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丹经武学--循经太极拳培训中心网站
  [Search] 搜索   [Recent Topics] 最新主题   [Hottest Topics] 热门主题   [Members]  会员列表   [Groups] 返回首页 
[Register] 会员注册 / 
[Login] 登入 
铜梁洞崖壁题记石刻引关注或为张三丰传世墨宝  XML
论坛首页 » 书法教学
前往:
发表人 内容
任逍遥
6、武英           英侠开迷路 教化愚泯心 授人见长训 势已入天真

注册时间: 30/08/2007 09:02:05
文章: 109
来自: 218.14.180.209
离线


铜梁洞崖壁题记石刻引关注
或为张三丰传世墨宝

2018-06-29 10:27 来源:合川日报



龙形大草题记石刻





专业人员正在开展题记石刻调查

铜梁洞是人们历来向往的名胜地,素有“乡林书岩”的美誉,山上留下不少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和神话传说。近日,区文管所专业人员在开展对铜梁洞题记石刻调查工作时发现,在二仙观西侧岩上刻有一幅龙形大草题记石刻。这幅书法写法奇特,犹如道家画符一样,大圈套小圈,连绵不绝,好似一部太极拳、剑的武功秘笈。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区文管所专业人员的查阅对比,这幅龙形大草题记石刻或为无法仿制的张三丰道符体书法。究竟张三丰和铜梁洞有哪些渊源?这幅龙形大草题记石刻又是怎么和张三丰联系在一起的呢?

张三丰与铜梁洞的渊源

铜梁洞位于南津街街道辖区内的铜梁山上,因其山岩质如铜色,故名铜梁。铜梁山顶有一石洞,当地人依山名称为铜梁洞。志书上记载张三丰曾到过铜梁洞,又有修炼的炼丹洞室,道家后人为他和师傅火龙真人修建了二仙台(又名二仙观)。

二仙台始建于明代初,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都极其崇拜张三丰,因此二仙台在当时盛极一时,住庙道士多达数百人。明成化九年(1473年),知州谭升序其盛况:“崖复以楼,石洞四,前刻神像,左凿门,后通山洞,石床各一,鼎炉支石备在,道士谓闾邱炼丹处也。”明隆庆五年( 1571年),灵观、三清楼毁于兵火。万历七年(1579年)州人李存瑞重建,明末复毁于兵火。入清以后,清朝统治者因不满张三丰在世时反对异族统治,致使二仙台荒废二百余年。至民国初年,万县道人谭遁九来合川布道,募捐重修二仙台。

题记石刻中的艺术瑰宝

铜梁洞题记石刻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发现题记石刻最早的为南宋时期,最晚的为民国时期,由于铜梁洞题记石刻跨越时间较长,具有明确的时代和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与风格,展现了宋以来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区文管所专业人员在对铜梁洞题记石刻的调查中,共发现题记石刻29幅。通过此次调查,进一步摸清了铜梁洞题记现状,丰富了题记文物资料内容,为今后开展研究和挖掘铜梁洞题记石刻及提升该处文物保护单位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区文管所专业人员在二仙观西侧岩上发现的这幅龙形大草题记石刻。这幅题记石刻远看犹如一幅画或书法,近看是一部天书或武功秘笈,字体前后照应,如大自然的江河山川,逶迤蜿蜒,此起彼伏,云雾缭绕,连贯一体,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豪壮之观。

“前些年有专家学者铜梁洞考究,只知道此类书法是道符,书写的内容却无人知晓。外界流传张三丰传世的龙形大草书法拓片,与铜梁洞题刻其中的4分之一相似。“区文管所专业人员认为,张三丰在武当山创立太极拳,而在铜梁洞修炼期间创写无人能仿的绝世道家书法龙行大草,是在情理之中的,具有重要的文物考古及书法艺术价值。

经考辨,这幅龙形大草题记石刻书写内容为以下四首唐宋七律诗。从左至右分别是刘长卿《赠别严士元》、戴复古《月夜舟中》、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诗无标题,草体,每首28字,共224字。

古迹名片

铜梁洞题记石刻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区文管所专业人员在开展对铜梁洞题记石刻调查工作时发现,在二仙观西侧岩上刻有一幅龙形大草题记石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寻古路线

从兰海高速的合川互通收费站下道,按照导航的指引,可直接去往位于南津街街道辖区内的铜梁山上。





 
论坛首页 » 书法教学
前往:   
Powered by JForum 2.1.8 © JForum Team