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2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1/05/2014 18:48:22
文远 wrote:4、 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瑞靄芝華 wrote: 文远 wrote:4、 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其实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小孩子的天真和大人的天真有何区别。也许区别就在:知而不用者为尤高。所以大人的天真比起小孩子而言难多了,因为天真是小孩子的本性,而大人被后天的物欲所扰。
修竹 wrote:大智若愚
文远 wrote:2、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出自《红楼梦第五回,这是贾宝玉在宁府看见的一副对联,同时还有一幅画《燃藜图》。 史载刘向在汉成帝时受命在皇家图书馆天禄阁校刊《五经》和各种秘籍。某日夜暗独坐,忽有一个黄衣老人,手持青藜手仗,叩门进来,吹燃藜杖,以藜光照明,传授刘向《五行洪范》之文。刘向问老人姓名,老人说:"吾乃太乙之精,天帝悯卯金之子,特派我来传道给你。"并把怀中竹牒和典天文地图之书赠给了刘向。正是因为有此神授,刘向才能成为一代经学大师。 结合《燃藜图》,“世事”指的是生生世世的事情,即《菜根谭》第1点中的“身外之身”,“人情”是“物外之物”,而第2点中的“涉世”与“历事”指的是这辈子的社会俗事,历事深未必就能洞明与练达(刘向是获得神授)相反,很大可能让自己心性修为大退步,与其花时间去研究厚黑学,不如就让自己朴鲁疏狂,保留纯真。 《西游记》里,魏征一边与唐太宗下棋,一边砍下径河龙王的头,既不得罪唐太宗,也不违背天庭,这就是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例子。
文远 wrote:3、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敢让心事公于天下,除非能做到《太上感应篇》所说的“不履邪径,不欺暗室”,一言一行,哪怕心里的想法都栖守道德是很难的,这一点,功过格上我从来就没有打过勾,距离君子十万八千里。才华不显露,即是“不炫己长”,炫了会怎样?孙悟空学了72般变化后,在众人面前卖弄,结果因此被师祖赶下山,祖师说“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文远 wrote: 瑞靄芝華 wrote: 文远 wrote:4、 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其实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小孩子的天真和大人的天真有何区别。也许区别就在:知而不用者为尤高。所以大人的天真比起小孩子而言难多了,因为天真是小孩子的本性,而大人被后天的物欲所扰。 可能这本书想说的是,成长过程中会知道各种心机手段,避无可避,不过没有关系,不去用它就是很大的进步了。难就难在既然用心机手段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能控制自己不去使用呢?控制得了就是“尤高”
小杨 wrote:5和6说的其实是同一回事。“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又要“心中常有拂心之事”。前段时间有师兄对我讲男人的成熟要经历人生三个阶段:一是结婚,二是生孩子,三是孝养父母。人因责任而成长。 中国文化受禅宗影响极深,大概看过两本书的人都知道“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结果的验证,不是慢慢路途上的跋涉。 “金刚以火炼,烈火产真行”,真正的修为要经历生活中的水火磨练。人谁能不吃苦,但能吃苦的时候不抱怨;人谁能不奔波,但愿在奔波的时候多考虑父母、孩子、亲人、朋友,以至更多和自己有缘的人。 佛家大乘菩萨道六度:“持戒、施舍、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如能如此,君子自有君子之乐。 最羡慕王阳明临终遗言:“我心光明,亦复何言”!是君子真正之乐。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9/05/2014 12:20:46
瑞靄芝華 wrote:[quote=文远 喜神与拂心是可以统一的。在第9点:“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又于此中得大惭忸”把拂心事作为砥石进德修行,就可得到大机趣,成为喜神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12/06/2014 15:28:29
文远 wrote:14、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灭除得物累便超圣境。 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定义,这点就是给事业,名流,增益功夫,圣境作出定义:就是摆脱世俗的名利对心的束缚。这样,争名夺利斗个你死我活不但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反而是远离大道,越行越远。
文远 wrote:15、交友须带三分侠气,作人要存一点素心。 侠肝义胆形容见义勇为、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肠和行动。 我疑惑到底侠与义是肝与胆的关系,还是侠义能影响到肝胆。
qiuxue wrote: 文远 wrote:15、交友须带三分侠气,作人要存一点素心。 侠肝义胆形容见义勇为、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肠和行动。 我疑惑到底侠与义是肝与胆的关系,还是侠义能影响到肝胆。 肝在五行属木,五德属仁,四季对应春天,主生发。侠义作为一种精神,有救济困苦、伸张正义的内涵。是否可以说,为人侠义,有助于自身元气的生发,思想行为影响脏腑(五德养真在统真大典里有)。我心中的侠客是果断、爽快、潇洒的,义是无私忘我地付出,这么看的话,侠有胆的决断力,义有肝的仁慈,那这个成语应该是义肝侠胆。呵呵,我也不懂了。
qiuxue wrote:《弟子规》、《十善业道经》、《太上感应篇》,作为通俗读物,告诉人们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是人们有了文化、文明后的产物。在这之前,人们没有是非善恶的观念的时候,是如何评价好坏对错的呢?再有,对于没有接受过任何是非善恶的教育的被人们认为作恶多端的人,是真恶人吗?站在阴阳的立场上看,善恶,无非是两种力量,要是站在元气的角度,善恶,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不同的流向。我自己的经历是,在没有看这些书之前,不知善恶,或则说没有明确的概念,看了以后又太过拘束以至于与大家格格不入,现在是到了对经典的理性思考与实践阶段。文远老师怎么看善恶呢,您的标准是什么?
qiuxue wrote:像《弟子规》《太上感应篇》的这些准则一旦成为个人认定的行为准则,在每时每刻遇到相对应的事情和想法,这些准则就成为了评判是非的标准。今天一个师傅跟我讲他的难处:上要对领导负责,下要管理好团队。对领导负责就应该少出差错提高效率,管理团队要隐恶扬善少批评多鼓励,这是件矛盾的事。现实中准则的执行是要通过考虑的,而且做人本身就是极大的学问,所以,虽然规则是死的,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李老师说,“让自己烦恼的事不做,让别人烦恼的事不做”。事实上只要干事,就会有人烦恼,除非什么都不做。您说的以“对心产生什么影响”作为标准,我觉得是更简单的标准。这个心应该包括自己的和别人的,展开后又是李老师那句“让自己烦恼的事不做,让别人烦恼的事不做”,再往下展开,什么事会让自己和别人烦恼,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又来了,菩萨还有六度万行。修心,念头由粗到细,到每一个念头都能妥善处理,就算修为有成了。 通过您的回复,我更坚信了修为是自己的事,像您说那些,每条之间的关联,个人因何而悟,这些细节只有您一个人知道,而道理一旦悟通,问题随之而解。我总结的不让自己烦恼的方式,不做亏心事,不背后搞小动作,心底光明,好东西好想法与人分享,增长见识,提高能力。这是从做事方面看,如果从身体生理上看,身体健康了,不良情绪引起的气血异动在身体里很容易得到疏导,不会产生淤积,心情虽会一时烦闷,很快就能通过调整恢复过来。 昨天写了三次,都因网络问题,没有回复成功。每次写的内容都不一样,心情也不一样,平静的心,理性的交流,我觉得是大家更容易接受的。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6/06/2014 15:46:20
文远 wrote:上网查看了刘善人讲病,对照自己和亲人的病,讲得挺对的。我的理解是,心在哪方面不在正确的位置上,就产生对应的恶行,对应的气血运行就不正确,邪就入侵,就产生对应的病了。把心修正,才是从根本上治病,吃药只能治一时,因为心不正,病就能复发,孙悟空治疗朱紫国国王的相思病,说:“他如今是个病君,死了是个病鬼,再转世也还是个病人,却不是一千年也还不好?”心善就是让气血不要走歪了,如果气血已经堵塞了,还有练功来搭救,如果单练功,不修心,气血行走就会老被堵,不够顺畅,效果就不明显了,所以要性命双修。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30/06/2014 20:59:06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09/07/2014 14:56:00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6/07/2014 23:08:21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2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7/07/2014 10:57:51
文远 wrote:这回见到了众多偶像,竟然不知道从何问起,苏伯说我脚抬起来还没落地,等落脚的时候就有问题了。邓老师倒是说了地藏王菩萨苦不苦的问题,就是修到无我的时候,自己没有了,而你所看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所以看不到别人的过错,而且爱他们。
qiuxue wrote:文远老师不愧是当老师的,喜欢留问题,以前上学的时候最怕老师提问题,最最怕的是站起来回答问题,可现在在论坛里我算是比较活跃的了,说到底是闲的,闲是因为不做正事,不做正事是因为懒惰和无知无畏,懒惰是因为外无压力内无动力,内无动力是因为放任自流,无知无畏是因为不信因果,放任自流是因为自暴自弃,再说下去就循环了,上士中士下士闻道各有不同,最差的是死不悔改,即便是最差的经历多了后也会变得聪明智慧最终回到道的轨迹上来,所以,菩提心终究是会发生的,虽然一时没有用功,种子埋在心底,迟早是要发芽的。
qiuxue wrote: 文远 wrote:这回见到了众多偶像,竟然不知道从何问起,苏伯说我脚抬起来还没落地,等落脚的时候就有问题了。邓老师倒是说了地藏王菩萨苦不苦的问题,就是修到无我的时候,自己没有了,而你所看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所以看不到别人的过错,而且爱他们。 我总是躲在后面听别人提问题,老师说的记住了理解了练到了才行。做老师的要什么都懂,当学生的知道不懂什么就行了,自己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每个人的问题又不一样,所以,修为是自己的事。学生如果遇不到有学识负责任的老师,那永远也没有办法提高,反之,老师遇不上尊师重道勤奋努力的学生说再多也没有用。当我把宇宙与人生理解为心神作用下的元气的运转的时候,就再找不到什么趣味了,没有人我善恶是非对错,都只是一种力量而已。而真实的体会是,有些力量让人很舒服,有些让人烦躁,是非对错因此而生,谈论是非是为了让人走向中道,而不是用来攻击他人。只有所有的个体的力量都朝着一个方向运转,遵循自然的轨迹,才是最美好的吧。
文远 wrote: qiuxue wrote:文远老师不愧是当老师的,喜欢留问题,以前上学的时候最怕老师提问题,最最怕的是站起来回答问题,可现在在论坛里我算是比较活跃的了,说到底是闲的,闲是因为不做正事,不做正事是因为懒惰和无知无畏,懒惰是因为外无压力内无动力,内无动力是因为放任自流,无知无畏是因为不信因果,放任自流是因为自暴自弃,再说下去就循环了,上士中士下士闻道各有不同,最差的是死不悔改,即便是最差的经历多了后也会变得聪明智慧最终回到道的轨迹上来,所以,菩提心终究是会发生的,虽然一时没有用功,种子埋在心底,迟早是要发芽的。 您写的都是可以独立成文的,与其说我喜欢留问题,不如说你的文字像一个高明的老师一样,总能让学生在心里提出问题下课
文远 wrote:35、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这点与第13点“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差不多,不知道为什么又重复了,可能正因为知道人情反复,所以第13点学了,很快又忘了,恢复坏习气,所以35点又说一遍?
qiuxue wrote: 文远 wrote:35、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这点与第13点“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差不多,不知道为什么又重复了,可能正因为知道人情反复,所以第13点学了,很快又忘了,恢复坏习气,所以35点又说一遍? 个人觉得还是有些差别的,第13点可以直接翻译成白话,不好走的路往路边靠下让别人先过,自己有好的东西不应该吝啬;第35点讲处事,遇到阻挠,退后不走或迂回通过,即便过去了也要对别人给予的方便心存感恩。人情反复,应该是人心难测的意思。
文远 wrote:37、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1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13/09/2014 10:41:48
文远 wrote:《乐育堂》里所提到的阳生之象的例子应该都属于正气:守贞节的妇女、忠臣烈士、敬老爱幼、悯贫济苦、读书吟诗时无丝毫私欲心旷神怡胸舒气畅、朋友们一起高谈阔论思想默契时各自激情生发、从事于琴棋书画渔樵耕读养鸟种花肩担小卖,事事顺乎自然,本乎天性,无私无欲,不怨不忧,心境畅爽,超然物外等时刻。
qiuxue wrote:事实上看到您昨天写的内容,我就不好意思回了,我只会讲点空话,真功夫没有,以后要好好结网了,老师再见了!
文远 wrote:41、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看完这点,觉得和君子相处真是太舒服了,又很想知道,念头相对浓的人如何与念头相对淡的人和谐共处,如果这两个人是同一屋檐下呢?
qiuxue wrote: 文远 wrote:41、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看完这点,觉得和君子相处真是太舒服了,又很想知道,念头相对浓的人如何与念头相对淡的人和谐共处,如果这两个人是同一屋檐下呢? 呵呵,我又来了。 我算是念头相对淡的人,面对喜欢侃侃而谈的人,我是看心情,心情好了我就跟他云里雾里天上地下的乱扯一通,尽管我知道扯那些一点用都没有,但确实通过交谈、倾听,会增进对一个人了解、理解,增进感情,这对同在一个屋檐下的人还是很有意义的。心情不好,或者精神不足的时候,出于礼貌可以多听少说,实在无聊借故逃脱。如果说是相处在一起的一家人的话,那更好办,我早已经习惯了,别人想干什么随他便,只要别把我拉进去就行。我在刚毕业就自己算了一卦,说是要走坤卦,就是要顺承(乾卦就是要主动、带领),只要老实做事、快乐做人,不操心啥的,这有什么不好,相反那些日理万机的人才可怜。 王善人讲在家庭五行里,长子是东方木位,要能干,父亲是南方火位,要明理,母亲是北方水位,要能容。男子从木到火,需要立业、明理。又讲了,明理火的表现是达天时,就是要知道各种时机。与人相处也是,要知道对方的性格,理解了,他的一切表现都能理解了,虽然不喜欢,可每个人的自然秉性如此,难以改变,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有定力有智慧才能与自己性格不合的人友善相处。王善人讲的最高的道莫过于化性,化性后的人才是柔和的人,像水一样,随方就圆,与任何人都能愉快相处。 慢慢的感觉到语言的作用。就像别人向你进招,这招来了总得应,当然可以躲过去不理他,但这样就把人给冷淡了,如果直接硬顶上呢,那肯定会大伤元气,最好的就是打太极,你来我往几下就把气泄了,然后和好如初,静下心来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有人喜欢以势压人,碰上软的算运气,碰上脾气不好的,就斗起来了,恶人自有恶人磨,路不平有人铲。语气和缓,态度恭敬,和颜悦色,别人心随境转,自然也生不起气了,自然和谐。说话的用字用词,加上声律的运用,长期琢磨,自然知道哪些话会让对方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如果不灵,那就是碰到高人了,能够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人很不简单。 无论外界怎么变化,只要能做到身心一体,心不妄动,神不外驰,气息平和,以此为原则,不随境而转,自能转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