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大日经》(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XML
论坛首页 » 佛学纵横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真觉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16/03/2009 10:03:11
文章: 151
离线

玉兰 wrote:感谢楼主的贡献,学生对佛学知识也很感兴趣,可惜佛海浩瀚,不知道从何阅读,如果楼主能从佛学基础佛经开始进行讲解,将有利于我们这些没有基础的学生,谢谢!


谢谢您的肯定,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将尽量就我所知道的内容作些相关介绍,也请您多指教!

真觉觉通,觉而遂通,
通天彻地,通真真通。
真觉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16/03/2009 10:03:11
文章: 151
离线

「神变」:

《大日经疏》将“神变”和“加持”作为一个词语来解释。《大日经疏》中说:“神变加持者,旧译或云神力加持,或云佛所护念”,介绍了旧译《华严经》的“安乐行品”和“序品”中的译语。并认为佛的觉悟境界非是语言和文字所能表达的,因此,如来以大悲之念,为众生而住于自在神力加持三昧,以各种形象在现实世界中示现具体的教化。
所谓“神变”,就是毘卢遮那现等觉之时,依据过去的誓愿力,把所得到的法性自然成就状态、以无尽庄严之身遍满三界,以受用身和变化身使众生受益。
也有研究者认为是类似于印度瑜珈行者通过实践获得的神通力,约有五种或者六种神通能力,这些内容在初期佛教经典和大乘佛典中经常见到。关于六种神通,《沙门果经》或《俱舍论》中有详细说明。在大乘佛典中最早记录神通力的文献,被认为是公元一百年前后成立的《首楞严三昧经》和《维摩经》。在《般若经》中,虽然最古老的《八千颂般若经》中没有提到神通,但是《大品般若经》却做了详细的论述。其特质有如下五种:
1,释迦牟尼的三昧是神变的前提。
2,神变的主角是释迦牟尼所释放的光明。
3,光明生出释迦牟尼的化佛,并且光明依据化佛而成为说法的声音。
以上三点与小乘佛教的观点相同。以下是大乘佛教特有的神变力量:
4,释迦牟尼所释放的光明会使遇到光明的众生至于无上正等觉的境地,使恶趣众生重生于善趣,使病人痊愈,使恶人变为善人。
5,使娑婆世界变为净土。
在大乘经典中,最大规模讲述神变的就是《华严经》,在其“十地品”中,对第十地菩萨所具有的神变能力作了详细的记述。
在大乘经典中,《华严经》所叙述的神变对于密教经典也有很大影响。有研究者认为《大日经》继承了《华严经》的神变思想而加以展开,如有学者认为:《华严经》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中所说的如来的神变和入法界品中的叙述相互吻合,与“把从毘卢遮那的一切分支出生的诸佛诸菩萨作为大悲胎藏生曼荼罗的诸尊”相互重叠。除此而外,比较一下两部经典关于神变的记述,《大日经》的加持把《华严经》的神变・加持过程中光的作用升华为以真言・手印・曼荼罗(冥想)为首的身・口・意三密的活动,依据三密瑜珈的仪轨化,使成佛和有情之利成为可能,从而具有自己的特色。(待序)

真觉觉通,觉而遂通,
通天彻地,通真真通。
真觉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16/03/2009 10:03:11
文章: 151
离线

(续前)关于“神变”,弘法大师作了独特的提示。
《大日经开题》中说:“神变者,不测曰神,异常名变,是心之业用,始终难知,三种凡夫不能识知,十地圣者未知其边,唯佛能知能作,故曰大神变。此神变无量无边,分为四,一下转神变,二上转神变,三亦上亦下,四非上非下。”
不可思议之事称为神,不因常态而起称为变。因为凡夫、圣贤也难测知,只有佛能详知和常行,因此以“大”而称之。四种神变当中,所谓下神变,虽然声闻・缘觉也能由本觉神心之流转而升起神变,但是如来是因住于大悲大定之中,为了使众生从睡眠状态中觉醒,在瞬间之中而升起的神通。
所谓上神变,是指真言行者行修三密,如能证得本觉一心,难思妙业即刻遂心而成。
所谓亦上亦下,是指佛虽然在现实世界中以种种形象示现,却有上转和下转的区别。例如菩萨与佛相比处于下,相较二乘处于上位。均是具备自性、受用、变化、等流等四种法身而现大神通力。
所谓非上非下,是指佛超越了现实世界,从绝对世界的觉悟根源中升起神变。

真觉觉通,觉而遂通,
通天彻地,通真真通。
真觉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16/03/2009 10:03:11
文章: 151
离线

「加持」:

《大日经开题》中说:“加持者,古云佛所护念,又云加被,然未得委悉,加以往来涉入为名,持以摄而不散漏立意,即入我我入是也。”
《即身成佛意》中说:“加持者,表如来大悲与众生信心,佛日之影现众生心水曰加,行者心水能感佛日名持。”
「加」指如来基于大悲之心所赋予众生的力量,「持」指众生接受如来所赋予力量的信心。
“大毘卢遮那为体、成佛为相、神变加持为用”,神变加持意味着自性法身为体大的毘卢遮那的运用。
所谓加持,是指依据曼荼罗、真言、印契之修为门径,使身、语、意三者无尽庄严的外在修持和行者自性相互吻合。
也就是说加持是依据超自然的能力,使加持对象受到强烈的影响,使其产生不可思议的内在变化。由于加持的结果可以使受加持者产生内在变化,使环境产生变化,使时间和空间产生与自然原则相违反的改变,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奇迹。加持归根到底是为了给对方带来利益为原则,可以说是一种恩赐。因此,所有宗教的成立不可或缺的要素之誓愿、奇迹、恩赐等,都包含在加持这个词汇里面。
丹经武学宗风中的传统灌顶的内容,无庸质疑就是一种难得的加持。

真觉觉通,觉而遂通,
通天彻地,通真真通。
真觉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16/03/2009 10:03:11
文章: 151
离线

「经」:

《大日经开题》中说:“经者,贯串不散之意,以语密为经,以心密为纬,织三业之丝,为海会之锦,锦文千殊,同名为锦,佛相万差,等得称佛”。
“经”乃「纵丝」,与「横丝」之“纬”相对称,如同美丽的织锦是由纵横交织的丝线巧妙编织而成一样,佛的姿态隐现于森罗万象之中,森罗万象皆可称佛。经典是把隐藏于森罗万象之中的真实交织汇编而成。

真觉觉通,觉而遂通,
通天彻地,通真真通。
真觉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16/03/2009 10:03:11
文章: 151
离线

「因陀罗」:

《大日经开题》中说:“因陀罗者,梵语也,翻云帝释,此最胜意、无上意、涉入意,如释天能三十三天王中其德最上最胜,此经亦如是,诸大乘众教中无有等比,又如帝释珠网重重交映彼此涉入,四种法身四种曼荼互相涉入,无尽无尽,非算术譬喻所知。”

因陀罗是梵语indra之音译,指帝释天。如同帝释天在三十三天中最上最胜一样,《大日经》在诸种大乘经典中也具有无可比拟的殊胜地位。另外,所谓“涉入”,如同帝释天上所覆盖的珠网重重交映一样,四种法身、四种曼荼罗也互相交织无尽,乃称“涉入”。

真觉觉通,觉而遂通,
通天彻地,通真真通。
真觉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16/03/2009 10:03:11
文章: 151
离线

「王」:

《大日经开题》中说:“王者,自在为名,高贵为称,(中略)佛为一切众生作自在王,能以智剑摧破一切众生无明等苦,此经能说四种法身帝王自在意,故云王。”

另外,“王”梵语为raja,可以分解为ra和ja,ra为众生界,ja为佛界,因此“王”可以解释为能摧破众生之苦、并引导众生进入觉悟的境地。

“王”在华语中解释为:纵观三才之为王。乃通天彻地、纵贯阴阳、横竖无际之意也。此阴阳而称,彼曼荼罗而称,虽然名称不一,但皆剖陈混沌大道之构成,道佛无差,仙佛等觉,悉为大觉之王,皆可劈破旁门、摧灭愚迷,导引众生进入觉悟之境界。其构成图,佛为四种曼荼罗,道为《修真图》,横竖升降、互相涉入,无非阴阳之剖陈耳,不出大道之本源。

真觉觉通,觉而遂通,
通天彻地,通真真通。
真觉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16/03/2009 10:03:11
文章: 151
离线

二、品题
【经典】入真言门住心品 第一


【解说】经题之后是品题。「入真言门住心品」应如何理解呢?大概三种:
1、进入真言门而住心
2、进入真言门住心
3、进入真言门的住心

前两种浅略,而后一种深秘,揭示十界当相乃遮那本体之秘密趣意。

《大日经疏》云:“梵本具有二题,初云修真言行品,次云入真言门住心品,窃谓入住之意以兼修行,故离烦文但著其一”。
梵本原有修真言行品和入真言住心品二种品名,但是由于入住包含修行之意,故不厌烦琐而称之为入住心品。
「真言」梵文称为mantra,乃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意,《大智度论》译为秘密号。旧译称之为咒,这并非是正确的翻译。
另外,《大日经疏》认为:此品统论经题。也就是说众生自心即是一切智智,了知如实名之为一切智智。是故,此教诸菩萨以真语为门、于自心发菩提心、心具万行、见正等觉心、证大涅槃(注:涅槃音niè pán 翻译成中文为不生不灭意,乃指佛教之中心思想,若无涅槃佛教就形同生灭的世间法;中文相当于大定之意)。发起心之方便、严净心之佛国。由因及果皆无所住而住其心。故曰入真言门住心品。
藏译为“说心之差别品”,这个翻译如实的阐释了经文的含义。这种汉译和藏译的差别的出现,也有可能是由于在汉译本出现百年之后才出现的藏译经文,它们各自所依据的梵文原典本有差异的原因。
《大日经疏》进一步认为,进入真言门修行的行者,如果发心庄严瞬间可入无上菩提而轮转法。

丹经武学有雪山飞龙宗演为汉密,李兆生老师最新著作《太乙金编》下卷中“第十三章雪山密笈”(第469页),阐述了丹经武学所传承的密宗,属于武林中贤侠剑道所修持的密宗,这是中原密,也称为雪山飞龙派的密。

真觉觉通,觉而遂通,
通天彻地,通真真通。
真觉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16/03/2009 10:03:11
文章: 151
离线


一、经典的区分:


经典通常由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构成。但《大日经》通常没有序分。
《大日经开题》将此经典分为三部分:
序说分——从开始部分到「牙种升起」。
正说分——从「尔时执金刚秘密主于彼众中坐」到「世出世持诵品」的结束部分。
流通分——「嘱累品第三十一」。
上述序说分一般分为通序、别序。

二、通序:

通序通常包含五成就。《大日经》的通序的五成就是:

1,信成就——「如是我闻」
2,时成就——「一时」
3,主成就——讲述经典的教主
4,处成就——说法的场所
5,众成就——听说法的大众,密教称为眷属。

如上述所述,显示经典说教轮廓的五种状况,通常在经典的序分里完成,因此将此部分称为五成就。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2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19/05/2010 10:20:52


真觉觉通,觉而遂通,
通天彻地,通真真通。
真觉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16/03/2009 10:03:11
文章: 151
离线

【经典原文】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加持广大金刚法界宫。
【简明释意】
我听到如下的教诲:在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某个时间、尊贵的(大毘卢遮那如来),住在依据如来的加持力而呈现的广大的金刚法界的宫殿里。
【本段大纲】叙述信、时、主、处四种成就。

【词语释意】
「我闻」
关于这里的“我”,有多种说法,通常佛教经典指听闻释尊说法的诸位弟子中的任一尊者。也有人认为是指两部经典的结集者阿难。真言宗认为有三种:
1,金刚萨埵
2,毘卢遮那
3,法尔
以上三说按照次第,分为浅略、深秘、最秘。其中:
1,看作金刚萨埵之说通常流布
2,毘卢遮那自身说法、自身听法
3,法尔乃指说法者和闻听者的任意自然所属

真觉觉通,觉而遂通,
通天彻地,通真真通。
真觉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16/03/2009 10:03:11
文章: 151
离线

「薄伽梵」
“薄伽梵”,梵文bhagavan的汉语音译。常被翻译为“世尊”。“薄伽梵”含有自在(如来永离烦恼)、炽盛(受猛焰智火所精炼)、端严(具三十二种大士相)、名称(一切殊胜功德圆满而无所不知)、吉祥(受一切世间人所亲近和供养)、尊贵(具备一切德行常起方便之心利益和安乐一切有情而不懈怠)六种含义。
另外“薄伽梵”尚有女性的含义。《大日经疏》解释为四种含义,除巧分别之外:
第一能破之意、也就是大日具有除暗遍明之德;
第二女性之意、以女性比喻大日能生诸佛之意;
第三有德有名之意、表示大日万德圆具;
胎藏界大日法身的三德表示佛莲金三部之德:
第一能破之意、表示金刚部之德;
第二女性之意、表示佛部总德;
第三有德有名之意、表示莲花部理的道德慈悲之德;
“薄伽梵(bhagavan)”是指消除一切烦恼和舍弃一切所知障之意。

真觉觉通,觉而遂通,
通天彻地,通真真通。
真觉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16/03/2009 10:03:11
文章: 151
离线

【解说】
「薄伽梵 住如来加持」
《大日经疏》将薄伽梵解释为把自体作为住处,因此,这里可以看作住所成就。
《大日经疏》说“薄伽梵乃毘卢遮那本地法身”。接下来的“如来加持”的“如来”,是指其身体成为佛所加持的住所。如来之心是诸佛所居住之处,并且如来住在诸佛所住之中。诸佛依靠如来加持力在所有场所从遍满之处升起。因此,所升诸佛无相法身和本地法身并无二至。并且,依靠自在神力,对应一切众生的宗教能力而随所示现。此佛住所称为加持住所。
所谓本地,是指原本依据之地,《大日经疏》卷第三、转字轮曼荼罗行品第八中说“我一切本初号名世所依”。

此处可以理解为道和道之变化,以法身变化而示现种种方便,对应诸多众生和有情,宣扬大道、利益众生。

真觉觉通,觉而遂通,
通天彻地,通真真通。
龙影弗人
新同学           初来入宝境 新到结奇缘 开眼拂真慧 立志入统元

注册时间: 02/03/2025 13:27:13
文章: 1
离线

南无药师佛。
南无毗卢遮那佛
 
论坛首页 » 佛学纵横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