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文章发表人是: 凌霄客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凌霄客 » 文章发表人是 凌霄客
发表人 内容

今日凌晨,忙完工作之余,忽然想起读《祖师颂》。持颂一两句之后,便感觉小腹开始收缩。
这段时间以来,受红尘所扰,元气消耗比较大,感觉小腹中的气机是比较涣散的。持颂一段时间后,就感觉丹田的气机开始凝聚聚敛起来。
而要想在正常练功想要达到这种丹田敛气聚形的效果,是不容易的。师曾言,读书能起到练功不容易起到的效果,诚斯言矣。
持颂一段时间后,转入默念阶段。眼前文字历历在目,微光一片,神志清明却又恍恍惚惚,这是今日凌晨读书的感受,特别明显(平时读书,颂读功谱也有这种丹田的震动,以及内聚元气的感受,但是没有今天这么强烈)。
宗风有三昧真参法,是“以文观意,以音弘法,以形鉴真”。其实在读书,持颂功谱的过程中,这些内容都包含在内了。端然正坐是形,读书是音,观字是意。
老师说:“炼功容易养性难”。这是因为我们缺少了传统文化法乳的滋养。练功只要能吃苦,就能坚持。但是练到位了吗?
心中杂念丛生,虽有行功,却只是锻炼肌肉,跟功夫是没有关系的。而读书,因为有文字,有声音,却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收心敛性,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心性的好方法。
在读书(丹经武学的书)的过程中,心神元气与书中灵性的内容产生共鸣,从而使性灵得以启迪。故功要练,书亦不可不读也!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是用什么来衡量?》,文中说只有能演示大道,能进于大道的文武诸艺操持才是正宗。而且正宗还有一个标准就是要生命能生出玄光,也就是进入了玄门,才是真的正宗。



当然,历史也是在不断地变化。修真的功夫也是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在明朝九脉合真之时则是达到了顶峰。自然门、金门、玄门、真门,这是门的层次。门上有轮,轮上还有宗。可见传统的灵性文化是那么的博大精深。



明白了什么是正宗,那么怎么才算一个宗风传人呢?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要求。就像以前武当的传人必须具备文武三绝:武之软、硬、轻;文之诗、书、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标准也在不断地变化。







圣人之治,因世而异。在五百年封真期间,武当的传人因为祖训,不能广传宗风,多是代代单传(包括九脉的传人)。那么每一代传人就必须要做到文武三绝在身,要不然宗风就失传了。



等到了五百年开真之后,封藏多年的一脉真谕“真元修真法”重启洞天,再现人世,这时需要的就是把这个宝贵的灵性文化遍传人间,造福社会,因此对于宗风传人的要求就变了。



只要对文武有一定的认识,愿意去弘扬宗风;并且按照师父教的内容往下面传,不失真,那就是一代宗风。



当年我的老师李兆生先生在这一点上一直秉承宗风,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师爷们怎么教他的,他就怎么教我们。



先生学识惊人,因材施教。在80年代初期,先生已经在哈尔滨课徒授艺。其时多以武功,技击授人。



这是因为那时的人喜欢武术,加上当时治安不像后来那么好,所以以武术技击为切入点,人们更容易接受。同时武功练好了,也能为进一步修真打好基础,所以先生早年教的徒弟,在武技上多有精湛修为。



到了九十年代,整个国家的治安环境大为好转。加上功夫也要提高学习的层次,要由武学转入修真。按先生之语,则是“每个人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完善自我,净化心灵,从武学而转入丹道,转入到人生的修为。”



从这个阶段起,先生的教学是武学与修真同授。以文武之操持而转入修真,以武演道,以文载道。可惜的是先生的一些老徒弟,过于沉迷于武艺而没有继续深入求学,诚为憾事矣。



在九十年代,先生先是出版《翰墨缘》,讲的是以书法合于剑道,传的是三丰祖师龙行大草、武当天龙神剑。



然后出版的《真元宝笈》,说的是怎样以武演道,定下了丹道修持的修行途径。小炼形抻筋拔骨、开通经络;元明功采气聚形,壮大真元;玉环桩行血推脉、太乙循经;混元球聚气化形、敛气呈真;白鹤飞鸣图把神凝结成颗粒,羽化飞升。



当然由于书籍篇幅有限的原因,只是介绍了一个修真主体的框架。其他的很多内容没有能收藏在内,比如说用服气餐霞来采集日月山川之气,草木金石之灵,把身中的元气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还有龙虎神功,化神为气,乃至纳气还精。这是社会上所鲜为人知的内容。传统的修持除了练精化气,练气化神之外,还有龙虎神功这样高超的修为。



你光只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这是不完善的。还要有化神为气,纳气还精的修持,这样上下都有,功夫的修炼才能更加有效。



除此之外,金气朝元,金气大周天,先天内景功、寒山七式,金龙八式……等等功夫都没有纳入其中。这些功夫,有兴趣,有毅力者则需要找老师教导方可。



其后又出版了《声律真诠》,这本书是以音弘法的专修。这三本书的出版把宗风中的三昧真参法尽列其中。



以文观意者,《翰墨缘》也;以音弘法,《声律真诠》也;以形鉴真,《真元宝笈》也。此后出版的诸多书籍,虽各有精专,皆在此三者范畴之内,是对这三本书的补充和完善。



到了2000年,先生与《武当》杂志社合办了丹经武学专修班,以循经太极拳为向导开启新的篇章。



这一年也是传统宗风一个新的纪元,因为先生把丹经武学正式的推向了社会。丹经武学是在真元修真法的基础上,融汇了先生得到的其他传承而成。



先生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武当太乙铁松派第十三代掌门,而鲜为人知的是先生还是少林老祖飞龙宗第二十六代掌门、雪山飞龙派第九代掌门、武当先天太极第十八代掌门、张三丰龙行大草武当天龙神剑第九代传真、武当真元玄宗丹脉第九代(武当真元内脉丹法)掌门、龙虎堂二十三代主人……



先生把他一生所学,一生的修为尽归于丹经武学,使后之学者能以一脉而尽窥灵性文化之密。当然能得到多少,取决于个人的努力。



2010年,在北京开办循经太极拳高级研修班。2011年北京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成立,并举办首届丹经武学师资培训班。并于同年举办第一期循经太极拳专修班。



8月5日至8月14日北京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举办第二期少儿文武同宗学习班。直至2013年6月14日先生羽化登真。其后,先生一手成立的北京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一直坚持传授丹经武学,继续弘扬传统文化。



先生一生奔波,教书育人,著作等身,留下《统元楼藏真丛典》诸多著作。使后之学子能以此证真,正是一代宗风典范。



先生当年以太乙铁松派十三代掌门的名义出山,而使太乙铁松名闻天下。并广传雪山飞龙密,使这一代中原密法广为人知。



而一代少林禅宗武学,少林老祖飞龙派的神功奇技亦被先生推出,走向社会。使世人知道少林功夫是真有其事,非杂耍套路可言。也使世人知道,少林神勇功夫当以禅法合参,是禅武合一也。



先生一生清正秉为,少言他人是非。不得不说之时,亦是对事不对人。在学术的大是大非面前,则是勇于直言。



比如先生直指社会上的大多数武术,并非宗风,而是散流。虽然先生也知,说此话会得罪很多人,但是仍然义无反顾。



先生一生不计他人毁誉,一心向道而行。有人说先生写的书价格高,想的是赚钱,却不知书中所写乃是大道之法,岂可轻授?



正因为定价高,而使销量受影响,很多书籍积压多年方销售完毕。也正因此,先生一生清贫。



1986年时,是气功最热门的时候。先生1986年就在《武当》杂志发表了《飞鸣图》功谱总谱。这个《飞鸣图》全名叫《白鹤真人飞鸣羽化全真神图》。当时的那些气功大师们还在争论丹田在哪,先生已经把传统修真羽化飞升的功法公开发表了。



记得听一同门说过,有一次先生开班授课,当时一千多人前来听讲。先生一看,来者多是心性浅薄之人,于是泛泛而论,不讲真功夫。



于是好多想来偷师学艺,然后自己嫁接一二,成为开宗祖师的人走了。等只剩下一两百人的时候,先生才开始认真讲课。



如果先生是为了发财,按当时的流行套路,开一次大班几千人,搞一次带功大会,每人收几元钱,以先生的才识,知名度,随便一年下来,几百万就轻松到手。



更何况先生诗文书画印拓,无一不精,尽是大师风范。开一次班,卖一些书画,如此简单的赚钱套路,是先生不懂吗?是不为也。



那时的很多气功大师只知道意守丹道,言必说外气。而先生一出山门,讲的就是修真,讲的就是文武操持,讲的就是三教合一。



先生数十年来的教学,内容前后一致。不像那些气功师们今天说一套,明天说一套。从先生85年出的吉林版本《真元窥密》,到后来出版的所有书籍,都可以看出脉络分明,传承有序。



先生功力这么深厚,但是为什么晚年多灾多病?是因为一生付出了太多,是舍身以成佛,忘我以成道。



先生早年为让世人知道传统功夫的真正修为,不惜牺牲元气去治疗聋哑(与吉林科工委合作)。再到后来四处教学,为了让法子门人尽快修行有成,把自身辛苦修为得来的功夫转化为黄金种子打入徒弟身中。



其后的著书立说,改良循经太极拳,无不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做付出。





写以上之诸多文字,是以先生的一生作为来作为指引,让人们知道什么才是一代宗风:恪守古律,忘我无私。



先生当年说过传统修真的几个阶段境界:1.修真自持;2.警喻世人;3.教化群生;4.成真作祖;5.恒定不定。先生自学艺有成,就一直按照这上面所说的去做,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



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有了先生这样辛勤的付出,才有今日之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遍布天下。如先生所言:“不是当年承脉持,怎见满圃色华鲜”。



没有先生多年付出的努力,怎么会有国学之宗风为世人所知?可惜有一些人,一面享受先生付出的成果(以教学太乙铁松功夫而赚钱),另一面行诋毁先生之事(说先生没有得到真传,说先生骗人,后来不教真功夫了)。



却不知没有先生四处奔波教学,辛苦筹钱出书,哪有如此多世人知道太乙铁松之名而来求学?再说了,掌门者必是一门修为最为高深者,如果连掌门都没有真功夫,那么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背后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真有才学者,必是以自身之修为才识使学生心向往之,而不是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



先生一生的贡献正如他自己所写的诗:“山人已臻大道全,六法真如合大千。羽化应随明月去,留得玄机任人参。”如今先生已经羽化成真,留下了《统元楼藏真丛典》,让后之学子得以参真,正是“留得玄机任人参”。



昔日之真元修真法,今日之丹经武学,是古之圣贤们历尽岁月而留下的真如智慧,超凡灵光。小用能延年益寿,大持则超凡入圣。



文以畅情怀,武以舒气血,文武双持则身心舒畅。正是“终日身心清若水,笑用光明洗肺肠”也。



先生留下了丹经武学这一脉宝贵的灵性文化,需要我们去更好地弘扬与光大。如何做一代宗风,先生已经用自己一生的事迹做出了典范。



如先生所言,光自己一个人闭关修炼文武诸艺,太自私了。在修持有所得之后,需要的是每一个宗风学子走出来,多写文章,多教学,多展示传统艺术,让世人知道真正的一代宗风是怎么样的一种风姿,如此才能让灵性的种子播洒全世界。



诗曰:“先生已然飞升去,留下风烟万倾深。宗风脉传今犹在,万众一心共长吟。”以此诗怀念先生。亦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承担起宗风传人的重担,使“绝学如火永流传”。
谈到中华传统文化,就不免有正宗和旁门之分。那么什么是正宗呢?有句古话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玄门正宗”。
玄门是什么?玄门之说应该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先天的一团元气,这团元气经过阴阳显化,阳气清轻而不可视,阴气浊沉而人可见。但是他们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一团元气所化。所以老子说“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所以说“玄”就是道的意思,是元气之意。




对于什么是玄门正宗,有人说是“有祖师爷(老子)流传法脉的道教的正宗门派”,于是很多道教的人都自称玄门正宗,其实多不是。


因为玄门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道教名词,它还有特殊的含义。要不然大家都学道修道,都认太上为祖,大家都是正宗,这不就乱套了吗?


古人提的玄门正宗,其实提出了一个标准:只有达到了玄门才有资格说是正宗。因为在传统修真是里面,玄门是指一种真实的修行境界,代表着一种层次,一种修为。





传统的修真把修行的次第分得很清楚,初始是以“门”来划分:自然门,金门,玄门和真门。门上在轮,轮上还有宗。
自然就是自然而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一个轮转。生老病死,时间到了就开始一个新的轮回。


自然门就是普通的功夫,单纯的拳脚、器械锻炼,不能超脱凡俗。简单的说,就是不能结成丹道,不能实现生命层次的超越。


比如说你练某种拳术,或学习某种技艺,你的师父很厉害,很有名,被称之为一代宗师,你是他的传人,社会上就会称你为正宗嫡传。


但这是正宗泛化成俗的一种叫法,其实不是。就像现代有人生了一个儿子,人们去祝福的时候会说:“喜得龙子”。





龙子在古代最早期是皇帝儿子的专称,长大了不是皇帝,也是王爷,地位尊崇。现代人只要生儿子,都可以恭喜他喜得龙子,这龙子是真的吗?长大了能当王爷、当皇帝?这就是泛化了,不是真的了。


金门呢,则是丹道的修持。团聚三昧大药精气神,使其凝练(凝炼)升华,从而结成金丹。这金丹有什么用途呢?“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能使人的生命实现升华。


金门成就之后有一种体现,就是脑袋上会有一个光圈,圆圆的,黄黄的,大家看佛和菩萨头上的那个就是,古人把这形容为“一轮明月肩上挑”。


金门之后继续修炼,就进入了玄门的修行,叫做“金丹玄化成太乙”。这时,这团金光开始转化了,在肩膀上射出两道光,这光叫玄光。很多佛和菩萨的像里面,肩膀上也有这两道光。


所以说,这种真实的修为,古人已经很清晰的向社会上的人显示出来了。通过画像,通过道观,寺庙里的神仙,佛像都展示出来了。





到达了玄门,功夫就比较高深了。西游记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才是金门的修为呢,都已经很厉害。


以前说过:功夫的修习要“师父领进门”,这个门啊, 是一个门一个槛,没有师父领你进门,你就很难进入真正的修行。

即使是自然门,没有师父的教导,有时一个小诀窍不教你,你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人是学戏剧的,以前很多戏剧里的人物不是要经常头顶着地翻跟斗吗?


做徒弟的翻跟斗学会了,但是一翻跟斗,头上的帽子就掉下来了,怎么弄都不行。有一天,去看望师父,再次问师父怎么解决。师父不说,旁边师娘说了,“翻跟斗时把牙一咬就行了”。得,就这一句话,会了。


这是社会上的一种自然门的技艺,尚且要师父传授。更何况事关人生性命,身体元气的修行呢?修炼的时候,方法不对就会损害身体元气,使身心健康受损,更谈不上要超越凡俗了。





所以古人才会说:“正宗演大道,旁门重小术”。什么是正宗?能演化大道,能壮大元气,能使人近于大道,合于大道的才是正宗。


有人可能会问,玄门不是出自道家吗?中国的文化可是三教并传,你说的这个玄门正宗只能代表道家吧?


实际上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人,老子在中国被称之为道祖,实际上不管是佛家,还是儒家,最后的追求都是成就大道。孔子是老子的学生,佛祖释迦牟尼也是老子的徒弟。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历史上能三教文化合一的原因。





所以说看一种功夫,看一种文化,看一种技艺是不是正宗,得看它是不是能演化大道,使人的生命得以超凡,得以升华。也就是说他能不能启迪人的灵性,能不能使人的生命之光得以升华。

如果不能,那就是散流,散流是从正宗演化出来。它也有一定的技艺水准,也能从这些技艺中碰触到一点生命之光的力量,只是层次不够。那些过于注重小术,甚至为了这些外在的小术而不惜伤害人的人元气,损耗人的生命之光,则是旁门左道了。
太极拳如今已然传遍天下,为老百姓所热爱。然而在太极拳的传播过程中,很多人并不知道太极拳的真正练习方法是什么?

很多人就是去学习套路,按照编好的顺序,一遍遍的练。这样只是锻炼身体,不能说是练拳,练功夫。

因为真正的太极拳锻炼,是有着他独特的学习方法的。以宗风而论,太极拳的修习当是先以小炼形,元明功,以及玉环桩打基础。

小炼形是抻筋拔骨,分经流注,打通人体的关窍要道。然后元明功采气全形,聚气合真,使自身元气饱满充足。然后玉环桩行血推脉,太乙循经,为太极拳的修炼打好基础。

玉环桩又名循经玉环桩,是宗风中的混元四手。这个混元四手还有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名字--太极十三势。循经是传统内功所必修,也是由武功踏入修真的必要阶梯。

打好了基础之后,太极拳要进行专修。不能像社会上那样一练就练一整套,那不叫功夫。

专修的方式分为动静两种,动的就是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式子,反复的千万遍的练习。如果有老师的话,就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学习。

静的则是按照定式(与练拳的同一个式子),也就是站桩的方式锻炼。定式的锻炼并不是随便划分的,要根据每个式子中的起承转合,在每个动作的停顿,转折处停下来,定住不动。

当然这种站桩不是站长桩,而是短桩。以前我的老师李兆生先生在开班的时候,是要求每个式子站半分钟。这是针对学生的,对于徒弟的要求则是每个式子要站到五分钟。

这个定式的锻炼要有好的太极拳传承才方便习练。社会上传习的太极拳大多数不适合,因为他们缺少了这方面的内容。

比如说云手,很多太极拳就是只有一个名称,那么在哪里定住不动呢?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可是在宗风里面,却不同。

它的传承严谨,在云手里面,又严格的划分为玉镜中悬、踏陈执旗、遮云蔽日、铁门闭扇这几个式子。那么学子在练习的时候,就可以按老师的教导,站就是了。

定式一定要好好的练。不同的定式,功用各有不同,不能随便找一个位置停下来。比如说“玉镜中悬”,他的气脉运转是阴阳初生,不偏不倚。到了踏陈执旗,则是三阳开泰,阳刚气化,比较刚猛了。

定式有以下三个作用:

1、定住自我神思:人动起来以后,心要跟随动作行走,静止下来后可以好好体会自我身心的变化;

2、定住间架结构:站住不动了,人的姿势就定下来了,可以好好的让肌肉形成记忆。久久为之,练拳的时候,就能保持动作不变形;

3、定住气脉运行:我们知道人的动作姿势会影响人体内气脉的运转。但是由于元气的消耗,大多数人练拳的时候,往往是动作到位了,可是气血才刚起动,或者才刚到半途。站住不动,能让气血充分运行到位。

(这也是要反复练单一式子的原因,要通过一个式子反复练,使体内的气脉形成特定的循环。)

把动作姿势定住了,能让体内的气血循着这个特殊的渠道产生运转;肌肉骨骼也形成了记忆;然后神思也记住这种感觉,于是身心元气浑然一体。再去练拳,动作就不容易走形,体内的感觉也有了。

太极者,阴阳也,动静也。故习太极拳要动静兼修。但是在初始阶段最好是以动功为主,不要站长桩(长时间的站桩)。因为站长桩对于初学者是不友好的。

一个是心定不住,一直不动,站在那老是杂念丛生,神散则气乱。另一个气脉不够通顺,站久了,会产生拥堵,从而不利于健康。

定式的锻炼,因为时间短,既能快速增长功力,又不会过于痛苦而不想行功(站桩久了,会疼痛比较厉害)。

只要按照以上的学习方式 ,认真习练,太极拳很快就能练好。

注:如果不会小炼形这些宗风武学,就要找一些压腿、下腰的抻筋拔骨的动作打基础。
李兆生老师在《太乙金编》下卷第694页有这样一段话: “游桩是舒展筋骨,绘画写字是团敛元气,文武要同修。如果没有文的团敛元气,仅有武的游桩舒展筋骨,就不能把神敛回来。” 

这段话很清楚地说明了,功夫要文武双修,练武也要学文,不能偏颇。有些人的武功很厉害,可是他教的徒弟都不行,这是什么原因?这是因为他没有文的修持。

他的武功之所以高超,是因为他的师父修行有成,文武双修,以自己的丹光时刻的照耀着他,使他的灵性生命得以成长。

但是由于在修行的过程中,他过于执着于武功,而少有文采,使得身中之一团元气,舒展有余而收敛不足,不能结成金丹。那么他的徒弟就只能自修自为,得不到黄金种子的加持,只能终身在自然门内,而不能参真。

先生文中所写的游桩是指“太乙蟾游阴阳显化行功”,是通过武功的专持而使身中元气龙雷振动,内气冲腾而显现出来的功夫,在这里是代指武功。

当然在传统武学之中,文中有武,武中有文。先生在同一页中也写到了:“虽然游桩是先求开展,先舒展筋骨。但并不能每时每天都只管舒展,就像每天都往地里种庄稼,不管成长,收获,这是不行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的规律。”

因此在修为当中,在练武的时候,要有舒展,也要有收敛。在这一张一合,一升一降中,使身中的元气得到锻炼,正是“气宜鼓荡”也。在练习的时候,同时也要注意神意的运用,要“神宜内敛”。

而文的修持当中,也同样要这样。在读书、写字,刻砚的时候,神意要收敛起来。但是呢,虽然身体并没有像武功一样大开大合,却也要注意身中元气的运化。

身中的元气要随着读书的韵律,写字的提按,刻砚的起落而产生运转,这就是武功当中所说的循经,缠经。光是收敛神意,没有元气的运转,是不足的,不能言之为功夫。

但是呢,要想在这微动之中,运化元气,必须要有武功的修炼在前。这才是文在武之上的真意:武功是文修的基础。

说到这里,大家就会知道,文武双持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光有文则是失之于柔弱,只有武则是涣之于刚强。过于柔弱容易变形,不能保持本色。过于刚强则容易折断, 也不能长久。

近现代以来,国术的“大师”们层出不穷,那么如何衡定这些大师们的真假呢?首先有一点,看他是不是文武都有成就。

好多的武术大师们,就只会拳脚功夫,至于到底功夫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很多人确实是没有什么文化,没怎么读过书的。比如说当年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十三势歌》,短短几百字,被视为珍宝,不轻易传人。

这两种拳论,是一种类似于总论,是泛传的内容。而在宗风之中,则是每一招每一式都有功谱,讲解功夫的动作,姿势,武技,内脉循经,如此才是功夫。

在武功和文化的修持之外,还要有其他的功夫。你不能只知道站桩和行拳啊。同样在《太乙金编》下卷第694页,李兆生老师写道:“仅有武的游桩舒展筋骨,就不能把神敛回来。每天总在散神,又不知静功,睡功如何修为,如何收心,练心以及养神,就不能与大自然相合鸣。”(注:天人合一即与大自然相合鸣)

如此看来,一个人是否有功夫,则是要观其文武是否双全,会不会静功的操持,以及师承如何?概因功夫之修持,首先要“师父引进门”。师父是自然门的,你也永远只能在自然门内。师父是金门的,你才有机会追随师父,得以超脱凡尘。

看书看到一段内容,关于玉环桩和循经太极拳的。老师在武当山时说,“玉环桩暂时不能原地练,回家再说。因为家里再小,也能放下一张床。这里不能原地练(整理的文集中是“这样不能原地练”,估计是笔误),太极拳可以原地练,玉环桩暂时不能原地练”。
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这一点:玉环桩刚开始时最好不要在家里窄小的地方练,因为基础不够。在外面练可以直着推,可以更快地练出功夫。等有基础了,就可以不拘泥于场地,卧牛之地也可以练了。
同时循经太极拳则是一定要学会活步练法,就是能够“拳打卧牛之地”,我看到一些同道,打起循经太极拳来,只知前行,不知后退,也不知左右运化,被社会上的太极拳给同化了,那就不行。
太极拳之分辨
中华武术的种类繁多,各居层次,各有高低。由于历史的原因,可谓真假难辨,鱼龙混杂。很多爱好武术的人很难分辨出一个真假高低来。

记得当年(1994年还是1996年,因时间太过于久远,已经有些记忆不清),李兆生老师来南宁开班传法。当时有一个北海武馆的太极拳教练也来学习,他大概20多岁,在课余演示他所学的太极拳。我当时惊为天人:打得真好。
再对比当时的一些老学员,已经修习很久的武当功夫,太极拳也练了好多年,看他们打拳怎么身体都不中正,都往前俯着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当时是有这个疑惑的。


直到后来,自己习练功夫,小有所得。才知道真正的内功修持,是以团敛元气为上。有那么一个阶段,身体自然微微前俯(此亦是中正之法)能更有利于气聚丹田。如果一开始身体就始终垂直于地面,则气不能聚矣,此时始知那个教练是徒有外形而没有内炼。


但是很多人学习武术之初,本身就没有练过,自然不可能有内在的真实感受,那么就很难通过这一点来分辨真假了。怎么办?可以从功谱、功法、理论、历史渊源来看。


比如有的人认为太极拳是他们的祖先所创,认为社会上说太极拳是武当的,以张三丰为祖是错误的。这个呢,只要认真一分析就知道孰是孰非了。


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谁都有权创编太极拳。因为古代没有版权,没有专利法啊。即使到了现代,有人想自编自创太极拳,也是可以的。因为太极拳已经流传在社会上很多年,注册不了商标了,谁都可以用。但是你创出来的拳法要能让人相信,认可才行。


说到太极拳,人们就会想到舒缓柔和,刚柔并济,这是武当功夫的特点。可是我们看到社会上的太极拳多是舒缓柔和,刚柔并济的刚没有,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武当的功夫是当年张三丰祖师反少林而创武当,“反少林”的意思改变了少林的刚猛绝伦而变为柔和舒展。先通过柔和的内炼来强壮五脏六腑,锻炼身中的元气。等体内真元壮大了,再柔极而生刚。所以这也是社会上的太极拳只有柔而没有刚的原因:大家都在打基础的阶段,还没能升华。

说到太极拳的刚柔并济,“柔”我们都看到了,知道了。那么刚是怎么一回事呢?太极拳的“刚”是久练呈真之后,内在气机日渐充足而气化为力,使周身肌肉收敛凝为一体,此时可以进修隐藏在太极拳中的专修功夫。


比如说练好了搂膝拗步,可以专修五丁开山掌。在板凳上放一个沙袋,用特殊的动作击打它。这个特殊的动作,在搂膝拗步习练有成的基础上,可以有效的运转真气循着特殊的路线循行而呈现特殊的威力。


在击打一段时间后,把沙袋换成石块、石头。再练一段时间,换成铁钉,直接用掌心劳宫击打铁钉的尾部。这样就把五丁开山掌的功夫练成了,这个功夫特别地刚猛,穿透劲很厉害。


太极拳里面的每一招每一式都隐藏着特殊的专修,练成之后都可以进阶修习其他的功夫,这些功夫或刚或柔,或动或静,各有修为,各有次第。


但是即使功夫柔极生刚了,混元气足,罡气凛冽了,在练太极拳的时候,其实仍然是非常柔和的,甚至动作越来越慢。这是在练“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以使气机循缠周身,继续滋养周经百骸,壮大真元。并不是说你功夫深厚了,练太极拳时就会变成刚猛快捷的动作和姿势。

当然如果练拳的时候,龙雷震动,真气冲腾而太乙蟾游、阴阳显化,以致游桩出现。从而展现种种或刚或柔,威猛绝伦的功夫,则是另说。但是此时的动作已经与太极拳原有的招式并不相同了(指威猛的动作)。
这是因为太极拳的动作,已经天生注定了它只能柔和行功,一旦快了动作必然会产生变化,就不是原来的太极拳动作了。


比如说单修手挥琵琶时,你动作慢可以,动作稍快时,只要不是刻意控制动作,双手的动作就会演化为混元球。如果混元球再快一些,不注意收敛,那么动作就会继续变化,而展现诸种风姿(注:此法不可轻练,练了容易真气外游)。


同样的,一些原来跳跃、发劲的功夫,比如长拳、炮捶等功夫,它天生就只能快练,如果你改成慢练,那么就不对了。就会上下肢体脱节。形成先完下肢动作,再练上肢动作,或者刚好相反,这样的锻炼已经完全失去了功夫的意义。


有的流派太极拳一入手就开始跳跃,有快有慢,有发劲,这是真的太极拳吗?至少跟社会上广传的太极拳,比如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都不同。再一对比广传的武当拳经,完全不一样。


同时呢,既然是他们祖宗所创,自然会有自己的拳经,谱文。可是细观他们教授学生之时,用的理论全是武当的拳经:张三丰和王宗岳所写,以及后人由此阐述开来的理论。但是一对比拳经,他们的拳法跟拳经所述又完全不一样。由此可知,此太极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在历史上,人们认为三丰祖师是太极拳的始祖,是因为他把丹道融入了武学,使太极拳有了全新的生命。并且太极拳也是从张三丰开始广泛推向社会,之后,再由王宗岳一脉的陈长兴传杨露禅而使太极拳泛传于世,所以人们称他为太极拳之祖。


其实在张三丰之前,太极拳已经有了。三丰祖师也是在原来唐三十七式先天拳的基础上创新改良而来。就如同先师李兆生先生改良社会上的简化太极24式而创编循经太极拳一样,二十四式在社会上原来就已经广传于世,先生只是改编使其重新拥有了循经的生命而已。


自古以来,文武双持才是真正的宗风。如果一个人没有文化,武功练得再好,也只能是自了汉。因为你没有文化,在继续传承功夫的时候,很容易使功夫失真了。这也是为什么正宗的功夫必然有功谱,有口诀一样。
在中国古代,“磕头拜师”是很多行业中默认的规矩。有人说,跪拜文化是中国的一大国粹,但却是一种有毒的国粹。那么事实如何呢?我在这里叙说一下这种磕头拜师的来由,及其存在的内在涵意。

在中国早期,由于没有椅子,人们都是跪坐的。在跟上位者或长辈说话的时候,有时就要向前俯身,形成类似一种跪拜的姿势。其实就跟站立时鞠躬差不多,并没有侮辱性的含义。

在秦代以前,古人“坐”的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如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就叫跽,又称长跪,是对别人尊敬的表示。

在那时,如果为了表示尊敬,在回答上位者(包括长辈和老师)的时候,有时甚至会站立起来。也就是说,跪坐、长跪、甚至跪拜,只是常礼。而从跪坐变成站立,才是大礼。当然从站立而跪拜,又是另一种大礼。

而在周礼里面,上位对下位的答谢式礼仪也会行跪拜之礼:将手垫在额头与地面间,额头轻点手背表示以致谢意。


说到这里,那么就可以知道了:其实在中国最早期,跪拜的姿势其实并没有侮辱性的含义。到了后期,把“跪拜礼”和磕头定位为下位者拜见上位,被赋予了“卑微、卑贱”的含义,则是世俗的演化,失去了原来的含义了。

正是由于这种历史的传承,所以形成这种“磕头拜师”的礼仪。因为老师在古代有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那么对老师磕头表示尊敬也是正常的了。

当然“磕头拜师”还有另外一种来由,就是从修真而来。在修真里面,“磕头拜师”是一种文化传承离不开的仪式。

因为头顶是手、足三阳经交汇之处,被修真中人称之为六阳正颠,乃至九阳真锋。而大地为坤,为阴,头磕在地上,这种阴阳气机的交汇,碰撞会产生特殊的感应和变化。

在这一瞬间,做师父的就能把自己修持得来的金气,剑气打入到徒弟的身体里面,形成黄金种子。丹经中有言:“黄金种子年年种”,说的就是这个。在传统修真里面,没有这颗黄金种子,光靠自己修行想要成就是非常难的。

就像我们种田一样,你没有种子,把一颗石头放在地里,你再怎么辛苦耕耘,也结不出果实来。这也是俗语所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真实内在含义。

先师李兆生先生说过,没有上师通灵,灌顶,你自己怎么练,永远都是自然门,不可能进入金门(金门就是丹道之门)。

为什么说“磕头拜师”是一种文化传承离不开的仪式呢?因为在磕头这一瞬间,人体的阴阳气机产生了特殊的灵动,而师父打入的“金气”是真元之气阴阳交感时的“黄芽”,只有你自身也产生了这种阴阳交感的灵动,这股金气才能顺利打入你的身体当中。

当然并不是一定要磕头才能打入金气,比如说参加上师的开班(开坛讲法),这种特殊的时刻,只要你认真听课,就能得到这颗种子。但是开班是比较特殊的,要讲天时地利人和,不像平时教功夫可以随机应缘。

实际上,在修真武学里面,只要师父正式教功夫,多会要求徒弟磕头,其实就是要把这功夫的种子打进徒弟身体中,让徒弟能顺利修行。

这也是在古代,为什么很多真正有修为的师父收徒弟一般只有3~5个的原因,因为教徒弟的消耗太大了。这也是我的老师当年为什么说他不喜欢收徒弟,只想多花时间写书的原因之一。

有不少人问,为什么李兆生先生英年早逝,不是说丹经武学能延年益寿吗?先生早早离开人世,除了功行圆满之外。还跟先生当年治疗聋哑,改良简化二十四式太极为循经太极拳,以及收徒弟太多有关,这些都消耗了太多功力,这是舍身以成佛。

在中国古代,各行各业的祖师其实多是修真中人,也就是俗话说的神仙中人。他们在传授徒弟的过程中,为了使徒弟能成真,学到真东西,都要求徒弟磕头,以打入黄金种子。

这种行为呢,后来慢慢地形成了风俗,也就是泛化成俗了。后来的磕头拜师,做师父的其实多已经没有了这种修真的功夫,只是一个普通的仪式,没有了真正的内在的传承了。

所以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拜师的时候,磕头与否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你这头磕下去,老师没黄金种子给你啊!只是一个普通对老师表示尊敬的仪式罢了。

另:在磕头这一块,也有不同的修习方法。比如一般常见的跪下磕头,以及佛教密宗的十礼大参,全身趴在地上。

那么在丹经武学里面,在“灵台拜祖”磕头这一块的修行上,功效则更为殊胜。是腾身向前飞起,而后头手着地,之后才双腿着地。然后再腾身而起后跃站直,如此反复。按传统宗风,是要行十万大头,才算合格。

在这个过程中,人体的阳气能直达头顶,从而使磕头的效果更加能震动人体气机,从而与天地交感。在练习的时候,有特殊的动作来调节人体气脉运行,是磕头,是武功,也是修真。这种特殊的行功使得丹经武学里的磕头有了非凡的功效。

仅以小磕头而论,其实也有很好的修习效果。如果有一定的基础,光是练习小磕头,都能练出好多功夫,能使人的气机直达手指,脚趾,以及头部。

光是练小磕头就能打好铁指功,铁手功,铁膝功,铁身功、铁头功的基础。而人们常说的寸劲,练小头就能练出来。当然不同的磕头方法,练出来的功夫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因此,在真正的修习家眼里,磕头是一种武功,内功的修行,并不是什么封建迷信,也不是什么侮辱性的动作。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人看到是什么,多就是他心里所想的东西,跟他的学识文化有关。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循经太极拳第一代传人  凌霄客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修行方式,是通过打坐来锻炼五脏六腑,来攒簇五行,以使身中“金木交并”和“水火既济”,从而五气朝元,壮大元气。进而气血循经,以生太乙(循经)。再进一步,则是团敛三味大药精气神,以成金丹,从而“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种修行的方法呢,是建立在天地灵气充沛,灵药充足的基础上。通过经常的服用大补的食物,药饵,以后天之饮食精气,大补先天,从而开启修真之途。

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天地产生了变化(灵气减少了),人世间的灵药也日渐减少,没有了灵药的补助,再想这样修持,难度太大了。也正是由于修行难度太大,很多攒簇五行之后,太乙循经的功法也失传了。




我记得有一个门派,很有名,具体名称我就不说了。他的传人呢只会静坐养气,然后就直接练任督周天了。为了在练功的时候,不走失精气,用硬物堵住后阴,这是什么呢?这就是笑话,已经失掉了真正的传承。在修习功夫的过程中,确实要封住海底会阴,但是有真实的修持方法,并不是这么乱来。

回过头来说,没有太乙循经,很多手印,指诀就不会有效果。因为指诀的作用,就是通过手势的不同来影响人体的气脉循行,从而起到不同的功用。如果没有循经,经络不通,内力不畅,你打什么指诀都没用,都一样的效果(没效果)。

这也是当年为什么九脉合真后的一脉真谕:真元修真法,要以武入道,以武学参真的原因。通过武功的修持来强化体魄,增进饮食,从而补益先天,再造精神。同时强化锻炼经络,先行太乙循经,以强壮五脏六腑。




医经有云:“经络者,内系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有一个小循环,脏液,气血在这个循环中运转。除此之外,通过经络,则能使气血周游于全身,以及脏腑,这是一个大循环。

这种大小循环结合起来,效率无疑更高,更有效。可以说,真元修真法的出现,使得修真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巅峰。可见先贤们也并不是一味的褒古贬今,而是在不断地探索真理,完善着修真之学。

真元修真法的第一步“小炼形”就是抻筋拔骨,分经流注(锻炼十二正经),以及打通人体的十二大关窍要道。在这个过程中,能有效的启动人体中的大小循环,内强五脏六腑,外壮筋骨肌肉。为修墙补屋,再返先天打下良好基础。




等功夫到达一定的火候,人体的经络和关窍要道基本打通了,就可以进修元明功,以采天地之灵气,夺日月之精华,以补人身之气血,助自身之华采。然后或专修玉环桩,以行血推脉,炼气循经;或习三才桩,进一步专修采气均可。

这种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的修行,则是建立在天人合一,以及经络和关窍要道打通的基础上。概因人生于天地之间,必然与天地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要重新打通这种联系,最快捷的方法则打通人体的十二关窍要道,然后通过经络来使人天相应。通过这种专修,可以建立起一个更大的循环,人与天地的循环。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能吸纳天地之五行入于身中,可以更好地强壮脏腑,增益元气。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末法时期,人们还可以继续修真,而不致修行无门。可以肯定的说,单纯的打坐修行,只是以饮食来补益气血,进而攒簇五行,以返先天的方法已经落伍了。在现代这个环境下,几乎不可能丹道有大成。




​可以说真元修真法与传统修真的区别,就在于大家对于循经内炼的方法不同,效率不同。传统修真刚开始以打坐为主,慢慢地积累自身元气,再循经以为用。真元修真法则是以武演道,一入手就以循经为要,内炼脏腑,外合天地,元气能很快补足,之后再打坐修行,效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武功都能以武演道。可以说绝大部分的武功都做不到这点,就如同传统修真里面,也并不是只有静坐修行的,也有很多修习导引之术,以活络气血,壮实筋骨。但是它们的作用大多止于此,并不能真正的实现太乙循经。
李师真阳曾言,修习玉环桩,没有对错,练就是对,不练就错。只要大概动作对了就可以,那么什么时候要讲究细节呢?该讲究时自然会讲究(师言要多读书,书中自有真诀窍,故说该讲究时自然会讲究。这是说你读书修身养福,心性到了,功夫自然就在心中,动作自然就把握了)。

师之言当年我是不理解的,也为此疑惑了好多年,在练功的时候,老是在想动作对不对,心思都散了。事过多年,随着功夫小有所得,才开始理解李师当年所言,是遵太上之清静、自然之宗旨,实至理名言。

玉环桩在武当功夫中,属太乙混元之内容。太乙者,阴阳之流变也;混元者,元气之初始也。太乙修仙,混元练气,故玉环桩修炼当以神气为上。

以玉环桩之予注中元、水撞金轮而论,予注中元是在小腹前抱球,然后双手由托掌,掌心向里,抱球而起,是为水撞金轮。到胸前时双手抱球,呈现丽龙含珠之势。

在这个过程中,动作和姿势随功夫进展会有不同的变化。比如初学者抱的球刚开始会比较大,这是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也是因为初学者动作不熟悉,不要太注意细节,以致影响整体的流畅性。

等到动作基本上掌握了,流利自如了。就要把手中抱的球给合起来,两手的间距要往里收。因为予注中元到水撞金轮,以至丽龙含珠,是掤捋挤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人容易用力过度,以致于过于发掤力而引发阳气过猛,不能收敛。

初始时抱球大有助于快速活跃气血,伸展筋骨,是好事。但是如果始终这么练,气血不能内敛,就有违内家宗旨了。故动作运转自如后,就要把手中的球给抱小了。球一抱小,则体内气机自然开始内敛凝聚,同时内运潜行的力量就出来了。可以说,没有经过这个抱小球的专修,想进入内炼是比较难的。

随着专修,体内的元气继续壮大。内有其质,外有其形。体内元气的增长,手中抱的球也会随着变大,这样一来,光是这两个动作就会出现抱球从大到小,然后又从小到大的一个过程。

除此之外,基础不同,双手的动作也会呈现不同的变化。比如上抬时,双手是十指相对,还是十指向下,都会随着功夫的进展而变迁。

正宗的功夫就是如此,它并不象社会上的散流那般,有着固定不变的动作姿势,可以硬性地规定。因为内在气血的增长,必然会推动着外在的形体产生因应地变化,这种现象,传统功夫把它称之为“化势”。

这种变化并不容易掌握,如果说心性不足,学识不够,在锻炼的过程中,就容易陷入执着,浮气化力,也会使动作产生变化,而使真气外游,这种变化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心不能清净,气机不能内敛的缘故。

玉环桩有一幅对联“玉环有法应天地,金鼎无为造乾坤”,它把修炼的标准说得很清楚,要以无为的心态来把握变化,心中清静,合于天真,则气自然能入于脉道,如此动作自然能合于规矩矣!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道德经》:“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有难则必有易,有长则必有短,有高则必有下,有前则必有后,以上皆是阴阳也。

从功夫的角度来说,则是前后相争,左右相争,上下相争,这就是“一身备五弓”的由来。这种前后、左右、(左、右)侧前侧后、上下,五个方向的相争,使得气血贯穿于周身,而形成整体。






这种相争之力是使气血运于周身的作为,行功之时,当威猛生之,收藏在内,如此才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可惜的是世人多以后天有为之心为重,用力过猛,用意过重,导致神气外泄,虽然外人看来威猛无比,已经有失宗风矣。

相争之作为是使这种对立同时纳入自己掌握之中,而不是追求一样而丢掉另一样。布于周身之后还要有收敛于一处的修行才合于太极,体于大道。






以太极拳而论,现今打拳的人,多是有开而无合,也就是多有开展之动作,而少抱球收敛元气之姿势。更有人妄言掤劲为太极诸劲之母劲, 是无传承之人所言害人之语也。

功夫的修行是有方法的,并不是随意行功。好的功夫,它的一举一动,都无不合于人身气血运行的规律,从而能使真气利于循经,从而更快增长功力。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有恬淡虚无之心态,才能达成“真气从之”。也就是是老子所说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之无为, 是指心无为,无所特定的心态,这样才能使人不会陷入执着。比如说很多人为了过上好生活而努力赚钱,但是在赚钱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执着,变成为了赚钱而赚钱,把生活给忘记了。

结果等钱赚得越来越多,一回头,发现把赚钱是想让妻儿子女过上好生活的初心给忘记了。自己在赚钱的过程中,忘掉了妻儿老小,自己的身体也累垮了。钱有了,可是人也老了、病了,等到死去的那一天,再多的钱也带不走。这是在赚钱的过程中,丢掉了自己,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记住圣人的教导,要“处无为之事”。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是心无为而法有为。武当筑基功法玉环桩有一对联是“玉环有法应天地,金鼎无为造乾坤”,说的正是此理。

玉环桩是有法有为的功夫,并不是让你随便乱练,动作姿势必须合于规矩。但是修行的过程中,要慢慢地使自我的心合于无为,归于天真,不以后天有形的动作为重。

中国讲一法通则万法通,功夫是如此,处事原则也是如此。想要达成什么目标,就去做。但是在做的过程中,不要太执着,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做事的方式,方法,这就需要有无为的心态。




​世人读太上之《道德经》多执于无为,也就是“圣人处无为之事”,却往往忘记了“行不言之教”之语。行者,行动,行事也;“不言之教”则是以身作则,不流于空谈也。如此思之,太上之论实至理名言也。

网文摘手下载

内家武学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意插柳柳成荫”
2020-04-18 九天凌霄阁 审核中
修改
中华内家武学是传统文化中最珍贵的明珠之一,盖因内家武学是文武双持,内外双修,能使人身心升华,生命层次得到提升。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武技已经逐渐失去了冷兵器时代的作用。于是慢慢地开始泛化于世,广传于人间。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由于后天的习惯,往往容易用力过猛,用意过重,所习虽为内家之法,却流为外家之行,有失宗风,不复其真矣。






中国有句话叫做“有心栽花花不成,无意插柳柳成荫”,意思是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但花却总是开不了,甚至失去了生命;而只是随手折下来的一只柳条插在地里,并没有刻意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长为郁郁葱葱的柳树。

这句缘自《增广贤文》的古训,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有些事情不能太刻意去做,特别是修行这一块。因为修行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回到天真无邪的境地,只有这样才能使元气饱满,身心健康。如果始终用后天的意识习惯去练习,那么就只是单纯的拳脚锻炼,沦为外家了。






习武之初,是有心为之。如无心动,行动,那么就只是日常活动,并非武艺。但是当拳法熟练,气血启动之后,就要放开心怀,不再执着于后天的形骸运行,而使心渐归于无为,如此真气才可以循着体内的经络隧道开始自然运转。

《黄帝内经》里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心神处于虚无之境地,真气才能随着动作姿势而循行不同的路线。太极拳经所说的,“以心行气,务令顺遂”,说的亦是此理。




要想做到“以心行气,务令顺遂”,一个是心要无为;另一个则是动作要合于规矩,要能合于人体气血运行的规律。

行拳到极致,则是如人之吃饭,行走,睡觉一般,自然而然。我们吃饭时,可会想到怎么指挥手指去夹菜?并不会。而是想到了手就做到了,这就是自然。




当然武学一道,则是远超此理,是自然而天然之功夫。修行到一定阶段,体内的真气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与天地宇宙产生交感,这与日常生活是不同的。

武学谚语所说的“有意无意是真意”,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有心栽花花不成,无意插柳柳成荫”理解。只有放下后天的执着,才能得到先天的清静,才能学习到内家武学的真功夫。
在中国传统修真武学中,修行有着特殊的路线:刚开始是修真自持,有一定成就了,就要走出山门,行警喻世人,教化群生之事宜,从而内外功齐进,以求呈真为祖。

修真自持就是炼己筑基,炼己是指锻炼自己的身心元气,使身心完善,元气饱满,返还到先天的境界。通过这种修行,为进一步丹道修持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叫炼己筑基。

那么为什么要先炼己筑基呢?因为你没有一定的修为,想出去弘扬宗风,教化世人是很难的。古人说课子课孙先课己,你要自己会了,才能很好地去教导其他人修行。要是自己啥都不懂,就去教别人,那就是害人害己了。

同时呢,想要警喻世人,教化群生,你就得言传身教,或著书立说。这两种行事对于身心元气都会有一定的消耗,正是“口开神气散,笔动心神惊”。如果自我的身心元气没有一定的基础,直接去弘扬修真武学这种传统文化,你自己的身体也吃不消。

修真武学为什么要走这种特殊的路线?这是有原因的,其实这是贤侠剑道圆融了三教的作为: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释家的自利利人,普度众生;道家修行有一定成就之后,以道成医,救济病苦,广渡有情;贤侠剑道则是仗剑江湖,除暴安良,行侠仗义。这些作为都是为了使自我的身心更加完善,以迈入更高的境地。

修行不能太自私,你修炼有成了,自己成就了,结果祖师爷传下的功夫到你这中断了,那还象话吗?同时在弘扬宗风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磨砺自我身心元气,心性情操的过程。

你老是在家里静坐参禅,习武修道,这个心呢,是一直很平静的。但是这平静是虚浮的,它没有经历过红尘打磨,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旦经历风雨,就很容易被风刀霜剑给摧残了,心态就崩了。

传统的修持功夫,讲究“师、法、祖三尊圣念刻刻在心”,这不是叫你天天坐在那想着练功,想着师父和祖师爷,那是神经病。真正的想要做到“师、法、祖三尊圣念刻刻在心”,是要你遵循着师父和祖师的脚步一步步的前行。好好练功,读书,然后学着他们一样去弘扬宗风,弘扬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

这种内外功的修行,缺一不可。光自己一个人练功,读书,你知道师辈,祖辈们在弘法过程中历经的艰辛吗?真正的修真传承,是徒寻师三年,师亦寻徒三年,这个三年是指多的意思,非常的不容易。

李兆生老师在《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里写道:“这些岁月,我不是讲文武,就是讲修为,到处是'铜墙铁壁'。人事纠葛似蒸砂,奈何沧桑有为,三十年东西。”历史上多少绝学因为人事纠缠,红尘如烟,而被雨打风吹去,消散于人间。你不去走过这一步,你能真实体会到师真法祖的真心吗?



修真之路是非常艰难的,非是凡俗可为。正是“神仙自有神仙做,哪有俗人做神仙”。同样的,修行之路也有着不同层次和次第。常人好好的修炼小炼形,玉环桩,循经太极拳,使自我的身心健全,元气充足,能健康的过好生活即可。

如果有毅力与机缘,则也可进一步去探索,追寻先贤们的脚步,去寻求大道,去印证真如,如此则可以“为往圣继绝学”,“使千古而今之学弘于后来”。


我的老师李兆生先生在讲课时多次谈到舍身成佛,也谈到舍得,说“有舍有才得”。那么舍身成佛是什么意思呢?是把自己都舍掉,把家产都捐献出去吗?我认为不是这样,那是传销。做传销的人呢,是真的把什么都舍去了,最终是害人害己。

要想修行,得有法侣财地,你把财地都完全舍去了,那还怎么修行?所以说舍身的身,我认为是身体,同时也代表一种执念,是小我。只有把这种小我,这种后天的执念给舍掉,给化掉,才能觉醒先天的智慧,成为大智慧者,也就是成佛。

那么这种忘我,并不是社会上许多研究佛学的专家们所说的那样,坐在那什么都不想就行了。很多和尚把身体当成臭皮囊,不修色身,就在那想着空,结果呢,修到后来,真的就只能是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得到。这也是古人所说的“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

要想忘我,你得先有“我”。你连“我”都没有,怎么去忘?性呢,代表着先天的元神,这个元神想要得到壮大、完善,得有气血不断地滋养,否则元神只会日益消磨,不能增长。这也是真正的修佛学者把肉身称作渡苦海的宝筏的原因,因为心性和修为只有承载在肉体上才能悟道。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我”呢?首先得要求太乙循经,真气在人体的经络中每时每刻地循环,在这种锻炼的过程中,神气相合,神自然地形成了一个我,这就是《金诰》所说的形中有神,神中有形。这也是李兆生老师说循经是通向修真之路的阶梯的原因。

这种修持的过程是一个自利的阶段,等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要走出去弘扬法脉,这是利他的阶段,也是舍身的阶段。因为你如果始终只是自己修行,那就只能做一个自了汉,层次是有限的。一个人始终只是自己在修行,不管师辈传给自己的法脉是否能传承下去,这样的人太自私了,他的心不够大。佛法是“心上求法”,你的心有多大,有多真,这法就有多大,有多真。​

只有走出去了,弘扬宗风,才能使自我的身心不断地受到磨砺,才能不断地升华,才能做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时的境界就远远地超越了只顾自己修行的人。

舍身成佛的舍身指的是忘掉后天的假我、小我,而找到先天的真我,大我,如此才能开启先天的真如智慧,而就成就佛-大智慧者。
​真阳师于《真元宝笈》中(425页)言道:

“于行功时是否需用力的问题,凡习功锻炼者,不拘一律。有体弱多病,身衰元气减少者,习此功不 需用力,只要按其动作范示而行则可。如身健强壮,青少年气血方刚而勇者,举手投足浑身是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者,习此功,凡动作皆可用力。有力则用力,无力则无需用力,此意为何也?有力行持,凡刚勇皆可调阴阳,以焕真力;无力而修持者,真气振动可生真力。故有力无力,是指后天拙力者。

  然行功之中 。快慢速度在个人掌握之中,先由初基入手,记忆而后,动作要流利,如行云流水则可。然后身中真元之气得以“萌化振动”,真气流行,潜在经络之中,以气充形,以气运身,以气催力,行功速度自然可以自知自感于内功之中。”

此段文字实秉太上之自然宗旨,清静无为而用,是内功锻炼的指导思想。练习内家武学的人,只有如此修行方可得到真功夫。不可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行买椟还珠之举。

想起当年,我也是斤斤计较于外在的动作形体,想有个具体的标准:如何才是正确的动作,速度怎么样才是对的?在武当山上课学习期间,发现诸多学友习练玉环桩,动作各有不同,为什么老师不说一个标准的动作?

直至自己身中元气萌发之后,才知道一切都是自然,一切都在于内在的真知而外化。记得当年老师上课之时,有一位学子问老师,予注中元时,上面的手从哪里往下走?老师想了一会才回答。

当时我也觉得奇怪,为什么会这样?老师习练玉环桩数十年,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是不假思索就可以说出来的啊?到如今才知道,随着功夫的不同,玉环桩的任何一个式子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并不是一层不变的。

那么在练习功夫的过程中, 是不是随意行功,任意练习呢?也不是,要有规矩。这个规矩是要在行功的框架下练习。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务令顺遂。要使身中的气血合于人体运行的规律,这样才能使功夫日益增进。

很多人有一个疑问,动作产生变化了,如何来确定是不是合于宗风呢?在《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里(20页)写了:“一是要有懦弱外形;二是谦恭退让之心。传统术语而'威猛生之,收藏在内',不做神勇状,而要'内无其心,外无其象',身心中唯一团元气。”

这一段话告诉我们要收敛行藏,不做神勇状,只有这样才能要敛气内行。真气潜行内运了,动作自然合于规范,合于标准。文中所言“内无其心,外无其象”则告诉我们要做到把身心都忘掉,才是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壮大身中这一团元气。

玉环桩是九脉合真中的功夫,是真元修真法的内容,要以真元为用,炼神为上。传统武学是一法通则百法通,玉环桩和太极拳中所说的很多内容,其实是通用于大多数功夫的。



“定、中、守”三势是太极十三势中的心法,太极拳又是修真武学从自然门迈入金门的阶梯,也可以说太极拳是武当一脉由武术进阶修真的功夫。

按吾师李兆生先生所言,“中、守”二势是隐于修真之法,不肯轻易传人。正因为太极拳有此三势心法,才能成为丹道的外功。

“定”是定住心猿意马,使心中杂念能得以控制,从而能开始性灵的启迪。《西游记》里开篇之语是“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直指大道之起始。通过行拳,能使自我的心神从日常的欲念中得到初步控制。







人的心思就象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样,上天入地,无所不为,没有约束,大闹天宫。天宫就是代指我们的头脑,大闹天宫是指脑海里杂念丛生。但是通过行拳,可以让人以一念代万念,慢慢地开始学会掌握自己的心神,把握自我的神思。这是修行的最初步功夫,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不如此不能入门。

随着这种一念代万念的长久行持,人身体中的元气就能得到保养,凝聚,正是神凝则气聚也。但是功夫的修行是有次第,有层次的,随着功夫的增长要进入下一个修行阶段,这时就要从“定”进入“中”。

初始行拳,是通过手足的运动带动身姿运转,来启动身中气血。随着功夫的修行,体内真气日渐充足,团聚在小腹丹田。则行功之时,动作开始由气机由腰腹之间上行下运,推动手足身躯运动了。这正是太极拳经中所说的“腰为轴,气为轮”。





李兆生老师在《翰墨缘》一书中写道,书法之要是“笔垂中宫,八方回荡。”古人针对书法的学习,曾书作《真晶笔髓录》,其中有“气运丹田,笔垂中宫。神意相合,八方回荡”之语。学书通于修仙,宗风所传修真之法,是文武同宗,文武合参之法。文可载道,武可演道,文武双持方可参真。

在人体之中,躯干为中,四肢为肢节也。因初学功夫之时,手足更为灵便,容易驱使,所以人的念头多集中在手足上,这也是宗风武学“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之意。

然功夫之修习,不可执于一法,不求长进。随着功夫的进展,身中元气的蕴化,丹田元气开始凝聚,这代表着物质能量有了基础。这时就要在心性见识上用功夫了,要淡忘手足上的意念,不要始终执着于手脚动作。







如果执着于手足的运动,那么真气的运转就会只循行于手脚之间,而不能联通身躯,这就不能进入真正的内炼。我们知道内家拳法是“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内炼五脏六腑,外炼筋骨皮肉。如果不能使气血连通五脏六腑,只锻炼手足肌肉,那么就是外家功夫了。

要想进入守中,神意要进入先天无为的虚无境地,要进入“无思无念亦无虑”的阶段,也就是“无形无象全无欲”的境界。心中无思无念,身体的形象都不要再去刻意的关注。动作是对是错都不管,好看不好看也不思考,这就是“全无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养神养气养真骸”。

这种境地,就是修真图中所说的“意不动,心不动,形不动”,这样才能做到“神自灵,气自圆,精自固”。这里要侧重说一下的“不动”是指不妄动。比如说我在行拳,形体始终是在动着的,但是因为他的动作始终合于循经,合于规矩,这就是没有“妄动”。







我们知道,同样的练拳,不同的人打出来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一样,如果强求大家打得一模一样,是不可能的。可以说,不同功夫层次的人打同样的拳,出来的风格,动作肯定不一样。

那么怎么样的行拳才是对的呢?看你的拳法是不是合于人体气血循行的规律,是不是有利于循经,是不是能保养壮大身体中的气血?这是判断功夫对不对的唯一标准。

很多人练功夫练到后来,动作之所以走形了,失真了,是因为心神没有内敛,元气没有内运潜行,不能循行于经络之中。于是真气游走于手足的表面,浮气化为力,不能周身一体所致。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进入“守中”之境。







当年李师授学时,多次讲过,功夫是“练就对,不练就错,只要大概动作对就行了。”“那么什么时候开始讲究呢?等时间到了,自然开始讲究。”这个时间到了,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你的心地虚灵了,天真了;体内元气充足饱满了,则行拳自然就会到进入自知自觉的状态,内力循经,动作自然精确。

当然这个动作的精准,除了心性的修为之外,也是需要老师的传授。比如说玉环桩,刚开始时,记住大概的动作就可以了。但是动作流利之后,则是需要自己看书或老师的指点,反复的推敲,揣摩,习练,去详查动作的细节。这样的修习无疑能更好地使动作利于循经,提高功夫进展的速度。

守中之法,是守我本真,不激不励,发乎旨,本乎心。可谓是追涉于功夫之本始,不弃不离之法门也。如此修行,方可以进入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之超凡境地。

中华儿女多自称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比较好理解,因为炎帝和黄帝是中华儿民族的人文始祖。那么龙的传人就有比较多的争议,到底什么是龙的传人呢?

龙,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蛇身、鳄首、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的形象。 前人把龙分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还有一种说法是有两角为龙,独角为蛟,无角为螭,无脚为蠋。







而在中国历代上,皇帝也多被称之为真龙天子,可见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但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在中国的小说演义中,龙的地位又不是那么的高,比如《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里面,龙的地位并不是很高。

比如说《西游记》里面的龙,被一个大臣在梦里面就被砍掉了头,孙悟空功夫还没大成,就可以大闹龙宫,四海龙王也只是管理海洋及人间气候风雨的龙神,受天庭管辖。《封神演义》里面的龙王连刚刚莲花化形的哪咤都打不过,还得上天庭告状。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都是由人来写,据说还是修真有一定成就的人士所写。如此看来,龙的传人的“龙”并不是特指这些具体的动物形象,因为没有人会以这样的龙自豪。







当年孔子问礼于老子之后,对弟子们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见老子,其犹龙也!”

这是孔子把老子比喻为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又代表着阳气,《黄帝内经》认为阳化气,阴成形。人的身体属于阴,体内的真气属于阳,而之所以能生长壮大,靠的就象这团元气。元气在则人生,元气失则人死亡。

《易经》中的第一个卦象是乾,乾为天,刚健中正。《象》辞里又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阳气的运行,是大道的规律,它“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不受人世间的干扰,永恒的运行。







同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又认为老子是大道元气的化身。宋徽宗政和三年诏:以太上混元上德皇帝二月十五日生辰为贞元节,即“真元节”。而在传统宗风里,老子留下了“三清大法”,以及武林绝技“犀牛桩”,这些功夫至今都在明.九脉合真之后的“真元修真法”里流传。

由此可知,我们所说的龙的传人,这个“龙”或许是指我们是老子的传人,是大道真元的传人。老子教导了我们怎么去修持真元,保养壮大身中这团元气。这也是我的老师李兆生先生当年为什么认为“真元魂”才是中华魂的原因吧!毕竟一个民族要想长远壮大,需要的是每一个人民的身心健康。
李真阳老师《小炼形——丹经武学入轨行功的捷径》中写道:

刘熙载·艺概:艺者,道之形也。又书概言:“学书通于学仙,炼神为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夫修真丹道之学,传于老君,隐于贤侠剑道,明·九脉合真后见于武林密授。传有直入清静无为的三清大法,古人称之为太上之法,行先天自然之律。“自元始而判化,阴阳造肇天地,道传太一正气,与道合真者,始于真元一注”(九脉合真谱文·太乙元明灵真赋),功行九转,结聚真乾,始有玄珠一颗以证道之良工。聚则如一粒芥子,似金晶含灵,如舍利放光,散则弥纶六合,此为先天一气所化。然先祖又发现此清静无为之境,法用太虚演道,真是“高处不胜寒”,学者多难以入境。因而又授有为法而入,以动入静,直至动静相因,动静圆融。盖人生于天地,三才立极。真元一气启于先天,寓于后天之形骸。故先祖传有炼形修真之丹途,以后天之功,尽先天之妙。大道求内得,道法自然,因缘而生法。道者无形无象,术者有形有象。自然以阴阳造物,世人可意会,以形迹操之,易于把握,因此,从炼形入手,是由术见道,以术入道。

文中直接点明我们修行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得先天自然之律,直入清静无为的至高之境地。只是因为后人资质所限,不能直入此等太虚演道之境,所以才传下小炼形等诸有形迹之学。

但是我们始终要记住,诸功诸艺都是要以后天之功,而尽先天之妙,不要执着于形体,而忽视了内在的神意气血,如此方有真元一注,与道合真之望。

今天是真元节,是太上之诞辰,仅以此文记念老子:

诗一

太上灵光耀大千,道德波泛五千年。

清静无为演大道,丹经武学涣新颜。

诗二

真元一脉传至今,文武同宗入先天。

太一正气护众生,弥天大众尽仰贤。

玉环桩的起手势在传统中是以“二仪呈象”来展现,但是因为现代人大多元气不足,下元亏虚,所以李兆生老师改以“予注中元”一势来团聚元气,以利下式行功。

从我个人的体会来看,确实在气血虚弱的时候,以“予注中元”入手行功,效果和感受更好一些。在身体元气得到一定补充之后,则可以回到传统的修习方法。

这是叙说一下我对“二仪呈象”一势的练法的见解,在《真元宝笈》中,是以右腿先出来介绍练法:“重心移于左腿,右腿自然向前迈出一步。两足平行,重心在两足之间。同时,两臂向前扬起,右手在前,左于于后。两肘微屈,掌心向前,五指呈爪状,指掌放松,目光平视,周身协调”。

从以上的描述来看,并没有对两手上扬时提出具体要求,因此有多种练法。就我个人而言就练过三种,第一个两手从体前抬起,掌心向下,这在我记忆中早期曾经有过这样的练法。因为以前身体虚弱,多是“以予注中元”起手来演练,所以这样练很少;

第二种是左腿先出,则在两手抬起时,两掌不阴不阳,掌心相对而抬起,双手如抱一球;

第三种则是右腿先出,两手从体前微微划一个圆弧线抬起。

这三种练法都是自然而然的练,可能是我身体中左右气脉运转有异的缘故吧,我左腿先出和右腿先出,两手的起式是有所不同的。

在两手抬起之后,欲推出之时,其实两手之间是有一个球的。玉环桩在真元宝笈里面是划分在太乙混元类,太乙是阴阳的流变,混元则是混元球的修习,因此习练玉环桩不可以忘记体会体内阴阳气脉的转化,以及混元球的专修。

就象老师曾经说过,很多人在金风返真的时候,不能把手中的这个球给丢了。其实在练玉环桩的时候,每个式子都有球在(有时是两手间一个,有时是一手一个。具体多少,则是看个人功夫修为,可参看混元球一文),只是功夫不同,感受不同罢了。

但是不丢这个球,并不是叫我们意念在手上时刻关注它。你只想着手,身体中的气脉流转就没了,就违背了太乙之意。自自然然地练,什么都不想,神意自然就会观照周身,随着真气的混元,手中的这个球就自然有了。只要不分心,手中的这个球就不会丢。可以说,手中的这个球要想长久存在,取决于功夫的恒久修持,也取决于心性的凝练。

那么这三种练法哪种对呢?应该说,适合自己就是对的。只要能有利于循经,有利保养身材中的元气就是对的。玉环桩的练习要感而遂通,要用心意去感知自我身中气血的流变。是以心行气,务令顺遂;以气运身,气推形动,从而使动作合于规范,利于循经,正是全凭心意练功夫是也!


内家拳的修行有内外三合之说,初始之时,当是由外动引内动。就是说,通过手足的运动来带动导引气血的运行。这也是行功之初,体内真气不足,需要通过四肢的运行来活络气血。

随着行拳日久,体内真气开始得到补充,丹田气足。此时行功则开始由丹田元气由内而外的推动形体运转,进入内动带外动的阶段。这时的行功,是以心行气的作为。此心非后天之心,而是无为之心,清静之意。


心神处于无思无虑之间,举手投足之时,体内真气开始自然的推动形体运转。然手足之运动却合于拳法,形成招式,并非乱来。也就是说,此时的行拳与原来的行拳,在外观看来是接近的。如果此时行拳,不同于原来的招式,那么就说明练错了,是后天的意念开始胡乱作为所致。

在这基础上不断地继续努力,则体内真气充盈,布满周身。此时一动,则气机无有不动,这是气与力合之象也。在气与力合之后,方能真正实现“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之外三合。也就是说外三合是在气与力合之后,方有之功夫,此步功夫也是内与外合之功夫。这是因为气机布于周身,气一动,则带动周身俱动。


再进而修之,则是传统宗风所言之“息与脉合”,也就是太乙循经之阶段。此时的行功则是不再拘泥于原来的拳脚招式,或相同,或不同,皆由体内真气运化,是随心所欲不逾矩也。

然内三合之首则是心与意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凭心意练功夫。此步功夫贯穿始终,由此方可循经,由此方可气力俱含,亦由此方可内外相合。初始之行拳,手足之运动是由后天之意来主导。要想功夫再进一步,就必须要进入无为之心地,如此才开始能内动带外动。


这一步功夫相当之艰难,除了心性要过关外,还需要拳法招式合于人身气血运行之规律。以太极拳而论,很多社会上广传的太极拳是需要经过招熟而后懂劲的阶段,慢慢地引导招式动作符合循经,这个时间就比较长了。

但是宗风所传的太极拳则不然,他们的动作先天就合于循经。比如修习循经太极拳或先天六脉太极拳,功夫修习的速度就加快了许多。


按传统而言,身藏精而心藏神,真气往来其间。这也是传统功夫之精微所在,精气神三者缺一不可。为什么在传统武学里面可以文武合参,可以内外双修,可以以武演道,以文载道?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核心:一切以元气为宗。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元气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根源,一切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元气。清灵之元气上升化为神,浊阴之元气下降则凝为精。内家拳的修行是身心如一,气贯其间也!

旧传修持宗风,要师、法、祖三尊圣念刻刻在心,这也是为了让后之学子心中有所寄托。同时也为了能与先辈们心心相印,从而得到灵性的启迪。那么想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好好练武习文,也要多了解先辈们的光辉事迹,这样才能更有深刻的印象。

记得先师李兆生先生当年曾经说过一句话:“只有他的子孙,才能把当年的掌故叙说”,这句话内涵深奥,这也是针对一位采访他的学者所说。那位学者问先生,“听说李老师您对三教思想很有研究……”。老师一听就不乐意了,说:“我一点研究都没有。”那人想,这反应不对啊,您没研究,怎么还出了那么多书,以为我老师过于谦虚了。

结果呢,先生说:“我这人不会谦虚,我真是说实话”。那人说:“那您没有研究,您那些东西怎么写的?”先生答:“我研究这玩意干嘛?这三教,我是传下来的传人哪,你们研究来研究去,研究的是我。”

从先生的回答可以看出老师的自信,当年先生出版《统元楼藏真丛典》时,需要作序。这个序文呢,一般都要请名人作序,然“举目遥览海内,名人焉,吾焉;吾焉,名人焉。”这是先生于序文内写的原话。

这是因为李老师是当年九宗汇元,九脉合真后的龙虎堂二十三代主人。当年修真武学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做为这一脉真谕的传人,他就是这一领域的权威。他都已经把这些学会了,还要去研究它干嘛?只有不懂,不知道的东西才需要去研究!

当然并不是说后人不能超越前人,但是这个开陈出新,你首先得在学习掌握了前人的知识基础上,才能谈到创新。要不就容易造成象民科一样,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无用功,只能当做一个爱好,不能算真正的学者。

附我所写一诗如下,对先生多年从师的经历做一个大概的总结:

《传统脉持宗法妙,必经师传方得玄-记师之传承》

​少幼经师承脉持,诗文韵律诸艺全。

描红课颂影雕画,伯父秉真启蒙学。

其后从师高笑尘,临池三年柳公权。

百岁老人蔡祥尊,秘授雪山飞龙绝。

先天太极展六脉,亦是蔡老亲传玄。

太乙铁松十二字,阎氏政昌授小拳。

筑基强身炼己后,始知大道在其间。

勤学苦练得修行,赐号真阳继其缘。

北江机械学制造,暗里苦学古碑帖。

陈德有师传木艺,鲁班机关防御全。

吉林工厂挥铁铲,假借外物练真绝。

仁祥法师返吉林,得师秘授显密学。

长春般若澍培师,禅宗一脉承心觉。

皮影一道戏剧祖,传自梅氏印芝全。

太乙四门隐踪迹,神剑刀枪与意戟。

松花隐真吴和继,留下传承聚此绝。

真元坛师纪忠柏,承此先天脉统元。

宝剑藏于囊中现,难掩光芒遮其颜。

先入吉林市医院,后入工艺美术研。

龙虎堂主马成令,传其诸多妙道诠。

当年九脉合宗汇,尽聚龙虎堂中现。

二十三代掌令出,今日把持诸法缘。

东北地区民间会,神兵武库初展颜。

庚申年间开金门,道妙清玄生威严。

九天碧云显化身,三川金晶展示玄。

一九八四封法毕,万轮甲子开真年。

统元楼上启真本,真元窥秘正揭颜。

铁松十三真阳号,由此广现世人间。

以上为先生从师习艺到出山正式弘扬法脉大致行程,具体内容可关注《真阳李兆生先生年表》,以及《真阳·李兆生先生简介及学术思想概述》两文。




李兆生先生在《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中关于太极拳的行功标准尺度,写道:“过迟缓则气滞,过敏捷则花草”。那么什么样的速度才是正确的行拳速度呢?它是不是有一个标准?是不是说一个式子下来多长时间才正确?

可以肯定的说,那种规范化的行拳速度是错误的。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体内气血的运行速度也不一样,他不可能像现代工业化的标准一样设定。

太极拳的行拳速度当是“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逐,乃能便利从心。”这是标准。在刚开始练拳时,动作不熟练,会比较慢。等动作熟悉后,会自然地加快,这是运转自如的阶段。

这一个阶段动作相对比较快,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更好的启动气血循行周身。因为这时真气还不能布满周身,所以行拳之时,气血的流转是随着手推导引的方向,一节节的贯穿,达不到一动而无有不动的效果。

在这个阶段,速度快一些,起到的效果会比较强。这也是太极十三势中“守”之心法的锻炼阶段,通过动作的连贯性,来一念代万念。如果动作慢了,气血就不能很好的进行流注,“过迟缓则气滞”,而且容易杂念丛生,从而不能安定心神。

当然并不是说这个阶段不能慢练,动作快能行血推脉,动作慢则可以养血安神。身体虚弱的人也可以适当慢练来温养元气,心神。这时候的慢练适合年老体弱,心有灵而体形衰的人。就是说有的人,他的身体不好,气血不足,但是他心中没什么杂念,不需要快的动作来安放心神,就可以慢练入手行功。

随着功夫的进展,心性随着时间的延长,得以渐返于天真。如此则神凝气聚,元气日渐充足之后,则会自然地进入太极十三势的“中”之阶段。中也者,人身之内,躯体为中,四肢为外;天人之间,则人为中,天地为外。

这个“中”呢,以功夫的初级阶段来理解,则是由最初的四肢有真气流转,到躯体中也有了感受,能连接四肢的气机运化。

要想做到这点,首先必须要做到“定”,唯定住心猿意马,才能安神养气。其次呢,要悟空,不要执着于肢体动作。如果说意念始终在四肢上着力,那么气机就始终在肢体上流转,就不能很好的运转周身了。

这个悟“空”很重要,西游记里面,齐天大圣是要先定住心猿意马,然后去西天取经,唐僧帮他取名悟空,是有真意的。悟空的意思就是要放下后天的所有杂念,包括拳法的对错,外人的看法,全都放下。

很多人练太极拳,练了几十年为什么没能进步?就是因为没有放下后天的执念。打起太极拳来,虎虎生风,这还是太极拳吗?李兆生先生针对太极拳的行拳规范,还说了:“贪秀美则流于浮,失之沉稳;好奇勇则纵于野,涣之神采”,是至理名言也。

心归于天真,入于虚空之后,则行拳自然合于无为,纯由真气推动,而渐渐内敛,从而达到“以气运身,务令顺逐”的效果。因此时心无所住,而自然守我本真,不激不励,是为“守”也。如此行功,则太极拳的“行功速度自然可以自知自感于内功之中”。

当然在习拳的过程中,行功的速度也是在不断变化,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有时行拳速度快,有时则速度慢,不用刻意去控制。先生虽然说过:“太极拳的锻炼是越慢越好”。但是这是建立在功夫深厚的基础上,心性纯化,元气充足而自然而然地进入这一境界。并不是说人为的,故意的控制放慢动作,这就有失法度了。

总而言之,太极拳是内家拳,是武当派的丹道外功。它的一切修为都应该建立在真元气化的基础上,当以元气为宗。“以心行气,务令沉着”是言内敛循经之用,久之才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逐”是内家行拳之规范,唯如此修行才能行拳,技击皆能便利从心。



太极拳推手有“舍己从人”之说,此说出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拳论里说:“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这个“舍己从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社会上的说法很多,但是很少说到真实之处。盖因为你想“舍己”,首先你得有“己”,你都没有“己”,怎么去舍?就像俗语里说的“拿得起,放得下”,你首先得拿起来东西了,才谈得上放下。要是连东西你都没拿起来,怎么放?


现在很多练太极拳的人每天就练那么几遍套路,连太极拳的边都没摸着,连自己的手脚都没放安稳,就去练推手了,这种急功近利的练法是永远练不出功夫的。

太极拳是丹道的外功,丹道修行的第一步就是炼己筑基,也叫做炼己持心。太极拳的第一步功夫是要练出“己”来,通过练拳来使自我的心性安宁,从而凝神聚气。元气充足后,运转周身,滋润筋骨、皮肉、神经,从而一举动无不轻灵,一动而无有不动。


达到这种境界后,才能做到“明己”。就是说自己的心神能够基本控制住了,一练拳就能把后天的杂念给控制住。同时元气贯穿周身,气到处,神即到。这样一来,心一动则气动,气动则形到,是身心初步合一矣。

元气充足后,气摧形动而合于招法,如此心神可以进入先天的无思无虑之状态,也就是忘我之境界。把自己都忘掉了,此谓之“舍”。如果说元气不足,达不到气推形动,那么你就得用后天的意识去练拳,就进入不了内功修炼的大门。


只有做到“舍己”了,进入先天的清静无为之境,才能步入内炼之门,才是真正的太极拳。经过长时间的“舍己”修炼,内力得到了强化,此时气与力合,形动则气随,气运则形合。在这个阶段上,则可以进入推手的锻炼,一练则无不称心如意,是水到渠成也。当然如果能够达到循经合脉,混元如一,那么不论内以修真,还是外以技击都会更加轻松了。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在武当宗风中,文武双修,书剑双持已经形成脉传。按旧说,武当传人必然要有文武三绝在身,方算正宗。文三绝者,诗书画也;武三绝者,软硬轻也!

当然这种精绝的操修是世人比较难理解的,毕竟一文一武相隔得太远,怎么可能联系得起来呢?在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里,他叙说的秃笔翁以书法入武。但是魔教教主任我行是这样评价他的:“要胜秃头老三,那是很容易的。他的判官笔法本来相当可观,就是太过狂妄,偏要在武功中加什么书法。嘿嘿,高手过招,所争的只是尺寸之间,他将自己性命闹着玩,居然活到今日,也算是武林中的一桩奇事。”可见金庸先生也是不怎么认可武功与书法可以合为一体。




那么在武当功夫中,为什么能文武合参呢?这就是内外家的区别。如果只是单纯的肌肉筋骨之力,书法和剑法就是两回事。因为剑是于空中练功夫,大开大合;书法则是在平面上书写,方寸之间见功夫;两者是没有什么关联的。

但是如以内家功夫而论,则因为两者均以神意气血而用,以元气为宗,则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太极拳里面有“形于手指”一说,手指微微一动,即可使周身气机得以循环,这就是“循经”之妙用。




在传统功夫中,认为文在武之上,其中有真意。一则是修文当要有武功的基础,这样才能显出文的威力,如果只习文不习武,那么很难修炼出内功。其二则是修习武功到一定程度,必须习文以温养身中气血神意,以求更上一层楼。到此步功夫,不习文则无以上进。

楷因武功的修炼能使气血周流全身,滋润筋骨皮髓肉,久之则周身气脉通畅矣。在这个基础上,进修书法,则手中笔微微一动,身中之气血亦能随之循行。如果只是单纯的习练书法,那么书写之时,只能轻微的带动手臂气血运行,不能有“一动无有不动”之妙。




而习武久后,气血沸腾,阳刚气足,若无文的修持,那么就很容易与人一言不合即动手,此是其一。其二则是书法之妙用在于方寸之间,可以让自我的神思更加微妙。传统谚语有云:“全凭心意练功夫”,书法的专修可以让自我的神意更加地虚灵自在,如此则武功自然得到提升。

而且书法还有一大优势,就是每一个人在学习写字时,都可以认真地学习前人书法的精气神。我们知道学武的时候,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一样,那么练出来的招式,肯定是会有所不同的,这是自然之理。如果强求一样,只会动作,架子僵硬,不能进入真正的大门。




但是学习书法则不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写出完全一模一样的字来。一个是字帖摆在那儿。你可以慢慢地描红,摹写,再到临写,背写,直到写出一模一样的字来才算真功夫。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前人书法的架子入手,慢慢地体会前人书写时的气脉运转,神思运化,从而“我化于古”,久之再“古化于我”。此是书法之特殊之处,非武功可及也。

武当的八法神剑是三丰祖师所创,三丰祖师当年将文武汇宗,使书诀与内力参同,留下了这内家武学。吾师李兆生先生于《翰墨缘》中写道:“入手之际,笔未动则神先动。或是笔未动,自我的心意神思未动。笔一动,自我的神思心意亦动。无论笔的动静往来,均由心意神思的牵动而动。”这是言内功书法。然剑法之操持亦是如此,均以神思加以运化。




​神者,气之帅也。神一动,则身中气血亦随之而动。随着功夫的进展,身中的气血与外在的动作形成一致,则是气与力合。此时书写于纸上,则是神气形俱全之神书;剑舞于空中,则是精气神俱足之神剑;如此修为方是书剑双持,文武双修矣。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欣闻同道王仁伟兄开办“300天×300字/柳体楷书专修小组”,实是大好事一件。文武双持是宗风所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忆当年,据说我的老师李兆生先生少时曾经三年专修柳体楷书,以之为书法入门。李师于《翰墨缘》中“书法与生命”中论及书势,有五种阵容,其中三才应真为第一。王仁伟兄随李师修习文武诸艺多年,觉得内功书法之要。此次开班授学,实是传统文化一大盛事也。

​柳体取法匀衡瘦硬,相比颜体的庄严雄浑,大有不同,故有「颜筋柳骨」之称。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习书当以风骨入手为佳,这也是李师当年专习柳体之故吧。

历史上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道:“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书概也说:“学书通于学仙,炼神为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

学习书法与练习武艺当都以心意为上,心意到了,形气自然也就有了。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有分辨之心。可能有人要问,那么为什么还要学习前人招式,套路?概因形中有神,书法与人体的形态中皆有气韵,有脉络。修习之道,神与气合,气行则神随也。

当然书法之道,并不是只有楷书入手一途。记得当年李师教授我们书法之时,亦曾经言过,《翰墨缘》中的任何一种书体都可以入门。喜欢哪种字就可以认真习练,以之为入手功夫。只是以楷书入手,更为方便没有基础的人。如果有一定的武功修为,以及运笔基础的人,则亦可以通过其他书法入手专修。

这一点,在修习循经太极拳时,也是如此。李师并不是说指定某一个式子来入手修习,也是让学子自己去体会。哪一个式子,自己喜欢,练起来感受好就多练。

武当宗风中有书法与剑法同修之妙用,皆因两者都是以元气为宗,以循经为用。在习练之时,内以神意气血运化,外展笔墨神锋呈迹。以武修习功夫,时人或有体会,然书法一道也有内功修行,恐怕却是少有人能知了。

以我个人体会而言,书写之时,心意清静,驰神为迹。手中的笔在书写,心中的神思亦随之而泛波。随心手而动者,身中之元气也。每当书写之后,都有心旷神怡,丹田腹暖之感受,此内功之修为也。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修真武学是武法纳合于丹道的功夫。它融丹道与武学于一体,以武演道,以武入道。其修持的宗旨是以元气为用,借假修真,无中生有,以自然而求天然。

借假修真的意思是指借人身之假体,修道以成真。为什么说人身是假体呢?因为人的身体从出生到老死,不过百年,正所谓肉身易腐而精神永存。当然借假修真之说,并非一些学佛之人所说的肉身是臭皮囊,把他放弃不理,而只专心于心性的修持,此是荒谬之论。

概因肉身也是渡红尘苦海的宝筏,因为心性和精神只有承载在肉体上才能悟道。在你没有成道之前,这宝筏是越坚固越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更安全的渡过苦海。如果肉身这船破破烂烂的,稍有点风浪就倾覆了,那你就要沉沦于苦海之中了。这也是修真武学的高妙之处,通过武功来强壮体魄,补益元气,健全身心。

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修真武学与世俗武术的根本差异:世俗之武艺是以身体筋骨肌肉锻炼为重点,而修真武学则是“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内养外炼以呈真。

无中生有则是要把体内的精气神壮大完善,从原来的虚无缥缈的状态中,凝聚成实体。此“无”非“真无”,实是“真有”。就像我们看空气一样,它好像什么都没有。但是当一束阳光照射下来,我们再一看,里面有很多尘埃在舞动。

无中生有是要有真实的体现,一个是外在的,如果是练习武功,那么会体现在人的力气会增大。力气力气,气化为力也。内在的体现是什么呢?是潜气内循和循经导脉。真气在体内运转的时候,当它达到一定的力量和速度,就能让人体真实的感知到它的存在。

我们每一个人体内都有元气,有气则生,无气则死。但是大部分人由于出生以后,受到七情六欲,俗世尘埃的影响,元气日渐衰弱,慢慢地就感受不到了。随着练功的调养,身体中的元气开始凝聚壮大,这时一练功,就能感受到热力在身中流转。如果这股热力能够按照人体经络的渠道形成完美无缺的循环,就是“循经”,这时就开始正式进入了内功的大门。

古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无中生有”,实际上把它称之为“化虚为实”可能更准确些。“无中生有”是一种体会和外在的现象,“化虚为实”则是它真实的内在本质。

​之所以说修真武学是借假修真,无中生有的功夫,是因为它非常重视武功的锻炼,重视体魄的修行。但是在锻炼筋骨皮髓肉的同时,他又同时在运化精神意气血。或可以说他是通过精神意气血的运化来强化筋骨皮髓肉。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修为自我,健全身心。

在武功修炼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进入到静坐参禅悟道的修行。这时会更加注重神气的锻炼,正体现了“炼神为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之真意也。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近年来,不少传统武术的大师和掌门,因为上了擂台被打得一败涂地,因此很多国人开始怀疑传统武术的真实性。但是很少有人去深究,这些大师们学的是不是真的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的传统两个字是有深意的,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元气是一切的根本。中国古人认为宇宙和天地都是由元气组成,人生在天地之间,自然也是元气的一份子。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道就是元气,元气运转的规律也就是自然运转的规律。古人把研究元气的锻炼的方法叫做“修真”,意思就是修持真正的元气。医学就是古人在修真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人体的运行规律,从而可以为他人治疗疾病。

那么传统医学的核心是什么呢?是“气化论”,“经络论”和“天人合一论”。“气化论”指的是中医认为人体一切的运化都是气的运动与变化。在这个基础上,发现了气的主要运行渠道:“经络”,这就是“经络论”的来由。因为人身与天地都是由元气所组成,他们是同一个根源,所以才有了“天人合一”。

同样的,传统武术既然以传统为名,那么自然会与修真与武学异途而同归,这也是历史上“九脉合真”后修真武学的由来。在中国的历史上,以武演道和以道成医已经是源远流长了。

医武同源,医武不分家在历史上多有所见。比如说近代电影史上比较出名的佛山黄飞鸿,咏春叶问都是习武亦擅医。我的师爷太乙铁松派十二代掌门阎政昌老先生也是一个老中医,他在给人治病的时候,也会经常传授武术内功让病人自己调理身体,壮实元气,效果非常显著。

那么现在练习传统武术的人里面,还有多少人知道练武要以元气为宗、要循经以为用、要天人合一?我经常的写文章叙说这些道理,可是很多练武的人说这是玄学。一个练着武术的人竟然把传统武术的根本给否认了,你说他练的能是传统武术吗?

现在很多人练武术,只注重于练外形。但是细观传统武术的动作,架子,无不是以内在气机运用为要。元气壮大之后,滋润肌肉筋骨,而后化气为力,这才是传统武术的真正精髓。如果学习西方现代体育的锻炼肌肉方式,你用传武的招式,很难打出力量来。

其实很多真正高明的现代体育训练方式,都已经很重视气血的运用了。当然他们的气主要还是以呼吸之气为主,配合上饮食的调养,不自觉地就达到了蕴养中气的作用(中气是由肺吸入大自然的清气,与脾胃运化饮食后产生的精气组合而成),这跟中国传统武术讲究由后天返先天的真元之气是有差距的。

现在的很多所谓传统武术其实只是徒有其形而没有了真实的内涵,只是花拳绣腿罢,不足以言传统,不足以论功夫。真正的传统武术当要医武同源,要合乎传统文化的根本,以元气为宗。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里面的内容很有启发,转发如下

庄子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意思很明白,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庄子主张的是“至知/无知”,即知识不能简单地说“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而是要区别清楚。

顺道知识越多越好,悖道知识越少越好。所以,求知既是知识增加的过程,也是鉴别所得知识是否合道,并剔除悖道知识的过程。这里的“道”,可以理解成真理。

在修习丹经武学的过程中,如何对待种种知识,这一段文字里说得很清楚了。太上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自然界发展的规律,是由少到多,逐渐的远离了道。那么我们修真就要反过来,要由复杂归于简单,归于无为,归于大道,要“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那么什么知识是合于道,什么东西是悖于道呢?能够帮助我们增长元气的知识就是合于大道,丹经武学就是这方面的内容。有害于我们元气的内容就是离于大道。

但是人生于红尘之中,有些事情虽然本身是离于大道的,但是我们却需要它们来谋取修道的资粮,比如销售啊,管理啊,经营啊……阎师爷当年是老中医,师尊也曾经干过工人,然后也开过餐饮和书画阁。现在我们的道友大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工作,要想养家糊口,安心修行,那么财与地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需要我们投入一定精力的事情,是红尘中炼心,是修行中的一部分。

记得听同门说过老师的教导他怎么销售字画,这也是在老师教导弟子怎么谋生。阎师爷在帮人诊治疾病时,也会教导他人修习武术来补养元气,这是武合于医的内容。

但是老师在开班教学时,这些内容是不教的。为什么?因为开班是现代的说法,古代是叫作开坛设教,非常的隆重,是要烧香禀告祖师爷的。在开班的时候,时间非常的宝贵,所以以前开班时,老师都叫我们要多练功,多专心听课,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

因为练功和听课能我们的身心更好地合于天真,能更好地与丹经武学的内容产生灵性的碰撞,然后才能与宇宙间的灵光相辉映。如果这时你讲一些销售的内容,这些红尘的东西,那就不利于与大自然相合鸣了。

记得以前有师兄在班上想讲些比较接地气的内容,就是讲哪样功夫适合治哪样病。这个呢,很多学友其实是相当喜欢听的。可是老师马上制止了,不允许说这些。为什么?得乎法上,求乎其中。你要是想着修习丹经武学只是用来治病,效果就差了。其实只要认真的练功,元气充足,自然百病不生。祖师爷在看着,结果你讲这些小术,怎么行?在这种特殊的时刻,要多讲大道。

包括老师教导我们回去要多炼功,多弘扬宗风,但这些内容都是说两句就过去了。并不会详细的教导我们回去要怎么具体去做,这些内容不适合在课堂上讲,因为课上的时间太宝贵了。

但是不是说不能讲这些内容,我们同道平时聚会,除了畅谈功夫之外,其实也经常交流一些经济上的问题,也包括一些养生治病的内容,这些都要懂得一些,有助于我们积累修道的资粮。但是在开坛授教时,不可以讲这些,这时讲的内容要与大道越近越好。
今天观看一些同道发来在北京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的学习图片,刚好今天的课是讲真阳师尊的传法历程。在老师这么多年来的弘法过程中,说了很多话,做了很多事,出了很多书。如今师尊已经仙去,留下的是诸多典籍书画之作,还有很多珍贵的讲课资料。

那么我们如何去对待师之所留呢?我认为应当是读师书,尊师命,循师路,圆自己的梦,自己的梦自己圆。但是读书不能死读,对师之言也是如此。

按南宁邓玉泉师兄所言,师尊把他一生的修为都藏在了书中。但是因为很多东西并不能通过文字直白的体现出来,需要自己去领悟,去体会,与师尊所留下的点点灵光相感通,这样才能得到真传。

同时因为功夫各有次第,传承,在书中,老师会把不同的层次,境界分别写出来。这样呢就需要学子自己好好的练功,与之对应参详,而不是盲目的拘执一法来修行。

比如说玉环桩里面写道:“身体内的气血沿着手推导引的轨迹循线贯徹周身”,“大则玉环,乾坤法象。玄机莫测,阴升阳降。”那么在修习玉环桩的时候,是不是只有阴升阳降呢?是不是只是“气血沿着手推导引的轨迹循线贯徹周身”呢?

其实并不是如此,在练习的时候,真气其实是很多途径在运行的,只是说“手推导引的轨迹”,阴升阳降是一条主流。比如说玉虚呈华,双手前推之时,是气从丹田直达掌心,贯穿十指。但是同样的也有“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这种气从阳经而上行的气脉循行。那么在金风返真的时候,除了气从掌指回归小腹丹田之外,是不是也有真气从阳经返回命门呢?

乾坤法象,讲的是乾坤,天地,自然都是阴阳在其中,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之谓道。玄机莫测的意思是指功夫非常的深奥,变化多端。

至于师之所言,有些是可以尊奉一生的;有些则只是老师对某些人,某些阶段的一些指导,对于其他人或其他阶段可能并不适合。记得在老师开班时,有一个学子说,是不是能一次开班,讲课的时间长些,这样就不用一年两次来回奔波了。老师当时说,不行,学会了功夫要回去好好练。练好了,下次开班才能讲新的内容,教新的功夫。

师真在多年弘扬法脉的过程中,是因材施教,因缘而授。也要求法子,门人,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去弘扬宗风。但是这也要求每个学子要有所真知灼见,不能拘执一法,囫囵传人。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认为中国武术也就是中国功夫,两者是同一概念,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武术只是功夫中的一种含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功夫包含万象,无所不有。

比如在唐.元稹 《琵琶歌》中的“逢人便请送杯盏,著尽功夫人不知。”这里的功夫指的是做事花费的精力和时间。而在他的《琵琶》诗:“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功夫夜夜听。”这里的功夫则是指时间了。


在唐.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一:“ 宋文帝书自谓不减王子敬 。时议者云:天然胜羊欣 ,功夫不及欣 。”这里的功夫则是指本领,造诣。裴松之注引《续汉书》:“又陇石取材,功夫不难。杜陵南山下有孝武故陶处,作砖瓦,一朝可办。”这里的功夫指的是工程夫役。

功夫之所以现在被人专指为武术,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据说最早的功夫一词,是由法国到中国的传教士叫开来的,他们把当时中国道家的行气之功叫作功夫,后来这一叫法传到了欧洲。直到20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李小龙的功夫片播放,Kung fu(功夫)开始在全球传播,“功夫”逐渐地被传播开来。而在那个中华文明暗淡无光的时期,人们普遍认为月亮是西方的圆,慢慢地就把功夫变成主要指武术了。

但是现在随着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党和国家也非常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功夫一词也应该回归到他本来的含义,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完整的功夫,武术只是功夫的一部分。


真正的中国功夫是指一切艺术形式体现在人身上的境界,包括武术的软、硬、轻功,也包括文人的诗书画,乃至花耍、曲艺、器械、佩物,服饰等等。当然功夫也有高下之分,不入流的功夫是只在外观上表现,而真正高绝的功夫则是以元气为宗,统为一体。

比如说真正的武当传人要有文武三绝在身,就是软硬轻功都要练好,同时在诗书画上面也要有惊绝的成就。人的一生时间这么有限,那么怎么才能把这些技艺都做到完善呢?

这是他们因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以锻炼元气为根本。元气足,内可以涵养精神气血,使之通灵透彻,增长人的记忆力,理解力,那么学习起任何东西来都可以轻松自如。外则可以温养筋骨皮肉,血脉神经,使人身心如一,心手相映。如此一来,在学习书画印拓,琴瑟笛箫,乃至体育舞蹈,都能轻松上手。


这也是我的老师李兆生不把中国的功夫称之为武术,而称之为武学的原因。武学与修真的结合,则是修真武学。因为修真的第一步是修持丹道,所以先生又把这种高超的技艺称之为“丹经武学”。

可以说,真正的功夫是要文武双持方可成真的。单纯的习文,养多而练少,会让人气血不得以伸张,久之则身体不健,心灵暗弱。单纯的练武,练多而养少,容易气血过于阳刚,不能收敛,久之则成一介蛮夫,粗鲁不堪。如此思来,功夫一道实合于大道,蕴于人身者。正是“文武宗含真法乳,日月脉环朗坤乾”也哉!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功夫的修行,要有正确的理念,这样才能不断前行。而这种理念在武当功夫玉环桩的一俯身之间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真元宝笈》针对玉环桩“金顶沉锋”一势是这样写的:(手顺着腰臀部往下,经大腿后侧向下按时)同时身形顺势下蹲,俯身。就是说他并不是象社会上所说的那样要身体与地面成九十度垂直,而是自然往前俯身,但是呢,脊柱也不能左右扭曲侧倚,这是宗风中对于“立身中正”的解释,是以自然而出之。

如果强求身体与地面垂直九十度,那么就不可能蹲得下去,这时对膝盖的作用力就非常大,对膝盖会形成伤害。现在社会上很多人练习武术都容易陷入这个误区,以为“立身中正”,就是要身体垂直于地面,并不是这样。


因为“金顶沉锋”一势的锻炼,是要身体下蹲,手按摩到脚腕,从而有助阳气下降。顺势俯身,则气机顺遂通畅。如果是强行想要身体垂直地面下蹲,最终其实也是要向前俯身。但是造成的后果就是膝盖受力严重,容易受损;同时周身肌肉会紧张变形,阻碍了气血的正常运行,这样习练就很难练出内功。

这里面的差别在于一个是顺势自然俯身,一个是强行保持身体垂直地面,然后被迫前倾;一个是顺其自然,一个是违背了自然规律;最终得到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太极拳经》里面写道:“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这个“以气运身,务令顺遂”,就是告诉我们,练习功夫的时候,身体的动作姿势要顺应人体气血运行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便利从心”。欲图修习武术者,不可不知之!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玉环桩修习的时候,李兆生老师当年说过在“玉虚呈华”和“金锋返真”的时候,往前推一尺,但是收回来时,要收回一尺半,这样才能使元气收敛以壮大。



传统的内家武学不求外在惊人,要以收敛呈真。这种特殊的修行理念其实不仅仅体现在玉环桩之中,其实其他诸种功夫,包括太极拳都包含在内。



中国的内家武学认为“百家腾跃,终入环中”,就像宇宙的星体一样,如果星辰没有固定的循行轨迹,那就是流星,纵然闪耀一时, 也很快会消失在宇宙之中。人身的元气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不能纳入到经脉之间运行,那么元气就会很快地消耗掉。



很多初习者可能不理解,我的手不是伸出多少,才能收回多少吗,为什么能“前推一尺,收回尺半”?其实在习练功夫时认真体察,就知道究竟了。“水撞金轮”之时,双手合在胸前抱球,同时一腿迈出前行,这时身躯已经开始前移,但是双手是不动的。



随着身躯继续前移,而呈现龙行之姿,这时双手也同时推出,这个长度是一尺(这里我们按一尺的标准来计算,实际上手长和手短的人推出去的距离肯定不一样),但是你手推的起点,其实跟你凤点头的双手所在的位置,就不是一回事了,这个实际的距离可能就有了一尺半左右。



等推到位了,再往回收的时候,是身躯先后坐,然后再带动肩肘手回收(这个很重要),等到“金锋返真”完成的时候,双手跟原来“予注中元”时双手在垂直距离是相近的。这样就会形成双手前推了一尺,但是却收回一尺半的实际效果和作用,从而元气就能收多于吐,日益增长。



随着功夫的增长,真气在体内出现实质的流动,两手之间也开始出现真实的球感的时候,我个人的体会是,“予注中元”和“水撞金轮”的时候双手要合抱起来,抱的球开始要小一些,使它能紧密坚实,从而能更有力量。我记得李师在最后两期的武当学习班时,有提出过这方面的要求。当然功夫深厚之后,双手的球变大了,那是另一回事,在双手的球变大的同时,身体内也要有相应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否则只是阳刚外越。



​ “玉虚呈华”推出的时候,不要急于翻掌前推,要自然推出,双掌之间要含住这球,随着推出,双掌自然地外展,等到了一定位置的时候,才是掌心向前推出,这时手心的球才脱离双手。刚开始的时候,球可能才可离手,就转为“金锋返真”,把这个球给吸纳回来了。



在这个阶段,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双手没有形成真实的抱球,或者说抱的球太大,这样就不能使元气聚敛而潜气内循。推出的时候也容易过早地往前推(不抱球而是直接掌心向前推),这样也容易造成推的力量大而收的力量小,真气就不能收回来,这是因为真气的运化是发出去容易,收回来却比较难,所以练内家功夫更要注重收敛。



随着功夫的进展,这个球出去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记得以前听过南宁的一位老师兄说过,老师在80年代末的时候,在南宁演示玉环桩内功,有开天眼的学友,看到老师“玉虚呈华”的时候,有火球直推向天际而后才收回来。



但是我们在实际演练的时候,不要管那个球出去多远,因为一管,气就散了,可能就回不来了。为什么功夫修到后来,非常注重心性的修为。如果你练功时杂念多,容易走神,这球推出去的时候,一走神,他就回不来了。



在我的实际体会中,身体往后一坐,气就收回来了,腰腹部会有实质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手中也会有一个球出现,但是并不用刻意去管他,是自然的出现。这就是传统内功的外有其形,而内有其质的真实体现。
本月(2019年12月)26日天宇上演了壮观的日环食天象。这时太阳、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月球位于两者之间。按现代天象名词是日食天象,但是如果按传统宗风之语,则是日月合一之景也。

在《真元宝笈》中,李师写道,玉环者,道之喻示也。金诰曰:“积阳成神,神中有形;积阴成形,形中有神。神生于金,金生于玉。随阴阳而出没者,日月之光也。随阴阳而升降者,金玉之气也。”

玉书又曰:“是知金玉之气凝于空,则为瑞气祥烟;入于地则变醴泉芝草;人民受之而为英杰,鸟兽得之而生奇异”。玉书又曰:“凡金玉之气冲于天,随阳升而起。凡金玉之气入于地,随阴降而还”。如此观之,古人曾以“金玉”之喻以示修真之质,元真内注,以生玄华;内运潜行,周流不息,是故名玉环。然观天宇之中的日环食天象,岂不正是一玉环乎?

易经中有“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之语,是言天人合一之妙用。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然人身合于天地。李师言道,不论何时,只要天地之气交感作用于自身,能得到这个气就好。宗风中有元明功之修持,是筑基功,也是专修功,必修功。元明即元阴元阳,日月是阴阳,左右结构是“明”,上下结构则为“易”。

“与日月合其明”是要采太阳真火与月魄寒精,平时呢,要么白天采太阳,晚上采月亮,要分开来。那么在26日这一天的某个时刻,日月合一之时,我们或可以直接同时采集到日月之精华,不亦乐乎?此时阴阳合一,日月共鸣,人身之中,当也能使身中之真阴阳相碰撞而合鸣吧。

在宇宙之中,太阳是真火,月魄则是金气, “金性钝,非火克不能成器”。在宗风中有金气大周天之专持。在修真过程中,调节人的心神是“心不动,气自圆”,不管什么事,都不要动心,心动气就动。只要无事于心,无心于事,自身的元气就有阴有阳,阴阳合一,抱在一块,形成混元内敛。

在祖国医学中,火指心,心属火。《修真图》中又把火命名为“绛宫”,指出心的专业用语是“南昌上宫,朱陵火府”,“南昌”指的是南方,“朱陵火府”指心里的阳气,心藏神,心神之火与太阳真火都是五火之一,要想练就金刚之躯,就要注重采集太阳之火,运用心神之火,从而“金刚与火炼,烈火产真形”。

李师画有真元明月图,以示后人修真之质。在这个法具中,空海面对月亮,此与真如明月之意合,有金气之阳还必须炼阴,炼气化气到炼气化神,到化神为气,这样的循环,也是身中日月的周天。

无阴不能化阳,炼出纯阳不是燥火,亦是阳中有寒,有如触金属之感。故而单纯地去追求一样就是偏颇。

26日的日环食天象正喻示了大道之理,要有阴有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太上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孔子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西汉京房以“二气相感而成体”、“不可执一为定象"”来解释 “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见古今一同,大道无古今,一理贯千古也。

此文是秉师言而写,文中所写很多是直接引用师之所言,因为内容太多,就不加引号了。26号又是腊月初一,是一个练功的好日子。如果有的道友,在那一日因为工作、生活的缘故,没能好好的练功,今日也不妨重观当日我与梁锦升所发的图,回想一下当日的景象,或也能有所收益。

正如同李师于《雪山秘笈》中所写:“雪山我没有去过,也无从知晓其路途之遥,更不知道上山的路,只是按照传统的旧说。练功时想回忆,在印象中曾经达到目的。”“我经常地冥想,看到冰天雪中,遥遥耸立着的雪山之巅。进入到这种境地之后,觉得天地都是一片碧玉琼峰,感觉到清凉的气息。自身中的杂念,不知不觉地消失了,脑海中竟是雪山的影形。”

那么当大家在脑海中回想起日月合一之景时,又会有什么特殊的感受呢,这需要每一个人自己去探索。如今虽然已经是12月29日,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在脑海中回想起当日的情景,自己想回忆到那一刻,是不是也能感受到那种日月合一,阴阳共鸣的力量呢?

为什么中华儿女自称“龙的传人”,现在的说法有很多种。有的说在神话故事里是女娲创造了人类,而女娲是人首蛇身,所以我们自然就是“龙的传人”。

也有人说是黄帝在打败炎帝和蚩尤后,巡阅四方,“合符釜山”。从原来各部落的图腾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组合起来,创造了新的动物形象-龙。而华夏儿女都是炎黄子孙,自然也就是“龙的传人”了。


当然还有人说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中的它身子长,有鳞爪,能兴云降雨。同时又是鳞虫之长。能隐,能显,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因为它神通广大,人们敬仰它,久之就自称为“龙的传人”了。

那么以上的这些的这些说法对吗?个人认为或许有一定的原因,但应该不是主因。因为在民间的传说里,龙的地位并不高。比如在《西游记》里,四海龙王要服从于天庭的管理,孙悟空只是一个太乙散仙就可以欺负他们。在《封神演义》里面,一个哪吒就可以大闹龙宫。毫无疑问,这样的龙并不值得我骄傲!


那么为什么中华儿女自称龙的传人呢?我觉得,这个龙应该是一种代指,其实真正指的是阳气,是一种生气勃勃的元气,是代指老子所说的道。

《史记·老子列传》说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归去之后,对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用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这是说老子象龙一样。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道就是元气。在《老子想尔注》里在,认为"道"散形为炁,聚形为"太上老君",所以在宋真宗时,把老子的诞辰命名为"真元节"。真元是指真正的元气。

老子是道家的始祖,历史上孔子多次求学于老子,他是老子的学生。老子西出函关,化胡为佛,佛祖是他的徒弟。而儒释道三教的文化已经深入的渗透到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说“道”是中华文化的根。这也是我的老师李兆生先生说中华民族的魂是“真元魂”的原因。


而且从文字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炎黄子孙说的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身上都拥有着炎黄的血脉。那么龙的传人呢,传人不同于子孙。子孙是指血脉,传人则是指精神,指文化的传承。因为老子“其犹龙耶”,老子的道通过儒释道三教文化影响了每一个炎黄子孙,中华儿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道”的传人。我想这才是我们自称“龙的传人”的真正根由吧!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中国武术有一句谚语,叫做“全凭心意练功夫”,这其中有什么奥妙?是玄化还是真实,让我们好好分析一二。

用心意来练功夫,是中国古人高深境界的体现。修真图中直言“意不动,神自灵”,“心不动,气自圆”,把心与意的用处说得清清楚楚:只有“意不动”,才能使先天的元神虚灵自现,由后天直返先天;只有“心不动”,人的元气才能饱满混元,壮大成长。也就是说,心意不动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的精神凝聚虚灵,元气内敛团聚,并不是虚幻之想像。


不仅仅是武术如此,在中国的文化领域也是这样。清.刘熙载《书概》中写道:“学书通于学仙,炼神为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由此可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武是一统的。这也是三丰祖师保卫战天龙神剑的根基,从而把书法与剑法合为一体,留下千古绝唱。

实际上,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根有源,他们都建立在“道”的核心和基础上。《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呢,无所不包,无所不含,表面上看起来是虚无一片,但其实是真空妙有,元气包含在其中。

随着时间的变化,这遍布虚空中的元气慢慢地凝聚,形成了星辰,让我们看得到了,这就是道生一。但是他的本质还是元气,这团元气之后产生了分化,清阳上升为天,浊阴下降为地,于是有了天地,这是“一生二”。

这也是佛家讲空,道家讲无的原因。《道德经》中所说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与《心经》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实为一体。


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生于天地之间,也有一个小宇宙,也是由元气构成。人身体中的元气产生了分化,其中的清灵之气上升化为“神”,浊阴之气下降凝为“精”,所以精神也是元气,只是有了阴阳的变化而已。

可以说,中国的传统功夫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这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基础上,古人就是通过这种理论来指导练功。比如说丹经武学的功夫,要“虚处藏神,实处就法”。刚开始练功,人体的气血不足,散于周身,这时就要使自我的神意化为虚无,什么都不想,这是“虚处藏神”。

通过“虚处藏神”,将宇宙天地之间的真阴阳,化合于自身,从而使自身阳气升腾,阴气下降,聚敛身中的精气神,从而在身体中出现真消息,或纳于丹田,或行于周身。这时要出现光时守光,出现色时守色,这就是“实处就法”。

中国的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什么是天人合一?宇宙是虚无一片中生出,形成了一个个星辰,那么我们练功,人体也要有这样的一个过程,使身体中的元气聚敛起来,形成“一粒元华,置于黄庭丹野之宫,虽粟米之珠微然现光,照耀元精真境”。

宇宙的生成经历了亿万年,人的生命不过百数,正常情况下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怎么办?于是先人们发明了修真,通过文武诸艺来使这个过程得以加速。功夫的好坏,层次的高低从中可以分辨。比如有的功夫,练了一辈子只能强壮身体,增长气力,这是自然门,他们身体内产生不了这种生命的结晶。只有修真的武学,才能达到这种高超的境界。

那么如何才能到达这种境界呢?第一是要有师承,因为“无师不成道”;第二则是要从心意上下功夫。我的老师李兆生先生说过,丹经武学是心意神功,心意到了,功夫就有了。这个心意到了,不是是说你胡思乱想,而是要把心神意念回归到先天自然的境界,经常的保持这种状态,人的元气就能慢慢地饱满浑圆,从而为金丹的修持打下基础。


正如李师之所言:“(功夫当)从虚无下手用功,清虚养真,虚无通灵,以先天之神,得以育化,从无中生有,为先天自然之功,以期高超的内密显化”。如此修行,则能以人生短短数十年而现宇宙亿万年之努力。噫 ,诚斯言,道尽千古之秘也哉!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武功,有文化;有僧,有道,有儒,三教的文化贯穿了整个中华的文明。在三教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泛化于俗的科教仪式,也有隐于密传的修真内容。而三教之所以能广泛影响社会,毫无疑问则是因其有着高超的修为。

比如说道家的“山卜医相命”,世人多知医卜相命之术,因为这些广泛流传于人间,却不知这些术法都是修真的“山”术演化而来,是修道者用来济世渡人,积累外功的一些手段而已。他们的根本在于“山”术,也就是修真之法。没有修真的内功修为,这些医相命卜之学就失去了核心,也就没有了真正的高深效果。

三教的修行各有特点,但是其核心之处都是追求人身的超越,追求身心的完善。怎么实现这一点呢?“三教仙根归丹体”,就是说三教的修行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要修持丹道,把人体的精气神给补充壮大,聚敛起来,结成金丹。古人认为:修持之法有成之时,是“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也是中华文明的可贵之处,我们的祖先供奉天地,信仰自然,这是因为先人们懂得感恩,知道是天地、自然生养了自己。但是呢,同时又有一种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并不甘于人生短短百年,就化为乌有。总想着怎么样才能长生久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辉;于是创出了修真之法。这种美好的愿望驱使着人类不断地前行,留下了千古以来的多少神、圣、仙、佛传说。

在这种传说之中,有老子西出函谷,紫气东来,化胡为佛的典故,留下了道德五千文传世。有诗赞曰:“紫霞光照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留有仙踪隐道迹,书成道德浮世传。”

佛祖释迦牟尼是老子的徒弟,他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留下千古传奇;后来达摩西来,一苇渡江,使佛教传入中原。儒家的圣人孔子一生传习文武之艺,有教无类。郑州孔庙有副短联赞其为:“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孔子呢,曾经问道于老子,他也是老子的学生。

除此之外,还有吕洞宾吕祖千里飞剑斩人头之故事亦广为流传,历史上赞颂吕祖之诗颇有内涵:“是道仍是儒,称师亦称祖”。武当的三丰祖师继陈抟老祖之传,得吕祖之神慧飞三剑之妙,融汇三教之学,反少林而创武当,留下了“内执丹道,外显金锋”之修行。

修真事仙,参禅成佛,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长生久视,超脱凡尘。当然除了历史上彭祖八百年在世而不亡的掌故之外,大部分人能寿命百岁已经是相当难得的了。能够健健康康、长命百岁是一种养生取得成效的体现。

但是前贤们所说的长生久视却并不是追求这种渡百岁乃去。生老病死是自然之理,如以功夫而论,这是自然门的功夫,而在自然门之上,则是金门。金门的修持是以金丹为用,是“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现代修仙小说里面有一种比较流行的写法,把修真的层次分为炼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合体、渡劫、大乘。到了大乘就相当于修到极致,可以飞升成仙了。在小说里,每一个层次都能增长一定的寿命,所以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寿命越长就说明他功夫越好。

当然,这只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如此。还有一种情况则是刚好相反,就是一个人能成仙的时间越短,说明他修行得越好。因为人的身体和灵魂始终是有一定的局限,只有修成仙了才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上面说的是小说家言,真实的修行情况又是另一回事。比如说小说里不同的层次会增加不同的寿命,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还比如说小说里是要到大乘期才能飞升成仙,但是在真元一脉里的传承则是另有他说,并不是如此,只要金丹有成就可以算是成就了。

在丹经武学(真元一脉的传承加上其他的一些修持总合)的修持里,金丹练成了,就代表金门的功夫有成就。然后可以继续修行,再往上走则是玄门,真门,门上还有轮。这是昔日九脉合真留下来的修行次第,并不是如同小说中的那样划分。

我的功夫没练好,不知道这些传统旧说是否真的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毕竟自己并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只能是观其小效,验其大成。这里呢,仅以从李(真阳)师所传来叙说一二,古人的修行有这样的境界划分,权且做为一个知识的介绍吧。

那么回到现实,我们不妨想一想,如果一个人自然而然的生活到100岁去世,和一个人勤奋修习功夫,修成金丹而离开人世,他们的生命是否有什么殊异吗?或另外来说, 一个人修习功夫,活到100岁,他的境界达到玄门;而另外一个人因为天赋,机遇和努力的原因,60岁就已经进入了轮的境界(轮在门之上),然后离开了人世,到底谁的功夫高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也是养生与修真的区别,养生求的是一辈子健康长寿,身体越健康,寿命越长越好;而修真追求的则是生命的升华,并不追求肉身的长存。

写这篇文章,是让人们知道一些真正的传统学识,修真与养生的区别。不能以寿命来衡量修真的层次,那是养生的内容。修真的第一个层次是修墙补屋,通过修行来弥补人失去的元气。这个阶段是养生,培养壮大身中的元气,培育身体的生机。练好了这个,就可以长寿。也就是说,社会上的养生内容是修真的第一个步骤。

如果一个人的身体都没达到健康,说有功夫那就是假的。但是再继续修行下去,则是不再以寿命的长短来论高低了。对于常人来说,练习功夫,能达到“运转自如”和“潜气内循”的层次就可以达到养生的良好效果。

再继续修炼下去,就属于修真的内容了。因为修真是要追求超越凡俗的,那么就不能像养生一样,慢慢调整身心。人的身体健康是因为身体是的阴阳之气平衡。修真的过程中,则是要不断地打破这种平衡以达到新的平衡。在这过程中,有时会造成一些身体的不适是正常的,因为有时变化太快了。

当然功夫的修为,并不是那么容易分辨得出一个人是成就了,还是去世了。比如说佛家很多和尚离开了人世,都称之为坐化。坐化是什么?坐化是佛教用语,也称之为圆寂,指修行有素的人,端坐安然而命终。这种命终呢,按传统旧说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开始了一段新的生命征程。

《水浒传》里的鲁智深听到钱塘江来潮,想起了师父的偈语,开悟了,然后焚香打坐,马上离开了人世,这是圆寂,也是坐化。但大多数老和尚没有修行功夫,到老了,走了,这是死亡,跟坐化没一点关系。


传统修真武学是文武双持之法,以武演道,以文载道,从而有超凡入圣之修为。这也是《易经・系辞上》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修真的武学,武为武功,学为文化,文为阴而武为阳,有阴有阳方为大道,合为一体方可呈真。当然这种阴阳的划分并非界限分明,比如武功的修持也是有阴有阳。我们修炼武功的时候,起手的式子多是以升阳为要,以涣发身中元阳以醒脑提神,从而更好地进入练功的境界。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在升阳之后,就要降阴,以使身中的这股元气升降有序,开合有度。但是很多人练功的过程中,因为阳刚气化,容易化生力量,往往执着于“开与升”,而忽视了“合与降”,比如太极拳“揽雀尾”的修炼中,很多人会忽略了抱球的专修;重于“掤”、“按”而轻于“捋”,这就使得身中元气外放而不能内敛,以至于逐渐消散,此非修行之道也。

在修真武学中有文在武之上说,是因修习武功到一定阶段之后,再想提高,就需要静功和文化的修持,要不然就无法继续提升。比如说练习武功时很难锻炼到的胪腔,只需要念诵“嗡”就能很轻易的得到震动。

念“嗡”是密宗修持之法,在中原则另有操持之功夫,这种类似的修行就是声律的操持。比如儒家针对儿童的声律启蒙教材《声律启蒙》中,它的前两章节就是一东二冬,也能很好的震动人身体的气脉,震动人的胪腔,从而开启人的智慧。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声律启蒙》是儒家的学子书写而成,是基础教材。而我的老师李兆生先生所书写的《声律真诠》,则是融合儒释道三家的修真丹家的作为,其中蕴含了特殊的灵性,远远高于《声律启蒙》,能更好的启迪灵性,涣发智慧的闪光。

古代文人三绝是诗书画,三者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声律是诗词歌赋的基础,声律的根本也离不开阴阳,是大道的体现。书法与国画也是如此,在习作中要有阴阳,有意境。有人说中国的字是画出来的,中国的画是写出来的,可见书画之关系。中国的国画要想有品味,则必然要配上诗词,诗词要以书法来书写,如此一来,则诗书画合成一体矣。

武功的修习和诗书画的修持都离不开精气神的运化,这也是修真武学能文武合参的根本。文在武之上,是说文高于武,但文的修持必然要建立在武的基础上才能更具神采,否则很难言真。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记得1994年李兆生老师于南宁开班传习文武诸艺,教导我们画圆之法以进修书法,当时习练是什么感觉都没有(这是因为自己身体虚弱,元气不足之故),因此当时对于练字也能修习功夫是有一点疑惑的,总觉得不如练武功那么靠谱。

直到近年来,随着练习武功时日渐久,身体元气得到了一些补充,再重新读书写字,才发现老师当年所说并非虚语。现在只要坐下来一读书,一写字,小腹就开始发热,这种感受比单纯的练武功更强。

细观先生的著作,文的内容,如《翰墨缘》、《声律真诠》、《李兆生禅诗百卷翰墨真迹》等;武的如《真元宝笈》、《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老子三清大法》、《太乙金编》等,无一不是文武皆在其中。文中含武,武中有文。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可以说,真元一脉的修真武学,是融合了修真丹家的长生真慧、武林宗脉的神剑真锋、书家的龙泉秋水,从而结成人类的真如,是通向摩天真境的途径,让天下有情众生可以在大定的寂静中升华,超越茫茫的宇宙。

书此文,以恭贺先生的《李兆生书画全集》即将出版。

太极拳是武当的功夫,它在世上的传承有很多脉传。但是总的来说是有两种,一个是武当丹脉的宗传;另一个则是三丰祖师传张松溪,张翠山,王宗岳的脉系,这是世传太极。这两种脉系有一个共有的特点,都是要以行经循脉来达到益寿延年,技击搏斗的目的,当然宗传太极拳则是以为进修丹道打好基础为主要目标。






我的老师李兆生在《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教程》里面,把这两者的差异给写出来了:世传的太极拳是要“经过长年累月的努力,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来体会循经,以武入道;而宗传之太极拳则是一开始就是以循经为目的进行专修,它的生命中天生就有循经的种子。

也就是说世传的太极拳要经过卓绝的努力,“由招熟而渐悟懂劲”。通过“以心行气,务令顺遂”,使气血畅通。慢慢地通过有利于经络畅通的动作惯性,进一步懂劲。所谓的懂劲,正是因为动作开始慢慢地合于了人身气血循行的规律才能达到。在懂劲之后,经过长久的努力,因为这些动作客观上迎合了循经的需要,于是才能“由懂劲而阶及神明”。“阶及神明者”,开启循经也。






但是宗传太极拳则是在开创之初就已经有了循经的生命,学者只需要认真的习练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前者(世传太极)是以武入道的路子”,能不能达到,要看个人的机缘和努力,路上有无数的和险阻;一旦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迷失方向。

“后者(宗传太极)是开创了以武引人入道的路子”,他一开创就有了循经的生命,也就是说他的动作先天地合于循经,所以呢,很快地就能启动内力,从而懂劲。只要按照宗传的规矩认真去修行,去努力,就能形成循经。这也是宗传的循经太极拳,先天太极拳出功夫较快的原因。






太乙循经是内家拳与外家拳的根本分野所在,不能循经的都归于外家,当然这是站在修真的高度来说。如果按世俗的观点,则是认为只要练出了内劲就算内家了,这是层次不一样导致的差别认识。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前几天看了一个视频,视频里说了一个故事,大概情节是这样的:

一个老人呢,小时生活艰苦,然后节俭持家,努力做事,到老了,存下了万贯家财。快走的那一天,把儿子叫到床前,拿出了一把秤,说这是传家之宝,是他发财致富的决窍。原来这个秤里面有水银,可以在秤东西的时候偷斤少两。

他儿子呢,读了书,觉得这样不对。但是老人已经快要逝世了,也不便跟他争论,就唯唯答应了。等老人去世后,他呢,就把这秤给烧了。然后足秤足两的做生意,平时也乐善好施,修桥补路,勤做好事。

这样过了三年,因为经常做好事,家里的钱财也施舍了大半。但是这时他的两个儿子竟然先后去世了,他就想,天道不公啊,为什么我好好做善事,竟然钱财少了,连自己的儿子都没了。而父亲做奸商,却积累了巨额财富,为什么?

后来呢,有一天晚上,他做梦,梦到一个人坐在宫殿里跟他说:“你父亲发财致富,是因为他前世行善积德而来。他即使不弄虚作假,也能积累家财。但是他呢,走了歪路,会有恶报的。”

“这个恶报是什么呢?上天派了破耗二星来做你的儿子,他的孙子。为的就是来败坏你的家产,败家之后还要放火烧。而你呢,也会受到他的余殃,不仅衣食不足而且短命。你父亲以为有那么多的家产,可以世代享受。却不知这些不义之财并不能长久。儿子不能长寿,孙也是来败家的。但是你呢,这些年来,心地善良,积德好施,做了很多好事,把他的恶报给消磨掉了。”

“于是天帝就把那两个败家星给收回来了,并不是行善没有好报。之后会另有贤孝子孙来投胎,并增长你的寿命。”后来这个人继续行善积德,果然生了两个好儿子,读书上进,考中了进士,当了大官。

这个故事虽是旧说,却也说明了很多道理。我们种下一颗种子,他需要一段时间来生根发芽,并不是马上结成果实,可以享用的。如果以前很早就努力过了,这时就可以收获果实,得以享福。如果这时不努力了,胡乱作为,天天吃喝玩乐,等以前收获用完了,就要衣食不周了。

但是如果我们以前不努力,甚至欠了别人的钱。那么现在你即使勤快的开始劳作了,但是果实并不会马上得到收获,欠债的却上门来讨债,这就导致了行善的未必马上见得到善果,做恶的可能还在享受福报。正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但是修行善事,也要有方式方法,并不是说你想做善事就有善报的,有时你以为做了善事,可能实际上行了恶事。史上记载了孔子和他学生的两个故事:

鲁国有一道法律: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 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

孔子说:子贡,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从此以后,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别人赎人做好事,却要赔钱,以后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

孔子的徒弟子路救了一个小孩,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有人说子路做好事要回报,不是君子。但是孔子表扬他,说:“你做得对,这样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做好事。”

这是因为孔子的这两个学生有学问,有一定的社会声望。他们做的事会给其他人做出一定的表率,如果他们做了好事,付出了努力和金钱,可是没有接受回报。让人看到了,就会觉得,做好事要回报是不好的。可是做好事是要付出,结果自己付出了却没有回报,还要损失,很多人就不愿意做好事了。

这两个故事呢,告诉了我们想积善行德,想修行功夫,并不是说可以随便去做的。要有方法,这也是李兆生老师当年在武当山开班时,为什么要教《太上感应经》的原因,怎么做善事,这本书说得很清楚了。

那么我们修习修真武学,怎么消除以前种下的恶因呢?好好练武功,练习武功要吃很多苦。人的一生,苦和难,财与富是定下来了的。如果不去练武功,不吃这苦,那么这个苦难就要在生活中出现,消磨人的财富和健康。

我们修行的是丹经武学,以武演道,以武入道。老师说修炼武功就是在消磨恶业,是自找苦吃。但是这个吃苦的过程,同时壮大了元气,就是非常好的修行。“元气存身真富贵”,通过练武,消磨了罪业,又保养了元气,积累了财富,多好。

佛家有句话说“修行十世成菩萨,一朝顿悟便成佛”,这是说想修行出成果,要经过恒久的努力,并不是说你练几天就能结成正果的。很多修习佛家功夫,多是在修来世。

可是我们修习丹经武学呢,不修来世,只求今生。要通过卓绝地努力,今生就要得到正果。这样呢,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就像西天取经,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得到正果。现在修佛学的人呢,是慢慢地走,看到有山了,可能有妖怪,就绕着走,这样呢,经过一辈子的修行,走过了一段路,没到西天,下辈子继续走。

但是人有胎中之迷啊,不是每一辈子都能觉醒自己的西天取经任务,一迷惑了,修行就没了,所以我们要求今生有成,不要想来世。但是别人十世才修来的正果,他的苦难分成十世,你一世就要经历完,就会让人觉得修真了,怎么这么多苦难呢?这个劫难刚过,下个苦难又来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些呢,都是在还债,要把以前的债都还清了,才能修成正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在修真自持之后,要出去弘扬宗风,这其实就是要积累功德,广做好事。光一个人在那吃苦练功,这种消磨苦难的方式太慢了。

要积极地走出去,警喻世人,教化群生,号召大家一起来做好事,积功德,这样速度就快了。当年唐僧西天取经,如果他一个人去,可能走不了多远就被妖怪或劫匪给杀了,要想取得真经,不知得经历多少世。可是他收了三个徒弟,一路西行。降妖伏魔,同时也弘扬了佛法,把那些为非做歹的妖怪杀了。也把迷失了正途的上界神仙给送回去了,这就积累了大量功德,所以呢,才有了师徒四人一马,两人成佛,两个菩萨,一人罗汉的果位。

师父当年要是得了那么多师辈的传承,他要是只顾自身修行,只顾自己练功夫,如今哪来的丹经武学?我们也没有这个机缘来修行正法。如今李师已经“书罢此函即往还”了,已经圆了自己的梦,那么我们这些法人学子,是否能圆自己的梦呢?是否能使自己明月一轮肩上挑,再没有阴晴圆缺呢?
功夫之为,有世俗之武术,还有修真之武学,以分层次,以定乾坤。世俗之武功是以技击而分高低,修真武学则是以境界而论修为,如此则高下自判也。

修真武学的传承按传统而论,有自然门,金门,玄门,真门……之判定,世俗之武术尽归于自然门之范畴。自然者,生老病死归于自然也。金门者,金丹之修持也。至此步功夫,精气神饱满,混元成形,聚而成珠,而有日月合一之象。身中这轮明月长圆,再无阴晴圆缺,是自然而天然者矣。






修真武学的三传之法,是按形迹、心迹、境迹分为初传、宗传、神传三种法镜。初始传授学子门人之术,多以动作、姿势相授;以强化体魄,健全身心,是为“初传惟见形迹出”也。等周身筋骨强健,体魄壮实之后,则师以口传心授教之,此为宗传,是“宗传始悟法心传”也。而神传之作为则是指谱文中境遇所期之处,以及文字之外心镜相感之境。神传之法必须建立在初传与宗传基础上,否则不可呈真。

初传之时,抻筋拔骨,开通经络,打通关窍,为体内真气运转打下良好基础,从而才能开启宗传之妙用。概因宗传之法是以心印心之作为,师父相授之时,杂念丛生,神不守舍,怎么可能心领神会?






随着功夫的进展,元气日渐充足,循行于周身百脉之中,气推形动,不再需要意念指挥形体运动,从而心神化于虚灵。长久处于这种虚其心,实其腹的境界之中,才能在诵读功谱之时,进入到谱文中描述的高深境遇,宗风中以“神授真如演道妙,会将神髓谱中观”之语来言其妙。

吾师李真阳先生于《雪山秘笈》中写道:“雪山我没有去过,也无从知晓其路途之遥,更不知道上山的路。只是按照传统的旧说,练功时想回忆,在印象中曾经到达了目的。”“看到冰天雪地中,遥遥耸立着,盘踞的雪山之巅。进入到这种境地之后,觉得天地都是一片碧玉琼峰……净化之后,进入的清凉世界。自身中的杂念,不知不觉地消失了,脑海中尽是雪山的影形。”此不正是《雪山飞龙派圣赞莲花密持概谱》所描述的“雪山高,雪山巅,巅顶接日映摩天”之景象么?






这种景象和影形,并不是凭空幻想而来,要有真实的修为基础。幻想是模糊的,不清晰的。如果有了初传和宗传的基础,则是自然而然地进入这种境界,看到的景象是那么地真实,清晰。

那么如何想像回忆呢?是自己胡乱想像么?不是的,是通过阅读功谱,在功谱中了解“其流源、脉系、传习、风格,继而再从功谱中领会操修脉传的文理情思。”






功谱中所言的“雪山悟道出原本,法地传真见秘玄。江湖宗流飞白雪,天涯羽客弹剑丸。几度江天隐异客,曾经大道腾雪山”,这是叙说当年先辈们,这些贤侠剑道来往于江湖与雪山之间,或在雪山悟道参真,或于人间行侠仗义的光辉事迹,读到此处,不由脑海中泛起波澜,心生向往。

先辈们在那茫茫的雪山之中,“寂守神火周神室,顿燃心灯启心源。”“惟将神真火入宫,推脉移神造化玄。太阳真火射桑海,岁月久纳神水添。”而留下了诸多传承:“雪山皎,雪山寒,雪山九顶渺如烟。”这是九种高深的灌顶功夫。“飞龙掌法光日月,圣赞密技合真参。”这是武法合于密技。






雪山一脉的传承在明.九脉合真后,达到了巅峰。然世间之理是盛极而衰,为了更好地保存好这惊世绝学,古人并没有广泛传于人间。直到1984年方才重启洞天,是“五百封真尝岁月,一脉如丝垂重莲”,“灵山有法垂万岁,凝呈明月丽大千”也。

雪山一脉是当年九脉合真之一,由雪山之法可见宗传之内秘稳真。九脉的武学在当年已经融为一体,虽各有传承,但理无二致。修习之时,都有初传,宗传,神传之法。初级之功夫,以形见术,以肌肉筋骨锻炼为能。形体之上,则是气脉修持之作为,循经合脉,气运周身。再往上则是心意之功夫,通过阅读功谱,来与前辈隐真所留下的点点灵光相感通。






然而功夫之为,是由浅入深,断然没有地基都没打好,就直接起高楼大厦之理。所以修真武学之最高者,当精气神三者同修。既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之修持;也有化神为气,纳气还精之作为,此正是古之”真元修真法“,现之”丹经武学“之传承也。

有一位练武的同道问我,说就是在那站桩或行拳走架,怎么会产生内力呢?为什么练好了会有气在体内循环往复,会丹田发热,手足心温暖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中国医学里说得很清楚了,养心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练拳的时候要求人的心神安静下来,这样呢,就把元气给收敛凝聚了,不致于散失。久而久之,这股元气自然就聚敛起来,成长壮大,循行于周身,温养肌肉筋骨,神经血管,而有全形之效。


这也是《黄帝内经》里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只有保持这种无思无念的状态,体内的元气才能跟随形体的动作产生运转。如果心有杂念,那么体内的气血就会无所适从,不知怎么走了。如果妄自意念运气也容易产生这种不良后果,你意念让气往上走,可是你的动作却引导真气往下行,这就产生了矛盾。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能培育壮大元气,因为大多数体育运动(包括很多武术)并不符合人体气血循行的规律。他们只是单纯的运动肌肉筋骨,起到活络气血的作用。在引动了体内气机出现之后,并不能把它纳入经络中运转,所以很快就消失掉了。就像我们日常运动一样,运动量一大就会周身发热,乃至于出汗。但是等运动停止一段时间,这股热量就没了,消散了,这股热量其中就包含了元气。


我的老师李兆生先生在《太乙金编》里写道:“哪些动作符合人身气血循环的规律,则能愈速增进功力”,反之则会消耗功力(这个功力就是指元气)。

只有真正的内家武学,他的一举一动都合于人身气血循行规律,才能做到把这团元气纳入到经络中运行,使他不至于轻易流失。而在丹经武学的修行里,特别重视金气的修炼和采集。这是为了把金气融入体内的元气中,因为宇宙之中,“凡气化之物,不得金气无以坚强”。元气中有了金气,他就能坚而不毁,历久不散。


在行拳的时候,真气在体内开合升降,吞吐聚散,不断地疏通经络和人体的关窍要道。等收功的时候,则聚拢在丹田之中,从而有丹田气暖之效应。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小腹长暖则健康长寿。包括手足心发热,这些都是气血充足,经络血管畅通的缘故。

所以要想壮大体内的元气,一个是练功时要收敛心神,不要杂念丛生,干扰练功;另一个则是要练正宗的功夫,不要练那些乱七八糟的武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才能做到身心健康,益寿延年。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我们知道,人出生之后,由于七情六欲,四时节气的影响,人的精神气血会逐渐衰败,这也是自然之理。凡自然之物,则必然有生老病死。

但是功夫之为,则是可以修过修炼,使人体的元气得以培育,肾水周流全身,从而得以筑基全形,以启天年,这种修持是以后天补先天之作为也。






当然这种功夫是指修真的武学,并不是世俗的外家功夫。单纯的外家武术只能起到锻炼筋骨,活络气血之用,并不能补益先天之元气。

那么如何通过修真武学来补益先天元气呢?各家各派都有自已的专修,这里仅以丹经武学中的太乙铁松派的功夫来述说一二吧!

小炼形之首是“金锋抖肘”,通过反复抖动来调节人体的气脉循环。人体的心肺在胸部,通过反复的抖动就可以非常有效的按摩心脏和肺脏。人体的血液循环有两大系统,一个是心肺的小循环,一个是心脏与人体的大循环。






强化了心肺之后,心肺循环和心体循环就能很好地运转起来,使人体的血液循环更加健康、有效。这也符合传统医学“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中医认为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反过来,血则能养气,也能载气。

气为阳,血为阴,两者一阴一阳,合为太极,不可或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人体的经络脉道分布与血管的走向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时人体的神经分布也是如此。

这也充分证明了中华传统医学的可贵性,多少年前,在西方医学还处于黑暗愚昧之时,我们已经发现了经络的存在,并很好地应用于人身的保健治疗。而中国之所以重于气化而少言血液,是因为人体的血液是固定流转的,从动脉出而静脉回,没有变化,也不能有变化。






但是真气不同,他变化多端,可以在人体中自由穿梭。凡是血液走到的地方,气必然能到。但是气能走到的地方,很多是血液走不到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传统医学以气化论和经络论为核心,而不是像现代西医以血液为主导的原因。

通过金锋抖肘反复的抖动,就能良好的调整了心肺功能,气血周遍全身,这也是中医所说的肺主百脉,肺脉通则百脉通之理。

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肺经得以贯通之后,会直接影响到脾经,因为两者直接相通,肺经通之后,必然连通脾经。同时,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大肠经又与胃经相通,如此一来,仅修习金锋抖肘就能贯通周身,起到“道妙循环十二经”之用。正如《灵枢》之言:“从腰以上者,手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皆主之;腰以下者,足太阴(脾经),阳明(胃经)皆主之。”






肺脏吸收了大自然的清气之后,与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相结合,就形成了以这两者为主要成分的宗气。

宗气的积聚之处在哪里呢?是胸中的“气海”,又称为膻中。金锋抖肘的另一个主要功用就是要打开人体的膻中和夹脊两大要穴。夹脊穴有调节脏腑机能的功用,主治上胸部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等。膻中位于任脉,而夹脊穴合于督脉,两者一阴一阳,反复抖动就能使周身阴阳气机得以良好地运化。

所以修行金锋抖肘,练习正确的话,会比较快的有心胸开阔的感受,整个胸腔暖融融地一片。随着练习时间的延长,从刚开始能震动到膻中和夹脊,到后来能震动到小腹丹田和腰部命门,有小腹温暖,命门火热之象。






因为抖动之时,震动膻中,使宗气沿三焦向下运行于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元气聚集在丹田,必然丹田气暖。此外,宗气再由气海向下行于足,贯通足底涌泉和脾胃二经。因此会有涌泉发热之感受,因为脚底涌泉属于肾经,肾气足则涌泉必然温热。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补益先天的修为,就是金生丽水。按照传统医学的阴阳学说,肾主水而肺主金,肺金之气充足,凝聚之后,金生丽水,下降之后则补益先天肾水。而且大肠经亦属于金,此金气融于先天肾水之中,则使肾水充足。先天肾水在丹道中又名“坎中真阳水中金”,通过锻炼肺经和大肠经,直接运化金气,则能直接补益先天元气矣。

注重修炼金气,这种特殊的元气,是丹经武学的特色,也是最有效的丹道修炼方法,速度快,效率高。这里是仅以金锋抖肘来叙说传统修真武学是怎样补益先天元气,其它功法亦是以元气为宗,当然,不同的功法专修不一样,并非完全相同。




如摇身掌第二式,就是通过同时拍打命门和小腹,使先天肾水和命门真火相互激荡,从而阴阳化合产生先天元气,这是另外的一种补益先天的好方法。其他诸功诸法亦是各有殊胜之处矣,此处就不多言了。
今日与一些太极拳爱好者探讨太极拳的修炼,颇为感慨:传统常识不足确是现在修习太极拳的通病。故冒昧对王宗岳所著之《太极拳十三势歌》进行一些阐述,以让喜欢太极拳的学者,有所借鉴。水平有限,望诸行家指正。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太极拳之法是源于太极拳十三势。十三势者,“掤、捋、挤、按 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中、守也”。世人所知只有前十一势,无“中、守”二势,是因此二法隐为修真,少为人知。

太极拳十三势又名“混元四手”,泛化之后也称之为“太极四手”。武当宗传的“太极四手”是为“玉环桩”,太极十三势由此而化出。

“命意源头在腰隙”是言太极拳之要是“以腰为轴,腰为主宰”。中医学认为命门蕴藏先天之炁,集中体现肾的功能。它是人体的生命之本,故名命门。命,人之根本也;门,出入的门户也。

初始练拳时,动作之周转变化,都是要以腰为轴,以连接上下躯体,这时是以形体导引身中气机运化。功夫深化之后,元气充足,纳入丹田,有小腹常暖,命门火热之象。此时则是元气推动肢体运转,一举一动无不是气推形动。正是“气若车轮,腰如车轴”也。

功夫没到之前,“以腰为轴”是单纯的以腰为一个中转点,承接点。到了此步功夫,则是小腹中这团元气或前行胸腹部,或由命门后行经腰背部运行周身,推动拳架运转。此时的“腰如车轴”则是腰部作为躯体活动的动力,元气如车轮一般循行周身。

“变换虚实需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虚实者,阴阳也,太极也。动作的虚实变换,阴阳升降皆是太极,外在的是形体动作,内在的则是气机开合升降,阴阳化合。“需留意”就是说你练拳时,不能只顾着动作形体的变化,等体内气机启动了,要认真的体会身中气机的阴阳变化。

余师李兆生先生在易解玉环桩中写道:“古人指出练功要‘感而遂通’,通过体会锻炼中自己身体状况的变化,与宇宙自然的开合、升降、聚散、有无、动静、阴阳等等的变化,从而使自己洞察学识功夫的内隐。”正是此理。

但是这种感受气机的运化,是要在“气遍身躯”的基础上,如果元气不够充足,强行去感受气感,则失误矣。古人说,“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这个“在气则滞”,指的是浮气,如果真气纳于经脉中,心如明镜,气来则显示,气去则不留,则是另一层功夫矣。

有人说“,气走周身,容易真气流失”,这是练到一定程度了,但是拳架没练对,气没有纳入经络循环,真气外游了。这也是为什么说拜师如投胎的缘故,功夫练得再勤快,练错了也没用。如果动作姿势不合于人体气血循行,那么功夫就不会长进。

练拳时,要进入“无形无象全无欲”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养神养气养真骸”,使真气壮大,温养四肢百骸,肌肉筋骨,从而壮肌肉,强筋骨。也只有建立在这种基础上,才能开始“感而遂通”,去感知身中气机的“虚实变换”。

《十三势歌》里面说的:“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是这个时候的真实体证。因为元气充盈,气机在小腹和命门之间往返出入,运转周身,你的心神自然是“刻刻留意在腰间”,感受到这种“腹内松净气腾然”了,并不是叫你意守命门或丹田。

“尾闾中正神贯顶”是指体内阴阳气机分化,清阳之气上升于头顶六阳正颠,而后始有“满身轻利顶头悬”之感受,只有这样才能“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

在“无思无念亦无虑”的纯真心态里,任由真气推动运转,则动作自然合于循经,合于太乙。如此则是“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之功夫。也就是说,这时的动作不再是后天的意念指挥形体,而是以先天的无为之心观照,真气自然推动形体运转。

那么太极拳的修行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歌诀里说得很清楚了:“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太极拳是武功,自然有武技的运用,有克敌制胜的功能。但是它同时也是丹道的外功,它的首先用意是“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太极拳的技击功夫是要在身心康健,体魄壮实的基础上再去专修。太极拳的技击功夫是要在身心康健,体魄壮实的基础上再去专修。想技击就要练重手法,要排打,要对练,不是单纯的拳架能练成的。没有一个好身体,你受不了这种锻炼。

太极拳的功夫是什么呢?是“静中触动动尤静,因敌变化示神奇”。“静中触动动尤静”是指通过动中求静,静中求动来强化体内真力。“静中触动”是指心静而气动,周循全身,是静中求动。“动尤静”则是指拳架在练着,是在动,但是心要安静下来,如明镜一般观照着形体,进而观照着体内的真消息。是身虽动而“心尤静”也。

自己一个人练太极拳的时候是“动缓则缓随,动急则急应”:体内的真气运行快的时候,动作就由着真气推动着快一些走,反之亦然。但是真到了对打的时候,就不能这样了,或者说要反过来了。这时是我出手快则体内的真气要跟着快,不能说我手到了你气还没到,只靠肌肉打人,这不行。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靠推手的来慢慢地过渡。要通过舍已从人,沾连贴随,不丢不顶来锻炼自己体内的真气,使它能跟上动作的变化。当然,除了推手之外,武当门内还有其他的锻炼方式,比如阳刚锤,霹雳振掌,太乙降龙杖等功夫来锻炼这种气与力合。

阳刚锤,霹雳振掌是空手对练,太乙降龙杖则是器械的双操。当然这几种方法的修持则是以打法而出之,是推手之后的操持了。但是这几种练法的修炼亦贯穿了传统内家武学的理念,始终以内功为要,虽然是对练,但是也合于人体内脉循经之导向,没有违背这个规律。

如此思之,太极拳之修炼,不管是一人独舞,还是双人对练;不管是强身健体,还是武技运化,都要以内功出之,不是纯以拳脚而论,如此始为内家功夫矣。

李老师曾经说过,我们宣传宗风,就要了解社会上的武术内容,所以近日在某个太极拳QQ群上看到一些关于太极拳推手的讨论,颇有内涵,转之如下:
92年在这次推手研讨会上运动员都说了什么呢?①太极拳推手举办了十年(82年正式有比赛的,在北京举行的)但规则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例如要走向世界必须是竞技项目的推手。而不是表演。因90年亚运会后取消了太极拳比赛(可能裁判不公平的打分)②竞技体育是不考核单项成绩的。例如上场比赛蓝球,不会考核运动员会不会单手扣篮一样。可是我们的太极拳推手比赛规则要求,比赛前先考核太极拳打的够不够八分以上,以下者不许参加推手比赛的。运动员一致要求去消八分制。   这样推手比赛的运动员可以不去学太极拳,因运动生命是有限的,就那么几年。③规则中说是以柔克刚来完成效果得分的,竞技体育中柔也可克刚,刚也可克柔的,相生相克吧。④规则上说采用八种手法,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有的人提出是八种劲力。单一的手法狠难得分(见效果,即出圈,倒地)。矛头直接对编写规则的提出质疑(编的人都是在82年以前就是权威学者大师)这有点象运动员要全盘否定原规则。    ⑤这次研究会上主要解决顶牛问题,因顶的使这项目不好看,观尝性差。后王西安也说圈大小没关系。最后决定从四米圈改为六米(之前就改了),四米圈得分率高,六米圈得分率低。    ⑥现规则是不许搂抱和下拌的。但对于快速搂抱得分裁判也是认可的。搂抱(由其是单插腋下后,手弯抱摔)是不许的,下拌也不许。因推手这项目必须有它的独特性,必须与摔跤区分开,人们才爱看,有观尝性,如和摔跤一样人们就去看摔跤去了,这项目就失去它的生命力。

 92年时,在全国的推手研讨会上已经定调的发展方向,对规则的正确理解。但后来有些人为了自己扬名和私利,把这太极推手项目和快摔跤的混合到一起了,这是把这个项目往死胡同里赶。我是坚决反对竞技推手加入摔跤的方法的,长久下去,人们都去看摔跤,推手的技法就会消亡。现在竞技推手,基本上都整都摔跤那里去。因为往顶牛上走,大家差不多的话会顶在一起,结果就是两个人纠缠不清,这个时候加摔跤是比较可行的破解方法,问题是这个方法会把推手往摔跤的方向上引。这个东西就像打仗,有的时候打成相持这个是难免的…但作为总体性的指引纲领,不能说这个东西是必须的。就像做实验,都知道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个误差也是大家想尽一切办法,都要尽量避免。

ckeng(1991296129) 2019/11/24 15:34:17把推手当成比赛来推广太极,就是在祸害太极
我们都知道内家拳的修炼标准是“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这和外家功夫只修炼肌肉筋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由于后天执念的影响,很多人修习内家武学的过程中,往往陷入了误区,执着于拳脚,忽视了内在的修炼。

因为我除了早期修炼过某些气功之外,其他门派的武功都没有修习过。当然早年练过一会儿马步站桩不算,所以就只以真元一脉的修炼为例说明一二吧。

很多练习丹经武学的同道跟我说,刚开始练功的时候,效果很好。原来身体不舒服的,练了以后感到身体健康了许多,而且各种感受都来了。可是练了一段时间后,练功时间也上来了,练到两三个小时以后,感觉功夫怎么也长进不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是心性修为没跟上,太过于执着了。很多人练着练着就忘记了修为的根本是元气,修炼的目的是为了保养和壮大体内的这团元气。很多人练到后来是执着于练功的时间和次数,而忽视了根本所在。

刚开始之所以练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快速见效。是因为常人很少运动,一旦开始练功,伸展筋骨,活络气血,必然让人有焕然一新的感觉。更重要的是,练武要求人聚精会神,心神一安静下来,元气必然收敛凝聚;元气凝聚了自然不易散失,如此则心旷神怡,体魄康健矣。

但是随着练功时间的延长,动作的熟练,形成了习惯性运动。人的精神不用再专注于控制动作时,杂念就出来了。神驰则气散,气散则心乱,这时练功的效果就下降了。

很多人练一个多小时的时候,体内气机循环,小腹温热,口齿生津,精神十足,但是再继续练,体内的这股气没了,精神头也没了,这是什么原因?

这是因为我们练功要打通经络脉道,在这个过程中,元气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损耗。这个损耗前期可以通过炼精化气来补充,于是越练越有精神,越有感受。但是练到一定时间后,体内的精气已经达到它的极限了,补充不了了,这时怎么办?

再继续练,就得用前期练出来的那团气来补充了,这时练功起的作用就不是温补真元,而是消耗元气了,所以就变成练到后来,丹田的那股热气就没了。这样的练功是没有效果的,因为你每次修炼出来的元气到后来都被消耗掉,积累不起来。

我以前有过几次这种教训,每天练功八九个小时,以为想出功夫就得下苦功。结果坚持几个月下来,结果连小腹都不发热,这就说明练得不到位。

其实真正的修行,只要心神安定下来,每天锻炼一两个小时,坚持一段时间,就应该能感受到小腹温热,气贯四肢,这才是真正的宗风武学。

当然想要达到这个效果,就要求你练功夫的时候,不要有杂念干扰,而且平时也要注意生活习惯和作息,不要熬夜伤神。平时也要注意修心养性,时刻注意保养身体中的这团元气。修真图有言:“心不动,气自圆”,这个圆是指饱满,浑圆。元气饱满了,充足了,什么功夫一练就有了。

只有平时也注意心性的修为,不执着于事,不执着于物,这团元气才能日渐圆满。一到练功的时候,心神自然凝聚,合于天真,练功的时间就会自然而然的增长,而不是咬牙切齿地增加,这没什么意义。

所以内家武学的修炼应该是以保养元气为第一要旨,练功时间和次数的增长要合于自然,要以培育元气为最高标准,不要执着于单纯的练功时间。
同门友人姜国健兄写了一篇文章《学习传统武学,你应该先懂得锻炼的次第及机理》,里面提到了传统内功的修持顺序和方法,写得相当地好。

文中言道“按照传统的内家锻炼法,是先练动功,后练静功。”这种由动入静的修行是修真武学的精髓所在,通过动功来强化体魄,抻筋拔骨,疏通经络。养气柔体,潜气内行,从而使身心康健,元气饱满,始能踏入丹道修持。

读完此文,有很多感想。功夫一道,并非时人所以为的单纯拳脚,而是内功之操持。元气的修炼是中华武术的核心,如果脱离了真元之气的运化来谈功夫,无疑是落入下乘了。


文中阿健言抻筋拔骨是第一步功夫,此是至理。因为练武第一步,当要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开展之为当要抻筋拔骨,以使周身舒展,以活络气血,运行周身。如小炼形之金锋抖肘,虽然只是简单地往返抖动双臂,但是第一步功夫,就要“后击肩背前展胸”,通过充分的舒展来使心胸得到充分的锻炼。

这种有序地,反复地,合于人身气血循行的动作,使真气得以不断冲刷肩肘手胸背的经络,使得手三阴三阳的脉道得以畅通,这是疏通经络。

“金锋抖肘”刚开始是以抖肘为要,这使得气机是以收敛为主。随着“后击肩背前展”,人体的心肺得到有效地按摩锻炼。因为肺脏得到了充足的运动,加强了肺脏的气机运化,肺属金,则金气自然旺盛;金气合于双掌,示以金锋之锐利,这也是为什么功夫叫做金锋抖肘的原因。


因为重于抖动,则气机内敛,刚开始是胸背有温热感,继而这种震动往下循行,而达到腰腹,使得丹田和命门得以运化。行功久后,小腹和腰部会有暖热的感受,这就是养气之效。

随着功夫的进展,体内真气启动之后,会发现原来是双手抖动时有力,出去时力量小;但是现在穿掌时也有力量了,这是养气柔体之功。真气推动形体运动的时候,也是在不断地温养肌肉骨骼。

阿健文中所说:“养气柔体,不是柔体养气。现代的一些瑜伽和禅舞就是因为不明养气的功夫,不管气足不足,就用高强度的动作把身体弯曲,这样很容易把身体拉伤了。而禅舞不懂心神的收敛,放开心神尽情的舞动,虽得一时心情之舒畅,但元气也往外散发,反而身体虚弱了。”是至理名言,不可不知。


很多传统功夫,不仅仅是小炼形,包括循经太极拳,玉环桩,白鹤飞鸣图,刚开始都是要抻筋拔骨,把架子给拉开了练。但是把架子撑起来后,不要始终撑着练,再撑元气就散了,这时要收敛,要凝神聚气以养元,把元气收敛起来,形成内炼。

“站桩是养气敛气,行桩是柔体,行血推脉之法”。动功练到一定阶段,有了一定效果了,就要开始静养内炼了。有两种方法。一个是站静桩,另一个则是要把动作放慢来练,此时是虽动犹静。如果始终是快速的练,功夫出不来的。

李真阳先生说过,太极拳和玉环桩要慢练,越慢越好。这是说功夫到了一定程度了,就要在慢中寻得真消息,使自我神思和元气收敛起来,内运潜行,以生玄华。当然功夫一道,并非固执之法,如身中真力冲腾之际,亦有快如轮转之时,则是另有他说。

我们看一些小说,比如金庸小说里的扫地僧,他年纪那么老了,还天天在那扫地,没时间练功,为什么功夫还那么高?这是因为他练的是内家拳,少林的功夫也是内家武学,是禅武合一。

内家拳是中国武术的一个品种,人们把能养生,能技击的功夫称之为内家,而只重视肌肉拳脚的功夫称之为外家。这是老百姓的一种朴素认识,最直观的看法就是:练外家拳的到老了没功夫,而练内家功夫的到老了一样厉害。


这种现象说明了内家拳在养生内炼方法确实有特长,而这种卓越的表现已经广为人知。当然,老百姓对于内家拳的印象多只泛于表面,真正的内外家之分有着特殊的分野,那就是太乙循经。有太乙循经的就是内家,没有的就是外家。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有实现了太乙循经,才能做到一得永得,功成永不退。这种一得永得,不是说你循经有成,不用练功也能永远这么厉害。而是说内力已经形成循环之后,他在体内周流不息,真气在阴阳气脉中不停运转,阴阳化合就能生成新的元气。

这种如环无端的循环能使元气不断地增长,运化,从而使功夫不容易发生退化。到了这个阶段,就算不刻意练功,体内的真气也能时刻保持增长。当然如果能正常练功,那么效率会更高。


而一般的拳种,因为没有这种循经的专修,那么就很容易出现一天不修百日空,一旦不练功夫就很容易退化。

真气循经之后,对于心性的要求就很高了。或者说想实现太乙循经,就必须有天真无邪地心境。唯有无暇心性,方能使元气饱满混元,内敛升华以循经。在循经之后,并不是说就能马放南山,自由放纵,花天酒地的生活了。

或者可以说,循经之后,也许你不用再如以前一样,每日必登科见教,挥舞拳脚,盘拳走架。但是此时却是全凭心性练功夫,心不可一时或忘。心一旦丢了,功夫就容易大耗。


因为此时神气合一,神一散,则气必失。普通人心神不定,常常不知心在何方,但是因为神气并没有完全的相合,心神散了,元气虽然也会有所损失,,但是并不会如此严重。这也是我们一旦思虑过多,就容易觉得疲累的原因。但是一旦循经有成,神气相合的情况下,神驰则气必散,非常的明显。

内家功夫修行到一定阶段,是合俗同光。这也是我们在小说里看到的一些绝顶高手,为什么每天就只是在那扫地,种菜也能保持绝世武功的原因。因为他的一举一动,无不能引动气机的循注周流,无不能温养形体精神,功夫到了此时,则是以神意为上,形体为次的阶段了。


而自然而然的生活,或扫地,或锄草,或养花,这些都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其实本质是在涵养精神。这时人的心神无时无刻地都在与天地相合鸣。如果没有循经的功力,你直接这样去修行,那么用不了多久,武功就没了。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前天看了一个视频,说的是犹太人的教育故事,有一些说得很好,就是他们让孩子很早就睡觉了,而且小的时候犹太人并不会过多地要求孩子的学习排名,也不需要帮孩子报名很多兴趣班,学习班,这样做能更好的保养人体的元气,这点真的值得我们中国家长们学习。

现在很多中国的家长,自己不学习,就想着要孩子努力。每天想的是让孩子多学东西,帮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有用吗?没有!


不仅没有,反而把孩子们的未来给毁了。因为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你天天让孩子学习新的东西,他哪来的时间去复习,去练习学到的内容,从而去掌握它们?结果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头来什么都没学会。

这样就有点像故事里的猴子一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得到。更何况每个孩子的天赋和才华是不一样的,有的喜欢和擅长武术,有的是音乐,有的则是画画,那么你帮孩子报名的时候,可有考虑过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如果孩子根本没有什么音乐细胞,那么你一年花上W元钱,浪费那么多时间让孩子参加钢琴学习班,有意义吗?


有句古话叫做“克子克孙先克己”,意思是说想让自己的子孙有成就,首先自己得努力。想让孩子成龙成凤,作为家长得先自己学会学习,学会分辨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不要人云亦云,什么风气流行,就跟风去报这种学习班。

我的一位友人今天说了一番话,他是南宁一所私立学校的校长,说得很有道理,记之如下:“教育不是五花八门的堆砌,而是给到孩子一生要用的,教育的价值体现在今日所教,明日所用!

孩子陪伴在我们身边,3年,6年过了就过了,我们有没有给到他这一生要的储备呢?为了好看,为了吸引而迎合家长的兴趣、社会的热捧,最终并没有给孩子应有的储备,岂不是白白占用了孩子3年,6年的大好时光。教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守护孩子一生的幸福,未来用啥,今天教啥!”


真正的想让孩子好,就得让孩子学到的东西有用,能学以致用,能让他一身受益。这就得考虑好孩子本身的天赋和特长,以及他的兴趣,综合考虑。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世上没有无用的人。

就好像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并不好,可是他很擅长,也很喜欢与人打交道。与人相处时,能让人如浴春风,这些孩子你就不要让他去学数理化,要让他去学语文,学演讲,学商业,这样才能更容易成才。

孩子们小的时候喜欢玩,喜欢自学学习的人有,但是还是比较少的。如果你让他一天到晚的学习,到头来就容易造成逆反心理。我一朋友的小孩就这样,他帮孩子报了很多学习班,到后来,造成一个现象:他的孩子喜欢上课,不喜欢放假,因为放假更辛苦。从早到晚奔波着各种学习班上,不像平时上课,晚上还有得休息一下。


这种学习是没有效果的,把孩子的元气给消耗掉了。很多家长以为这是为孩子好,却不知元气才是人身的根本。人生是一场长跑,你要是一开始就全力奔跑,为的只是抢先别人一步,却不知当你跑不动了,别人却是元气满满继续前行,很快就超越了你。而你已经动不了了,这能取得好成绩吗?

真正地想让孩子好,就得让孩子有一个正常的童年,既要努力的学习,也要好好的保养好孩子们的元气,不要过于操劳了。

元气是非常重要的,它既能孩子们的精力充沛,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们的记忆力超常,理解力优秀;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人生这一段长跑上取得优秀成绩。


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很多喜欢聚在一起推手玩乐,甚至还有不少推手比赛。但是从推手的原始立意和它的功法特点来说,这些做法是错误的。

因为据我所知,太极推手是旧传武林之中,徒弟练习招式、套路已经有所成就,能够气与力合之后,为了进阶技击而练习。这里要注意的是,是在气与力合之后才开始练的。

什么是气与力合?如果以内家太极的标准,则是应该在潜气内循,气机能够布满周身肌肉筋骨,与之结合,这时是一动无有不动,始能言气与力合。

这时的行拳是顺势而行,举手投足之间,必以体内真气的运行速度为标准,是气推形动。体内真气运行的速度急,则行拳快;真气运行的速度缓,则动作慢。这种练法想要进行技击对战,无疑是不行的。于是就有了太极推手的出现。

太极推手的标准是什么呢?是沾连粘随,不丢不顶,是舍已从人。沾连粘随是什么意思?是双手的手要始终粘连在一起,不能分开。不丢不顶也好理解,就是别人收回去的时候,你要跟上去,不能让对方的手离开自己的手;对方的手上来的时候,你不能顶住对方的手,要顺着对手的力收回来,不能产生僵持的顶力。

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双方的手相连,不要分开,这是不丢。同时也不要产生对抗的力量,这是不顶。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会舍已从人。

前面说过练太极拳的时候,行拳速度要以自身的内气循行为标准,是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以已为主。推手的目的则是要改变你的这种习惯,要进化到舍己从人,别人的动作快,你要跟上,别人的动作慢,你也要跟着慢,这样才能做到“沾连粘随不丢顶”。经过这样的锻炼,就能更好地加强自身对内力的掌握。

知道太极拳推手原理之后的,我们就能清楚地明白,为什么说现在的人练推手,以及举办推手比赛是错误的了。现在练太极拳的人,有几个能做到气贯周身的?很多人连太极拳都练不圆活,连盘架子都没理顺。在这种情况下,是连自己都没弄明白,都还没有“已”,你怎么去舍已从人?同样的道理,去参加推手比赛的人多也是如此。

再加上推手的运行核心是沾连粘随,不丢不顶,舍已从人,你去比赛,还能维持这个核心吗?可能有人会引用王宗岳的《打手歌》来证明推手比赛的合理性,说上面写了:“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

那么请大家注意一下,那个是《打手歌》,不是《推手歌》,他里面的内容有打手也有推手,但是以打手为主,这几句话是打手的内容。所以想举行比赛,那就应该叫打手比赛。当然了,现在练太极拳的会打手的没多少,而且真会的人也不会参加比赛。

这里要重申一点,就是推手不是以技击为主,而是以运化自身内力而要。大家看所有的推手,在运转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双方都会有中宫露出,这相当于把自已的要害让出来了,如果真要分胜负,你能让出来中宫位置吗?

不想让,你就得顶住对方了!这就不是推手了。《打手歌》说:“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这个人难进的意思,就是要守住自己中宫。“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别人用力来打我的时候,我让开,然后顺他的力量牵引,从而起到四两拨千斤之用。

如果对手重心被我一牵就失去了,那我就顺其力使其前跌。如果对方被我一引,他为了不向前倒,用力后挣,我就可以顺其力而推按,使其重心失去而后倒,这就是“引进落空合即出”,合上对方的力量放出去。

这里要注意的是,是对方来打我,而不是双方推手。所以说现在的推手以竞技之心来比赛或分胜负,是一种笑话,是传统常识不足所犯的错误。




李真阳师曾经多次引《书概》所说:“学书通过学仙,炼神为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然而有一次讲课时又说过,不要说炼神为上,炼气也为上,炼形也为上,此为何故?

说炼神为上,是因为人的心神主宰了形体,包括我们想练功,也是由心而发。如果练武的时候,心思杂乱,那么练功就不会有什么效果,只是单纯的运动肢体,不能产生内炼。这也是《内经》所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道理,只有心思纯静了,体内的真气才能响应动作而运行。





但是为什么那次上课又说不要提炼神为上呢?想来应该是有的人错误地理解了“炼神为上”的含义。以为只要炼神就好了,形和神不重要,就只看书、写字,不练功;或练功时,不注重功夫的姿势,随意而行;这就违背了真元修真法的根本宗旨。

真元一脉是由贤侠剑道融合了三教的修真思想而创建,是武学与修真的完美结合;是以武演道,以武入道的真实修为。






为什么这一脉真谕出于三教而又能超脱于三教?同样的一个打坐姿势,真元一脉的传人练功的效果就更好呢?这些都是由于有了武功的修炼。武功在开通脉道,强健体魄上有独到的功夫,远远的超越了单纯的打坐和一般的导引。

古人认为:“精者,滋于身者也;气者,运于身者也;神者,主宰一身者也”。“人身精实则气充,气充则神旺……精虚则气竭,气竭则神逝”。我们修行之时,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如果人身的精气不足,如何化神呢?





按《金诰》所说:“积阴成形,形中有神”,武功通过锻炼形体,加强体魄,可以有效的补益精气,从而做到精足而气充,气充而神旺。

单纯的只看书,写字,画画,虽然也能很好的纯化神意,但是他的强韧度如何呢?可以说比起修炼武功的人来说,肯定是远远不如的。你想想看,一个认真练武的人,大字桩一站就四、五个小时,是非常艰辛的,其中的肌肉筋骨的疼痛常人无法想象。






而一般的书画家,顶多就是手臂抬平,上面吊块砖头练个二三十分钟,这都算比较能吃苦的了。可以说文的学习,主要是养血安神为主。而宗传大字桩,有的人是站在那,两边手臂上要分别吊着三块砖头,站好几个小时,这种精神上的磨砺能相提并论吗?当然文在武之上,是另有他意,此处不提。

所以练武一道相比习文可以更好的强壮体魄神意,这也是真元一脉相比传统三教修真的优势所在。可是有些学子因为个人的原因,光强调了炼神为上,就失去宗风武学的根本,所以先生才会比较生气,说“炼神为上,炼气也为上,炼形也为上”,其实精气神三者是异名而同实也。三者同运,三者同修,始为宗风!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昨日是立冬,也是恰逢周末,同门友人杨奎从四会远赴广宁,教导诸学子修行文武诸艺。到达之时,已是晚上十点多,今日一天,早起勤奋读书,练功不提。

晚上有美味佳肴,不知可是真阳师真所授之中华老味,丹食药饵之为?我忍住没问,怕生悔意。因为广宁诸友亦曾经邀我前去,因事务缠身,末能前行,诚为憾事矣。

2019年11月09日




话说诸贤者酒足饭饱之后,于夕阳下漫步,望天上红日而雅兴大开,拍照之余而有诗词出之,其间颇为故事,记之如下:

王图南出一上联:“残阳斜倚千山外,闲看风烟叠翠”。并笑对杨奎说:“哈哈,您别老出上联考我们了,这回来个下联吧”。

杨奎是我师弟,精读老师《声律真诠》,擅声律,剑法,循经太极拳等文武诸艺,平常也经常出联考问同道。

结果一会儿杨奎就对出来了:“凸月静挂树梢头,且待清辉凝霜”。

2019年11月09日




王图南笑道:“嘿,我这想了半小时的上联,您这五分钟就对出来了,下回还得加大难度”。

其时另一同道旁边言道:“别想了,你就是百字对也没用”。这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也。

不久春生(北京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的同道)也对了一联:“断剑深藏药葫中,兴舞八法参差”。

此时恰好我回到家中,看到诸友之联,不由兴起,也不顾文笔不足,而对一联,是为:“孤笔泼洒宣纸上,留有翰墨一团”。

且对杨奎笑道,“你这个凸月不行”。他说:“今天月亮不圆”,我说:“你心中有月圆即可”。此虽是笑谈之语,却有玄机在里:月有阴晴圆缺是自然之理,而丹家之说则是要身中明月长圆,始见修行之妙。

其后有友人月圆诗兴大发:

“九曲盘肠赴广宁,

立冬访友居山庭。

层林尽染天然意,

精研玉环小练形。”

这是叙说百里访友传艺之源由,而其后则另有一诗:

“唯唯诺诺学老翁,

呆若木鸡王先生。

凝气守神方寸意,

浑不着力妙其中。”

这是言武当内功之精要,当要懦弱外形,不显威武,以壮其气;要有谦恭退让之心,以养其心;要无思无虑,以虚其神。

2019年11月09日




其后诸友休闲已毕,挥舞拳脚,开始团敛内力,操修武学,此等文武之风姿,正合于宗风矣!如仅于拳脚肌肉之锻炼,能言内家乎?能言国术乎?

写到此处,不由想起南宁诸友今日亦齐聚一处,合演丹经武学诸艺佗罗铃,循经太极拳,小炼形诸功,赋诗一首以贺之:

2019年11月09日




禅武合一佗罗铃,

循经太极妙演形。

众志成城挥慧剑,

南天持剑是我情。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故老师说要想修好丹经武学,就得多读书,最好能通读五士遍。因为很多内容是相互关联,不同的功法有不同的专修,但是这些内容很多又可以融于一体。
玉书曰:“凡金玉之气汹于天,随阳升而起;凡金玉之气入于地,随阴降而还。”与“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之句相合
真阳师在《话说功谱》中写道:“‘九脉合真’留下的‘一脉真谕’是以谱文传世的。过去的传承,绝少有书籍记叙,都以律诗这种文体流传,文卷中流露洋溢着历代仁真、先师法祖高深绝妙的神髓绚彩。”

“在持颂法卷谱文的过程中,它的神奇效应会在声律的振动中得到体现,当然,更有意义的内含尚待修持中印证,领略谱文之神传力量,并以此来同前辈隐真所留下的点点灵光相感通。”

功谱的效用非常的强大,但是这种作用是需要有一定的内功基础,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初学者心思杂乱,体内元气不足,经络不通,就很难体会到功谱的作用。但是当有一定基础后,就一定要认真学习功谱,如此才能有所长进。

老师在课上讲的时候,由于时间的关系多只能泛泛而谈,不能说得太细。而且前期大家基础不足,说深了也不能理解。我们很多学子在跟随老师学习功夫之后,就按照老师的教导练习了,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能做到熟读功谱,甚至背诵,这样一来,学到的功夫已经不算正宗了。因为老师说过:“谱文失之导致没谱,拳种已经是毫无意义的东西了,更谈不上宗传了。因而诸多方面之学习探索,还是保持当年熟读背颂谱文,不断加深理解,伴随操练年月加深之体验,这样得到的领会才是宗风之育化。”

比如元明功的修炼,很多人可能多是按照老师所教或书上所写的那样,意念“采地阴之气,补我元阴”,“采天空中太和之气补我元阳”​,通过默念这两句来使自己神思进入练功的状态。

这种练法是泛传之法,宗传之法在功谱之中。因为“采地阴之气,补我元阴”的意念太过于直白,没有神采,练的时候很难进入真正高深地境界。而功谱中所言的“灵芝现瑞气升腾,妙注丹源坤宫定”之语,则有神韵,有华彩。

熟读之后,一练功,脑海中自然有一种感知,好象地下深处有一团东西在喷吐着瑞霭霞光。然后呢跟劳宫穴产生了感应,这股霞光向上升腾,进入了劳宫,注入丹田。这就是功谱的作用,欲习练丹经武学者,不可不重视之!
什么是内家武学?时人各有理解,许多人以为就是拳脚器械的操修,这也是现代很多所谓的大师说自己修习的是内家拳的原因。

其实真正的内家拳能如此简单么?按吾师李真阳所言,“武林脉系的传承,是通过口传心授与秘本所刊、秘而不宣的口诀相结合而传世的”,““功谱”是横跨于口传与不宣两者间的真凭实据。”也就是说,真正的宗风武学是要有心法、口诀和功谱,否则不可言为内功。






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宗风久藏洞天,这也是世人以泛化于俗的内容来理解内功的缘故。内家者,内功也;武学者,武与学识也。如果单纯只有拳脚,只有兵器,那只是外在的所为,内里呢?

光只是这样介绍,或许多读者不能理解,这里还是一些实际的功夫来讲解一二吧!

丹经武学中有“元明功”的修持,这功夫在古代是密而不宣之法。它通过“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的方法来聚气充形,补益真元。在修习的时候,老师会教导学子,要意念“采地阴之气,补我元阴”,“采天空中太和之气补我元阳”,通过默念这两句来使自己神思进入练功的状态。




这种练法是泛传之为,你这样练也能起到效果。比如说当你进入清静无为的境界时,一念“采地阴之气”,心神就会自然地进入地底下,与地气相连接,然后再接着念“补我元阴”,心神回来到小腹丹田,就这样把地阴之气给采入身体中了。

很多初学者会问,这个气走哪里采进来啊?中间路线怎么走啊?有很多疑问。这是因为没有练好基础功的原因。正常来说,练元明功之前,应该练好小炼形,把劳宫穴打开,并且把经络给打通了。

比如练“金锋抖肘”,他通过反复抖动,就能把劳宫穴和手三阴三阳经络给打通。刚开始时主要是震动膻中和夹脊穴,随着行功,这股力量会逐渐下行,贯通丹田和命门,从而形成手与丹田之间气脉的通道。

劳宫穴一打通,“灵芝现瑞”的动作一摆出来,心神一动,手心就能与地气相感应,然后这股气就沿着原来打通的脉道采进身体里了,不用你想怎么走。

但是你如果老是这么练,效率肯定不高,为什么?因为这种采气的力量不够,想法过于直白,很难真正地进入深层次境界。或许有人说,老师就这样教我的啊?

老师在课堂上教你的时候,是不是跟你说过要多看书?一定要熟读,背熟功谱?传统讲“师命不可违”,老师说的话你不听,那自然练功的效率下降了。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读谱文,你练出来的东西就不是正宗。

功谱里针对“灵芝现瑞”的练法,有“灵芝现瑞气升腾,妙注丹源坤宫定”之语。灵芝是一种很有灵性地生物,仔细观看它,会发现它似乎在喷吐着瑞霭霞光,就像喷薄的朝阳一般,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经常的背诵这两句诗,你就自然地进入了这种境界,练功的时候,一想起来,在意念里,在心神里就会感受到地下深处有一团东西在喷吐着瑞霭霞光。然后呢跟劳宫穴产生了感应,这股霞光向上升腾,进入了劳宫,注入丹田。

《真元宝笈》里只写了这股气进入丹田后,会有灵芝现瑞的感受,有一种自我升腾的幽微感。很多人可能看了书,就只关注了体内,那么可有领悟他另外的含义?

这也是很多师兄弟苦练多年,功夫有了,可是始终出不来的原因。书也读了,功也练了,可是没有认真去思考,去领悟。得到了东西却不知怎么去运化,所以功夫出不来。

玉书曰:“凡金玉之气冲于天,随阳升而起。凡金玉之气入于地,随阴降而还”。为什么李师说要早起练功,要在寅时起床练功?因为这时是三阳开泰,也是阴阳交泰。这时阳气开始升腾,能带动地阴之气,带动金玉之气向上冲腾,这样才能更好的采入身中。

玉书上还写道“金玉之气入于地,变为醴泉芝草”,功谱里的诗意能让你与这股金玉之气能更好的相合,这样才能高效的采气补形。



那么有些人可能会说,怎么理解这种“灵芝现瑞”的境界呢?一种是练功,通过修持去体会和感受功中这种自我升腾的幽微感,这是观已。

除此之外,还有观物,观诗的方法。比如说有一句诗:“蓝田日暖玉生烟”,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太阳照射之下,玉气升腾,如烟如雾的现象。观物则可以早起观看太阳刚开始从地平线上喷薄而起的那种味道。

“蓝田日暖玉生烟”之前还有一句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句似乎可以对应“掌托日月”的修行,如果有专修“元明八式”的同道,对比一下口诀,应该发现大有相通之意(口诀这里就不说了)。




那么看到此处,爱好武术的朋友,是不是有所感悟?宗传之法与社会上的泛传,确实大有不同:有功谱,有心法,有口诀。唯如此方为宗风武学也。

真阳师于《小炼形——丹经武学入轨行功的捷径》一文中指出:夫修真丹道之学,传于老君,隐于贤侠剑道,明·九脉合真后见于武林密授。传有直入清静无为的三清大法,古人称之为太上之法,行先天自然之律。

然先祖又发现此清静无为之境,法用太虚演道,真是“高处不胜寒”,学者多难以入境。因而又授有为法而入,以动入静,直至动静相因,动静圆融。

先祖传有炼形修真之丹途,以后天之功,尽先天之妙。大道求内得,道法自然,因缘而生法。道者无形无象,术者有形有象。

​自然以阴阳造物,世人可意会,以形迹操之,易于把握,因此,从炼形入手,是由术见道,以术入道。

(注:以上之语为师之言)

可是世人多易陷于执着,功夫练着练着就忘记了本来面目,执着于肢体动作,执着于时间与次数,却不知修真之为,是以培育真元为宗。

若是纯以时间次数为念,则误入歧途矣。回首往事,我也走过这条弯路。如今方始慢慢地觉悟,修行之要, 在于心地。当以无为心,入于有为法,如此方可涣化天真,育吾真元。

真元修持是以有为之法证无为之境遇,从而迈入天然之境地。人有生死病死,月有阴晴圆缺,此是自然之理。然修真之为,是要实现日月合一,以求长盛不衰,长圆无恨,如此才有从自然门进入金门之事也。

小炼形之为,因动作繁多,且修习枯燥,学子多不愿意认真操持,而多以玉环桩或循经太极拳为主修。然功夫一道,是以基础而论修为。若基础不佳,修习玉环桩一法时,动作之际,必多有阻碍或拉扯之意,由此必生是非心,分辨意,不知动作何为对,何为错,此是炼形不到之故。

若夫炼形有成,则修习玉环之时,顺势而行,顺心而动,无有不畅,如此方可直入无为之境,始能蕴育真元,以化太乙,内壮混元也!
武当派在现代人看来,是以太极拳而传世,这是因为时代的缘故使武当宗传长隐于洞天之故。事实上,在旧传武当功法中,太极拳只是其中的一个科目,真正的武当派当年是以丹道与剑法闻名于天下。

当年张三丰祖师提出的“内执丹道,外显金锋”,正是武当的真实写照。也就是说当年三丰祖师已经把武功与丹道融合为一体,这种武学修真的内容已经臻至巅峰。

那么武当是怎么进行剑法的专修呢?除了长剑舞术这基础的入手习练之外,还有另一种操持,是以书法参于剑术。当年三丰祖师将文武汇宗,使书诀与内力参同,留下了天龙神剑,使书剑如一,共参造化。

可以说真正的武当宗风传人,习剑时是在写书,练字时即是舞剑,此才是宗风所为。这些内容都写在了《翰墨缘》之中,当年李兆生老师已经把它们公开于社会了。

《翰墨缘》一书关于书剑的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书法与写字,这是入门;书法的生命是提高;以丹力入书,则是升华;双管齐下,则是迹于巅峰了。

先生于空中飞书(属于“以丹力入力”章节)中讲解了书作的运笔方式,这是古代不传之秘。观今人作书,多缺少这些方面的专习,书作时多是以手臂动作,而少有指腕的运化。就像练太极拳的人一样,习者虽众,却少有人得到真传。

太极拳的操修,是需要一定的基础锻炼的,并不适合直接以招式或套路入手。按传统宗风所言,则是要有小炼形的基础,方可得其精要。书法之学习亦是如此,在练字之前,要有一定的运笔基础,才能进入描红,临摹,背写的阶段。

回到之前所说的内容,就是武当的剑术要书与剑同参。社会上的人,精于笔法者未必通于剑法;而善剑术者,也多不以书法见精;能以书法与剑术两者同修者,极少。

书法是软毫写字,“笔柔软则奇妙生焉”;剑法之习则是以金锋挥舞,锋锐以克敌制胜,这种修习是世人已经熟知的。除此之外,在宗风之中则是另有他法参习,是笔运双锋以呈迹,剑化游龙示精神。

笔运双锋,运的是金铁之锋;剑化游龙,此龙乃生气也,是手持竹剑之修为。竹剑是武当宗风剑学隐真所特有之专持,是以丹力入书之作为。

本来常人之练书习剑,笔轻灵而剑沉重,这是一种练法。武当之专修,则同启另一途径,是铁笔重而竹剑轻,如此则书剑均有刚柔之练法,合于太极之理,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之前我多以竹剑以修行,因铁笔不易得,一直在寻觅。今日在街边一五金店询问,竟然找到了,拍照图片以供喜欢书法与剑艺者共赏(此铁凿长约30cm,宽约1.6cm,重约一斤)。

在《翰墨缘》中记录有内功运笔法,也录之于下:中锋诀,以传统书作的执笔法入手,五指灵活,大指压住笔管,中指食指托住笔管,使笔在大指和食指中指间可灵活转动。笔管取直势。气随手指拈动而注入笔体。

左云环:由笔垂中宫取势,以笔动为准,向前,左,内,右顺势划圈,则小到大。这种逆时针的运笔法,为左云环的左旋法。

右云环:运笔的方向与左云环相反,其他要领相同。此三法看似简单,其实书法尽在其中矣,或可说剑法之精神亦尽在里面。其他尚有六法不外乎左右,上下,斜线之运笔,是在简易中见真功夫,有真想学习内家书剑者,可自行观看《翰墨缘》。

此运笔之法,如果有一定内功基础者,可以用铁笔金锋习之,效果更佳。如果没有练习武功的人,则还是以平常之毛笔为佳,要不指腕承受不住重量,容易受伤。

练笔时,可以单手练,就是左右手分开练,也可以双手同练,以同时锻炼左右脑,也使周身的气血同时周循,不使阴阳有偏。

先生言“当年三丰祖师得天台神韵而创“龙形大草”,以内力循缠而发微启象之操修。由龙形大草之字势法脉而宣化翻成武学内家剑法,都是以潜气内行为始终。”此宗真秘正是“祖师曾隐龙虎山,太乙神锋师祖传”,“金锋洒落寒光起,是剑是毫不可言”。




在四会期间,老谢,也就是谢华辉与我,杨奎老师,以及李鹏秉灯夜谈,期间杨奎老师言道:“老谢的你的名字不好,华与辉,皆是光华外放之语,改一个。”并命我代为取个号或者说是笔名。这也可能是老谢虽有心修真,但是工作极其繁忙,容易消耗元气,取个另名以约束之。

我思之良久,想到华与辉多是指月亮,因月亮之光来自于太阳,所以光华外散对于老谢不是很好。但是太阳之能则是出于自身,亿万年来不熄,何不取名“日耀”?

杨奎听后,想了想说,此名虽好,对于老谢是极佳的,但是对于谢夫人则有碍,不妥。之后连取几名,均有不足。

此时我忽然看到杨奎老师请我们所喝之丹酒在一旁,酒坛上写有“XX月圆”之语,思之,老谢这名不好,是因为不圆满之故。若是圆月一轮,何愁再有泄露?故代为之起名“月圆”。

当时杨奎听了说,还可以,比原来的名字要好一些。后来第二天还没回到家中,老谢发来许多图片,是一轮弯月在天上。并赋诗一首:

新月恰似钩,又上树梢头。
举杯共茶饮,欢叙不觉稠。
得号月圆乐,两全刚并柔。
慰存知心语,更上一层楼。

今日晨起练功之时,忽然脑海之中泛起此事,得诗两句,是为“真元如水月正辉,花好月圆事业旺”,原还有一句中联,如今忽然忘怀,且看将来是否能重新想起吧。(中联似是“家庭美满”?)

如此思来,杨奎当时要我改名,也是天人合一之语。因老谢工作之故,对于丹经武学的推广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是也正由于工作,也使得其不能有更多时间练功。今日功中得之诗句,想来也是勉励老谢要为宗风之传承做出更大努力,于生活中,工作中修心养性,团敛元气。

思我起名之后,老谢听杨奎说此名稍好一筹,说“是不是换一个更好一点,好两筹三筹的不是更好”。如今想来,此名极佳也。

为何,因为当其时,月为初七,正是月半之时。老谢之修为努力,以及为宗风弘扬所做之贡献则正如此弯月,不曾圆满。如果说起名过于圆满,则月满则亏,则为憾事矣!而宗风之修为,则是要让身中之轮明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永远圆满,没有缺失。

而老师当年曾号鸿月楼主,言月中有鸿雁一只,方为圆满。我帮老谢取名“月圆”,却正好合于谢夫人之名(谢夫人之名似有雁字之音,不知是燕还是雁?)。如此月圆则鸿雁在其中,则是夫妻相互扶持之为,岂不正合花好月圆之像?家庭美满之意?且如今老谢正是事业有向上之机,有“事业旺”之景,于此观之此名大有玄机矣!

老谢当要更加努力,多努力,多练功,不可辜负杨奎老师之意,不可负了这月圆之望(我曾于诗中言道:“祖师垂眸现灵光”,此名是我起?还是祖师之意?)!

于是记之,以此逸事与众友一观。
李(真阳)师在开班授徒时曾经多次教导我们,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也就是说要站如松,坐如钟。不仅仅是因为这样有助于培养风姿神采,有助于个人的生活、事业,以及弘扬传统文化。因为你要是走出去,坐都坐不直,像个病夫似的,别人能有好印象吗?

除此之外,这种身姿也是一种内功修为的好方法。记得以前听人说过,有一种苦修方式,就是举着一只手,不论何时都不能放下来。这种修行有什么作用呢?就是让你的心始终不能放松。

大家不要以为这很简单,你要是把一只手始终举着,不放下来,刚开始很容易,久了,那会让你痛不欲生。通过这种痛苦可以让人的精神始终如一不放松,把精神意志全部凝练在一起,久之则有其妙矣。

当然这种苦修并不合适大多数人,一个是太痛苦,另一个则是这样是要有专修,你要这样就不可能再去正常的工作,第三、这种专修必须要有真师相传,你不能说我看到有人这样练,我也练。自己练有没有效果?有一定的效果,能锻炼毅力,磨砺精神,但是也尽止于此了。

如果有师传,则是另有奥妙隐于其中。师或以通灵之为,或以灌顶之法,把灵性的种子打入徒弟身中,然后以此法来磨砺弟子的心神,元气,从而使这金刚、金甲种子得以成长壮大,如此方可证真,非可自学自习也。

那么回过头来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这其实就是要求学子们身姿要端正,从而使人体的气机能运行得更加通畅。因为你要记得这样做,这就无形中也使自我的心神有了一定的约束,不致于轻易跑了。神凝则气聚,久之则真元饱满矣。

从内功的角度来说,这种身姿也有内炼之用。在丹经武学中有真元固气法之修习,其中有一式就是以坐功来参详。此法简单就是身子自然坐直,两手垂于两侧,然后无思无虑即可,久练则可见其真矣。

当然真元固气法是专修,它的修行是建立在修习者久练功夫,人体的元气已经饱满充实了(如果元气不足,则没有什么必要此法),这时需要得到用到特殊的方法和手段来使真气更加凝聚,得到提炼以升华。如果没有这种特殊的功夫,你还是按照以前的练,那么功夫就很难得以长进了。

因为你的元气已经布满身中,采气也采不进来,练功时增长的元气也没地方安置,你说怎么再进步?这也是正宗与散流的区别。很多散流因为是从正宗分流出来,所以初期的锻炼也是跟正宗相类似,也有好的效果。

但是因为久被岁月烟尘的侵扰,已经忘怀自已的出身,很多进阶的功夫已经遗失了。等练到一定时候,就会发现,前面已经无路可走了。可是正宗不同,历代师真法祖的境界太高了,功夫太多了,你练得越好,发现前面的路越宽,功夫都练不完。

当然真元固气法的修习并不是那么简单,如果单纯的按照已经流传到社会的练法进行修炼,也有一定的效果,必竟形中可寓法。但是必竟少了一些心法与宗风法脉的加持,作用就比较有限了。

我们在现代练功夫,为什么很难操持,是因为现代生活节奏太快,想跟上时代的发展,没有那么多时间练功了。而事务的繁忙,很容易让我们的精神疲累,元气散失,怎么办?就得学会行住坐卧都是功夫的练法。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就是这样的方法,只要你能始终如一的坚持,那么自然气聚神凝身健康矣。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一个是穿掌出去时,不必强求手与肩平。能达到这一点的多是身强体壮的人,或者功夫练到一定程度,真力比较足了,自然就能达到。如果强制性的去达成这一目标,那么就失去了自然,真气就不能正常流转了。

正常来说,我觉得穿掌时,手掌只要不低于肘的位置就可以。为什么不能低于肘?这个得说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引起不少人争议的“向后抖动的时候,两手(小臂)要与地面平行”。

关于这个,我认为两手往后抖动,收回来时,两手要与地面平行其实是针对两大臂与身体成一条直线时的情况,这时大臂和小臂会形成90%角。

这个是必须要做到的,做不到,那么往后抖动的时候,就会出现手是向后摆动(大小臂的夹角大于90%),而不是肘击了。而如果往前穿掌时,如果手部一旦低于手自然下垂时肘的位置,那么往回抖动时,必然是摆动而不是抖动。

金锋抖肘的修炼,要点全在功谱里。从动作上来说,应该是重在抖动,同时抖动时要注意震动到膻中和夹脊,这样才能有效的打开这两个关窍要道。

从个人的一次特殊体会来看,就是有一次我在研究金锋抖肘的功谱,我习惯在读着的时候,去体会一下。这一天,我读着读着,就站起来演练了一会。

才练两三个,就觉得抖动时的对膻中的震动力量很大。虽然实际上我并没有用力,就是自然抖动。

那股力量直接作用到胸骨,感觉到胸骨要被震裂开来,撕裂开来。当时就好像看到骨头以膻中为中心从中裂开了,裂口中间比较大,上下细一些。里面似乎有一个东西,就有点像竖着的眼睛。

同时听到“空、空”的声音,就像黄钟大吕一般。当时我还以为是关节的声音,就特地单独的分别抖动左右手,才确定不是。

后来研读功谱的过程中, 也多次起来试练,每一次的感觉都这样明显。因为当时只是试验的性质,就没有很深入的多练,以为以后都会这样。

结果等到第二天再练的时候,就没有这种特殊的力量和感受了。这也提醒了我,以后机缘到来,不可错过啊。不过自从出现这种现象后,只要一想起来,就感到膻中这位置有一个透明的珠子隐在骨头中。

这个故事也证明了功谱里的“后击肩背前展胸”确实要注重。在震动的膻中的时候也要注意后面的夹脊,是不是也得到了相应的压迫,可以说,只要在抖动的时候,能同时感受到这两个位置都有相应的感觉,而且感觉最好的就是金锋抖肘往后抖动时最合适的位置。
李真阳所著的《话说功谱》一文写道:“武林脉系的传承,是通过口传心授与秘本所刊、秘而不宣的口诀相结合而传世的……“功谱”是横跨于口传与不宣两者间的真凭实据。”

功谱在修持功夫的过程中, 有着特殊的作用。这里仅只以其在指导功夫修炼方面的作用叙说一二吧(以小炼形“金锋抖肘”为例)!

“金锋抖肘”是小炼形第一洞天神功的第一式,作用极其重大。虽然它动作简单,但是从我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多人修习起来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

1.练到一定时候,感到两手气感很强烈,象有一团气包裹着,但是练着练着就没力了;

2.两只手很胀很紧,感觉动不了,练得很累;

3.两只手臂一抬高就觉得肩膀累,酸胀;

4.双手用力前插,很快觉得累;

5练完后腰腿酸痛、麻木;

……

这些感受其实是一个通病,就是太执着。因为常人的日常行为习惯,就是用力、用意过猛。很多人练的时候呢,意念就执着手部的动作。神为气之帅,意念一注重手,气机就集中在手上了。

​但是这样一来,真气就不能流转周身,而手部的经络又没疏通,于是手就像有一团气包裹,听起来好像很厉害,其实这是真气外游,浮于表面了。随着时间过去,这团气开始流失,于是就没力气了(人的元气消耗掉了)。

两只手感觉很胀很紧的,也是这原因。因为执念重,气血太过于集中,堵塞在手臂,所以感觉到胀、痛。“两只手臂一抬高就觉得肩膀累,酸胀”也是因为执着,这多是因为听人说,“金锋抖肘不能把手放低, 要高与肩平,向后抖动的时候,两手(小臂)要与地面平行”,然后自己强行按这个标准去练。

其实真正的习练金锋抖肘,如果功夫不到一定水平,手伸出去时肯定达不到与肩齐平的(除非刻意用力),因为你气力不足,等功夫火候到了,自然达成,前期不必执着。

至于“向后抖动的时候,两手(小臂)要与地面平行”的问题,我听到很多人说,也看到很多人练,一看过去,没一个能达到这样的。为什么?

其实这是个误区,两手往后抖动,收回来时,两手要与地面平行其实是针对两大臂与身体成一条直线时的情况,这时大臂和小臂会形成90%角。手再往后走,手大臂是有一个向地面倾斜的角度,这时小臂自然会稍微指向斜下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达到小臂平等于地面。如果勉强为之,就失去了自然之义。

据我反复试验分析,向后抖动到极点的时候,两个手臂之间的夹角是小于90%角的,近于40%角左右。如果这时刻意的要求小臂平行于地面,则两臂之间的夹角约近于30%。作为教导新生,开始这样慢慢练习和体会,以感受“后击肩背前展胸”,让膻中和夹脊穴得到充分的震动,是可以的。

但是等到了真正练习的时候,只要进入气推形动的阶段,也就是“反复抖动应神化”的时候,必然会有一点看起来微微向下的感觉。如果此时强行要求平行于地面,那么就会出现两手僵硬,肩膀上提,这就得不偿失了。

“双手用力前插,很快觉得累”,刻意的用穿掌前插,神为气之帅,久了真气就会流失,人体的元气就会消耗掉,没气了哪来的气力?

练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以后,腰腿麻木,疼痛的,是正常现象,刚开始都这样。要想改善,一个是要正确的练功,等到气血周流全身后,就好了;另一个则是要练好其他式子的小炼形,把身体的其他部位经络,筋骨给练到,这样能更快地疏通全身经络。

如果是专修金锋抖肘的话(一个小时以上),练完它,最好是再练一会摇身掌,特别是拍打小腹和命门那个式子,多练一会,不要急于行走。专修完金锋抖肘,再练摇身掌,效果特别好,这时你练上二十分钟摇身掌,也许就可以达到平时练一小时的效果。而且练完,腰腿的不舒适就没了。

其实产生的这些种种不解,很多是因为没有好好的读“金锋抖肘”谱文。如果真的理解了功谱,就不会产生这些疑惑和不解。

比如功谱开头就说得很清楚了:“天心地轴隐金风,道妙循环十二经”。你光顾着手了,足三阴三阳你不管了吗?

天心地轴指的是头顶百会到会阴这条人体中脉,十二经是指手、足三阴三阳。手三阴是从胸走到手,手三阳是手走到头,交汇于手指端;足三阳是从头走到脚,足三阴是从脚走到胸腹,交集于脚趾;而手、足三阳则是聚于头部。

你有了这个理解,练功时还会执着于手吗?真正的宗风武学必然是要周经循环,浑然一体的,不要执着于局部,练功时要神意自然观照周身。

但是初学者想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那怎么办?多读功谱,在读的时候,领略它的含义,这就需要你对于经络有个基本的认识。

传统功夫讲先知后觉,你知道了,才有机会去察觉。经常的去颂读,去领略,去体会这句谱文。这样你的神意就会开始慢慢地开始观照到手、足、以及中脉,久而久之,你的神意就能粗略的照顾到全身了,练功时自然就不会产生气机全集聚在手部,而产生的种种不适。

另外谱文里还有“反复抖动应神化,后击肩背前展胸”之语。“反复抖动应神化”说的是元气启动之后,自然的推动形体来回的抖动、前插,而不是用后天的意识去想,去操作。同时要注意的是,他强调的是抖动,而不是前插。

这说明金锋抖肘要注重抖动,意在七分抖动而三分前插。意在于往后抖则使神气多收敛而少放纵,正合于内家之用。但是这种意念是前期之作为,等到内力启动后,则是气推形动,不假人为矣。

“后击肩背前展胸”则说尽了这功夫抖动时的奥妙之处。有的人动作僵硬,伸展不开,是因为侧重于震动在肘或肩,这就有失真意了。在抖肘时,要注意自然放松肩膀,要使力量震动到膻中和夹脊穴,不要震动到肩膀就停止了。

但是这种体会不要太在意过多过久,只要感到这种震动到位了,就可以回到自然观照周身的状态中去,这时的抖动就是处于有意无意之间了(其实就是什么都不想,自然的就会按照谱文中的领略,进入那种境界)。要不然气机长久集中在膻中和夹脊也不好,久了胸部会胀痛,也不能继续流转到全身。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膻中和夹脊初步畅通以后,这种震动就能达到丹田、命门;同时也开始能直达掌指;练的时候就会有气机升降往复的感觉。这就是谱文中所说的“中起真脉达天地,下注海底上金顶”,“周身威然金气爽,阴阳升降产玄通”。

谱文中所说的“顺通八极运四歧”,则是行功中,先是手部三阴三阳气脉打通,会有真气在手与身中来回循环,久之则能连接到足三阴三阳,从而实现“道妙循环十二经”。

可以说功谱在宗风武学中的作用是相当大的,这也是正宗与散流的区别之一。
小炼形是武当的基础功,也是专修功,必修功。按吾师李真阳所言,它是丹经武学入轨行功之捷径。就是说练好了它,再练其他功夫就事半而功倍。

小炼形的入手行功,是通过分经流注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调节阴阳气脉,来开通行功中较难打开的经络脉道,以及特殊的关窍要道;所以能比较快的调整人的身心健康,快速进入练功状态。

小炼形的动作虽然简单易学,李兆生老师也有很多书籍介绍练法,但是单纯看书,是比较难以正确掌握的,因此最好能找到老师面对面的传授。



小炼形的第一洞天有十个式子,“金锋抖肘”是第一式,通过双手前插和双肘后抖来进行锻炼。从内功机理上来说,可以有效调节手三阴三阳气脉(重点是打通手太阴肺经),并且打通过十二大关窍要道的夹脊穴、膻中穴。

肺主百脉,肺脉通则百脉通,通过金锋抖肘就能很好的开通百脉,调节好人身的阴阳气脉。由于“金锋抖肘”主要是在胸部运动,那么他刚开始启动气血会比较集中于胸背和手,当然功夫好后,则是“道妙循环十二经”。

“摇身掌”是继“金锋抖肘”之后的式子,第一式双手同时拍击胸前“膻中”和背后的“夹脊穴”,进一步打通这两个关窍要道。同时把集聚在这里的气血给活化开来,以利身心。




“摇身掌”第二式是双手同时拍打“肩井穴”和“夹脊穴”,老古话说人有三把火,其中两把就在肩井穴这;同时肩井也是剑气出没的地方。通过拍打,可以很好的松肩,同时对肩颈部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摇身掌”第三式是拍打小腹和命门,小腹是先天肾水所在位置,命门是生命本元之火,通过拍打,能使人体的阴阳共鸣,水火既济。同时在拍打的时候,能引导真气下降。因为原来“金锋抖肘”时,初始阶段主要气机是在胸部与手运转,通过拍打小腹和命门,气机开始下降。

再接下来是练“跨虎横云”,这动作有三式。通过练习能打通足三阴经脉、三阳经脉,使气机能降下到足底,通达脚趾。这样小炼形的前三个式子一来,就把周身气机从上走到下了。



接着是“提龙腿”,有三个式子。也是修行足三阴三阳的气脉,但他主要是通过升阳之法来运化足部的阴阳经脉,与“跨虎横云”刚好相反。通过“提龙腿”的修习,把“跨虎横云”降到极致的气机(阴极则阳升),给提升起来。

之后则是五个下腰的式子,把腰和腿的前后左右,侧前侧后全练了个遍。下腰的同时也在继续提升人体的气机上行。社会上的武功很少有专门练腰的功夫,这是因为单纯练腰很容易伤到,所以他们基本上以练腿的形式来练腰,练好腿的同时把腰也兼练了。

想要练好腰不容易,要有好方法。小炼形通过前面四个式子把周身的气血给活络了,周身的气机也启动了,这时再练腰,就是练一个顶十个。

拳经里面讲“以腰为轴”,就是说要通过腰来连接上下身的气机,以腰的转动来驱使手足的运动。如果手足的气机都没有通畅,直接练腰,那作用就不大,反而容易伤到了腰。



但是练好了前面四个式子,再一练腰,那效果就很强了。这时一连,上下身的气机就能通过腰的运动而更好的串联​起来,这时“以腰为轴”的效果就体现出来了;气血一连贯,能更好强壮腰肾,所以这就是练一个顶十个的道理。

​这也是宗风的小炼形与社会上的抻筋拔骨功夫的根本不同之点:他们多只是单纯的伸展筋骨,活络气血。而小炼形则是内炼外修之法,外修筋骨皮髓肉,内炼意气精神血。可以肯定的说,只要能心神安宁下来,认真习练一段时间,就能体会到身体里的气机循环往复的感受,真实不虚。在这基础之上,则是可以感受到真正的气与力合之效用。

修习武功不能取巧,但是却有捷径。小炼形就是这样的一个捷途,他有机的把十个式子结合起来,以元气为核心。练了前面的,再练后面,即可以进一步促进前面式子的功效;同时后面的式子也可承继前面锻炼的成效,从而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现在的太极拳流派太多了,导致很多初学太极拳的朋友,刚开始的时候都会问:“到底哪家太极是正宗?练哪种好?”

想弄清楚这个问题不容易,因为很多人都会说自己是正宗,这就导致很多新人不知所措。其实这个问题,不说新手,可能很多练了多年的太极拳友都搞不清楚。

但是这个问题说难也不难,因为想分辨正宗,只需要看他的拳法、拳理合不合拳经就可以了。合的就是正宗,不合的自然就不是。

现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拳经有张三丰的《太极拳经》、《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以及张宗岳的《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心解》,大家可以用这几个拳经来验证、对比。

比如说现在很多教太极拳的老师,动不动就说这劲,那劲的。那么这些劲是怎么来的?你问他,他说得清楚吗?

其实拳经里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这劲得从“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中来。这个行气是什么?是循经。

循经是真气在人体的经络脉道中循环,以经络为核心,把“经脉、“络脉”和“孙脉”都走遍了,就是说行气遍布周身了,什么地方都走到位了。这时真气就能慢慢地滋润周经百骸,使肌肉、筋骨、皮肤、神经、血管都得到良好的温养,壮大。

在这个基础上,周身肌肉收缩、崩紧,力量浑然一体,才能达到“运劲如百炼钢”。这种力量是由极致的柔才能转化为无限的刚,所以说必须要有循经才是正宗太极。

循经是一个比较高深的功夫,要有专修,也必须要经过卓绝的努力,短时间不容易达到。那么我们怎么判断所习练的功夫是否有这个内容?

循经前面的内容是潜气内循和气与力合,潜气内循就是你练拳的时候,体内的气机会随着你的动作反复的运行,周转。这时候的气机主要运行于经别和经筋之间,潜于皮下,用心体会就能感受到。

传统功夫讲“限期取证”,你练了一段时间,有没有这种身体健康好转,有没有这种真气往来之感,都要“限期取证”。得到证实了,我们就观其小效,验其大成,进一步地去追索下一步的境界。

这股内运潜行的真气与人体的肌肉,筋脉结合之后,产生了气推形动,则是气与力合的阶段。等这个阶段稳固了,就可以借助各种外物进行锻炼了,这是开始外炼了。

太极拳如果始终只是空手行功,你功夫练得再高,也只能打普通人。实际上我们练太极拳时,为什么要屈膝行拳或站桩,这就是在借助人体的重量来锻炼。

拳谚有云:“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其实真正的好功夫都是这样的。单纯只练外在的筋骨皮,或者单纯的只练内里的那一口气,都不是完整的好功夫。

太极拳的行拳走架,站桩行功,其实已经把腰腿的力量给练了。那么手上呢?你不练了?就只凭真气或内力打人?

碰到另一个内力跟你一样的,但是别人外炼了手上功夫(手持过重物外炼和排打过),你怎么办?他一拳过来,你手一挡,内力相互抵消了,可是别人筋骨比你强健,别人一收手,啥事没有,你一收手,碰着的地方全青了,怎么办?

上面说的是武技,其实如果两人天赋才情相近,也同样努力的话,你内力也比不上别人同时外炼的。这个有实证:真正用心练了太极拳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悟,蹲得低一点的时候(在适合自己承受力的情况下,如果强行硬蹲的没用),手上的力量就比较强。

这是因为蹲低一些的时候,对于腿部的气机压迫就比较大。在这种压力下,气机运行的力量和速度就更强,作用于手部则让手的力量会增大。

而且有了一定内功基础后,练手(手持重物或排打过)能让手部的气机运行速度更快,使经络更为通畅,自然内力也会得到有效的增强。

这一块我是有真实体会的,原来因为身体不是很好,一直是空手练功。后来开始练剑,才练了几天,练功的时候,手部气机的通透感和力量感就强了许多。

当然手持重物练功有专修的法门,不是说你随便抓两块砖头或沙袋练拳就可以,那不行。而且这种手持重物的修行应该是在有一定内功基础上,这样效果更为显著。如果没有内功基础,直接开始练,那就是单纯熬练筋骨皮肉的外功。

当然太极拳的行功,有着诸多次第,包括早期的抻筋拔骨,分经流注;以及中期的行拳走架,内炼循经;再之后则是推手,散手、打手,对练的练习。由此可见,真正的宗风太极拳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并不是如同社会上的那般,只是套路。

可以肯定的说,有内修,也有外炼才是真正完整的太极。当然外炼是属于内炼有一定基础之后才开始教导的内容,事实上,很多修习循经太极拳的学友都较少接触这方面的内容。

因为很多人学习太极拳都是因为身体不好了,想强身健体的。而外炼多属于武技方面的演化,所以相对教得少一些。但是早期传的妃环杖,袖金圈,佗罗铃等诸多器械演练其实已经包含了外炼的功夫。在《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一书里也讲解了太极拳如何修炼铁沙掌和擒龙指的外炼之法。

书写此篇文章,也是让真心喜欢中华武术的朋友,能真正认识到中华内家武学的深奥,并且能从中学会分辨真功夫的方法。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传统功夫的修行讲究水到渠成,认真练就是了,不要过于追求感受。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有了,同时功夫也就成了,这是修行的一种心态。

除了心态之外,其实水到渠成还有深刻的内涵,是太乙循经的真实体现,真实的修为。循经是指体内的真气如日月经天,在体内的阴阳气脉之中循环往复,周行而不殆。

水是指先天肾水,先天的真元之气;渠是指人体的经络脉道。先天的真气通过人体的经络运转周身,如同流水一般滋润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从而达到养气柔体的功效,使人的身心得以升华。



那么要想达到这种太乙循经,这种水到渠成的效果,你得先学会敛气修脉。敛气就是敛神聚气,把心神收回来;神回则气自聚,久之自然元气饱满充实。不要学外家拳那样,雄赳赳、气昂昂地,把精气神都放出去了,元气都消耗掉了。

敛气呢,有多种方法,各有效率不同。有的就是坐在那,收心求静,真气就慢慢地集中在小腹了,这是一种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效率太慢了。为什么?你周身气脉不开通,光靠着慢慢地积累,效率不行啊。那么怎样才能敛气快呢?要修脉。要打通人体的经络和关窍要道,使真气能更好地在人体之中运行,这样才能更快地培育元气。就像现代社会说的,要想富,先修路,财富要流通起来才能产生更大的作用。




经络是什么呢?【灵枢·海论】里说了:“内藏于府藏(脏腑),外络于支节”。经络一通,则五脏六腑就连接在一起了。五脏六腑分别对应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就使得元气能更好的生生不息,这样敛气的效率才能提高。

通过武功来锻炼,实现太乙循经是修脉的最好方法。但是太乙循经并不简单,如同李时珍所说:“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这是说,脏腑的内景和经络的隧道,只有达到一定功夫的人,才能通过内视体察认知到。毫无疑问,这是比较高深的一种境界了。

太乙循经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修炼才能实现,那么在这之前其实已经开始进行修脉道的功夫了。

功夫的“水到渠成”是真实的修行:水,元气也;渠,经络也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太乙循经之前的基础是潜气内循和气与力合。这时真气主要在十二正经的分支络脉、经别、经筋之间循行,其实这时也有真气在经脉之中运行,只是他的力量和速度不足,你体察不到。但是认真习练一段时间的人,很快都能体会到潜气内循的效果。

潜气内循也分阶段,比如刚开始的时候,你练玉环桩“玉虚呈华”,练循经太极拳“揽雀尾”的龙行按掌时,手一推出去,就感觉到有一团气在手臂内侧往前走,这时气行于皮部和络脉、经别,是浮气与潜气同时运行。

等功夫有所长进了,气机进一步收敛,这时的气感没有那么强了,就会感受到一股热气从手臂往手掌方向前进。这种感受从若有若无,到比较清晰;气刚开始是从小臂开始往前走,到后来会感受到从大臂出现,这是另一个阶段。




再后来,这股气开始凝练,不再是虚浮的气感了,变成了力量感,沉实有力了。再接下来,则是脉道感开始出现。

之前呢,这股热气往前走,走到的地方发热,走过的地方和没走到的地方是没有热气的。等到这时候,就不同了:这股热力往前行,走到哪,哪个地方热,走过的地方也一直在热。这说明通过长期的修行,元气的量比较足了。

这就像我们用一小杯水往一根管子里倒,因为杯子里的水少,那么水管里只有一小段水在流动,这时水流动到哪,哪有水,流过了就没水了。可是如果你用一个大瓶子,甚至一个大桶水往管子里倒,那么这水管里就一直有水在流动,水一直充满在管子里。

练功也是如此,只有你的元气很充足了,能够布满相关的络脉、经别、经筋了,这时才开始算是水到渠成了。这时才是达到了真正的气与力合,这时才是真正的“一动无有不动”。因为如果单纯是肌肉的联动,它肯定会有一个延迟,只有真气相连,才能真正做到周身一体。

当然气与力合的时候,这种潜气内循的感觉会比较弱。因为真气已经与经筋,肌肉结合起来,化为真力了。但是如果静下心来体会,就能有到这种周身气脉连成一体的感受。


在这种基础上,进一步修炼,元气进一步凝练升华,就可以进入循经导脉的境界;直到内壮混元,太乙循经。可以说,太乙循经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体现。元气足了,经络畅通了,心性圆融了,就会自然呈现,是功到自然成也。
中国的内家拳是以锻炼内力为主,以神意气血为用,是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很多内家拳法是以行拳来运化阴阳,以使内力循经导脉,从而壮大内力。在这个过程中,行拳的速度是否合适会影响到功夫的进展效率。

在古代,少林和武当是中国功夫的两大代表之一。少林拳法通过由外而内的锻炼,使身心得以统一,呈现出高超的技艺。武当功夫则是由内而外的修行,使自我神形得以升华,展现超凡风姿。当然,到了近代,群贤并出,已经有很多人创造了新的流派,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的武学已经超出了古人。至于是真是假,留给世人评说吧!

内家拳法的行功速度如何掌握才能更好的壮大内力?
武当与少林的功夫,因师传的缘故,我也有所涉猎,这也是当年九脉合真之后的波涉。当年九大修真门派的真正传人,所学的功夫多少会有其他脉传的痕迹,我的老师李兆生先生是九脉合为一脉后的龙虎堂主人,因此我也学到了一些九脉的功夫。因太极拳泛传于世较广,这里还是以太极拳来叙说内家拳法的行功速度如何掌握,才能更好的修行吧。

我的老师李兆生先生于《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一书中言道:“太极拳的操修过程中,过迟缓则气滞,过敏捷则花草。阳刚则气浮,阴柔则体软”,这是对于武当功夫,特别是太极拳操修速度的真知灼见。真正的太极拳,他的动作姿势合于人身的气血循行规律,认真习练,就能很好的分经流注,循经导脉。行拳速度的快慢无疑会影响到气血循行是否能合于循经,如果动作太快,则气血的循行就会流于表面,而不能收敛内炼;如果速度过慢,则气血运行不畅,会产生迟滞的现象,都不利于内力的锻炼。

那么如何把握好行拳的速度呢?一个要“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逐,乃能便利从心 ”。以心行气者,是以无为心行真元气。不要追求刚强好看,如果外在的动作刚劲有力,那么气机就会浮于表面,久之就会真气外游,怎么练也练不出功夫。同时也不要老强调松,社会上有些人教太极拳老是强调松松松,却不知一味的松就会造成气机不振,松松垮垮,提不起精神, 运不起元气,如何能练成武功?这就是李师所言“阳刚则气浮,阴柔则体软”之意。

内家拳法的行功速度如何掌握才能更好的壮大内力?
沉迷于阳刚者,真气外游,自然流于花草;执着于阴柔者,气机运行不畅,自然动作松垮。所以行拳之时要恬淡虚无,以此无为心,行于有为法,则自然真气能收敛于内,久之才能收敛入骨。在这种天真自然的心态下,“以气运身,务令顺遂”则是行功速度的标准。行拳中,初练之时是有力则使力,无力则无力,待体内真力涣发,内气启动之后,则是以气运身, 气推形动,体内的气机运行速度快,则动作自然快;体内的气机运行缓,则动作自然慢下来。这就是功夫中的气与力合,也是内外统一之法。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难关,一个是拳法关。自古以来,无师不成道,法要师传。内家拳要锻炼内力,拳法必然合于人身经络,如此方能循行有序而成太乙循经。也只有实现太乙循经之后才能使内力日益壮大,呈现内家神勇功夫。如果拳法已经失真,那么行拳的效率自然低下,再次者则是空练而无功,如此则徒费岁月也。其二则是心性关,说起无为心,似乎很轻松,但是想真正的实现,则极其艰难。行拳时杂念纵生,很难止住;同时真正的内力运化之时,也会有一大难关。因为内力一生,循行体内,就会影响到人体动作变化。那么这种阴阳气机如何实现平衡,就是一个问题。

内家拳法的行功速度如何掌握才能更好的壮大内力?
在传统宗风太极拳中, 有“横开太子掌”一势来权衡阴阳气脉流注,使体内真气阴阳互化,合于有序。在行功中难免会因为个人的理解或动作习惯出现阴阳气机失调,或阴经过速,或阳脉领先,这时就需要“横开太子掌”来矫正阴阳,通过练习此势,使气脉平和之后,则内力会自行调整动作,使自我行功重新走入正轨。

传统的拳经和功谱是能帮助学者在修习武艺之时,很好的理解和权衡自我修行。自己的修炼方向是否正确,自己的修行层次到达了哪个阶段,自己的体悟是否合于正宗?这些心性和感悟都能很好的帮助掌握内家拳法的行功速度。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务令顺遂是行拳速度的唯一指南,合于内气运行的速度就是最好的速度。
在传统宗风中,有外丹之用法,是假借外丹修内力之作为。外丹是相对内丹而言,又被称之为炼丹术、金丹术、烧炼法等。历史上很多君王都想长生久视,但是又吃不了苦,放弃不下享受,怎么办?于是寄希望于外丹,想通过服食仙丹来得道成仙。

因为历史上有很多名人,甚至不少皇帝都因服食外丹而毙命,导致外丹之法自宋以后渐渐衰弱。那么外丹到底有没有用?是好还是坏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外丹之法是起自于修真,是为了辅助修真的方法。它的另一种演变方向则是传统医学,中医也是出自于修真,要不经络是怎么发现的?药物的药性是怎么探查出来的?这些都是通过修真之士的返观内照,内省自察而得以发明。



中国古人认为元气是万事万物的根源,修真也好,服食外丹也好,帮人治疗疾病也好,都是从元气入手。针对这一点,也因此提出了“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的理念。

从三者的关系来看,药补的力量是最大的,它能很快地补充人的气血,调节人的阴阳,但是一旦药不对症,就很容易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中医常说“是药三分毒”。

人之所以生病,多是因为人体气血不足,阴阳失衡所致。药物的作用就是通过对症下药来调整阴阳,来补充气血。但是它必竟是外物,在调整的过程中,难免会在某些方面造成损伤。而食物相对比较温和,更适合人体长期服用。

而通过自己锻炼,采气培元,养气柔体,这种气补的方式毫无疑问更加健康,因为这就像人饮水一样,是热是冷都可以比较清楚的知道,从而可以更有效有避免伤害。



说的题外话多了,回过头来说外丹吧。外丹其实是中药的升级版本,他的力量更加强大,当然也有更加温和的,可以直接补充人体气血而不伤身的。

历史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服食外丹而去世,这是因为他们服食的外丹属于力量过于强大的那种,是属于辅助修真冲关的内容。服食下去后,他会激发人体的潜能,开通窍脉。如果你的经络不够畅通,那么就可能造成负面效果。如果内力不足,适应不了他的一些成分,比如铅、汞、雄黄等物性,那么就会严重伤害人的健康。

这种外丹用药多以金石为主;而可以让普通人可以日常服用的多是以草木、蔬果、肉食为主,也就是我们学说的食饵,药饵。



食饵,药饵除了配方精良,用料精贵之外,还有特殊的制作工艺。他要求在特殊的时间进行制作,要结合日月经天与方位,时辰,五运六气之理制作。以社会上广为人知的二至丸而论,它就要求在冬至那天采集女贞子,禀天地至阴之气;夏至采旱莲草,取其草本植物之精华,两者配合在一起蜜制成丸,从二至丸的制作已经可见外丹的部分内容。

实际上,如果单单只在这两个时间采集完药草,并不能制作成完整的二至丸。还需要有特殊的手法与功力,配合特殊的时间才能制作成功。

此次国庆期间,我于南宁到陈亚宗师兄家中拜访,他特意制作了一席中华老味,就是按照宗风外丹的制作手法制成。其中一味“海马童子鸡”老汤尤为突出,两只海马要一公一母配对而成,再辅以童子鸡,以及诸多珍贵的中药材熬制而成。



这餐中华老味吃完之后,第二天早上寅时即被热醒,练功时特别有力,这就是传统药饵的真实功效。

中医药饵的药,是指对症下药,要有病了才能吃,用于治疗疾病,病好了就不能再吃了。饵是属于食补范围,是可以日常服用,用来增进健康所为。外内也有类似的分法,有辅助修真通关内炼的,这就属于特殊的范围,常人不能轻易服食。

从历史上看,真正的食饵外丹,因为制作精良,成本也较高,因此逐渐失传。剩下的又多流为后来权贵阶级大吃大喝的习俗,失去了古代"食医"服饵食谱以增进健康的本质。

因为他们吃下去不锻炼,不活动,不修真,不但不能疗养补益,反而容易造成营养过剩,消化不良,变成"不内不外因"的病因之一。

真正的外丹要想起到作用,则是要配合修真才能完全消化吸收,这是假借外丹修内力的由来。而常人身体气血亏虚,服用外丹手法制作的食饵则是能大补元气,平衡阴阳,可以较快的调节人的身心,恢复健康。



在食医与药饵方面,李兆生先生曾经于1996年在东北建立了中华老味“李真阳餐饮店”,使古老的服食饮膳重现于社会。

而且把古老的内家武学在日常工作生活的应用也备于其中,比如“中华老味”之酒保,手臂置于肩头之上,手平托托盘送菜肴,这是宗风中的“凌霄穿云掌”;手臂置于胸前,则为云雀式,除此之外,随手法不同,还有仙人托盘、迎风换掌、童子迎灯等功夫修为。厨师的刀工之中,则隐藏着内功刀法“金刀三十六劈”。

制作外丹药饵时,有内功修行,托盘上菜时亦有特殊的修行,这些正是传统外丹融入武林之后的特殊作为。
“丹经武学”的前身是明.九脉合真留下的一脉真谕“真元修真法”,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也是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李兆生先生以“真元修真法”为核心,在融合了其他的传承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一理念。

“真元修真法”是由古之贤侠剑道融合三教之修真,形成的以武林风姿面貌出现的修真武学。那么什么是贤侠剑道呢?最早期我以为是武林的侠客,直到后来看到《太乙金编》里先生所写的文章,才发现自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



以前说过传统的宗风武学是法理兼备,法理共融。他们的任何一个名称,名字都是其来有自,并非无因。那么“贤侠剑道”之语亦是如此,内里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它讲述了“丹经武学”的修行理念和路途。

老师在《太乙金编》里写道:“故修为的人必须走一条贤、侠、剑、道之路。”何为贤者?《内经》云:“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如果直白一点的说,就是要知书达理,明晓是非。

那么“侠”呢?《 史记 ·游侠传》说了:“所谓言必行,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者也。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



贤是文,而侠则代表武,“文武同参,以剑通神则是剑仙。披执慧剑,向道成真而为合道之人”

这是所说的剑是一种器具,也是一种代指,一种特殊的力量。剑是百兵之君,剑体分“二弦、三锋、四刃”,剑身的前后笔直二弦用以定其局,所以剑得中道;中道者,王道也。



除剑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器具修习这种特殊力量的方法。比如武当太乙一脉就有四门流宗“飞刀,神剑,意戟、神枪”,专修各有不同。神兵武库有三千神兵武器,《声律真诠》中写道:“英册列堂前,三十六般兵,簇簇立三千。”

这三千神兵有什么呢?有过顶齐眉者,杖、排、搠、镗……有缨幡彩络者,幡、抵、荷、参……有银环金锋者,鈌、尺、索、规……有钉肘短寸者,壶、丸、镖、钉……有阳钢索带者,拐、盔、饼、绳……



通过文、武的修持,书、剑的演练,贤侠剑道们在汲取了三教修真的内容之后,因为纳合于武学,所以在修真的层次上,很多地方又高于三教中人。

贤侠剑道的宗风,提倡真修实证,不走宗教的仪式,修法之时惟重走古人成就的实践,在文武的基础上开始以剑求真,以武入道的历修,这才是真正的贤侠剑道之风范,非世俗之武林侠客也。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老子三清大法》应该是大乘高渺的内容了,是给有了基础的人看的,如果是对丹经武学没有什么了解的人看,确实是看不太懂,不容易理解,这也是常理。
看了我写的标题,可能有些人会说:“功夫是练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是的, 功夫要练,而且要下苦功练,要不然就成了社会的嘴炮,只会空口说白话,没有真实修为。

现在社会上很多这种现象,理明法暗;道理他知道,但是他不知道怎么练。但是我这里说的,想修好宗风武学,得学会说话,则是另一种层次的内容,与嘴炮党不是一回事。

在传统修真里面,有五个修炼的层次:1.修真自持、2.警喻世人、3.教化群生、4.呈真为祖、5恒定不灭。

“修真自持”就是说自己管好自己,做好自己。就是好好的练功,学习文化,把自我的身心调节好,把功夫给练好,掌握到位。你不能说自己自己都病歪歪的,然后出去说练功能有益身心健康,能治病强身,别人不信。也不能自己都练得不对,然后就去教别人,这不是在害人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自我的身心产生了好的变化,对于宗风武学,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这时就要走出去弘扬宗风,传播传统文化,这就是“警喻世人”的阶段。

这个阶段是从利己到利他的一个转变过程,在教导他人习文练武的过程中,教学相长,有助于提高自身对功夫的理解。

第三个阶段则是“教化群生”;这个阶段是“警喻世人”的继续和扩大。经过前面两个阶段,自己心中就慢慢地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心与宗风相合。在这个阶段,开坛授课,著书立说,写文章,弘教化,是在帮祖师爷弘扬脉传,培育宗风种子。

后面的两个阶段都是由前面的这些修行进化而来,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有些过于高远,就不说了。回过来头来说“警喻世人”和“教化群生”,想做好这两样,你首先得学会说话。

你的功夫练得再好,可是嘴巴说不出来,说不清楚,怎么弘扬宗风?我的老师李兆生先生经常跟徒弟说:“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这是一句民间俗语,老师的意思是宗风的学子法人们, 要多说,要懂得说。

师父在这方面,早就以身作则了。他年轻的时候就是经常对别人说武学修真,不断的说,主要说的是弘法,说宗风脉传,这也是一种修为。

李师最看重讲课能力,一直希望有人能接过这个班。所以以前开班授课时,经常会叫一些徒弟上去讲课,开始效果并不是很好。这些徒弟不是没功夫,有功夫,但是他说不出来。有些人讲的内容其实很好(课后整理他们的讲课内容,里面很多好东西),但是课上讲的时候,下面的人听的人个个想睡觉。

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不会说话,声音不清楚,胆怯了,一上台就辞不达意,只会照着备课本上照读,没有了气质和神采。

开班讲课很重要,按传统宗风,这时候是帮祖师爷弘法,你自己心慌慌的,说话就没力量啊。想讲好课,得从平时开始积累,经常的跟人说,把自己懂的东西跟人说清楚,讲明白。说不清楚,搞不明白的,回去多看书,多请教同门。

想要说得好,还得多动笔。平时练功,读书有了什么感悟,赶紧记下来,这些都是心灵的闪光。你不记,这些灵光就消逝了,很难找回来。讲课时讲什么?不就是要讲这些东西么?你要是蒙着脑袋瓜子,光照着老师的书读,那没什么大用。

因为书上的东西是老师的,是祖师爷的,照着读是没用的。要你理解了,有体悟了,这些东西才是你的,这样说出来的话才有特殊的力量,才能更好的帮祖师爷弘法。

有了灵思妙想了,记下来,这些东西就是你自己的了。等这些东西比较完善了,就著书立说,传扬到社会上去,这就是“文章行事大神仙”。光动嘴说,能有几个人听得到?可能别人听完就忘记了。

文章写下来就不同,他始终在那,可以让更多人看到,想读的时候就可以拿起来再读一遍,这就是文章的妙用。可以说,历代祖师爷没有一个不是著作等身的,这些都是在积累功德。

从宗风武学来说,修真自持是练内功;警喻世人、教化群生是修习外功,是在积功累德,当然同时也是在参真。想要练好功夫,内功和外功都不能少。学会说话是修习外功的第一关,必不可少。

注:文里很多内容是整理自南宁真元国术馆的友人姜国建兄所言,阿建跟随在师父身边多年,这次在南宁相聚,说了很多先生的逸事,以后有余暇当一一叙来,让人们知道一代国学宗师的风采。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前些日子看到杨奎兄于第18期循经太极拳专修班(北京)上的一段视频讲话,视频里有这么一句话:“功谱里说‘前行虎口并金脉,后按胯侧合心经’。但是很多人'后按胯侧'做到了,但'合心经'没几人做到,大家想想是为什么?”
这段视频因为没保存好,找不到了,反正大概是这个意思吧。这段谱文呢,是循经太极拳“野马分鬃”的操演谱文。李兆生老师当年说过,要想练好循经太极拳,得背诵好操演谱文,好好对照动作,这样才能做到动作精准,才能循经内炼。
这段谱文按我的理解呢,就是在抱球的下手前行托到位之后,要手臂内旋化为掤掌。因为《全体大用》功谱里写了“托掌前掤齐胸间”,在连贯练习的时候,则可以通过“左化身躯横左肘”来转托为掤;抱球的上手往下则是切掌,到位后,手臂内旋,从而整个式子转化为前掤后按之姿。
书上的文字是抱球的上手直接往下按塌到腰胯,这就是功谱里写的“后按胯侧”之意。但是我观武学概谱里有“托掌滚发掤臂起,横肘急切降肘崩”之语,或是因为初学者不好同时掌握托切之法,而以托按先行之,等功夫熟练之后,再以托切之法行之?
这里重点说一下“合心经”,这很关键。很多人会问:这个手按在胯侧的时候,手指是往哪个方向?手指的方向应该是对前足尖的方向,也就是身躯正面所对的方向。
但是练功时怎么把握这个度呢,不能总是低头看手指吧?刚开始要练定式,就是动作到位了,静止下来不要动,自己低头看下是不是指向正前方了,然后把这个感觉记住,这样就能大概的纠正动作到位了。
等到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内力初生,气血宣通到十指,开始有潜气内循的感受了,这时就可通过“合心经”来调整动作的精准。
后按胯侧的时候,如果手指朝对正前方,动作对了,这时五指都会有气感,而小指内侧,也就是手少阴心经所在位置,这个位置的气感特别强烈,这就是做到“合心经”了。
如果手臂太过向内转,那么气感强的地方就变成了小指外侧,这是气主要走手少阳三焦经了。如果手臂外旋过头了,那就是无名指或中指气感强烈,再外旋一点就变成食指和大指发胀了,这表明你动作不对,达不到标准了。
《丹经武学文集》中写道:“太极拳它主要的特点是养气柔体,它的作用,通过敛气修脉能使人体当中的阴阳两大气脉象天平一样平衡,循经就这样产生了。”
那么在练太极拳的时候,如何使人体当中的阴阳两大气脉象天平一样平衡?这就得多读书,多对照功谱来指正动作。循经太极拳的功谱有《操演谱文》,有《全体大用》, 有《内脉循经》,有《武学概谱》,根据自己的功夫进展,一步步的去完善循经太极拳的学习。
就以“野马分鬃”这个势子而论,这“后按胯侧”如果没达到“合心经”,你就失去了这个式子的锻炼意义。
前面的掤手使周身阳气得以伸发,后手下按重点使手少阴心经得以开展。心在人体处于离位,属火;火得以阳气的助力,无疑更增威风。
而托掌前托时,是以虎口分张,大指和食指向前进击的。大指的手太阴肺经和食指的手阳明大肠经都属于金脉,这样一练可以很好的宣发金气。这时心之火得阳气之助,就能更好的以火炼金,从而有“金刚以火炼,烈火产真形”之效。
我们大家想到丹道,就想到金丹,那么这个金丹怎么练?你得有理论,得合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合于传统医学,因为中医是从修真里分流出来的。你要是乱编乱创出来,结果一看,跟中国的传统元气论不相干,那就是瞎忽悠。
如果认真练了太极拳一段时间,身体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也没有反应,那么这个太极拳肯定不正宗。真正的太极拳是丹家的外功,练好了就能进阶丹道,靠的就是因为他能循经内炼,体现在行拳中就是要有真实的感应,这样的功夫才是真正的内家拳。
而之所以循经太极拳能循经内炼,就是因为他有功谱,能让学子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丹经武学”是我的老师李兆生先生所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名称,它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不仅仅只是世人眼里的武功和修真,或者说它才是真正的武学与修真,它的内容太多太多,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世人提起功夫,提起国术,想到的多是拳脚、器械、技击格斗,或许再加上强身健体;如果层次再上一些,则是修持丹道。但是国术与功夫仅仅只是这样吗?

丹经武学的前身是九脉合真后的一脉真谕:“真元修真法”。古人认为元是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元气是万事万物的根源,万事万物都是元气化生而来,“真元修真法”就是修持元气的真正好方法。

真元修真法脱胎于三教的修真之法,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贤侠剑道与三教修持功夫的结合。这些贤侠剑道把自身的武学和三教的修真内容融为一体,形成了文武双修,以武演道,以文载道的完整武学修真体系。

文武的修持体系在这里面是核心,是修持元气的最有用,最高效的方法。文有诗、书、画,这是文人三绝;武有软、硬、轻,这是武者三用。那么文人三绝又演化为诗、文、书、画、印、拓六艺,武者三用则运化出诸般拳脚器械,各有功用。

这种关系类似于道门五术“山医命相卜”,“山”就是修真之法,修真之人多以山人自居,是避居山中,远俗而近道之意。“医命相卜”都是在有了“山”这种修真的真实作为之后,演化出来的技艺,是传统道家弟子用来济世传道,积累外功之法。

上面说的是道家五术,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道家的。但是实际上,真正的修持是“行住坐卧都是道”,我在修真练功,但是别人看不出来,这是合俗同光。李师于《翰墨缘》中写道:“于平时举手投足的常态中,时而悟得道妙的启示。‘全凭心意练功夫’,因此参玄法眼也是从日常生活中来,运化在功夫之中”。

世人眼中可能觉得练功夫就是操弄拳脚器械,站桩练功,却不知提笔写字画画也能涣发精神,运转元气。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日用修持的方法。比如当厨师,你切菜的时候,就能练金刀三十六式;当店小二,也就是服务员,一手托着菜行走,就把内家的轻功,掌法给练了。

再比如你打扫卫生,抹桌子,玻璃,在这个过程中,十万横磨,太极拳的乱环诀,推手这些功夫都在里面了。当然这跟你专修过什么有关系,也跟你修习功夫到什么程度有关联。并不是说你擦个桌子,什么功夫都练了,不是这么简单。你没有一定的心性修为,没有一定的内功基础是没用的。

回过头来说真元修真法,真元修真法是九脉合真后“一脉真谕”的宗系嫡传,古传全称是“三界修真法,万乘统元功”。它是一条修真捷径,是圆融三教的系列修持锻炼方法。后来呢,它不在宗教里面传承了,教外别传了。

“教外别传”的意思是宗教外面传承,宗教里不再传授了。那么为什么要教外传承?这是因为宗教发展到了后来,受到世俗的侵扰太多,争权夺利,成了另一个名利场,当年的这些贤侠剑道们之所以进入宗教里面修习,为的就是避世修真,远离尘世,结果现在宗教成了另外一种红尘,不利于宗风的传承,于是就开始“教外别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到了1984年,也就是中国的万轮甲子年,也是“真元修真法”五百年封真,三百年封法开始解封之际。李兆生老师以武当太乙铁松派第十三代掌门人的名义出山弘扬法脉,把真元修真法这门臻至颠峰的修真文化播向人间。

在传扬文化的过程中,也是在不断的根据时代的变化,调整教学的方法。比如说早期的小炼形,李师教得很全,从头部的锻炼,到腰部的旋转都教了,但是现在很多功夫都不再广传。这不是保守了,而是因为这些功夫,基础不够的人练了容易受伤。

而循经太极拳也是先生根据实际情况而创编,太极拳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们没有循经内炼,严格说来只能算是太极操。那么李师付出极大的代价,重新赋与二十四式太极以循经,使它有了灵性,成为了一个崭新的生命,这与当年三丰祖师改良先天拳为太极有同等意义。

丹经武学的“丹”指的是丹道,是修真有成的第一步功夫,这是金门的修持。再往上走则是玄门,真门,门上还有轮。“经”是指经典,标准。“武”就是武功,武术,“学”是指学识,文化。

综合起来说,丹经武学是一门以武入道,文武合参的标准修真文化体系。它的目的是让人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完整的、真正的好人。不要长得病歪歪的,身心不健康。丹经武学与社会的武功不同之处是在于他纳合丹道于武途,文武同宗,是以元气为根本,为核心。

那么先生为什么要推出丹经武学这一概念呢?这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个创举。

先生早年以太乙铁松十三代掌门的名义出山弘法,但实际上先生身负诸多法脉。以武当而论,除铁松之外,还得到了松花湖隐真吴和老人所传的太乙“神剑、飞刀、意戟、神枪”四门传承,同时还是武当先天太极第十八代掌门、张三丰龙行大草武当天龙神剑第九代传真、武当真元玄宗丹脉第九代(武当真元内脉丹法)掌门。

在武当山开班的时候,先生还先后传授了武当玄圣宗,神武门的功夫,以及玄阳宗的一些绝学。先生同时还是少林老祖飞龙宗第二十六代掌门、雪山飞龙派第九代掌门、龙虎堂二十三代主人(明代九脉合真后把绝学全部放入龙虎堂,那时的龙虎堂主也相当于修真武林的盟主)。

这么多内容怎么传承下去?还是按以前的风俗一个个门派分开传吗?太难了,也没必要,而且时代已经变了。以前的武林门派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那时法纪不全,争杀不休。成立门派一个是为了更好的师徒相授,传承功夫;另一个也是为了抱团取暖,别人杀上门来,有同门相互护持。

那时师父传功,说了不许外传,就没有人敢传。因为你不听话,轻则废除功夫,赶出师门;重则取其性命,包括得传功夫的人也会付出很大代价。现在呢,老师台上刚讲完课,后头就有人把功夫传到网上去了,你能拿他怎么样?虽然他传上网的,只是知识,没有种子,练不出真正的功夫,但是规矩已经乱了。

实际上当年的九脉合真,已经基本上消弭了派别的差距,那时的先辈们相互学习,相互探讨,使国学最终汇聚成一个高峰,这是“真元修真法”的由来。到了现代,法律健全了,同时枪炮的出现,也使技击的作用大为下降,门派已经失去了他最大的意义。

现如今先生把自己得到的所有传承,以“真元修真法”为核心,汇聚在一起,称之为“丹经武学”,只要有缘人愿意学习,你就可以得到传承,关键在于你是不是付出了足够的努力。

丹经武学的内容非常的丰富,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到拳脚功夫,兵器演练;再到戏剧(皮影戏)研究,以及丹家的丹食药饵(也就是丹家的外丹)等等,这些都可以参真,都是以元气为宗。

现代社会讲“以人为本”,包括衣食住行,都要符合、方便人们的生活习惯,这是从外面的环境,物品来要求。但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是修真的内容。他追求的是培养壮大人的元气,使人身心健康。有天赋,肯努力的人,甚至能得到生命层次的跃迁,按传统文化的说法就是长生久视,羽化飞升,这是由内而外的发展。

外在的物质再丰富,再完善,没有圆满的心灵也是没用的。看看历史上的欧洲贵族,参加宴会,吃喝不下了就去吃巴豆,泄药,或者用手呕嗓子,把吃下去的东西拉出去或吐出来,然后又回去吃喝,这是正常人能做的事吗?

现代生活物质很丰富了,很多人有钱后,不是想着学习,去修真以完善自我的身心,而是搞什么登山冒险,快车比赛,追求刺激,拿自己的命不当一回事。更严重的是吸食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或乱搞男女关系,这些都是背离了人身健康的胡乱作为。

丹经武学的提出,让所有喜爱宗风武学,传统法乳的学子有了一个核心。大家可以团结、集聚在这个核心下,共同努力,共同参真,为弘扬真正的传统文化而奋斗。

这也是先生为什么倡导丹经武学的原因,所有从学过先生的人,只要还在练功、读书,还愿意为弘扬传统文化付出自己的努力,就都是丹经武学的第一代学子,这也是先生把所有的门派传承给统一辈分了。

丹经武学的提出与存在,使得天下有缘都可以进入到这一传统国学领域,他超越了某一个单一的门派、或者某一功法的局限性,使得天下学问天下人学习,传统国学国人皆能学之,使学子们能自由的学习各门各派的功法,相互参真(此段话改自同门好友文熙兄)。

丹经武学第一代学子

真元修真法传人 凌霄客
玉环桩是武当宗传的混元四手,又被称之为太极四手。此四手分别为“掤捋挤按”四正手,“采挒肘靠”四化势,加上前(进)后(退)左(顾)右(盼)是为身姿步法(按传统而言,此为两势,而非四势也),以及定、中、守之三势心法,合为十三势矣。此为正宗所传,社会上以十三个动作为十三势,实是大误。

太极拳起源于十三势,所以在武当宗传脉承里,多要求以玉环桩为基础,练好了再进修太极拳,如此效果更佳。玉环桩已经传到社会上有30多年了,在传承过程中,对很多人的健康锻炼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然也是因为泛传之故,众多学习者的基础和学识各有不同,难免对玉环桩的修炼,产生不同的理解,这里仅就我个人习练多年玉环桩的心得、体会叙说一二,以供诸同道参考,借鉴。



玉环桩一法有共八个势子,但是究其根本,其实只有六个动作。其中的“二仪呈象”通过两手和双足的分立,使体内气机产生分化,一气分为阴阳,是从无极到太极的过程,而其后的所有行功莫不是此阴阳二气的运化矣。另一个势子“隐现虚灵”则是在练功的时候要体会动作之间的转换,要有欲前则先后,欲左则先右的味道。

在这种前后相激,左右互荡的情况下,体内的气机就会产生震动,正是拳经中所言的“气宜鼓荡”也。“二仪呈象”和“隐现虚灵”这两个动作全程隐含在玉环桩其它动作之中,从而使每个式子都有着这种阴阳的互化,气机的震动,从而实现真元之气的壮大。

玉环桩的习练应该是建立在小炼形和元明八式的基础上,要不然在习练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疑惑和不解,比如当年我总是会想:在“金风返真”的时候,身体的方向是正对着前方还是稍为偏一点?“金顶沉锋”下蹲时重心放在哪,此时身体应该面向哪里?自己的动作对不对等等……在练的时候老是在想这些问题,心神已经乱了,怎么可能安下心来练功?

除此之外,以前我经常会有着图表现,想快成的心理,当时听人说想出功夫就得练大架,然后就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步子本来自然迈出只有半米的,硬是要迈出一米;然后又拼命深蹲,就把身体内的气机全给扰乱了,给中断了。

玉环桩有抱球的动作,记得当年听老师说等体内的气足了后,手中抱的球就会越来越大。有了这个意识后,再加上经络不通,真气不能内敛,手容易发掤劲,于是我练的时候,手中抱的球就会抱得很大,如此一来,气机就散了,怎么也练不出功夫。

以前的我正是因为犯了这些错误,导致功夫一直没有长进。直到近年来,随着年纪的增长,心性开始沉淀,慢慢地明白,身体是自己的,功夫也是自己的,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于是沉下心来修炼。“心不动,气自圆”,心安下来了,元气慢慢地开始恢复,练功的时候,气推形动,这时才发现当年的疑惑都不是问题,形体顺着身体中的运动就是了。

其中最大的一个感悟就是自然地开始把球给抱小了,从“予注中元”开始,到“水撞金轮”,再到“金风返真”,这个球一抱小,感觉就来了,体内的气机马上明显的收敛入内。这气机,刚开始收敛时感觉不如抱大球时有力,可是练了一段时间后,体内的真气化为内力后,气推形动,就发现练功时神意真正能进入有意无意之间。原来抱大球时,其实是用后天的意识去推动形体运动的, 练出来的始终是浮力,这也是为什么始终不能内炼的原因。

但是球一抱小,气机内敛,这时推动形体的就是内力了。而且手中的球体感觉也日渐开始明显,这样一来,功中的感受就越来越深。行功至此才明白老师当年所说的练玉环桩为什么要“唯唯诺诺”,练功时自然有弯腰驼背之感受,不复以前的“神勇状”,当然这种感受是自然而然出现,不假人为意识。

当然外人看来,如今的我练习功夫之时,并不好看。手指都是弯曲的,都伸不直,身姿看起来也是痿痿缩缩的,有点弯腰跎背的样子。可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体会真气的内敛潜行,双手之间才有真实的球感。不仅仅是双掌相对抱球时有球感,双手分开时也有球在手中。

如今我练习玉环桩,再也不管功架的高低,快慢,大小,也不管有力无力,心意放空,全凭体内真气推动,至此终明白当年师父所传授功法时的很多作为。李师当年传授功法,并不像社会上的那样,手把手的讲解得很细,多只是把动作姿势讲个大概,然后就让你就去练。当时并不理解,总有好多疑惑想不清楚。

如今思之,这是自己没有练到位之故。当体内有真力出现后,自然是一教就会,一练就有,内力自然会帮你矫正形体,动作自然标准,规范,不用多说。但是如果身体内没有料,怎么教你都不会明白。此正是宗传之法:“大道授人规矩,不授人以技巧也”。

修行至今,因生性疏懒,没有功夫,因见一些同道走在我以前走过的错误的路上,特意写此文以供借鉴,如能有所帮助,则是幸事矣。

太极拳有“一身备五弓”的说法,从我个人的实际体会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理论,如果能真实的应用好,则可以在行功中很好体内气机的升降、开合、聚散、有无,有助于更好的锻炼内功,增进功力。

社会上对“一身备五弓”多是这样理解的,我这里转抄一下:

一.以人体脊椎骨为主弓,大椎与脊骨根上下两端为弓梢,腰(命门处)为弓把。手弓有两张,分别以同侧之手和肩作弓梢,肘为弓把。腿弓有两张,分别以同侧的胯和足为弓梢,膝为弓把。身弓、手弓、腿弓合而言之“五张弓”,所谓“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即如是也。二.上下之弓谓之“身弓”,四旁之弓即“四肢弓”,合起来就是“身备五张弓”。

对于以上见解我是不认同的,感觉有些生硬,过于牵强,并且有违太极拳周身大用之宗旨。个人认为“一身备五弓”是指在行拳,站桩时,在四面八方,以及上下有相争之意,有相撑之意。上下是一弓,前后一弓,左右一弓,此外侧前后有两弓,这正是四正四奇成八卦也。正合太极拳行功立身中正,支撑八面之意。而如此上下八方相争则使气机升降有序,使阴阳气机能分开清浊,以使清者升,浊者降,久之功夫有进,方能实现气沉丹田,虚领顶劲。

从内功运化来说,以太极拳揽雀尾来说,掤之一式时,前掤而后按,两臂于前后上下相争;双腿于侧前后相争;合起来则气升于头顶,使真气行于百会;与此同时,气机自然布于周身,此为行张弓之势。此后行捋法,手收于腰间抱球聚气。此时双腿呈现虎步之姿相争,立身中正而下坐,真气回收下沉聚于小腹丹田;此为行藏弓之姿。一张弓一藏弓之间,张弛有度,则气机升降有序,开合有度,气机运行周身,滋润筋骨皮肉,正是内家神功之作为。

同理,其他式子亦是如此。太极拳之所以名为太极,则行功尺度必然要符合太极阴阳之理,不合者非太极也,已失真矣,不可言宗风!

前面所说的张弛之法是练功之法,技击之时则是相反,是“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练拳时却是蓄气如藏弓,运气如张弓。简言之就是,练拳时,收势、降势、合势多为聚气蓄气之用,是藏弓;发势、升势、开势多为力化刚阳,气运周身之功,是张弓。可是在技击搏斗之时,则是刚好相反,收势、降势、合势多是为了蓄劲,如同张弓一般;发势、升势、开势则多为发劲,如同放箭一样,惊弹崩炸走螺旋以伤敌。如按社会上的理解 ,则很难实现技击与内功的修行。

所以个人认为太极拳的“一身备五弓”是指上下与八方相争而显现张弓时的相争之意,一共五个方向,故名之为五弓。正合拳论中立身中正,支撑八面之意。
“小满”节气已过,农历五月很快就要到来。在五月,除了吃粽子过“端午节”,“五毒月”和“九毒日”的传统习俗和禁忌,大家非常有必要了解和谨记,因为这关乎今后的美好健康生活!

“五毒月”除了时间在农历五月,更重要是因为五月是蝎子、毒蛇、蜈蚣、蟾蜍、壁虎(一说为蜘蛛)等民间盛传的“五大毒物”(简称五毒)出没的时期,所以有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民俗认为每年端午日午时,五毒开始孽生。于此日午前在屋角及各阴暗处洒石灰、喷雄黄酒、燃药烟,以灭五毒,驱秽气。与此同时,将灰尘垃圾扫于室外,以净其室。

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另外一种民俗是,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

据《黄帝内经》记载:每年农历五月,是天地之气交合之日,男女尽量避免行房。行房如同服毒,易失掉真阳,真阳一失,阴阳失衡!所以夫妻尽量不能同房,男子应节制嗜欲,食物清淡,减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补肾。

而且在五月,更有九天是最为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九毒日”。端午是九毒日之首,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带香囊、带五色线手环、脚环、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九毒日如下:

初五:地腊,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初六: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雷斋日。

初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上三日为“初毒日”)

十五: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四天王巡行。

十六:九毒日,又天地元气造化万物之辰,犯者三年内夫妻俱亡。

十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上三日为“中毒日”)

廿五: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月晦日。

廿六: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廿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斗降。

(以上三日为“末毒日”)

农历五月十四为“天地交泰日”,加起来一共十天。在这十天里,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

2018 戊戌年九毒日如下:

初毒日:(阳历6月18日-6月20日)

中毒日:(阳历6月28日-6月30日)

末毒日:(阳历7月9日-7月11日)
广西柳州周玉顺 1996年广西南宁市参加李师兆生主讲雪山密法,2002~2005年参加过几次湖北丹江口学习班!
如果心不走神, 我个人觉得应该会有收获了吧?这么长的时间练功, 比社会的要求严多了, 如果还没有感受与收获, 那就不如练社会存在东西算了,当然如果练的时候没有静下心来, 那是另一回事。
是啊, 以前在武当山也听说过有这种情况, 那是听一位北京的学友说的, 他说问了老师, 说是练的动作不对, 要有阴有阳才行, 就是手要从阴经上来才对, 此事不知真假。好多书时写的东西在教时是不同的啊, 不知为了什么?
看下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凌霄客 » 文章发表人是 凌霄客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