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天垂法度臻变化,人承太乙重致一 ——古人对宇宙演化的阐述  XML
论坛首页 » 修习心得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dao1008
7、初侠           为侠常明理 三十六般兵 刚柔任显化 出入太乙身

注册时间: 05/01/2008 19:49:52
文章: 267
离线

天垂法度臻变化,人承太乙重致一
——古人对宇宙演化的阐述
儒家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继而生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但是儒家也讲:“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
《黄帝内经》序文说:“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因为黄帝问此太素、而有《素问》。而太易、太初、太始、太素描述的是太极生成之前的状态。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说的比较简单,只有道、一、二、三、万物。
道家有三清即太清、上清、玉清。在《老子三清太法》中,李兆生先生详细讲解了三清的具体内容,即太虚呈象、太素生形、太极阐化。传统中又以神化喻义称此三清为道德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三真或称三天。
古人将宇宙演化分辨得是如此精微至极。
易、无极、道、太易(太初)、太虚呈象、太清、道德天尊是同一状态的不同描述。
有极、(太始)太素、上清、太素生形、元始天尊是又一状态的不同描述。
太极、一(道生之一为太极,先天一炁之一为无极)、玉清、太极阐化、灵宝天尊也是同一状态的不同描述。
太极之后就是有形、有象、有质的阶段了。
清时,朝廷编有医书《医宗金鉴》,是衡定天下行医者之准绳。内言:“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未有天地气生形,已有天地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这是对无极、太极、阴阳的动态的描述。其中谈到的“理”,让我们联想到历史上的程朱理学。所谓理,通于一,既有先天一炁,又有太极。通常说要讲“道理”,道理者,道在先,理在后,是先有道而后有理,道乃先天即无极,理则与一气相连,乃后天之始,这样也可以说理是由后天返还先天的一条途径。《易•文言》讲:“君子黄中通理”,是说中脉通天彻地,乃返还先天之路途。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这样说道:“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这也是一种动态描述。下面接着说到:“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太极之后生成五行,五行已具万物之形质。关于五行,《医宗金鉴》中这样说:“天地阴阳生五行,各一其质各一气。质具于地气行天,五行顺布四时序。木火土金水相生,木土水火金克制。亢害承制制生化,生生化化万物立。”
关于五行的生成,《河图》中示为:“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
《西游记》中开篇诗说:“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这段话几乎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翻版。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这是道、易、无极、或太虚呈象。李兆生先生在《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教程》P18、19有相关的论述:“太极之先,本为无极鸿蒙一气,混然不分。故无极为太极之母。”
“自从盘古破鸿蒙”,这是“道生一”或太极。
“开辟从兹清浊辨”,这是“一生二”或“太极生两仪”。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这是“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由道、无极、太虚呈象到生成万物包含有如此深邃之理。人居万物之一,却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丹经中之婴儿出生了,才真正步入了通灵之路。李兆生先生曾讲过:“道就是人天合一的自然规律”。传统中关于宇宙演化的这些论述指明了天人合一之理。
“九”之数在传统中也是举足轻重的,如九五之尊、九州分野、丹成九转、黄帝铸九鼎……“九”之数源于《洛书》,《洛书》之九宫与五行、四象八卦等都有密不可分之联系。
《清•周易浅述》言:“(《河图》)天地之大,不外乎阴阳,阴奇阳偶分之,自各有所属也。五行皆生于天地。乃或天生而地成之,或地生而天成之何也?万物皆阴阳合而有生,而所以又各自有阴阳,皆由得气之初,阴阳或先或后。水先天阳而后天阴,故体阳而用阴。火先天阴而后天阳,故体阴而用阳。木由滋润而后焦枯,先天同水而后天同火也。金由锻炼而后融液,先天同火而后天同水也……(《洛书》)四正已备乎四隅,四隅不外乎四正。四正四隅皆本于中宫,两仪四象则根于太极……言乎理则一,言乎气则二,言乎象则四,言乎行则五。”
“子时开天,丑时辟地,寅时生人”也是传统中的一贯学识,天地人又称为三才,“纵贯三才为之王”,而伏羲氏是“王天下”者,说明伏羲氏乃纵贯三才者。
“至道在微,无穷变化,孰知其原!?”古人不仅是洞悉其原,并且将其脉络条理梳理的是如此精细确切,真如掌上观纹、洞若观火。“天垂法度臻变化”,只有对此“臻”了若指掌,才有“人承太乙垂致一”而达人天合一。

尊重原创,转贴请注明出处
 
论坛首页 » 修习心得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