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
内容 |
|
但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下士既然不修真,就是无缘之人,双锋兄不是说“佛法无边,不渡无缘之人”,既是无缘,讨论与否都对我们自己没有多大关系,须知“不离自性,即是福田”,何必心外求法!
|
 |
|
老子《道德经》中言: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为之道。
我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愿与诸君分享之!
通常我们以为是下士对道完全不相信,认为根本没有这回事,是天荒夜谈,故大笑之。我开始也认为是这样,然随着修真实践的深入,却体会到另一层面的内涵。
下士闻道,因何大笑,是以为捡了大便宜,内心踊跃,以为得未曾有,故大笑之。这种大笑的心态跟买彩票中了大奖的心态是一样的。以做生意的心态来学道,便隐伏了患得患失,日久必生懈怠的隐患。譬如我以前去培训中心学玉环桩,一个玉环桩,学费才三百,就能练成玉环丹,恒定不灭,真是太便宜了,不是大便宜又是什么?然随着练习的深入,尝到了其中的艰辛困苦,熬不下去了,或是操持日久而收效甚微,便对宗风不知不觉地起了幽怨之心,而不知从自身反省。因而丹华渐失、容颜黯淡,死人一般。如果没有杨兄指点,或许我已经堕落了。如今想起,内心还有隐痛。诸君若与我一样,已不知不觉落入下士之列,宜速发勇猛心,及早忏悔,否则悔之晚矣!
“当年出家佛在前,佛上大殿是次年。三年佛往西天去,我佛佛我不相言。”李老师的禅诗和我的经历体会,不知足以警世否?
|
 |
|
我想杨兄这样说是为了引领我进入灵性修为,我当时听了觉得很自然,并没有觉得伤人,并且认定自己确实是大坏蛋,贪嗔痴未除,财色名食睡未断,坏念头此伏彼起,虽尚可克制而未付之行动,然实与禽兽无异,在修心的角度看来,不是大坏蛋又是什么?难道不应发起惭愧心吗?或许写在这里是有点扩大化,是我的不对之处,敬请大家原谅!
|
 |
|
我想杨兄这样说是为了引领我进入灵性修为,我当时听了觉得很自然,并没有觉得伤人,并且认定自己确实是大坏蛋,贪嗔痴未除,财色名食睡未断,坏念头此伏彼起,虽尚可克制而未付之行动,然实与禽兽无异,在修心的角度看来,不是大坏蛋又是什么?难道不应发起惭愧心吗?或许写在这里是有点扩大化,是我的不对之处,敬请大家原谅!
|
 |
|
我想杨兄这样说是为了引领我进入灵性修为,我当时听了觉得很自然,并没有觉得伤人,并且认定自己确实是大坏蛋,贪嗔痴未除,财色名食睡未断,坏念头此伏彼起,虽尚可克制而未付之行动,然实与禽兽无异,在修心的角度看来,不是大坏蛋又是什么?难道不应发起惭愧心吗?或许写在这里是有点扩大化,是我的不对之处,敬请大家原谅!
|
 |
|
文人丹夫屏感悟
李老师在《翰墨缘》彩页有文人丹夫四屏,近来有所感悟,不吐不快!
一、文屏:
文章莫不是由人而作,事情亦是因人而为,刚柔显化,所得之者,阴阳之差也。大道至理,灵光不昧,天下尽仁乎?
“文章莫不是由人而作,事情亦是因人而为,刚柔显化,所得之者,阴阳之差也。”好文章有一定的标准吗?有绝对的对错吗?做好一件事情有一定的套路吗?有绝对的是与非吗?根本没有,只不过由人而作、因人而为而已!有文慷慨感激、气壮山河,有文婉约回荡、含情脉脉,有文犀利老辣、直指人心…做事亦是如此,有人做事雷厉风行干脆利落,有人做事谦恭退让委曲求全,有人做事沉稳老练,一丝不紊…这些千差万别的风格,或刚或柔,或缓或急,或平或险…这些阴阳之差,不正是大道的演化吗?
是故每个宗风学子都没有理由逃避,都应该操笔行文,都应该想想自己能为宗风做些什么,找到自己在宗风中的使命。李老师说:自己的脸自己洗,自己的路自己走。修真的成就全在于个人的立志与付出,立意高古、志在圣贤,自然得宗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宗风学子要为之去奋斗的目标。祖师圣贤大德留下的灵性文化、惊天绝学,我们不继承还有谁去继承;真正的中华魂、真元魂,我们不去复兴还有谁去复兴?
读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我觉得练功不仅仅是练功夫,还包括写文章、做事情、做功德。故《太上感应篇》中言:欲成天仙者,须立三千功德。我们天天练的玉环桩,其中有一式叫水撞金轮,体现的是子来顾母,是孝道。那么我们想想,我们有缘能得宗风之育化,宗风难道不正像我们伟大的母亲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给我们法身慧命的宏深师恩。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又如何能练好玉环桩,更谈不上进入玉环桩的境界了。杨兄曾武断地说了一句:“练不成的,都是大坏蛋!”虽言辞过激,然不无道理,望学人深思!
“大道至理,灵光不昧,天下尽仁乎?”是故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只须发乎真心,真心无伪,写的文章、做的事情,自然能够感动别人、感动天地、感动师尊法祖。因为真心合于天地、合于大道,是灵光不昧,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仁,不就是真心吗,不就是大仁慈者以道成医的心态吗?唯仁者能爱人,唯仁者能无敌,亦刚亦柔,至刚至柔,故能驰骋天下,“天下尽仁乎?”
二、人屏
人非圣贤,草木思春,情之所至,非理而之。若是古人不尽此道,天下能有今时之际乎?故以此为意,其神也清,如尽知之,其人也慧。
“人非圣贤,草木思春,情之所至,非理而之。若是古人不尽此道,天下能有今时之际乎?”草木无情,尚且思春,况于人乎?人非圣贤,而圣贤亦并非无情。无情不能做神仙,菩萨者,觉悟有情也,神仙菩萨的伟大,不正在于他们对众生苦难的无限悲悯深情与不辞劳苦的救度吗。鲁迅诗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想想以前,我只是把宗风当成一种学术研究,每天就知道傻练,日复一日,日日如是,不得其门而入,痛苦不堪!我曾不断的问自己:这就是道吗?何日是尽头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思怀旧事使我悲”对宗风没有感情,对师尊没有从内心发起真正的感恩,没有对宗风的一往情深,又如何能与师真法祖心心相印呢?不是一句空话吗?这样就算练一万年,亦不得宗传,不成正果。正如文真师兄所言,这些年看到自娱自乐而堕落的人太多了!如果没有杨奎师兄的帮助,或许今天我不会在这里写出这样的文章。如果古人都像我以前那样自私自利、自娱自乐,宗风能传承至今吗?我们今天能得到宗风的育化吗?这些都是我们宗风学子需要深思的问题。
“故以此为意,其神也清,如尽知之,其人也慧。”如能真正感悟到此并付之努力,修真途上必渐入佳境!(未完待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