现时输的一定是力弱的一方,但是当一方施加过来的力找不到可以作用的力点时那这股力就好似泥牛入海全无消息了。这时施力方会发生由于找不到力点而产生的失衡,那太极拳习练者就可以靠灵敏的听劲抓住对方的这下身体失衡,运用或引、或化、或发的技巧轻松将对手重心完全破坏掉。故此才出现了体现用太极拳接对方力时的这股轻巧灵敏的“四两拨千斤”说法。
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松腰很关键,《太极拳论》阐述:“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必由腰腿求之也。”腰部的灵活与协调增加,肾的功能也就随之加强,继而人的精力也就逐渐旺盛,而对于太极拳的练习而言更是如行云流水,达到“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真正实现“气遍周身不稍滞。”

因此要学会这三种松腰法至关重要:
上下蹲起法(亦称面壁蹲墙法):是太极拳松透形体的关键一环,是一项全身性的均匀运动,也是保持良好身心状态的便捷之法。
基本动作:面壁而立,两脚并拢,周身中正,全身放松,会阴上提,脚尖顶墙根,两肩前扣,含胸收腹,腰后突下蹲。下蹲时头不可后仰、不可倾斜,彻底蹲下后再缓缓上起。如此反复多次。下蹲时,可先想一下脚底涌泉穴,同时注意全身放松,腰向后突,使脊柱逐节放松下落;上起时,注意用百会上领或先想一下蓝天,然后再将脊柱逐节抻起、拉直。

特别说明:刚开始,有很多人做不到位,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身体的姿势和两脚的距离。脚尖可以先离开墙,离多远以尽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为度。如年纪大或行动不便者,可以两脚尖离开墙根,两脚分开,以降低难度。甚至还可扶住树、床架,拉住门把手等支撑物往下蹲。一开始,动作不标准不要紧,关键是要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随着脊柱、腰部松动程度的提高,就能顺利下蹲、上起了,此时就可以按照要求去做了——两脚并拢,脚尖抵墙,完成上下蹲起动作,每次下蹲以30个为一组,每天至少要蹲一组以上,多多益善。
直腿坐松腰法:主要目的是打开命门之窍,进而帮助我们尽快松腰。
  一、不可自专自用,固执不能。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圆转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神意涣散。身外形顺,无形中自增力感;心内中和,无形中自增灵感。练至功行圆满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如山,化神成虚灵则身轻如羽,得其妙道,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不思可得,无形而生成神奇,力活气顺,虚心实腹,久练自达化竟。
  二、不可心躁气浮,急于求成。心不静则神不宁,心肾不交则神气不通。心要静,心静神自宁,神宁心自安,心安气自行,神气相通,万象归根,静练出真功,功夫长进快。静养灵根气化神,处处静,时时静,行立坐卧不离静,静中求动生太极,不静不见动之奇。
  三、不可不知养,太极不太和,欲速则不达。练拳不知养,易伤不易长。练拳不懂养,百练功不长。十年练拳,十年养气,气以直养而无害。太极拳以养为本,以慢为宜,慢练为养,养气、养神、养性、养身;快练为伤,伤气、伤神、伤心、伤身。须清心寡欲,平心静气,太极太和,自然达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虚至虚灵之境。
  四、不可心存打人念。否则,心动神去无所依,神杳气散无所归,好勇斗狠失心和。妄念一起横气生,肝气不平,阴阳不和,火水不济,久之五劳七伤与身俱存,稍有病痛则齐发而至,是为大害。练拳时,一志凝神,主于敬,养其诚,洗心涤虑,平心静气,一念无所思,一物无所著。
  五、不可努气用力,努则力刚易折,气易阻隔于胸,肺被排挤,久之必得胸憋肺炸之病。若用拙力,则周身血脉不能通顺,筋骨不能舒畅,全身拘谨,四肢不活。身为拙气所滞,滞于何处则何处成病,当时不觉,必于后发。总要力活形顺,圆满无亏,积柔成刚,一片神行。
  六、不可挺胸、收腹、突臀、全身僵直,否则气逆得而上,不能归于丹田,双足似萍草无根,且心肾不交,神气不合。阴阳不和则万法不至。周身放松,脊柱竖直,松腰敛臀,松胯圆裆,虚心实腹,则中气贯通,太和之气才能浩行。
恩,坚持是很重要的
说得很对,练功需要时间,动作要对,要认真,还要不怕吃苦。受教了
看来效果不错啊,我也好想练,呵呵
看了你的练功心得有很大触动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taijiaihaozhe » 文章发表人是 taijiaihaozhe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