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文章发表人是: 曾子杉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曾子杉 » 文章发表人是 曾子杉
发表人 内容
练到一定的程度经络当中有循经轨迹,循经循到极点,就要返回头来,向阴极变化。一旦超越了极限,而收不回来,就会造成真气外游,一旦收回,则恢复正常。而从经络的循经轨迹来讲,一般到阳极了就要懂得往阴极方向走,这样则走中庸之道,并无偏差。而一个人的极限有多大,一般情况下不能看出来的,有时候犯错误能让一个人看清。一旦出现偏差和错误,还是要由小炼形进行纠正,使真气循回原来的轨迹。人最重要的是从教训中吸取经验,颜回无二过,可谓贤人矣。
青云 wrote:下午的时候特意浏览了论坛上几位前辈的炼功记录,给我的身心注入了动力。


一滴水融入大海里才不会枯竭。
《翰墨缘》和皮影能解决思想问题。
要认真、肯努力肯付出。
看到自己的阴阳,就看到世界的阴阳。
人都害怕看见自己无助的一面、恐惧的一面,而在关键时刻选择相信和接受总能度过难关。天地一成一毁、一毁一成,是灾难,也是机遇,也是我们所说的劫。关键是要把握。
人都害怕面对自己残暴的一面。
有些关键的关卡要过就不能退。
我的体会是首先把握好左右的对称。
每一天,都在做有意义的事,每一天,都在改变着世界。每一天都是快乐和感动。纵使偶有不如意和悲伤,但是却能抛开所有的禁锢、快乐无比。
和光同辰。
小院融融春意荡,来鸿已去雁欲飞。
祖师寂寂望门庭,不知学子几时归。
孔子言:一以贯之。一者,道也,道以贯之也。
我的感受是,练功和生活都要把握好。生活上的事情办好了,练功自然能够安下心来,仔细琢磨,自有增长。
人生百年,世事犹如棋局,步接一步,层接一层,慌乱中难寻本心,动荡中难寻安定, 夫大道难行,心动难稳,谁能行之。
逆缘方知心清,阻碍方知情真。勇猛努力,行如流水,复见前路广大,能行万里。前路茫茫,希能行之。
昨天晚上上完《翰墨缘》,我们也在讨论这个问题。所以李老师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练书法,把自己的心变得沉稳下来,细微下来,才能更好地去感受事物。
很久之前,我看到过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发现每次吃鸡的时候,自己的碗里总是装着鸡腿,妈妈总是把骨头多的肉块往自己的碗里装。这个小孩就问:“妈妈,你为什么不吃鸡腿呀?”妈妈回答道:“妈妈喜欢吃骨头。”
今天吃饭的时候,吃的是咸水鸭,我习惯性的夹起一块鸭腿,却想起我小时候从来没有问过我妈妈为什么不吃鸡腿。而我妈妈,从来也没有告诉过我,她是不是真的喜欢吃骨头。我似乎受到了什么震动,脑袋一下子变空。难道这不就是母爱吗?母爱无声啊。我知道母亲是爱我的,比父亲更爱我。由于小时候经历过太多不好的事情,以至于我无法向母亲或者其他人的表达我对他们的情感。不知道是内心没有那种情感输出,是对方的种种原因,或许我的生命之中本来就没有这种东西。当有人问起我为什么那么冷漠的时候,内心总是痛苦而无法解释和表达。
几年前,步入中心的大门后,我好像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下火车、转公交、最后成个小摩的,最后来到中心。和蔼可亲的苏伯特意给我做了一碗面。郑老师当时见了我,嘱咐道:“来了就好,好好学、好好练。”怯怯的我坐在床上的时候,比我前几天过来的两位师姐特意走过来,问我是哪里人、怎么开始学的。其中有一位师姐跟我同一个房间,告诉我练功需要腰带,上课坐我旁边,关键处都会给我照顾。院子里、走廊上,到处都充满洪亮的笑声,一派和谐美好的气象。我在这里得到一种没有束缚的关怀,一种发自内心的解放。在这里,我可以把自己孩子般的天性在这里释放。我总是把中心理解成我心中的桃花源,是的,再也没有第二个地方,让我如此快乐。
在中心的众多老师中,王老师总是给我一种欢喜、平静、无拘无束的感觉。由于过去的生活经历,我跟周围的人熟络起来都非常慢,害怕和新认识的人有语言上、眼神上的交流,而总是慢慢细察觉得安全才可行。看见王老师的时候,他总是不说什么,便在脸上露出一种不张扬、不腼腆的笑容,眼神里面透出一种温和,透过他的音容笑貌,我总是觉得他的心应该是如泉水一般洁净的、无暇的,对眼前的事物一眼望穿,然而却有着欢喜、圆融、不挑剔。在他的面前,我不必因为自身的原因而觉得自卑,不必因为想表达什么而去做作,只要做自己就行了。这是一种超脱于儿女私情而情感,是一种有着赤子之心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深切关怀与喜爱。
王老师给我的这种感觉,在我往后住在中心,和中心的工作人员、学友们交往时,时时都有所感应。每一次看李老师的画像时,我总看到他的眼神穿透我的内心,两眼眼帘微紧、神情严肃,显示出悲悯和笼罩着我的关怀。是啊,在过往将近二十年的时光里,我都寻求着一种理解,希望找到一个不用说什么就能看懂我内心的人。仅仅通过一个画像,就能把千言万语瞬间抛下,泪如涌泉。泪如涌泉,并不是出于一种悲痛,而是让多年的沉积终于可以释放出来。在画像的面前,我不是慧能,而是神秀,明镜台上灰尘太多,忍不出逼着洒出一盆水去把它刷一刷。
一、邓石如篆书《千字文》学习体会
出于对龙行大草、天龙神剑的向往,以及对古代书法家以及老师的情感,王老师开始在微信群上讲完第一堂课,笔墨纸砚后。我便把邓石如的《千字文》字帖、手工毛边纸买回来,结合以前练书法本有的工具,文房四宝配备,开始学习书法。大概是以前有看《翰墨缘》的基础、自己也练习过龙行大草的字帖、还有练武的基础,学习起来并没有感觉艰难。从一开始中锋、偏锋、起笔、收笔,八法什么都不懂,慢慢一字一字地练习到中锋用笔、结构均匀、圆起笔、圆收笔,后来经过王老师的指点,顺逆、留纵、转折、提按都慢慢体会到。
收获最大的,是学会了看帖。有时候太忙、一天下来,刚好坐下来想展卷写字的时候,恰好又遇到了其他事情,便在临睡前,拿起字帖来看一看。大概是有练习的基础吧,我看邓石如《千字文》篆书的时候,感觉邓石如有力千钧,下笔温柔若水,以是做到刚柔相济。笔画之间均匀对称,圆润自然,像一棵树悠然挺立在宇宙当中,不高不昂、不卑不亢。如是写下一下文字:
“观邓石如《千字文》篆书,轻灵中带着沉着,笔画始终如一而显示出天真神韵。尤如一棵树般不松不紧,不高昂不低下,悠然地挺立在宇宙当中。夫观自然万物是陶冶情操的一种享受,观碑帖也是一种达乎自然的享受。能有门涉步书道,幸哉、乐哉!”
先师李兆生先生在《翰墨缘》中引用《书概》中的话:“书当贵乎自然,学书通于学仙,炼神为上,练气次之,练形又次之。”书法贵乎的神,在字帖中,先懂其神韵,再在形体上去接近,最后做到形神俱妙,则事倍功半。
在邓石如的《千字文》篆书中,有孩童般的天真,有泉水般的流动,有南粤山峦的稳重与灵秀,使我对大自然欣赏的角度也有所转变。在书法的世界当中看见了天地大自然,也让我能够用心去领会大自然。
当我回想起在火车上观山看水的心情,走在北方土地上眼中放出的欣赏,听到鸟鸣日出心中发出来的喜悦,突然发现这一种欣赏的眼神,就像王老师看我的时候,神光里面透出的温和一样。这是一种出于对他人、对天地万物观察、交流、不带有任何占有、希冀的私心的喜爱,这是一种纯真的爱,是一种大爱,不需解释、无声的爱。
二、如是而观《翰墨缘》
李老师的书要求是看五十遍,在听网络课《翰墨缘解读》之前,我保持那一种傻傻的心态,看不懂也看,开始大多数都是看不懂,后来慢慢熟悉文章之后,偶尔能看出一点什么出来。这一本书散发着一种温文雅尔的书卷气,里面包含着很多方面的学识,有着李老师的智慧。每次看完,我都觉得头脑清晰,无忧无虑,进入了一种静的状态。为了几乎每天都能看上一两篇,我常常外出或者去什么比较远的地方总会把它放到包里。
听了王老师讲课,渐渐懂了《翰墨缘》当中蕴含着广大的内容。诗、书、画、印,禅法、传统武学、道家文化,上古的文化缘始,现在的软笔硬笔、书画欣赏……皆涵其中,王老师言:“《翰墨缘》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巅峰、一个大集成。”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古人书画文章,都是文以载道,在书法文章中能看到历史、看到文明的变迁,可以说,《翰墨缘》也是精神文明的一个大集成。
有些学友说,《声律真诠》以音弘法,《真元宝笈》以形见真,《翰墨缘》以文观意。在看《翰墨缘》时,我时时琢磨,李老师当年写《翰墨缘》的时候,是什么的一种状态,李老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古人曾经以文律言:‘学者求神气而得之音节,求音节而得之字句,知此思过半矣。’”《翰墨缘》一读便能明白,它并不是一本有各种书籍、各种常识相糅合而写出来的,而是好像一位老师、一个朋友在跟前、在耳畔侃侃而谈,令人听之看之,身心舒适。仔细体察之,字字珠玑,毫无糅杂。不知不觉间,便把诗情画意、把深含的学识,存入脑海中,影响我们的身体,使之产生灵态的变化。《翰墨缘》便是李老师神魂的一种展现,通过字里行间,可以感受老师的博大智慧,常人难及的刀笔翰墨功夫,他的那一颗纯真、温清的慈悲之心。
看《翰墨缘》,是一个忘俗的过程,是一个日见纯真的过程。“我少时曾经拜师学习,孩子们没有我当年的条件,我在给孩子做指导的同时,认识到,传统学识不足时社会上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些便是我写书法的生命的缘起因由,是为献给年轻的孩子,这也是一片真诚的情爱。”过去我对这一段文字并没有太大的感觉。而今我在读《翰墨缘》的过程当中,在跟丹经武学的师友交往当中,在练武习文当中,无时无处不能感受到对我的关爱,他那有要求的眼神当中,透露出大大的期待,期待着弱小的我能够早日成长、早日独立,早日成为一个能够担当的完整的人。
《翰墨缘》封面后的印语:欲写春山藏人间。诗文当中,有一句“更愿春风行千里”。两年前,一位长辈曾经跟我说:“哪有老师不喜欢自己的学生。”我想,丹经武学当中的每一个学子,也是一样,在李老师眼中,都是或嗷嗷欲哺,或踽踽而行,或在成长的过程中披荆斩棘的小孩。而李老师的爱,是撒落在丹经武学的每一个学子身上的,李老师的爱,是广大的、深邃的、让人想起心中升起宁静、快乐、与向往的。
李老师的爱,是大而无声的。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好老师非常重要。但是“名师”跟“明师”不一样,有很多人选择一个老师,是冲着他的名声而去,当然这也人之常情,因为有出名的老师,就容易有出名的学生,对学生大有益处。但是在人生的历程当中,能看到、能跟上一位明理的老师、一位有智慧的老师,却能让我们走得更远、这一生更有价值和意义,但往往碰到一位好老师都要有一定的运气,同时,有独具慧眼。
很庆幸,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在最初能够实现自我支配的时期,就遇到丹经武学,遇到许志明老师、张明福老师、王仁伟老师、杨奎老师……等等诸多老师,在他们的身上,我学会了立志、学到了怎样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学到传统武学、学到以音弘法、学会在书法的艺海当中畅游……这些老师用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技艺,为我的生命点缀了无数照亮黑夜的星星。而最初在我的生命之中,燃起一著永不熄灭的香光的,是杨奎老师。
我想了很久这一篇文章的标题应该怎么写,是“杨奎老师和我”么?但细细想想我和杨老师相处的每一刻,其实并不只是我们两个人。李兆生先师总是能够在杨奎老师的言行当中,现出光芒。
我想大抵圣人都会经历如此一般的阶段吧,早年拜师刻苦学艺,学有所成,周游四海弘法天下,以成圣道,晚年著书立说,设学教徒。两年五百年前,孔子如是。七百多年前,张三丰祖师如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六十五年间,李兆生先师也是走着这么一条艰苦而伟大的道路:1949年出生于吉林,四岁接受童蒙教育,始习诗文韵律、描红课诵、绘画雕刻、传统评书、皮影、民间传统风格文理等课业,又遇吉林名笔高笑尘、武当太乙铁松派十二代掌门人阎政昌、当代高僧仁祥法师……等十数位高人隐士的亲传,1984年,万轮甲子开真,先师正式走上弘法的道路,前后不断到广州、南宁、海南、吉林、武当山丹江口、日本……传遍中国、波涉日本,2002年先师五十四岁,于北京通州区筹办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授弟子门人带师传法,同时日夜不辍著书立说,法传至今。颜回曾叹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然吾今起首而仰视先生,望尘莫及也。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李兆生先生前往广西南宁弘法多达十数次,当时所授的门人弟子不可胜数。今天,丹经武学在广西仍然有许多的学友练着祖师传下的传统武法。
2014年年末,我踏上前往南宁的火车,跟着杨奎老师,去看一看当年先师走过的地方。
当时南宁的丹经武学茶话会正在展开。第二天,南宁的学友们把广西的孩子们带了过来,坐在大人们的中间。杨老师带大家念起了、声律。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大人们用洪亮的声音,带着孩子们清澈而稚嫩的声音,震响在教室里。当时我抬起头来,好像看见空气中好像有一种永恒、博大的力量,震动着每一个在场人的身心。
再看一看这些被大人围绕的孩子们,就好像看到了一种无形的生命,在一代一代的延续。
法音震响,波涉环宇,天下英豪,皆从此起。
后来中心少儿班开班的时候,有一个来自四川的孩子,眼神有些羞涩、脸色稍稍有些灰、灵光并不明显。通过练武、唱诵诗歌、背诵声律、学习书法国画,一个星期之后,孩子活蹦乱跳,眼中带着亮光、两个小脸蛋光滑透亮,一股英侠之气。当时杨老师跟我说,按道理来说,这些小孩都不一般,好好教、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将来会对这个社会有所作为。
“天降甘霖我南行,小豆豆是个小小人,反观我在师眼内,依然稚拙要多行。”这是前年的南宁之行,杨奎老师写下的一句话。或许在李兆生先师的眼里,杨奎老师所做的事情、所走过的地方,不及祖师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但在每一年,看着杨老师不厌其烦、不计成本地奔波在中心和四会之间,我的心都会受到一种无形的感动。圣贤人大概是如此吧。
谢**
四海圣贤畅心怀
祥光瑞气在统元
遍撒宗风真种子
功德圆满证佛缘

瑞靄芝華
晨练听鸟鸣有感
啾啾鸟鸣合春晨,昨夜无事别东风。恬然索味摩擦掌,静谧心田听无声。
观后院无花果新绿有感
嫩芽新绿培新泥,红瓦小园闹新春。感恩佳节儿初忆,人间自在万古云。
我小孩说这个月是感恩月。他还想起幼儿园时经常听的《感恩的心》,我从电脑打岀来他还说是欧阳菲菲唱的。
真乃 宗风育化童心真 ,万古云光中华魂!

妙火耀阳
莫姐出口成章啊

瑞靄芝華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大家都一样,受宗风育化。
贾**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众人尽拾柴,真元中华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呈瑞象,地支奏福音。

金锋如意
千祖叮咛唯一玄,万瑞透云豪气坚!

韦**
守住惨淡一点火,静待天光大白时

金锋如意
搜肠能通灵山径,刮肚光明洗肺肠。
妙火耀阳
豪侠仙真居福地,
祥光瑞气映摩天。
真元九转成丹体,
心音长吟玉玲珑。

金锋如意
千祖叮咛唯一玄,万瑞透云意志豪。

妙火耀阳
师祖慧悲万类生,
遍洒华夷唤春风。
如今正是春光好,
尽是统元楼中人。

金锋如意
珠蕊精纯窥禅海,瑞光无际参祖源。
学真
红旗招展三月风,赤子丹心九转成

罗天宝华
上联:天行健天垂瑞象,寿而康寿福双修
对联:心静笃心隨气行,刚里柔刚柔相济

金锋如意
千祖叮咛唯一玄,万瑞破云意志豪。

寒冰
日出雨落风云变,天行健中印真元
摩天光霞
真元慈悲寸心辉,历尽辛磨更殊精!

金锋如意
无量祥光拥福路,一点心灯印真元!

金晶慧剑
妙手调得五味和,丹心逢来四季春。

宋**
头上玄光冲霄汉,脚踏祥云瑞九州。
子杉
天行健天垂瑞象,寿而康寿福双修。

小小的海洋
天降瑞象在玄门,无相光华甚深行。
凝视自然生智慧,时在春晨草青青。

统元仁真
风火煽处不知情,一片宁静瑞气升。

羊子行路
心灯一盏传心印 ,万古留照真元魂
[img]
丹经武学的学友们集体参加天行健晨练活动已有大半个月。在这一段时间里,大家的收获颇丰,意气高昂。
2016年3月8日,清晨五点许。北京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东边天垂瑞象。
故留有影像与众学友诗赋。
我从高三毕业就开始学习丹经武学。记得老师刚开始教我的时候说,“想学传统文化,从练武开始。”当时也没有想很多,老师说练功夫,那我就练。学的是金锋抖肘,老师提了两个要求,一、金锋抖肘每天3600次,二、看论坛里面的文章。往后我就每天坚持练金锋抖肘和老师后来陆续教的几个小功夫。
由于我的性格比较胆怯,每次找老师或者问他一些问题,都要提起很大的勇气。老师很照顾我,偶尔会打电话来问我功夫练得怎么样,遇到了问题,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寒假的时候,再次见到老师,他第一眼看到我就说:“不错,气质发生了变化。”
当时除了练功,最大的乐趣就是看论坛上面的文章。当时喜欢往论坛里面翻,看一些学友有关金锋抖肘的问题、以及看其他学友、文熙老师写的文章。专修功法里面有很多学友讨论关于玉环桩应该怎么练的帖子,看着看着,我心里就产生了对玉环桩的好奇和喜欢。所以在老师给我讲了一些传统的学识,纠正了我功夫里面的一些问题之后,我主动向老师提出我要学玉环桩。通过几年的玉环桩锻炼,我的原本弱不禁风的身体开始发生了变化,性格也从林黛玉式的抑郁,慢慢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丹经武学的学习,不仅给了我健康,还给我带来了一群志同道合、铁杆义胆的朋友,最重要的是,让我的身心变得平和、快乐,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总结这几年来练玉环桩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明白玉环桩“玉”的内涵
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之君子皆佩玉,玉也者,洁白无瑕,温润养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简单地说练玉环桩,我们要做一个君子,一个好人,用仁、义、智、勇、洁来要求自己,不干坏事,多干好事,把我们的一颗心修的清澈透亮,把我们的身体养的活活泼泼,不受外界的污染,要把自己的身心都修炼成一块美玉。
玉环桩则是一个把自己修炼成一块美玉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按照老师的要求、动作的规矩,每天坚持不懈地推,经常长期的锻炼,身体里面的污浊通过汗液排出,身体里面的气血得到锻炼,元气得到补充和壮大,心中、脑袋里藏着的中中不美好,也渐渐地跟着改变。
常常我推玉环桩之后,都会感觉受到温泉的滋养,润润的、暖暖的,四肢变得灵活,脸上光滑很少长痘痘,心里的压力会在无形当中消失,头脑清晰,仿佛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安静的、祥和的世界,没有那么多烦恼、没有那么多纷争,安然、平和地生活在大地上。清净、纯洁,如玉。
二、功夫要循序渐进,不可强求
我从小身体不好,为了让我的身体能够得到改善,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来锻炼身体,但是后来发现,练功不可强求,先从养生开始。
每一个人的身体承受能力和心里承受能力都不一样。李兆生祖师有一首诗说:“练功强身健体,好坏不与人比。自己得慧真能,真道妙传于自己。”人很多时候都有一种攀比心,总是希望自己得到的比别人多一些、好一些。但是真正要比、要战胜的人,始终是人的自己。在练玉环桩的过程中,从动作不熟练,一个一个地慢慢推,不能着急,也不必老是想着要练多长时间、要练得多好。要学会养,累了要学会休息。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推玉环桩使非常大的劲,一定要推够一定的时间,推累了一咬牙硬撑过去。其实玉环桩在古代是女子修身的功夫,女子身弱力小,并没有很大的劲的。练功的时候,最好是刚中带柔、柔中带刚,这样往往更能体会传统武学的魅力。
等日久功深,动作全都熟练之后,推起来如行云流水,身中真元之气得以运行,开始循经导脉,此时元气对身体进行冲刷,把经络里的垃圾冲刷掉,经脉通畅,百病自消,同时元气滋养五脏六腑。肺主皮毛,人的肺好了,皮肤上的斑纹就会较少,光滑细腻,道理跟中医是相通的。
三、要耐得住寂寞
《翰墨缘》当中有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凡是能够在某种造诣上取得高超成就的人,他的内心都是很静的。静的人往往能守得住自己,能够用心地去看、去体会天地自然万物。对于练玉环桩也是一样的。反过来用一句话讲,就是你能够每天重复八个动作,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十年、二十年吗?这些都是非常考验一个人的事情。古代武当派之所以叫武当,就是含有“以武来挡天下者”的意思,所以武当玉环桩也是这个道理。“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要想看到另一番天地,往往要通过曲折、漫长的道路。通过这种方法,才能把我们身上的懒惰、狂躁、中途掉链子等等的不良习惯统统抹去。当身心能够平静下来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地听到鸟儿的叫声有多么地悦耳,树木独立在天地间的那一种不忮不求的悠然自得,甚至看见太阳的时候心中所发出来的喜悦。
四、动作要精准
以前我练功的时候,总会有一种自我的优越感,觉得自己练得有多么的好。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前几天,刚好跟许老师一起吃饭,他跟我举了一个例子:练功就像进入一间黑屋子,首先要找到开关,把灯打开,才能看到里面的内涵隐奥。找到那个开关非常关键,有的人练了三五年还没有打开灯,有的人练了十年、二十年也是没有打开灯。问题出现在哪里呢?出现在他从来都没有去找过。找的过程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但是如果不找就永远打不开那盏灯,永远在黑暗中漫无目的地荡来荡去。
回望我功夫也练了有几年,一直都没有去找过动作的精准处,把灯打开。反过来一想,其实现在用心去找,也为时不晚。凡事都是从生疏到熟练、然后才到精准的。一个方面,动作已经熟练了,另外一个方面,经过几年的练功,身体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内心也有一定的平静,有耐心去把每个动作做好,而不是急着要去把功夫练完。
五、总结
总得来说,练习玉环桩几年来,收获非常大。我从以前身材瘦弱、面黄肌瘦、情志不畅的状态,变得身体均匀,面相也从看起来很刁钻、不太容易接近,慢慢变得和善、阳光、快乐。丹经武学也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练功、看李兆生先师的书、练习书法的时候,总能陶冶我的性情,让自己的心变得温和快乐起来。
非常感谢李兆生先师,以及中心的老师们,是老师们的敦敦教诲、无私付出才使得我的身心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也要感谢丹经武学的学友们,有了大家的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才使得一颗原本漂泊的、孤寂的心能够找到安定的地方。
读《翰墨缘》能消胸中之戾气。
北京循经太极拳中心的特聘老师,陈教授对太极拳与易经都非常了解。有一天,陈教授在讲课,讲得非常精彩。其中有一位学友听了非常高兴,就问:“陈教授,您的易研究得那么厉害,可以算一卦来看看,等下中午吃什么菜吗?”陈教授轻轻地看了这位学友一眼,笑一笑,没有说话,继续讲课。厨房那边传来“吃饭啦”的呼唤。陈教授正在讲课,学员们也没有半点想下课的意思。陈教授越讲越精彩,学员们越听越入迷,讲着讲着,大家都把吃饭的事儿忘了。等末了,陈教授说,“今天吃的是鸡肉和鸭肉,还有一些小菜。你们快去吃吧。”学员们到饭桌上一看,果然如此。
金锋抖肘练两百多个,其他的几式多时三十六个、九个,难度较大的三两个,认真练、慢慢来,练功效果也不差。
仿佛看到了自己从心里笑出来的样子。
操拳千遍不如一次练对,老老实实打基础。
学识和生活为一阴一阳,两者之间要取得平衡,不可偏废,方可很好地成长。
郁金香的启示:阳光能使花开。
书法之提按,阴阳也,开合也,聚散也。
用功四年终须老师一点,老师一点终需用功四年。有缘得遇明师指,倾刻之间造化生。欲求明师先自求,不寻路者不遇师。
《道德经》只说了一半,还有另外一半需要师传、亦要自悟。
真心洗刷垢污流,钢盘透亮神自清。天地万象皆是道,唯有此心灵而真。文章行世大神仙,文章有真情自真。
昨晚10点洗漱,10:30躺床上。第二天4:30自然醒来,精神倍好。以后都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心中有圆,明月不缺。心中有暖,寒冬不冷。
自上大学而起,就学会坐上火车,憧憬远方。
初乘火车,对车上来自异方的人充满好奇,总觉着他们的口中能说出从所未闻的故事。睁大眼睛,头总是贴着窗口,使劲地往外看,唯恐错过长江、错过黄河,错过了祖国大地的某一片秀色。
而今再次登乘。感人生的沧桑事变,光怪陆离,大抵离不开人性的幻变,人生多苦,普世之人不知也。车厢的沉默之中,偶听小孩的欢声笑语,娇声慢言,感智慧天性,多有喜色。大概是丹经武学的深邃、广阔与宁静感染了我,端砚之中的山水朴素熏陶了我,老师们的文人气度影响了我。途次观南粤之山,感其秀美、沉静、山岩若隐若现,承万物而不争,独具神韵。山下总蕴水,水因青山而绿,微波缓缓,恬淡不激,随山就曲,动中有静。儒家“动观流水,静观山”之修习,观其阴阳乎,观其动静乎,观其神韵乎,观其给人无穷的智慧乎?朦胧之间醒来,抬头望窗外一轮明月发出湛光。想起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夫行百里路,亦要看万卷书。相互增进,相互阴阳,途上风景方不会一成不变也。
2月17日 晨练
昨晚的双脚冰冷,辗转许久方能入睡,后来导致早晨头疼,将醒来时间延至5:30。练功是要达到养气柔体,阳气充足,经过回家一个多月的消耗,看来要回到一个月前全身温暖的状态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今早练功没有前天晚上的宁静,心中很不安,这种紧张总是在不意中显示出来。直到张医生在群里说:"紧张的原因使因为心里有鬼,不坦荡。”仔细想想也是啊。因为最近有一件事情还没办完,因为事情太多的原因,将完成的日期日日延后。造成心中有极大的负担。回想这几年来,通过练功、学文习武,可以说身心都有了质的改变,待人处事都有很大的进步。只是,真正地论能够游刃有余地面对、处理世间的种种事情时,这些进步是远远不够的。生活和学识是一个阴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的平衡,也是大道之始。
述此完毕,做事去也。
他年师曾教我写字应注重笔与纸之间的特殊张力。然天资愚钝,三年以来,不得其妙。今日铺纸展卷,蘸笔端坐,笔于手中行如流云、动如流水,八法渐驱熟悉。习字多时,忽听到笔与纸相合相去所发出的“莎莎”声,犹如声律的阴阳高低那般令人沉醉,仿佛进去了另一番笔墨的天地。原书中有此境地乎?
女子要柔,柔中生刚,以柔克刚。
女子如水,柔而润下,顺应寻道。
观邓石如《千字文》篆书,轻灵中带着沉着,笔画始终如一而显示出天真神韵。尤如一棵树般不松不紧,不高昂不低下,悠然地挺立在宇宙当中。夫观自然万物是陶冶情操的一种享受,观碑帖也是一种达乎自然的享受。能有门涉步书道,幸哉、乐哉!
小虫特写9
小虫特写8
小虫特写7
小虫特写6
小虫特写5
3
2
1
小虫特写4
小虫特写3
2
第六天照片
5
4
3
2
1
4
3
2
1
小虫特写2
此次展览展出的主题是《可惜无声》,齐白石草虫画中的精选。齐白石之小虫也,其翼透如薄纱,其须细致如金针,其足刚劲如铁画银钩。我与朋友说,应该如何形容齐白石之草虫画呢?彼云:莫如栩栩如生。常闻老师教诲:做事要做到极致。齐白石的草虫画,可谓极致。北京画院还专门准备了放大镜,来供观画折细细观察。中心学员亦特意拍下小虫的特写,与众学友分享。
9月29日,早有一部分学友到达中心,期待着十一循经太极拳专修班的开展。正逢北京画院开展齐白石专题画展《可惜无声》,数名学友相约,30日前往观展。
水晶眼睛确是好。有时因为看电脑过久,或者是用眼视物过久,眼睛便有酸痛感。戴上从中心带回来的水晶眼镜后,有明显的清凉感和舒适感,心如同被泉水浇灌,炎火自灭,心胸明澈。
少儿文武同宗班第八天。
八月里,中心的月季接二连三地开放,参差错落,与高大的柿子树相呼应,微风吹拂,绿叶摇弋,令人心旷神怡。教画兰花后,中心老师教孩子们画菊花。从花,到茎,到叶,最终成了一株株傲霜怒放的菊。陈毅有诗曰:“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中心教师,希望在孩子们的心灵中,种下一朵金菊。让孩子们知道,在往后的人生旅途上,成为一个追寻真正的自我的人,纵然千辛万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也要迎霜而开,不畏秋寒。
少儿文武同宗班第七天。
“行吟”是中国古代高人隐士的风范,也是“诗教”当中一个重要的形式。中心教师在教孩子们吟唱陶渊明的古诗《饮酒》时,教孩子们一边吟诗,一边漫步行走。鼓励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读书。“因物象形可参悟,顾盼有情自通玄。”在读书的过程中,和大自然交流,渐渐地增加对大自然的感知能力,“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做到与天地万物相交融。
少儿文武同宗班第六天。
这一天是王同学和廖同学的生日。梁同学为两个小朋友谈奏古琴。中心教师和同学们为 两个小朋友唱诵《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代表着老师、孩子们,犹如《木瓜》中唱的那般,对于每一次美好的、善意的付出,都紧紧地藏在心中,并且回报以真挚的感情。希望每一个人都有愿望和勇气,做一个懂得感恩,懂得付出的好人。
少儿文武同宗班第五天。
中国文字是天垂之象,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内涵。中心教师为孩子们讲述了有关文字的神话故事。当年仓颉造字,惊动天地人三界。黄帝梦中得九天玄女传的剑、印、令、天书,战胜蚩尤。大禹治水,将天书刻于石上,这就是传说中的龙文凤篆,演化到后来形成了龙行大草。 中心教师通过这种故事的讲述,引发孩子们沿袭宗风传统的兴趣,珍惜古人的智慧结晶。
5
4
3
2
1
6
5
4
3
2
1
7
6
5
4
3
2
1
7
6
5
4
3
2
1
第六期少儿文武同宗班第四天。
中心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讲了五个在人生路途上非常重要的字:天地国亲师。因有天覆地载,方有人类世世代代生存繁衍;因有国家的护佑,方有社会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安居乐业;因有亲人的关心照顾,方有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因有老师的倾囊相授,方能习得大道、成长为一个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有用之才、成就自己的事业。 此五者,是每一个人人生路上必不可缺的恩人。少儿班中,老师叮嘱孩子们长存心中、念念感恩。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曾子杉 » 文章发表人是 曾子杉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