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搜索
最新主题
热门主题
会员列表
返回首页
会员注册
/
登入
[统元楼藏真]寒山七式
论坛首页
»
九脉合真
前往:
选择一个版面
网站公告
教学信息
修习心得
循经太极
六脉太极
教学研讨
基础功法
专修功法
精进功法
声律真诠
书法教学
以文入道
武当嫡脉
少林正宗
太乙显真
九脉合真
健康生活
养生方法
诗书画印
百家武学
道家纵横
佛学纵横
儒学纵横
医易纵横
文化杂谈
图片视频
电子书屋
温馨家园
会员茶室
发表人
内容
25/02/2008 13:59:10
文章主题:
[统元楼藏真]寒山七式
文熙
12、剑真 剑真合于道 大千是法身 六甲合三昧 内外同此身
注册时间: 04/01/2008 23:17:43
文章: 6360
离线
寒山七式
李兆生
序
回想起来,我初学寒山内功的时候,还是少年时节,业师阎老政昌贤真授我。至今犹如目前,师父已在前几年化鹤乘虹,使人悲怀永臻。每逢我操练功夫之际,都觉得师父在身边,慈眉善目地指示于我。这也是师徒的感情吧!尤其是我练到至妙处时,倍感亲切。
转眼间,四十余年过去了。通过笔者几十年寒暑无间之操练,深深体会到其作用,效果甚是有益。客观上没有任何偏差出现。回忆当年师真授我,因我先天禀赋差,才拜师习武的。师父说:“小李,只要你一天不间断地练习,身体会一天天地随着练功习武好起来的。那时,我再教你好功夫,练个小拳什么的……”。我至今清晰地记得,师父讲的所有的一切话。
光阴一天天地真快,十三年过去了,在寒山内功的基础上,我开始了“白鹤真人飞鸣图”的演练。二十四式动势,十二式坐谱。1986年首届武当山擂台赛之际,我将其留于《武当》刊出。后来将其纳入《真元宝笈》书中。
寒山内功七式的动作悠缓、坚定,看上去简练。一是要坚持,二是动作要精准。否则,影响效果。几十年来授徒过程中,像我每天坚持锻炼者,全国仅三两人。多数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使学业荒废,断然可惜。这次是作个知识性介绍。因为悠缓的动作轨迹要分明,坚定的姿势、身势务必要精准,不适函授。还是待成书后面授,以免出现差错。如今真是好为人师者多,能为人师者寡。“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一、寒山内功七式简介
太乙司注十三式
寒山内功是于明末由武当一代祖师铁松子引入武当太乙门中,当时寒山派在历史条件的局限下,已濒于绝境。其功法技艺虽然高超,但后继艰辛。祖师遂将这种超世内功融于武当功中,作为新鲜的血液,成为武当铁松分支的主要功法之一。
寒山内功七式又称为太乙司注十三式,其含意是指其中的每个势子都有阴阳气脉的交注,然而寒山内功却是八个式子。按人身十二正经及任督脉的循行,专主修持锻炼的。人身体中的六阴六阳组成十二正经。手足同运又分为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前者三阴交注为动式,后者三阳交注为静式。任督各一式,调任脉一式只限于早晨向阳,面东而施。调督脉一式,只限夜晚向北而行,每日行功分为晨昏二次。十二正经之循行阴阳六式,加任督各式,每次行功计七个势子,故名寒山七式。然十二正经的运化,加任督周天一脉,共十三经总运,所以又名为太乙司注十三式。
详列如下:
第一节:掌托日月。开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第二节:卷翅斜飞。开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
第三节:展翅冲霄。开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
第四节:通天彻地。开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第五节:手掐太极。开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第六节:玉鉴杨明。开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第七节:丹凤朝阳。开任脉。
第八节:鹤眠拜斗。开督脉。
二、寒山内功七式功法要领释译
(动作要领作用)
每日行功次序。第一式掌托日月,可按每人行功时间而定,如时间充足可将十二正经的六式配任督一式按早晚各练一遍(共七式练习法)。倘若时间不足,可以将调三阴(手足三阴亦为六阴)三个式子和调任脉一式在晨时练习。即午前为阳而炼阴,午后为阴而炼阳,晚上炼调三阳(手足三阳合为六阳)三个式子和调督脉一式。
前三式调阴经的动功,要联贯一气呵成。动作先以流水行云为标准,继而放慢速度。随着内气的潜行逐渐缓慢,只要感到潜气内动,而外形相随则可,每式练4~6次。中途以神意不断为佳。后三式调阳经的动功。按要领要求站好,当觉得不易坚持就停止。改站第二势,调任督之势也如此。以自然为度不要免强,顺其自然。随着每日练功时间的累积,自然会有切身受益的感受。
从传统学术观点看,祖国的太极易理,把人身的气脉循行,分为纵横演示而名为经络,又有主经,又有毛络、孙络、微络。大大小小每一阴阳的交注为一循环,即为一太极,称作一轮。而人身分为阴阳两大部分。任脉统领人身手三阴、足三阴六部阴经的总汇。督脉总辖人身手三阳、足三阳六部阳经的督营。任督二脉的一阴一阳的循经,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内气交注,丹经上称为小周天。在十二正经、任督二脉,正常的阴阳交注,内气循行的基础上,自然而导致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的同时运转。这个过程,古人称之为大周天循行。
人身中周身气脉交注的阴阳平衡过程中,促使人的身体健康,展示出新的生机平衡。
寒山内功七式是我们的先人历尽千百年切身实践所得到的内功升华。通过特定的姿势活动来调节人身经脉的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的精确循行,阴阳气机的交注。随时改善人体与自然宇宙交注的不平衡,随时调节身心活动,用来达到内功精修的主要方法。除去在武技内功上的修持而外,则即使在内景境地的精进层次,是不可多得,没有偏废的行功。古人留传下来的这些精品,即便我们不去作更深的探索体会,但究其保健强身、治病疗疾、颐寿延年已经足可够用。
三、寒山内功七式动作图解
一、掌托日月
1自然站立,两脚平行与肩宽,两腿伸直。两臂舒松,两掌下垂,掌心置于腿外侧。身体中正不倚,两眼平视,全身松静自然,呼吸同常,最好忘掉(图1)。
2两掌向身前慢慢抬起,呈托球状,指尖相对,在身前丹田处托起,掌心向上,在双手移动的同时,两腿以足心涌泉为轴,两脚跟同时向内微微移动,两脚成外八字(图2)。
3上动不停,双掌由身前平托起至膻中,分左右两侧,做弧形外展,两手虎口先行,先大指后四指,掌心向上臂微曲,肘下沉,意念在掌心。眼平视(图3)。
4上式稍停,待气机运满内注而现于两掌时,以腕为轴,掌心翻转向下,意在劳宫,慢慢下沉。两掌心相对至小腹如捧球状,指尖向下,然后提腕翻掌下沉。同时以涌泉为轴,脚跟内移呈内八字(图4)。接前式,反复做4次。
谱云:
双足同踏立大千,龙虎冲腾固丹元。
十指托球守丹阕,二臂齐开通二肩。
横运双掌浮日月,翻掌下沉起云天。
合机收注黄庭处,提腕坐掌纳真元。
二、卷翅斜飞
此动作分左右行持。
1接上式,重心移向右腿,以左脚尖为轴转体45度,两臂外撑,眼平视(图5)。
2重心移向右腿,左脚大趾点地,两臂向前穿掌过头,眼平视(图6)。
3掌心翻向下,顺势下蹲呈卷翅状(图7)。
4以左脚尖为轴转体45度呈外八字,同时转腕至体侧呈托球状(图。身体复原,前穿掌接第一式,左右各两次。
谱云:
内移足跟守真窍,十指下转运丹田。
斜飞上冲分虹掌,下俯卷翅单足攀。
正转起身循日月,平托降气返丹源。
左右开真并双翼,吐气白虹炼太玄。
三、展翅冲霄
1自然站立,两脚平行略窄于肩(图9)。
2两臂从体外两侧徐徐抬起过顶,掌心向外。同时脚跟离地,以脚尖为轴,脚跟内移相对(图10)。
3接上式,顺势下蹲,两臂弯曲,两掌心向外置于耳侧,两掌横推,眼平视(图11)。
4掌心翻向下,起身,两臂回拢至小腹,以脚尖为轴,脚跟外转的同时翻掌向下,外蹬,共做四次(图12)。
谱云:
横开两掌踞两肩,顺势转身跷足颠。
二仪推开一字掌,气撞劳宫冲两端。
展翅冲霄上腾举,注机玄轮起云天。
黄庭宝鼎真气聚,四极双开成大全。
四、通天彻地
通天彻地又叫指天划地、开天祭地。自然站立,重心移向左腿,右脚拇趾点地,两腿伸直,两手为剑指,左手指天为内扣手,右手指地为外扣手,转头平视,左右换式,以舒适为度,眼视前(图13、14)。
谱云:
开天祭地少阳天,拇趾封诀太乙仙。
二十四气真绝密,中宫正踏宇宙宽。
五、手掐太极
自然站立,重心移向右腿,左腿向前迈半步,脚尖点地呈虚步,左右手斜向撑开。右手掌心向外,虎口对右额上方,左手掌心向下,虎口对左腿外膝眼,左右各两次,以舒适为度(图15、16)。
谱云:
手展太极动烈焰,横撑妙化悟中观。
太乙玄金孕瑞体,大罗神形显真元。
六、玉鉴杨明
右弓步,右臂弯曲,托掌至面前,左手顺左腿伸直,呈反撩掌,眼视前(图17、1。
谱云:
玉鉴曾出太虚间,手托玉镜现紫团。
照彻天地通太古,六经真髓吾宗参。
七、丹凤朝阳
自然站立,右腿伸直,左腿提起,脚尖向下呈独立式。左手在体侧下按,右手掌心向前高于头顶,目视太阳,左右换式,眼平视(图19、20)。
谱云:
丹凤朝阳冲任起,错导阴阳合自然。
两极注入中宫鼎,妙运壶中太极天。
八、鹤眠拜斗
自然站立,右腿伸直,身体前倾近90度,左腿弯曲,后抬脚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上置于命门处,右手掌心与百会相对,头向左移,目视北斗,左右换式(图21、22)。
谱云:
鹤眠首尾起于震,回首仰观斗勺悬。
夜里长运元督法,六轮妙夺巧机关。
不是先祖来点破,岂能尘埃腾罗天。
太乙司注十三式,真元途中显慧元。
寒山内功七式在太极的演化过程中,前六式分左右行功可以由一个演化为二个,第七式为第七节丹凤朝阳与第八节鹤眠拜斗。
寒山内功七式在练习时都是气机阴阳交注,前三式为动式在早上练习,后三式为静式在午后练习。第七节丹凤朝阳开任脉在午前练习,第八节鹤眠拜斗在晚上练习。练习寒山七式时动作要一气呵成,以行云流水为标准,内脉行经变化可细心体会。练习这个功法,可为金丹大道、四禅八定武技密术打下良好基础。
大千万古岁月稠 惟有修真是吾求
龙心雪魄映玄宇 点点星光共诗修
论坛首页
»
九脉合真
前往:
选择一个版面
网站公告
教学信息
修习心得
循经太极
六脉太极
教学研讨
基础功法
专修功法
精进功法
声律真诠
书法教学
以文入道
武当嫡脉
少林正宗
太乙显真
九脉合真
健康生活
养生方法
诗书画印
百家武学
道家纵横
佛学纵横
儒学纵横
医易纵横
文化杂谈
图片视频
电子书屋
温馨家园
会员茶室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