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唐朝飘来的雪  XML
论坛首页 » 诗书画印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玄玄道人
3、勇姿士           勇姿识六法 渊源说得真 刁斗兼枪仞 出还大路魂

注册时间: 03/05/2007 19:19:32
文章: 37
来自: 221.201.220.237
离线

唐朝飘来的雪
  
   现在,冬天走了,再谈雪太不合时宜。可我的兴致却更高涨。还好,酷热的盛夏已近在明日。写雪,权当是为炎炎夏日洒些清凉剂吧。
  
  
  序:安得剪雪作诗飞
  
  雪,向唐朝落下,落了三百多年。
  那时,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诗人们对雪赋诗,累计四千余首,竟不厌嫌单调乏味。也是,他们最不缺的,是诗力。
  因此,当绽梦年初想就雪弄一个系列时,绝没想到这个题材会很快把自己送入瓶颈。于是一篇篇散写着,写成了含雪唐诗的细读。渐渐地,觉得实在弄不下去了。我难道就这样每一首含雪诗都要像模像样地写一篇细读文字吗?格局忒小,愈往下写去,实在难以写出新意,还写个什么劲儿!路窄难通行;人或告曰:要不放宽了题材范围写吧。
  停下,想……
  
  想到了。的确,有很多很多可写处。诗雪里藏着一个乾坤,就看如何开拓发挥。
  [日常生活史]:就像绽梦最初设想的,只要材料准备充分,完全可以写写唐代众生的雪中生活:文人对雪、旅人愁雪、征人怨雪、平民苦雪,等等。
  [宗教史一角——尘外飞雪]:可以写写文人眼中的出家人,当雪飘落,他们会有如何情形?而由于这是文人所想象,代表普通人的视角,我可以引申探究:在当时普通人看来,出家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会如此?
  [性别史管窥——女人当雪]:目前发现几例,将雪当作女性,或其身体某些部位,或其服饰,如“雪肤花貌参差是”、“红绽樱桃含白雪”、“牵云曳雪留陆郎”等,那么,还有其它类似的句子吗?如果这能成为一个现象,我们能否从性别史方面发现点东西呢?
  [唐人的古人观]:唐人也曾如我们一样,做过今人。唐朝的“今人”是如何想象他们的古人,如王子猷、袁安、谢家子弟们呢?为什么会这样?而且,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王子猷们的形象,已浸染了唐人的观点,称得上是观念和形象的塑造和影响史。
  [飘雪的诗史]:可以就雪这一题材弄弄唐诗本体史。在宫廷诗时代,雪如何被写的?被写成什么样子?后来,盛唐来了,又如何?以及两者是否存在传承关系?目前,就我翻看的极小量样本来说,答案是:存在。
  也可弄弄唐诗时代史。唐朝包括了中国治乱循环套路的一个完整周期:乱—兴—乱。那么时代又会对雪诗产生怎样的影响。这其实是传统的社会史方法,偶尔用用,还是能发现点什么的。
  还有[关于诗学的几个问题——“雪”问]:雪是一个单调的物,但雪诗那么多,后人是如何避开前人下的陈套,创新造奇的?写雪诗句中,所炼之字,有过多少?雪常被用来与他物或人作比,都有哪些?其中,雪与花的互喻极为常见,那么,有唐一代,诗人们从“雪”里都玩出了怎样的“花”样?
  
  可是,一时半会儿,绽梦又弄不成型。
  因为,埋头梳理一遍含雪唐诗,很耗时。其间,若不写点什么,绽梦很难有持续兴趣和动力将它搞完。
  因此准备先弄个笔记版之类的。梳理了一两个诗人的含雪诗,看看能否有些发现,有否话说;若有,暂先写着。如此边梳理边写,等完了,就能回头弄成型的东西。但也许,那时发现,现在的笔记版竟不必回炉了。
  
玄玄道人
3、勇姿士           勇姿识六法 渊源说得真 刁斗兼枪仞 出还大路魂

注册时间: 03/05/2007 19:19:32
文章: 37
来自: 221.201.220.237
离线

第一篇 杜甫老师
  
  一、遣雪炼字
   
  唐诗漫谈会上。
  
  杜甫说:先炼炼字吧,写诗的基础功。想成为诗坛一代大侠,马步蹲不扎实,老想等着遇个机缘吃点仙果灵丹什么的,一辈子等不来咋办?不如先炼炼自己。比如,为了造出佳句,发誓语不惊人死不休。坚持下去,肯定大有斩获。老夫不是自夸,真是这么坚持过来的。
  比如,写雪句那么多,老夫就想,咱不能做跟屁虫,得弄出点新动静让大家瞧瞧。于是驱遣着“雪”,在它的前后左右做着各式尝试,安排下一个又一个很突出的字眼,让雪变得情态多样,甚至活了起来。下面就说说。
  
  有人插话:人们常说炼字炼句什么的,什么是炼字?
  杜甫:我不知别人怎么说,我是这样理解的。
  “炼字”本身就在炼字。字怎可被炼?我们一般没有深究,因为我们有种意会的思维,大家都知道它传达的意思,也就感觉不到它本身也是一种炼字。抑或说,随着岁月流逝,它被磨损了。在我们看来,它就是一个普通的词罢了。“炼字”的命运,正和“桌腿”、“山脚”、“瓶颈”一样悲惨寂寞。
  字怎可被炼?常理来说不可解,其中道理何在?我将进行一到两步的语义迂回和转换,从一个意义转到另一个意义,从而使不可能不合理不可解变成可能、变得合理和可解。请问:字若不可炼,那什么可炼?刀剑之类的东西。我们看多了春秋战国和笔记小说里的铸剑故事,炼成一把好剑,要冶炼、淬火、锻打、再冶炼,反复无数遍,然后还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最后,还得有点引子,一般是人血。炼剑的过程可以比喻为诗人为一个句子找到一个最恰切字眼的过程。要寻找尝试各种类似或相近字词,放入句中,反复品味、咂摸、推敲,然后换上另一个字再试,反复多次,且需投入很多心血,还得机缘凑巧。简化表述之,即:对字眼的琢磨推敲有如炼剑,省称——“炼字”。
  
  字的炼法不拘一格,只要出新见奇,能创造特别的阅读效果,让人对实际要说的事物产生新的印象,使人沉浸在一种别样的气氛中:
  
  甲、最简单招,寻找新的形容词:
  现在描写雪,动不动就是粉妆玉砌,银装素裹之类。其实有很多形容词可用。就比如形容雪大,可以“天寒霜雪繁”、 “高唐暮冬雪壮哉”、“积阴雪云稠”、“黄精无苗山雪盛”,多下了。
  
  乙、在句法结构上动点花招:
  比如: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 
  通读下来,以为楼雪将城融了,怎么可能呢?于是人们惊诧,这正是此句诗想制造的阅读效果所在。惊诧完,人们可以该干嘛干嘛去,也可以再想:惊诧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先瞧瞧它的句法结构,应该是:3+2,楼雪融/城湿,前者是动态,楼顶的雪融化了;后者是动态的结果即状态,因为雪融,城湿了。可是我们的思维习惯或节奏是:2+3,即楼雪/融城湿。老夫故意弄乱了节奏,让人们猝不及防,按原有节奏读着,楼雪/融城/湿,融城?怎能不惊诧!
  为了保持惊诧,保持诗味,我们仍要按“楼雪/融城/湿”的旧有节奏一遍遍地读,虽然你知道,按常理说,这不对。不讲常理,才有诗。当然,背后还是隐藏有道理。
  再看一例:壤童犁雨雪,渔屋架泥涂
  这句与上句,相同又不同。
  当人们读至壤童“犁”雨雪,感到很新鲜,很有味,稍微一想,也觉得很自然。如果正下着雨夹雪,那壤童拉犁前进,在雨雪和土壤接触的刹那,犁头拉过,可不就像在犁着雨雪了。这与“楼雪融城湿”不同,因为道理上,城被融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我们亦可瞧瞧它的句法结构。若按以上解释,则是:壤童/犁雨雪,可通。但也能认为句法结构是这样:壤童犁/雨雪。这时,雨雪是个时间状语,即在雨雪中之意。这就差不多像上句了。
  因此我们说:无论将“犁”归属哪方,都能解通,也就是有两个解。而好诗讲求多义。不过,前一个解释诗味要更浓,能给人新鲜感。
  
  丙、可以将人事拟物:
  比如: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
  大家通读下来,估计不太清楚四句具体要表达什么,但你十有八九被“抱”字抱住。抱雪霜,一个多么奇怪的动作,一个给人深刻印象的动作。
  然后分别看看每一句,第一句易懂,第二句你大概不明白“一鬼”何指,第三句也许不清楚谁“搜脂髓”,第四句可能不知道谁给谁“增寒”、谁“抱雪霜”。哎,为难大家了,怪我用了两个典故。
  “一鬼”即疟疾,典出自《后汉书-礼仪志》注引的《汉官仪》:“颛顼氏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一居江水,是为疟鬼……”“隔日”典出《素问》:“疟者,阴与阳争,是以间日而作”。疏通一番,这就好懂了:三年过去了,疟疾鬼还在缠身附体,就是不走。隔天发作一次,寒气穿皮透骨,搜刮着肌肉骨髓里的每一点热量,全身寒极,五肢抱紧,可总像抱着雪霜一样冷彻。
  再举一例:老蒙台州掾,泛泛浙江桨。履穿四明雪,饥拾楢溪橡。
  这在说我的老朋友郑虔。人老了,却被贬远离长安的台州,境遇很是困苦,温饱都解决不了。脚上“穿”的,竟然是雪!“穿”字应该较有穿透力,穿入读者的心肺,激荡……
  
  丁、还可将物拟人化:
   先看两例: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青云羞叶密,白雪避花繁。
  雪与花的关系,在此很有趣。前句,两人关系那个好呀,花本就够白,还像佩戴饰物般“戴”上白雪,白上加白。后句,两人展开竞争,白雪纷纷扬扬,本就够繁,花偏要盛开得更繁,白雪说:比不过你,我躲行不。
  当然前句也可按常理解作,植物花开了,就像戴了雪似的。可诗味就逊色于不按常理的误读。
  再看看潇洒的雪,像个游侠似的:涨沙霾草树,舞雪渡江湖
  还有强势的雪:北雪犯长沙,胡云冷万家
  北雪漫天漫地而来,给长沙万千家庭带来难耐的寒冷和折磨,这是他们所不愿意的,他们是被动遭受的,无可奈何的。这雪,和一个侵略者有何区别!不用“犯”字不足以表达老夫强烈的愤懑。
  
  戊、运用比喻也行:
  如: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
  白发像雪,本是俗语,着一“茎”字,“新意千茎生”。其中有这么一个弯弯绕:白发像雪,而白发有千茎,则千茎白发像千茎雪。也可视为句法结构的花招:白发千茎/雪
  再如:倾壶箫管黑白发,舞剑霜雪吹青春。
  人们的兴致被“吹”起。
  霜雪在吹,吹的是青春。也和句法结构有关:舞剑/霜雪吹/青春。 舞剑者舞得如此意气风发,像回到青春少年一样。
  又如: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叠”得出奇,叠得竟是雪。雪比喻香罗很润洁清凉,像将雪叠在里面一样。
  

<span><</span>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document.write(body1_81753); </SCRIPT>

(本贴转自搜狐社区<作者:代价是沉重的>)
儒子
8、英侠           英侠隐长途 默然识自身 导引推真法 数术始称心

注册时间: 16/11/2020 14:29:56
文章: 457
离线

十分好
 
论坛首页 » 诗书画印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