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十八世纪以前的全部岁月里,那些航行在苍茫大海上的人,无疑都是一群瞎子。因为那时的航海者们,还没有掌握航海的定位及导航技术。这样一来,那些官船、商船、邮船或探险船,往往因为无法确定自己在大海里的准确位置和前进方向,而茫然地在大海里漂荡。茫然漂荡的日子一久,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所带的粮食和饮水不能再维持生存。因此,无数个航海者就被饿死或者是被渴死在茫茫的大海上,最后,这些人又统统被葬身于魔鬼般的恶浪深处。
我时常想,如果有一天大海干涸了,我们一定能够轻易地在海底找到无数死难者的尸骨。这些尸骨一定是乱七八糟地散落在海底的,所有尸骨所保持着的姿态,一定是他们在沉没的那一刻仍努力寻找着方位时的姿态,一定是他们在千百次拼命地呼救中而又得不到任何回应时的姿态。这样的姿态实在是叫人难过,叫人不得不对他们致以长久地默哀。他们就这样定格了,定格在大海深处,定格在耗尽了最后一点力量的时刻。但是,就是找到了这些尸骨,也没有太大的价值了,因为他们已经死了,死于无力对于大海的驾驭,死于对于自身方位的不确定,死于一种茫然,一种恐慌,一种无助,死于一种渴望活下来但在使尽了浑身解数之后最终归于彻底失望的那一个瞬间。
他们是一群知道来路、明白去路但又彻底失去方位感的殉难者,他们在浩瀚的大海上漂漂荡荡、跌跌撞撞、左右为难了许多时日后,终于在到达彼岸之前沉没了,在最想回家最想亲人的时候沉没了。可悲的是,他们的家人和朋友,根本也无法确定他们究竟沉没在哪一片海域,家人和朋友只能把整个大海作为一个十分笼统和模糊的目标来祭奠他们,来安慰岸上所有的活人。
我无力逐一说出他们的国籍、种族、名字、年龄和性别,我只能这样说:他们实在是死得太惨了,仅仅是因为不能确定自己在大海中的方位,就永远诀别了可爱的家人和这个依然值得留恋的世界。 二 面对这样的死难者,第一个决心结束这种悲惨景况的,是英国国会。1714年,英国国会向全国宣布:“谁要是发明了海上导航系统,奖两万英镑。”
这一消息在英国国内引起了不小的骚动,而且经年不衰。骚动最大的,是英国经度委员会、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专家权威们。所有的专家权威都迸发出了空前的激情,甚至不少专家发誓一定要攻克这一难关。英国民众曾经这样评价过这些人:他们已经成为“经度狂人”了!专家权威们如此积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情,一旦成功了,足以名垂青史,光照千秋。
英国国会寄予这些专家权威们非常大巨大的希望,认为在名利的驱动下,他们一定能够成功。但是,英国国会估计错了。真正发明了这个导航系统的人,不是教授,也不是专家,他是一个乡村木匠,而且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教育,他甚至从来都没有见过大海。 这个人叫约翰•哈里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