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搜索
最新主题
热门主题
会员列表
返回首页
会员注册
/
登入
请问:“三足为鼎,化物为蟾”与“蟾月神光真图”
论坛首页
»
教学研讨
前往:
选择一个版面
网站公告
教学信息
修习心得
循经太极
六脉太极
教学研讨
基础功法
专修功法
精进功法
声律真诠
书法教学
以文入道
武当嫡脉
少林正宗
太乙显真
九脉合真
健康生活
养生方法
诗书画印
百家武学
道家纵横
佛学纵横
儒学纵横
医易纵横
文化杂谈
图片视频
电子书屋
温馨家园
会员茶室
发表人
内容
28/11/2012 13:48:37
文章主题:
请问:“三足为鼎,化物为蟾”与“蟾月神光真图”
nene
1、初义士 初义鸣铁甲 壮怀演三军 拳脚并锋仞 始知入自身
注册时间: 19/09/2011 11:12:13
文章: 16
离线
在“老子三清大法”这本书中,第39页,第一段第二行说:“三足为鼎,化物为蟾”,可是“蟾月神光真图”中的九只小蟾蜍都是四足的,为什么?
29/11/2012 06:37:45
文章主题:
请问:“三足为鼎,化物为蟾”与“蟾月神光真图”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41
离线
nene wrote:
在“老子三清大法”这本书中,第39页,第一段第二行说:“三足为鼎,化物为蟾”,可是“蟾月神光真图”中的九只小蟾蜍都是四足的,为什么?
蟾,又是月、月光的别称。《广韵》:蟾、蟾光、月彩也。白居易、<中秋月诗>: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宋史、乐志》:残霞弄影、孤蟾浮天。
李兆生老师《老子三清大法》一书中又有:“月乃蟾光之源。古之「光明以观月窟,涌跃以跳龙门。」以蟾光为基,碧波聚在西川,一气冲霄,纵贯三才,可谓:「琴心三叠舞胎仙」之意也。中注一脉,乃先天真脉,可以通彻天地,兹天心地轴矣,气冲太乙,灵犀冲撞金阙也。月光乃返观自照,虚空生白,守一定止,光华自现也。此为「大光明身。」「玄秘塔碑文」中「赤子无愁声,沧海无惊浪。」亦是此喻,行持之内景也。”
而该书中又有:“三足为鼎,化物为蟾”之语,此段出处为“三华并同结一元”之释语,至此,蟾光之意明了矣。所谓“三足为鼎”,是比喻人身之中有三宝,乃是精气神,对应天之日月星;而“化物为蟾”,是说通过善养人身浩然正气,聚集此三华于一身,可化为元光不散,为月魄蟾光生在自身是也。因此,“返观自照,虚空生白”,在身中出现内景光华,为「大光明身」之修为是也,此乃儒释道共运之大道,人我自然无伪之真身。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29/11/2012 06:43:14
文章主题:
请问:“三足为鼎,化物为蟾”与“蟾月神光真图”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41
离线
nene wrote:
在“老子三清大法”这本书中,第39页,第一段第二行说:“三足为鼎,化物为蟾”,可是“蟾月神光真图”中的九只小蟾蜍都是四足的,为什么?
《蟾月神光真图》是以象喻物,是昭示了月魄蟾光之修为方法。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29/11/2012 08:04:49
文章主题:
回复:请问:“三足为鼎,化物为蟾”与“蟾月神光真图”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41
离线
蟾光乃我之真意,是真如智慧纯化之光辉,“心之光明犹火也,神而变化其龙乎“,修为的道路就是在身心中焕发和升腾起自性的光辉,所谓“措磨心地以成金丹“是也。因此又有“金阙开日月,宝阁朗乾坤“的联语,金阙是我心也,宝阁乃我身也,身心清净光辉,乃是三清之至真至极之光辉境界也。所以又有“心轮有障碍难参真“之语,修为是措磨心地以成光辉,历练人心使见真如。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29/11/2012 11:09:40
文章主题:
回复:请问:“三足为鼎,化物为蟾”与“蟾月神光真图”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41
离线
李兆生老师著作《太乙金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下卷第450页中有蟾月图谱文:
月魄寒辉凝太空,蟾禅何故碍蜻蜓。
绿波孕育藏真体,分洪谁晓潜阳升。
元撑妙谛存大法,九五龙腾显元功。
七七密意纯阳体,尽在朦胧寂静中。
其中深意可以自我意会。是结合人我自然的修为方法,通过长期艰苦卓绝的修为,来澄澈自我身心,在身心之中升华出月魄寒辉,潜循元阳之太乙流波,使自我身心复归人天一如的道德境界。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29/11/2012 11:18:41
文章主题:
回复:请问:“三足为鼎,化物为蟾”与“蟾月神光真图”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41
离线
上段“心轮有障碍难参真“为“心轮有障难参真“之误。
原文为李老师《禅诗百卷精舍》中的诗文:
山僧凡夫谈修心,心轮有障难参真。
心象昭源因象幻,无象之处又无心。
(师言象由心生,亦言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之修习。)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29/11/2012 12:00:47
文章主题:
回复:请问:“三足为鼎,化物为蟾”与“蟾月神光真图”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41
离线
中秋月 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在这首诗歌当中,白居易生动地描述了人间男女的相思之情,并指出远在天上的月亮不知道人间的相思之情甚至可以断肠。中秋月夜,断肠人在天涯,共同仰望着玉兔银蟾,向月亮诉说着自己的思念之情。上述的“玉兔银蟾”,传说都是月亮中的事物,因此以“玉兔”或者“银蟾”来象征月亮,而蟾光正是月光的别称。《性命圭旨》中有:“西川岸上抬头望,一派蟾光蘸碧波”,也是《真如明月图》的寓意所在。这些比喻也好,寓示也好,都在告诉我们,真如智慧就如同远在天边的月亮一样清澈明亮,纯洁无暇。而白居易诗中说月亮不知人间男女的相思,从反面也表明了只有做到如同月亮那样,常清常静、无私无欲,真如智慧的光辉才能如同远在天边的月亮那样永远悬挂在我们心头,使我们忘记了一切有为欲念,只剩下天真纯净的真如智慧。而这也正是故国先贤们所昭示出的大道之本源境界。
因此,身心不清净,是一切苦恼磨难之源头,身心清净,是一切福慧辐辏之原因。修为的根本还在于清净自我身心,以清净自然之元光纯慧照察这个世界的一切变化,最终做到人我一如,万物一如,会合天地自然和万物生化的本源真理。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29/11/2012 12:14:26
文章主题:
回复:请问:“三足为鼎,化物为蟾”与“蟾月神光真图”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41
离线
心象昭源因象幻,无象之处又无心。
心象所生,其原因在于身心不清净,因为身心不清净,所以在头脑中刻画出各种有为事态,并予以付诸实施,这就指出是人们心中的各种有为的欲念为自己和他人带来了各种磨难和烦恼。因为一切相皆是虚无,所以,本来这个世界就是无象和无心的。而不过是人们有心构建了有象,有象带来了烦恼和磨难而已。所以无象之处又无心,能知晓诸相非相,就是明白了这个世界和人我自然一切的生化在本质上都是虚无的,在表现上都是逐心而成灭的。若能做到无心,不但可以灭却一切物象,也可以灭却一切生死烦恼。因为这个世界上“本来无一物”,就如电影中人看电影,我们虽然坐在电影院中观看电影,如果再抽身出来一看,我们自身也是在电影之中,是处在变幻莫测的大道生化之中。如此而来,何事是可以把握的?什么是可以依靠的呢?既不是我们的房屋钱财,也不是我们的身心欲念,而是真如智慧的纯净真心,只有这个真如智慧的本性根源,如同月亮一样,亘古不变地照耀在自我身心之中,而我们多是对此一无所知,每天追云逐月,生活在有为欲念之中,迷失了本有的真如智慧之心,忘记了自身也是原本如同月光一样,有个散发智慧光芒的「大光明身」。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29/11/2012 12:53:57
文章主题:
回复:请问:“三足为鼎,化物为蟾”与“蟾月神光真图”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41
离线
灭却心头火,烦恼即菩提。如果能灭却心中有为有欲之火,那么烦恼即刻化为菩提。如果始终不能通过清净自我身心来灭却心头热恼之火,那么烦恼永远就还是烦恼,永远无法转化为清净之菩提智慧。所以烈焰可以燃尽妄薪,智水可以洗净尘心。惟有通过传统宗风丹经武学的文武之道的修为,才能真实地澄澈我们身心,去纯净元气和思维,使我们摆脱俗世热恼之心火的烧灼,从而独步清凉无际的真如智慧的世界,深谙无人无我之纯慧!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论坛首页
»
教学研讨
前往:
选择一个版面
网站公告
教学信息
修习心得
循经太极
六脉太极
教学研讨
基础功法
专修功法
精进功法
声律真诠
书法教学
以文入道
武当嫡脉
少林正宗
太乙显真
九脉合真
健康生活
养生方法
诗书画印
百家武学
道家纵横
佛学纵横
儒学纵横
医易纵横
文化杂谈
图片视频
电子书屋
温馨家园
会员茶室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