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太极拳论 王宗岳  XML
论坛首页 » 六脉太极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心月孤圆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26/04/2007 23:48:59
文章: 89
来自: 220.248.229.205
离线

太极拳论

王宗岳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 而理为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 然贯通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 右杳。仰之则弥高,府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 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 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 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 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 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 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 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4/02/2008 14:44:41

循经
新同学           初来入宝境 新到结奇缘 开眼拂真慧 立志入统元

注册时间: 06/06/2007 13:02:20
文章: 2
来自: 211.160.8.193
离线

王宗岳《太极拳经》注释
  [原文]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注释]太极:太极本为宇宙天地万物的本源。此处指太极拳而言。 无极:宇宙天地万物诞生前的虚空、静寂、混沌状态。此处指太极拳演练前准备阶段时的状态。此时中心泰然,抱元守一,无念无欲无求,无持着的虚空状,谓之无极。无极动而生阴阳,阴阳蒙发而生太极。未动之时动静、阴阳刚柔、进步、开合已悉数寄寓其中。可为万有之母。
  母:本源,根本。是动静的机枢所在。
  动:指物体按一定方向,以一定速度在空间中移动。
  静:保持或维持物体原有的位置。动静无端、阴阳无始,为太极的枢纽机关。太极拳行功时,于动中存静意,于静中寓动机,静极则动,动极则静,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原文]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注释]太极拳当行功时,各个姿势一动一静之间前后、上下、左右、手足、肘胯均有阴阳虚实可循,所以说动之则分。其相对静止状态,其动作、肢体无运行轨迹可指,阴阳虚实具在其中,此谓静之则合。以发力状况讲我动时将敌力分化,不能直达我身,敌劲落空后稍静我劲合而浑整,即刻发放。所以能“后发先至”。

  [原文]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注释]过:逾越。及:到达。随:顺随。就:即、去、薄近。过与不及都是失中。失中则阴阳胜衰失衡,就不能合。运劲过则生顶抗,不及则有丢、偏。要作到不即不离,就应当随之而曲,就之而伸。随机应变,不要一成不变,不要固执己意。初学太极拳的人容易犯“过”的错误,稍懂劲后则常失之“不及”,学者不可不慎查也。

  [原文]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注释]人:指敌方。刚:刚猛有力。柔:柔顺,不抗劲。走:化敌来力。柔以承之,变化敌力方向,不为所制,叫走。顺:得机,得势,自由便利。背:不得机势,行动不自由便利。 粘:取制敌人之力。当敌手用刚猛暴烈的力时,我只有顺应其势,如以胶着物,物我合一,应势取胜。此之谓粘。 

  [原文]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注释]这一段讲的是在与敌交手时,自己动手的急缓速度应随对手的变化而变化。敌手运动速度快而我应对缓慢,则反应迟钝,必被敌所制。敌劲尚未运到,我过于急噪,抢先发力,往往不能有效节 制敌手,敌反而有机可乘。这些都是应着力克服的弊病。在与敌交手中,虽敌方动作千变万化,但只要我能与之急缓相随,便可纯任自然,无丝毫的凝滞,定会胜券在握。

  [原文]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注释]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参天之木起于毫末”。作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尤其是习练太极拳,往往欲速则不达,必须循序渐进。所以习练太极拳的人,首先要从模仿师傅的姿势开始。姿势正确后再求势与势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使整个套路熟练。着法熟练后再行实践,学习各招势的实战用法。如能使用得当,敌不落空,才算着熟。着熟后以推手验之,以求懂劲。研究对方动作轻重缓急,及方向、大小、作用点。久而久之便会由微懂而至无微不觉,无处不懂。才算得上真正懂劲。懂劲后不求用劲,而劲自合,逐渐达到以意运劲,以气代意,精神所触,莫之能御就到了神明的阶段。这样层层递进,阶阶高升的过程,没有数十年的纯功是难以达到的。 

  [原文]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注释]顶:囟门,小儿初生时,此处骨软未合,会随呼吸颤动,道家称上泥丸宫,藏神之府。道家上田练神。练太极拳者主张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精神和肉体同时得到修炼。运动时务使顶上圆光虚灵。顶为全身纲领,头顶悬则周身骨骼正直筋肉顺遂,动作起来全身一致,左右前后都不会有受到任何索制的故虑。
  丹田:此处指下丹田,据笔者考据下丹田在脐后肾前,其正确位置处于百会与会阴的连线和神阙(肚脐)与命门(肾脏)连线的交点上。常用深呼吸使气归于此,自能神旺气足。《老子》曰“天地之间其犹槖籥乎”。又曰:“虚其心,实其腹”都讲的是吐故纳新。归根复命,长此以往必能延年祛病,下丹田为全身重点所在,习拳者沉气于此则屹立不动。气沉时应徐徐而下,在有意无意之间,不要用力憋气,使小腹外鼓,如若不慎会导致肠疝等不可不慎。

  [原文]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注释]偏、倚:都是失去中正。藏:隐匿;现:显露。忽隐忽现神明难测。外指身体姿势,内指神气运劲。神气意力全身贯彻。无过不及,忽隐忽现,令人不可捉摸。虚颌顶劲、气沉丹田须含活泼之意,为自然之趣,过于矜持则神气凝滞,姿态呆 
板,运劲不能虚灵,所以要忽隐忽现。

  [原文]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注释]杳(yao):不可捉摸。此二句承上文而言。进一步解释忽隐忽现之意。与敌接手后觉左边重,那么我左边与敌接触之处,即变为虚,使敌感到杳然不可捉摸,随其意而变化,不可稍有顶抗,如此虚实易位使其处处落空,而莫之奈何。右边亦然。虚与杳同义。

  [原文]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

  [注释]仰:提升、拔高。俯:下降、按压。交手时敌欲提我使上,我因其力而高之,意欲扪天,使敌难攀。敌欲压我使下,我即顺势而下降,如探深渊,敌反失其重心,因势变迁,潜移默化,存乎一心。

  [原文]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注释]我前进击敌时,敌差顺领我劲,我则长身以随之,使其无可退避。敌乘胜前进时我即收缩后退,使其追之不及,力到尽头。自不再得逞。太极拳以柔静为主,但不是一味避让,而是以退为进,以退为攻。全在因势利导,不必拘泥。

  [原文]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注释]羽、蝇虫都是份量极轻的。加:增加;着:附着。言练太极拳进入高级阶段的人感觉极其敏锐,稍触即知。稍纵即逝。即就是轻如羽毛,如蝇虫,稍近我体就会立即有知觉,马上做出避害趋利的动作,而不容一羽,一蝇虫附身我体。“守静笃,致虚极”方能寂能不动。非经久锻炼,肢体软灵,感觉异常灵敏,难以达到如此境界。

  [原文]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由此而及也。

  [注译]《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又曰“善攻者敌莫能御之,
 
论坛首页 » 六脉太极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