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原创)循经太极拳与中庸之道  XML
论坛首页 » 六脉太极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dao1008
7、初侠           为侠常明理 三十六般兵 刚柔任显化 出入太乙身

注册时间: 05/01/2008 19:49:52
文章: 267
离线

循经太极拳与中庸之道
太极拳又称十三式,即棚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棚捋挤按採挒肘靠为八卦,进退顾盼定为五行。虽然张三丰祖师和王宗岳都如是说,但世人并不知道这其中还有宗传之隐。
李兆生先生的太极拳文集中有这样的内容:
然十三式中进退按太极之论,当为一法也,顾盼一法也,此仅余存十一式而何?夫另见二法隐于修真,不肯轻授而言,此后二诀之势,乃“中”“守”二字,“中”乃求意追涉于太极本始,不弃不离,“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距”,孙过庭“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乃见于诸法行功之境地,均以不成熟至成熟之过程,合平正与险绝融为一体,方是功纯炉火,更为中庸之道。唯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刚不柔,不放不纵,不擒不随,不上不下,乃为中也。当然于修真之畴另有别隐;“守”字是对敌之拒,守我本真,不激不厉,发乎旨,本乎心。守住自己门户,闭住他人手脚,而修真更见隐奥,恕不直言。
如此说来,十三式乃棚捋挤按採挒肘靠顾盼定中守。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由传统文化的独特性而决定的。这传承有别也是传统文化中的独有特点。传统传承中,视其基础高低而传承层次有别。这不是古人吝啬,而是因为层次未达者无能掌握更高的学识,不能把握修持法度,势必要造成混乱而至不可收拾之后果。这传承有别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门派中最高学识必传于掌门,非掌门者其学识不会高于掌门。传统传承分为泛传、普传、宗传、脉传、嫡传等。李兆生先生乃“明•九脉合真,一脉真谕”之嫡传,不仅是当代中国文人翰墨大师,而且是中国丹道武学之泰斗,文宗武传都达至极。
李兆生先生揭示的是宗传之隐。太极拳是有十三式,这是不错的,但这其中有社会泛传与脉学宗传之别。社会泛传是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而脉学宗传是棚捋挤按采挒肘靠顾盼定中守。
关于传承有别,人们并不陌生。历史上六祖惠能得到五祖弘忍的单传密授之后,马上辞山远遁,躲离众僧,潜踪隐迹,独修秘炼十余载;《西游记》中孙悟空得须菩提祖师之传,很重要的一个条件是“此间更无六耳”,没有第三者在场,悟空才能“得传大品天仙诀”。由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因而形成了不少的隐语、隐事、隐史、隐传……这也是传统文化的独有特色。
我们再来看看这脉传宗风十三式,其中关于“中”字这一段:
“中”乃求意追涉于太极本始,不弃不离,“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距”,孙过庭“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乃见于诸法行功之境地,均以不成熟至成熟之过程,合平正与险绝融为一体,方是功纯炉火,更为中庸之道。唯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刚不柔,不放不纵,不擒不随,不上不下,乃为中也。
原来此“中”乃中庸之道,太极拳与中庸之道竟然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并且还是十三式之一,尤其是作为一种隐秘而数百年不现,这中庸之道真是非同小可。
李兆生先生这样说能符合太极拳的本意吗?我们来看看太极拳经典中的内容。
《太极拳经》中言:“无过不及……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无过不及、不偏不倚”,这正是中庸之道的核心内容。
原来循经太极拳就是中庸之道的实际体现。其实太极拳经典中早就讲得明明白白,只是现在有些练太极拳的人连太极拳经典是什么都不知道,有些人虽然知道,却因为文化修养的欠缺,而无法领会其中的深邃之理。
中庸之道不仅体现于循经太极拳中,传统武学也是中庸之道的具体体现,也就是武学也必须合于中庸之道。
在《循经太极拳与“发于腿”》一文中,我们知道“太乙元明功”的“两脚平站”,是为了保证三阴气脉和三阳气脉同时循注,不偏不倚,取其半阴半阳之势。
而在“金锋抖肘”中讲解的更加详细,“外形的直立,掌握了前后的中正;两足与肩同宽,体现了上下的平衡中定;两足平行,两臂松沉,是阴阳气脉的不偏;目光平视前方,使心火自然下降,肾水升润瞳仁;内外神光的合一内守,正是“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在神意上可以体会到内外如一,水火既济的状态。”为什么要有这么细致周到的准则呢?那是因为金锋抖肘“预备式取象于天心地轴的阴阳平衡,放松入境后,阴阳气机的自然循行,取决于外形的姿态。外在的形态,与内在的气血神意构成了一阴一阳的太极整体。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渺。是身体,两足之重力失去衡均之势而为偏执之形,‘阳有象而阴皆形’”。原来在“金锋抖肘”的这动作简单的“预备式”中竟然有如此细致的各个方面的中庸之道的具体体现。
中庸之道到底是什么呢?中庸之道是一个还是有多个?在“玉环桩”的“玄关一窍”中讲“散为百脉支流,合为玄关一窍”,中庸之道也同于玄关一窍。百脉支流中有中庸之道,玄关一窍中也有中庸之道。只有百脉支流都合于中庸之道,才能在玄关一窍之处也合于中庸之道。
循经太极拳中“脚踩平行,阴阳得位”是在行功或走桩中的中庸之道,它保证了足三阴足三阳气脉的平衡。同样的道理,手三阴手三阳气脉也必须保证平衡,这体现在手臂的动作上。如手臂抬起时,要求肩、肘、腕(或手)三者在同一个平面上,也就是三者与地面等距。若高抬则三阳气脉受阻;若下压则三阴气脉受阻。只有抬平,才能保证手三阴手三阳气脉的平衡循注。我们从诸谱文中可以看到其具体的要求。如:
起式:前抬两臂吊腕平。
野马分鬃:左手托球右肘横、左转身姿横左肘、球掩横肘肘齐肩、托掌前棚齐胸间、势藏挤撞平肘肩、托掌上映金肘横。
揽雀尾:上合右手平肩肘、前棚左手齐肩胸、右横金肘抱球圆。
玉女穿梭:虎步左肘平肩封、右抱球持右肘横。
除了手足阴阳气脉以外,还有其它的方面。如预备式中“守定中宫无极势”,这是外在形态与内在气血神意方面的中庸之道。
太极起手式“平身降气抖神威”,“老祖断凳”这一式要“平身降气”,这样保证了天心地轴的阴阳平衡。
白鹤亮翅中“正展身姿神气升”,“正展身姿”同样保证了天心地轴的阴阳平衡。
手挥琵琶中“平送眉目降肝火”,这同于金锋抖肘中“目光平视前方,使心火自然下降,肾水升润瞳仁;内外神光的合一内守,正是‘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在神意上可以体会到内外如一,水火既济的状态。”这是目光与神意方面的中庸之道。
“无过不及、不偏不倚”在太极拳中的体现是比较复杂多样的。
再接着看《太极拳经》的内容,“忽隐忽现”又指的是什么呢?玉环桩在“二仪呈象”之式后接着是“隐现虚灵”,在“二仪呈象”时可使气机无论是左进右出,还是右进左出都能顺遂通达。“隐现虚灵”的动作是刚一向前,又马上向后,不知道是向前还是向后,或者说是忽前忽后。在这忽前忽后的动作之中,可使气机在体内鼓荡,达到虚灵。玉环桩的动作还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这些动作可使气机在体内八方迴荡。所谓八方迴荡,就是合于八卦而神意守定中宫。八方迴荡就是在八个方位都不偏不倚,平衡无虞,才有如此效果。《太极拳论》一开头就说“一举动,周身具要轻灵”,现在人练太极拳只能看到外部动作的松软,而对气机的轻灵却一无所知,外部松软和气机轻灵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这与金锋抖肘中的内容是一样的。
“立如平准”这是指天心地轴要像铅垂线一样正直,而前后、左右、上下的阴阳气脉也会达到平衡中正,就是放到天平上也不差分毫。
“活似车轮”,同于“忽隐忽现”。气机八方迴荡,合于八卦。而八宫卦中又含64卦、384爻。“八方迴荡”的精微层次可使64卦、384爻都得到振荡,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无一遗漏并且都平衡等效。无论八卦还是六十四卦都是圆形,这“活似车轮”,虽然仅仅四个字,就将此中之精髓概括的精深明透。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同于“立如平准”。就是天心地轴正直而神意合于中宫。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就是“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我们再来看看《太极拳论》中的内容: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力。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毋使有凹凸处,毋使有断续处……总需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
“尤须贯力,气宜鼓荡……毋使有断续处……总需完整一气”,这是讲的由无极至万物的一气流行在太极拳中的体现。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这是玉环桩中由“二仪呈象”到“隐现虚灵”,太极拳也同于此理。
“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这里明确指出“忽隐忽现”、“活似车轮”即中庸之道,并且明确指出它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
“神意内敛”即“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就是“全凭心意练功夫”(《太极拳经》语)。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2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11/02/2011 14:16:12


尊重原创,转贴请注明出处
zgxin
新同学           初来入宝境 新到结奇缘 开眼拂真慧 立志入统元

注册时间: 11/07/2008 00:59:16
文章: 1
离线

学习一下
gail
3、勇姿士           勇姿识六法 渊源说得真 刁斗兼枪仞 出还大路魂

注册时间: 13/04/2009 10:47:41
文章: 36
离线

感谢分享!祝好!
事志
5、武士           武士封两极 造作自我身 锋拦如长短 如一始见真

注册时间: 10/03/2008 13:32:19
文章: 75
离线

重读楼主的文章,很受启发。这样的文章越多越好。
燕山飞雁
新同学           初来入宝境 新到结奇缘 开眼拂真慧 立志入统元

注册时间: 19/06/2009 15:55:42
文章: 2
离线

读楼主的文章,很受启发。愿您的文章更多更好。我就是因为看了您和文熙、文真老师和文章,打消了我的疑虑,坚定了我的信心,十一之前去了中心并参加十一的研修班。
 
论坛首页 » 六脉太极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