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文章发表人是: 心月孤圆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心月孤圆 » 文章发表人是 心月孤圆
发表人 内容
在藏密中,常见到八种吉祥的图案,称为八吉祥。   相传释迦牟尼诞生时,天上献上种种供品,此八吉祥即为天人所供,故密乘行人常用此来装饰佛坛,有用金、银、铜等制成者。也有用木制成者,或绘画。   有说此八吉祥代表佛陀身上的八个部位,宝瓶、宝盖、双鱼、莲花、白螺、吉祥结、尊胜幢、法轮,依次代表佛陀的颈、佛顶、佛眼、佛舌、佛三道、佛心、佛陀之无上正等觉,及佛手。   宝瓶代表佛陀的颈,因佛法皆由佛陀口中流出,故宝瓶又为教法、教理的表徵。献上宝瓶时,亦代表祈愿众生获得这圆满无上的教义。   宝盖,代表佛顶,在汉地名为白伞,置於佛陀顶上,能遮蔽风日。伞在古代印度原为贵族、皇室所用,象徵尊贵威势,在此代表行者具足大威势,能除一切魔障,清净吉祥。献上伞盖是祈愿众生离苦得乐。   双鱼代表佛陀的双目。此代表佛眼慈视众生,故又为智慧的表徵。供养吉祥的双鱼,祈愿消除众生的无明,得到了悟一切的智慧。   莲花代表佛陀的舌头。象徵佛以广长舌说一切法,使众生都能悟入开示佛之知见。献上莲花,祈愿我们具足利益众生的能力。   白螺代表佛陀的三条颈纹。佛陀的法音广大悠扬,如白海螺一般清净美好使一切有情入於解脱。   吉祥结代表佛陀的心,又称为无尽结,因为此结无首无端,代表佛陀心法无尽。此结亦可视为两个“卍”字交搭而成,因此亦为心脉的表徵。藏密中常以此结为信众佩戴加持。   尊胜幢代表佛陀无上正等正觉,是为佛教的胜利,故以尊胜幢来表徵。幢在古代表为军队所用,代表胜利。在此代表除一切烦恼魔障,得大胜利,究竟解脱。其呈圆柱形,不像伞一般可以曲张,也有以铜制成,外表鎏金,矗立於殿宇四角。   法轮代表佛陀的手掌。此象徵法轮常转,而轮之八辐,有说代表“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亦有说代表佛陀八相成道。”   在佛寺的屋顶正中央,经常可见法轮的标帜,左右各有一鹿,这是象徵佛陀於鹿野苑初转法轮。《毗奈耶杂事》中记载:“刻转法轮像,两旁安鹿而卧。”
食子是藏传佛教中,以糌粑或熟麦粉作成,用以供养佛菩萨、本尊或诸神施食众鬼的食品。又称“朵马、多玛”。藏语“多”字意义为“放”,即为供养并献出之义。“玛”字为“地”或“母”之意义,即一切普及,无所不载之谓。   多玛可为供养佛菩萨、本尊的食品,亦可供给恶灵邪魔以驱除之,亦可为灌顶时,作为本尊代表来加持弟子之用。食子有各种形状,而金刚部,尤其是忿怒本尊及护法仪轨中,所使用的多为三角形。后代作食子的技术逐渐发展成一种艺术。相传拉萨地区过新年时,喇嘛寺所作之食子高可盈丈,并以各种彩色图案加以美化。   此外,食子上有酥油装饰品,称之为“朵马花”,插有小旗、小伞盖,称为“朵马旗”、“朵马伞”,而安放食子所用的三脚架,则称为“朵马台架”。

自轻他重的修法---堪布慈诚罗珠
一、总述
  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的修法,是按照深度逐渐加大、难度逐渐加强的修行次第来进行排列的。即使自他平等的修法都不容易做到,后面的修法就更是难上其难。但无论再难,经过我们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以前那些真正实实在在地修出来的善知识、成就者们,都是从凡夫开始,经过点点滴滴的积累,从而走到颠峰境界的,没有一个是先天的佛。
  大家都知道,像米拉日巴那么伟大的人,当初也可谓罪恶滔天,但依靠佛法的力量,也最终获得了成就。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如果我们能以他们为表率,仿效他们进行修习,就肯定会取得成就。
  无始以来,我们在世间法方面费了很大的劲,操了很大的心,花了很长的时间,最后却劳而无功。我们都知道,一个世俗人仅仅这一世从小到老为了读书、婚姻、工作、生活、儿女等等,也是不遗余力、不惜工本,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些代价也不仅仅是一些身外之物,我们将包括青春、情感以及时时刻刻的生命等珍贵之物,都不止一次地奉献在这些方面,但所谓的收获和回报却是不足挂齿的。比如说,虽然我们终日操劳、费尽心机,但在生病、衰老、死亡时,却只有独自一人去面对,既不可能由亲人、儿女来分担,也不可能由科学、哲学来解决。孑然一身、六亲无靠,没有任何人、任何学问可以给我们提供任何援助,唯一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难题的,就只有佛法。关于这一点,大家应当深有体会。
  在世间法方面,我们可以说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只不过是没有饿死、冻死地活在了人世间。如果将拥有的一点财产看作回报,那与我们所付出的成本是不能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的;如果将得到的名利作为回报,但世间的名利究竟有多大的用处呢?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平时我们将名利财产当作了不起的东西,但在功成名遂之后,如果真正要面临痛苦,这些东西都是毫无意义的。
  但是,如果我们能在修法方面,付出用于世间法的哪怕百分之五、百分之十的精力,我们现在就已经获得成就了,即使没有成就,也肯定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但遗憾的是,我们在修习佛法方面几乎没有花过什么时间,下过什么功夫,没有付出过什么,一直都在争权夺利、斤斤计较,所以到如今仍然一无所获。
  请各位反省一下,如果现在马上要离开人世,我们是否有操纵自己命运的把握呢?我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那么该怎么办呢?虽然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放下所有的世俗事务,却可以对世俗生活进行重新安排,改头换面、重新做人,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意义。如果能在深奥、殊胜、伟大的修行中投入少量的精力,即使不成就,起码也有把握生生世世不堕恶趣。
  在座的人大多已接近或超过中年,谁都不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有多长,也许几天、也许几年、也许几十年。但无论多长,都总有一天会过去。在短暂的人生过去之后,我们是否还有选择的自由空间呢?绝不可能。如果不好好修行,与来之不易的人身失之交臂,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可以选择的机会了。
  虽然我们现在也面临着生活等世间压力,却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来修行,拥有着主宰自己来世去向的权利。因此,抓住现在的大好时机,尽量忙里偷闲地安排时间用于修行是十分重要的。
  众所周知,古代人虽然也有烦恼,但与现代人相比,却显得很轻微。在末法时期,众生的烦恼是极其粗大的。在有限的生命已经耗费了百分之三十、四十、甚至五十,生命的乐章已经接近尾声,属于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的时候,我们必须对症下药,修持一种立竿见影的殊胜之法。
  虽然修行的道路有八万四千条,但一般的法门却很难解决我们的问题。所以,我们就必须提纲携领、抓住重点。所谓“重点”,就是两个——智慧和方便。所谓方便,就是指方法。总而言之,就是以菩提心为中心,其他的方法都围绕在其周围。如果有了菩提心,无论作什么都不在话下;所谓智慧,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能够拯救我们的,就是这两个。除此之外,根本不存在什么救世主,也不存在什么挽救我们的其他方法。所以,我们要将自己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这两点上,通过它们,就能使我们获得自在。因此,我们必须要在菩提心上下功夫。
  有些小乘的修法,是既严肃、又严格,在言行方面的要求也很高,但最终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即使修到顶峰,也只不过是令自己获得了一种不究竟的解脱而已。但在有了菩提心的前提下,虽然在行为方面没有小乘的要求那么保守、严格,但在比较开放的条件下,也可以获得远胜于小乘的结果——快速地获得究竟的解脱。
  在有了菩提心以后,还要具备证悟空性的智慧,才能将我们的我执彻底摧毁,但这是下一步的任务。就目前而言,我们虽然也可以修习空性,但从严格的要求来说,还是先不急于修空性,在将菩提心踏踏实实地奁鹄粗螅沤胄蘅招缘某绦颉?br>   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应当将菩提心当作一生修行的重点。千万不要认为在修习五加行的几个月中,念诵完十万遍发菩提心的偈颂,就算完成了修菩提心的任务,从此以后就万事大吉,可以与菩提心修法诀别,转而修习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等修法。这是荒唐之至的愚蠢之念!要知道,在我们的一生当中,始终也不能离开菩提心的修法。
  作为一名凡夫,在一生当中既没有永恒的幸福,也没有永恒的痛苦。但无论是痛苦还是幸福,都不能将其作为修行的障碍,而应当像我们以前所讲的一样,将所有的幸福与痛苦都作为修菩提心的顺缘,化作利益众生的动力。虽然就本质而言,它们既不一定是修行的顺缘,也不一定是修行的违缘,但我们却可以将它们变成顺缘和违缘。
  比如说,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非常幸福,就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从而失去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紧迫感,这样一来,就会在碌碌无为当中错过所有的修行机会。另外,如同《中观四百论》所说:“有情无慢少,有慢则无悲。”凡是有钱、有地位的人,都有不同层次的傲慢心,以傲慢心就绝对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慈悲心。
  阿底峡尊者在进藏时也曾经说过:“你们藏地这些所谓大德的作法,会影响、破坏我的慈悲心。”如果有了名利地位,就会因傲慢而使慈悲心受损,既然慈悲心已经受损,菩提心又从何而起呢?因为基础已经动摇了的缘故。由此可见,幸福并不一定是修行的顺缘。
  我们都害怕痛苦、逃避痛苦,将痛苦视为洪水猛兽。但如果能善加利用痛苦,也可以转祸为福,将其化为菩提心的顺缘,这就是大乘修法的善巧方便,小乘修法中就缺乏了这一点。如果真正能够做到这点,就是不折不扣的大乘修行人。
  有些所谓的修行人,只是在平时没有痛苦、没有折磨、没有压力时,才心不在焉地作一些形象上的修行。一旦遇到麻烦,就将佛法扔到一边,像普通人一样地怨天尤人,这样就不会有进步。即使有,也是临时的、不稳固的进步,虽然在几个月、几年当中显得有一些成效,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前功尽弃、功亏一篑,很快就退转了。但是,谁有把握在一生中不会遇到痛苦呢?决不可能。所以,大乘修法就竭力提倡将菩提心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将痛苦转为道用,将痛苦变为修持菩提心的动力。
  有一个比喻可以很恰当地说明这一点:森林大火在遇到狂风时,可以借助风力而变得更加猛烈,风刮得越大,火焰就燃烧得更旺;但炉灶中的微弱之火,却会因一阵微风的吹动而熄灭。痛苦就像风,而菩提心就像火,如果善于利用如风一般的痛苦,就能使其成为菩提心的助缘;如果不会利用,就会因极小的痛苦而一蹶不振。
  比如说,如果一个长期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等修法的人,在遇到工作上的一些意外、困难以及不公待遇的时候,仍然顽梗不化地认为:我已经修持了这么久的菩提心,积累了这么多的福报,凭什么还要受到这样的侮辱,遭遇这样的处境?这种忿忿不平的嗔恨心,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足以令前世的善根毁于一旦。
  作为一个合格的修行人,即使遇到强烈的痛苦,也能将其化为勇气和力量,不但可以战胜痛苦,还可以使菩提心日益增长。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方法。所以,我们千万要加以重视。
  轮回是无始无终的,即使这一世做得再多、再好,也不能保证下一世可以坐享其成。即使在此生,也是直到体力衰竭、精力不济的时候,忙碌的生活才算告一段落。但修行却不是如此,即使利用几个星期的时间,精勤地修持一种法,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明显效果。如果能将修行的时间加长,其效果更是可想而知。
  以上内容,是针对所有修法而言的,下面转入正题,讲一讲自轻他重的具体修法。
  二、自轻他重的修法
  (一)修法的标准
  阿底峡尊者一位上师的感人事迹,就是自轻他重修法的标准。
  他虽然是一位凡夫,所修学的理论也属于小乘一切有部的经典,而没有接触到大乘经典。但由于长期熏习慈悲心的缘故,所以就产生了十分强烈的慈悲心。
  一次,他身边的一个人患了疾病,生命垂危、奄奄一息。医生说,只有用活人的新鲜肉,才能治疗他的病;如果找不到,就别无他法了。
  人们四处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所需的新鲜人肉。这位专修慈悲心的上师在知道这个情况之后,便亲自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送给了病人。在服用了新鲜人肉之后,患者的病很快就痊愈了。
  但因为这位上师并没有证悟空性,只是一名普通凡夫,所以也深受剧痛的折磨,感到苦不堪忍。得知真相的病人走到他的床榻前,满心歉疚地说:“非常感谢您的无私奉献!因为治疗我的病,让您承受了如此的痛苦,实在是过意不去。”上师和蔼地回答说:“没有关系,只要你的病能够康复,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当晚,因为伤口烧灼般的疼痛,上师一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直至临晨,才朦朦胧胧地进入梦乡。在梦境中,来了一位身穿白衣的人,用慈祥的语气对他说:“善男子,修菩提道的人,就是应当如此!”说完,又轻柔地抚摸了一下伤口,剧痛不止的伤口当即恢复如初。等上师醒来之后,发现伤口果然已经复原。原来梦中的白衣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正是因为慈悲心的力量,才打动了观世音菩萨,而使这位上师能够获得如此神奇殊胜的加持。
  虽然自轻他重修法的标准是这样的,但我们目前肯定无法做到。但无论如何,我们应当将其作为一个前进的目标、努力的方向。最关键的,就是要往这个方向走。
  (二)具体的修法
  前面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修法,主要是在打坐时精神上的修行,而自轻他重就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因此,自轻他重的修法就包括思想与行动两个方面。当然,行为上真正完全彻底的自轻他重,只有在证得第一地以后才能实施。因为在获得第一地之后,即使将自己的身肉割下布施于人,也不会有任何痛苦;即使有人前来砍下自己的头颅,也如同斩割外面的石头、树木一般毫不在乎。但在慈悲心十分炽烈的时候,就像刚才所说的那位上师一样,凡夫也就有可能做到,但这是很不容易的。对于登地菩萨而言,舍弃自己的身体、头颅是易如反掌的事,所以不足为奇,但作为一名凡夫,如果能忍受痛苦,做到自轻他重,就的确是令人感动的。今天所讲的,就是打坐时在精神上的一种锻炼。首先我们必须经过精神上的培训,才能适应下一步的要求。
  1、打坐时的修法
  在打坐之初,也像其他修法的程序一样,在准备工作做完,使心平静下来以后,就修持知母、念恩、报恩三个修法,之后就是以大悲心接受别人的痛苦,以及以大慈心布施自己的幸福,每一点上都应该有四个具备。这些内容前面已经讲过,此处就不再重复。
  在这些修法结束之后,就进入自轻他重的正式修习。首先思维:之前我在修习菩提心方面,只是意识上的思维与观想,但从现在起,即使我自己不能获得解脱,如果真有这样一个身临其境的机会,可以将他人的痛苦以及痛苦之因——恶业转嫁于自己,将自己的幸福以及幸福之因——善业赠送于他人,我也义不容辞。在我身强力壮的时候,如果看到一个病人,就必须当仁不让地代受对方的苦痛,将他人的病痛完完全全地迁移到自己身上。作为一名大乘修行人,我必须要做到这点。
  如果我的死亡可以消除或者代替一切众生的死亡,我就应当义无反顾地去领受死亡;如果我的病痛可以减轻众生的病患之苦,我也理所当然地应该去承受病痛。就这样将轮回世间的生老病死等所有痛苦以及痛苦之因一一进行观想。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一种观想,而应发自内心地想,如果现在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也一定要真正地去做。
  当然,现在只是一种思维而已,实际上我们是做不到的。但经过天长日久的锻炼,让自轻他重的念头生根、发芽,并逐步成长到十分强壮之后,总有一天,我们在行为上也能够做到。
  刚开始的时候虽然可以这样思维,但却是很虚假的,只有经过反反复复地修炼,才能够学会并付诸实践。以上是思维的部分,下面讲氲牟糠帧
  然后,又将自己的下半身观想成三恶趣——地狱、饿鬼以及旁生道的众生。然后观想:为了令恶趣众生远离痛苦,我将由自己的下半身去承受它们的痛苦以及痛苦之因。
  经过日积月累的熏习,就能逐步培养出一个坚定不移的决心:如果有一天真有这样的机会,我也一定能做到为了断除众生的痛苦,而去接受它们的痛苦。这样再三地反观自心,看自己能否真实地生起这样的念头。
  刚开始的时候虽然有这样的愿望,也会心血来潮地作一些虚伪的观想,但一想到这是真真切切的事实,就会临阵脱逃、退缩不前。此时,就应当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将隐藏起来的自私心、贪欲心都彻底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让它们无地自容,然后又继续修持。
  要知道,哪怕在一刹那间,我们心里能昙花一现般地生起这样的想法,也是不可多得的福报,顷刻就可以积累无量的资粮,清净无量的罪业,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生起这样的念头。
  但勉强是没有用的,而需要有因缘。这里的所谓因缘,就是指知母、念恩、报恩以及四个具备,这些修法是所有菩提心修法必不可少的程序、框架以及重要结构,其他修法都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不同的内容而已。
  我们也可以将自己的身体观想成与天下众生的数量等同的无数身体,然后由观想而成的每一个身体分别去替受每一个众生的痛苦。
  这种一再反复的观想方式,就是以大悲心领受众生痛苦的内容。
  以大慈心布施自己幸福的修法内容,与以前所讲的差不多,就是要培养出这样一种念头:如果有一天真正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将自己的幸福及幸福之因——善业赠送给他人,我也必须毫不犹豫地做到。
  现在我们不可能有这样的念头,否则就不会是一名凡夫。正因为我们缺少了这样的概念,才会从无始以来飘落轮回至今,付出了无以计数的代价,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以至于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长劫以来养成的自私恶习,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必须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持之以恒地修习以大悲心领受众生痛苦,以及以大慈心布施自己幸福的两个修法。
  刚一开始,只能强迫自己去观想,但我们的心根本不愿意真正地接受这种理念。此时,就应当查找原因,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就是因为在知母、念恩、报恩的修法上有所欠缺的缘故。然后又回过头去再次修持知母、念恩、报恩的修法。直到有把握真正做到的时候,才算达到了修法的标准。在没有达到标准之前,就决不能轻言放弃。
  至于出定以及回向的方法,以前已经讲过,此处就不再重复。以上是打坐时精神上的训练,下面宣说日常生活行为中的修法。
  2、行为上的修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现在起,我要为断除众生的痛苦而努力,无论自己是否能获得解脱,也始终将利益众生放在第一位。哪怕为了一个众生的解脱,而奋斗成千上万个大劫,也心甘情愿。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勇气,并在这种勇气的基础上,去作利益众生的事业。虽然因每个人的能力不同,而在利益众生的深度方面有所差别,但只要尽己所能地去作,就是行为上的自轻他重。  虽然这些说起来轻松简单,但要落实到行动上,就有很大的难度。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知难而上,既然我们以前可以在面临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遇到官场中的尔虞我诈时不低头、不屈服,并自以为是地将其看作勇敢。其实,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并不是真正的勇敢。如果能直视甚至战胜在修持自轻他重等修法上所遇到的困难,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勇敢,这样的人,才是当之无愧的勇士。作为修行人,我们应当将自己培养成这样的勇士!
  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将好的东西当作不好的,将不好的东西当作好的。世人想望追逐的钱财、名利等等,往往是在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利益的时候,一夜之间就不辞而别了。  我们大家都知道,张国荣在临死的时候,拥有三亿港币的身家,但万贯家财却不能化解他的苦楚;而继韩国现代集团创始人,富可敌国的大亨——郑周永扔下诺大家业去世之后,今年八月,其爱子——韩国现代集团总裁郑梦宪,也选择了以跳楼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今年五月,菲亚特总裁翁贝尔托•阿涅利因患肠癌医治无效而辞世;麦当劳公司前总裁吉姆•坎塔卢波也是赤条条地猝然离开了人间,除了因制作“巨无霸”、炸鸡腿等等而欠下的累累血债之外,没有带走一分一厘、一针一线……这样的事例简直是举不胜举。他们当初所挣的这些钱财,并不是像下雨一样不费吹灰之力便到手的,他们也为此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但这些金钱、名利不但不能拯救他们,反而往往是因这些金钱、名利,才结束了他们自己的性命。
  有一位心理医生曾经讲过,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无论从那一个角度看去,每二十个人当中至少有三名精神病人。虽然他们享受着卫生、绿化等方面的优厚待遇,享受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在光鲜精致的外衣、养尊处优的面孔下,却隐藏着纷纭的烦恼,隐藏着杀盗淫妄等恶业。  因此,物质上的享受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只有用大乘佛法的甘露水来洗刷自己的内心,力争将肮脏的自私心彻底赶尽杀绝,才算走上了菩提道。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如果我们能坚持不懈地修持,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我小时候在西藏听过乔达弥(Krisha Gotami)的故事,她是位生长在佛陀时代的少妇;她的第一个儿子在一岁左右就病逝了,乔达弥伤心欲绝,抱着小尸体在街上奔走,碰到人就问是否有药可以让她的儿子复活。有些人不理会她,有些人嘲笑她,有些人认为她发疯了。最后她碰到一位智者告诉她,世界上只有佛陀一个人能够为她施行奇迹。因此,她就去找佛陀,把儿子的尸体放在佛陀的面前,说出整个过程。佛陀以无限的慈悲心听着,然后轻声说:「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治疗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任何一户没有亲人死过的人家要回一粒芥菜子给我。」



乔达弥很高兴,立刻动身往城里去。她对第一户人家说:「佛陀要我从一户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拿回芥菜子。」「我们家已经有很多人过世了。」那个人如此回答。她于是又走向第二家,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家已经有无数的人过世了。」她又走向第三家、第四家,向全城的人家去要芥菜子,最后终于了解佛陀的要求是无法办到的。



她只好把儿子的尸体抱到坟场,做最后的道别,然后回到佛陀那儿。「你带回芥菜子吗?」他问。「不!」她说:「我开始了解您给我的教法,悲伤让我盲目,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受到死亡的折磨。」佛陀问:「你为什又回来呢?」
她回答:「请您开示死亡和死后的真相,我身上是否有什么东西是不死的?」



佛陀开始对她开示:「如果你想了解生死的真义,就必须经常如此反省:宇宙间只有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令郎的死亡,帮助你了解我们所处的轮回世界是无法忍受的苦海。脱离生死轮回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解脱之道。因为痛苦而使你准备学习,你的心也已经打开大门迎向真理了,我将教你解脱之道。」



乔达弥顶礼佛足,终其一生追随佛陀。据闻,她在临终前开悟。

接受死亡



在乔达弥的故事中,有一件值得我们再三察觉的事:接近死亡,可以带来真正的觉醒和生命观的改变。



譬如说,濒死经验最重要的预示是:它彻底改变了曾有濒死经验者的生命。研究者注意到其影响和改变相当大:对于死亡的恐惧降低,也比较能接受死亡;增加对别人的关怀,更加肯定爱的重要性;追求物质的兴趣减低,更加相信生命的精神层面和精神意义;当然,也比较能接受来世的信仰。有一个人对肯尼斯•瑞林说:过去我是一个行尸走肉,除了贪求物质享受之外,生命毫无目标。现在我完全改变了,我有强烈的动机、生命的目的、明确的方向、把握此生的坚强信念,我对于财富的兴趣和贪欲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了解精神层面的渴望,以及希望看到这个世界有所改善的热情。



有一位妇女告诉研究濒死经验的英国学者玛格•葛雷(Margot Grey)说:我慢慢感觉到我有一股强烈的爱心,有能力把爱传达给别人,有能力在我四周最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找到喜悦和快乐。对于生病和临终的人,我有强大的慈悲心,我好希望他们多少能够知道,死亡的过程只不过是生命的延伸而已。



大家都知道,像重病之类的致命危机,可以产生同样巨大的改变。死于癌症的弗瑞达•妮洛(Freda  Naylor)医师,勇敢地写下她死前的日记:我必须感谢癌症,让我有一些从未有过的经验。了解生命必死之后,让我变得谦卑,使我认识到自己惊人的心理力量,也重新发现自己,因为我必须在人生的跑道上停下来,重新衡量,然后再前进。



如果我们确实能够谦卑而开放地「重新衡量,再前进」,以及真正接受我们的死亡,我们将发现很容易就可以接受精神的教导和修行。而这种接受极可能带来另一个惊人的结果:真正的治疗。



记得一九七六年有一位中年的美国妇女,在纽约晋见敦珠仁波切。她对于佛教并不热衷,却听见说有一位大师来到了纽约。那时候,她病得很严重,绝望之余,什么事情都想尝试,甚至看看一位西藏上师!当时我担任她的翻译。她走入房间,坐在敦珠仁波切的面前。她因为自己的情况,加上见到仁波切便感动得掉下眼泪,她冲口而出:「我的医师说我只能再活几个月,您能帮助我吗?我快要死了。」出乎她的意料,敦珠仁波切温和而慈悲地咯咯笑了起来,然后安静地说:「你看,我们大家都正在死啊!死只是迟早的问题,有些人死得比别人早些罢了。」他以这几句话,帮助她了解凡是人都会死,也了解并不是只有她会死,纾解了她的焦虑。然后,他谈到了死亡的过程和对于死亡的接受,也谈到死亡里存有解脱的希望。最后,他教她治疗的修行法门,她就虔诚奉持不渝。她不仅接受了死亡,而且因为全心全力投入修行,因而获得痊愈。我听过许多类似的例子,有些人被诊断到了绝症的末期,只剩下几个月可活。当他们闭静潜修,真正面对自己和死亡的事实时,竟然治愈了。这告诉我们什么?接受死亡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态度,并发现生死之间的基本关系,如此一来,就很可能产生戏剧化的治疗作用。



西藏佛教徒相信,癌症之类的疾病其实是一种警讯,提醒我们生命中一直忽略的深层部分,比如精神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认真看待这个警讯,全盘改变生命的方向,不仅能治疗我们的身心,甚至整个生命。

心灵深处的改变



像乔达弥一般地深切反省无常,可以让你从内心的深处来体会无常的真义,当代上师纽舒堪布(Nyoshul Khenpo)写了一诗,道尽个中蕴味:一切万物都是虚幻短暂的,有分别心的人如刀上舔蜜,以苦为乐。坚持万物实有的人,多可怜啊!参道友们,往内观照。



然而,往内观照是多么困难的事啊!我们多么容易被旧习气主宰啊!就像纽舒堪布的诗告诉我们的,即使它们带来痛苦,我们却以几近听天由命的态度接受它们,因为我们惯于屈从。我们自以为崇尚自由,但一碰到我们的习气,就完全成为它们的奴隶了。虽然如此,反省还是可以慢慢带给我们智慧。我们注意到自己一再掉入那不断重复的模式里,也开始希望跳出窠臼。当然,我们也许还会再掉入其中,但慢慢的,我们可以跳出来,有所改变。这首题为〈人生五章〉的诗,道出了全部讯息:

1.我走上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掉了进去。
我迷失了……我绝望了。
这不是我的错,
费了好大的劲才爬出来。



2.我走上同一条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假装没看到,
还是掉了进去。
我不能相信我居然会掉在同样的地方。
但这不是我的错。
还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爬出来。



3.我走上同一条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看到它在那儿,
但还是掉了进去……
这是一种习气。
我的眼睛张开着,
我知道我在那儿。
这是我的错。
我立刻爬了出来。



4.我走上同一条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绕道而过。



5.我走上另一条街。

反省死亡,是为了在你的内心深处做一番真正的改变,并开始学习如何避免「人行道上的洞」和如何「走上另一条街」。通常这需要一段避静和深观的时间,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睁开眼睛,认清我们如何对待生命。



观察死亡,并不见得就是恐怖或病态的事。当你真正受到启发,放松、舒适,躺在床上,或在假日欣赏悦耳的音乐时,为什么不对死亡做一番反省呢?当你快乐、健康、自信和充满幸福的感觉时,为什么不对死亡做一番反省呢?你没有注意到,某些时刻,你会自然地被引导去做内省的功夫吗?善用这些时刻,因为它能够让你有一种强烈的经验,迅速改变你的世界观。在这些时刻中,过去的信念自行崩溃,你可以发现自己的转变。



观照死亡,可以加深你的「厌离」感,藏文的意思是「走出」、「出头」或「出生」。时常深观死亡,可以让你发现自己从习气中「走出」,通常是带着厌恶的感觉。你才发现自己越来越能准备放下它们,最后你将能够把自己从习气中解脱出来,诚如上师们所说的「好象从乳酪中挑出毛发」那么容易。你将产生的厌离感,既有忧伤也有喜悦:忧伤的是你知道过去的方式竟然一无是处,喜悦的是当你能够放下它们时,你的视野将越来越广。这种喜悦可以产生强大的新力量、信心和永恒的启示,因为你再也不受习气左右了,因为你已经真正从旧习气出头了,因为你已经能够改变,而越来越自在了。

死亡的心跳



如果死亡只出现一次,我们就没有机会认识它。但幸运的是,生命就是生死共舞,无常律动。每当我听到山溪奔腾、浪涛拍岸,或自己的心跳声,宛如听到无常的声音。这些改变,这些小死亡,都是我们活生生地在和死亡接触。它们都是死亡的脉搏、死亡的心跳,催促我们放下一切的执著。因此,让我们在生活中,当下就面对这些改变!这才是为死亡而准备的真正妙方。生命中也许充满着痛苦和难题,但这些都是成长的契机,可以帮助我们在情感上接受死亡。一旦我们相信一切万物都是恒常不变的,我们便无法从改变中学习。如果无法学习,我们就会变得封闭而执著。执著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因为无常让我们感到痛苦,即使一切都会改变,我们还是死命地执著。我们害怕放下,事实上是害怕生活,因为学习生活就是学习放下。这就是我们拼死拼活去执著的悲剧和嘲讽所在:执著不仅是做不到,反而会带给我们最想要避免的痛苦。执著背后的动机也许并不坏;希望快乐也并没有错,但我们所执著的东西,本质是执著不了的。西藏人说,「同一只脏手不可能在同样的流水中洗两次」,又说「不管你多么用力,沙中还是挤不出油来。」确实地体会无常,可以让我们慢慢解脱执著的观念,以及错误的恒常观、盲目的追逐。慢慢的,我们将恍然大悟,我们因为执著不可能执著的东西,而经验到一切痛苦,就其最深层的意义而言,都是没有必要的。开始体会无常,也许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这种经验是如此生疏。但只要我们不断反省,我们的心就会逐渐改变。「放下」变得越来越自然,越来越容易。也许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够让我们的的愚蠢沉没,但我们反省得越多,就越能够发展出放下的观点;那时候,我们看待一切事物的方式就会改变。



观照无常本身还不够,你必须在生活中履践,如同医学研究必须兼顾理论与实务,生活也是如此。生活中的实际训练就在此时此地,就在「无常」的实验室中。改变发生的时候,我们学习以一种新的智慧来看待它们;虽然旧习依然发生,但我们本身却会有些不同。整个情况将变得比较轻松、不紧张、不痛苦,甚至于连旧习气对我们虽有影响,都会觉得不像过去那么大。随着每一次的改变,我们会有稍许的体悟,我们对于生活的观点也会变得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宽广。
开启修心门扉

——趋入菩提道次第论之修心篇

金厄瓦罗珠加参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一、看破今生

二、弃离亲友

三、抛却眷仆

四、屏弃相似利他

五、割弃利养

六、放弃储蓄资具

七、唾弃饮食贪执

八、不贪受用

九、休得随顺

十、厌弃福报散乱

十一、忆念妙欲过患

十二、唾弃世间八法

十三、切莫贪欢逐乐

十四、修习苦为助伴

十五、无须为师积财

十六、恒修死亡无常

十七、不断修持

十八、修持正因

十九、承前继后,于师生信



图片:








佛教日历2006功能改进:
1、新增了大悲咒和地藏菩萨声号诵念的佛乐
2、新增了自定义音乐的功能(循环播放)
3、新增了十斋日的显示
4、佛教经典新增了:地藏菩萨本愿经、金刚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心经、印光法师开示、净宗入门(净空法师)
5、新增了很多佛菩萨图像
6、一些其他的微小改进,比如减少了内存的消耗等
7、新增了安装程序,方便安装



软件示意图如下【点击放大】:







点击下载



软件介绍:



《佛学电子辞典》是中华佛典宝库网站收录大藏经和国内外现有的无版权要求的佛教辞典而成的佛学工具书,目前已有21部辞典。内容包括:




01.《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02.《佛学常见辞汇》 陈义孝 编
03.《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协会 编
04.《三藏法数》 明·一如 编
05.《翻译名义集》 南宋·法云 编
06.《佛学次第统编》 明·杨卓 编
07.《汉英-英汉-英英佛教词汇》 中华佛典宝库 编
08.《巴-英南传佛教辞典》 Nyanaponika编
09.《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10.《中国大百科全书(摘录)》
11.《法界次第初门》 隋·智顗 撰
12.《法门名义集》 唐·李师政 撰
13.《俗语佛源》 中华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14. 天台教学辞典 释慧岳监修,释会旻主编
15.《禅宗语录辞典》 中华佛典宝库编
16.《佛教器物简述》 据李树琦、释祥云著述编
17.《祖庭事苑》 宋·善卿编正
18.《阅藏知津》 蕅益大师著
19.《释氏要览》 宋·道诚集
20.《佛教人物传》 中华佛典宝库编
21.《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于凌波居士著



本软件支持图像显示、缺字调用图象、交叉引用词条、释义平滑显示等功能。除了软件常规设置外,《佛学电子辞典》有如下设置选项:



  在“选项”菜单中提供对各辞典的选用(打勾),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在辞典条目的检索中提供“正常、精确、包含”三种检索方式,以检索“布施”为例,“正常”方式给出以检索“布施”可给出“布施波罗蜜”等17个词条;“精确”方式只给出“布施”词条5个;“包含”方式给出“二种布施”等包含布施字眼在内的35个词条。



  提供对全部词条的全文检索,同样以“布施”为例,全文检索可查到641条词条中含有“布施”字眼。



  右键功能。在条目栏和词条解释栏中都可以使用右键,提供了一些选项。



《佛教电子辞典》是绿色软件,将需要的文件解压到任意目录后直接使用,无需安装。



点击下载

密 宗 断 惑 论 (校订本)


索达吉堪布 著


顶礼普贤王如来!


顶礼大恩金刚上师!


显密深广虚空中,传承加持集浓云,


放射教理巨雷声,遇痴邪众当躲避。


前世宿缘虽成熟,亦于密法具正见,


无力遮止邪说者,欢喜谛听我宣说。


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为度化无边的有情,适合种种不同的根基而宣说了八万四千法蕴。《普作续》云:“为调贪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律,为调嗔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经,为调痴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论,为调三毒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密。”


如是根据所化众生的界、根性、意乐的不同,佛宣说了三藏十二部及密续部等无量殊胜法门,后来以印、藏、汉为主的高僧大德们又在此基础上创立众多教派而饶益无边有情,如雪山之水分流四方,普泽了大地。对各宗各派的如来清净教法本应普皆推崇,然有少数人或基于凡夫情见,除自己的宗派外不承认其余宗派是正教,尤其对无上密宗多有疑惑,甚至诽谤。


为了昭明正理,故于此简略阐述涉及到密宗的有关问题。


密宗断惑论 目 录


1、谤法的过失


2、密法是清净佛法


3、学密者的资格


4、密宗与上师


5、信心与成就


6、密宗与显宗


7、密咒功德


8、密宗与净土


9、即身成佛


10、五毒与五智


11、双运与降伏


12、密宗行为与小乘戒


13、摸顶与灌顶


14、社会流弊


15、密宗的功德

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是说佛的身体有种种美妙的地方。那么是那三十二相呢?又是怎么来的呢?在《优婆塞戒经》中对三十二相是如何产生的作了一番详细的说明:

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乐以善眼和视众生。是故先得牛王眼相。
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无数世用和善的眼看众生,所以得到牛王眼相。(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如牛王也。)


为菩萨时。于无量世。恒以软语先语实语教化众生。是故先得八梵音相。
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无数世用和善诚实智慧 的语言教化众生,所以能够得到八梵音相。(佛之音声清净而远闻也。)

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供养师长诸佛菩萨头顶礼拜破憍慢故。是故先得无见顶相。
在行菩萨道时候,无数世供养师长,诸佛菩萨,恭敬礼拜,破除自己的骄慢。所以得到无见顶相。(顶成肉髻相,梵名鸟瑟腻,译作肉髻,顶上有肉,隆起为髻形者。亦名无见顶相。以一切有情皆不能见故也。)

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不诳一切诸众生故。是故先得眉间毫相。
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无数世不欺骗一切众生,所以得到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右旋常放光。)

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布施持戒。修集道时其心不动。是故先得足下平相。
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无数世能布施持戒,修道时心不动摇。所以得到足下平满相。(足里无凹处。)

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供养父母师长善友。如法拥护一切众生。是故次得手足轮相。
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无数世供养父母师长善友,能够如法拥护一切众生,所以得到手足轮相。(千辐轮相,手足有轮形纹。)

为菩萨时。至心受持第一第四优婆塞戒。是故次得。纤长指相足跟长相。
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能够至心受持优婆塞戒,所以得到纤长指相,足跟长相。(手指细长。足踵圆满无凹短处)

为菩萨时。善受师长父母善友所教敕故。是故次得身佣满相。
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善于接受师长父母善友的劝告教诲,所以得到身佣满相。(身端直相,身形端正无伛曲者)

为菩萨时。以四摄法摄众生故。是故次得手足网缦相。
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所以得到手足网缦相。(手足缦网相,手足指与指间有缦网之纤纬交互连络如鹅鸭)

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以手摩洗师长父母身。除去垢秽香油涂之。是故次得手足软相。
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无数世为父母师长洗浴,除去污垢,涂抹香氛。所以得到手足柔软相。(手足柔软,不僵硬)

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化众生。令修施戒一切善法。是故次得毛上靡相。
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无数世教化众生,令其修行布施持戒等一切善法,所以得到毛上靡相。(身毛身毛之头右旋,平顺)

为菩萨时。至心听法至心说法。为坏生死诸过咎故。是故次得鹿王腨相。
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为脱离生死种种害处的缘故,能够至诚听闻,解说佛法。所以得到鹿王腨相。(腨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

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施一切众生病药。是故次得身方圆相。
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无数世布施一切众生所需医药,所以得到身方圆相。(身纵广相,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齐。)

为菩萨时。终不欺诳一切贤圣父母师长善友知识。是故次得手过膝相。
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决不期诳圣贤父母善知识。所以得到手过膝相。(垂手长过膝。)

为菩萨时。于无量世见怖畏者能为救护。心生惭愧不说他过善覆人罪。是故次得象马藏相
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无数世见到众生恐惧畏怖的时候能够救助保护,心生惭愧不说他过,善于遮护人的罪过,所以得到马阴藏相。(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

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亲近智者乐闻乐论。闻已乐修。乐治道路除去棘刺。是故次得皮肤柔软一一孔中一毛生相。
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无数世亲近智慧的人,乐于听闻议论,听后乐于修习,乐于祛除道路上的障碍荆棘。所以得到皮肤柔软,一一毛孔生一毛相。(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一毛而不杂乱)

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施众生房舍卧具饮食灯明。是故次得金色身相。
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无数世常布施众生房舍卧具,饮食灯光照明。所以得到金色身相。(身金色相,身体之色如黄金)

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可嗔之处不生嗔心。乐施众生随意所须。是故次得七处满相。
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无数世本可生气发怒的时候能够不起嗔心,乐于随众生的意愿布施,所以得到七处满相。(七处平满相,七处为两足下两掌两肩并顶中,此七处皆平满无缺陷)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人生修养的道理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为人处世的道理不要说得那样多,只要有一个重点,终身都可以照此目标去做的,孔子就讲出这个恕道。后世提到孔子教学的精神,每每说儒家忠恕之道。后人研究它所包括的内容,恕道就是推己及人,替自己想也替人家想。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任何事情要客观,想到我所要的,他也是要的。有人对于一件事情的处理,常会有对人不痛快、不满意的地方。说老实话,假如是自己去处理,不见得比对方好,问题在于我们人类的心理,有一个自然的要求,都是要求别人能够很圆满;要求朋友、部下或长官,都希望他没有缺点,样样都好。但是不要忘了,对方也是一个人,既然是人就有缺点。再从心理学上研究,这样希望别人好,是绝对的自私,因为所要求对方的圆满无缺点,是以自己的看法和需要为基础。我认为对方的不对处,实际上只是因为违反了我的看法,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行为产生的观念,才会觉得对方是不对的。社会上都是如此要求别人,尤其是宗教圈子里更严重,政治圈子里也不外此例。一个基督教徒、或天主教徒、或佛教徒,对领导人——牧师、神父或法师们的要求,都很严格。因为宗教徒忘记了领导人也是一个人,而认为牧师、神父、法师就是神。这个心理好不好?好。但是要求别人太高了。从这个例子,就可知恕道之难。后人解释恕道,把这个恕字分开来,解作“如”“心”。就是合于我的心,我的心所要的,别人也要;我所想占的利益,别人也想占。我们分一点利益出来给别人,这就是恕;觉得别人不对,原谅他一点,也就是恕。恕道对子贡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他才华很高,孔门弟子中,子贡在事功上的表现,不但生意做得好,是工商业的巨子,他在外交、政治方面也都是杰出之才。才高的人,很容易犯不能饶恕别人的毛病,看到别人的错误会难以容忍。所以孔子对子贡讲这个话,更有深切的意义。他答复子贡说,有一句话可以终身行之而有益,但很难做到的,就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道的注解。


  问题又来了,在上论《公冶长》篇中,我们看到子贡说过:“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也已经提出他的推己及人之恕道。他说过“我不希望别人给我的;同样的,我也不想转加给别人。”可见他早已在实行恕道。可是在这里孔子却说,子贡啊!这不是你能做得到的。现在孔子反而教子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与子贡的前言,又有什么差别?难道孔子老是摆权威,只有他的对,学生的话对了也是错吗?其实不然,子贡所提出的话,和孔子现在答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有文字上的不同,其意义是一样的。事实上,大有立足点的不同。


  子贡是说,我所不想别人加给我那些不合理的,我也同样的不想加到别人身上。这是以我为中心,我受到了妨害之后,才想到不要同样地找别人的麻烦。现在孔子说的,只要我自己发现不要的,便不要再施给别人。根本上在严格要求自身的净化,不要靠比较以后才想到别人。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其次,如果把这两节连起来讲,正好互作阐发,那便是“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便是孔子教授法的机锋锐利,等于后世禅门中一个故事:唐末诗僧贯休作了两句很得意的诗:“得句先呈佛,无人知此心。”他拿给一位禅门的老和尚看,老和尚反问他:“如何是此心呢?”贯休反而答不出来了。老和尚便笑说:“无人知此心。”这段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便同此一样隽永有味,值得深思反省。


  站在书呆子的立场,专门研究自己的人生,我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做不到,随时随地我们会犯违背这八个字的错误。尤其在年轻一辈的团体生活中,就可以看到很多事例。前天就有一个正在服兵役的学生回来说,他三支牙刷,六条短裤,都被“摸”跑了。事实上自己根本有这些东西,可是就喜欢把别人的“摸”来,“摸”到了心里觉得很痛快。这种行为说他是“偷”吗?不见得这么严重。前天我们的楼梯口的一副门帘不见了。办事的人说被偷了,我说算了,一定是被年轻人“摸”去了。说他有意偷吗?他没这个意思。说他没有偷吗?年轻人有这种心理,摸来很好玩,很有味道,还在那里称英雄。东西被人“摸”跑了,心里一定会不高兴,可是自己有机会,也会“摸”人家的。过团体生活的时候,有的人洗了手,本来要在自己的毛巾上擦干净,看见旁边挂了一条,顺手擦在别人的毛巾上。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思想行为出来呢?这是小事,不能做到“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对于大的事,做到我所不要、所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让别人承受,就太伟大了,这个人不是人,是圣人了。太难了!可是作人的存心,必须要向这个方向修养。能不能做到,另当别论。


  这八个字的修养,要做到很难很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也就是“己所欲,施于人。”后来佛家思想传到中国,翻译为“布施”。施字上加一个“布”字,就是普遍的意思。佛家的布施和儒家这个恕道思想一样,所谓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就是布施的精神。人生两样最难舍,一是财,一是命。只要有利于人世,把自己的生命财产都施出来,就是施。这太难了,虽然做不到,也应心向往之。

金刚弟兄──一般讲即是密宗的同学或同道,严格讲是同时在一个金刚上师前领受同一灌顶之同学。


密续喜金刚──密续就是密宗的经典。显教中佛所说法的典籍名之为经(Sutra),密教中佛所说法的典籍就名之为续(Tantra)。「续」之意义,说法很多,简言之,为师徒心心相传密法,不断之义。 Tantra之字根可能由梵文之Tan 而来。Tan 有相续、扩大、展延、开显诸义,亦即为由此续部之典籍,密法得由相续、扩大、展延之义,但亦有学者不同意此说法。「喜金刚」:梵文Hevajra,为藏密中非常主要的一个本尊佛,其续部经典亦即此处之密续喜金刚,或喜金刚本续。


四灌顶──密宗分为四部:即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无上瑜伽部(Anuttara.Tantra)之法要,可由四个不同的渐次灌顶而传授与弟子,此即瓶灌顶、密灌顶、慧灌顶和诠象灌顶,通常亦称之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灌顶,此四灌顶所传之法摄尽密宗之一切法要,故欲说明之实非一简单注解可办到,读者之此四灌顶为密宗之一切法要即可。


那若六法──亦即那若巴尊者所传出之六种成就法,包括拙火瑜伽,幻化身瑜伽,光明瑜伽,中阴瑜伽,迁识瑜伽,和梦修瑜伽法。


觉受与证解──觉受(Nyams)者,行人于修持止观中所得之亲验的境界也。觉受除泛指一切禅定或慧观之境界觉受外,此书所用此字则多指相似的证悟或境界;而证解(rTogs.Pa)则为真正的证悟。修行人每易误认相似之悟境(觉受),为真实究竟的悟境(证解),所以会产生各种慢心及骄狂和误解;辨别觉受与证解为学密之要事,禅宗公案中亦屡见此类事。又觉受与证解非仅指大手印修法而言,乃通显密一切修法。如加行道四位,则是觉受,至初地才是证悟;而初地所悟之真如不动性又只能算是觉受,要至第八不动地才是真正地证解,如是类推。


二种菩提心──通常指行菩提心和愿菩提心。愿菩提心是有一真诚的愿望去令自他一切众生达成菩提或佛果。行菩提心则是为了达成此目的,誓愿去实行六度和其他之一切善行。菩提心(Bodhicitta)一词,其含义及用法,极为广大复杂,可以包括一切大乘之教法。大乘之因、道、果,亦皆依此心为依据握准绳。密宗对菩提心又有其他之用法,如红、白菩提心,乃指身体中之两极阴阳相反而又相成之精液及势能,或泛指身中所分泌与禅定有密切关系的各种液体。


忿怒本尊观──密宗行人终生修持与自己因缘相应之某菩萨或佛(例如观音或不动佛);依靠于彼,由佑于彼,念念不忘,一心依持,是为本尊。本尊观则是密法中修观之一种,观想自己变成本尊,无二差别。此盖基于众生与佛陀本来无二见之见地而付诸于实际之修观方便也。密宗之佛菩萨,不是一味的显现和平及慈爱的相貌,亦有显现忿怒,威猛之像者;其理由是降伏一切诸魔障故,而有此种表法及示现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念观世音菩萨,不但口念得清清楚楚,而心里也记得清清楚楚。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头,都在念观世音菩萨。眼睛念,耳朵念,鼻子念,舌头念,身体念,意识也念。总而言之,都在念观世音菩萨。这叫都摄六根,一门深入的境界。


    在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上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大意是这样的解释:都摄六根,就是教我们把六根摄住,不散乱、听使唤、依教奉行,将六贼(六根)变成六个护法。都摄就是令六贼守规矩,不许它作怪。把它们训练柔顺,非常听话。人为什么不能专心念观世音菩萨?就因为没有都摄六根,没有驾卸眼耳鼻舌身意六贼。所以它们兴风作浪,引起妄想纷飞,不能安分守己,而到处找麻烦。


    若能都摄六根,那么,就能净念相继。清净的念,如同水波一样,一个跟着一个,继续不断。清净其心念观世音菩萨,亦复如是。不间断的念,不停止的念,念到相应时,就得到三摩地。三摩地译为正定正受,这是第一圆通的法门。到了这种境界,便能六根互用来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


    有入三摩地的境界,才能得到念观音三昧,才算是打观音七的人。没有得到念观音三昧,不算是打观音七的人。入三摩地的境界,从清晨开始,一直到晚间休息。在这中间,口里只知念观世音菩萨,不知时间的过去,也不知时间的现在,更不知时间的未来。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都空了,这是入三摩地的境界。


    在这里念观世音菩萨,精神集中的念,忘掉一切烦恼。我有没有吃饭?不记得啦!为什么?因为我一心念观音嘛。我有没有穿衣服?不记得啦!为什么?因为我专心念观音嘛。我有没有睡觉?不记得啦!为什么?因为我专心念观音嘛。如果把吃饭、穿衣、睡觉这三件事情都忘了,这就是三昧现前。心中没有无明,没有烦恼,没有妄想。念观世音菩萨,念得清清楚楚、欢欢喜喜,念得比什么都自在,比什么都愉快。有病,病好了。有痛,痛忘了。没有吃饭也不饿了,没有睡觉也不困了,这就是入念观音三昧的境界。

弥 陀 疏 钞


根据黄念祖老居士录音整理


今天我们讲的是,莲池大师的《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此疏钞通序大意中,首先谈得是明性。第一句是“灵明洞彻,湛寂常恒”。湛寂常恒,如果说这个东西不长久有什么意思?我们自性,本性是没有生灭的,是永存的。譬如说,大地还是要坏的,大地并不清净,所以不能称为湛,它还有所动。刚才说了,地球它有一天烧得连灰都没了,就是毁了,完全消灭了,所以不能称为“恒”。地球虽然是固定的,但有时候还有一些动,而我们自性的这个“常”,永远没有变动。


这一段,我们再把它总结一下。一个是“寂”,大地虽然很安静,不够彻底的“寂”啊。有的时候,还会有地震啊,一些变动啊,所以它不能称为“湛寂”。它还是很脏,不很干净,不能称为“湛”。只有我们自性这个静,这个安静,这个清纯,称为“湛寂”。


“常”加上一个“恒”字就更常了。大地虽然是寿命长啊,刚才我们说过,等到一千尊佛出来以后,还是要大爆炸啊,还是要销毁,还是要烧光,不用等风啊,火就烧完了。这个火烧,连灰都烧光了,温度太高了。只有我们自性本身的“恒常”,是永远没有动荡的时候,所以加个“恒常”。这个“常”不是相对的。相对的那个“常”,你短,我长;你一万年,我万万年,总是在相对之中。再有,三个万字比两个万字长嘛。而这是绝对的“常”,永远没有消灭的时候。这四个特点是:“明”,而是灵明;透彻,而是洞然的透彻;“寂”是“湛寂”,那么清湛,那么彻底的湛寂;“常”,永远不坏的,绝对的,不是相对的常,是“恒常”。所以这是自性的四个方面。


底下是说“非浊非清”,什么是“非浊”呢?“浊”不就有什么了吗。黄河为什么黄?脏的时候,因为有些沙子嘛。水土流失,下雨把土冲下来,流到黄河里去了,所以黄河就黄了。有一个瑞相,黄河清了一段。报上说,在陕西与山西之间,瀑布突然间变白,还有一小段河水变清了。古时候说,黄河清是瑞相。不过不是彻底清,一部分清,这也就希有了。这是前不久的事情。


我们说“非清”是为什么呢?“非清非浊”,先说非浊,没有浊啊,“浊”它就有东西来嘛。它不受一尘啊,在我们的自性里头,一个尘都不受啊,虽然在烦恼之中。所以我们的自性,《心经》里头说,不增不减,有东西来不就增了嘛。不垢不净,脏东西来了,就把它染脏了,就垢了。它不增加什么,又不会脏,虽然在尘劳里头,在染缸里头,不受污染。你要说是“浊”,“浊”不是有嘛,它却一尘不受。什么叫尘啊,实际上众生所有的一切,都在这四句里头。这个尘就是烦恼。有,是第一句;没有,是第二句;也有也没有,是第三句;不是没有也不是有,是第四句。这四句全是错的。
在佛学院讲课时,一个老师问我:“极乐世界的有,是什么样的有”?我说:“是离开四句的有啊!”所以说心的路都绝了。离开四句了,没有尘可受啊,哪有什么尘啊?
“非浊”也“非清”。不是浊就是清,清了,什么都没有了。说什么都没有,它又不舍一法。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菩萨修万行,没有一个法舍弃的。度众生所有可用的法全用了,没有一个法舍弃啊。在真如的门中,不受一尘,没有一尘可受啊,所以一尘不立,没有一尘可建立啊。在万行门中,度众生的教化门中,一法不舍,对众生有利的,一样也不丢掉。所以“非清非浊”啊。说清,一样都不舍;说浊,一切都不受。所以说是微妙嘛。
“无背无向”,什么叫“背”?离开我跑嘛。它没有地方去。为什么?我的自性遍满一切处,遍满一切处,走到哪儿都是我。往哪儿去?你说你回香港了,还是我的自性;到美国,还是我的自性;到月球了,还是我的自性。都在我的自性里头。极乐世界还是我的自性,你当然能去了。所以没有“背”啊,“背”开我怎么能去呢。也没有“向”,你从哪里来?整个是我自己。你从香港来,香港就是黄念祖,哪有什么“背向”啊。所以它是“无背无向”。背觉合尘,背尘合觉。在迷的时候是众生,在修持的过程中,有背有向。背尘就背开尘了,就和尘劳方向作对嘛,合那个觉悟去,这就对了。这是开始觉悟了嘛,背尘合觉。愚痴的时候,背觉合尘了。你所追求的是声、光、色啊,好吃、好穿、音乐啊、跳舞、享受啊、快乐啊,追求的是尘啊,你所向往的是尘,你所背的是觉悟,这不是有“背”有“向”嘛。这是在修持过程中的事。真正到了本体,到了自性,认识到自家,就没有“背”没有“向”了。这话就看怎么说了,有“背”有“向”说得是修持过程中的事。无背无向说的是咱们自性的本体。以上的话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非清非浊,无背无向” 说明什么呢?说明咱们本来的“灵明湛寂”的自性,不可以在“清”啊,“浊”啊,“向”啊,“背”啊,这些方面去找。举出清浊相它代表什么呢?代表相对的嘛。清和浊是一对,向和背是一对,这一对就代表着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圣,什么是凡;什么是有,什么是无;什么是生,什么是灭;什么是增,什么是减;等等,自性中都没有这些事。

夏大士念佛论


根据黄念祖老居士录音整理


乙未年的春节,正月十三,夏老师关于念佛的一次开示。过去老师每个礼拜到我家一次,很多人都能参加,这样的道场现在很难遇到,解放了嘛。今天是殊胜又殊胜,有人能讲,还有人能听,有道场,鲜花庄严,同修又能聚会,这里头有殊胜的因缘啊。因为当时我那儿做道场,所以夏老师常去。那儿的地都成了金刚地了,这种话夏老师不止一次说。


底下就讲到佛号了。这一句佛号,能够不废世法而证佛法,这是沈善登老居士的话。他特别赞叹净土法门,他说了四句,夏老师这里引用了两句。“净土法门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要离开佛法,可以行世间一切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不要把世间法都扔掉,而能证佛法。所以这个法对在家人非常契机。《无量寿经》中,说完文殊、普贤、弥勒几位大菩萨后,“德尊普贤品”,一开始就说到贤护等十六正士。十六位正士是哪些人呢?正士是在家人,是在家的菩萨,不止是十六位,这十六位是在家菩萨的上品。贤护大菩萨,是位等觉菩萨,他降生在印度,一位大户商人,很多经典都提到他啊。还有其他几位正士,都是从它方世界来的,替佛弘化,现居士身。所以这个法门特别适合在家居士。为什么呢?不要废除世法,可以证佛法。不必离开世法而证佛法,画画啊,写字啊,设计电脑等等,哪一件事能防碍你修行,世间的事都可以做。所以净土法门,特别适合于当今这个时代。大家都能够去生产,都能够在社会上做工作,不用关着门去修持,所以它特别契机。不管将来社会发展成什么样,净土法门都能适应时代。从现在起,一直到最后法灭。佛法住世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有四千年,一种说还有九千年,净土法门都能契机啊。


所以夏老师说“这一句佛号,即是不离世法而证佛法”。就这一句佛号就可以证佛法。这一句佛号,不管干什么都可以念。古代有一位黄打铁,只会打铁,不识一字。拉风箱时,南无阿弥陀佛……,打铁时,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三年之后,站着说了四句偈:“咛咛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至,我往西方”。说完后站着立化了。不废世间法呀,他还是照样打铁,而证了佛法嘛。


夏老师的话,“但能不忘,即是功夫”。刚才有人说,念得时候还有些妄想,没关系。只要这句佛号,但能不忘就行,即是有功夫。妄想刚钻出来,不跟着它跑,这句佛号马上就接上,这个不碍事。必须得有个地方才能修,即是将世法佛法打成两截了。非得有个地方,有个佛堂才能修,就把世法佛法分成两截了。不需另外找一个环境,什么地方都可以修,干什么工作都可以修。佛太慈悲了,净土法门是佛不问自说的。《阿弥陀佛经》不是谁问的,佛自说的。佛告诉大家,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你怎么做才能去。为什么佛不问自说呢?就是因为它能不离佛法而行世法。


夏老师的话,“一句佛号称为显亦可,密亦可”。这一句佛号可以称为显教,说它是密教也可以。佛号即是密咒。净土法门是密宗显说。把密宗公开了显说,就是净土法门。夏老师的话,只要佛号不断,在烦恼、苦痛、欢喜中,不忘即是功夫。只要肯念,成佛一半。只要抢救,救一句是一句。这话说得非常恳切啊,只要肯念,成佛已经成功一半了。抢救,别管它是有妄想还是没妄想。如果不抢一句是一句,以后还不一定有什么麻烦呢。能抢一句是一句,就不止是一句了,也许能念个一千句,一万句。“抢救”这两个字,大家要好好体会。


底下是夏老师的话,这一段很重要啊。“念到成片,一心不乱,理一心,事一心,都是证。一般说来,不忘就是证。苦乐忙闲老有这一句,就是证。这是证明,就是凭据,不证这个不能证正觉”。念佛念到成片,就是能有一片很清净。再进一步,就是一心不乱,理一心,事一心,这不大容易达到。事一心,就是老有这一句。无论在干什么,无论什么时候,这一句都不断啊,见惑、思惑都没了,就到了事一心。这个很具体啊,所以佛法是最科学的东西。有很多人乱来,我们一下子就知道了,要说证到了事一心还有见惑、思惑,那就不是。理一心要破无明,这句佛号是破无明最好的方法了。理一心就是破无明了,就是证。念佛成片就是证。一般说来不忘就是证,老记得这句佛号,老把它当做主要的一件事。我常常说,不要求你把佛法当做唯一的,只要求把它当做第一件事,这个要求不是很高。如果要求你把它当做唯一的,别的都放下,那只能专心去修持了。现在不做这样的要求,不符合时代,也不符合现在人的根器,而且这么做也不见得就好。只要求你把它当做第一,把它照顾好,还有第二第三啊。但在有矛盾的时候,你要保持第一啊。两个要选择的时候,要保证第一,放弃第二。就这个就决定了你,能不能证。这个事咱们都能做得到啊。把佛法放在第一位,不是唯一的,唯一的就太高了。大家老说证,这就是证明,就是凭据,不证这个就不能证正觉啊。“不忘”也做不到,“成片”也做不到,还想成佛就不可能了。


道家养生学,由道教继承下来。全真道养生法,乃修真养生,健体强身之正法。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生学是以健身防病,延年益寿为其宗旨。临床事实证明,养生对常见的神经衰弱近视眼咽喉炎面部神经病胃病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肝炎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当人处于养生功态时全身放松,自身阴阳二气得以相互调节,通过炼阴返阳,培养真气,使自身元气更盛,提高免疫功能。养生还能激发人体潜能和益智,养生者工夫达到一定阶段,可以自发地具有某种功能。此外,养生不但可以健身,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情操,使人心胸坦荡,浩然之气常在。同时,养生还对提高记忆力观察力判断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真道初级筑基法(以下简称筑基)是道教修真养生最基本的养生法之一。道教修炼分为四个步骤:一筑基,二炼精化炁,三炼气化神,四炼神还虚。筑基一关,最为重要。首先来了解筑基原理。

      道教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修真养生方面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及一整套的功理功法。其功理祖经为《道德经》《阴符经》。功法名著为《参同契》《悟真篇》等。这些经典,不经师指,秘要终不能知,道教的修炼,尤其是功法,历代是师徒口传心授,过去道观中,传授功法时要举行盟誓科仪。即宜人宜时相授,以维护其教功法的正统性。

      道教提倡修真养生,主张重诀不重文,务实而不务虚。正所谓妙在明师一句传。有诗道:高谈阔论非至道,片言暗点是良师。正是修真精义的写照,道教修炼遵循着一条谁也不能违背的原则,即在修持过程中,自始自终以道法自然为座右铭。自然之道静,天地万物生。自然,即在修持中不妄为,炼功时合乎自然,既不急于求功,又不懈怠,按众所周知的名词表述就是无为。

      道教认为,修持时必须安神固形,性命双修。邱长春真人说:三分命功,七分性学,性何功哉?所以,这里称作性学,而不称作性功。养生学中,性是指人本来面目,一身之主宰,又称为元神。性学还指品德方面,作为修持者来说,必须具备胸襟开阔,少私寡欲。同时,应多做有益于社会的功德事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慈真慧,方便众生,由此,内心易趋于清静,也有利于修持;命功炼形,是指修持时的具体方法。可以说,性学是筑基养生修持的基础,命功则赖以性学而得以验证筑基的功效。

    道家养生学,实际上就是一门身心性命的学问,作为一名真正要实践道家养生术的人,首先要明晓道的真义,人与道的关系,深悟与道合一的妙旨,从而达到坐忘致道目的。实践道家养生术的过程,是一个明道乐善,出迷悟真,认识真我,忘却小我的实践过程。道家养生学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万事万物的根本。道在养生学中可以理解为大自然的元气。道是一大天地,人是一小天地,并且有人是道的化身的说法。天地阴阳二气相互转换,形成年复一年,亘古长在,天长地久,人能效法天道,虚静无为,少思寡欲,即可与道合一。现在,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正在向精神领域渴求,弘扬道家古代传统养生术,对于提高道众身体健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筑基的目的,是通过凝神固精养气,以达到恢复机体功能。道教认为,男子16岁,女子14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每一个人不免有七情六欲的诱惑,使得自身体内有不同程度的亏损,而筑基功正是弥补这一亏损的良法,经常坚持修炼,能调动青春活力,强体健身。

      筑基,又称百日关,不过是个比喻词罢了。据道经记载及炼功者验证:大抵因年龄性别体质根性及悟性不一,所修功法进展差异甚大,其主要原因,看修持者功勤与否,得法不得法耳。以上叙述了筑基原理,下面介绍筑基养生法。

      修炼时,一般为单盘腿式或自然盘腿式。然后,双手掐道教修真传统子午诀,叩齿至9 次后,牙齿相合,舌抵上腭,两目微闭。入静时,先凝神于窍中窍,此处名神室,又名中黄,即两目齐平处中间,然后,一心内观,意守丹田。子午诀:即左手大指掐左手中指尖,右手大指掐左手无名指根处即是。筑基下手法,男性一般是守下丹田,而女性是守中丹田,作为女性养生者可详阅《大成捷要》内《坤元经》。

      为加快入静,可另采用此法:盘腿后除照以上要求外,同时意守丹田并武火呼吸至9次。这样,不调息而息自调,自然神气相交,心自归静,待口内津液丰盛时,稍用真意送入中丹田。入静后,一点真意,默注丹田,绵绵不绝,若存若亡,勿忘勿助,微存真息,入于虚静。此时,身心即与大道冥合,妙景妙道,非真实修炼者所能体悟。

      习炼一月以后,其丹田神气混融,并有热感,炼功一段时期后,可觉丹田气流涌向尾闾,时而丹田有自发的跳动感,或身体某部位也有跳动感,这属于正常现象,勿理睬,更要继续炼功,直至尾闾处气流又自冲夹脊以至玉枕,若觉气流冲至玉枕关时,还得加紧修持,气流若不能自冲此关,或停留在此处,常伴有头脑发涨,面部发热等不舒之感,故工夫至此,须勤加修持,气足之时,自然冲过玉枕关,玉枕关通后,修士役使真意从明堂引气入丹田,又复归于虚静。

玉枕关通后,平时常要回光返照,以保持真通。这时,始觉气血周流,真气融身,精神格外舒畅,常觉腹内有声。行功之人,如渴饮水,冷暖自知。通关之后,达到精全气足神旺。筑基后期,行功之时,常有活子时之兆,又称一阳来复,这意味着要进入第二步炼精化炁时期。筑基后期,这种信号尤为明显。修持者在筑基圆满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访师求诀,求得第二步炼精化炁口诀,参悟自修,则能取得进一步的功效。

      筑基后期,行住坐卧,举止皆要安详,常合于道。尤其是夜间要特别注意,若白日过度疲劳,以致夜晚昏睡,其功准有走失(又称漏炉),因昏睡之时,神不守舍,恐思虑之神扰乱元神,而导致神气不交。若元神守舍,神气相抱,则元精可固,筑基可保。总之,凡白天只要以理制情,不动肝火,常清常静,则功夫定无走失。

      另怎样防止走

静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西派丹法睡功探要

盛克琦

按:著名学者胡孚琛先生在《丹道法诀十二讲?究竟境界第十二讲》中云:“大江西派亦甚重睡功,见于魏则之《一贯天机直讲》卷四。其法诀以听息法入静,心息相依在鼻外虚无窍中入睡,阳生时即醒,醒时坐起炼功,这是初学者以睡功促进止念的权法”。“现代社会的人无论怎么忙,总离不开睡眠,因为平常人日则神寓于目,夜则神寓于肾,由此通过睡眠可以招摄天地之阴气,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如果人们能依此丹诀将心息相依相恋蛰藏炁穴,即可通过睡眠夺取天地之先天阳气,则丹道便可生活化,成为极平常之事,庶几可望实现普渡众生的行愿”。为了便于读者研究“内丹学”及了解“西派丹法”中的“睡功”,笔者冒昧将拙作献出,错谬之处敬祈批评指正!

一.丹家修炼的方便法门

道家传统内丹功的基本要求是“致虚极,守静笃”,然后“以观其复”,才能进入到“还丹”、“结丹”、“金液还丹”等层次。做为现代人,工作繁忙,生活节奏非常快,很难做到专事静功。在传统丹学体系中的“睡功”,为现代人开创了一个大方便法门。“睡功”的核心在于睡,以睡做功,以功为睡,充分利用了每个人都必须睡眠休息的生理特性。一般人平均每天睡眠8小时,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这是多么宝贵而充裕的时间呀!做为每一位炼功者,都应把握住这个大好时机,莫让其白白浪废。

二.睡功溯源(附西派传承)

“睡功”源远流长,她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中,在劳动疲劳后,必须睡眠休息,以恢复体力和精神。在不断的睡眠休息和劳动实践中,提炼精华总结诀窍,终而发展成为“睡功”,因此说“睡功”的传承甚古。孔子曾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即是“睡功”。以睡功修炼而著名者,当首推华山隐士陈抟(872-989),曾高卧华山,一睡数日不起,后竟于睡中得道。陈抟传道于火龙,火龙传于张三丰,并作《蛰龙吟》以表之,中曰:“图南(即陈抟)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张丰仙。”西派初祖李涵虚(西月)曾在“峨眉山遇吕祖(吕岩)、丰祖(张三丰)于禅院,密付本音”(清?李道山《李涵虚真人小传》)。民国?海印子徐颂尧在《天乐集》中也讲:“涵虚真人初遇三丰仙师,次遇纯阳道祖,汇文始、东华两派之心传,道成创立大江西派。”其师承源流为张三丰→李涵虚→吴天秩→汪东亭→魏尧(则之)、徐颂尧(海印子)、蔡潜谷→陈毓照。故陈抟蛰龙睡功,于西派祖祖相承,密不示人耳。

三.睡功丹理

虽云“睡功”,实为内丹法诀,假借睡卧之中修炼内丹耳,丹书所谓“借假修真”。因此,内丹学理论就是睡功原理。徐颂尧在《天乐集》中云:“予参汪师(汪东亭)首尾四年,蒙师一再传授,知西派相承要旨,乃在大定真空。其余返还口诀、火候细微,皆大定真空之余绪”。故“大定真空之妙旨,乃文始、东华两派之肯綮①,九还七返之玄要也”。

宋?张紫阳在《青华秘文》中说:“静中行火候,定里结还丹”。宋?白玉蟾在《玄关显秘论》中也说:“采精神以为药,取静定以为火。以静定之火,而炼精神之药,则成金液大还丹”。元?李道纯在《中和集》中说:“药物只于无里取,大丹全在定中烧”。体真山人汪东亭也讲:“丹法摄归一定字,所谓至简至易之道也”(《体真山人丹诀语录》,徐颂尧辑。)。因此,修炼内丹的方法无他,只是一“定”之功,能“定”则金丹不求而可致也。

“睡”与“定”极为相似。“睡”中无思无虑,“定”境混混沌沌,故称“睡”为“相似定”。于睡中依法修持,自然能生出“定”功,进而可以“阳生药产、采取炼丹”,其法甚易,其效甚速。普通内丹修炼之士每称“睡”为“睡魔”,静功之中惟恐昏沉睡去,终宵打坐,强忍不睡,称之为“斩睡魔”。殊不知,睡眠是每个人的生理特性,若强行终夜不睡,违反生理规律,使神经调节系统发生错乱,反惹睡魔,流弊百出(静功深厚者,不在此列)。先天大道,无为自然。故丹家大德,以睡炼睡,转识成智,渐生定境,睡魔不斩而自斩之,以神足不思睡耳。起初做功,能迅速睡去,就是效验。得“定”最易,所以丹家又称“睡”是“大定真空”的前奏。

四.睡功卧式

睡功采用卧式,与平时睡眠基本相同,因篇幅所限,不作详述。又张三丰在《蛰龙法跋》中说:“《随》之《象词》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夫不曰‘向晦宴息’,而曰‘入宴息’者,其妙处正在‘入’字,‘入’即睡法也。以神入气穴,坐卧皆有睡功,又何必高枕石头眠哉?”因此说,行住(站)坐卧皆有“睡功”。“睡功”其实就是“坐功”。此“坐功”并非专是指盘膝静坐的功夫。“坐”字是二“人”字从“土”,是“二人”坐一“土”之象。“二人”就是“心息”、“神气”;“土”则是中央戊己土釜,西派谓之“身外虚空一着”。“坐”功就是“心息依虚”口诀。所以真正坐功,在于神气是否真正在中央土釜中结合,而不在于姿势上的过分讲究。若是终日枯坐,心息不依,神驰气乱,不足以言“坐”功。即是张三丰所谓“以神入气穴,坐卧皆有睡功,又何必高枕石头眠哉?”

五.睡丹功诀

一.睡丹总诀:“心息相依,大定真空”。

道教学者陈撄宁先生(1880-1969)最钦仰陈抟(希夷)一派丹法,认为希夷派的要旨在“守中抱一,心息相依”八个字,确是真知灼见。张三丰在《道言浅近》中说:“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徐海印在《天乐集》中也说:“昔以因缘,得遇汪师(汪东亭),指示心息相依法门,方知玄宗确有真传”。李涵虚在《道窍谈》中也讲:“调息之法自调心始,凝神之法自调息始。”因此,修功总诀就是将调心和调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心调息,以息摄心,总名为“心息相依”。心息相依交抱,性命自然相融矣。
<BLOCKQUOTE>

第一章 绪 言



第一节 写作的目的和原则


  提起气功疗法,人们并不陌生,从实践中得到了气功疗效,深信不疑地了解它是有物质基础的治病方法的人,固然不少,可是不了解它而对它发生疑问,或者过甚其词地贬斥气功疗法的人,却也不在少数。这种矛盾的由来,难道是偶然的吗?不!不!其中是有它的因素的。因此我先从这点说起。
  


  这种矛盾的因素在哪儿呢?据我初步的了解,可以分作两大类:


  第一、因为它在旧社会里,被某些少数人所垄断,披上了唯心论的外衣,染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利用它来欺人惑世,号召徒子法孙。同时又把历代先民遗留的宝贝,独占私有,父不传子,夫不传妻,极其保守地利用它作创立宗派门户与争奇斗胜的工具。因而使这门本来合乎科学原理的保健与治疗的医学,反而埋没了优良的本质,穿上了迷信的外衣,使人误认为含有唯心论毒素。因此,一些人不经深切了解,就用贬斥的观点和论调,否定了它的价值。


  第二、气功疗法固然经过了初步总结,肯定了它有独特的疗效,是祖国医学遗产中可贵的部分。然而在练功期中,确实有少数人因练功而出了偏差。这偏差是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这问题得不到解决,彼此流传,以讹传讹,所以使人们反而忘却了它确有多种疗效的正面,单单看见它少数出了偏差的反面,误认为练功反而病上加病,因而对它提出了贬斥的意见。
其实,这矛盾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气功疗法这项专门的医疗学问,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是有它独到的理论体系的。亦即是祖国医学遗产中,最精湛最深邃的“气化论”和“经络论”,统属在“阴阳”、“五行”的理论里面,是祖国医学较别国医学丰富多采的一个方面。
  


  古人的经典著作,对气功疗法的发现和理论的建立,叫做“内视功夫”。所谓“内视功夫”,是与“外象解剖”相对而言的。按“外象解剖”,也就是解剖人物的尸体,考其历史,自有文字记载,远在商代的殷纣王朝,就有敲骨验髓、剖腹辨胎的萌芽事例。汉代的王莽时候与唐代宋代诸王朝,都有正式的“敕旨”,令太医院解剖罪人,绘制铜人图等著作传世。又考对禽兽的解剖,远在周秦之际,就有很高明而又完善的方法,总其大成的人当推伯乐了。自此以后逐渐发展,继承他的传授,有《中经》、《疗马记》、《六畜谱》等专书传世。他不但掌握了禽兽的生长规律和生活特性,能够“相马”,辨识出好坏的特点;而且掌握了禽兽的生理解剖体系,能够施行各种外科手术,医治禽兽的一切痈、疽、癀、丹毒等等疾病,和施行“宫”、“阉”人、兽、禽的开刀截除手术,这些一直流传到现在。在开刀手术上,对生理解剖是富有研究价值而非常精美的科学。例如“阉鸡”,在腋下第三四肋间开刀(或季肋),施行睾丸截除术,既不出血、又不化脓,不但不损害鸡的健康,而且阉鸡特别肥壮。阉割了的牛、马、骡亦是如此,都是有力的证明。
以上所概说的外象解剖,正和西医的解剖人物尸体是一样道理。古人对这种方式方法又叫做“外求”,它在祖国医学理论中,在整体观和统一运用原则之下,并不居重要的地位,因为“外求”是与“内视”而向“内求”的道路相对而言的。也就是“内”“外”两条道路基本不同之处。因此,“内视”的“气化论”、“经络论”的理论体系与西医的单纯尸体解剖就“内”、“外”攸分,“同而不同”了。又因融汇了气功的独特实践和理论,就建立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了解上述的概说,回头再认识“内视功夫”和气功疗法,以及针灸疗法所谓的“气化论”,“经络论”,就容易接受了。


  究竟“内视功夫”是啥呢?它是唯心论的迷信玩艺还是合乎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产品呢?同志们!请看下面分解,再行批判吧!


  从有人类以来,我们的祖先,经过若干万年的实践,经历了千辛万苦,与疾病作斗争,经验在不断地发展中,逐渐累积了一套适应保健和治疗的完整方法。除了药物疗法、针灸疗法、外科截除疗法之外,就要推顷祖国的气功疗法。这种法术是世界无匹的独门科学。


  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时代的茹毛饮血生活中,在与大自然环境接触洞悉“天时”、“地理”、“人事”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客观观察和实践体会,知道了空气的厚薄,气压的高低,气温的寒暑,气候的燥湿,风向的西、北、东、南,一年节气的春、夏、秋、冬,一日计时的子、午、卯、酉,地理的高低燥湿,经纬的方向度数,昼夜的明、晦、长、短,气象的睛、雨、阴、云,人事的喜、怒、哀、乐、贪、嗔、痴、妄,饮食的生冷、油腻、辛、甘、酸、苦、咸,这一切的一切,都直接影响了人体的健康,而且发现了疾病的传入和死亡的规律,因此掌握了这许许多多的经验。由于经验的累积,创造了保健和治疗的方法。所谓“未病”和“已病”的两大分类,统一了天、地、人的体验而建立了以“阴阳”、“五行”为纲的“内景理论”──“气化论”、“经络论”,包括了“六气司天在泉”、“十二经”、“奇经八脉”、“虚实寒热”等等医药体系的理论,以及气功疗法里面的“河车搬运”、“归一清净”等养生之术和祛病延年的方法。


  我们的祖先,在经验的累积中体会出的道理,从天、地、人三者客观条件与实践体会来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呢?虽然,时代在发展着,历史是过去了。然而,古人和今天的我们,同在一个宇宙,同是一个人类,在生理和智慧两方面,都是相对的相同,而知识则有落后和进步的分别。那么,古人能够体会出来的东西,我们在今天当然更能体会出来的;否则,不合乎逻辑,不是科学的东西了。


  例如古人在气候炎热的条件下,从实践里得到经验,要使人体达到凉爽的目的,“平心静气”地卧下来,或“静坐”在椅凳上,把四肢舒展开来,“轻松地纳凉”,这样就会感到特别地凉爽。古人在气功方法里,叫做“开法”。所谓开法,在科学观点上看它,是一种“面的扩大”,“放散热度”的物理作用而已。又例如气候寒冷,要达到温暖抗寒的目的,则把四肢蜷缩拢来,“抱肩弓腿”,“纳气丹田”,呼吸时口念“嘶”字诀,这样就会使体内温暖,抵抗寒气的侵袭。古人在气功方法里,叫做“真气内敛”法,又叫做“合”法。所谓“内敛”、“合”法,在科学观点上看它,因为四肢蜷缩,可以便筋骨肌肉紧张,配合“嘶”字诀,可以使肺量增大,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因而使人体增长了“卡罗里”的强度,足以抗寒而已。气功的旧术语叫做“文武火候烹煎”,又叫做“起火”,又叫做“叫化蹲功”。我们试根据这两种例子去试验,就可以证明古人这种体会,不是偶然得来,是正确的方法。都是从生活生理与自然界的接触中,经过长期经验的累积,而创造出这种练功方法的。


  又例如:古人中了刀斧箭镞伤感到疼痛时,在经验积累中,发现人体有自发性的“能”、“所”作用,受伤的人会自动对准伤处“吹气”,这样会收到“定疼”和“止血”的作用,因此在气功疗法里,有一种“嘘”字口诀,对伤处口念“嘘”字诀,会使疼痛程度减轻或全消失,并能“止血”。因为“诸疼皆责之于肝”,“血分亦责之于肝”,“嘘”字诀是治肝气和放松肝木的法子。在科学观点上看它,“嘘”字诀的气是冷的,据物理学的定律“冷则凝缩”,生理学所说的微血管的纤维部分遇着了冷气的刺激,因物理的夺热作用,而会加速凝缩,所以会止血,血止而痛也定了,我们留心观察和体会,看来也是正确的。


  又例如:古人在劳动中,要达到气力增加,加强负担重量的要求,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了念“嘿”字诀,这样能使气力暴涨,举重容易,不疲劳,更收到轻松愉快的效果。在气功疗法里,尤其是“运气”、“叫力”的方法中完全运用“嘿”字诀。我们在劳动锻炼中完全可以试验证明这法子的正确。又从劳动人民的工作中也可以从客观方面观察出来的。试看码头搬运工友们和木船纤缆工友们,搞建筑的石工们开石方,泥工们筑土方,他们在劳动工作中,都口念“嘿哟!” “嘿!嘿!哟!”的“号子”。这些方法,古今同辙,都是在生活中使生理与自然条件结合的妙诀。


  又例如:人患了热症,会张口“哈气”,狗热了也会张口“哈气”,同时吐舌外出,因出汗而泻热(狗身上不出汗,它的汗腺全在舌根)。古人由于自身经验和客观观察,才得到了总结,所以气功疗法订下了一种“哈”(有作呵字的)字口诀。可以泻心热,又可以使“气机”下降,在气功方法里叫做“降”法。我们试用这一口诀,可以证明气下降说是正确的。


  又例如:人一旦暴怒,面红耳赤,毛、发、须、眉,倒竖起来,所谓怒发冲冠,古人在经验中,体会了“怒气上升”,因此在气功疗法里,用“哈”字诀来“泻火降气”。相反的,人体“气虚”或“阳虚”的病人,则用“嘶”字诀(有作(口字旁+四)字)来“升气”,用“嘿”宇诀来“起火”。我们试验起来证明它也是正确的。


  又例如,关节疼痛的病人,在气候变睛变暖或变雨变冷的前几天,他会先期感觉天气要睛或要下雨了,因为在与疾病斗争的经验中,他的关节疼痛有减轻或加重的感觉,古人经过长久的经验累积,就体会到气候与人体的关系,从而掌握了这种规律,发现了使用增厚衣服和服饵药物的方法。又在气功疗法中,使用“搬运”法,使气血循环加速和调整血脉流通的规律达到平衡,则痛止而病去了。我们细细体会和试验也是正确的。


  又例如:因肠胃消化不良,古人在生活中体验出脾胃阳虚的病人,吃了苦、辛辣味或甘温的东西,就会感觉到食欲增加,消化好转,因而掌握了这规律,定出了“苦辛化阳”、“甘温益气”、“温胃”、“补中”、“益气”一系列的医药理论和方法,又体会出这种病在呼吸的时候,要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呼吸,能够使肠胃蠕动,适应动力增强或者减低。因而创造出了“吐纳”、“导引”的方法,订出了“练中宫”、“练黄婆’一类的口诀。象唐山气功疗养院刘贵珍同志掌握的“强壮功”、“内养功”,对肠胃溃疡和消化不良症,经过总结和科学的证明,是肯定有疗效的。


  又例如:古人在生活中吃了甘、酸味道的东西,就会使人津液增加,神清气爽,因而定出了“酸甘化阴”、“阴生阳长”、“滋阴壮水”、“养阴潜阳”一系列的医药理论和方法。古人又体验到,在劳动中或炎热气候里或空气干燥的环境中工作时,会使人“口干舌燥”,“心烦意乱”,在长久的经验里,发觉“舌抵上颚”会使人体的内分泌在口腔内增加起来,能够“生津”解渴,解决烦燥口干的问题。因而在气功疗法中创造了“舌抵天地穴”、“扰赤龙”、“扣金梁”、“甘露降于华池”、“玉液还丹”等一系列的“炼津化精”的内景功夫口诀,对人们养生之术是基本的方法。我们试验这方法,百发百中,也证明是正确的。


  又例如:古人在男女性生活中,发现了“纵欲无度”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害的,但“交之有道”,反而对人体气血的调和、内分泌的排泄是有利的。因而创造了“春一夏三秋二冬藏”的合理理论,订出了“斩白龙”,“斩赤龙”、“纳气还精”、“男授女纳”等一系列的练功方法。在生理学观点来看它,是非常合乎科学的。不过这一套方法自从发明以来,反被封建的帝王和士大夫统治阶级所独占,同时不许公开,用“礼教思想”来缚束人民的需要,又被某些人利用来作为“纵欲”的工具,以投反动阶级之所好,更披上迷信的外衣曲解经典著作,捏造出“房中术”、“采补阴阳”、“指穴灵台会阴”等等的谬论,把合理有益的东西,变成了害人的毒素,使有些人堕其术中,自趋死路而甘之如饴。这是应该彻底批判纠正过来的,应该纯洁古人对性交生理的正确观点,以合乎科学的逻辑。


  以上所举一些粗浅的事例,都是我们的祖先在客观的条件下,在实践的体会中,在物质基础上初步发现的朴素的唯物辩证真理。进而又经过若干年代的发展,于是掌握了一套完整的规律,创造了一套精细的气功疗法,即所谓的“内景功夫”。古人在日常生活中,更进一步地体会到“动”“静”的作用,于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关系。他们既热爱劳动,也喜欢静养,各别地掌握了“动”“静”的优点,使二者不有偏废而互相调剂,充分地发挥矛盾统一的作用,运用朴素的唯物辩证法,解决了人体“劳”“逸”的问题,提出了“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口号,以处理“过逸的毛病”,以说明“动”的优点。又提出了“宁静致远,凝神聚气”的口号,以恢复“过劳”的精力,以说明“?quot;的优点。这些道理,都是从实践中体会出来,累积成了完整精细的一套“动功”和“静功”的理论与方法。


  古人在劳动中,用手用脚,使肩使背,发现了每一部分的筋、骨、皮、肉、都有它一定的反应和作用。根据这些体会,创造了“动功”中的各样各式的“庄子”、“架子”;又在客观方面观察了动物中禽飞兽走,每一种运动的作用,也采取模仿它们的方式。一齐归纳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改进,于是后来总结其成果,创造出“五禽图”、“太极十三式”、“少林十段锦”、“峨眉十二庄”等等优越的动功方法,用来增进人体的健康。古人叫做“外练筋骨皮”,是功功的独特效用。


  古人在“宁静”的休息时,“杂念皆忘”,做到了大脑真正的休息,而与休息“息息相关”的东西,只有呼吸一项,在人体上仍然存在着。因此古人对“静”的作用,首先在呼吸上发现了所谓“众妙之门”、“天地之根”的道理,体会出一呼一吸,一升一降,上会眩中,下沉丹田,气脉运行,周遍全身的“景象”。更精细地体验和观察,统计呼吸与循环作用,“一呼一吸脉行六寸”、“一昼一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通,脉行八百一拾丈”。又发现了呼吸要握手盘足才对头,又观察禽兽休息皆缩头倦脚。因此归纳起来,又创造了一套完整精细的“静功”方法,而这方法的基本功夫,必须从呼吸着手,即所谓“息道”的道理。制定了“内外九气”统一配合和分别运用的方法。统一配合的要领是“大小周天,河车搬运”,“五气归元”,“还丹内敛”,“九转还丹”,“黄庭真人”等等的口诀。分别运用的要领是:“口呼口吸”、“鼻呼鼻吸”、“鼻吸口呼”、“口吸鼻呼”、“单吸不呼”、“单呼不吸”、“不呼不吸”、“神厥呼吸”、“呼吸无碍”九种口诀,这种练静功的方法,古人叫做“内炼精气神”,是以求得大脑真正的休息为目的的。古人在“静”,的当中,既已体会出了呼吸与气脉循环息息相关,又经历了若干年代的经验累积,由粗浅的“升降开合”的“境界”发展进步,提高到精细幽微的境界。这种发展和提高的体会,古人叫做“证悟”,又叫做“证得”。古人把一呼一吸的细微作用,又分做两大类:


  第一类是“练气”的方法。


  第二类是“修脉”的方法。


  呼吸出入的方法有如上述九种,是专门“练气”用的。因练气而影响全身的循环作用,这叫做“修脉”。这脉的循环运转,有它一定的规律,有它经常不变的道路,密布如蜘蛛网一般,“经”“纬”“系”“络”交会错综,井井有条,毫不紊乱。这种脉道流通的路线,古人叫“经络”,全身的经络又分做“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彼此有纵横关系,交会流通,盈亏消长,互相调剂,全身循环,保持平衡。这调剂平衡的流通路线,也有它一定的经常道路,犹如江河之于湖泽,具备灌溉和蓄存水量的作用一样,这些汇通的路线,叫做“奇经八脉”,二者仍是相对而言,是“奇”“正”互用的。统训全身共有“二十部奇正相因”的脉道。每一条脉道又有转折曲屈和大会小交的地方,这些地方名叫“穴道”,把许多穴道联缀起来,就成了某一经络的穴道。二十条奇经,正经的脉道,又分做阴阳两性。阴阳诸经道的各个出入路线,又是相逆相反,颠倒运行流转的。这样的脉道在人体内遂产生了“阴阳水火相推”,“如环无端,莫知其纪”,“周天运行”的作用。这些阴、阳、奇、正的脉道,五脏六腑又各有所主,有似行政机关一样,各有它的行政范围,然而又是有横的关系和纵的系统的,而不是各自为政。古人又发现了“气脉”在“阴阳十二时中”,运行流转,各有旺时,互相传递承授,自寅时由肺经起运,到丑时肝经终止,叫做“子午流注”。这种理论在气功疗法中,成为子、午、卯、酉四正的练功法。


  古人摸清了活着的人在清静休息中,从呼吸一直到脏腑的气脉运行情况,从而掌握了它的规律,于是创造出了光耀古今的“气化论”、“经络论”。研究这种学问古人叫做“内景”,用“练气修脉”的方法,主动地支配人体气脉的平衡,叫做“内景功夫”,根据这些方法,在实践中去体验它和观察它,所发现的各种“动触”景象和,“动触”的规律,这叫做“内视法”,然而不是“望文生义”的内视意义。这也是祖国医学理论出发点的基础。


  古人用“内视法”,发现了人体在活着的时候的“内景”情况与尸体完全不同,不同之处就在“气”“脉”二端。气与脉表现在活人的七情六欲方面,更是复杂奇离,死了的躯体,就完全没有这些特征。因此祖国的医学理论的出发点主要是根据“内视法”而探讨建立的,尤以针灸学和气功疗法在理论上表现得特别突出,因此创造了这独特的理论体系,与西方解剖死尸的医学理论体系,截然两途,因而在辨证论治的方面创造了整体观点的医药理论和丰富多采效用突出的方法。并不采用头痛压头,脚疼医脚的单纯法则。
上述举例,在气功疗法里是起码的常识。


  在党中央的中医政策正确指导之下,对祖国医学遗产进行挖掘、整理、继承、发扬的工作,并适当融汇西医,以达到中西医合流的目的,这一伟大任务的完成,是一切为人民的保健和治疗事业而努力的人们的光荣任务。我为了这任务而尽我的<知所能,采用“舍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写作这些浅近易懂的气功道理,和介绍简易能行的练功方法,并以此献于爱好气功的同志们,对气功疗法初步的认识和发展,以及对初步学习练功或者有些小补,这是我写作气功疗法的目的。 >

</BLOCKQUOTE>
正 教 篇

张三丰真人
  古今有两教,无三教。奚有两教?曰正曰邪。奚无三教?惟一惟道。一何以分何以三?盖自有孔、老、牟尼,乃至有孔、老、牟尼,虽至有孔、老、牟尼,仍非有孔、老、牟尼。孔固儒也,老固道也,牟尼固释也,然有所分,故究无所分,故以无所分,故必有所合,故不孔亦不老,不老亦不牟尼,牟尼、孔、老,皆名曰道。孔之绝四,老之抱一,牟尼之空五,皆修己也;孔之仁民,老之济世,牟尼之救苦,皆利人也: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彼世人之别为孔、老、牟尼者,盖以名分不察实也,抑以形分不按理也。见为孔、老、牟尼,即非孔、老、牟尼,虽非孔、老、牟尼,还是孔、老、牟尼。孔、老、牟尼,皆古圣人。圣人之教,以正为教,若非正教,是名邪教。儒家杨墨,道家方士,释家妖僧,亦三教也。虽分三教,仍一邪也。是故分三教者愚,分邪正者智。

王松龄:玄关之修炼方法

修玄关,有顿、渐二法、根机(素质)利者可从顿法入手;根机钝者,要从渐修做起。下面介绍几种顿修方法:
①忘法
古云:“无心是道”,无心,即无六尘缘影之心,此心既无则妙明真心自显,道家叫做“心死神活”,所谓摄心归一,即收摄六尘缘影之心使之归于一(一义为空)。所谓:“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即摄用归体。欲达无心在于忘心,即除去见闻觉知,不用聪明思虑,庄子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即身心两忘),同于大道,此谓坐忘。”“如果不忘心,对境必著相”,“不知空本无空,无念之时正是孤明的心,保护孤明就是修禅最好的一着子。”(正果《禅宗大意》)
道家南宗五祖白玉蟾在《玄关显秘论》中说:“……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按此系引谭峭语)。只此忘之一字,则是无物也。‘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其斯之谓乎?如能味此理,就于忘之一字上做功夫,可以入大道之渊微,夺自然之妙用,立丹基于顷刻,运造化于
一身也。”可见不仅参掸可由忘字入手,修丹亦当由此入手。黄檗禅师说:“忘境尤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怕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惟一真法界耳。”“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要节也。”
金盖山人闵一得在《道藏续编》中对玄关之理、法、境界反复阐述,极尽情微,直指开玄关之法在一“忘”字,即“忘而又忘,玄关斯辟。”阴阳派丹法首重鼎器,清静派丹法首重玄关,一旦玄关得手,则丹基已立,向上修持,自可头头是道。
若迳能入忘自属捷径,如或未能则可由渐而至。1987年7月份的《气功》杂志上有一篇很好的文章,足资参考。即庞祝如《从三调到三忘》,现摘录如下:
“众所周知,调身、调息、调心是练功的三要领,但三调仅仅是练功的入门阶段,最终达到身心统一和空化。这就是使三调进入‘忘身、忘息、忘心’的境界。不少练功者之所以久练收效不大,就是执守三调以为终点的缘故,三忘的过程首先是忘身,进而忘息,最后忘心。达到忘心才算进入真正的气功态。调心是排除杂念过程,以一念代万念,使能量集中于大脑额区,产生功能的质变,接通与机体内部的联系,这时体内各微细变化均可感知,是为入静。之后应逐渐冲淡意守的意念,直至完全消除意念。这样大脑功能的质变便由额区遍及整个大脑。进入高度协调和有序化的状态,是为入定。此时只觉心神寂静,空明澄澈,宛如明镜,浑同太虚,主观与客观融合—体,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这就是忘心。”按:此境界,既已忘心,即不可再起心,起心动念,此境界即消失而“出定”。在练功得此境界后,还可以有一定的残留效应,即不练功时亦可有空明宁静之感,杂念不生,应物不迷,对此应予注意护持。
②观法
佛家有多种观法,这里所说的观法是指观心的方法。《心地观经》说:“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道家也说:“太上曰,吾自无始以来观心得道。”佛道两家都指出了观心的重要意义。但应如何观,则原则性的提示多具体方法少。这里有一段文字讲的很具体。可以参考:
“观心之法即修持法,先要心平气和,放下万缘、尘事杂念一概放下。轻松自然,善事恶事都不思量。静观脑海里的念头,忽起忽灭,此念生起消灭,他念又起又灭,接续不停。如水波、水泡,生生灭灭,复归为水。妄念起时勿断除它,勿排斥它,勿执著它,勿随逐它而跟着思考下去,只管静心观察其生灭,毫不费力。妄念起时,一看不知去向,旋又复起,仍如是看,念若不起,只看着,久久纯熟,看到一念不生,即是入定,即与般若相应。观无明心,即是观真如心,观心性即是观无明心,何以故?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真如之用故。观而得定即是真如三昧,为三昧之王,故名上定。观心,不念外境,故名无念行,一心不动,故名不动行,心无所缘,故名无相行,心不住境,故名无住行。用般若观照(即无为法观心)故名般若行。常修此行,则真心自现。”
“初修禅定时、心绪繁乱,杂念丛生,只要内心把持‘平怀之心’,不起心动念,不遏止妄念,不追随妄念,自然地,妄念一起一灭,逐渐减少,渐趋于平静,直至妄念全无,即可入定。将入定时,自心会觉察到将进入某‘境地,有的觉得好似要昏迷过去,有的觉得好似陷入虚空中,不着地之感;有的会紧张。只要一敏感,心念一动马上又退出定,必须再接再厉进修下去,还是保持平怀之心,以无为入定,此定非有为法,心想入定即不入,起意动念即不入,是为寂静自入之无为大定。此法要多加磨练,使无为心境纯熟,即不患得患失,动静无碍,处事应物皆一心不乱,不离大定,斯可谓入道矣。达摩四句偈:‘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济公(指禅宗临济宗开祖义玄,非济公传之济公)偈曰:‘着意求真真转远,痴心断妄妄犹多,道工一种平怀处,明月清风影在波。’即是纯静不动,平怀处心,可以入道也。”
“入道之后,只是个开端,虽然在日常生活起居造作之间,皆能保无为心境,不离大定,还需勤加修持无为禅定。因静坐时,其智慧与道果之增长,精纯度与速度,皆比平时来得快且大,故必勤修,以期证得无上智,无上菩提。”
“持诵或默念佛菩萨名号,或咒语,或经文,持诵到专心一意心无旁念,即可入定,名为念佛三昧定。此三昧与修无为道之真如三昧完全一样,若无修禅定,只靠念诵时收心入定,这还不够。因其持诵是短暂的,不念诵时,即无定矣”(王豪《无为大禅定修持要领》)。
以上所说皆属敲门砖(入门方便),若能顿悟则此方便亦无所用,正如张紫阳说:“心迷须假法照,心悟法更不要。”
③守中
李道纯指出,玄关就是“中”。他说:“诸丹经皆不言正在何处者,何也?难形笔舌,亦说不得,故曰玄关。所以圣人只书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关明矣。所谓中者,……汝但于二六时中,举心动念处着功夫,玄关自然见也。见得玄关,药物、火候、运用、抽添,乃至脱胎神化,并不出此一窍。”(《中和集》卷三)可见“守中”一着是李道纯丹法的核心要诀。内丹之“中派”亦由此而来。
在尹真人高弟《性命圭旨.元集》中,论守中要诀时说:“儒曰存心养性,道曰修心炼性,释曰明心见性。心性者,本体也。儒之执中者,执此本体之中也;道之守中者,守此本体之中也;释之空中者,空此本体之中也。本体之中,本洞然而空也。道之得一者,得此本体之一也;释之归一者,归此本体之一也;儒之一贯者,以此本体之一而贯之也。”又云:惟此本体,以其虚空无联,强名曰中;以其露出端倪,强名曰一。然而中即一之藏也,一即中之用也。天得此而天,地得此而地,人得此而人,而天地人之大道,原于此也。”即把三教大旨及天地人的本原都归结于“中”。本天道立人道,以人心合天心,则自符于中道而无背逆。丹经中说:“人心若与天心合,颠倒阴阳止片刻。”正
言其功用奥妙。
清.黄元吉亦以守中为一贯功夫。“昔论吾道,始终只是一‘中’字,始也守有形之中,以炼精化炁;终而守无形之中,以炼虚而合道。”又云:“吾道修为,除童体之精气神三宝无亏者,无须守中一着功夫,可直从河车搬运下手处。凡已漏之体,精气神三宝均已亏损者,则舍守中温养—法,以积精累气、复精聚气、固精养气,期返于童真体,用为修炼之本,别无二途可循。”此亦是单提一个中字,
作为内炼修持,返老还童的惟一途径。
《张三丰全集.道言浅近说》:“大道从中入门,所谓中字者, —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似守非守),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戒慎幽独,自然性空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这是从脐下入手之说。张三丰指出:“凝神调息,只要心气平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渭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
④念佛三味与开悟(玄关)
美国金博士到台湾承天寺参访广钦老和尚。金问:“我看佛学书籍中提到有个‘念佛三昧’。到底有没有这回事?老和尚是否得过这种境界?”广公上人说:“我在50年前,有一次情况,我认为是念佛三昧。”金高兴地说:“请师傅开示!“和尚说:“50年前,我在福州鼓山时,有一次随众在大殿行香念佛,大家随着木鱼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手结定印,边走边念,突然我那么一顿,……当时‘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先在大殿地面盘绕,然后再冉冉地回旋上升起来。”“当时没有什么寺庙建筑和其他人、事、物的感觉,只有源源不断的念佛声,由下至上,一直绕转,尽虚空、遍法界尽是弥陀圣号。”金问:“此时师傅行不行香?”老和尚说:“那时他不晓得行不行香,也不晓得定在那里,光是‘南无阿弥
陀佛’而已。‘最后维那引磐一敲,功课圆满,大众各归寮房’他还是一样‘南无阿弥陀佛’下去,二六时中,行住坐卧,上殿、过堂完全融于‘南无阿弥陀佛’佛号声中,鸟语花香,如此有三个月之久。”
老和尚笑着说:“那真的很爽快!不过这只是我记忆中的体会,是不是念佛三昧,供你参考,我觉得是个念佛三昧”
关于玄关之渐修方法,即当修炼“庄子听息”、“庄子坐忘”、“傻坐、傻卧”或“请静功”等静功时,进入忘我境界后,进而可以获得玄关窍开之效应。
王松龄论玄关与玄关效应

  1、何为玄关
  “玄关”或称“玄关窍”、“玄牝门”。道家称之为“玄妙机关”。按道家炼养派传统观点,认为只有修玄关才是“正道”。一旦玄关得手,则丹基已立,向上修持,自可头头是道。元·陈虚白《规中指南》论内丹三要,首论玄关。道家南宗二祖石杏林曰:“一孔玄关窍,三关要路头。忽然轻运动,神水自然流。”元·尹清和诗曰:“—阳初动众阳来,玄窍开时窍窍开。收拾蟾光归月窟,从此有路到蓬莱。”认为玄关是“修仙成道”的必由之路。气功的高层次修炼(高级功),必走玄关才能登堂入室。因此,练气功者都希望能开玄关。
  开玄关,佛家亦称“开悟”。为练功过程中达到的一种高级境界,即进入“天入合一”,精神境界同宇宙融成一体。在此境界中,生理和病理过程同时发生逆转,所患疾病立时痊愈。生理机能“返老还童”,并可激发出人体的潜在本能。
  在气功古笈中,论玄关之作甚多,对玄关的解释各执一辞,各有妙用。许多门派亦皆以玄关(或玄牝)为修持之根本门径,但所指不同,试举例如下:
  ①以“空洞无涯”为玄关者,《性命圭旨》在论玄关时说:“……修丹之士:不明祖窍则真息不住,而神化无基;药物不全而大丹不结,盖此窍是总持之门,万法之都。若何可也,受师诀曰:空洞无涯是玄窍,知而不守是功夫,常将真我安止其中,如如不动,寂寂惺惺,内外两忘,浑然无事,则神恋气而凝,命恋性而住,不归一而一自归,不守中而中自守,中心之心既实,五行之心自虚,此老子抱一守中,虚心实腹之本旨也。”
  ②以意识之“中”即“守中”为玄关者,有以下诸说:“……玄关一窍名为玄牝。此窍非凡窍,中中复一中,万神从此出,真气与天通,真人潜探渊,浮游守规中”(或:此窍实居中,中中复一中,万神从此出,直上与天通)。“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允执厥中”。“四维不著,玄关可得”。“黄庭一室须要精,静在中间一点灵,切莫糊涂为隐秘,黄庭便是真玄关”。(按:对黄庭一辞亦有两说,一指身中部位;一指意识境界。此指意识之中)。
  ③“念头动处为玄牝”。“玄关一窍最难明,不得心传莫妄行,若识念从何处起,方知道在个中生,阴阳未判原无象,日月相交岂有情,君要更知端的意,中天日午正三更”。实际此说与前二说并无二致,盖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即念头动处是也。
  以上3例皆属内丹家之说,偏重于性功,上说与佛家之“总持门”或“大总持门”、“大陀罗尼门”其义相通。“总持门”义为“总一切法,持无量义”。
  ④以气穴为玄关:“玄关者气穴也,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⑤以气动为玄关,有“气发则成窍,机息则渺茫”以及“药物生玄窍”之说(按:此有二说,一是有药物才能产生玄窍。二是药物生于玄窍之中,即先有玄窍后生药物,此二说都对,但所指不同,此取前说)。
  ⑥以筑基成为玄关,《黄庭经》云:“两肾水王对生门,出入日月呼吸存,是一身上下之正中,枢辖经纬,前向脐,后对肾,有如混沌,心肾合为一脉,其白如绵,其连如环,广一寸二分.包一身之精粹,元气系之于此、修真之士采铅投汞、一点落在此中,所谓立基一百日也,此基既成,方名玄牝”。
  以上3例亦是内丹家之说,偏重于命功。
  以上所举有关玄关的6种说法、前3种属心理境界,后3种属生理境界。《性命圭旨》对玄关—事曾反复阐述,主要是就心理境界(无部位)而论,但亦有“一条直路少人寻,导到山根始入门”之说(山根在鼻柱上端,两眼之间,属身体部位),似又以生理上的山根为玄关(玄窍或祖窍)。另同书“普照图”示三关之窍又说“上关者心源性海之窍,中关者黄中正位之窍,下关者关入气海之窍,是皆玄窍也。”这样,不但有部位而且是3处,对此究应如何理解?《玉清金笥宝录》谓:“先就有形之中(身体部位)寻无形之中,乃因命而见性也;就无形之中(心理境界)寻有形之中,乃因性而见命也,先性故难,先命则有下手处,譬之万里虽遥,有路可通,……彼以此性制命,我以命制性也”。意谓如不从存守身体部位入手,而直接置心于“空洞无涯”之境较难,因此,“空洞无涯”是玄关的心理境界。而山根可为修玄关之入手处所。至于普照图以三关为三玄窍,以及其他著作中,以练功过程中步步皆有“玄妙机关”而统指称玄关者,可谓为广义之玄关。另《道藏续编初集》载石庵子语:“山根一地亦名玄牝,于此存观,学到一念不生,自能豁然内辟,神由黄道直达中黄,自觉宽广高深无际,乃为内玄牝”。据此,又可以身体部位(如山根等处)为外玄
  牝,而以心理境界(豁然内辟,宽广无际;空洞无涯)为内玄牝,或说可由外玄牝入手,以求内玄牝。石说亦可为因命见性立—种解释。再,《张三丰全集·道言浅近说》则谓:“大道从中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
  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即似守非守),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戒慎幽独,自然性空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个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这是从脐下入手之说。修内丹功法,从山根人手者谓之先性后命,即所谓“先修定于离官,后求铅于水府”,修至玄关呈象,丹田火发,再以性会命,性命会合;以脐下(或脐中,脐内)入手者谓之先命后性,以命制性(铅来制汞)。此两种法门皆为内丹家所常用。亦有从夹脊入手者谓之上下(性命)兼顾。(《性命圭旨》的练法是先山根后转夹脊)。
  ⑦除上述外,尚有以观想体外虚悬一光环为玄关者(其具体方法是:闭目观想在印堂前方约一尺远处,虚悬一直径寸许之黄色或白色光环,而默默观注其中),亦有于壁上画圈而行观注,亦谓修玄关者,此皆属修某种性功之方法。
  ⑧有以口鼻为玄牝者,谓鼻吸清气为阳、为玄;口呼浊气为阴、为牝,此为练吐纳服气者之说。此外,尚有以尾闾下、尾闾、长强、两肾(左肾为玄,右肾为牝),两肾中间虚悬一穴,脐下—寸三分、三寸六分,以及胎息……入玄关者,不可胜计,但所有诸说皆有其所以然之理。


      终南山位于中原的北方,气势雄伟,松柏叠翠,是道家修行之所。据说曾有仙人吕洞宾修炼于此,但那只是传说。不过现在修行的人名叫陈抟,他也是一个传说中的人,人称他陈抟老祖。
    终南山有一个簸箕形状的山谷,簸箕的背是一座极为陡峭的崖,崖上建有一座道观,名叫终极仙观。这道观高大沉静,庄严肃穆。谷的两边是依山修葺的小道,可以从山脚下绕过那个簸箕形的山谷直通终极仙观。这所有的一切都很平常,深山,茂林,仙观,还有出家的人。但令人奇怪的是这里却少有人烟,道观的香火也没有那么旺盛。这一切却是不应该的。
     终南山距中原的繁华之都西京只有百里之遥,虽然当时的人们大多信奉佛教,但敬道礼道之人也绝不在少数,更有那些求仙学道的人,更把终南山作为神奇之所。但事实证明,这里的确少有人来,原因就在于那个簸箕形状的谷。此谷名如其形,树木格外地密布,阳光也射不进来,深邃而神秘。据说有许多人曾经走进谷中,但他们没有一个能够自己再走出来的,直到遇到一个小道士。小道士引路才使这些求仙礼道的人没有丧身在这个谷中。
    久而久之,簸箕谷便成了前往终南山的最大障碍,这样去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近两百多年来,凡是再去终南山的就再也没有出来过,比如说西京的柳公子。西京柳公子是一个极爱道教的人,他求仙学道的心劲也非常人能比。柳公子对朋友们说:求仙者必得仙求之,那簸箕谷便是仙人的考验,如果这样的考验都无法承受下来,何来求仙学道。果然,柳公子抛去万贯家财上了终南山,从此再也没有人看到他。
      据说,柳公子的侍童年近花甲之时曾见过一年青道人,长像酷似柳公子,但那道人并不相认,只说自己天份不够,无缘深道,只好游方四地。
还有一个传说,说是一名姓卢的考生进京路上过一客栈,遇到一个年老的道士,此人与传说中的柳公子长得十分相像。那道士给了卢生一个枕头,卢生一梦解了半生的事事非非,于是便随着这个道士飘然而去。
这就是很有名的黄粱一梦。
此后再也没有人见到这个柳公子,或者说是柳道士。其实,柳公子当初在簸箕谷时的确迷了路,七天七夜无吃无喝,晕倒在树旁。当他再度醒来的时候却见到了仙人吕洞宾,吕洞宾又名紫阳真人,他平生就收了两个徒弟,大徒弟就是这个柳公子,而二徒弟就是陈抟老祖。柳公子资质不够,云游四方后客死他乡,吕洞宾的衣钵就传与了二徒弟陈抟。从此,陈抟老道就成为终极仙观的掌门人。
但没有几个人真正地见过陈抟老祖,观里的一切事务都是由他的徒侄卢生掌管。有许多其它道观的长者都会来终极仙观向陈抟老祖救大道法力,但每一次卢生都告诉他们师叔在金华洞修炼。可是包括卢生在内,没有一个人知道金华洞在什么地方。金华洞其实就在终南山中,只是那个洞口非常人所能发现,卢生也找了好几次都没有发现。金华洞是终极仙观的禁地,非历代掌门人不能入内,别说卢生,就是已经仙去的柳公子也从来没有进去过,据说那里面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有一扇门可以上通道界,下达魔界,所以吕洞宾与陈抟老祖对此洞是绝口不提的。卢生做了一个揣测,此洞就在终极仙观的下面,但他就是找不到那个神秘的入口,这仿佛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卢生的猜测并没有错,金华洞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山洞,确切地说它更象一个密室。的确就在终极仙观的下面。说来奇怪,这个洞虽然没有任何光源,但里面却如同白昼,一个大厅里宽宽敞敞的。在大厅的正中央有一个水池,池水从地下几千米深的地方冒出来,不溢也不降,总是那么多,这个水池可能往龙人国的国都,东海龙都。水池的正中央有一块岩石,这的确是一块岩石,毫无疑问的,但这块岩石怎么看上去都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岩石的与众不同只有一点,那就是它天然象某些东西。这块岩石便是这样。那简直就是一个雕塑,细细地柱子上有一个月牙,而在月牙的正中央则是一个圆球。这就是终南山著名的日月岩,一块岩石形成的,天然浑成,绝没有半点人工斧凿的痕迹。与其说日月岩是一件雕塑不如说更象一面镜子,一面由岩石天然形成的镜子。天然之物必然有它天然的灵气,就在这个时候,这块日月岩正在彰显着它神奇的本事。在那个日岩之上赫然出现着一个画面,那是一幅天空的图景,夜晚的星空格外璀灿。传说中的陈抟老祖此时便站在那水池的边上,他鹤发童颜,慈眉善目,一件宽大的道袍松散地穿在身上,手里拄着一根龙头杖,杖头上嵌着一颗夜银珠,放着绚丽的色彩。
陈抟老祖若有所思的看着那个夜晚的星空。
日岩上的星空在运转着,就象真的天体一样,二十八星宿在交替着出现,一切显得那么有规律,又是那么平静。但这平静就被一颗不知从什么地方袭来的星体打破了。突然门,一颗赤红泛着血色的星星发出格外的光亮来,在这强光的映照下,二十八星宿一时都变得暗淡无光。陈抟老祖看着,他的脸沉了下去,表情极为难看,他自言自语地说:你终于复活了,你等不及了吗?这一夜是七月初十,天空里的月色极暗,但有心的人却发现,子时以后,月亮突然亮了起来,却是一种血红的颜色,仿佛被什么肮脏的血迹浸染了,然后又用一种无形的火在炙烧着它。没有人会注
陈抟老祖看着姬飞峰,他的心在隐隐作痛,正道人士?他实在不愿意将事实的真象说出来,因为那是他的筹码,他必须这么做,面对强大的阴屠,只有这么办才是唯一的办法,他别无选择。陈抟老祖叹了口气,即而说了一句玄之又玄的话:魔与道本来就是同源的。姬飞峰听得更糊涂了:师父,弟子不明白。陈抟老祖笑了笑:我修行的金华洞你还没有去过吧?姬飞峰不知为什么师父要转换话题,他的心中更加疑惑了,但也只好默默地点点头,不再深究下去。陈抟老祖站了起来,他拿起龙头杖:我带你去看一看。说着,陈抟老祖把龙头杖举过了头顶,只见那枚夜银珠放出了七彩的炫光,顿时照得这间屋子里十分明亮。姬飞峰从来没有去过金华洞,他也不清楚这个金华洞的洞门在什么地方,他只看到一片不同于阳光的霞光在身边环绕着,整间屋内流动着七彩的绚丽。陈抟老祖在这七彩的绚丽之中又将龙头杖平伸出来,指向了鬼谷子与黄帝的塑像,嘴里念念有词:道中道,天上道。姬飞峰坐不下去了,在一个奇异的景象前,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坐稳的。只见鬼谷子与黄帝的塑像慢慢地动了起来,他们分别抬起了左手与右手,两手之间仿佛形成了一道晶莹透亮的水线,那个水线向上下慢慢地扩大开来,而成为一道拱形的门。这是一道水做的圆拱门,轻轻地立在了供台的前面。姬飞峰被眼前的现象惊呆了,他有些不知所措。难道这就是师父修行的金华洞入口吗?他真是有些意想不到,这样的门的确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出来。姬飞峰现在很想走进去,去看一看那个神秘的金华洞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里面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但他还是没有动,没有师父的话,他绝不敢迈出这一步的,那个金华洞是终南山的禁区,除了历代掌门以外,没有人可以走进去的。难道……姬飞峰不敢想像,他十分清楚,走进去就意味着自己将要成为下一代掌门,可这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姬飞峰对掌门一职没有半点奢望,同样的,他也不知道若大一个道观交在他的手里会如何处置,但这一切都不是姬飞峰真正害怕的原因。姬飞峰害怕的是师父。只有掌门才可知道的秘密,如果传下来,那就意味着这个现任的掌门要离开自己的位置。姬飞峰深知以现在自己的资历根本就不是一个掌门的最佳人选,那陈抟老祖如此急迫地做出这样的决定,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死。陈抟老祖要死了,师父将要故去,这是姬飞峰万难接受的事情,于是他跪了下来。陈抟老祖看了看姬飞峰,慢慢地说:跟着我走吧,什么也别想,也许什么都不会发生的。姬飞峰想问,但他不敢问,他只能看着师父拄着龙头杖,进了那道水门,令人奇怪的是,当他走进水门的瞬间,姬飞峰就根本再也看不到了陈抟老祖的踪影。姬飞峰站起身来,走到那道水门前,水门后的供台及鬼谷子与黄帝的塑像很真切地就摆在那里,他仿佛看到了两个塑像在冲着他微笑。姬飞峰想不了太多,迈步踏进了水门。侧殿外,卢生正好走了过来,他远远地看着那间屋子,里面已经没有一个人了,只是鬼谷子与黄帝的塑像在那里,没有人看得出有任何变化。这时,一个小道士走了过来,被卢生一把抓住:看到姬师兄了吗?小道士看了一眼侧殿里面,摇了摇头:刚才他们还在里面。卢生点点头,小道士走开了。卢生知道陈抟老祖和姬飞峰一定去了金华洞,他自嘲地笑了笑,看来掌门的位置非姬飞峰莫属了。卢生摇摇头,转身离去。水门的后面是另一片天地,这片天地远不如外面的明亮。一个平台,向下有台阶,陈抟老祖正站在那里等着姬飞峰,姬飞峰很好奇地看着四周。在陈抟老祖手中的龙头杖上夜银珠在放着绚丽的光,四周只有墙壁,身后却看不到任何的门,只是在墙上画着鬼谷子与黄帝的像,看得也不是很清楚。陈抟老祖对姬飞峰说:只要你进入这个金华洞,以后出入就自由了,你只要向那扇墙走过去就可以回到偏殿。姬飞峰点了点头。陈抟老祖顺着台阶向下走:这里就是金华洞的入口,这个台阶的长廊有一个名字叫兵廊。姬飞峰跟着陈抟老祖的身后,自言自语地重复了一下:兵廊?陈抟老祖走在前面,头也没有回:一会你就知道这里为什么叫兵廊了。姬飞峰跟着师父一步一步地走着,这条台阶好象很长,向下盘旋着,姬飞峰走得很小心,虽然那颗夜银珠的光很亮,但他一定要仔细地看一看。对于金华洞,他也是充满了好奇。不一会,姬飞峰就看见了两边的墙壁上露出了许多兵器的尾柄来,这些尾柄有的很长,几乎挡住了前面的路,姬飞峰很是奇怪。陈抟老祖停下了脚步,他举起手中的龙头杖,以便让夜银珠的光将那些兵器的把照得更亮一些,也让姬飞峰能够看得更清楚一点。陈抟老祖转过身子来说:这里有历代名家的兵器,所以才叫兵廊,你看,徐夫人的匕首,干将莫邪的剑,关公的青龙刀及项羽的霸王枪……陈抟老祖一边介绍着一边向前走,但姬飞峰却根本没有听进去,因为他实在不相信眼前所看到的事情。那些兵器的尾柄从两侧的墙壁伸出来,使得这条走廊显得格外地狭小,甚至没有留出任何人可以走过的空间,但陈抟老祖却偏偏在这些尾柄间走了过去,却没有碰到一件兵器。姬飞峰站在那里犹豫着,他不知该不该跟着师父向前走.

仅供练功有素者研究、参考,初学者应在老师指导下修炼。原法摘录,恕不解释。
  宗师相应法
  每月初一、十五子时,吃素、沐浴,盘坐,平坐亦可,调息。把通字符置耳孔中,然后起身至镜前哈三口气,进退三步,盯视镜中放大图像,要历历在目,2、3分钟,然后缩小如芥子,最后放大到顶天立地。如此观想10分钟左右,归坐,眼始终不闭,(开目观)盯视镜中影像,手执念珠,脑想象宗师催花形象。历历在目,花朵缓缓开放,双手放出金光(动态)5分钟,然后自由联想。此时,双目微合,意念在头顶耳窍及窍音,修耳通法5分钟左右,然后拔出耳中通字,意念念珠如花朵,拨动念珠,念诵六字真言30分钟,收功。咕噜耶、速灵吽。
  灵光常耀开智法
  根据智慧来源的五个途径,可以采用灵光常耀开智法对人体贮存智慧和宇宙智慧进行开发。
  一、对父母遗传智慧的开发:
  自然盘坐,入静放松,调整好呼吸。然后意想自己的父母(年轻时的形象)分别坐在自己的前后或左右。接着,意想自己的身体慢慢变大,和父母的形象合为一体,三个人同时化为一团气。然后意念中放出一团金光在气团中旋转。金光在旋转中在慢慢地收回自己体内,气归丹田。这就可以开发利用父母遗传的智慧,此法如能和父母在一起同时修炼效果更好。
  二、对前生智慧的开发
  自然仰卧或斜躺,调整好呼吸,保持全身放松。
  闭目,意想大脑象地球一样倒着旋转。每转一圈为年龄倒想退一岁,大脑内的图像旋转时要慢、要清晰,不要图快,观想的越清晰越好。旋转的次数为自己的年龄数,比如说你今年26岁,那么意想你的头就象一个地球一样倒转,倒转一圈说明时光倒流一年,倒转26圈在潜意识中刚好回归到最原始的受精卵的空无状态,接着再旋转。注意,每次倒着旋转不超过12圈,一个阶段12天。然后,再倒着旋转12天,直到回归到0的境界。最后一步便是继续倒转对前生智慧的开发,此时的数应从60开始,因为60刚好是甲子之数。倒着旋转从60开始,每次倒转12圈,每个阶段12天,练到24岁的年龄段即可停止。应不断地巩固、观想,今生以及前生所经历的一些事,在观想中开悟、沟通和开发出前生的智慧,这样就会产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功能。(注意:倒转一圈的同时,意想头部放出万道金光,以启动真如本性。)
  三、后天记忆的开发
  读书前调整姿势,入静放松,翻开一页书迅速看一眼,把整个版面的形象印在大脑中,并意想头脑中有一电视屏幕,每行字象电脑打字一样打印上去。然后睁开眼看原文一遍,再闭目观想,把所看到的文字在屏幕上清晰地显现出来。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最后达到象照相机一样,一闪之间把所看到的图象定在大脑中,并通过光显现出来。这样,通过训练就可达到过目不忘和快速记忆的水平。
  四、对地球残留智慧的开发利用
  人们都知道现实生活中会出现一些所谓神鬼附体的现象一些人,目不识丁,附体后就能讲出高深的道理,并且可以给人治病,其水平之高、疗效之佳,实在不可思议。这难道真的是神鬼附体吗,非也。根据现代科学理论研究表明,一些修炼有素的人其生物电磁场较常人强几十倍甚至百倍,那些生物场能特别强的人其意识体之间的吸附性比较强,不易脱离。这样,当这种人去世后,其高能信息团就残存在地球空间中,这种能量信息团虽无质、无形,但其具备灵性和超时空的特点,这样,当修行者练功时和这种高能信息沟通后就会获得这种智慧。仙、佛皆为人修成,然最终去世后,其意识能永存,没有消失。当人们念诵佛号或观其形象,通过一段时间的修炼就会利用这种智慧能。因此,一些练功者开发智慧或出现功能大多以此途径获得。具体方法,以宗师相应法修炼,通过宗师沟通历代祖师信息,这样就可获得历代祖师的智慧。
  五、对宇宙超能智慧的开发和利用
  在我们生存的世界上,所有智慧实质上都来源于宇宙。直接开发和利用宇宙智慧,是开智法的最好方法,此法可以沟通宇宙高智慧生命体,获得超智能。其主要方法为:坐卧皆可,意想大脑放出万道金光,照亮整个宇宙。光线在宇宙中把宇宙空间中一些智慧体聚集在一起,然后收回大脑。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
玄关一窍,简称玄关,是道教丹道养生中最重要的名词,可以这样说,道教的精华是丹道,丹道最秘的机关是玄关。丹书对玄关一窍的论述,众说纷纭,初无定位,后世各执一偏,愈说愈奇。另由于道教教派之间的差异和戒律制约,丹道玄关一窍向来秘而不宣,大都师徒相授,口口相传,不记文字。这样道友与道友之间心照不宣,守口如瓶,局外人就更难以知晓了。《道德会元》卷六十七说:玄关一窍论耳、眼、口、鼻、舌、肝、心、脾、肺、肾、脐轮、尾闾、膀胱、谷道、两肾中间一穴,脐下一寸三分、明堂、泥丸、关元、气海皆不是。此窍无边傍,无内外,无前无后,无长无短,无阔狭,无深浅,无大小,无东西南北之分,无青红黑白之别,不著物,不泥象,不增减,无新无旧,无欠无余,在人身之中,为神气之根,虚无之谷,是曰玄牝,实天地交界之间,阴阳混合之蒂。诗诀云:"此窍非凡窍,中中复一中,万神从此出,直上与天通"。李道纯《中和集》引证丹书也有类似论述:"玄关一窍,不在四维上下,不在内外两旁,不在当中,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人能通此一窍,则万窍皆通。下面仅从部分丹书中来了解有关对玄关秘窍的论述:
  一、脐后肾前,仿佛其中为玄关。《道法会元》卷八十四《归一密语》说:"径寸之质,混涵三才,在脐之后,肾之前,仿佛其中谓之玄关,此其所也。今若不明指示,后学必妄意猜度,非太过则不及也。"这里所指的玄关位置是大约之意。能悟无我,方识真我。又卷八十四《琼山紫清真人答隐芝书》说:"玄关即土也,黄房也,呼之根,吸之蒂,即命蒂也,正玄牝也。脐之后,肾之前,小肠之左,大肠之右,正在中间,空闲一穴,阳舒阴訳,本无正形,意到即开,开阖有时,故曰:天地之根,结丹之处。"这里所说与上相同,只是明确了"意到即开",更突出了一个"意"。
  二、人身正中为玄关。唐朝司马承祯说:"虚无一窍号玄关,正在人身天地间,八万四千分上下,九三六五列循环,大包天地浑无际,细入微尘不见颜,此处名为祖气穴,虚无一窍正中悬。"祖气在人身正中。
  三、一阳生时元精,真神为玄关。( 1 )《仙佛合宗语录》中李虚庵说:"一阳出动即玄关"、"药物生,玄关窍也。"又说:"此一窍玄关,即玄牝之门,冬至药生,火候沐浴,结胎、脱胎俱在于此,则一窍之旨尽矣。" ( 2 )清朝柳华阳《金仙证论》:"机发则成窍,机息则渺茫。"这里的"机"指元精。( 3 )清朝李昌仁说:"离中老阴曰坤母姹女,坎中老阳曰灵父婴儿,老阴与老阳交媾,产出元精曰:玄关。"虚极静笃时,产生的一阳来复称元精。( 4 )《大成捷要》内《真阳发生天机》中达摩祖师曰:"玄关窍开,真神产出。"崔希范:"玄关透露,真种将产,贵乎知时",真种即元精。
  四、下丹田为玄关。《道枢》卷七释《黄庭篇》称:"下丹田者,下关元也,其命曰命关,曰金关,曰玄关,曰生死关。"下丹田,古今说法不一,有指脐下三寸处,如《法海遗珠》卷七:"脐下三寸,即下丹田"。有指脐下一寸三分者,如《抱朴子内篇·地真》称下丹田在脐下。
  五、修道之士入静至虚无境界,万念俱寂之时即是玄关。《性命圭旨》:"空洞无涯是玄窍,知而不守是功夫。"若有一念,便不能亲证玄关。李涵虚《道窍谈》与此说同,"玄关一窍,自虚无中来,不居于五脏、肢体间,今以其名而言,此关为玄妙机关,故曰玄关。"
  六、中宫黄庭即玄关。《养生秘录》内《中黄内旨》说:"中宫即黄庭,即玄牝,即先天一气,即玄关一窍,即至善之所,即黄极之道,即允执厥中,在五行谓之土,在五脏谓之脾,在五常谓之信,药物、三气、五神、火侯、呼吸尽在是矣。行住坐卧,皆当注念,不可须臾离也,不废人事,但当正心处物,常应常静,吾祖师所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七、气穴即玄关。《张三丰炼丹秘诀》卷二《打坐浅训》说:"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他,只此便如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八、在"中"字上体会玄关。李道纯《中和集》卷三说:"以心观道,道即心也;以道观心,心即道也。"同时,他强调指出:时下学道的人多泥于形体上求玄关,有说在眉间,或脐轮,或两肾中间,或脐后肾前,或膀胱,或丹田,或说头有九宫,中为玄关等,种种说法都是错误的,但着形体上都不是,也不可离此一身向外寻求,丹经大都不说,那么,正在何处?确实难以用笔形容,用口诉说。所以"玄关圣人只书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关明矣。所谓中者非中外之中,亦非四维上下之中,不是在中之中"。接着,他用释氏"不思善,不思恶,正凭磨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此禅家所说的'中'儒家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此儒家所说的中'道家'念头不起处,谓之中,此道家所说的中。"
  这是三家对"中"字的最好解释。他又引证《易经》:"复见天地之心,且复卦一阳生于五阴之下。阴者,静也;阳者,动也。静极生动,只这动处,便是玄关也。汝但于二六时中,举心动念处着工夫,玄关自然见也,见得玄关,药物火侯,运用抽添,乃至脱胎神化,并不出此一窍。"这里从"中"字上体会玄关以至到静极生动而见玄关。李道纯《中和集》卷五在《咏真乐》十二首道诗中,其中一首着重谈玄关:"先天至理妙难穷,铅产西方汞产东,水火二途分上下,玄关一窍在当中,有知不有真为有,空会无空实是空,无有有无端的意,滔滔海底太阳红。"这里水火指心肾,喻意在知与不知之间,空与不空之间,有与无之间体会玄关。
  从以上举例中,可以看出对玄关的论述有下列几种情况:
  1 .脐前肾后,仿佛其中为玄关。
  2 .人身正中为玄关。
  3 .一阳生、元精、真种为玄关。
  4 .下丹田为玄关。
  5 .静至虚无、万念俱寂为玄关。
  6 . "中宫"黄庭即玄关。
  7 .在"中"字上体会玄关。
  8 .气穴即玄关。
  古往今来,对丹道玄关一词的解释,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限于篇幅,本文仅从一个侧面叙述了有关玄关的几种解释及对玄关的认识和运用,若说谁是谁非,这要看修习者本人的悟性和德性了。心即是道,道即是心,心量广大,无有边际,心虚契道,自能体会玄关真谛!
  那么,玄关在人身到底处于什么位置呢?为什么会有种种说法呢?究其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传承造成的,自古以来,丹道分南宗、北宗,单就南北二宗,又分许多丹道派系。如北宗又分龙门、华山、嵛山等派。加之丹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故事


廖育群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





依据湖南马王堆、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早期医学著作,及传世的今本《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中所存留的马迹蛛丝,大抵可知古代医家曾经使用过诸如“分经候脉”、“三部九候”、“四时脉法”、“人迎寸口脉法”等一些与现今所见中医诊脉之法不同的脉诊方法。因而我在讨论中医诊脉之法的发展演变时,将这些早期的诊脉之法统称为“古脉法”[①]。


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医著作中是否早已有人使用过“古脉法”一词,但我以此概括与指称那些见之于古代医学经典、现今早已废弃不用的诊脉方法,却完全是由于家学渊源的影响——在家藏医书中,有名之曰《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一卷。


一、关于《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


抄本的价值取决于其中所保存的“未刊之论”究竟具有怎样的文化价值。如果与已知的古人遗墨、行世的思想言论大同小异,那么这样的抄本则几乎毫无价值。家藏抄本《丹医秘授古脉法》的主体内容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诊候之法,这种诊脉方法与现今所见通行的中医诊脉方法有所不同,是来源于与正统中医理论体系与实用技艺完全不同的一派之学。这个抄本作为医学知识的载体,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某种不见于典籍记述的医学理论与技艺,而且可以作为理解传统医学演变轨迹、实实在在触摸近代“个色中医人物”之学问与生活的通道。


《丹医秘授古脉法》出自家父之手,其主体内容却是源于一位具有奇特经历的四川医家周潜川的讲述。


周潜川(1905~1962),祖籍四川威远县,世居成都。早年从军为护士;后得岳丈资助,入国立武汉大学;又以官费赴英国学军工化学。回国后习武术受伤,幸得丹药救治而获痊愈,故好岐黄。离军后,负笈峨嵋、贡嘎、青城、武当诸山,遍访民间宿医与精谙医术之僧道,获益良多,家资亦尽耗于此。个人天资与如此经历,使得周氏之学既能旁及诸子、术数、气功、武术,又始终以医家的理论与实用技艺为核心;既得道家真传,又旁通儒佛两教;既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和西方近代实证科学的熏陶,又能坚持东方传统文化的韵味。这些都是一般医林人物难望项背之处。其所成就的颇具特色的一家之学,自然与古往今来靠文字功夫吃饭的“医学教授”、以及在这个知识体系下养成的医家不同;当然也与各承家技,混饭糊口的江湖郎中有异。


抗战结束,周氏悬壶上海。50年代应社会名流之邀来京施诊;又以效奇而蒙诸翁向中央举荐,遂在卫生部某副部长的安排下,由上海迁至北京“三时学会”旧址应诊,晚间开讲授业。记得当时周氏的诊费为人民币5元(足够维持一般人的每月生活)——如此昂贵的诊费足以说明其“身价”。60年代初,因治愈山西省委秘书长之顽疾痼病,又被盛情聘入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工作。此间周氏每年应邀赴各省、军区为高层人物治病,讲授气功与养生之道,但不久即因此蒙难入狱而亡。周氏以写书、授徒、炼丹为平生之“三愿”,但除了在山西工作期间曾撰写并出版《气功药饵疗法》、《峨嵋十二庄释密》外,其他均是述而未刊的草稿与课授生徒的讲义。其门人将这些材料记录整理成《丹医语录》若干卷(表1),相互传抄或油印散发。



表1周潜川著述目录


1丹医语录·阴阳大论品第一19温病心法十诀2“玄门四大丹”秘授20试论王叔和3丹医语录·证治大法品第二21四川草药简辑4丹医语录·针灸大法品第三22峨嵋白云禅师考5丹医语录·骨伤科大法品第四23医易大要6丹医语录·外科大法品第五24太素脉法评介7《黄庭经》受业笔记第六25潜川先生《三焦论》8天罡指穴法受业笔记第七26潜川先生《三消论》9丹药概要27经络“里支”内照图10“玄门九九八十一小丹”秘授28癫、狂、癎三大证治心法11毒龙丹证治应用100法29考《奇经八脉考》12气功药饵疗法与救偏手术30《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补注13气功纠偏药疗法31《内经知要》述义14养生学讲义32胎胪旨要15农村医生卅门33改进人类素质之设想16望神气术(又名《望诊240条》)34医学密典(未完成)17分经候脉法35验方回忆录18伤寒心法十诀36《峨嵋十二庄释密》


我手中存有周氏1962年在河北中医学院讲述“分经候脉法”时的记录稿(目录中的第17种,以下言及此文本时皆称之为《分经候脉法》),其第一部分述“分经候脉”之由来,全文如下:


分经候脉法[②]


(周潜川大夫报告)


一、分经候脉之由来


古人的分经候脉与现今独取寸口切脉法有很大区别。分经候脉不仅具有很多优点,而且在中医理论上也是很有根据的。王叔和的《脉经》,高阳生的《脉诀》是我国较早的两部脉学专著。在此以前有关脉学的记载,则散见于各医书之内。但不论专著也好,散载也好。既往有关脉学的知识均很不系统。并且受了旧文字的限制,令人难以体会及掌握。从医生诊脉时的差别性极大的情况,就说明切脉法缺少一个客观的标准。也表明过去脉学根据是不够完备的。晋以后由于大家都捨难从易,在四诊中大都偏重于问诊了。切脉不但含糊不清,而且仅仅限于太渊寸关尺三部而已。这样就失去了《内经》的原义。《内经》中还强调天地人三部合参的切脉法。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曾批评过切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的不合理。由此可见现今流行的脉学及检查方法已很是失去了古人的真传,不绝如缕了。由临床工作及师传的体验中,感到古人分经候脉的诊断方法可靠性是很大的。这部分遗产《内经》中虽有部分记载,但以后的医书内已经失传。历代名家如喻昌之流,虽然批驳王叔和《脉经》的错误,却没有具体纠正它。因此医家已不习惯分经候脉法。但它却被保存在丹道家的手里。现在所流行的青城派道士张太素所撰的太素脉,还不是丹道家脉学的真髓。然而它已比王叔和、高阳生的脉学高出一筹了。宗教内部所保留下来的脉学,多是口

 周潜川(1905~1962),字笛横,祖籍四川威远县,世居成都,生于书香世家,幼年熟读经史, 后又尝入教会学校学习西医和拉丁文、英文,早年从军为护士;后得岳丈资助,入国立武汉大学;又以官费赴英国学军工化学。1939年患大病,当时经名医多人医治无效,渐至卧床不起。后经峨眉山高僧永严法师医治病愈。遂投师永严法师。法师遂以峨眉密传功法及医术精要,赠以“镇健居士”法号。此为峨眉传统气功密术传于俗人之始,为峨眉气功广传于世开了先河。周潜川离军后,负笈峨嵋、贡嘎、青城、武当诸山,遍访民间宿医与精谙医术之僧道,获益良多,家资亦尽耗于此。个人天资与如此经历,使得周氏之学既能旁及诸子、术数、气功、武术,又始终以医家的理论与实用技艺为核心;既得道家真传,又旁通儒佛两教;既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和西方近代实证科学的熏陶,又能坚持东方传统文化的韵味。这些都是一般医林人物难望项背之处。其所成就的颇具特色的一家之学,自然与古往今来靠文字功夫吃饭的“医学教授”、以及在这个知识体系下养成的医家不同;当然也与各承家技,混饭糊口的江湖郎中有异。
  抗战结束,周氏悬壶上海。50年代应社会名流之邀来京施诊;又以效奇而蒙诸翁向中央举荐,遂在卫生部某副部长的安排下,由上海迁至北京“三时学会”旧址应诊,晚间开讲授业。记得当时周氏的诊费为人民币5元(足够维持一般人的每月生活)——如此昂贵的诊费足以说明其“身价”。60年代初,因治愈山西省委秘书长之顽疾痼病,又被盛情邀请到太原,在省中医研究所进行人体经络、中医中药理论研究,同时传授峨眉气功功法。此间周氏每年应邀赴各省、军区为高层人物治病,讲授气功与养生之道,但不久即因此蒙难入狱而亡。周氏以写书、授徒、炼丹为平生之“三愿”,但除了在山西工作期间曾撰写并出版《气功药饵疗法》、《峨嵋十二庄释密》外,其他均是述而未刊的草稿与课授生徒的讲义,其门人将这些材料记录整理成《丹医语录》若干卷,相互传抄或油印散发,周氏著作总文字约250万字。
  周潜川在“文革”前就陷入冤狱,倍遭迫害,是河北保定市委书记王觉民冤案的同案受害者,1971年逝于狱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得彻底平反。卫生部中医局局长吕炳奎在1985年曾说:周潜川是我国气功的一代代表人物,他的冤狱不能不说是我国气功发展史中的-个损失。

《古脉法》的故事--廖育群(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
依据湖南马王堆、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早期医学著作,及传世的今本《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中所存留的马迹蛛丝,大抵可知古代医家曾经使用过诸如 “分经候脉”、“三部九候”、“四时脉法”、“人迎寸口脉法”等一些与现今所见中医诊脉之法不同的脉诊方法。因而我在讨论中医诊脉之法的发展演变时,将这些早期的诊脉之法统称为“古脉法” [①] 。
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医著作中是否早已有人使用过“古脉法”一词,但我以此概括与指称那些见之于古代医学经典、现今早已废弃不用的诊脉方法,却完全是由于家学渊源的影响——在家藏医书中,有名之曰《古脉法》的抄本一卷。


一、关于《古脉法》的抄本
图家藏抄本《古脉法》封面抄本的价值取决于其中所保存的“未刊之论”究竟具有怎样的文化价值。如果与已知的古人遗墨、行世的思想言论大同小异,那么这样的抄本则几乎毫无价值。家藏抄本《古脉法》的主体内容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诊候之法,这种诊脉方法与现今所见通行的中医诊脉方法有所不同,是来源于与正统中医理论体系与实用技艺完全不同的一派之学。这个抄本作为医学知识的载体,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某种不见于典籍记述的医学理论与技艺,而且可以作为理解传统医学演变轨迹、实实在在触摸近代“个色中医人物”之学问与生活的通道。
《古脉法》出自家父之手,其主体内容却是源于一位具有奇特经历的四川医家周潜川的讲述。
周潜川(1905~1962),祖籍四川威远县,世居成都。早年从军为护士;后得岳丈资助,入国立武汉大学;又以官费赴英国学军工化学。回国后习武术受伤,幸得丹药救治而获痊愈,故好岐黄。离军后,负笈峨嵋、贡嘎、青城、武当诸山,遍访民间宿医与精谙医术之僧道,获益良多,家资亦尽耗于此。个人天资与如此经历,使得周氏之学既能旁及诸子、术数、气功、武术,又始终以医家的理论与实用技艺为核心;既得道家真传,又旁通儒佛两教;既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和西方近代实证科学的熏陶,又能坚持东方传统文化的韵味。这些都是一般医林人物难望项背之处。其所成就的颇具特色的一家之学,自然与古往今来靠文字功夫吃饭的“医学教授”、以及在这个知识体系下养成的医家不同;当然也与各承家技,混饭糊口的江湖郎中有异。
抗战结束,周氏悬壶上海。50年代应社会名流之邀来京施诊;又以效奇而蒙诸翁向中央举荐,遂在卫生部某副部长的安排下,由上海迁至北京“三时学会”旧址应诊,晚间开讲授业。记得当时周氏的诊费为人民币5元(足够维持一般人的每月生活)——如此昂贵的诊费足以说明其“身价”。60年代初,因治愈山西省委秘书长之顽疾痼病,又被盛情聘入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工作。此间周氏每年应邀赴各省、军区为高层人物治病,讲授气功与养生之道,但不久即因此蒙难入狱而亡。周氏以写书、授徒、炼丹为平生之“三愿”,但除了在山西工作期间曾撰写并出版《气功药饵疗法》、《峨嵋十二庄释密》外,其他均是述而未刊的草稿与课授生徒的讲义。其门人将这些材料记录整理成《丹医语录》若干卷(表1),相互传抄或油印散发。


表1 周潜川著述目录
序号 书名 序号 书名
1 丹医语录·阴阳大论品第一 19 温病心法十诀
2 “玄门四大丹”秘授 20 试论王叔和
3 丹医语录·证治***品第二 21 四川草药简辑
4 丹医语录·针灸***品第三 22 峨嵋白云禅师考
5 丹医语录·骨伤科***品第四 23 医易大要
6 丹医语录·外科***品第五 24 太素脉法评介
7 《黄庭经》受业笔记第六 25 潜川先生《三焦论》
8 天罡指穴法受业笔记第七 26 潜川先生《三消论》
9 丹药概要 27 经络“里支”内照图
10 “玄门九九八十一小丹”秘授 28 癫、狂、癎三大证治心法
11 毒龙丹证治应用100法 29 考《奇经八脉考》
12 气功药饵疗法与救偏手术 30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补注
13气功纠偏药疗法 31 《内经知要》述义
14养生学讲义 32 胎胪旨要
15农村医生卅门 33 改进人类素质之设想
16望神气术(又名《望诊240条》) 34 医学密典(未完成)
17分经候脉法 35 验方回忆录
18伤寒心法十诀 36 《峨嵋十二庄释密》

靜功

先天 後天 得之者常似醉
 (注)先天 者乃元始祖 也此祖 在人身 天地
 之正中生門密戶懸中高處天心是也神仙修鍊
 止是採取先天一 以為丹母後天 者乃一呼
 一吸一往一來內運之 也呼則接天根吸則接
 地根呼則龍吟而雲起吸則虎嘯而風生綿綿若
 存歸於祖 內外混合結成還丹自覺丹田火熾
 暢於四肢如癡如醉美在其中此所以得之者常
 似醉也道德經云谷神不死是謂元牝元牝之門
 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易坤卦云黃中
 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肢此之謂也
日有合月有合窮戊己定庚甲
 日月者太陽太陰也天有黃道為度三百六十五
 度四之一其運轉也一日一周日月行乎其間往
 來上下迭為出入此所以分晝夜而定寒暑也當
 冬至之節一陽生於復日從北行月從南行夏至
 之節一陰生於姤日從南行月從北行日行一日
 一度至三十度與太陰會月本無光借日之光月
 行一日十二度有零至三十日行滿周天之度每
 月晦朔與太陽同會所行之宮日月合璧晦象年
 終朔象歲首會而復離離而復遠月因日以受其
 明陽魂漸長陰魄漸消至初八日夜陽半陰半為
 上弦至十五日夜與日對照為望故圓滿之極其
 理當虧於是陰魄漸長陽魂漸消至二十三日夜
 陰半陽半為下弦至三十夜為晦又復與日同會
 此天之日有合月有合也反求於身吾身一天地
 亦有日月也以身為乾坤以坎離為藥物以日月
 運行為火候百姓日用而不知豈知行之吾身與
 天地日月無不同也當作丹之時運日月之雙輪
 簇陰陽於一息日月歸鼎陰陽搆精烹之煉之結
 成聖胎此吾身日有合月有合也了真子曰玉池
 常滴陰陽髓金鼎時烹日月精是也既明日月之
 合必窮戊己之源戊己者中央土也水火分為上
 下木金列於東西木為火母金為水母若非戊己
 之功水火不能既濟金木不得歸併當施化之際
 是用戊土從坎起進之以陽火己土從離降退之
 以陰符攝回四象而同爐此戊己之功也既 戊
 己之理必定庚甲之方庚西方金也情也虎也甲
 東方木也性也龍也言人之情好於馳騁見物即
 逐如虎猖狂故每傷於性性被情迷不能為主如
 虎奔騰故二物間隔大修行人制之不難過此時
 正好下手施功須仗黃婆媒合旋斗柄之機一息
 之門即得金木歸併情性合一龍虎入鼎心虛湛
 然此所以定庚甲也丹家妙用宜乎生甲生庚學
 者不可不知也
天真言:出家超俗,皆宿有良契,故能独拔常伦。若慎终如始,精至修练,当福延七祖,庆流一门。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乃至功成德就,白日升天。于是乎,开度之时,宜受初真之戒。其戒有十尔,当受之。
    第一戒者,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当行阴德,广济群生。
    第二戒者,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
    第三戒者,不得淫邪败真,秽慢灵气,当守贞操,使无缺犯。
    第四戒者,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当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
    第五戒者,不得谗毁贤良,露才扬己,当称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
    第六戒者,不得饮酒过羌,食肉违禁,当调和气性,专务清虚。
    第七戒者,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
    第八戒者,不得交游非贤,居处秽杂,当慕胜己,栖集清虚。
    第九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诚万物。
    第十戒者,不得轻忽言笑,举动非真,当持重寡词,以道德为务。
    能保此十戒,始终无亏,则天道佑之,神明辅之,欲求凶横,不可得也。若朝为夕替,泄慢正真,自贻其殃,无怨咎于高灵也。凡初入道之子,可不勖之。
古代道家的动静功夫,据经典及师传大多分为“9种次第”,也就是练功的9个递进层次。世谓“三还九转”而后“九九归一”。从练功的火候讲,是道家“小成”、“中成”,乃至“大成”的3大阶段。其中每一阶段又分为3种次第。动功的9种次第依法完成后,才进行静功的修练,这样在坐功时,可望进步较快。静功的9种次第依法练习完满后(相当于释家静功的“小乘圆满”),即可弃道之诀法而修释法的2乘功夫,至于释家的所谓大乘境界,很少人能够达到,历史上那些“成佛做祖”的僧侣大乘功夫圆满者,也并不多。“先命后性”,“由道入释”或“释道合诀”气功派别的层次练功法,大概如上所言,而释家的静坐功夫,又有共相应的次第之分,故又当别论。


  古代道家的各种功夫修练方法,一般都遵某一部典籍由于历代承传保守,以及经籍文句的晦涩隐术,造成今天“泛文”甚多。“泛文”的成因,是某部经典大多被很多流派托附,终于使其经典内所蕴原始性练功内容与应用方法,两两脱离怡尽。绝大多数经典仅成了理论上的指导,同时也造成了丹道家所谓的“九种次第”练功法的不同解释。峨眉临济气功动功与某些静功方法,是依据道家《黄庭内外景经》、《太上清静经》与《阴符经》创造发挥的,其中又以《黄庭内外景经》为练功的纲目指南。考《黄庭内外景经》,晋代始有,概自魏夫人7传至陶宏景,为茅山派的气功心法,再经 4传至隋唐间孙思邈。峨眉临济气功祖创于南宋白云僧人,它的主要内容,起修于丹家脉法,是茅山派之丹道法门。峨眉临济宗气功流派据《黄庭内外景经》的显密二义,依缘有部剖述人体的生化,观其生化之由,察其偏盛之理,从而立内景气脉修持法诀与医药、服饵、施术,自控自疗诸法

《百字碑》浅注


匡常修


《百字碑》是我教吕祖所著,原载《吕祖全书》第三卷。吕祖名岩,字洞宾。唐代河中府永乐县人氏。 《百字碑》全文二十句,共一百字,论述了道家气功修炼过程、方法和景象。全文比喻较多,今人对它的解释不一。现据我自身体会浅注如下,与同道者探究。1,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这两句概述了道家练功方法最基本的要求,即忘言忘守,就是在练功时做到不守而守,只有用不守而守的方法练功, 才能达到气不聚而聚的要求。在练功中要达到忘言守,往往并不容易做到.要降服练功中的心猿意马状态,但不能用强制的手段,而是要练心,但是要用无为自然的方法去练它,这样练起来自然而然了,一自然就能达到养气的目的。2,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动"即气之动, "静"即心神之静 。"事"即气也。当练功时意念连到无为的状态,即入静时,气就产生,静极必生动,所以静为动之宗祖。相反动极复静,动又为静之宗祖。故动与静是练功中的自然之道;而且它们互为宗祖。如果没有气机发生又何谈动和静乎。 3,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静极生动。动极生静谓之常道,又谓真常。"应物"即采气也。静到极处,必然产生气,有了气就要采练辣。在产气和采练时,心神不能昏迷,昏迷气就散了。4,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性即先天元神。练功入静时,心不昏迷,神就不散乱。性不散乱,产生的气自然而然回到丹田。5,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壶"即坤炉丹田是也。气回到丹田就要操炼成丹。操炼方法是在丹田内匹配阴阳,其法如同将坎中之阳填补离中之虚(阴也),会达到乾坤的要求。6,阴阳生反复,普化-声雷。在丹田中不断进行阴阳匹配, 丹田气越来越足, 气足欲动时,用真意领之,过尾闾、夹脊、玉枕背后三关,直撞乾顶(泥丸),气化为甘露下降,过十二重楼时雷声隆隆。7,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白云"即气也。"须弥"借用须弥上之名比喻人体最高点即头也。气足后沿督脉上冲乾顶,气化甘露从头向下降,复回丹田。8,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甘露从头而降,如饮使人长生不老的美酒,其景极其舒服,这种自饮即可长生有其乐无穷的美洒的快活情景,如果没有练到这一步功的人怎能知晓。 9,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练到以上功时,有时静到极处,从脑中可以发出一种极其美妙难言的琴声,此后灵机逐步自开。10,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做到这二十句,可以达到一定的功夫,继续修炼就可以达倒上乘功夫,即按道教所说的,修成道果登天成仙(延年益寿之意)的目的。全国道教协会理事、青岛市崂山太清宫一炁道人匡常修根据代代相传,结合自身体验写成的这一套道教气功,言简意赅。功法中有许多不传之秘。匡常修道长现已有八十余高龄,他八岁开始学习武术,造诣很深,其内功之精纯,实受益于先天气功。

张 泽 洪
道 教 的 法 剑 , 又 称 宝 剑 、 神 剑 、 神 锋 、 惠 剑 、 灵 剑 、 七 星 剑 、 青 龙 剑 、 斩 妖 剑 。 法 剑 是 道 士 行 法 的 法 器 , 在 道 教 法 术 运 用 中 具 有 特 殊 功 能 。 本 文 拟 对 道 教 法 剑 进 行 探 讨 , 以 见 其 中 蕴 涵 的 宗 教 意 义 。一 、 道 教 史 上 所 见 的 法 剑剑 本 来 是 中 国 古 代 的 兵 器 , 早 在 远 古 的 夏 商 周 时 代 , 就 有 冶 炼 制 剑 的 传 说 。 道 教 在 东 汉 创 立 以 后 , 剑 成 为 道 教 的 法 器 之 一 。 古 代 道 士 要 佩 带 法 剑 , 此 为 道 教 法 具 威 仪 的 要 求 。 道 经 中 记 载 道 士 佩 带 的 法 剑 , 根 据 修 道 品 位 有 不 同 的 名 称 。 五 代 孙 夷 中 《 三 洞 修 道 仪 》 , 记 载 了 三 洞 道 士 佩 带 法 剑 的 等 次 : 正 一 盟 威 箓 道 士 佩 带 斩 邪 威 神 剑 , 洞 神 部 道 士 佩 阴 阳 斩 魔 剑 , 高 玄 部 道 士 佩 金 刚 洞 神 剑 , 中 盟 洞 玄 部 道 士 带 阳 光 洞 神 剑 , 三 洞 部 道 士 佩 销 魔 剑 , 大 洞 部 道 士 带 景 精 剑 , 居 山 道 士 佩 伏 神 剑 , 洞 渊 道 士 带 洞 光 剑 , 北 帝 太 玄 道 士 带 斩 鬼 剑 , 中 盟 女 官 ( 女 道 士 ) 佩 阳 光 剑 , 三 洞 女 官 带 九 真 剑 。 《 灵 宝 无 量 度 人 上 经 大 法 》 卷 七 十 一 " 冠 裳 剑 珮 品 " , 也 记 载 了 道 教 法 师 的 佩 剑 及 尺 寸 : " 正 一 法 师 佩 斩 邪 之 剑 , 长 二 尺 四 寸 ; 紫 虚 法 师 佩 紫 虚 阳 光 之 剑 , 长 二 尺 八 寸 ; 洞 神 法 师 佩 太 一 三 元 之 剑 , 长 三 尺 ; 洞 玄 法 师 佩 八 景 挥 灵 之 剑 , 长 三 尺 六 寸 ; 洞 真 法 师 、 大 洞 法 师 皆 佩 震 灵 之 剑 。 " 道 经 中 记 载 的 仙 真 , 也 俨 然 是 宝 冠 剑 佩 的 形 象 。 《 墉 城 集 仙 录 》 中 的 上 元 夫 人 佩 挥 精 之 剑 , 神 女 杜 兰 香 佩 挥 灵 剑 。 道 经 中 的 真 武 披 发 仗 剑 , 足 蹑 龟 蛇 , 宋 代 文 士 叶 昉 在 海 上 发 现 神 仙 图 一 幅 , " 画 真 武 仗 剑 坐 石 上 " 1 。 道 教 驱 邪 院 使 张 天 师 , " 披 白 鱼 鬣 服 , 交 泰 冠 , 足 蹑 朱 履 , 左 手 持 都 天 大 法 主 印 , 右 手 仗 三 昧 火 铃 北 斗 神 剑 。 " 2 女 仙 王 妙 想 曾 感 遇 神 仙 降 临 , " 见 一 仙 官 羽 衣 宝 冠 , 剑 佩 曳 履 升 殿 而 坐 " 3 。 道 士 董 守 志 曾 梦 见 神 人 : " 身 长 八 尺 许 , 顶 分 二 髻 , 容 貌 紫 赤 , 髭 髯 盛 美 , 青 袍 草 履 , 仗 剑 造 门 。 " 4 道 经 中 仙 真 仗 剑 威 仪 的 记 载 , 古 代 社 会 中 道 士 佩 剑 的 仪 态 , 成 为 明 清 通 俗 小 说 道 士 形 象 描 写 的 根 据 。 《 金 瓶 梅 》 第 六 十 二 回 《 潘 道 士 法 遣 黄 巾 士 》 描 写 潘 道 士 的 形 象 : " 头 戴 云 霞 五 岳 冠 , 身 穿 皂 布 短 褐 袍 , 腰 系 杂 色 彩 丝 绦 , 背 插 横 纹 古 铜 剑 , 两 只 脚 穿 双 耳 麻 鞋 , 手 执 五 明 降 鬼 扇 。 " 5 《 封 神 演 义 》 第 五 回 《 云 中 子 进 剑 除 妖 》 载 云 中 子 诗 曰 :随 缘 随 分 出 尘 林 , 似 水 如 云 一 片 心 。两 卷 道 经 三 尺 剑 , 一 条 藜 杖 五 弦 琴 。囊 中 有 药 逢 人 度 , 腹 内 新 诗 遇 客 吟 。一 粒 能 延 千 载 寿 , 慢 夸 人 世 有 黄 金 。此 诗 中 间 二 句 见 于 《 纯 阳 真 人 浑 成 集 》 卷 下 , 系 许 仲 琳 撷 取 道 经 敷 衍 而 成 。道 教 称 剑 为 神 剑 有 其 根 据 , 道 经 中 确 乎 有 神 人 授 剑 之 说 。 有 关 神 人 授 剑 的 仙 话 , 以 张 陵 、 许 逊 、 钟 离 权 、 吕 洞 宾 流 播 最 为 广 泛 。 《 历 世 真 仙 体 道 通 鉴 》 卷 十 八 说 太 上 老 君 授 张 道 陵 " 三 五 斩 邪 雌 雄 二 神 剑 , 上 各 有 星 斗 日 月 之 文 。 " 7 白 玉 蟾 在 民 间 许 逊 传 说 的 基 础 上 , 对 许 逊 法 剑 传 授 有 生 动 的 描 述 。 白 玉 蟾 《 旌 阳 许 真 君 传 》 说 : " 真 君 尝 至 新 吴 , 憩 于 新 林 , 忽 有 女 童 五 人 , 各 持 宝 剑 来 献 , 真 君 异 而 受 之 。 既 而 偕 至 真 君 之 第 , 惟 日 击 剑 自 娱 , 人 莫 能 测 , 真 君 识 其 剑 仙 也 。 " 8 道 经 中 所 谓 的 钟 吕 得 道 , 主 要 内 容 就 是 感 遇 神 仙 , 并 得 到 剑 法 的 传 授 。 钟 离 权 得 遇 山 村 老 人 , " 授 以 长 生 真 诀 , 赤 符 玉 篆 、 金 科 灵 文 、 金 丹 火 候 青 龙 剑 法 " 9 。 而 吕 洞 宾 既 得 钟 离 之 道 , 又 在 庐 山 遇 火 龙 真 人 传 天 遁 剑 法 。 明 代 邓 志 谟 的 道 教 题 材 小 说 , 以 吕 洞 宾 故 事 创 作 的 篇 章 就 取 名 《 飞 剑 记 》 , 其 第 四 回 为 " 洞 宾 得 遁 天 剑 法 , 飞 仙 剑 斩 蛟 杀 虎 " ; 第 五 回 为 " 吕 纯 阳 宿 白 牡 丹 , 纯 阳 飞 剑 斩 黄 龙 " 。道 教 以 法 剑 驱 邪 除 害 , 以 许 逊 斩 蛟 故 事 最 为 典 型 。 南 宋 吴 曾 《 能 改 斋 漫 录 》 卷 十 一 《 许 旌 阳 作 铁 柱 镇 蛟 》 说 : " 晋 许 真 君 为 旌 阳 令 , 时 江 西 有 蛟 为 害 , 旌 阳 与 其 徒 吴 猛 仗 剑 杀 之 , 遂 作 大 铁 柱 , 以 镇 压 其 处 。 " 许 逊 斩 蛟 故 事 广 为 传 播 , 其 斩 蛟 遗 迹 也 不 止 一 处 , 北 宋 乐 史 《 太 平 寰 宇 记 》 记 许 逊 蛟 井 之 事 , 亦 记 载 信 州 贵 溪 县 香 岩 、 吉 州 吉 水 县 悬 潭 、 洪 州 奉 新 县 冯 水 、 兴 国 军 大 冶 县 等 地 许 逊 斩 蛟 的 传 说 。 许 逊 斩 蛟 之 法 剑 , 还 曾 保 存 在 庐 陵 玄 潭 观 。 元 揭 傒 斯 《 庐 陵 玄 潭 观 旧 藏 许 旌 阳 斩 蛟 剑 兴 国 有 一 道 士 过 庐 陵 窃 之 至 于 京 师 以 献 吴 真 人 邀 予 赋 诗 遣 还 本 观 》 诗 曰 :吴 公 念 念 旌 阳 令 , 未 说 斩 蛟 心 已 敬 。尚 忆 提 携 典 午 间 , 一 扫 长 江 如 镜 净 。… …此 时 吴 公 按 剑 怒 , 誓 斩 长 蛟 献 明 主 。剑 光 耿 耿 天 不 语 , 掷 与 玄 潭 镇 千 古10 。许 逊 灵 剑 斩 蛇 为 民 除 害 , 是 江 南 广 为 流 传 的 佳 话 。 唐 段 成 式 《 酉 阳 杂 俎 》 卷 二 《 玉 格 》 载 : " 晋 许 旌 阳 , 吴 猛 弟 子 也 。 当 时 江 东 多 蛇 祸 , 猛 将 除 之 , … … 乃 与 许 至 辽 江 。 及 遇 巨 蛇 , 吴 年 衰 , 力 不 能 制 , 许 遂 禹 步 敕 剑 登 其 首 , 斩 之 。 " 白 玉 蟾 《 旌 阳 许 真 君 传 》 , 更 是 浓 墨 重 彩 描 写 许 逊 及 其 弟 子 斩 蛇 的 场 面 : " 遂 前 至 蛇 所 , 仗 剑 布 气 , 蛇 惧 入 穴 , 乃 飞 符 召 海 昏 社 伯 趋 之 。 不 能 出 , 复 召 南 昌 社 公 助 之 。 蛇 出 穴 举 首 , 高 十 余 丈 , 目 若 火 炬 , 吐 毒 冲 天 。 乡 民 咸 鼓 噪 相 助 。 是 时 真 君 啸 命 风 雷 , 指 呼 神 兵 , 以 摄 服 之 使 不 得 动 。 吴 君 乃 飞 步 踏 其 首 , 以 剑 劈 其 颡 , 蛇 始 低 伏 。 弟 子 施 岑 、 甘 战 等 引 剑 挥 之 。 " 11 关 于 许 逊 以 法 剑 驱 邪 , 明 张 宇 初 《 白 鹤 观 志 序 》 评 价 说 : " 许 君 积 功 江 汉 间 , 若 其 图 松 御 怪 , 斩 蛟 蜃 , 祛 地 孽 , 以 三 尺 剑 致 功 , 可 益 万 世 , 其 名 迹 垂 之 无 穷 , 必 然 矣 。 " 12上 述 道 教 宗 师 所 用 法 剑 , 因 禀 赋 神 仙 授 予 的 灵 性 , 自 然 被 视 为 神 圣 之 物 。 许 逊 弟 子 就 曾 宣 称 : " 吾 师 神 剑 , 指 天 天 裂 , 指 地 地 坼 , 指 星 辰 则 失 度 , 指 江 河 则 逆 流 , 万 邪 不 敢 当 , 神 圣 之 宝 也 。 " 13 在 中 国 道 教 史 上 , 许 旌 阳 的 斩 蛇 剑 与 张 道 陵 的 雌 雄 剑 , 都 具 有 奇 妙 的 道 法 神 力 , 有 关 的 民 间 传 说 流 播 甚 广 。史 籍 道 经 中 的 石 函 藏 剑 故 事 , 是 法 剑 神 授 说 的 另 一 表 现 形 式 。 《 晋 书 》 记 载 雷 焕 得 石 函 , 其 中 有 双 剑 " 龙 泉 " 、 " 太 阿 " , 为 史 籍 道 经 中 石 函 藏 剑 的 蓝 本 。 南 宋 陈 葆 光 《 三 洞 群 仙 录 》 " 雷 剑 冲 斗 " 条 , 就 收 录 雷 焕 石 函 得 剑 之 事 。 许 旌 阳 的 斩 蛇 法 剑 , 也 有 石 函 藏 剑 的 传 说 。 唐 张 鷟 《 朝 野 佥 载 》 卷 三 说 : " 渔 人 网 得 一 石 , 甚 鸣 , 击 之 , 声 闻 数 十 里 。 唐 朝 赵 王 为 洪 州 刺 史 。 破 之 , 得 剑 一 双 , 视 其 铭 , 一 有 许 旌 阳 字 , 一 有 万 仞 字 , 遂 有 万 仞 师 出 焉 。 " 此 万 仞 即 西 山 道 士 万 振 , 此 事 后 来 被 收 入 道 史 , 《 历 世 真 仙 体 道 通 鉴 》 卷 三 十 一 《 万 振 》 , 即 记 载 渔 者 获 青 石 得 二 剑 之 事 。 有 关 张 天 师 的 法 剑 , 也 有 石 匣 藏 剑 之 传 说 。 酆 去 奢 感 神 人 告 知 说 : " 张 天 师 有 斩 邪 剑 二 口 , 并 瓶 盛 丹 在 此 石 下 , 可 以 取 之 去 。 " 14 道 士 酆 去 奢 所 得 法 剑 , 相 传 乃 张 天 师 之 七 星 剑 。早 期 道 教 正 一 派 、 上 清 派 、 灵 宝 派 的 嗣 教 传 箓 , 法 剑 的 传 授 是 重 要 信 物 。 杜 光 庭 《 道 教 灵 验 记 》 卷 十 一 《 刘 迁 都 功 箓 验 》 载 : " 昔 天 师 升 天 于 云 台 山 , 告 示 天 地 万 神 曰 : ' 吾 升 天 之 后 , 留 太 上 所 赐 宝 剑 、 都 功 印 箓 , 以 付 子 孙 , 救 护 亿 兆 。 ' " 15 道 教 认 为 张 陵 在 羽 化 之 前 , 以 斩 邪 二 剑 、 玉 册 玉 印 秘 箓 , 传 授 长 子 张 衡 , 后 来 在 子 孙 间 递 代 传 承 。 《 元 史 》 卷 二 百 二 《 释 老 》 载 : 三 十 六 代 天 师 张 宗 演 于 至 元 二 十 五 年 ( 1288 ) 觐 见 元 世 祖 , 元 世 祖 观 其 祖 天 师 所 传 宝 剑 、 玉 印 , 不 胜 感 叹 地 说 : " 朝 代 更 易 已 不 知 其 几 , 而 天 师 剑 印 传 子 若 孙 尚 至 今 日 , 其 果 有 神 明 之 相 也 夫 ! " 茅 山 上 清 派 第 二 十 六 代 宗 师 笪 净 之 , 其 入 室 弟 子 为 俞 希 隐 、 徐 希 和 , 徐 希 和 得 以 嗣 传 印 剑 。 徐 希 和 作 为 茅 山 嗣 教 宗 师 , 后 来 " 建 炎 寇 起 , 毁 元 符 宫 , 师 独 保 经 箓 、 印 剑 。 " 16 《 茅 山 志 》 卷 十 二 载 李 景 合 , " 游 雷 平 山 得 古 剑 一 , 以 献 元 观 。 元 观 曰 : ' 此 陶 公 墓 中 物 也 ! 神 物 不 可 泄 。


合 归 之 故 地 , 果 得 隐 居 墓 。 卓 剑 墓 上 , 须 臾 , 雷 电 大 风 晦 冥 。 明 日 往 视 , 其 剑 无 有 , 墓 上 复 得 二 青 李 。 元 观 闻 之 曰 : ' 剑 去 李 出 , 予 当 避 席 。 ' 即 奉 师 登 坛 。 " 17 以 陶 弘 景 古 剑 示 现 为 契 机 , 上 清 派 二 十 八 代 宗 师 元 观 先 生 蒋 景 彻 传 位 于 李 景 和 。 上 清 派 第 三 十 一 代 宗 师 徐 守 经 , 致 书 礼 请 秦 汝 达 上 茅 山 , 二 人 相 见 通 宵 畅 谈 , 翌 日 徐 守 经 " 以 印 剑 奉 先 生 登 坛 , 众 望 见 先 生 眉 宇 若 神 , 皆 服 保 宁 公 择 贤 之 密 , 知 人 之 明 也 。 " 18 徐 守 经 知 人 善 任 , 选 秦 汝 达 为 茅 山 第 三 十 二 代 宗 师 。 元 仁 宗 颁 给 茅 山 《 特 赐 玉 印 剑 还 山 省 札 》 说 : " 宋 徽 宗 时 分 赐 与 本 山 元 符 宫 宗 师 玉 印 一 颗 , 上 面 刊 着 九 老 仙 都 君 的 篆 文 。 更 玉 靶 法 剑 一 口 , 是 与 他 代 代 宗 师 传 度 法 箓 用 的 , 与 龙 虎 山 张 天 师 的 印 剑 一 般 。 " 19 阁 皂 山 灵 宝 派 元 始 宗 坛 的 传 授 , 也 是 以 镇 山 法 剑 为 信 物 。 南 宋 白 玉 蟾 曾 游 历 阁 皂 山 , 当 时 灵 宝 派 嗣 教 传 箓 宗 师 是 朱 季 愈 。 白 玉 蟾 《 心 远 堂 记 》 说 朱 季 愈 " 两 辖 宫 事 , 数 携 琴 剑 诣 京 华 , 所 至 权 贵 皆 倒 屣 之 。 上 方 紫 其 裾 , 赐 其 冲 妙 之 号 , 今 太 极 葛 仙 翁 四 十 代 剑 印 、 符 箓 之 坛 属 以 之 。 " 20 法 剑 作 为 道 士 的 法 器 , 伴 随 着 道 士 的 宗 教 人 生 。 历 史 上 不 乏 视 剑 为 生 命 的 道 士 , 武 夷 山 道 士 陈 天 锡 , " 惟 蓄 一 琴 , 复 事 一 剑 , 可 谓 苍 梧 紫 櫄 之 琴 , 青 萍 赤 荇 之 剑 也 " 21 。 吕 洞 宾 得 火 龙 真 人 天 遁 剑 法 , 曾 赋 诗 曰 : " 昔 年 曾 遇 火 龙 君 , 一 剑 相 传 伴 此 身 。 " 22 历 史 上 道 士 修 炼 剑 术 , 使 道 家 剑 术 自 成 风 格 , 相 传 李 白 " 十 五 好 剑 术 , … … 击 剑 为 任 侠 " 23 。 道 教 的 剑 仙 、 剑 侠 , 是 明 清 武 侠 小 说 着 力 渲 染 的 形 象 。在 民 间 神 话 传 说 中 还 有 法 剑 代 形 的 故 事 。 南 朝 梁 , 五 百 年 后 , 剑 亦 能 灵 化 。 ' 此 其 验 也 。 " 仙 人 王 子 乔 墓 中 之 剑 , 能 显 示 剑 解 的 灵 异 , 这 就 是 所 谓 的 飞 仙 剑 。 天 师 剑 也 有 此 灵 异 , 相 传 " 时 有 异 光 , 或 间 吟 吼 , 乍 存 乍 亡 , 颇 彰 灵 应 " 24 。 此 类 灵 剑 的 民 间 传 说 , 有 道 经 的 神 秘 记 载 为 依 据 。 刘 宋 道 经 《 洞 玄 灵 宝 道 学 科 仪 》 卷 下 说 法 剑 : " 逐 辟 邪 魔 万 精 , 又 以 照 五 形 , 依 经 奉 致 , 飞 仙 剑 代 形 耳 。 或 谓 曰 ' 分 影 剑 ' , 或 曰 ' 挥 神 刀 ' 。 " 25 唐 代 西 山 道 士 万 振 , 于 龙 朔 元 年 ( 661 ) 尸 解 于 京 师 , " 数 日 启 棺 , 惟 有 一 剑 一 仗 而 已 。 诏 以 铜 函 盛 剑 杖 , 葬 于 西 山 天 宝 洞 之 侧 。 " 26 这 就 是 以 剑 代 形 的 例 证 。 按 道 教 的 经 法 制 度 , 道 士 羽 化 后 法 剑 随 之 埋 入 墓 中 。 《 正 一 威 仪 经 》 载 正 一 死 亡 威 仪 : " 正 一 符 箓 , 券 契 环 剑 , 布 囊 盛 之 , 随 身 入 士 。 " 27 宋 代 茅 山 道 士 沈 若 济 死 后 , " 其 徒 奉 治 命 , 掘 地 六 尺 许 , 得 石 板 大 书 六 字 曰 : ' 沈 公 瘗 剑 于 此 ' , 观 者 异 焉 。 " 28 茅 山 上 清 派 第 十 九 代 宗 师 王 栖 霞 奉 南 唐 烈 祖 李 昇 召 至 金 陵 , 于 保 大 元 年 ( 943 ) 四 月 隐 化 于 金 陵 玄 真 观 , 其 弟 子 " 奉 冠 剑 归 葬 雷 平 山 " 29 。 唐 代 道 士 谢 通 修 解 化 , " 门 人 以 棺 殓 之 , 是 夕 梦 其 师 曰 : ' 吾 有 宝 剑 , 何 不 随 吾 ? ' 迟 明 以 剑 入 于 棺 。 " 30唐 代 天 台 山 道 士 剂 瀛 羽 化 之 时 , " 戒 其 门 人 使 与 剑 俱 葬 " , 至 乾 符 ( 874 - 879 ) 、 中 和 ( 881 - 885 ) 间 , 台 州 帅 刘 文 手 下 裨 将 李 生 发 其 坟 欲 以 取 剑 , " 其 剑 哮 吼 有 声 , 郡 党 惊 惧 , 卒 不 敢 取 。 李 生 命 瘗 之 而 去 " 31 。 唐 代 西 山 道 士 胡 惠 超 道 行 高 绝 , 预 知 羽 化 之 期 将 近 , 命 弟 子 于 游 帷 观 西 北 伏 龙 冈 造 砖 坟 , " 藏 太 玄 真 符 二 , 七 星 神 剑 、 灵 宝 策 杖 各 一 , 三 日 而 讫 。 天 师 正 衣 冠 , 坐 绳 床 , 异 香 满 室 , 空 中 云 鹤 , 墙 外 人 马 之 声 , 纷 纷 不 绝 , 视 之 己 解 蜕 矣 。 " 32 二 、 道 教 斋 醮 科 仪 中 的 法 剑在 道 教 斋 醮 科 仪 中 , 法 剑 是 高 功 行 法 的 法 器 , 科 仪 中 的 咒 语 、 书 讳 、 取 气 、 焚 符 , 都 要 以 法 剑 相 配 合 。 道 教 认 为 代 天 行 化 , 布 令 宣 威 , 全 凭 三 尺 法 剑 。 醮 坛 上 高 功 之 法 剑 , 具 有 斩 妖 驱 邪 的 无 比 神 力 。 《 灵 宝 玉 鉴 》 卷 十 二 敕 坛 之 法 , 先 在 醮 坛 东 南 地 户 上 安 水 剑 。 道 教 以 地 户 为 天 地 之 气 初 生 , 凡 物 之 类 出 入 之 处 , 这 就 是 所 谓 " 水 曰 五 行 之 首 , 有 秽 皆 除 ; 剑 为 百 炼 之 刚 , 无 妖 不 斩 " 33 。 金 允 中 《 上 清 灵 宝 大 法 》 卷 二 十 禁 坛 仪 , 法 师 以 剑 横 水 盂 上 取 气 , 说 : " 臣 某 奉 宣 上 帝 , 敕 吾 之 剑 : 足 济 水 火 , 体 法 乾 坤 , 坚 刚 励 百 炼 之 锋 , 雪 刃 涵 七 星 之 象 。 指 天 而 妖 星 殒 晦 , 召 雷 而 紫 电 飞 腾 。 吾 今 仗 握 叱 妖 氛 , 三 界 鬼 神 皆 指 摄 , 一 挥 万 里 总 澄 清 , 地 境 邪 精 俱 绝 灭 。 " 34 在 道 教 斋 醮 科 仪 中 , 高 功 执 法 剑 与 咒 语 相 配 合 , 更 增 强 法 剑 的 威 慑 力 。 南 宋 吕 太 古 《 道 门 通 教 必 用 集 》 卷 七 《 威 仪 篇 》 中 , 记 载 了 斋 醮 坛 场 使 用 的 三 首 剑 咒 。 仪 式 中 高 功 右 手 执 剑 , 左 手 执 水 碗 , 念 剑 水 相 向 咒 曰 : " 吾 水 非 常 之 水 , 五 龙 五 星 真 气 之 水 。 吾 剑 非 凡 之 剑 , 就 炼 坚 刚 , 七 星 挟 旁 , 踏 蹑 北 斗 , 跨 踞 魁 罡 。 " 35 杜 天 师 杀 剑 咒 曰 : " 太 上 有 命 , 普 告 万 灵 。 促 召 天 真 , 俱 会 帝 庭 。 … … 挥 剑 前 驱 , 焕 掷 火 铃 。 激 命 甲 驺 , 虎 卒 天 丁 。 风 火 齐 战 , 伐 邪 绞 精 。 " 36张 无 尽 金 箓 仪 中 煞 剑 咒 曰 : " 太 上 有 命 , 普 告 万 灵 。 天 将 统 天 下 , 伐 天 鼓 , 扬 天 旌 , 挥 金 星 , 掷 火 铃 , 捕 无 影 , 搜 无 声 。 " 37《 西 游 记 》 第 45 回 记 三 清 观 道 士 登 坛 祈 雨 , 就 描 写 有 配 合 运 用 剑 咒 的 情 景 : " 那 大 仙 走 进 去 , 更 不 谦 虚 , 直 上 高 台 立 定 , 旁 边 有 个 小 道 士 , 捧 了 几 张 黄 纸 书 就 的 符 字 , 一 口 宝 剑 , 递 与 大 仙 。 大 仙 执 着 宝 剑 , 念 声 咒 语 , 将 一 道 符 在 烛 上 烧 了 。 " 38 在 道 教 的 咒 语 法 术 中 , 有 一 类 专 门 的 剑 咒 , 《 太 上 三 洞 神 咒 》 的 卓 剑 咒 、 火 铃 神 咒 , 就 是 以 剑 驱 邪 的 咒 语 。 《 道 法 会 元 》 卷 一 百 五 十 四 敕 剑 咒 曰 : " 日 间 剑 光 照 吾 体 , 夜 间 剑 光 照 吾 身 。 天 神 闻 之 低 头 入 , 地 神 闻 之 鞠 躬 行 。 应 是 天 魔 外 道 , 邪 鬼 神 祇 , 妖 孽 怪 物 之 类 , 急 速 潜 藏 , 头 破 脑 裂 , 急 急 如 混 元 上 帝 律 令 ! " 39在 道 教 斋 醮 科 仪 中 , 高 功 法 师 存 想 通 神 的 法 术 , 也 有 仙 真 手 执 法 剑 的 内 容 。 《 灵 宝 玉 鉴 》 卷 十 二 敕 坛 之 法 , 法 师 存 想 上 仙 蔽 身 大 将 军 唐 宏 , 戴 朱 阳 赤 帻 通 天 大 冠 , 绛 章 丹 衣 , 右 执 龙 头 玉 剑 , 左 持 金 符 。 《 太 上 助 国 救 民 总 真 秘 要 》 卷 五 上 章 法 师 存 想 : " 己 身 为 驱 邪 院 使 , 伏 地 冥 心 , 存 二 童 子 执 剑 持 印 。 " 40 《 灵 宝 六 丁 秘 法 》 说 高 功 行 存 印 法 : " 先 存 东 北 印 , 丁 卯 玉 女 立 于 印 角 , 手 执 青 蛇 之 剑 。 次 丁 巳 玉 女 在 东 南 角 , 手 执 或 黄 或 白 色 之 剑 。 次 存 西 南 印 , 丁 未 玉 女 立 在 印 角 , 手 执 或 白 或 黄 之 剑 。 次 存 西 北 印 , 丁 丑 玉 女 立 在 印 角 , 手 执 或 黑 或 黄 之 剑 。 次 存 丁 酉 、 丁 亥 , 玉 女 立 在 左 , 右 手 执 或 青 或 黄 蛇 之 剑 。 存 想 毕 , 低 声 念 咒 一 百 八 十 遍 。 " 41 神 霄 派 雷 法 中 的 法 术 , 法 剑 的 运 用 更 有 特 色 。 《 道 法 会 元 》 卷 六 十 八 载 : 高 功 法 师 左 手 雷 局 , 右 手 提 剑 在 手 , 与 天 皇 对 立 , " 存 天 皇 人 首 蛇 身 , 头 顶 水 轮 , 足 踏 水 轮 , 涌 身 万 丈 , 吾 身 亦 涌 身 万 丈 , 大 怒 。 存 天 昏 地 黑 , 速 转 身 一 匝 , 用 剑 斩 天 皇 符 为 两 段 , 此 谓 之 ' 飞 剑 斩 天 皇 ' 也 " 42。 道 教 的 变 神 法 术 , 用 于 雷 法 中 的 驱 役 呼 召 , 高 功 在 变 神 法 术 中 存 想 神 仙 : " 左 手 握 驱 邪 院 印 , 右 手 仗 三 昧 火 精 剑 。 " 43在 道 教 的 传 度 仪 式 中 , 师 父 要 向 弟 子 传 授 法 剑 , 弟 子 在 仪 式 上 跪 受 法 剑 , 即 表 示 已 获 得 道 法 的 传 承 。 南 宋 宁 全 真 《 上 清 灵 宝 大 法 》 卷 三 十 《 传 度 科 格 门 》 , 其 中 有 传 度 法 剑 的 仪 格 , 传 度 法 师 告 诫 弟 子 说 : " 原 夫 代 天 行 化 , 布 令 宣 威 , 全 凭 三 尺 之 神 锋 , 以 制 神 魔 之 非 道 。 光 腾 七 曜 , 威 摄 万 灵 , 凡 有 指 呼 , 无 不 响 应 , 吾 今 付 汝 , 切 宜 珍 藏 。 " 44 明 周 思 得 《 上 清 灵 宝 济 度 大 成 金 书 》 卷 十 九 《 灵 宝 传 度 仪 》 , 也 记 载 了 传 法 剑 的 仪 格 。 法 师 执 剑 对 弟 子 说 : " 光 射 斗 牛 , 法 象 雌 雄 , 神 灵 景 震 , 枝 派 分 宗 。 旁 辉 九 丑 , 肃 清 提 封 , 上 盘 云 汉 , 严 摄 罡 风 。 导 人 变 化 , 倏 忽 西 东 , 律 戒 妄 用 , 号 曰 ' 神 锋 ' , 以 今 授 子 , 子 其 领 之 。 " 45 法 师 在 谆 谆 告 诫 之 后 , 才 将 法 剑 授 予 弟 子 。 道 教 的 传 度 科 仪 , 在 师 徒 之 间 形 成 授 受 的 盟 约 , 弟 子 法 剑 应 用 之 有 道 , 法 剑 可 用 于 防 身 , 也 可 用 于 斩 邪 , 违 此 妄 用 则 不 可 。 《 灵 宝 净 明 院 行 遣 式 》 的 咒 剑 就 说 : " 神 剑 非 铁 , 化 气 于 身 , 取 彼 日 月 , 炼 以 丙 丁 。 三 年 剑 成 , 斩 邪 戮 人 , 不 杀 无 罪 , 不 伐 忠 臣 。 有 违 此 而 妄 用 者 , 如 师 此 盟 。 " 46 道 教 斋 醮 科 仪 的 施 食 炼 度 , 高 功 最 后 要 打 破 地 狱 , 拯 救 亡 灵 。 受 盟 威 法 箓 的 正 一 法 师 , 在 仪 式 中 用 法 剑 扣 狱 扃 破 狱 。 宋 路 时 中 《 无 上 玄 元 三 天 玉 堂 大 法 》 卷 十 五 说 : " 破 狱 之 法 , 合 以 策 仗 扣 狱 扃 。 而 所 以 用 策 仗 者 , 三 洞 法 师 也 。 有 持 剑 而 破 狱 者 , 正 一 法 师 也 。 " 47 道 教 斋 醮 的 祭 风 、 祭 雨 科 仪 , 高 功 法 师 要 执 剑 行 法 , 依 仗 三 尺 法 剑 的 奇 妙 神 力 , 高 功 才 得 以 呼 风 唤 雨 。 北 宋 王 文 卿 曾 行 雷 法 驱 邪 , " 至 夜 月 明 , 仗 剑 登 坛 , 飞 符 叱 咤 , 风 雷 大 作 , 天 地 晦 冥 " 48 。 《 三 国 演 义 》 卷 二 十 一 《 孔 明 秋 夜 祭 北 斗 》 , 写 诸 葛 亮 于 帐 中 祈 禳 北 斗 , 这 时 " 姜 维 入 帐 , 正 见 孔 明 披 发 仗 剑 , 踏 罡 步 斗 , 压 镇 将 星 。 忽 听 得 寨 外 呐 喊 , 欲 令 人 问 时 , 魏 延 入 帐 报 曰 : ' 魏 兵 至 矣 ! ' 延 脚 步 走 急 , 将 主 灯 扑 灭 。 孔 明 弃 剑 而 叹 曰 : ' 死 生 有 命 , 富 贵 在 天 。 主 灯 已 灭 , 吾 岂 能 存 乎 ? 不 可 得 而 禳 也 ! ' " 49 当 代 华 南 道 教 的 斋 醮 科 仪 , 坛 场 书 写 " 仗 剑 登 坛 诚 通 三 界 , 步 罡 踏 斗 表 奏 诸 天 " 的 对 联 。 斋 醮 中 的 许 多 仪 节 , 高 功 都 要 用 剑 施 行 法 术 。 如 斋 醮 中 高 功 的 " 颂 符 " , 是 在 读 完 上 元 天 官 宝 诰 之 后 , 高 功 口 中 吸 水 仗 剑 , 向 坛 场 的 符 纸 喷 水 , 用 剑 挥 击 。 然 后 高 功 左 手 执 鸡 , 右 手 举 剑 切 下 鸡 冠 , 将 鸡 血 洒 在 符 纸 上 。 " 50法 剑 作 为 驱 邪 斩 妖 的 法 器 , 在 道 教 法 术 的 实 践 中 形 成 了 运 用 法 剑 的 三 等 剑 法 。 《 翊 圣 保 德 传 》 卷 上 说 : " 剑 法 有 三 … … 或 地 祇 作 孽 , 水 族 生 妖 , 分 野 为 灾 , 国 家 轸 虑 , 当 以 上 剑 治 之 ; 或 山 泽 之 怪 , 飞 走 之 雄 , 震 骇 闾 阎 , 侵 毒 黎 庶 , 当 以 中 剑 治 之 ; 或 魑 魅 之 徒 , 夔 魖 之 辈 , 挟 邪 暴 物 , 作 祟 害 人 , 当 以 下 剑 治 之 。 " 51 北 宋 张 守 真 总 结 的 三 等 剑 法 , 是 与 斋 醮 的 三 等 坛 法 相 一 致 的 。

修真九要

栖云山素朴散人悟元子刘一明著

门人张阳全校阅

后学怀清氏重刊

 

修真九要序



修真之道乃天下第一件大事,亦天下第一件难事。以其至大至难,古人皆谓之天下希有之事。是事也,非深明造化、洞晓阴阳,存经久不易之志,循序渐进者,不能行之。后世学人,不究此事为何事,未曾学道,即欲成道;未曾学人,即欲作仙。无怪乎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也。予自幼慕道,未遇正人,不辨是非,乃乱乃萃,几乎受害。幸逢吾师龛谷老人,略闻香风,始知自己从前之错,亦知天下道人大半皆错。因述吾师之意,提其修真纲领,总为九条,名曰修真九要。其法由浅及深,自卑登高,为初学之人作个梯级。不论学道修道,依此九要,循序而入,终必深造自得,且能识的盲师明师,辨得邪道正道。纵不能行此天下希有之事,亦可以知有此天下希有之事,庶不至空过岁月,虚度一生矣。

时 大清嘉庆三年岁次戊午菊月九日栖云山素朴散人悟元子刘一明自叙於自在窝中





勘破世事第一要





吁嗟!人生在世,如梦幻泡影,百年岁月,瞬息间耳。无常一到,纵有金穴银山,买不得性命;孝子贤孙,分不了忧愁。若不及早打点,临时手忙脚乱,阎王老子不肯留情,一失人身,万劫沉沦。有志于道者,须将这个关口急急打开,方有通衢大路。否则,尘缘不断,妄想成道。虽身已出家,而心未曾出家,一举一动,无非在世事上用功夫,一行一止,总是在人情上作活计,不特不能成道,而且无由闻道,何贵乎出家?古今来无数学人,多蹈此辙。所以学道者如牛毛,达道者如麟角。悟真云:“试问堆金如岱岳,无常买的不来无?”了道歌云:“先将世事齐放下,后把道理细研精。”是言世事皆假,性命最真,欲知其真,先弃其假也。何则?一认其假,则心为假役,一假无不假,与道日远,便不是自惜性命之人。不自惜性命,悬虚不实,空过岁月,老死而矣,何益於事?昔吕祖因一梦而群思顿脱,马祖因悟死而成道最速,是葢先勘破世事而后修真。所以成真了道易於他人。况出家修行原系勘破世事而然。若未勘破而强出家,有名无实,本欲登天而反坠地,适以取败,岂不枉费心机耶?吾愿学人,不论在家出家,若欲辨切身大事,将世事先须尝探一番。尝探来,尝探去,尝探到没一些滋味处,始知万缘皆空,性命事大,从此把身外一切虚假之事一笔勾消。脚踏实地,寻师访友,勇猛精进,为道忘躯,自然一诚格天,祖师暗中提携,当有真人度引矣。





积德修行第二要





悟真云:“若非修行积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可知积德修行乃修道者之要务。倘离德以言道,便是异端邪说,旁门外道,差之多矣。故古之圣人,必先明道;古之贤人,必先积德。未有不明道而能圣,未有不积德而能贤。然欲希圣必先希贤,若欲成道必先积德。道德两用,内外相济,圣贤之学业得矣。道者,为己之事;德者,为人之事。修道有尽而积德无穷。自古及今,仙佛神圣成道之后,犹必和光同尘,积功累行,直待三千功满,八百行完,方受天诏。况金丹大道为鬼神所忌,非大忠大孝之人不能知,非大贤大德之人不敢传。即强传而知之,鬼神不喜,势必暗降灾殃,促其寿数。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予自得龛谷仙留之旨,以大公为怀,每遇志士,便欲接引。间或略示端倪,徐观其后,未几自满自足,不能深入,竟至日久懈怠,志气尽丧。其悭贪烦恼,甚於常人。前后数人,俱皆如此。噫!此等之辈必是祖先无德,自己无行,以是始勤终怠,迷失真宗,而不可挽回矣。予因自不小心,失言匪人,亦屡遭魔障。幸喜无大关系,真宝未被窃去。有鉴於此,后遂结舌,不敢轻露圭角,是必待有大力者倾囊付之耳。世之学人方入门户,直视神仙为至易之事,而遂骗化十方,罔知所忌。绝不思一丝一粒俱十方之血汗;一饮一啄皆众生之苦力。或有以口头禅笼人者;或有以假道法摄财者;或有以黄白术谋骗者;千方百计,不可枚数。异日欠下十分债账,不知如何消化。古人谓:“两只角或有或无,一条尾千定万定”者,必此辈欤?有志斯道者,须当以德行为重,自立节操,不要糊涂作事,担误了前程。何为德?恤老怜贫、惜孤悯寡、施药舍茶、修桥补路、扶危救困、轻财重义、广行方便者是也。何为行?苦己利人、勤打尘劳、施德不望报,有怨不结雠,有功而不伐,有难而不惧,见义必为者是也。能积德,能立行,愈久愈力,德服鬼神,品超庸俗,高人一见,决定入目,大道有望。否则,不积一德,不修一行,妄想成道,偶遇高人,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自谓可以欺人,殊不知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矣。更有一等不务本分之流,作孽百端,朝酒肆而夕花乡,口道德而心盗跖,损人利己,千奇百怪,不知自悔,反怨自己无福无缘,乃毁谤丹经尽属诳言。真地狱种子,当入异类,求其为人而不可得,何敢望仙乎。吁!德者,自己人世之事;道者,师传成仙之事。不积德而欲修道,人事且不能,仙道怎得成,可不三思乎?





尽心穷理第三要





《说卦传》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可知尽性至命之学,全在穷理上定是非耳。穷理透彻,则性能全,命能保,直入无上至真之地;穷理恍惚,则命难修,性难了,终有到老落空之悔。今之学人,糊涂出家,糊涂学道,糊涂修行,生则既然糊涂,死时焉能亮净?性命何事,而乃如此妄为耶!金丹之道,包罗天地之道也,窃夺造化之道也,至尊至贵,至神至妙,非容易而知。学人不想自己性命为何物,不辨祖师法言是何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妄想一言半语之妙,即欲成道,日则浪荡打混,夜则高枕安眠,以丹经为无用之言,以子书为哄人之套。诈称有道者,以错引错,妄冀成真者,以盲诱盲。即有一二信心之士,亦不过是走马看花,何尝深用心思,穷究实理。古人亦有谓“若还纸上寻真义,遍地都是大罗仙”之语,是特为不求师者而发,非言丹经子书为无用。后人不知古人之意,多借此为凭证,而即置经书于不问,大错大错。夫仙真法言,一字一意不敢妄发,一言半语尽藏妙义,不知费尽多少老婆心,为后人作阶梯,与教门留眼目。而反毁之谤之,其罪尚可言乎!即后之高人贤士所作所为,总在古人范围之中,究其实落,未必高过于古人。今之高人不哄学人,则古之仙真不误后世也可知矣。吾劝有志之士,取古人之法言,细穷细究,求师一决,通前达后,毫无一点疑惑,方可行持,慎误自恃聪明,而有己无人;亦勿专听梆声,而任人误己;至于不通文字之学人,亦须于俗语常言中,辨别实义。盖俗语常言中有大道藏焉,特人未深思耳。如“没体面”,“没人形”,“有窍道”,“好自在”,“颠三倒四”,“随方就圆”、“随机应变”、“沙里淘金”、“无中生有”、“七死八活”、“有己无人”、“不知死活”、“不顾性命”、“只知有己,不知有人”、“走三家不如守一家”、“礼下于人,必有所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等语天机大露,何妨拈出一二,作个悟头,朝参幕思。虽大理不明,而知识渐开,与道相近,亦不空过了岁月。此穷理之学,不论贤愚,人人可做,果能功夫不缺,日久自有所悟。但所悟者一己之私见,不得贸然下手。倘遇明师,必须彻始彻终,追究个清白,真知灼见,得心应手,方不误事。若知前不知后,知后不知前,知阴不知阳,知阳不知阴,知体不知用,知用不知体,或知有为而不知无为,或知无为而不知有为,或见元关而不知药生,或知药生而不知老嫩,或知结丹而不知服丹,或知结胎而不知脱胎,或知文烹而不知武炼,或知武炼而不知文烹,或知阳火而不知阴符,或知进火而不知止足,或知温养而不知抽添,毫发之差,千里之失,未许成真。不但此也,且阴阳有内外,五行有真假。性命工夫两段,先后二天各别,有真有假,有真中之假,有假中之真,有真中之真,有假中之假。此等机关究之不彻,即行之不到;辨之不清,即作之不成。是以吕祖三次还丹未成,后得崔公《入药镜》而始完功;紫清有夜半风雷之患,重复修持而方了事。如二翁者,神仙中之领袖,些子不明,犹有不虞,而况他人乎?学者须当三思之。





访求真师第四要





古仙云:“若无师指人知的,天上神仙无住处。”又《悟真》云:“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诚哉性命之学,必有师传,非可妄猜私度而知,昔道光顿悟圆通,自知非向上事,后得遇杏林而成大道;上阳即得缘督之诀,不敢自足,犹必见青城而备火候;三丰嵩山苦历十余年,一无所得,后感郑吕二仙指点,方知大事。虽世间微艺薄技,尚赖师传而知,况性命大事,岂能无师而晓?盖性命之道,乃窃阴阳、夺造化、转生杀、扭气机、先天而天弗违之道,鬼神不能测,蓍龟莫能占,得之者立跻圣位,直登彼岸,是天下第一件大事,是天下第一件难事,苟非圣师附耳低言,如何知之?独是旁门三千六百,丹法七十二品,以邪害正,以假乱真,谁为盲师,谁为明师,甚难辨别。然辨别亦易,大凡高人出世,自命不凡,独弦绝调,不滥交,不谄世,不同党,不要名,不恃才,不谋利,不欺人,不怪诞,一言一语,俱有益于世道,一行一止,大有裨于圣教,贪、嗔、痴、爱而俱无,意、必、固、我而悉化,品节清高,人人所不能及,胸襟脱洒,个个所不能到。间或援引志士,亦必千磨百折,试其真假,果其白玉无瑕,方肯指示端倪;如其非人,决不敢轻泄天机。此所以为明师也。若夫盲师无而为有,虚而为盈,不肯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或有指男女为阴阳者,或有以经粟为黍珠者,或有以炉火为外丹者,或有炼心肾为内丹者,或有以存想为凝神者,或有行子午为抽添者,或有转辘轳为周天者,或有认顽空为无为者,或有以运气为有为者,或有以忘形为修静者,或有以炼睡为退阴者,或有服硫黄为进阳者,或有避五谷求延年者,诸如此类,不可胜数。此等之辈,功德不言,节操不立,身衲衣而腰钱囊,头簪冠而心蛇蝎,见富贵而留心,遇困苦而忘道,饮酒啖肉,不顾十方血汗,丧名败教,那知万劫沉沦,行步时、只在钱财上用功夫,举动处、尽于衣食上费心思,一头一拜,即收为徒,一茶一饭,即便传道,借圣贤之门户,而自欺欺世,窃仙佛之法言,而捏怪作妖,只知一身饱暖,那管他人死活。学人若听其言而不察其行,以有道目之,未有不入于网中而伤害性命者。况一惑其言,认假为真,固结不解,虽有高真圣师欲为提携,亦无门可入。天下道人遭此难者,不一而足。缁黄之流,东走西游,谁无几宗公案?谁无几句话头?只以口头三味取人,则人人是佛,个个是仙。试问学道者千千万万,成道者能有几人?大抵圣贤不常见,仙佛不多得,以其不常见、不多得,所以为高人。高人者,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岂得以口头三昧为高人乎!当年予师秘授试金石一方,善识人之高低身份。若遇修行之人,以酒色财气试之,而不能动者,必非凡品,更以《悟真》、《参同》诘之,而随口应者,即是明师。屡试屡验,百发百中,愿以此法,共诸同人。





炼己筑基第五要





《沁园春》云:“七返还丹,在人须先炼己待时。”《悟真篇》云:“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盖修真之道,还丹最易,炼己至难,若不炼己而欲还丹,万无是理。夫还丹者,如房屋之梁柱;炼己者,如房屋之地基。未筑地基,则梁柱无处建立;未曾炼己,则还丹不能凝结。学者得师口诀,急须炼己,炼己纯熟,临炉之际,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铅汞相投,情性相合,自无得而复失之患。特以人自有生以来,阳极生阴,先天走失,后天用事,当年故物,尽非我有,加之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精漏、神昏、气败,将此幻身如破锅烂瓮相似。锅破瓮烂,盛不得水;人之身体衰败,还不得丹,同是一理。故虽后天假物,非还丹药料。然未还丹,尚藉赖以成功,而亦不可有损伤。古人云:“若无此梦幻,大事何由办?若还大事办,何用此梦幻?”又云:“不怕先天无真种,只怕后天不丰光。”盖后天足则先天可复,先天复则后天可化,炼己筑基之功,岂可轻视乎!何为炼己?少贪无爱,炼己也;牢固阴精,炼己也;打炼睡魔,炼己也;苦己利人,炼己也;大起尘劳,炼己也;心地下功,全抛世事,炼己也;勇猛精进,以道为己任,炼己也;脚踏实地,步步出力,炼己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炼己也;披褐怀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炼己也。炼己之功居多,总以无己为归着。老子云:“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炼己炼到无己时,外其身而身存,后天稳当,基址坚固,先天真阳来复,混而为一。“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一时辰内管丹成矣。若为炼己,遽行一时之功,则后天不固,先天虽在咫尺,未许我有。盖其铅至而汞失迎,坎来而离不受,彼到而我不待也。噫!筑基时须用橐龠,炼己时还要真铅。炼己筑基,岂易事哉!





和合阴阳第六要





修真之道,金丹之道也;金丹之道,造化之道也;造化之道,阴阳之道也。《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又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是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相合,方能生育。金丹之道,惟采取先天真一之气也。先天之气,无形无象,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乃自虚无中来者。圣人以实而形虚,以有而形无。实而有者,真阴真阳;虚而无者,二八初弦之气。初弦之气即先天气,此气非阴阳交感,不能有象。若欲修金丹大道,舍此阴阳,别无他术矣。但阴阳不一,倘认假为真,徒劳心力,无益有损,不可不辨。男女之阴阳,尘世之阴阳也;心肾之阴阳,幻身之阴阳也;日月之阴阳,天地之阴阳也;冬至夏至,一年之阴阳也;朔旦望后,一月之阴阳也;子时午时,一日之阴阳也;二候四候,一时之阴阳也。凡此皆非金丹之阴阳。金丹阴阳,以我家为阴,以他家为阳;我为离,他为坎;离中一阴为真阴,坎中一阳为真阳。取坎填离,是以真阴求真阳,以真阳济真阴也。且阴阳又有内外之别:内之阴阳,顺行之阴阳,生身以后之事,后天也,人道也;外之阴阳,逆运之阴阳,生身以前之事,先天也,仙道也。内外阴阳皆无男女等相,非色非空,即色即空;非有非无,即有即无。若着色空有无之形,便非真阴真阳实迹矣。既知阴阳,须要调和相当,不多不少,不偏不倚,不急不缓,不有不无,不即不离,不躁不懦,或阳动而阴随,或阴感而阳应,或阴中用阳,或阳中用阴,或借阴以全阳,或用阳以制阴,或以内之阴阳而助外,或以外之阴阳而济内,内外合道,金丹自虚无中结就,取而服之,长生不死。《参同》云:“同类易施功,非种难为巧。”《悟真》云:“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丹头和合类相同,温养两般作用。”三丰云:“世间阴阳男配女,生子生孙代代传。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调和阴阳之道,尽於此矣。





审明火候第七要





古经云:“圣人传药不传火,火候从来少人知。”则是药物易知,火候最难。盖药物虽难觅,若遇明师点破,真知灼见,现在就有,不待他求,所以易知。至于火候,有文烹、有武炼,有下手、有休歇,有内外、有先后,有时刻、有爻铢,有急缓、有止足,一步有一步之火候,步步有步步之火候,变化多端,随时而行,方能有准。若差之毫发,便失之千里。所以最难。何为火?煅炼之神功也;何为候?运用之时刻也。运用时刻在鸿濛将判、阴阳未分之际;煅炼神功在天人合发、有无不立之内。且有外火候、有内火候。外火候,攒簇五行,和合四象;内火候,沐浴温养,防危虑险。虽内外二药相同,而火候运用大异,不遇真师,焉能知的?夫攒簇五行,和合四象,是盗天地之生机、窃阴阳之祖气,回斗柄而转天枢,开坤门而塞艮户,其妙在乎积阴之下一阳来复之时。此时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所谓一年只有一月,一月只有一日,一日只有一时者是也。惟此一时,易失而难寻,易错而难逢,得之则入于生道,失之则入于死道。圣人于此一时运动阴符阳火,拔天根而钻月窟,破混沌而拈黍珠,回七十二候之要津,夺二十四节之正气。水火相济在此,金木交并在此,铅汞相投在此,安身立命在此,出死入生在此。若过此时,阴阳分离,真者藏而假者用事,已落后天,不堪用矣。至于“曲江岸上月华莹”,生药之火候;“风信来时觅本宗”,采药之火候;“水生二药正真,若待其三不可进”,老嫩之火候;“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急缓之火候;“忽见现龙在田,须猛烹而急炼;但闻虎啸入窟,宜倒转以逆施”,用武之火候;“慢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用文之火候;“未炼还丹须急炼,炼了还须知止足”,温养之火候;“只因火力调和后,种得黄芽渐长成”,丹成之火候;“托心知,谨护持,照看炉中火候飞”,保丹之火候;此皆还丹之火候。若夫大丹火候,别有妙用,“受气吉,防成凶”,结胎之火候;“混沌七日死复生,全凭侣伴调水火”,固济之火候;“送归土釜牢封固,次入流珠斯配当”,养胎之火候;“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抽添之火候;“丹灶河车休矻矻,鹤胎龟息自绵绵”,沐浴之火候;“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防危之火候;“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完入圣基”,胎成之火候;“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出凡笼寿万年”,脱胎之火候;此大丹始终之火候。更有内外两用之火候,“凡俗欲求天上事,用时须要世间财”,采药火候中之火候;“偃月炉中玉蕊生,朱砂鼎里水银平”,结丹火候中之火候;“第七日阳复起首,别妙用混合百神”,结胎火候中之火候;“有无俱不立,物我悉归空”,脱胎火候中之火候;内外二丹火候之秘,于此尽矣。其中又有细微奥妙之处,是在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临时变通,非可以文字传矣。





外药了命第八要





《悟真》云:“休施巧伪为功力,认取他家不死方。”缘督子曰:“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曰他家,曰虚无,则知非一身所产之物。说到此处,诸天及人皆当惊疑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人得天赋之正气,为万物之灵,具此气即具此理。气者,命也;理者,性也。是性命者,天之所与也。天始与之,而天终夺之,此势之所必有者。若以后天幻身之物与天争权,总在造化规弄之中,焉能脱的造化?不有金液还丹之道,妄想保全性命,万无是理。金液还丹之道,先天之道也。先天之道,包罗天地,运动阴阳,系天地之外机秘,故能了生死而避轮回,出凡尘而入圣基。但此机秘远隔千里,近在咫尺,可惜世人不肯认真,日远日疏,绝不返顾,自送性命。若有志士,穷究实理,忽的打破疑团,截然放下,直超彼岸,则赫赫金丹一日成,不待三年九载也。然丹成最易,而修炼甚难,使无虚实相应、阴阳变化、以术延命之道,而金丹不结。以术延命之道,乃夺天地造化之权,窃阴阳消息之机,转生杀,扭斗柄,先天而天弗违之道也。《阴符经》云:“其盗机也,天下莫能知,莫能见。”《悟真》云:“始于有作人难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见无为为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盖人自先天失散而后,真阳有亏,形虽男子,其中皆阴,倘执一己而修,不过涕唾津精气血液,不过眼耳鼻舌身意,不过七情六欲、五蕴八识、三彭百穴,是以阴济阴,命何由接,丹何由接?故《参同》云:“牝雞自卵,其雏不全。”此其证也。夫丹经所谓外药者,以其我家真阳失散于外,不属于我,寄居他家,而以外名之。迷人不知,错会他字、外字,或猜为御女闺丹,或猜为五金八石,或猜为天地日月,或猜为云霞草木,以及等等有形之物。殊不知真正大药,非色非空,非有非无,乃鸿濛未判之始气,天地未分之元仁,顺则生人生物,逆则成仙作佛。圣人以法追摄,于一个时辰内结成一粒黍珠,号曰阳丹,又曰还丹,又曰金丹,又曰真铅,以此真铅点一己之阴汞,如猫捕鼠,霎时乾汞结为圣胎,此外药之名所由有也。试细申之,“药出西南是坤位,欲寻坤位岂离人。”外药也;“初三日,震出庚,曲江岸上月华莹。”外药也;“金鼎欲留朱里汞,玉池先下水中银。”外药也;“取将坎位心中实,点化离宫腹内阴。”外药也;“偃月炉中玉蕊生,朱砂鼎内水银平”,外药也;“坎离之气和合,黄芽自生”,外药也;但药本在外,如何得向内生?药属于他,如何得为我有?经云:“五行顺生,法界火坑;五行颠倒,大地七宝”。木本生火,今也火反生木;金本生水,今也水反生金;金木水火中藏戊己二土,和四象而配五行,一气运用,复成一太极,火功到日,炼成一粒至阳之丹,取而服之,长生不死,与天地同春,与日月争光,所谓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者此也。噫!万两黄金买不下,十字街前送至人。金丹大道,万劫一传,至尊至贵,得之者立跻圣位,不待他生后世,眼前获佛神通,人何乐而不积德修道哉?





内药了性第九要





《道德经》云:“有欲以观其窍,无欲以观其妙。”此二语乃金丹大道之始终,古今学人之要诀。外药不得,则不能出乎阴阳;内药不就,则不能形神俱妙。上德者修内药,而外药即全;下德者修外药,而内药方就。外药者渐法,内药者顿法。外药所以超凡,内药所以入圣。“有欲观窍者”外药,窃夺造化之功,幻身上事;“无欲观妙者”内药,明心见性之学,法身上事。倘外药已得,而不修内药,即吕祖所谓“寿同天地一愚夫”耳。况大丹难得者外药,外药到手,即是内药,圣胎有象,阴符之功,即在如此。《参同》云:“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所谓“无欲观妙”者此也。“无欲观妙”者,无为之道,但无为非枯木寒灰,绝无一事之谓,其中有朝屯暮蒙、抽铅添汞、防危虑险、固济圣胎之功。所以融五行而化阴阳,以至道法两忘,有无不立,十月霜飞,身外有身,极往知来,归于真如大觉之地,即佛祖所谓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最上一乘之大道也。若非了命之后而遽行此功,根本不固,虚而不实,未曾在大造炉中煅炼出来,总然了得真如之性,若有一毫渗漏,难免抛身入身之患。后人不知古人立言之意,多以性理为不足贵,试问世间学人,有几个能明涅槃之心乎?有几个能见真如之性乎?涅槃心、真如性,净倮倮、赤洒洒、圆陀陀、光灼灼,通天彻地,非可以后天人心血性而目之。古人亦有了性不了命,万劫阴灵难入圣之语,是特为未修命而仅修性者言之。若已了命,焉得不修性?若不修性,则应物固执,空有家财而无主柄。若不修性,虽幻身已脱,而法身难脱。若不修性,只可长生,而不能无生。若不修性,虽生身之初能了,而未生之前难全。内药了性之功,所关最大,无穷的事业,皆要在此处结果,何得轻视性乎?吾愿成道者,未修性之先,急须修命;于了命之后,急须了性。阴阳并用,性命双修,自有为而入无为,至于有无不立、打破虚空,入于不生不灭之地,修真之能事毕矣。




八仙吕纯阳之弟子--王重阳。宋末元初,陕西咸阳人。亲传弟子七真人立全真派。张三丰以内修十论为太极根基。王重阳祖师之十论,亦本斯旨也。山中人得此训言,又何必另寻瑶草,别采仙花。即此是长生药。不老丹也。恭录之,以示后之好道者。以神筑基,去污除垢平息贪欲之念,复清静无为之真。神合太虚,阴阳五行之气,合于天地阴阳五行之气为一体,即天人合一之太极。以神化之动,自然圆合连贯,千变万化,神妙莫测,是为太极拳。千变万化之式,神而化之,如行云流水、涛涛不断,起无定式,收无定法。自由、自如、自在安然,是自然天赋人类自神所化之真太极拳。发挥人人自我之天赋,青出于蓝,胜于蓝。固守陈规、停滞不前,无新生命。应续真宗,创新迎未来。
一、 论打坐
        【原文】坐久则身劳,既不合理,又反成病。但心不着物,又得不动,此是真定正基。用此为定,心气调和,久益清爽。以此为念,则邪正可知。若能心起皆灭,永断觉知,入于忘定。倘任心所起,一无收制,则与凡夫不别。若惟断善恶,心无指归,肆意浮游,待自定者,徒自误耳。若遍行诸事,言心无所染,于言甚善,于行极非,真学之流,特宜戒此。今则息妄而不灭照,宁静而不着空,行之有常,自得真见,事或有疑,且任思量。令事得济,所疑复悟。此亦生慧正根。悟已则止,必莫有思。思则以智害性,为子伤本。虽骋一时之俊,终亏万代之业。一切烦邪乱想,随觉即除。若闻毁誉善恶等事,皆即拨去,莫将心受。受之则心满,心满则道无所居。所有见闻,如不见闻,即是诸事万物不入于心。心不受外,名曰虚心。心不遂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道自来居。
       【释义】以坐为坐是守尸鬼。活人坐不卧,死人卧不坐。一具臭骨头,谈什么炼功课。一二三四五,二人守一土。解开此中意,便是西天祖。二人者即二目瞳神不外驰,神坐中央戍己土,巍巍不动稳如泰山即是坐。非肉体之功,是筑自我神基。以身体舒适来定时间。今非昔比,今古条件不一,法由心生,自然是道。坐以静思求理悟真宗为念,停思断想入顽空是练功之大忌。别生一念,幻境现前名为入魔。心喻镜,千形万相不碍明。千思万缕任来去,如如不动是坐功。舞台角色,喜怒哀思悲恐惊,演员意表形相,内心世界无动于衷。定静无为自然智慧生,心不在焉、视而弗见、听而弗闻,食而不知其味,即诚则灵,灵则明。以自心洗自心,返观内照,去污除垢,止念还虚,守一万事毕,胜似丹经万卷。此自然无为之坐。
动功是静功的基础,也是练功夫的入门正路。因此丹道家对于练气功夫,订立了一个动静两骸的总原则,和创造了一套“由动入静”,“以静制动”,“用柔济刚”,“行气导脉”,非常精致的动功方法,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宗旨。
  动功的方式,各宗各派,各个不同,精粗有别,互有短长。然而,它们有完全相通的方法,一致的要点。
  其最主要的是口诀都采用“柔道”。所谓“柔道”的含义,有下述的几项:
  第一,“全身要柔,有似婴儿”。
  这意思是说,四肢百骸,关节肌肉,都要柔软得象婴儿一般。也就是把全身的筋骨、皮肉,一切的“肌腱髀枢”,全部放松,不可带一点儿硬性和使用一丝的气力。
  第二,“真气要柔,沉下丹田”。
  这意思是说,练动功的时候,要把真气储蓄在丹田里。只有柔才可以包括刚,也可以变化刚,更可以克制刚,唯柔才可能引韧伸缩,才可能不折长存。因此,柔可以等于刚,而刚则不能等于柔。我们了解柔和刚的道理,也就知道“内家功夫”和“外家功夫”同是练气,而两者又是有分别的。
  单独说气沉丹田,柔道的用法,其概要统摄于“升、降、开、合"四种口诀。而这“口诀”一系列的操作关键,完全系于下丹田,也就是说一呼一吸,都以下丹田为起止的“处所”。一降一升,一开一合都以下丹田为“依归”。分经运行,以下丹田为出发点。导引归元,以下丹田为归宿地。凡此种种,都不离开下丹田的关系。这些关系说明了“真气要柔”、“气沉丹田”是“活泼自在”;而不是“生硬执著”的。活泼自在的运用,即是内家的“柔道三昧”。生硬执著的固守,即是外家的“硬劲弓力”。
  第三,“呼吸要柔,绵绵不断”。
  这意思是说呼吸出入,吐故纳新,都要作到“绵绵不断”,“若存若亡”的要求,也就是把呼吸要调整得细而又长,如象春蚕吐丝一样,吐纳连续,无有尽止的样子。
  它的规律,像蜘蛛结网,须先把上下升降垂直的丝结好,次结左右开合横行的丝,在四面八方布满丝网之后,蜘蛛仍旧归回网心潜伏着,以应付外来的虫类入网,飞快地捉虫吞噬。这就和运转丹田真气抵外侮的邪气,消灭疾病的情况是相同的。
  第四,“动作要柔,蛇行蛹动”。
  这意思是专门说练动功、打架子、一庄一式,一举一动,“挥手抬腿”,“掉头下腰”,“伸屈指掌”,“凹腹吸胸”,一切动作,都要做到“柔若无骨”的要求。大的关节肘、臂、股,腿、好似蛇行,盘旋夭矫,昂头摆尾的状象。小的关节腕、指、脊、颈、好似蛹动,蠕蹑迂迟,进而又退的状态。

作者:龙卫东 来源:太极网-中华武术
-----------------------------------------------------------------------------------------------------
摘要:《打手歌》是历代前辈拳家润色修订的结晶。《打手歌》各个不同的版本,用词造句各有优劣。个别词句由于历史和方言的原因晦涩难懂,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解读?“引进落空”一句中,“引进”应该分开理解,即“引”是“引”、“进”是“进”。对《打手歌》的语句次序作适当调整,有助于对太极拳的理解。

《打手歌》历来为太极拳家所重视,奉为太极拳推手的圭臬。确实,《打手歌》言简意赅,仅仅几句话就把推手的要领进行了高度概括,便于吟诵,不断领会。但是由于流传的不同,其文词各有不同,从而对其理解、通释也各有不同,令人费解、误解的地方也很多。今根据几种主流版本及前人研究的成果,利用最新发现的河南博爱县唐村所传家谱等资料,对这篇重要的太极拳文献做一个比较和考辨。

《打手歌》廉让堂本为七言六句:“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①

陈家沟《两仪堂太极拳谱》传抄本《打手歌》为七言四句:“挤掤捋捺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人来打,牵动四两拨千斤。”②

陈子明《陈氏拳械汇编》有《挤手歌诀》为七言六句:“掤(捋)挤捺须认真,周身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攻击,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粘随就屈伸。”③

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有七言四句俚语:“掤捋挤捺须认真,引进落空任人侵。周身相随敌难近,四两化动八千斤。”④

以上除第一种为清乾隆时王宗岳所传外,其他三种皆为陈家沟所传。

2005年河南博爱县唐村李姓家族在修订家谱过程中,意外发现其李氏九世祖李仲、李信与陈家沟陈奏廷为姑表兄弟。陈奏廷即为著名太极拳史专家唐豪所考证的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他们姑表三兄弟曾在怀庆府河内县(即今博爱县所在地)的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共同拜师学艺。其康熙朝《李氏家谱》中的原文为“九世公讳仲、讳信,结陈沟姑表陈公讳奏廷,三表兄弟太极门拜师结义,树志文武,竞功成名,创艺太极养生功,练传无极功、十三势、通臂功”⑤。由此可见,当初三兄弟已经明确创立太极养生功,而无极功、十三势、通臂功均为“练传”。这表明“十三势”传自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需要说明的是,在李氏的家谱和拳谱中,“功”与“拳”作为武术和养生术的名称是可以互换的。比如,无极养生功,也可以叫无极养生拳)。

在搜集家谱资料过程中,编辑者李立炳还在唐村李氏第十八世李立朝处得到了已经有些破损的手抄本《太极拳论》《打手歌》等文献。李立朝家藏的手写卷《打手歌》为七言六句:“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聚力来击咱,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空落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其后还有小记一段:“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签署的日期是“大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岁次二月讲于唐村讲武堂”,署名为李鹤林。李鹤林为唐村李氏第十二世,是李岩的曾孙,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就是王宗岳自称门弟,于乾隆五十八年为其题写“武元杰第”匾额祝寿的主人公⑥。这里签署很清楚,是李鹤林“讲于讲武堂”,就是说《打手歌》的作者不是李鹤林,当然更不可能是王宗岳。

另外据《李氏家谱》所载之《打手歌》为七言八句,其全文为:“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空落合即出,沾粘连随不丢顶,形观耄耋能御众,刚柔快慢自有为。”⑤ 由此可以推断,所谓《打手歌》的原始版本实际早已存在,应该是从千载寺陈李姑表学拳时就有了。另外陈李两家,自李岩即李信、李仲兄弟加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后,为了避嫌就断了来往(正统观念农民起义军是贼,《李氏家谱》中自己也称“闯贼”)。李家将这段历史深埋在家谱中密不示人。李仲之子,即李信的继子李元善在修谱时特意提出:“谓明末吾族门九世李公讳仲、讳信、讳牟、讳栋、讳友,皆诱入闯贼谋主数将,族裔诚祀之所事,避谈籍谱,勿传扬焉。”⑦ 所以两家太极拳术的交流只能在陈王廷、李仲、李信这一辈,最多也就是再晚一辈而已。也正因为如此,太极拳才有了两个不同的发展脉络。只是在流传过程中陈家沟与唐村有了不同演绎。即使是在同一处,也有了不同版本。唐村的流传,到了王宗岳时最后两句也有了不同版本。从而证明了民国时期著名太极拳学者、郝月如的学生张士一先生认定《打手歌》在《太极拳论》之前,确为不移之论⑧。查《太极拳论》中有“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一段。其中“四两拨千斤”明显是引用自《打手歌》。所以可以确定原始版本的《打手歌》早就存在;从而也可以断定不同版本的《打手歌》,毫无疑问是历代拳家修订润改之作。

陈沟与唐村的不同流传还表现在个别字词的使用上。陈家的几个版本都是叫做“捋挤捺须认真”,唐村的版本包括王宗岳所传都叫做“捋挤按须认真”。“捺”读作纳,读音和写法都与“按”完全不同,但字义相同。例如“按捺不住”。 比较各版本文义的异同,可以看到其演化的痕迹,对于加深理解《打手歌》确实很有好处。

第一句基本没有分歧,两仪堂本字词次序有颠倒,无甚大碍,疑为誊抄笔误,不作讨论(关于“掤捋挤按”技击含义的具体解释,将在分析“十三势”的文章中专门讨论)。

第二句一作“上下相随”,一作“周身相随”。这两句虽无大不同,但是细究起来,“周身相随”更为确切。“相随”主要指上下,多数情况“随”不好也是指上下而言;不过这样说忽略了左右相随等情况,不能完整表达“气遍身躯不稍滞”“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一家”的整体要求。仔细推究应该说“上下相随”是初步功夫,“周身相随”是目标的功夫。“周身相随”的意思表达得更为缜密。

第三句一作“任他巨力来打我”,一作“任他巨力人来打”,一作“任他巨力来攻击,一作“任他聚力来击咱”。四种说法文义一致,而用词该动最多。“任他巨力人来打”一句,阅读起来比较拗口,似不太可取。新发现唐村李鹤林本“巨力”作“聚力”,略有不同;“来击咱”,王宗岳本作“来打我”,更为通用一点,不能确定是否为王氏所润改。

第四句大多作“牵动四两拨千斤”,唯有陈鑫本作“四两化动八千斤”。这一句为太极拳的标志性口号,以至于“四两拨千斤”已经成为了妇孺皆知的成语。人人都知道这就是以弱胜强、以小搏大、以巧破千斤的意思。“牵动”一词往往被省掉,这个词语确实有点怪异。究竟由什么来牵动四两劲呢?应该说是心意,调动四两内劲;也许是“调动”太刻意了吧,所以古人用牵动,似乎是要表达这四两劲也不是自己发出来的,而是被人牵引出来的。不过这句话的关键词应该是“拨”。四两劲怎么就能胜过一千斤?奥妙就在这个“拨”字。就其本意来说,“拨”是用横向的力量把直来的力往两边驱赶。因为不是直接与来力对抗,那么就能以小力破大力了。但是这样的理解还是粗浅的,因为一般学习太极拳的人都有体会,这种“拨”还是硬力,有时候甚至还拨不动对方。可见“拨”在理解和指导太极拳拳理拳法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陈鑫本改成了“四两化动八千斤”。“化动”更准确地揭示出了小力与大力之间的转换过程。“化”有引化、转化、消化、变化之意,总之不是硬拨,即使用很小的力量,哪怕是四两,硬来也是不对的。显然陈鑫本更胜一筹。也可以理解为“拨”就是在千斤上再加四两劲,这虽然有助于对以弱胜强的理解,但是终究还是不能明白准确地体现太极拳内劲的运用。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在推手中对“拨”总是无法掌握,产生很大的误解就是明证。

第五句一作“引进落空合即出”,一作“引进落空任人侵”(陈鑫本为第二句)。“引进落空”都没有异议,这句话实在是太重要了。李亦畲转引“昔人云: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可见引进落空是太极拳以弱胜强、力量转换的前提和关键所在。一般解释以为“引进”就是把对方的力量引过来,这是不准确的。其实古代汉语中多是单音词,“引进”应该分开理解,即“引”是“引”,“进”是“进”。引是顺着对手的力量,把它引向靠近自己的一边,并使之落空,注意不是引到自己身上。进是敌退我进,顺着对方的力量向前,并使之落空。否则,“只有‘引’才能落空”,就成了一偏之见,不合进退顾盼、左右逢源之太极拳理趣。在实际操作中,就会变成片面的只能在对方进攻的时候才会化,而当对方引我时,我就不会化了。这是不恰当的。总之,无论是“引”还是“进”,均须使对方的力量落空方能奏效。

“落空”也很重要。不能使对方力量完全落空,就有被对手乘机反击之虞,而且自己也要花费更大的力量才能拨动千斤,“四两”劲是远远不够用的。既要完全“落空”,还要防止“丢瘪”,功夫全在自身的松静上。这又从“用”回到了“体”上(这个话题说来话长,此处只能按下不表)。

“合即出”这个说法非常费解。如何才是“合”?谁跟谁“合”?都是不好理解的问题。笔者认为前面既然说是引进落空,当然是指交手双方无疑。所以此处的“合”,也应当是指交手双方,而不是指自己要如何内三合、外三合(当然这也是要做到的,只是此处不是就此立论)。那么交手双方如何才是“合”呢?两个人搭手接触就是合吗?回答是否定的。必得是以我的太极内劲与对方的力量形成阴阳互动的关系,同时形成得机得势的优势地位才是所谓的“合”。也就是《太极拳论》所谓的“粘”。“引进落空”之后的“合”就是“我顺人背”。那么此时就可以发劲了——所谓“合即出”。也可以理解为,一旦通过“引进落空”跟对手合上了,就要立即把对方发放出去。《杨氏传抄老谱·太极平准腰顶解》也有“合则放发出”一句,可作为旁证。

也有人把“合即出”解释为“合就是出”。笔者以为未为允当,因为如此一来,上下文的语气和意思就不顺当了,似有未尽之意,让人越听越糊涂。

陈鑫本作“引进落空任人侵”,是作为全首歌诀的第二句,与其他版本不同。这是比较奇怪的,但是从文义上看又似乎完全能读得通。其前句为“掤捋挤捺须认真”,即四正手每个都要搞清楚,都要能真正做到引进落空,才能随便侵犯都不怕。经过仔细比对却又发现,此句文义还是与“沾粘连随”更为贴近,即“沾粘连随”是“引进落空”的基础;“沾粘连随”是前提,“引进落空”是结果。这两句先后次序明显颠倒了,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

参考文献
①②③《太极拳研究·廉让堂本(太极拳谱)考释》唐豪、顾留馨著,130页,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2月第3版。
④《陈氏太极拳图说》陈鑫.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131页~132页。
⑤《李岩、李仲、陈王廷创太极拳始末蠡测》魏美智
⑥《偶然所得?重大发现——博爱县唐村考陈王廷创太极拳和王宗岳》原福全,《中华武术》杂志2005年第5期。
⑦《李岩籍贯与源流新说——康熙五十五年唐村(李氏家谱)的发现及其价值》王兴亚,李立炳,《中州学刊》2005年7月第4期。
⑧《太极拳研究》唐豪、顾留馨著,第131页,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2月第3版。
⑨《太极拳谱·走架打手行工要言》沈寿点校,第69页,人民体育出版社7991年10月第1版。
⑩《李岩籍贯与源流新说一康熙五十五年唐村(李氏家谱)的发现及其价值》王兴亚,李立炳,《中州学刊》2005年7月第4期。太极网>>拳师推介
(一)对待用功法守中土  
  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掤捋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身形腰顶皆可以,沾粘连随意气均。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并乃文。  
  (二)身形腰顶  
  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  
  (三)太极圈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催急缓,云龙风虎象周全。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四)沾粘连随解  
  沾者,提上拔高之谓也。粘者,留恋缱卷之谓也。连者,舍己无离之谓也。随者,彼走此应之谓也。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沾粘连随不可。斯沾粘连随之功夫,亦甚细亦。  
  (五)顶匾丢抗解  
  顶者,出头之谓也。匾者,不及之谓也。丢者,离开之谓也。抗者,太过之谓也。要知于此四字之病,不明沾粘连随,断亦不明知觉运动也。初学对手,不可不知也。更不可不知此病。所难者,沾粘连随,而不许顶匾丢 抗,是所不易也。  
  (六)太极阴阳颠倒解  
  阳、乾、天、日、火、离、放、出、发、对、开、臣、肉、用、器、身、武、立命、方、呼、上、进、隅。阴、坤、地、月、水、坎、卷、入、蓄、待、合、君、骨、体、理、心、文、尽性、园、吸、下、退、正。  
  盖颠倒之理,水火二字详之则可明。如火炎上,水润下者。能使火在下而用水在上,则为颠倒。然非有法治之,则不得矣。譬如水入鼎内,而置火之上。鼎中之水,得火以燃之。不但水不能下润,藉火气,水必有温时。火虽炎上,得鼎以隔之,是为有极之地,不使炎上之火无上息,亦不使润下之水渗漏。此所谓水火既济之理也,颠倒之理也。若使任其火炎上,水润下,必至水火分为二,则为水火未济也。故云分而为二,合之为一 之理也。故云一而二,二而一。总斯理为三,天地人也。明此阴阳颠倒之理,则可与言道。天地同体,上天下地,人在其中矣。乾坤为一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也。天者性也,地者命也,人者虚灵也,神也。 若不明之者,乌能配天地人为三乎。然非尽性立命,穷神达化之功,胡为乎来哉。  
  (七)太极轻重浮沉解  
  双重为病,干于填实,与沉不同也。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一也。双浮为病,只如飘渺,与轻不例也。双轻不为病,天然清灵,与浮不等也。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为病。半者,半有着落也,所以不为病。偏者无者落也,所以为病。偏无着落,必失方圆。半浮半沉为病,失于不及也。偏浮偏沉,失与太过也。半重偏重,滞而不正也。半轻偏轻,灵而不园也。半沉偏沉,虚而不正也。半浮偏浮,茫而不园也。夫双轻不近于浮,则为轻灵。双沉不近于重,则为离虚。故曰,上手轻重,半有着落,则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盖内之虚灵不昧,能致于外之清明,流行乎肢体也。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表里精细无  
不到,则以极大成。有何云四隅出方圆耶。所谓方而园,园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  
   (八)太极尺寸分毫解 
  功夫先练开展,后练紧凑。开展得而成之,才讲紧凑。紧凑得成,才讲尺寸分毫。由尺进之功成,而后能寸进分进毫进。此所谓尺寸分毫之理也。然尺必十寸,寸必十分,分必十毫,其数在焉。故云对待者,数也。 知其数则能得尺寸分毫也。要知其数,必密授而能量之分毫内,即有点穴功也。
如意太极拳全体大用诀
太极阴阳妙相生,本是动静生化成。
首起混元如一体,双掌平按气潜行。
二仪上开一字掌,阴阳提起截足功。
山人捧图绷手起,孔雀开屏扭步横。
化式棚中揽雀尾,斜行一步作抖翎。
略展宏图齐左右,罗汉屈臂力后蹬。
斜挂单鞭当胸打,寒犀望月肘法功。
肘底抛捶振中节,单展翅法肩背封。
太极边球世稀少,倒彩球法越威名。
推窗望月身前倾,山人执灯步环中。
功秦背剑伏身取,鸠子穿林穿肘行。
肋下掖掌五寸位,手挥琵琶断肘肱。
童子学剑蹲身下,水中捞月白费功。
老翁摇橹去摆渡,双绷拳法练武功。
不尽阴阳生化处,万千法列太极中。
能识五行生克相,方知太极妙无穷。

如意太极拳内功行诀
立定宁静意气清,细暗真气运丹庭。
二目微睁前平视,六合抱一气潜行。
二仪开臂阴阳腿,次作山人捧图形。
孔雀三式宠图展,导引气机肢体行。
罗汉功法壮真力,腿足肩背力添增。
单鞭巡回行鱼际,寒犀一式任督行。
肘底化捶握拳固,单展翅法背臂通。
太极边球步环中,掌中聚气起黄庭。
倒彩球法铁臂滚,推窗望月寄膻中。
山人执灯养脏腑,法诀妙处勿言声。
苏秦剑体千斤重,鸠子翻身亦飞行。
腋下二臂鱼际起,手挥琵琶归丹庭。
童子学剑阳生化,水中捞月十指功。
老翁摇橹蛇蠕动,双绷捶法刚劲生。
软化轻功后中得,阴阳气脉任流行。
心身健康无疾苦,功法万千功到成。
太极拳论

王宗岳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 而理为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 然贯通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 右杳。仰之则弥高,府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 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 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 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 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 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 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 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杨氏内功太极拳的三步功法

李和生

从字面上看,太极拳前加上“内功”二字,似乎有些牵强。因为太极拳(包括吴、武、孙、陈在内)均属于内家大家拳。不言而喻。内家拳是以练内功为主的拳种,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儿。那么为什么要强调“内功”呢?对此,我在“太极松功”里已有所论及。这里可简要说之。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十年来,特别是从以门派为核心的民间组织向“官办”转化以后,从形式上太极拳的影响确实很“热”,然而在“内功”作修上都不如从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长此以往会使太极拳走向异化,失去其“国粹”、“瑰宝”的地位。故而,我在传播杨式老六路时,突出强调内功训练。

本章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一是何为内功?内功包括哪些内容?内功包括哪些内容?二是杨式太极拳为何强调内功训练?三是如何练好内功?四是内功在养生和推手中的作用。

一、何为内功?内功修练包括哪些内容?内功是相对于外家拳以练筋、骨、皮为主要标志的腿脚功夫而言的。太极拳所强调的是内功,是通过特殊的训练使神、意、气三者相互化合,形成一种气势,即内功或称之内劲。

在内功或内劲的理解上,要排险三种误解:其一、不能把人身“三宝”精、气、神或者称之为神、意、气的有机化合,看成是三种物质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质的飞跃,有机化合,产生一种新的物质——能量流。也可以把它说成是生物电场;;其二、不能认为三者的最终结合落实在力上,这容易形成拙力;其三、更不能把内功训练的结果看成是对肌肉弹力训练形成的腿脚功夫,那样会失去太极拳的真谛,发挥不了内功的作用,最终落入旁门。

太极内功在修练过程中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练内功首先要懂理知法。太极拳近于道,游于艺它取“易经”之理,名曰“太极”,又循阴阳之道、易变、变易之义为行功走架之法则。太极拳是道家拳,并融儒、释思想为一炉。所以太极之理能圆融万事万物。诸子百家无所不包。太极拳经典拳谱更是字字诛玑,句句拳决。是太极内功修练的灵魂,指导思想。

(二)、放松是修练内功的基础,是太极拳行功走架的基本要求。“一个‘松’字最为难能,如果真能松净,余者末事耳。在”太极松功”一章里已作详细论述。

(三)、依据道家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三步功法,太极拳也分三步功法即:“以身变手”、“以气变手”、“以意变手”。

二、杨式太极拳为何强调内功训练

关于杨式太极拳为什么要强调内功训练的理由方面,我们在前边其它各章中,已经有所论述。特别是在“太极松功”一章里,围绕要不要松,怎样放松的问题上都和修练内功有密的联系。

首先,太极拳作为内家拳,必须以内功修练为宗旨。从神、意、气的有机结合上下功夫,不能走练腿脚功夫的外家拳路。

其次,从近百年的杨家太极拳的发展实践中看,自杨露禅宗师始,到杨澄甫把杨式太极拳推向全国都是以内功取人,以内功服人,不掺杂任何与内功无关的任何招术。因此,才派生出吴、武、孙式内功太极拳,把内功太极拳推向高峰,成为体现中华传统文化象征的武术。离开内功,就不是太极拳。

再次,从杨式传承下来的“老六路”的套路来看,它保持着杨露禅宗师及其所传弟子们的遗风,它走内不显外,、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外相合、上下相随、符合阴阳之道。先师朱怀远说:“老六路是健候宗师教家里的内功拳,它完全按照拳道学的总则。阴、阳修练。阴指内功修练,阳指形体呈现,内外结合方为太极,”

第四,就太极拳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来看,都有偏离散内功的现象,有异化的趋势,应引起拳家们的重视,为使内功不失传,使国之奇葩、瑰宝、国魂不失色,不丢魂,也应大声疾呼:要强化太极内功的训练!

三、如何练好太极内功

有关太极拳的书笈很多,都谈到内功,但内功是什么?乃至如何才能练好内功?却没人说得清楚。在朱怀远等恩师的谆谆教导下,我不分寒署日夜耕耘,可谓“十年盘一拳,十年练一功”,始得太极内功而顿悟。结合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并吸取道家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三乘功法,总结出太极拳内功修练的三乘功法,即“以身变手”、“以气变手”、“以意变手”并提出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的练功目标。

俗语常言:“太极十年不出门”,就我个人的体会、只要思想入道,通过三步练功法的入“拳道”的阶梯,可在三、五年内步入太极殿堂。

(一)、第一步功法——“以身变手”

道家在炼丹过程中有“百日筑基”三年而成丹的说法。杨式太极拳在修练过程中的“以身变手”也是“筑基功”。在“筑基功”中,主要是以练“腰功”为主,时间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

这里指的“腰”,不是裤带勒之处,而是腰肌上部两个肾脏外边的两块肌肉。通过对它的锻炼,强化肾脏功能,同时还可护展丹田气势(这是二步功所在锻炼的问题)。

有关练腰的问题,在古典拳谱中有许多论述如:

在《拳论》中有“主宰于腰”;《十三势歌》里有“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意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在《十三势行动心解》中有“气如车轮,腰似车轴。”……

这都说明,“腰功”在练拳中的重要性。近代一些太极拳著作中,也或多或少的谈到了“腰”的重要性,但遗憾的是都没有提出如何练腰。前辈们在如何传授拳法拳功时说:“进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口授什么?拳架练熟以后,第一步就是口授“腰功”。经过大约一年的时间把腰练出来,使内劲通过腰轴的旋转,似离心力的传导而贯注于四端,形于手指。这样才能下真正起到恰似车轮的作用,把“腰功”贯穿到练拳和推手当中,效果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在练拳、推手中以腰为枢纽,不想手浑身都是手。练“以身变手”功法时要:

“不想手、意念腰上手”。

关于如何练腰,本书专有一章详细论述。

(二)、第二步功法——“以气变手”

道家的“炼气化神”是合天元、地元、人元、三元生化合一,是炼丹筑基功。炼丹筑基要以下丹田为炼丹炉。天为纯阳清轻在上,地为纯阴沉重在下,人与阴阳二气为一体而居中。天、地、人三者都有其本身元气。天元之气是日、月、星互相作用的放出来的精华物质为真气。地元之气是水、火、风生息过程所产生的灵气。人元之气是精、气、神也可以说是父母遗传给的,赖以生存的元气。

气的含义涉及面很广泛,总的来说可分为两种:一是体内流动着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如营气、卫气等)营气是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营气运行于血脉中,也就是血脉中营养之气,它的作用是以血脉为轨道,昼夜不息的运动于周身上下,由表及里,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以此为营养。另一种是指脏腑活动的能力。

在人体内各部位都有分布有流动着的精微物质,由于分布的位置不同,就有不同的名称,如聚在上焦的叫做“宗气”,宗气,它是饮食所化生的精微之气和吸入的自然空气相结合的自然产物。因其是内在之气与外在之气的综合体,又是贯注于全身之气的起点,故叫“宗气”。宗气的作用:一是助肺脏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聚在下焦丹田部位的叫做“元气”,元气是人体生化的原动力,它的作用是激发、推动和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元气的存在有赖于后天营养的不断滋养。宣发在肌肤里的叫做“卫气”。

卫气,是由饮食之精华所化生,它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因其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所以叫做“卫气”,卫气在体内有温养五脏六腑的功能,在外有温养肌肉、润泽皮肤、起闭汗等作用。因此,人体的脏腑活动,特别是肌表皮肤的功能,是否正常与卫气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太极拳的中层内功是“以气变手”它主要练体内的“元气”,拳架中手的各种活动,都要在“元气”的支配下运动,元气支配多少,四肢活动多少,过与不及都不是。练中层功夫除盘拳外,还应多练桩功,特别是数种太极抱球桩要多练,多体会只要把“元气”练足了,体内其它气也会盛强。

从现代物理学观点看,气是一种带有能量的物质,它实际就是一种生物电磁场。人体气是有一定规律的,到一定年龄就会发现气虚、气短、气滞——最终气绝。在中医看来气比血更重要,因为万物生于气,并不生于血,人生病大多为气的阻滞、不畅所致。中医治病首先要调整气运,和疏导气路,气通畅了,疾病自会痊愈。

太极拳运动可以改善、优化内气功能,因此也优化了肺脏呼吸功能。使人不断地向健康发展。太极拳要求松、静、轻、柔,打拳像在空气中游泳,从外边看简直是“优美的人体柔术”和“导引艺术”。练“以气变手”功法时要:

“不想手、丹田气运手。”

(三)、第三步功法——“以意变手”

道家的“炼神还虚”,神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壮态。它包括人的感觉、听觉、视觉、动作、思维等一系列的精神活动。

太极拳的第三步内功是“以意变手”。即练“神”。人的精神活动与机体的精、气、神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精气神充足脏腑机能活动正常,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就旺盛。反之,机能活动衰退,人的精神就会表现为萎靡不振。因此,精、气、神可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三者之间又具有相互资生的关系。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

太极拳的第三乘功夫“以意变手”就是训练神经和意念,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其目的是抑制后天的习惯性用力,使身体各部分都要练得虚灵、松静、让先天的无意————无意之意即“元神”发挥作用,把这种潜在的功能激发出来后,太极拳就不仅仅是不用力了,而是由神意气化合生成一种新的物质,我们管它叫“能量流”,这是占绝对压倒优势的内劲,如迅雷不及掩耳,一发即收,令对方惊心动魂,不知所措。

“能量流”是体内神、意、气化合的结果,它以先天神意气为主,经过长期修练而生。神意气充足,体内五脏六腑,体外四肢百骸活动正常,精神、意识、知觉就旺盛。“能量流”是在意念的指导下,“无中生有”的,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被击中重心。在推手中,正确的发挥内功“能量流”的作用,它正像近代所采取的定点、定向人工爆破作业一样,叫它什么时候倒,往甚么方向倒,全在我们意念掌握之中。练“以意变手”时要:

“不想手,心意指胯肘、劲源自上手。”

四、太极内功修练的认识问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见,没有什么定论。有的说,太极内功即“以意运气、以气运身、内外相合、上下相随。”还有的把这些要求与古典的“易”理相联、以太极混圆,阴阳动静、五行生克、八卦周流等理论为内功,提出内意神行、外行内导、劲气合神……总之是内修心意,外练筋骨。

这些提法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有一个最突出的矛盾,是都没有解决如何练好太极内功的具体步骤。所以通过实践,特别是通过对传统套路——《老六路》的传授,概括出如前所论及的《太极内功三步功法》并就与此相关的问题概述如下:

(一)、太极拳的“三步功法”,只是修练太极内功的基本的程序,并非是太极内功的全部。整个太极的修练还应包括:

内外相合。即“外三合”和“内三合”及“内外相合”。“内三和”就是太极拳“三步功法”的内容,通过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修练,拾阶而上,实现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的有机结合,即高层次的神、意、气的化合。“外三合”是保证“内三合”修练所要求的“身法步”,如“身法八要”、“身备五弓”、“三尖相照”都是为正确的修练内功对手、眼、身、法、步的要求。

放松是练好太极内功的基本前提条件,其主要内容在《太极松功》中已详尽论述。这里需提出的与松有关的身形问题——“三松三竖”即:

松肩竖颈,配合虚领顶劲,神贯于顶的要求;
松胯竖腰,配合竖腰立顶,保持上身中正安舒;
松踝竖腿,配合源泉吻地,膝部放松前移。
这“三松三竖”是在整体放松的同时,保持身形的不偏不依,中正安舒。也为外在的“上下相随”打下基础。从而做到,上身腰与两臂相系;下身腰与两腿相连,手随身动,步随身换,成为一个整体,一动无有不功,一静无有不静。

“五心相通”和“根蒂相连”是内气,内劲的传导方面提出的要求。所谓“五心”即两手心,两脚心和百会穴头顶心。五者相通即气遍周身不少滞,呼吸通灵无阻障,“根蒂”即指气之“根”与气之“蒂”,气之“根”指蓄气之所丹田,气之“蒂”为呼吸之所鼻。“根蒂相连”即一气贯穿。

这两句话一是说内气流畅,一是说内气传导的形象比喻,使练功者不仅从内气上练习呼吸,而且从身体形态上掌握运输之路线。

(二)、太极不用手,用手非太极的理论探索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杨式太极拳对太极拳理论的重大贡献,也是与外家拳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在“三步功法”里已提出,“太极不用手,用手非太极”的理论课题。打拳不用手、不想手、忘掉手?那么想什么?用什么去发劲打人发人呢?听起来疯话、怪话,有点“天方夜谭。”

为什么说“太极不用手”?用什么?想什么?
朱怀远先生说“这是健候老先生提出来的,他说只有不动手,才能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一动手,就是用力,用力即落入傍门。

经过几十年的验证;为什么说,只有不动手才是太极拳:

只有不动手才能做到依人、随人、从人。才能在沾、粘、连、随中听劲,才能知己知彼。

只有不动手才能不用力,才是真的放松了,放松了体内气血才能畅通无阻,才能做到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随心所欲。

只有不动手才能做到气血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如前所述:“以身变手”不想手,浑身都是手,进手先进腰,退手先退腰,不想手,就是想腰动;“以气变手”,不想手,丹田气运手。不想手,想丹田;“以意变手”不想手,心意指胯肘,劲源自上手。不想手,要想胯与肘。这样腰、丹田、胯、肘在涌泉,丹田内气的旋转带动下螺旋式推动,而不是自己的妄动乱动。这样不仅有利于保健养生,而且才能练出太极内功,产生一种新的能量流或称之为“生物电场”。

概括起来,在“太极三步功”练到一定程度,大约三至五年,可依据内功拳诀进一步的揣摩探讨,必能功至缜密之境。拳诀曰:“心意指胯肘,劲源自上手,内部出虚线,意念领着贯”。

五、内功在推手、技击方面有甚么作用?

太极拳的“三乘功夫”最终就是训练神经和意念。太极碰撞讲究用意不用力,其目的是抑制后天的习惯性用力,使身体各部分都要练得虚灵、松静、让先天的无意之意即“元神”发挥作用,把这种潜在的功能发出来后,太极拳就不仅仅是不用力了,而是由神、意、气化合生成一种新的物质,我们管它叫“能量流”的整体劲,这是占绝对压倒优势的内劲。发劲时,如迅雷不及掩耳,一发即放,令对方惊心动魄,不知所措。

“能量流”是体内神、意、气化合的结果,它以先天神、意、气为主,经过长期修炼而生。神意气充足,体内五脏六腑,体外四肢百骸活动正常,精神、意识、知觉就旺盛。“能量流”的巨大能量,在意念的指导下,“无中生有”的,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被击重心。

从技击的角度看,与对方接手,只要双方一有手的接触,必须让对方感到摸不着,感到空,此时在“无中生有”中,手要轻轻地将自己的内气灌入对方身体,一有攻意,对方砰然而出,手并不会触及对方身胸,也不会使对方受伤,对方也不会有被冲撞疼痛的感觉,内功发人是靠神意驱使的一种气势,并不是用手去推搡或顶撞之类,意念一想就到,对方既没有准备时间,也没有躲闪时间,更没有还手时间,内气发放直透人的内脏,使人心惊胆颤。

要想不用力,用神、意、气摧毁对方重心,就要做到松静自如,以静制动。让对方摸不着,有劲使不出来,对方两手只能在圆体球皮上活动。而且我们要采取“逆来顺受”、“舍己从人”,让对方攻进来,我们要松而不懈,粘黏连随,劲发一点,就像来复枪膛里射出来的子弹,点点透其中心的功夫。

歌曰:“形体圆球转,周身是弧线,内气后支援,碰上如触电”。

太极拳论中有"迈步如猫行"之说,然而笔者常见到不少太极拳爱好者在练习时出步,迈步滞重.缺乏轻灵松沉,不能达到"迈步如猫行"的效果,虽练功多年,仍不得其法,有感而发.笔者根据恩师贺洪明(李雅轩的嫡传弟子)的传授及自己多年习拳的体会,在此抛砖引玉,与太极拳同道共同交流,同时为初涉太极拳锻炼的爱好者提供正确的练功方法,提高其太极拳的水平而奠定基础.

  迈步如猫行,顾名思义,就是迈步时要像猫一样轻灵,绵软,松沉,行步无声.要达到此效果,松腰沉胯是关键.其核心是"松"与"沉",若将动作分解开来看就是,迈步时靠承担身体重量那条腿的逐渐下蹲,缓慢的在下蹲过程中将另一只脚迈出,脚跟轻轻落地,慢慢地全脚掌着地,感觉就像在一层薄冰上行走,落脚稍有滞重就要将薄冰踩破.在交移身体重心时.利用地心引力产生的下沉感,以及身体重心由高往低下沉时产生的向前运动的惯性作用.松腰沉胯,使身体重心慢慢松沉至前脚,在身体重心松沉至前脚的过程中,后脚缓慢的脚跟离地,再脚掌直至脚尖离地,向前迈出时,切忌形成抬腿出步,而应贴地而迈直至落地,周而复始行步.

  太极拳运动是一个整体的运动,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未知的系统,前面所讲的只是具体的,有形的具体操作,要达到太极拳论中的"迈步如猫行"的效果,光有此还不够,还需有一个强大的无形的大脑神经的指挥系统,在这个指挥系统中,精神意识的虚虚上领(太极拳论中的虚灵顶劲功夫,需多年行功才能体会)的感觉不能缺少,通俗讲就是精神提起而不懈怠,在迈步及交移身体重心时,将身体由于松腰沉胯后沉坠下去的身体重量靠精神意识的虚虚上领,大脑神经感觉似顶天状,犹如恩师贺洪明所言,头好像衣服领架(精神意识的虚虚上领),领架一往上提,衣服(身体)自然就提起伸展开了.,从面避免身体由于松腰沉胯后沉坠下去的身体重量将两脚压死,影响两脚迈步及身体重心的轻沉及灵活性.

  也许有太极拳爱好者会问:"人体受地心引力产生的向下的重力影响,松沉后身体重心自会往下沉坠,你现在要靠精神意识的虚虚上领反方向与身体沉坠下去的重力相抗衡,把身体重量上提,可不可能?难道还有一个"神力"不成?"笔者想说的是确实有一种"神力"存在,此种"神力"就是练拳者经过长期的练功养精蓄锐练就的精气神.将此精气神发展成感觉得到的动力,在大脑神经系统的指挥下,以意领气,意一下沉,便身稳如山,神意上领,身体就轻飘无比,精气神充足的人,其意识虚虚上领的动力也就越大,,虚灵顶劲的功夫也就越高,这就犹如一只充满氢气的气球,球体内的氢气越充足,球体越大排升动力也就越大,那么就能最大限度地将沉坠下去的身体重量通过神意的虚虚上领下盘方能轻灵圆活,使与地面接触的两脚不至于过分滞重,而显得轻灵无比,从而达到"迈步如猫行"的效果,传说中的"踏雪无痕","登萍渡水"的顶尖功夫也就不难理解了.

  (结束语) 最后要告诉初涉太极拳爱好者要想练好太极拳,持之以恒的吃苦精神不可少.太极拳重在实践,要想达到"迈步如猫 行"的效果,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名师指导下刻苦练习,俗话说得好"功到自然成".以上是笔者个人见解,希望在此作抛砖引玉,使太极拳爱好者能真正领悟到"迈步如猫行"的太极行步功夫.

目 录八门五步 八门五步用功法 固有分明法 粘黏连随 顶匾丢抗 对待无病 对待用功法守中土 身形腰顶 太极圈 太极进退不已功 太极上下名天地 太极人盘八字功 太极体用解 太极懂劲解 八五十三势长拳解 太极阴阳颠倒解 人身太极解 太极分文武三成解 太极下乘武事解 太极正功解 太极轻重浮沉解 太极四隅解 太极平准腰顶解 太极血气根本解 太极力气解 太极尺寸分毫解 太极膜脉筋穴解 太极字字解 太极指掌捶手解 太极筋拿抓闭尺寸分毫解 太极补泻气力解 太极空结挫揉论 懂劲先后论 口授穴之存亡论 大小太极解全体大用诀 十三字行功诀 十三字用功诀 八字法诀 虚实诀 乱环诀 阴阳诀 十八在诀 五字经诀 张三丰承留 口授张三丰老师之言 张三丰以武事得道论


八门五步   棚南捋西挤东按北采西北例东南肘东北撑西南方位。 坎离兑震巽乾坤艮八门。


方位八门,乃为阴阳颠倒之理。周而复始,随其所行也。总之四正四隅,不可不知矣!


夫棚捋挤按是四正之手,采列肘靠是四隅之手。合隅正之手,得门位之卦。以身分步,五行在意,支撑八面。


五行进步火,退步水,左顾木,右盼金,定之方中土也。


夫进退为水火之步,顾盼为金木之步。以中土为枢机之轴,怀藏八卦,脚踩五行,手步八五,其数十三,出於自然十三势也。名之曰:“八门五步”。 八门五步用功法   八卦五行,是人生成固有之良。必先明“知觉运动”四字之本由,知觉运动得之後,而後方能懂劲,由懂劲后,自能接及神明矣!


然用功之初,要知知觉运动,虽固有之良,亦甚难得於我也。 固有分明法    


盖人降生之初,目能视耳能听,鼻能闻,口能食,颜色声音香臭五味。皆天然知觉,固有之良,其手舞足蹈,於四肢之能,皆天然运动之良,思及此是人熟无因,人性近习远,失迷固有,要想还我固有,非乃武无以寻运动之根由,非乃文无以得知觉之本原,是乃运动而知觉也。


夫运而知,动而觉,不运不觉,不动不知,运极则为动,觉盛则为知。动知者易,运觉苦难,先求自已知觉运动得之於身,自能知人。要先求知人,恐失於自己,不可不知此理也,夫而後懂劲然也。 粘黏连随   粘者,提上拔高之谓也


黏者,留恋缱绻之谓也


连者,舍己无离之谓也


随者,彼走此应之谓也


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粘黏连随不可,斯粘黏连随之功夫亦甚细矣。 顶匾丢抗   顶者出头之谓也。


匾者不及之谓也。


丢者离开之谓也。


抗者太过之谓也。


要知於此四字之病,不明粘黏连随,断不明知觉运动也,初学对手,不可不知也,更不可不去此病,所难者粘黏连随,而下许顶偏丢抗,是所不易矣。 对待无病   顶匾丢杭,失於对待也,所以为之病者,既失粘黏连随,何以获知觉运动,既不知己,焉能知人,所谓对待者,不以顶匾丢抗相对於人也,要以粘黏连随等待於人也,能如是,不但无对待之病,知觉运动自然得矣,可以进於懂劲之功矣。 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桩)   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


棚捋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


身形腰原皆可以,粘黏连随意气均。


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


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并乃文。 身形腰顶   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工夫。


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


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 太极圈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後与前。


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


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


能如水磨摧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


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太极进退不已功   棚进捋退自然理,阴阳水火相既济。


先知四手得来真,采列肘靠方可许。


四隅从此演出来,十三势架永无已。


所以因之名长拳,任君开展与收敛,千万不可离太极。 太极上下名天地   四手上下分天地,采列肘靠由有去。


采天靠地相应求,何患上下不既济。


若使列肘习远离,迷了乾坤遗叹惜。


此说亦明天地盘,进用肘列归人字。 太极人盘八字歌   八卦正隅人字歌,十三之数不几何。


几何若是无平准,丢了腰顶气叹哦。


不断要言只两字,君臣骨肉细琢磨。


功夫内外均不断,对待数儿岂错他。


对待於人出自然,由兹往复於地天。


但求舍己无深病,上下进退永连绵。 太极体用解   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


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 。


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


精气神有一定之上宰者,意诚也。


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


俱不外意念须臾之间。


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其气意之流行,精神自隐微乎理矣,夫而后言乃武乃文,乃圣乃神则得。若特以武事论之於心,身用之於劲力,仍归於道之本也 ,故不得独以末技云尔。


劲由于筋,力由于骨,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能执数百斤,是骨节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如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是精气之内壮也,虽然若是功成後,犹有妙出於硬力者,修身体育之道有然也。 太极懂劲解   自己懂劲,接及神明,为之文成而后采战,身中之阴,七十有二,无时不然,阳得其阴,水人既济,乾坤交泰,性命葆真矣!


於人懂劲,视听之际,遇而变化,自得曲诚之妙,形著明於不劳,运动觉知也,功至此,可为攸往咸宜,无须有心之运用耳! 八五十三势长拳解   自己用功,一势一式,用成之後,合之为长,滔滔不断,周而复始,所以名长拳也,万不得有一定之架子,恐日久人於滑拳也,又恐入於硬拳也,决不可失其绵软,周身往复精神意气之本,用久自然贯通,无往不至,何坚不推也!


於人对待,四手当先,亦自八门五步而来,站四手,手手碾磨,进退四手中四手,上下四 手,三才四手,由下乘长拳四手起,大开大展,炼至紧凑屈伸自由之功,则升之中上成矣。 太极阴阳颠倒解   阳:乾、天、日、火、离、放、出、发、对、开、臣、肉、用、气、身、武、立命、方、呼、上、进、隅。


阴:坤、地、月、水、坎、卷、入、蓄、待、合、君、骨、体、理、心、文、尽性、圆、吸、下、退、正。


盖颠倒之理,“水、火”二字详之则可明,如火炎上,水润下者,水能使火在下而用水在上,则为颠倒,然非有法治之则不得矣!


辟如:水入鼎内,而治火之上,鼎中之水,得人以然之,不但水不能下润,藉火气水必有温时,火虽炎上,得鼎以隔之,是为有极之地,不使炎上,炎人无止息,亦不使润下之水,永渗漏,此所为水火既济之理也,颠倒之理也。


若使任其人炎上来润下,必至火水必分为二,则为火水未济也。


故云:分而为二,合之为一之理也,故云一而二,二而一,总斯理为三,天、地、人也。


明此阴阳颠倒之理,则可与言道,知道不可须臾离,则可与言人,能以人弘道,知道不远人,则可与言天地同体,上天下地,人在其中矣!


荀能参天察地,与日月合其明,与五岳四渎华朽,与四时之错行,与草木并枯荣,明鬼神之吉凶,知人事兴衰,则可言乾坤为一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也。


夫如人之身心,致知格物於天地之知能,则可言人之良知良能,若思不失固有,其功用浩然正气,直养无害攸久无疆矣!


所谓人身生成一小天地者,天也,性也。地也,命也,人也虚灵也,神也,若不明之者,焉能配天地为二乎,然非尽性立命,穷神达化之功,胡为乎来哉。 人身太极解   人之周身,心为一身之主宰,主宰“太极”也,二目为日月,即“两仪”也,头像天,足像地,人中之人及中腕,合之为“三才”也,四肢“四象”也。


肾水,心火,肝木,肺金,脾土,皆属阴,膀光水,小肠火,胆木,大肠金,胃土,皆阳矣,兹为内也,颅丁火。地合承浆水,左耳金,右耳木,两命门也,兹为外也。


神出於心,目眼为心之苗,精出於肾,脑肾为精之本,气出於肺,胆气为肺之原,视恩明心动,神流也,听思聪脑动肾,滑也。


鼻之息香臭,口之呼吸出入,水咸,木酸,土辣,火苦,金甜及言语声音,木毫,火焦,金润,土翁,水漂,鼻息,口吸呼之味,皆气之往来,肺之门户,肝胆巽震之风雷,发之声音,出入五味,此言口,目、臭、舌、神意,使之六合,以破六欲也,此内也,手足肩膝肘胯亦使六合,以正六道也,此外也。


眼、耳、鼻、口、大小便肚脐外七窍也,喜、怒、忧、思、悲、恐、惊、内七情也,七情皆以心为主,喜心,怒肝,忧脾,悲肺、恐肾、惊胆、思小肠、怕膀胱、愁胃、虑大肠、此内也。


夫离:南正、午、火、心经;


坎:北正、子、水、肾经;


震:东正、卯、木、肝经;


兑:西正、酉、金、肺经;


乾:西北隅、金、大肠化水;


坤:西南隅、土、脾化土;


巽:东南隅、胆、木化土;


艮:东北隅、胃、土化火;


此内八卦也,外八卦者,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上九下一左三右七也,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此九宫也。内九官亦如此。


表里者:乙肝左肋,化金通肺,甲瞻化士通脾,丁心化木中胆通肝,丙小肠化水通肾,巳脾化土通胃,戊胃化火通心,後背前胸,山泽通气,辛肺右肋化水通肾,庚大肠化金通肺,癸肾下部化火通心,壬膀胱化木通肝,此十天干之内外也,十二地支亦如此之内外也。


明斯理则可与言修身之道矣 太极分文武三成解   盖言道者,非自修身,无由得也,然又分为三乘之修法,乘者成也,上乘即大成也,下乘即小成也,中乘即诚之者成也,法分三修,成功一也。


文修於内,武修於外,体育内也、武事外也,其修法内外表里,成功集大成,即上乘也,由体育之文而得武事之武,或由武事之武而得体育之文,即中乘也,然独知体育,不入武事,而成者,或专武事不为体育而成者,即小成也。 太极下乘武事解   太极之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而求柔软,柔软之於外,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有心之柔软也。


所难者,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以柔软而应坚刚,使坚刚尽化无有矣。


其功何以得乎,要非粘黏连随已成,自得运动知觉,方为懂劲,而後神而明之,化境极矣。


夫四两拨千斤之妙,功不及化境将何以能,是所谓懂粘运,得其视听轻灵之巧耳。 太极正功解   太极者元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元也。


太极者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


元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元之往来也,方为开展,元为紧凑,方元规矩之至,其就能出此以外哉。


如此得心应手,仰高钻坚,神乎其神,见隐显微,明而且明,生生不已,欲罢不能矣! 太极轻重浮沉解   双重为病,徐短钍担氤敛煌玻凰敛晃。远谛椋胫夭灰灰病。拗浔厥Х皆玻话胗兄洌癯龇皆玻轻不近於浮,则为轻灵;双沉不近於重,则为离虚,故曰“上手”。轻重半有著落,则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


盖内之虚灵不昧,能致於外气之清明,流行乎肢体也,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徒劳掘井,不及泉之叹耳!


然有方圆四正之手,表里精粗无不到,则已极大成,又何云四隅出方圆矣,所谓方而圆,圆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 太极四隅解   四正,即四方也,所谓棚、捋、挤、按也。初不知方能始圆。方圆复始之理无已,焉能出隅之手矣!缘人外之肢体,内之神气,弗得轻灵方圆四正之功,始出轻重浮沉之病,则有隅矣!


辟如:半重偏重,滞而不正,自然为采、例、肘、靠之隅手,或双重填实,亦出隅手也。病多之手,不得已以隅手扶之,而归圆中方正之手;虽然至底者,肘靠亦及此以补,其所以云尔。夫日后功夫能致上乘者,亦须获采列而仍归大中至正矣!是四隅之所用者,因失体而补缺云云。 太极平准腰顶解   顶如准,故云“顶头悬”也。两手即平左右之盘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平准”,所谓轻重浮沉,分厘毫丝,则偏显然矣!


有准顶头悬,腰之根下株(尾闾至胸门也)。


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


变换取分亳,尺寸自己辨。


车轮两命门,一素摇又转。


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


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


对待有往来,是早或是晚。


合则放发去,不必凌霄箭。


涵养有多少,一气哈而远。


口授须秘傅,开门见中天。 太极血气根本解   血为营,气为卫。


血流行於肉、膜、络,气流行於骨、筋、脉。


筋、甲为骨之馀,发、毛为血之馀。


血旺则发毛盛,气足则筋甲壮。


故血气之勇力,出於骨、皮、毛之外壮;


气血之体用,出于肉、筋、甲、之内壮。


气以血之盈虚,血以气之消长。


消长盈虚,周而复始,终身用之不能尽者矣! 太极力气解   气走於膜、胳、筋、脉,力出於血、肉、皮、骨。


故有力者皆外壮於皮骨,形也;


有气者,是内壮於筋脉,象也。


气血功於内壮,血气功於外壮。


要之,明於“气血”二字之功能,自知力气之由来矣!


知气力之所以然,自能用力行气之分别。


行气於筋脉,用力於皮骨,大不相侔也。 太极尺寸分毫解   功夫先炼开展,後炼紧凑。


开展成而得之,才讲紧凑;紧凑得成,才讲尺、寸、分 、亳。


由尺住之功成,而後能寸住,分住,毫住。


此所谓尺寸分毫之理也明矣!


然尺必十寸,寸必十分,分必十毫,其数在焉!


故云,对待者,数也。


知其数,则能得尺寸分毫也。


要知其数,非秘授,而能量之者哉! 太极膜脉筋穴解   节膜、拿脉、抓筋、闭穴,此四功由尺、寸、分、毫得之后而求之。膜若节之,血不周流,脉若拿之,气难行走,筋若抓之,身无主地。穴若闭之,神昏气暗。 抓膜节之半死,申脉拿之似亡,单筋抓之劲断,死穴闭之无生。 太极字字解   挫、揉、捶打於己於人,按、摩、推、拿於己於人,开、合、升、降於己於人,此十二字皆用手也。


屈、伸、动、静於己於人,起、落、急、缓於己於人,闪、还、撩、了於己於人,此十二字於己气也,於人手也。


转、换、进、退於己身人步也,顾、盼、前、後於己目也人手也,即瞻前眇後、左顾右盼也,此八字关乎神矣!


断、接、俯、仰此四字关乎意劲也。断接关乎神气也,俯仰关乎手足也。 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


劲、意、神俱断,则俯仰矣!手足无著落耳!俯为一叩,仰为一反而已矣!不使叩反,非断而复接不可。


对待之字,以俯仰为重。时刻在心,身、手、足不使断之无接,则不能俯仰也!


求其断接之能,非见隐显微不可。隐微似断而未断,见显似接而未接。接接断断,断断接接,其意心、身体、神气极於隐显,又何虑不粘黏连随哉! 太极指掌捶手解   自指下之腕上,里者为“掌”,五指之首为之“手”,五指皆为“指”;五指权里,其背为“捶”。


如其用者,按、推、掌也;拿、揉、抓、闭,俱用指也;挫、摩,手也;打,捶也。


夫捶有“搬拦”,有“指裆”,有“肘底”,有“撇身”,四捶之外有“覆捶”。掌有“搂膝”,有“换转”,有“单鞭”,有“通背”,四掌之外有“串掌”。手有“云手”,有“提手”,有“合手”,有“十字手”,四手之外有“反手”。指有“屈指”,有“伸指”,有“捏指”,有“闭指”,四指之外有“量指”,又名“尺寸指”,又名“觅穴指”。


然指有五指,有五指之用。首指为手,仍为指,故又名“手指”。其一、用之为“旋指”、“旋手”;其二、用之为根指“根手”;其三、用之为“弓指”、“弓手”;其四、用之为“中合指”,四手指之外,为“独指”、“独手”也。食指为“卞指”,为“剑指”,为“佐指”,为“粘指”。中正为“心指”,为“合指”,为“钩指”,为“抹指”。无名指为“全指”,为“环指”,为“代指”,为“扣指”。小指为“帮指”,为“补指”,为“媚指”,为“挂指”。若此之名,知之易而用之难,得日诀秘法亦不易为也。


其次,有“对掌”、“推山掌”、“射雁掌”、“晾翅掌”、“似闭指”、“拗步指”,“弯弓指”、“穿梭指”、“探马手”、“弯弓手”、“抱虎手”、“玉女手”、“跨虎手”、“通山捶”、“叶下捶”、“背反捶”、“势分捶”、“卷挫捶”。


再其次,步随身换,不出五行,则无失错矣!因其粘、连、黏、随之理,舍己从人,身随步自换。只要无五行之舛错,身形脚势出於自然,又何虑些须之病也! 太极节拿抓闭尺寸分毫解   对待之功,既得尺寸分亳於手,则可量之矣。然不论节拿抓闭之手易,若节膜、拿脉、抓筋、闭穴,则难!非自尺寸分毫量之不可得也。


节,不量,由按而得膜;


拿,不量,由摩而得脉;


抓,不量,由推而得筋;


拿闭,非量而不能得穴。由尺盈而缩之寸、分、毫也。


此四者,虽有高授,然非自己功夫久者,无能贯通焉 太极补泻气力解   补泻气力於自己难,补泻气力於人亦难。补自己者,知觉功亏则补,运动功过则泻,所以,求诸已不易也。补於人者,气过则补之,力过则泻之,此胜彼败,所由然也。


气过或泻,力过或补,其理虽亦然,其有详夫过补为之过上加过,遇泻为之缓他不及,他必更过,仍加过也。


补气泻力於人之法,均为加过於人矣。补气名曰“结气法”,泻力名曰“空力法”。 太极空结挫揉论   有挫空、挫结,有揉空、柔结之辨,挫空者,则力隅矣!挫结者,则气断矣!揉空者,则力分矣!揉结者,则气隅矣!


若结柔挫则气力反,空揉挫则力气败。结挫揉则力盛於气,力在气上矣!空挫揉则气盛於力,气过、力不及矣!挫结揉、揉结挫皆气闭於力矣!挫空揉,揉空挫,皆力凿於气矣!


总之,挫结、揉空之法,亦必由尺寸分亳量,能如是也!不然,无地之挫揉,平虚之灵结,亦何由而致於哉! 懂劲先後论   夫未懂劲之先,长出顶、偏、丢、抗之病;既懂劲之後,恐出断、接、俯、仰之病。然未懂劲,故然病亦出;劲既懂,何以出病乎?


缘劲似懂未懂之际,正在两可,断接无准矣,故出病;神明及犹不及,俯仰无著矣,亦出病。若不出断接俯仰之病,非真懂劲,弗能不出也!


胡为“真懂”?因视听无由未得其确也,知瞻眇颜盼之视觉,起落缓急之听知,闪还撩了之运觉,转换进退之动知,则为真懂劲!则能接及神明;及神明,自攸往有由矣!有由者,由於懂劲,自得屈伸动静之妙;有屈伸动静之妙,开合升降又有由矣!由屈伸动静,见入则开,遇出则合;看来则降,就去则升。夫而後才为真及神明矣!


明也,岂可日後不慎行坐卧走、饮食溺泅之功!是所为及中成、大成也哉! 口授穴之存亡论   穴有存亡之穴,要非日授不可,何也?一因其难学,二因其关乎存亡,三因其人才能传。


第一、不授不忠不孝之人;


第二、不传根底不好之人;


第三、不授心术不正之人;


第四、不传卤莽灭裂之人;


第五、不传授目中无人之人;


第六、不传知礼无恩之人;


第七、不授反复无常之人;


第八、不传得易失易之人;


此须知八不传,匪人更不待言矣!


如其可以传,再口授之秘缺,传忠孝,知恩者,心气和平者,守道不失者,真以为师者,始终如一者。此五者果其有始有终、不变如一,方可将全体大用之功,授之於徒也。


明矣,於前於後,代代相继,皆如是之所传也。噫,抑亦知武事中乌有匪人哉! 大小太极解   天地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


人身为太极之体,不可不练太极之拳。本有之灵而重修之,良有以也。 人身如机器,久不磨而生锈,生锈而气血滞,多生流弊。故人欲锻炼身体者,必先练太极最相宜。


太极练法,以心行气,不用浊力,纯任自然。筋骨鲜折曲之苦,皮肤无磋磨之劳。


不用力何能有力?盖太极练功,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气能人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体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到气至。练到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矣!


此不用浊力,纯以神行,功效著矣!先师云:“极柔软,然後极坚刚”,盖此意也! 全体大用诀   大极拳法妙无穷,棚捋挤按雀尾生。


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着封。


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


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掸琵琶穿化精。


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


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宇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采列成。


肘底看捶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着法用不空。


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


撇身锤打闪化式,横身前进着法成。


腕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二进臂上攻。


高探马上拦手剌,左右分脚手要封F


转身蹬胸腹上占,进步栽锤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


右蹬脚上软肋端,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风贯耳看法灵。


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胸膝骨迎。


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


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鞭下式顺锋入,金鸡独立占上风。


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捶下靠为锋。


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


加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


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十三字行功诀   十三字是“棚,捋,挤,按,采,列,肘,靠,进,退,顾,盼,定。”口诀为:


棚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


搭手捋开挤掌使,敌欲还着热难逞。


按手用着似倾倒,二把采往不放松。


来势凶猛列手用,肘靠随时任意行。


进退反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业精。


遇敌上前迫近打,顾住三前盼七星。


敌人逼近来打我,闪开正中定横中。


太极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十三宇用功诀   逢手遇棚莫入盘,粘沾不离得着难。


闭棚要上采列法,二把得实急无援。


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


捋挤二法趁机使,肘靠攻在胸跟前。


遇机得势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


周身实力意中定,听探顺化神气关。


见实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体全。


操练不按体中用,修到终期艺难精。 八字法诀   三换二捋一挤按,搭手遇堋莫让先。


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


避人攻守要采列,力在惊弹走螺旋。


逞势进取贴身肘,肩胯膝打靠为先。 虚实诀 虚虚实实神中会,虚实实虚手行功。


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


虚守实发掌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


虚实自有实虚在,实实虚虚攻不空。 乱环诀   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


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着法成。


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


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阴阳诀   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


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


生克二法随着用,闪进全在动中求。


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十八在诀   掤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


采在十指,列在两肱,肘在屈使,靠在肩胸。


进在云手,退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


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


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五宇经诀 披从侧方入,闪展无全空,


担化对方力,搓磨试其功,


歉含力蓄使,粘沾不离宗,


随进随退走,拘意莫放松,


拿闭敌血脉,扳挽顺势封,


软非用拙力,棚臂要圆撑,


搂进圆活力,摧坚戳敌锋,


掩护敌猛入,撮点致命攻,


坠走牵挽势,继续勿失空,


挤他虚实现,摊开即成功。 张三丰承留   天地即乾坤,伏羲为人祖,画卦道有名,尧舜十六母,微危允厥中,精一及孔孟,神化性命功,七二乃文武,授之至子来,字著宣平许,延年药在身,元善从复始,虚灵能德明,理令气形具,万载咏长春,心兮诚真迹,三教无两家,统言皆太极,浩然塞而冲,方正千年立,继往圣永锦,开来学常续,水火既济焉,顾至戍毕字。 口授张三丰老师之言   予知三教归一之理,皆性命学也,皆以心为身之主也,保全心身,永有精气神也,有精气神才能文思安安,武备动动,安安动动乃文乃武,大而化之者,圣神也,先觉者得其寰中,超乎象外矣,後学者以效先觉之所知能,其知能虽人固有之知能,然非效之不可得也,夫人之知能,天然文武,目视耳听,天然文也,手舞足蹈,天然武也,孰非固有也,明矣。前辈大成文武圣神,授人以体育修身进之不以武事修身,传之至予,得之手舞足蹈之采战,借其身之阴以补助之阳,身之阳男也身之阴女也,然皆於身中矣,男之身祗一阳,男全体皆阴,女以一阳采战全体之阴女,故云一阳复始,斯身之阴女不独七二,以一姹女配婴儿之名变化千万姹女采战之可也,亦安有男女後天之身以补之者,所谓自身之天地以扶助之,是为阴阳采战也,如此者是男子之身皆属阴而采自身之阴,战己身之女,不如两男之阴阳对待修身速也,予及此传於武事,然不可以未技视,依然体育之学,修身之道,性命之功,圣神之境也,令夫两男之对待采战,於己身之采战,其理不二,己身亦遇对待之数,则为采战也,是为汞铅也,於人对战坎离之阴阳兑震,阳战阴也,为之四正,乾坤之阴阳良巽阴采阳也,为之四隅,此人卦也,为之入门,身足位列中土,进步之阳以战之,退步之阴以采之,左顾之阳以才采之,右盼之阴以战之,此五行也,为之五步,共为人门五步也,夫如是予授之尔终身用之不能尽者矣,又至予得武继武,必当以武事传之而修身也,修身入首,无论武事文为,成功一也,三教三乘之原,不出一太极顾后学以易理格致於身中,留於後世也可。 张三丰以武事得道论   盖未有天地,先有理,理为气之阴阳主宰,主宰理以有天地,道在其中,阴阳气道之流行,则为对待,对侍者阴阳也,数也。


一阴一阳之为道。道无名天地始,道有名万物母。未有天地之前无极也,无名也,既有天地之後有极也,有名也。然前天地者曰理,後天地者曰母,是乃理化先天阴阳气数,母生後天胎卵湿化,位天地,育万育,道中和,然也。


故乾坤为大父母先天也,爹娘为小父母後天也,得阴阳先後天之气以降生身,则为人之初也,夫人身之来者,得大父母之命性赋理,得小父母之精血形骸,合先後天之身命,我得而成人也,以配天地为三才,安可失性之本哉!


然能率性则本不失,既不失本来面目,又安可失身体之去处哉!夫欲寻去处,先知来处,来有门,去有路,良有以也。


然有何以之,以之固有之知能,无论知愚贤否,固有知能皆可以之进道,既能修道,可知来处之源,必能去处之委,来源夫委既知,能必明身不修。


故曰自天子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夫修身以何,以之良知良能,视目听耳,曰聪曰明,手舞足蹈,乃武乃文,致知格物,意诚心正。


心为一身之主,正意诚心以足蹈五行乎,舞八卦,手足为之四象,用之殊途良能还原,目视三合,耳听六道,目耳亦是四形体之一表,良知归本耳目,手足分而为二,皆为两仪合之为一,共为太极,此由外敛入之於内,亦自内发出之於外也,能如是表里精粗无不到,豁然贯通,希贤希圣之功,自臻於曰睿,曰智乃圣乃神,所谓尽性立命,穷神达化在兹矣,然天道人道一诚而已矣。

文献一《近世拳师谱》

      孙师禄堂讳福全号涵斋,直隶完县人,幼从李奎元习形意拳,李之师爲拳法大师郭云深,孙实学于郭,相从最久,又随名师程庭华习八卦拳,民初得郝爲真太极之传,孙师聪慧绝人,又得数位名师真传,其苦心孤诣非常人可及,孙师喜交游,行迹所至声誉雀起,尝遇方外隐士密授仙法,故孙精易经黄老奇门遁甲诸术,体用如一,其拳械皆臻绝诣,技击独步於时,爲治技者冠。徐东海督奉,招爲内巡捕,清室意公亦折节师之,民七入总统府,授六等文虎章,民十七国术研究馆成立,聘爲武当门门长,苏省国术馆副馆长等职,著有《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等流传於世,孙师一生术合於道,其武艺举世无匹,晚年行止气质迥异常人,世人疑之爲神,民二十二年冬无疾卒於里第,子存周承其传,亦名重於时。
                         摘自《近世拳师谱》第65页,1935年出版。
杨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字兆清,1883年出生于北京,祖父是杨露禅、伯父杨班侯、父亲杨健侯均为太极名家。
澄甫幼年随父亲学习武术。健侯公性情温和,回忆早年练功之苦,对于爱子澄甫不忍管束过严。澄甫公每日到拳场练功,拳剑刀枪、推手散手,虽然均合乎杨家祖传规矩,但并末真正痛下苦功。
1912年,澄甫29岁,在北京中山公园设立拳场,公开传授杨式太极拳剑刀枪,只教架式,欲学大捋散手、粘剑粘杆,必需到杨府拳场,健侯公在家中亲自坐镇。健侯公思虑周密,布置得当,故澄甫公授拳一帆风顺1917年,健侯公临终之前,老泪纵横,痛责澄甫公日:你大哥随伯父练拳,刻苦异常,早已功成名就。你开门授徒,我在后面撑着。现在我要走了,如有高手前来比试,你万一失手,杨家威名扫地。你不用功,杨家功夫失传,真是不孝之极。我死不暝目!澄甫公惊闻此言,痛彻心肺,垂泪叩首,发誓用功。
健侯公逝世之后,澄甫公闭门谢客,日夜苦练。此时澄甫公已34岁。健侯公有一位家道殷实之门生,每月敬奉澄甫公束修大洋30元,作为安家费用。澄甫公以每月6元大洋工资,雇用一名身强力壮大汉作为桩子。练拳者用木柱或石碑作为打击目标,试验劲力,称为打桩。如,练大捋之靠劲,杨家老辈要练靠打木桩(九宫桩)或树桩;练白腊杆之粘劲,亦每日在树桩上左右反复刷劲。然而草木无情,唯有活人方能跳跃、躲闪、反击。以人为目标试劲,乃打活桩。推手、散手之身法、步法,均合乎太极门内之规格。其他门派武师上门比试,决不会按太极门之规格出手。因此尚须打活桩,在各种不规范状况下,以身躯之任意部位接劲,将人桩腾空放出。杨式太极之长劲,虽然将人弹放甚远,但人桩决无内伤之虞。一根白腊杆、一个人桩,陪伴澄甫公闭门苦练6年,反复悟健侯公所授之内功心法,终于内劲通灵,可以随手将人桩发放至丈外。
澄甫公心中尚末踏实,因为人桩毕竟不是武师。当时吴鉴泉在北京天坛授拳,门徒众多,乃德高望重之太极名家。澄甫公遂前往天坛找吴氏试手。吴氏得知澄甫公来方,赶紧超出茶室招呼:三爷多时不见,有何指教?澄甫公日:没事。咱俩摩摩手。
两人一搭手,澄甫公顺势进圈,手背帖在吴氏腹部,轻轻往上提了3下,吴顺势跳了3跳,杨吴本有同门之谊,又有众多门徒在场,故澄甫公点到为止,并末发劲。吴氏柔化功夫极好,往年澄甫公与吴推手,往无法将吴粘住,更不能将其放出。如今一搭手即将吴粘住,澄甫公自知功夫长进,今非昔比,遂放心开门授徒,此时澄甫公已40岁矣(1923年)。
 北京练武行家极多,听说杨三爷重开山门,上门讨教者络绎不绝。澄甫公来者不拒,对方莫不随手跌出寻丈之外,甚至有人被澄甫公腾空击出二、三丈远,跌至杨府门外。路人、围观者啧啧称奇。于是澄甫公名声大噪。登门比武者只有两人与澄甫公末分高下。其中之一河北香河县人张策(1859-1935),字秀林,乃通臂拳名家,人称臂圣,外号张大辫子。辛亥革命后,张仍保留辫,与人交手之时,他一摇头,辫子飞到对手眼前。对方一眨眼,即被击出。另一位是形意、八卦名家孙福全(1861-1932),字禄堂,河北完县人。孙先生瘦小轻灵,有活猴之美誉。露祥公与董海川比武之后,义结金兰。澄甫公亦在比武之后,与张秀林、孙禄堂结义,成为换帖兄弟。此三人乃当时北京武术界之魁首也。
杨式太极拳云手在杨式十六式、二十四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及杨式传统八十五式等套路中均是一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式子,它充分体现了杨式太极拳舒展大方、中正圆满、动作和顺、轻灵沉着,以及练习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的风格特点。
在做杨式太极拳云手时,要求立身中正,虚灵顶劲,沉肩垂肘,以腰为轴,步随身换,点起点落,虚实分明,圆活自然,上下协调,周身一家。
可是有不少人在练杨式太极拳云手时,常常出现如下毛病:1、摇头晃脑,身体中心轴(从百会到会阴的垂直线)上端不是偏左就是偏右,甚至超出体外,既影响形象美,又影响周身协调;2、虚实不分,重心不稳,造成突然开步、全脚着地或收步脚拖地现象;3、低头猫腰,眼死盯住某手某点,双目无神;4、侧行步两脚成外八字,造成斜身扭臀;5、身体时起时伏,上云的手高于眼,使头部往上抬,下云的手,前臂与大臂几成90度,高于腰部左右来回摆动。上述毛病的出现是由于没有以腰为轴。
我的体会
l、头要虚虚领起。头容正直,神贯于顶,《十三势行功歌》中有“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之说。练拳时头部不可偏侧与俯仰,意念头顶好似有物,含有虚虚上顶之意,这样才有精神,才能达到满身轻利。
2、守住中心。前人太极拳理论中有以“中土为框机之轴”“以腰为轴”,就是强调以身为中心,所谓“中土”的中字,不单纯指身体在前后左右之中的中字,还应作中央、中心解。拳论日“主宰于腰”,不仅强调腰部运动的机能,也指出了这里是中心所在,也是重心所在,我们做云手动作时必须以腰为轴,带动四肢、躯干有规律地运转,即“源动腰脊转股肱”,躯干要中正,不散漫,不歪斜,才能立身中正,守住中心。
3、分清虚实阴阳。前人拳论中有“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可以试验一下,云手时两脚不分虚实,看能否提脚开步?显然不能。正确的做法就要分清虚实、阴阳相济。如做左云手时,重心坐在右腿上为实为阳,左腿左脚为虚为阴,侧行开步才能轻起轻落,点起点落;右手在上格挡对方来手为实为阳,左手在下、静中寓动为虚为阴;当左脚跟落地后,重心渐渐移到左腿上为实为阳,右脚点起向左脚并步(小开步)为虚为阴;左手在上格挡对方来手为实为阳,右手在下、静中寓动为虚为阴。就这样一阴一阳、一虚一实在两腿两手之间不断转换,才能做到重心平稳过渡、迈步轻灵,当然分清虚实阴阳不仅体现在形体上,首要的是神意上要有虚实阴阳的概念为先导。
4、裆走立圆下弧。裆走下弧,裆劲松沉,一能做到开胯圆裆,二能稳住重心,三能防止身体时起时伏。裆走下弧也是重心在两腿问平稳过渡的一个条件。
5、腰走平圆后弧。腰走后弧是在腰的垂直轴带动四肢躯干协调运转的前提下,腰弓向后,左右运转的。过去我在练拳结束后,总感到腰肌绷紧,很累,经过长时问体验腰走后弧,感到腰松胯沉,气沉丹田,精神舒畅。但要注意,不管裆走下弧,还是腰走后弧,这个弧线的弧度、长度都不能大,别人不一定看得出来,只要自己体会到就行。
6、要明确云手的攻防含义。云手是对方用手向我面、胸部击来,我则用手去防挡,视机变招进击对方。老拳家们有一句话:“走架无人似有人,打手有人似无人。”就是说我们在盘架子时招招势势都要视为身前身后有敌情,做起动作来势势圆满有掤劲,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行拳走架中明确攻防含义,一方面可以提高练拳人锻炼的兴趣,一方面又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拳艺水平。
(一)对待用功法守中土  
  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掤捋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身形腰顶皆可以,沾粘连随意气均。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并乃文。  
  (二)身形腰顶  
  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  
  (三)太极圈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催急缓,云龙风虎象周全。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四)沾粘连随解  
  沾者,提上拔高之谓也。粘者,留恋缱卷之谓也。连者,舍己无离之谓也。随者,彼走此应之谓也。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沾粘连随不可。斯沾粘连随之功夫,亦甚细亦。  
  (五)顶匾丢抗解  
  顶者,出头之谓也。匾者,不及之谓也。丢者,离开之谓也。抗者,太过之谓也。要知于此四字之病,不明沾粘连随,断亦不明知觉运动也。初学对手,不可不知也。更不可不知此病。所难者,沾粘连随,而不许顶匾丢 抗,是所不易也。  
  (六)太极阴阳颠倒解  
  阳、乾、天、日、火、离、放、出、发、对、开、臣、肉、用、器、身、武、立命、方、呼、上、进、隅。阴、坤、地、月、水、坎、卷、入、蓄、待、合、君、骨、体、理、心、文、尽性、园、吸、下、退、正。  
  盖颠倒之理,水火二字详之则可明。如火炎上,水润下者。能使火在下而用水在上,则为颠倒。然非有法治之,则不得矣。譬如水入鼎内,而置火之上。鼎中之水,得火以燃之。不但水不能下润,藉火气,水必有温时。火虽炎上,得鼎以隔之,是为有极之地,不使炎上之火无上息,亦不使润下之水渗漏。此所谓水火既济之理也,颠倒之理也。若使任其火炎上,水润下,必至水火分为二,则为水火未济也。故云分而为二,合之为一 之理也。故云一而二,二而一。总斯理为三,天地人也。明此阴阳颠倒之理,则可与言道。天地同体,上天下地,人在其中矣。乾坤为一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也。天者性也,地者命也,人者虚灵也,神也。 若不明之者,乌能配天地人为三乎。然非尽性立命,穷神达化之功,胡为乎来哉。
在气功界里,峨眉一派,颇具威名,因为它在动、静两方面的功夫,包括有佛门和道家的优点,尤其是它具备佛家的“大乘”基础,而以“小乘”的练气为下手的功法,所以能得佛道两家之长,方法比较全面一些。它在理论方面,主张“色”、“心”兼摄,也就是说主张动功和静功并重,因此采择了道家动功的特长和佛家禅修的优点。综合了两家之长,创立了一套动、静两赅的练功方法,同时也注重药物的配合治疗和营养品的服食方法,与练功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在这里大概介绍它的动功,全部动功共分十二个锻炼方法,名叫十二庄,又配赋六大专修功法。分举如下:
一、天字庄。
二、地字庄。
三、之字庄。
四、心字庄。
五、龙字庄。
六、鹤字庄。
七、风字庄。
八、云字庄。
九、大字庄。
十、小宇庄。
十一、幽字庄。
十二、冥字庄。
十二庄的练功原则,以天地两庄为统一的基础,以后的进度,则以各个人身体的阴阳虚实为个别发展的标准,因此各个不同,而不能死板地练功,必须考虑其人的需要,再选择十二庄中的加功练法。又有严格的次第程序,哪种身体该先加练哪一种,再次再三又该加练哪一种,继续增加,坚持锻炼下去,以把十二庄练完为止。则全身的经络气脉,逐渐得到调整和加强它的功能,以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这种灵活运用的练功方法,在内景理论上,是有很精深的理论根据。虽然只有十二个固定的方法,但可以变化多端,适应需要,等于数学从一至九的基本数字,可以加减乘除,变化无穷。
其次关于十二庄的练功内容,每一个庄式,都含有个别的次第练法,一步一步练上去,一点也不能躐等,超越层次,强求不得,须要功夫火候到家,自然顺势上练,才能体会其中作用。所谓水到渠成,完全在自然的规律下,去求功夫的进度和次第的发展。它每一个庄式,各分九步功夫,一般说来,我们采用于治疗和保健方面,最多只用第一二三步功法就够了。有些方法,是属于宗教性的专门东西,对我们没有用处。
六大专修功,是辅助十二庄的不足,又是动功与静功的联系方法,它包括“武功的演化”、“气脉的奠基”、“静功的前奏”、“导引的手术”四项,尤以“指穴功”的三十六式天罡指穴法,最为内行所推许,既可以运用于按摩治病,又可以运用于武功制敌,而其最精的用处,是用于大、小两种导引术,以救治因练功而出了偏差的毛病,能够导致气脉归元,使患者当时停止乱动乱跳的动触现象,解除真气内竭的危机,而恢复正常的气脉运行,再配合药物治疗,以求本标兼治。这种方法和药物的配合,是值得挖掘和推广的东西,如果能够掌握了这套方法,对于目前有少数人因练功而出了偏差,遂影响了一些患者,对练功有恐怖心的问题,则可以迎刃解决,不用担心练功出偏差的问题了。兹分举六大专功项目如下:
一、虎步功。
二、重捶功。
三、缩地功。
四、悬囊功。
五、指穴功。
此外尚有一套纽丝拳,是综合各式的练功方法,比较“推手”一类的方法,要精细些。
六、涅盘功。
关于十二庄和六大专修功的内容,既然如此复杂,须作详细介绍,实非三言两语可以了事,又不能草率成稿,因此,征得有关方面的同意,把这一套动功的口诀,作个详细介绍,使其人人会练,而收到治疗与保健的作用,计划另外写成一个单行本,专门介绍这种练功方法,以供同志们研究和练习,在这里只选择十二庄里面的四种口诀,借以介绍其轮廓面已。
提出的天字庄、云字庄、小字庄、地字庄四种口诀,是采取“和盘托出”的介绍方式,照手抄本转录下来,未予增减一字,以供研究,至于详细注解,另见单行本。还希望练过这功夫的前辈和同志,予以指正。
天地庄合诀诀章解句品:
象天则地,圆空浩生,大小开合,唯妙于心。
如如不动,是真阴阳,宝斯不动,发用乃常。
唯气与脉,不动动生,意动神到,开合降升。
降则嘿嘿,升则嘶嘶,开合一如,结丹在兹。
静如秋月,动若飙风,彬彬克敌,分寸之中。
轻若鸿毛,重逾泰山,用中无形,体用一焉。
大哉天地,十二庄首,默识心通,贵在勤苦。
解曰:
气平正立平肩裆,两掌前起半阴阳。后臂平肩等胸阔,前肘微屈对鼻梁。
大指翘立齐眉际,四指轻联并雁行。再将左右任分腿,平肩扩大一字裆。
大指收筋阴掌肘,挥元开气左右方。臂肘挥圆勿着力,神存五指起小娘。
左右开平成一字,曳开肩胛通臂长。纳气华盖与膻中,当下会阴紧收藏。
督脉龈交微着力,壬脉同松开承浆。大椎廉泉微后缩,纳气嘶嘶莫急慌。
气纳膻中莫壮紧,缓开填布满玉堂。动指当中壮不久,随指吐气亦无妨。
再将掌指朝天立,掌心向内背内跄。平指分合鹰爪劲,继又虎爪屈卷张。
还原平复通臂劲,续翻两肘半阴阳,同时屈指描太极,小指居先次第行,
大指指天分筋骨,四指轻依似梯墙,松掌随腰如落日。
神寄掌心袖底旁,下腿下腰下手掌,同时俱动忌参商。
腿下骑马裆为止,腰松脊竖若塔桩。两掌圆落对犊鼻,若捧河沙供佛王。
落脉平胸止曲池,齐腰袖底半阴阳。臂臑缺盆须开曳,脚合涌泉与少商。
同时缓吐壬脉气,换合丹田督脉降。肾齿六枚如咬物,兑端紧合应承浆。
龈交扣紧吐嘿字,阳关命门尽开张。关元气海壮真气,吸嘶填中加字刚。
再就童子拜佛起,缓缓上升复原庄。此时升开丹田气,嘶纳壬脉聚玉堂。
下穴会阴紧
论内养外练---------- 

内要心意坚,外要身手勤.意坚必诚,诚则静,静则虚,虚则灵.时时这样想,须庾不能离.先求混元达到周充.后则由刚而化柔,由柔再返刚,刚极则柔,柔极自刚,至空至虚乃纯柔,无气力乃真刚.由柔化虚,由虚而空.空而灵,灵而妙.外练一遍十遍千遍万遍.刻刻在身.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由巧到妙,表里皆妙,内外相合.不迟不滞,得心应手.神乎其神,明乎其明.功夫到极绝非一日,少学老用,方能得体.由衰变壮,由老返童,是大力士,是大修行家.祖师曰: 

求之在已,成之自然.此论是十二论中最重要的一论.学者不可不知.

三要三不要
    三要即要取法于写字,要懂执笔的内劲,要知字里有拳。
    三不要即不要将字看成套路,不要追求在笔划中找架势,不要轻视文不能武。
         渊源论
    天地能生万物,而不是造万物。人能造万物而不是生万物。万物与生物有本末之分。生万物是本,造万物是末。本是能源,末是功能,没有能源那有功能,能源出于自然,功能出于变化。自然有五方,功能有五行,五生五行,各方有定位,五行则无常形。这样乃能生生化化。字有定形,划则无定形。定静则生,运动则化。所以字拳出于字之静定,招法出于划之运动。拳无字则不能静定。无划则不能出招法。图解则本于此。静讲天干地支(此乃法天地也),动讲五行八卦(此乃法周易也)。内劲合天地,外力同河洛。此中有数有术,数有奇偶术有正斜。一字一划离不开数与术,如此有字即成拳。不仅合于造化与动静,而且合于物与务。所以《易》云,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此即化化生生之道焉。
        方圆互用论
    天本属圆,地本属方。然一行一动则方圆颠倒,顺上出头则尾随。天是空间,地是时间,视之无物,空空洞洞。其实空而不空,天上有云,地上有气,气与云各有作用,云在圆天而行方。东云向西,西云向东,北云向南,南云向北。这是圆而反方也。六书变化亦即如此。气在地中而行圆,春去夏来,夏去秋来,秋去冬来。春气温,夏气热,秋气凉,冬气寒,这是寒来暑往,方而反圆也。可谓天翻地覆也。此乃方圆交换互用(六书之六体反复如此)。
    字拳亦即方圆之道也。圆出柔劲,方出刚劲,亦方亦圆,乃柔乃刚。划虽直指,运动必屈。并作平板直出直入。直刚必脆,脆必折,自取被制,武者最忌。
    详看字图自能明暸,例如字解每字外都图有方圆括弧即此意也。
        写字八法练掌论
    单必背(竖也),双必钻(横也),转必摇(撇也),顺必闪(捺也),浮沉必俯仰,起立必托枪,吞吐必运手,回能必庹身,此即所谓武当基本功运手八掌也。    

        二十四字拳的法象

    有拳无象谓之痴,有象无拳谓之呆,内含三桩和三拳,拳象真意心自知。
    三桩一曰降龙桩;二曰伏虎桩;三曰守神桩。
    三拳者一是钻拳;二是裹拳;三是箭拳。拳中含有十一象。其分别为:1、飞龙;2、娇凤;3、急蹄马;4、醉熊;5、灵通猿;6、瞪眼牛;7、威猛虎;8、醒狮;9、游蛇;10、斗鸡;11、文象。字里有法象,象现即是拳。武艺与道艺就是拳的功法。
    武艺讲姿式,道艺讲法象。法象与姿式合用才有功能。功能出于招术,兹将各招名词详列于此:
    一、飞龙拳内有五招
    一曰张牙舞爪;二曰青龙出水;三曰懒龙卧道;四曰乌龙翻江。五曰龙腾遐举。其劲为拢也。
    二、娇凤拳内有四招
    一曰单凤朝阳;二曰双凤展翅;三曰凤凰还巢;四曰凤落梧桐。其劲封也。
    三、急蹄马内有四招
    一曰野马分鬃;二曰野马衔缰;三曰野马背缰,四曰前踢后蹬;五曰万马奔腾(分鬃是后加的)。
    四、醉熊拳内有三招
    一曰醉熊摆身;二曰肘肩浪步;三曰举顶击树。其劲为坠。
    五、灵通猿拳内有七招
    一曰白猿献果;二曰封侯挂印;三曰单双刁手蹬枝坠枝;四曰扒杆挂扔;五曰扒杆挺身;六曰摆耍百打;七曰摆顾百发。
    六、瞪眼牛拳内有五招
    一曰野牛冲阵;二曰斗牛疯狂;三曰惊牛斗虎;四曰芒牛翻身;五曰烈牛惊奔。其劲扭也。
    七、威猛虎拳内有三招
    曰饿虎捕食;二曰伏虎打盹;三曰转身撺剪、掀打。其劲护也。
    八、醒狮拳内有五招
    一曰狮窥;二曰狮吼;三曰狮抖毛;四曰狮怒;五曰狮卷风。其劲撕也。
    九、游蛇拳内有十三招
    一曰蛇盘;二曰蛇绕;三曰蛇屈;四曰蛇伸;五曰蛇进;六曰蛇退;七曰蛇刚;八曰蛇柔;九曰蛇缩身而起;十曰蛇藏身而落;十一曰蛇伏草;十二曰蛇吐信;十三曰蛇化闪。其劲摄也。
    十、斗鸡拳内有七招
    一曰金鸡司鸣;二曰金鸡上架;三曰金鸡行步;四曰金鸡奔跑;五曰金鸡起钻;六曰金鸡落翻;七曰金鸡双斗(后加金鸡抖翎)。其劲金者紧也斗者斗也。
    十一、文象拳内有五招
    一曰象静;二曰象卷;三曰象甩鼻;四曰象踏;五曰象发怒。其劲盘卷也。

            拳义
    大凡武术,分为内外两家。并有武艺道艺之分。练武者只重姿式,往往忽于内劲。炼道者偏重于内劲和内玄,姿式其次也。两者炼法虽有不同,但都以桩法为基础。心中不用力,虚其心而实其腹。使意与气(丹田之气)和,乃能进退灵通,毫无阻碍,不滞不窒,进则直发,百发百中,退则漂然而返,如鸟归巢。演练时要心中空空洞洞,无束无拘,总使姿式千变万化,但要不勉而中(不求而中),不思而得。拳无拳,艺无艺,不动无意动有意,无意之中求真意,心无心则心空也,身无身则空也。空而不空就在一个灵字。一动一静,一屈一伸,手要起落翻转,身要移挪纵横。圆里求直,先圈后发,不逼人过急,多多注意自卫。随时应付,自然自发抗力。

          功能
    三桩、三拳乃基本功夫。拳分钻裹箭,时时不离三桩,桩即是

马明达的《说剑丛稿》 较完整版
         
      历史上,中、日、朝三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领域十分宽广。在这部经常为三国人民引为美谈的史册中,我们注意到,在兵器与武艺的交流方面,也写下许多精彩篇章,其中尤以剑刀武艺的交流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一般说来,中、日、朝的古代武艺,有著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风格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别。但是,由于长时间的相互影响,交叉渗透,使三国在武艺领域里产生了许多共生现象,不少具有共同特点的东西一直遗存到现代。显然,这些共同点正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晶,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以剑刀技艺为主体的所谓“短兵”体系,从来都是中国古代武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日、朝武艺交流的重心所在。这个问题的历史背景比较复杂,牵涉到许多尚待探索的史事,而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待今後的努力,特别有待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总之,历史上三国之间的武艺交流活动,直到今天还在以体育文化的形式延续著,并且显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这一点著眼,研究这个问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就自不待言了。首先对古代中、日、朝剑刀武艺交流活动进行研究的,是已故学者唐豪先生。(1)步唐先生之後尘,1980年,我发表过一篇研究中日剑刀武艺交流的文章,曾被译介到日本,多少产生了一些反响。(2)忽忽二十年过去了,出于对此问题的特殊兴趣和责任感,我不断搜求新的材料,认识也有所跟进,早就萌生旧作重写的念头。在这篇新作中,我将把一些新材料和新认识补写进去;同时,为了扩大研究领域和学术视野,又将中、朝武艺交流的若干史事也纳入其中。然而,既限于个人水平,又限于所用资料毕竟以中国文献居多,论述恐仍旧不免于偏隘。



      先父马凤图(健翊)生前对保存中国的日本双手刀法非常珍惜,不但要我郑重保存因流传不广而幸未遭到流俗浸染的刀法,而且一定要下功夫去研究它的渊源,认真清理明代以来我国出现的多家双手刀图谱,使这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显扬当世,传存後代。我1980年那篇旧作,就是遵从先父的嘱咐起笔的,然而初稿完成时先父已溘然作古,正式发表竟一直拖到“文革”恶梦醒来以後┅┅二十年後的今天,当我再度撰写这篇文章时,的确深深感觉我的研究进度太过滞缓,至今为止,仍然还有很多问题说不大清楚,还有不少工作需要继续做下去。思之,真是愧对先父遗教,不免为之汗颜。



      一



      我国的武艺起源极早。它的内容和形式总是因时变易
      ,时代不同,特点各异。同时,在武艺形成和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曾产生了军旅武艺与民间武艺的分野,还贯彻著技击因素与健身因素依存消长的矛盾。总而言之,武艺这一特殊的文化形式,它的发展史同样也是相当复杂的。然而,有一点是明确的:在古代,在冷兵器在战争中据于主要位置的历史条件下,武艺的社会价值首先决定于它在战争中和各类社会冲突中的防身杀敌之效。因此,它的内容就不能不以临阵实用的兵器技术为主体;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同兵器形式的发展变化相辅相成,密切关联。由此推之,任何武艺形式的传播与交流,也必然以兵器的传播交流为先导,为载体。



      一般认为,早在周、秦时代,我国制作的剑刀等兵器就已传入日本,其传入途径主要是朝鲜半岛。日本的古文献和大量考古资料证明,日本与古代韩国之间存在一条所谓“海北道中”的交通路线,历年来,在日本北九州发现了大量的先秦铜剑和铸剑的铜范。在北九州发现的很多“是锋刃锐利,具备完整特色的中国产品”。(3)而相同的兵器在韩国原属弁韩、辰韩的庆尚南北道也多发现。多年前,日本著名学者木宫泰彦先生曾经指出:“这些事实说明,中国文化产品的铜剑、铜铎,远在二千几百年前的古代,就经过弁韩、辰韩、对马等地,先传到博多湾沿岸,然後传到筑後、丰後方面。因此可以推断,这条线是当时的主要交通线,恰好同《书纪》中所说的海北道中一致。”(4)另据汪向荣先生说,日本列岛弥生时代,其青铜文化分成两个文化圈,一是铜铎文化圈;一是铜利文化圈。所谓铜利文化圈,就是指北九州地区发现的大量“铜利器”,其中主要是铜剑等兵器。在佐贺县的瓮棺土葬的原始古坟地带和怡土郡的支石墓中,都发现了为当时统治者用于陪葬的铜剑等兵器,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一世纪。“这些随葬品中,除了极少数可以认为是当地仿制者外,绝大多数,都是从中国大陆或朝鲜半岛上来的舶载品。”在铜利器传入同时,制作技术也随之传入,这为铸型(熔范)的发现所证明。(5)在朝鲜半岛的许多地方,都挖掘到中国先秦时期的铜剑,进一步证明在中、日、韩三国人民的早期交往中,剑已成为传递文化和联络感情的媒介物之一了。(6)



      到了汉代,中国制作的各类短兵器,尤其是铁制环首大刀,曾大量流入日本,对日本短兵器形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环首大刀兴起于西汉初期,它是在剑,特别长剑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新式短兵器。由于汉代铁制环首大刀刀形轻便,锻造精良,战阵实用之效很高,因此特别受到日本武士的喜爱。1962年,在日本奈良天理市栎本古坟的古墓中,发现了一柄东汉中平年间(184-189)中国制作的铁制环首刀,刀身镌有“百炼清刚,上应星宿,下辟不祥”等金错铭文。(7)这柄刀的形制、铭文格式及刀的质地,与1974年出土于我国山东苍山的东汉永初六年(112)铁制环首刀基本相同。它们都是用反复加热、多层叠打、表面渗碳的工艺制作的优质含钢铁刀。(8)中平刀作为殉葬品出土于日本古墓,证明墓主生前喜爱之深,也成为汉刀传入日本的可靠物证。据《日本武器概说》的作者未久雅雄说,日本各地曾有不少汉刀和日本对汉刀的仿制品出土。他认为,当时日本武士所用的兵器,“特别是通过朝鲜半岛从大陆移入的”(9)。汉刀的大量流入日本,对日本刀制产生很大影响,我们从日本古代兵器史著作中所看到的日本古刀,许多都具有明显的汉刀特征。据《中国兵器史稿》的作者周纬先生说,汉刀的仿制品在日本随处可见,“常有收藏至数十器者”。



      可以肯定,古代中国的剑刀,主要是通过民间途径进入日本的,但也通过两国间的正式交往进入日本。最著名的例证就是三国时日本邪马台国同曹魏之间的交往。据《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载,日本邪马台国的女王卑弥呼,曾于魏明帝曹睿景初二年(238)六月,派大夫难升米等来中国通好。魏明帝盛情接待这些友好使者,并回赠了一批珍贵礼物,其中包括“五尺刀二口”。其後,两国互通使者,多次来往,在魏国每一次馈赠日本的礼物中,也总是有刀。
      证明到三国时代,中国制作的刀仍然受到日本人民的珍视。日本九州熊本县玉名郡兰水町江田船山古墓中,曾发现刻有汉字铭文的日本大刀,日本学者认为这是五世纪中期的遗物,约当中国的南北朝时代。(10)这柄刀的发现,证明中国剑刀对日本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三国以後。日本考古学家小野胜年先生曾说,著名的日本正仓院里,至今还保存著不少古代中国的剑刀;“献物帐”上还记有“唐式大刀”、“唐刀”等名目。(11)所谓“唐式大刀”应指唐代军中盛行一时的陌刀,这种刀的样式在中国已无实物可证,只有日本正仓院还保存有几柄唐代实物。(12)这些都证明历史上中国剑刀对日本的影响是久远的,至少延至唐代,中国剑刀仍在继续传入日本。



      早在秦、汉时代,就有大量中国人经由朝鲜半岛移居日本,他们融合成为日本民族的一部分,对日本文化的发展有很多贡献。据日本古文献《雄略纪》、《书纪》等的记载,汉代的大陆移民往往以其手工技艺被分为“部民”,如手人部、衣缝部、鞍部、画部、锦部、陶部等,这些“部民”
      给日本带去各种手工技艺,受到日本朝野的重视。没有关于金属锻铸工匠移居日本的记载,但有诸如弓削、矢作等兵器制作者,可以肯定,中国的剑刀锻造工艺必定也传入日本。魏晋南北朝时代,北方中国兵连祸结,加上各族政权凭借武力互相吞并掠夺,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迫使不少中国人涉海移居日本,这些移民同样也是按其技艺分为部民。这时期,因为传统的朝鲜半岛路线被阻断,日本与中国的交往主要转向南朝,于是南朝文化对日本产生很大影响。自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南方,特别是吴越地区,以精美的剑刀锻铸工艺闻名天下,同时楚地的长剑武艺独步海内,历久不衰,直至汉代还是“奇材剑客”的渊薮。相信这些都可能随著日本与南朝关系的持续发展而传入日本。(13)隋唐两代的遣隋使和遣唐使,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高潮。那时,日本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团的成员,除了各级官员以外,还有各种专业人员,其中总有占总数近半的“射手”,实际就是使团的护卫武士;还有“锻生”和“铸生”。这些人员的配备,主要是为了预防船舶漂流遇险,但他们入唐以後必定在本专业上学到很多东西,并将其带回日本。(14)
      我们注意到,入唐的日本官员和留学生也有对兵法武器感兴趣者,如著名的遣唐副使吉备真备就是一位大唐兵法兵器的爱好者,然而他每次带回日本的中国兵器中,只有马步漆角弓、平射箭、射甲箭等各式弓箭,却没有剑刀。(15)这是否说明此时日本自产的剑刀已相当精良,再无须从唐朝引进。



      日本人民是以善于吸取外来文化而著称的优秀民族。长期借鉴中国的经验,结合自己创造性的劳动,使日本的剑刀锻铸工艺获得突飞猛进,并终于超迈中国而後来居上。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花纹剑,特别是兴起于春秋末期、发达于两汉的钢铁花纹剑刀,曾以其无与伦比的锐利精致而冠绝世界。考古发掘所得,往往在深埋于地下千百年後,依然锋刃如新,绚丽夺目,使中外人士叹为奇观!然而,由于遭受历代统治阶级的漠视、摧残,这种先进工艺到唐宋以後竟渐至衰退。与此同时,日本的花纹剑刀却异军突起,大放异彩,“数百年来,在远东首屈一指”。(16)大致自宋代开始,日本剑刀开始向中国输入,随著时代的推移,输入量愈来愈大,对中国剑刀的影响也与日俱增。
      据《宋史·日本传》记载,宋太宗雍熙二年(985),曾经入宋求法的日本名僧然为报答宋朝对他的礼遇,谴弟子喜因奉表来谢。在喜因赠献宋室的方物中,就有日本制作的“铁刀”。实际上,宋代日本剑刀已通过民间贸易源源不断流入中国,在中国享有“宝刀”之誉。请看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写的《日本刀歌》: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间杂与铜;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让妖凶。诗人说,中国古代传说中能够“切玉如割泥”昆吾之剑,早已渺茫难求了,(17)而在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却造成了真正名不虚传的宝刀。从诗人的咏赞中我们可以想见,日本刀不仅锻造精良,而且装饰也极考究,所以“好事”者不惜重价购求,竞相佩带以炫耀利器。“百金”并非虚语。据日本《宇治拾遗物语》中说:“以太刀十腰(把)为质,则可自唐人(指宋代中国人)借来六七千匹之物。”(18)足见当时的日本刀确实价值昂贵。正由于此,日本剑刀终于成为日本对中国贸易的只要出口品之一,这不仅在宋朝是如此,在元朝也是如此。(19)到了明代,日本刀的制作臻于极精,传播日远,声誉日隆。从文献记载和保存到今天的实物来看,明代的日本刀一般刀身修长,刃薄如纸,锐利无比,挥动起来十分称手,确有穿坚断韧之效。从刀形上观察,不难看出日本刀继承和发扬了汉代环首大刀的优点,尺度和分量都更加有利于格杀技术的发挥。与唐宋以来形制驳杂、刀体厚重的中国短兵器相比较,日本刀无论外观上和实用价值上,都确实要高明得多。
      明代日本剑刀大量进入中国,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



      第一,是日本王室和商家对明廷的进献,对此类进献,明朝一般都有超值“回赐”,本质上是朝贡贸易。明初,明太祖鉴于倭寇侵扰和胡惟庸里通日本的罪行,对日本进献的方物一概拒不接受,并实行海禁政策。据日本古籍《善邻国宝记》记载,日本为了恢复日中贸易,于明建文帝三年(1401)派使者奉表通好,并“献方物”,其中就包括“剑十腰,刀一柄”。明朝的诏书中还特别提到过这柄“宝刀”。紧接著,永乐元年(1403)日本第二次“献方物”时,刀的数量就增加到了一百把。以後所献方物中刀几乎成了最重要的物品之一,刀的品种也增加了。以有记录可查的宣德九年(1434)为例,一次就“献”了撒金鞘太刀二把、黑漆鞘太刀壹百把、长刀一百柄,总计二百零二把。保存下来的景泰十年和成化十九年的两份记录上,所献刀的数量与宣德九年相同,说明二百零二把是定额。(20)由于文献记载缺失,我们已无法得知以朝贡名义进入中国的日本刀究竟有多少。有人做过统计,仅日本足利王室各朝进献给明朝英宗以前各帝的刀,有一千二百余把,这些优质的日本兵器,主要供明廷的“御林军”执用,其遗存至今犹可见到。(21)当然实际数量肯定远远大于一千二百把。



      第二,勘合贸易。明初,日本商人往往假借“朝贡”名义,携带私物以进行贸易。所带“私物”中尤以剑刀居多。对此,明朝政府曾一再加以禁限,要求每次“入贡”携带剑刀“毋过三千把”。(22)永乐元年,日本贡使携带兵器在民间卖买,礼部尚书李至刚要求禁止,并没收入官。而初登皇位的明成祖为了对“向慕中国”的外夷表示“朝廷宽大之意”,主张由官方以市价收购。(23)但是,为了对中日贸易有所控制,也为了区分倭寇船和贸易船,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与日本正式签定了贸易条约,规定以後凡日本商船来华,必须携带明朝所颁发的“勘合”,以进行朝贡名义下的贸易。规定十年一贡,人员二百,船只二艘。显然,这个限额远远不能满足两国贸易的实际需要,特别是日方。宣德初,明朝稍有调整,增加到人员三百,船三艘,但仍坚持十年一贡。实际上人船限额很难严格执行,勘合贸易的规模、频率都大于明朝定额。日本商船循例向明朝“贡献方物”,所献刀剑就是上面所讲的二百零二把。此外就是“国王附搭品”和使臣和随船僧俗人等的“自进物”,实际都是商品。明朝不允许民间私 兵器,日本剑刀一般统由官方收购,给价很优,“一把刀在日本售价八百文以至一千文,而明朝给价为五千文,可见当时利润竟达四五倍。”(24)後来进口数量骤增,质量也明显下降,价格便跟著落下来,但仍然有利可图。所以日船所带国王“附搭品”和“自进物”中,一直以剑刀为主项,输入量也持续上升。据木宫泰彦所提供的统计数,第一、二次勘合船所带剑刀还不过三千把,第三次就?升到九千九百六十把,第四次三万把,第五次七千余把,第六次竟达到三万七千余把!第七、第八次各为七千把,第十次是二万四千一百五十二把。这只是所谓“国王附搭品”的数量,其中并不包括使臣“自进物”的数字。如加上“自进物”,仅十一次勘合船输入明朝的剑刀,就应该不少于二十万把。(25)



      第三,走私。剑刀的丰厚利润不但剌激了勘合贸易,而且必然会剌激走私活动。整个明代,中日之间除了官方所控制的勘合贸易外,沿海一直存在大规模的走私贸易,这是无庸置论的事实。明代禁兵之律甚严,但民间私藏兵器者不少。特别是日本剑刀,以其质量精美,“中国人多 之”,(26)成了人们喜好的收藏品,这从明人的诗文题咏中可以窥见。可以相信剑刀同样也会成为走私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日本宽永十一年(1634,明崇祯七年)五月以後,严禁输出兵器。(27)然而,走私活动恐难禁绝。明末清初的广东,市面上就有“红毛鬼子”叫卖日本刀者,因洛u卤D门这个特殊的商埠,日本刀在澳门随处可见,当然可以从澳门进入内地。(28)总之,从走私渠道进入中国的日本剑刀必不在少,只是我们无从考知其数量罢了。



      在明代,国家兵器制作机构还仿制日本剑刀,这早在太祖洪武年间就开始了。据清修《续文献通考》卷131《兵器》载,洪武十三年(1380)设置“军器局”,所制作的各类刀中就有“倭滚刀”。明武宗正德年间,佞臣江彬用事,曾命“兵仗局”制作“倭腰刀万二千把,长柄倭滚刀二千把。”嘉靖年间,倭寇侵扰正烈,经过俞大猷、戚继光等抗倭名将的积极推行,日本式的长刀、腰刀成为中国军队的主要装备之一,後来又被引进到北方边防军队中。这样大量的使用,当然不可能全靠从日本进口,得主要靠自己制造。所以,兵器史家周纬曾说,在中国兵器史上,明代短兵以使用和仿造日本刀为一代特点,这个结论无疑是符合历史事实的。(29)



      二



      宋代以後,日本剑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至明代达到鼎盛。明代,与日本剑刀大量输入的同时,倭寇的侵扰给沿海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于是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日本的热潮,日本剑刀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参与这一话题的有文学家,还有军事家、民间武艺家和科学家。一种国外物品在中国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牵涉面如此之广,是历史上前所未见的。



      从北宋欧阳修《日本刀歌》发端创始,“日本刀”成了一个诗家特定的吟咏题材,这一现象传到明清两代,一直绵延不断。我们第一个要介绍的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唐顺之,他曾得到一把日本刀,挥笔写成一首《日本刀歌》。其中咏道:
      有客赠我日本刀,鱼须作靶青绿绠, 重重碧海浮渡来,身上龙文杂藻行。 怅然提刀起四顾,白日高高天炯炯! 毛发凛冽生鸡皮,坐失炎蒸日方永。
      闻到倭夷初铸成,几岁埋藏掷深井, 日陶月炼火气尽,一片凝冰斗清冷。(30)
      唐顺之是明代学人中出类拔萃的博学家,他精通武艺,也参加过抗倭战争,他的《日本刀歌》不仅为这一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内容和特色,而且为我们提供了明代日本刀的珍贵资料。当时上乘日本刀的刀身都呈现各异光花纹,这正是汉以前中国优质剑刀的特点,古代相剑家们的本领之一,就是根据这些纹理来判断一柄剑刀的质地和品位。(31)“身上龙文杂藻行”,显然是指一种龙形配以藻饰的花纹。明末遗民学者屈大均曾说,日本刀刀身的纹饰种类很多,有龙虎细纹、旋螺花纹、芝麻雪花纹之类。(32)埋藏深井的说法未必可信,但一把出色的剑刀,往往需要长时间的锻炼,并需经过一番特殊处理後才能成功,这一点,在中国的古籍中也不乏记载。唐顺之以外,明代剧作家汤显祖也写过一首叫《倭寇刀子歌》的诗,对一把据传是“倭王”所铸造的日本刀备加称颂。(33)万历间文学家宋懋登曾有《日本刀记》一文,文字不长,不妨录之如下,以见明代文人对日本刀的崇尚和寄情之深:“丙申秋日,侍师於真州公署,时余年二十八矣,犹有不羁之思,从师乞日本长刀一口。师尤之曰:泰宁之朝,安用三尺?余对曰:锋锷可仪。佩之几年,真成鸡肋,竟赠之武人。此刀风雨夜,时飒飒有声,时晨离鞘常二寸许,亦灵物也。迨壬寅以先慈讣南奔,值夜,复宿是馆,弦月积雪,风景凄然,回念壮心,恍如隔世。日月不居,老将至矣,此英雄所以抚髀而泣也。”(34)宋懋登所表达的,其实是中国文人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的书剑情怀,是一种以剑比德而寄志深远的精神境界,同类作品在古代诗文创作中并不罕见。然则,不同的是,古人习惯于使用诸如太阿、湛泸、青萍、龙泉一类宝剑名称,在宋懋登笔下却换成了“日本刀”。这是一个蕴义深刻的变化,它包含著中日文化交流融合的成果,也是日本剑刀的综合优势所造成的文化幅射力,确实使中国士人不能不为之折服,不能不对之产生敬重之情的显证。中国文人对日本刀剑的题咏之作,在明末清初达到高峰。举例说,明末清初广东著名诗人陈恭尹、梁佩兰、王邦畿等人都有《日本刀歌》传世;清初诗人李锴、周茂源、马维翰等也有同名诗作。此外还有《琉球刀歌》,清初诗人陈午亭、顾河图等人的集子中可以见到。这类诗数量不小,我们就不一一引录了。日本刀的犀利精美,以及它的人文象征意义,使它必然成为受到普遍喜爱的收藏品。在明清时代,收藏者除了上面例述过的汤显祖、宋懋登这样的文人外,还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嘉靖年间主持东南抗倭战争的名将胡宗宪曾藏有一把所谓“软倭刀”,“长七尺,出鞘地上卷之,诘屈如盘蛇,舒之则劲自若。”(35)这是日本刀中的无上精品,屈大均在澳门曾多有所见,住在澳门的“澳夷”也都非常喜欢这种伸屈自如的软剑。(36)有趣的是,就连明清之际以色艺志节冠绝一时的江南名妓柳如是的案头,居然也有一柄倭刀。崇祯六年(1633),柳如是与华亭举人宋征舆(辕文)交好,二人情谊笃深。後来,宋遭母亲斥责,柳又洛ua方官驱赶。于是,柳“案置古琴一张,倭刀一口”,请宋来商议对策,不想宋竟怯懦退避。柳大怒,“持刀斫琴,七弦俱断”,表示二人感情的了断。(37)这足以说明日本刀传播之广,亦见制作精美的日本刀已经成了中国人雅俗共赏的把玩之物。



      除了题咏、收藏外,还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些有识之士,他们曾注意到日本刀的制作工艺及其制度规格等,但深入研究者并不多。毋庸讳言,明人在这方面是相当迟钝的,对日本剑刀的优良工艺,赞赏感慨者多,仔细考察者少,研究仿制者更少,至今我们尚未发现明代人(包括清初人)关于日本剑刀制作工艺流程的调查研究之作。就以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为例,他曾说:“倭国刀背阔不及二分许,架于手指之上,不复倚倒,不知用何锤法,中国未得其传。”又说:“其倭夷刀剑,有百炼精纯、置日光檐下则满室辉耀。”(38)仅此而已。武术家程宗猷(冲斗)也曾说:“(日本刀)锻炼精坚,制度轻利,鞘把等物各各如法,非他方之刀可并。且喜磨整,光旭射目,令人寒心!”(39)这类誉美之词,都没有多少实质内容。真正对日本刀用心做了记述的,似乎只有两家,其一是嘉靖间东南御倭主将胡宗宪的幕僚郑若曾,其二是明末广东遗民屈大均。郑若曾在《筹海图编》卷2《倭国事略》中,有“倭刀”一节云:“(刀有高下,技有工拙。倭之富者,不吝重价而制之,广延高师而学之;其贫者所操不过下等刀耳。善运刀者在前,冲锋可畏,颇有限也。中国人不知,望之辄震而避焉。擒获倭刀,亦莫辨高下,混给士兵,故志之。)大小长短不同,立名亦异。每人有一长刀,谓之佩刀;其刀上又插一小刀,以便杂用。又一剌刀,长尺者谓之解手刀;长尺余者谓之急拔,亦剌刀之类。此三者乃随身必用者也。其大而长柄者乃摆导所用,可以杀人,谓之先导。其以皮条缀刀鞘,佩之於肩,或执之於手,乃随後所用,谓之大制。又有小裁纸设机刀,出长门,号兼常者最嘉。上等:上库刀。(山城国盛时,尽取日本各岛名匠,封锁库中,不限岁月,竭其工巧,谓之上库刀。其间号宁久者更嘉,世代相传,以此为上。)次等:备用刀。(以有血漕为巧,刀上或凿龙,或凿剑,或凿八幡大菩萨、春日大明神、天照皇大神宫,皆形著在外为美观者。)”这段文字万历年间又被李言恭的《日本考》所全部照抄,故颇有传播,是嘉靖以後明人了解日本刀制度、类别的主要依据。郑若曾(15031570),字伯鲁,号开阳,江苏昆山人。是一位深怀报国之志的文武兼备人才,被茅元仪称赞为“古今一奇士”,(40)。《筹海图编》是在胡宗宪的具体支持下完成的,而发凡起例则是受了唐顺之的启示。郑若曾留心海防,对日本、朝鲜、安南等问题均有研究。他对日本刀的记述没有说明材料来源,但可信度较高,不是一般文人的稗贩文字可比的。屈大均(16301696)是明亡以後南北遗民群体中的翘楚人物,是著名诗人、史学家和博物学家。他在《广东新语》卷16《器语》曾对日本刀有所记述:
      “粤多番刀,有曰日本刀者。闻其国无论酋王鬼子,始生,即以镔铁百淬之溪中,岁凡十数炼,比及丁年,仅成三刀。其修短以人为度,长者五六尺,为上库刀;中者腰刀;短小者解腕刀。初冶时,杀牛马以享刀师,刀师卜日乃冶,以毒药入之,刀成埋诸地中,月以人马血浇祭,於是刀往往有神。其气色阴晴不定。每值风雨,跃跃欲出,有声,匣中铿然。其刀唯刻上库者不出境。刻汉字或八幡大菩萨、单槽双槽者,澳门多有之。以梅花钢、马牙钢为贵。刀盘有用紫铜者,镂镌金银者,烧黑金者,皆作梵书花草。有小匕在刀室中,谓之刀奴。其水土既良,锤煅复久,以故光芒炫目,犀利逼人,切玉若泥,吹芒断毛发。久若发硎,不折不缺。┅┅┅其软者,以金银杂纯钢炼之,卷之屈曲游龙,首尾相连,舒之劲直自若,可以穿铁甲,洞坚石。上有龙虎细纹,或旋花纹,或芝麻雪花。之以金丝则见,所谓绕指刂刀也。古有鱼肠剑,屈曲如环,此亦其类。刀头凡作二层,一置金罗经,一置千里镜,澳夷往往佩之。又有两刃如剑,隐出层纹,可沾积毒药,然皆不可多得。”屈大均的这段文字,是明清人关于日本刀的所有记述中最详细,也最具体的一家。首先,他的记述来自他在澳门和其他地方对日本刀的考察,以眼见为据,自然比之那些以耳代目者的文字准确度要高。其次,这与屈大均本人的学养识见有关,也与屈大均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理念有关。大均是胸怀复明之志的杰出人物,他是文人,但非常注意军事方面的问题,他写在《广东新语》卷十六中的兵器各条,每一条都很札实,很详细,反映出他用心之深和用功之勤。这些东西虽然不多,但都是切实可用的军事技艺,比之明代一般“捃拾陈言,横生鄙论”的兵书来,(41)相距何啻天壤!屈大均对日本刀的细心考察,还有他对日本刀法的概括总结,与当时很多抗清志士对日本曾寄予希望的心理是一致的,是有所寄托的。从远处讲,这是戚继光实学实用精神的继承;从本人讲,屈大均不亏是一代博学通儒,他懂得兵器与武艺之间相辅相成的意义和价值,这个道理似乎很浅近,然而真正懂得的人并不多,更不要说明代那些侈谈兵学的无聊文人了。



      三



      以“相击”为主要形式的剑技,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很早的一种短兵武艺,其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西周初。到春秋时代,剑的制作日臻精美,佩剑成为身份地位和尊严的象征,剑术已经相当发达,击剑蔚为专学,特别是在东南的吴越地区。群雄并立、战争频繁的战国时代,随著剑在战争中实用价值的显著提高,击剑活动更为普遍。这时,社会上出现了以剑技为人效命的“私剑”、“剑士”一流人物,也就是後来“侠”的滥觞。产生了关于剑术的专门论说和著作。这种风气延续到西汉仍很兴盛,击剑风行朝野,有些人以擅长击剑“立名天下”,职业剑客奔走豪门。(42)风气之下,甚至连东方朔、司马相如、田叔等一般文人也学习击剑,显然这是一种时尚,是文人高自标置的表现。(43)



      我国历史上,击剑活动大致从周秦一直延续到了隋唐。隋唐以前,古人常常以文章、击剑相提并论,体现了一种崇文尚武的人文精神。诗人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偏干诸侯;三十成文章,立抵卿相。”便是脍炙人口的一例。(44)在我们看来,这种风气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尚武传统,是孔子文武不偏废的思想的发展。然而,随著封建专制主义不断强化,禁兵之法也日益峻密,民间习武自然受到越来越多的控制。自宋代理学家倡言“主静”,以射御为“粗下人事”,“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这就使得重文轻武的意识社会化,以至“衣冠之士羞与武夫齿。秀才挟弓矢出,乡人皆惊;甚至子弟骑射武装,父兄便以不才目之。”(45)加上古代兵器和武艺也在不断演进变化,汉以後,剑在战阵中崇高地位让位于刀,剑逐渐衰落了。于是,剑的存在形式也从“相击”慢慢地向飘逸典雅的“剑舞”蜕变,及至明清,华而不实的“套子武艺”之类成了社会上剑的主要表现方式,古之“剑客”也变成了侠义小说中半人半仙的超人。



      可以推知,我国古代历久不衰的击剑之风,击剑的实践技术和理论,一定会随著中日文化交流的滚滚长河流入日本。



      在日本,人们至今把剑刀武艺的比试统称为“击剑”,这显然是对中国古语的借用。日本人民在传统上称佩刀为“剑”,称日本刀的实用技术为“剑道”。又称刀为“太刀”、“大刀”。这类术语也都源自中国,正透露出中国古代剑刀武艺对日本影响之深。



      《汉书·艺文志》著录了一部叫《剑道》的剑术专著,卷帙为三十八篇。这部书应该是我国汉以前许多“剑论”的集粹,卷帙之多证明了古代剑论的发达,也可证明“剑道”一词为中国所固有。这部书早在隋唐以前就已失传,(46)“剑道”一词亦不复为後代沿用。日本武道至今保存并使用这个词,再联系到日本剑道的许多古老特色,使我们相信,包括《剑道》在内的我国古代的剑术论著和有关技艺确曾传到日本。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引曹丕《典论·自叙》中,有一段曹丕自叙学剑始末的文字,其中最称精彩的一段是讲他与奋威将军邓展以甘蔗代剑进行比试的经过,这是大家熟悉的故事,更是我们研究古代击剑细节的珍贵资料。已故的武术史家唐豪先生,曾以曹丕自叙比剑的动作名称与日本剑道做了一番比较,他认为:曹丕的“中其臂”,即日本剑道的击中“右笼手”。曹丕的“中面”和“正截其颡”即日本剑道的“击面”。曹丕的“突以取中”,正是日本剑道的“刺喉”。此可证明日本剑道称刺为“突”,也来源于中国。(47)唐豪先生认为,这些击刺部位及名称术语的谙然相合,反映了日本剑道与中国古代击剑之间一脉相通的渊源关系。我以为唐先生的结论很有道理。



      我们知道,我国现代武术中的短兵,举凡刀、剑、鞭、简之类,基本上都是用一只手执器柄,练习者的功力水平主要通过完成“套路”来进行观察评陟,官方将这种形式的评分确定为“竞技武术”,对抗性的器械竞技形式在我国久已寝废不行。而日本的短兵主要是双手执柄,功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有规则的竞技形式确定。相比之下,日本短兵的代表形式“剑道”,更多的保存了实战性,内容质朴,方法简练,有利于训练人们勇敢精神和顽强、机智等品质,自来是日本传统教育体制中训练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法。双手执柄的刀法,在日本历史久远、流传有绪,应该肯定它是古代日本人民在短兵武艺领域里一项风格特异的创造。但是,如果寻根求源,我们就会发现,日本早期的双手剑刀法也应该源之于中国。日本的剑道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双手剑刀法的基础上,经过日本武士长期改进和充实後逐步形成的。问题的关键是我国古代到底有没有双手执柄的剑刀法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这一点可以从文献记载或考古发现中得到证实。只是过去没有引起研究者的注意罢了。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作些必要的考辩。



      前面谈到的,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剑的鼎盛时代。但是,从春秋到战国,剑的形制却发生了巨大变化。简言之,春秋之剑短,战国之剑长,长短的变化几乎是成倍数的。春秋青铜剑,以举世瞩目的越王勾践剑为例,通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36。而战国铁剑的长度却常常在100厘米以上。解放初,湖南衡阳出土了楚国铁剑14件,其中最长者达140厘米。(48)近年,在湖北宜昌发掘到的一柄铁剑,通长120厘米,把长30厘米以上。(49)这类例证不胜枚举。剑的长短之变,固然同当时金属冶炼锻铸技术的发展和剑在战争中的实用意义的提高有关,但其中还有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就是剑的实用技术也发生了变化。春秋时代的短剑,基本上属于自卫武器,其把柄一般在10厘米以下,无庸说是单手执用的。战国到汉代的长剑乃是进攻性武器,其把柄往往在20厘米以上,显然可供双手握柄,不然柄长非但无宜,反而有害。剑身长,把柄也长,其剑的功效主要以“击”来分析,这种长剑至少在用于劈砍(击)时,只有双手握著把柄,才能砍杀裕如,充分发挥其威力。所以,《庄子·说剑篇》载,当庄子身著剑服,以剑士身份向喜好击剑的赵王游说,时,赵王首先问他:“夫子所御剑(或作杖)长短何如?”正反映了战国时长短剑的技术分野已很明确,人们的认识很清楚。



      我们根据出土实物的分布情况及有关文献的记载来考察,战国铁制长剑首先兴起于楚国。这种锐利的新式短兵器,加上与之相应的一套击刺技术,提高了楚军的战斗力。所以,秦昭王曾经深怀忧虑地说:“吾闻楚之剑利而娼优拙,┅┅夫铁剑利则士勇┅┅吾恐楚之图秦也。”(50)楚国之後,崇尚武功、勇于革新的秦国也采用了这种长剑,《史记·荆轲传》记载,秦始皇所佩之剑就是长剑。1974年,临潼县始皇陵俑坑出土的两柄青铜剑,通长都在80厘米以上,其中之一达到91厘米,也属于长剑类型。(51)在楚国,
      长剑被称之为“长铗”,意即“长把剑”,这个名称本身就足以说明长剑的技术特点。但是,由于对“长铗”一词的解释古今学者不尽相同,认识上不免有歧异,还需要做些诠解。



      “长铗”一词,见屈原《楚辞·涉江》及《战国策·齐策》。
      为《楚辞》作注的汉代学者王逸说:“长铗,剑名。其所握长剑,楚人名曰长铗也。”杨雄《方言》也说:“长剑,楚人名曰长铗”可见,“长铗”是楚人方言应无疑义。然则,“铗”到底是什麽含义呢?本来为先秦古籍作注的汉晋学者们,早就有明确的解释,如晋司马彪云:“铗,剑把也。”(52)依此顺推,“长铗”自然就是“长把剑”。但到了清代,程瑶田、阮元等学者,囿于所见先秦青铜剑多是不同地区出土的传世品,不能全面反映古剑形制,他们各自以所见古剑为根据,一反古训,别出新义。程瑶田说:“铗为剑室,故称长铗。剑把安得称为长乎?”阮元又说:“长铗即夹也,腊也。┅┅以其夹剑身也。”(53)由于程、阮二氏在古器物的研究上都有突出成就,阮氏又是一代学坛领袖,因此,他们的解说容易为大家所据信。至于现代《楚辞》注家,多数人直接注为“长剑”或“剑”,这种解释虽然不算大错,但也容易给读者造成“铗”是剑的一般代称的模糊概念。实际上《战国策·齐策》写得清楚,那位弹铗长歌的冯谖,先是“依柱弹其剑”;“复弹其铗”;进而“复弹其剑、铗”。可见这里的“剑”与“铗”是指同一柄剑的不同部位而言,“剑”言其身,“铗”言其把。正表现了冯谖意气越来越疏狂。(54)另外,《庄子·说剑篇》载庄子对赵文王云:“天子之剑,以燕奚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赵为夹。”此处“夹”为“铗”之通假字,与锋、锷、脊、镡同为一柄的各部位。庄子在叙述一柄剑的各部位时,先言锋,未言铗,基本上自上而下,叙述本身已清楚地表明了铗就是剑把。事实上,“铗”字的剑把含义是由“挟”字引伸来的。《说文》:“铗┅┅一曰挟持。”段玉裁《注》:“一谓读若挟持之挟。”可知“铗”当读如“挟”音。



      到了汉代,剑虽然仍旧分为长、短两种形制,但长剑已遍及海内,短剑则日趋减少。同时在长剑的基础上,又脱胎出了环首大刀,也就是史书中所常见的“长刀”。东汉以後,长剑终于渐渐衰退了,长刀成了军中的主要短兵器。近年,在安徽阜阳西汉功臣夏侯婴之子夏侯灶的墓中,出土了通长120厘米、把长28.3厘米的铁剑,这是西汉长剑的典型。(55)前几年,在云南大关、昭通曾出土通长125厘米、把长23厘米的铁剑,这都是东汉长剑的典型。(56)西汉中期以後,通长110厘米以上的长刀,考古发掘所获极多,这种长刀的把柄一般在20厘米左右,表明在可供双手握把这一点上,长刀承袭了长剑的主要特点。在我看来,厚背薄刃的刀型终于取代双刃锐锋的剑型,象征著短兵实战技术进一步向“击”的方向的偏重。因为对普通士兵来讲,掌握“击”的技术显然要比掌握“刺”的技术来得容易,在群体作战的状态下,特别是骑兵作战,用“击”的频率比“剌”要高,杀伤机率也往往比“刺”要高。同时,这一改进也相应简化了兵器制作工艺,提高了兵器的使用寿命。因此,长剑向长刀的演进在短兵器的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进步,一个必然。
      我国历史上,长刀的使用期是相当长的。前面提到魏明帝赠卑弥呼的“五尺刀”。合今制约120公分,自然也属长刀类型。大致到了魏晋以後,汉代式样的长刀才逐步从军中退出,但至唐宋以後,关于长刀的记载仍然不绝于史书。当然,长剑的衰退也不是说它就从此消声绝迹了,从史书中看,至少在五代和北宋初,长剑又曾活跃在军旅中。五代时,後梁、後周都曾设置过长剑军,一般选用最骁勇的将领担任指挥,似乎是军中最重要的“选锋”,这是五代兵制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原因何在,犹待考求。(57)通过以上对名物的综合考察,我们可以确认汉代以前我国有双手剑刀法的存在,而且我们相信,这种剑刀法一定会随同中国制造的剑刀一起东传日本,开日本後世剑道体系之先河。除此而外,我们再有没有更具体的证据呢?换言之,在我国古代剑刀武艺的遗存文献中,有没有双手剑刀法的图谱呢?



      四



      明代末年杰出的军事著作家茅元仪,在他的旷代巨著《武备志》中,收进了一部双手剑谱,这是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唯一一部古双手剑谱,它是我国古代武艺文献中的瑰宝,是中朝文化交流的珍贵见证。茅元仪在剑谱的序言中写道:“古之剑可施于战斗,,故唐太宗有剑士千人,今其法不传。断简残编中有诀歌,不详其说。近有好事者得之朝鲜,其势法具备。固知中国失而求之四裔,不独西方之等韵,日本之《尚书》也。”(58)茅元仪在《武备志》卷104《器械三》中再次提到过这部剑谱:
      “茅子曰:古之言兵者必言剑,今不用于阵,以失其传也。余博搜海外,始得之,其式更不可缓矣。剑无今古,即《武经》之二种而图之。”显而易见,在茅元仪看来,包括唐太宗的“剑士千人”在内的我国古代剑技家们,其施于战斗的剑法主要是双手剑法,不是後世那些“只好看,上阵无用”的一般剑法。他所说的“断简残编中有歌诀”的“歌诀”,应即他与“朝鲜势法”一起收在《武备志》里的《剑诀歌》,这是他从唐荆川的《武编》中抄录来的,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剑诀》,现在虽不能依诀演练,但有著重要的研究价值。很清楚,茅元仪认为剑法在明代已经失传。茅元仪的这一认识基本上符合历史事实。



      古之剑法在明代已经失传,并不是茅元仪一人之见,而是当时不少人的共识,其中包括戚继光。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就没有收取剑法,甚至也没有收录刀法,这等于表明了他的态度。对此,我们後面还要谈到。明代何良臣在其《阵记》卷2《技用》中,也曾明确指出:“军中诸技,唯刀剑法少传。”宋懋登《九龠集》卷2《钱氏剑策序》有云:“盖余之再游长安也,与英六周千侯交甚欢,千侯尝谓余,古法不传者三:曰剑术,曰坑法,曰画眉。坑法太惨酷,而画眉都确男子气,皆君子所不道。独惜剑法不传,使万世之抱孤忠、怀阴孝、纫深恩者,无从泻其至情,至阴阳日月,反覆薄蚀而不已,则君子不能无遗憾焉。”
      被茅元仪称之为“朝鲜势法”的这个剑谱,毫无疑问出自中国某个佚名武艺家之手,不但茅氏在序言中确认了这一点,而且剑谱本身的许多特征也足以证明。我们应当深深感谢古代朝鲜的武艺家们,是他们为我国保存了这部在茅元仪的时代已很难见到的无上珍品。它的发现,证明中国古双手剑法曾传到朝鲜,也证明这种剑法还有可能不绝如缕般地保存在民间,只是被官方所漠视。这当然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在封建官僚体制下,又不足为怪。需要指出,由于剑谱本身结构上的缺陷,文字术语上的时代隔膜,今天我们试图透彻地解读这部剑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专门下功夫去做。限于本文的篇幅,这里只能稍稍做些介绍。



      这个剑谱除了“初习四法”外,实际内容是四法,共二十四个图势。四法是:格、洗、击、刺。这四个字乃是中国剑法的传统术语,在古文献中可以大略考见其渊源。但在总体上已经虚花化了的当代中国剑术里,这些古典术语早已渺无踪影。如此精赅的古典术语竟不被当代武术界所沿用,这是令人深感遗憾的事情。四法之中,格、洗是防守法,击、剌是进攻法。二十四个图势,四法各占若干势子。其中格法四势;洗法一势;击法最多,为十四势;刺法五势。从四法各占图势的比例上,就清楚地看到,双手剑的进攻法以“击”为主,以“剌”为辅,这正是它不同于一般单手剑法的最大特点。“朝鲜势法”无疑是很古老的,现在要考定它形成的具体时代有很大难度,关键在于在中国文献中它差不多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可资参照的材料太少。图势的绘制年代应该比较晚一些,我们不妨先就绘制年代提出一些看法,聊备大家参考。



      我以为剑谱的绘制年代不晚于元明两代,或者还要早一些。首先,二十四势的谱词中,有不少词语在元人小说《水浒传》和元杂剧中也可见到。试举三例:其一,剑谱“击法有五”的第一法是“豹头击”,在图势中排在第四势,是“霹击上杀”之法。唐豪先生认为“豹头击”即日本剑道中的“诸手上段之构”;我以洛u鸠Y通备双手刀法之“力劈华山”。按,以“豹头”命名,与《水浒传》林冲的绰号叫“豹子头”寓义相近。元代《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卷上写张飞“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水浒传》第七回写林冲也是“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满山都唤‘小张飞’、‘豹子头’。”王利器先生认为,《水浒》中的林冲从武艺、绰号都是模拟张飞而来的,是以形象为绰号。(59)这是元代很流行的比拟方法,所以也被引伸到了剑的动作名称中。其二,谱内出现最多的是“掣”字,这个字在《水浒传》的打斗描写也时常见到。如:第二回:“王进野却不打来,将棒一掣,却望後生怀里直搠进来。”第九回:“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拽札起裙,掣条棒,使个旗鼓。”第十四回:“只见侧阳首篱门开著,一人掣两条铜。”如此频繁地使用这个字,是明代武术资料中所没有的,这应该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习惯用词。
      其三,剑谱第十二势“钻击势”的谱词有“鹅行鸭步”一词,亦见《水浒传》第三十二:“你两个闲常在镇上抬桥时,只是鹅行鸭步,如今却怎地这等走得快?”
      三例或能说明剑谱还保留了一些元代语言特色,证明它的术语的形成要早于明代。其次,剑谱的不少技术术语,如:裙拦、诱赚、直符送书、朝天势、兽头势、白蛇弄风、泰山压顶等,也见于明代武艺图籍中;但有些术语则不见于明代武艺图籍。见于明代者,分散在枪谱、棍谱、拳谱中,而这里却集中在剑谱中。不见于明代的居多,而且有些字词在风格上与明代有较大差异。这一方面说明了古典武艺术语的延续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有些剑谱所特有的词语在明代已不再使用,并被其它武艺形式所借用。再次,谱中绣像人物画、刻俱很精彩,很传神,动静分明,把位步势交待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人物服饰是明代小说绣像人物的常见服饰,绘画风格与明代徽刻小说绣像插图相近。



      综上,我初步认为,这个剑谱所记录的是宋元以来流传有绪的双手剑法,它的形成可能在元代,但把它整理成为这个谱本的,则可能是一位明代武艺家。至于它如何能传到朝鲜,茅元仪大致在何时得到它,这些问题并非毫无踪迹可寻,限于篇幅,我们只能先放下来,待以後再谈。
      唐豪先生曾拿这个剑谱与日本松平喜登所著《剑道手引》做了一番比较,他发现日本剑道的五个“构”,即五个基本刀势。与这个剑谱中的五个势子相同,因此,他进一步认定,日本的双手剑刀法,是以朝鲜为桥梁由我国传去的。他还认为,经过元朝蒙古统治阶级对民间练武的一再禁绝,我国的双手剑刀法在明兑丫Т恕#此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但是,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剑谱中的一部分动作,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击”法,与日本剑道动作如出一辙,若合符节,这真实地反映出中日双手剑刀法之间的渊源关系,证明我国双手剑刀法确曾东传日本。至于到了明代我国双手剑刀法基本失传的问题,我以为,原因复杂,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历史原因,不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元朝的禁止。



      如前所论,从总体上说,我国古代剑法,主要是双手剑刀法在明代已成广陵绝响,但也不能排除它仍旧被一些民间武艺家所传习。也就是说它还存在,只是未被官方重视而已。精通武艺的明代抗倭名将领俞大猷,曾师事民间武艺家李良钦学习“荆楚长剑”。据明李杜撰《俞公大猷功行纪》载:“始学骑射,指能知镞,辄命中。又从李良钦击荆楚长剑,法即得,良钦故批公手,公还与斗,良钦释剑谢曰:‘公异日剑术天下无敌者。’公既尽剑术,益悟常山蛇势。”(61)李良钦是一位颇具神秘色彩的人物,我们对他的生平了解不多。清雍正修《福建通志》有他一个小传,引录如下,以稍见其人。传云:“李良钦,同安人。少任侠结客,精于剑术,娴于韬略,大猷从而学焉。嘉靖间,大猷及戚继光扫平倭寇,制胜多出其谋。大猷上其功于朝,辞不就。年九十余卒。”(62)同安,明属泉州府。荆楚地区正是长剑的发源地,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出产“勇士奇才剑客”。(63)到了明代,可能还有流风余韵绵延下来。“荆楚长剑”的具体内容已无可考知,但从上引资料来看,俞大猷从李良钦“击荆楚长剑”,一个“击”字,极为传神的道出了它的本质,就是说这种剑法的主要形式是“相击”,不是单练,不是一般用于表演的“套子武艺”。又,“良钦故批公手,公还与斗”,这十个字同样传神的勾勒出了长剑的技术特点。击剑技术的一个最基本最常用的攻击手段,就是攻击对家的前臂和执剑的手,因为这里是对家距离自已最近的部位。戚继光所谓“枪是伏腰锁,先札手和脚。”(64)道理是相同的。曹丕与邓展比剑,自云:“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进一步证明这是源远流长的击剑技法。“朝鲜势法”第三势“左翼击”云:“法能上挑下压,直杀虎口。”也是击手之法。最後一点,李良钦与俞大猷击剑,用的必是竹剑或木剑,是一种代用剑,只有如此才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掌握技术,进行竞技活动,不然就不能“批手”。此处一个“批”字,正透露出李、俞击剑的训练竞技性质。
      “荆楚长剑”是古代长剑在明代的孑遗,这个判断应该不会有大错。由此却引出三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俞大猷确实掌握“荆楚长剑”,而且是此道中之高手,但他为什麽不载诸文字,没有给後世留下一份长剑图谱。俞是云文云武的淹贯博通之才,平生著述甚富,为什麽就不肯稍动笔墨,将长剑精义长留在天壤间。俞氏有《剑经》一书,其中也多处提到乃师李良钦,但所谓《剑经》其实主要是讲南方棍法,还有其它一些武艺内容,就是没有具体的长剑法。1987年我在点校《剑经》时,曾反复研读《剑经》,当时觉得俞氏可能将长剑技法融入到了棍法之中,俞氏借棍存剑,有些微言妙义须深明此道者自已去漫漫品玩,心领神会,不然何以称棍法著作为《剑经》?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看来当时的想法有一定道理,《剑经》中确能读到一些有助于悟解长剑技艺的内容,但一是很少,二是很隐晦,总有雾里看山之感。以俞大猷的襟怀气度,为什麽会这样做,难道也是出于“秘不视人”的狭隘思想?如确是如此,则李良钦“荆楚长剑”不能传存後世,俞大猷便不能辞其咎。



      第二个问题。茅元仪称,“朝鲜势法”是“好事者”得之朝鲜的,而这位“好事者”是何人,他没有说明,成了一个谜。按,茅元仪的《武备志》成书于天启元年,这部书使他名声腾起,不久便以“知兵”受朝廷征用,充任“赞画”,随大学士孙承宗督师院辽东,抗御後金南侵。(65)这说明他得到“朝鲜势法”,不是在出征辽东之时,而是在此之前,在编撰《武备志》时就已经得到。我的推想,从朝鲜带回这本剑谱的“好事者”,很可能是一位参加了万历二十六年(1598)入朝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浙籍军人,当时称“浙兵”,又称“南兵”。浙兵是戚继光一手训练出来的一支劲旅,万历援朝之战中曾有数万浙兵入朝作战,《朝鲜李朝实录》称他们身著红衣,“劲悍无敌”,倭寇见之“怃然有惧色”。(66)带兵将领中的浙人骆尚志(绰号“骆千斤”)等精通武艺,曾主动帮助朝鲜训练军队,并从军中选派教师向朝鲜军队传授枪、剑、狼筅等武技,内容基本上都是戚继光在浙江备倭时所编选的武艺,从而形成所谓“朝鲜十八般武艺”。这是中朝武艺交流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武术史上的大事,因为朝鲜王室十分重视从明朝引进的各种武艺,特由官方汇编成书,才使得许多中国不传的古典武艺内容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因为中朝两国有这样一段经历,所以我以为从朝鲜带回“朝鲜势法”的“好事者”,很可能是入朝浙兵中的某人,茅元仪也是浙人,他见到这本剑谱便是情理的事了。



      第三,李良钦、俞大猷的“荆楚长剑”与“朝鲜势法”之间有无关系,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万历间入朝作战的南兵系统中有一支福建步兵,带兵者游击将军许国威。许国威字元真,武进士出身,晋江人,与俞大猷是老乡。许是帮助朝鲜练兵和传授武艺最多的人物之一,李朝官方对他非常敬重,说他“能文词,有义气,与经理杨镐亲好,镐被参,国威率诸将官上本申救。”以年序计,许国威能赶得上俞大猷,他所带的军队可能是俞大猷系统的,不能排除他本是俞的部下或门生。明人著《谭襄敏(纶)轶事》载,俞大猷曾经选“少壮力能举二百斤者千余,教以荆楚剑法。嘉靖三十四年战于何家,大破倭。”(67)照此,许国威确有学过“荆楚长剑”的可能。那麽这个所谓“朝鲜势法”是否即许国威传到朝鲜的“荆楚长剑”呢?有趣的是,李朝正宗时期(约当清代乾隆後期)的朝鲜官员们不承认有所谓“朝鲜势法”,他们甚至认为:“茅元仪深叹剑术之不传,自撰其谱,又传其图,一则曰得其诀于朝鲜;一则曰得其式于海外,托意渺茫不测之境,神其说而使人信之其微旨矣。”(69)然而,他们汇编的《武艺通谱》中,却收录了一部《锐刀谱》,其内容与《武备志》的“朝鲜势法”基本一样,所不同者,一是改剑为刀;二是比“朝鲜势法”多了四势,凡二十八势;三是有全套刀法的演练套式。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总之,“朝鲜势法”的来路和它与《锐刀谱》的关系,不是现在能够说得清的。有明三百年间,中朝两国的武艺交流涉及的问题多而复杂,绝非本文所能容纳的,我们只能先谈到这里。



      五



      如同中国的剑刀制作技术传到日本一样,中国剑刀技法传到日本,经过日本人民长期实践探索,他们发扬了中国剑法“持短入长,倏忽纵横”的传统优点,(68)摈弃後世中国剑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的流弊,创造出以技法朴实严整、劲力充实流畅为主要特点的日本式刀法。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日本武士根据充分利用地形、空间以发挥人自为战的要求,创造出了一套变换极其迅速灵活的步伐,把漂疾湍悍的大劈大杀,同进退轻捷结合起来。在对战中,为了“甚便旋转跳跃,用短制长”,甚至不著甲胄,“裸形赴斗”(70)加上器械精良,使技术与兵器相得益彰。与唐、宋以後的中国一般剑刀法相比较,日本刀法确有许多技术优势。



      从明代人的著作中我们看到,当明代中叶,日本海盗对我国沿海地区大规模的侵扰中,日本刀作为倭寇最主要的战斗手段,曾对中国军民造成很大威胁。因此,日本刀法引起了明朝将领、武艺家和各种人士的注意。戚继光在十二卷本《纪效新书》卷4《短器长用解》中说:
      “长刀,此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闪而前,我兵已夺气矣。倭喜跃,一迸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大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缘器利而双手使用,力重故也。”何良臣在其《阵纪》卷2《技用》中说:
      “日本刀不过三两下,往往人不能御,则用刀之巧可知。”明末徽州武艺家程宗猷在《单刀法选》中也说:
      “其用法,左右跳跃,奇诈诡秘,人莫能测。故长技每每常败于刀。”诸家之中,除戚继光之外,要数晚明“岭南三家”之一的番禺屈大均在他的《广东新语·语器》中的一段描述最为精到:
      “其人率横行疾斗,飘忽如风;常以单刀陷阵,五兵莫御。其用刀也,长以度形,短以趋越,蹲以为步,退以为伐。臂在承腕,挑以藏撇。豕突蟹奔,万人辟易,真岛中之绝技也。”
      很清楚,上引各家对日本刀法的著眼点,首先都在步伐上。程冲斗说的“左右跳跃,奇诈诡秘。”屈大均的“横行疾斗,飘忽如风”,“蹲以为步,退以为伐。”都是讲步法。还要以茅元仪说的最清楚:“长刀,倭奴之制,甚利于步,古所未备。”其次,双手执用的长刀兼有长、短兵器的特点,故长兵器、短兵器都难对付。所谓“短器难接,长器不捷”正是戚继光得之于实战的甘苦之言。至于屈大均说的“长以度形,短以趋越,蹲以为步,退以为伐,臂在承腕,挑以藏撇。”这些话非常专业,不像是一般文人的笔墨,我怀疑要麽屈大均曾练过日本长刀,熟悉长刀法势,要麽就是录自日本刀法的图谱中。日本刀在澳门很多见,日本刀法在广东也有流传,所以屈大均学到这种“岛中之绝技”并不是特别难的事情。(71)



      日本刀法除上述优点外,从明人记载看,倭寇用刀还有两个特殊伎俩。第一,倭寇临阵,惯用双刀。“手舞双刀,刀长五尺余,手腕运动,开锋甚长。其刀飞,通身如雪,无间可击。”(72)所谓双刀其实是一长一短配合使用。明人周楫的《西湖二集》卷34《胡少保平倭战功》,本是小说,但内容以史为据又稍加演义,详述胡宗宪设计剿灭汪直、徐海等海寇始末,基本可信。其中讲道:“原来倭寇交战时,左手持著长刀杀战,却不甚便利,其右手短刀甚利,官兵与他交战,只用心对付他左手长刀,却不去提防他右手短刀。所以虽用心对他长刀之时,而右手暗暗掣出短刀,人头已落地矣。胡公细细访知此弊,却叫军士专一用以对付他右手短刀,因此得利。”同类记述还有一些,以我所见到的,但都不如周楫讲得明白浅显。



      第二,倭寇最善整磨刀身,使之经常保持光亮锋利,作战时可以立断坚韧,同时在日光照耀下闪闪发光,也给对方造成心理威慑效应。最喜欢采用的作战队形是所谓“蝴蝶阵”。郑若曾《筹海图编》卷2云:“倭夷惯为蝴蝶阵,临阵以挥扇为号,一人挥扇为号,众皆舞刀而起,向空挥霍,我兵仓皇仰视则从下砍来。”
      对于日本刀的这些长处,一些优秀的明朝将领,都曾认真加以研究,寻求对应办法,同时也用心引进其刀法,借以提高明军的战斗力。这中间,戚继光具有荜路蓝缕之功。戚继光不愧为一位精研覃思、雄才大略的杰出人物。针对倭寇善于个自为战以发挥长刀优势的特点,他从民间武艺中吸取了大量技艺,创制了“长短兵迭用”的“鸳鸯阵”法,以集体的“齐勇”来对付单个倭寇。(73)实践证明这是打破长刀优势的有效办法。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他著《纪效新书》时,收取了长、短兵的各家武艺,甚至也收进了“无预于大战之技”的拳法,但如前已论及者,他唯独没有收取短兵武艺。他不无遗憾地说:“世传刀法甚多,传其妙者绝寡,尚候豪杰续之。”可见,鉴于日本刀法的技术优势,他对当时我国刀法的选取抱审慎而宁缺毋滥的态度,这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到了第二年,即嘉靖四十年(辛酉),他在浙江对倭作战时获得了日本长刀的“倭夷原本”,“又从而演之”乃著成《辛酉刀法》一谱。後来他改十八卷《纪效新书》为十二卷,内容有删有增,这部刀谱是增收的内容之一。《辛酉刀法》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用日本文字写成的《隐流之目录》及其“习法”,後面是戚氏的演练法。《辛酉刀法》合中日两国刀法为一谱,在中日剑刀武艺的交流史上不失为珍贵的文献。(74)



      从《纪效新书》中看来,嘉靖四十年前後“戚家军”虽然已具规模,但尚未配备日本式的长刀,证明戚继光还没有系统掌握日本刀法。到了隆庆五年(1571年),他的另一部军事名著《练兵实纪》刻成时,我们从该书中看到,长刀及长刀法,已经成为正在北方防御蒙古人的“戚家军”的主要装备之一了。这时,按照戚继光的精心布署,首先,骑兵也配置民长刀,在最基本的“队”的建制中,两个鸟铳手是正副队长,但要求二人“仍习双手刀为短兵。”步兵也是如此,凡鸟统手,“给长倭刀一把”。此外,步兵或给短刀、或给长刀。每当操练时,如假设敌人为骑兵,持长刀者“以原习倭刀进法”,下砍马腿,上砍马头。如假设敌人为步兵,“倭刀二人一排,舞路既多,疾速,为上等”;或者“以木刀对砍,举落疾速,不使人乘隙得犯者为上等”。(75)把日本刀吸收到中国军队里来,实现了唐顺之早就提出的“谁能将此向龙沙,奔腾一斩单于头”的宿愿,充分反映了戚继光勇于学人之长为己所用的可贵精神。(76)



      继戚继光之後,天启、崇祯间,武艺家程宗猷又专门研究了日本刀法,于天启元年(1621)刊成《单刀法选》一书,对引进日本刀法做出了卓越贡献。程宗猷在《单刀法选》中说:“器名单刀,以双手执一刀也,其技擅自倭奴。┅┅余故访其法,有浙师刘云峰者,得倭之真传,不吝授余,颇尽壶奥。”程宗猷字冲斗,出身徽州休宁望族,程氏一门俱崇尚武艺,故明清之际程氏武名广传东南。宗猷是一位“凡有名师不惮远访”的爱国武艺家。在得到浙师刘云峰的传授之後,他又亲自走访了当时以刀法闻名南北的毫州武艺家郭五,经过比较鉴别,发现刘云峰所传刀法“胜郭多矣”。进一步验证了日本刀法的实用价值。但是,可能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刘云峰得自日本人的刀法“有势有法而无名”,程宗猷为使这个来得不易的刀法传之久远,便“依势取像,拟其名。”著成这部至今仍可参照图谱演练的《单刀法选》,为日本刀法在我国的流传作出了卓有成绩的贡献。清代初年,具有反清思想的遗民学者吴殳,曾著意结交天下豪杰,留心海内各家武艺,对日本刀法也做了一番研究和整理,著成《单刀图说》一书。吴殳在该书的序言中写道:“唐有陌刀,战阵称猛,其法不传。令倭国单刀,中华间有得其法者,而终不及倭人之精。”(77)因此,他以日本刀法为主干,吸收了“渔阳老人”的剑法,创编了双手刀法十八式。吴殳的刀法,以左右撩刀等八势为核心,以“避虚就实”为以短破长的要点,在刀法上表现出与程宗猷截然不同的风格。他认为:
      “此十八势习之精熟,虽未能合于倭法,而中国花法,皆退三舍矣”。吴殳一生努力探研武艺之道,经师甚多,见闻广博。但启蒙老师是常熟人石电(字敬岩)。吴殳在其著作中没有写明他的日本刀法是否得自石电,但另据曾经和吴殳一起受业于石电的清初理学家陆桴亭的记述,石电本人“与浙人刘云峰同学倭刀,尽其技”。崇祯八年(1635)石电在安徽宿松死于张献忠农民军之手。据说他平时曾说过“步战唯长刀最胜。当马毖步斗时,公(石电)仰天叹曰:使吾得长刀,贼不足尽耳!”足见石电确实精于日本刀法,而吴的日本刀法完全有可能得自石电。(78)这样看来,吴殳与程宗猷的日本刀法实际上出于一源。



      然而,不难看出,程、吴两家刀法有同源异流之别。程氏单刀全学日本刀法的本来风貌,他的谱中连拔刀、鞘刀等细节也都效法“倭式”,大有中规中矩,不越雷池一步的味道。吴氏则力图揉合中日两国的刀法为一体,他的十八势是双手、单手变换执柄,其中有明显属于中国剑刀的东西。这使我们看到,从刘云峰、石电、程宗猷到吴殳,我国武艺家对日本刀法的学习已今入一个新的阶段,即一个由彻底引进到力图揉合创新的阶段。我们在练习中曾对程宗猷、吴殳两家刀法做了一些初步比较,觉得吴氏刀法简明扼要,易于掌握是其优点,“避虚就实”之说也不无道理。但是,他的八个要法,主要是从假设对方所执为长兵设计的,他自己也说得明白:“击虚之法易见,击实之法则在斫其枪杆。枪杆被斫,不断折必粘住;杆被粘住,则不能闪赚颠提,刀更进步,必伤人矣。”这样,就使得他的刀法无论方法或劲力上都不能不有局限性,如果对方也执长刀,或者执长兵而步伐便捷,“击实”之法将可能沦入武艺家所忌莫深焉的“拙力”境地,其人必危!同时,短兵破长,要点在于步下疾速灵活。早在汉代,人们就说:“利剑长戟,手足健疾者胜”。(79)後世武艺家也有“短见长,脚下忙”之说。



      如前所论,日本刀法又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出突出优点。吴氏固然也强调步伐,但他的刀法立足于“就实”之法,故大体上是一步一势,并未显出应有的灵活性来。这样看来,虽然吴殳对程宗猷的刀法屡有微词,但实际上程宗猷到底是个中里手,吴殳不能不相形见拙。总之,程氏刀法来自于“倭之真传”,吴氏学识广博而聪明绝顶,但他的强项是枪法,长刀不是他的擅场,于是终究不免有想当然的地方。所以,他自己也曾不无感触地说:“斫削粘杆,余本得自渔阳老人之剑术,单刀未有言者,移之为刀,实自余始。安得良倭以亲灸之!”
      六
      自明代以来,我国如戚继光、刘云峰那样的武艺家们,积极致力于日本刀法的学习和引进,加上有程宗猷、吴殳等人的整理著述,这就使得人们对威名赫赫的日本长刀法终于有了比较真切的了解,这丰富了我国的武艺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明代军队的战斗水平。



      可以说,我国古代传去日本的双手剑刀法,经过了日本武士们的充实提高,又在明代带著东瀛风貌回到我国,这是一个含载丰富的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朝鲜一直是重要的参与国,起著特殊的作用。朝鲜不只是在中日间起著沟通作用,而且也不断地汲取中、日剑刀武艺的精粹,逐步形成了具有中、日两国特点的朝鲜刀剑风格。迄今保存在韩国的多种中、日古代刀剑武艺图谱,就充分地反映这一点。清代,中国的传统武艺形式发生了最後一次重要变化,这当然与清朝建立者是来自白山黑水的少数民族有密切关系。由日本传来的双手刀法在晚明时期曾相当活跃,坚持抗清的南明残存力量有人在用日本刀,清军也在用它,说明日本刀的还有相当大的用武之地。(80)但入清以後,虽然还能看到例如乾隆皇帝对日本刀剑的珍重,(81)但日本长刀及其刀法似乎又归于沉寂,至少我们在清代军队的兵器装备中看不到日本长刀的身影,也未发现传留下什麽著作。原因何在?我想主要原因还是清代兵制和武艺结构者发生了变化,例如,清代重骑兵,八旗主力以骑兵为主体,双手执用的长刀不适合骑兵使用,于是军队对日本式刀剑的需要量就大减,使用技艺也随之漫漫消沉下去了。然而,日本双手刀法被我国民间武术家们所珍惜,一直传存到今天。



      清代末年,河北盐山县武术家黄林彪得双手刀法于天津纪氏,黄视为珍秘,只传给大弟子张玉山及晚年所收弟子马凤图。张玉山一支後继无人。马传给二弟英图及长子广达等。1925年前後,马凤图在张家口察哈尔都统府任参议时,曾应张之江将军之嘱,将部分双手刀法改编成为简便易学的“破锋八刀”,作洛u _军大刀教材实行推广。晚年,指导我对双手刀法诸问题进行研究,以探幽发微,正本清源,使双手刀法正脉得以传存。这就是我一直从事双手刀源流及其刀法精义研究的由来。约略与黄林彪先生同时,有吴桥桑园谢德恒兄弟以阴手枪、持枪咨及双手刀法驰名京南,三种器械都是武林珍秘,足见谢氏得艺之精,识见之高。得谢氏之传者为静海县独流镇刘玉春,还有任相荣等。刘玉春字春霖,出身殷实之家,世代习武。他强健多力,又善能纵跃,勇捷善斗。民国十年前後,曹锟在保定练兵,为眩耀所谓“尚武精神”,特在军中设“武术营”,聘刘玉春、任相荣充任教习,传授双手刀法,当时称双手刀为“苗刀”,故又称武术营为“苗刀营”。入苗刀营者多是河北省沧州一带喜好武术的年轻人。得任相荣之传者,主要是在苗刀营任教官的沧州佟仲义先生;得刘玉春之传者较多,有郭长生、萧福善、赵世奎、石青山、丁超勇、孙玉铭、张凤梧、陈凤岐等,多是苗刀营的士兵和下级军官。



      双手刀法为什会改称为“苗刀”,这是一个令人百思不解之谜。考之明清史籍,确有“苗刀”这个名称,如屈大均就提到过“有苗刀,其纹以九为上,轻便断牛。”(82)但,那是指西南少数民族苗族所锻造的刀,不是指一种刀法,更与日本刀法风马牛不相涉。所以,先父马凤图认为改称苗刀并不早,应该就在曹锟设置苗刀营时期。当时很可能是出自对日本刀的忌讳,也会考虑到如沿用程宗猷、吴殳的“单刀”,又容易与一般的单刀混淆,于是便改了名字。然而不能不说这一字之改很不高明,十之八九出自某位浅人。武人往往不学,晚近以来传统武术术语多有被妄改者,如改“闪赚腾挪”为“闪展(或作‘战’)腾挪”之类,例不胜举,“苗刀”之改当属此类。



      民国十六年中央国术馆成立之初,经张之江倡导,双手刀被列为馆定教材,在馆任职的马英图和郭长生,将原来传授不同的双手刀法做了一番融合调整,又参照古谱,重新制定了一个套子,为便于流行,仍使用“苗刀”这个名称,称之为“二趟苗刀”。当时为表达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敌忾,曾将一起势的三个“迎推剌”(即程宗猷刀法中的“迎推刀势”),改称为“三剌东洋”。这个“二趟苗刀”曾经相当流行,国术馆早期学员会练的人很多。它的基本结构与程宗猷《单刀法选》差别较大,但主要刀势大部相同,与吴殳刀法的不同之处就比较明显。马、郭二人的成功合作,足以说明晚清河北省内黄、谢两支双手刀法的源头都可能出自程氏,或是直接源自“浙人刘云峰”。考清楚这个问题难度很大,我们只有耐心的求索和等待,期望著会有新的材料被发现。



      当今海内以苗刀鸣世者不一而足,一向沉寂的苗刀,近年颇有些热闹气象。因为苗刀名气大,又有某种神秘感,加上商品经济给武术观带来的巨大冲击,于是,各式各样的“苗刀”纷纷“脱颖而出”,专家们也就纷至沓来,著书立说。但恕我直言,不管他是谁,不管打著什麽样招牌和旗号,或得到那一级武术官员的支持,获得了什样的“段位”和头饺,这些都不是证明确有“真才实学”的凭据,不能证明你的“苗刀”货真价实。武术家的真本事要通过综合考察来评定,但凭“钦定”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当然,鉴别真伪往往需要时间,时间能使一切显露真容,各就各位。假冒升uH之类可以得一时之利,如果想著就以此得长久不衰之利,那也未免把武术这问学问看得太好摆弄了!



      前代双手刀主要传人中,佟忠义先生是一家,但现在是否还有传人不得而知。先父马凤图、先二叔马英图合为一家。郭长生先生是一家。当代人里能真正传习双手刀法真义的人并不多。原因很多,前代武术家们十分珍视这份遗产,总不肯轻易授人,怕的是传人不当,一旦落到低层江湖人物和品行不良者之手,就会发生衰变,好好的东西也会被糟蹋掉。苗刀是渊源有自的古典武艺的精华,能完整的传存下来就是因为传授严,如果滥传一气,恐怕也早就变味了。再者,真正的好东西只有功力醇正而学养宏深的武术家才能拿得起来,浮慕浅学之徒,往往急功近利,不求甚解,更不肯下大功夫去深研精习,所以根本上拿不起如此沉重的东西。以我之所知,当代双手刀法代表人物可举于伯谦、张群炎二人。



      已故的于伯谦先生是东北武术大家郝鸣九先生的弟子,又曾问学于胡奉三、杨俊峰等名家,遂以翻子、戳脚等艺见长,成为当代东北翻、戳拳法的第一人。伯谦在东北大学毕业,有很好的文史根柢,又加上好学勤思,博闻强记,一生汲汲追索传统武术精粹,对各家武学不设户限,广采博取,触类旁通。30年代初,东北军夏鹤一团在沧州驻防,夏是郝先生的弟子,便邀请乃师到沧州小住,同时邀来李书文、李霖春、马英图等人与之相聚。伯谦弟兄陪郝鸣九同往。期间,从马英图学习苗刀,苗刀传到东北是由此开始的。40年代初,伯谦又专程到甘肃寻访马凤图、马英图,再次得到二位前辈指教。伯谦强学多识而功力醇厚,对苗刀精要悟解良深,在劲力的表达上尤其能刚柔得体,转环自如。据当年与伯谦一起练武的罗文源先生生前多次跟我说,伯谦刀法纯熟,劲力浑厚,极富勇猛剽悍之势,曾得到凤图、英图二师的赞赏。伯谦的苗刀传给弟子史春霖、范垂绂等人,但十人不幸俱已作古。伯谦的孙子于刚等人犹能传承家学,世守伯谦的苗刀。



      张群炎先生是我十分熟悉和敬重的一位武术家,同伯谦一样,他也是我的师兄。与伯谦相类似,群炎在武术上也称得上是融会博综之才。他曾问意拳于王芗斋先生;後曾师从郭长生先生练通臂。1966年底随厂迁到兰州後,又长时间出入马凤图先生门下,实际成为马凤图晚年弟子。群炎一生受到三位名师教益,还接触过很多或显或晦的武术家,经见之广,艺缘之深,可谓得天独厚!他功底札实,膂力过人,双臂和腰腿都有极好的灵活度,因曾专攻猿公腿法和地躺,两条腿韧健劲捷,上下左右运用自如,是我所见过的最好的武术腿功。群炎的苗刀得自郭长生先生,曾与马英图高足弟子牛增华相濡以沫,互有启发,到兰州後又得到马凤图指教。他的苗刀得益于传授正,用功勤,领悟高。最重要的,又肯努力参照古代图谱,寻根溯源,阐幽发微,直逼先贤堂奥。说实在的,这是许多人做不到的,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有很多共同语言,也总是受到先父生前的一再奖许。“文革”中,我们曾朝夕相处,忧喜与共,当时唯一的乐趣就是在先父指导下研习武术,从野uX枪到风磨棍,从劈挂拳、八极拳翻子拳到鞭杆的五阴、七手┅┅当然,也包括苗刀。我正式确立苗刀为研究对象,是受了群炎的启发,在刀法运用上,从基本刀势到起落辗转、进退坐作,都受到群炎的教益,至今心存感念。以我之平生所见,也以我之武学素养和识见,我以为当代真正懂得并能表达苗刀精义的人只张群炎先生一人而已。其他没有显山露水的高人也许还有,我没见到,不敢妄断有无。仅以我所亲眼经见者,包括官封的“大师”之流,均不足以与群炎同日语。至于商品化大潮之下,某些钓名射利之徒,胡编滥造“苗刀”以自炫,蝇营狗苟,妄自得意,何足道哉!



      “苗刀”是中日古代武艺交流的珍贵结晶,尽管它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但我们对它的研究还很肤表,许多问题还不曾涉及,甚至于不曾提出来作为讨论的话题。同时,深入挖掘资料是研究工作的前提,这方面的工作也还远远没有做好做足。总之,我这篇东西也仅仅是起了个头而已。当代中国武术不断浅薄化的浊浪已经浸漫到了传统武术领域,连苗刀这样的古典武艺精品也不能免受其害,真不能不让人忧心如酲。于是,尽我所能的考证一下双手刀的源流,借以揭示一下中国武术这问学问的深广,希望能有助于苗刀从浅薄化的纷扰中解脱出来,也希望对大家一起来重塑中国武术尊严有所助益。文内如有错误,恳望专家不吝批评。



      2000年2月12日凌晨于广州



      注释



      (1)、(47)、(60):唐豪《古代中、朝、日剑术交流的若干考察》,载《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第六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年。(2):马明达《历史上中日两国剑刀武艺的交流》,载《体育科技》总第五期,人民体育出版社,1980年。(3)、(4):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第一章《远古时代中国文化的传播》,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5)、(7):汪向荣先生《邪马台国》第三篇《两个文化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6):参见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第三章第六节,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8):《文物》1974年第12期:《山东苍山发现东汉永初纪年铁刀》。参见《考古》1977年第2期,夏鼐先生《考古学与科技史》一文。
      (9):转引自唐豪《古代中、朝、日剑术交流的若干考察》,出处见注(1)。
      (10):见《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一书;参见贺昌群先生《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话二则》,载《中华文史论丛》第六辑。(11):小野胜年在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讲话,载《考古》1964年第12期。(12):正仓院陌刀,见日本原田淑人《正仓院的手
      和唐代陌刀》,载《东亚古文化论考》。(13)、(14):参见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第一篇第二、三章。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15):日本《续日本纪》天平七年四月辛亥条。(16)、(25)、(29):周纬《中国兵器史稿》(17):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卷十五。(18):转引自迁善之助《中日文化交流史话》。参见余又荪《宋元中日关系史》第一章:“日本商品入宋者,为砂金、水银、硫黄、松杉等木材。莳绘、水晶、刀剑、扇等亦多。”(19):据王辑五《中国日本交通史》云:“日本商品之输入于元代者,则为黄金、刀剑、扇、莳绘┅┅等。”(20):日本瑞溪周凤《善邻国宝记》三卷,转引自汪向荣先生《明史日本传笺证·附录二》,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21):据英国人薛理、日本人稻田合著《刀剑与鲛》,转引自周纬《中国兵器史稿》。(22):日本迁善之助《中日文化交流史话》(23):见《明史·日本传》;《明实录·太宗实录》卷23,永乐元年九月。(24)、(25):《日中文化交流史》第五篇第二章《足利幕府与明朝的交通贸易》(26):明张燮《东西洋考》卷6《外纪考·日本》:“倭刀甚利,中国人多 之。”丛书阶u言说C(27):日本林恕《华夷变态》卷1。转引自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第五篇第四章。
      (28):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6《器语·刀》。参见马明达《澳门与中日剑刀贸易》,载《中外关系史论丛》总第五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30):唐顺之《荆川文集》卷2,《四库全书》本。(31):参见马明达《居延汉简<相剑刀册>初探》,载《敦煌学辑刊》总第三期,兰州大学,1983年。(32)、(36)、(82):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6《器语·刀》。
      (33):《汤显祖集》卷11。(34):王利器先生辑本明宋懋登《九集》卷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35):明徐《笔精》。
      (37):清钱肇
      《质直谈耳》卷7《柳如之轶事》。转引自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第三章《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页6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8):宋应星《天工开物》卷5。(39):见程宗猷《耕余剩技·单刀法选》,(40):缭恰段浔钢尽肪肪987年。(46):按,《隋书·经籍志》和两《唐书·艺文志》均已不载,说明隋、唐以前已经失传。(48):《考古通讯》1956年第一期。(49):《考古学报》1976年第二期:《宜昌前坪战国两汉墓》该报告没有写明剑柄的长度,此据图版目测。(50):见《史记·范睢传》。亦见刘向《说苑》。(51):《文物》1975年第十一期:《临潼县秦俑坑诫掘第一号简报》。(52):见《庄子·说剑》郭象《注》引;《战国策·齐策》鲍彪《注》同此。(53):见程瑶田《考工创物小记·桃氏为剑考》;阮元《逼经室集》卷5。
      (54):按《史记·孟尝君列传》一律写作“弹剑而歌”,这是司马迁的改写,抑或别有所据,不能说司马迁释“铗”为“剑”。
      (55):《文物》1978年第八期。 (56):《考古》1965年第三期。
      (57):《旧五代史》卷19《梁书·王重师传》:“剑矛之妙,冠绝一时,文德中,令董左右长剑军。”又,卷21《梁书·徐怀义传》:“由是累迁亲从副将,改左长剑都虞侯。”又,卷124《周书·刘词传》:“同光初,为效节军使,转剑直指挥使。”按,新史作“长剑指挥使”。
      (58):茅元仪《武备志》卷84《阵练制·练十七·教艺三》 (59):王利器先生《耐雪堂集》上编《水浒英雄的绰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61):见明焦《国朝献徵录》卷107。(62):清雍正修《福建通志·艺术》卷3。(63):《汉书·李陵传》:“(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形式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64):戚继光《纪效新书》卷10《长兵短用说》。(65):《明史》没有给茅元仪立传,其生平略见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参见任道斌《方以智、茅元仪著述知见录》。(66):《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册十一《正宗实录二》。(67):转引自陈懋恒《明代倭寇考略》六《倭寇之戡定》注(137)。(68):朝鲜《武艺通谱》卷首《序》。(69):《史记·司马相如传》唐司马贞《索隐》引《吕氏春秋·剑伎》语。案,今本《吕氏春秋》无“剑伎篇”,当为佚文。(70):明赵士祯《神器谱·或问篇》。(71)、(80)::参见拙作《明代刀法得自佛郎机考》,收在本集中。(72):陈懋恒《明代倭寇考略》五《倭寇之伎俩》引《平攘录》卷4。(73):《明史·戚继光传》载,戚继光以南方多薮泽,不便驰逐,乃因地形创制“鸳鸯阵”,屡败倭寇。“鸳鸯阵”制度见《纪效新书》卷2。(74):《辛酉刀法》被茅元仪收入《武备志》卷84。(75):均见戚继光《练兵实纪》卷1、卷2。(76):见前引唐顺之《日本刀歌》。(77):吴殳《手臂录》卷3。(78):陆桴亭《陆世仪先生文集》卷6《石敬岩传》。(79):东汉王充《论衡·物势篇》(81):据《朝鲜李朝实录》正宗二年(乾隆四十三年,1778)九月,朝鲜贡使送来各种物品,乾隆首先将“倭长剑一柄取入,其余诸种并还下。”
      

金家功夫是由金一望先师(金道人)在川东万县地区的梁平县留传下来的一种功夫。金道人在梁平,一直当作神话人物传下来。据说他平时行踪隐秘,很少和人交往。金道人原籍是蒙古方面的人,拳谱上只记载他是六月二十四日午时生,作为纪念他的月日,但生平为何?没有记载。他在梁平逗留的时间,从传代推算起来,大约是距今一百二十年前后。
    他为什么到四川来?相传是因师兄弟间的不和而逃来的。据我揣想,他很可能是参加太平天国反清运动失败之后,不敢回原籍,跑到四川避难的。
    他在梁平,前后一共传了八个徒弟,但除李少候外,其余的都没有传人。
    金家功夫的特殊风格
    金家功夫和其他拳种最大的区别,是反对打桩、插沙等借助外物为道具的蛮练,其次是练功的时间和量不能过度,绝对禁止苦练,把人搞得筋疲力尽。要顺乎自然,始终保持神经清明,精力充沛,每个单式动作的锻炼,有左即有右,左右各一动为一数,每动不得超过十数。
    我曾总结金家功夫的特殊风格为两个秘密,五个特点,今略释如下:
    两个秘密
    第一为开合劲气功。它只有一开一合两个动作,但内容深密,既是吐纳法,同时又把全身的头、肩、肘、手、臀、膝、足各种打法完全包含在内,这是比形意拳更为超胜的地方。它是否因金一望是道人,把道家玄门的炼气方法和姬家武术动作融合而成,不得而知。
    第二为操劲五次第。金家练法,都是单式样子的反复操作,由浅入深。第一个阶段为疲劲:是指初学入门,经老师示范,一步一趋,但身手不协调,气浮不沉,两脚无根的境界。第二阶段为抖松劲:是指经过老师不断纠正,手眼身步渐渐协调,全身渐渐松开,气自下沉,两足渐渐稳实而落地有自然沉重的响声时。第三阶段为急劲:是指身手更进一步协调,动作活泼,速度也自然增加之时。第四阶段为灵急劲:是指作速度更进一步增加,全身精神意志的灵敏程度也相应增加之时。第五阶段为快利沾连随合劲头:此时动作更快速利落,脑子里的灵敏程度如明镜无尘,高悬空中,无物能逃其鉴照。动作中具有莫可计数之可变性,能与人不即不离,或攻或守,丝丝入壳,恰到好处之时。
    以上五个劲次,从头到尾都要全身松柔,不使拙力,要以神驭气,以气催形,以心神灵明为主,以气血形质为辅,这同形意拳的先练明劲再转暗劲化劲不同。
    五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打人如走路:一切拳种,都有一定的姿态,使人一望而知他是经过某种训练的。惟有金家功夫的脚步动作,与平常走路一样,既自然,又灵便,一点不露形迹。
    第二个特点是打人不现形:因为金家功夫的动作本身,即具有声东击西,指上打下之巧,每一个手法都是这样,所以使人挨打过后也不知道是怎样被打的。
    第三个特点是逢人须夺位:金家功夫与人对敌时,仿佛对方就是一块活磁石,自己则是一个铁铸的人。自己总是很自然地紧紧直逼对方,利用物理学二物不能同时并存于一点的原理,直接夺取对方的位置,取而代之,使他无有立足之地。
    第四个特点是两手不空回:按与人角斗之时,敌如攻我,最普通的办法,是遮架或避过对方的攻击,再向对方还击;其次,是招架与还击同时并行,连守连攻,连攻连守,但空间上仍有攻守的分加别,不过攻守同在一个时间而已;其三,一出手便是攻击,以攻为守,无须另行防守,而防守已寓于攻击之中,一击不中,二击、三击、四击以至无穷击俱因势而生,绝没有把手收回来再出去的笨办法。这最后一法,便是金家功夫的打法。
    第五个特点是奇穷变化、变化无穷:当金家功夫一出手,绝不意味着孤注一掷,而是同时寓有无数可变之势紧跟着,除非敌人已经溃灭,这个态势一点不能放松。
    这五个特点,必须在理论上能够彻底明白,知道它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上完全能够熟练地掌握运用,才可算是真正金家功夫的传宗接代人。
    金家功夫与形意拳
    金家功夫与形意拳是同源异流。学金家功夫的人不知道,北方学形意拳的人更不知道。这个渊源,是我学金家功夫后,再与学形意拳的人接触并看到了形意拳谱才知道的。
http://soft.78soft.com:8088/book/78soft.com126.rar?6102999285374x1168735153x6103026672096-dd7ca0412aaccd9d79b0cd7fbad4feba

一、李仲轩自传
前言


    由李仲轩老先生讲述、徐皓峰先生整理的文章,令海内外许多武术爱好者称赞不绝!从其披露的点滴技术细节看,非形意拳嫡传莫属,非尚云祥先生言传身教不能。平淡之中显真实,读后令人顿觉清爽,是近年来有关心意、形意等历史考证、技术阐述的佳作!


<DIV></DIV>

    尚云祥先生的情况,以前虽然陆续有文章介绍,但由于缺乏更具体的技术、生活方面的信息,使作为读者的我们,始终对尚云祥先生知之甚少,或仅是感觉神奇。而这种感觉,不仅是对尚先生,就是对形意拳本身以及对形意拳其他早期有贡献的历史人物,形意文化也是如此,而李仲轩先生的回忆,再现了大量客观真实的历史画面,弥补了许多方面的空白。


    李仲轩老先生确得到了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先生的真传,并在中国武术人才断层与技术断层的关键时刻,轻描淡写地将之披露,是在两大技术断层中起到了部分钢筋支撑作用。文章面世后,得到广泛好评,尤其在活跃的网络上,得到不同门派的推崇,其影响还波及海外。


    李仲轩老先生文章中有许多内容,再现了当时武林风俗,对习艺作人很有启迪。例如:


    一、古人守信:


    尚先生收徒时为其所立的规矩,真实地反映出前辈们凡事不仅仅考虑到自己,还要为其弟子们着想,对人负责,也对这门艺术的传播负责。这是历史,李老的作法也是与此一脉相承的,实现了对恩师的信用!


    二、弘扬国术精神:


    诚然如李存义先生所言“形意拳叫国术,就是保家卫国”,我的恩师亦曾道:“心意、形意的真传正传,乃是正、大、光、明。”这不仅仅是指技术上,更是指精气神、胆识、气魄与抱负!津津乐道于一拳一脚,谁胜谁负者,必与真谛相去甚远!


    三、体现武术工艺层面:


    武术的内容除去拳谱上的理论和指导时的具体要求,实际上,从深层次上分析,还有一大块内容,那是难以表达,难以传播的,但却对学者的成功与否起到关键作用的中间内容——笔者喻之为“武术工艺层”,这些内容,处于理论与具体要求之间的夹缝中,难以寻求,不易悟到,而李老的文章中却含有许多,实难能可贵,价值连城。


    四、提供历史证据:


    李老不仅仅为我们提供了技术艺术真传等内容,而且为形意有关历史,文化,事件现象及其人物的空白,提供了及时的证据。且提醒我们,以今日之理去判断衡量古人,在历史研究中是不恰当的。


    以前,我们看到民国时期出版的武术书中,常有以口令形式编排的教学内容,使人看后产生怀疑:那是国术么?是内行所为么?


    李老文中简单的一句话,倒出了缘由:那是国难当头时,国术界的热血男儿为早日培养出杀敌之军而作的努力!


    历史证据表明,中国抗日部队确以形意门武功训练士兵,如《最新形意刺枪术》一书,印成方便携带的随军小册,这是历史上形意拳大规模运用于“保家卫国”实战中的证据,进而回证了李先生讲述的那段历史真情。


    墙倒容易推,天塌最难擎。中华武学经过战乱、抗战战争、文革等,至今已经是青黄不接。技术与学术,文化与历史均出现严重断层,挖掘抢救刻不容缓,在这一时刻,出来为断层接续的人,就是武术界的英雄。


    但当李老先生开始倾吐更高层次的形意绝学,令我们了解和分享其中奇妙的时候,却意外辞世,系列文章嘎然而止!不能不令读者失声、茫然……


    今日,以故事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挖掘、抢救、宣传之文,已是武术界新颖文风。由此想到,从此开始,各武术人物都应该写传记,以弥补技术著作不方便写出的内容,那将是对历史不同侧面的纪录,将是武林的一大财富!无论对前人、对后代,功德无量!


    公元二零零六年十月胡刚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心月孤圆 » 文章发表人是 心月孤圆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