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真元宝笈》:第一章 国术泛真 /文:李兆生  XML
论坛首页 » 图片视频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易水
1、初义士           初义鸣铁甲 壮怀演三军 拳脚并锋仞 始知入自身

注册时间: 28/04/2007 08:53:25
文章: 16
来自: 222.129.38.6
离线

第一章——国术泛真


                          浅谈傳统古氣功

                   氣功的重要作用及深远意羲

      氣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上溯几千年已为人类所
  用。目前,氣功作为一门傳统科学正受到国内外有识之
  士的极大光注。很多学者对氣功产生兴趣并投入到氣功
  的探索及研究中。氣功在各项事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多
  的奇妙作用。

          人们都希望能祛病强身、开发潜能、增长智慧、益
  寿延年,多为社古作些贡献,这些目的如何逵到呢?练
  氣功!练氣功就能如愿以尝。

          如今,氣功这个大花园里正值姹紫嫣红。“追摹古人
  得真趣,别开新意成一家。”目前国内氣功流派繁多,大
  体可分为傳统功法及流行功法两大类。傳统氣功大多是
  明清雨代流傳下来的。社合流行功多是现代人编辑、整
  理、创新的。

        “氣功”这个词,是近代才开始使用的。过去,把徙
  事氣功事业的人称为练氣士、丹道家、方士、术士、养
  生家等等。

      傳统氣功大多是明清雨代流傳下来的。经过漫长的
  岁月分宗立派,多若繁星,沿源太古,荡散人间,相傳
  几千年来驰聘我神州大地的功法分别列为武当、峨嵋、崑
  嵛、雪山、天山、崆峒、少林、千山、华山等九大派系。

       随着历史潮水的冲刷,各门派之间的分宗支派,演
  化流变如纷然流珠一般。仅就我武当功法源流即有金觉、
  元符、崩砂、玄阳、都天、武禅、六真、全寂、朱游、密
  鉴、元乐、大起、竹武、空凝、玄律、印真、大冶、周
  元、金顶、玉环、扣鼎、玄真、司天、金霞、云晶、碧
  云、金定、金元、司明、太乙、真密、显羽、妙化、霄
  冶、双龙、金龙、蟾密、法鉴、游龙、龙门、呈祖、风
  虎、六合、镇如、六甲、云集、冷烟、紫霓……等八十
  一大派系。

       我们的祖先,经遍若干岁月的实践,创造与积了无以
  数计的健身强体的锻燎修持方法。通过师徒相傳,展转相袭,
  其内容逐步完善,形成一系列完整的内容,创造了氣功的高
  超技艺。这些把握阴阳,合于数术的整内容,即是今天人们
  称颂的傳统功法,她是人类对自身与宇宙辨证关系的正确认
  识与科学总结。因此,传统的古气功理论以及气功的修持方
  法,更成为人们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

       历代功夫的流传,为人类健康保健事业作出了贡献,为
  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气功这门学问,无论社会怎样变迁.世态炎凉顺逆,它
  都经久不衰。其根本原因是气功能使人身心受益。

       古人内功修持中,得到种种不同的成果,如出现功能,神通、
  迁想妙得。通过气功修持还可达到更高境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
  用现代科学的手法去分析、研究并进一步地继承和发展。


     《医方集解·勿药元诠》中指出,调息一法,贯彻三
   教,大之可以入道,小用可以养生。境中光景种种奇特,
   可以明心悟道。这里指出了气功的根本所在。气功学延
   源於儒释道三大家的修持之法。医学、民间气功及武术
   都未出三家范畴。医道,从历史上看隶属儒教。远古时
   期气功与武术本为一家,只是运用不问,一是健身自利。
   一是防身技击,後来才分开,演示为奇艺。《庄子》“抱
   神以静,形将自正。。《抱朴子·至理篇》“善行氯者,内
   以养生,外以却恶”。说到民间气功,更舆儒释道密不可
   分。最早,民间气功是儒释道传统氣功的渊源。随着岁
   月的流逝,它又成为传统气功流散在民间的一部分。气功
   疗疾强身、延年开慧的作用已无可非议,其人道二字的原意
   是使人通过氣功的实际锻炼,可以明了宇宙自然界的阴阳生
   化之理。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长期舆自然界打交道,经过
     漫长的岁月,他们对宇宙万物的内在规律有了本质性的
  认识,创造出了内求法为基础的内景功。或者说.气功
  修持中的内景功夫,是探索大自然更深内涵,揭开人生
  奥秘的重要手段。

       气功可以治病强身,这是显而易见的。气功还包含
  更深奥的内容。气功的修持实践,可以让人们得到宝贵
  的知识。如大自然是怎样孕育生命的?人舆宇宙自然的
  关系是怎样的?懂得了这些知识,就可以象古人那样享
  尽天年,细心地体会大自然赋予人类生命的丰富内容,进
  一步探索大自然运化的规律。


氣功机理舆人天同易




古人认为在遥远的太古岁月之前,宇宙是一个旷然
无物的混沌世界。这个世界没有上下的区别,没有物象,
什么都不存在,只是一片虚无。古人把这个时期的运化
称为“太虚呈象”,即古人称作”混沌未开”,经过若干
年的运化,世界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雾状空间,古
人喻为”太素生形”。又过了若干年,世界上出现了一种
振动,即是传说中的盘古开辟。盘古氏挥动巨斧,劈开
了浑濛世界,使清气上腾升为天,浊气下降结为地。盘
古氏的精氣形成日月星辰的天体运化,血脉化为江河湖
海,骨肉变作山脉,毛发化为林木。这个古老的传说是
古人对宇宙拟人比的描述。古人用《易经》这部古朴的
哲学史书,来认识自然界中的万物生长变化之规律。太
极生二仪,二仪曰阴阳,二气交感,产生万物。古人指
出,大地产生之前的宇宙已充瞒了“大合元氣”或称
“混元之氣”。天地生成之後,逭宇宙的元氣则寓化在天
地之中了,这时的先天之氣是阴阳未分的混元阶段。直
至天下万物成形,“太极生万物”,元氣也有了“阴阳显
化。的运行,交注往返,这时的元氣就不再是混元之氣,
而是成为孕育万物的真元太和之氣。此一氟而分清浊,清
者是灵光,浊者是精质,清者而成象,浊者而结形。灵
光从形象而结形,精质从灵象所需而结聚,所以然者.天
下万物各有异态。




宇宙产生阴阳的变化。天上地下形成乾坤之象,
二仪歧分之形。经过若干年月,又出现新的变化。地氣升
腾,天气下注,形成阴阳交感,呈於卦象为地天交泰,产生
了生命,即古人所言的“三阳交泰产群生”。天地之氣未
形成气机交注之前,卦象为“天地否”态。祖国医学及氣功
哲理认为,人博天地宇宙阴阳二气而剖产性命,人乾道为男,
人坤道属女。阴阳感而复生。无有穷尽。




人类生成性命之後,全靠真元之气推动肾水周流,润
泽周身,靠元气推动血液,循经导脉。人的生命又是由
先天、後天两大部分组成。先天的元精、元气、元神是
生命的前提.它孕育了後天的精气神。氣功的修持,是
以後天滋养先天。万物水中生,是指先天肾水元气以成
人;万物土中生,是指後天生身的水谷之养。氣功的第
一步修持,则是培育自身中的精气神,称为培元筑基。因
人自问世後,元阳日减,元气耗散,逐渐由元真的“纯
阳之体。转为“五漏之躯”,必须先行修墙补屋之法。因
为练气功是以祛病强身为第一宗旨,所以修墙补屋应列
为诸功之首。




人体中的真元之氣、先天肾水耗散以後身体得不到
真氣的温养,轻则精氣神减损,身体不适,重则因梢氣
神破败引起病患,真氣衰竭便氣绝身亡。




先天的真元之氣,後大的精氣神,如何能减少消耗
或不消耗呢?这就要练气氣。通过练功使元氣处於饱满
状态。用後天的办法补充先天不足或後天耗散的真氣,以
驱除因元氣亏损而导致的诸种疾患,使身体由五漏状态
转为近似元真的状态。这个过程,古人称为“修墙补
屋”。“修墙补屋”一词是由唐代纯阳真人吕洞宾提出来
的。行功过程中,先天与後天的精氣神,聚集在体内丹
田之处,不使其耗散,古人把这个阶段的行功,称为
“三元连中”、“三元盛会”。三元指元精、元氣,元神。




体内三宝--精氣神能聚而不散,人则可以长生久
视。然而聚氣成形的元氣并不是丹,而是炼丹所需的原
料。它迟早还会散掉。古人在练功实践中,早巳得知
“敛氣不能成丹”这个道理。故聚氣成形只是氣功行持的
初步。在丹田中的敛氣。即上药三晶精氣神,只有经过
加温才能升华成为丹。只有结成丹,聚敛的氣才不会再
散。有如烈火炼出的真金,绝不会再还原成矿砂。古人
把氣功修持有索,成就卓著的人称为圣人、神仙,可见
炼丹不易,成仙更难。多数练功人都应安於基础功的修
持,即从自治其身开始。祖国医学指出,“氣为血之帅,
血为氣之母。”氣功的治病过程,从根本上看是使人元氣
充盈、外邪不侵、疏通经络、以达百病不生。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2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4/02/2008 19:44:14


观水阁:http://hi.baidu.com/%D5%E6%C8%BB%D7%D3
QQ号:840981703
[Email] [ICQ]
易水
1、初义士           初义鸣铁甲 壮怀演三军 拳脚并锋仞 始知入自身

注册时间: 28/04/2007 08:53:25
文章: 16
来自: 222.129.38.6
离线

儒释道三家功法的同异



儒释道三家的修持阶段及层次是异流同源,殊途同
归。都由动静两种功夫相兼合汇而成。有从动功人手的,
有从静功人手而兼修动功的,亦有喜一而修的。因各秉
师承,各有异殊,久而久之,动静两种功夫各有蕴精。动
功逐渐演化为外功、导引,技击之锻炼;静功也渐渐转
为宗教的界修。总而言之,单纯性的氣功锻炼修持已经
很难见其本来面目了。儒释道三家的技术.由於历史的




沧桑之变,逐步达到水乳交融。技术上的改良、学术观
点的标新,只是导致门派分支的出现。如近百年来圆融
三教的道家修真法、丹成九转图(俗称修真图)及佛家
显密圆通的修持法门均源於数百年前王重阳提出的三教
归一修持法。王重阳早在其年轻时,则立志於此,将自
宅的院庭四角处栽了四棵海棠树,喻为“四海之风融於
一堂”。



儒家的修持是望文而生义,“以文观法”,日三省吾
身何成,养浩然之氣遍於胸中,悟彻寰中数术,或“焚
香默坐,抱膝长吟”。知书达理以易天下,上治国而下修
身,齐家而知天命,享尽天年,以达“齿牙吐慧艳於雪,
肝胆照人清若秋”的境界。儒家在社会上的修持,除功
名报国、清风理政,为人廉洁之外,退隐後则从卧薪尝
瞻以报夫差转入修身养性阶段。如“芒鞋同踏处,松径
舞穷飚”的信游漫步,或是“坐望南山,以观行云”,察
宇宙万物的生化之机;“泼墨春山皆有意,白云出岫本无
心”的笔砚生涯及“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
同”的初悟人生,都是这阶段的行功内容。然则以妙得
天命为之最。“终日身心清若水,笑用光明洗肺肠”。概
而论之,儒家的修持行功,有多方面与释道两家相似.如
儒家芒鞋同踏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近於道家的
“服气餐霞”,采草木花真.树木精氣等。儒家“笑
用光明洗肺肠”。的行持,则与佛家的“光明观法”同出
一撤。俗语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儒家在读书吟诗过
程中,得到音律、声韵的振动,而使身心受益;开发潜
能真慧。结合静观达理,使人聪智,则受其习。清刘熙
载《艺概》中曾指出,“文以练神练气为上半截事,以练
字练句为下半截事,此如易道有先天後天也。”“文要与
元气相合,戒与尽气相寻。”诸如此类,举不胜举。阅读
文章时,字裹行间的音节韵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
之妙,学者求神气而得之音节;丹青高手纯系静中悟出。
如齐白石常以白纸悬於壁上,看出画来而後挥毫;指画
家铁岭高其佩,梦中悟法传道,屈指一绝;潘天寿做画
独居一室,以审其奥。就写字的妙处而言,王羲之曾说,
书法一道玄妙之技也。简而叙之,儒家的修持之法,是
习其道,不言其妙。




释即佛家显密二宗弘以广传,以资善念、修法念佛、
持戒律、修禅定,从中悟出真妙,以期开发智慧。目前
社会上也流传一些诸如“易筋经”,“洗髓经”等外功、武
技的修持方法。佛家内功的修持方法均在其宗教功课中
潜移默化。如“十参大礼、小拜、十万功课”等。不言
其佛家内秘,就外动而言,足以称得上完整的行功。除
周身的导引、疏筋活络、调整气脉、促进身心健康外,那
有规律、有节奏地振动额头的动作,使人的智能得到激
发。课颂经卷则配合涵养道德、增进文明,可谓动静相
兼了。这是显宗的基本内容。如果观其高深的修持和密
宗的大哲先法,就更玄妙了。从“收心静悟、参禅打坐
到内密的无中生有象,空中不空”的行功,应该说佛家
的静定功夫,要超出儒道两家。从“呼吸法门、脉轮修
持、四禅八定、参师观相、五轮寂减”等修持行功来看,
是非常系统的锻炼过程,有层次有阶段,使人的心理、生
理均调节为最佳状态,为後来的“明心见性、光解虹
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道家从动功人手,以“导引炼形、服气全形、采药
全气”等行功为基础,使先天元气充实,“修墙补屋、敛
气呈形、抽添坎离”,施水火之功,使体内之大药精气神
聚结锻炼而升炼成内丹。古人喻龙虎为气血神意,由动
人静而施功行术,以成“龙虎大丹”。道家观点认为,壬
督二脉一通,百病不生,“服氣炼形”能祛老。其修持过
程从修墙补屋开始,以至先天真元肾水,得“龙雷而
动”,“冲腾太乙”,“周经百脉”、河车周天顺逆。从而使
身心得到改善,“内固其精,外全真形”,继续修持,在
内景功中得到开化。观光、修脉、全真结胎、温养、化
形,是古人金刚以火炼,烈火产真形阶段,从而达到
“长生久梘、救济病苦、广度有情、万善同缘”的道家功
法之理想境界。从社会上所见气功形态看,道家的行功
较为多见,就动功的系统性、完善程度、分经导脉、阴
阳气脉的交注上看,道家的内容优於释儒两家。

传统氣功的三个修持阶段



儒释道三家功法的综合修持,有一定的阶段及层次。
“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这是指儒释道三
大流派的修持内容而言。虽然名称不同,却同出一脉。早
在宋、元时期,就有人提出“万乘如一法”,“心於万象
虚而通”(“赵孟俯书福源寺碑文”)。气功的修持阶段,
就传统功法而言,大略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各阶段还有
层次之分。




第一阶段是修墙补屋。



人间世以後,由於七情六欲与外因的干扰,精神气
血逐渐衰败,真气消耗、肾水不足、身体得不到真气的
温养,而形成病变。逭阶段的体质状态,古人称为五漏
之躯,泛指体弱多病、已婚或年迈的人。练功之初,由
培育元气人手,通过一定的手段(动静配合),聚气充形、
疏通经络、宣合气血、以气运身等达到真元之气充盈,精
气神三昧聚集成形,“内华外显”,完成筑基初步即修墙
补屋的行功。这阶段行功时间长短因人而异,据体质强
弱、练功层次、学习的内容而定。首先要打通闭塞的经
络,采气充实自身,减轻因真气耗散出现的病症,解除
痛苦以宜修真。练养兼行,不宜过劳。练功要留有余兴,
动静兼备,适当掌握行功尺度。进而培育元氣,使肾水
周流全身,身心内外都能得真气温养,强筋骨、长精神,
神清气爽饮食则大增。这阶段的行功,要注意调节饮食,
劳逸结合。须指出的是,“避谷”,即不进饮食的修持方
法,需有一定的基础,或有师承教授才可以,没有人指
导绝不可妄自行法,否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第二是修真阶段。



由於修墙补屋的行功有了成果,自然而然地转入修
真的阶段,这个阶段传统术语又称为“内外竞发、势必
翻腾”,是出现功能的阶段,这阶段的层次较多也较复杂。
动静两种功夫的兼修,“内固其精,外全真形”。内
固其精指丹田有元气充实的实物感、温热感和振动感,久
而行持,丹田中真元之气冲腾振动,沿着固定的经脉穴
道循经而走,潜气内行,以达到有规律有行程的“太乙
循经”。丹田之中最初的气机振动,有温热周於自身,这
个动触现象,古人称为“真气发动”。真气发动之後,根
据不同的修持方式,有不同的运行路綫。真气循经而走,
多见於初学或多在静功中出现,不同的运行路綫,将得
到不同的结果。




通常谈及的有道家的周天循经和佛家密法的中脉,
传统术语又称“通天彻地”(即百会至会阴一条綫)。道
家的“周天搬运”法,“元氣充腾”产生内动後,先向锁
錀壬、督、冲三脉的会阴海底阴蹻库流注,冲向“尾闾
关”,分为两支至“轳辘关”(腰14椎两侧)。顺督脉方
向上行至。玉枕关”,而後循经百会,再由百会循面部、
顺壬脉下行,返至丹田。这个行气循经过程因功法深浅
之不同,运行的脉道多少也不问,或三条五条,或一条。
还有人在行功中由壬脉起而督脉降,喻为“河车倒转”,
均属“小周天”。“大周天”的运行,是在小周天的基础
上,继而四肢同时流注。在此基础上可以继续修专修功,
升降开合,二仪四象等。




修周天功时,须切记:要在丹田元气充实的前提下,
等待真氣发动,切不可急於求成,妄念行功,以至大毁。
真气发动之後,不论在丹田中的动触,还是循经脉而流
行的途中,绝不可用意念去导引,要用内视去跟随,以
顺其自然。(氣功可以速效,但绝不能速成。)尤其是初
学氣功的人,更要慎重。体内的元氣冲动,力量和流速
都是难以抑制或掌握的。周身的“内景隧道”是循注二
十部脉道交注循经的。正常人的脉道经络也是通的,练
功的人只是用法“固通”而已。如果丹田的真氣火候不
足,没有相当的基础,用意念引动,产生“真氣外游”,
逭就是气功出偏的开始。“真氣外游”不得归元,真气停
留在哪个部位,即会引起动触,这种动触现象不能说明
氣功修持的层次,有的入以此来炫耀功夫高深,实在令
人啼笑皆非。要遵古训,依法而行,水到渠成,瓜熟蒂
落。氣功也是科学,来不得半点儿虚假,功夫的畏进,全
靠自己的坚强信念、十足的诚心和顽强的毅力。



佛家的走中脉是使氣机按另一种轨道循行,自丹田
上冲而起,从躯干中流注、超膻中、越百会,修行有术
者可在百会上一二尺高处,停留一氣柱或一氣团,古人
称为“一氣冲腾”、“玄珠飞擧”。功夫深者可有三颗珠球
般的氣质光华悬在百会上,这就是“三花聚顶”。行功的
最初阶段,有人会在氣机上注时,感到冲力大,出现头
部胀痛,对此不必惊慌,可照常持功,在收功後做做头
部按摩。疏通一下结滞的经络脉道,以佐助氣机便於下
次行功。氣柱街起以後,也不要喜上眉梢,妄念用功,让
不成熟的氣机上街而散失,因开始的真氣冲腾、交注还
没有基础,切不要拔苗助长,要循序渐进。




有人在行功中妄用引法,用意念导引,使氣上冲,在
真氣没有到火候时,氣能冲起,但不能归元返还,散失
殆尽。有的人氣机不振,不但没有街出头顶,在上冲之
际,真氣外溢,洪害於头部,引起浮肿、头痛、眩晕或
血压升高,视力减退、头重脚轻、氣机上浮等异常效应。
这些异常情况给氣功事业带来不良影响,使人们对氣功
望而生畏、避而远之。




在静功中,除了周天河车、中脉而外,还有其他的
运行规律,但因修持的层次所限,没有广为人知,这些
运行过程古人概括为“太乙循经”。静功的姿式和手印直
接影响修持的内容及循经的路线。如两手相搭掌心向上,
拇指相对的指印,古人称之为。元明执印”,它的运行路
綫,对初学者说是先启动“太阴肺经”,“肺主均衡”,左
右两臂的氣机交注轮转,然後带动周身氣脉,使肾水升
腾而起遍布周身,润泽脏腑百骸。这个过程古人喻为
。水撞金轮”或“金水显真”。当然,这些氣机的交注循
行,阴阳氣脉的运转,只能在行功中细心体会。




氣机内注的动触,真氣冲腾的景象,是潜氣内行的
内动,并非形体动。一定要注意用理智控制形体,使形
体不随内氣的振动而动,这样即可避免出偏,保证真氣
循行的正常交注。




静功中还有另一层次的感受,这就是静功中出现的
光点,或是环状、片状、面状光等,或时现时消、颜色
各异的氣。可结合内景参悟,各家说法不一,可在专修
的层次中印证。




内固其精,外全真形以达到修持的内外如一行功,就
动功而言,外全真形的体现颇为多见;静功中的内华外
显,寓於氣质形神之中。动功中的全形之术,是由初步
的采氣炼形开始,日久积功,使元气聚集,充腾振动,使
“动静两骸”的功夫形成突变。即采氣充形的行功,促使
丹田之中真氣发动,以至氣催形动、“内外显化”赋以灵
动。这是“以氣化力”的外全真形阶段。这阶段的行功,
古人喻为“太乙蟾游阴阳显化行功”,简称“游桩”、“运
椿”。此阶段的行功,是在修墙补屋,采氣全形,真元之
氣冲腾的基础上出现的太乙萌动、灵动。即真氣在循经
导脉的阴阳氣机交注时,“内有真力,外示神形”的“内
外竞发、势必翻腾”的阶段。是在动、静、椿功的基础
上,“积久呈真”而产生的氣机交注,以内氣催动外形循
经化力阶段,演示出有典范有规律的行功。这些行功融
於内力的运转,化成动静的阴阳显化之灵动,体现出内
力运行时的“公转与自转”。真氣沿一定的经脉交注,
“阴阳转化、刚柔相济”,正是“百家腾跃,终人环中”。
这种合於自身的氣机运转,体现出了武技内功仁的精湛
内容,随着日月的循天,游桩的运行也日新月异,由简
至繁、由动而静,复而始之。其行功顺阴阳,合数术,正
如古人所言:“大道至简至易,至柔至刚、博大精深”。
“太极生万物,生化无有穷期”。这阶段的行功需长年累
月地修持,达到“性命问证,内外双修,内外如一”。




在此,须指出的是,上述阶段的行功必须在真氣充
腾的基础上。真氣不足不可开游桩。因内力不足,稍有
动态便会有亏氣之感。没有真功实力,不可妄自玩笑。




近几年,社会流行功法引出了“自发功”一词,通
过一定层次的锻炼,使体内阴阳未分的混元之氣产生振
动、继而抖动、窜於周身(或曰氣冲病竈),使人失於常
态。对不动者也导引其动,认为动就好。真氣引动出游,
有失其度,“以偏助偏”。初动时,觉得越动越有力,动
後舒适,精神亦好。殊不知这种动触正是真氣显於。阳
刚外越”阶段,内力引动,力大,“意不可止”,故人失
去常态。动过一段时间後,外游的真氣耗散了(因氣机
引动,内外竞发,很难使其归元),人也不动了,或出现
固真氣衰损面产生不适之感。古人曾经对“误用法诀”、
“引动以耀”。的失误进行过批谬,谓之“萝得千金”、“火
燃空釜”、“昙花一现”。对行功,一定要注意阴阳氣脉流
注是否平衡,是否符合于身体的经脉穴道、合於自身的
氣机运化,只有做到阴阳平衡,才能对练功者有益无害。




氣修持的第二阶段是内外竞发、出现功能的修真
阶段,它包含多种层次的行功。是自然运化而演示的,为
了少出偏差和不出偏差,在练功过程中,尽可能不去追
求某种境界、某种功能,更不要带着不健康的思想练功。
功能是自然出现的,不是追求得来的。有了欲念,不能
很好地人静;容易进入幻境,走人歧途。《大成捷要》中
指出,贪求小术会误了大成就,或云:人到无求品自高。




通过练功调节自身,治病强身是最现实的。很多人
不考虑自身现状盲目地发氣治病,不知道氣功的修持是
有一定依据,有一定顺序的。身体衰弱、疾病缠身的人
要聚的是保全自身。未成年的孩子和青年学生,正处於
学知识、畏身体的阶段,更不要为他人发气治病或探病,
要把重点放在开发智能上,早日成材,为国家为人民作
出应有的贡献。




氣功修持的第三阶段,是在漫长的。修真证法。中
脱化出来的。古人把这个层次的高深境界喻为。真我飞
举、身外化形、羽化飞升,开慧证真、乘虹高架、摩尼
真境、显妙圆通”等等;依我们的学识及目前所处环境
很难探索。前两个眉次的修持对大众是有益的、有价值
的。也是现实的、可以做到的。高深层次的修持,有造
诣的氣功师及有志於探索东方文明的学者也不妨一试。






这篇文章被编辑了 2 次. 最近一次更新是在 24/02/2008 19:47:12


观水阁:http://hi.baidu.com/%D5%E6%C8%BB%D7%D3
QQ号:840981703
[Email] [ICQ]
 
论坛首页 » 图片视频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