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三读《翰墨缘》,初觉法味有点甜  XML
论坛首页 » 修习心得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芷竹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Avatar]

注册时间: 30/05/2008 23:02:08
文章: 173
来自: 芷竹的新浪博客
离线

三读《翰墨缘》,初觉法味有点甜
芷竹
最初接触《翰墨缘》是在2008年开始练玉环桩不久后,一位老学员一再跟我说,这是李老师《统元楼藏真丛典》的第一部专著,意义非常,最起码要读五十遍以上,乃至能背出来。我听了嘴巴张得大大的,心想要读这么多遍啊!后来看文真老师在《忆李真阳餐饮店》中写道李老师说的一句话:“《翰墨缘》虽是我写的,我自己还反复看呢。因为里面是祖师爷传的法。”这才知道《翰墨缘》的意义非同小可。

第一遍读《翰墨缘》是零零落落不成系统地看的。当初最大的感受是书里的文句特别美,于是还特地把里面的好句子、好段子摘抄下来,以备闲暇时多翻阅欣赏(这是我读书的一向习惯)。由于书里的很多诗歌中的专用文辞是我在一般文学书籍中很少见到的,也不容易理解,于是一看到大段大段的诗歌就赶紧跳开。记得当时初读卷首的《樱花诗》时就单纯地觉得这首诗写得好有仙气,空灵高渺得很,至于她内涵的更深层意义还是后来第一次去北京循经太极拳中心的时候李教练帮忙点悟的。印象深刻的另一点是初传我功夫的老师总说书后面李老师的字特别好,我当时就心里犯嘀咕:这字哪里好?一点都没有市面上卖的那些书法字帖中的字好看,一点笔锋都没有嘛。可是奇怪的是看着好像很好写,真要模仿起来怎么写就是不像。由于看不懂老师的字精妙在何处,所以“恨乌及乌”,连整个第五章和第六章在第一遍读的时候都被我回避掉了,连带着书中342页至346页的“作者刊石”也是一看到那样没有笔锋的字就跳开,那篇附加的日文就更是没认真瞧上几眼。还有书中其他一些涉及到文武同宗的内容也是看得云里雾里、一头雾水。《翰墨缘》就这么被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近两年)零零散散、囫囵吞枣地所谓的“看了一遍”。

第二遍读时是今年春节在家那会。在此之前正好于2009年底读了老师的《太乙金编》、《修真图录》、《禅诗百卷》等,加上功夫在持续不断地练习,还经常去丹经武学网论坛学习其他学员的修真心得,自己也写写文章,所以第二遍读的体会就比第一次深多了。记得当时是在假期快要结束的时候读的,所以整本书读得很匆忙,几天时间就从头到尾翻了一遍。这次读印象最深刻的是光看书前面那十几页的彩图就花了一个多小时,这是以前翻书从未有过的事,之前都是匆匆扫两眼就把目光移开了。这次看这些彩页,觉得每幅图片中都包含着深刻的意义、隐藏着三昧!另一个进步就是遇到诗词再不像以前那样跳开了,而是细细地品味起来,还试着把《前言》和《统元楼藏真丛典•序言》、《藏真大辞典序》中的诗歌背熟。第五章、第六章老师的手迹还是没有耐下心认真看,但这次把五六两章的印刷体部分看完了,很感叹:看似小小的饰文艺术原来还有如此多深隐的内涵,中国书法里原来也暗藏着诸多玄机,真是“方外自持春秋笔,壶中别有日月天”!这时,对老师的字虽然还是没体味出有什么美感,但是心里暗暗对自己说:这里面肯定隐藏着高深的价值,我要慢慢去加深理解。读完了第二遍,感觉《翰墨缘》变得亲切起来了,不再像第一遍读时觉得跟它离得很远。

第三遍读是在今年五六月份,那段时间光练武不学文,加上工作劳累,整个人每天神智昏沉,难有进步,于是决定认真把《翰墨缘》读第三遍,每天要求自己不管读多读少必须坚持一页不漏地完整读一遍。这一次,因为害怕又把书后老师的手迹漏掉,特地采用了“倒读”法,即从第六章反着读到第一章。那段时间正好把老师的《禅诗百卷翰墨真迹》也请回来了。把那近百首禅诗真迹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又从头到尾临摹了一遍,再从头到尾把每幅字里的印认了一遍,再反复观看揣摩老师现场书写“手持慧剑斩魔王”和“一笔横龙”的视频,突然一下子明白了很多,深深感叹:原来龙形大草这么奇妙!在此基础上再去看《翰墨缘》中附录的老师的手迹,这才觉出了里面韵味无穷、大有乾坤!与其说是在看老师的字,不如说是在一个字一个字地欣赏,常常是看着看着目光就定在某个字上舍不得移开,觉得老师的字充满了生命力,每个字都是那么天真自然、率真古朴而不事雕琢,是真心的自然流露,是真情的自然回放,是体内太乙流龙畅游于笔底的自然展现。看着看着,觉得那些或独立成章或牵连回旋的字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或如谦谦君子,或如潇洒侠士,或如翩翩醉仙,或在抱膝长吟,或在长剑独舞,或在乘虹驾鹤......整个五、六两章就这样完全通过老师的笔迹看完了(个别不认识的字再翻到前面与印刷体对照)。之前觉得这两章的内容很多难以理解,庆幸的是在次之前已经认真地读过一遍《修真图录》,所以对于古代丹道家饰文中隐藏的内修问题这回就好懂多了。比如以前看手迹第二页的印章总不明白这到底刻的是什么,有天晚上看着看着突然高兴地叫起来:“我知道了!”

“你知道什么了?”朋友看着我一脸兴奋的样子惊讶地问。

“‘龙虎堂’,‘龙虎堂’,这是‘龙虎堂’三个字!”然后又着重把中间这个徽号文字的“堂”字从丹道内练和丹成九转方面叽里呱啦给他解释了一通。他一听:“小样,相当可以嘛,说得还真像那么回事”。

五、六两章读完了就正好把《翰墨缘》翻了一半了,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于是再一鼓作气,把剩下的一半再由第四章倒着读到第一章。再结合临摹龙形大草,之前读得半明不白的内容这回渐渐有所体悟。然后就是在第二遍的基础上又认真了研究起卷首那十几页彩页来。就这样,《翰墨缘》被我第三次用了不算太长的时间(两个多月)探奇般地读完了。

在这次读卷首彩页的时候,我有个深刻的体会:老师的书不管时间久近,也不论题材相差多大,都是互为其根、前后映照的。常常是这本书的内容隐藏在另本书里;这本书蜻蜓点水地提了下,在另一本书里则详实有加;有的内容则是分散在各个书里,相互补充,要经过自己的一番思维整合才能体会其广度和深度;有的内涵深隐的内容恰恰隐藏在小小的角落,而近似白话的易懂内容却会占相当篇幅,所以需要读者很强的洞察力和由表及里的发散思维能力才能窥视老师文字里含藏的般若智慧。仅以《翰墨缘》彩页内容举例说明一下:

彩页第四第五页中的“作者悬书手卷”录在《声律真诠》下册第157-163页中,即《思羽初道 古风长卷》;彩页第五第六页的“作者悬书手卷”录在《声律真诠》下册第123-124页和117页中,即《金宵仙馆诗真》和《九玄真功显道妙》;彩页第八页中老师正在画的是《月楼飞羽图》,完整地录在了《太乙金编》上册的彩页中;下面一幅老师正在作的钟馗的《清宇图》诗文录在了《真元宝笈》第页中;第九页的《摩天图》(又叫《凌云飞渡图》)完整地录在《太乙金编》下册彩页第六页中;彩页第十、十一页的印章、刻石都录在了老师的《统元楼印谱》中;彩页第十二、十三页的彩盘中的《闹海神图》、《仙人骑龙图》等也在《统元楼印谱》中。

《翰墨缘》区区十多张彩页,可谓桃园深隐,别有洞天,待闲暇时,末学也来不揣浅陋试着做番赏析和解读,以期老师们的指点。

读完了第三遍,我发现读《翰墨缘》有瘾了,像一瓶好酒,散发着淡淡幽香,吸引着你去渐渐靠近他,品味他,进而恋上他。第三遍读完后,那段时间挥之不去的昏沉感渐渐地消失了,对于动功的理解也加强了,更可见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互为助益,不可偏废。

三读《翰墨缘》,是一个渐渐尝到甜头的过程。我会继续认真读下去,在老师用智慧为我们洒下的这滴滴甘霖中,我相信还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正是:
法典文字生红莲,
别有深髓藏其间。
龙泉洞真勤探索,
别有蹊径渡有缘。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2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08/09/2010 16:56:56


大乘佛法 太乙仙乘
[Email] [WWW]
北地飞鸿
3、勇姿士           勇姿识六法 渊源说得真 刁斗兼枪仞 出还大路魂

注册时间: 01/04/2008 20:43:38
文章: 35
离线

恭喜学友对丹经武学的认识又上层楼,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通读改翰墨缘了,看到你的心得我该重新学习了,向你学习。
小杨
11、剑庐士           剑庐周天卧 有无同呈痕 大千谙真我 无处不藏真

注册时间: 22/01/2008 21:05:18
文章: 1715
离线

精彩,期待下文!
修真自持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11/06/2007 15:52:29
文章: 53
来自: 218.15.5.82
离线

学友求学之精神令我钦佩,但本人没读出有什么新意(本人悟性差了点),惭愧!
qiuxue
8、英侠           英侠隐长途 默然识自身 导引推真法 数术始称心

注册时间: 16/04/2008 13:06:29
文章: 314
离线

[quote=芷竹
在这次读卷首彩页的时候,我有个深刻的体会:老师的书不管时间久近,也不论题材相差多大,都是互为其根、前后映照的。常常是这本书的内容隐藏在另本书里;这本书蜻蜓点水地提了下,在另一本书里则详实有加;有的内容则是分散在各个书里,相互补充,要经过自己的一番思维整合才能体会其广度和深度;有的内涵深隐的内容恰恰隐藏在小小的角落,而近似白话的易懂内容却会占相当篇幅,所以需要读者很强的洞察力和由表及里的发散思维能力才能窥视老师文字里含藏的般若智慧。
quote]

深有同感,这或许就是老师让把书读上五十遍的原因。以前在看《真元宝笈》的时候只是把小炼形、玉环桩的内容给细看了。暑假在看到书中对其他功夫的讲解以及书后“文卷篇”,给我留下的体会是,漏掉书中的任何一点内容都是不应该的,都会造成对修真、武学认识的不完整。
芷竹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Avatar]

注册时间: 30/05/2008 23:02:08
文章: 173
来自: 芷竹的新浪博客
离线

小杨 wrote:精彩,期待下文!


感谢您的鼓励,我会继续认真读下去!

大乘佛法 太乙仙乘
[Email] [WWW]
瑞靄芝華
8、英侠           英侠隐长途 默然识自身 导引推真法 数术始称心
[Avatar]

注册时间: 29/10/2010 18:06:14
文章: 407
离线

《翰墨缘》也不知道自己读了几遍了,完整的应该只读过1遍,其余的则是自己随便翻翻罢了,最近,由于“修丹”先学的指点,以及王佳明学友的国庆学习班体会(说到了读老师书的重要性),我又重新读起了《翰墨缘》,这一读果然别有一番味道。不由得想起了楼主的这篇文章。法味有点甜,味道有点甜,确实如此。

路,就在脚下......
追寻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
lingkunch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24/02/2009 22:44:06
文章: 65
离线

好!!期待在论坛里看到这样的好文章,到李先生的书里去找宝贝,修行就快了,千万要有耐性。
liangmt969
7、初侠           为侠常明理 三十六般兵 刚柔任显化 出入太乙身

注册时间: 16/08/2008 15:55:56
文章: 228
离线

见文如见人,所谓三人行必有吾师也,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轻易干涸掉,期待下文!
 
论坛首页 » 修习心得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